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案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案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案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 a =t

v ??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改变量与加速度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v-t 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和辨析的能力。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的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它的意义。

2、加速度的矢量性。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分析-积极探索-表达交流,得出加速度的概念;

2、通过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真正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小汽车、火车、飞机等录相,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引入加速度。

(二)进行新课

1、对加速度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以上三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达到100km/h 所用的时间,启发学生如

何表示谁的速度增加的快。

学生活动:同学间展开讨论、思考。

教师活动:帮助总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来体现“速度增

加的快慢”,用“加速度”来表示。公式为

t

v a ??= 学生活动:记忆,反思,讨论,体会。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导出加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2、加速度是一个怎样的物理量?

学生活动:分组展开讨论,积极的思考,选出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帮助总结。加速度是矢量,大小可以用公式t

v a ??=来求。它的方向呢?

学生活动: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的方向。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

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在减速直线运动中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提出问题:请以身边熟悉的物体的运动为例进行说明。

学生活动:以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启动和刹车为例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2、从v-t 图象来研究加速度

教师活动:提问-讨论-投影

(1)在匀速运动中,v 恒定,加速度为零。

(2)在匀变速运动中,v 随着t 的变化而变化,加速度为一定值。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直线的陡度(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

度大,陡度大;加速度小,陡度小。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建立勇于放弃和修正自己的错误的观点。

教师活动。依据图形确定加速度的大小。

学生活动:独立作答,相互讨论,正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可以问它走了多远,这是路程的概念;可以问它走

的多快,这是速度的概念。然而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与加速度对应的词语,

生活中一般只有笼统的快和慢。这里有时指速度,有时指加速度,让学生多

举例,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活动:总结后作答,其他同学做补充。

(三)课堂总结、点评

加速度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力和运动联系的纽带,掌握它对今后的学习有重要作用。

对加速度的理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①从加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来理解,加速度是用比值来定义的,它是表示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质点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②从加速度的矢量性来理解,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合外力方向决定(在牛顿第二定律中会有更精确的叙述),加速度的方向决定质点速度的变化量v ?的方向。当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是不变的;当质点做一般变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没有必然联系。

③从加速度的数值上来理解,当质点做匀变速直线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在数值上与质点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④从加速度与运动的关系来理解,若a 与v 同向则加速;若a 与v 反向则减速。a 恒定(大小、方向均不变),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 >0匀加速,a <0匀减速。

(四)实例探究

☆关于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B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 .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解析:由加速度公式t

v a ??=,可知,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故A 正确。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故B 错误。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

以为正(速度增加)也可以为负(速度减小),故C错误。加速度表征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大。故D错误。

答案A

☆区别速度与加速度(两个快慢)

[例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读题指导:(1)对于速度,要明确v,Δv,Δv/ t的区别;(2)速度v与加速度a都是矢量,要注意其方向性。

解析:“速度变化得越多,是指Δv越大,但若所用时间t也很大,则Δv/ t就不一定大,故A错。

“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Δv/ t越大,即加速度a越大,B正确。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以后就可能反向运动。故C错。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0时,速度就达到最大了。故D错。

答案B

☆速度图象中加速度的应用

[例3]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在10-40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在40-6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

解析:在0-10s内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是增加的:由0增至30m/s,因此其加速度大

小为30

10

m/s2=3m/s2。这段运动是加速运动,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向东。在0-40s内,

速度为30m/s不变,故其加速度为0;在40-60s内,速度由30m/s变为0,是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s2,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3m/s 与速度方向相同 0 /s2与速度方向相反

★课余作业

1、思考P30“思考与讨论”栏目中提出的问题。

2、完成P31“问题与练习”中的问题。

3、阅读教材P31“科学漫步”《变化率》短文,思考并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问题与练习”参考答案

