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柳永词的雅和俗

柳永词的雅和俗

柳永词的雅和俗
柳永词的雅和俗

柳永词的雅和俗

柳永词的雅和俗

内容提要】柳永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专业词人。他早年游学京都,屡【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举不第,到晚年才中进士。由于他长期出入歌楼妓馆,生活东漂西荡,对下层人民生活有较多体验,所以他的词题材较为广阔,其内容主要反映男女恋情、羁旅行役和都市生活三个方面。前者以俗词为主,后者则以雅取胜。柳永精通音律,受民间音乐熏陶,把民间流传篇幅较长的俗曲搬上词坛,对慢词的发展和北宋词风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柳词的雅俗,前人有颇多的评论。本文试就其雅俗二类词的内容题材特点、艺术表现以及形成雅俗风格的原因,分三部分进行论述。

柳永(公元987?—1053年),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到晚年(仁宗景 元年,1034年)才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又因排行第七,亦称柳七。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专业词人,有词作专集《乐章集》。柳永词(简称柳词)以描写歌妓生活、城市风光及羁旅行役的生活等题材为主。他善于从民间吸取养料,使用俚俗语言入词,从而摆脱了五代词中那种传统腔调的影响,使词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的词“长于铺叙、工于写景言情,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⑴。他还创造性地运用铺叙手法,把抒情、写景、叙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词构思完密,首尾连贯,脉胳井然。柳词通俗易懂,雅俗各具。自古及今,关于柳词的评价,褒贬不一。《能改斋漫录》称多“淫冶讴歌之曲”;《苔溪渔隐丛话》

称“多闺门淫蝶之语”;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柳词格固不高”;李清照《词论》说“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耆卿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⑵;苏轼认为“不减唐人高处”。比较有分析眼光的是近世词学家夏敬观先生的评语,他认为:“耆卿词当分雅、俗二类,雅词用六朝小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交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之风气,开金元曲学之先声,比于里

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⑶。凡此种种,不一而举。本文试就柳永雅、俗二类词的内容题材特点、艺术表现以及形成雅俗不同风格的原因作一些分析探讨。

类词的内容题材特点

二类词

的内容题材特点

柳永雅俗二

一、柳永雅俗

的内容题材特点

(一)柳永俗词的内容题材特点

自唐五代以来,笔尖触及“香软”、“艳情”的,不乏其人。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和以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还有宋初诸子所写的词作,当中有相当部分属艳情之作,但他们写得含蓄典雅。就是与柳永同时代的晏殊,也写艳情,但“未作妇人语也”(4)。唯独柳永与众不同,他以汴梁花街柳巷的生活为背景,以男欢女爱、歌妓声容情态为题材,大胆直露细腻地描写,如实地反映下层平民生活全境。这类作品总的来说是比较俗的,通称为“艳情词”。这类“艳情词”就其所描写的内容,又可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咏男思女怨的词

第一类是咏男思女怨的词

柳永这类男思女怨的作品,和前代及同代的诗词家不同。唐五代文人多把女性当作观念的象征加以描写。而柳永描写的就是在他的生活圈子中实实在在的人物,把爱着男子却忧思烦恼的女子的心情,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如《昼夜乐》描写一个“失恋”女子相思苦楚: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

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这首词以第一人称的口气来写,词中的女主人,也许是柳永

往日的红颜知已。上片写景,下片抒发女主人公失去恋人后而产生的寂寞、仇苦、怨恨之情。

从《乐章集》中可以见到,与柳永相好过的有名字或艺名的

歌妓有秀香、英英、瑶卿、虫虫、心娘、佳娘、酥娘等。其中感情最深的当属虫虫。柳永对她一往情深。在《征部乐》中,柳永深切倾诉他对“虫虫”的思慕之情: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每追念、狂踪旧迹。长只恁、愁

闷朝夕。凭谁去、花衢觅。细说此中端的。道向我、转觉厌厌,役

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但愿我、

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以初相识。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

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柳永科场失意后,得到虫虫的慰藉,他万分感激她,也常常

思念她,决心下次科场夺魁后好好报答她。

可以说,柳词这类男思女怨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实质上就是

他与歌妓们之间生活写照。男主人公就是风流才子的柳永,女主人公就是一个个具有真实面目的歌妓。柳永与她们之间不再是重帘深处难以捕捉的幽情密意,不再是只重精神寄托的理念爱慕。

第二类是描写男欢女爱的词第二类是描写男欢女爱的词。。在柳永的词作中,有许多赤裸

裸地描写男女合欢情景的作品。这是历来诗词中极其罕见的。例如《菊花新》:

欲掩香帏论缱绻,先敛双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

图暖。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意无限,留取帐前灯,时时

待看伊娇面。

这首词大胆、露骨地描写男女之间的关系。从始至终贯穿着按照实际情景加以描写的态度。根据李调原《村语词话》评说:“柳永淫词,莫逾于菊花新一阙。”当然,象这类主题的作品,《花间集》中也偶有所见,如和凝的《临江仙》:

披袍 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 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鸳衾。兰

膏光里两情深。

对比这两首相同主题而不同时代的作品,我们发现,柳永铺叙描写的细腻入微程度,大大地超过前人。从结尾看,和凝只使感情升华到观念的世界里,而象征地结为“兰膏光里两情深”,而柳永却作进一步细致描写,“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将双方调情场面作一个特写。这就是柳词的独特之处。

第三类是描写歌妓声容情态的词.. 由于柳永所面对的是一个第三类是描写歌妓声容情态的词

个活生生的歌妓,所以他不但了解她们的妓艺,也了解她们的心愿;不但热爱她们的姿色,也同情她们的遭遇,他可以向这一个个具体的人表达一个个具体的关切。《乐章集》中歌妓声容情态的作品,其描述十之八九与女人有关,内容尤以娼妓为中心。他很用心地把娼妓的天生丽质、色艺双全、乃至心理情态,都作了相当深刻的描绘。在声容情态中,又各有侧重:

一是刻画歌妓容貌:主要是对歌妓容貌的描写,如《昼夜乐》一是刻画歌妓容貌

描写眼睛、《小镇西》描写笑靥、《两同心》描写娥眉、《红窗听》描写肌肤等等。除了外貌特征描写外,也有综合性的描写,如《荔枝香》、《合欢带》等,便是从各种角度将五官、身材作一个全面性的刻画。

二是描绘歌妓歌舞:柳永常常徘徊在歌楼妓院中,有些乐工二是描绘歌妓歌舞

歌妓便会找他作词。歌妓若能得柳永为其填词则能身价倍增。柳永也能从中捞点“好处”。因此,柳永成了歌妓的代言人,借着歌词来介绍妓女的歌声舞姿,甚而把他们的名字嵌在词中。像这首《柳腰轻》: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朝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绮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

促偏,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其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词中不但点出“英英”的名字,还把“英英”的身材、舞姿作了一个细腻的描绘。

