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林语堂翻译的两篇古文

林语堂翻译的两篇古文

林语堂翻译的两篇古文
林语堂翻译的两篇古文

《兰亭集序》林语堂版英译文

来源:

It is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A.C.353), also known as the year of Guichou in terms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On one of those late spring days, we gather at the Orchid Pavilion, which is located in Shanyin County, Kuaiji Prefecture, for dispelling bad luck and praying for good fortune.The attendees of the gathering are all virtuous intellectuals, varying from young to old. Endowed with great mountains and lofty peaks, Orchid Pavilion has flourishing branches and high bamboo bushes all around, together with a clear winding brook engirdled, which can thereby serve the guests by floating the wine glasses on top for their drinking. Seated by the bank of brook, people will still regale themselves right by poetizing their mixed feelings and emotions with wine and songs, never mind the absence of melody from string and wind instruments.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zhǎng)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It is such a wonderful day, with fresh air and mild breeze.Facing upwards to the blue sky, we behold the vast immensity of the universe; when bowing our heads towards the ground, we again satisfy ourselves with the diversity of species.Thereby we can refresh our views and let free our souls, with luxuriant satisfaction done to both ears and eyes. How infinite the cheer is!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People keep coming and going, and life soon rushes to its end. Some people prefer to share their proud aspiration and lofty goals with close friends indoors, while some others choose to follow their interest and free their minds wherever and whenever they like. May character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or some would rather stay peaceful while others like to live restlessly, they will all become delighted and satisfied once they meet something pleasant, so cheerful that they get unaware of their imminent old age.However, when they get tired of their old fancies that they’ve already experience d, and sentiment correspondingly accompanies the change of situation, all sorts of complicated feelings will well up in the heart, too. Isn’t it thought-provoking that the happiness we used to enjoy passes by without leaving a single trace, let alone that the length of life is subject to the fate, and death is inevitable for anybody in the end? Just as some ancient man once put it, “Death also deserves our attention, like what life does.”, so how can we restrain ourselves from grieving?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qǔ)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

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

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Every time I ponder about the reasons why our predecessors would produce works with such inenarrable emotions, I find there seem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our minds. Yet I cannot help lamenting their literary masterpieces while I am struggling for the very cause in my innermost world. Now I come to realize that it has been ridiculous for me to equate death with life, long life with short life . The descendents view us just the way we look at our predecessors, and how woeful it is! Hence I write down all the names of the attendees and put their poetry into record. Conditions may go with the changes of time, but people’s emotions shall stay the same. I believe the following readers will still have much to mediate about life and death when appreciating this poetry anthology.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不能喻之于怀。固知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林语堂译《桃花源记》

来源: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

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

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The Peach Colony

(translated by Lin Yutang 林语堂)

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 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 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He went further to explore, and when he came to the end of the grove, he saw a spring which came from a cave in the hill, Having noticed that there seemed to be a weak light in the cave, he tied up his boat and decided to go in and explore. At first the opening was very narrow, barely wide enough for one person to go in. After a dozen steps, it opened into a flood of light. He saw before his eyes a wide, level valley, with houses and fields and farms. There were bamboos and mulberries; farmers were working and 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 The dresses of the men and women were like those of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old men and children appeared very happy and contented. They were greatly astonished to see the fisherman and asked him where he had come from. The fisherman told them and was invited to their homes, where wine was served and chicken was killed for dinner to entertain him. The villagers hearing of his coming all came to see him and to talk. They said that their ancestors had come here as refugees to escape from the tyranny of Tsin Shih-huang (builder of Great Wall) some six hundred years ago, and they had never left it. They were thus completely cut off from the world, and asked what was the ruling dynasty now. They had not even heard of the Han Dynasty (two centuries before to two centuries after Christ), not to speak of the Wei (third century A.D.) and the Chin (third and fourth centuries). The fisherman told them, which they heard with great amazement. Many of the other villagers then began to invite him to their homes by turn and feed him dinner and wine.After a few days, he took leave of them and left. The villagers begged him not to tell the people outside about their colony.

