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试验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引起所配制溶液浓度不准确的因素很多,现就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各种误差进行详细讨论。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物质的量(mol)/溶液的体积(L),每个操作步骤中存在的误差都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不规范的操作引起了n和V 的怎样变化。具体分析如下:1.配制48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计算需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9.g。

分析:偏小。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不能用容量瓶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为20.0g。

2.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矾8.0g。

分析:偏小。胆矾为CuSO4·5H2O,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把硫酸铜的质量误认为就是硫酸铜晶体的质量(CuSO4·5H2O应为12.5g),导致计算值偏小,所称量溶质偏小。

3.配制硫酸铜溶液时,所用胆矾部分风化。

分析:偏大。胆矾中结晶水含量减少,但所称胆矾的质量不变,溶质硫酸铜质量偏大。

4.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量时间过长。

分析:偏小。氢氧化钠等物质具有吸湿性,使所称量的溶质氢氧化钠偏小。所以称量速度要快或放在称量瓶中称量。

5.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天平的托盘上放两个大小相等的纸片。

分析:偏小。氢氧化钠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如表面皿或小烧杯中称量。若用纸片,吸湿后的氢氧化钠会粘在纸片上,使溶质损失,浓度偏小。此外,氢氧化钠易腐蚀天平的托盘,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6.称量溶质时,所用小烧杯不干燥。

分析:不影响。因为所称溶质质量是两次称量数据之差。

7.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

分析:偏大。氧化钠在配制过程中遇水转变成氢氧化钠,31.0克的氧化钠可生成40.0克的氢氧化钠,相当于所称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

8.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锂杂质。

分析:偏小。因有杂质,所称量固体中溶质氢氧化钠

...离子

......质量减小。但所配制溶液中氢氧根

浓度偏大。

9.称量固体时,天平游码未归零。

分析:偏小。称量固体时,首先要游码归零再调天平横梁平衡。否则,所称溶质质量偏小。

10.天平砝码有锈蚀或被污染。

分析:偏大。天平砝码锈蚀是因为少量铁被氧化为三氧化二铁,或粘有某些物质,砝码的质量都增大,实际所称溶质的质量也随之偏大。若天平砝码有残缺,则所称溶质的质量就偏小。

1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需称量溶质质量4.1g,称量时左边放砝码,右边放固体。

分析:偏小。所称溶质实际质量等于砝码质量4.0g减去游码质量0.1g,为3.9g。即相差二倍游码质量。若称溶质质量不需用砝码时,物码放反不影响。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不干燥的量筒量取浓硫酸。

分析:偏小。相当于稀释了浓硫酸,使所量取的溶质硫酸偏小。

13.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分析:偏大。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眼睛、刻度、量筒中浓硫酸的凹面相平齐。仰视读数时,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所取的硫酸偏多,结果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14.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小烧杯中。

分析:偏大。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厂家在制造仪器时已经将该部分的体积扣除,即不洗涤时是正确的,若洗涤转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15.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到小烧杯中溶解,未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分析:偏大。容量瓶上所标示的使用温度一般为室温(20℃)。绝大多数物质的溶解或稀释过程中常伴有热效应,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从而影响溶液体积的准确度。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定容后冷却至室温,体积缩小,使溶液体积低于标线,结果浓度偏大。若是溶解吸热的物质,使浓度偏小。

16.转移时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分析:偏小。在溶解、转移过程中由于溶液溅出,溶质有损失。

17.转移后,未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或者未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

分析:偏小。溶质有损失。

18.将取固体溶质的药匙洗涤,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分析:偏大。药匙上的药品并未称量,洗涤后转移,溶质增大。

19.容量瓶内有水珠。

分析:不影响。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都没有变化。

20.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至刻度线。

分析:偏小。当液面超过标线时,溶液浓度已经偏小,此时从中吸取的液体中含有部分溶质,使溶液浓度无法达到预定值,只有重新配制。

21.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分析:偏小。容量瓶是容纳量式容器,摇匀,发现液面下降是因为极少量的溶液润湿磨口或附着在器壁上未留下来,并不影响溶液浓度,此为正常现象,此时加水,反而错误。