三是赞誉歌妓文才:古代歌妓并非是低下而没有水准的,由三是赞誉歌妓文才

于一些文人雅士时常聚集酒楼妓院之中,这些歌妓们或者是耳濡目染,或者是为博得恩客青睐,因而颇能对客挥毫、触景唱词,显示过人的才情。在柳永词作中不乏夸赞妓女的作品,如《惜春郎》、《凤衔杯》等等,都是为妓女之文才,有所赞誉之作。

四是描写歌妓情态:柳永长期流连秦楼楚馆中,对妓女如同 四是描写歌妓情态

四是描写歌妓情态

朋友一般,丝毫不予轻视的意味,又由于他侧身其中,故对他们的生活的坎坷体验相当深刻,而善于为他们吐露心中的悲哀。类似的作品如《锦堂春》、《驻马听》、《隔帘听》等等,显现他不轻视妓女,并对之怀抱同情,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怀来道心声。

(二)柳永柳永雅雅词的内容题材特点的内容题材特点

柳永雅词的内容题材多与描写城市风光和“羁旅行役” 有关。这是前所少见的。这也是柳词内容题材上的又一特点。

1、描叙帝都的壮丽描叙帝都的壮丽,,城市的繁华城市的繁华

柳永生活于北宋“承平”时代,为了科举,他在汴京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失意,他又四处奔波,到过当时许多著名的城市。于是,他笔下出现的帝都和大城市也都写得逼真而又形象。如《倾杯乐》: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

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倩。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抃呼鳌。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这首词从宏观的角度高瞻远瞩地概括汴京的雄伟壮观和非凡的气势。词中有高大的建筑,宽广的城郭,祥瑞的气氛,加之以悦耳的笙歌,缤纷夺目的焰火。说到城市的繁华,当以《望海潮》最为杰出: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是柳永年青时期的作品.他以自豪的口吻,不仅铺叙了杭州的人烟稠密,富庶繁华,而且还描绘出西湖上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秀丽景色。据说此词流传到金国,“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⑸ .

柳永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在他笔下,苏州的风光是“万家绿水朱楼”(《木兰花慢》),“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搂”(《瑞鹧鸪》);扬州的风光是“酒台花径仍存,凤萧依旧月中闻”(《临江仙》);成都的风光是“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一寸金》),等等。

由这类作品,可以反映出宋仁宗时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君臣同乐,歌舞升平的景象。

”和异地风光

和异地风光

2、抒写

羁旅行役”

“羁旅行役

抒写“

柳永一生坎坷,辗转漂泊,自青年至暮年几乎都在羁旅行役中渡过。这时期的词风与前期的风花雪月不同,他把羁旅行役途中所见的景物描写出来,同时带入了自己坎坷的身世及怀乡、念旧、送别的情感。如《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

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

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

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

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

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

稍觉轻寒。渐鸣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这是柳永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以时间为线索,从傍晚写到次日凌晨。晚秋萧瑟,驿馆冷清,柳永触景生情,终夜无眠,追忆往事,感叹功名未就。这首词将行役中独宿孤馆的孤寂悲凉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乐章集》里流传最广泛的作品就是这类反映羁旅行役的词

篇。类似的作品还有《曲玉管》、《浪淘沙慢》、《夜半乐》、《迷神引》、《竹马子》,等等。他的行役词,景物总是与作者悲凉、萧瑟的主观感情同步,行役词中之景大抵是感伤的秋风秋雨,表达了羁旅行役的哀愁。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内容题材上,柳词的确可大致分为雅、俗两类,反映男女恋情内容题材的作品多数是比较俗的,而描写羁旅境况及都市繁华的作品则多以雅取胜。当然,这种雅俗之分不是绝对的。“俗中可能偶现雅调,雅中可能不断俗情” ⑹。就以《雨霖铃》来说,“执手相看泪眼”等语,诚然市井浅语,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设想别后景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表明别后冷落凄清之感,写出一种典型的怀人境界,足以与诸名家的“雅词”相比。又如《定风波》中“针线闲拈伴伊坐”一句,受到晏殊讥刺,被视为写艳词的实证。其实这首词以同情的口吻描绘了歌伎被抛弃以后的悔恨心情,里面并没有淫亵的话语。这又显示出柳词“俗不伤雅,雅不避俗”的特色。

二、柳永柳永雅俗二类雅俗二类雅俗二类词的词的词的艺术表现艺术表现艺术表现

前面已从内容题材上对柳永雅俗二类词作了分析。其实, 柳词的雅俗, 并不止于内容题材, 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也有表现.

((一) 柳词的俗就俗在柳词的俗就俗在““俚语俚语””入词

入词 不避俗字、白字,大胆使用民间白话口语入词,通俗易懂,是柳词语言的显著特点。最能体现柳永俚词风格的是《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

亸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麽。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全篇用语很通俗,词中“芳心是事可可”、“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等等,不仅通俗浅近,接近口语,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很符合妓女的口吻、性格与心理特征。

当然,柳永在使用民间口语时,是有选择,经过提炼、加工的。他常以简单的日常口语,就能揭示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例如:“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倾杯乐》)。这表达了无希望的爱情带来的相思之苦,只是空自愈益增添自己的消瘦程度。“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鹤冲天》)?这是因许久未见面,爱情空虚,担心情感的可能变化,暗示了妇女的不幸。“我前生、负你愁烦债,便苦恁难解开”(《迎春乐》)。这是因情感的波折而自我安慰、自我排解,而实际上又委曲地表现出不能排解的执着的苦苦追求。象这些俚俗的常言闲语,一经词人入词后,表现人物心理状态就显得细致入微,贴切而深刻,具有感人的力量。

“俚语”入词是柳永的成功之处,也是受人抨击之处。柳词之所以广为流传,“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是因为其通俗,大众化;而前人有“词语尘下”(李清照《词论》)、“多杂以鄙语”(徐度《却扫篇》)等评语,也源于此。

柳词的俗还表现在表达方式上

(二)柳词的俗还表现在表达方式上

柳词除了语言通俗易懂, 巧用民间口语、俚语外, 直言无隐的白描也是柳词的又一特点。词中没有含蓄隐晦的语句,而能明白尽致的表现出来。刘熙载《艺概》说,“耆卿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这“明白而家常”,正是直言无隐的表现。如《婆罗门令》:“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欹枕难继”,把一个“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寂寞难耐、情火中烧的女子的大胆心事赤裸裸地直白出来。

(三)柳词的雅柳词的雅主要主要主要表现表现表现为为言雅言雅、、境雅境雅、、情雅情雅

1、言雅言雅

柳词的语言“一方面是‘俗’之至,一方面是‘雅’之至⑺。”前面已对其“俗”的作了论述,下面对其“雅”的作分析。据赵畤令《侯鲭录》裁,苏轼对柳词说道这样的话:“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⑻苏东坡对柳词的评价,用“非也”,是对柳词雅的肯定。的确《八声甘州》,哪怕从最严谨的语言这一角度来看,也是词中难得的名作。全词内容如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