1、A型号:平均加速度为s2

B型号:平均加速度为s2

C型号:平均加速度为s2

2、A:有,如:匀速运动的汽车。

B:有,如:一辆汽车用1分钟时间从静止加速到100km/h;另一辆汽车用11秒时间从静止加速到80km/h

C:有,如:一辆向西行驶并在急刹车的汽车。

D:有,如: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司机逐渐减小油门,汽车速度逐渐增加,但加速度越来越小。

3、a 的加速度最大,因为在相同时间内,a 的速度变化最大。

a 的加速度为 m/s 2,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

b 的加速度为 m/s 2,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

c 的加速度为 m/s 2,加速度与速度反方向。

4、解析: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可为2

11310/0.103/0.29

x v m s m s t -?===? 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可为2

22310/0.273/0.11

x v m s m s t -?===? 所以22210.2730.103/0.048/3.57

v v a m s m s t --===?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资料袋

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从小不仅喜欢问为什么,还特别喜欢自己去钻研。找出问题的答案。

他小时候有一次在厨房玩,听到厨房里的师傅把盘子弄的叮叮当当的响,这种声音响了千百年,谁都认为,刀碰到盘子总会要响的。

可是这平常的声音却使他着了迷,他想,要是敲打发声的话。为什么刀离开盘子后声音不会立即消失呢?他回到家后自己作了实验,他发现盘子被敲击后,声音会连续不断,但只要用手一按盘子边,声音就立即消失,并且他还感受到了盘子的振动。由此他明白了声音最要紧的是振动,不是敲打。打击停止了,只要振动不停止,就能继续发出声音来。

这样他11岁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开始了科学的探索。他能够在16岁就发表数学论文,22岁就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计算机,24岁研制成著名的真空实验……这与他从小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

所有的科学家都具有这样高尚的品质——好奇,搞不明白不罢休,持之以恒。

同学们。只要我们把科学家这些良好的品质应用到我们的物理学习中。相信我们就一定能把物理学的很棒!!!!

加速度教案.doc

§1.5《速度变化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加速度的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理解匀变速运动的意义,能用v~t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图象确定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 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方法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判断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领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正、负的意义。 3、通过实例了解加速大小及速度大小的区别,领会物理量的变化率的含义。(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在加深对加速度的理解。 2、通过对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引入课时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田径比赛、自行车、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做变速运动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很有用,很有趣,从而爱上物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养成合作交流的思想和能力,体会合作的力量。 【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学生最难懂的概念之一。教材为了减小难度,对加速度概念的要求比较低,没有具体区分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而是在学生知道了物体的运动通常情况下,速度在改变,很自然的引出速度变化也有快慢之分,进而引入加速度概念;加速度的矢量性,教材的处理也比较通俗易懂,最后又给出一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表,给学生一些直观、生动的印象.节后又对速度、加速度做了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对变化率的分析与解析也恰到好处. 【学习者分析】 速度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中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习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教材先

列举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1. 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 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教学难点】 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说明:加速度这节课主要介绍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方向,单位,如何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以及速度、速度变化量以及加速度的区别。 教学设计思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通过生活现象自己思考得出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通过分析给加速度下一个定义,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加强重点、克服难点的目的。同时,学生对于加速度的理解不可能在40分钟内一步到位。对概念的讲解应祥略得当,重点突出。如加速度是本节最重要的概念,必须重点讲解,而且使学生体会概念建立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比值法定义的思想;但对于其方向学生不能一下子从本质上去理解,只能到后面的牛顿运动定律去深入。【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这章我们已经学过的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物理量,位移和速度。 位移:描述质点位置变化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x= x2-x1 速度:描述质点位置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v=Δx/Δt 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的?例如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如下图所示 A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1为2 m,B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2为7m,则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大小为多少? 生:△x=x2一xl=7 m一2 m=5 m,方向由A指向B.