22。定容、摇匀后,有少量的溶液外流。

分析:不影响。定容、摇匀后,溶液的配制已经结束,从中任意取出溶液,浓度不会发生改变。

通过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试验的误差分析,逐渐提高处理试验数据和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 中和滴定。 2.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公式:a. n(H +) =n(OH-) b. C(H+)V(H+)==C(OH-)V(OH-) 3.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6个方面是: ①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 ②气泡; ③体积读数(仰视、俯视)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④指示剂选择不当; ⑤杂质的影响; ⑥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 具体分析如下: (1)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偏高) (2)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偏高) (3)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偏高) (4)取待测液时,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偏低) (5)取液时,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偏高) (6)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偏低) (7)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偏高) (8)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偏低) (9)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偏高) (10)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偏低) (11)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无影响) (12)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偏高) (13)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形瓶中。(操作正确,无影响) (14)过早估计滴定终点。(偏低) (15)过晚估计滴定终点。(偏高) (16)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偏高) (上文所指偏高偏低抑或无影响是指待测酸碱浓度) 分析技巧:1.分析不当操作对公式中四个变量其中一个或多个的大小影响, 2.根据公式,分析对V标准液的影响,V标准液比理论偏大,则待测液浓度测量值比 实际值偏大,反之亦然。故而V 标准液 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3.对于(11),分析向已经准确量取好的待测液中滴加入水,虽然改变了待测液 浓度和体积,但并不影响n 待测液,所以V 标准液 不变化,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学习目标】学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的误差分析方法。 【复习】 1、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 2、用固体药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 计算→()→()→移液→()→轻摇→()→摇匀→装瓶3、用固体药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 )、药匙、( ) 、量筒、( )、( )、( ) 【新课】 一、溶液配制中的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c= n / V = m / MV

【课堂练习】(相对原子质量:Na-23, O-16, H-1, C-12, Cl-35.5) 1、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500 mL,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固体NaOH的质量为:。 (2)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计算→()→()→移液→()→轻摇→()→摇匀→装瓶 (3)所需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________ ;偏小的有:__________ _;无影响的有:________ _; 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盖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 mol/L的Na2CO3溶液480 mL。 (1)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的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配制溶液时有以下几个操作: ①溶解②摇匀③洗涤④冷却⑤称量⑥转移溶液⑦定容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4)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各有什么影响,完成填空。 ①碳酸钠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就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_,无影响的有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转载)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实验过程中引起溶液浓度存在误差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讲,一是由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二是由仪器或药品等系统原因引起的。由于引起误差的原因复杂,所以误差分析就成为高考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难点。 在高考命题时,有关误差分析的内容既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既可以考查判断误差导致的结果,也可以考查引起误差的可能原因。一、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根据cB=nB/V 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 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 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 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 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二、误差原因实例归纳 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对产生误差的原因归纳分析如下: (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误差 1.容量瓶的容量与溶液体积不一致。 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g。分析:偏小。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以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要称取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2.溶液中的溶质与其结晶水合物的不一致。 例:配制500m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矾g。分析:偏小。胆矾为CuSO45H2O,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应为,由于所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液浓度偏小。 (二)由试剂纯度引起的误差 3.结晶水合物风化或失水。 例: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钙溶液时,所用生石膏已经部分失水。分析:偏大。失水的生石膏中结晶水含量减少,但仍用生石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使溶质硫酸钙的质量偏大,导致所配硫酸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4.溶质中含有其他杂质。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分析:偏大。氧化钠固体在配制过程中遇水转变成氢氧化钠,g氧化钠可与水反应生成g氢氧化钠,相当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使结果偏大。 (三)由称量不正确引起的误差 5.称量过程中溶质吸收空气中成分。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分析:偏小。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使所称量的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导致其物质的量浓度偏小。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速度要快或放在称量瓶中称量最好。 6.称量错误操作。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分析:偏小。在纸片上称量氢氧化钠,吸湿后的氢氧化钠会沾在纸片上,使溶质损失,浓度偏小。 7.天平砝码本身不标准。

