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

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

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
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

21.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

考点1主旨情感

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

C.《望岳》D.《登飞来峰》

E.《题破山寺后禅院》

4.下面对相关诗歌的分析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给明月以动态美,让读者感受到明月是如此美好。

B.《题破山寺后禅院》描写了破山寺后禅院特有的清幽景色与诗人在这种景色中的特殊感受。诗歌摒弃传统的白描手法,层层推进,于平易之中渐进胜境,直至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皈依。

C.《登飞来峰》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年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后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

D.《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近而远,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课内阅读

(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题目。

5.(湖南长沙中考)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湖南长沙中考)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题目。

7.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个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江苏连云港中考)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江苏连云港中考)尾联中“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望岳》,完成题目。

10.(四川宜宾中考)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________。

11.(四川宜宾中考)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观沧海》,完成题目。

13.本诗以“__________”字统领全篇,先写________景,然后写__________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6·湖北荆州中考)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15.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运用

16.(2016·湖北鄂州中考)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2016年鄂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17.班级准备开展关于“诗海泛舟”的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个栏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请你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他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结束语。(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古诗,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2016·江西萍乡湘东区期末改编)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8.本诗体现的季节是( )

A.初春B.仲春C.晚春D.深冬

19.本诗的诗眼是“________”一词,该词包含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23】)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24 诗词五首 课题诗词五首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 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 美。 3.掌握诗词涉及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 诗歌的朗读节奏。 2.搜集与作者、作品有关的资料,了解背景,提高文 化素养。 3.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 化的兴趣。 课 前 预 习 作者 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浔阳柴桑(今 江西九江)人。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 独特风格,被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登高》《春 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

《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 涛之险。此词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读准 字音 还.(huán)搔.(sāo)簪.(zān)塞.上(sài) 燕脂 ..(yān zhī) 霜重.(zhònɡ) 携.(xié)折戟.(jǐ) 长嗟. (jiē) 谩.(màn)蓬.舟(pénɡ) 古今 异义 结(古义:建造、构筑今义:结合) 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书(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浑(古义:简直今义:浑浊;糊涂)销(古义:销蚀今义:出售) 一词 多义 自心远地自.偏(副词,自然) 归来倚仗自.叹息(副词,独自) 将自将.磨洗认前朝(动词,拿起) 李白乘舟将.欲行(副词,将要) 与东风不与.周郎便(动词,给予) 陈太丘与.友期(连词,和,跟) 寒霜重鼓寒.声不起(形容词,沉闷而不响亮)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形容词,寒冷) 殷勤殷勤 ..问我归何处(形容词,情意恳切) 青鸟殷勤 ..为探看(副词,频繁,反复) 词类 活用 城春.草木深(名词做动词,到了春天) 铜雀春深锁.二乔(名词做动词,囚禁) 文言 句式 倒装句: 采菊东篱下(宾语前置,应该是“东篱下采菊”) 新 课 导 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

20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过程与方法】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导语设计 设计1:(文本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下面我们就一道去诗中探秘…… 设计2:(视频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设计3:(激发兴趣)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设计4:(背景导入) 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己亥杂诗》。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重点) 2. 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 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认真看老师书写的课题,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幽”字中间一竖要写长些),齐读课题,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幽州台在哪儿?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 登上幽州台的感受,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 2. 初读古诗。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②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教学提示】 要求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结合课下注释或查字典,识记掌握。注意训练学生的诗歌节奏和音韵。

八年级语文:《诗五首》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诗五首》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教学古诗尤应展示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展开合理想像,才能培养

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其能力。因此,教法上准备以情景教学法为主,辅以朗诵、比较、自学辅导、画图、推理、想像等方法。 媒体设计 以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为主(古诗反映的背景),或彩图、录音等。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王维、李白、杜甫、王安石、赵翼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看长城:观长城全貌便有气势充沛、景象宏观之感;来到垛口、瞭望台,摸摸残痕,见景生情,感时伤别,忧国思亲之情便会油然而生;走走,停停,极目远眺,以理入诗、发人深思之念便会形成。是呀,待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诗五首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复习资料 作者:加入日期:12-05-27 第30课诗五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樽zūn 箸zh 三重chng茅挂罥jun 坳o 突兀 w 狐裘qi 锦衾qīn 瀚hn海掣ch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结庐在人境结:建造、构筑。(2)问君何能 尔尔:这样。 (3)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4)高者挂罥长林 梢长:高。 (5)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渐近。(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遮盖,掩护。俱:都。 (7)将军角弓不得控控:拉开。(8)风掣红旗冻不翻掣:拉,扯。 (9)吟鞭东指即天涯吟:指吟诗。(10)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落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饮酒》中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千古名句是: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 《行路难》中运用典故写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人们常用《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人们战胜挫折,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的想象写“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夸张地描写胡地异常寒冷的诗句是;瀚诲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透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瘦骨瞵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长叹曰:“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您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因为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所以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起来。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怎么才能有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的寒士们住下而皆大欢喜,风吹不动,雨淋不进,

