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药理学实验设计

药理学实验设计

药理学实验设计
药理学实验设计

黄连素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一、实验目的:研究黄连素对老年性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二、实验原理:血脂异常是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黄连素不仅能促进肝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

三、实验材料:40只200-300g,小白鼠,注射器,胆固醇高脂饲料,黄连素,普通鼠饲料,生理盐水,离心机,总胆固醇检测试剂盒,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

四、实验步骤

(一)造模

将40只小鼠分为四组,每组十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给予正常饲料两天后,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做好记录。第三天对照组给普通鼠饲料,其他组给胆固醇高脂饲料,持续这样喂养一个周。一周后测各组的TG和TC。若TG和TC升高为第一次记录的二倍多,则造模成功。

(二)给药

配制低中高浓度的黄连素,浓度呈明显梯度。每天晚上6点给对照组每只注射2ml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注射2ml,中剂量2ml,高剂量2ml,给药前需取每只小鼠

的5ml血,分离血清,用试剂盒测其TG和TC,像这样重复一周。

五、预期结果

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后其TG和TC并无明显变化,依然很高,而高剂量组,中剂量量组,低剂量组每次给药后TG 和TC降低,且呈梯度形式,黄连素治疗冠心病有效。

药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药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1. 概述 药学是以现代化学、生命科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发、生产、使用和管理药物的一门学科。药学的任务包括:研究和发现新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研制新型制剂和技术;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合理使用药物;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等。药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包含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临床药学、社会与管理药学(药事管理学)等主干学科。 药学事业发展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一方面,药品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药品与人民生命健康休戚相关,随着药品使用规模的增长、新药的不断涌现,临床对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范围不断扩大,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疾病治疗延误、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以及药源性疾病等问题日渐严重,药学服务愈来愈受到重视。体现在药学教育领域,逐步实现以“药品为本”向以“患者为本”的重心转移。 在我国,受国家药品战略安全、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增长、庞大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用药需求提升等因素推动,药学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人才,尤其是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将成为未来我国药学类专业教育的重要方向。 2. 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1007 药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药学(100701)、药物制剂(100702)、临床药学(100703TK)、药事管理(100704T)、药物分析(100705T)、药物化学(100706T)、海洋药学(100707T)等专业。 3. 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培养目标 药学类专业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3.2 各专业培养目标 3.2.1 药学专业 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合成和评价、药物制剂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

药理学实验设计第六组

氯丙嗪的镇吐、降温作用及对电刺激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一、目的 1.观察氯丙嗪对电刺激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 2.了解催吐作用的试验方法,观察氯丙嗪的镇吐作用。 3.观察氯丙嗪对小鼠的降温作用及其特点 二、作用机制 1.氯丙嗪的镇静作用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叶及中脑-皮质通路中的多巴胺 受体。(镇静) 2.氯丙嗪可以阻断了延脑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大剂 量的氯丙嗪直接抑制呕吐中枢。(镇吐) 3.氯丙嗪对下丘脑的调节中枢的抑制。(降温) 三、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不拘。 药品:0.08%氯丙嗪,生理盐水,0.4%氯丙嗪,0.4%酒石酸锑钾,生理盐水,0.03%氯丙嗪,生理盐水,液体石蜡。 器材:药理生理多用仪及附件激怒盒、万用电表、小动物电子秤、鼠笼、1ml 注射器、5号针头,小铁丝笼、小动物电子秤(或天平)、5ml注射器,口腔温度计、1ml注射器、小铁丝笼。 四、实验步骤 将小鼠编号0——11 (一)电刺激激怒实验 实验装置的连接和调置:将药理生理多用仪后板上的开关拔向“激怒”一边,交流电输出电压的电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至最小,交流电输出接线一端插入“交流输出”插座,另一端分别夹在附件激怒盒的红、黑柱上,即与刺激盒的导电铜丝板相联。交流输入线一端插入“交流输入”插座,另一端接实验室电源。刺激方式拨到“连续B”,“B时间”置于1s,“A频率”置于4Hz,然后用万用表测其阈电压。 诱发小白鼠激怒反应:取异笼喂养的小白鼠各1只,称重后将2只小白鼠放入附件激怒盒的导电铜丝板上,把盖子盖上后,将电源打开,顺时针调节交流电压输出旋钮,直至引起小白鼠激怒反应,刺激电压一般为30V左右。激怒现象表现为:两鼠对应、前肢离地、对峙、互相撕咬等。若刺激1min以上仍未出现者弃之不用。以上法挑选有激怒反应的合格小白鼠两对,并记录其刺激电压。 给药及观察:取一对小白鼠腹腔注射0.08%氯丙嗪 0.1ml/10g,另一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给药后20min,先用万用电表调节刺激输出电压至给