照当楼,是处红衰绿减,冉冉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全词高旷古雅,气象雄阔,笔力苍劲。上片刻意渲染了秋天的凄清的冷落与苍凉,借着苍凉感造成黯淡的气氛。下片则诉说了游子的离愁别恨,以实景、虚景并列而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所怀念之人的渴望。这些词风景描写和恋情相思交织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柳永在运用语言时,善于提炼书面语言,善于融化前人的诗句入词,却不见痕迹。如《八声甘州》中“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朓实际来自谢《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中“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是处红衰翠减”,来自李商隐《赠荷花》诗:“翠减红哀愁杀人” ⑼。又如他的“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曲玉管》),“日极千里,闲倚危樯回眺。动几许、伤春怀抱”(《古

倾杯》),“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即来自《楚辞》:“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九辩》),“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招魂》),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九歌》)。柳永这种手法对词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诗词中也经常用到这种手法。

境雅

2、境雅

柳永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点染”手法运用到词的写作之中,以景“染”情、融情入景,如甚称千古杰作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刘熙载《艺概》卷四称:“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⑽。的确;“杨柳岸、晓风残月”,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此外,柳永还用工笔画手法,写出的四季景物、四方风物,美轮美奂,鲜丽如画。他的羁旅之思、都会之颂每每与山川景物紧密结合。其山川景物词也非纯山水,融人物、风土等入其中,画面很丰富。这些作品中描写祖国的如画的江山,真可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如《满江红》: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蔬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词中所描摹的自然景物,动静结合,远近相照,声色相配,就如一幅山水画卷,读之如置身大自然之中。词人借景伤情,对漂泊不安的生活又增添几分哀愁。

3、情雅

柳词也有情景融合,回环转折的特色。他的行役词,景物总是与作者悲凉、萧瑟的主观感情同步,行役词中之景大抵是感伤的秋风秋雨。如《少年游》下阙开头两句:“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夕阳”、“秋光”本是自然之景物,作者却用一“闲”一“老”字使其人格化,立即染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使人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如《八声甘州》中“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也是情景融合写法。长江水滔滔漭漭,无尽奔流,但此时此地,在柳永笔下却“无语”,道出江水之无情,表现了感伤之情。冯照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评说他善于“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 ⑾。还有前引的《雨霖铃》,整个画面充满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绵,完全凝聚在画面之中,词人对为他送行的红颜知己的真情溢满词章。

形成雅俗不同风格的原因

三、形成雅俗不同风格的原因

柳词内容雅俗并陈,风格雅俗结合。柳词形成雅俗不同风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柳永受民间词的影响,以俗为美。词的源头有二,一是唐五代的民间词,一是唐五代的文人词,但词的根本源头还是来自民间。其中一个重要的渊源是敦煌曲子词。敦煌曲子词是唐代配合燕乐歌唱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敦煌曲子词流行子唐代西北民间,作者基本上是社会下层的民间群众。它具有浓厚的民间文艺的特色。民间词到宋代以后逐渐消亡,而文人词却不断发展。柳永就是“在文人雅词方兴未艾、民间俗词濒于断绝之时,大胆

地背弃时尚而直承源头”⑿,以俗为美,从而独树一帜。据记载,柳永在少年读书时,偶然得到一首民间流行的俗词《眉峰碧》: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末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柳永非常喜欢它,便把它写在墙上反复吟咏,终于“悟作词章法⒀”。可见,柳词来源于民间,由“坊曲”中兴起的,或多或少会沾染上“市井之气”,采用带有俚俗色彩的语言。

其次是柳永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众所周知,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创作之母、文学之母。柳永一生历尽沧桑,生活坎坷。直接反映到他的词作之中,无不影响他的词风。柳永青少年时期热衷于功名,也写过一些歌颂太平盛世的作品。却因屡试不第,一曲《鹤冲天》,激怒了仁宗皇帝,仕途上被判了“死刑”,他人生历程发生了第一次转折。思想上从儒雅含蓄的高层滑落到市井烟花柳巷,并产生了逆反心理。他的词作也随之转“俗”。也许是受唐大诗人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影响,为展示“才子词人”的才能,他走“市民文学”的路子,为迎合市民口味,大量创作“俗词”,广泛流传。柳永终是一个封建文人,不能彻底摆脱传统思想,那种 “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的思想始终没有断绝,最后在47岁时, 终于在更名为“永”后,考中进士,步入仕途。这是他的人生历程第二次转折。但又由于官低位微,不得不长期颠沛流离,不断的宦游漂泊,铸成了“尤工于羁旅行役”⒁的雅词。可以说,状元甲第是柳永词调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柳永前期的作品比较俗,后期的作品以雅词多见。

再次是受当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影响。北宋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歌楼妓馆应运而生,给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场所,也给文人词创作提供了广阔

的空间。但按宋制,士子及未入朝籍者可出入民间妓院,一为朝廷命官就失去了这种自由。柳永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大小也是个朝廷命官,时时处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晚年的柳永不得不改变青年时的狂荡,而对一直心向往之的风月生活持一种留恋而又无力挽回的态度,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不断唱出浪子暮年无可奈何的人生悲哀与情场失落。

综观柳永词作,清劲奇丽,文采风流;通俗易懂,雅俗各具;旖旎近情,尽态描绘。柳永无论是他的雅词还是俗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意义,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宋词乃至后世词坛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XiaoZhongDa3,2012.6)】

注释】

【注释

⑴ 吴兆基编译. 宋词三百首. 长城出版社. 第30页.

⑵、⑸、⑹、⑿ 见赵仁 .论宋六家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重印.

⑶ [日]村上哲见.唐五代北宋词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第210页.

⑷《苔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六引晏几道语.

⑸ 上 村民编选,傅璇琮等注评.宋词三百首.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年. 第52页.

⑺ 许宗元著.《中国词史》.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92页.

⑻ [日]村上哲见.唐五代北宋词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第208页.

⑼ 陶尔夫.北宋词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第61页.

⑽ 许宗元著.《中国词史》.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91页.

⑾ 贺新辉主编.《全宋词鉴赏词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年.第68页.

⒀ 见《词林纪事》卷十八引杨 《古今词话》.

⒁ 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赵仁.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重印.

1 珪

2唐圭璋,潘君昭.论柳永词.词学研究论文集(1949—1979年).上海古藉出版社,1982年,277-295

3上 村民编选,傅璇琮等注评.宋词三百首.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年.

4 谢桃坊.柳永.上海古藉出版社,1986年.