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古诗鉴赏题汇总

古诗鉴赏题汇总 一、阅读《望岳》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 2.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4.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5.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6.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二、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列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古人”“来者”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调。 4、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三、阅读《登飞来峰》回答下列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

24诗词五首 1.通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不同的韵律特点。 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第1课时《饮酒》(其五)《春望》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边塞诗”“咏志诗”等都大放光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国度,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新课 饮酒(其五)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此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2.明确诗歌节奏,自由朗读诗歌。 3.请一个学生朗读。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意,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释自译全诗。 提示: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请问你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是因为)心灵避离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们一起结伴回巢。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目标导学三:深入赏析,把握情感 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真意,获得恬静心境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 (2)

17.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 (2) 考点1主旨情感 分别说说本课五首古诗揭示的主旨或表达的情感。 《杂诗》:表达了对家乡以及亲人的无 限牵挂。 《夜雨寄北》: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和思乡之情。 《淮上与友人别》: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考点2理解诗句 1.如何理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诗是当时的凄苦生活所激发出来的对于未来欢乐生活的憧憬。诗人想象日后重逢之时,与友人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用相聚的欢乐衬托出今夜的痛苦,曲折委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2.如何理解诗中作者问友人“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事情,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事情。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着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对故乡来人的询问,当然可以很多很多,但诗中独问到那株寒梅有没有开花,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基础积累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绮.窗( ) 城阙.( ) 侧畔.( ) 宦.游( ) 歧.路( ) 潇.湘(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寒梅着花 ..未____________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 (3)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 (4)儿女 ..共沾巾____________ (5)到乡翻似 ..烂柯人____________ (6)暂凭杯酒长.精神__________

新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五首

课内古诗预习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后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译诗】 向前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天地的高远广袤,我独自感伤,泪水流下! 相关要点 一(1).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1分) (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 3.这是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的思想感情。(2分)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3分) 答案 (1)古人:贤明的君主(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3.(2分)登楼远眺,凭今吊古(1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1分)4(3分)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意思答对即可给分) 二: ?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____________ 的爱国情感。 ? “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调。 答案: 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诗词五首

25 诗词五首 饮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全诗,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品析诗句,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五首诗词的作者及有关文学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首古诗词;理解诗词大意,积累诗词名句。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在诗词中抒发的情感;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品味诗词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 饮酒 (一)导入 由对联引出陶渊明,回顾陶渊明的相关资料。 教师顺势导入本课的学习。 这样的导入,既创设了情境,又能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当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全诗,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品析诗句,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三)读诗韵 1.自读课文 2.指名朗读 3.品味诵读 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学生自己体会,最后大家齐读,初步感悟诗歌的意蕴。 4.听读录音与名家的朗读相互对照,用心体会情感的表达。 5.再读有学习,有指导,学生再读此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朗读录音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学生通过听读、自由读、指名朗读、听读、以及齐读,初步感知了诗歌内容,并不知不觉地神游其中,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更加主动地投入对诗歌的学习和理解中。 (四)析诗意 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有疑义之处圈点勾画出来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五)品诗情 请选取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朗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设计说明: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在课堂上抛出一个主问题来带动学生对全篇进行质疑、分析、探讨,即一石可以激起千层浪;而不是象从前一样用一个个琐碎的问题来牵着学生鼻子走。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突破教学重难点。 (六)悟诗道 1.明确全诗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回归自然,淡泊名利,悠然自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古诗五首

