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连接体和叠加体

连接体和叠加体

连接体和叠加体
连接体和叠加体

1.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B 的作用力等于( ) A. B.

C.F

D.

(2)若m 1与m 2与水平面间有摩擦力且摩擦因数均为μ则物体A 对物体B 作用力等于 。

2.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放两物体m 1和m 2,用与斜面平行的力F 推m 1,使两物加速上滑,不管斜面是否光滑,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为 。

3.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 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若木块不滑动,力F 的最大值是()。

A .

()2f M m M +B .()

2f M m m

+

C .

()2f

M m M +-(m+M )g D .()

2f M m m

+ +(m+M )g

4.如图所示,木块A 质量为

1kg ,木块B 的质量为2kg ,叠放在 水平地面上,A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 N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1,今用水平力F 作用于B ,则保持AB 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 不超过(g = 10 m/s 2

)( ) A.3 N B.4 N C.5 N D .6 N

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两物体A 、

B 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已知A 、B 间的最大摩擦力为A 物体重力的μ倍,若用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 或B 上,使A 、B 保持相对静止做加速运动,则作用于A 、B 上的最大拉力F A 与F B 之比为多少?

6.如图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 和B 以轻弹簧相连接。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以加速度a 作直线运动,设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当突然撤去外力F 时,A 和B 的加速度分别为( ) A.0、0 B.a 、0 C.、

D.a 、

7.如图所示,A 、B 、C 三球的质量均为m ,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 球相连,A 、B 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B 、C 间由一轻杆相连.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细线与轻杆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g sin θ B .C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0

C .B 、C 两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 sin θ.

D .B 、C 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为0.

8.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和M(m :M=1:2)的物块A 、B 用轻弹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 作用于B 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1;当用同样的大小的力F 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2,则x 1:x 2等于() A.1:1B .1:2C .2:1D .2:3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2m 和3m 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 和3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 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质量为2m 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当F 逐渐增大到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 .当F 逐渐增大到

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 .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 和2m 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

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 的最大拉力为( ) A.

35mg μ B.34mg μ C.32

mg

μ D.3mg μ

11.如图所示的三个物体A 、B 、C ,其质量分别为m 1、m 2、m 3,带有滑轮的物体B 放在光滑平面上,滑轮和所有接触面间的摩擦及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为使三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求水平推力F 的大小?

推荐高考物理二轮复习100考点千题精练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3.10加速运动的叠加体问题

专题3.10 加速运动的叠加体问题 一.选择题 1.(2018湖南长郡中学实验班选拔考试)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块叠放在一起,以一定的初速度一起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α的斜面上滑。已知m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D.当F撤去瞬间,A、D木块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参考答案】BC 3.(2016·江苏泰州期末)如图所示,在光滑平面上有一静止小车,小车质量为M=5 kg,小车上静止地放置着质量为m=1 kg的木块,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用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下列关于木块的加速度a m和小车的加速度a M,可能正确的有() A.a m=1 m/s2,a M=1 m/s2 B.a m=1 m/s2,a M=2 m/s2 C.a m=2 m/s2,a M=4 m/s2 D.a m=3 m/s2,a M=5 m/s2 【参考答案】AC 【名师解析】隔离木块,分析受力,木块和小车恰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它们有相同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m,解得a m=2 m/s2。木块和小车不发生相对滑动时,二者加速度相等,木块和小车发生相对滑动时,a m=2 m/s2,小车的加速度a M为大于2 m/s2的任意值。可能正确的是A和C。 4.(2016·河北省衡水中学调研)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在0~2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叠加体问题精选试题训练

