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徐国源

2007年05月10日08:59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语言学以句子为研究单位,超越句子的单位称之为“话语”。话语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整部作品。换言之,话语是一个语句系列或语句系统。

作为一种信息的传达机制,话语承担了两种类型的沟通功能:一种是描述外在的事物和种种景象,法国理论家热奈特称之为“显示”;另一种是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热奈特称之为“讲述”。就新闻的叙事话语来看,尽管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和对立,但是,具体的话语活动通常有所侧重。总的来说,叙事话语可以划分为“以叙述事实为主”和“以表现情态意念为主”两种向度。

按照荷兰学者梵·迪克的分析,以深度报道为代表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新闻话语,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强调新闻事件真实性的描述性话语;

(2)建立新闻事实之间联系的建构性话语;

(3)提供情感、态度、观点等信息的暗示性话语。[1]

从新闻话语分析中不难发现,第一类的描述性话语以叙述事实为主,它的功能是“显示性”的;而第二类的建构性话语和第三类的暗示性话语则有明显的主观性,是一种以表现情感意念为主的话语形态,其特征是“讲述性”的。新闻话语的微观结构分析,为我们从事深度报道写作打开了全新的视界。

一、多样化的话语功能

我们知道,深度报道之“深度”,既来源于事实本身,也离不开记者对事实的开掘。前者要求以客观、公正的原则,陈述事件,列举数字和细节,其话语形式通常是“描述”;后者则强调记者主体倾向的渗透,在立场与视角的统摄下,以情感意念涵化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价值判断,因此其话语形式是“讲述”。一般来说,真正优秀的深度报道其话语形态往往是多元而丰富的,参差、变换的话语风格能够反映记者的笔力与才情。

我们不妨逐段分析深度报道《中国土地忧思录》文本之第五部分《也为城市居民说句话》,其话语形式就显得迅疾多变而富有韵致:

(1)观点――大多数市民从中国的“圈地热”中受益有限。

(2)引述――《参考消息》刊载《制造一颗经济定时炸弹》:在北京,平均每3000个市民就有一家房地产公司!全中国有超过3万家的房地产公司。

(3)引述,延伸认识――常驻北京的政治经济学家劳伦斯·布拉姆文章:建筑狂潮仍在继续。台商透露,为了得到批准和许可证,他们平均每月需要支出几十万人民币的娱乐费。

(4)阐释――这些黑暗的成本堆积成高耸入云的房价,需要一般人家两辈子积蓄才能购置。

(5)转述和引述:国土资源部提供的统计表明,80年代末以来,土地出让、转让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最保守的估计每年也达100亿元以上,“比走私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6)阐释――中国房地产泡沫直接威胁中国脆弱的银行系统。

(7)举例、阐释――以北京为例,多数企业由于缺乏开发实力,往往靠炒地皮、卖项目维持生计。

(8)转述――据媒体透露,只有近亿元资金却敢操作十几亿、几十亿项目的企业大有人在。

(9)引述――央行公布《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违规贷款严重,违归金额总数高达366亿元,实际数字比这还要大。

(10)观点――有些城市的拆迁改造史,简直变成了居民的辛酸史、血泪史,破坏了经济发展、市场秩序、社会公平与稳定。“拆迁”已成为与“三农”(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同样突出、同样是新一届政府必须重点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

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记者在叙述中基本上采用了引述与阐释、陈述与议论、主观与客观等不同话语交替转换的笔法,也就是描述性话语与讲述性话语轮换展开的叙事方式。我们认为,恰恰是这种“转换”或“轮换”,使不同的话语功能得以生发,并构成了行文生动、奇崛多变的审美效果。

另外,稍需作点说明的是本文中“引语”的使用。深度报道中的引语是记者叙述话语中的话语,有人称之为叙述语言的“次语言”。西方新闻界历来十分重视引语的恰当使用,认为“无引语不成报道”,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专业规则。为了说明不同的引述形式会产生不同效果,或者说“形式”会赋予“内容”以新的意义,我们仍然以深度报道《中国土地忧思录》加以说明:

(1)直接引语。直接引语通常忠实再现消息来源的讲话,记者叙述的干预程度最轻,保留了消息来源独特社会站位和话语习惯。如:

2006年7月初,一位北京的部委领导到南方考察,经过一个地级市时,当地市长向部长夸耀说:本市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没有花财政一分钱,却建成了全市最漂亮、最高档、最绿色、最适合人居住的社区。

这位曾在地方工作的部长不客气地说:“这件事你蒙不得我,我了解这勾当。从农民手里贱征贵卖,你没花一分钱,也许还赚钱呢。这哪里是征地,分明是吸血嘛!”

这个直接引语形成了独立的话语形象,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在引号的作用下,使人物的话语即时地呈现出电视新闻的“同期声”的音响效果,强化了记者相关叙述的合法性。

(2)“带特色”的部分直接引语。“带特色的”部分直接引语是深度报道中的特色品种,它产生一中特殊的聚焦作用,即所引用的“特色词语”往往会比全部引述看上去更有力,并形成注意力的焦点。如:

《参考消息》转发的上述报道或许不尽准确,而国土资源部提供的统计则表明,80

年代末以来,土地出让、转让所早晨的国有资产流失最保守的估计每年也达100亿元以上,“比走私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这里的部分“引述”是一个特色话语,形成“焦点”效应:不仅使读者直接地感知问题的危害和严重性,而且那种不完整的状态突然置身于记者的叙述话语中,使读者感受心理产生了骤然变化,从而形成新异刺激。

(3)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相比,间接引语为叙述者提供了总结人物话语的机会,故具有一定的节俭性,可加快叙述速度。

