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媒体定位与灾难新闻的报道视角

媒体定位与灾难新闻的报道视角

媒体定位与灾难新闻的报道视角
媒体定位与灾难新闻的报道视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c14258509.html,

媒体定位与灾难新闻的报道视角

作者:董天策,章琴丽

来源:《今传媒》2011年第06期

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破坏,而且强烈冲击着人们心理。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有关情况,而灾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撼性又极具新闻价值。因此,灾难新闻报道始终是媒体关注的重点。2004年南亚海啸,中国媒体首次大规模走出国门去报道国外灾难新闻。

对于国外灾难新闻,中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的?特别是不同类型的媒体是怎样报道的?是否存在不同的报道视角?这种区分度有多大?本文选择《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对3?11日本地震灾难的新闻报道作为分析文本,从案例分析的角度作出回答。

浅谈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

147 2008年? 08月?下期 学 术 ? 理 论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现代企业教育 握,准确把握工人阶级内部构成的变化,深化对工人阶级队伍发展规律的认识,始终保持工人阶级的团结和统一,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用工会工作的成功实践和创新成果来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 2.3 大力发展工会会员,提高会员的维权能力 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是工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针对当前劳动力流动性大、劳动者职业变化块、劳动者的会员意识淡漠等具体情况,积极探讨在多种所有制下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的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工会要努力提高维权的时效性、提高工会组织吸引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广大会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到入会的实惠,尊重会员在工会中的主体地位,按照自上而下地成立工会联合会和自下而上建立基层组织并广泛发展会员相结合的办法,使工会组织真正建立在会员支持和认可的基础上. 结语 和谐劳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使工会在构建和谐 劳资关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维权机制的外部环境,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力发展工会会员,提高会员的维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邓正辉.基层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兵团工运,2007,(2):18 [2]武玉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高校工会应发挥的作用[J].工会论坛,2007,13(6):59 [3]李富林.基层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充分发挥作用[J].工会论坛,2007,13(6):17-18 [4]李惠斌.构建和谐社会中工会的作用初探[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9-11 [5]孙守权.关于工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4):8-10 □ 人们不愿灾难发生,但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爆发,往往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灾难事件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给人类带来痛苦,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天灾人祸。突发性灾难事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性灾难事件,指的是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等。另一类是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多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和意外事故,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事故等。 灾难事件因其意外爆发,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它几乎具备了所有的新闻价值要素,备受社会的关注。灾难是对生命的挑战,也是对新闻媒体的挑战和检验,笔者认为媒体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应做好一下几方面:一、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科学的报道原则,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突发性灾难事件后,记者应及时赶到现场采写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相当之高,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信息社会,新闻人必须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方有可能在报道速度上取胜,同时应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准确,切勿夸大,亦不能对尚不清楚的细节进行合理想象,更不能制造虚假新闻,混淆视听。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民众依然享有知情权,媒体应履行其社会传播责任,及时、准确、客观、科学地报道受众急需了解的情况。 坚持科学的报道原则,应运用科学的思维对灾难加以解释报道,媒体应请有关专家对灾难发生原因作出解释,解答人们的疑惑,并宣传防灾自救知识,一次大规模的灾难事件正是警醒人们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灾难、珍视生命的契机,一场灾难的发生,会使人们对灾难预防及自救知识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意愿大大提高,此时受众急需了解防灾、自救知识,媒体应努力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以消除人们的恐惧、疑虑。如果灾难再次发生,人们便有更多可能自救,脱离危险。印度洋大地震海啸发生后,许多媒介,尤其是以CCTV为代表的电视媒体邀请了气象专家、地震专家以及相关专家制作直播专题节目,使人们更加了解了地震和海啸,同时也增长了很多求生知识。又如5.12汶川地震后,有谣传说广州地区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南方都市报于6月4日刊登了《地震不日袭穗?省地震局:谣言(主)“天体引潮力”引起公众担忧,该局表示目前全省未监测到任何异常(副)》安抚了人们紧张、恐惧的心理。 二、要充分发挥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做好舆论导向工作。我们社会主义媒介应把引导舆论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任务,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进行引导,媒体应根据各自的宗旨、受众特点和报道方针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越是在灾难面前,人们越容易失去理智,容易被煽动,而传媒作为重要的信息源和影响源,尤其该注意把握舆论方向,做好舆论导向工作,此处的舆论引导不是给受众虚假的“拟态环境”,而是在报道上分清主次,灾难新闻报道,需要在伤亡人数及灾难引发的矛盾冲突上给予关注,但更应关注的是受灾民众的生活,党和政府采取的救援行动,全国对灾区的帮助和支援,灾后重建等问题,让受众知道什么是事态的主流,避免因报道失衡而给社会稳定带来的不良影响。不是说对惨烈的灾难现实避而不报,是有分寸的报道,以警示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救知识学习,强调舆论导向,也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呼吁社会援助,给幸存者力量,让活着的人看到希望。如汶川大地震后《南方人物周刊》一篇题为《生于5月13日》的文章,编辑之所以策划并选取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新生命的诞生给人们希望的报道意图。 特别注意的是对火灾、矿难等人为灾难事件的报道不能有头浅谈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 李文新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系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突发性灾难事件因其自身特点,备受社会关注,能否做好灾难新闻的报道是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挑战和考验,本文就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提出了相关原则和对策。关键词:突发性灾难事件 灾难新闻 舆论导向

