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的临床意义-五月 (1)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的临床意义-五月 (1)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的临床意义-五月 (1)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的临床意义-五月 (1)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的临床意义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是形成上皮细胞的结构蛋白之一中间丝的亚单位。根据其分子量和双向电泳中等电点的不同,可以分为20 种不同类型。它们被分为两个亚群:Ⅰ类(酸性蛋白), Ⅱ类(碱性蛋白)。细胞角蛋白是由Ⅰ类和Ⅱ类角蛋白组成的异聚合体。细胞角蛋白19(CYK-19) 是一分子量约40,000 Da的Ⅰ类角蛋白(酸性蛋白),是角蛋白家族中最小的成员。CYK-19广泛分布在正常组织表面,如层状或鳞状上皮中。在恶性上皮细胞中,激活的蛋白酶加速了细胞的降解,使得大量细胞角蛋白片段释放入血,其可溶性片段可与两株单克隆抗体KS19.1和BM19.21特异性结合,故称为CYFRA21-1 。CYFRA21-1分子量约30,000 Da。在恶性肺癌组织中,CYFRA21-1 含量丰富,尤其是在肺鳞癌中有高表达。

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一般不引起CYFRA21-1升高。良性肝病、肾衰竭可引起轻微升高,但很少超过10ng/ml。CYFRA21-1的血清水平与年龄、性别、吸烟与否和妊娠等无关。

CYFRA21-1目前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用于检测肺癌的肿瘤标记物,尤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肺部存在不清晰的环形阴影,同时血清CYFRA21-1浓度>30ng/ml,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可能性非常高。各类非小细胞肺癌阳性检出率为70%~85%。CYFRA21-1的血清浓度水平高低与肿瘤临床分期正相关,也可作为肺癌手术和放化疗后追踪早期复发的有效指标。CYFRA21-1的血清高浓度水平提示疾病处于进展期和预后不良。

质量成功的标志是CYFRA21-1的血清浓度迅速下降,反之则表示病灶未完全清除。血清水平下降后又升高,则提示疾病复发。但是,CYFRA21-1阴性也不能排除存在肺癌的可能。CYFRA21-1对各型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依次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

1.1CYFRA21-1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国内,非小细胞肺癌的复发和转移是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就诊时,多处于晚期。CYFRA21-1用于与良性肺部疾病(肺炎、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的鉴别,特异性比较好。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肿瘤已晚期或预后差。但CYFRA21-1正常或轻微升高,不能排除肿瘤的存在。治疗效果好,CYFRA21-1的水平会很快下降或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CYFRA21-1值不变或轻度减低提示肿瘤没有完全去除,或有多发性肿块存在。

1.2CYFRA21-1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大多数PHC 确诊时已多属中、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因此探寻合适的肿瘤标志物以便对PHC进行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极为重要。PHC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肝脏其他疾病患者;不同组织学类型的PHC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肝脏其他疾病患者;肝脏炎性疾病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最低,肝硬化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有所升高。

1.3CYFRA21-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CYFRA21-1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其为CK19的全长片段。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明显升高。因此CYFRA21-1可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复发的诊断。

1.4CYFRA21-1在膀胱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CYFRA21-1则是CK19

的可溶性片段,是一种低分子量(400ku)的酸性角蛋白,免疫组化证实其位于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细胞死亡时其以溶解片段的形式释放,最初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后发现其对膀胱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好;CYFRA21-1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具重要价值。

1.5CYFRA21-1在食管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食管癌在我国属高发癌症之一,以鳞状上皮癌最多见。CYFRA21-1对肺鳞癌的敏感性较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显著高,而且CYFRA21-1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动态测定CYFRA21-1浓度对于食管癌的病情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观察、预测复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6CYFRA21-1在鼻咽癌、宫颈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鼻咽癌(NPC)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与EB病毒密切相关。CYFRA21-1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显著增高。因此提高NPC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准确评估出治疗后的疗效及尽早发现治疗后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对提高NPC患者的生存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CYFRA21-1升高见于约40%的宫颈癌患者,其升高与分期和肿瘤大小相关。