化学药物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编号:Array化学药物一般药理学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二OO四年十一月 目录 一、概述????????????????????????????????????????????????????????????????????????????????2 二、基本原则????????????????????????????????????????????????????????????????????????????2 三、试验设计的基本要求???????????????????????????????????????????????4 四、主要研究内容????????????????????????????????????????????????????????????????6 五、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8 六、参考文献????????????????????????????????????????????????????????????????8 七、附录????????????????????????????????????????????????????????????????9 八、着者????????????????????????????????????????????????????????????????9 化学药物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起草说明??????????????????????????????10

药理学实验设计第六组(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氯丙嗪的镇吐、降温作用及对电刺激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一、目的 1.观察氯丙嗪对电刺激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 2.了解催吐作用的试验方法,观察氯丙嗪的镇吐作用。 3.观察氯丙嗪对小鼠的降温作用及其特点 二、作用机制 1.氯丙嗪的镇静作用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叶及中脑-皮质通 路中的多巴胺受体。(镇静) 2.氯丙嗪可以阻断了延脑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 D2受体,大剂量的氯丙嗪直接抑制呕吐中枢。(镇吐) 3.氯丙嗪对下丘脑的调节中枢的抑制。(降温) 三、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不拘。 药品:0.08%氯丙嗪,生理盐水,0.4%氯丙嗪,0.4%酒石酸锑钾,生理盐水,0.03%氯丙嗪,生理盐水,液体石蜡。 器材:药理生理多用仪及附件激怒盒、万用电表、小动物电子秤、鼠笼、1ml注射器、5号针头,小铁丝笼、小动物电子秤(或天平)、5ml注射器,口腔温度计、1ml注射器、小铁丝笼。 四、实验步骤 将小鼠编号0——11 (一)电刺激激怒实验 实验装置的连接和调置:将药理生理多用仪后板上的开关拔向“激怒”一边,交流电输出电压的电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至最小,交流电输出接线一端插入“交流输出”插座,另一端分别夹在附件激怒盒的红、黑柱上,即与刺激盒的导电铜丝板相联。

交流输入线一端插入“交流输入”插座,另一端接实验室电源。刺激方式拨到“连续B”,“B时间”置于1s,“A频率”置于4Hz,然后用万用表测其阈电压。 诱发小白鼠激怒反应:取异笼喂养的小白鼠各1只,称重后将2只小白鼠放入附件激怒盒的导电铜丝板上,把盖子盖上后,将电源打开,顺时针调节交流电压输出旋钮,直至引起小白鼠激怒反应,刺激电压一般为30V左右。激怒现象表现为:两鼠对应、前肢离地、对峙、互相撕咬等。若刺激1min以上仍未出现者弃之不用。以上法挑选有激怒反应的合格小白鼠两对,并记录其刺激电压。 给药及观察:取一对小白鼠腹腔注射0.08%氯丙嗪0.1ml/10g,另一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给药后20min,先用万用电表调节刺激输出电压至给药前引起激怒反应的阈电压,然后断开电源,将该对小白鼠置于导电铜丝板上,再打开电源,刺激1min。观察给药前后反应的差异。 (二)镇吐作用 取小白鼠4只,称重,随机分为两组,并观察动物活动情况及有无呕吐现象。给甲组小白鼠腹腔注射0.4%氯丙嗪0.8mg/10g (0.2ml/10g),1min后灌服0.4%酒石酸锑钾1.2ml/10g (0.3ml/10g)。给药后将小白鼠分别置于小铁笼中,记录给药时间,密切观察小白鼠出现何种反应,比较二组反应有何不同。 (三)降温作用 挑选合格动物:取小白鼠置小铁笼上,用左手拇指盒食指捏住其后头颈部之皮肤,翻转使之腹向上,以左手无名指将鼠尾压再拇指基部,右手拿口腔温度计,将水银柱甩到35oC以下,末

药理学实验方案

药理学实验方案

元胡止痛片对小鼠镇痛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药理实验设计 设计人:级药学一班 张礼杰 515010 信盼 515024 陈茂琴 515026 何朵朵 515028 药学四班 杨森 515101 冯禹 515110 王同月 515102

