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焙烧烘炉炭块氧化原因分析

焙烧烘炉炭块氧化原因分析

焙烧烘炉炭块氧化原因分析
焙烧烘炉炭块氧化原因分析

焙烧烘炉炭块氧化原因分析

【摘要】焙烧烘炉期间出炉炭块氧化较为严重,通过对出炉阳极炭块质量的跟踪,找出导致炭块氧化的原因,避免阳极炭块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提高炭块质量。

【关键词】炭块氧化;炉墙缝隙;冷却风;填充料烧损;填充料理化指标;填充料粒级

1. 概述

(1)我公司的碳素焙烧工序有1台36炉室、2台54炉室三个生产系统,8个火焰系统,每个火焰系统18个炉室。焙烧炉是敞开式,W型环式炉,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加热升温。焙烧炉结构为9火道8料箱,料箱尺寸为:5438×780×5790mm,每炉室装生块168块,每料箱装3层,每层7块,装填充料约54t。三个生产系统年产预焙阳极达到35万吨。

(2)我公司现处于焙烧炉烘炉阶段,出炉炭块的氧化情况比较严重。就此问题,我们进行了炭块氧化抽样分析。

2. 氧化分析过程

2.1炭块氧化主要表现在炭块表面酥化,掉渣,表面机械强度降低。造成炭块氧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1)装炉时填充料没有装实或焙烧过程中填充料发生局部下陷,致使炭块局部暴露,导致氧化。

(2)装炉时炭块靠近火道墙,焙烧后造成氧化。

(3)出炉时温度过高(出红块),导致氧化。

(4)出炉时间未到就吸出料箱内填充料,也会造成炭块表面氧化。

(5)火道墙有裂纹,燃料进入料箱与炭块接触,将炭块烧损。

2.2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以上原因均不是造成造成炭块氧化的主要原因。王树权[2]等人进而提出了炉室墙缝、炉面预制块(浇铸料)、填充料和冷却对炭块氧化的影响。

2.3根据实察出炉炭块的际观氧化情况(氧化面积大于该面的20%,就判为氧化块),做出分析:

焙烧工艺学

一、焙烧的概念和机理 1 焙烧的概念:焙烧是把压型后的生制品装在焙烧炉内、保护介质(填充料)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按规定的升温速度进行间接加热,使生制品内的黏结剂焦化,并与骨料颗粒固结成一体的热处理过程。 2 焙烧的机理: 炭素生产用的黏结剂一般为煤沥青,是一种由多种多环和杂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少量高分子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生制品中的骨料已经过1300℃左右的高温煅烧,所以焙烧的过程主要就是黏结剂煤沥青焦化形成沥青焦的过程。 二、焙烧目的 焙烧的主要目的是使黏结剂成为沥青焦,把骨料颗粒结成一个整体,获得最大的残炭量,使制品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具体物理化学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排除挥发分 2、降低比电阻,提高导电性能 3、固定几何形状 4、黏结剂焦化 5、提高各项物理化学性能 三、焙烧过程的四个不同阶段 1、低温预热阶段 明火温度350℃时,制品温度在200℃左右,黏结剂软化,制品成塑性状态,这段的升温速度要快一些。 2、挥发分大量排除,黏结剂焦化阶段 明火温度在350℃—800℃之间,制品本身温度在200℃—700℃之间,黏结剂开始分解,挥发分大量排除。450℃—500℃时黏结剂焦化成沥青焦。此阶段必须均匀缓慢的升温。 3、高温烧结阶段 明火温度达到800℃—1200℃,制品本身温度达到700℃以上,黏结焦化过程基本结束。此阶段升温速度可以适当加快一些,当达到最高温度后保温15—20小时,这是为了缩小焙烧炉内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温差。 4、冷却阶段 冷却过程温度下降太快,会引起产品内外收缩不均产生裂纹废品,也会对焙烧炉炉体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冷却降温速度控制在50℃/h为宜,到800℃以下可使其自然冷却,一般到400℃以下方可出炉。 四、对焙烧过程产生影响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升温速度的影响 (二)、压力的影响 (三)、制品收缩的影响 (四)、焙烧炉室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五)、黏结剂迁移的影响 (详细论述省略) 一、填充料的主要作用 1、防止制品氧化 2、固定制品几何形状 3、传导热量 4、阻碍挥发分的顺利排除,同时导出挥发分

焙烧车间操作规程完整

焙烧车间操作规程 燃烧管理操作规程 1.作业程序 新砌筑的炉子首先进行烘炉,然后转入正常的生产。如果烘炉完毕后未转入正常生产,需要停炉且停炉时间较长,当重新开炉启动时,采用手动点火启动。 2.作业准备 增加:凡新进入车间的职工或实习人员必须接受公司、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职工要努力提高安全技术素质,精心操作,做到“四不伤害”。 2.1检查炉室、煤气管道、阀门压力是否符合要求,清理燃烧架上的煤气总管,过滤器、阀门、喷嘴不得有堵塞和泄漏现象。 增加: 操作人员应对车间生产特点充分了解,防止煤气、高温带来的危害;牢记现场所挂的各种安全警告标志。煤气操作和检修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班前、班中喝酒上岗。焙烧炉区域及煤气设施旁严禁吸烟。禁止明火。 进入生产岗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个人的劳保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手套、劳保鞋、防护眼镜等。特殊情况下要穿戴雨衣、雨裤、披肩帽、面罩、口罩或防毒面罩等。爱护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施、装置。