非小细胞肺癌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一般是指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一个普通生理或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通过对它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过程中的进程。检查一种疾病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鉴定、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过程中的监控可能起到帮助作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分为肿瘤相关性抗原、酶类、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其中临床常见的NSCLC 生物标志物如下。 一、抗原性标记 1癌胚抗原(CEA) CEA是最具特异性的癌胚蛋白之一,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肿瘤标志物之一,40%-80%的肺癌患者可出现CEA升高,对腺癌有较高的敏感性。血清CEA升高程度与癌病灶的广泛程度有关,其动态变化能反映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其侧量值进行性升高者多预后不良,下降后再升高者多是肿瘤复发的标志。 2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肺鳞癌阳性率为46%-90%。SCC与肿瘤的分期呈正相关,其血清浓度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 3细胞角质蛋白21-1片段(CYFRA21-1) 肺癌患者中其阳性率为50%-60%,对肺鳞癌的敏感性最高,阳性率约60%-80%,其次是腺癌。 4癌抗原125(CA125)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可见升高,阳性率44%,尤其晚期病人升高者预后差,阳性者分化差,易发生浸润和转移。若联合测细胞角质蛋白21-1片段,CEA和SCC,NSE,CA125,肺癌诊断阳性率更高。 二、酶类 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小细胞肺癌患者NSE阳性率约为60%-80%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阳性率< 20%。NSE也是肺癌化疗效果观察随访的有效指标,对化疗产生反应者NSE会下降,完全缓解者NSE可达正常水平。 2谷胱甘肤-S-转移酶-?(GST-?) 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多升高明显。此酶升高显示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16T12:08:06.7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作者:武明君姚兵通讯作者[导读]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肺癌处于第一位,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要类型,约占8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关键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正快速增长,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80%以上,NSCLC起病隐匿,就医时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其中高龄患者占多数,约50%肺癌患者年龄>65 岁[1]。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1.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外科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手术、袖式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扩大切除术、微创手术治疗。随着术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纵膈镜、PET-CT等应用于临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指导。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除Ⅲb、Ⅳ期外,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只要患者身体素质良好,基本手术原则均应为解剖性肺叶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也可在微创技术下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Ⅲa期如肿瘤过大或侵犯周围重要器官可在行新辅助化疗后,根据化疗后复查结果考虑是否行肺癌根治术,Ⅳ期、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均应以化疗及放疗为主[2]。 2.常规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患者多数已处于晚期,很多病人因此错过手术最佳时期,化疗成为晚期肺癌重要治疗方式,其次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常因肿瘤体积或位置原因侵犯或包绕邻近组织或器官,导致常规手术很难将其彻底切除,使用化疗可降低TNM分期,提高手术疗效。对于不可手术的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使用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ECOG1549研究中对比了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 顺铂,多西他赛+顺铂,紫杉醇+卡铂四种化疗方案在NSCLC 上的疗效。结果显示从缓解率(15%-21%),中位生存期(7.4-8.2个月)和1年生存率(31% -36%)来看,4组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晚期NSCLC,其中的任何一个方案均为同样可以接受的治疗选择,自此奠定了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铂类在NSCLC化疗的一线治疗地位[3]。联合化疗与支持治疗相比,使用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能显著控制肺癌临床进展,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4]。但由于联合化疗不良反应较大,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降低等临床表现,对于高龄及有联合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应使用单药化疗,以减少化疗带来的副反应。另外长期应用铂类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因此用非铂类化疗方案替代铂类,即可提高生存率而不会像铂类化疗影响生活质量的化疗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3.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十年来NSCLC上取得最重要的突破。不同分子分型的明确以及更精确靶向药物的发展,使对不同驱动基因改变的靶向治疗更加精确和有效。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针对细胞受体基因调控分子等信号传导为靶点的治疗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已进入临床应用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抗分化增殖等方面实现抗肿瘤作用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不良反应小,是今后肿瘤治疗的趋势[5]。随着越来越多的治疗性分子靶点的发现和明确,通过特定分子分型改变的肿瘤类型可能相比传统的组织学分型更能精确的指导临床,将来基于驱动基因的改变也成为肿瘤的重要特征,基于分子靶向治疗的肿瘤分型将能够更有效的指导临床进行治疗选择。 4.放疗 近年来三维适型放疗及超分割放疗在临床广泛应用,放疗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以对肿瘤靶区高剂量照射,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步放疗化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由于肺癌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大部分患者就诊属于中晚期,手术不能根除瘤体较大的肿瘤,某些肿瘤已有远处转移,因此放疗对肺癌有重要价值放疗分为根治性放疗手术与放射综合治疗及腔内放疗,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其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给予放疗常有较好的效果能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患者术前化疗可减小瘤体,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可防止肿瘤复发但目前高剂量放疗亦有较多的并发症,故应联合化疗放疗化疗同步进行疗效优于序贯及单一治疗,但因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中断或延长放疗时间,影响了疗效考虑到患者耐受较差,目前国内各医疗机构仍多选用序贯或交替模式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放疗影响患者预后,但仍需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确认[6]。 