灾难新闻报道问题和案例

1、不尊重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及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 表现:许多媒体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事故,出于种种考虑,选择了沉默或者回避,比如政府干预,没有对灾难事故予以或者迅速作出反应,媒体的这种“失语”现象是不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表现。媒体的“失语”现象在SARS事件中尤为典型。 案例:2003年,在SARS传播的初期,我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无一例外的集体性“失语”。2003年2月初的广州,尽管从2002年的11月起,非典就开始在广州周边的城市流行,抢购板蓝根、食醋报道在广东、内地流传,但主流媒体一直没有给予正面报道。当广州市内大规模传言四起的时候,主流媒体依旧保持了不应有的沉默。3月间,广东一家报纸有关“非典”的报道被认为不合时宜。直到广州市召开了相关的新闻发布会后,媒介才‘开始较为系统、正面地回应大规模的传言,并对SARS病毒的流行情况进行报道。3月26日,新华社称北京输入性非典型肺炎得到有效控制—这是首次有关北京“非典”的官方报道,而北京当地媒体依然保持沉默。4月3日,举行的首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打破了传媒集体失语的状态,专题、专版纷纷上马。’2008年的南方雪灾的报道前期,媒体对信息披露滞后,轻描淡写的报道导致灾情未得到充分反映,影响救灾工作的进行。 .2、灾难新闻报道缺乏科学性 表现:陕西宝鸡出现的神婆“作法”、“避邪”防“非典”:香港庙宇因SARS来袭,香火格外兴盛;在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传言一位过世多年的高僧托梦:黑糯米煮水饮下可抗SARS,一时坊间所存黑糯米被抢购一空,狮城米贵,诸如此类屡屡发生。而某些媒体对谣言、错误的防制措施不加批判反津津乐道. 3、灾难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体现人文关怀,要求媒体关注灾难中的人以及人的生存状况,在直面悲剧的同时,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以及灾难中的人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 (1)掠夺式采访

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c14258509.html, 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作者:谢彬 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07期 【摘要】灾难性新闻采访报道时,新闻工作者应注意遵守新闻的操守、职业道德,要尽可能的给予遇难者及家庭宽广的人文关怀,真实客观公正地将灾情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告诉给广大的受众。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采访 目前,灾难性新闻越来越频繁地见诸于各家媒体,随着环境的逐步宽松,类似的报道可能会越来越多。作为媒体,特别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各级党报党刊理应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然而,由于灾难性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性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形,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的表象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形的公开展示,有可能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因此,媒体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面对“报道,还是不报道”、“先报道,还是先救人”、“以人为本,还是以新闻为本”等选择时,该如何把握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灾难新闻采访和报道中违背职业准则现象 也许大家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上海《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采访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打死的一民工家属时,该民工的家人为了不让88岁的老太太因获悉儿子去世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记者采访。记者退出后,村委会负责人陪同当地领导和一群记者浩浩荡荡来到该家,硬是冲进家门。领导在老太太的极度悲痛中完成了“亲切慰问”,随行的记者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痛苦镜头和画面。①在这场“采访,还是不采访”的选择中,李宁源失去了一次新闻报道的机会,却坚守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与其相比,硬冲入罹难者家中的记者无异于一群野蛮的掠夺者,在“深挖”到了自己想要的素材后扬长而去,留给罹难者家属是永远的痛楚。 此外,无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为了追求最佳效果,人为地摆拍和导演,诱导当事人回忆伤心往事、陈述痛心的遇难经过等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曾经在采访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初级中学3名学生在放学的路上到河边洗手,一名学生不幸滑入河中,另外两人施救也被带入河里,结果3人先后遇难。事情发生后,学校和当地党委、政府立即组织救援。新闻单位事后获悉这条新闻,纷纷前往该学校采访,为了表现当时的抢救场面和另外两名学生的救人义举,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摘要:灾难性事件是指那些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灾难性新闻;受众;以人为本 引言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正文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受害者亲属的问题。于是,这里可能就要涉及到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伦理学、新闻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又都归属于“人文主义关怀”的大旗之下。因此,本文着重就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一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灾难新闻与人文主义关怀 在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史上,由于传统的灾难报道观念的束缚,我国新闻传媒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往往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倾向,即多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多报道领导,少报道群众;多关注群体,少关注个体。这种倾向在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得到具体而生动的印证。新闻中虽然也看到了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但这种关怀是一种政治关怀和物质关怀,缺少的却是人文主义关怀。 什么是人文主义关怀呢?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随着时代、地域而不断发展,但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因此,在西方大众传媒大量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尤其是灾难新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解读主要围绕这两层含义进行。①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主义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具有人情味,充满感情地关注着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 灾难性事件(感性世界)带给人的情感情绪反映 心理世界的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拷贝世界)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得到舒缓,不安得到平静,恐慌得到理智,从而产生积极的和良性的言与行。②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实际上就是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的灾难新闻。因为“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因此,作为灾难性事件载体的灾难新闻,其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人文主义关怀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表现 人文主义关怀被人们誉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因此,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无私与智慧等人性的光辉。考察近十年来国内外灾难新闻的报道实践,笔者发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一直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并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新闻学一班张浩田411051摘要: 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探析东西方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的借鉴。 关键词: 灾难性报道新闻比较差异所谓灾难性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 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自然性灾难。 所谓自然性灾害,是指自然变异超过一定强度,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 自然性灾难主要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前者如地震、塌方、雪崩、地裂缝、火山喷发等,后者如淫雨、干旱、冷冻、等。 两者的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 例如2003年伊朗发生的大地震,两万多人死亡,全世界的媒体都迅速地给以报道。 社会性灾难。