据媒体透露,北京不少房地产开发商自身资金投入量,甭说是30%,甚至不足10%。像手中只有数千万资金就敢玩几亿资金的楼盘,只有近亿资金却敢操作十几亿、几十亿项目的企业大有人在。

这个引语明显是不完全引述,记者已作了削减和加工,用在新闻报道中,间接引语的这种节俭优势往往可以有效地减短句子字数,加强文章的易读性。

二、劝服性修辞:组构话语策略

何谓“劝服”?传播学著作广为引用的是两位心理学家D·卡特拉特和C·霍夫兰有关“劝服论”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才能成功地劝导说服别人的论点。普利策奖得主、《芝加哥论坛报》总编兼发行人杰克·富勒曾说:“如果他是一名记者并认为劝服的艺术与他不相干,因为他与事实打交道的话,那么他就错了。他所从事的是改变人

的心灵的工作,使人从无知的状态转入知的状态。这意味着他必须掌握向人们传递讯息的艺术,而这就是修辞学。”[2]

新闻的劝服,需要借助必要的修辞。从方法论来说,我们认为新闻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相反,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手段。这意味着,劝服性修辞涉及话语分析的所有层次。

深度报道是主观渗透性报道,记者的立场、观点、阐释、情感、倾向等都融入其中,处理不好就会给人以主观、片面的印象――新新闻写作就曾经步入过这个误区。因此,深度报道如何借助必要的修辞策略,以达到言语表达效果,使语义表述不仅使受众理解,而且还能够使之作为真相或至少是可能的真相而被接受,就成为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

深度报道的实践也映证了这个判断。例如,我国电视新闻中有一个现象就让人深思:同样是深度报道,那些正面报道、典型人物、先进典型的报道收视率要比监督类、曝光类节目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多人认为这样的选题天然优势不足。可是能不能再问下去:为什么这样的选题天然优势不足?是观众不喜欢看美好的人与事物?还是我们对这些人物与故事的讲述没有让人信服?回答是:也许编导记者们的故事选择都是从真实出发的,但那些真实材料的组织和讲述方式却走向真实的对立面,让观众感觉到不可信。

因此,一些很好的典型为什么在报道后形成不了“典型效应”和“典型力量”?这固然与我们长期以来奉行“报喜不报忧”、将报道与宣传混为一谈,从而在公众中形成“正面报道不可信”的心理逆反有关,但从叙事角度看,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记者缺乏“劝服”意识和有效手段。“典型”能不能产生效应和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的叙述方式,传统的方式经常把典型类型化。典型应该是有个性的,是具体而生动的,而一旦将其类型化,就会使报道陷于概念,流于套路和口号。这是一些典型报道不具感召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3]

新闻的劝服性修辞告诉人们:为了让受众注意、理解、再现、记住、最后接受,以至与他原先的认知体系融为一体,新闻话语本身就需要作进一步的组织。这种话语组构也有一定的策略性手段,譬如,解释性报道中,为增强新闻的劝服力(通常由“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等要素体现),记者经常运用的修辞策略包括:大量使用数据、选择消息来源和实证材料(抵触性内容被贬低或完全忽略)、描述事件时采用与意识形态一致的视角、有选择地利用可靠的、官方的、广为人知的,特别是有较高可信度的个人、媒体和机构的观点、介绍相近而具体的细节、引述目击者或直接参与者的话以及描述情感反应或进行情感吁求。(参见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而在调查性报道方面,央视《新闻调查》的经验是:主题具体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用个性化的人物讲故事,从故事中反映事件,由事件揭示内涵”。[4]

三、建构视角:呈现文本的“召唤视野”

当作者要展示一个叙事世界的时候,他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把外在的客观世界照搬到纸上或荧屏,比如写赤壁之战,就复制出千百里战场、百十万人马,写宝、黛、衩的爱情悲剧,就在笔墨之间再现周围三里半的大观圆的枝枝节节,以及几百个奴婢的一颦一笑。因此,“作者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叙事规范和谋略,使用某种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字的过滤网,就是视角――它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是作者把他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5]

所谓“视角”也就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叙事角度是一个综合指数,一个叙事谋略的枢纽,它联结着谁在看、怎样看、看到何人何事何物、看者和被看者的态度如何,要给读者何种“召唤视野”等问题。由此看来,视角,实在是叙事理论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

深度报道中,由于记者的社会立场、情感态度、观照方式、叙事手法等差异,文本中的视角也会呈现出各各不同的差异。它不作明言,却又无所不在,期待读者能够通过各种透视角度综合发现文本的意义,使之进入某种召唤性的结构之中。因此,无论哪种深度报道的写作,记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建构和调动视角,借助具有表现力和暗示力的叙事谋略,以展开一种独特的视镜。

与常规的客观报道相比,深度报道的视角操作更为错综复杂。它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审时度势、节目定位、栏目设置、效果评价等因素,又牵涉微观层面的主旨确立、展现方式、文体选择等到位操作。仅从叙事角度看,视角操作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角定位。哲学上讲,从来没有离开景物的眼睛。所以视角是形式的,同时也是内容的。叙述形式对于叙述作品的意义来说,决不是一个外加的、辅助性的因素,叙述从来不会让内容单独承担作品意义的任务。视角作为叙事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如此――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已完全融合成一个有机体。

