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浅析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浅析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浅析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浅析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摘要:李白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他的山水诗却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窠臼,充满着充满着雄奇壮美的色彩和磅礴的气势,想象丰富,具有强烈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达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巅峰,使其诗歌具有“惊风雨“,“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风格独特浪漫个性化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有“谪仙”、“诗仙”之称,在我

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李白是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千余首诗歌,绝大部分表

现了他对封建贵族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其中山水诗的数量,

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些诗篇的创作时间横跨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他依着自己的个性、

带着浓厚的主观情感去抒写祖国的壮丽山川景物,将游仙、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努力展

现自已炽热的内心情感。我们可以从他的山水诗中感受到他那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宏伟

的气魄、磅礴的气势、飘逸的仙气。本文试对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作粗浅的探讨。

一、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李白终其一生,几乎走遍了天下名山,他不慕儒家圣人,志在求仙,迹同隐游,在他

创作的大量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篇中,涌现出了许多山水佳作,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

高度,开拓了一个新境界。

(一)李白山水诗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山水诗继承并发展了庄子、屈原所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是盛唐精神和诗歌主流

的伟大代表。充溢李白山水诗的浪漫主义基调,是诗人的个性、豪气的必然反映。他往往

不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如实地、具体地描写生活,而是将现实生活的感受和酝酿于胸

中的诗情,幻代出奇丽非凡、惊心动魄的诗意境界。清代评论家赵翼评李白的诗是“神识

超迈”、“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1”,这可以

说是对李白积极浪漫主义诗作的较为妥贴的评价。

1、具有超凡的想象力

李白山水诗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丰富的

想象力,抒发喷薄而出的激情。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

为了承载其驰骋不羁的想象,他就种种奇丽惊人的想象,创造一个虚拟的现象世界,从而

形成了浪漫主义色彩,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

现实主义的结合。如最能体现诗人超凡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风格的《梦游天姥吟留别》2: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

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人用变幻

莫测的神笔,以神奇的想象描绘出了天姥山奇异险怪的景物,本来是险峻的路,但诗人却

毫不费力,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如同飞升一样到了山巅。而且还描写了众仙降临的场面。全诗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更具有一种奇瑰变幻、悄恍迷离的色彩和氛围。正如《唐宋诗醇》3所说:“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

2、与众不同的夸张

夸张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然而,李白在山水诗中运用了与众不同的夸张,他往往把笔下的事物夸张到极度,如“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用“千”、“万”等巨额数词来形容修饰,这样更突出了自然景物的美及美的特征,又使诗篇闪耀着浪漫主义的艺术光辉。比如《蜀道难》4:“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诗人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说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说是“百步九折”;为了显示蜀道之高耸,他甚至夸张说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东返,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物实际,但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突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其殆天授,非人力也。”5这一切,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题旨。它是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咏唱大自然的杰作。蜀山之险,蜀道之难。在夸张的描写、渲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3、强烈的自我表现主观色彩

李白不仅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遗世独立的思想,蔑视世间的一切;他那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时不可磨灭地留下了浓厚的自我表现色彩。如《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视临青天。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诗中或写登高远眺,或写飞步山行,或写极顶感受,或写遐想远思,无不贯穿了“李白游巫山”的鲜明标识,无不在纪游的同时强烈地抒发内心的主观感受,无不在展现巫山雄奇高峻气象之时体现了自己的胸襟、人格与个性。政治上失意了,他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诗中毫不掩饰悲切之情。使我们看到一个落寞郁闷的诗人形象。当他对现实不满时,就异想天开地“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表现了自己意欲远离世俗尘嚣的愿望和美好憧憬。当他遇赦返回时,“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抒发了诗人历尽艰难后重履康庄的快乐和”归心似箭“的心情。他还常常自命不凡,喜欢自我表现,情感

表达率真,丝毫不加掩饰。他倾诉“人生在世不称意”,想“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从艺术效果来说,有时使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而来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有时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亲切。