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者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各种突发性的意外事故,如汽车相撞、火车脱轨、飞机失事、游轮翻沉、房屋倒塌、火灾、工矿伤亡等,都无谓地造成生灵涂炭,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特别是那些重大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得核电站事故、俄罗斯核潜艇沉没、“ 9。 11”恐怖事件,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等都震惊世界,引起全球关注。 我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导向原则,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大体有两类称呼: 灾害新闻或灾害报道;灾祸新闻或灾祸报道。 此外,鉴于黑色作为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意义,所以,也有人把灾难新闻形象性地称为“黑色新闻”。 然而,在西方新闻学的术语中,没有相对应的“DisasterNews”一词。 这恐怕跟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因为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是新闻。 因此,也就没有单独的“灾难新闻”的概念。 但是,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 (一)灾难性报道关涉政府公信力 所谓新闻传媒公信力指社会公众对于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传播方面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权威性等的总体评价。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灾难、突发事件的报道大大增加,反映出自2003年非典危机以来,政府在信息公开透明上出现了较大的飞跃。在以民族国家为主题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最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政府是网络时代的最终把关人。甬温动车事故中政府在整个新闻报道中起着舵手,更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当然,政府的新闻宣传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原则的,具体包括: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政府有什么样的媒介观,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广大人民群众接收到的信息。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事故灾难,无论出于良心道义还是出于社会公正,利用灾难进行宣传和感动是必然行不通的。雷击还是天谴,无论是气候影响了通信还是上帝拨动了铁轨,也就是说,无论怎样解释这个事故,这个事故的发生都不能再归结为“技术”或者“自然”了,都不能用简单的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宣传来取代事故本身的震撼和愤怒。这正是灾难美学和公众期待的落差所在。从灾后救助到灾后重建,从社会性的慈善救助到政府性的物资调配,一场灾害,往往成为考察一个国家资源操控能力和权力道德水平的特殊视角。灾难到来之时,也就到了人类生存的“临界时刻”,在这种情景中,我们的政府选择怎样的态度面对灾难,将直接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为今天的受众已对新闻事件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于是,总理所说的“回答”,也就不仅仅是解释,也是反思、问责和调整。简单地说,这次动车事故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必须用整个社会体制的自省来回答。政府这个强势把关人也无法控制。 对于铁路部门来讲,事故频发民众怨,不能只用表歉意托词来敷衍。当事故发生后最重要的不是急于去推卸责任,而应当是认真查找原因,做好善后工作,切实保障高铁生命线的安全运行。换句话说,应对危机忙公关,不如把善后工作做实在。出现故障并不奇怪,让人担忧和后怕的是事故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铁路的运营管理究竟以公众利益为重,以乘客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还是只维护铁路本身的利益,尽心竭力围绕着不可能完美无瑕,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可能出现故障的高铁打转,以至于面对问题时甚至不惜文过饰非,拖延塞责。进入“后高铁时代”,相关部门要做的是给中国高铁开一份体检报告,正面回应和消除公众对高铁安全的担忧。 政府在灾难事件中的积极作为,是灾难新闻中引导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这 些报道,缓解了灾难带给公众的心理压力和恐慌,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也使社会舆论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二)灾难性报道要平衡正负面宣传 在甬温动车事故报道的新闻话语运作中,绝大部分是“正面宣传”的角度,以发挥“喉舌”的舆论导向功能,灾害报道,包括政府的重视、采取的措施、干群的奋战等都从这种角度的切入。例如:《全力做好甬温线特别重大事故处置工作》、《温家宝到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和《第一批冲上去救人的大多是打工者》。但同时也体现出了监督功能的缺失。关于动车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这个事故给死者家属带来的创伤报道的都很少。有些人认为,正面宣传不能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否则有损正面宣传的效果。实际上,这种想法恰恰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增强宣传效果。记者和编辑忽视事物的两重性,只讲好的,不提问题,即只颂扬人生之善和党领导如何抢险救灾,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使新闻的可信性降低。《南方都市报》的《动车荒唐追尾,三问出事原因》、《恢复秩序高于抢救生命,是令人心寒的价值莽断》、《谈判格局不对等,霸道赔偿何谈抚慰人心》等深度灾难报道不仅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 灾难是人类生存所要面临的一种常态,一般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类。灾难报道以灾难性事件为主要内容,具有突发生、震撼性、负面性、社会性等特正,故而一直是各个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社会舆论的中心。 众所周知,记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环节,通过他们的眼和笔(或者镜头),人们了解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次成功的新闻报道,除了记者必须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外,记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整个采访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在灾难报道中情况复杂,这就要求记者要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专业素养,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尤为重要。 关键词:灾难报道;记者;素质 第一章灾难新闻概念及其新闻价值 1.1灾难报道 西方国家并没有“灾难新闻”这个概念,灾难其自身就是种新闻。美国学者杰克海敦认为“地震、灾害、战争、飞机失事……这些都是新闻,事故火灾可说是最基本的新闻。”灾难的英文是“Disaster”,相当于中文“灾难报道”的含义 我国新闻界对于“灾难新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张学军在《黑色新闻:悲剧意识的一个交汇点》一文中指出,凡是和天灾人祸有关的不幸事件都被称为“黑色新闻”。刘海贵先生《当代新闻采访》中,将灾害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文灾害报道,另一种是灾害新闻报道1。在他看来,灾祸新闻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但从整体上可以将它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因此,在我国灾难报道是逐渐生成的一个概念。邓利平《“黑色新闻”——悲剧报道的美学魅力》中提到,战乱、灾祸、饥饿以及疾病都可以归结为“黑色新闻”。田炳信在《“白新闻”报道的禁戒线何时能突破》一文中,将“河道决堤、仓库爆炸以及森林大火”等报道定义为“白(色)新闻”。本文所研究的灾难报道,属于对灾难新闻事件全方位的报道,即对自然灾难和人为灾祸等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 1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254 页.