央视《新闻调查》,是一个基本成熟而定型化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早在栏目开播之初,其开创者就为其制定出“三性”创作原则,即:新闻性、故事性、调查性。由这个总体视角出发,人们不难看出它在探索过程中的阶段性痕迹:主题性调查→事件性调查→揭露性调查→故事性调查……直至目前,“故事化”(有没有故事)已成为该节目在厘定选题时的一种倾向,并日渐纯熟。在操作性的新闻视角的选择上,《新闻调查》倾向于让新闻本身向观众诉说事实,节目只是提供必要的新闻背景,解说词也只起到衔接画面和内容的作用。在微观的题材选择方面,它也有自身的尺度和标准,该节目负责人曾说:“一起骇人听闻的绑架案也许不会成为我们的调查对象,而一个小人物承包了一列火车倒有可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前者可能只是一起偶然事件,而后者却预示着某种体制的变革。但同样是绑架案,如果它的起因表现了严重的社会痼疾,则可能成为《新闻调查》的选题,《新闻调查》的‘新闻’,有时并不体现通常意义上的时效性,但一定要有厚重的时代感,可以少一些轰动效应,但一定要耐人寻味,可以不是‘人咬狗’,但一定要从‘狗咬人’中看出些不寻常的东西。”[6]这些思考,可以看作是为节目设置的目标定位、形态定位和内容定位,每个具体的作品须按照这些定位进行视角设置。

(2)视角切入。也就是做哪个“点”和从哪个角度突破的问题。当记者开始叙述的时候,实际上面临着许多“点”和“角度”的选择,但其中只有一、二个点的切入才是最有效和合理的,这就需要记者作出明智而有创造性的遴选。仍以调查类节目为例,记者为“打开封闭门和封闭的嘴”,其切入的视角和方式可有多种多样的选择:通过简单的采访和背景的补充完成对事件的叙述,或可以用机智的对话完成对事件的调查印证,也可以用尖锐的提问深入事件更深的层面,还可以用平等真诚的交流进入调查对象的内心世界……一般来说,切入的视角和方式应该根据内容确定,同时也要考虑最终的传播效果。

2000年《新闻调查》播出的《羊泉村记忆》中,几名50多年前遭受侵华日军性暴力侵害的山西妇女,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日本鬼子的野蛮行径。当一位老人讲到伤心处之,情绪激动地哭了起来。要不要用这些镜头?就看记者的切入视角和方式了――如果只是以讲述历史、描画记忆角度看,那种哭泣显得多余,也有碍观瞻;反之,如果以“控诉暴行”角度展开,那么这种情感流淌就是珍贵素材了。节目选择了后者,于是,当老人抑制不住悲愤,眼泪慢慢渗出来,老人掏手绢擦了一下,记者董倩没有打断老人的情绪,而是伸出手轻轻抚摸老人布满老茧的手,任老人的情绪蔓延开来。这一段长达数十秒的镜头,在此刻胜过了所有语言的控诉。当两双反差强烈的手相互紧握时,电视机前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然后是对话――记者:“大娘,如果不是采访的话,您还愿意回到这个村子来吗?”老人:“不回来,我说过这个村子我就是死了也不回来,讨着吃也不回来。”不同的切入视角,节目的叙事方式也不一样。

(3)延伸视角。主要通过层层迭进、开拓视角实现,目标是达到话语的综合大于局部话语之和,构成所谓“弦外之音”、“题外之旨”的传播效果。

深度报道讲究“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也就是通过对事实的深层开掘,揭露被各种权力、利益、道德观念和偏见等遮蔽的真相,从而延伸人们对事物是认知范围,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不仅如此,深度报道还以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探究为己任,触及社会时弊,讨论诊疗方案,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从观照事物的方式看,为延伸视角,记者把思路向纵深发展,寻找深层意蕴的事项,以恰当的语言揭示事物自身的特殊构成及内在联系。然后,用生动的事实或技术手段由表层到内质,由现在追溯过去,由结果寻求原因,由表层探索深层,一层层地挖掘事物的本质。至于视角延伸的手段,许多记者也作了各自的探索,如,层层剥笋、步步追问的方式,提供参照界面、生发意义的方式,通过恰当而有力的评论,启发公众思考的方式等等。对于深度报道来说,“深度”来自于事实,也来自于透视事实的角度,这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认识。

注释:

[1]参见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7-88页

[2]杰克·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3]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北京)2003年版,第101页

[4]叶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传播策略》,《现代传播》1999年4期

[5]《杨义文存·中国叙事学》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新闻调查简介》,

https://www.sodocs.net/doc/d74727550.html,/zhuanti/newsprobe/genduo/jianjie.html

来源:紫金网

一句话新闻 练习题

1.(河池)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 5月22日电(记者张景勇边巴次仁)红色测量觇标竖立在地球之颠,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连测;GPS测量设备、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开始工作……22日11时08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迎来决战时刻: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顺利展开。 2.(湖北荆门)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宣布对部分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后,5月中旬首批零关税水果登陆福州,接着亮相上海,京城百姓也纷纷议论何时才能吃上零关税台湾水果。5月30日一早,进入北京物美华天大卖场选购水果的顾客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在他们平时熟悉的水果柜台上,突然出现了几块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台湾水果展卖”。那一排排摆放整齐、新鲜饱满的水果仿佛正向京城百姓宣告:“大陆同胞,我们来了!” 请将上述消息写成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 3.(湖北随州)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相关问题。 新华社6月1日电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曹清尧1日在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说,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的相关工作已经开始。这对大熊猫一旦确定后,我们将公开为大熊猫征名,按照以往习惯,大熊猫将采取双名制,即乳名和大名,均为两个汉字,在大陆征集乳名,在台湾征集大名。 ①根据提供的消息提取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②你有兴趣为这对赠台大熊猫取名吗?试一试。 雌熊猫雄熊猫 乳名 大名 4.(咸宁)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在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难群体,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2500万残疾人中,就业人数已达2193.6万人,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430.4万人,农村达1763.2万人,1000 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5.(邵阳)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近日,由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建的巡山队已到达可可西里保护区腹地,全面开展2005年春季反盗猎大搜捕特别行动。 春季是盗猎案件多发期。怀着幼仔的母藏羚羊开始集群,雄性藏羚羊也处于体质较差的时期,行动相对迟缓。以往盗猎分子经常疯狂猎杀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近日向记者介绍说,主力巡山队将从南线长江源头地区到达可可西里腹地及青海、新疆、西藏3省(区)交界地带,在藏羚羊集中的重点区域进行反盗猎大搜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6.(益阳)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不超过15字的标题。 新华社消息大陆各地台商对连战大陆行给予高度关注。许多台商认为此举增进了台商在大陆发展事业的信心,并对连战访问成果寄予厚望。 在北京经营房地产的台商黄紫玉说,连战此次来访是拥有台湾民意背景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高层会晤对话,让台商今后可以更加放心地在大陆发展自己的事业。在连战的祖籍地漳州市,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龙海市鞋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百合说:“连战此行必将