加速度(教案)讲解

东南教育用心做教育,给孩子以改变未来力量授课学案 【自主学习】 (一)加速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___________ 2.单位: _______ 3.加速度是 ___量,方向与 ________方向相同。

a与v方向相同→________ 直线运动;a与v方向相反→ ______直线运动。 4.匀变速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v、Δv与a的区别 ⑴速度:描述 _________________,对应于某一时刻。 ⑵速度的变化:,描述 ________________,对应于某一过程。 ⑶加速度:即速度的变化率,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从v-t图象看加速度 寄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东南教育用心做教育,给孩子以改变未来力量 速度—时间图象是以 ____轴为横轴,以_____为纵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时间图象 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所设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所设正方向相反;斜率不变,表示加速度不变。 一、加速度 [问题设计] 下列三种车辆起步后:自行车在5s内速度增大到14m/s;小型轿车在20 s内速度增大到30 m/s;旅客列车在100s内速度增大到40m/s.通过计算分析,哪种车辆速度变化大?哪种车辆速度增加得快? v=14m/sΔ旅客列车速度变化大,自行车速度增加得快.因为:自行车速度增加,答案1vv=40m/s,旅客列车速度增加Δ小型轿车速度增加Δ,所以旅客列车速度变化=30 m/s32大; v14Δ1自行车1s内速度增加=m/s=2.8 m/s t5Δ1v30Δ2小型轿车1s内速度增加=m/s=1.5 m/s t20Δ2v40Δ3旅客列车1s内速度增加=m/s=0.4 m/s t100Δ3vvvΔΔΔ321>>,所以自行车速度增加得快.tttΔΔΔ312[要点提炼] vΔa=.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tΔ2-2. m·s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或 3.物理意义a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也叫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 vΔtaav填“有关”或“无的大小与Δ(、.4Δ=无关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tΔ关”). [延伸思考]

《速度与加速度》教案

§速度与加速度 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和地位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研究的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体会在实验中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本节速度、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物体的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学生对匀速物体的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可成为教学的起点,通过探究实验和科学的辨析,真正理解描述变速运动规律的重要物理量:速度、加速度。本节研究平均速度所应用的等效替代思想和定义加速度的所应用的比值法、研究瞬时速度所应用的极限法等都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几种方法,为以后应用类似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领悟形异质同的物理模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从中理解和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途径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经历实验探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过程,理解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体会物理问题研究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学会用比值法、等效替代来研究物理问题,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3)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勇于克服困难,保持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利用极限法由平均速度推导瞬时速度;怎样由瞬时速度的变化导出加速度的概念。

案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运动快慢的描述方法—速度的定义。 2、教师举例:物体有着各式各样的运动,不仅不同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一样,而且同一物体在不同段的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这种类型物体运动的实例。(如蜗牛的爬行运动、飞机的起飞、物体沿斜面下滑,火车出站和进站的运动等。) 3、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何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1、平均速度 教师设问:(1)在运动会的100米短跑上,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跑的快慢一样吗(2)你如何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用什么方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 预测: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认识可能有下面几种: 1、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2、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可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3、…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比较方法都是正确的。 教师进一步提问: 如果运动的时间不相等,通过的位移也不相等。又如何比较快慢呢 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回答: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就找统一标准。 目的:引导学生用比值法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人们在长期对运动的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能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逐步建立了平均速度的概念。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程度。 探究性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斜面、小车、纸带等仪器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以4人为一小组做实验,教师先介绍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而后由学生动手做) 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小车沿斜面滑下做变速直线运动的例子:让小车后固定一小纸带,小车运动时会拖着小纸带一起运动,小纸带穿过一个打点记时器,通过打点记时器把小

完整word版,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 1.5《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 【教材选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4-16页)。【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虽接触一些生活实例,但却少有提及这一概念,对它了解甚少。加上高一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学习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它就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材把本节安排到位移、时间和速度之后,同学们掌握了这些直线运动的基础再学习这一节就会相对容易。这一节的内容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授加速度概念,初步认识加速度定义、公式、单位;第二部分讲授加速度的矢量性,在学习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加速度在直线运动中的矢量性;第三部分讲授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更深一步学习加速度在直线运动中的变化规律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加速度公式进行定量计