元胡止痛片中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 1.实验目的:探讨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2.实验原理:(1)元胡止痛片收载于《元胡止痛片收载于《中国药典》是由元胡、白芷两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为行气活血止痛剂临床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胃痛、胁痛、头痛及月经痛等症疗效确切。本实验是为验证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进行验证。实验对四川禾邦阳光制药厂家生产元胡止痛片不同剂量进行了药效学研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和耳肿胀法实验分别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小鼠痛阂值提高率和肿胀率从而确定不同剂量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效果。 在基础医学研究中筛选镇痛药的常见致痛方法概括有物理法(热、电、机械)和化学法。动物的疼痛反应常表现出嘶叫、舔足、翘尾、蹦跳及皮肤、肌肉抽搐。化学法,即将某些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钾离子、缓激肽等,涂布于动物的的某些敏感部位或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损伤物质引起受试动物腹痛,动物表现出“扭体反应”(即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 3.实验方法 :使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耳肿胀法 ,并分别建立小鼠疼痛和炎症模型 ,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元胡止痛片配成的溶液,观察对动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4.实验过程: 1.内容

4.1 药品与试剂 元胡止痛片:四川禾邦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658,规格:片芯重0.25g,12片 阿司匹林: 浙江金华市第三制药厂, 国药准字: H13023716, 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为适当浓度的混悬液。 4.2动物: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雌性,32只 4.3 器材:数控超级恒温槽,烧杯、1ml 注射器、电子秤 4.4分组: 空白对照组 (灌胃0.9%生理盐水 10 mL/kg) 元胡止痛片高、低剂量组 (0.2,0.4mg /10g) 阳性药阿司匹林对照组 (灌胃阿司匹林 0. 4 g/kg) 4.5人和动物剂量换算公式 小白鼠=20 0026 .0?人/g 2 方法 (1)热板法 1.动物筛选:致痛潜伏期 (痛阈值)为 5~30s 之间的合格雌性小鼠。32只,热板法镇痛试验筛选痛阈值合格的小鼠,取♀小鼠于给药前先用热板仪于55 ± 0. 5 ℃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正常痛阈值[将小鼠放于智能热板仪上至出现舔后足的所需时间作为痛阈值( s) ,连续 2 次,间隔30 s ,测定平均值即为正常痛阈值]。将舔后足时间< 5 s 或>30 s ,或跳跃者不用于此实验

新药的一般药理研究

新药的一般药理研究 药理学研究分为三类,即主要药效学(Primary Pharmacodynamic)、次要药效学(Secondary Pharmacodynamic)和安全性药理学(Safety Pharmacology)。另外根据实验要求可能需要对安全性药理学进行追加和/或补充的研究(Follow-up and Supplemental Safety Pharmacology Studies)。一般药理学(general pharmacology)研究是指主要药效学作用以外广泛的药理学研究,包括次要药效学和安全性药理学的研究范畴。通过一般药理学研究,可以确定受试物非期望出现药物效应的情况,它可能关系到人的安全性;评价受试物在毒理学和/或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或病理生理作用;研究所观察到的和/或推测的药物不良反应机制。通过一般药理学研究,可为长期毒性试验设计提供参考,为临床研究和安全用药提供信息,为开发新的适应症提供信息。实验动物常用小鼠、大鼠、犬等。在体、离体系统均可用于一般药理研究。在体的一般药理学研究应尽量确定不良作用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离体研究应尽量确定受试物的量效关系。 一般药理是指新药主要药效作用以外广泛药理作用的研究。是属于临床前研究的内容,其系统指标还是很多的。包括: 一、精神神经系统 1.直接观察给药后动物一般行为表现、姿势、步态,有无留延、肌颤及瞳孔变化。对用药后动物的行为活动进行定量评价,以示有无兴奋或抑制作用。 2.如出现明显的兴奋或抑制现象,应根据不同药物,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测定其对小鼠或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二、心血管系统 1.测定并记录给药前后血压、心电,观察心电图的QRS、ST、T波、心率及心律的变化。 2.在治疗有效计量,出现明显的血压或心电图的改变时,应进行相应整体或离体分析性实验,例如血液动力学、离体心脏等,以确定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对主要治疗作用的影响。 三、呼吸系统 1.观察给药前后呼吸频率及深度的变化。 2.在治疗有效计量出现明显的呼吸兴奋或抑制时,应进行相应整体或离体分析性实验,例如,呼吸中枢抑制的实验法,肺流溢法,膈肌膈神经等实验方法,初步分析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新药临床前药理评价工作在完成主要药效研究的同时应完成一般药理研究。一般药理研究是指研究药物在它预期用于临床防、诊、治主要目的以外的广泛的药理作用。通过一般药理研究可以了解新药的全面药理作用,做到药尽其用。同时也是为全面开展毒性研究作准备,而且它本身也是全面毒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在各国有关新药评价的技术要求均把一般药理研究作为新药临床前药理评价必需完成的项目。如瑞典1974年制订的《药品登记规程》中要求:“新药研究讲行中,应作广泛的生物学筛选试验。所得结果与临床应用评价及危险性评价有关。”建议做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试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特别是其体液传递机制、外周神经及其神经冲动传递和骨骼肌功能、心血管功能、呼吸系统功能、胃肠道的分泌与运动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内分泌功能等试验。各种作用都应采用二或三个剂量,最低剂量应与它在该种动物上主要药效作用的ED50一致。如果有些作用考虑可能成为该药的不良反应的话,还应测定它的阈剂量。世界卫生组织1975年制订的“人用药物评价准则”中指出当发现一个化合物具有某种药理活性时“应进行广泛的动物药理试验,从而测定是否有任何可供治疗应用的作用。”接着在药效研究部分指出,“应在机体的主要系统上进行研究,以提示药物的其它作用,不论这作用是希望的,还是不希望的。”“所得信息,不仅可用于探索治疗作用,还可指出潜在的不良反应,哪种组织应特别作形态研究,哪种代谢系统应该研究。”英国制药工业协会1977年发布的“新药产品临床前及临床试验准则”中也指出“应在多种哺乳动物身上,研究其对主要器官系统的药理作用。”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实验设计 1( 实验项目名称:奥美拉唑对抗利血平引起的胃溃疡作用 2.国外研究现状: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为研究其发病和治疗机制,国内外业已建立起多种胃溃疡小鼠动物模型,有的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亦被广泛引用。但研究中存在的突出。奥美拉唑对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溃疡数和溃疡发生率下降,且呈量效关系。 国外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钠对胃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H+受体拮抗剂,表现为起效快,症状消失迅速,用H+受体拮抗剂无效的患者改用本药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3.实验原理 :利血平是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性抗高血压药。用药后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遏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相对占优势,结果出现利血平的副作用,引发溃疡,因此在本实验中引用利血平制作小白鼠的胃溃疡模型。 奥美拉唑选择性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抑制处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起效迅速,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和胃泌素瘤。由于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有强而持久的抑制基础胃酸及食物、五肽胃酸泌素所致的胃酸分泌的作用。它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液素、组胺、胆碱及食物、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剂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DcAMP)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显效快,可逆,且无H2受体拮抗剂诱发精神方面的副作用。本品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对胃黏膜血流量改变不明显,也不影响体温、胃腔温度、动脉血压、静脉血

