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

规范()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 1 页共29 页内部资料注意保密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二○○九年十一月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1二OO九年十一月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 2 页共29 页前言为适应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业务的不断发展和现行网络变化的需要,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组织广东、江苏、湖北、湖南、天津分公司编写了《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涵盖了以下移动网分组域核心网元,包括:SGSN、GGSN、CG、DNS、NTP、Proxy GGSN、BG等核心网网元。本《规

范》的主要修订人为:胡广金、张欣、韦国锐、薛刚、郭雳、杨勇、蔡蔚旻。《规范》采用统一的版本编号,格式为“年+版本号”,如:为2009年颁布的第一版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此《规范》的解释权归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随着移动新业务的不断推出、技术的不断变化以及现网网络资源的不断调整,《规范》将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以指导全国各省的维护工作。自2009年12月1日起,凡超出本规范范围的局数据调整,总部另行下发局数据调整通知。分公司应按照总部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所发的局数据调整通知,进行相应的局数据修改工作。本汇编截止时间为2009年11月16日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2二OO九年十一月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 3 页共29 页目录一、联通移动网络PS域整体规

划....................... 5 1、网络结构概述.. (5)

2、设备命名规范............................................... 5 3、IP 地址. (5)

业务网络地址...........................................

6 用户地址............................................... 7 4、VPN规划及原则............................................. 7 Gn 接口VPN (7)

Gy接口VPN .............................................

8 Ga接口VPN组织......................................... 8 IuPS接口VPN ........................................... 8 PS 域OMC VPN、PS域CE路器管理VPN .................... 9 其他IP承载B网VPN组织说明............................ 9 5、AS划分....................................................

9 二、SGSN (10)

1、全局参数 (10)

系统配置 (10)

网络功能类参数........................................

10 资源相关类参数设置.................................... 10 业务功能类相关类参数设置 (11)

2、信令设置配置 (11)

中国联通移动网网...............................

11 中国联通移动网数据.............................. 11 中国联通移动网................................. 11 境外运营商数据.................................. 11 境外运营商/数据............................ 12 3、端口配置.................................................. 12 4、移动数据配置. (13)

P-TMSI (13)

路标识区............. 13 路区的域名.......................................... 13 5、计费信息.. (14)

三、GGSN .......................................................

14 1、全局参数.................................................. 14 2、业务参数..................................................

14 3、计费信息.................................................. 15 4、端口信息..................................................

16 Gn接口................................................ 16 Gi 接口 (16)

Gy接口 (16)

5、路规范..................................................

16 四、CG (17)

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3二OO九年十一月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 4 页共29 页五、Proxy GGSN (17)

1、系统配置.................................................. 17

2、GTP信令配置规则.......................................... 17

3、IP路

数据............................................... 18 4、配置APN数据原则.......................................... 18 六、DNS ........................................................

18 1、组网方式.................................................. 18 2、命名规范..................................................

19 联通GPRS域DNS域名规范............................... 19 行业应用APN命名.............................. 20 3、DNS 解析原则. (21)

通用APN解析..........................................

21 区域APN解析.......................................... 21 路区标识解析................................. 22 RNC标识..................................... 24 国际漫出用户.......................................... 25 4、负荷分担.. (26)

省级DNS主备备份和负荷均衡............................ 26 根DNS主备备份和负荷均衡.............................. 26 5、配置规范..................................................

27 通用标准配置.......................................... 27 根DNS . (27)

省级DNS ...............................................

27 七、NTP .....................................

27 八、BG ..................................... 28 1、网络结构..................................................

28 2、路和隔离规范............................................ 28 九、附录 (29)

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4二OO九年十一月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 5 页共29 页一、联通移动网络PS域整体规划1、网络结构概述中国联通移动网络能够支持WCDMA以及2G 移动网同时接入,核心网分为全国公用设备和省级设备。国内业务无论本地或者漫游,无论何种APN类型,均用户归属地GGSN做业务接入点。国际漫出业务:NET业务根DNS解析出北京上网卡

GGSN地址,北京统一接入互联网,总部统一向各省结算;WAP业务根DNS 解析出北京、广州的Proxy GGSN地址,再Proxy GGSN根据号段将业务请求转发至用户归属省,完成业务接入。

2、设备命名规范【格式】:[省份缩写]_{地市缩写}_[网元名称][r] 【说明】:? 说明:为必选项;{}可选项;参数;? 省份缩写:必选,2-4字符,取省缩写,各省代码详见《附件一:城市、机房命名表》; ? 地市缩写:除直辖市外,必选,2-4字符,设备所在地市缩写,各省代码详见《附件一:城市、机房命名表》;? _:连接符,1字符; ? 网元名称:必选,2-4字符,范围:GGSN、SGSN、CG;? r:数字,同一地市同类网元从1开始顺序取整;【举例】:? 北京GGSN:BJ_GGSN1 ? 广东深圳SGSN:GD_SZ_SGSN1

3、IP地址联通移动网络PS、CS IP地址总部统一规划。其中网内公网地址(非互联中国

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5二OO九年十一月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 6 页共29 页网地址)部分每省分配各两~三个C,地址段范围:- ;~;。私网地址总部统一按网络接口类型或业务类型规划各省地址段,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细分,资源不足时向总部申请。业务网络地址全网PS、CS总部统一规划,详见《附件二:中国联通移动网络IP地址规划表》;Gn接口Gn接口地址采用公有IP地址。各省从总部统一分配IP地址段内自行分配。含GSN等与网络设备互联地址。Gi 接口Gi侧地址各省采用本省互联网公网地址,如果各省Gi接口原165割接至169网,Gi接口地址相应的更换为169地址,各省自行向省内相关部门申请。Iub地址Iub接口地址采用私网地址,不同的省分可以重用。地