(二)李白山水诗充满雄奇壮美的色彩和磅礴的气势

诗仙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他的一些描写山水的诗中,山水虽也有幽静秀美的一面,但并非主流。他思想奇异浪漫,个性自由奔放,所以,他笔下的山水形象常具有飘逸飞动之势,主要表现阳刚之美,或者说崇高之美,特别善于描写雄、壮、险、奇、旷之美景。高大挺拔,峥嵘崔嵬的大山,天外飘来的黄河,飞瀑巨浪,长风万里,意象无不阔大、飘逸、充满动感,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以气势取胜,充分地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有一种冲决束缚、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热情。如他笔下的《望庐山瀑布》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瀑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气势磅礴,新奇无比的山水画卷。“银河落九天”的奇喻,极写瀑布之高,“飞流”、“直下”、“落九天”刻画出瀑布的动态美。苏轼以“古来惟有谪仙词”的美誉来高度称赞此诗为瀑布诗之冠。在这些充满活力的山水诗中,似乎可以看出李白那豪迈放浪、遗世独立的个性,流露于他的笔端,便有了那样气魄宏大,无拘无束的诗作。在《公无渡河》中写道:“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挥笔,比喻新奇,壮拔天成。“咆哮”更显黄河的动态之美,黄河之水能冲决昆仑,触动山岳,咆哮万里,滔天响雷,可见其形象之壮观,声势之浩大。李白的思想是狂放不羁,跨度极大的,他所取材的歌咏对象也有的很多是雄大壮阔的,有的在壮美之中又包含着奇、险、旷,自然山水的各种美的形象不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存在的,如巴山蜀水的壮美和雄奇险峻的《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诗中一咏三叹,把蜀道之险、奇、雄、壮,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写的天姥山,自然山水的“壮”表现为大与力的结合,不仅形体巨大,而且力量强大,使人惊讶、敬畏。既有奥,也有旷,更有雄和壮。这些对山水雄丽奇险的描写,让人读罢,感受到一种气魄宏大,雄大壮阔的境界,也感受到诗人豪放自由,热情乐观的气质。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那蔑视权贵、狂傲不羁的性格才得到表现,淀积于胸中的政治理想遭到挫折的幽愤才得以宣泄。李白山水诗,可以说是用自己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

(三)李白山水诗弥漫着飘逸、超脱的仙心。

李白青少年时期生活在道教盛行的巴蜀之地,巴蜀的雄奇秀丽的自然山水孕育了他的

浪漫气质与豪放胸怀,他的浪漫气质和神仙道教一拍即合,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的道家思想,在李白山水诗中化为飘逸超脱、清幽旷远、任真自然的艺术境界,塑造出“嫡仙人”的自我形象。他创作了不少描写山川景色的诗作。将自然山水之灵与诗人山水之魂融合为一,这也是李白山水诗的独到之处,利用神游的方式,既写眼前的山水,也写心中的山水,最后意出尘世间之外,达到心目中的神仙世界的山水。如《寻雍尊师隐居》7写道:“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眼。语来江色暮,独自入寒烟。” 陡峭的山峰之中,是隐居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忘记尘世间的一切,生活得逍遥自在。李白在途中与白云为伴,置身云雾中,似乎飘浮于山林中,脱离了尘世,“云”、“烟”烘托出一种仙境般的气氛。在这仙境中,李白逍遥飘逸,飘飘乎而来,又飘飘乎而去,表现出李白逍遥飘逸的气质。入仕的坎坷与挫折,使李白感受到了生命的大起大落,感受到了时代的压抑与黑暗,感受到了官场的小人专权。李白洗涤了心灵的污垢,投身于山林之中,这时,自然山水的灵秀便流淌于他多彩的笔下。如《山中问答》8:“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碧山”是李白向往的,因为在那里,李白获得的是一种闲适、逍遥。“桃花”、“流水”富有生机活力,这是不同于喧嚣人世间的一种美。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中,李白脱去了名利的光环,洗去了身心的污垢,超脱于世俗功利之外。在这首诗里,使人领悟到李白的思想基础和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诗人通过驰骋想象,打破时空阻隔,现实世界中受束缚的诗人在梦想中自由飞向理想的仙境,客观的大自然山水在梦幻中变成了神仙世界,道教境界中的洞天福地再次出现,诗人以瑰丽之仙境来创造他的山水世界,山水诗中弥漫着一股仙心。除了以上例举的这些诗外,《游太山六首》、《登太白峰》等诗都表现了李白对神仙仙境的追求。求仙学道伴随了他的一生,使他的诗歌具有神仙一样飘逸潇洒的气质和豪放超脱的思想境界,宏大壮阔的气势和生气充溢的活力,这些构成了李白山水诗歌的独特魅力。