The man found his boat and came back, marking with signs the route he had followed. He went to the magistrate’s office and told the magistrate about it. The latter sent someone to go with him and find the place. They looked for the signs but got lost and could never find it again. Liu Tsechi of Nanyang was a great idealist. He heard of this story, and planned to go and find it, but was taken ill and died before he could fulfill his wish. Since then, no one has gone in search of this place.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观及实践

一、引言 林语堂先生(1895-1976)是一位蜚声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林语堂,原名和乐,笔名语堂,福建南部平和县坂仔乡人。林氏自幼便深受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特别是基督教主流文化对林语堂的影响伴随他的一生,其原因主要有二:家庭和教育。其父林至诚是当地的基督教牧师,是个极具幽默感的乐天派。林语堂家10个成员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全体家庭成员晚上都会轮番诵读《圣经》,然后一同祈祷。因此,基督教对年幼的林语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13岁时,林语堂进入厦门鼓浪屿的一所教会学校———寻源中学。中学毕业后,林语堂进入同是教会学校的圣约翰大学。和其他的教会学校一样,这里同样是西方文化的世界。牧师家庭的熏陶和教会学校的求学经历造就了一个熏染在中国乡土文化中的基督教徒。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对林语堂有着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影响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他的生活环境及其对本国文化的热爱。林语堂称自己有“高地的人生观”,林语堂曾说对他童年影响最大的有三个因素,其中之一便是家乡的山景。从本质上说,家乡的山景,即他生活的自然环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积淀,是本土的儒道文化。虽然从中学开始就在教会办的学校就读,但与身俱来的对本国文化的狂热却无法因此被阻挡。在寻源中学读书时,林语堂私底下偷偷读《史记》,读苏轼的诗词。即便后来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到北京的清华学校任英语教员,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用林语堂的话说:“我带着羞愧,浸淫于中国文学及哲学的研究。广大的异教智慧向我敞开,真正大学毕业后的教育程序———忘记过去所学的程序———开始。这种程序包括跳出基督教信仰的限制。” 幽默是林语堂的魅力。现在我们看见或听到的“幽默”二字,如果不是林语堂的话,可能便不叫幽默,而是叫“诙谐”、“揶揄”等。林语堂是把英文humor 译作“幽默”的第一人。林语堂《假定我是一个土匪》一文就是林氏幽默文章的代表作,其对当时官僚政治的揶揄可谓酣畅淋漓。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林氏作为“幽默大师”的魅力。 二、译学基础 王秉钦(2005)总结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史的十大学说:古代的“文质说”(以支谦为代表),近代的“信达雅说”(严复),现代的“信顺说”(鲁迅),“翻译创作论”(郭沫若),“翻译美学论”(林语堂),“翻译艺术论”(朱光潜),“艺术创造性翻译论”(茅盾),“神似说”(傅雷),“化境说”(钱钟书),“整体论”(焦菊隐)。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翻译的发展历程中,林语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内,他是最早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的人,也是最早把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纳入翻译研究视角的人。 1919年,林语堂在哈佛大学开始了他的留学生 活。在哈佛,林语堂进入了比较文学研究所学习,并接触了皮尔斯·皮瑞、尔文·白碧德等知名教授。后从德国耶拿大学申请转入以语言学研究闻名的莱比锡大学。莱比锡大学是印欧比较语法学的发源地,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林语堂研究语言学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学成归国的林语堂踏入了北大校园,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大学教授。作为一名英文学系的老师,他努力将所学用于学术研究。在这个时期,他研究了语言学、音韵学、方言学,并发表了多篇有建树性的文章,如《科学与经书》、《古有复辅音说》等等。 三、翻译观 林语堂先生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所作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观及实践 何苏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6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62010 摘要:林语堂提出了对翻译者的三条要求和翻译的三条标准等翻译观,这些翻译观即便在现在也值得借鉴。在翻译实践层面,他很少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却翻译了数量可观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观;翻译实践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6-0103-02 作者简介:何苏明(1985-),女,四川南充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0-04-26 —103—

