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增值资源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增值资源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增值资源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增值资源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山威(孙晓红)

第一篇:资源增殖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水产资源是一种经常变动和不断更新的自然资源,其数量变动是种群中补充量和减少量相互关系变化的结果。资源的繁殖和生长使种群得到补充和更新,而自然死亡和捕捞则使种群数量减少。

2、水产资源增殖是通过人工补充和更新来维持渔业资源的有效方法。即用人工方法直接增加水域生物种群的数量或移入新的种群,以提高水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措施。

3、资源增殖是指采用繁殖保护、人工放流和改善水域环境等措施来提高水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保证水产资源再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提高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4、资源增殖的目的与意义

某个特定水域的某些水产资源,当外界条件的改变,特别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影响(捕捞过度、水体污染、拦河筑坝、江湖阻隔等)超过其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引起资源量下降,甚至枯竭。这时就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其补充量,才能保持最佳的资源量。

5、资源增殖的方法

①人工放流:

将一定规格和数量的用人工繁殖培育的苗种,在度过自然条件下死亡率高的发育阶段后,选择环境条件适宜、敌害少和饵料资源丰富的水域放流,使之充分利用水域的天然饵料资源自然生长,以补充和增加水域的自然资源量,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有效增殖措施。放流增殖的对象应为:

A经济价值高且易于进行苗种培育和放流的地方种群;

B食物链级次较低、适应性较强的种类;

C生活周期短、生长快的种类;

D移动范围小的底栖性种类或回归性很强的种类。

E此外还要考虑到移入水域各生物种间的关系、原有饵料的基础以及各类饵料资源的充分利用等。

②移植驯化:

A将新的水产资源生物种群移入一定的水域,使其适应新的环境,自然定居繁殖,形成新的有捕捞价值的种群。【原产北美太平洋沿岸山溪中的虹鳟;以及原产非洲的罗非鱼属的一些种类也都已被广泛移殖到世界各地。中国除了由国外引进罗非鱼、虹鳟及胡子鲶等外,还成功地行了若干种国内鱼类移殖驯化。例如,团头鲂原产长江中游湖泊中,后移殖于全国南北各地】

B移植饵料生物可提高水产资源的饵料量,是一种间接增殖水产资源的措施。

C移植驯化时须防止新种群替代有更大经济价值的种群,防止引进疾病和寄生虫。

某些外来的有害种群往往是通过海上交通无意被传入的。中华绒螯蟹自1910年开始通过航船压载水舱转移到西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后,它的大量繁衍曾一度使引入国的堤坝受到损害。

③改善水域环境

在沿海设置人工鱼礁以改善水域环境,增加生物量;

通过人为措施改良水质和底质,防止和治理水域污染等。

为经济鱼虾类尤其是放流的鱼、虾、贝提供栖息场所、食物基地和躲避敌害场所;

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

兴建过鱼设施以维持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路;

例:一些在草上产卵的鱼类常由于湖泊、水库水位波动而不能正常繁殖。用树枝、棕皮、合成纤维扎制成把,在鱼类的繁殖期放置在产卵场所,可为亲鱼提供附卵基质,成为人工鱼巢。模拟河床条件的人工产卵槽以满足石砾产卵鱼类的需要。

设置人工鱼礁除有诱集鱼类、提高捕捞效率的作用外,还为幼鱼创造了优良的栖息条件,也能起到增殖资源的作用。

④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资源及防止水域污染,不少国家制订了有关捕捞限额、捕捞规格、禁渔区、禁渔期和水域环境保护等的法规,为保护鱼类和鱼类正常繁殖、发育的环境提供了条件,从而增加了补充量和保证最大补充量所需的亲体数量,实质上也是增殖水产资源的重要措施。

6、增殖资源学的历史、现状

A:它产生于古代,但在很长的时期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繁殖保护,其范围和规模很小。明代和清代,制订有禁捕怀卵亲鱼和禁止在产卵场捕鱼的法令。

国外最早的保护鱼类资源的法令是在5世纪起草的哥特人法典中发现的,以后苏格兰在12世纪、俄国在17世纪先后颁布了水产资源保护法,日本1901年正式颁布《渔业法》。

B:19世纪开始采取人工放流和改善水域环境等措施,其范围和规模都扩大了。

C:20世纪以来,尤其是50年代以来,水产资源增殖发展很快,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天然水域的水质好、溶氧高、饵料资源丰富,鱼类生长快,鱼病少,产量高,因此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同时,水产资源增殖还有利于保持水体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D:随着水产资源增殖和水产资源增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栽培渔业”、“放牧渔业”等新概念,从而在水产资源旧有的“开发利用型”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培养利用型”。

日本1962年在濑户内海建立起第一个“栽培渔业”中心,经过培育种苗、放流,取得明显效果。

第二章渔业资源增殖的环境

1、人工增殖放流可行性研究的内容:种类选择、环境调查、种苗培育、前景预测

项目内容方法所用数据

可行性研究种类选择对比洄游、生活史、生产特性

环境调查基础调查初级生产、水文、营养盐、饵料基

种苗培育实验种苗的培育与生产、价格

前景预测放流实验生长、死亡、回捕、投入产出比

人工鱼礁需:水质、水深、底质、波浪、海洋生物等因素

2、潮间带: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交替地暴露于空气和淹没于水中的区域特点:①温度变化剧烈②盐度由于蒸发、降水、和陆地排水而呈现很大变化幅度。类型:岩岸潮间带、砂质潮间带、泥质潮间带

潮间带及浅海是增、养殖的重点区域,掌握该海区生态系统特点、做好水域环境基础调查是资源增殖的首要条件。

3、浅海区环境特点

1) 浅海区生产力高

浅海区的上升流使营养物质得到混合和再循环,因而表层营养盐供应较充足,水域生产力水平高,生物资源丰富,常形成重要的渔场

2) 浅海区的生物群落是多种多样的

具有高的水域生产力,通常是鱼虾类的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往往形成优良的渔场,同样也是鱼虾类良好的增殖场。

3) 浅海区域渔业资源受人类破坏比较严重

4) 浅海区的盐度、温度和光照的变化也比外海的大温度变化受大陆影响,并与纬度有关。盐度在不同程度上受降水和径流的影响而呈季节性变化。

5) 在底质方面,有岩石区、砂区和泥区等不同类型

4、典型的浅海区增殖场:河口区海藻场海草场

河口区:是海水和淡水交汇和混合的、部分封闭的沿岸海湾,它受潮汐作用的强烈影响,理化条件有很大的波动。

河口区的环境特点:

①盐度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

②温度变化大。

③底质是柔软的泥质底。(河口底质中的细菌数量很多)

④水体交换主要是由潮汐产生的,同时受到河流的影响。

⑤水中有大量的悬浮颗粒,其混浊度较高。

河口区的生物群落特点

种类多样性较低,优势种交替比较明显,季节种群的丰度较大。

由于河口区底部有大量的有机碎屑,因而底栖动物的碎屑食性和滤食性种类较多,但也有不少捕食性动物。

河口区各营养级特点:

①初级生产:有浮游植物、小型底栖藻类和海草、沼泽草和海藻等大型水生植物。(通常为富营养化区域,易形成“赤潮”)

②浮游动物:季节浮游动物种类较多,而终生浮游生物的种类相对较少,优势种交替明显。

③游泳及底栖生物:生活在河口区的动物多是广盐性种类,能忍受盐度较大范围的变化(鲻鱼、泥蚶、牡蛎和蟹)。

河口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工厂的污水和居民生活废水大量倾泻到河口海区,使河口水域各种污染物质含量很高;

②河流所经过的农田施用的肥料和农药有相当部分被冲刷经河流而流入河口区;

③河口湾的围垦区经常是“局部水产养殖过度”的区域,大量养殖废水通过进排水交换进入河口区;

④围海造地和修堤筑坝阻碍河口区的水流畅通和增加淤泥面积;

⑤停留在河口湾的船舶所产生的燃料油泄漏和生活废水倾倒入海,等等。

5、海藻场的生物群落

很多沿岸海区底部生活的大型藻类组成的独特生物群落,称为海藻场生物群落。例:冷温带大陆架区的硬质底上生长着大型褐藻类植物—巨藻

大型海藻提供藻场生物群落的“框架”

6、海草场

海草是一类有根的开花植物,大部分海草种类的形态比较相似,都长有长而薄的带状叶子。海草虽可生活于各种底质上,但在软底质上发展得最好。北温带主要是大叶藻或称海韭菜,分布于热带的主要是称泰莱藻。

生活于海草场的生物种类很多。在其叶片上生活着微小的藻类和动物,还有以这些微小生物为食的甲壳类和小型鱼类。很多鱼类的幼鱼可暂时停留在这种环境中。

直接利用海草的动物包括包括海胆、几种鱼类(鹦嘴鱼科和刺尾鱼科)以及海龟等动物。只有小部分初级产量直接进入近岸牧食食物链,大部分是进入碎屑食物链的能流途径的。海草死亡分解的碎屑,不仅提供海草场海域的营养物质,甚至还为距离遥远的深海底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海草场的作用

海草场不仅为很多生物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营养物质,而且对保护海草场生物群落也有重要作用。

海草起稳定软底质的作用。

海草场对波浪有缓冲作用,从而形成海草场较平静的水环境。

海草的叶子也有遮阳作用,使在其中生活的其他生物避免强烈阳光照射的危害。

7、海洋水文

温度

①温度控制着生物过程(如代谢和生长)发生的速度。

②温度和盐度的不同结合决定了海水的密度,因此又极大地影响着水团的垂直运动。

水温部分地决定着溶于海水中气体的浓度,包括氧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紧密地与生物过程相联系。

温度也是影响海洋生物种类分布的最重要的非生物因子之一。

根据海水表层温度来划分生物地理带的界定的范围内。

地理带年平均表层温度

热带25℃

亚热带15℃

温带5℃(北半球界限)

2℃(南半球界限)

极区<0℃~2℃或5℃

风和浪产生的湍流混合将热量从表层向下传送。在低纬度和中纬度海域,这一过程形成了一个由几米至几百米深的几乎是均匀温度的表面混合层。

海洋生物适应环境温度的生理能力在决定其分布界限上起重大作用。

大多数海洋动物(即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周围水温而变化;但海洋哺乳类为恒温动物,体温保持不变。

能生活在温度变幅较大环境中的动物叫广温种。

那些局限在狭窄的温度范围的种类称为狭温种。

海流

寒流一般低温低盐,透明度较小。通常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如千岛寒流。

暖流一般高温高盐,透明度较大。通常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如黑潮暖流。

海流的生态作用

①海流有扩大海洋生物分布的作用。

例如,欧洲鳗鲡的产卵场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水域,幼鱼洄游时是海流把它们带到欧洲沿岸,其行程数千里,历时三年。