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之比较》 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的一种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代表人物是Fa i rclough , Fo w ler , K ress ,vanD ij k , vanLeeuven , W odak等。其代表性的论著如 语言与权利 ( Fai rc l ough1989) , 语言、权利、意识形态 (W odak1989)以及 话语中的偏见 ( vanD ij k1984)标志着批评话语分析的形成。在具体的语篇分析中,他们或者以语言分析为主,或者从社会理论出发,对语篇的语言特征并不分析描述, 或者把社会理论与语言特征分析结合起来。根据他们研究的不同侧重点, 可以把这些学者分为以Fa i rc l ough为代表的兰卡斯特学派( Lancaster Schoo l )的社会变革论, 以W odak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V iennaSchoo l )的语篇历史法,以W et h -erell为代表的拉夫堡学派( LoughboroughSchoo l )的话语心理学, 以K ress和V anLeeuw en为代表的社会符号学,以V anD ij k为代表的社会认知法等等。其中, Fa i r -clough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贡献尤为突出。 Fai rcolugh提出了独特的话语概念, 即: 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作为意识形态的实践,它介入到社会中建构和改变社会的现实和政治关系。Fai rc l ough认为任何话语都可以同时视为一种三维的概念:语篇( tex t),口语或书面语; 话语实践( d iscoursepractice)和社会实践( soc ialpractice)。话语的这一性质要求话语分析也必须是三维的:对语篇的语言学描述( descri pt i on); 对语篇与话语实践过程之间的关系做出阐释( i nterpreta -t i on) ;对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之间关系做出解释( ex -plainat i on)。Fairco l ugh将这种三维话语和话语分析观图示如下:

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 常丽娟 摘 要: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最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主要揭示语篇所传达的意识形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起源、理论发展、研究的原则、内容及所取得的成就和新动态等方面加以概括, 预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发展的新动态。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语言学;概述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含义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一门旨在研究和解释社会问题的跨学科语言研究。其所涉及的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等,具有极强的实践导向作用。批评语言学不同于传统语言学的语篇分析,传统语言学忽略了语篇的社会属性,而批评语言学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语言不单反映社会,它还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语篇本身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语篇如何产生这种意义的过程感兴趣。在国外,批判性话语分析正在迅速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队伍日益壮大,有关专著增多,国际性的刊物和地区性的合作项目出现。相比较而言,国内批判性话语分析起步较晚,但已开始引起语言学界的重视。近年来批评语言学引起 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研究人员逐渐增多,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批评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前景,从而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拟对批评性话语分析进行评述。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综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其源头为批评性语言学。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法国、德国的几位反主流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家,如 M.Fourcault, N.Fairchlugh, G.Kress, R. Fowler 等等。它形成的主要动因是“对西方主流语言学和早期社会语言学的批判”(田海龙,2003:40)。它是一种以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根据的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辛斌,1996)。批评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和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School)的社会批评理论。他们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所有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 摘要: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其相互影响,相互包含。话语分析,既是其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下的产物。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既概念、理论渊源、分析原则及主要方法。其中主要方法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原则;方法 1.引言 1.1什么是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 critical linguist ics),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特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隐含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进而揭露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世纪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在《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 揭开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 批评性话语分析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不同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诠释不尽相同。Van Dijk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动力和兴趣来自于紧迫的社会问题,他希望通过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关注社会不公正、不平等、权势,更意在揭露在这些不公正、不平等和权势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话语所起的微妙作用。Fairclough 认为“批评”的意思就是要揭示人们所不清楚的某些关系,比如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Lazar 把批评话语分析理解为对已经“自然化”的事物“去神秘化”的过程。Cameron指出这种自然化往往是服务于特定利益而违背了他人的利益。批评性话语分析家认为话语是影响人们思想和实践的强有力方式, 因而有必要通过详细分析揭示其中的权势关系。 在语言学上,批评性话语分析吸收了美国人类学家Sapir & Whorf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假说(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决定论)以及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的理论, 主张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是由其实现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选择即意义),而CDA正是主张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 试图使人们意识到以前所没意识到的语言和社会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Fairclough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大论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它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永恒的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影响社会过程。(2) 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权力关系之间是一种互为影响的关系。(3) 语言的使用可以促使话语的改变和社会的变革。Fairclough 承认批评性话语分析并非“毫无激情而纯客观的”社会科学,批评性话语分析家都是带着激情和强烈的责任感而投入工作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独特之处就是它帮助被统治和被压迫群体反对统治者。它公开表明自己的动机是为被压迫群体谋求解放。这并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学术标准低或方法不严谨。