址段范围。各省的Iu-b接口地址段内自行分配,要求地址省内唯一。不足时向后顺序启用。包含Node B管理地址。Iu-PS地址Iu-PS IP地址分RNC侧及SGSN侧,各网元网内唯一,各省不得复用,各省按已分配地址段按需统一规划、自行分配,具体见《附件二:中国联通移动网络IP地址规划表》。软交换地址汇接局地址总部统一分配;端局地址按地址段分给各省,各省自行管理。各省的端局、关口局的地址从端局地址段内分配。网管地址CE/GSN、DNS、CG/RNC/等设备的网管系统地址段建议采用私网地址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6二OO九年十一月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7 页共29 页/20,各省统一规划自行分配,允许省间复用。备注:其中GSN、CE、RNC设备的管理地址相应的接口地址中划分。用户地址用户地址指用户在使用数据业务时,网

络分配给终端的地址。分配给用户的地址和用户使用的业务类型有关。互联网业务用户使用3gnet、uninetAPN访问互联网时,采用分配私有地址+NAT转换的方式分配地址。地址池设置在防火墙上,私有地址池范围:,各省重用。NAT地址池的公有地址段、Gi 侧互联地址/设备地址,各省自行向省内相关部门申请。增值平台用户使用3gwap、uniwapAPN访问联通增值平台或者通过WAP网关访问互联网时,采用全网统一分配给各省增值平台的用户地址池,地址池设置在本省GGSN上,按2、3G业务分配、调整。专网专网用户采用专线方式接入时,用户地址的分配和企业协商使用。企业VPDN用户地址池地址,各省可以按各企业的具体要求在GGSN系统针对每个企业APN启用独立的VRF加以隔离,可以使用任意地址空间。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分配给本省的WAP用户地址池。GRE隧道地址:各省可以据实

际情况自行规划,建议利用网段的地址。

4、VPN规划及原则本章节只包含PS域VPN的相关规划,通过IP承载网B网或本地承载网实现互通。Gn接口VPN属全国VPN,要求全国互通。IuPS 接口VPN、PS域OMC VPN、PS域CE 路器管理VPN、Gy接口VPN、Ga接口VPN属省内VPN,不和其他VPN互通。Gn接口VPN 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7二OO 九年十一月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8 页共29 页Gn接口是GSN设备之间的接口,Gn接口采用IP承载网B 网的组织方案。具体原则和需求如下:? 全网所有Gn接口通过IP承载B网的AR1/AR2路器、双归属方式承载,不和其他VPN互通;? 按局址设置成对Gn CE路器;? Gn 接口VPN命名GPRS_Gn_C,QOS等级为3;Gy接口VPN Gy 接口是OCS与GGSN设备之间的接口,

Gy接口的组织可以采用直连方案、本地IP承载网组织方案、IP承载B网组织方案。具体方案各省制定。采用IP 承载B网组织方案的具体原则和需求如下:? Gy接口VPN通过IP承载B 网的AR1/AR2路器、双归属方式承载,属于省内VPN,不和其他VPN互通;? Gy CE路器可利用Gn CE路器,通过设置的不同逻辑链路与其他接口隔离;? Gy接口VPN的QOS等级建议为4;Ga接口VPN 组织Ga接口是GSN设备与CG设备之间的接口,于GSN设备和CG设备通常为同局址设置,因此一般通过单独的VLAN组织。如果部分省分GSN设备和CG设备不在一个本地网,Ga接口需要通过单独的Ga接口VPN组织。采用IP承载B网组织方案的具体原则和需求如下:? Ga接口VPN通过IP 承载B网的AR1/AR2路器、双归属方式承载,属于省内VPN,不和其他VPN 互通;? Ga CE路器一般利用Gn

CE路器,通过设置的不同逻辑链路与其他接口隔离;? Ga接口VPN 的QOS等级建议为2;IuPS接口VPN IuPS接口是SGSN和RNC之间的接口,IuPS接口采用IP承载网B网组织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8二OO九年十一月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9 页共29 页方案,属省内VPN,不和其他VPN互通。具体原则和需求如下:? 省内IuPS接口通过IP承载B网的AR1/AR2路器、双归属方式承载,不和其他VPN互通;? 共用同局址的Gn CE路器;? IuPS接口VPN的QOS 等级建议为3 ;PS域OMC VPN、PS域CE路器管理VPN PS域相关的网管系统组织可采用IP承载B网组织方案、本省DCN承载,各省依据实际情况确定:采用IP承载B网组织方案的具体原则和需求如下:? 省内IuPS接口通过IP承载B网的AR1/AR2

路器、双归属方式承载,不和其他VPN互通;VPN属于省内VPN,不和其他VPN互通;? 共用同局址的Gn CE 路器;? 接口VPN的QOS等级建议为2;其他IP承载B网VPN组织说明对于接入IP承载B网的业务网络,应满足以下的要求:接入的VPN网络应属于公司的移动核心网或用于支撑移动核心网的支撑网络;接入的网络应有能力和技术保证其内部系统和设备是安全的。接入的VPN网络应该是对于网络的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网络,原则采用双归属的方式接入;除了WCDMA核心网本身的计费、网管系统外,其他的网管、计费系统建议接入AR3/AR4路器,以减少对核心网的影响。接入的VPN网络根据其VPN 类型确定QOS等级,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网络可采用较低的优先级;IP 承载B网可用于本地网之间的流量疏通,本地网内部的IP流量原则应通过本地的IP承载网疏通;5、AS划分