5.中医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NSCLC方面积累了较为宝贵的临床应用经验,如康莱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等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肺癌患者术前、术后使用中药治疗,能够通过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影响肿瘤细胞周期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来抑制肺癌细胞生长,防止肺癌发生转移[7]。杨宏刚等[8]对57例NSCLC患者研究表明,采用手术化疗辅助益气扶正中药汤剂,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机体发生远处转移,自身免疫力降低,不能耐受手术及放化疗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某些中药甚至可以使肿瘤缩小防止转移中医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其他方法的疗效,也可以改善手术及放疗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因此中药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亦可以防止复发转移以及改善预后此外中医治疗肿瘤并发症也具有较好的作用,如对合并胸水肿瘤热咯血等的治疗中医既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又可作为一种多因素结合基础上的组方治疗,具有多靶点全面兼顾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6.免疫治疗 国际上已将免疫治疗同手术放疗化疗并列为四大治疗模式,细胞因子疗法单克隆抗体疗法肿瘤杀伤细胞的继承性免疫疗法及其抗癌多糖基因疗法已逐步发展,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将日趋成熟与完善,生物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被动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三类[9]。分子生物学指导下的精确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传统的化疗,方兴未艾的分子靶向治疗还是新兴的生物免疫治疗,特定的药物基因组学、分子分型的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自2016年起,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发布了一系列恶性肿瘤指南,有效地指导了我国肿瘤医生的临床实践,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诊疗指南。而在2019年,肺癌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多项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已获得阳性结果,优质的循证医学证据推动了第五版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 2020年5月23日,《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发布会在线发布,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和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为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志杰教授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分别就早期和驱动基因阳性NSCLC、局部晚期和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指南更新进行了解读,以下为更新的主要内容。 早期和驱动基因阳性NSCLC指南更新解读: 影像和分期诊断 1.影像分期中,I级推荐增加“颈部/锁骨上淋巴结B超或CT”; 2.文字注释部分中添加“不建议通过胸部X片进行筛查”。 分子分型 “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表达(1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 可手术IIIA或IIIB(T3N2M0)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 1.度伐利尤单抗“作为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1A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 2.EGFR-TKI、免疫治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在“文字注释部分”描述; 3.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疗效具有前景,在“注释”部分加以描述。 IV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1.根据进展部位和是否寡进展分为两种类型:寡进展/CNS进展型和广泛进展型。 2.EGFR突变 ·一线治疗推荐中,增加“达克替尼(1A类证据),奥希替尼(1A类证据)”; ·二线治疗,新增阿美替尼,II级推荐用于经一代或二代EGFR-TKI治疗失败且存在T790M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3月第17卷第3期 Chin J Lung Cancer, March 2014, Vol.17, No.3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何圆 尤长宣 【摘要】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性死亡的首要因素,发病率、死亡率高,预后较差,急需开发一种新的高效低毒疗法。作为术后辅助或是姑息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免疫疗法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如免疫检测点受体抑制剂(抗CTLA4抗体、抗PD-1抗体、抗PD-L1抗体)、主动性免疫疫苗(L-BLP25脂质体疫苗、Belagenpumatucel-L 疫苗、MAGE-A3蛋白疫苗)、过继性免疫疫苗(CIK 细胞)等,研究表明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缓解率较前提高,前景值得期待,II 期/III 期临床试验亦在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法原理、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及待解决问题作一概述。 【关键词】 肺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Advances in Immunotherapie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Yuan HE 1 , Changxuan YOU 2 1 Graduate Student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Department of Oncology,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hangxuan YOU, E-mail: ycx6026@https://www.sodocs.net/doc/d6247521.html, 【Abstract 】 Globally, Lung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of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ith poor prognosis, which needs some more effective and less toxic therapies. The immunotherapies offer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both the adjuvant and palliative disease settings. A number of promising immunotherapies based on different mechanism have now been evaluated showing an increasing response rate. Moreover, further phase II/III clinical trials will be indicated to explore its value. These includ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nti-CT-LA4 antibody, anti-PD-1 antibody, anti-PD-L1 antibody), active vaccination (L-BLP25 liposome vaccine, Belagenpumatucel-L vaccine, MAGE-A3 protein vaccine) and adoptive vaccination (CIK cell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ill draw a summary on the theory, clinical trials, toxicity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of the immunotherapies in NSCLC. 