望岳登飞来峰 导入新课 清人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的热爱是相通的。细细品读山水,我们可以读出自然界的绚丽多彩,读出山与水的性情,更读出一种追求人性至高境界的胸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首古诗,感受诗中山水的绚丽,感受诗人的情怀 《望岳》 一、齐读诗歌 二、解题,了解泰山。 学生先介绍。 泰山——属五岳之首,主峰海拔1524米,春秋时的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山中还常常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有古语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望岳》这个“岳”指的是“泰山”。五岳: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东岳泰山中岳嵩山 视频了解“泰山” 三、自主学习《望岳》 1、学习方法介绍: 查资料:正确地利用资料而不依赖于资料,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小组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人交流,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 个人学习:深入思考,使人睿智。 阅读书上简评:简评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运用好书本上的资源。 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古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在读中感悟。 2、经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随学生的回答确定内容,用追问思考的形式探究诗句的内涵和蕴含的情感。 板书设计: 远望青未了广阔 近望神秀高大 凝望云、鸟 愿望众山小 四、鉴赏诗歌 1、写景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要表现景物的特点?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写泰山高大雄伟。 “齐鲁青未了”从占地面积之广,说明大;“阴阳割昏晓”说明高。

2、小组合作,选择一句写景的诗句进行赏析。 ①、②句。主要写了诗人远望泰山“宽广”诗人当时喜悦的心情。” ③、④句。描写了泰山景色秀美 赏析:“造化钟神秀”拟人手法,就是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身 上。“阴阳割昏晓”“割”字很形象,就象人用刀割开一样。说明泰山 的南北明暗不同,说明泰山巍峨高大。 泰山的特点:高大(师板书“高”)泰山的秀美 ⑤、⑥句:诗人心胸很坦荡。激荡。诗人的胸怀随着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 点面结合 3、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说一说,尾联如何表现泰山的雄伟的,有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胸气魄? 补充:运用《孟子》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夸张的手法从侧面衬托泰山的巍峨高耸。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还没登上泰山,就说“一览众山小”,诗人这里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 “想象”。想象是诗歌的生命。杜甫24岁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他少年气盛,对自己的前途依旧充满信心。 勇攀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中“胸”显然皆作者自己之心胸。我们再读一读诗歌,看看在你的眼前将会出现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望岳》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 5、我们了解到的杜甫是忧国忧民的,他的感情总是很深沉郁结,但是在这首诗歌中我们却感受到了别样的杜甫。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介绍写这首诗的背景。 背景介绍: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20岁后,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 杜甫24岁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他少年气盛,对自己的前途依旧充满信心。25岁时候他背起行囊再次漫游,来到齐赵。看到泰山,杜甫心胸豁然开朗,豪情迸发,吟诵出这首“望岳”千古名篇。“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6、《望岳》被喻为写泰山诗歌的绝唱。以后很多人来过泰山、写过泰山,但无人能比。明代有位诗人写到:齐鲁至今青未了,题诗谁比杜陵人。杜陵人是谁? 7、齐背诵《望岳》。

[推荐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30《诗五首》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新人教版

相关课外阅读 30 诗五首 一、教材简析: (一)《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是传统诗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二)《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行路难》三首。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广为称颂的千古名篇。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五)《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5首及第220首被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 二、作者简介: 1.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练习(无答案)语文版

21.古诗五首 考点1 主旨情感 说说本文的五首古诗分别揭示的主旨或表达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切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登飞来峰》:作者登塔远望,表现了他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宁谧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望岳》:高度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表现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观沧海》:诗人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象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考点2 名句赏析 赏析下面句子。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包含了人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应该高瞻远瞩,不畏重重困难的人生哲理。在今天,这两句诗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一切艰难险阻都是无足轻重的浮云,只要我们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的人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诗人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托月寄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热情关怀和真挚思念。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采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写法。通过想象大海吞吐日月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基础积累 1.名句默写。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3)《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沧海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友人无限牵挂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飞来峰》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诗五首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金樽.(zūn)挂罥.(juàn)塘坳.(ào) 大庇.(bì)锦衾.(qīn)风掣.(chè) 2.找出通假字 玉盘珍羞直 ..万钱“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飞鸟相与 ..还:相伴。 (2)停杯投箸.不能食:筷子。 (3)今安.在:哪里。 (4)长风破浪 ....会有时: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5)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6)高者挂罥.长林梢:挂。 (7)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遮盖,掩护。 (9)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高耸的样子。 (10)将军角弓不得控.:拉开。 (11)瀚海阑干 ..百丈冰:纵横交错的样子。 (12)风掣.红旗冻不翻:拉,扯。 (13)落红 ..不是无情物:落花。 2.词类活用解释 风雨 ..不动安如山 解释:名词作动词,刮风下雨。 三、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九 年(1829)进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 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 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己亥杂诗》写于己亥年,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共315首。 岑参,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由于父亲早死,家道中落,他从小便刻苦读书,30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适值西北边境一带战争频繁,岑参向往建功立业,曾到西北边防军队工作,有舍身抗敌的雄心壮志。晚年迁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56岁,客死于成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古诗五首》习语文版