在联通移动网CS、PS域,各节点CE和IP承载网B网AR设备对接时,如采用option A方式互联,运行EBGP协议时CE的自治域号采取私有自治域号,范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9二OO九年十一月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10 页共29 页围64611-65535,总部以省为单位统一分配,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分配,不足时向总部申请。具体见《附件二:中国联通移动网络IP地址规划表》。使用原则:? 各省以地市或局址为单位分配使用;? 如CE汇聚后,所有汇聚的CE采取同一AS号;? 同局址机房的所有CE路器采用同一AS号,如同一局址既有PS域CE也有CS 域CE,可使用相同AS号。二、SGSN 1、全局参数系统配置? 时区统一以北京时间为标准;? 在SGSN系统上开启DNS 缓存功能,以提升PDP激活过程中的解

析成功率;? 全网开启加密功能;网络功能类参数ARD功能:开MAP版本开关:设置为V3版本GTP路径管理:在SGSN上开启开,SGSN Echo发送定时器,发送间隔60秒鉴权3/5元组开关:开重分配流程开关:开周期性路区更新时长:建议54分钟SDU大小:全网SGSN设备SDU均设成1500字节。资源相关类参数设置? 未激活用户自动分离时长:。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10二OO 九年十一月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11 页共29 页? 移动(MS)可及定时器建议设置成58分钟。业务功能类相关类参数设置? APN模糊匹配功能:开,通用APN采用SGSN默认或HLR签约首个;? APN扩展功能:开;? CC字段:SGSN默认开

启透传;? SGSN支持GPRS寻呼开关:开;2、信令设置配置当业务SGSN需要制作中国联通移动网网、或国际、、数据的,则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数据制作。中国联通移动网网中国联通移动网数据需转化为相应的数据进行处理,最粗可分析至46001变换。制作要求:SGSN信令路应完全制作中国联通移动网网元号段数据。中国联通移动网数据制作要求:端局应完全制作中国联通移动网格式号段数据。分析原则:最细分析至A位,最粗可分析至86130。制作原则:以GT寻址方式负荷分担指向本省的一对STP。中国联通移动网制作要求:端局应完全制作中国联通移动网移动网元号段数据;应完全制作中国联通移动网网元的设备数据。分析原则:最细分析至H3位或M3位,最粗可分析至8613X、8614X、8615X、8618X。制作原则:以GT寻址方式负荷分担指向本省的一对STP。境外运营商数据

仅制作与中国联通移动网有双边漫游、单边入访漫游协议的境外运营商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11二OO九年十一月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第12 页共29 页MCC-MNC数据。对于境外运营商的数据应转化为相应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要求根据境外各运营商IR21文档中的要求进行细分。境外运营商/数据制作要求:端局应完全制作国际/号码数据。制作原则:对于国际/数据只分析1-7、80-85、87-89、9字冠后即以GT寻址方式负荷分担指向本省的一对STP。3、端口配置同一个局域网内Gn、Gi、计费、网管流量应通过VLAN隔离。计费、网管等流量应结合本地管理习惯及可用资源情况进行组织。同一城市内,Gn接口流量以及Iu-Ps接口流量原则上通过本地建设的路器疏通,通过划分不同的VPN隔离业务。Iu-Ps接口采用IP承载,Gb接口采用帧中继承

载,分别进行网络组织。Gr接口的组织,根据本地现有移动网络组织习惯,采用全部准直联或者部分直连、部分准直联的方式实现SGSN与HLR的连接。目前采用2G/3G共SGSN接入的模式,原则上应将各局向相同本地内的Gb接口和Iu-PS接口归属到同一台SGSN系统,这样可以减少2G/3G在不同SGSN 间切换的失败率。Gn接口Gn接口要求启用GTP v1的软件版本。在配置Gn接口时,要求启用周期性隧道检测保活功能。Iu-ps接口Iu-PS接口是SGSN与RNC之间通信的接口,包含Iu-c信令控制层面和Iu-u数据转发层面。SGSN与RNC间直接没有直连链路,通过Gn/Iu-PS CE (同局址)或IP承载B网进行连接的,为了保证连接的高可靠性,建议SGSN到RNC之间采用冗余备份的连接关系,在分组核心交换网内针对Iu-u和Iu-c分别启用不同双VLAN,并于GN和CE、AR路器采用双VPN对应,最终在Iu_ps接口两个

移动核心网认证题库-分组域20121221

移动核心网分组域专业运维认证题库 说明: 1、本题库题型共三类,即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题量分别是100、100、50,其中每类题型中按照基本级、扩展级、提高级设置试题。 2、本题库适用于以下专业岗位考试:核心网分组域设备维护、核心网分组域网络调度、核心网分组域技术支撑、移动网络维护管理。 一、判断题(基本级1-60题,扩展级61-80题,提高级81-100题) 基本级(以下1-60题) 1.GTP信令主要功能包括:路径管理、位置管理、隧道管理和移动性管理。(√)2.分组域网络PLMN之间的接口叫做Gp接口, PLMN到外部网络的接口叫Gi接口。(√) 3. GPRS核心网的DNS服务器主要提供用户上网时的URL解析功能。(×) 4. 在SGSN和GGSN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了PS域的移动性管理。(×) 5. 网络侧发起PDP激活请求时手机只能采用动态地址池。(×)6.GTP'协议是GSN节点与CG之间的Ga接口协议,用于把GSN节点的话单发送到CG,它可以分为路径管理和话单传输。(√)7.Gn/Gp接口是GSN节点之间的接口,其中Gp接口是同一PLMN内的GSN节点之间的接口,Gn 接口位于不同PLMN的两个GSN节点之间的接口。(×)8.GGSN具有计费话单的采集功能, 并提供标准接口Ga与CG相连, 传送计费信息到CG。(√) 9.APN是由网络标识符和营运者标识符组合而成的。(√)10.GGSN地址也就是指GGSN的GTP-C地址, 它是唯一的。(√)11.GGSN位置管理是用于支持网络发起请求PDP上下文激活流程。(√) 12.UTRAN,即陆地无线接入网,分为基站(Node 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两部分。(√)