(完整版)一句话新闻练习题

压缩语段练习题 1.(河池)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5月22日电(记者张景勇边巴次仁)红色测量觇标竖立在地球之颠,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连测;GPS测量设备、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开始工作……22日11时08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迎来决战时刻: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顺利展开。 2.(湖北荆门)请将上述消息写成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 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宣布对部分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后,5月中旬首批零关税水果登陆福州,接着亮相上海,京城百姓也纷纷议论何时才能吃上零关税台湾水果。5月30日一早,进入北京物美华天大卖场选购水果的顾客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在他们平时熟悉的水果柜台上,突然出现了几块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台湾水果展卖”。那一排排摆放整齐、新鲜饱满的水果仿佛正向京城百姓宣告:“大陆同胞,我们来了!” 3(咸宁)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在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难群体,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2500万残疾人中,就业人数已达2193.6万人,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430.4万人,农村达1763.2万人,1000 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答; 4.(邵阳)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不超过15个字) 近日,由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建的巡山队已到达可可西里保护区腹地,全面开展2005年春季反盗猎大搜捕特别行动。 春季是盗猎案件多发期。怀着幼仔的母藏羚羊开始集群,雄性藏羚羊也处于体质较差的

话语分析

《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读书报告 1.引言 这学期我所读的第二本关于文体学方面的书籍是《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该书由王得杏编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话语分析是现代语言学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语言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当前语言学界很多人关注的课题。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们从不同侧面视图揭示话语结构特征和内在运行规律,使它日益成为语言学中一个包罗万象的研究领域。本书既评介各种话语分析途径的理论观点,又综述近期各种研究途径的研究成果,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各种话语分析理论的本来面貌。该书还概述了近些年来国内一些研究人员在话语分析研究,尤其是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使用问题的研究成果。 该书发表于1998年,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是这本书对话语分析进行了较为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他述评了各个研究途径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全方位的介绍了话语分析这门新兴学科。 在下文,读者先介绍该书的内容简介,评价该书的优缺点,再谈读者的对重要部分的理解。2.该书的简介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源流、跨学科性,并列出了关于话语分析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界说如哈里斯、威多森、拉波夫、斯塔布斯、法索尔德和莱文森等。 第二章集中探讨了言语行为理论,内容涉及哲学背景、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赛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奥斯汀认为句子有的是用来陈述事实的,而有的是用来实施行为的。这种实施某种行为的句子叫施为语句。他认为施为语句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才能成功地实施某种行为。他把这种条件称为“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到后期奥斯汀又把言语行为分为三大类即:以言表意的行为、以言施事的行为和以言取校的行为。后来赛尔又补充道以言实施行为时参与一种受规则支配的行为。而这种规则被分为调节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赛尔还从以言实施行为的必要充分条件中抽象出以言实施行为的结构。 第三章分析了谈话隐含。本章先介绍了格赖斯的谈话隐含理论。要理解该理论必须首先理解

作为话语的新闻

《作为话语的新闻》 van dijk 第一章新闻研究 尽管看起来客观公正(要求主播不带个人感情),P5虽然许多新闻记者坚信新闻仅仅是给出事实而不发表意见,但真正的新闻稿都具有表达观点这一特征。 P11新闻通过误解、敏感化、戏剧化、升级等四个阶段的叙事所形成的对最初问题的解说不断强调了行为的异常,进而凸现固定成见的正确性。 P12 媒体从本质上说就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 拍摄镜头的多寡、角度、采访技巧及其他策略 电视新闻的文本报道和视觉报道通过用词风格等策略p13甚至新闻语言都表达了对新闻所涉及人物的微妙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色彩。 对社会现实观念的重构是媒体所具有的本性 不仅仅停留在对主体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层面上,而是对新闻进行语言学研究,经由对话语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出新闻语言对 P14新闻中的句法结构可以起到强化或弱化事件的作用 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以及新闻内容的意识形态分析。斯特拉斯奈尔(Strassner)编著的论文集。电视新闻研究著作(1982) 语义和风格处理分析新闻文本和视觉信息之间的关系 语言风格和修辞的运用对新闻话语进行类型学研究的方法律格尔(Luger,1983) 新闻话语的语言和意义西德(Textwissenschaft) 新闻话语的结构分析、新闻制作约束和其中隐藏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新闻结构 一话语分析 (一)话语分析的发展 1历史背景:修辞学 2从俄国的形式主义到法国的结构主义 3社会语言学和言语人种学: 1)海姆斯的社会语言学论文集:分析文本和谈话的结构(Hymes,1964) 2)贴有人种学标签的研究很快对正式和非正式的话语类型分析产生了兴趣 4会话分析:研究重点从抽象、正式和虚构的句子过渡到在社会环境中真正的语言使用 5文本语言学:文本语法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得到启示;Tannen,1982 6融合与新发展: 1)(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人工的) Intelligence AI):从记忆的角度进行分析 2)其他学科:法律话语分析等 (二)话语分析的原则 1文本和语境p26 1)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 2)两个描写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 2话语描写的各个层次:语法 音位描写、词形描写、句法描写和语义描写 语义学:如何规定语义单位的含义……组成更大语义单位的含义;意义(内涵)和所指(外延)