(四)李白山水诗拥有自然天成的诗性语言

李白山水诗自然天成,而且豪放有力,不雕琢押韵,飘扬飞洒、超尘脱俗。李白山水诗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这主要得力于诗人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所致,但他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炼、优美,含义深长。诗人李白的两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9,就恰到好处的形容了他自己的语言风格。如《宣城见杜鹃花》10:“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首诗深的民歌韵味,诗中运用了民间口语,既生动又亲切,显示了李白那特有的口语化又不失经过经心提炼的文学语言。后两句又用“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此诗音节之美妙自然,犹如天籁。诗人强烈的思乡情,也只有通过这种婉转缠绵的音节才能表达的出来。再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全诗没用一个典故,没用一个生僻的词汇,读起来明明白白,和谐流畅,但从诗人作品的字里行间,表现了大自然雄健奔放的气势,塑造出瀑布的壮美艺术形象。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李白山水诗多用句式长短不齐的歌行体、不拘格律的古体、乐府体等,开阔纵横,变换超乎。诗人吸收了《诗经》、《楚辞》等语言形式的特点,熔铸贯通,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常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有时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用韵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些诗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气,一气呵成,呈现纵逸天成之美。如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在体裁上是属于七言歌行。这首诗的前面两句分用长句,语言非常奔放畅达;后一部分写剑阁和属地环境险恶,有时用不少四言句,显得简劲有力,长句短句的变化,而且一连三换的韵脚,使诗的语言自由活泼,句式丰富多彩。所以殷 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二、李白山水诗风格特点的成因

1、受到时代和社会经历的影响

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是与诗人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经历分不开的。李白身处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关怀社会现实,有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之心,诗人对生活充满了理想,充满了信心,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但是却处处碰壁。在其出仕失败之后,不甘屈居与人的李白蒙受绝大的羞辱而生成绝大的失落感,始终找不到出路,而又始终不甘“远身金殿”,便始终靠山水与幻想以自我麻痹,走向千古失意文人相同的放浪山水以自疗创伤的一路,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体验了多种生活,交际相当广泛,凡是名山名水进入他的视野也就融进他的诗魂,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可以说时代是李白唱出如此动听的山水赞歌的一个重要原因。

2、受到道家的影响

李白的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当时的蜀中是一个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因此,儒、道都对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对中国历史上各种传统思想都有过接触,但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道家的思想,在他的仕途生涯中多次举行了入道仪式。道家主张清净无为、追求长生不老,追求现实享受,御风而行,翱翔宇宙之间,李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之一。他高咏着:“五

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进入山水诗创作,他寄情于山水,幻想着到那些云山飘渺中去游仙学道,他以山水为寄托展开了壮游山水的实践,形成了豪放、飘逸的诗风。同时道家所倡导的“神与道合,形与玄通”的境界也影响了诗人的山水观,体现了一种与山水交融的自然境界。在《山中问答》中,他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世俗不会理解他,他也不属于世俗的人间。他的神秘的桃花源,就是从碧山通往梦想的神仙世界,生活在“大块”中,与大自然元气混沌一片。

3、受到二谢诗歌的影响

李白山水诗还深受“两谢”的影响,诗人接受了谢灵运、谢朓的艺术滋养,继承了“两谢”(谢灵运、谢眺)清新的风格,甚至在自己的诗歌中直接引用了他们的诗句,如“池塘生春草”,“山水含清辉”,“澄江静如练”。他在继承两谢开创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放弃了两谢的精雕细刻,运用夸张、想象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加以积极创新,在语言上形成了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独特语言风格,把山水诗的创作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他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功力,山水之美与他的"赏心"瞬间碰撞,往往产生充满了艺术生命力的佳篇名句,彪炳后世。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巨大,韩愈有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以才力写诗,凭气度写诗,曾巩赞李白文“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犹壮”11。他一向反对雕章琢句,所谓“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努力向民歌学习,深得民歌自然天成之风致。他的诗歌语言,平易真切,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在人民的心中,李白是不朽的,李白的诗也是不朽的。李白的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骄傲。李白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参考资料:

1、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唐诗宋词元曲》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3

3、《唐宋诗醇》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5年4月

4、《唐诗鉴赏辞典》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出版

5、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

6、李晖《李白诗选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9.