算。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精神。 (2)理解加速度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加速度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3)区别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 2.教学难点:

加速度教学设计

课题: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物理》必修(人教版)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是高一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之间的桥梁。即力是通过加速度这个物理量与速度、位移建立了数量的关系,加速度还是演绎推导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以及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中间过渡的重要物理量。因此,讲好上好加速度这节课,对学生能否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乃至后面力学知识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节是概念课,但加速度的概念不像质点等概念那样,质点概念虽然抽象,但由于学生有直觉思维为基础,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加速度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对学生来说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应更讲究教学策略。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一般对概念课的教学方法有:(1)直接给出概念或定义,然后对此进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2)提供一大堆数据或物理现象,归纳出共同点,然后给出概念,再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对加速度概念的得出应采取第二种方法较好,因为,它是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具有探究性的特点,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 【学习者分析】 加速度概念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速度的概念以及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方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速度是通过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学生在初中物理中也学过诸如密度、压强、功率等通过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在数学中也已经学习了诸如增长率、发芽率等问题。所以,通过类比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加速度这一个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与加速度对应的词语。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里不会自发地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观察生活实例体会其现实意义,通过思维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较少关注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了不少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b.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确定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c.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加速度,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通过类比法的探究推理,掌握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积极主动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教案

6 向心加速度 整体设计 本节内容是在原有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来讨论“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本节的学习难点和重点.要化解这个难点,首先要抓住要害,该要害就是“速度变化量”.对此,可以先介绍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然后逐渐过渡到曲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并让学生掌握怎样通过作图求得曲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进而最后得出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可以利用书中设计的“做一做:探究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推导得出,使学生在“做一做”中能够品尝到自己探究的成果,体会成就感. 在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大小时,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这为学生提供了展现思维的舞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的这种开放性,不要“一刀切”.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然后由学生代表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教学重点 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产生原因. 2.掌握向心加速度的确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和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速度变化量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式. 3.能够运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向心加速度的导出过程. 2.领会推导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乐于学习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知识准备:复习以前学过的加速度概念以及曲线运动的有关知识,并做好本节内容的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物体都要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才能做曲线运动,如下列两图(课件展示). 地球绕太阳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绕桌面上的图钉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图中的地球和小球,它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外力作用?它们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确定? 复习导入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加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2.理解加速度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3.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体会比值定义 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说明,体现研究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利用示例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 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展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 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方向的判断 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的思想 【教学过程】

加速度说课稿

我选用的教材是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人教社出版。今天我们学习本书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一)说教材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三者的关系,能在生活中准确的使用加速度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能用v--t图像计算加速度的大小,体会数学在物理中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地位作用及知识结构 本章节(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 并且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把运动学和动力学联系在了一起。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的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为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在具体的事例中,要求学生了解“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和“速度变化快慢”含义的不同。同时,播放三种交通工具竞赛的视频,通过旁批提醒学生注意“物体运动的快慢”与

第1章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学习目标知识脉络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 义式、单位. 2.知道v-t图像中斜率的含 义,会用v-t图像求加速度. 3.理解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 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会根据速 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运 动性质.(重点) 4.掌握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 度变化率的区别,并在生活中 准确地使用加速度的概念.(重 点、难点) 加速度

[先填空] 1.定义:速度的改变量Δv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Δt的比值.用a表示. 2.公式:a=Δv Δt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或m·s-2. 4.方向:加速度是矢量,它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5.物理意义:表示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 [再判断] 1.速度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2.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一定大.(×) 3.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关.(√) 4.物体A的加速度为2 m/s2,B的加速度为-3 m/s2,则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后思考] 1.“我国的新型战斗机歼20飞得很快.”“小轿车比公交车起步快.”以上两句话中的“快”的含义各是什么? 图1-4-1 【提示】第一个“快”指战斗机的速度大,运动得快;第二个“快”指起步时小轿车比公交车的加速度大,即小轿车比公交车速度增加得快.2.速度的变化量Δv等于末速度v与初速度v0的大小之差,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公式Δv=v-v0中各量都是矢量,只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才可以应用代数运算计算Δv.