论林语堂的翻译

论林语堂的翻译 作者:英语经贸系杨刚加入时间:2007-3-17 9:16:57 摘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但其翻译家的声名却并不彰显,而后人对其译论的梳理仍欠全面深刻。本文通过对其名著《翻译论》以及《浮生六记》译文的仔细解读,在分析林语堂的翻译原则同时强调在中国传统译论的背景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其性格气质在翻译选择中的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论》,《浮生六记》,翻译原则 On Lin Y u-tang’s Translation Abstract: Lin Y u-tang is a famous writer, however, his identity as a great translator is not so noticeable. A profound study of his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still has much work to do. This paper, through a careful reading of Lin Y u-tang’s On Translation and Six Cha 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intended to analyse his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and, under the traditional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study, emphasize the role that translator’s character plays in translation selection. Key words: Lin Y u-tang On Translatio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随着社会进入E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一种随性自然率真幽默的人生态度,渴望在竞争的丛林里找到一块安静的诗意栖居。不过在这些人大谈特谈“性灵”、“幽默”的时候,他们可能很少会想起是谁在当年扯起大旗为之振臂高呼的。后人在享用前人余荫的时候是不会问是谁栽的树。 可是如果我们追本溯源,我们会发现自己无论怎样都绕不开一个名字——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或许这一段话还无法让我们对林语堂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那么1940年纽约艾迈拉大学(Elmira College)校长给他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称赞他为“哲学家、作家、才子、是爱国者,也是世界公民”,“…by the magic of your pen, you have portrayed the soul of your great people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a way no person has ever done before. In doing so, you have spoken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their own language with an artistry that is at once their envy, admiration and despair.”这一段话可能会比较有代表性。这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内文章”的“幽默大师”留给后人的其实远不仅仅是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1]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摘要:自古以来,对于翻译的标准,国内外许多翻译家都提出过自己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比较著名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哲罗姆的“意译而非直译”等等。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林语堂的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来分析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忠实、通顺、美。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 Abstract:From ancient times,many translators have their own 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about the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 There are some famous translation ideologies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 for example: Yan Fu advocates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Lu Xun “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St.Jerome “transliteration rather than free translation” and so on. This passage will talk about Linyutang’s 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beauty. Keywords: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 1 引言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翻译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各国各民族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际手段和交往途径。翻译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翻译在我们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翻译的标准,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浅析的是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希望能给一些从事翻译的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2 林语堂的生平介绍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人,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贫穷的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二岁。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3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3.1忠实于原文 “忠实于原文”这个翻译学的术语,在很多翻译学家的翻译思想以及翻译理论中都占据着一个中心的地位。如:严复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信”,“达”,“雅”中的“信”即“忠实于原文”;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宁信而不顺”也强调的是翻译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忠实于原文,即使可能造成不通顺。这些都能看出“忠实于原文”是翻译之本,如果做不到忠实于原文,就无从谈论翻译。