溶液的配制与误差分析

溶液的配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了解化学中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 ②初步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③知道确保溶液浓度准确的两个基本原则: (1)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2)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超过瓶颈上的刻度线。 ④会简单的实验误差分析。 如:转移溶液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将导致物质的量浓度变小。 摇匀后再加水将导致浓度偏小。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类比速度(m/s)的含义及计算公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②学会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分析实验误差的方法。 ③通过了解实际生产中多种计量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计量的确定取决于实际需要,取决于计算方便,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学会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去看待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类比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悟各学科的很多思想方法是相通的,应该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学习。 ②通过对实验细节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定量”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③通过了解使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计量的发明对于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分析配置过程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的影响,形成正确的步骤。 1. 使学生初步学会天平的使用方法 2. 使学生初步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3. 使学生初步的使用方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溶液的实验技能。 教学过程: [导入]初中我们学习了有关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今天我们一起来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用一个例题来回忆一下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请大家根据已有知识如何配制 100g 10% NaCl 溶液的操作步骤。 投影]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学生考虑并回答] [仪器]天平、药匙、玻璃棒、小烧杯、试剂瓶 [投影]请同学们认真分析和讨论,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那些步骤? 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由实验室有10% 双氧水,1.00mol·L-1 NaC,那么如何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呢? 提出容量瓶并介绍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溶液配置误差分析

高中化学溶液配置误差分析 一、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根据c B=n B/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 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 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二、误差原因实例归纳 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对产生误差的原因归纳分析如下: (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误差 1.容量瓶的容量与溶液体积不一致 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8g。 分析:偏小。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以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要称取2.0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2.溶液中的溶质与其结晶水合物的不一致 例: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矾8.0g。 分析:偏小。胆矾为CuSO4·5H2O,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应为12.5g,由于所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液浓度偏小。(二)由试剂纯度引起的误差 3.结晶水合物风化或失水 例: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钙溶液时,所用生石膏已经部分失水。 分析:偏大。失水的生石膏中结晶水含量减少,但仍用生石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使溶质硫酸钙的质量偏大,导致所配硫酸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4.溶质中含有其他杂质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 分析:偏大。氧化钠固体在配制过程中遇水转变成氢氧化钠,31.0g氧化钠可与水反应生成40.0g氢氧化钠,相当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使结果偏大。

物质的量浓度误差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误差分析导学案 1. 误差: a.系统误差:由实验仪器引起的误差,这种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b.操作误差: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2.实验结果误差:由c B=n B /V可知,浓度与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有关;实际浓度大于预定浓度,误差为偏大;实际浓度小于预定浓度,误差为偏小;实际浓度等于预定浓度,无影响。 误差分析线索: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各个步骤”的误差分析 容量瓶洗净后残留蒸馏水___________ 一、计算 ①表达式的正确应用 举例:如配制230ml溶液,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以250ml进行相关计算 二、称量 1.固体的称量 ①砝码沾油污或锈蚀:___________ ②砝码残缺:___________ ③左码右物(1)游码不动;___________ (2)游码移动:__________ 2.液体的量取 局部放大法分析仰视和俯视产生的误差 ①仰视读数___________ ②俯视读数___________ ③洗涤量筒___________ ④量筒内有少量水___________ 三、溶解 ①溶质未完全溶解___________ ②搅拌过程中溶液溅出___________ ③溶解后溶液未冷却到室温___________ 四、转移 ①未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过程中液体溅到容量瓶外___________ 五、洗涤 ①未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___________ 六、定容 ①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_ ②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 七、摇匀 ①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几滴水___________ 八、装瓶贴标签 刻度线→ 仰视刻度线 液面超过刻度线 液面低于刻度线 俯视刻度线 刻度线→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 误差分析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张文伟 邮编:273500 m MV n v在高中化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误差 分析,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是考试中的考 点,下面就结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将配制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情况总结如下。 误差分析依据的原理:C B= = ,由m、V决定实验误差。 1、计算 例如,经计算需溶质固体,而实际称量了。 由于托盘天平的感量为,四舍五入后,称量的溶质的质量增 加,故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2、称量或量取 ①天平砝码生锈(没有脱落)或沾有其它物质。导致称量物质 的实际值大于称量值。 ②称量时,游码忘记归零。 ③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 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⑤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用水洗涤量筒,将残留在量筒中的液体洗出,使所量取液体体积偏大。 上述操作均使称得溶质的质量或量取液体体积增大,故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⑥直接称热的物质,含有水分,称的重,实际质量小。 ⑦砝码有残缺。 ⑧称量时,将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⑨在敞口容器中称量易吸收空气中其它成分或易于挥发的物质时的动作过慢。 ⑩用刚洗涤过的量筒量取所配溶液。 由于刚洗涤过的量筒内壁附着有水珠,使量取的一定体积的溶液所含溶质的量减少,故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⑩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使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 上述操作均使称得溶质的质量或量取液体体积减小,故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3、溶解 为加速溶质的溶解而搅拌溶液,使溶液飞溅出来。 飞溅出的溶液中含有部分溶质,使所配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浓度偏低。 4、转移