【Key words 】 Lung neoplasms; Immunotherapies; Progress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grants fro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071847), 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No.S2011010003881), Guangdong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No.2012B031800394), Wu Jieping Medical Foundation Funded Special Clinical Research Projects (No.320.6799.1118)(all to Changxuan YOU). DOI: 10.3779/j.issn.1009-3419.2014.03.17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 o.8107184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 2011010003881)、广东省科技项目(No.2012B031800394)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项目(No.320.6799.1118)资助 作者单位: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级研究生(何圆);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尤长宣)(通讯作者:尤长宣,E-mail: ycx6026@https://www.sodocs.net/doc/d6247521.html, )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首个癌症相关性死亡因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约占肺癌总数80%-85%,吸烟、环境污染(厨房油烟、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构成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接受治疗NSCLC 患者超过40%会出现肿瘤复发,因此晚期 NSCLC 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5%,预后较差[1]。以铂类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治疗NSCLC ,患者肿瘤缓解率仅为20%-35% ,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 mOS )为10个月-12个月,分子靶向治疗与化疗方案相比,可延长NSCLC 患者无疾病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但患者mOS 未获益[2]。因此标准治疗或因严重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骨髓毒性等)或因经济学毒性(分子靶向药物价格较昂贵)已使其处于治疗瓶颈水平,急需开发一种新的NSCLC 疗法。目前免疫治疗NSCLC 在I 期/II 期临床试验中结果良好:肿瘤缓解率提高、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这将为NSCLC 治疗开发新领域。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单选: 1、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一般要求: B A.2个周期 B.4个周期 C.6个周期 D.8个周期 2、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错误的表述是:C A.I A期以手术为主 B.IB和II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可行放疗和(或)化疗 C.IIIA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行放疗和化疗 D.一般情况好、无胸腔积液的IIIA期患者行同步放化疗 E.IV期患者应行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3.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下列方法那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D A.X线照片 B.CT血管增强 C.MRI血管增强 D.18F-FDG PET E.B超 4.下列哪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最高:A A.EGFR突变型腺癌 B.EGFR野生型腺癌 C.大细胞未分化癌 D.鳞癌 5.男,58岁,胸片示左肺大型肿块影并左侧胸膜腔积液,支纤镜检查为鳞癌,胸部CT扫描判断肿块尚有可能切除。治疗方案宜选择:E A.放射疗法B抗肿瘤药物治疗 C.中医药及气功疗法 D.胸膜肺切除术 E.如胸水内未发现癌细胞,作剖胸探查术,争取切除病肺 简答: 1、什么是NSCLC寡转移? 寡转移状态是肿瘤生物侵袭性较温和的一段时期,存在于局限性原发灶与广泛性转移之间的过渡阶段,转移瘤数目有限且具有特异性的转移器官。“寡转移”来源于“微转移”,肿瘤细胞已具有器官特异性,但尚不具备全身播散的遗传倾向。“寡转移”强调局限性肿瘤负荷,近似于孤立性远处转移但又有所不同:转移灶或远处转移脏器数目可为多个,并非仅局限于单一脏器的孤立性远处转移。寡转移状态特性决定了局部治疗的临床意义,相反多器官受累且稳定的NSCLC 罕见,再次突显出治疗时机的重要性。预防远处转移、治疗隐匿性转移灶、治疗寡转移灶和全身治疗结束后清除残留癌是治疗寡转移的关键。 2、简述肺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Medical Diagnosis 医学诊断, 2016, 6(1), 15-20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6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d6247521.html,/journal/md https://www.sodocs.net/doc/d6247521.html,/10.12677/md.2016.61004 Advances in Immune Therapy for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Xinhui Jiang1, Weizhen Shou2 1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oshan Branch, Shanghai 2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Feb. 24th, 2016; accepted: Mar. 15th, 2016; published: Mar. 18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d6247521.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At present, lung cancer has becom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various types of cancer,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 is rising.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survival rate prolongs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chemotherapy, patients and the overall 5- year survival rate is very low, and due to the additional damage of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actual survival rate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umor immun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mmune therapy of lung cancer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Keywords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mmunotherapy, Progress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江鑫辉1,寿伟臻2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上海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县医院2013年版) 一、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ICD-10:)行辅助化疗(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 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癌。 2.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手术术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 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肺癌诊疗规范》(卫生部,2012 版)及《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 1.术后无化疗禁忌早开始(第三周前后)。 2.IA期原则上不辅助化疗。 3.IB期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考虑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度高、脉管癌栓、楔形切除术、肿瘤>4cm、脏层胸膜受累。 选用药物二药联合。 4.II-III期是辅助化疗重点,通常二药联合,不用更多药物 联合。 5.体力状况差、高龄、不耐受两药联合方案者,考虑采用单 药化疗或对症支持治疗。 6.化疗医嘱(以下方案选一,一般情况不能耐受顺铂者考虑使 用卡铂) 1)NP 方案 3周 长春瑞滨 25mg/m2+ 5% GS 或 NS 30-40ml iv 30min D1.8