小议林语堂的翻译观

摘要:林语堂是一名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他的翻译观有效地促进了我国译学的发展。本文以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为指导,来赏析他的译作《声声慢》,揭示其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加深对其翻译观的理解。 关键词:林语堂;《声声慢》;赏析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265-01 一、林语堂的翻译观 林语堂学贯中西,深谙东西方文化,语言学、文学造诣极深,一生致力于“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写作和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林语堂一生中发表过不少翻译理论方面的文章,然而最系统最有分量的当数《论翻译》。该文章,是他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所作的绪论,后来又收入写于1933林氏的《语言学论丛》一书中。 (李晓红,2007,p.82) 在《论翻译》中,林语堂首先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林语堂提到,“翻译的标准问题大概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林语堂还进一步阐述了这三条翻译标准。他提出,“忠实”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胡译。关于翻译的“忠实标准”,林氏认为译者所忠实的是乃零字所组者的话意,并表明译者所能达到的忠实是比较的忠实,而不是绝对的忠实。关于翻译的“通顺标准”,林氏认为译者以句为单位,详细体会其意义,将其翻译成有意义的中国话。关于“美的标准”,林氏说道:“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必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何苏明,2010,p.104) 林语堂将鲁迅的三美扩大为五美,在他看来,“文字有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音乐之美完全同时译出。”他在1923 年所撰的《论翻译》一书中着重强调:“对于诗文小说之类,译者不译此书则已,此等书则与运用之外不得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王明明,2007,p.216) 二、李清照《声声慢》林语堂的英译文赏析 李清照是南宋前期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婉约清雅,落笔无声,余味悠长,用一个女性敏感而细腻的笔触描景怀,平中见奇,使她的词千百年来至今仍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声声慢》一词一题“秋情”,为李清照晚年所作名篇之一。时值外敌入侵,家破人亡,伤国,悲夫,愁己之情抑郁于胸,诗人借词抒怀,将晚年孤苦无依的愁怀尽释笔端,这首词无论遣词造句还是布局谋篇,均见笔力超群,自然率真,毫无斧凿之痕。虽写个人哀愁,但笔力凌厉,把那种排山倒海的“愁”,表现的铿锵有力,“婉”中“劲”来。词为双调(片,阕),八句,上下片各五仄韵。其音乐性强,善用叠字,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美感。 首先看词牌名:《声声慢》。 原词:声声慢/ 林译:forlorn 对大多数词作来说, 词牌与音乐或词中的内容关系并不大, 词牌在一般意义上不过是表明作者是依哪一种现成的曲谱进行填词而已。“慢”有篇幅较长、语言节奏舒缓、韵脚间隔较大等特点。但,《声声慢》确属例外。词中不过短短20 多字, 却含不少齐齿音和舌尖音, 它们相互交叠, 浅吟低唱。这是词人有意为之, 用这样的声调来诉说自己内心的惆怅。由此可见, 这一词牌不仅关系着词的节奏, 而且还关系着词的内容。此处的“慢”不是指调之长短, 而是指词节奏之快慢。(周舟,2007,p.84) 林语堂将其译为“forlorn”,通过题目就奠定了全词忧伤、凄凉的基调,仿佛浮现出女词人在凄风苦雨中孤苦无依,满目愁容的萧瑟画面。 原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庄子》华兹生、林语堂译本翻译方法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013507052.html, 《庄子》华兹生、林语堂译本翻译方法对比作者:朱景烨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13期 【摘要】《庄子》作为我国古代典籍的瑰宝,历来受到中外翻译家的重视,翻译版本众多,这其中,华兹生的全译本和林语堂的选译本一直备受瞩目。华兹生译本注重对哲学思想、语言、文化的传递,本着这样的翻译目的,华兹生译本采用大量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而林语堂译本则更加注重文章的可读性,意译居多,本文通过一些译例对两译本不同以及相同的翻译方法進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英译《庄子》;华兹生;林语堂 【作者简介】朱景烨,天津师范大学。 引言 华兹生1968年出版了《庄子》全译本《The Complete Works of Chuang Tzu》,这也是《庄子》的第四本全译本,在译法上,他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虽然译本读起来可能显得有点古怪,但华兹生认为庄子行文风格本来就离奇,不走寻常路,为了既保留这样的风格,又保证译本的可读性,他加入了500多个注释。而林语堂在《中国与印度的智慧》中以《庄子:玄学家和幽默家》为题讨论庄子,选译了11篇内容,林译本(林语堂译本)通俗流畅,少有注释,可读性极强,深受读者喜爱。两位学识渊博、功底深厚的大家译出的《庄子》各自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下文从文化层面的显性、隐性翻译方法,以及语言层面的直译、意译翻译方法对两位译者的译著加以对比分析。 一、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 朱莉安·霍斯曾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翻译分类学”的概念,并根据原文和译文文 本目的和功能的不同提出了“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的概念,“显性翻译”是一种保留源语文化、使译作读起来像译作而不像原作的翻译方法;意在突出源语文化,即一个“很‘显然’不是直接针对目标语接受者”的译本(谭载喜,2005:161)。隐性翻译则相对弱化“翻译腔”,是一种使译作与原作功能等值、译文与读者直接关联的翻译方法;意在“过滤”源语文化,通过生成与源文本功能对等的文本,来隐藏其属于翻译文本的本质(谭载喜,2005:45)。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也不是针锋相对,只能则其一,好的翻译总是两种方法坚兼顾,但一般而言,总会有一种方法是译者选用的中心翻译方法。 无论林译本还是华译本都用到了显性翻译方法,但华译本的显性翻译处于中心地位,而林译则较多选择隐性翻译方法,例如词汇层面:关于“北冥”的翻译,“冥”释义通常理解为海,