工作中不准穿拖鞋、凉鞋、短裤、背心、严禁光膀子,女工不准穿裙子、裙裤、高跟鞋,长头发盘入帽中。 禁止未经煤气防护和安全部门许可敲打、任意切割、松动煤气设施及附件,并禁止用焙烧炉区域的煤气管道,煤气设施及附件作为电焊机的焊接回路。 非本岗位人员不得触摸和操作任何按钮、开关、阀门,本作业区人员不得操作其不负责的任何按钮。 一切安全装置、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准任意拆除和擅自挪动,工作完后要立即复位。 上下楼梯、台梯要手扶栏杆、脚踏牢,在槽上工作的人员,不允许依靠栏杆休息,更不允许取闹、嬉戏追逐。 二米以上的作业为高空作业,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戴好安全带,并将钩子栓在牢固的地方。 2.2燃烧器、热电偶必须垂直安装。 2.3检查燃烧架、排烟架电源是否插上,供电是否正常。 2.4检查热电偶与负压力传感器信号线是否正确连接。 2.5检查炉面供水压力、压缩空气压力是否正常。 3.作业步骤 3.1移动操作根据移炉操作标准进行。 3.2调温工对炉面设备及升温情况进行巡视、巡视容包括喷嘴盖、热电偶、观火孔盖、插板、负压探头、补偿导线、烧嘴砖等是否正常摆放且无异常,排烟架负压表、燃烧架煤气压力表等仪表是否正常,显

煅烧,焙烧与烧结的区别

焙烧 焙烧与煅烧是两种常用的化工单元工艺。焙烧是将矿石、精矿在空气、氯气、氢气、甲烷和氧化碳等气流中不加或配加一定的物料,加热至低于炉料的熔点,发生氧化、还原或其他化学变化的单元过程,常用于无机盐工业的原料处理中,其目的是改变物料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便于下一步处理或制取原料气。煅烧是在低于熔点的适当温度下,加热物料,使其分解,并除去所含结晶水、二氧化碳或三氧化硫等挥发性物质的过程。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在低于炉料熔点的高温下进行,不同点前者是原料与空气、氯气等气体以及添加剂发生化学反应,后者是物料发生分解反应,失去结晶水或挥发组分。 烧结也是一种化工单元工艺。烧结与焙烧不同,焙烧在低于固相炉料的熔点下进行反应,而烧结需在高于炉内物料的熔点下进行反应。烧结也与煅烧不同,煅烧是固相物料在高温下的分解过程,而烧结是物料配加还原剂、助熔剂的化学转化过程。烧结、焙烧、煅烧虽然都是高温反应过程,但烧结是在物料熔融状态下的化学转化,这是它与焙烧、煅烧的不同之处。 焙烧 1. 焙烧的分类与工业应用 矿石、精矿在低于熔点的高温下,与空气、氯气、氢气等气体或添加剂起反应,改变其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焙烧。在无机盐工业中它是矿石处理或产品加工的一种重要方法。 焙烧过程根据反应性质可分为以下六类,每类都有许多实际工业应用。 (1) 氧化焙烧 硫化精矿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氧化,使矿石中部分或全部的金属硫化物变为氧化物,同时除去易于挥发的砷、锑、硒、碲等杂质。硫酸生产中硫铁矿的焙烧是最典型的应用实例。硫化铜、硫化锌矿的火法冶炼也用氧化焙烧。 硫铁矿(FeS2)焙烧的反应式为: 4FeS2+11O2=2Fe2O3+8SO2↑ 3FeS2+8O2=Fe3O4+6SO2↑ 生成的SO2就是硫酸生产的原料,而矿渣中Fe2O3与Fe3O4都存在,到底那一个比例大,要视焙烧时空气过剩量和炉温等因素而定。一般工厂,空气过剩系数大,含Fe2O3较多;若温度高,空气过剩系数较小,渣成黑色,且残硫高,渣中Fe3O4多。焙烧过程中,矿中所含铝、镁、钙、钡的硫酸盐不分解,而砷、硒等杂质转入气相。

炭素焙烧炉节能研究与应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炭素焙烧炉节能研究与应用 作者:张斌, 谭芝波, ZHANG Bin, TAN Zhi-bo 作者单位:山东晨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00 刊名: 炭素技术 英文刊名:CARBON TECHNIQUES 年,卷(期):2010,29(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吉延新.魏新伟.李宪磊.杨静.于易如.贾鲁宁.王平甫.JI Yan-xin.WEI Xin-wei.LI Xian-lei.YANG Jing.YU Yi-ru.JIA Lu-ning.WANG Ping-fu炭阳极在铝电解槽中混装使用的试验分析和建议[期刊论文]-炭素技术 2011,30(1) 2.魏新伟.吉延新.杜滨滨.刘志强.于易如.贾鲁宁.WEI Xin-wei.JI Yan-xin.DU Bin-bin.LIU Zhi-qiang.YU Yi-ru.JIA Lu-ning优化焙烧曲线生产优质预焙阳极[期刊论文]-炭素技术2010,29(3) 3.顾伟良.薛殿贵.刘春雷.GU Wei-liang.XUE Dian-gui.LIU Chun-lei炭素炉窑的发展趋势及节能措施[期刊论文]-炭素技术2011,30(4) 4.李宪磊.杨静.杜滨滨.于易如.贾鲁宁.王平甫.LI Xian-lei.YANG Jing.DU Bin-bin.YU Yi-ru.JIA Lu-ning. WANG Ping-fu预焙阳极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探讨[期刊论文]-炭素技术2010,29(6) 5.常先恩.陈开斌.CHANG Xian'en.CHEN Kai-bin铝用炭阳极焙烧炉节能技术探讨[期刊论文]-炭素技术 2007,26(5) 6.王忠心.WANG Zhong-xin敞开式阳极焙烧炉发展方向展望[期刊论文]-轻金属2005(5) 7.杨正华阳极焙烧炉节能型炉具的应用与研究[期刊论文]-轻金属2009(8) 8.林萍.张峰.张艳伟.李庆余.王红强.LIN Ping.ZHANG Feng.ZHANG Yan-wei.LI Qing-yu.WANG Hong-qiang铝电解用炭素阳极抗氧化涂层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化工2011,40(1) 9.张明谦.ZHANG Ming-qian预焙炭阳极生产工艺改进[期刊论文]-炭素技术2010,29(5) 10.龚思如.GONG Si-ru提高阳极一级品率,降低阳极消耗[期刊论文]-轻金属2010(10)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d710768254.html,/Periodical_tsjs201005013.aspx