向心加速度物理教案设计

向心加速度物理教案设计 本文题目:高一物理必修五二单元教案: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公式求质点在圆周上某一点的向心加速度。 2.能力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懂得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a与r及、v 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任何一个结论都有 其成立的条件。 1.重点: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大小a=r2=v2/r, 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变,方向在时 刻改变。 讲授法、归纳法、推理法。 1 教材处理 1)重点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观念,明确它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2)难点 运用向心加速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释有关问题. 3)疑点

l 向心加速度起什么作用? l 怎样进行多因素影响的分析?(控制变量法,可以略讲) 4)解决办法 l 充分利用实验说明问题 l 充分利用推理说明问题 5)栏目处理意见 l 48页的思考与讨论可作为本章的引入, l 50页的思考与讨论是本节的难点, __重点,引导用极限思想进行处理。 l 51页做一做是一个没有实验的探究活动,它给出了提示,让学生自己尝试去做。 2 学生学习指导

(1)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首先要领会它的方向指向圆心,可以用动力学的观点进行理解,但要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去网站查阅向心加速度的几种推导方法或老师给 向心加速度推导方法的资料,指导他们学习和领会. 3 学习资源 l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必修2》 l 向心力演示器影视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引言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所以一定受力的作用,因此会产生加速度,本节我们探讨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分组讨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2 速度变化量首先介绍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改变,在介绍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改变。 3 向心加速度方向:利用动画《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动态演示加速度的方向,体会极限的思想推导:结合《做一做》分组推导 由于三角形AOB与矢量三角形相似,所以可以由此推导出加速度的 根据的关系,向心加速度有如下的计算公式: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班级:组别:姓名: 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新课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a=△v/△t进行定量计算.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学习重点】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学习难点】1.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2.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方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自主探究】 实例:某竞赛用的跑车启动时,4s内速度达到108km/h;某高速列车启动时,120s内速度达到108km/h;自行车4s内速度达到6 m/s;而100 m跑运动员起跑时,0.2s内速度达到12m/s 结论:1、速度大,速度变化量(Δv)大。 2、速度变化量大(Δv),速度变化快。 3、速度大,速度变化快。 问题1:飞机的速度由0增加到300km/h,飞机速度的变化量是多少? 发生这一变化用时30s,则物体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 问题2:迫击炮射击时,炮弹在炮筒中的速度在0.005s的时间内就可以由0增加到250m/s,炮弹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是多少? 一、加速度 不同的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往往是不同的,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 1、加速度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比值,用a表示加速度。 2、公式:a= 或

3、物理意义:表示速度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率,是单位时间的速度 的变化量。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的单 位还有cm/s2。 注意:(1)当发生变化的时间间隔趋近于零时,平均加速度就变为瞬时加速度 (2)在直线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这种运 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 例1:做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火车加速度? 例2: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二、加速度的方向 1、加速直线运动,a与V0方向,a为,速度始终。 2、减速直线运动,a与v0方向,a为,速度始终.。 3、加速度的方向和的方向总相同,加速度是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负号只表示其,不表示其大小.在直线运动中常取定一个方向为正,一般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问题3:篮球以6m/s的速度竖直向下碰地面,然后以4m/s速度竖直向上反弹,碰地的时间为0.2秒。求篮球在这0.2秒内的速度变化量Δv,有的同学这样计算球的加速度:a =(v2-v1)/ t=(4-6)/0.2m/s2=-10m/s2。他的方法对吗?为什么?正确的是多少? 思考:1、速度大,加速度小,有可能吗? 2、速度变化量小,而加速度大,有可能吗? 3、加速度大,而速度小,有可能吗? v 图象看加速度 三、从t 速度—时间图象描述了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线上各点表示某时刻质点的速度