5 [日]村上哲见.唐五代北宋词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6 陶尔夫.北宋词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7 杨海明.唐宋词风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8 柳永著,薛瑞生校注.乐章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论柳永词的“俗”

论柳永词的“俗” 【摘要】柳永艳情词集中体现了化雅为俗的特点。他描写与歌妓的情场生活,并对歌妓作充满色相的世俗描写。在艺术上则表现为审美趣味的俗,即一反前人的含蓄蕴藉,风格直露而坦率,并以世俗的心理和趣味描写爱情生活,充满了平凡而甜蜜、琐细而愉快的市民情调。表现在语言上则是语言材料的偏重俚俗。柳永词的俗正是对词的本色的保留和发扬,是值得肯定的。 【关键词】柳永;艳情词;俗 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离开世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提到柳永词的“俗”,是离不开他的艳情词的。也就是说,柳永描写自己与歌妓艳情生活的词总的来说是比较俗的。他直接而怡然自得地描写自己的情场生活。柳永虽是一位官场失利的不幸者,将近五十岁才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但这也恰恰成全他成为一位情场的幸运儿,使他能在青壮年时期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流连于“平康巷里”,“连日疏狂”(《凤归云》),甚至“往往经岁迁延”(《戚氏》)。柳永对此在词中也有过描写: 迁延,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要索新词,人含笑立尊前。(《玉蝴蝶》) 因而歌妓和柳永的关系是相当亲密融洽的。他们组成了一个以浪子柳永为中心,一大堆风尘歌妓为羽翼的才子佳人集团,柳永曾自豪地说“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而柳永所作的《传花枝》也颇为自负风流: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咇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沽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可见,他与歌妓的关系十分亲密,他对自己的这种风月生活也颇为自得。这在词里表现得也相当大胆、直白,毫不做作,公开宣称“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鹤冲天》),公开鄙视“名缰利锁,虚度光阴”(《夏云峰》),颇有些反传统

雅俗共赏的艺术_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2008年第4期总第70期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ofFujianRadio&TVUniversity No.4,2008General,No.70 雅俗共赏的艺术 ———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陈 琦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绚丽的彩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并重。宋词又大致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及周邦彦是婉约派中常常被同称并举的两位著名词人,两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词品上也属于同一风格,对宋词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是里程碑似的人物。本文主要从他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雅与俗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探讨宋词的雅俗共赏。 关键词:宋词;柳永;周邦彦;婉约派;雅俗共赏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46(2008)03-0014-04 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许多人常常是被同时提及的,其中一对是柳永和周邦彦。在北宋文学发展史

上,他们每每被同称并举,这是由于这两位著名词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点,在词的品格上属于同一类型,且周词对柳词又有着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宋词大致分为两类:婉约派和豪放派,并以婉约为正。其实宋词的分法多种不一,这种分法未必准确,也很粗略,是后人由于不同词人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而划分的。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柳永,周邦彦是婉约词派词人,并可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婉约词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俗不伤雅 雅不避俗 之后,赋予了它一些内涵,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那就是词。宋词是在唐五代文人词的基础上发展的,已成为文人手中成熟的创作形式,雅与俗两种艺术趣味的分流而又相互渗透,成为宋词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自柳永开始在花间词的基础上扩大词的题材,表现与都市生活有关的内容,并将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引入词作,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认为柳永的词俗,并不加以重视,这样的观点未免偏颇。柳永生活的北宋,当时进入了承平时期,京都汴梁繁盛至极。同时由于市民阶级的扩大,也有多种多样文艺娱乐的需要,他们到处争唱新声、新腔、新调,而词适于言情,自上至下的普及,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全都雅好词章。在这种文艺新风的陶冶下,柳永就禁不住以民间俚曲为基础,勇创新曲新词,逐渐成为蜚声词坛的新秀,深受乐工和歌伎们的欢迎。 柳永的词的确有俗的一面,这从当时的许多记载里都可以看到。宋人多言柳永词近于俗:陈师道《后山诗话》:“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 词,从产生之初就以其音乐性有别于诗,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与高雅文化对立的俗文化。早在诗还很发达的唐朝,就有了词这种文学样式,有些著名诗人,也有许多优秀的词作流传。起先,是一种曲子,用作宴乐之乐;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填词 收稿日期:2008-02-12作者简介:陈

论柳永词的俗

论柳永词的“俗” 摘要:柳永是我国第一个专业词人,他改变了词以小令为主的体式,出现了慢与小令平分秋色的局面;他创用了一百多种词调,占了宋代所使用词调的近七分之一;他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对北宋词风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词以俗著称,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现在我们就其俗这方面以词的内容题材特点、艺术表现以及形成俗的风格的原因来分析一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专业词人,有词作专集《乐章集》。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在词刚产生时,词在文学中的地位是十分低下、不入流的,素有诗贵词贱的说法。它的主要功用是在宴会场合供给伶工歌女唱歌的,到宋朝时词的地位开始有所提升。大量文人用它来抒发感情,表达人生,所以词风开始由俗变雅,词的内容也日益离开世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而柳永却将其变“雅”为“俗”,着意

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 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1)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坊曲的面貌和世俗大众的生活,尤其是妓女的生活。由于父亲柳宜身为降臣,所以科场上得意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姬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所以词中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或失恋被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比如他的《锦堂春》中的“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表现 了女主人公泼辣爽直的性格;词中也表现了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比如他的《迷仙引》中的“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表现了妓女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籍的愿望; 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迎新春》)的汴京使他流连忘返;“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瑞鹧鸪》)的苏州,也使他赞叹不已。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方面的代表作,首