②沿岸底栖动物的幼体被散播的距离,取决于海流的速度及幼体的适应性,特别是浮游幼体

期的长短。

在某些海区,由于海流性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从外地输入幼体来维持其生物群,而其本身的幼体则由海流输向别的海区。

海流与海洋渔业的关系

海洋中几个强大的暖流和寒流交汇的海区,多形成世界上良好的渔场。如太平洋的北海道渔场、大西洋的纽芬兰渔场和挪威渔场。

一些上升流海区由于底层富营养盐的海水上升到表层,浮游植物繁殖茂盛。从而促使浮游动物和鱼类的大量繁殖,对海洋渔业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秘鲁上升流区的秘鲁鳀鱼,其产量曾占世界捕鱼量的20%。

潮汐

潮汐是天体(主要是月亮和太阳)引潮力引起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的运动,即在一昼夜内发生一次或两次的水面上涨和相继而来的下降。

潮汐对近岸海洋生物的分布有重要作用。

在沿岸内湾的养殖水域,潮流对污染物质的稀释作用是很重要的净化过程。

波浪

除了风暴引起的击岸浪通常夹杂着泥沙粒和石块对潮间带特别是岩石间的生物有致命的影响外,一般击岸浪对海洋生物没什么破坏作用。相反地,由于波浪的冲刷,岩石上不易沉积淤泥,在夏天退潮期间,也经常保持岩石表面有一定的湿度,这对某些固着动物的生长都很有利。

浪击还扩大了潮间带岩石区动物的垂直分布。

8、海洋化学

①在海水中浓度大于1毫克/千克的成分,如Na+、K+、Ca2+、Mg2+及Sr2+五种阳离子和Cl-、SO42-、Br-、HCO3-(CO32-)及F-五种阴离子和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H3BO3共11种成分都属于这一类,其总量占海水总盐分的99.9%,所以称为主要成分。

②盐度可以简单定义为溶于1千克海水中的所有无机盐的总重量(以克表示)。

表层海水的盐度随水的蒸发而升高,又主要通过雨雪形式的降水或河流淡水注入而降低。③表征特定海洋环境的盐度范围

开阔海洋32~38(平均35)

近岸浅海27~30

河口0~30

半封闭海(如波罗的海)<25

高盐环境(如红海、热带泻湖)>40

④在多数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和软骨鱼类(鲨、鳐),血液和体液的含盐量约等于海水的平均盐度。硬骨鱼类(真骨鱼类),血液中的盐浓度仅是周围海水盐度的30%~50%。多数的海洋鱼类排尿少而通过鳃排出盐。

9、海洋基质

海洋底质提供底栖生物生长的场所、附着点和营养物质。

海洋生物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选择和适应一定的底质,而且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着周围的底质。

海洋环境与鱼类行动的关系

鱼类对海洋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和局限性决定了鱼类的洄游、分布和移动。

鱼类的外界环境包括非生物性的和生物性的两个方面。通过这些外界环境因子对鱼类行为的影响规律,既可为渔况分析、渔场探索和渔情预报等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渔具、渔法的改进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水温变化对于鱼类的集群、洄游及渔场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鱼类的成熟、产卵有其一定的适温范围,一般来说产卵(繁殖)适温范围比其生存的适温范围要狭。鲑鱼成熟的适温范围,上限为12℃~13℃,下限为4℃~5℃,若水温为16℃时,卵巢虽已很大,但仍不产卵。

鱼类种群不同世代实力的大小取决于仔、稚鱼的成活数量。

盐度与鱼类行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间接方面,盐度对大多数鱼类的直接影响可以说是很少的。

第二篇:水产饵料生物的室内培养

第一节:浮游植物饵料的培养

1、我国海水养殖的微藻包括:扁藻(单cell)、中肋骨条藻、三角褐指藻、盐藻(单)、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藻、球等边金藻(单)

我国淡水养殖藻类:螺旋藻、鱼腥藻、小球藻、栅列藻等。

2、藻类生长的六个时期

①:生长延缓期②:指数生长期③:相对生长下降期④:静止期⑤:衰老期⑥:死亡期

3、藻类的培养方式:密闭式培养、开放式培养

密闭式培养的目的是不使外界杂藻、菌类及其他有机体混入培养物中。

开放式培养分为:开放循环培养、开放非循环培养【充CO2作用:提供C源,防止附着板结】、半开放循环培养

4、藻类培养的营养配方关注的主要的问题是:

a.盐的总浓度:大多是取决于有机体的生态来源。

b.主要离子组分的组成及浓度:钾、镁、钠、钙、硫酸盐和磷酸盐。

c.氮源:硝酸盐、氨和尿素常用作配方中的氮源,根据藻种的性能和pH的最适点而定。藻类的生长主要依赖氮的可利用性。

d.碳源:无机碳通常是用含1~5%CO2的空气来供应的,碳的另一种供应办法是用碳酸氢盐。选用何种办法主要是根据藻类生长的pH最适点而定。

e.pH:培养液通常用偏酸的pH值来避免钙镁和其它微量元素发生沉淀。

f.微量元素:为增加微量元素的稳定性,常用柠檬酸盐和EDTA作为螯合剂。

维生素:许多藻类要求有硫胺素和维生素B12的供应。

5、水生4号培养液中,藻类呈深绿色,生长繁殖速率较低。

水生6号培养液中,藻类呈草绿色,色素不够正常,但生长繁殖迅速。

水生硅2号是用化肥尿素、过磷酸钙为氮磷来源,适于大量培养硅藻时选用。

朱氏10号培养液:适用于培养硅藻、蓝绿藻等。

f/2培养液适用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各种微藻的培养,但用于硅藻培养时,应再加50mg Na2SiO3。

6、分离培养藻种,可分为两大类:

单种培养:藻类虽只有一种,但还混杂细菌。

纯培养:不仅藻类只有一种,亦无其它任何生物。纯培养比较困难,一般的分离培养往往只能做到单种培养。

7、分离培养藻种的方法:

离心法、稀释法、微吸管法、趋向反应法、平板分离法、固氮蓝藻分离培养法

离心法可消除细菌,并增加纯粹分离的可能性,至少可作为藻种平板培养的准备工作。另外,

在水液中藻体含量较少时,可用此法集中藻体。但此法不能做到使不同藻类完全分离。

稀释法要使用较多容器分组培养,比较麻烦,但较易成功。

微吸管法较适用于能运动的藻类。

微吸管法利用藻类的特殊趋向性(如向光、向地等)不同而分离藻体。此过程反复几次就可得到一定纯度的藻体。分离效果较好,只是不能应用于不运动的藻体。

8、选择可培养的藻种应具有下列特征:

⑴生长迅速;

⑵对极端的温度和辐射条件的耐性范围大;

⑶蛋白质,脂类和糖类含量高,或有选择地积累一种特殊的代谢产物(如甘油);

⑷无毒性,且易于收获

9、接种方法有液体接种和干藻接种

液体接种是将藻种直接加入培养液中进行搅拌,加入的藻种分量视水温而定,水温较低(10℃以内)时,多加。干藻接种是用干藻的藻体接种。

10、藻种保存前要消毒,培养基是琼脂。保存方法:控光保存、液氮保存

藻种接种下一代的频率视物种及贮存条件而不同,单胞藻及丝状不运动的物种可以每六个月到十二个月移种一次,有鞭毛的物种移种次数要更频繁些。某些藻种曾成功地做到了在液氮下长期保存。

11、藻类大规模培养的管理

包括培养基养料的补给、光照及温度调节、CO2的补给、搅拌、防污等。

①在培养过程中,养料的补给要选择肥效速,并有持久性,来源较广,价格低廉的种类。一般都以有机肥料为补肥。

②光照、温度的调节视种类及季节而定。室内光照一般都采用白炽电灯和荧光管。室外冬季升温较困难,主要采用玻璃棚;夏季用冷水管道降温,或经通风遮阳降温。

③CO2的补给一般通过空气压缩机将含5%CO2的空气通过培。

④搅拌的方法一般为人力搅拌、风力搅拌、空气搅拌和磁力搅拌。此外还有循环流动法。⑤防污在藻类培养中很重要,对杂藻及细菌的防治主要采用石灰、漂白粉、硫酸铜等试剂。

12、藻类的采收

采收时间依据密度而定,采收方法:物理浓缩、化学浓缩法、过滤采收法

物理浓缩包括:离心法、重力沉降法、遮光法、降温法

化学浓缩使用的沉淀剂:明矾、石灰

13、细胞计数方法:显微镜法(适于藻类密度较低时)、分光光度计法、干重测定

干重测量步骤:取样、分离、干燥、记录结果;取样应注意:将培养物搅拌均匀、快速吸取样品以免沉淀、足够多的样品;

分离应注意:用过滤膜过滤或用离心法把藻体与介质分开。细胞必须洗过以除去盐分和其它污物,通常是用稀释的培养液或缓冲液。

干燥—选择对特定有机体最适的烘干温度。a.避免过热b.有好的重复性c.对同一样品增烘1小时后,称得统一重量

记录测定结果:室内培养的藻类所得干重测定值要以单位体积培养液的干重表示。

室外的培养池则用单位照光面积的干重来表示。

第二节:浮游动物饵料的培养

1、对培养浮游动物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饲养用水的水质、水温、盐度、pH、含氧量、光照条件、饵料的种类和数量、容器的大小等。

2、培养用水可用海水、湖泊或池沼里的水,或者保存2~3周的住家井水或自来水。在用自

来水时,每升水中要加入5~8毫克的硫代硫酸钠以除去水中的氯。

3、饲养时,为防止由于细菌繁殖而造成的水质恶变,最好是添加青霉素或链霉素之类的抗生素【时效短】。可煮沸或添加微生态试剂。

4、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其摄食速度、生长速度也越高。饲养水温应与该种动物栖息场所的水温相适应。为了提高生长速度或繁殖速度,应考虑栖息现场的水温变动幅度,应接近其上限。

5、培养用水的pH值一般都保持7.0~8.5(偏碱性)。含氧量都希望达到接近饱和的条件。

6、光照条件必须避免直射日光

7、饵料的种类:

①培养的硅藻类和植物性鞭毛虫类。

②培养的轮虫类、枝角类和桡足类等。

③卤虫无节幼体。

④酵母、小麦粉、大豆粉、酱油粕、海藻粉末以及相应配方的配合饵料等人工饵料。

⑤用网采集的天然浮游动物。

8、饲养容器:一般以水槽、指管或土池。培养浮游动物主要采用静水方式培养

9、淡水枝角类培养方法:班塔法、绿藻培养法、土池培养法

班塔法:培养液要常更换,以确保饵料充分供给。这种培养液培养的枝角类常红色,并产卵较多,是一种良好的培养液。

单细胞绿藻、小球藻、栅藻是枝角类的天然饵料。绿藻培养法使用硝酸铵、过磷酸盐需经常追加。

10、蒙古裸腹溞是从内陆盐水中采得,现已成功驯化于海水中正常生长繁殖。海水培养,用小球藻或微绿球藻加酵母投喂。

11、褶皱臂尾轮虫是海水鱼类苗种生产中最重要的生物饵料。轮虫雌雄异体,一般常见的是雌体。雄性的轮虫很少见到,如果出现,生存时间也很短,且雄性的个体小。

仔鱼主要以其为开口饵料,轮虫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关系到育苗生产的成败。

轮虫可以用培养的小球藻、扁藻、衣藻等为培养饵料。

轮虫一般采用保存冬卵的方式进行保种。

12、轮虫集约化培养按规模的大小分为种级培养、扩大培养和大量培养等。

培养容器:种级培养一般使用各种规格的三角烧瓶、细口瓶、玻璃缸等;

扩大培养通常使用玻璃钢捅;

大量培养则以水泥池最为常用。

这些容器在使用前都需要用有效氯或高锰酸钾进行化学消毒,小型培养容器也可进行高温消毒。

培养用水:育苗厂进行轮虫的大量培养一般采用砂滤水,种级培养可采用消毒水,以减少原生动物的污染。

13、褶皱臂尾轮虫培养条件:适应研读很广,较喜好低盐度海水;最适温度25-28℃;饵料为微藻和酵母。微藻是培养轮虫的首选饵料,酵母是迄今较好的替代饵料(成本低),主要包括面包酵母、啤酒酵母、海洋酵母等,其中以面包酵母最易获得,从而应用最广。

14、用微藻喂养轮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选用处于指数生长期的微藻,老化的藻种不利于轮虫的生长甚至致毒;

②直接向高密度微藻中接冲轮虫时要保证轮虫种内没有原生动物.因为在微藻饵料丰富的条件下,原生动物繁殖迅速,不仅浪费饵料,而且抑制轮虫的生长;

③对轮虫培养水体给予一定的光照,微藻的生长可利用培养液中的代谢废物,改善水质。

15、轮虫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充气,尤其用面包酵母培养时。充气的作用一是补充氧气,二是

防止饵料下沉。轮虫不是一种喜欢剧烈震荡的生物.培养过程中应把气量调小,只要轮虫不出缺氧而漂浮在水面就可以了。

16、轮虫的耐污能力较强,但根据饵料不同进行换水。用微藻作饵料时,培养轮虫可自接种至收获不换水。当用面包酵母培养轮虫时,残饵会败坏水质,必须进行换水。

除换水外,如果池底很脏,还需要进行清底,用虹吸管将池底沉淀的污物吸出。

如果发现大量的原生动物繁殖起来,需要对轮虫的培养水体进行彻底的改变,此时要对轮虫倒池。

17、轮虫的培养需要经常用解剖镜检查。生长良好:个体肥大,肠胃饱满,游动活泼。轮虫成体带夏卵的比例和数目是判断生长好坏的重要标准。

18、轮虫是目前海水鱼类育苗中最重要的开口饵料,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对鱼类的生长速度、抗病力及成活率等均有重要影响。

19、用面包酵母生产的轮虫严重缺乏EPA/DHA,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营养强化。方法有:

①用富含EPA/DHA的海洋微藻强化轮虫②用强化剂强化轮虫【一般是从鱼油、乌贼油等海洋动物中提取的。这类强化剂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是经乳化制成的乳浊液。】

第三节原生动物的培养

1、原生动物的作用:天然饵料、敌害、污染指示种或科研实验材料

小瓜虫导致鱼发生鱼斑病,可用百万分之一的硝酸亚汞给鱼洗澡。寄生在鱼鳃里导致鱼死亡的原生动物:虱性车轮虫、鲤斜管虫、中华毛管虫

2、盐卤虫分布于沿海及内陆的咸水湖泊,西北地区特别丰富。常见到的多是雌性个体,通常以孤雌生殖的方式来繁殖后代;只有在环境不良时才出现雄性个体,行有性繁殖,产生休眠卵。卤虫养殖的优点:适应能力很强、生长迅速、卵易保存,可在人工控条件下培养作活饵料。卤虫的无节幼体是水产动物培养初期的优良饵料。

3、卤虫冬卵的外层为一厚的卵壳,卵壳内为处于原肠期的胚胎。

卵壳分为三层:外层是卵外壳,具有物理和机械的保护功能;中间一层称为外皮层,有筛分作用,可阻止大于二氧化碳(CO2)分子的分子通过;最内一层是胚表皮,为一透明而有弹性的膜。卵壳内为胚胎,一般处于滞育期,对环境的耐性很强。

卤虫冬卵的耐干燥、低温及较高温度:当含水量低于10%时可一直保持这种滞育状态,当含水量高于10%且又处于有氧的环境中时,胚胎便开始代谢活动。干燥的卤虫卵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置于-273℃-60℃并不影响其孵化率,短时间放置在60℃一90 ℃对孵化率也无影响。

4、卤虫的收获:采用150μm孔径的筛绢缝制而成的小网在盐田、盐湖的岸边捞取。水体的下风处是捕捞卤虫的理想去处。雨后是捕捞卤虫卵的良好时机,但要抓紧时间捕捞,而且要及时对所捕获的卤虫卵进行脱水等加工处理。

5、卤虫的收获和简单加工:

①用饱和盐水进行分离:利用其浮于饱和盐水的特性,为增加分离效果,可辅以少量充气

②用饱和卤水冲淋筛分

③用淡水洗去盐分:时间不得超过5-10min

④用淡水进行比重分离

⑤干燥

⑥包装

除以上步骤外,为了终止滞育和提高孵化率,卤虫卵的加工通常还包括以下内容:

①冰冻处理②饱和卤水浸泡③双氧水处理(适用直接孵化)④重复吸水和脱水处理

6、卤虫卵的保存方法:

①干燥贮存,含水量低于9%

②真空贮存

③饱和卤水贮存,贮存同时有终止虫卵滞育的作用

④低温

7、孵化率是衡量虫卵的孵化效果和虫卵质量的尺度。影响孵化率的因子主要有:

①温度:孵化水温要维持在25℃一30℃,最好28℃。

②盐度:一般在较淡的海水中孵化率较高。常用盐度为20一30的海水。

③Ph:偏碱性,以7.5—8.5为佳,过低可用NaHCO3调节。

④充气和溶解氧:在孵化缸的底部放置足够的气石,孵化过程中需连续充气,使水体翻滚,避免在缸底形成死角。

⑤虫卵密度:优质虫卵(孵化率85%以上)的密度一般不超过5g干重/L 。一般1-3g/L。

⑥光照:虫卵用淡水浸泡充分吸水后的l h内的光照对提高孵化率是重要的。孵化时常采用人工光照,用日光灯或白炽灯从孵化缸的上方照明。

8、卤虫卵孵化方法:

①准备孵化缸,最好使用具锥形底的玻璃钢槽。

②孵化缸用前需要进行消毒。

③卤虫卵在孵化前常用淡水浸泡1至数小时,使虫卵充分吸水,以加快孵化速度,减少孵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④为了杀灭虫卵表面粘附的细菌,孵化前要对虫卵消毒,一般用2%一3%的福尔马林浸泡10一15min,或用200×10-6的有效氯浸泡20 min。

9、无节幼体的分离方法:

①利用趋光性分离

②淡水比重分离法(利用无节幼体、卵壳、未孵化卵的比重差异来将它们分离开来。)

10、投喂卤虫的注意事项:

①投喂无节幼体时,应先用自来水或海水洗净后再使用,目的在去除去卤虫孵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甘油和孵化水中很有的细菌、有害物质等,避免污染育苗池。

②为了尽量使用具有较高能量的无节幼体,应使用刚刚孵化的无节幼虫。

③未用完的无节幼虫应在低温(0℃~5℃)保存,以减少能量消耗。

11、卤虫卵的去壳过程:

①吸水:虫卵吸水后呈圆形,利于去卵

②配置去壳溶液和去壳:卤虫卵壳的主要成分是脂蛋白和正铁血红素,去壳的原理就是利用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溶液氧化去除这些物质。//常用的去壳溶液是次氯酸盐[NaClO或Ca(ClO)2]、pH值稳定剂和海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配制去壳溶液需用NaOH或Na2CO3或CaO 来调节ph值在10以下。//在配制Ca(ClO)2去壳液时,应先将Ca(ClO)2溶解后再加Na2CO3或CaO,静置后使用上清液。//去壳溶液用海水配成,加上冰块使水温降至15-20℃。//当把吸水后的卵放入去壳液中去壳时,要不停地搅拌或充气,此时是一个氧化过程,并产生气泡,要不停地测定其温度,可用冰块防止升温到40℃以上。

③清洗和停止去壳液的氧化作用:当在解剖镜下看不见咖啡色的卵壳时,即表示去壳完毕,此时去壳溶液的温度不再上升。

④脱水和贮存:去壳卵如需保存一周以上,需要饱和卤水脱水。//去壳卵如需保存更长时间,需要用饱和氯化镁溶液脱水。避免阳光直射。

12、卤虫卵去壳的优点:

①解决了幼虫与卵壳分离困难的问题

②去壳时使用次氯酸溶液同时有对虫卵消毒的作用。

③鱼虾幼体可直接摄食去壳卵而在消化上没有问题,可减少孵化工作的麻烦。

④去壳卵在孵化时消耗的能量较少,每个幼虫的体重显著提高。

13、对养殖者而言,理想的饵料生物必须来源可靠,使用操作方便;对养殖对象而言,必须具有较好的物理持性(如大小等)和营养价值。

14、卤虫卵的质量评价项目:

①孵化质量②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③无节幼虫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成分的分析

④从投喂效果来测定饵料效果

A:孵化质量:

a孵化率:每一百粒虫卵所能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只数。孵化率不能表示出杂质及空壳含量。b孵化效率:能表示出虫卵的孵出情况和杂质含量。但还不能表示出无节幼体的大小和重量。

c孵化量:每克虫卵所能孵化出的无节幼体总干重(mg) 是最可靠的一种卤虫卵评价方法。d孵化速度

B:无节幼体的大小对于不同育苗对象的摄食适应性不同。

15、我国沿海的盐田和内陆盐湖虫资源丰富

16、卤虫无节幼体的强化与轮虫的强化方法相似,但由于卤虫的初孵无节幼体摄食能力很差,一般不用微藻强化。可用高锰酸钾或有效氯消毒。

17、适合于集约化养殖的特点:

①卤虫从无节幼体到成体只需两个星期。在此期间体长增加了20倍,体重增加了500倍

②卤虫发育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环境要求没有区别,因而不必改变养殖的环境及设施。

③卤虫的生殖率高,每四到五天可产100一300个后代,生命期长,平均成活期在六个月以上。

18、卤虫集约化养殖的要求:

①养殖用水必须是经砂滤池过滤的海水

②温度25-30℃

③用孵卵容器孵化后将无节幼体用新鲜海水冲洗

④投饵。饵料微米糠、玉米面等农产品也可以用微藻酵母

⑤清楚污物

⑥换水,采用流水

⑦充气,最好不用气石,DO在2-3mg/L

⑧日常观察,PH、DO、卤虫的游泳和健康状况等

19、集约化养殖一般在小水泥池和各种槽、缸中进行。国外比较先进的方法是跑道式水槽流水养殖。

20、卤虫开放池养殖不能严格控制故害生物的传播,因而都是在高盐水域中进行放养,常见的是盐田养殖。

21、卤虫养殖场的选择:

①持续提供波美10度以上的卤水。②养殖场地的土壤必须能够防渗漏,水深30cm以上

。③池塘必须具有进排水装置。

22、卤虫有卵生和卵胎生两种繁殖后代的方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卤虫倾向于采取卵胎生方式,即直接产生无节幼体。

23、施肥和饵料生物培养:放水后应施肥培养微藻。常用的肥料是鸡粪或化肥,此外还施加石灰(调节PH、杀菌)。接种时应根据卤虫卵的孵化率和接种数量计算卤虫卵的用量。

第三篇:经济生物的增值

第一章贝类增殖

表示资源量增加的公式:S2=S1+(b+w)-(d+t)

S2——年终资源;

S1——年初资源;

b——亲代增重;

w——子代产量;

d——死亡量;

t——捕获量。

要使资源增长,必需达到(b+w)>(d+t),即t<(b+w)-d,控制“t”的做法如下:

①禁止滥捕②防除敌害③防止水质污染④改良底质⑤人工育苗放流⑥移殖、驯化

一、禁止滥捕

1、禁止滥捕包括:限制捕捞规格限制捕捞季节限制捕捞强度

2、禁止滥捕的依据:贝类的生长规律:慢---快(青壮年期)---慢

3、A:采捕规格的确定:贝类的性成熟年龄过后且完成了快速发育的青壮年期,既不影响繁殖,又不浪费饵料及空间。例如:日本虾夷扇贝,2龄达性成熟,2龄以上才能捕获。

我国栉孔扇贝最适捕捞规格为3龄,最小才不规格为2龄

B:禁渔期一般在繁殖季节和幼贝期

采捕期为:①当年成长期已过,肥满度最大②非繁殖高峰期,非幼贝生长期③特殊情况在留足繁殖群体下可采捕

广东近江牡蛎采捕季节:初春

青岛褶牡蛎采捕季节:春末、秋末

日本虾夷扇贝禁渔期:陆奥湾3-4月,繁殖季节;北海道1-6月,繁殖+育幼

C:群体最适大小:某一群体在海区的增长速度达到最大时的大小,达到最适大小后,因空间饵料的竞争,群体增长速度开始下降

最大捕捞量:群体达到最适大小后每年所能提供的额外增长量

二、防除灾害

1、扇贝放流前对场地撒石灰,消毒、杀海星海盘车

2、牡蛎的天地:荔枝螺;泥蚶天敌:斑玉螺(治理方法:人工捕捉);其他敌害:鱼、蟹、海鸟、涡鞭虫等

三、防止水质污染

1、污染源:工业三废(水、渣、气),生活污水,农田排水,海上弃油

2、危害方式:毒害、机械作用、生化作用

3、防治方法:①治理工厂三废②生活污水禁止排入贝类养殖区③禁止海上船只向养殖区倾倒废油【日本研究的治油措施:载体(环保材料,可降解)+消化石油的微生物】

四、改良底质

1、沉积型底质:含有大量有机物,缺氧分解产生H2S等毒物

处理方法:退潮翻滩—拖拉机、翻滩机

作用:令有机质完全氧化,并使残留H2S挥发,降低底面毒性,营养分解释放入海水,起施肥作用

2、硬底质:翻松平整,利于贝类分布和生长

3、纯软泥底质:投放适量砂砾增加贝苗附着

五、人工育苗放流

1、意义:①增值资源②生长周期长或人工养殖条件不能满足的种类,如砗磲、文蛤③利

用海区初级生产力

2、放流注意事项:①一定规格②经过锻炼③生态条件相同或相似④追踪观察

3、提高贝类成活率的方法:①对敌害生物予以清除②适当提高放流规格

4、增值场的选择:①一般选择资源枯竭的优良自然渔场②若开发渔场则应按以下选择标准进行:a成活率高b移动分散少c生长快

影响移动分散的制约因素:底质、底栖敌害、饵料、温度、海流、波浪

影响移动的有关因素:潮流、风向、活力、渔场环境

5、贝类存活趋势:越接近放流中心死亡越多,因病弱贝跑不远

6、造成死亡的原因:①温度>23℃或温差大②运输受损、变弱③放流密度太大造成堆挤缺氧④海星等敌害吞食

7、贝类生长速度的影响因素:①不同海区②放流密度③放流时的活力④放流前的管理:放流地点、操作、苗种运输、苗种质量⑤饵料丰欠

8、杂色鲍放流海区选择:原产海区,并避开敌害多发区域。敌害:章鱼、海星、海胆、蟹

9、标志方法:栓挂标志牌、标志四环素、荧光物质

10、文蛤、乌蛤会大肆迁移,不适合回捕

11、贝类移植的意义:①引进优良种,提高养殖效率②引进本地没有种苗发生的品种

12、移植应注意的事项:①理化、生物因子相同或相近②移植以亲贝为好,易出效果③移植时间应视生理条件及环境而定,避开繁殖期及夏季④数量视适应力、繁殖力、成活率而定⑤移植后跟踪管理及观察⑥注意生物入侵

13、紫贻贝、皱纹盘鲍成功从山东省驯化至福建东山,克服高温

14*、贝类育苗:①饵料培养②亲贝选择(个体大、健壮,购买或海捕)③暂养(适应环境)5-7天④观察生殖腺情况,达到性成熟进行人工催产(阴干法、降温法)⑤排卵受精⑥投饵,观察面盘幼虫发育状态(微充气,防止沉底死亡)⑦制贝⑧保苗(室内、室外-常用)

第二章鱼类的增殖

1、鱼类人工繁殖场场址选择的影响因素:

地理因素:靠近鱼类主养区,落差取水,地势平坦,海水鱼繁殖场要水源盐度稳定在25%以上

自然条件:水源充足、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光照充足

基础设施:交通便利、电力通讯设备完备;治安良好;生活条件便利

2、亲鱼苗种培育区:鱼苗培养池、室内水泥池、室外土池

饵料培育区:单胞藻培养池、轮虫培养池、卤虫孵化桶、大型浮游动物培养池

3、亲鱼来源:捕捞天然亲鱼、捕捞天然幼鱼+人工蓄养、全人工繁殖后代+人工选择

4、繁殖期雌雄鉴别方法:①婚姻色和珠星②雌雄个体大小差异③雌雄个体外观差异

5、亲鱼选择标准:①种质优良②适龄个体③生长性能良好、个体硕大、体质健壮

6、海水亲鱼一般在网箱中培育,也有在池塘中培育的。网箱内有水流刺激,有利于促进性腺发育。目前多为浮动式网箱。网箱网目越大越好,以最小亲鱼鱼头不能伸出网目为宜

7、人工催产方法:①注射激素(雌激素、乙烯、海星生殖腺) ②利用鱼类脑垂体喂养亲鱼③水流法④温度法(升温或降温)⑤盐度

8、受精方法:①自然受精②人工受精a干法人工受精b湿法人工受精c半干法人工受精

受精率=受精卵数/检查卵的总数x100%

影响受精率的因素:①精卵质量②精子数量(一般精子远远多于卵子)③受精过程9、浮性卵的孵化(石斑鱼):大多用孵化桶在室内孵化,气流速度以能使鱼卵或仔鱼较为均

匀悬浮在水中,水必须清新,需经过沙滤,最好用紫外光杀菌。

10、沉性卵(虹鳟):孵化时加大充气量,仔鱼脱膜后将气量调小

11、鱼类孵化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温度、盐度、溶氧与流水、光线、浑浊度、敌害生物

鱼类胚胎发育对光的反应具有遗传因素,鲟鱼卵需要光照,比目鱼有光照孵化快,魟鳟不能光照。

12、鱼卵的敌害:桡足类、原生动物、细菌

13、受精卵孵化时的注意事项:

①溶氧和充气:由于鱼卵密度大,一定要保持一定氧气供给,充氧量大一些,但也不能过大,过大会破坏卵膜,影响孵化率。

②水流调节:票流性卵在环道中孵化时,在一定水流条件下,卵漂浮在水面孵化;但水流过大时,导致卵、初卵仔鱼易粘附于内环的纱窗上,尤其仔鱼逆水游泳时会消耗过多能量。

③及时清理卵膜和代谢产生的污物,保持水质清新

④及时将仔鱼移出

14、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指标:

①怀卵量:水产动物产卵前卵巢中所怀成熟卵的数量,分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

②繁殖力:在一个繁殖季节里,水产动物一雌体或一种群雌体产卵的数量。可分为个体繁殖力、种群繁殖力

③受精率:胚胎发育至高囊胚期时,其发育正常成活的受精卵占总卵数的百分比

④孵化率:水产动物胚胎发育阶段中,从卵内破膜而出的个体数量与受精卵数量之比

⑤出苗率:出苗数占孵化卵的百分比

15、鱼类的发育阶段:仔鱼期(前期、后期)、稚鱼期、幼鱼期、成鱼期

第一节大黄鱼的养殖

1、生态习性:广温、广盐杂食性鱼类。大黄鱼为分批产卵类型。大黄鱼在同一海区有两个生殖期,春季产卵盛期、秋季产卵盛期,渔民称春汛、秋汛。卵浮性,球形,卵膜光滑,有一无色油球。大黄鱼多在河口附近或岛屿的近岸浅水区产卵。

我国大黄鱼四大产卵地:黄海南部、东海中部、东海南部、南海粤西、

2、大黄鱼个体繁殖力与年龄关系大体表现为三个阶段:

①青年期(2-4龄)的繁殖力最低,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微升

②壮年期(5-14龄)的繁殖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

③衰老期(15龄以上)的个体繁殖力逐渐下降

3、亲鱼的来源:人工培养的成鱼或海区捕获的幼鱼、成鱼经网箱培育达到成熟

4、亲鱼雌雄比为3:2

5、亲鱼暂养时饲料以蓝圆鲹、狗母鱼等杂鱼为主,配合少量动物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浮性饵料

6、产卵亲鱼的饵料以优质杂鱼为主或以动物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为主,饲养中加维生素E

7、大黄鱼催产激素为LRH-A3或LRH-A2,用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两种注射液调配或用0.9%的生理盐水调配

8、注射部位:背部肌肉或腹腔(用丁香粉浸泡麻醉)雄鱼剂量减半

9、效应时间:亲鱼注射完最后一针催产剂后到开始发情所需的时间叫效应时间

10、催产后雌鱼难产或死亡的原因:①早期雌性亲鱼卵巢尚未完全成熟②催产激素种类选择不当或剂量掌握不当。把握好亲鱼的性腺成熟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11、大黄鱼产卵后出现受精率和孵化率低的原因:①大黄鱼亲鱼个体小,性腺发育差,产卵

量少,受精率低②催产季节后期,卵巢处于退化状态,此期催产的卵大部分为过熟卵③第一次催产的效应期间内没有产卵的亲鱼,在进行一次催产也会出现过熟卵占35%-40%

12、大黄鱼卵孵化方法:①净水池孵化②微流水池孵化③网箱微流水孵化

13、仔稚鱼的饵料系列为:褶皱臂尾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鱼虾贝肉糜

14饵料投喂注意问题:①饵料转换时应注意有一段交叉的投饵时间②投卤虫无节幼虫时将虫卵和卵壳分离干净③投桡足类时间为仔鱼鳔背部及鱼体腹面有紫黑色素团出现

15、室外土池在育苗下池前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消毒

16、肥水方法:①用普通粪肥加过磷酸钙肥水法②使用杂鱼浆加黄豆浆肥水法

第二节真鲷

1、真鲷,隶属鲷科、真鲷属。真鲷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我国四大海区均有分布。

2、雌雄区别:雌鱼腹部从前至后依次为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3个孔。雄鱼只有肛门和泌尿生殖孔2个孔。

3、生活习性:真鲷为近海暖水性、底层、杂食性鱼类。4℃以下死亡。适盐范围较广。真鲷有回游习性,黄渤海区真鲷的越冬场在济州岛以西,水深60m左右的黄海中南部,越冬场底层水温在10℃左右,越冬期为1-3月,3-4月逐渐离开越冬场向西北方向洄游,一支奔向海州湾,一支绕过山东半岛进渤海的莱州湾产卵。

4、真鲷寿命较长,可达30龄。雌鱼一般比雄鱼完成熟一年。分批产卵,产浮性卵,产卵盛期雌雄比近1:1,生殖期间雌鱼体色鲜红,雄鱼略带黑色。黄渤海主要产卵场有渤海的莱州湾和黄海的海州湾,福建沿海主要产卵场集中于闽南至闽中沿海及厦门内海的五通港。

5、孵化时盐度选择原则:在不引起生理损伤的条件下使鱼卵漂浮

6、真鲷增殖用亲鱼要选择自然界捕捞的成熟鱼,捕捞当年一般不能产卵,需培育一年。

7、亲鱼雌雄的辨别方法:①在生殖季节对即将成熟的亲鱼轻压腹,可从生殖孔流出的卵或精液来判定②雌鱼生殖孔与泌尿孔分开,腹有三孔(肛门、生殖孔、泌尿孔)雄鱼两孔(尿殖孔、肛门)③生殖季节成熟的雄鱼有的全身变黑,有的胸鳍基部附近或身体前部两侧变黑或出现黑斑,雌鱼为鲜红色无黑斑

8、真鲷为肉食性鱼类,饵料有紫贻贝、蛤蜊、扇边贝、沙蚕、小鱼、小虾等,饵料一定要新鲜。越冬前应强化培育,应适当投喂一些沙蚕等高蛋白的鲜活饵料,最好在投喂前将复合维生素、鱼肝油等注射到沙蚕体内再投喂,以促进亲鱼及时成熟。

9、真鲷人工育苗饵料系列:牡蛎担轮幼虫或小型轮虫→轮虫→卤虫无节幼虫→桡足类→鱼肉糜【投放轮虫的育苗池还需投放小球藻】

第三节中国鲈

1、形态特征:体延长而侧扁。口大,口上位,吻尖,牙细小;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落。体背侧为青灰色。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背鳍2个稍分离。第一背鳍发达并有12根硬棘。

2、生态习性:生活在江河、河口和沿海海区,为近岸浅水中下层鱼类。具洄游习性,秋季到深海区生殖;冬季产卵后的亲体和幼体在较深海区越冬,翌年春季,回到近海,幼体有继续溯河的习性,2龄以下的个体常栖息于淡水中。接近成熟再回到沿海海区和河口。营养方式:成体--凶猛动物食性。秋季摄食强度最大。

3、中国鲈寿命比较长,14龄以上。生长比较快。性成熟年龄为2-4龄(雄2-3,雌3-4),

主要繁殖季节为秋季。繁殖期间刑场的群体较小,且较分散,很难找到集中地繁殖场所,繁殖底质以细粉砂为主。产卵群体雄雌比2:1,个别雌雄同体。

4、亲鱼在繁殖季节从海上捕获,室内或海上网箱培养成熟后使用。繁殖前要强化培育,提高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育苗的质量。

5、中国鲈产卵要求水温从高温向低温过渡,可通过人工降温的方法控制其性腺成熟。光照长短也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和成熟,因为光能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刺激性细胞发育成熟。中国鲈属于短日照型产卵鱼类,随日照时间缩短性腺逐渐成熟。鱼性腺成熟的过程是鱼卵内营养物质大量积累的过程,因此,强化培养的重要过程是营养强化的过程。

6、催产剂的选择:生产上常用的催产剂有,与类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地欧酮(DOM)等。对中国鲈常用HCG和LRH-A,其中LRH-A的促熟作用优于HCG。脑垂体在干净的研钵中研碎后加生理盐水制成脑垂体悬浊液;LRH-A和HCG直接用生理盐水溶解,用注射剂注射到鱼体内,可用腹腔注射或肌肉注射。雄鱼剂量为雌鱼的一半。

7、受精:自然受精,人工受精(干法、湿法)

8、亲鱼催产过程中有损伤应及时用抗生素、究竟或高锰酸钾处理。

9、培育池圆形为好,育苗用水必须用砂滤海水,最好通过紫外线或臭氧消毒。

10、中国鲈为闭鳔鱼类,无鳔管,鳔内气体由红腺产生,但其鳔最初充气时需在水面吞取空气完成。

11、饵料系列:轮虫→卤虫无节幼虫→配合饵料→鱼虾肉糜

12、投饵注意:轮虫用面包酵母加小球藻培养,为增加营养,投喂前景小球藻+乳化鱼油强化12h以上。能否适时培育出足够的开口饵料轮虫,是中国鲈人工育苗成功与否的基本条件。鱼糜最好选择含脂量较少的鱼。

第四节鲻鱼

1、形态特征:口前下位,口裂呈“人”形,眼较大,脂眼睑发达。体被弱栉鳞,鳞大,头部和鳍条部被圆鳞,无侧线。背鳍两个,分离。胸鳍基部上方具一黑色斑块。

2、习性:温热带浅海中上层广温广盐经济种。刚出世的仔鱼随水漂流,幼鱼也常溯河入淡水水域。冬季降温后,转入海中较深处越冬。耐高温,对低温耐受力较差,故主要在南方养殖,对盐度适应性强,耐低氧,适合高密度培养。

3、食性广,杂食性。但以刮食沉积在泥表的生物为主。主要有硅藻、有机碎屑、丝状藻类、桡足类、多毛类和摇蚊幼虫,也食小虾和小型软体动物。鲻鱼食物组成:①微型及小型藻类

②浮游生物的小型及微型甲壳类③有机颗粒和碎屑④细菌

4、摄食方式有两类:水中上层生活时以滤食浮游生物为主,底层生活时以锐利口缘舔刮滩泥上的附生小型生物为主。

5、鲻鱼生长快,寿命较长。性成熟前增重慢,成熟后增重快。雌鱼比雄鱼增重快。

6、鲻鱼在外海产卵,在高盐度的外海受精、发育、孵化,至幼鱼再逐渐入湾口。产卵高峰多出现在满月期,光线较弱,黄昏或天亮之前,尤其下雨过后产卵较多。

7、鲻鱼亲鱼主要来源:近岸河口区采捕亲鱼,一般在冬季和早春进行,培育池底质为泥沙或沙泥底质,亲鱼入池前药浴一次,投喂含粗蛋白30%以上的配合饵料。成鱼药浴试剂:

①抗生素②无机试剂(高锰酸钾)③菌陈

8、鲻鱼催产应选择性腺发育接近或成熟到开始退化之前为宜,雌鱼性腺发育到第IV期的中到末期催产效果为佳。常用催产素为LRH-A和鲤鱼脑垂体,雄雌比为3:2。

9、一般采用干法受精。孵化两种类型:流水型、静水充气型

10、鲻鱼胚胎呼吸旺盛,对缺氧耐力差,应供充足的氧。

第五节许氏平鮋

1、形态特征:体被栉鳞,侧线与背部平行延伸,体背部紫黑色,腹白色,眼后下方有三条放射状黑带。

2、生活习性:冷温性近海底层鱼类,喜栖于岩礁地带、泥沙质海底,无远距离洄游性,小个体多分布在沿岸,大个体栖于水较深、流较急处,不善集群。我国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

3、肉食性,摄食范围广,以鱼虾为主,属游泳生物食性类型。春季摄食量大,贪食。

4、年龄可通过耳石和鳞片鉴定。

5、卵胎生,一次性产仔,繁殖场为岩礁底质水域。刚孵化出的仔鱼会游泳。

6、亲鱼获取:捕捞自然海区的待产雌鱼。要求:体表不损伤、腹部膨大饱满、生殖孔红肿

7、稚鱼活动能力很强,摄食强烈,喜弱光,集群特征明显。稚鱼发育尽量使用变温。

8、饵料系列:轮虫→卤虫无节幼虫(用乳化鱼油强化6-12h)→桡足类→鱼虾肉糜

第六节半滑舌鳎

1、形态特征:鳞细小,有眼侧为细小栉鳞,无眼侧为圆鳞或间有弱栉鳞。除尾鳍外,各鳍均不被鳞,有眼侧三条侧线,无眼侧武测线。

2、生活习性:喜温水性近海底层鱼类,喜栖泥沙底质海区。随季节变化在近岸浅水和离岸深水之间移动。

3、食性:成鱼为底栖动物食性,主食料有口虾蛄、多毛类、虾、蟹、蛏、小鱼,摄食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