2008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叠加体问题精选试题训练 Ⅰ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物体B 、C 上.物体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物体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物体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B ) A. 0,0,0321===f f f B. 0,,0321===f F f f C. 0,0,321===f f F f D. F f F f f ===321,,0 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 的A 、B 两块木板,在木板A 的上方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C ,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 、B 、C 之间以及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若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动木板A ,使之从C 、B 之间抽出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拉力F 的大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C ) A 、F > μ(2m +M )g B 、F > μ(m +2M )g C 、F > 2μ(m +M )g D 、F > 2μmg 3、如图所示,木板质量为M ,长度为L ,小木块质量为m ,水平地面光滑,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M 和m 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m 拉至右端,拉力至少做功为(A ). A 、μmgL B 、2mgL C 、mgL /2 D 、gL m M )(+μ 4、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 和B ,如图所示,水平拉力F 作用在物体B 上,使它们从静止开始一起运动。经过时间t ,撤去拉力F ,再经过时间t ,物体A 、B 的动能分别为E A 和E B 。在运动过程中A 、B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以下几种说法:(AC ) A .E A +E B 等于拉力F 做的功 B .E A +E B 小于拉力F 做的功 C .E A 等于撤去拉力F 前摩擦力对物体A 做的功 D . E A 大于撤去拉力 F 前摩擦力对物体A 做的功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以初速度V 0从木板的左端向右滑上木板。滑块和木板的水平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某同学根据图象作出如下一些判断,正确的是 (ACD )

高中物理叠加体模型

多对象问题——连接体、叠加体问题 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由连接装置(绳、杆、弹簧)组成的系统。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重叠在一起,构成的物体系统叫叠加体; 叠加体与连接体的不同之处是除了有弹力作用外,还常常有内部摩擦力。 解决多对象问题方法: 口诀:一定对象二画力;三看状态四分析。 定对象:明确研究对象(质点、结点、物体还是整体) 画力:几何中心画受力图,按重-弹-摩顺序分析,防止错力、多力、漏力。 看状态:检查受力分析能否使物体题目要求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时,受力往往也会改变) 分析:根据各力关系,选择合适方法求解。 核心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求外力用隔离法,解决内力用隔离法) 解题纽带:分析接触面的速度、受力和位移关系入手,灵活处理。 连接体问题还会涉及到关联速度问题,延绳子(杆)方向的分速度相等。 注意事项:叠加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会发生超重失重现象。不要当成平衡问题处理。 除了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多对象问题外,还可以灵活运用换元法、矢量合成、分解加速度、vt图像法。 平衡状态的多对象问题 例1: 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A的左侧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 B. 木块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木块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 木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 例2: 如图所示,有5 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则第2011个小球与2012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 A. 2989 5000 B. 2011 5000 C. 2011 2089 D. 2089 2011 例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B上,现同时用大小为F1和F2、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木块A和斜劈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A.F1、F2一定等大反向 B.木块A、斜劈B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斜劈B与地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D.地面对斜劈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专题2.6 叠加体平衡问题(提高篇)(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 第二部分相互作用 六.叠加体平衡问题(提高篇)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湘潭三模)如图所示,四个球A、B、C、D大小完全相同,A、B、C的重力皆为G,D的重力为3G.A、B、C放置在水平面上,两两接触并用轻质细线捆扎,D球置于A、B、C三球之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球与地面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 B.A、B、C三球两两之间的弹力一定不为零 C.地面对A球的支持力为2G D.A球对D球的支持力为G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对A球竖直面内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D球的压力、绳的弹力F,四个力作用下可能平衡,也可能不平衡,若不平衡则需要地面提供摩擦力保持平衡,故A错误;细线捆扎,细线对球作用有弹力,若此弹力适当,则水平方向A、B、C三球之间弹力就有可能为零,选项B错误;把四个球作为整体受力分析,设地面对每个球(或A球)的支持力为N,则3N=6G,故N=2G,选项C正确;隔离D球受力分析,ABC三球对D球支持力的矢量和等于3G,A球对D球的支持力一定大于G ,选项D错误。 2.(2018福建质检)课堂上,老师准备了“∟”型光滑木板和三个完全相同、外表面光滑的匀质圆柱形积木,要将三个积木按图示(截面图)方式堆放在木板上,则木板与水平面夹角θ的最大值为()