6、赵翼《瓯北诗话》凤凰出版社 2009-12-1

7、《太白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8、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9、张厚余《太白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10、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11、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版

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导语:李白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 一、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生活在唐王朝有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声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以"此行不为魲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的激情,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的气概,揭露黑暗,鞭挞时弊,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热烈的向往之情。在诗人这些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中,"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例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是李白青少年时代的作品。在诗人笔下,蜀中的戴天山,山奇水秀,淙淙的溪水、带露的桃花、林中的麋鹿、亭亭的野竹,还有那碧峰泻下的飞泉,色彩明丽,境界幽深如同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图,有谢灵运、谢朓清新秀丽的风味和王维、孟浩然简淡清幽的情趣。又如:《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带着慷慨报国的壮图和建立功业的幻想,离开四川、出三峡、渡荆门,来到了江汉平原。诗人从两岸绵亘的从山峻岭中来,面对渐远渐小而消失的远山,面对滚滚奔流于苍茫大地的江水,以新奇的感觉和豪迈的心情,写下了平原的广袤和长江的壮扩。作品在呈现极目无边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释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和特色。全文通过分析“李白的人格、气质与浪漫主义”和“李白对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探寻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原因;通过论述李白诗歌“独特的感情表达方式”和“独特的想象方式”,探究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概而言之,李白狂放不羁、飘逸洒脱的独特气质和他对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相融合,形成了他的诗歌激情奔放、想落天外的浪漫主义风格特征。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使我国浪漫主义这面传统的伟大文学旗帜在唐诗中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在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和他对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相融合,形成了其诗歌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感情奔放,豪迈不羁;善于驰骋想象,恣意挥洒。 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 李白的诗歌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独有的人格、气质和他对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

(一)李白的人格、气质与浪漫主义 李白幼年所受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造就了他丰富多样的生活情趣和才能。蜀中(李白青少年时代在此地度过)的紫云山和青城山都是道教胜地,因受其影响,李白从少年时代起就喜好道教神仙之说;唐朝盛行的游侠风气也在李白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李白独特的人格和气质便逐渐形成了,并对他的诗歌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李白的人格、气质特征 作为一位天才诗人,游侠、刺客、隐士、道士、策士和酒徒等类人的气质或者行径,李白兼而有之。一方面,他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 李白鄙视儒生那种拘泥守常的生活,倾慕着一种慷慨悲歌、豪迈放浪的生活。他敢于蔑视封建秩序和礼教,敢于打破传统偶像,以傲岸的作风蔑视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权贵,不断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同时,他还希望人与人之间重义气,贵相知,建立起平等互助的融洽关系。 总之,李白是一位主观性极强的诗人。他纯任天心,不耐拘束,追求平等自主的人际关系。

浅谈李白与他的山水诗之间

浅谈李白与他的山水诗之间 【摘要】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叫大的成就。 提纲: 一、李白生平介绍 二、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三、李白山水诗的漫游 四、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一)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二)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 (三)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一、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很兴奋,以为可以辅弼君主时的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政治黑暗腐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但是,此在长安不满两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李白的诗歌创作于是趋于成熟,名篇叠出。 天宝三年(744年),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两人在河南山东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玄宗第十六子)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年),62岁的李白,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

李白诗歌的分类

[]李白诗歌的 博文收藏 2010-04-14 1636 :: 李白诗歌的 太阳部落写于2010.3.26修订于3.29 恐怕华夏大地上第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物就是李白了。不得知他是否读了一万卷书,但姑且是行走了万里路,他在二十岁的时候游历过成都、峨眉山等地,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出蜀东游,直到42岁入宫当唐玄宗的文学侍从,几年后辞别皇宫又开始了游历生涯,直至62岁去世,难道这么好几十年还走不了万里路吗? 李白以他的豪放乐观著称于世,同样是辞了官,同样是不落红尘,但是他选择了与陶渊明归隐田园而不出截然相反的方式,把自己的一生徜徉在名山大川和知己好友间。并且他没有白走,一路上且行且歌,写下了大量的不朽诗篇,成为中国诗坛第一人,被世人誉为诗仙。 现存的李白诗集共收有诗歌近千篇。这些诗歌,林林总总,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作为初中生,我们要写以李白为素材的中考作文,要写好这样的作文,就要对李白的诗歌有个大概的、初步的了解。了解李白诗歌的情感走向,由此做出,为写作文做出第一步准备,这正是本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依据写作需要,我们把李白的诗歌分为讴歌山河、乡情友情和言志壮情三个部分。 一、讴歌山河。李白给我们留下的著名的山水诗篇,涌动着壮观的山河,奔放的激情,是源远流长的巨幅画卷。我们看看最简单的,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必读三十首古诗中就有好多李白那豪放的山水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善于在诗歌中借景抒情、状物言情,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

