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两弹一星”功勋榜

“两弹一星”功勋榜

“两弹一星”功勋榜
“两弹一星”功勋榜

“两弹一星”功勋榜

导读: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

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业者的光辉榜样。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他们!

“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气的史诗,“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跃,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

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授勋时过世(7人)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核物理学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12月10日逝世。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等职。1941年提出验证中微子的实验方案。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使中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60年代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设想并获得实验证明。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1982年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1938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倡导和开拓我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许多新研究领域,如气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后来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杨振宁留在美国繁华世界,获得了诺贝儿奖。邓稼先当年毅然回国,为中华民族的两弹一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的是由于当年的科研试验条件有限,人身防护条件简陋,邓稼先由于核辐射过多,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实为国家民族之大殇!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从历史和国家角度来说,邓稼先必将千古流芳,永垂不朽!是他,永远的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战略安全和民族地位!不管过多少年,所有炎黄子孙都将崇敬他! 在一次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在他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邓稼先有一次开会在西湖,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了。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党和国家授予他的“五一”劳动奖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两弹一星元勋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11时),中国著名物 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 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 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 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 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 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 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 箭研究。2009年10月31日早上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郭永怀(Yung-huai Kuo,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中国空 气动力学家。妻子是李佩。 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1939年考中中英庚子赔款出国留学名额,1941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 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 康乃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受钱学森之邀,1956年10月回国后任中国 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57年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同年聘为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 之一。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 电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陈芳允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抗战期间毕业于云南昆 明西南联合大学。留校任教。1945年赴英国科索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电 视和船用雷达研究。1948年回国,先后在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 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第26基地,国防科 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生于江苏吴县。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 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 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 激光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 高科技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共和国“核司令” 2014年01月11日02:35 来源:京华时报 50年前,中国西部的戈壁上空腾起巨大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声东方巨响的背后是当时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呕心沥血的坚守与奋斗,其中就有一个传奇的名字——程开甲。50年中,程开甲这个名字和中国核武器发展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曾成功地主持了我国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试验,人们习惯称这位大科学家为“核司令”。 人物简介 程开甲 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历任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主要贡献 ◎在国内率先开展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在多年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 ◎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 ◎开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促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提升中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钱三强亲自点将进戈壁大漠 1931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这所教会学校培养了包括陈省身、李政道在内的10位院士,在此他接受了六年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基础教育和创新思维训练。初二时,他要“发明”水循环驱动的大船,想法幼稚,但老师姚广钧还是要他再多动动脑筋,精心呵护他敢于想象、敢于“发明”的童心。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在这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誉为“东方剑桥”的大学里,在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和苏步青等大师的指导下,他从学业到科学精神,都接受了严格的训练。 1946年,经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推荐,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来到爱丁堡大学,成为被称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M。玻恩教授的学生。玻恩一生共带过彭桓武、杨立铭、程开甲和黄昆4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程开甲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昆、程开甲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我国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1960年,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接到命令,去北京报到,去干什么却不清楚。到了北京,他才知道,钱三强亲自点将,将他调进了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 自此,已在学术研究上建树颇丰的程开甲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 曾出任中国核试验总负责人 从1963年第一次踏入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到回北京,程开甲在戈壁工作生活了20多年,历任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兼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所改为研究院后,任副院长,直至1977年。

两弹元勋之一于敏 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两弹元勋之一于敏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有媒体称他为中国“氢弹之父”。但他本人非常反对这一称谓;他毕业于北大物理系,被公认为难得一遇的人才;他长期致力于核物理研究,他的名字曾是绝密;他醉心中国哲学,“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他的座右铭。 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最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于敏。这一殊荣在连续7年授予两位科学家之后,今年由一人独得。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于敏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核物理学家,也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曾为我国核武器研究“隐身”28年之久。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迹也鲜见于报端。这位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最高科技奖得主,有着怎样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他跟四川有着哪些缘分?在同事和学生的眼 中他是怎样的人? 于敏生于1926年8月,父亲当时是天津的一位小职员。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他就以门门功课第一闻名全校。1944年,于敏考进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两年后,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北大期间,丁敏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榜首。他的学号是1234013。当时公布成绩不张名,按学号公布,贴在图书馆院内的墙上。每次公布成绩时,这个学号的成绩总是名列第一。老师和同学都知道这个学号是于敏的。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5岁的于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也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未曾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他站到世界科技的巅峰。 1961年1月,正当于敏和同事讨论原子核结构理论,研究下一步工作时,得到了“开展氢弹研究”通知。时年34岁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有可能取得更大成果的关键时刻,却面临“转行”。他后来回忆说:“我毫无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1966年12月28日,中国进行了氢弹原