配置溶液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 由公式操作过程中会引起变化从而引起误差 1 .称量(1)砝码缺损____,砝码生锈____ (2)称量NaOH时间过长____ 2. 溶解:溶解后或稀释后的溶液没有冷却至室温就定容___ 3 .洗涤(1)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_ (2)用蒸馏水洗涤后的容量瓶没有干燥____ (3)移液前将容量瓶用待配溶液润洗____ 4 .转移(1)定容前转移中有液体溅出____ (2)定容后装液有液体溅出____ 5 .定容(1)定容时发现液面高于刻度线,用吸管吸出液体, 使液面与刻度相切____ (2)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_ (3)定容时俯视读数____;仰视读数___ (4)量取浓溶液时量取时俯视读数____; 仰视读数___ 一、称量误差分析 1.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生锈。(mB偏大,cB偏高) 2.调整“0”点时,游码在大于0的位置。(mB偏小,cB偏低) 3.在敝口容器中称量NaOH、CaCl2、CuSO4粉末、MgCl2等易吸收水的物质。(mB偏小,cB偏低) 4.称量已部分风化的Na2CO3?10H2O、CuSO4?5H2O等。(mB偏大,cB 偏高) 5.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mB偏大,cB偏高) 二、配制过程误差分析 1.称好后的药品放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在烧杯外。(mB偏小,cB偏低) 2.溶解搅拌时有部分液体溅出。(mB偏小,cB偏低) 3.转移时有部分液体溅出。(mB偏小,cB偏低) 4.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次~3次。(mB偏小,cB偏低) 5.溶解时放热,且未冷却至室温(20℃)(V偏小,cB偏高);溶解时吸热,且未恢复到室温(20℃)(V偏大,cB偏低) 6.在定容时,仰视读数(V偏大,cB偏低),俯视读数(V偏小,cB偏高) 7.在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部分。(V偏大,cB 偏低) 8.加水至刻度线后,摇匀过程中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无影响) 9.洗涤容量瓶后,未干燥,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 三、俯视、仰视的分析 仰视时,容器内液面高于刻度线;俯视时,容器内液面低于刻度线。

分析化学滴定分析中误差的来源及误差如何避免

分析化学滴定分析中误差的来源及误差如何避 免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滴定分析中误差的来源及误差如何避免摘要:本文通过对滴定分析各个过程的回顾,分析了误差的主要来源,以及避免误差的策略。另外借一些具体的事例来阐述误差避免的具体方法及操作规范。 关键词:滴定分析,误差来源,误差避免, 一、引言 滴定分析包括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等。滴定分析法是通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所消耗的体积算出试样中被测组分含量的一种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为了使滴定分析的实验结果可靠、准确,我们从实验仪器、基本操作、滴定终点的判断和标准溶液的配制等四个方面来分析误差来源并讨论避免误差的策略。 二、误差来源及如何提高滴定的准确度 1、实验仪器 在滴定分析中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等,如果清洗不干净,就很可能引入杂质;如果没有润洗或者润洗不到位都会造成浓度的降低,是一种潜在的“稀释”;滴定管注入液体时下端如果产生气泡,将会对滴定所耗体积造成“偏大”的影响,使计算结果不够准确;如果读取数据时滴定管、移液管与水平面不垂直,液面不稳