加速度教案讲解

加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理解加速度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说明,体现研究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示例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展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重点: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方向的判断 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的思想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对于运动的描述,首先从物体位置变化入手。关于位置变化、位置变化的快慢,物理学是通过哪些物理量描述的?(引导学生注意用比值法研究问题的思路,为本节课定义加速度做铺垫) 用生活实例图片感知速度变化: 1.刘翔的110 m跨栏过程。2.晕车的同学感知车速的变化。

红绿灯处行人、自行车和小汽车的速度变化不同。 (讲解时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图片说明) 说明生活中不同事物运动的速度变化快慢往往不一样的。 提出新课的学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加速度概念的教学 通过数据感知,提出问题 1.谁的速度变化快?(相同时间比较速度变化量) 2.谁的速度变化快?(相同的速度变化量比较时间) 3.如表格数据,该如何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呢? 思考:为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引入了新的物理量──加速度,它该如何定义呢? 加速度 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

§2-5 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加速度的概念,会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和速度变化快慢这几个概念。 2.初步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二、重难点: 1.重点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2.难点 (1)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和怎样引入加速度。 (2)对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3)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变化率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具: 手提电脑及相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思考: 同时列出在时间轴上的飞机匀速飞行,汽车启动和刘翔起跑的速度变化情况 1.在观察时向学生提出观察要求: (1)谁的速度最大? (2)谁的速度变化最大? (3)谁的速度变化最快? 2.课堂讨论: 将刘翔的起跑过程和汽车起动过程相比较,谁的速度变化大?谁的速度变化快? 指出: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但它不能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要表示速度变化快慢必须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 (二)加速度 1.定义—等于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公式: 0t v v a t -= 初速度0v 末速度t v 2.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快慢 3.单位m/s2 读: 米每二次方秒 4.矢量:大小,方向 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三)拓展 1.变化率 一个量的变化跟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该量变化的数值,叫做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和时间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速度是质点位置的变化率 x v t ?=?

“人教版”教材《加速度》的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课程总目标之一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应当说,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资源。高中物理新课程第一个共同必修模块中的《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就是其中一例。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的第5节,在整个共同必修课程中,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由于加速度概念与其它物理知识的联系性强,涉及面广,特别是在分析、解决跟动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经常牵涉到,因此对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本章后续必修模块的进一步学习,而且还将影响以后选修模块的学习和掌握。所以这一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之一,本节课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了不少困难。为此,教材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了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等物理名词的不同含义,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平均加速度的意义,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上也比较通俗易懂,比如,在“说一说”这个栏目后又给出了一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表,给了学生一些直观、生动的印象;对重要的v―t图象,教材又设置了一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v―t图象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节后在“科学漫步”栏目中也较深入地介绍了一般情况下的变化率概念。 2从实际出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想正确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确定加速度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教材处理的这一实际情况。否则,教学目标过高,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易于在学生中产生物理难学的心理障碍。当然,也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低,这样也不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确定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3)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求加速度。 2.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生活实例中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感受,以及类比法的探究推理,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化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类比的学习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及善于区分事物的能力。 3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教案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 a =t v ??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改变量与加速度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v-t 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和辨析的能力。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的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它的意义。 2、加速度的矢量性。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分析-积极探索-表达交流,得出加速度的概念; 2、通过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真正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小汽车、火车、飞机等录相,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引入加速度。 (二)进行新课 1、对加速度概念的学习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以上三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达到100km/h 所用的时间,启发学生如 何表示谁的速度增加的快。 学生活动:同学间展开讨论、思考。 教师活动:帮助总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来体现“速度增 加的快慢”,用“加速度”来表示。公式为 t v a ??= 学生活动:记忆,反思,讨论,体会。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导出加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2、加速度是一个怎样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必修教案《速度与加速度》