药学专业排名

药学类二级学科排名 : 药剂学( 40) 排等排等排 学校名称学校名称学校名称等级名级名级名 1沈阳药科大学A+4复旦大学A7北京大学A 2中国药科大学A+5浙江大学A8中山大学A 3四川大学A6上海交通大学A B+等 (12个):华中科技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贵阳医学院、广东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成 都中医药大学 B 等(12 个) :延边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兰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新疆医科大学 C等(8 个) :名单略 药物化学( 66) 等排等排 排名学校名称学校名称学校名称等级 级名级名 1中国药科大学A+6重庆大学A11复旦大学A 2北京大学A+7武汉大学A12广东药学院A 3沈阳药科大学A+8暨南大学A13浙江工业大学A 4中国海洋大学A9浙江大学A 5四川大学A10山东大学A

B+等 (20 个) :延边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医 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烟台大学、贵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 B等 (19 个) :南京工业大学、昆明医学院、苏州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大理学院、河北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中医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 学院、佳木斯大学、沈阳化工学院、云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C等 (14 个) :名单略 药物分析学( 47) 等排等排 排名学校名称学校名称学校名称等级 级名级名 1中国药科大学A+4北京大学A7武汉大学A 2沈阳药科大学A+5复旦大学A8郑州大学A 3浙江大学A6四川大学A9中南大学A B+等 (14 个) :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福州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医 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 B 等 (14 个) :河北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大学、广西中医学院、青海民族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山西大学、江西中医学院、西南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C等 (10 个) :名单略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32) 等排等排 排名学校名称学校名称学校名称等级 级名级名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汇编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氯丙嗪的降温作用(设计性实验,4学时) 实验简介: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动物选择、实验分组、对照原则、处理因素的标准化等多方面知识),并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辅导:至少双人辅导 【实验目的】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器材】小鼠、注射器、体温计、冰箱、氯丙嗪等。 【实验过程】 一、首先介绍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 (一)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计划中关于研究方法与步骤的一项内容,是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各项基本问题的合理安排。严密合理的实验设计是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保证,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误差以获得精确可靠的实验结论,甚至可以使研究工作事半功倍。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即处理因素、实验对象与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 (1)处理因素实验中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由实验者人为施加给受试对象的因素称为处理因素,如药物、某种手术等。 一次实验涉及的因素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分组增多,受试对象的例数增多,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控制。但处理因素过少,又难以提高实验的广度和深度。 (2)明确非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虽然不是我们的研究因素,但其中有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产生混杂效应,所以这些非处理因素又称混杂因素。设计时明确了这些非处理因素,才能设法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3)处理因素的标准化: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做到标准化,即保持不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评价。如实验设计中处理因素是药物时,则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质量(成分、出厂批号等)必须保持不变。 2.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要,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药理学实验主要实验对象包括整体动物(正常动物、麻醉动物和病理模型)、离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等。 3.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指受试对象在处理因素作用后呈现的反应或受到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指标。这些指标包括计数指标(或定性指标)和计量指标(或定量指标)等。指标的选定需符合特异性、客观性、重复性、灵敏性、精确性、可行性等原则。 (二)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误差和偏倚,药理学实验设计同其它科学研究一样必须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对照、随机和重复原则。 1.对照原则 对照是比较的前提。在生物学实验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为消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完整版)药理所有知识点结构图