柳永词的雅俗

柳永词的雅俗 发表时间:2016-12-30T14:33:29.78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10月作者:郑晓燕[导读]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湖北恩施高中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柳永仕途坎坷,一心致力于词作。作为北宋前期最有影响的词作者,有《乐章集》流传。唐圭璋《全宋词》记录的《乐章集》存诗213首,根据杜若鸿的《柳永及其词之论衡》中有统计:《乐章集》中,关于吟咏佳人或歌妓的作品有103首,几乎占全部词作的一半;关于羁旅行役的作品约占59首之多,接近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描写都会承平,人民生活概况的作品约27首占十分之一左右;颂词为11首,为数较少;另有约13首咏物和咏史之作。 柳词丰富的题材类型迎合了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口味。社会各层次的人,因其地位不同,情慷各异,故有雅俗不同的审美趣味。柳词的能俗能雅就使柳永词受到了社会各阶层广泛的青睐。考究历朝历代各家对柳词的看法,大致可以将他们的观点思想分为柳词流俗为最重、柳词雅和柳词雅俗兼备三种。 一、俗 1、庸俗:清代江顺治《词学集成》卷五:“(柳永)徒以绮语柔情,竞夸艳冶,从而效之者加厉焉。遂使郑卫之音,泛滥六七百年,而雅奏几乎绝矣。”就是在述说柳永词之浅俗、庸俗。这充分表现在其词的写作题材和内容上的“庸俗”。柳永创作了大量描写妓女的篇章。赵谦《柳永歌妓词三题》:“据有学者考证,柳永存词约212首,情词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除可确定写给妻室的有3首:《定风波》(伫立长堤)、《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之外,有146首是与歌妓来往、爱恋的记录,或是对歌妓及其生活的审视观照。” 2、通俗:柳永词广泛流传,达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语言的通俗是其流行的重要原因。词来自民间,与士大夫们言志抒怀的诗比较起来,更贴近下层社会,但从晚唐到宋初,文人词的语言逐渐趋于典雅精工,向诗的语言靠拢。而柳永虽为读书人,但他长期混迹市井,词中语言多来自市井,并力求符合歌妓声口,唱给下层市民欣赏,因而他的词多使用市井俗语埋词,体现出下层民众的意趣。正如《艺苑雌黄》所说:“彼(柳永)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黄异《花庵词选》也说:“耆卿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理俗,故市井人悦之。 二、雅 《毛诗序》:“雅者,正也。”“雅”即为“正声”,即为合乎正声,高尚而不庸俗。柳永词成就最高的就是咏写羁旅行役之作,描述城市风情及官场酬赠之作也具有较高成就,而这些词就是“雅”最有力的证据。这些雅词由于写景工丽、用语典雅、笔法丰富多变、音调多变而谐婉,善于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景因而随情而动、情因而感化了景,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历来为士大夫文人所叹赏。 三、雅俗并举 在不断深入研究柳永的词作之后,渐渐发现雅俗互相融合着,即为“雅俗并举,运雅入俗”,并且柳词的精品之作大都是那些运雅入俗的词,从而开辟了一种雅俗共赏的境界。正如杨海明先生所说:“柳词中真正被人称道的地方,就在于这种雅俗共济、雅俗共赏的风格,……他虽写作了数量众多的俚词,但其真正的艺术成就,却另在于他那些运‘雅’入‘俗’或引‘俗’归‘雅’的作品上。”下面就以“宋金十大曲”之一的《雨霖铃》一词为例,去体会一下雅俗共济、雅俗共赏造就的经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全文即在描写与歌妓离别时的情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给我们勾画一幅情人间依依不舍甚至双双落泪的惜别情景。“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用铺叙手法,尽情抒写浪迹江湖的愁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情深意切,运用了移情和铺叙点染法。清代的沈谦《填词杂说》:“词不在大小浅深,贵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恍惚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而点染法则是:“多情”点明了“伤离别”的情绪与事由,“今宵”两句则对伤离别进一步渲染,其中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四种物象不仅暗含离别之意,更倍增别后凄清孤苦之感。其实,除了此处外,“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两句也用了点染法。“念去去”点明离别之事由,然后以“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等三种景物烘托渲染,极言别去之遥远,别后心绪之渺茫无着以及烦闷怅惘之情,这些情绪全寄于三种景物之中,变无形为有形,具体可感、浑厚深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乃是这首词无可争议的千古名句,得到前人后人无数赞许和倾倒,但是这样的名句,也不是没有来处的。“魏承班‘帘外晓莺残月’,秦少游‘酒醒处,残阳乱鸦’。”柳永剪裁前人诗句,自然无痕,宛如己出,笔法之高超、文华之典雅,可见一斑,“袭前人语而得名者”是一也。 同时,《雨霖铃》还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佳作。马兴荣《词学综论?宋词》:“可以说,情景交融这个传统的抒情手段,他是运用很成功的。如《雨霖铃》……把清秋景色和离别之情融合在一起,更细致地表达了缠绵悱恻的离别情绪。” 不可否认,《雨霖铃》就是这么一首雅俗共赏的绝唱,正是所谓“俗”的情人之间的缠绵场景、所谓“俗”的铺叙手法,所谓“雅”的工丽写景、引用化用、情景交融等等,将这首词打磨地更加耐人寻味,情意悠长,感人至深。杜若鸿的《柳永及其词之论衡》中有写到:“……柳词并非一味地雅或俗,而是俗中有雅,雅不避俗,乃词史上第一位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的作家。”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用单纯的“俗”或者“雅”来评定柳词都是不符合柳词整体风格实际的。因为柳永给我们展现的就是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并且雅和俗常常彼此互见,并代表了柳词的最高成就。雅和俗浑然一体,兼有着走向市民阶层和士文化阶层的特性,成就了柳词雅俗共赏的独特审美体验。

雅俗共赏的艺术_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2008年第4期 总第70期JournalofFujianRadio&TVUniversity No.4,2008General,No.70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绚丽的彩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并重。宋词又大致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及周邦彦是婉约派中常常被同称并举的两位著名词人,两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词品上也属于同一风格,对宋词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是里程碑似的人物。本文主要从他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雅与俗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探讨宋词的雅俗共赏。 关键词:宋词;柳永;周邦彦;婉约派;雅俗共赏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346(2008)03-0014-04 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许多人常常是被同时提及的,其中一对是柳永和周邦彦。在北宋文学发展史上,他们每每被同称并举,这是由于这两位著名词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点,在词的品格上属于同一类型,且周词对柳词又有着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宋词大致分为两类:婉约派和豪放派,并以婉约为正。其实宋词的分法多种不一,这种分法未必准确,也很粗略,是后人由于不同词人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而划分的。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柳永,周邦彦是婉约词派词人,并可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婉约词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词,从产生之初就以其音乐性有别于诗,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与高雅文化对立的俗文化。早在诗还很发达的唐朝,就有了词这种文学样式,有些著名诗人,也有许多优秀的词作流传。起先,是一种曲子,用作宴乐之乐;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填词之后,赋予了它一些内涵,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那就是词。宋词是在唐五代文人词的基础上发展的,已成为文人手中成熟的创作形式,雅与俗两种艺术趣味的分流而又相互渗透,成为宋词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自柳永开始在花间词的基础上扩大词的题材,表现与都市生活有关的内容,并将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引入词作,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认为柳永的词俗,并不加以重视,这样的观点未免偏颇。柳永生活的北宋,当时进入了承平时期,京都汴梁繁盛至极。同时由于市民阶级的扩大,也有多种多样文艺娱乐的需要,他们到处争唱新声、新腔、新调,而词适于言情,自上至下的普及,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全都雅好词章。在这种文艺新风的陶冶下,柳永就禁不住以民间俚曲为基础,勇创新曲新词,逐渐成为蜚声词坛的新秀,深受乐工和歌伎们的欢迎。 柳永的词的确有俗的一面,这从当时的许多记载里都可以看到。宋人多言柳永词近于俗:陈师道《后山诗话》:“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 雅俗共赏的艺术 —— —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陈琦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 收稿日期:2008-02-12 作者简介:陈琦(1959-),女,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中专讲师。