A .30° B .45° C .60° D .90° 【参考答案】 A 【考查内容】本题是以三个圆柱形积木在“∟”型光滑木板上处于平衡状态为情境,主要考查共点力的平衡等知识。侧重考查推理能力,要求考生深刻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运用特殊值法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相互作用观念与科学推理等物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分析】若θ取任意角结合各圆柱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数学运算过程繁琐不易得到结果,而考虑临界情况,取特殊值进行分析,可简化过程。θ取0°时,下面两圆柱之间将会分开,无法稳定,应适当增大θ以保持系统稳定,此时下面两圆柱之间有弹力;当下面两圆柱之间的弹力恰好为0时,对应的θ为最小值;继续增大θ,右圆柱和上圆柱之间弹力减小,若θ太大,此两圆柱将分开,临界情况为θ取30°时,左边两圆柱的圆心连线在竖直方向上,保证上圆柱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恰好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与右圆柱间相互接触且无弹力,故A 正确。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灵活选取研究对象,运用特殊值法解决问题。 3.(2018全国联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粗糙,竖直墙面光滑,A 是一个光滑圆球,B 是与A 半径相等的半圆球,A 、B 均保持静止。将B 向左移动稍许,A 、B 仍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墙壁对A 的弹力变大 B .B 对地面的压力变小 C .A 对B 的压力变大 D .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变小 【参考答案】D 【名师解析】设墙壁对A 的弹力为F 1,B 对A 的弹力为F 2,A 和B 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对A 得mg F =θcos 2,12sin F F =θ,解得θ cos 2mg F =,θtan 1mg F =,因为θ变小,所以F 1和F 2都变小,选项AC 错误;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F 1,也是变小的,选项D 正确;B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 、B 的总重力,是不变的,选项B 错误。 4.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 、B 两物体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 、B 之间的水平接触面是粗糙的,细线

叠加方式的组合体图形的绘制

一、叠加方式的组合体图形的绘制 以下图支架为例说明以叠加为主要形成方式的组合体的画图步骤。 1.形体分析 ⑴分析所画组合体是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⑵分析各基本几何体的相对位置和相邻表面的关系,如是否平齐?相 交?相切? 2.视图选择 (1)首先将组合体摆平放正,尽量使组合体的对称面、主要轴线或大的端面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 (2)选择主视图,将最能反映所画组合体形体特征的投影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3)兼顾其它视图,尽量使俯、左视图中的虚线最少。 3.布置图面 (1)根据所画组合体的实际尺寸,选取适当的比例和图幅大小。 (2)画作图基线,以确定组合体三视图的位置。一般用作图基线表示组合体的主要端面、对称面或中心线、主要轴线等的投影位置。 (3)三视图之间应距离恰当,留有足够的标注尺寸的空间。整张图面力求匀称、协调。4.画底稿(用H或2H型铅笔画底稿) (1)根据形体分析,先画主要形体(大形体),后画次要形体(小形体)。 (2)各形体均应先画其基本轮廓,后完成局部细节。 (3)每一局部均应先画反映其形体特征的那个投影,后完成其它两投影。 (4)三个视图一起画。 5.检查、清理和加深图面(用B或2B型铅笔加深粗实线,用HB 或H型铅笔加深细实线、细点画线、标注尺寸、写字等) (1)检查底稿,认真校核。查看各视图是否符合投影规律?表面相交、相切关系是否表达正确等? (2)清理图面,擦去不需要的作图线,拾遗补缺。 (3)加深图线。其加深步骤为:先曲后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最后加深斜线。同类线型应一起加 6.最后完成的支架三视图见下图 (1)支架分析:

(2)布置图面: (3)画底稿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

组合体

组合体表面的交线 课题立体表面的交线课型理论 教学 目的 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 重点 难点 截交线的画法和相贯线的画法 教学 媒体 多媒体实物图画投影/幻灯/电视/电影其它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立体表面交线分截交线和相贯线两种。截交线是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所产生的交线;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相交所产生的交线。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求法是本课程的难点内容。实际上,无论立体表面的性质如何,无论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形状如何,求交线的作图问题总是通过求交线上点的投影来解决的,而这些点又都位于立体表面上,因此,立体表面取点是解决立体表面交线问题的基础. 1.立体表面取点 1)如何在表面上取点 已知棱锥表面上点Ⅰ和点Ⅱ的V投影,求另外两投影。 这是在平面立体上取点的问题。要想在平面立体上取点,首先我们应判断出要取的点位于平面立体的哪个面上,然后用平面上取点的方法取点。 Ⅰ点的正面投影位于棱面SAB和棱面SAC的正面投影范围内,所以Ⅰ点肯定在这两个面中的一个上,到底在SAB面还是在SAC面上呢?要根据1的可见性,因为Ⅰ点的正面投影可见,所以一定位于可见棱面SAB上,确定出Ⅰ点所在棱面后,就可用面上取点的方法可作出Ⅰ点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为了在SAB面上取点Ⅰ,可先在SAB上作一条过点Ⅰ的辅助直线SD,求出辅助线SD 的水平投影sd和侧面投影,Ⅰ点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一定在SD的同面投影上,根据点的投影规律就可求出点的另外两个投影来。 注意:求出点的投影后,还要判别点的可见性。如何判断立体表面上的点是否可见呢?要根据点所在表面的对应投影是否可见。在本题中,因为1点所在棱面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均可见,所以1点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可见。 下面再求Ⅱ点,Ⅱ点正面投影位于平面SBC和SAC的正面投影范围内,因为2点的正面投影不可见,所以它一定在正面投影不可见的棱面上。SBC棱面的正面投影是可见的,而SAC面正面投影不可见,所以可断定Ⅱ点在SAC棱面上,因为SAC的侧面投影有积聚性,所以Ⅱ点的侧面投影可直接求出。根据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求出水平投影即可。水平投影是可见的。 2)如何在圆柱面上取点 已知圆柱面上点A的正面投影,并知其可见,求另外两投影。 因为整个圆柱面的水平投影积聚在圆周上,所以圆柱面上所有点的水平投影都一定在圆周上。A点的水平投影当然也在圆周上。因此A点的水平投影可由正面投影引投影连线直接求出。由于A点的正面投影可见,所以A点一定在前半个圆柱面上,它的水平投影一定在前半个圆周上。由正面投影引投影连线即可得水平投影。这种利用表面有积聚性的投影来取点的方法,称为积聚性法。 有了点的两面投影后,第三个投影就好求了。侧面投影与正面投影高平齐,侧面投影

叠加体的力学问题以延伸.doc

叠加体的力学问题以延伸 1、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物体B 、C 上.物体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物体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物体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 A. 0,0,0321===f f f B. 0,,0321===f F f f C. 0,0,321===f f F f D. F f F f f ===321,,0 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 的A 、B 两块木板,在木板A 的上方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C ,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 、B 、C 之间以及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若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动木板A ,使之从C 、B 之间抽出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拉力F 的大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 A 、F > μ(2m +M )g B 、F > μ(m +2M )g C 、F > 2μ(m +M )g D 、F > 2μmg 3、如图所示,木板质量为M ,长度为L ,小木块质量为m ,水平地面光滑,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M 和m 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m 拉至右端,拉力至少做功为( ). A 、μmgL B 、2mgL C 、mgL /2 D 、gL m M )(+μ 4、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 和B ,如图所示,水平拉力F 作用在物体B 上,使它们从静止开始一起运动。经过时间t ,撤去拉力F ,再经过时间t ,物体A 、B 的动能分别为E A 和E B 。在运动过程中A 、B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以下几种说法:( ) A .E A +E B 等于拉力F 做的功 B .E A +E B 小于拉力F 做的功 C .E A 等于撤去拉力F 前摩擦力对物体A 做的功 D . E A 大于撤去拉力 F 前摩擦力对物体A 做的功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以初速度V 0从木板的左端向右滑上木板。滑块和木板的水平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某同学根据图象作出如下一些判断,正确的是( ) A .滑块与木板间始终存在相对运动; B .滑块始终未离开木板; C .滑块的质量大于木板的质量; D .在1t 时刻滑块从木板上滑出。 6、如图(a )所示,质量为2m 的长木板,静止地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另一质量为m 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 0滑上木板左端,恰能滑至木板右端且 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铅块运动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若将木板分成长度与质量均相等(即m 1 = m 2 = m )的两段1、2后紧挨着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以相同的初速度V 0由 V 0 V O t V 0/2 t 1 V 0 M m