2020年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事迹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病逝了,但是他是事迹感动着无数人! 中新社北京日电(记者张素)记者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因病医治无效,于日时在北京逝世,享年岁。 年,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年,他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而后赴美留学,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他师从物理冶金学著名学者麦休森教授,在美期间系统钻研金属物理,做出许多重要发现。 年,陈能宽夫妇回国,在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年,时年岁的他奉调参加原子弹、氢弹研制,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之一,主持并取得一系列核装置理论、工程和实(试)验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及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中,陈能宽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 “东方巨响,大漠云苍朗。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春雷鼓掌。欢呼成果崔巍,称扬聚过雄飞。纸虎而今去矣,神州日月增辉。”年月日,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现场,陈能宽曾如此赋词。 “两弹”突破后,陈能宽继续带领队伍攻克一个个难关,他不仅是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还善于带领队伍把物理成果转换成工程成果。年,他被任命为核工业科技委副主任。次年,他又被聘为“划”某领域的首届首席科学家,带领中国相关高技术研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许身为国最难忘,神剑化成玉帛酒,共创富强。”陈能宽所作诗句为人传诵。而在陈能宽病逝消息发出后,有网友留言称“是你的无私付出,挺起了国家民族的脊梁。先生走好。”

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事迹

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事迹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病逝了,但是他是事迹感动着无数人!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张素)记者29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5月27日1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1923年4月,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1946年,他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而后赴美留学,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他师从物理冶金学著名学者麦休森教授,在美期间系统钻研金属物理,做出许多重要发现。 1955年,陈能宽夫妇回国,在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1960年,时年37岁的他奉调参加原子弹、氢弹研制,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之一,主持并取得一系列核装置理论、工程和实(试)验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及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中,陈能宽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 “东方巨响,大漠云苍朗。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春雷鼓掌。欢呼成果崔巍,称扬聚过雄飞。纸虎而今去矣,神州日月增辉。”1964

年10月16日,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现场,陈能宽曾如此赋词。 “两弹”突破后,陈能宽继续带领队伍攻克一个个难关,他不仅是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还善于带领队伍把物理成果转换成工程成果。1986年,他被任命为核工业科技委副主任。次年,他又被聘为“863计划”某领域的首届首席科学家,带领中国相关高技术研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许身为国最难忘,神剑化成玉帛酒,共创富强。”陈能宽所作诗句为人传诵。而在陈能宽病逝消息发出后,有网友留言称“是你的无私付出,挺起了国家民族的脊梁。先生走好。”

两弹一星功勋谱

两弹一星功勋谱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11时),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 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箭研究。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外交上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钱学森与胡锦涛总书记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2009年10月31日早上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两弹一星”功勋榜

“两弹一星”功勋榜 导读: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

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业者的光辉榜样。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他们! “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气的史诗,“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跃,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

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本报讯(记者李艳梅)朱光亚走了,为共和国科技事业奋斗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又陨落了一颗。细数共和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授勋时已有7人过世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当时,7人已过世,分别是: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此后,又有6人过世,分别是: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钱学森、朱光亚。 目前仍健在的有10人:程开甲、黄纬禄、屠守锷、王希季、王大珩、于敏、孙家栋、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 江苏、浙江籍各6人,湖北2人。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江苏和浙江籍人各6人,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云南、辽宁、河北、山东各1人。钱三强、屠守锷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省吴江县人。 除朱光亚外,彭桓武为湖北省麻城市人。他1915年生,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只有3人没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 除钱骥、周光召、于敏3人,其余都在国外学习或工作过。 钱骥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周光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因杰出成就后被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于敏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 而在留学经历中,元勋们有好几对校友。 屠守锷和钱学森都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彭桓武和程开甲都曾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任新民和朱光亚都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钱学森和郭永怀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三位非正常死亡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 王丹红专栏 饶毅· 1 小时前 题图:三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从左到右依次为赵九章、郭永怀、姚桐斌作者按: 民族和个人的悲剧不是用来写诗的。 1968年6月-12月,半年内,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功勋科学家相继非正常死亡,带给家人无尽的灾难和伤痛!这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悲剧中令人扼腕叹息的一幕,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所遭受的,都不应该被忘记! 撰文| 王丹红 责编| 李晓明 ●●● 1.前言 最近我在写“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夫人李佩百年人生系列文章,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不少公开的报道中对郭永怀先生的介绍有一个事实错误。比如,2012年4月14日,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力学大师郭永怀》,有一句解说词: “(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另外,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创的音乐剧《爱在天际》,也说:

“两弹一星功勋、空气动力学大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唯一授予烈士称号的科学家郭永怀……” 郭永怀是最早被追认为烈士的。1968年10月,郭永怀(1909年4月14日—1968年12月5日)赴西北参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准备,试验准备完成后于12月5日晨乘飞机返回北京,因飞机失事牺牲;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但是,郭永怀“牺牲”的悲剧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我曾经在《知识分子》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独家解密 | 48年前“两弹一星元勋”飞机失事前后》),作了尽可能的考察。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郭永怀并不是唯一的烈士。另外一位“烈士”很少被人提及,而且他的“烈士”称号来之不易。 ?“两弹一星”勋章。来源:百度百科 1999年9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朱镕基总理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章”的决定。在23位受勋科学家中,有七位科学家是追授,其中两位烈士,除了郭永怀,还有一位是姚桐斌。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是我国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事业的专家、创建者和领导人,1968年6月8日在北京家中被暴徒打死。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姚桐斌颁发《革命烈士证书》,在证书旁一栏详细写道:“1968年6月8日无辜遭坏人毒打,不幸牺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