定,显然会造成读数上的误差;另外,如果移液时移液管中的液体没有自然地全部流出,会使待测液体积减小,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减少,浓度会计算的偏低。 由此可见,由于仪器而产生的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针对上述的问题,可以采用仪器进行清洗、滴定管下端要放液体赶净液泡、读数要待大约30秒以后再准确读数等等方法来避免。毕竟滴定分析是一种较为精确的分析方法,半滴的误差都会带来很大改变。 2、基本操作 基本操作也就是对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的使用,误差来源主要有:在滴定过程中左手对酸式滴定管的旋塞控制不当,旋塞松动导致塞处漏液,将会导致滴定用液体积不够准确;碱式滴定管如果没有控制好玻璃球,就会产生气泡,造成读数比实际耗液体积减小,引起误差;操作时锥形瓶如果没有及时摇动,会使滴定终点的判断失去准确性,而且,可能会在后期待测液体反应不完全而用力摇动时溅出液体;滴定时流速过快造成锥形瓶内液体外溅,会使标准溶液滴加过量;锥形瓶下没有垫白纸或白瓷板作参比物,会使分析人员对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反应不灵敏,终点滞后;若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后就立刻停止滴定,待测溶液未反应完全;滴定停止时,液面未稳定时立即读

高一化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教学设计及反思市36中向阳.doc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 微设计和微反思市36中向阳 授课教师姓名向阳学科化学教龄15 年 微课名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的配制误差分析 视频长度 4 分24秒录制时间2014.10 年级:高一年级 知识点来源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① 知识点描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 预备知识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 教学类型讲授型启发型 适用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①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是重点也设计思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历年高考中重现率极高。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地攻克此难点我设计了本节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从误差分析依据的原理c=n/v 出发,按照配制过程逐步分析误差产生的情况,便于学生理解和熟记。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内容时间 一、片头本节微课我们一起学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 8 秒 (8 秒以内) 差分析。 第一部分内容:理论依据 82 秒 c=n/v 二、正文讲解 第二部分内容: (4 分钟左右) 结合实验过程分析产生误差的情况135 秒 1

三、小结 课堂小结30 秒(30 秒) 四、片尾 本节微课到此结束谢谢收看!10 秒(10 秒)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①教材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节 微课从误差分析依据的原理c=n/v 出发,按照配制过程逐步分析产生误差教学反思 的情况,便于学生直观的理解和熟记。微课结束,学生要做好配套微习题, 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和落实。微习题与微课中的例题相结合使得本知识点的 落实更为透彻! 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试验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引起所配制溶液浓度不准确的因素很多,现就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各种误差进行详细讨论。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物质的量(mol)/溶液的体积(L),每个操作步骤中存在的误差都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不规范的操作引起了n和V 的怎样变化。具体分析如下:1.配制48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计算需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9.g。 分析:偏小。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不能用容量瓶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为20.0g。 2.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矾8.0g。 分析:偏小。胆矾为CuSO4·5H2O,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把硫酸铜的质量误认为就是硫酸铜晶体的质量(CuSO4·5H2O应为12.5g),导致计算值偏小,所称量溶质偏小。 3.配制硫酸铜溶液时,所用胆矾部分风化。 分析:偏大。胆矾中结晶水含量减少,但所称胆矾的质量不变,溶质硫酸铜质量偏大。 4.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量时间过长。 分析:偏小。氢氧化钠等物质具有吸湿性,使所称量的溶质氢氧化钠偏小。所以称量速度要快或放在称量瓶中称量。 5.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天平的托盘上放两个大小相等的纸片。 分析:偏小。氢氧化钠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如表面皿或小烧杯中称量。若用纸片,吸湿后的氢氧化钠会粘在纸片上,使溶质损失,浓度偏小。此外,氢氧化钠易腐蚀天平的托盘,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6.称量溶质时,所用小烧杯不干燥。 分析:不影响。因为所称溶质质量是两次称量数据之差。 7.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 分析:偏大。氧化钠在配制过程中遇水转变成氢氧化钠,31.0克的氧化钠可生成40.0克的氢氧化钠,相当于所称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 8.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锂杂质。 分析:偏小。因有杂质,所称量固体中溶质氢氧化钠 ...离子 ......质量减小。但所配制溶液中氢氧根 浓度偏大。 9.称量固体时,天平游码未归零。 分析:偏小。称量固体时,首先要游码归零再调天平横梁平衡。否则,所称溶质质量偏小。 10.天平砝码有锈蚀或被污染。 分析:偏大。天平砝码锈蚀是因为少量铁被氧化为三氧化二铁,或粘有某些物质,砝码的质量都增大,实际所称溶质的质量也随之偏大。若天平砝码有残缺,则所称溶质的质量就偏小。 1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需称量溶质质量4.1g,称量时左边放砝码,右边放固体。 分析:偏小。所称溶质实际质量等于砝码质量4.0g减去游码质量0.1g,为3.9g。即相差二倍游码质量。若称溶质质量不需用砝码时,物码放反不影响。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不干燥的量筒量取浓硫酸。 分析:偏小。相当于稀释了浓硫酸,使所量取的溶质硫酸偏小。