第4章组合体

第4章组合体 任何复杂的形体,从形体分析的角度来看,都可以认为是由若干基本形体所组成的,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按一定的方式所组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本章主要介绍组合体的画图与读图的方法。 4.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形体分析 通常,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叠加、切割和综合三种类型,如图4-1所示。 图4-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a)叠加式b)切割式c)综合式 4.1.1叠加式组合体 由各种基本形体(或稍作变动的基本形体)叠加在一起而形成的组合体,称为叠加式组合体,如图4-1a所示。该组合体是由长方体Ⅰ、Ⅱ和三棱柱Ⅲ按图示位置组合而成。 叠加式组合体的形状关键在于各组成部分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和连接形式。组合体各基本形体组合在一起后,相邻接表面可能会产生的连接形式有四种情况:平齐、相错、相切、相交。 (1)平齐两个立体上的表面对齐相连成为一个平面时,在相连的部分不存在分界线,不应画线。如图4-2a所示,上、下两立体前后平齐,形成一个平面,因此连接处不画分界线。 (2)相错当两立体表面叠加相错时,形成两个表面,应画出两表面分界线。如图4-2b 所示,上下两形体的前后相错,应在主视图上画出其分界线。 (3)相切当两立体表面相切时,由于相切处两表面光滑过渡,不存在分界线,故在该处不画线。如图4-2c所示,主、左视图的底板和圆柱表面相切处不画线,底板表面的投影应按“长对正、宽相等”的规律画到相切处的切点为止。 (4)相交当两个基本立体的表面彼此相交时,其表面交线则是它们的分界线,在视图中必须正确画出交线的投影。如图4-2d所示,底板和圆柱表面相交,在主视图上应画出交线的投影。

叠加体问题的分析技巧

叠加体问题的分析技巧 一、叠加体模型和问题 1、常见叠加体模型 2、常见叠加体问题 (1)求静摩擦力(或绳子拉力、弹簧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2)判断物体间能否相对静止,并计算临界拉力或临界加速度 (3)相对滑动问题中的运动学计算、功能计算 二、叠加体问题的分析技巧 1、相对静止与否的判断问题 (1)假设相对静止 搞不清楚物体间是相对静止还是相对滑动时,一般先假设相对静止,然后计算维持物体间相对静止,各接触面所需要的静摩擦力,然后与能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进行对比——供不应求,就会相会滑动,供求平衡,则能维持相对静止。 【例1】如图4所示,甲、乙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1=2kg ,m 2=3kg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6,物体乙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现用水平拉力F 作用于物体乙上,使两物体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运动中F 突然变为零,则物体甲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g 取10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大小为12N ,方向向右 B.大小为12N ,方向向左 C.大小为10N ,方向向右 D.大小为10N ,方向向左 [分析]撤去拉力之后,甲乙两物体到底是相对滑动呢,还是相对静止呢?相对滑动时,两者之间是滑动摩擦力,相对静止时,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算法是不相同的,所以首先需要搞清楚这一点。为了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先假设两者是相对静止的,然后求出维持两者相对静止所需要的静摩擦力,若此静摩擦力小于两者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则假设成立,反之不成立。 [解析]当F 突变为零时,假设甲、乙两物体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2(m 1+m 2)g =(m 1+m 2)a 物体甲的受力如图所示,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甲所需要的静摩擦力为 F f 1=m 1a 联立解得F f 1=μ2m 1g 而甲乙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 m =μ1m 1g ,且μ2<μ1,故有F f 1<F f m 所以假设成立,甲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 f 1=μ2m 1g =10N ,方向向左,选项D 正确。 [总结]当21μμ≥时,甲乙两物块可以相对静止一起匀减速运动;当21μμ<时,甲乙不能相对静止,甲将相对乙向前滑动,甲乙之间是滑动摩擦力。 (2)带动关系 很多时候,为了分析和计算的方便,需要用到整体法,这就涉及到研究对象的选取顺序问题,几个物体相对静止时,要求临界力或临界加速度,需要先弄清带动关系,也就是弄清哪个力给后面的整体提供加速度。 【例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 的最大拉力为() A .3μmg /5 B .3μmg /4 C .3μmg /2 D .3μmg [分析]本题研究对象有4个,且2个接触面都有摩擦,那么在F 逐渐增大的时,那个接触面会先出现