读书笔记:作为话语的新闻

《作为话语的新闻》 ◆本书研究思路 ◆详细分析 一、早期研究成果 1、美国:从宏观的新闻见证者叙事,到微观社会学。 美国早期的新闻研究具有奇闻轶事或者说资料文献式研究的特点,即作者们通过对典型个案的研究勾勒出新闻制作者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同时对媒体新闻提出建议或批判。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新闻研究小组对600个小时以上的电视新闻进行录像并分析,爱泼斯坦对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研究的研究。爱泼斯坦的研究揭示了美国报纸是如何处理像五角大楼文件、越南战争、黑豹党、水门事件等主要全国性议题,以及电视台工作人员是如何搜集、选择、再现新闻的。 这一时期的研究大篇幅地介绍了新闻媒体机构的大体组织结构,如公营或私营体系、内部管理、编辑和其他新闻工作者的分工与等级、新闻采集的日常工作等等。但是我们还是不了解,新闻记者是如何理解这些新闻环境、他们对新闻环境的理解是如何影响新闻事件的再现以及新闻话语的生成。于是就需要对新闻制作过程进行更密切的考察

作进行了社会层面的分析。1 其中,菲什曼研究了新闻记者报道事件的几大步骤,即他们是如何发现新闻事件、如何把它们理解为富有意义的事件、如何调查这些事件的真相以及如何把这些调查结果组织为一篇新闻报道。他底盘探讨了新闻机构本身的约束、新闻编辑室的运作、新闻采访路线和推行报道以及查证事实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工作他了解了新闻记者们常常带走各自采访辖区权威部门的文献与资料,在此基础上再对新闻形势进行界定。菲什曼由些得出结论:制作新闻的方法和对外部新闻来源以及文献的依赖导致了记者们都带着意识形态去描绘这个世界,他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并不植根于新闻制作人员的社会经济和认知条件。2 2、英国:美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从语言学和结构学的角度研究新闻话语与 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伴随着语言学的突破和话语分析学的出现,英国的媒体研究出现了新的突破:开始从语言学和结构学的角度研究新闻话语与意义形态之间的关系。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学者和机构是:斯图尔特霍尔、康奈尔、唐宁、格拉斯大学媒体研究小组。 格拉斯哥大学媒体研究小组对媒体中的坏消息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重点是电视新闻制作人员报道罢工或行业争端所采取的策略。通过对新闻节目的仔细分析,他们指出社会上对这些罢工的主流看法通过拍摄镜头的多少、角度、采访技巧及其他策略在新闻报道中得到了微妙的支持。这就是说,工人们的观点在电视屏幕上得到展示的机会更少,或者被投射在令人更难以置信的环境之中。在他们的第二项研究中,对用词风格的分析显示,工人只是被系统地再现为不断提出要求的人物,而其管理人员则被建构为不断地提出解决方案的人物。 另外,唐宁指出在对妇女和少数民族报道中,这些类似的方法、过程同样存在。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媒体具有重构社会现实观念的本性,复制社会主流力量和观念。 3、德国:在美、英研究基础上,对大众传播和语言措辞进行系统分析,还关注了 新闻所具有的意识形态上的含义。 其中,斯特拉斯奈尔和尼夫卡的研究具有代表性。斯特拉斯奈尔在自己出版的被认1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第7页 2

语料库话语分析综述

近十年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Ten - year Research on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摘要:文章从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领域出发,通过对2002年至2011年发表在国内八种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涉及到话语各个方向,对于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Abstract: From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thesis finds this fiel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lates to many directions of discourse and has a signific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practice, bu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worthy our attention. All of these are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sises published in 8 kinds of core journals from 2002 to 2011 in China. 关键词: 语料库话语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 0. 引言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语言研究科学。语料库是指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即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在20 世纪后半叶的西方语言学界, Chomsky的观点大行其道,秉承该学说的语言研究者唯直觉语料独尊。他们躲在书斋,满足于依靠自己的直觉语料从事语言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光靠直觉语料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必须借助语料库语料以及其他各种语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克服直觉语料的局限与不足。这样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越发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成果仍然颇丰。 1. 研究样本 由于近几年运用语料库来做话语研究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检索主题与关键词,将文献定在2002年至2011年这十年期间,研究样本来源为发表在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22篇文章。这是因为这8种外语类期刊有一定的权

一、新闻语言

第一讲新闻语言 广播台、通讯社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从今晚开始,我们用六个晚上的时间来对大家的新闻写作做一个简单的培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新闻写作的语言来展开交流。 一、新闻史概述 新闻对于全世界来说应该是一个新兴的事业,从我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经历了1815年8月5日英国基督教传教士伦敦会的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刊的世界上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发展到20世纪初的广播,发展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电视,直至今天的网络,也不过百年的历史。然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意义,却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朝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宣称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而今天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的新闻信息,却成了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我们作为校园内的新闻传播者,担负者为全校师生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使命,为了提高我们所传播的信息质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我们的使命,接下来这一个星期,我们将从新闻写作的角度来共同的交流,相互促进。 二、新闻的理解 问:在英语中,新闻“NEWS”一词的含义。北、东、西、南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所组成,这也是很耐人寻味的。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理解这一定义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 (二)、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三)、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是报道事件的,但事件本身并不就是新闻。一件有价值的事件,还必须通过“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三、新闻的要素 一、五个“W”和一个“H” 新闻要素,一般被人简要地概括为五个“W”一个“H”,这分别是六个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它们的意义是:

试论批评话语分析

2011年第4期 山东社会科学 N o.4 总第188期 S HANDO NG SOCI AL SC I ENCES GeneralNo.188 试论批评话语分析 张 艺 高 云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从社会结构高度讨论话语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利关系。它不但研究语言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本文主要回顾了批评话语 分析的发展历程,探讨它的哲学渊源,并列举了批评话语的主要分析方法,最后指出了它的发 展动态。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哲学理论基础;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04-0124 04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话语分析开始关注语言在建构社会权利关系中的作用。而当时语言研究的热点仍是语言的形式,即Cho m s ky所倡导的形式语言学,形式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共性,认为语言独立于任何语境。虽然语用学研究语言与语境的关系,但侧重点却是语言使用者的语用能力,把句子或句子成分当做基本单位。而社会语言学则旨在描写和解释语言变异以及交际事件的结构,并不涉及社会等级制度和权利。在这种背景下,对话语、话语的生成、阐释及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标志着新的研究兴趣 批评话语分析的产生。 每个与批评相关的研究领域都会涉及诸如责任、利益和意识形态等问题。它们不只是关注纯粹的学术或理论问题,而且是从当前最流行的社会问题入手,批评性地分析谁握有权利、谁有责任并可以解决问题。所以批评话语分析主张 语言就是社会实践 ,认为语言使用的语境至关重要,尤其关注语言与权利之间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批评话语分析发起人之一W odak 指出批评语言学(C ritical L i ngu istics)(简称CL)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 l D 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可以互用,但目前更倾向于用批评话语分析来代替之前的批评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出版的两本书Lan guage and C ontrol和lan guage as I d e ology奠定了批评语言学的基础,90年代批评话语分析进入成熟期。其主要代表人物Van D ijk、F a irclough以及W odak先后在撰写或主编的一系列著作如H an dbook of D iscourse A nalysis、Language and P o w er、Language、P o w er and I deology中解释阐明了批评话语分析的假设、原则和研究步骤。批评性话语分析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语言学界得到迅速发展,并得益于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传媒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成果,形成了其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 二、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虽然最早出现在Z elli g H arris1952年在languag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D isc ourse Anal y sis的论文中,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到了70年代,由于理论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计算机语言学的兴起,特别是语言哲学家Aust i n、Searls与G rice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以及H alli day影响的日益扩大,人们 收稿日期:2010-12-17 作者简介:张艺(1968 ),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高云(1970 ),女,山东省临沂市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N or m an Fai rcl ough and Ru t h W odak, C riti cal D i scou rse An al sysis ,i n T.van D ij k(ed.),Discourse S tud ies:A M u lti d isci pli nary In troduc ti on,Vol um e2,London:Sage,1997,pp.258-284. Ruth W odak, W hatCDA is ab out–a summ ary of it s history,i m port ant concepts and its devel opm en ts i n R.W odak and M.M eyer(ed.) ,M e t hod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 y sis,London:Sage Pub licati ons,2001,pp.1-13. 124

CDA批评话语分析简介

Outline Definition The aims of CDA The principle of CDA The sets of CDA Methodolog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 analytic method springing up in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 mainly studies public discourses and non-literature discourses. 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nalyzing produc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iscourse under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aims to disclose relations among language, power and ideology. It methodology is built on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Definiti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discourse that views language as a form of social practice and focuses on the ways social and political domination are reproduced in text and talk. CDA is a type of discourse analytical research that primarily studies the way social power abuse, dominance and inequality are enacted, reproduced and resisted by text and talk i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With such dissident researc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ts take

批评话语分析与政治语篇翻译

第9卷第2期 2012年2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Feb.2012Vol.9No.2 一、引言 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了解中国,因此,很多政治语篇如官方文件、领导人讲话等都需要译成外文。在政治语篇特别是官方政治文件的翻译中,忠实于原文往往是对译者的首要要求,但是政治语篇的翻译过程也不仅仅是语言文本的单纯转换,也会有很多其它因素左右着翻译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文将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政治语篇的翻译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 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 批评话语分析这一话语研究方法最早由R.Fowler 等人 在Language and Control (Fowler et al ,1979)一书中提出,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与主流话语分析(mainstream discourse analysis )不同,批评话语分析主要研究语言形式与权力以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话语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丁建新、廖益清,2001:305)批评话语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ibid )Fairclough (1995)认为任何话语都可以同时视为一种三维的概念:1.语篇(text ),口语或书面语;2.话语实践(discourse practice ),包括语篇的生成与解释;3.社会文化实践。话语的这一性质要求话语分析也必须是三维的,一般应包括:1.对语篇的语言学描述;2.对语篇与话语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3.对话语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 批评话语分析的这些基本观点要求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而韩礼德(1978)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结构提出了纯粹功能性解释,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是由其要实现的社会功能决定的,并提出语言的三大功能为: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 )和篇章功能(textual function ),在具体的语言形式中这三大功能分别可以通过及物(transitivity )系统、语气(mood )系统和主述位(theme )系统来实现。因此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自然成了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具体分析方法。(辛斌,2005:55-57)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语篇的分类系统,及物系统,情态 系统和转换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语篇的意识形态作出有意义的概括。 三、政治语篇翻译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非文学领域。一个是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包括政府、行政管理人员、司法官员、商业组织、新闻机构等的话语。另一个是个人话语,即个人间发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谈。(辛斌,2005:57-58)因此一些官方发言和文件便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热点,同样,这些政治性语篇翻译的过程,也是语言和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过程。虽然原文和译文都代表了本国政府的立场,但是相同的意识形态在不同的语言形式中也会有不同的体现。本文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为例,对其中英文本进行分类、转换、情态方面的对比分析,进而说明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中语言形式和功能上的差异与意识形态的体现之间的关系。(一)分类 分类是指用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Fowler et al ,1979:210)语篇的分类系统指语篇对人物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辛斌,2005:65)分类系统往往最能反映发话人的世界观,因而也最具有意识形态意义。认真考察语篇中对核心过程和人物的描述会帮助我们清楚了解发话人的态度和立场。(辛斌,1996:23)对同一事物选择不同的词来描述,就能反应出说话者的不同态度和倾向性。 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版本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文中有些地方选择了不同的词对同一事物进行描述,并不完全是字对字的直译。比如,文中有一句“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应的译文是“completed a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non-working urban residents ”,其中的“城镇居民”被译为“non-working urban residents ”,即“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这样的译文向目的语读者传达的潜在意义为我国有工作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建立,现在要进一步完善的是那些没有工作的居民的医疗保险,表明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并不是刚刚建立而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涵盖的范围更加全面了,这样翻译意在维护我国“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避免了不必要的误读。又如,原文中大部分的“我国”在译文中都翻译为“China ”,“我国”是第一人称的口吻,而“China ”则是第三人称,这种变化体现出了说话者与读者之间关系的远近。 批评话语分析与政治语篇翻译 ———以《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为例 汪 颖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 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政治语篇翻译过程中词语选择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加以探讨,以2011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为例,主要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对其中英文本进行分类、转换、情态方面的对比分析,进而说明意识形态与政治语篇翻译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政治语篇;翻译;意识形态 125··