中国联通组织结构分析

中国联通组织结构分析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 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联通公司多年前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相关经办人员 缺乏职业道德,不讲诚信。存在故意舞弊行为;举报机制不健全。问题难以向上反映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作弊者无压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等到审计部门检查后事情真相才败露等。内部控制环境是直接造成各企业内部控制形式和内容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系统。而是由于存在于控制环境中的缺陷导致会计控制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的失效根据电信的行业特点和中国联通的特殊性。对于中国联通控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国联通而言。内部控制设计的重中之重是弥补当前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 一、组织结构调整的内容: 2010年1 月8日,中国联通宣布,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整合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中国联通近期对集团公司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从调整情况看,中国联通充分考虑了原中国联通和原中国网通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的两大内容,将组织机 构进行了新的划分,以便更好地发挥全业务运营的优势。以下为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一是在市场前端,整合市场部、个人客户部和家庭客户部,成立市场部和销售部。 二是在后台支撑方面,合并固网建设部门、固网运行维护部门和移动网络公司组建中国联通网络分公司。同时,合并管理信息系统部和业务支撑系统部,成立信息化部。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 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

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联通客户服务工作总结

联通客户服务工作总结 2010年,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围绕省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以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行业应用为突破口,以实施“十 百千万”工程为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全业务优势,突出业务重点,不 断完善管理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提升队伍素质和客户服务满意度,实现XX 联通集团客户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服务方面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不断完善集团客户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下发了《XX 联通集团客户分级服务规范指导意见》、《XX联通集团客 户服务联动机制管理办法》两份主要文件,建立、完善集团客户全业务服务体系。 建立集团客户分级服务体系,加强服务细分 强化集团客户服务规范,提升服务水平 建立服务质量监控机制,促进服务提升 完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响应能力 二、深化集团客户分层分级管理,推动特色标准化服务,实现服务带发展,发展促服务的良性循环 强化集团客户名单制营销服务制度,落实《关于实行集团大客户名单制管理的通知》的各项工作要求,对72 家省级集团客户单位,做到 每一个集团客户都有指定的客户经理负责其营销和服务工作,确保集团大客户的服务,整理明确了省、市二级集团大客户、核心客户名单,

实现了有系统支撑的集团客户服务管理。 按照客户类别属性(行业客户或商企客户)、业务属性(纯移动业务 集团、纯数固业务集团、纯行业应用类集团和综合业务集团)、规模 属性(按照集团客户收入和用户量规模分级),建立多维度客户分层 分级管理体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针对不同类别集团客户的标准化服务要求,整合 集团客户俱乐部服务平台和客户服务热线,加强对俱乐部客户星级服务规范、客户经理服务规范以及客户故障响应绿色通道等相应流程的 落实;要进一步加深集团客户的服务深度和广度,增强客户感知,体现 服务差异化,提升集团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实现集团客户和企业的双赢。 继续利用好公司星级客户俱乐部这一平台,加强对各类集团客户关键人物的通信外服务,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客户行业推广、年会等客户关怀活动,达到持续提高大客户满意度的目的;面向中小企业客 户拓宽服务渠道、完善集团客户积分体系、利用俱乐部资源支持客户的商业运作,以延伸服务为核心打造商务客户的特色服务。 三、以服务促发展,突破行业客户市场发展瓶颈 完善行业客户的服务体系,加强客户经理服务规范以及行业故障响应 绿色通道等相应流程的落实;客户需求结合为客户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加深集团客户的服务深度,体现不同类别客户的服务差异化,增强客户感知,提升集团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实现集团客户和企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第三版) 目录 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2)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各通信服务公司(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的中英文名称............................................................................. . (3) 三、总部各部门及处室的中英文名称 (9) 四、研究院、设计院和管理学院内设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13) 五、常用职务的中英文名称............................................................................. (15) 六、常用职称的中英文名称............................................................................. (16) 七、备注............................................................................. .. (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二〇〇九年五月 1 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序号 中文 英文 公司名称 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2 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Hong Kong) Group Limited 3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Limited 4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TieTong Tele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5 辛姆巴科公司 CMPak Limited 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pany Limited 7 中国移动(深圳)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Shenzhen) Limited 8 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 驻外机构名称 9 驻英国代表处 UK Representative Office 10 驻美国代表处 US Representative Office 其他 11 中国移动通信战略咨询委员会 China Mobile Advisory 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咨询委员会 China Mobile Advisory Committee f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2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各通信服务公司(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的中英文名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 序号 中文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通信领域中最活跃的力量,它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固定通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5亿。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潜在移动通信国家,当年用户规模为4324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新世纪,我国移动通信将持续高速发展,到2000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达6000万,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国家。我国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事业的发展,得益于通信产业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也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发展,还得益于信息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局面。 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现状分析 1发展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高速发展。截止到2000年6月,GSM网规模达到829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接近600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4.6%,移动通信网将在本年内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网。 2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挂牌成立,该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为主体的竞争新格局。 (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竞争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联通得到了政府和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斜,其竞争实力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家综合业务提供商,中国联通的业务发展重点仍是移动通信,并获得了CDMA经营许可证。 中国移动已退出与长城电信网的合作,长城电信网独立运作。据预测,长城CDMA网也将并入中国联通,这样中国联通的综合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联通已构成对中国移动的强劲竞争。 两者的实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截止到2000年6月。 (2)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 自从两年前起,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公司开拓了模拟网的“本地通”,随后又开拓了数字网的“本地通”业务,将竞争领域扩展到固定电话市场。并且收费低廉,入网费仅二三百元,月话费减半,几乎接近安装一部固定电话的水平。当时的移动通信公司还是中国电信旗下的一员。然而1999年电信重组,移动独立之后,便逐步演变成中国电信新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近年来,固定电话大力开拓“移动市话”业务,并在许多城市兴起,南到肇庆、深圳,东到余杭、杭州,西到昆明、西安,几十个城市掀起了一股移动市话的热潮, 而且都大手笔地投资移动市话建设,并着力开拓这项业务。无线市话的推出不仅可以缓解固定电话趋于饱和、市场疲软和热装冷用的矛盾,更能刺激电话业务量的增长,提高网络的接通率,提高全网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减小由初装费降低资本的负面影响。 (3)增设移动运营商,促进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是全球最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世界各大电信运营商都看好这一庞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入世”的来临,新的移动业务经营者将可能出现在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目前,我国只有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业务经营商,而世界通信大国一般都有三家或三家以上,因此有必要增设第三家(或更多)移动通信运营商经营移动业务。 最有可能获取移动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是中国电信集团,原因如下: ·中国电信拥有世界第二、我国第一的网络规模,共有超过1.2亿个固定电信用户; ·它有丰富的电信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经营维护经验; ·我国的部分城市已经开通移动市话业务;