广东湛江二中港城中学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 3.9物理作业(叠加体问题 摩擦力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03月09日物理作业 说明:本次作业是根据大家的周末作业反馈的需要加强练习的。内容:叠加体问题摩擦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上匀速推动的木箱不受摩擦力作用 B.给水平桌面上静止的铅笔盒施加竖直向下的力,铅笔盒不受摩擦力作用 C.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有摩擦力产生 D.用100N的力推着桌子在冰面上运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100N 2.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实心球由于() 第2题第4题第6题第7题第9题A.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3.静止、密闭的客车上有一个系在座椅上的氦气球,一个悬挂在车顶的小球。若客车突然启动向左驶出,则如图所示中氦气球与悬挂小球最可能出现的相对位置变化是() A.B.C.D.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杯子,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木块一定不受摩擦力的是() A.木块静止B.木块匀速运动C.木块匀速下滑D.木块静止 6.一个重为10N的半球体,沿竖直方向被切成质量相等的A、B两部分。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紧贴墙壁保持静止状态,如图,A、B所受力的情况为() A.A、B之间没有压力B.A、B之间没有摩擦力 C.A受到B给它竖直向下的摩擦力,大小为10牛顿 D.A受到墙壁给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大小为10牛顿 7.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物体A不受摩擦力②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若增大拉力F,则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不变④若物体B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则物体A向右倾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④ 8.一个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一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6s物体在做加速运动B.物体8s时的速度大于2s时的速度 C.6﹣12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D.0﹣6s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等于6﹣12s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9.如图所示,拉力F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 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F增大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 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 <v2<v3,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完整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案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机械制图》第一篇第四章第二节。本节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又是从投影理论过渡到识读机械图样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第二节内容是将空间形体或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绘图的能力得以提高。 2.教学目标 (1)知识学习目标 能够根据不同的模具形体,学会判断组合体类型,分析选择主视图,选择基准,画三视图,在画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体会,以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能力素质目标 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小组内互助,让学生有模仿学习的机会,通过画、量、讲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运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通过归纳后的顺口溜:“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关键后其它,三视图一起画”,要求学生熟记顺口溜,并学会分析方法;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借助多媒体演示,通过分组协作解决问题。 (2)难点: 主视图的选取以及组合体空间形状的想象。 利用橡皮泥辅助想象,读画结合,突破难点。

所教授的对象是09机电班新生,他们的文化理论基础不佳,接受新知识能力反应较慢,学习习惯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欠高,班级整体学习气氛欠浓,因此,如何培养班级学生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1、教法 “创设任务情境—引导自主探究—进行归纳总结” 采用任务驱动法,精讲多练,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有机贯穿在任务之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1)任务驱动法:采用任务驱动,带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制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要求学生分小组共同讨论完成,自己操作,自己上台分析讲解,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只在学生练习过程和最后讲评中作引导作用,在学生演示过程中起主持人的角色。 2、学法 “图物结合、做中学,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1)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复习,需要学生充分回顾三视图投影规律。 (2)采用小组合作、橡皮泥辅助的方式,使学生能借助实物生动直观地感受知识。 (3)在合作、交流、评价中建构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将教室内的课桌椅分成五组,学生围成圆弧,前面摆放讲台、展示板及投影仪,作学生画图完成后可到展示板上张贴作品并完成讲解。

叠加体问题

考点2.6 叠加体问题 1、如下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2m的A B两个物体,A 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u mg 「社込尸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 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C ) A. u m B 2 u m?. 3 u mg D . 4 u mg 2、如图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心F I / 上的长木板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静止;~ 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 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 kt,其中k为已知常数.设物体A、B之间的滑动 摩擦力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R,且A、B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可以定性 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v-1图象是(B ) 3、(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 1 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 , 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 u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 拉力F,则(BCD )

A.当F v2y mg时,A B都相对地面静止B .当F= mg时,A的 1 加速度为3 ug C.当F>3u mg时,A相对B滑动 D .无论F为何值,B的加 速度不会超过2ug 4、如图所示,长为L=2 m质量为M= 8 kg的木板,放在水平地 面上,木板向右运动的速度v o = 6 m/s时,在木板前端轻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R2 kg的小物块.木板与地面、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 因数均为u =0.2 , g = 10 m/s2.求: (1) 物块及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 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1)2 m/s 2 3 m/s2 (2)0.8 m/s 5、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 端加一水平推力F= 8 N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3 m/s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n R 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u = 0.2,小车足够长.g取10 m/s2,贝卩: (1) 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 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 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 = 3 s小 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答案】(1)2 m/s 20.5 m/s 2(2)2 s (3)8.4 m 6、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 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 1 kg,木板 的质量M= 4 kg,长L= 2.5 m上表面光滑, tn l n F M77777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匚1------