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

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 灾难性事件突发之时,新闻报道快速至上。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速度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人们灾难发生后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能否快速地投入新闻报道成为决定此类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性问题。这时候事件现场的一切都是有极高新闻价值的,记者看到的一切都是观众想看到的,都成为人们关注这个媒体所作报道的理由。例如日本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发生后几分钟,NHK电视台及时报道地震消息,全世界通过NHK电视台直播或者各国电视台转播获得地震发生的消息。随后公众不断从新闻媒体获得地震伤亡、地震救援等信息。 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发布信息,减少转述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在灾难性事件面前,不仅要及时公开信息,而且还要通过传播多种多样的信息内容,形成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格局,让受众可以了解同一新闻事实的不同方面内容,使其能够针对新闻事实作出周详的判断,避免“管中窥豹”的片面理解。因为灾难引发的连锁反应是极其纷繁复杂的,相应的应对措施也是千头万绪,牵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信息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报道,能体现报道的真实准确性,能起到稳定民心、安定团结的作用。 新闻报道反映灾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是新闻的根本,报道失实不但会误导公众,还会让公众甚至政府与媒体对立,新闻媒体也会失去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灾难发生后,公众希望通过媒体了解灾难的性质,灾难发生的原因,灾难发生的过程,灾难造成的危害后果包括次生灾害情况等获知灾难的全貌,从而对灾难及相关问题作出内心评价,所以灾难新闻的报道要求真实和准确。如果报道失实,公众的内心评价很难恢复,难免造成公众和媒体的对立,从而失去对新闻媒体的信任。新闻报道在反映灾难的客观性的同时,更多体现灾难面前的理解与包容。新闻报道追求报道客观,准确反映事态发展全貌,让受众评价无可厚非,但理解和包容也不能忽视。自然灾难发生后,纯客观报道是必须的,但是为了追求受众感官的强烈刺激,为提高收视率而忽视受难者和受害者家人的感受,在当下社会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和质疑。此次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告诫各国记者,理解和包容受害群体,直播画面回避对人物的特写,更多关注救援工作。我们看到的NHK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记者拍摄的镜头就大多集中在对抗震救灾、灾难大场面的拍摄上,的确在灾难面前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人性化,对受灾国家、受灾民众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同时报道更多的是通过传递政府信心,公众镇定有序,典型的自救互救场面,救援队救援的开展,未来的发展规划来传递情感关怀,引导社会重建。 新闻报道同时开展舆论引导。灾难往往是在无预警的情况下所爆发的紧急事件,若不立即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采取有效策略将状况加以排除,就可能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重大的威胁。因此,当灾难发生时,新闻媒介的任务不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同时需要成为一个发表意见、影响舆论的工具,把能了解到的事件的真实情况准确地提供给公众,同时宣传政府在灾难发生时的态度、救援计划和救援进度、国际社会关注或采取的措施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力图使整个社会群体在灾难面前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灾难新闻报道的作用