论柳永词的女性特质

论柳永词的女性特质 内容摘要:柳永以特有的方式将内心抽象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阴柔多姿的女性特质十分深刻的诉诸于笔端,显示了柳词的独特魅力。柳永渴望个性解放和性爱自由,于是他在青楼中找到理想的归宿;他通过自己的词让世人了解了歌妓等普通女性的生活及境遇。所以他的作品无论从形式上、内容上、语感上或是感情上都时刻展现出女性特质来;他把复杂细腻而又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抒展得扣人心弦;他以女性的口吻如歌如诉,吟唱着生活的酸楚、命运的不济。 关键词:柳永;词;女性特质 柳永生平简介与柳词的主要特点 柳永(987-1055?),字鳍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倦厌官场,眈溺于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最后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人所未写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八九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 了解了柳永的身世以及他在词坛上的地位和影响,笔者通过长期潜心的研究,逐渐发现柳永以特有的方式将内心抽象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阴柔多姿的女性特质十分深刻的诉诸于笔端,显示了柳词的独特魅力。关于这些,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以女性口吻抒写复杂细腻而又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婉倾泣诉,如歌如怨。

柳永词与周邦彦词之比较

柳永词与周邦彦词之比较 班级:09601班学号:09060048 姓名:李恬 摘要: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许多人常常是被同时提及的,其中有一对就是柳永和周邦彦。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的词作存在着明显的继承与蜕变。本文就从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两方面来了解两位词作家的创作个性。 关键词:柳永;周邦彦;词;不同 柳永,是北宋词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词人,是北宋婉约词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唐五代词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远。 周邦彦,是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柳永和周邦彦,一个是北宋词史上划时代的大词人,一个是北宋诃坛的集大成者。在北宋文学发展史上,他们总是被同称并举,这是由于这两位著名词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点,在词的品格上属于同一类型,而且周词对柳词又有着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这就为我们对比研究两位大词人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就从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两方面对比二者的不同,来了解两位词作家的创作个性。 一:题材内容:柳词丰富,周词较单薄 柳永、周邦彦虽早年生活相似,都曾长期在歌妓、舞女中的生活。但柳永不甘约束而狂放不羁,屡试不第,晚年才中进士。而周邦彦却几历官场风云。如此身世反映在他们的词作中,艳情是相同的一面,但是不同者居多,也可以说柳词有拓展性,周词则在题材内容上显得相对狭隘。 柳词中反映妇女生活、男女恋情、别愁离恨的词作占去了《乐章集》大半,其中妓女生活写得尤为细致、大胆。如:《洞仙歌》此词极写“洞房深处”男恋女爱的甜蜜而嬉戏的生活情景。《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极写离别之意。 柳永虽然生活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中,但是他个人的遭遇却未免坎坷。因此,他曾一度游阅西蜀和江浙,写下了许多表现身世遭遇的“羁旅行役”之思的词篇。如《迷神引》、《双声子》等。 而相对于柳词,周词在题材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局限。因周邦彦生活面的狭窄,词的题材未能超出传统内容:一是艳情词几乎占了《清真词》的全部内容。代表作如《兰陵王》、《西河》、《金陵怀古》等。二是少量抒写官场感慨和羁旅之思的怀古伤今的词篇。如《苏幕遮·燎沉香》表达了家乡的美好和自己深怀渴慕的心情。 总之,周邦彦的词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创作题材上都不及柳永丰富,他的词往往是“旧曲翻新”,内容上往往显得较为空虚、苍白。正如王国维所说周彦邦词“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

柳永词与宋词之间的雅俗之

柳永词与宋词之间的雅俗之 刘阳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1183122 摘要:严酷的封建专制思想对人性和自由的压抑是令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被它所奴化的人们对于“白衣卿相”柳永的打压是不遗余力的,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处世观铸就了他辛酸的一生。且柳永处在词风变化的时期,故而人们多诟病其词之俗!实则雅俗乃是因社会思潮的影响和中华民族审美的发展变化所产生的不同看法罢了! 关键词:封建思潮,程朱理学,转变期,俗,雅 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为人放荡不羁、仕途坎坷,终身潦倒,连死时都是靠妓女捐钱安葬。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词风纯真、大胆,善于铺叙白描,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多直语、市侩化,大量运用“俚词”,使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从而成为词史上的又一位伟人! 世人皆言柳永的词俗,与其他的大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等的雅逸豪放相比,实是俗不可耐!批判柳词中的风月艳词,多直语、市侩化,失去了作为文人的那种清高之气——或于自然之中怡情养性,或于朝廷之中忧国尽忠,或于社会之中助民生息……但我认为这些并非柳永之俗,造成柳永词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思潮方面,也有词的发展上的原因,这是那些自命清高、所谓文雅之士的俗!而柳永如此真性情、真爱恨的真男人却在那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儒家文化思想、程朱理学的“去人欲,存天理”的禁锢下变成了为人所不齿 一、封建思想文化的禁锢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处于封建社会,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必然要求保证自己的统治,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那些自由思想,代之以统治者自己制定的能够统一所有人的思维、为自己服务的

论柳永词之雅俗

关于柳永词之雅俗及成因浅析 汉语言文学08级3班200802101334 罗坤 摘要:关于柳词的雅俗定位问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多数文人总是持一种较为极端的观点——非俗即雅。而 本文作者则从比较理性的角度来看待柳词的雅与俗。即既有 俗的一面,也有雅的一面。并对柳词之雅俗的成因也做了简 明的解释。 关键字:俗及成因,意俗,庸俗,通俗,情雅及成因,意雅及成因,语雅及成因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宋词是无法逾越的一章,而柳永在宋朝的词坛上更是无法忽视的。他是当时词坛上最为受人瞩目的词人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词人。他的词曾造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空前盛况。但是他也是两宋词坛备受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主要在其词的雅俗归类上。大部分人均持一种极端的态度,而我认为柳永的词既有俗的一面,也有雅的一面。 一:俗及成因 历来论者对柳词之雅俗往往更倾向于吧柳词归于“浅近卑俗”一类。如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词论》中说:“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虽然肯定了柳永在词的创新上的成就,以及其词音律的和谐,但还是将其整体风格定为卑俗一体。文学史上,关于柳永这样的评论还有很多。如南渡初王灼《碧鸡漫志》,陈师道《后山诗话》,黄昇《花庵词选》