叠加体滑块问题

一、滑块问题 1.如图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且足够长的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长为L=1.4m;木板右端放着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其尺寸远小于L。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4102 .(/) g m s (1)现用恒力F作用在木板M上,为了使得m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问:F大小的范围是什么? (2)其它条件不变,若恒力F=22.8牛顿,且始终作用在M上,最终使得m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问:m在M上面滑动的时间是多大? 2.如图所示,一质量M=0.2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m=0.2kg的小滑块,以V0=1.2m/s的速度从长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板。已知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 g=10m/s2, 问: (1)经过多少时间小滑块与长木板速度相等? (2)从小滑块滑上长木板,到小滑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小滑块的位移是多少?木板的位移是多少?滑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是多少?(滑块始终没有滑离 长木板) (3)请画出木板与滑块 的运动过程示意图,以及它们的速度时间图 3.长为1.5m的长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小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B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直到A、B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B的速度为0.4m/s,然后A、B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8.0cm后停下.若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的质量相同,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求:(取g=10m/s2)(1)木块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以及速度时间图。 (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 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长木板 的初速度应为多大?4.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 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 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 (1)小物块放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 小为多少?(取g=l0 m/s2). 5.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在木板的右端放一质量m=1.0kg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与 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用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使木板在水 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t=1.0s后撤去该恒力,此时小物 块恰好运动到距木板右端l=1.0m处。在此后的运动中小物块没有 从木板上掉下来.求: (1)小物块在加速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作用于木板的恒力F的大小; (3)木板的长度至少是多少?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平板车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 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M,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 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使A开始向左运动, B开始向右运动,最后A不会滑离B,求: (1)A、B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从地面上看,小木块向左运动到离出发点最远处时,平板车 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 7.如图所示,质量M = 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 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 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0.4,取g=10m/s2,试求: (1)若木板长L=1m,在 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 恒力F=8N,经过多长时 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 端? (2)若在铁块上的右端 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 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左的 力F,通过分析和计算 后,请在图中画出铁块 受到木板的摩擦力f2随 拉力F大小变化的图 像。(设木板足够长) 8.图l中,质量为m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 方右侧,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0.2.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0~3s内F 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F以m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 2 10m/s g=.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1)求1s、1.5s、2s、3s末木板的速度以及2s、3s末物块的速度;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0~3s内木板和物块的t- v图象,据此求 0~3s内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过的距离。 A v B V 0 f2/N 1 2 3 4 5 6 4 F/ 2 6 8 10 12 14 2m m F 图1 图2 12 1 3t/s 0.4 F/mg 1.5

高考物理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牛顿运动定律)专题 叠加体问题(含解析)

专题02 叠加体问题 1. (2017四川达州一诊)在两个足够长的固定的相同斜面体上(其斜面光滑),分别有如图所 示的两套装置(斜面体B的上表面水平且光滑、长方体D的上表面与斜面平行且光滑,p是固定在B、D上的小柱,完全相同的两只弹簧一端固定在p上,另一端分别连在A和C上,在A与B、C与D分别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沿斜面自由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弹簧都处于拉伸状态 B.两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 C.弹簧L1处于压缩状态,弹簧L2处于原长 D.弹簧L1处于拉伸状态,弹簧L2处于压缩状态 【参考答案】C 2.(2017江西红色七校联考)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B.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C.若α=30°,M=4.0kg,m=2.0kg,物块与绸带间的摩擦因素,则M、m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3.75m/s2、2.5m/s2 D.若α=30°,M=4.0kg,m=2.0kg,物块与绸带间的摩擦因素,则M、m的加速度大小都为2.5m/s2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题中M和m均受重力、支持力和绸带的摩擦力,由于M对绸带的压力大,最大静摩擦力大,故绸带跟着M下滑,m可能下滑,也可能上滑,要看μ与tanα的大小关系. 对M、m分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即可. 【参考答案】ABC 物块与绸带间的摩擦因素时,M下滑,m上滑,两个物体相对绸带静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α﹣T=Ma, T﹣mgsinα=ma, 解得:a=m/s2;故D错误.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位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长木板上,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对物块m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若恒力F使长木板与物块出现相对滑动,施加力F的最小值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机械制图第6篇组合体