焙烧岗位操作规程

焙烧岗位生产操作规程辽宁省营口久源实业有限公司

硫铁矿的沸腾焙烧 硫铁矿焙烧的基本理念 焙烧的目的和意义 本岗位生产的目的是将原料工段处理后得到的成品硫铁矿加入沸腾炉内,与天然空气混合进行沸腾焙烧,制取含一定SO2浓度的炉气,降温后送往净化岗位。 沸腾炉是否稳定运行,是整个制酸系统能否正常操作的关键。因此人们常说沸腾炉是生产硫酸的“龙头”。要抓好龙头,就必须学习矿石焙烧的基本原理,掌握沸腾炉的各种规律,以保证沸腾炉能长期稳定运行,使炉气中的SO2浓度高而稳,SO3低,不出硫蒸汽,气量不波动,出炉灰渣残硫低。可以归纳成为一句话来要求,就是:炉气质量一高(SO2浓度高),二稳定(SO2浓度和炉气量稳定),三低(灰渣残硫低,SO3和硫蒸汽含量低)。 沸腾焙烧过程的原理 硫铁矿,其主要化学成分是FeS2,来源主要有三个:1,普通硫铁矿;2,与有色金属共生的硫铁矿;3,与煤共生的硫铁矿。硫铁矿在焙烧时,其中硫与空气中的氧化合生产SO2,通常称为炉气,铁与空气中的氧化合生成氧化铁,通常称为矿渣。 一.硫铁矿焙烧的主要化学反应: 硫铁矿的焙烧过程由若干化学反应构成。 第一步:二硫化铁受热分解为一硫化铁和单质硫: 2FeS2(固) = 2FeS (固) + S2 + Q (2—1) 第二步:单质硫和一硫化铁的燃烧,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一硫化铁被氧化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 S2(气)+2O2(气)=2SO2(气)+Q (2---2) 4FeS(固)+7O2(气)=4SO2(气)+2Fe2O3(固)+591.41千卡(2—3) 3FeS(固)+SO2(气)=3SO2(气)+Fe3O4(固)+416.65千卡(2—4) 当炉内过剩空气较多时,FeS的燃烧反应式按式(2—3)进行,所得矿渣主要成份的Fe2O3, 呈红色;当炉内过剩空气较少时,反应式则按(2—4)进行,所得矿渣主要成份是Fe3O4, 呈黑色。 综合以上四个反应式便得到下面两个总的反应式: 4FeS2+11O2=2Fe2O3+8SO2+790.52千卡(2—5) 3FeS2+8O2=Fe3O4+6SO2+566千卡(2—6) 所有,硫铁矿焙烧是放热反应,一般靠本身的反应热维持焙烧温度。 二,沸腾炉固体流态化的基本原理 (一)理想沸腾床(固体流态化): 理想沸腾床有平衡清晰的膨胀界面,而且固体颗粒很均匀地分布在流体中,因而称为“散式流态化” “散式流态化”的矿粒群与气流运动的相对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静止阶段。这时的矿粒群称为固定床。在这个阶段中,通过床层的气体与床层颗粒间的摩擦力(也就是气体所受到的阻力),随气流速度上升而变大,床层压力逐渐上升,此时气体通过床层的压力降与空床气速关系呈直线关系,至粒子开始运动前,床层的

焙烧车间年终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值逢岁末,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内心不禁感概万千。一年来,作为氧化铝一厂焙烧车间甲班班长,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工作,拼搏创新,在公司领导及焙烧甲班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并且优秀地完成了车间下达的各项生产目标任务。 2013年是公司制度改革及技术创新变动较大的一年,我们焙烧甲班在努力适应新的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下,以公司年度生产计划为工作主线,在车间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全体员工紧密团结,努力奋斗,以“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为工作追求目标,以人员素质管理为突破口,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大力推动推动班组基础管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车间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积极努力地开展各项工作,班组建设也得到提高。 现把一年来的工作从安全、班组建设、技能提高、设备管理、质量保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作以汇报总结,具体如下: 一、切实履行本岗职责,力争做一名合格的职工 班长是车间领导与班组职工之间联系的桥梁,是班组职工心声的反映者,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我时刻感受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班长,我真正关心本班职工的根本利益,真正相信和依靠本班职工,全心全意为本班职工服务。在平时的工作期间,我认真听取上级工作指令,仔细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本班职工关心车间的发展,愿意为车间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我就不遗余力的反映本班职工的心声,确保了班组人员与车间领导及时沟通,问题不藏在心里。 二、警钟长鸣,抓好安全工作 在工作中我始终把安全放在我工作的第一位。强调班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树立班组团队为核心,以强化班组管理为重点,以打造安全为主线,并提出一些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要求: 1、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把安全放在心里,把过去嘴上讲安全变成了现在心中想安全。形成安全工作天天讲,人人抓的良好局面。

焙烧工国家职业标准概况

国家职业标准 焙烧工 (审定稿) 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拟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焙烧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焙烧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控制、调节焙烧炉、煅烧炉、烧结机及附属设备等,制备熔炼炉原料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外,粉尘,有毒有害,高温,噪音。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观察、判断和计算能力,动作协调性较好,具有从事一定劳动强度工作的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中级、高级均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均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及设备 标准教室及相应的焙烧设备。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⑵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1年以上。 ⑶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⑵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