4药物: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控制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A,分布D,代谢M及排泄E过程。 药理学研究内容:阐明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和机制、在临床上的主要适应症、不良反应和禁忌症、药物体内过程和相互作用等。 临床前药理学——分为主要药理学、一般药理学、药动学和毒理学等 临床药理学——分为I、II、III、IV期临床实验 副作用:药物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 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有害的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 继发反应: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后的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 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虽易降低至有效浓度以下,但仍然残存的生物效应 撤药效应: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重新出现或加重的效应 特异质反应:某些药物使少数特异质患者出现的特异性不良反应(先天缺陷疾病) 致畸作用:有些药物能有些胚胎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 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物质。-部分激动剂和完全激动剂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 非特异性药物-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通过改变理化条件而发挥作用 特异性药物- 最小有效量: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最小中毒量: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也会相应增加,直到出现最大效应。以后若在增加剂量效应不会进一步增加,反而会出现毒性反应 极量:出现疗效的最大极量(是用药安全的最大限度) 治疗量(常用量):介于阈值与极量之间,临床使用时对大多数患者有效,而又不会出现中毒的剂量。机体方面:年龄、性别、病理状态、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种属差异 药物方面: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反复用药 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可以保持药效不减 成瘾性:病人对麻醉药品产生了生理、心理的依赖,一旦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混乱,如停药吗啡后病人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 半衰期:指血药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 主要任务 新药药理学 不良反应 药物作用机制 影响药效的因素