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_范宏雅

2003年12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ec.,2003第26卷 第6期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Vol.26 No.6【语言学研究】 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 范宏雅 (山西大学外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关键词:话语分析;篇章 摘 要:文章剖析了不同学派对话语和话语分析内涵的理解,简要回顾了话语分析的源起,介绍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研究的贡献与不足,指出新的世纪话语分析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动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话语分析所亟待解决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方法等问题以及我国目前话语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03)06-0097-04 一 “话语”和“话语分析”的含义 一般来讲,人们认为话语是大于句子的单位(a unit above sentence),这样的理解不很精确,因为话语的范围很广,可以是词、短语、小句(包括告示、标牌、广告等),也可以是一首诗歌、一篇日记、一次对话、一场演讲、一部小说、一份文件等等。威多森(Widdowson,1979:50)把话语定义为“the use of sentences in Combination”(句子组合的使用),强调其分析单位和功能[1];系统语言学家斯蒂那和伟特曼(Steiner and Veltmen,1988)把话语解释为“作为过程的语言”,强调其动态本质。克拉申(Caire Kransch,1998)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把话语定义为讲话方式、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同时也是某一话语社区的行为方式、交际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些观点,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话语的本质,同时也表明话语分析的定义因为语言学家不同的着眼点而不尽相同。 有些语言学家从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上来定义它。如斯塔布斯(Stubbs,1983:1)认为话语分析是对“自然发生的连贯的口头或书面话语的语言分析”[2]。因此,它的分析单位是大于句子或从句的语言单位,如口头会话或书面语篇。而且这些语言序列是连贯的,同时他强调分析社会语境下语言的使用,即“自然发生的”话语。辛克莱和库尔哈德(Sinclair&Coulthard,1975)认为话语分析是话语语法学[3]。他们同威多森和韩礼德(Halliday)一样,认为话语分析主要是对语篇衔接和话语连贯的研究。 还有一些语言学家从话语功能角度定义话语分析。威多森(1979:52)认为话语分析是对“句子用于交际以完成社会行为的研究”,强调话语的交际功能;[1]布朗和尤尔(Brown&Yule,1983:1)认为话语分析是对使用中的语言的分析,它不仅仅是探索语言的形式特征,更是对语言使用功能的研究。 也有一些语言学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定义话语分析。比如范戴克(Van Dijk,1980)[4]和韩礼德(1978)[5]就指出话语分析是一种社会分析方法,揭示人类如何理解彼此的话语。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Labov,1969)指出话语分析就是制定规则“把 收稿日期:2003-03-06 作者简介:范宏雅(1974-),女,河北新乐人,山西大学外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与应用语言学。 79

新闻语言特点

一、新闻语言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具体:(具体形象) 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新闻作品更应真实、具体。写得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就高。 有人认为,要把事实写得具体就得形容,写领导人喜欢用“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写气势喜欢用“排山倒海,乘风破浪”,写精神面貌喜欢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这一类词句其实并不能使人对客观事实有一个切实具体的感受。新闻当然要求写得鲜明、生动,也并不绝对排斥形象和艺术的语言,但必须以能够准确、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为前提,不要以为把字典拿来抄了好多华丽辞藻就能够吸引人、感动人。如果只注意字句雕琢,堆砌辞藻;只求文字的华丽,内容却很贫乏,这样的新闻作品难以真正吸引读者、听众,也难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写新闻不同于诗词歌赋,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总以平实朴素为宜,加之新闻要求完全真实,报纸篇幅有限等原因,写新闻不能采用合理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并应讲究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因此,新闻报道更多地运用白描手法。尤其是写人物或场面,需要语言上的概括和内容上的具体 第二个特点是准确:(准确鲜明) 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因为语言运用不准确而造成新闻失真或歧议的例子在报道中是经常发生的。有的是概念不清楚,如以前出现在报纸上常提到的“苦乐不均”等,现在不提了。还有在宣传农村大好形势时有“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这三句话流传很广。表面看来,这几句话很生动,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准确的,难道过去二十多年,天就不帮忙,人就不努力吗?所以新闻写作中不宜随意运用这些不准确的语言。 有的用含混不请的语句来代替清楚明确的语句。比如,有的新闻写作中喜欢使用“最近”、“不久以前”、“长期以来”等比较含混的字眼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时间;有的用“许多”、“无数”、“广大群众”等比较笼统的语句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数量;有的则用“大概”、“差不多”、“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语句来代替可以具体表明的程度。 第三个特点是简练:(简洁明快) 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简洁、精炼呢?第一,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第二,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第三,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第四个特点是通俗:(通俗易懂) 新闻主观倾向 新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客观性,它要求新闻真实反映现实,记者的感情色彩丝毫不要带入新闻作品中。因此新闻排斥主观性,表现在话语上,即尽量选用不包含说写者感情、态度或评价的词语、句式等来记事、说明或写人。但是,完全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