4、半滑舌鳎无论体长还是体重,同年龄的雌鱼比雄鱼生长快,个体雌鱼也大于雄鱼。

5、无远程洄游习性,仅在近距离深潜水中移动,故不同海区的半滑舌鳎不是同一种群。

6、两龄开始性成熟,三龄全部成熟,卵巢极发达,怀卵量很高。雌雄鱼性腺差异悬殊,雄鱼精巢极不发达。

7、产浮性卵,在自然海区受精率非常低,早期胚胎发育差,但只要雄鱼发育成熟的好,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能明显提高。

8、亲鱼来自海洋捕获,选择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2龄以上的鱼作为亲鱼,雌雄比为1:3。饵料以沙蚕、虾蛄和双壳类为主。

9、催产激素: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10、为提高受精率最好人工受精,半滑舌鳎为一次性产卵鱼类。

11、水温是影响受精卵早期发育和仔鱼孵化的关键因素。初孵仔鱼有趋光性,喜聚集在光线较强处,且对外界声响反应敏感。

12、饵料系列:轮虫→小个体桡足类→卤虫幼体→鱼糜→卤虫成体

第七节褐牙鲆

1、形态特征:有眼侧被栉鳞,无眼侧被圆鳞,奇鳍鳍条处被小鳞。两侧侧线同样发达。

2、生活习性:冷温性底层海水鱼类,喜栖泥沙底海区,昼伏夜出,有结群洄游习性。广盐性,对低氧有一定的耐受范围。

3、食性:凶猛肉食性语言类,以鱼为主,也食用虾、蟹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等,成体几乎无敌害,但仔、稚、幼鱼为本种和其他肉食性鱼类的捕食对象。在自然水域,褐牙鲆的仔鱼以无脊椎动物的卵、桡足幼体等为饵,变态后营低栖生活食糠虾。摄食强度春季最大,其次是夏季、秋季、冬季。

4、褐牙鲆属生长快、个体大、寿命长的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是春季、夏末、秋季,除生殖

季节和月冬季节外,均快速生长。

5、雄鱼2龄开始成熟,3龄全部成熟;雌鱼3龄开始成熟,4龄全部成熟。天然水域中,生殖群体中雌鱼比例往往高于雄鱼比例,且随年龄增高而增加;8龄以上几乎全是雌体。

6、天然水域褐牙鲆繁殖主要受水温影响。主要产卵场:鸭绿江口、海洋岛附近、石岛东南及渤海海峡、滦河口一带,浮性卵。

8、亲鱼来源于定置网捕获的天然亲鱼,通常用诱食法使其摄食,实践证明,个体越小的天然亲鱼越容易就食。

9、分辨雌雄只能依靠挤压腹部观察生殖孔进行判断,雌雄比为1:2-1:3。

10、培育亲鱼饵料必须注意质量,要求使用含脂量低的新鲜杂鱼,并注意添加V C、V E等,饲养用水应使用砂率水。耐低温,不耐高温。

11、亲鱼培育时光照调节采取长日照处理法,并加强饵料营养(添加V E等),可促使提前2-3个月产卵。多次产卵鱼类,产卵期中间一段时间的卵孵化率最高。

12、人工催产育苗时,褐牙鲆亲鱼雌雄比例为1.5:1(3:2),催产使用HCG。

13、卵运输时使用聚乙烯袋,袋子周围放降温小冰袋或其他保冷材料,采取早期发育的卵运输,在放入池中时,保重袋内水温和室内水温相同。

14、褐牙鲆苗具有由浮游生活经变态进入低栖生活的特性,前者包括仔鱼期和稚鱼期,后者为稚鱼期至幼鱼期。育苗孵化后3-4d开口,ph偏碱性。

15、仔鱼孵化后投小球藻作用:①作轮虫饵料②净化水质③防止鱼体色变

16、饵料系列:轮虫→卤虫无节幼体→配合饵料

17、后期培养方法:①直接培育,将育苗直接放到池子中②网箱培育,将稚鱼放入池中网箱内。网箱可浮在水中,也可紧贴池底和池壁,好处是沉积物会因稚鱼活动二搅起,随水流排出,残儿不易积存。

18、后期饵料:卤虫无节幼体、卤虫成体、桡足类、糠虾类、鱼头糜和配合饲料。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指南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指南 1)浅论干旱地区建设海绵城市构想——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2)构建废旧电器回收处理体系研究 3)城市温室效应笼罩下构建城市生态风道研究 4)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研究 5)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科尔沁沙地生态保护及治理 7)矿产资源价格下降对自治区经济效果的影响 8)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9)呼伦贝尔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研究 10)鄂尔多斯房地产泡沫崩溃及其出路 11)某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12)某地区生态足迹分析及发展对策 13)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某地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14)城镇化过程中的新能源应用及其问题分析 15)某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析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 16)某地区能源供需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情景分析 17)校园碳排放估算与绿色校园建设研究 18)我国资源回收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9)大青山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效益评价 20)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21)干旱地区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分析 22)呼和浩特垃圾处理现状及其解决思路 23)呼和浩特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分析 24)呼和浩特市煤改气工程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 25)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及处理 26)企业生产过程中外部性案例调查研究 27)呼和浩特家庭能源使用调查及能源节约途径分析 28)内蒙古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29)牧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30)牧区城镇化与环境效应分析 31)牧业社区发展瓶颈问题分析 32)房地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33)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呼和浩特市经济增长边界划定 34)大数据潮流下人文地理学专业发展思考 35)内蒙古城镇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6)内蒙古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37)牧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38)牧区城镇化与环境效应分析 39)牧业社区发展瓶颈问题分析 40)房地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41)XX旗县农村脱贫的途径与扶贫措施 42)农村社区生态环境改善的途径与办法 43)农区秸秆利用的途径及经济效果分析 44)太阳能发电与局域电网的建设及应用 45)我区生物质能源利用条件及可行性研究 46)煤炭企业走出困境的办法与途径 47)包头市环境产业发展的潜力与前景分析 48)我区“城市矿产”发展条件与前景分析 49)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分析 50)建筑节能系统应用推广及发展前景

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面临问题及其保护

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 2 ?分析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面临的各种威胁。 ?教学内容 海洋也称“蓝色国土”,有着广阔的空间的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生活在海洋的所有生命有机体,其中包括微生物、低等和高等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我国已知的海洋生物为2.6万种,占全球海洋已知物种数的10%,拥有河口红树林、珊瑚礁等种类多样的生态系统和具有国际意义的物种的生态环境。 活动: 调查舟山沿海或自己生活的附近的海洋 生物分布情况,与四五十年前的分布状况有 没有不同?并与全班同学交流调查结果,最后 得出本地目前的渔业资源结构。 当前,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着各种各样的威胁,主要可归纳为: 1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 人类对海洋生物及生态系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消耗,加之沿海和海洋工程项目的重大建设,都对典型的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人类为了从海洋及海岸获得食物、医药原材料等海洋物资,使得绝大多数具有商业价值的海洋生物在部分地区被开发利用。捕捞业不仅过度仅利用诸多鱼类和脊椎动物,同时许多非商业性的捕捞也捕杀了大量的海洋生物。

思考与讨论: 舟山传统的捕捞有哪些特点?你知道传统的四大鱼类吗?新兴的捕 捞方式有哪些优点? 2. 海洋污染较为严重 在一般情况下,病原生物或污染生物是导致海洋生物病害的根本原因。来自 城市生活和工业废弃物和农药的过量排放、航运业的排入、大规模的水产养殖以 及空气中传送的有害物质,都带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 污染。 海洋污染的特点 是,污染源多、持续性 强,扩散范围广,难以 控制。海洋污染造成的 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 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 藻)的光合作用,从而 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 鱼类也有危害。重金属 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 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 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积广大的油 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 成海水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并祸及海鸟和人类。由于好氧有机物污染引 起的赤潮(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海洋污 染还会破坏海滨旅游资源。因此,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约来约多的重视。 3. 生态环境的改变 人类填海造地,采伐红树林,海滩挖沙,采矿和开 采石油天然气等活动都严重改变了局部海域的自然环 境,使海洋生物承受巨大的环球压力,而所有这些人为 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损害作用又是多方面的。 在大 的河流上建设水库水电站、因 沿途截流和气候影响而连续的断流,都会对入海口 岸处及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40多年来我国沿海围海造地、开垦滩 思考与讨论: 你知道红树林有 哪些生态效益吗?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试重点

1月4号8:00 3508 名词解释: 1.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 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 2.产业结构: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 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3.支柱产业:在一定时期内,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密度高、产业关联度强、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好,对整个国民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 4.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或具有密切替代关系商品的企业构成和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影响 市场运行效率。合理的产业组织是产业资源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的前提条件。 5.SCP:即从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 对某行业进行分析的工具。 6.TOT:Transfer-Operate一Transfer的简称,即将建设好的公共工程项目,移交给投 资者进行一定期限的运营管理,该投资者利用获取的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获得收入。 在合约期满之后,再交回给所建部门或单位的一种融资方式。在项目移交中,政府或其所设经济实体将取得一定的资金以再建设其他项目.