毕业论文漫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文学论文:漫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摘要】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叫大的成就。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诗人 提纲: 一、李白生平介绍 二、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三、李白山水诗的漫游 四、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一)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二)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 (三)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一、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

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XX,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很兴奋,以为可以辅弼君主时的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政治黑暗腐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但是,此在长安不满两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李白的诗歌创作于是趋于成熟,名篇叠出。天宝三年(744年),他在XX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两人在XXXX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玄宗第十六子)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年),62岁的李白,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于XX当涂。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其中,《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二、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李白是中国山水诗人中的另类,他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势和极富X力的生命力,非常的飘逸和洒脱,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李白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似乎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和规律,这就造成把握李白山水诗的风格和意境很难。但就像看梵高的画一看就是梵高的画,李白的山水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实际上,李白才是真正主宰着山水诗的形式和规律的。李白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是山水的气势,用他的话来讲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正是他本人的气势推动着他写山水的气势,只有他桀骜放纵的个性才能把山水固有的气势从山水中X扬出来,X扬山水的气势就是X扬李白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即是把他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扩X到山水中,他的生命力是无限扩X 的,给人的感觉不是山水感染了他,而是他感染了大唐的山水。 三、李白山水诗的漫游 唐开元盛世的青年李白,爱好辞赋、剑术和豪饮,博览道家、诸子百家奇书和纵横术,受到奇而不正的教化,思想上的神游和狂想,养成一种傲岸不桀、放逸不群的游侠精神,这注定了他一生不走科试正途,而要走隐士兼侠士而成名士的独特之路。李白是不属于世俗世界的,他是属于酒的和山水的神仙世界。唐玄宗爱慕酒仙李白的才华,给其加官赐予金帛,可李白不受,其“志在青山”,只要美酒和山水的流连,以至于唐玄宗赐其金牌“逢坊吃酒,遇库支钱”,被传为千古佳话。诗人杜甫有一首诗赞酒仙李白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李白漫游名山大川,寄清风明月,留下许多含而不露,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李白的一生游历X围很广,入蜀中,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佳句;出三峡,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空谷绝响;南行江浙,留下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长河画影;上庐山,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画卷;东至齐鲁,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苍凉景色;西游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 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形成时期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开元盛世」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更能反映国破___________ 个人经历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性格 从个人魅力上来讲,显然李白的性格更符合中国人的理想。他轻尧舜、笑孔丘、揖天子、交诸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显然是狂傲放旷的典范,他愿意亲近自然,歌咏山川,张扬天性, 他还好习剑术,酷爱饮酒,不但好诗,而且任侠,这些都丰富了他的个人魅力。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而杜甫身逢乱世,一生仕途多舛,命运飘零,所以写诗的心情比较沉郁,世事阅历的沧桑,让他的锋芒更加内敛,________ 甚至有时候显得曲与奉承。所以尽管学识过人,忧国忧民,杜甫的个性并不像李白那么张扬,不如李白那么有吸引力。 思想内容 从内容上讲,李白的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阔,涉猎很多,其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写景、叙事、抒情、言志、— 友谊等等。上至宫廷庙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诗作。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 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特别善于把实写虚,把现实化为幻境,有的时候还超脱尘世,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计有时事政治诗,批评讽喻诗,军事题材诗,歌咏自然诗,农工百业诗、怀念亲友诗,甚至某些内容无聊的奉和应酬诗等等,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很多表现_ 岀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 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总的来说,李白尚虚,杜甫写实,李白的题材更加丰富,个人色彩和理想主义更浓,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体验更深,涉及面更加丰富,刻画也更加深入。 艺术风格 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 逸的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变幻莫测_______ 新明快的语言,豪放飘逸的风格。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 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 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风格论文