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初探

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初探 发表时间:2012-01-06T11:02:16.00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12期供稿作者:王会玲彦彤[导读] 药理学作为生理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非常强。 王会玲彦彤(吉林省四平妇婴医院 136000)药理学作为生理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非常强。是连接药学与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化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学科,药理学科的发展是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药学科学的发展及人类防病治病和健康的维护等同时发展的。 药理学的研究由早期的整体药理学,器官药理学,向着细胞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基因组药理学的方向发展,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现代药理学已经完成了由以药物为中心的传统研究模式,越来越多地向以疾病靶点为中心的现代模式转变。本文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特点到引入干预分子在新药研究领域中的作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 传统研究模式:以药物为中心 在早期,药理学对象均为文献记载或者民间经验等被认为有效的天然物质,研究的主要程序是,通过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分离提纯、鉴定,结合生理、生化效应的观察每一组分的作用,最后提纯有效单体化合物,制备成为药品,这一类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在研究开始阶段,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研究对象足够多的信息,已经对研究对象可能的作用或者活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它有足够的文献记载或者它有足够的临床应用基础,例如:阿司匹林,公元前400 年,希伯格拉底推荐使用一种黄色的叶子可以镇痛,在18世纪科学家们发现柳树的叶子可以镇痛和退热,并且从中提取得到有效成分水杨酸,但是水杨酸对胃肠道和口腔有非常严生的刺激作用。后来经过德国科学家Felix Hoffmann 的努力,合成了刺激作用较小的乙酰水杨酸,也就是今天的阿司匹林。 2 现代研究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多在某些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调控分子被揭示出来,通过干预或者调解这些关键分子,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治疗手段也应运而生。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药物研究模式已经成为现代药理学研究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方面: 2.1 寻找靶点 人类整个基因组的基因数量在3~8 万之间,但90%以上的基因功能尚不明确。在这些基因序列中,出现了大约5000 个药物作用靶点,科学家们预言,将来会发现超过几千种与疾病有关的有效靶点,通过识别这些靶基因,有可能会发掘出几万个疗效更高,作用更专一的新药,因此,对于现代的药物开发科学家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将这些未知功能的基因功能明确化,并进一步寻找到有治疗前景的药物靶点基因。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千个靶点类蛋白被克隆纯化。其中,细胞膜受体类是主要的一类药物靶点,其中主要为GPCRS。大多数激素、神经多肽,神经递质的受体都是GPCRS,这类受体构成传导细胞生长信号的最主要通路之一,约60%的药物作用于GPCRS。目前有约200 种已知的GPCRS,占了所有药品的四分之一,全球每年销售达到900 亿美元。 2.2 组和化学的运用 组合化学是一门将化学合成、组合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手结合一体,并在短时间内将不同构建模块用巧妙构思,根据组合原理,系统反复连接,从而产生大批的分子多样性群体,形成化合物库,然后,运用组合原理,以巧妙的手段对库成分进行筛选优化,得到可能的有目标性能的化合物结构的科学。 药物的开发是一个耗时间耗经费的过程。据报道,在美国,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制到上市,需8~10 年的时间,研究费用高达2~5 亿美元。药物的研制历程之所以这样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速度缓慢。组合化学能够大大加快化合物库的合成及筛选速度,从而大大加快了新药的研制速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组合化学方法已成为新药研制的必由之路,它的出现被誉为近年来药物合成领域的最显著的进步之一。所以,组合化学在有机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对传统药物合成化学的冲击。 2.3 高通量筛选成为主要手段 近年来,由于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机器人的应用,在新药研究中出现了高通量筛选技术。该技术将化学,基因组研究,生物信息,以及自动化仪器等先进技术,有机组合成一个高程序,高自动化的新模式,从而创造了发现新药的新程序,由于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因而成为发现、研制新药的主要手段。 高通量筛选技术是将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体系,它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对数以千计的样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实验结果和特色效用,英国学者AlanD研究提示,一个实验室采用传统的方法,借助20 余种药物作用靶位,1 年内仅能筛选75000 个样品。1997 年高通量筛选技术发展初期,采用100 余种靶位,每年可筛选100 万个样品,1999 年高通量筛选技术进一步完善后,每天的筛选量就高达10 万种化合物。高通量筛选方法作为新药发现的手段具有选择范围广、筛选成本较低、结果可靠等特点,是新药研究的重要手段。 高通量筛选的实验方法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是实现药物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基础,由于药物高通量筛选要求同时处理大量样品,实验体系必须微量化,而这些微量化的实验方法应根据新的科研成果来建立。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实验方法,根据其生物学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受体结合分析法、酶活性测定法、细胞分子测定法、细胞活性测定法、代谢物质测定法、基因产物测定法等等,这些实验方法,均已广泛用于药物高通量筛选中。 由此可见,药理学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随着人们对生命活动太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入及新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应用,药理学的研究也会趋于细致、合理。 参考文献 [1] 吕圭源.药理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吴镭.药学科学前沿与发展方向[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 杜冠华.新药发现与高通量药物筛选[J].医药导报.

药理学实验方法

第一章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与技术 分子生物技术在药理学实验中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核酸分子杂交、多聚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杂交技术、cDNA文库、随机分子库技术、外核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转基因动物、人类基因治疗等。现将更为常用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标记核酸分子探针(nucleic acid probe)是进行核杂交的基础,根据核酸分子探针的来源及性质进行选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探针选择直接影响杂交结果的分析。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探针种类及标记方法。 ㈠探针种类 1.基因组DNA探针是克隆化的各种基因片断,也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探针应尽可能选用基因编码(外显子),避免使用内含子及其它非编码序列。 2.cDNA探针与mRNA互补的DNA链称cDN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核酸探针,特异性较高。 3.RNA探针RNA与RNA或DNA杂交体的探针稳定性,特异性高。 4.寡核苷酸探针人工合成寡核苷酸片段做探针,可根据需要合成相应序列。 ㈡标记物 常用的探针标记物有两类:放射性同位素和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的检测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标记和探针结合不影响杂交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其中放射性同位素是应用最多的探针标记物,但易造成放射性污染,多数同位素的半衰期短,不能长期存放。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32P?3P?35S,有时也用14C,125I或131I。 二、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azation )是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核酸分子杂交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主要用于特异DNA或RNA的定性定量检测。 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酶促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方法。传统的DNA扩增法是分子克隆法,需经过DNA 酶切、链接、转化等步骤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载体。然后导入细胞中进行扩增,再用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进行筛选,操作复杂,耗时。PCR技术灵敏度