焙烧极常见外观缺陷分析

焙烧极常见外观缺陷分析 摘要:本文立足于阳极焙烧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及取得的经验,对焙烧块常见外观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探索。 关键词:焙烧外观缺陷分析探索 一、焙烧的目的 焙烧是炭阳极生产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序之一。在一定的混捏配料、振动成型工艺下形成的生块经过热处理,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理化性能和外观要求的熟块,以满足铝电解生产工艺之需要. 二.焙烧机理 1.以粘结剂-改质沥青为载体看生块在焙烧过程中的变化:(附表格1) 表-1 生块焙烧过程中性能变化表

[注:本组数据取自于<<炭素工艺学>>--冶金工业出版社,仅供参考] 2.石油焦煅烧温度T1 阳极焙烧温度T2 电解液温度T3 之间的内在逻辑性:T1>T2>T3 其中兼顾考虑到a。石油焦中硫份在焙烧过程的气胀行为;b。石油焦和沥青在电解过程中存在选择性氧化之差异(即工业术语下的掉炭渣)一般T1略大于T2 3。改质沥青即高温沥青,和一般中温沥青相比,其软化点高(95-120℃),挥发份含量低、残炭率高. 从以上可知焙烧过程实质上是粘结剂-沥青不同温度段的软化迁移、挥发份逸出、焦化收缩特性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常见外观缺陷: 焙烧阳极质量主要从理化性能和外观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衡量。作为外观质量更为直观地体现了阳极焙烧的过程控制状态和特征。1998年至1999年焙烧块质量情况见表2: 表-2 98-99年焙烧块外观质量统计表

由表明显看出,不合格项主要为:水平裂纹、垂直裂纹、孔间裂纹及其它(包括长包、底缺、掉棱角、变形、粘料等). 四、焙烧裂纹 裂纹是最常见的外观缺陷,主要体现为孔间裂纹.水平垂直裂纹.从工业生产上看,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前期的密度差在后期相对一致温度下因收缩不一造成的裂纹. 2.前期相对均匀的密度在后期较大温差下收缩不一产生的裂纹. 3.内在的气体急剧逸出造成过大的应力. 然而对于同一制品裂纹,其往往是以上三种原因掺混在一起综合作用的结果.使解决实际问题的难度比理论上分析要复杂得多.这时候只有在理论指导下,通过实践摸索的经验才能进一步从中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在。 <一>.水平、垂直裂纹

焙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焙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焙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一、开停车操作 1.开车前的准备 1)新炉或大修后的开车准备 检查焙烧炉本体,(入孔、点火孔、下料口、排渣口、气体出口等处的衬砖是否符合要求)炉膛内是否清理干净。 2)排渣是否完好,排渣口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3)焙烧炉冷却水管上水是否畅通,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风帽周围的耐火泥是否填好,高度是否符合要求,风眼有无堵塞。 5)风室和风管内是否清理干净,阀门是否灵活好用。 6)原料贮斗内有无存矿,投矿插板是否灵活好用。 7)旋风除尘器,排灰是否畅通,顶部砂封是否打开。 8)喂料皮带调速电机是否完好,减速机电位是否正常,空转是否良好。

9)油泵、油枪、空压机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可炉外点燃检查)准备好升温用的柴油,点火物及所用工具。 10)操作场地是否清理干净,防护用品是否完备,安全设施是否完好。 11)仪表是否准确,照明是否完善。 3.短期停车后开车准备 1)检查所检修设备是否完成,入孔及沙封是否密封。 2)联系原料工段供矿,和锅炉控制水位至正常。 3)检查各排灰点是否畅通。 4)开启空气鼓风机冷却水至正常,通知电工给风机送电。 6.短期停车后的开车 1)接到开车通知后,做好启车准备,待SO2风机启动后,即可启鼓风机。 2)启动喂料皮带,联系排渣岗位启动排渣设备。 3)将风量压力,温度逐渐提到正常操作指标范围内。 4)检查焙烧炉,旋风除尘器排渣排灰是否畅通。 7.停车 A、短期停车:

焙烧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焙烧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本制度依据****有限公司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 2.车间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安全生产实行层层负责制。工段长为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依次为值班长、安全员、班组长;事故直接责任人。在日常工作中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 3.建立由工段长亲自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工段长为组长,崔健专兼职安全员、值班长、技术员为班组的管理体系。工段长负责全面安全工作;安全员协助工段长搞好安全工作的学习、宣传、培训、监督、考核及事故处理等日常工作,值班长负责所辖区域的安全工作,并组织学习、培训,搞好监督、考核等工作;班组长负责本班组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执行公司及分厂下达的安全生产指令,督促员工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并积极搜集员工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每位员工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三不伤害。安全生产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制,纳入管理人员考核内容。 4.安全生产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贯彻公司安全生产制度,抓好分厂安全生产制度的实施,强化安全生产教育。 4.1建立《碳素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相关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在生产实践中补充和完善。 4.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级培训。 4.2.1新员工进入公司后,由生产部管理处实施公司级培训。 4.2.2新员工进入碳素厂,由碳素厂实施部门级培训,由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具体实施,学习内容包括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特点,安全多发区和安全多发工种以及本部门发生的典型事故进行分析,吸取教训。 4.2.3 新员工进入到工作岗位时,由基层负责人班组长组织实施基层级安全生产培训,培训内容为:结合本岗位实际学习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对本岗位发生过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吸取教训。 4.2.4 新员工培训结束,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坚决杜绝各级培训走过场现象。正式上岗后,试用期内,由基层负责人指定有经验的老员工进行跟踪帮教。 4.3搞好安全生产中的劳动保护工作。 4.3.1 在工作时间内,各工种、各岗位员工必须严格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劳保手套等劳保用品。 4.3.2在工作中,有特别规定的,依照特别规定穿戴专用劳保器具。(如浇铸、气割、炉台等必须戴面罩) 4.3.3在工作时间内,劳保应穿戴规范,工作服不得坦胸露背,不得有明显破损,工作服应干净,工作服应扣好纽扣,安全帽应整洁,完好,工作时应系好带子。劳保鞋应完好,鞋带松紧适宜。 4.3.4劳保用品提前报废的,员工应自行配备(可到公司申请购买),不得穿戴不具备劳动保护功能的着装。 4.4做好重点危险区域的安全生产预防工作。 4.5专兼职安全员应经常到车间现场巡视,对安全多发区和安全多发工种重点巡视,及时发现车间存在的危险区域,和安全生产隐患,并组织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各车间负责人(含值班长,下同)对已制定的安全措施应经常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执行到位,并搜集相关改进意见。 4.6安全员应对已确定的危险区域及时设置危险标识或设置防护装置。重要地带应配备特殊