第6章 组合体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组成的类似机件的形体称为组合体。本章着重研究组合体视图的画法、看图方法和尺寸标注,为今后学习零件图奠定基础。 6.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组合形式 6.1.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任何复杂的物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这些基本体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经过钻孔、切槽等加工。如图6-1a 所示的支座,可看成由圆筒、底板、肋板、耳板和凸台组合而成,如图6-1b 所示。在绘制组合体视图时,应首先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简单的基本体,并按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和组合形式画出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综合起来,即得到整个组合体视图。这种假想把复杂的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分析它们的形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它是组合体的画图、尺寸标注和看图的基本方法。 a ) b ) 图6-1 支座的形体分析 a )直观图 b )分解图 6.1.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 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组合体可分为叠加和切割两种基本组合形式,或者是两种组合形式的综合。叠加是将各基本体以平面接触相互堆积、叠加后形成的组合形体,如图6-2a 所示。切割是在基本体上进行切块、挖槽、穿孔等切割后形成的组合体,如图6-2b 所示。图6-2c 所示的组合体则是叠加和切割二种形式的综合。 a ) b ) c ) 图6-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a )叠加式组合体 b )切割式组合体 c )综合式组合体 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有平齐、相交和相切三种形式。弄清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对画图和看图都很重要。 (1)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平齐(共面)时,在视图中不应画出分界线,如图6-3所示。 (2)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相交时,在视图中的相交处应画出交线,如图6-4、图6-5、图6-6所示。 图6-3 两表面平齐的画法 图 图6-5平面与曲面相交 (3)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相切时,如图6-7所示。 不画分界线 相交处画线 圆筒 底板 肋板 耳板 凸台

叠加体问题

叠加体临界问题 1. 某同学做以下实验,在桌上放置质量为M=1kg的板, 板上放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 物体和板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 板和桌面之间光滑,m与M间最大静摩擦力用滑动摩擦力代替计算, 他要将板从物体下抽出, 所加水平力F至少为________N. 若力F作用在m上则要将物体从板上拉出, 所加水平力F至少为________N. 2.如图所示,m1=2kg,m2=1kg,m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1=0.1,m1与m2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2=0.5,求F分别为2N,4N,6N,15N时两物体的加速度。 3.如图所示,长为L的木板A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1的水平地面上,一滑块B(大小不计)从A的左侧以初速V0向右滑入木板,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已知A的质量M=2.O kg,B的质量m=3.O kg,A的长度L=3.O m,V0=5.0 m/s,μ1=0.2.μ2=0.4,到最后停下里,试求A、B对地的位移(g 取10 m/s2). 4.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个力F=8 N 的水平推力,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v0=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取g=10 m/s2.求: (1)放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5.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 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现突然以恒 定加速度a 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 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 表示重力加速度) 6. 如图,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 kg 和m B =5 kg ,放在静止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 0=3 m/s 。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 2。求 (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B

叠加体压强问题

力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叠加体问题 11.如图1所示,正方体物块A 和B 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它们的边长分别是L A 、L B ,并且L B =2L A ,将物块A 放在物块B 的上面的中央,物块B 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B 对地面的压强是9×103Pa ,则A 对B 的压强是多大? 图 1 12.(2000年 西城一模)甲、乙两个正立方体,由同种物质组成。将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 甲对桌面的压强是600Pa, 乙对桌面的压强是300Pa 。若把如图2所示叠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是( ) A .900Pa B .1800Pa C .2700Pa D .3600Pa 13.在水平地面上竖直立着A 、B 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底面积之比2∶3,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 和P B ,且P A ∶P B =1∶3,把A 叠放在B 上后,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B /,则P B ∶P B /的比值为( ) A .11∶9 B .9∶11 C .2∶9 D .9∶2 14.正立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是2∶3,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 。将甲如图3所示放置在乙上面,若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 '。则p '∶p 的比值为( ) A .9∶13 B .13∶9 C .9∶4 D .13∶4 15.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如图4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 A .P 1+P 2 B .P 12+P 22 C .(P 13+P 23)/ P 22 D .(P 13+P 23)/ P 12 16.如图5所示,A 、B 两个圆柱体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圆柱体A 、B 的高度比为1︰2,底面积比为2︰3,若圆柱体A 对圆柱体B 的压强与圆柱体B 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这两个圆柱体的密度比为( ) A .2︰1 B .2︰3 C .3︰2 D .6︰1 17.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2P 和P 。把甲叠放在乙的上面,如图6所示,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 图 6 图 2 图 5 图 4 图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