邯郸学院成人 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李白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学生潘玉敏 指导教师尤兰萍副教授 年级2012级专升本 专业汉语言文学 系部中文系 邯郸学院中文系 2014年9月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尤兰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4年9月 1

摘要李白是盛唐时期的一位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权钱相争,尔虞我诈,慨叹“古来圣贤皆寂寞”表现出一种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试想李白如果不坚持“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放性格,又怎么能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正是其狂放的性格和高度的自信,才使他蔑视权贵,才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惊世言语。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诗歌中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其诗歌创作中山水诗更令人拍案叫绝。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艺术风格大气豪迈狂放

The artistic style of Li Bai's landscape poetry Abstract: Li Bai is a gifted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whose extraordinarily conceited and confident, arrogant personality, bold and free and easy attitude, free to create romantic fully reflects the Tang dynasty era character and spirit. Due to at social of dark, right money phase race, intrigues, lament "kulai Sage are lonely" performance out a disdain secular, contempt elite of haughty spirit, imagine Li Bai if not insisted "Emperor call to not aboard, since homage is wine in the fairy" of wild character, and how can wrote "surprised world, wept ghosts" of Psalm? is its wild of character and height of confident, only makes he contempt elite, is "yangtiandaxiao out to, us or Basil people" of surprised world speech. Li Bai's landscape poetry grows perceptibly by the magnificent, heroic, atmosphere, desolate and broke the borrowed landscap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etry to amuse themselves by donating money,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Poetry in the air, let the love God play in Li Bai's works thoroughly. Its poetry poems, more stunning. On Li Bai's charm, is the charm of Tang dynasty.

李白与王维山水田园诗之比较

浅谈李白山水诗之特点 2006级春季汉语言文学本科李晓华 内容摘要:唐诗在中华民族的诗词宝库中璀璨无比,在灿若群星的唐代诗人中李白可谓是众多诗人中的佼佼者,具有无法撼动的历史地位。李白的山水诗的洒脱飘逸,酣畅淋漓,浪漫豪放,精雕细琢,情景交融,诗情画意,倍受后人激赏。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特点 李白(701---762),字太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以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兼而有之。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他“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地方,四川、山东、山西、河南、浙江、江苏等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李白20岁前后游历了蜀中的不少名胜古迹,山水诗描绘了蜀中的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他壮阔的胸怀、豪迈的性格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李白25岁后出蜀漫游,广阔的天地,开拓了广阔的视野,壮丽的山河更赋予这位天才诗人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后,又再度漫游,游踪遍及齐鲁,江浙、燕赵,歌咏祖国大好河山是李白此时期山水诗的主要内容。李白因永王案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流浪于宣城、历阳,此时山水诗将游仙、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反映李白深刻内心矛盾。所以在他创作了许多山水诗,并把山水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纵观李白的一

生留下900多首诗篇,其中,山水诗洋洋洒洒,蔚为壮观,堪称世界文化瑰宝,古今中外,奉为经典。那么他的山水诗的魅力究竟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一、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美在意韵 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通常只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在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故而较之晋宋诗人的“情、景、理”三段式的风格情调更胜一筹,作品意向高远,感情更为真挚。除上一部分已举作品兼具这一特点之外,李白还有更多的山水诗篇可以作为这一方面的例证。例如,《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是现在公认的古代山水诗中最优秀的篇章。当时作者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中途遇赦,惊喜交加,当即从白帝城放舟东下江陵。诗人那历尽艰险而遇赦的喜悦心境,久别亲友而归心似箭的急情迫念,以及得以解脱之后的兴高采烈的神态,无不在空谷传响,夹岸秀丽的山峡风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豪爽,情景交融,精妙至极。后人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具有民歌风采的《清溪行》中,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诗句,赞颂了大自然的明媚秀丽,抒发了对社会黑暗的愤懑之情:

浅谈李白山水诗的个性特点

浅谈李白山水诗的个性特点 【摘要】:李白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在漫游中,李白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李白的山水诗是李白诗歌成就的代表之作,它不仅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反映了诗人的主体意识,而且其中也涉及到不少关于时代,社会,以及民生疾苦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李白游赏山水,原始的驱动力不在于官场的得志与失意,而来自于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审美的冲动。李白诗中,水是随处可见的意象。李白的山水诗俊逸清新,意境开阔,情景交溶,韵味悠长,雄奇奔放,气势磅礴,以卓然独具的艺术风采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审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特点与风格 【提纲】: 一.与漫游结缘的李白 二.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三.李白山水诗的风格 一、与漫游结缘的李白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1],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游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四十一岁时,经道士吴筠推荐[2],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于是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3]”满怀激情前去赴任。但是,在长安工作不满两

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李白的诗歌创作于是趋于成熟,名篇倍出。天宝三年(744年),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两人在河南山东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李璘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李亨借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年),62岁的李白,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李白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天南地北、大河上下,凡精美之处,几乎没有李白没去过的。在漫游中,李白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他对待一切具体的事物,都和这种世界观和生活态度联系起来,看待一切都有他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审美判断,因此,他在诗歌的表现上也就具有了自己的特点。 二、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1.李白山水诗中的自我意识。 自汉以来,中国传统士人以儒学为宗,等级观念森严,崇尚修身养性,为人克己内敛,行事循规蹈矩,缺少一种张扬自我个性,弥漫着浓厚的伦理色彩和功利主义倾向,而李白却不然,他虽然一生都在追求功名与理想,但却永远保持着一份自由自我的超然与纯真。究其原因,一方面,盛唐初期的国运昌隆与政治文化开明增强了李白等布衣阶层知识分子的自信心,所以李白感受到了盛唐时代精神,同样是怀抱理想,热衷功名;另一方面,儒家的正统思想又直接促使了李白的一种雄心壮志与社会责任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4]”,唐朝是门阀士族政治的转折点,经过隋末农民起义的扫荡和李唐王朝的打击,长期左右中国政治的门阀大地主退出了政治舞台。科举制度的确立,使大批士人得以由考试而进入各级政权。魏征、张九龄、张悦等在政治舞台上的风云际会,鼓舞着一代知识分子以积极上进、建立功勋为己任,“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5];还有,申管、晏婴、鲁仲连、陶朱、吕尚、留侯,诸葛亮等是李白所崇尚的功成名就与青史留名的人物,他们对于李白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6]。因而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之下,盛唐之音表现在李白

浅谈李白的山水景物诗的特点

浅谈李白的山水诗 内容提要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大量千古不朽的诗篇。李白是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从古至今,李白的抒情诗倍受人们的重视。李白的诗歌中着重描写客观事物在他胸中激起的感情风涛,努力展现自已炽热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题材广泛想象细节描写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大量千古不朽的诗篇。其中,李白是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从古至今,李白的抒情诗倍受人们重视。而笔者则偏爱于李白的山水诗。在这些诗篇中李白着重抒写客观事物在自已胸中激起的感情风涛,努力展现自已炽热的内心情感。 一、李白创作特色形成的原因 唐代诗人,大都有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或因出仕,或为求名。而李白的创作也离不开他一生的坎坷经历。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有文化教养的“贵族”家庭。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他的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当时的蜀中是一个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因此,儒、道都对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大约18岁左右,李白学习了纵横术,又因为李白有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达长安,为争取政治出路而拼搏,但终于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但不满两年,就被权贵们所诋毁,仕途再受打击,随后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李白的诗歌创作已逐步趋于成熟。此后11年里,他继续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可是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年(744),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见面。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当时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病逝。 正是因为李白一生在政治生涯上中的挫折碰壁,才使得他把赤子般的天真情谊奉献给同道和纯朴善良的下层人民,倾诉于无私无猜的大自然。所以他寄情于清风明月,漫游在名山大川,面对祖国各地的绮丽风光,扩大了视野和心胸,自然激发他创作出了许多景色雄伟壮丽而又洋溢着积极乐观情绪的不朽山水名篇。 李白的山水诗,从题材内容上看范围十分广泛。这与李白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李白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说:“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他入蜀中、出三峡,南至江浙,东至齐鲁,北游长安、洛阳、太原,游览了无数名胜古迹,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充满了热爱与赞美的豪情。李白为其写了许多不朽的诗作,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其成就不亚于以山水诗著名的王维。更有著名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李白山水诗的创作特色 李白在山水诗内容题材方面的独到之处,在于不仅写眼中的山水,更写心中的山水,利用想象或梦游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因梦而游,飘然而至,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水气、闪电、鸣雷、石洞、神仙,纷至沓来。借梦中惊心动魄的奇景,对抗腐败的政治、黑暗的社会,最后透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