林语堂翻译思想与实践解读

兰台世界2012·11月上旬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是中国当代集文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为一身的著名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林语堂回国后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1966年林语堂定居台湾,1976年于香港病逝。林语堂一生著作等身,特别是他的大量中英文翻译作品更是让他扬名海内外,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在国外用英文写书的中国作家[1]86-88。本文拟解读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与实践,以再现这位近现代著名文人文学与翻译创作的光辉形象。 一、林语堂的翻译思想解读 其一,注重翻译艺术与文章风格。林语堂将翻译视为一种艺术,认为翻译与创作不可分割,并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充分运用于他的翻译实践中,使其翻译作品呈现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林语堂认为不仅要注重原著的内容,还要注意保留原著语言的风格,因为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这是作品中最为宝贵的东西。林语堂的翻译艺术风格同他与众不同的为人做派也是密不可分的。在与妻子廖翠凤领取结婚证后,林语堂征得妻子的同意,烧掉了刚领回不久的结婚证。他认为只有离婚时才用得上结婚证,烧掉结婚证代表两人白头偕老、永不分离的决心。正是这种独特的个性及感情婚姻的稳定,铸就了林语堂后来翻译人生的精彩。 其二,选择文本的重要性。翻译中对于文本的选择至关重要,原著与译者价值观契合与否能够对翻译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林语堂在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时,着重选择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他所选择的大多数翻译文本以中国文化和历史为主题,这些主题从不同侧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曾有一位美国大学校长在看过林语堂的翻译作品后称赞说,林用颇具艺术魅力的笔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例如林语堂在英译汉翻译“幽默”一词时,全然不顾鲁迅、翻译学家和语言学家李清崖、陈望道、唐栩侯等人的异议,坚持选择屈原《九章怀沙》中“孔静幽默”一语作为翻译文本参照,显示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而林语堂的这一译法一直被认可沿用至今。 其三,将心理学与语言学作为翻译基础。林语堂认为心理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论翻译》中提出,一方面,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会受到个人和社会心理的双重影响。翻译中所遇问题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译者的现实心理状况,翻译中译者心理问题的排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译者语言学方面的问题也会影响其翻译工作。因此,翻译中应通过合理途径解决译者的心理和文字问题,并以行文心理和语言文字为根基从而确立翻译的形式与标准。林语堂本人也善于抓住他人心理。 在一次学校毕业典礼上,由于之前上台的人用无意义的长篇大论占据了绝大多数时间,等大家都期待的林语堂上台时时间已无多。他只说了一句话,“作为一个绅士,他的演讲应像女士们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说罢转身下台,赢得全场一片笑声和掌声。林语堂这种随时抓住众人心理 变化以及机智幽默的风格在他的翻译作品中多有体现。 其四,标准的确立。林语堂在翻译中以原著内容为中心,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和语言环境,灵活地将直译、意译和加注译等方法运用到翻译中去。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的行文特色与风格,从而实现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林语堂认 为,翻译标准大致确立为忠实标准、通顺标准和美的标准。忠实主要指内容上忠于原著,通顺指形式上的变通,美则是艺术的提升。林语堂的翻译标准不仅包括翻译技巧本身,还将翻译标准与译者所处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 [2]34-36 。林语堂1966年离开美国 定居台湾后,其翻译工作根据语言环境的变 化,无论是中翻英还是英翻中都忠实于台湾闽南文化元素和闽南话本身,不仅使自己的工作入乡随俗,同时也向海外大力传播了颇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闽南文化。 二、林语堂的翻译实践解读 以上述翻译思想为指导,林语堂在翻译 实践中翻译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例如《国民革命外记》、《卖花女》、《励志文集》、《女子 与知识》、《新的文评》、《论语》、《庄子》、《浮生六记》、《板桥家书》、《幽梦影》、《啼笑皆非》、《中国画论:译自国画名家》、《英译重编中国传奇小说》等等。以下将选取几部林语堂的翻译代表作来解读他的翻译实践活动。 1.《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的自传。拥有广泛文学爱好的沈复在这篇自传中也采用了较为广泛的文学体裁,他用生动简洁的文笔记述了山水游乐、闲情逸趣、爱情婚姻、家庭变故等有关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字一句都表达出了沈复的生活态度和追求恬静、怡情的生活理想。林语堂对沈复秉持的纯真、朴素的生活情趣以及沐浴自然、享受自然的生活追求心仪已久,因而决定不辞辛劳地将《浮生六记》译成英文,以达到传播文化、讽喻劝世、激励自我的目的。为使英文译稿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林语堂曾十余次易稿,足见他对这部翻译作品的重视程度。在译序中,林语堂直言不讳地写道:我一直很喜欢《浮生六记》,早就发愿要将其翻译成英文,好让全世界都知道有一对中国夫妇过着多么可爱恬淡的生活。在林语堂看来,篇幅并不算太长的薄薄的一本《浮生六记》颇具文化魅力,对《浮生六记》的英译也正好诠释了林语堂自己的“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好文”的文学境界。 2.《啼笑皆非》。于1943年创作完成并出版的《啼笑皆非》是林语堂试图寻求世界混乱之源和重建人道世界而写。此书有感于中国遭日本野蛮侵略,因封锁而无法获得大量有效援助,还感于西方强权政治的偏见,再感于世界和平精神未立,而对战争所带来的世界混乱、道德沦丧给予了辛辣的讽喻。在《啼笑皆非》的序言结尾处,林语堂提到该书并非全由自己翻译,而是感谢徐成斌对十二章以后部分的翻译工作。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十分注意紧紧抓住翻译的目的,即服务于译入语的受众和文化。例如在词汇方面,林语堂深知历史文化观念和文学语言传统不同所导致的西方读者易懂而东方读者难懂的翻译困境,因此在译文中加入了大量用于说明的中文补充部分,如直接附上英文 林语堂翻译思想与实践解读 □熊萍萍 M ingrendang'an ·名人档案 沉醉在音乐世界中的林语堂 30