药学专业相关职称和资格证书

药学专业相关职称和资格证书 众所周知,所谓的证书都是通过测试一项一项拿到手的,测试也分为卫生资格测试和药学专业技术资格测试。 卫生资格测试:(职称类) 1、药士----药师---主任药师(药剂员、药士、药师、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 2、主要在医院内部评职称用 3、卫生部认可 药学专业技术资格测试:(执业资格类) 1、执业药师资格测试---药厂技术指导方向,社会药房用药指导方向等 2、主要在药厂或社会药房工作,属于药学专业人员上岗资格测试 3、劳动部认可 药士、药师、主任药师和执业药师的区别: 1、药士是药剂士的简称。而且通用的是“药士”,是药学专业技术职称中最低级的一种“职称”,一般中专、大专毕业1年后取得;药剂师是药师的全称,通用称呼是“药师”,也是专业技术职称中属于低级职称中的一种,一般大学生本科毕业一年后取得。中专毕业后工作满五年的就可以报考药剂师,大专毕业后三年。药剂师>药剂士也是要测试的.分卫生局和药监局二种测试。 药学专业技术职称分三级: 初级:药士、药师 中级:主管药师 高级: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 先考药士,再考药师,再考主管药师,考完药士后会颁发职称技术资格测试药士证书。 药师是属于职称测试,是初级,以后还可以接着考,主管药剂师是中级职称,主任药师是高级职称 2、执业药师属于执业资格,有专门的统一测试 执业药师是执业资格准入证,是执业资格,需要通过全国统考,比较难。 执业药师测试是由国家药监局主考的,测试难度要比卫生部的那个大,效力也要大很多,基本上可以说,如果你有了执业药师资格证,可以在药学行业横行无阻了,任何对技术没有特别要求的工作岗位你都有资格去应聘。开药店必须要有一张执业药师资格证及至少一名执业药师镇在店里。 测试相关事宜: 考药剂师去卫生局报名,你得从药士考起,考执业药师去当地市属人事局人才中心报名。打算以后一直在医院上班的话,可以在你毕业后先考职称,初级药士(毕业一年后),中级药师,这个对收入有阶梯性的提升,职称级别从低到高分别为:药士,初级药师,中级药师。这三个是需要参加全国统一测试的,中级还需要加英语和计算机。中级之后的副高级和高级就不要参加测试了,凭工作年份,和发表论文的篇数可以见晋级。 人事测试考医院的编制,这个一毕业就可以考,可以和考职称同事进行,考上了才是医院正式员工,比合同工工资要高几千。 最后考执业药师,这个比较难,所以这个你考上了对你事业会有很多帮助,尤其是收入。参加药士资格测试报名条件:专科毕业后一年即可。本来毕业后从事药学专业工作即是药士,参加药师资格测试报名条件:1、取得药学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药士职务满五年;2、取得药学专业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三年;3、取得药学专业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 1.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经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 或增加新适应征不属于新药。 2.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1.细胞色素P450:肝药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使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 系统。 2.零级动力学消除:单位时间内消除向等量的药物,也称衡量消除动力学。 3.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的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消除某恒定比例的 药量。 4.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 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 5.首剂现象(first dose phenomenon):又称首剂综合征或首剂现象,系指一些病人在初服 某种药物时,由于肌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 6.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药物制剂中的活性药物被全身利用的程度,包括进入 全身血液循环的剂量和速度。 7.自身诱导:有些药物本身就是它们所诱导的药物代谢酶的底物,因此在反复应用后,药 物代谢酶的活性增高,其自身代谢也加快,这一作用称自身诱导。 8.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9.二重感染(suprainfection)长期使用四环素类等广谱抗生素后,由于敏感菌株被抑制, 使肠道内菌群间的相对平衡被破坏,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10.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有效浓度之下,但仍残存的生物 效应。 11.最大效应(效能,maximal effect)药物引起的最大效应。 12.效价(potency)产生相同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大小。 13.极量出现疗效的最大剂量。 14.半数致死量LD50使群体动物死亡50%时的剂量。 15.半数有效量ED50产生最大效应的50%时所需要的剂量。 16.最小中毒量LD5 使群体动物死亡5%时的剂量。 17.最大治疗量ED95产生最大效应的95%的剂量。 1.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治疗指数= LD50/ED50,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 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代表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2.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 的。 3.非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指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 4.受体向上调节:指受体周围生物活性物质的浓度低于正常或长期使用拮抗剂后, 受体数 目及敏感性增高的现象。也称为上增性调节。 5.受体向下调节:指受体周围生物活性物质的浓度过高或长期使用激动剂后,受体数目及 敏感性降低的现象。 6.PD2 7.PA2 8.首关效应(first-pass effect):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肝脏,有些药物在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笔记整理