等。这样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绝对。 我认为柳词的俗应该分为三部分——意俗,庸俗和通俗。毫无疑问,意俗和庸俗这两种会属于绝对意义的贬义,而通俗这个词则属于一个中性词,它可以是因为没有个性而大众化,也可以是因为其通俗易懂而受人欢迎。 1.意俗 就柳词而言,涉及到猥亵香艳的,对女性充满色相的,世俗化的“意俗”作品也是有的。如:《柳腰轻》中的“英英妙舞腰肢软”,《洞仙歌》中的“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有海约山盟”,《小镇西》“百态千娇,再三偎着,再三香滑”,《凤栖梧》中的“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等等,类似于这样低俗,浮艳之作还有很多。当然这是柳词被历代文人定位为卑俗浅近的最主要依据,同时这也是后代文人应该摒弃的诟病。 2.庸俗 词体进入晚唐五代后,经文士的改造和加工而日趋成熟,又经“花间鼻祖”温庭筠的创造和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的强化,进一步确定了一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一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但随着词的发展,后世词人之作日趋庸俗,而柳词中的庸俗之作也是在这一文风影响下而形成的。如:《合欢带》中的“妍歌艳舞,莺惭口舌,柳妒纤腰”,《长相思》中的“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红窗听》中的“如削肌肤红玉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摘要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体的发展过程中,他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扩展并发展了慢词,开拓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词风多接近民间艺术特色,融合多家特点自成一派,含义深远。语言多用俚语,却又不乏雅言,贴近人民,浅显易懂,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柳永词语言雅俗共赏

引言 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号柳屯田,崇安人。景祐元年进士,一生怀才不遇,终身落魄,穷困潦倒,死后甚至由几个妓女埋葬。虽然他官场失意,但却写出了一手好词,从词调到作词都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他的很多词调都出于市井新声,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了其独特风格,并以之确立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他完成了从小令到慢词的发展与转变,并且在词的内容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扩展,是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领军人物。 一、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主要为吸收大量的俚俗语言,却又不失雅致,在词中喜用典故,这样的特点使得柳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都能理解和欣赏,他通过反映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来表现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怜惜。 1、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 柳永在词史上率先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入词,更多的展示市井平民的生活与心态,写俗人,写俗世。他被认为是俗词的开创者,是俗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柳词俚俗拙朴、真实动人,用平实的语言形式传唱出真实的思想情感,以平民的姿态叙写平民的心理和生活,作为通俗歌词,它具体地体现了“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且为民众而生存的、所喜悦的,投合了最大多数民众之口味的”这一俗文学概念。 例如柳词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柳永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他虽然有时也不免狎戏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用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她们,他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欣赏她们“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少年游》)的天然风韵;赞美她们“自小能歌舞”、“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少年游》)也常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籍的愿望:“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柳永这类词作,与晚唐五代以来的同类词作相比,不仅内容风格有所不同,更体现了观念的变化。而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歌妓,与市民的生活内容、消费方式密不可分,因而,柳永词真切地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不过其中也有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描写,这也是他常常受到宋代文人指责的原因之一。 再例如柳词反映市民生活的隆盛与享乐。柳词区别于文人士大夫的荒野情趣、田园隐逸,而带有浓厚的世俗享乐之风。反映出那个时代充满声色娱乐和浅斟低唱的富贵之地中人们生活的真实状态和在宴饮游乐之中的纸醉金迷,例如《木兰花慢》:

柳永词的雅和俗范文

柳永词的雅和俗范文 柳永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带有浓郁市民文学色彩的柳词,无论是思想工艺术形式,都比他以前的词作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他创作的大量的慢词,为宋词的繁荣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对于词体 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柳永词的雅和俗 摘要:柳永是宋朝著名的词人,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他留给后人很多脍炙人口的词,像《乐章集》等;文坛和词坛有很多关于柳永的词风的定位问题,从古至今,这个话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议的焦点问题;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都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定位为“俗”的人有一大堆理由;定位为“雅”的人有一大堆理由,而至于到了最后,干脆有人走中庸之道,说柳永的词风非俗非雅,或俗是或雅。在笔者浅学看来,对于柳永的词风不要用片面的观点去描述,从历史和从柳永生活的环境,以及词文化氛围去全方位的包围,扩大视野去理性看待他在词界的雅俗成就,这样才是最稳妥的评价历史的方法;本文列举实例来说明柳永词的雅和俗,望抛砖引玉,以求智者精言。 关键词:柳永;词;雅和俗 1.前言 中国古代文学最鼎盛辉煌成就毋庸置疑是:唐诗、宋词;而宋词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更显得独树一帜,直至今天都在影响着人们的风格和内涵意境的延展。至于柳永,在宋朝的词坛上更是名声鼎沸、

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他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词人,在长达有三百多年 的宋朝历史上,他的词可以叫做风靡一时、极为流行。“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这句话就是对柳永的词的风靡程度的一种真实评价。但历史上对柳永的褒贬不一,有些人倍加欣赏、有些人不屑一顾;说“俗”者,将柳永一脚踏翻抛弃路边;说“雅”者,扶上正座推崇之极。我们仅从字面上分析得出:雅俗虽只是两种风格,但在历史上他们的地位是不同的;如何来评判柳永的“俗性”还是“雅性”,笔者 认为,“雅俗共赏性”应该是对柳永最中肯的评价。 2.论俗 对柳永词的评价,很多人如:南渡初王灼、陈师道、黄昇以及 李清照的《词论》,都将柳永毫不留情的归于卑俗类;他们甚至不反 对柳永词在创新上的巨大成就;也不否认其词音律的高超手段之和谐,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这些人对柳永“俗”的评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2.1内容俗 柳永词,许多作品中都有内容“俗气”的特征;基于这一点,也是历代文人将其定位成“俗霸天下”的主要依据。如:“百态千娇,再三偎着,再三香滑”,写出女子的风情万种;《凤栖梧》中的“旋 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写出男女之间的交欢之态,虽含蓄不奔放,却难辞“俗气”之格调。柳词仕途不利,一度沉迷醉酒香艳之中,尤其对女性身体着迷,如:“英英妙舞腰肢软”与“……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