7.BOT: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的 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项目公司拥有投资建造设施的所有权,允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项目投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设施无偿地移交给签约方的政府部门。 简答题: 1.简要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我国环保产业中大多数固定资产的规模经济都比较小,少部分固定资产的规模经济能比较大。由此可见,我国环保产业属于分散型产业,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而且,所有的环保企业都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环保产业的这种空间布局,更加导致了产业内部的过度竞争。 产品差异化:环保产品面临着不同偏好的消费者,尤其是环保产品和服务还应适应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因此环保产品和服务必须多样化。我国环保产品的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别化程度不大,偏重于产品的生产,而其它方面,如环保技术开发、资源利用、环保咨询等方面则比较薄弱。而且,我国环保产品的开发、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往往相互脱节,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需要,甚至很多环保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大量财力、物力的浪费,许多环保产品不得不依赖进口。 行业壁垒状况:由于我国过去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一直以来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不是很高,于是,许多技术、设备落后的小规模企业得以进入,并且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环保产业的主体,相反,那些高科技的大规模企业很难进入。我国环保产业目前的进入壁垒是较低的。 而与此同时,在环保产业内,又有许多亏损的企业却在作苦苦挣扎,不能从产业内顺利退出。这种低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的壁垒组合必然导致环保产业内的过度竞争。

海洋环境论文

海洋学导论论文作者:________卢贵耿__________ 学院:____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_______ 班级:________F1203005__________ 主题:_____海洋环境问题与对策________ 2012 年12 月16 号于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中文摘要: 大海是生命的故乡,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点八,它从太阳吸收热量,又将热量释到大气,从而调节气候,因此,沿海地区气候适宜,环境幽美,自古就是人口密集之地,目前全世界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美国海洋学家西尔斯亚.厄尔说;我们这个星球的特点是受海洋主宰点的,天气和气候也是受海洋控制的海洋汇集的生物种类之多冠与全球,如果海洋发生变化,地球的特点也将发生变化。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在已经面临很多环境问题的情况下,人类要发展,就需要一种指导思想来避免造成对环境更难挽回的伤害,这个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 英文翻译: The sea is lif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umans. marine in the area of 百分之七十点八,which absorbs heat from the sun heat, and will be released to the atmosphere, which regulates climate, therefore, the coastal area the weather is suitable environment beautiful, since it was a dense worldwide, at present there are 40 per cent of people living in coastal areas. the united states oceanographer the sears, earl; this planet eart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ea, the weather and climate are also under the sea 关键词:海洋污染海洋灾害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生态破坏 引言: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复合体,它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或急于求成或忽略情况下引起的生态问题,包括各方各面。如今在科技进步和全球一体化,陆地资源加速枯竭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海洋,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蓝色经济在创造巨大效益的同时,却引发了一系列海洋环境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学分: 2 总学时: 36 实验(上机)学时: 无 开课专业: 经济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限定修课程之一。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之中,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形势日益严峻。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突出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资源与环境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教学,树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分析与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节约资源、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经济政策。 二、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导论2课时第一节复活节岛的兴衰 第二节对几个传统概念的再认识 消费。稀缺。市场。 第三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建立 第四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管理环境的经济

手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环境问题。 第五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 对资源稀缺性的重新认识。对经济系统的扩展。经济增长模式的重新选 择。效率、最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指导思想。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 第八节怎样学习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重视经济学与环境科学的融合。重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双重属 性。重视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研究。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基础3课时第一节竞争市场与效率 市场。市场结构。帕托最优。效率。 第二节需求、供给和均衡 需求。供给。均衡。 第三节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 第四节个别需求和总需求 个别需求。总需求。 第五节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 第六节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 市场失灵。政策失效。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4课时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第二节外部性的类型 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可转移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第三节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_初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这个蓝色星空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可持续利用的财富,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内向拓展,是拥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新兴领域。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溃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挑战。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面积有354万km2,跨越了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水体营养丰富,有利生物资源的开发,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及能力,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来维护海洋资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的永续发展。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含3个特征:(1)持续性。在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两个方面。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建立在海洋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之上,要求海洋生态系统构造完整和功能齐全。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无限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都直接关系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正确解决资源质量、可利用量及其潜在影响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资源种群多多样性;(2)协调性。海洋资源的利用应与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保持协调与和谐,以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公平性。即当代人之间与世代人之间对海洋环境资源选择机会的公平性。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要求任何海洋开发活动不应带来或造成环境资源破坏,不应对后代人对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造成不良影响。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达到以下目标:(1)在保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强化开发深度和广度,提高开发的科技含量;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新技术发现新资源,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海洋是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多地对其进行利用,又要保持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和维持其持续再生产能力;(3)海陆一体化开发,统筹制定沿海陆地区域和海洋区域的国土开发规划,逐步形成临海经济带和海洋经济区,推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4)开发与保护协调。制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执法管理;(5)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制定协调的海洋开发政策,建立有利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法规。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资源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过程的总和,它们往往以原始(自然)状态进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费过程以提高人类当前或未来的福利。 资源经济学角度考虑: 1)具有用途并产生价值的物质 2)资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变化,人们能够拓宽资源的范围) (随着人们需求、物质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将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资源) 3)稀缺性。在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强调资源的数量和人们的需求相比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有别于资源与环境科学中的资源范畴。 4)天然性: (强调资源以自然或以原始物质形式进入人类的经济过程) 2、资源的分类 非再生资源: 1)又称为不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2)资源的存储量一定,主要是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 可再生资源: 1)又称可更新资源或非耗竭性资源2)该类资源的存储量是在自然过程中或在人类参与下可以更新或持续补充 2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联系: 1.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2.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避免可再生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或者非再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3、共享资源 指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或虽具有法律上的所有者,但不能行使其权利的例如:公海、草原、河流 4、资源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地域性(区域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多用性(可以在多种用途之间分配,如水资源) 4数量有限性与潜力的无限性(数量在技术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 第二章 1、资源稀缺的概念: 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主要标志:资源在市场上价格的存在。 2、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资源短缺是怎么回事,举例,判断 稀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 短缺: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着某种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变化不总是一致的。稀缺是永久的而短缺是暂时的。 稀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时间属性。 3.两个模型概念: 边拓模型是指相对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量来说自然资源的供给量非常充足的一种经济状态。 李嘉图模型是指原材料生产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资源可用性受目前利用率和累积用量影响的一种状态。举例:农地 4、两者的函数模型判断 边拓模型中:g(*)函数表现为不变的规模报酬;生产可能性曲线PPF为直线,且平行地向外推移(图2-2)。由于自然资源充裕,自然资源产品生产函数为不变规模报酬(!),资源可随劳动资本的投入而扩大,最终产品G的生产受制于劳动或资本的限制,而非自然资源。 李嘉图模型中:g(*)表现为递减的规模报酬;存在自然资源利用的约束。即L1的增加速度比R0的增加速度快——成本增加定律;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弧线型,以一种不对称的方式向外推移(图2-1)。 5、两个模型的比较反映的实质是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理解: n 通过两个模型的比较,可以找到反映自然资源产品稀缺性变化的指标,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n 追求G最大化的经济系统中,两种要素的相对价值由他们在生产G的过程中相互替代的比率决定,该替代率也就是G 等产量曲线与PPF在切点的斜率。 n 在PPF上,如果斜率越来越小,R0就越有价值,或越稀缺;反之,则L0越有价值,越稀缺。在图2-1中,显示出R0 的相对价值随经济扩张而提高的特征。在图2-2中则显示出不变的相对价值和稀缺。

精选海洋的重要性论文.doc

海洋的重要性 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它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地理景观。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洋环境的 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海洋中 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 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人 类对海洋开发利用就极其投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今后世界新的潮流。近些年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 利用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海洋的多种资源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越 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实践证明,海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领域,海洋对人 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倍的增长,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正 像众多专家预言的一样,未来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 除了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辽阔的海域还是交通的通道、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的高峰期,由于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压力大,海洋客观上已成为世界后备资源基地及某些主要战略资源的接替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 决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 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 首先是发展海洋牧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海洋渔业当中,使捕鱼率 大大提高,但也导致天然渔业资源的衰退。因此,各海洋国家都非常注意开发海洋牧场,即用人工繁殖的苗种,在人为的舒适环境中经过中间培养,然后放到海洋中养殖,摄取海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来生长发育,最后科学合理地进行捕捞。从而使海洋渔业 由传统的捕捞垂钓型向养殖放牧型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方向发展。其次,生物工程技 术为改善海产品的质量开辟了新途径。例如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生长激素使鱼的体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 学科门类:经济学(02)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020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属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是研究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内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将人口发展过程与资源配置、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评价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 我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在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水利、环境等学科雄厚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良好的协作研究条件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水资源经济、环境生态、区域可持续发展、项目影响评价、环境灾害评价与预警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有博士学位人员8人;近5年来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 一、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具有扎实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创新精神,毕业后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具有从事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人口经济学 2、环境经济学 3、资源经济学 4、可持续发展 三、学制和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海洋资源论文

海洋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 作者:柯婷婷 C10物流2班 101320239 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管理系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于是我们不得不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浩瀚无垠的海洋,有着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但各种各样丰富的海洋资源还没有被大众了解。充分了解海洋资源,对人类将来的生存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如何将海洋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及运用成为当今世界资源开发的最主要的问题。在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海洋环境的保护也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我们要做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物,捕捞,渔业,水产,食品,环境。

目录(一)富饶的海洋水产资源 (二)海洋捕捞 (三)渔业资源 (四)水产养殖 (五)海洋食品加工 (六)海洋环境污染 (七)海洋环境治理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海洋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现如今,海洋丰富的资源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对海洋的开发早已经不再困难。从原来的海洋渔业资源到现在对海洋深层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还有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海水养殖等产业,都是对海洋的一种开发和利用。 但是随着人们对海洋的进一步探索,我们蔚蓝的海洋也开始在发生着一些变化。海洋的水环境质量逐渐恶化,海水污染严重,造成海面出现赤潮现象。沿海和近海海域多数传统优质渔业资源日趋枯竭。海水富营养化和营养盐失衡,海洋生态环境丧失或改变,危及海里的各种水生动植物。对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在海洋开发的同时偶小的防止海洋遭受污染,这是我们大家首先解决的难题。在海洋的保护和环境的治理方面,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海洋生物保护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机构。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游侠开发,合理建设水产养殖,保护海洋。对于各种海洋产品要做到合理捕捞,在食品加工方面也要安全卫生。 在我们享受着海洋带给我们的各种资源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保护海洋的义务,让我们与海洋和谐相处!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 南京林业大学