药理学 课程特点:强化冲刺班,课时约13个小时; 课程要求:听课——考点、重点、难点; 记忆——表格、结构图、顺口溜; 练习——做题目 课前导入: 第一节绪言 第二节药效学 第三节药动学 第一节绪言 单元细目要点要求 绪言1.药理学的任务及内容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药理学熟练掌握 2.新药的药理学临床前药理研究,临床药理研究掌握 一、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一)药理学的概念: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基础学科。 药物机体 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可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 或人工合成其有效成分; 机体:有机整体; 离体组织器官; 培养的细胞; 病原微生物。 (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 生物转化(或称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二、新药药理学 新药——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 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若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制造工艺或增 加新的适应症,亦按新药管理。 1.临床前药理研究(以非人体为研究对象) (1)主要药效学; (2)一般药理学: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3)毒理学研究: 急性毒性;长期毒性;一般毒性; 特殊毒理:致癌、致畸、致突变;

(4)药动学(药代研究)。 2.临床药理研究(以人体为研究对象): (1)I期临床试验:20~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初步的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试验,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 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 目的:为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II期临床试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病例不少于100例。 目的:观察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3)Ⅲ期临床试验:上市前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病例不少于300例。 目的: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 (4)Ⅳ期临床试验(售后调研):上市后监测,长期广泛考察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现不良反 应。 第二节药效学 二、药效学 1.药物的基本作 用 药物治疗的选择性,治疗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及概念:副 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 2.受体理论 (1)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和调节方式 (2)受体学说 3.药效学概述 (1)亲和力、内在活性、激动剂、拮抗剂、竞争性拮抗剂、非 竞争性拮抗剂 (2)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及相关概念:最小有效量、作 用强度、效能、最小中毒量、极量、量反应、质反应、半数有效 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安全指数、安全界限 药效学 4.影响药效的因 素 (1)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个体差异、种属差 异等 (2)药物方面的影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反复用药和药 物相互作用 (3)耐受性、抗药性、依赖性、成瘾性等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机体各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药物对某些组织器官有作用或作用强,而对另外一些组织器官无作用 或作用弱,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选择性是相对的,选择性高的药物,使用时针对性强;选择性低的药物,使用时针对性不强,作用范围 广,但不良反应较多。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对患者不利的作用。 ①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特点: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取决于药物的选择性。 ②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 ◇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

药理学实验方法

word 药理学实验方法 第-讲实验动物的选择 在药理学实验中,要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不同动物,常用动物有: 1、青蛙和蟾蜍 心脏(离体、在体)实验, 制备坐骨N-腓肠标本等。 2、小白鼠: 药物初筛:镇痛、耐缺氧、抗肿瘤药物、LD50测定、避孕药实验等。 3、大白鼠: 抗炎作用,大白鼠踝关节肿胀实验,血压测量,胆管插管等。 长期性毒性试验。 4、豚鼠: 对组胺敏感,并易于致敏,常用抗过敏药(平喘药、抗组胺药)实验。离体心房、心脏、肠管实验等。 豚鼠对结核菌也敏感,也用于抗结核病药物实验。 5、兔: 家兔易得,驯服,便于静脉注射和灌胃,常用于观察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和对CNS 的作用。 又由于其体温变化较敏感,也常用于体温实验及热原检查。 家兔也常用于避孕药实验。 6、猫: 猫的血压比较稳定,具有咳咳嗽反射和呕吐动作。因而常用于心血管药物实验和镇咳药、镇吐药实验。 7、狗: 狗的血压比较稳定,常用于降压药、升压药和抗休克药实验。 狗比较容易驯服,最适用于慢性实验。手术造瘘(胃、肠)以便观察药物对胃肠蠕动和分泌的影响。 此外,长期毒性实验也常用狗来进行。 * 附:给药途径及剂量限制 1. 小白鼠 (1)灌畏法:0.1~0.25ml/10g体重。 (2)皮下注射:0.1~0.3ml/10g体重。 (3)肌肉注射:0.2ml/每侧。 (4)腔注射:0.1~0.25ml/10g体重。 (5)静脉注射:0.05~0.1ml/10g体重。 1.大白鼠 (1)灌畏法:2.0ml/10og体重。<3.0ml/只。 (2)腔注射:0.1~0.25ml/10g体重。 第二讲实验动物的麻醉和处死 一、各种实验动物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