17 古诗五首 01积累运用 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绮窗()城阙()潇湘() 宦游人() 歧路() 侧畔() 烂柯人() 2.词语积累——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 (2)杨花愁杀渡江人________________ (3)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 (4)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__ (5)到乡翻似烂柯人________________ (6)暂凭杯酒长精神________________ 3.词语积累——请你说出下列题目中加点词的意思。 (1)《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 (2)《淮上与友人别》________________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 4.句子积累——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诗句。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句子积累——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 思乡寄友是古诗词一个重大的主题。 (1)表达思乡之情,有时候可以借问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来含蓄地表达,如王维的《杂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时候,诗人也调动联想和想象,想象亲友团聚后的情形来寄托思乡之情,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候,诗人则借眼前的景致,特别是那些象征离愁的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时候,诗人则劝慰友人不必悲伤,应当心胸开阔,坦然面对,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时候,诗人触景生情,借离别(或相逢)表达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必然性,借此以宽慰朋友,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在右边这幅画上题写适合画面内容的诗,恰当的两句诗是:

2019整理八年级上古诗五首

野望 王绩(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划分节奏】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主题】 《野望》是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4分)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2分)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节奏划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主题】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歌鉴赏题】

(完整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20古代诗歌五首翻译

2020 诗歌五首-------- 译文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朝代】唐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望岳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ft小。 译文 巍峨的泰ft,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ft南ft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ft顶峰,俯瞰群ft,豪情满怀。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飞来ft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 年12 月18 日-1086 年5 月21 日),字介甫,号半ft,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游ft西村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ft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3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30.《诗五首》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重点难点】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介绍创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2.朗读、背诵,对内容相近或体裁相同的诗作比较阅读。 3.组织一次古代诗歌(不限于学过的)朗诵比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2.检查预习 喧(xuān) 金樽(zūn) 珍馐(xiū) 刈(yì)麦箪(dān)食饷(xiǎnɡ) 田秉(bǐnɡ) 穗嶂(zhànɡ) 人不寐(mèi) 燕(yān)然 《饮酒》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构想一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及隐居后的舒畅情怀。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杂诗十二首》表现不负盛年、及时勉励的积极思想。《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清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其人、其文不合时尚,故不为当世所重。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

诗五首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怒号háo风掣qíng阑干lán B.锦衾qīn金樽zūn投箸zhù C.大庇bì挂罥juàn吟鞭yín D.突兀wù辕门yuán狐裘qi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简陋的房屋)问君何能尔.(这样) B.高者挂罥.长林梢(挂)下者飘转沉塘坳.(水边低地) C.直挂云帆济.沧海(有益)将军角弓不得控.(拉开) D.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遮盖、掩护)吟.鞭东指即天涯(吟诗)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B.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填空 (1)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其五)》】 (2),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3)电视文化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再次激起了我们队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的极大兴趣,让我们不禁感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主人的盛情,也让我们由衷赞叹“,”【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饮食的精美。 (4)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及乐观情怀的诗句是:,。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6),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7)温州籍作家林斤澜一生坎坷,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厚的作品。现在,他虽然已经离世,但“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的设立,仍给后人以文学精神的激励和滋养,这正如清代诗人龚自珍所说的“,”。 (8)《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9)《己亥杂诗》中表现龚自珍爱国热忱的诗句是:,。 (10)《饮酒(其五)》中体现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 二、阅读拓展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云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高者挂罥长林梢(2)下者飘转沉塘坳(3)公然抱茅入竹去(4)俄顷风定云墨色(5)秋天漠漠向昏黑(6)自经丧乱少睡眠(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7.翻译下列句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