NS500ml+DEX10mg ivdrip D1.8长春瑞滨前后 顺铂 75mg/m2 + NS 500ml ivdrip D2(或总量分三天给予)或卡铂300mg/m2(或AUC×6)+5% GS 500ml ivdrip D2 (或总分五天给予) 2)EP 方案 3周 依托泊苷 100mg/m2+NS 500-1000ml(不小于1:4的比例) ivdrip ≥4h D1-3 顺铂 75mg/m2 + NS 500ml ivdrip D2(或总量分三天给予)或卡铂300mg/m2 +5% GS 500ml ivdrip D2 (或总分五天给予) 3)GP 方案 3周 吉西他滨 1250mg/m2+ 5% GS 或 NS 100ml ivdrip >15min D1.8 顺铂 75mg/m2 + NS 500ml ivdrip D2(或总分三天给予)或卡铂300mg/m2(或AUC×6) +5% GS 500ml ivdrip D2 (或总分五天给予) 4)TP 方案 3周 多西他赛60-75 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1h D1/多西他赛40 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1h D1.8 顺铂 75mg/m2 + NS 500ml ivdrip D2(或总量分三天给予)或 卡铂300mg/m2(或AUC×6) +5% GS 500ml ivdrip D2 (或总分五天给予) 5) AP 方案 3周 (用于腺癌、大细胞癌) 培美曲塞 500mg/m2+ 5% GS 或 NS 100ml ivdrip 30min D1 顺铂 75mg/m2 + NS 500ml ivdrip D2(或总量分三天给予)或 卡铂300mg/m2(或AUC×6)+5% GS 500ml ivdrip D2 (或总分五天给予)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综述 2014年WHO发布GLIBOCAN2012的数据指出2012年全球约有140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肺癌发病数为180万,占癌症发病率的13%。同时,肺癌也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死亡数量的30%【1】。肺癌按组织学分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肺小细胞癌(NSCLC)两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随着肺癌研究的进展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对肺癌的疗效有了一定提高,本文将就如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外科手术治疗 针对早期的NSCLC,首选手术治疗【2】。目前普遍推荐使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进行筛查,使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3】。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FDG—PET)在确定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上要优于CT检查,而且在N、M分期上显示了重要的位置,但是价格昂贵,不易普及。手术的主要对象为适合手术的I、II及IIIa期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淋巴组织,并尽可能保留最大量的健康肺组织【4】。手术主张采用肺叶切除,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只适用于肺功能不全患者。Ⅱ期NSCLC 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可采用袖式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Ⅲa期病变的病人在手术中发现单一区域纵隔淋巴结存在转移病变时,如能将淋巴结和原发肿瘤完全切除则行肺切除及纵隔淋巴结切除,IIIb期仅有少部分病人可手术治疗,IV期则不适宜手术治疗。氪氦刀冷冻消融术作为微创手术适用于病灶较小患者体质较差,难以耐受开胸手术或不同意行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术前应评估病人的全身情况,包括:肺功能、通气弥散功能、心功能等。 2放疗 单纯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效果极不理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3%-10%,中位生存时间为6~11个月【5】。根据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加速再增殖的理论而提出的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由于加速超分割放疗缩短了总治疗时间,相对提高了生物剂量效应,从而提高了疗效。Υ刀和X刀采用射线几何聚焦方式,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经过规划的一定剂量进行高精度放疗,提高了靶区剂量,治疗中与治疗后发生的副反应及放射性损伤均较小,近期疗效显著。但由于肺部随呼吸而运动,因此Υ刀和X刀难以继续提高其治疗精度,近年赛博刀逐渐应用于临床【6】。它可以对肿瘤进行跟踪放疗,治疗精度大为提高。放疗可以单独进行,但多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3化学治疗 化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可以单独应用于晚期肺癌病饲起姑息治疗作用,更多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放疗、手术等联合治疗,目前是治疗NSCLC的主要手段。化疗可以防止癌肿转移、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根据美国的CAL GB9633【7】和加拿大的BRl02【8】项研究显示早期患者、第三代化疗方案、足够的周期数和按时完成化疗是NScLc完全性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血清CEA检测对肺癌的预后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血清CEA检测对肺癌的预后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9T15:08:29.8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作者:冯顶威,马振东,谭广俊 [导读] 北京燕化医院心胸外科肺癌是当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之一,它主要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 冯顶威,马振东,谭广俊 北京燕化医院心胸外科 102500 【摘要】目的: 本文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的变化,探究化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价值。