(完整版)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总体框架构建——以联通公司为例汇总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总体框架构建——以中国联通公司为 例 姚晓蓉 一、研究背景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于2008年10月15日由原中国联通红筹公司、中国网通红筹公司合并成立。其前身之一的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我国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全面电信基本业务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对我国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竞争、促进国内电信事业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重组前的中国联通于2000年6月分别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并于一年之内成为香港恒生指数股,之后又于2002年10月回归国内A股市场,成为国内唯一的海内外三地上市的电信企业。 作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联通,自2006年年报开始必须按《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SOX)的要求,向美国相关机构提交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控制程序有效性的证明以及内部控制机制评价报告。同时身为国内A股的中国联通,必须从2009年7月1日起按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中国联通来说,加强内部控制是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加强监管的客观要求。 中国联通经过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网络、资产、收入规模都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在美国、香港、上海三地成功上市,成为我国一家大型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但与业务快速发展和企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公司原有内部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重发展,轻管理,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漏洞。 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对现行法规的遵循。它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我国于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也规范了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中国联通自2003年底开始按照《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围绕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真实性、遵从法律法规三个目标,建立了一套渗透所有业务及场所的内部控制制度、管控机制以及控制责任体系。本文以此为例来论述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总体框架构建的有效途径。 二、中国联通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

中国联通OA系统平台

` 中国联通OA系统 系统平台方案(V1.0) 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8月

资料版本:V1.0 日期:2002年8月 密级:?公开资料?内部资料?保密资料?机密资料 状态:?初稿?讨论稿?发布 版权声明 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 2002年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Copyright@2002 by Wholewise Sci.&Tech.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Wholewise Sci.&Tech. Co.,Ltd.

文档控制记录修改记录 审阅 分发

目录 1 整体方案概述 (4) 2 存储系统分析与设计 (5) 2.1 存储结构 (5) 2.2 存储容量的计算 (5) 2.3 存储设备配置建议 (6) 3 主机系统分析与设计 (7) 3.1 概述 (7) 3.2 主机选型原则 (7) 3.3 TPCC需求 (9) 3.4 内存需求 (10) 3.5 系统硬盘与I/O (10) 4 备份系统分析与设计 (11) 4.1 备份系统的结构与备份策略 (11) 4.2 备份系统容量计算 (11) 4.3 备份系统的设计原则 (11) 5 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 (12) 5.1 广域网 (12) 5.2 核心局域网 (13) 5.3 拨号网络的设计 (14)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差不多成为通信领域中最活跃得力量,它得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固定通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5亿.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得潜在移动通信国家,当年用户规模为4324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新世纪,我国移动通信将持续高速进展,到2000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达6000万,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国家.我国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事业得进展,得益于通信产业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得宏观决策,也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进展,还得益于信息产业政策得扶持和引导.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得协同进展,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得局面. 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现状分析 1进展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高速进展.截止到2000年6月,gsm网规模达到829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接近600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46%,移动通信网将在本年内进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网. 2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得挂牌成立,该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为主体得竞争新格局. (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得竞争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联通得到了政府和信息产业部得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歪,其竞争实力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家综合业务提供商,中国联通得业务进展重点仍是移动通信,并获得了cdma经营许可证. 中国移动已退出与长城电信网得合作,长城电信网独立运作.据预测,长城cdma网也将并入中国联通,如此中国联通得综合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联通已构成对中国移动得强劲竞争.两者得实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截止到2000年6月. (2)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得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

中国移动HLR分组域签约数据设置原则

中国移动HLR分组域签约数据设置原则HLR中的分组域签约数据简介 HLR中与分组域相关的签约数据及简介见表 其中QOS参数内容见表二:

表二:QOS参数组成 按照3GPP版本的不同,QOS参数的组成也有所不同,其中R97/R98版本由前5个字节组成,R99/R4版本由前13个字节组成,R5及以后版本由16个字节组成,字节15和字节16为可选字段,用于满足HSPA较高速率的要求。目前中国移动现网的主要版本为 R99/R4,因此QOS参数字段长度为13个字节。 表二中各个参数的定义解释如下: 1) Delay class:时延等级 时延参数定义了SDU在经过GPRS网络引入的时延,包括平均时延和95百分点时延的指标要求。 2) Reliability class:可靠性等级 可靠性包括SDU在通过GPRS网络引入的丢包率、重复包率、乱序率和错包率。