浅析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期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 挑战,而灾难新闻报道则直接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将人文关怀渗入灾难新闻报道,可以有效缓减甚至消除受众的消极情感和情绪,从而产生积极的良性的言与行。近年来,灾难新闻报道渐渐改变了早期的弊端,回归人性,凸显人文关怀。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报道观念和某些思潮的影响,现有的人文关怀还显得相对薄弱,有待于新闻工作者挖掘探索,更好地服务受众。 一、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一)注重事件措施,淡化个体命运。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损失最惨重的是受难者,心灵最脆弱、最需要关心的也是他们。而某些灾难新闻只注重事件措施的报道,“官味”十足,“政绩”十足,却淡化了最需要关注的灾害人的个体命运,缺乏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有些报道只见“配角”不见“主角”。当灾难不幸降临的时候,相关新闻报道里出现的却是一些毫无生命意义的冷冰冰的数字,以及罗列着的一大堆当地大小官员的名字。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本来是一出“悲剧”,但一些报道却硬把它演化成一曲“颂歌”。 (二)抢抓新闻“噱头”,漠视个体灾难。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某些灾难新闻为追求轰动和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本位效应,把直播场景选择到最直观、最悲惨的“第一现场”,与灾害本体“零距离”接触,捕捉并放大灾害人最悲恸的惨烈场景。有些媒体为了追求所谓“新、奇、特”,在报道中加入了许多“噱头”,极力渲染灾难事故的刺激、惨烈、暴力、残酷、恐怖、血腥等消极的一面,对于灾难的教训、灾难对人的伤害只字不提。 (三)追求低俗趣味,缺失道德品位。 在西方新闻界,一向有“坏消息就是好新闻”的说法,对新闻媒体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①灾难新闻报道向“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有些编辑记者以暴露、猎奇、片面吸引受众为目的,把灾难新闻当成招徕受众、增加“卖点”的“好”机会,在报道中采取了突出、渲染灾难事件离奇性、煽情性元素的操作方式,不惜笔墨去“展示”悲剧全过程。这种追求低俗趣味的猎奇心理报道出来的东西让人感到没有人情味,没有道德价值,不仅缺乏职业道德,更是违背了人性的基本准则。 (四)停留表层报道,忽视舆论导向。 有些灾难新闻报道只停留在悲剧性事件的表层上,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忽视正确的舆论导向。灾难新闻报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制造鼓舞人们上进的精神氛围,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使人真正成为媒体关怀的主体。 二、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回归 (一)从政治关怀向普通民众回归。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传统的灾难报道观念的束缚,对灾难事件往往是不报、少报或报喜不报忧,灾难新闻的报道成为当时国内新闻的一块“禁区”。这种报道理念一直到2003年“非典”危机,才促使灾难新闻报道有所突破。2003年4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准确掌握疫情,如实报告并定期对社会公布,不得缓报、瞒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当日下午召开的介绍中国“非典”的最新疫情和防治情况的新闻发布会的实况录像,并宣布从4月21日起,将原来的5天公布疫情改为每天公布一次。这实质是从政治关怀向关注普通民众回归的标志。“也许这次事件,是中国政府透过媒体开始强化知情权并进行理性传达的一个切入点或者说是序幕。”②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不到10分钟,国家地震局迅速通过媒体发布了消息,使公众在第一时间知道了真相,避免了恐慌发生,每日公布伤亡、失踪具体人数,大量镜头从“官本位”理念转向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普通民众的悲恸及坚强、卑微及伟大、牺牲与奉献,给受众强烈的心灵震撼。 (二)从新闻诉求向新闻本质回归。 传统的新闻诉求,是为了配合国家政权,政府把新闻媒体当作社会动员的有力工具,新闻媒体成为社会权 浅析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02 业务研究 业务探求 杨小瑾 38总228

灾难新闻采访原则

灾难新闻采访原则 (一)采访 23.8 采访前与采访对象沟通,说明采访意图,征求其同意。 23.9 采用联合采访方式,减少对遇难者家属的重复情感刺激。 23.10 尊重采访对象不接受采访的权利,尤其是对失去亲人者的采访,不强行采访或诱骗采访。 23.11 尊重灾难中采访对象不暴露身份的要求。 23.12 当采访对象处于惊恐状态时,放弃直接接触的采访方式(如提问、摄影、摄像),用其他不打扰的方式采访(如观察、访问他人),或放弃采访。 23.13 面对刚失去亲人的采访对象,提问不涉及失去亲人的感受、对亲人的思念等。 灾难中有很多感人的事,适当的描写和情感抒发是必要的,但是现在有些报道或者电视节目运用了煽情的手法,比如电视节目中,采访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想对天堂里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这样的做法虽然达到了煽情的初衷,赚足了读者的眼泪,但对这些接受采访的当事人来说是再一次伤害。 汶川大地震的采访中,记者一再追问警察蒋敏失去父母、女儿的心情:“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你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蒋敏当场晕倒,一方面可能与参与救援体力不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记者的提问带来的巨大痛苦有直接关系。