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癌胚抗原;预后分析 肺癌是当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之一,它主要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且发病率居高不下。肺癌一般指的是肺实质部的癌症,通常不包含其他部位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75%。目前,对肺癌的诊治疗仍然以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为主。但是,生长在肺的周边、亚临床病灶、隐性病灶及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很低,有很大的遗漏,并且对病情的监测及预后评估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合理有效地评价值得我们研究,所以利用一般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来评价肺癌预后变得十分重要的。肺癌有多种血清学肿瘤标记物,我们只选取血清癌胚抗原(CEA),通过对化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的检测研究其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判断上的临床价值,为合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北京燕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血清癌胚抗原(CEA)> 5. 0 Lg /L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50例。肺癌患者均为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胸外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9~83岁,平均(61.3±4.1)岁,其中鳞癌35例,腺癌15 例。患者均进行体格检查、CT 扫描、同位素、彩超等辅助检查。全部经过细胞学、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肺癌患者。CEA均大于5. 0 Lg /L。肺癌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U ICC)分期系统进行TNM 临床分期。 1.2 化疗方法 均采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顺铂在各化疗方案中使用方法相同:顺铂(Cisplatin,DDP)80mg/m?化疗第1-3天分次给药,其中顺铂+多西他赛(Docetaxel,TAX)方案(TP)20例(TAX:100mg第二天);顺铂+吉西他滨(Gemzar,GFM)方案(GP)30例(GEM:100mg/m?第1,8天)。上述方案均以28天为一周期,术后辅助化疗四周期,出现复发以单药化疗或另一种方案继续化疗。 1.3肿瘤标志物的测定 所有患者于化疗前和化疗后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罗氏公司的2010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CEA检测方法:采用ELISA 法测定。人血清CEA试剂盒均采用进口的。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质量控制和定标结果均在要求范围内。 2.结果 2. 1 血清CEA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的灵敏度比较结果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的肺部疾病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已成高发趋势。加上吸烟、汽车尾气等有害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得肺癌患者越来越多,如何判断预后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肺癌的诊断多依据影像学检查,尽管影像学检查具有无创、简便的特点,但在肺癌的早期敏感性较低。而组织病理学检查虽特异性较高,但是由于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在临床上并不作为首选检查,所以难以早期发现肿瘤。本文研究化疗前后血清CEA的变化与患者的预后客观疗效的相关性。据文献报道CEA对肺癌疾病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患者。我们通过化疗前的疗效分组检测血清CEA的水平与化疗后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血清中有多像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反映肺癌的相关情况,本次只选用比较常见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由此可推断,随着这项检测结果的好转,那肺癌的病情也将得以好转。为此我们观察这项检测结果的化疗前后情况,将它与患者的预后情况一一对比,发现其下降明显的患者,预后较下降不明显的患者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有文献报道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可能与术后肿瘤组织体积缩小、肿瘤负荷减少和肿瘤标志物向血液中释放减少有关,反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无变化甚至升高可能与肺癌晚期肿瘤体积增大、复发或转移有关。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化疗前血清CEA的水平与化疗后CEA的水平对近期疗效有统计学意义,是预后的相关因素。此结果提示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与客观疗效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早期评价化疗疗效。这样就可以更早发现治疗无效的患者,从而尽早停药,或换用其他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对化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的检测,我们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预后分析有了很好的评估,研究表明血清癌胚抗原