兰亭集序-林语堂翻译

《兰亭集序》林语堂版英译文 来源: It is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A.C.353), also known as the year of Guichou in terms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On one of those late spring days, we gather at the Orchid Pavilion, which is located in Shanyin County, Kuaiji Prefecture, for dispelling bad luck and praying for good fortune.The attendees of the gathering are all virtuous intellectuals, varying from young to old. Endowed with great mountains and lofty peaks, Orchid Pavilion has flourishing branches and high bamboo bushes all around, together with a clear winding brook engirdled, which can thereby serve the guests by floating the wine glasses on top for their drinking. Seated by the bank of brook, people will still regale themselves right by poetizing their mixed feelings and emotions with wine and songs, never mind the absence of melody from string and wind instruments.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zhǎng)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It is such a wonderful day, with fresh air and mild breeze.Facing upwards to the blue sky, we behold the vast immensity of the universe; when bowing our heads towards the ground, we again satisfy ourselves with the diversity of species.Thereby we can refresh our views and let free our souls, with luxuriant satisfaction done to both ears and eyes. How infinite the cheer is!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People keep coming and going, and life soon rushes to its end. Some people prefer to share their proud aspiration and lofty goals with close friends indoors, while some others choose to follow their interest and free their minds wherever and

林语堂与翻译

林语堂与翻译 时间:2005-2-24 点击:2057 一、生平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光绪二十一年乙末)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01年六岁的林语堂入坂仔教会办的铭新小学,十岁到厦门鼓浪屿继续读小学,十三岁时入厦门寻源书院。1912年,十七岁的林语堂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16年以第二名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科,之后在北京清华学校任中等科英文教员。1919年夏与厦门豫丰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结婚,秋携新婚妻子赴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深造。一年后由于经济原因前往法国为华工服务,教他们读书写字。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1927年离开厦门到达武汉,任外交部秘书,为期仅六个月。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1934年另创《人间世》,主张文章须发抒性灵;1935年又办《宇宙风》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同年,林语堂的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译作《中国人》)在美国出版,四个月内印了七版,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林语堂因此在国外一举成名。而后,在赛珍珠(Pearl S. Buck)夫妻的邀请之下,林语堂举家于1936年迁往美国,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海外生涯,那也是他文学写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英文作品《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长达五十二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于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后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病逝于香港。 二、翻译理论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 (一)引言 说起林语堂,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要数他的英文创作了。作为作家,他那“极其美妙、令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既羡慕又深感惭愧”的娴熟的英语,为他赢得了国际文坛的巨匠地位,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有的作品还被美国大学选为教材,有的被政府高层倚为了解中国之必读。的确,在国际文坛上,这位“幽默大师”凭他的写作实力占据了一席之地。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居的林语堂主要以英文写作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是他的“两脚踏东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起林语堂,人们就会想起他用英文写的《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诸多作品。多年来,他的英文作品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评价。而他的翻译理论和作品相对来说受到忽视。笔者认为,他的文学翻译作品也很重要,同样是他“两脚踏东西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林语堂的文学翻译理论及翻译作品进行分析,从另一方面对他的文学成就进行评估。 (二)林语堂文学翻译理论 林语堂祖籍福建龙溪,1895年出身于一基督教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曾就读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继而又留学海外,英文功底深厚,对他以后从事英文写作和翻译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他写了很多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书,加上在西方社会生活多年,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对中英文的掌握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完全有能力搞文学翻译,然而他却把自己的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写作中去。这是因为,翻译只是对别人作品的再创造,不能脱离原著,而写作是自己的原创造,作者可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慨。林语堂那放荡不羁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愿在别人的字里行间游走。从林语堂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可以感受到他的人生观。 尽管如此,同许多当时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文化巨子一样,林语堂还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翻译领域,有若干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作品问世。关于翻译理论的文章有《论翻译》、《论译诗》等。其中《论翻译》对翻译理论阐述得更系统、更具体。在这篇文章中,他开门见山地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的翻译者,首先应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其次是译者的母语也要有相当的水平,再次是要有翻译实践。他本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比如,林语堂从小学到大学上的都是教会学校,英文功底自不必说,可以说到了行云流水的地步。但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他的中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荒废,对中国文化、文学作品了解得也不多。为了弥补自己的中国文化这一空白,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了漫长的中文补课过程,大量阅读文学历史书籍,贪婪地吮吸着国文的精髓。这为他日后的写作和文学翻译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论翻译》中,林语堂还阐述了翻译的标准问题。他认为翻译有三个标准:忠实、通顺、美。初一看,这三个标准和严复的“信达雅”有些相似,但林语堂的标准有着自己的含义。“忠实”指的是对原著及原著作者负责,“通顺”指的是对译文读者负责,“美”指的是对艺术的责任。但他反对呆板的、字面上的忠实。“忠实并非字字对译”,“忠实须求传神”。他认为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翻译者能达到七八成或八九成的忠实就已是极端了。在《论翻译》中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