类似这样需要避免的问题还包括如下这些:面对失去亲人的受访者,询问“你家有多少人?他们都怎样了?”面对失去孩子的家长,询问“你看着这些孩子会不会怀念自己的孩子?”“你现在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面对期盼见到爸妈的小孩子,询问“如果你爸爸妈妈已经不在了,你怎么想?”面对收到保险公司死亡赔款的家长,询问“收到赔款心情如何,高兴不?”等等。 23.14 观察采访对象所处的生活状态,不以俯视或冷漠的语气和态度进行采访。 新闻从业者的冷漠也许不是来自幸灾乐祸的动机,而是其无意识的一种常态表现。2006 年2 月,江西九江发生5.7 级地震,17 人死亡,10 多万间房屋被毁。为防余震,几十万群众被迫离开居所,住在紧急运来的简易帐篷里。当时有一家电视台记者问两名当地居民:“帐篷何时运到的?”居民回答:“是昨天。”记者又问:“现在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吗?”这个问题使他们愣了两秒钟,其中一个反应比较快,回答“差不多”。灾民为了躲避余震,在寒冷的冬季只能住到街头的简易帐篷里,吃喝拉撒睡都不方便,这是任何一个电视观众都能想得到的,但在这位记者看来这些都不算什么,一切应该都很“方便”了。 例如台湾公共电视《节目制播准则》(2007 年修订)“叁、节目制播实践准则”中第四章“灾难与紧急事件”中规定:“尊重悲伤为私人的时刻,属于个人隐私范畴,不过度侵扰悲剧或灾难受害者,不强迫访问哀痛中的人。访问时应避免询问空乏冷血的问题(例如‘你有什么感觉’),而应询问具体实际的问题(例如‘你希望政府提供什么样的协助’等)。如果同时采访的其他媒体问了不得体的问题,尽可能在报道中删除。” 23.15 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及感情波动,随时调整采访进程和提问方式、内容以及语气,必要时放弃采访,不给采访对象带来第二次心理伤害。 学会保持克制,避免强行采访给对象带来的伤害,这种人道主义精神是在很多欧美职业道德规范中被肯定的,比如英国报业投诉委员会(PCC)《编辑实务守则》第5 条规定:当事人处于悲痛或震惊状况时,对其采访和接触要有同情心,言行谨慎;报道要善解人意。

中美关于中国灾难性报道的案例分析

中美关于中国灾难性报道的案例分析 【摘要】在当今世界,新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闻的作用更有两个:一方面,它用于分享和交流信息;另一方面,它影响公众视角。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中美媒体对中方发生的灾难事件的报道的分析,阐释了美国和中国一些媒体报道的不同之处还有导致此种不用的原因。同时,本篇文章还提出了解决冲突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灾难;新闻;差异;建议;冲突 0.简介 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并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以及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国际上,尤其是西方的大众传媒中对中国的新闻报道不尽如人意。在美国新闻报道中,中国被描述为一个充满各种各样问题的国家。在对中国灾难的报道中更是如此。 论文中作者首先通过两则中美关于中国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分析中美两国的新闻报道差异。接着分析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最后,作者提出一些解决中美新闻报道差异的建议。 1.中美关于中国灾难报道的比较 近些年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饱受灾难之苦,如非典、地震、海啸、矿难等。随后而来的便是世界新闻媒体对这些灾难的报道。大众要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只有借助于媒体的力量,由此可见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的重要性。然而,不同国家的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迥然不同,尤其是中国和美国之间。以下两则新闻是中美媒体关于2008年中国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1.1关于雪灾的新闻报道 1.1.1中国报道: 解放军全力抗击冰雪灾害感动中国民众 2月6日是农历大年三十,空军当天上午派出3架大型运输机,将100吨蜡烛从石家庄分别空运到贵阳、长沙和南昌。负责在南昌机场接收蜡烛的李青华深情地说,“有了这些最可爱的子弟兵,我们坚信欢乐祥和的春节依旧如期到来!” … 截至7日18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已累计出动官兵61万人次、民兵预备役人员184.5万人次。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胡纪峰连续执行紧急空运,家属