3) Peak throughput class::峰值吞吐量 业务的峰值吞吐量。 4) Mean throughput class :平均吞吐量 业务的平均吞吐量。 5) Precedence class 优先级 定义了3种业务优先级(高、中、低),当网络发生拥塞时优先丢弃优先级较低的业务数据。 6) Traffic class:业务等级 承载业务使用者的业务类型,可以是conversational,streaming,interactive,background。 7) Delivery order :发送顺序 表明是否要求3G承载是否提供按顺序发送SDU的能力。 8) Delivery of erroneous SDUs 该属性表明了是否传送错误的SDU。 9) Maximum SDU size(bytes):最大SDU 尺寸 最大允许的SDU长度。 10) Maximum bitrate(kbps):最大比特率 在一个测量周期内,3G业务接入点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最大比特数与测量周期的比值。 11) Residual bit error ratio 表明了传送的SDU中允许未被检测的比特错误率,如果没有错误检测需求,该属性表明了传送的SDU的比特错误率。 12) SDU error ratio : SDU 错误率 规定了SDU错误率。 13) Transfer delay(s):转发时延 规定了95%的所有传送的SDU不能超过的的最大转发时延。 14) Traffic handling priority 规定了系统处理属于该承载SDU同其他承载SDU的相对优先级。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 一、概述 4G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 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国家工信部于2013年12月4日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4G牌照,意味着4G正式开始商用,我国进入4G时代。 二、优势 1、通信速度快 从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作比较,第一代模拟式仅提供语音服务;第二代数位式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也只有9.6Kbps,最高可达32Kbps,如PH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2Mbps;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可达到20Mbp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高达100Mbps,这种速度会相当于2009年最新手机的传输速度的1万倍左右,第三代手机传输速度的50倍。 图一:各代通信技术速率对比图 2、网络频谱宽 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通信营运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和研究,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蜂窝系统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4G通信的AT&T的执行官们说,估计每个4G信道会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 3、通信灵活 从严格意义上说,4G手机的功能,已不能简单划归“电话机”的范畴,毕

竟语音资料的传输只是4G移动电话的功能之一而已,因此未来4G手机更应该算得上是一只小型电脑了,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会有更惊人的突破,人们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以方便和个性为前提,任何一件能看到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只是人们还不知应该怎么称呼它。 未来的4G通信使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信,更可以双向下载传递资料、图画、影像,当然更可以和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网上联线对打游戏。也许有被网上定位系统永远锁定无处遁形的苦恼,但是与它据此提供的地图带来的便利和安全相比,这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4、智能性能高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于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例如对菜单和滚动操作的依赖程度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难以想象的功能。 5、兼容性好 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第二代平稳过渡等特点。 6、提供增值服务 4G通信并不是从3G通信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升级而演变过来的,它们的核心建设技术根本就是不同的,3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CDMA为核心技术,而4G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则以正交多任务分频技术(OFDM)最受瞩目,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实现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音讯广播(DAB)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殖服务;不过考虑到与3G通信的过渡性,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不会在未来仅仅只采用OFDM一种技术,CDMA技术会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与OFDM技术相互配合以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甚至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会有新的整合技术如OFDM/CDMA产生,前文所提到的数字音讯广播,其实它真正运用的技术是OFDM/FDMA的整合技术,同样是利用两种技术的结合。 因此未来以OFDM为核心技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会结合两项技术的优点,一部分会是以CDMA的延伸技术。 7、高质量通信 尽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也能实现各种多媒体通信,为此未来的第四代移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公司各部门职责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部门职责 2006年12月

目录 综合部 (3) 发展战略部 (5) 计划建设部 (9) 财务部 (12) 人力资源部 (18) 市场经营部 (22) 客户服务部 (28) 集团客户部 (35) 网络部 (42) 物资供应部 (49) 审计部 (51) 党群工作部 (54) 纪检监察部 (56) 奥运项目管理部 (59) 客户服务中心 (63) 数据业务中心 (71) 业务运营支撑中心 (81) 网络优化中心 (87) 网络运行支撑中心 (94) 工程建设中心 (100) 传输中心 (107) 培训中心 (115) 行政物流中心 (119) 分公司 (128) 工会 (132)

综合部 综合部是公司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并支持各职能部门和各生产中心的工作,负责为公司领导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和支持。部门职责如下: 1、根据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完成部门关键绩效指标及工作目标; 2、负责公司文秘工作,包括公司重要文件和综合管理制度等的起草、收发文管理、公司会议议定情况的监督执行等; 3、负责公司OA系统的应用管理; 4、负责公司公共关系管理工作,包括政府、媒体、合作伙伴、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等关系的沟通和维护; 5、负责公司企业宣传管理,包括公司企业形象宣传,公司新闻发布,信息披露,公司杂志、报纸、简讯的编制发行,公司网站日常管理,行业媒体宣传等工作; 6、负责公司承办、主办的有限公司会议和内部重要会议的会议管理; 7、负责公司来访和出访活动的管理,含公司人员出国(境)活动管理; 8、负责公司内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查阅等工作; 9、负责公司信访管理工作;