简评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简评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林语堂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今天我们主要谈一谈林语堂提出的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翻译标准。 林语堂认为翻译是一种艺术,翻译所依赖的有三条,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指技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 在我看来,林语堂对译者提出的这三条标准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深中要害。他比那些空洞的翻译理论具体且实用的多。一个优秀的译者要精通原文,也要精通自己国家的语言,因为你把原文理解的再好,可是你无法用本国语言精准的表达出来,让读者也能够明白原文的精髓;如果你是本国的语言大家,但你不通原文,翻译也会失去原文的原有意思,变成译者自己的随意创作了。第三条是认为翻译要有技术,要对翻译标准有见解。他认为翻译除了上述三条外,"绝对没有什么纪律可为译者的规范"。 林语堂继承了前人的翻译理论精华,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忠实:非字译、须传神、非绝对、须通顺:通顺:须以句为本位、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美:他同意真正的艺术作品是不可翻译的,但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林语堂认为的忠实是要忠实于原文,但他也告诉我们翻译没有绝对的忠实只有相对的忠实,这样的好处把译者从绝对忠实原文中解

放出来,有利于翻译的发展。林语堂的第二条标准是通顺,林语堂认为通顺是译者对本国读者的责任。可见林语堂认为翻译是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译者的翻译应该服务于大众。第三条是美的标准。林语堂认为:“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translation as a fine art)”。从我来看,林语堂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译者要以对艺术家的心态对待翻译作品,以艺术家的手笔雕凿出译品。他提倡的“美”的翻译标准实际上是与他自身的性格气质,生活态度高度统一。 林语堂探讨了翻译的实质,标准,还具体而微地论述了翻译的技巧,风格的移译以及可译不可译等问题。他的翻译理论十分丰富,说理服人,可以说在翻译问题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值得后来人去探讨学习。

浅析林语堂 翻译论文

浅析林语堂的英语翻译理论及作品 学号:113200901000162 姓名:周洁 班级: 09级护理本科 摘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但其翻译家的声名却并不彰显,而后人对其译论的梳理仍欠全面深刻。本文通过对其名著《翻译论》以及《浮生六记》译文的仔细解读,在分析林语堂的翻译原则同时强调在中国传统译论的背景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其性格气质在翻译选择中的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论》,《浮生六记》,翻译原则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Abstract: Lin Yu-tang is a famous writer, however, his identity as a great translator is not so noticeable. A profound study of his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still has much work to do. This paper, through a careful reading of Lin Yu-tang’s On Translation and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intended to analyse his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and, under the traditional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study, emphasize the role that translator’s character plays in translation selection Key words: Lin Yu-tang On Translatio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林语堂(1895-1976),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林语堂深谙东西方文化,语言学,文学造诣极深,一生致力于“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是文章大家,这点无人否认,可其作为翻译大家的身份却少人识得。林氏一生著述甚多,除去部分散文小品集和语言学方面的论著外,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用英文发表,文名最胜的几部如My Country and My Peop1e,The Importance of Living,Moment in Peking等都是30年代在纽约出版。众所周知,林氏作品中中国文化情结之浓在其同代人中当属罕见,而用外语介绍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时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翻译——从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此外,在其大量作品里,还有部分是翻译作品,如Letters of a Chinese Amazon (《女兵自传》,谢冰莹原著,小说),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记》,清?沈复原著,小说),1941年上海西风社初版; Miss Tu(《杜十娘》,据明?冯梦龙原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译,小说),1950年伦敦威廉?海涅曼公司初版;《卖花女》(英?萧伯纳原著,剧本),林语堂学贯中西,深谙东西方文化,语言学,文学造诣极深,一生致力于“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一生中发表过大量翻译理论方面的文章,其中最有分量的属《翻译论》。其翻译过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即《浮生六记》。林语堂一生中发表过大量翻译理论方面