范文.浅析李白的山水诗

目录 一、李白生平介绍 二、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三、李白山水诗的漫游 四、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一)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二)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三)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五、参考文献

漫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成凤 【摘要】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叫大的成就。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诗人 【正文】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一、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很兴奋,以为可以辅弼君主时的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政治黑暗腐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但是,此在长安不满两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李白的诗歌创作于是趋于成熟,名篇叠出。天宝三年(744年),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两人在河南山东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玄宗第十六子)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年),62岁的李白,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李白存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主要内容: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 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着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艺术特点: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 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春望》诗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用“花溅泪”、“鸟惊心”描述自己的亡国之恨。无知的花、鸟尚且如此,诗人的痛苦不言而喻。诗人有关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论李白的山水诗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论李白的山水诗 院系名称: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9年03月01日

摘要 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叫大的成就。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独特风格

引言 李白是盛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一、李白其人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很兴奋,以为可以辅弼君主时的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政治黑暗腐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是,此在长安不满两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李白的诗歌创作于是趋于成熟,名篇叠出。天宝三年(744年),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两人在河南山东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玄宗第十六子)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年),62岁的李白,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其中,《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二、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李白是中国山水诗人中的另类,他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势和极富张力的生命力,非常的飘逸和洒脱,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李白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似乎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和规律,这就造成把握李白山水诗的风格和意境很难。但就像看梵高的画一看就是梵高的画,李白的山水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实际上,李白才是真正主宰着山水诗的形式和规律的。李白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是山水的气势,用他的话来讲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正是他本人的气势推动着他写山水的气势,只有他桀骜放纵的个性才能把山水固有的气势从山水中张扬出来,张

李白诗歌艺术风格散论.

李白诗歌艺术风格散论 我国许多杰出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令人一见难忘的艺术风格。李白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人们对他的艺术风格有过各种各样的评论。杜甫比他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王安石用李白的两句诗比李诗的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严羽说他“飘逸”,苏轼说他“飘逸绝尘”,苏辙说他“骏发豪放”,胡仔说他“豪放飘逸”,现代有人说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但整个说来,他的艺术风格最基本的特征,我以为是豪放。 一、豪放的艺术魅力 进入诗的国土,气象万千:有层峦叠嶂,虎踞龙盘,漠漠林海,云雾弥漫;有山泉叮咚,琴韵悠扬,飞瀑震天,响遏行云;更有烈火漫空,金刚怒目,碧血丹心,惊心动魄。不同的诗的境界,有不同的感情基调。“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翡翠兰苕,是一种境界,小巧玲珑,伤于纤弱;掣鲸碧海,是一种境界,紫电双瞳,叱咤风云。不同的境界,引起不同人的感情共鸣。因此有人说,“杨柳岸,晓风残月”,只合由十七八妙龄女郎,执红牙拍板,浅吟低唱;“大江东去”,应当由关西大汉,用铜琶铁板,引吭高歌。这说的也是诗歌感情基调的不同。感情基调不同,感情的表达方式也各异。有的诗人,婉转细腻,娓娓而谈;有的诗人,沉郁顿挫,慷慨陈词;有的是深沉的,有的是热烈的,“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李白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壮大奔放、气势磅礴。他的同时代人任华说他“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齐己说他“须知一二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宋代的曾巩,在《代人祭李白文》中,说他的诗“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犹壮”。说的都是壮大奔放的感情。这种壮大奔放的感情的表达方式,是爆发式的。感情一旦爆发,常常一气直下,惊涛千里。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以大鹏自喻,并非庄子式的逍遥以自适的大鹏,而是奋飞以引起震动惊怪的大鹏。在这不凡的浩大气势里,体现的是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和傲世独立的人格力量。李白诗之所以惊动千古者在此。如他在《江上吟》诗中所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如《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于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珠。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 悲愤不平,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摹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荡,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又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开始便如行云流水般把浓烈激越的情怀抒写出来,接着便是抑制不住的感情浪潮的喷发: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折杨》、《皇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完全是李白式的。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秋浦歌十七首》其四)“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 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清溪行》)。“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十三)。“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