溶液配制误差分析及答案

溶液配制误差分析 1、误差:a、系统误差:由试验仪器引起的误差,这种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b、偶然误差:由于造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这种误差可以避免。 2、浓度误差:实际浓度大于预定浓度,误差为偏大;实际浓度小于预定浓度,误差为偏小。 3、由C B=n B/V知浓度与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有关。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置过程中各个步骤的误差分析: 一、计算 ①表达式的正确应用 举例:如配置230ml溶液,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以250ml进行相关计算 二、称量 1、固体的称量 ①砝码沾油污或锈蚀 ②砝码残缺 ③左码右物(1)游码不动 (2)游码移动 2、液体的量取 ①仰视读数 ②俯视读数 ③洗涤量筒 ④量筒内有少量水 三、溶解 ①溶质未完全溶解 ②搅拌过程中溶液溅出 ③溶解后溶液未冷却到室温 四、转移 ①未用玻璃棒引流 ②转移过程中液体溅到容量瓶外 五、洗涤 ①未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 六、定容 ①仰视刻度线 ②俯视刻度线 七、摇匀 ①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几滴水 课堂练习: 1.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2.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A.950mL,111.2g B.500mL,117g C.1000mL,117g D.任意规格,111.2g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 B.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 C.容量瓶盛过KOH溶液,使用前未洗涤

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重难点十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重难点十二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要点解读】 1.原理 c B =nB V =m MV (1)凡是使m 或n B 增大的因素,使c B 偏大; (2)凡是使m 或n B 减小的因素,使c B 偏小; (3)凡是使V 增大的因素,使c B 偏小; (4)凡是使V 减小的因素,使c B 偏大。 2.误差分析 以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为例。 C(NaOH)=n(NaOH)V =m(NaOH) M(NaOH)V 其中M (NaOH)不变,不规范的操作过程会导致m (NaOH)和V 的值发生变化,从而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误差。具体情况如下: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c /mol·L -1 m V 砝码与物品颠倒(使用游码) 减小 — 偏低 称量时间过长 减小 — 用滤纸称NaOH 减小 — 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溅出 减小 —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 定容时,水多用滴管吸出 减小 —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 — 增大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增大 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 增大 — 偏高 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 减小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减小 称量前小烧杯内有水 — — 不变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 — — 【重难点指数】★★★★

【重难点考向一】误差分析 【例】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的是(填字母,下同);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B.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C.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D.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E.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F.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答案】DE CF AB 【重难点特训】 1.下列对实验操作分析错误的是() A.配制0.1 mol/L NaCl溶液时,若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B.NH4NO3溶解吸热,若配制0.5mol/L NH4NO3溶液时直接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所用砝码已经生锈,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定容中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刻将超出的水吸出,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A 正确; B.NH4NO3溶解吸热,直接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B错误;C.所用砝码已经生锈,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