焙烧技术

焙烧技术 目录 焙烧技术-焙烧 把物料(如矿石)加热而不使熔化,以改变其化学组成或物理性质 焙烧:roasting 焙烧技术-简介 固体物料在高温不发生熔融的条件下进行的反应过程,可以有氧化、热解、还原、卤化等,通常用于无机化工和冶金工业。焙烧过程有加添加剂和不加添加剂两种类型。 不加添加剂的焙烧也称煅烧,按用途可分为:①分解矿石,如石灰石化学加工制成氧化钙,同时制得二氧化碳气体; ②活化矿石,目的在于改变矿石结构,使其易于分解,例如:将高岭土焙烧脱水,使其结构疏松多孔,易于进一步加工生产氧化铝;③脱除杂质,如脱硫、脱除有机物和吸附水等;④晶型转化,如焙烧二氧化钛使其改变晶型,改善其使用性质。 加添加剂的焙烧添加剂可以是气体或固体,固体添加剂兼有助熔剂的作用,使物料熔点降低,以加快反应速度。按添加剂的不同有多种类型: 焙烧技术-氧化焙烧 粉碎后的固体原料在氧气中焙烧,使其中的有用成分转变成氧化物,同时除去易挥发的砷、锑、硒、碲等杂质。在硫酸工业中,硫铁矿焙烧制备二氧化硫是典型的氧化焙烧。冶金工业中氧化焙烧应用广泛,例如:硫化铜矿、硫化锌矿经氧化焙烧得氧化铜、氧化锌,同时得到二氧化硫。 焙烧技术-还原焙烧 在矿石或盐类中添加还原剂进行高温处理,常用的还原剂是碳。在制取高纯度产品时,可用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作为焙烧还原剂。例如:贫氧化镍矿在加热下用水煤气还原,可使其中的三氧化二铁大部分还原为四氧化三铁,少量还原为氧化亚铁和金属铁;镍、钴的氧化物则还原为金属镍和钴。因为该过程中的三氧化二铁具有弱磁性,四氧化三铁具有强磁性,利用这种差别可以进行磁选,故此过程又称磁化焙烧。 焙烧技术-氯化焙烧 在矿物或盐类中添加氯化剂进行高温处理,使物料中某些组分转变为气态或凝聚态的氧化物,从而同其他组分分离。氯化剂可用氯气或氯化物(如氯化钠、氯化钙等)。例如:金红石在流化床中加氯气进行氯化焙烧,生成四氯化钛,经进一步加工可得二氧化钛。又如在铝土矿化学加工中,加炭(高质煤)粉成型后氯化焙烧可制得三氯化铝。若在加氯化剂的同时加入炭粒,使矿物中难选的有价值金属矿物经氯化焙烧后,在炭粒上转变为金属,并附着在炭粒上,随后用选矿方法富集,制成精矿,其品位和回收率均可以提高,称为氯化离析焙烧。 焙烧技术-硫酸化焙烧

焙烧车间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章原料技术操作规程 (3) 1.1 原料工艺概述 (3) 1.1.1 工艺过程叙述 (3) 1.1.2 原料作业区得划分 (3) 1.2 工艺流程 (3) 1.2.1 原料工段工艺流程 (4) 1.3 原料规格要求 (5) 1.3.1 原料规格 (5) 1.3.2 原料真实比重 (5) 1.3.3 原料堆积比重 (5) 1.3.4 硫铁矿的安息角 (5) 1.4 岗位任务及管理范围 (5) 1.4.1 岗位任务 (5) 1.5 开停车操作 (6) 1.5.1 开车前的检查: (6) 1.5.2 开车操作 (6) 1.5.3 停车操作 (6) 1.6 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6) 1.6.1 皮带运输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6) 1.6.2 拣杂质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6) 1.6.3 抓斗桥式起重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7) 1.6.4 直线振动筛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8) 1.7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9) 第二章沸腾焙烧技术操作规程 (20) 2.1 概述 (20) 2.1.1 工艺概述 (20) 2.1.2 工艺流程 (20) 2.2 主要工艺指标 (21)

2.2.1. 焙烧工艺指标: (21) 2.2.2 进入制酸系统的烟气状况 (22) 2.2.3 沸腾焙烧炉出口烟气条件 (23) 2.2.4 沸腾炉焙烧灰渣成分 (23) 2.3 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分述 (23) 2.3.1 沸腾炉司炉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23) 2.3.2 沸腾炉副司炉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32) 2.3.3 炉前风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34) 2.3.4 突然掉闸操作 (34) 2.3.5 开炉风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含扫除岗位操作规程) (35) 2.3.6 油库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36) 2.3.7 余热锅炉司炉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37) 2.3.8 除尘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46) 2.3.9 气力输送岗位操作规程 (47)