救助性报道范例

篇一: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和人文关怀 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和人文关怀 ——日媒在核事故新闻报道中对中国媒体的启示 摘要: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灾难事件具有与生俱来的新闻价值,不仅是对与灾难有直接、间接关系的人群,而且通常也成为传播者和受众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成功的灾难性报道对于受众和受难者正确抢险救灾、克服公众恐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有些灾难性报道为吸引受众“眼球”,忽视人文关怀,把展现个体痛苦作为重点,甚至无情重现灾难的狰狞,使得灾难性报道不仅没能鼓舞人们增强抗灾信心、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反而带来了恐慌和不安等负面效应。然而,日媒在地震报道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nhk“绅士般”的报道风格——稳重、沉着、冷静、追求准确、客观,这对于我国媒体在灾难报道上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关键词: 灾难报道伦理缺失日媒人文关怀借鉴措施 正文: 现实社会生活中,灾难性事件通常是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这种破坏使得群体或个人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文化或价值观念认知的确定性降低,从而破坏了社会群体或个人与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无论是自然性灾难事件还是社会性灾难事件,都会给人们在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事件本身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无疑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极易激起受众的新闻欲望。 一灾难报道中,中国媒体新闻伦理的缺失 受众对灾难性报道的需求,直接带来的就是媒体灾难性报道的增长。灾难报道本是本着让世人了解真相,让世人帮助受难者,促使他们给予受难者所需要的心理安慰和物质帮助。然而,一些记者忘记了他们“以人为本”的职责,为了报道新闻而采访新闻,盲目地追求轰动效应争取受众,漠视采访对象的心理创伤。因而产生了一些受灾不需要的信息:误报、谣言、侵害隐私的报道、渲染危害,这都是媒体未能遵循新闻伦理造成的。 这种缺失人文关怀的行为主要表现在: 1 漠视生命价值。 在灾难现场,一些记者一味以采访本身为目的,而忽视了生命的价值。在汶川地震的北川救灾现场,就有一名记者无视救灾的急迫性,拦住救援人员抬起压在受伤者身上的方板,幸存者痛苦地呻吟着,救援人员要他保持体力,不要讲话。这时,记者在镜前播报说,“这里还能听到老大爷的呻吟声,老大爷,我们来听听老大爷的声音,医生,你让大爷说句话,”并朝幸存者喊话“大爷,能听见吗?大爷,说说话。”最后,这位大爷在救援队员快被挖出的时候死去了。 2 过于直接地复现受灾现场的血腥场面。 但是许多媒体为吸引受众“眼球”以获取利益,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没有对灾难场面进行适当的节制性处理,而在记录和描写受灾情况时不惜版面地将血腥、恐怖的灾难场面复现给受众,完全不顾受众和受难者的心理感受。同时,而忽视了报道策划的重要性,过分标榜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不管灾难惨烈程度如何,广泛地运用中性词,将灾难的场景、数据等信息冷漠地叙述出来。尽管如实记录了灾难的凄惨景象,但这种夹杂着血腥与死亡气息的冰冷叙事,只会让受众感到媒体对生命的冷漠。 3.侵扰悲痛,对灾难相关人群造成“二次伤害”。 传播媒体为了获得独家的、有卖点的第一手采访资料,挖掘所谓的“人性化细节”,而不顾灾难受害主体及其家属的悲痛感受强行采访,从而对灾难相关人群造成二次伤害。这一点在汶川地震中极为突出,有些记者不顾场合和方式方法,频繁地与被埋的灾区群众和刚抢救出来