联通内部门户技术规范

目录 目录1 前言4 1 总则5 1.1 背景5 1.2 编制目的5 1.3 适用X围5 1.4 文档结构5 1.5 规X起草单位6 1.6 规X解释权6 1.7 参考文献6 1.8 名词解释和缩略语6 2 概述7 3 系统总体架构7 3.1 省分(总部)门户系统逻辑架构7 3.2 两级门户体系架构8 3.3 省分(总部)门户系统参考物理架构9 4 门户系统总体功能概述10 4.1 门户系统应用10 4.1.1 用户管理10 4.1.2 认证管理10 4.1.3 访问策略管理10 4.1.4 安全管理10 4.1.5 个性化服务10 4.2 企业应用集成10 4.3 统一的用户目录管理10 4.4 用户认证及访问权限控制11 4.4.1 用户认证流程11 4.4.2 访问权限控制11 5 两级门户互联12 5.1 门户互联访问类型12 5.2 门户互连实现技术12 5.2.1 门户互联技术列举12 5.2.2 推荐方式及性能对比13 5.3 统一待办集成13 5.3.1 概述13 5.3.2 集成方式13 5.3.3 表结构设计14 6 单点登录实现15 6.1 省分门户内的单点登录15

6.2 集中应用系统接入各门户系统的单点登录16 6.3 跨门户访问的单点登录18 6.4 CDSSO功能实现的技术细节19 7 网络组织20 7.1 网络拓扑结构20 7.2 门户系统与应用系统的网络层互连21 7.3 IP地址及DNS规划22 7.3.1 IP地址规划原则22 7.3.2 DNS调整原则22 7.3.3 NTP配置要求23 7.3.4 域名要求23 8 门户系统技术要求24 8.1 总体设计技术要求24 8.1.1 系统设计要求24 8.1.2 系统性能要求24 8.1.3 系统监控设计要求29 8.1.4 备份和恢复设计要求30 8.1.5 安全性设计要求31 8.1.6 接口要求32 8.1.7 编码原则33 8.2 门户对被集成系统的技术要求34 8.2.1 C/S接入系统技术要求35 8.2.2 B/S接入系统技术要求35 8.2.3 域内应用系统集成的实现方式35 8.3 主机设备37 8.4 操作系统37 8.5 存储备份硬件设备37 8.5.1 存储设备37 8.5.2 备份设备37 8.6 数据库38 8.7 门户平台软件39 8.8 目录服务平台软件40 8.9 机房环境要求40 8.9.1 机房温、湿度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9.2 防尘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9.3 防电磁干扰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9.4 接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8.9.5 其它环境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系统安全42 9.1 系统的可靠性42 9.1.1 系统可靠性、稳定性保障机制42 9.1.2 硬件可靠性42 9.1.3 软件可靠性42 9.1.4 平台稳定性要求42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始于80年代。1987年11月,中国首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建成,并在广州投入商用,爱立信为供应商,在网用户150人。网络总投资为3730万元,其中引进设备900万美元。这就是我国的第一代移动电话。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引入竞争、促进发展也成为放在电信改革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1993年12月,国务院下发(1993)178号文件,同意组建中国联通公司。从此,电信业进入了引进竞争、打破垄断的全新阶段。1994年7月19日中国第二家经营电信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全国性国有大型电信企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5年7月中国联通GSM 130数字移动电话网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建成开放。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10 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

客户俱乐部维系作用

全业务运营背景下,各运营商的产品、服务提供能力逐渐趋同,获得客户成为竞争焦点。 随着“客户争夺战”的不断升级,运营商保有客户的压力都随之加大,并纷纷将客户维系提到重要地位,其中,客户俱乐部是客户维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忠诚度计划已启动 国内通信市场客户忠诚度计划的启动,始于2002年“中国移动满意度改善计划”的实施。全业务运营后,三家运营商将客户俱乐部作为客户维系的重要措施大力宣传。2010年,中国移动扩大了全球通俱乐部的覆盖范围,并设置专门的客服经理;中国电信将客户俱乐部更名为天翼客户俱乐部,结合天翼品牌推广提升服务水平;中国联通则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客户俱乐部,并推出iPhone特色终端俱乐部、车友俱乐部等。 如今,三大运营商的客户俱乐部主要为客户提供专属服务和活动,如中国移动的“全球通VIP凤凰大讲堂”,中国电信的“世博之旅”和中国联通“乒临城下”乒乓球挑战赛等。 众所周知,提高客户满意度、加大客户的转换成本(转换为其他运营商时的成本)是维系客户、增强客户忠诚度的主要方法。客户俱乐部可为会员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特权,一方面,客户俱乐部增进了客户与客户以及运营商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加了客户的归属感等;另一方面,客户俱乐部有效提高了客户的转换成本,客户若转换运营商将会失去在客户俱乐部中所获得的各种利益。 具体而言,客户俱乐部是按照消费积分、客户兴趣等因素对客户进行细分的平台,也是提升客户忠诚度的平台。客户俱乐部的运营可以使客户认识到保持忠诚度的价值,从而对运营商产生依赖性。 体系化瓶颈仍存 目前,各运营商客户俱乐部的运营已初具规模,在对中高端客户的维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 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TACS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2002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2003年7月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3,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生产大国。 2003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2.34亿户,普及率为18.3部/百人。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用户发展达到55万户。 1998年8月一纸“军队不得参与经商”的禁令使“电信长城”运营者的身份变得格外敏感,CDMA在中国的前途因此备受关注。 1999年6月联通在香港举行的全球CDMA大会上宣布其CDMA发展计划,但因知识产权谈判等因素,该计划没有实施。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但是,框架协议签署仅仅两周之后,联通CD MA项目便被政府暂停。 2000年10月中国联通副总裁王建宙宣布将重新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几个月的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2001年2月27日联通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整个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和经营。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具体筹划工作正式展开。 2001年3月28日联通CDMA建设一期工程系统设备的采购开始发标。 2001年5月15日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系统设备招标结果公布,10家中标厂商与中国联通所属联通新时空签订了总金额RMB121亿元的合同。CDMA网络建设全面启动。 2001年6月联通在2001年3G大会暨第六届CDMA年会上与世界13家著名运营企业签署CDMA网间漫游谅解备忘录,包括美国斯普林特、加拿大BellMobility、日本KDDI、澳