金矿石预处理工艺之焙烧氧化工艺

2焙烧氧化工艺 焙烧法是利用高温充气的条件下,使包裹金的硫化矿物分解为多孔的氧化物而使浸染其中的金暴露出来。焙烧法作为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方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该法对矿石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操作、维护简单,技术可靠,但由于传统的焙烧处理放出S02, AS203等有毒气体,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但随着两段焙烧、循环沸腾焙烧、富氧焙烧、固化焙烧、闪速焙烧、微波焙烧等焙烧新工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髙了金的回收率,并且投资和生产成本相应降低,从而使焙烧氧化法又成为难浸金矿石预处理优先考虑的方案之一。 2.1焙烧氧化工艺的基本原理 高温条件下,难处理金矿将发生如下主要化学反应: 对于黄铁矿: 3FeS 2+ 8O 2 ====Fe3 3 4 + 6SO 2 ↑ (5) 4FeS 2+ 11O 2 ====2Fe 2 O3 + 8SO 2 ↑ (6) 对于砷黄铁矿,在氧气不足和约450℃时: 3FeAsS==== FeAs 2 + 2FeS + AsS ↑ (7) 12FeAsS + 29O 2====4Fe 3 O 4 + 6As 2 O 3 ↑ + 12SO 2 ↑ (8) 在600℃以上时: 4FeAsS====4FeS + As 4 ↑ (9) As 4+ 3O 2 ==== 2As 2 O 3 ↑ (10) 2.2焙烧氧化工艺技术特点 (1)该工艺处理速度快,适应性强,尤其是对含有机碳的矿石针对性强。 (2)副产品可以回收利用,可以综合回收砷、硫等伴生元素。

(3)在焙烧过程中,能造成硫化矿的“欠烧”或“过烧”,影响金的浸出率。 (4)焙烧过程产生大量的二氧体硫和三氧化二砷等有害气体,收尘系统复杂。 (5)工艺流程长而且复杂,操作参数要求严格,生产调试周期长。 (6)受到硫酸市场的影响和制约,酸价的波动直接影响该工艺的合理性。两段焙烧原则工艺流程见图2。 图2两段焙烧原则工艺流程图 2.3国内外焙烧氧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现状 目前最常见的焙烧氧化工艺主要有针对金精矿的两段沸腾焙烧和针对原矿 的固化沸腾焙烧。 对于含相当数量砷的金精矿一般采用两段焙烧工艺,即在400 ~450弋下控制弱氧化焙烧气氛或中性气氛,含砷矿物被氧化生成挥发性的三氧化二砷,同时

电解铝预焙阳极炭块焙烧质量分析

电解铝预焙阳极炭块焙烧质量分析 一、前言 我公司焙烧有54炉室和18炉室两个生产系统,焙烧炉是敞开式、w型环式炉,分别采用煤气和重油做燃料进行加热升温。54室焙烧炉结构为8火道7料箱,料箱尺寸为:3440×730×4170mm,每炉平装生块84块,有三个火焰系统每个火焰系统为18个炉室。18室焙烧炉结构为9火道8料箱,料箱尺寸为:5330×703×5240mm,每炉立装生块192块,一个火焰系统。两系统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 二、制定合理的升温曲线 焙烧是炭素制品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工序,生坯炭块的焙烧是生坯炭块在专门设计的加热炉内周围用填充料隔绝空气,按一定升温速度将生坯加热到1000℃---1050℃左右的生产工序。在焙烧过程中生坯炭块主要是进行粘结剂的分解和聚合反应。焙烧的升温速度、温度梯度及最高温度对阳极质量都有很大影响。 生坯炭块在焙烧过程中主要是粘结剂的焦化过程,即是沥青进行分解、环化、芳构化和缩聚等反应的综合过程。具体生坯炭块在焙烧炉内焦化过程与温度加热变化如下表。 我公司根据生坯炭块在焙烧炉内焦化的过程及54室焙烧炉室、18室焙烧炉室的结构和煤气、重油的热值计算,分别对54室焙烧炉室和18室焙烧炉室采用了252小时和168小时的加热炭块升温曲线的生产过程。移炉周期分别采用36小时和28小时。 低温预热阶段 200℃左右 制品粘结剂开始软化 中温阶段 200℃--300℃ 制品内吸附的水和化合水以及低分子烷烃被排出。 400℃ 以上变化最为突出 500℃--650℃ 碳环聚合形成半焦 高温烧结阶段 700℃以上

半焦结构分解,逐渐形成焦炭,构成乱层堆积结构基本单位的六角网状平面。 900℃以上 这种二维排列的碳原子网格进一步脱氢和收缩,以后就变成了沥青焦。 燃料生产大规格炭块和炭块平装的生产要求,及用重油作为燃料生产大规格炭块和炭块立装的生产要求,该曲线容易操作又安全,尤其在排出挥发份阶段,排出的挥发份不但能充分燃烧,焦化反映比较彻底,而且对低温炉室起到一个很好的预热作用,使系热得到合理利用,烟气进入烟斗后温度平均为200 ℃,到净化系统温度在60℃--130℃,达到技术要求,有利于净化系统对烟气的净化与排放。从产品质量取样结果分析看,理化指标和外观质量都比较好,故我公司54室焙烧炉室采用252小时加热升温曲线,18室焙烧炉室采用168小时加热升温曲线是合理的。 三、炭块变形破损原因分析及解决 生炭块经过焙烧后出下列几种废品 1.立装炭块炭碗塌陷变形 18室焙烧炉室立装炭块经焙烧后炭碗塌陷变形,导致阳极导杆不能安装。其原因: 1.1立装炭块在炉室内填充料不能将炭碗填实, 炭碗内有空隙。在焙烧炭块过程中制品处在软化阶段时,由于炭碗内有空隙炭碗处制品塌陷引起变形,造成废品。 1.2生炭块粘结剂用量偏高。 1.3振动成型压力较低。 我公司现使用纸板将装满填充料的炭碗先固定后再装炉。具体是先将填充料填满炭碗,再用根据炭碗结构尺寸制作的纸板将炭碗内的填充料固定,使立装起的炭块炭碗内被填充料填实,在焙烧过程中炭块炭碗内没有空隙就避免了炭块炭碗的变形。 2.炭块表面出现裂纹 2.1横裂:横裂是沿制品方向产生的裂纹,主要是生炭块质量偏低所引起,其原 因: 2.1.1原料煅烧温度过低,炭质原料得不到充分收缩,挥发分不能完全排除,原料理化性能达不到稳定。在焙烧进程中骨料颗粒产生大的二次收缩,则可能在炭块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裂纹(网状)。 2.1.2振动成型进糊料温度低,振动时间不够。 2.1.3前后糊料的差别较大且结合不好,振动成型时造成生炭块内部结构有缺陷,虽然