论柳永词之风格

关于柳永词之雅俗及成因浅析 一:俗及成因 历来论者对柳词之雅俗往往更倾向于吧柳词归于“浅近卑俗”一类。如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词论》中说:“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虽然肯定了柳永在词的创新上的成就,以及其词音律的和谐,但还是将其整体风格定为卑俗一体。文学史上,关于柳永这样的评论还有很多。如南渡初王灼《碧鸡漫志》,陈师道《后山诗话》,黄昇《花庵词选》等。这样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绝对。 我认为柳词的俗应该分为三部分——意俗,庸俗和通俗。毫无疑问,意俗和庸俗这两种会属于绝对意义的贬义,而通俗这个词则属于一个中性词,它可以是因为没有个性而大众化,也可以是因为其通俗易懂而受人欢迎。 1.意俗 就柳词而言,涉及到猥亵香艳的,对女性充满色相的,世俗化的“意俗”作品也是有的。如:《柳腰轻》中的“英英妙舞腰肢软”,《洞仙歌》中的“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有海约山盟”,《小镇西》“百态千娇,再三偎着,再三香滑”,《凤栖梧》中的“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等等,类似于这样低俗,浮艳之作还有很多。当然这是柳词被历代文人定位为卑俗浅近的最主要依据,同时这也是后代文人应该摒弃的诟病。 2.庸俗 词体进入晚唐五代后,经文士的改造和加工而日趋成熟,又经“花间鼻祖”温庭筠的创造和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的强化,进一步确定了一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一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但随着词的发展,后世词人之作日趋庸俗,而柳词中的庸俗之作也是在这一文风影响下而形成的。如:《合欢带》中的“妍歌艳舞,莺惭口舌,柳妒纤腰”,《长相思》中的“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红窗听》中的“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河传》中的“翠深红浅。愁蛾黛蹙,娇波刀翦”,等等。这些作品都突出了词人的“恋妓”情节,也使得作品的主题思想过于狭隘与低俗。此类作品并无太大价值,只是延续晚唐五代以来的浮艳遗风而已。这类庸俗作品也是古代士大夫对柳永之词不屑一顾的另一重要原因。 3.通俗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的确,从其外放形态而言,柳永的词与白居易的诗确实有着共同的艺术特色。白诗“老妪能解”与柳词的“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之。”两者均以通俗为尚,实异曲同工之妙。白诗一其通俗易懂而被世人传诵,相比之下的柳词,则没有这么幸运。柳词通俗的一面往往被其词作中少量的“意俗”,“庸俗”之作所掩盖,所以后人总是难以给柳词中的通俗之作定位。这也使得柳词雅俗争辩难以停止。抛开偏见,柳词确实做到了通俗易懂。如《煮海哥》,《题中峰寺》等。 4. 俗之成因 我认为柳词之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柳永本身就是一个生性浪漫,不受拘束的人。因此风月场所注定会吸引他的眼球。一些柳词流入意俗,庸俗一类也就成为必然。如上文所举之例子《小镇西》,《凤栖梧》等。其二,落榜后的他,心中难免有一些牢骚,因此写下一首《鹤冲天》,词中的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让柳永的仕途从此走向黑暗。尽管他的词流传很广,当朝皇帝也很喜欢,但这首词确实葬送了他的仕途。狂傲的他,也就以“奉旨填词柳三变”经常出入烟花场所,正如其一而言,也使得一些词流入俗。其三,他所处的时代,不乏有写俗词之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学生:曾建指导老师:张波 [摘要]: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词人,他的词曾造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空前盛况,然而他也是两宋词坛最受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柳词的雅俗问题之上。关于柳词的雅俗定位问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多数文人总是持一种较为极端的观点——非俗即雅。本文认为柳永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多写妓女生活,歌唱世俗女子的心声,表现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直观浅露,不求含蓄,不设比兴寄托,善用铺叙;在语言上多使用市井俗词俚语,受到大众市民的欢迎。柳永的雅词创作主要集中在他入仕之后,他的雅词由俗返雅,雅风发微,其大量杰出的羁旅词和都市生活词就是最好的证明。 [关键词]:柳永词雅俗 一、柳永的生平创作 柳永,生卒年迄无定论,唐圭璋、陆侃如等先生作了考证,暂推定为公元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大约同龄于晏殊、张先。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为工部侍郎柳宜少子。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独秀的格局,使慢词得以成为与之平分秋色的体式,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慢词虽非柳永首创,但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从其现存《乐章集》中的213首词来考察,共用了133种词调。而宋代所用的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加以使用的。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迭、四迭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上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与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尝试从创作方向上改变文人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王灼《碧鸡漫志》言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1] 二、柳永俗词的特征 (一)内容俗 柳永词在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情趣,着意与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词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柳永词的特点及举例赏析

1.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从内容上来看,柳词虽仍多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之作,但也体现出许多新的倾向,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第二,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第三,部分词作还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另外,那些抒写作者身世遭遇,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游宦生涯厌倦的作品也颇值得注意。著有《乐章集》。 2. 柳永词标志着北宋词发展的转折,他对词的创造性贡献更主要是体现在词调和艺术方面。首先,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其次,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第三,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达到了“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的境界。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和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许多大家都受惠于他,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发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他为“曲祖”。代表作品有《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海潮》(东南形胜)。 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 此词把男女恋情与羁旅行役结合在一起来写,在倾诉与情人依依惜别的同时,也寓含着词人仕途失意的抑郁、知音不再的悲凉以及江湖飘零的凄苦,感情真切诚挚,情调哀怨伤感,是颇能代表柳词风格的佳作。 2. 此词的艺术特点: (1)情景交融,虚实兼写。这首词上阙叙述别情别景,下阙设想别后相思,或融情入景,或因情见景,都是以冷落凄清的秋景来渲染衬托难以割舍的离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词的上阙写临别的情景,是实写;下阙写别后的想象,是虚写,或实景传虚,或虚景实写,既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又拓展了作品的艺术境界,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浅议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刻画——江汉大学学年论文

江 汉 大 学 学 年 论 文 题目:浅议柳永词中 女性形象的心理刻画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二〇**年八月

浅议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刻画 内容摘要: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位把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苦闷忧怨的词人。柳永现存词213首,其中关于歌咏女性的词近70首。柳永把视角伸到了北宋市民街巷,深入茶坊酒馆勾栏瓦肆。柳词深刻地触及了市民女性的内心世界,描出了下层女性渴望爱情、追求幸福、追逐美善,迫切实现愿望等市民性心理状态,同时有一部分词还刻画了“新女性”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了女性觉醒。柳永在词作中运用多种方式技巧来刻画这些女性心里状态,主要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自语自叙、内心幻想、动作外貌、铺叙故事等方式来刻画人物心理。自柳永后,女性词便被后来的词人所承袭并不断发展,而且柳永的词法技巧也对后来词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柳永词、女性形象、“新女性形象”心理、直抒胸臆型、独白式 “作为诗材的女性形象,在柳永这里已经超出了此前的观念性和类型性,进而达到了以具体的心理描写为主的层次”①。本文就柳永词中关于女性形象的心理描写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表现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也是词史上第一位把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苦闷忧怨的词人。柳永现存词213首,其中关于歌咏女性的词,即所谓的“艳词”,在《乐章集》中近70首。这些词多为俚词,雅俗共赏。在这些词中,柳永把视角伸到了北宋市民街巷,深入茶坊酒馆勾栏瓦肆。柳永通过这些词作对市民阶层的女性寄寓了深深的同情并进行了大胆的歌颂。这些词“表现了市民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表现被遗弃和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他们从良的愿望”②,深刻地触及了市民女性的内心世界,描出了下层女性渴望爱情、追求幸福、追逐美善,迫切实现愿望等市民性心理状态,同时有一部分词还刻画了“新女性”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了“英雄”意识和女性觉醒。 柳永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仁宗朝景佑四年柳永中举为界。前期柳永多流连于花街柳巷酒肆舞馆,与众多歌伎交善,仅词中提到就有心娘、佳娘、虫娘、酥娘、师师、香香、英英、瑶卿、秀香等十余人,他的不少词就是写给这些歌伎的,然而柳永并非出身豪贵,流落汴京倡馆酒楼间,很多时候以卖词为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