声声慢林语堂翻译

李清照原词】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林语堂译作】 Slow slow tune (Li Qingzhao )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The weather, now warm, 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 How can thin wine and bread Serve as protection Against the piercing wind of sunset! Wild geese pass over head That they are familiar Lets it more lamentable yet!

The ground is strewn with staid And withered petals For whom now should they be vase set? By the window shut, Guarding it along, To see the sky has turned so black! And on the colanut To hear the drizzle drown At dust: Pit-a-pat, pit-a-pat! Is this a mood and moment Only to be called “sad”?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总第106期) J ou r nal of t he Par t y Scho ol of C PC Zh耐ou M uni ci pal C om m i t t ee N o.4.2010(Sum,106)文史教育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 李孝敏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42) 摘要:林语堂是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翻译家。他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的标准为忠实、通顺和美,并在此基础上对译者提出了三项要求及责任,开辟了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崭新视角。林语堂以其学贯中西的底蕴,熟谙中西文化的功底,从事了大量的翻译活动,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翻译实践中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思想;内容;影响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0)04—0127—02 林语堂(1895--1876),福建龙溪人,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翻译家。林语堂于1928m1930年主要从事英译汉,1935--1940转为汉译英。自1930年,林氏采用英文改写或英文创作的方式对外译介中国文化。林语堂对中西文化以及语言、文学皆有高深造诣,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被推选为国际笔会副会长。林语堂的翻泽思想不仅奠定了我国翻译理论的基础,而且还给了后来的翻译工作者很多的启发。 一、林语堂的翻译生涯 林语堂的翻译始于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正处在一个东西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这就导致了“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地位。林语堂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之大气,从事翻译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东西方文化更好地交流,“向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向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林语堂先后翻译过《国民革命外记》、《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及其情书》、《卖花女》、《新俄学生日记》、《新的文评》等外国作品,直接用英文写作的长篇小说有:《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唐人街》、《朱门》、《远景》、《红牡丹》、《赖柏英》、《逃向自由城》、《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林语堂通过译介孔子、庄子、墨子等代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名篇,把中国的经典儒道精神介绍给了,西方,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国家的传播。在美国,林语堂的译本如《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英译庄子》等多年来都是热门书籍。林语堂的译本一直影响着欧美人的中国观,前美国总统布什1989年在访问东亚之前还要阅读林语堂的作品。林言堂通过翻译中国古典诗词、小说、散文,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让他们能够J,解并以此宣扬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涤烦消愁的人生哲学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林语堂说:“如果学习中国文化,美国人将会获得深度,英国人将会获得宽大,德国人将会获得单纯。而所有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由于学习中国文化,研究中国的书籍及文字,将得到~种精细的灵性。” 二、林语堂的翻译思想 1.翻译是一门艺术。林语堂是一位多产的翻译家,在翻译理论上颇有建树,一生中曾经发表过不少翻泽理论方面的文章。然而最系统、最伞面地反映其翻译思想的当数长篇泽论《沦翻泽》。林语堂坚持翻译即创作,翻译是一门艺术的观点,从而成为中国翻译史上将美学思想运用到翻译理论与实践当中的代表人物。他在《论翻译》开头明确提出,“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艺术。凡艺术的成功,必依赖个人相当之艺才,及其对于该艺术相当之训练。此外别无成功捷径可占”。依林语堂看来,“就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其内容并重”,特别是“不但须注意其说的什么并且须注意怎么说法”,且“一作家有一作家之风度文体,此风度文体乃其文之所以为贵”,所以,“凡译艺术文的人,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格调预先认明,于译时复极力摹仿,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正如林语堂《中国人》一书中所言:“平静与和谐是中国艺术的特征,它们源于中国艺术家的心灵。”同西方艺术相比,“中国艺术的精神则较为高雅,较为含蓄,较为和谐于自然”。和谐 收稿日期:2010—06一01 作者简介:李孝敏(1969一),女,河南信阳人,本科,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室副教授。 1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