分析化学滴定分析中误差的来源及误差如何避免

滴定分析中误差的来源及误差如何避免 摘要:本文通过对滴定分析各个过程的回顾,分析了误差的主要来源,以及避免误差的策略。另外借一些具体的事例来阐述误差避免的具体方法及操作规范。 关键词:滴定分析,误差来源,误差避免, 引言 滴定分析包括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等。滴定分析法是通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所消耗的体积算出试样中被测组分含量的一种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为了使滴定分析的实验结果可靠、准确,我们从实验仪器、基本操作、滴定终点的判断和标准溶液的配制等四个方面来分析误差来源并讨论避免误差的策略。 误差来源及如何提高滴定的准确度 1、实验仪器 在滴定分析中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等,如果清洗不干净,就很可能引入杂质;如果没有润洗或者润洗不到位都会造成浓度的降低,是一种潜在的“稀释”;滴定管注入液体时下端如果产生气泡,将会对滴定所耗体积造成“偏大”的影响,使计算结果不够准确;如果读取数据时滴定管、移液管与水平面不垂直,液面不稳定,显然会造成读数上的误差;另外,如果移液时移液管中的液体没有自然地全部流出,会使待测液体积减小,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减少,浓度会计算的偏低。 由此可见,由于仪器而产生的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针对上述的问题,可以采用仪器进行清洗、滴定管下端要放液体赶净液泡、读数要待大约30秒以后再准确读数等等方法来避免。毕竟滴定分析是一种较为精确的分析方法,半滴的误差都会带来很大改变。 2、基本操作 基本操作也就是对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的使用,误差来源主要有:在滴定过程中左手对酸式滴定管的旋塞控制不当,旋塞松动导致塞处漏液,将会导致滴定用液体积不够准确;碱式滴定管如果没有控制好玻璃球,就会产生气泡,造成读数比实际耗液体积减小,引起误差;操作时锥形瓶如果没有及时摇动,会使滴定终点的判断失去准确性,而且,可能会在后期待测液体反应不完全而用力摇动时溅出液体;滴定时流速过快造成锥形瓶内液体外溅,会使标准溶液滴加过量;锥形瓶下没有垫白纸或白瓷板作参比物,会使分析人员对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反应不灵敏,终点滞后;若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后就立刻停止滴定,待测溶液未反应完全;滴定停止时,液面未稳定时立即读数会造成溶液读出体积偏大,因为还有一部分标准溶液黏在滴定管壁上。 所以,基本操作是需要练习的,为了避免错误,可以说是熟能生巧的。另外,防止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操作不当带来的误差。 3、滴定终点 指示剂本身是一种弱酸或弱碱,会消耗滴定剂,所以指示剂的用量不能过多或者浓度过大,否则会造成变色迟钝;另外还要正确选用指示剂;在近滴定终点时,要滴半滴,还要用纯水淋洗锥形瓶壁,以更加准确的判断滴定终点。 4、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因为滴定分析就是建立在标准溶液浓度已知并准确的基础上。因此,称量的试剂质量大于0.2g时,才能保证误差小于0.1%。一般使用的滴定体积控制在20~40ml之间使测量体积的相对误差小于0.1%。标准溶液配制不规范造成的误差主要是由于一,化学实际没有达到分析纯的要求,二是存在称量误差,三是在配制标准溶液时,烧杯、玻璃棒、容量瓶等使用不规范。

溶液配制实验题

1.下列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学生一般无需查阅资料即可用75%的硝酸来配制50mL65%的硝酸溶液B.实验室在配制FeCl3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 C.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L-1)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D.用PH=1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所需全部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3.(10分)用2.4mol/L的H2SO4溶液配制100mL浓度为0.2mol/L的稀H2SO4,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量取2.4mol/L的H2SO4溶液的体积是mL。 (2)配制过程有下列几步操作: A用量筒量取所需H2SO4溶液的体积,注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B将蒸馏水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处; C向烧杯中加入约20mL蒸馏水;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E.用①加水至刻度线; F.待烧杯中溶液冷却后,沿玻璃棒转移到②; G.盖好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以上各步骤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③(填字母) (3)取上述所配溶液10mL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0.48g。则该溶液浓度 0.2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造成此误差的操作可能是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B用量筒取2.4mol/LH2SO4溶液时俯视读数 C使用容量瓶前未干燥D.使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彻底 E.定容时将蒸馏水洒在容量瓶外面 4.(10分)(1)某实验需要用1.0mol·L-1 NaOH 溶液500mL。配制该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配制实验操作步骤有: a.在天平上称量NaOH固体,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一定容积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d.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并摇匀。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转载)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实验过程中引起溶液浓度存在误差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讲,一是由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二是由仪器或药品等系统原因引起的。由于引起误差的原因复杂,所以误差分析就成为高考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难点。 在高考命题时,有关误差分析的内容既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既可以考查判断误差导致的结果,也可以考查引起误差的可能原因。 一、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根据cB=nB/V 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 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 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 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 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二、误差原因实例归纳 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对产生误差的原因归纳分析如下: (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误差 1.容量瓶的容量与溶液体积不一致。 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g。分析:偏小。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以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要称取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2.溶液中的溶质与其结晶水合物的不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