分组域移动性管理流程

分组域移动性管理流程 3.6.1 GPRS附着流程 这一过程由终端发起。通常在开机、SIM 卡重新插入或网络要求重新Attach 时发起。GPRS Attach过程有三种类型:1)GPRS Attach only、2)已经IMSI Attached的GPRS Attach、3)组 合的GPRS Attach。对于支持CS/PS 运行模式的终端和处于网络运行模式I 的网络,无论是否已 经IMSI Attached,终端都应当使用类型3)来同时Attach GPRS业务和非GPRS业务;在其它情 况下,根据是否已经IMSI Attached,终端使用类型1)或类型2)来发起GPRS Attach 过程。 流程图: 图3.43 GPRS附着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https://www.sodocs.net/doc/dc6346400.html, UTRAN接口协议及信令 TD-T01-S53-100 UTRAN接口协议及信令57 信令流程说明: ü 用户通过发送附着请求消息发起附着流程。用户在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有IMSI or P-TMSI

and old RAI,Core Network Classmark,KSI,Attach Type,old P-TMSI Signature,Follow On Request,DRX Parameters,如果用户没有合法的P-TMSI,用户会带上IMSI;如果用户有合法的P-TMSI,用户应该使用P-TMSI 和配对的路由区标识,同时如 果具有P-TMSI 签名的话,也应该带上。附着类型指示用户请求执行何种附着过程,即GPRS 附着,已经IMSI 附着的GPRS 附着。DRX 参数指示用户是否使用非连续接收和 DRX 循环周期长度。SGSN 可以根据Follow On Request 指示,决定在附着结束后,是 否释放同用户的分组业务信令连接。 ü 如果用户使用P-TMSI附着,并且自上次附着改变了SGSN,新SGSN应该发送身份识别 给旧的SGSN,带上用户的P-TMSI 和相应的路由区标识以及老的P-TMSI 签名,如果有 的话。旧的SGSN 回应身份识别响应消息,包含用户的IMSI 和鉴权集。如果用户在旧SGSN未知,旧SGSN回应消息带上响应的原因值;如果用户的P-TMSI和签名不匹配,旧SGSN回应消息带上相应的原因值。 ü 如果用户在旧的SGSN 为未知,新SGSN 应该发起身份识别请求给用户,身份类型指示 IMSI。用户应该报告自己的IMSI给SGSN。 ü 如果用户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在网络侧不存在,鉴权过程是必须的。如果要重分配PTMSI, 并且网络支持加密,加密模式应该被设置。 ü 如果P-TMSI或者TMSI改变,用户以附着完成消息给SGSN确认新分配的TMSI。 ü 如果TMSI发生改变,SGSN 发生TMSI重分配完成消息给VLR以确认重分配的TMSI,如果 附着请求不能被接受,SGSN回送附着拒绝消息(带有IMSI,Cause)给用户。 3.6.2 GPRS分离流程 3.6.2.1 UE发起的分离过程 流程图:

中国联通内部控制的“技与道”

中国联通内部控制的“技与道” 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的404条款规定:在美上市企业必须保证公司管理层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系统及相应控制程序充分有效的责任体系,同时提供管理层最近财务年度对内部控制体系及控制程序有效性的证明及内控机制评价的报告。如此苛刻和严厉的404条款几乎成了所有在美上市公司的一个“坎”,中国联通作为在美国、中国大陆和香港同时上市的公司也不例外。为此,自2005年年末开始,中国联通着手进行内控建设,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更是重中之重。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中国联通结合公司特点和控制重点,逐步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体系,并于2007年顺利通过了外部审计师对中国联通的内控审计。 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一、梳理业务流程,制定《中国联通内控制度规范》 在诸多繁杂的工作中,流程梳理无疑是第一步。联通公司将各项业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梳理,制定了《中国联通内控制度规范》,内容涵盖公司的经营管理、it系统控制、投融资管理、财务监控、法律法规监督等,涉及资本性支出、收入、成本费用、资金及资产、财务及信息披露、其他共性等6个方面共351个业务流程,并用文字、流程图、风险控制文档等多种形式,将各业务和事项的风险类型、控制目标、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控制频率加以规定和说明,形成与经

营管理制度有机结合的内部控制。《中国联通内控制度规范》使企业员工了解和掌握了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情况,同时也促进企业各层级员工明确职责分工,正确行使职权,并加强对权责履行的监督。 二、制定《中国联通基本会计制度》,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为了满足公司内、外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实现各级次会计报表自动统一生成,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中国联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制定了《中国联通基本会计制度》。制度明确了中国联通的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使用范围涉及境内外的联通集团及各分、子公司,并作为中国联通公司会计核算的强制性标准贯彻执行。 制度中对所有科目设置了专业辅助核算,对损益类项目及资产负债项目进行了专业核算的界定,设定了统一的会计科目编码、会计科目名称、会计科目明细级次、辅助核算项目等。对于有明确规定及能够涵盖的经济业务必须使用制度中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制度还规定,核算单位个性化的核算项目可在各科目最后一级明细科目下增设下一级明细科目或增加辅助核算项目,也可增加与现有明细科目同级的明细科目(增加的同级明细科目金额合计不得超过本级科目核算总金额的3%)。核算单位增加明细科目时必须符合制度中增设会计科目说明中的规范,任何核算单位不得增加一级科目,没有核算内容的会计科目,可以停用但不能擅自删除。如由于会计准则、公司经营业务以及公司内、外部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需对规定的会计科目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