§1.3 速度与加速度 本节教学案例设计人: 福建省建瓯一中彭交岭 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和地位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研究的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体会在实验中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本节速度、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物体的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学生对匀速物体的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可成为教学的起点,通过探究实验和科学的辨析,真正理解描述变速运动规律的重要物理量:速度、加速度。本节研究平均速度所应用的等效替代思想和定义加速度的所应用的比值法、研究瞬时速度所应用的极限法等都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几种方法,为以后应用类似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领悟形异质同的物理模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从中理解和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途径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经历实验探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过程,理解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体会物理问题研究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学会用比值法、等效替代来研究物理问题,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3)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勇于克服困难,保持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利用极限法由平均速度推导瞬时速度;怎样由瞬时速度的变化导出加速度的概念。 案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运动快慢的描述方法—速度的定义。 2、教师举例:物体有着各式各样的运动,不仅不同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一样,而且同一物体在不同段的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这种类型物体运动的实例。(如蜗牛的爬行运动、飞机的起飞、物体沿斜面下滑,火车出站和进站的运动等。) 3、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何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1、平均速度 教师设问:(1)在运动会的100米短跑上,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跑的快慢一样吗?(2)你如何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用什么方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 预测: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认识可能有下面几种: 1、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2、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可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3、…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案例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重庆第30中学物理组 教学背景: 本堂课是在重庆市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年在市内一所普通中学由一位年轻教师上的一节教学常规课。 加速度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中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习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教材先列举轿车和旅客列车的加速过程,让学生讨论它们速度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还展示飞机的起飞过程,要求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了解“速度快” “速度变化大” “速度变化快”的含义不同,并且又在旁批中指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础上,通过飞机起飞和炮弹射出过程的具体数字运算引出平均加速度,进而说明瞬时加速度.同时指出了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通过瞬时加速度得出直线运动的这一物理运动模型?在学习加速度概念后,又通过上节课学习的速度时间图象进一步说明怎样在图象中找到加速度,让学生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加深对加速度概念的认识和对图象的理解.是对图象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变化率是生活中的常用概念,教材在“科学漫步”栏目中深入、细致地介绍了一般情况下的变化率,有助于学生理解速度是位置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要想正确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学生必须具有较 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可是,学生首次碰到加速度概念时是刚刚考入高中不久,不少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难以理解加速度的意义和定义公式?为了降低难度,现行教材均把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合为一节,只限于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只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定义、公式、意义、单位、方向.没有研究加速度的测量方法,没有讨论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没有涉及加速度的成因,只在以后各章节中才把加速度的概念逐步扩充到一般变速运动中的瞬时加速度.因此,在确定加速度教学目标时,注意了教材处理的这一实际情况,逐步到位,不一步到位.否则,教学目标制定过高,学习难度太大,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易于在学生中产生物理难学的心里障碍,对今后的物理学习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当然,也不能把教学目标制定得太低,这是不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知道加速度的公式、符号、单位。 ⑵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能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⑴利用一些更通俗的生活事例,如百米起跑,赛车起跑的速度变化快慢情况或者通过播放相关录像片断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顺畅地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⑵在与学生进行新知识探究的同时,适当加入几道针对性练习及能力提高的题目,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分析数据,体验加速度在生活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⑵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并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1 .加速度的概念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加速度》教学设计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景泰县第五中学魏晋霞 案例名称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科目物理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加速度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中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习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 教材用去繁就简的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起步后的运动过程,让学生思考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仿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这一概念,这样就能顺应学生的理解水平。之后教材展示飞机起飞、迫击炮发射等具体的事例,要求学生了解“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和“速度变化快慢”含义的不同。同时,通过旁批提醒学生注意“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快慢” 的不同。然后借用速度图示法,分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用v—t图像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可以直观、形象地认识速度的变化规律。 学生通过教材设置的“思考与讨论”和“科学漫步”栏目的内容,在图像中认识变化率,可以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它的定义、公式、单位和物理意义。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 速度跟速度、速度改变量之间的区别。 3、利用图象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物理量速度的建立过程,使学生利用旧知主动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表达以及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速度、速度的变化和速度变化快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