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浅析灾难新闻报道

新闻经纬 一、 新闻专业主义 1.新闻专业主义的起源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它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也是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 2.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可以追溯到近代,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与1926年接办的新记《大公报》,可以说是我国报刊实践新闻主义的先行者。改革开放后,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获得发展,并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产生了影响。新闻媒体提出报道要以事实为依据,强调报道要贴近群众的生活,提高媒介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完善新闻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等,这些都是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发展的表现。 二、 灾难新闻报道中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具有不可准确预测的特点,一旦发生就会对社会整体的有序运作造成极大的破坏,因而灾难事件能在短时间内汇聚起社会各界广泛而强烈的关注。快速、准确、适当地报道灾难事件,是新闻媒体实践其舆论监督、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等重要社会职能的体现。我国社会已经 步入高风险社会,灾难新闻报道对于 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 轻重的意义。①然而许多国内媒体在灾 难的报道理念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以 下选取雅安地震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 里某些媒体的报道,分析我国灾难新 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1.报道的焦点不对,宣传色彩较 重 2013年4月20日上午8:02,中 国四川省雅安市发生了震源深度为13 公里的7.0级地震。雅安地震牵动中 国人的心。地震发生的当天,李克强 总理便赶往灾区,第二天,李总理“一 碗米粥一包咸菜”当早餐的新闻占据 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版位置。发生如 此大的地震,物质相对匮乏,每个人 都该节省,总理当然也不会例外。记 者拍摄这张照片,或许是希望表达总 理与灾区百姓同甘共苦,但被各家媒 体不断放大甚至夸大后,新闻原本的 味道就变了。事实上,李总理的作风 低调务实,他恐怕也不希望自己吃早 餐这个与地震救灾关联不大的举动成 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发生重大灾难时, 领导到灾区视察及部署救灾工作,在 情感上,可以抚慰灾区百姓。而另一 方面可以马上实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 施使救灾工作顺利展开。灾难发生后, 公众最想了解的信息依次排列:震中、 震级和波及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破 坏程度、有没有余震或更大的地震、 是否危及自己的生命、政府在做什么、 我该怎么办等。②因此过多地将报道 重点放在一些无关救灾工作的事情上, 宣传意味很浓的做法,并不符合灾难 新闻报道的原则。 2.报道范围小,信息重复 灾难事件发生的时候,社会处于 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不确定因素增多,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渠 道多样化更加重了不确定性,从各种 渠道扑面而来的信息在社会上流传。 面对源源不断涌来的信息,各家媒体 就会出现大量无序且重复的失衡报道。 在此次雅安地震的报道中,芦山县、 宝兴县等重灾区受到了极大了的关注。 媒体的确把这些灾区的情况及时反馈 了出去,使这些灾区在第一时间获得 了救援。只看媒体新闻报道的表面, 关于此次灾难新闻的报道呈井喷的状 态,但实际上,媒体传递的信息是短 缺的,一种相对而言的短缺,并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量少,而是信息失 衡。媒体未能使报道的面铺开,而是 反复地播报着这些地区的信息,一些 同样需要救助的乡村的信息却被忽略 了。这样不平衡的报道,使大家的关 注点都在媒体所报道的灾区上,而另 一些急需救灾物资的乡村却无人问津。 这说明了媒体的报道渗透力仍需提高, 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浅析灾难新闻报道 唐薇薇 [摘 要] 灾难事件因为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波及范围广这些特点,历来是新闻报道关注 的重点。好的灾难报道可以起到给受众提供及时客观公正的信息,并抚慰受众情感的作用,而 新闻专业主义蕴含的社会公器功能及客观公正原理,对灾难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因 此本文主要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分析灾难报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灾难报道的思路。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灾难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全面;平衡 视听 ? SHI TING 2014年 第 1 期 77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上课讲义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 质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 灾难是人类生存所要面临的一种常态,一般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类。灾难报道以灾难性事件为主要内容,具有突发生、震撼性、负面性、社会性等特正,故而一直是各个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社会舆论的中心。 众所周知,记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环节,通过他们的眼和笔(或者镜头),人们了解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次成功的新闻报道,除了记者必须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外,记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整个采访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在灾难报道中情况复杂,这就要求记者要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专业素养,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尤为重要。 关键词:灾难报道;记者;素质 第一章灾难新闻概念及其新闻价值 1.1灾难报道 西方国家并没有“灾难新闻”这个概念,灾难其自身就是种新闻。美国学者杰克海敦认为“地震、灾害、战争、飞机失事……这些都是新闻,事故火灾可说是最基本的新闻。”灾难的英文是“Disaster”,相当于中文“灾难报道”的含义我国新闻界对于“灾难新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张学军在《黑色新闻:悲剧意识的一个交汇点》一文中指出,凡是和天灾人祸有关的不幸事件都被称为“黑色新闻”。刘海贵先生《当代新闻采访》中,将灾害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文灾害报道,另一种是灾害新闻报道1。在他看来,灾祸新闻涉及的内 1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254 页.

容范围较广,但从整体上可以将它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因此,在我国灾难报道是逐渐生成的一个概念。邓利平《“黑色新闻”——悲剧报道的美学魅力》中提到,战乱、灾祸、饥饿以及疾病都可以归结为“黑色新闻”。田炳信在《“白新闻”报道的禁戒线何时能突破》一文中,将“河道决堤、仓库爆炸以及森林大火”等报道定义为“白(色)新闻”。本文所研究的灾难报道,属于对灾难新闻事件全方位的报道,即对自然灾难和人为灾祸等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 1.2灾难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 据调查研究表明,社会公众对威胁到人类自身利害的新闻会非常关注,公众对于天灾人祸新闻的关注程度,仅次于国家政治大事和战争等报道2。灾难新闻 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新闻价值要素:具有较强的社会冲击力冲突性,以及难以预测性、突发性等。从2001年的美国事件到2003年“SRAS”疫情的肆虐;从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汶川大地震;从2009年“甲型H1N1”流感引发的全球恐慌,直到2011年日本遭遇强震、海啸以及由其引发核泄漏的三重灾难,这些灾难事件的发生都在极短时间内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各国主流媒体纷纷围了抢夺话语权展开了博弈,可以说明灾难新闻报道在新闻传播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章灾难报道中新闻记者报道存在的问题 2.1 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2虞达文=新闻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2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