焙烧车间安全作业规程

版次:第一版 1、目的 为了提高操作人员个人防护意识与安全素质,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焙烧车间岗位操作。 3、内容 焙烧、平盘岗位安全作业规程 1、一般要求 1.1凡新进入车间的职工或实习人员必须接受公司、厂、车间、班组四级安全教育,经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职工要努力提高安全技术素质,精心操作,做到“四不伤害”。 1.2操作、维护和巡检人员应对我车间生产特点充分了解,防止煤气、高温、高压、高 浓度碱液带来的危害;牢记现场所挂的各种安全警告标志。煤气操作和检修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1.3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班前、班中喝酒上岗。焙烧炉区域内及煤 气设施旁严禁吸烟。禁止明火。 1.4进入生产岗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个人的劳保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手套、劳 保鞋、防护眼镜等。特殊情况下要穿戴雨衣、雨裤、披肩帽、面罩、口罩或防毒面罩等。 爱护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施、装置。 1.5工作中不准穿拖鞋、凉鞋、短裤、背心、严禁光膀子,女工不准穿裙子、裙裤、高 跟鞋,长头发盘入帽中。 1.6生产区域的一切危险场所,必须悬挂明显的警告标志,他人不得乱动或损坏。 1.7平盘生产现场必须备有1%的硼酸洗液。 1.8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开动和挪动设备及安全装置。拒绝开动和使用有危及生命安全 的机具、设备。工具使用前必须要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使用。 1.9消防设施及防火用具应保持完好,不准挪作它用。煤气检测仪要定期校验,确保可 靠有效。 1.10按正常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和组织生产,经常检查生产现场的环境及设备的运转状 况,消除隐患做好安全文明生产。 1.11现场物品必须定置管理,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1.12槽面(路面)保持干净,对积水、碱、油要及时清扫干净,以防滑倒伤人,杜绝 跑、冒、滴、漏现象,发现漏点要及时治理,巡检过程要小心行走,以免跌倒。 1.13地沟、槽罐盖极要齐全并盖好,绝不允许挪用;走路时脚不得踩在盖板上,以防 掉入烧伤。 1.14搬运重物品作业时,人员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协调一致配合好,严禁盲干。 1.15不违章作业,并随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调度和安排。 1.16禁止未经煤气防护和安全部门许可敲打、任意切割、松动煤气设施及附件,并禁 止用焙烧炉区域内的煤气管道,煤气设施及附件作为电焊机的焊接回路。 1.17非本岗位人员不得触摸和操作任何按钮、开关、阀门,本作业区人员不得操作其 不负责的任何按钮。 1.18一切安全装置、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准任意拆除和擅自

矿物原料焙烧原理及方法

https://www.sodocs.net/doc/d710768254.html, 矿物原料焙烧原理及方法 矿物原料焙烧是化学选矿的预处理作业或独立的化学选矿作业。即在适当的焙烧气氛和低于矿物原料熔点温度等相应条件下,通过加热升温焙烧使矿物原料中的目的矿物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工艺过程。通过焙烧可使目的矿物转变为易于通过浸出或易于用物理选矿分选分离的矿物形态。焙烧使矿物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使物料(焙砂)的物理形态变得疏松、多孔,为后续作业处理创造了必要条件。焙烧还可除去(回收)易挥发的组分(杂质)。 根据矿物焙烧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工艺参数,焙烧可以分为氧化焙烧、还原焙烧、氯化焙烧、钠化焙烧合硫化焙烧等。 在选矿中采用焙烧法处理的物料常为难选原矿以及物理选矿所得粗精矿和难选的中矿等。焙烧产品有焙砂、干烟尘剂湿法收尘集气产品等。并可相应使用适宜的方法分别处理,回收其中的有用组分。影响焙烧的主要因素有焙烧温度、反应氛围和时间、反应气氛的浓度、气流运动的絮流度以及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物料粒度、孔隙率、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等。焙烧法的不利因素是能耗较高,操作控制条件严格,环境污染与治理务必采取相应措施。 矿物热分解是将矿石或人造化合物加热到一定物度,使之分解为组成较为简单的化合物(含气体),或者是使原矿物晶型发生转变的工艺过程。矿物热分解液称款物的煅烧。碳酸盐的热分解有称为焙解,名称不同,实质一样。不论是金属矿还是非金属矿采用煅烧分解矿物都非常普遍。像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氢氧化物、硅铝酸盐等矿物往往都少不了通过煅烧分解矿物、改变晶型、构造与形态。高岭土等黏土矿物的煅烧生加工,在近20年来发展迅速。 化合物热分解的平衡常数等于该化合物的热分解压,此分解压可作为该化合物热稳定性的度量。化合物热分解压愈大,热稳定性愈小;反之,热分解压愈小,热稳定性愈大,愈难发生热分解。有些化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时,虽其组成未发生变化,但其晶型已产生了变化,物理化学性质液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氧化矿物、硫化矿物、硫酸盐、氢氧化物和各种含氧酸盐等各种不同化合物(矿物)的分解压不同,通过控制煅烧温度、气相组成,可选择性地使某些化合物产生热分解,或发生晶型转变,继而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分选。 通过控制焙解温度和气相组成,即可选择性地分解、改变碳酸盐组成,然后用化学或物理方法选别,达到富集有价组分和去除杂质的目的。