非小细胞肺癌NSCL病理学评估

肺癌病理学评估 ●病理学评估的目的是对肺癌进行分类,确定肿瘤侵犯的范围和手术切缘的情况,肺癌的分子水平的异常可能能够用来预测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肿瘤诊断、患者治疗、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以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类系统为基础。 ●手术标本的病理报告应包括WHO的肺癌组织学分类。 细支气管肺泡癌(BAC) ● BAC包括那些沿着肺泡结构播散(鳞片状扩散)的肿瘤。 ●单纯BAC应无基质、胸膜或淋巴间隙的侵犯。 ● BAC分三个亚型:粘液型、非粘液型、粘液和非粘液混合型或未确定型。非粘液型BAC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CK7,缺乏CK20的表达。粘液型BAC可能表现为异常的免疫表型,表达CK20和CK7,但是据报道缺乏TTF-1的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染色用于鉴别原发性肺腺癌和转移性肺腺癌、鉴别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确定肿瘤的神经内分泌状况。 ●原发性肺腺癌和转移性肺腺癌的鉴别 ? TTF-1是Nkx2 基因家族中的一个包含同源结构域的核转录蛋白,在胚胎和成熟的肺组织及甲状腺上皮细胞中表达。 ? TTF-1对于鉴别原发性及转移性腺癌很重要:大多数原发性肺腺

癌TTF-1阳性而转移性肺腺癌TTF-1几乎都阴性。 ?原发性肺腺癌通常CK7+而CK20-,结直肠腺癌肺转移CK7-而CK20+,故二者可借此鉴别。 ? CDX-2是转移性胃肠道肿瘤的一个高度特异和敏感的标记物,可用于鉴别原发性肺癌和胃肠道肿瘤肺转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和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可以分别用于鉴别前列腺或乳腺来源的腺癌。 ●确定肿瘤的神经内分泌状况 ?用嗜铬素和突触素来诊断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所有的典型和不典型类癌均可被嗜铬素和突触素染色,而小细胞肺癌25%的病例染色呈阴性。 ●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鉴别诊断 ?常规应用4种标记物检测,胸膜间皮瘤2种呈阳性,2种为阴性(而腺癌阳性)。 ?腺癌CEA、B72.3、Ber-EP4、MOC31和TTF-1染色阳性,而胸膜间皮瘤阴性。 ?胸膜间皮瘤对WT-1、钙结合蛋白、D2-40[7,8] 和细胞角蛋白5/6染色敏感,呈特异性表达。 病理评估原则 肺癌的分子学诊断研究 ● EGFR和K-ras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路径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路径(肿瘤内科) 一、诊断: 1.病史和体格检查,尤其是吸烟史 2.无创性检查 (1)X线检查:正侧位胸片 (2)C T:胸部 (3)磁共振检查:胸部 (4)P ET和PET-CT(推荐) 3.组织学诊断: (1)痰细胞学检查 (2)纤维支气管镜 (3)C T或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 (4)纵隔镜检查(推荐) (5)胸腔镜检查(推荐) 4.肿瘤标志物: (1)C EA(癌胚抗原) (2)N 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推荐) (3)C A-125(推荐) (4)C A-153(推荐) 5.其它相关检查一: (1)上腹部CT(包括肾上腺) (2)头颅磁共振

(3)全身骨扫描 (4)血常规 (5)生化全套 (6)心电图 6.其他相关检查二(推荐) 病理腊块组织的相关基因监测(为当今个体化用药作参考) (1)分子靶向治疗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 ①ERCC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参与铂类化疗耐药发生; ②RRM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1):吉西他滨的主要作用靶点; ③TYMS(胸苷酸合成酶):与抗代谢药物5-Fu、培美曲塞疗效相关; ④TUBβ3(3型β微管蛋白):予抗微管化疗药物紫杉类、长春碱类 疗效相关。 二、治疗 ●外科切除是可切除的NSCLC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放射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骨转移时有着重要的治疗 意义 ●本临床路径为内科治疗路径 (一)术后辅助化疗 1.ERCC1未测或低表达: TP×4疗程 或NP×4疗程

2.ERCC1高表达: TG方案×4疗程 (二)E COG>2或年龄>75岁或不愿化疗的患者(包括术后辅助化疗或晚期不可手术的患者) 1.检测EGFR 2.EGFR有突变的吸烟者:特罗凯 3.EGFR有突变的不吸烟者:易瑞沙 (三)晚期或不可手术患者的化疗 ●选择含第三代新药的含铂两药联合化疗方案 ●对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含铂方案的患者,可选择第三代非 铂两药联合化疗 ●一线化疗持续时间为4—6周期 ●二线化疗用药为多西紫杉醇和培美曲塞(可联合铂类药物) 1.腺癌 一线方案:GP或TP 二线方案:DP或培美曲塞+顺铂或易瑞沙 2.鳞癌 一线方案:GP或NP 二线方案:多西紫杉醇单药或DP或特罗凯 ●以上方案均两疗程评估疗效 ●鳞癌患者可配合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或二线治疗,非鳞 癌患者可配合贝伐单抗或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或二线

2020CSCO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治疗研究进展汇总

2020CSCO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治疗研 究进展汇总 基于肿瘤形成的“土壤环境”理论,抗血管治疗一直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药物类型。此次CSCO的抗血管专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分别就肿瘤抗血管治疗的各个议题进行专题讲解。于此,为读者朋友汇总来自范云教授的《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治疗》和来自褚天晴教授的《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专家共识》。纵览临床抗血管治疗的研究发展。助力患者朋友学会应用抗血管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上,因为均为失败的研究结果,在这里不为读者赘述。我们详解一下抗血管治疗部分的成绩。 1.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可提升PFS,OS无改善,失败为主。 提起抗血管药物,早年主要以贝伐单抗的研究为主,多通过与EP/IP化疗的联合,多药一线或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显示,患者的PFS是有提升的,但是最终的OS分析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因此,目前贝伐单抗在小细胞肺癌的应用没有积极推荐。

2.国产抗血管小分子:安罗替尼/阿帕替尼后线单挑小细胞肺癌获佳绩,跻身治疗框架内! 后续随着国产抗血管小分子药物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的出现,以及治疗方案的设计,逐渐出现了阳性的研究结果。如安罗替尼≥3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了7.3:4.9月的PFS延长,HR=0.53,下降了47%的死亡风险!安罗替尼后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也获得国家NMPA 的批准,激起了国内对于抗血管小分子药物在肺癌应用的全方位拓展。 由范云教授领衔开展的呃一项阿帕替尼3线/4线治疗晚期SCLC的II期研究中,有效率为17.5%,疾病控制率为75%,OS 5.8月。也获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3.免疫+抗血管联合二线初尝试创佳绩,获国际认可!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经过初始治疗病情控制后,为稳定病情在耐药产生前采用具有良好耐受性的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或中医药维持治疗,这一模式已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维持治疗尚有较多争议,中医药维持治疗已显示较多优势。 标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医药治疗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无论城市或是乡村,男性或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都是肺癌,80%以上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70%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为晚期或局部晚期[1]。晚期NSCLC患者往往伴有广泛的脏器转移,对于行为状态评分(PS)为0,1和2的患者,采用含铂双联方案化疗4~6周期,有效率为20%~40%,但大部分患者会在3~4个月病情出现进展,所以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肿瘤治疗的认识和理念的更新,提出了肿瘤维持治疗这一概念。 1晚期NSCLC维持治疗现状 1.1晚期NSCLC的化疗维持治疗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NCCN指南推荐一线标准化疗方案为含铂双联方案,如吉西他滨+顺铂,紫杉醇+顺铂(卡铂),多西他赛+卡铂,培美曲赛+顺铂,完成4~6周期后,当病情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稳定,采用其中一种非铂类药物维持治疗,目前常用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每3w重复,多西他赛35mg/m2,第1,8,15每4w重复,有研究证实此二药在维持化疗中可见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PFS)延长的生存益处。培美曲赛600mg/m2,第1d,每3d重复,此药已经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用于标准一线治疗后无进展晚期非肺鳞癌患者的维持治疗[2]。此三药静点时间短,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 1.2晚期NSCLC的靶向维持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分子生物学差异,通过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等机制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靶向药物主要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其对于EGFR突变NSCLC的疗效已被认可,对于EGFR野生型其作用仍有争议。埃可替尼是我国资质研制的EGRF-TKI类药物,二、三线治疗NSCLC有效且安全,对于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具有较优的疗效和安全性。贝伐单抗是针对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靶向药物,其在晚期NSCLC的维持治疗中在PFS的延长上也获得了阳性结果[3]。 1.3晚期NSCLC化疗及靶向维持治疗存在的争议虽然晚期NSCLC维持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尚无相关的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维持治疗是在保证较好的生活质量,在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范围内进行的治疗,但化疗药物具有毒性积累的副作用,多次维持化疗很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免疫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