焙烧车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演练

焙烧车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焙烧车间 2010 年3 月 焙烧车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 组织机构及职责 1.1组长(车间主任)职责:

负责组织制订现场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一旦发生事故,按照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实施救援。 1.2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职责: 协助组长负责组织危险源的检查工作,负责应急事故处置的具 体指挥工作,负责监督、检查现场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的学习演练,并考核。 1.3成员(各班班长)职责: 1.3.1组织岗位人员学习、掌握安全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标准、控制预案。 1.3.2负责监督、检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学习演练、考核。 1.3.3负责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的组织处理、汇报。 1.3.4负责设备日常维护和点检。 1.3.5负责设备的缺陷处理、方案的制定。 1.4 运行岗位作业人员职责: 1.4.1认真学习和遵守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1.4.2加强设备保养维护 1.4.3按时参加各种安全活动,搞好现场文明。 1.4.4按时按点巡视和处理问题。 1.4.5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1.4.6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并提出有效的措施。

2. 应急处置方案 2.1排烟架及烟道着火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1.1现象: 2.1.1.1排烟架着火现象: 排烟架着火时,排烟架支管和火道口连接处冒黑烟、支管发红;排烟架总管温度急剧上升。 2.1.1.2烟道着火现象:烟道着火时,排烟架负压突然下降,离着火最近的排烟架有可能出现突然向上反弹的现象;排烟架与烟道接口密封处、排烟架支管会出现冒烟现象,烟道出口温度急剧上升;净化烟道总管温度异常(温度波动较大或者几分钟内上升较快)。 2.1.2应急处置方案: 2.1.2.1调温工发现排烟架或烟道着火时,应立即告知净化工、班长;班长通知调度及车间主任。 2.1.2.2净化工得到炉面排烟架或烟道着火后,净化工停相应炉面的净化风机并转入直通烟道,关闭预除尘烟气进口蝶阀和电捕烟气出口蝶阀,退出电捕器高压电捕,通知电工断开电源,接地放电,同时开大喷淋水,以防火源进入电捕。 2.1.2.3着火系统的调温工迅速关闭与排烟架相接的烟道蝶阀,防止火源进入烟道,随后关闭燃烧架电源。 2.1.2.4炉面其他系统的调温工迅速也关闭各自系统的燃烧架电源,同时关闭与着火排烟架相接的烟道蝶阀,防止火源窜入排烟架。 2.125各系统调温工迅速打开各自系统2P的D孔、3P的A C、D 孔火道盖,使火道挥发份及时排出,避免因挥发份聚集发生爆炸; 2.1.2.6提起所有燃烧器,关闭相应观火孔; 2.1.2.7提起零压架传感器,关闭相应观火孔;

不同焙烧条件对载体性质的影响

不同焙烧条件对载体性质的影响 向绍基李亚昆方维平 (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省抚顺市,113001) 一、前言 l本文主要考察了挤条成型之后的载体经不同干燥,焙烧方式对其性质的影响,以揭示其中的规律.供工业生产之借鉴和利用:t 有关氧化铝载体的性质受制备条件影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氢氧化铝中和成胶过程诸多因素对其性质的影响“、2、3];中国发明专利CNl087289cn中提出一种大孔Y—Al:0。载体的制各方法:将Y—Al:0。前身物的含水颗粒物料,瞬问升温至500—650℃,并在高温下维持数小时,能制得的Y—Al:0。载体平均孔径大、孔分布集中、强度好、堆积密度适中.Jaworska等嘲发现不同的焙烧方式和气氛可形成不同的氧化铝晶相。而有关挤压成型的过程及其随后的干燥、焙烧过程对氧化铝载体的孔结构、强度等的影响往往没有得到重视.早期的工作中,人们的观点认为载体的强度越大越好,其实不然。 近来通过实验工作发现,要获得较好的载体强度往往以牺牲载体的孔结构性质为代价。对于细小的条,若强度过好,还会带来切条的困难,由于目前工业上切条技术不过关,当小条的强度过高时,在切条过程中收率降低、损失大、不经济,因此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挤条成型过程中,仔细地考查每一个环节的影响因素.控制载体的强度,在满足工业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强度,改若载体的孔结构性质,挤条成型之后的条,经过传输、干燥、浸渍等生产过程之后,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自动断条成符合要求的长度范围.这样可以去掉切条的生产步骤,有利于降低整个载体韵生产成本,但对挤条成型的技术提出了挑战,有必要仔细的考查挤条成型前后各细节对载体强度、孔结丰目性质的影响。 二、实验部分 采用工业上最常用的成型方法: ①硝酸、田菁粉、氢氧化铝干胶粉挤条制得的氧化铝载体;②醋酸、田菁粉、硅溶胶和氢氧化铝于胶橙制得的硅铝载体。 焙烧方式: l、挤出条凉干、干燥、升温至550"C、恒温4小时; 2、挤出条直接干燥、升温至550℃、恒温4小时; 3、挤出条升温至550℃、恒温4小时; 4、挤出条直接放入550℃焙烧炉中恒温4小时。 表I载体的性质 —磊磊——1蕊r——面F——芤j至—面表面强度孔容孔径比表面方式N/ramm垤Ⅱmm‘,gN/mmml,gn”竺:!! r18.70.5688.9825318.30.6008.80273 219.10.5839.42247一一一一 314.20.6099.5925415.50.6399.6l266 111::坐壑!!:塑2塾!!:!!:§墅!:;!!墼.载体低温氮吸附曲线和孔分布数据略。 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