1.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的作用与意义:1)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命支持系统2)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物质基础3)为人类提供消纳废物的场所,即沉库服务4)为人类提供美学和精神上的享受,为人类的艺术创作提供灵感 3.环境特点:稀缺性;非独占性和非排他性;外部性 4.环境阈值:环境在其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又是有限的. 5.环境问题: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的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6.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旱灾等自然力引发的灾害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7.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生活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的退化,以及这种退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主要是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不当引起的.例如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量土地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除的废弃物和余能进入环境,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对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扰乱和侵害,并反过来对人类生产不利的影响 8.环境问题的实质:1)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造成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退化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干扰了自然界的正常循环,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9.两条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格鲁斯曼1990年根据库兹涅茨曲线原理提出了~学说,即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曲线关系.纵:污染程度横:人均收入资源依赖性曲线:一个区域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呈现倒U形曲线轨迹.纵:资源依赖程度横: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初中后期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先增大后减小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1)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条件与工业化国家当初面临的条件不同(越早发展的国家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越小;而发展中国家这些条件不具备).2)实际上,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是借鉴了西方国家的传统模式.3)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表明无法等待曲线的转折点.4)中国必须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使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尽快平稳向右移动直至出现稳定下降.路径①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生产率②加强制度创新,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10.经济资源:指能够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一切自然的、人类的以及已生产出来的资源,如土地、矿藏、资本设备、劳动力等.而人们的消费欲望是无限的.11.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产生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人之间进行分配.即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12.稀缺资源最优配置应至少满足两点:1)稀缺资源应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2)稀缺资源应尽可能多地生产效率高的生产者使用 13.环境管理: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14.市场:通过相互作用使交易成为可能的买方和卖方的集合(并非单一的交易场所) 15.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系统.核心是价格与竞争机制. 16.在理想市场状态下,个体利益最大化可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显然竞争市场比非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更有效率. 16.帕累托最优: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在该状态下,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福利:人们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映或主观评价,是评价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标准 帕累托改进:如果改变资源配置会使每个人的境况都较前变好了,或者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了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坏,那么现存的资源配置就没有达到帕~,在这种情况下,按一定的方向调整现存的资源配置,就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社会经济福利提高称为~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1002张春阳2010110486 我国是海洋大国,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经济迅速增长、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程 度不断加快而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立足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和保护海洋环境,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21世纪宏伟蓝图的必由之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海洋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海洋开发利用创造了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十 二五”规划纲要更是以专章的形式就“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阐述,提出 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 理能力”,凸显了海洋在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沿海岛屿6500多个,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0万km2的管辖海域。中国的海域处在中、低纬度地带,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比较优越。沿海地区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发达,对海岸带和海洋环境压力较大。 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封闭性特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 性脆弱性明显。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分别占14%、76%和10%。据初步估算,与20世纪50年代 相比,我国滨海湿地累计丧失57%,红树林面积丧失73%,珊瑚礁面积减少了80%,2/3以上海岸遭受侵蚀,沙质海岸侵蚀岸线已逾2500公里,外来物种的 入侵使得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日趋减少。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不同等级 的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大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空间分布,并包含 着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共存共生的生物与非生物组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从而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 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各部分、内部结构、物能运动等才能处于相互适应与 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生态系统才能达到良性循环状态。 海洋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海洋中拥有庞大的生 物体系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地球制造大量氧气,也可以供应蛋白质;海洋有 取之不尽的海洋化学和巨大的矿物资源包括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物质和淡水 以及丰富的动力、水力和热能资源;据科学家考证,在陆地是那个已发现的矿产,海洋里几乎都有,陆地上没有的海洋也有;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得海 洋成为一个药物王国。海洋的自净能力为地球分解大量有毒物质。海洋生态环 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很好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海洋生态环境还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 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海水的有机统一性及其 流动交换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的有机联系,使海洋的整体性和组成要素 之间密切相关,任何海域某一要素的变化(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都不可能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一、资源的配置 1、现有资源储备:是一种按目前价格开采,能够产生利润的已经探明资源。现有资源的数量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 2、潜在资源储备:是与人们为获得这些资源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紧密相关的。价格越高,潜在储备量越大。用函数定义要比用一个简单的数字定义要准确的多。 3、资源禀赋:表示地壳中本身中所包含的自然资源,它只是一个地理学概念,而不是经济学上的概念。因为它的数量与资源价格毫不相干。 4、可再生资源基本特征:(1)资源本身具有可再生(更新)和自我恢复的能力(但是这一能力是有限度的)。(2)可储藏性。 5、非再生资源基本特征:非再生特性、资源消耗的不可逆性、可循环利用性。 6、非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补偿机制: 所谓生态环境补偿,不仅包括生态功能的补偿,还包括污染环境的补偿。还包括对因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补偿,以及为增进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支出。为了实现非再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利用,关键是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其理论依据为资源有价论、外部不经济论。即对有益于生态服务的行为主体(当地居民)进行的补偿。对资源所在地居民因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活或生产发展的机会成本的庄家,必须进行经济补偿。这种补偿可以是直接的现金补偿,如对遭受土地破坏的农户直接给予青苗补偿费、人员安置费等;也可以是对矿区产业结构转型的其他手段补偿和环境修复的技术补偿。这部分补偿的主体是政府,比如直接给予财政补贴,财政援助,优惠贷款,减免收费,实施利率优惠,劳保待遇,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予以鼓励。 7、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模型: (1)几何增长模型:即假设种群大小的变化率为一常数,而为分布密度无关,这种种群增长模型称为几何增长模型。一年生植物或单世代昆虫适用(每代只繁殖一次,母体繁殖后便死亡)。(2)指数增长模型:有机个体几乎是连续繁殖的。(3)逻辑斯谛模型:当种群大小与载容量相等时,种群增长停止,而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8、无限环境条件下待开发种群数量动态的基本特征: (1)群体总数取决于生物学因素和人类社会行为因素。(2)最优管理:资源开采控制侧重于对种群规模或资源存量的最优控制。(3)在无限环境条件下,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服从指数增长模型。不能用作长期预测。 9、有限环境条件下待开发种群数量动态的基本特征: (1)资源的发展演变都会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在自然因素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初始规模、生长率、死亡率和时间之外,还包括:种间竞争、空间限制、生存条件。(2)用来刻画有限环境条件下待开发种群数量动态特征的最为常用的基本数学模型为逻辑斯谛模型(S型曲线)。 10、森林资源的经济分析: (1)森林资源的特点:投资期很大(一般为25年),外部效应,使有效管理很难。(2)生物学决策:年树木最大生长量(3)最大年平均增量 =树木生长累积量(木材体积)/ 树年。(4)经济决策:考虑树木的价值、贴现、种植与砍伐成本等因素。净收益的现值最大时为最优砍伐时间,即当延期砍伐(如1年)的边际成本 = 其边际收益时,净收益现值最大。最优砍伐时间还取决于砍伐后是否马上重新种植树木。如果重新种植,延迟砍伐的成本增加了一项,即延迟再种植

海洋生物资源论文

蔡菲菲 201200191003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级5班

目录 摘要 (3) (一)引言 (4) (二)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 (5) 1.近海水体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5) 2.近海水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5) 3.污染严重,引发赤潮,渔业资源破坏严重 (5) (三)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源 (5) 1.陆源污染物 (5) 1)工业污水排海 (6) 2)城市生活污水排海 (6) 3)农药、化肥污水排海 (6) 4)海洋石油运输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海上溢油事故频发 (6) 2.船舶排放的污染物 (6) 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 (6) 4.人工倾倒废物污染 (6) (四)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 (6) 1.把经济发展速度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6) 2.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不够 (7) (五)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对策 (7) 1.提高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7)

2.加强监管和加大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 (8) 3.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8) 4.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8) 5.建立统一和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 (9) (六)结论 (9) (七)参考文献 (10) 浅谈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 摘要 近十年来,全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临港、临岸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少企业治污净化设施没有同步跟上,污水向河道和入海口无度排放,污染了海洋。还有的甚至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支配下,企业长期不安装治污设施,任其自然排放,使得海洋这块蓝色宝地受到日趋严重的污染。部分海湾和近海海面污染已经相当严重,而且呈日益加剧的趋势。当前,污染和损害中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陆源污染物、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人工倾倒废物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目前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物资源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且海洋环境与陆上不同,一旦被污染,即使采取措施,其危害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因为治理海域污染比治理陆上污染所化费的时间要长,技术上要复杂,难度要大,投资也高,而且还不易收到良好效果。所以保护海洋环境,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主要对策有:提高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管和加大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建立统一和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等。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海洋生态环境。 关键词:海洋污染;因素;防治措施;科学开发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问题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资源配置;稀缺性;外部性;产权;公共产品)案例1.①争水的游乐场和纺织厂 假设一条小河的流域内只存在一个游乐场和一个纺织厂,并且纺织厂处于河流的上游,而游乐场处于河流的下游。河流的流量很小,其纳污能力或水环境净化容量几乎为零。纺织厂和游乐场都想利用河流水资源,纺织厂把小河作为纳污体,将未经处理的印染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游乐场则想利用河水来吸引旅客休闲娱乐(如游泳、垂钓和划船等)。如果这两家企业或公司不由同一个主人或主管单位所有,那么该河流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1)纺织厂不承担废水处理费用;(2)纺织厂不承担由于它向河流排放废水引起游乐场收入减少的补偿;(3)纺织厂生产的产品消费者不是游乐场;(4)游乐场生产函数中的投入要素除了一般的资本、劳动和土地外,还有取自于河流的水量和水质;(5)河流水资源既不为纺织厂所有,也不为游乐场所有。在这种情况下,游乐场收入减少完全不能反映于纺织厂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费用或成本核算之中,其结果是纺织厂产量越高,排放废水量越大,河流污染也越严重,游乐场的收入也越少,最后招致娱乐场所的关闭或另寻水源。我们称这种纺织厂给游乐场带来不利影响的现象为外部性,确切地说,这是一种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 案例2. 圈地运动与公地的悲剧 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臵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公地的悲剧是产权不明导致的经济后果。一种资源在产权归属不清晰的情况下,会因使用者大量甚至过度利用而耗竭;由于缺乏产权保护,使用者不愿为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一定的专用性投资或补偿,最终导致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和利用。只有当资源的产权明晰后,为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资源的所有者才会对资源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公地悲剧在英国是和“圈地运动”联系在一起的。15、16世纪的英国,草地、森林、沼泽等都属于公共用地,耕地虽然有主人,但是庄稼收割完以后,也要把栅栏拆除,敞开作为公共牧场。由于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养羊业飞速发展,于是大量羊群进入公共草场。不久,土地开始退化,“公地悲剧”出现了。于是一些贵族通过暴力手段非法获得土地,开始用围栏将公共用地圈起来,据为己有,这就是我们历史书中学到的臭名卓著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使大批的农民和牧民失去了维持生计的土地,历史书中称之为血淋淋的“羊吃人”事件。但是书中没有提到:“圈地运动”的阵痛过后,英国人惊奇的发现,草场变好了,英国人作为整体的收益提高了。由于土地产权的确立,土地由公地变为私人领地的同时,拥有者对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为了长远利益,土地所有者会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同时,土地兼并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演化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劳动效率大为提高。英国正是从“圈地运动”开始,逐渐发展为日不落帝国。“圈地运 ①王金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020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2020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排名 一览表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海洋生物资源管理、经营、政策制定、水域环境监测,以及解决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一起来了解一下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排名吧!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排名 高校名称 开此专业学校数 1中国海洋大学152浙江海洋大学153宁波大学15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55大连海事大学156江苏海洋大学157海南大学158闽江学院15 培养要求 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海洋生物资源管理技术和深厚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核心能力

1.掌握现代海洋生物资源管理技术和深厚的生态学理论知识; 2.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5.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6.具有搜索信息和文献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环节 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实践调查等。 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及实验、概率论与统计、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普通生物学、海洋生态学、生物化学及实验、环境科学概论、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技术概论、环境毒理学、海洋管理概论、海洋生态学、环境中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海洋生物评价、海洋生物资源评估与管理等。 发展前景

国家对于海洋科学采取积极支持发展的政策,也大力发展海洋科学的教育。目前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佳,特别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医药、海上运输、海洋油气开发和食品工业等部门吸收人才最多。近几年,我国在海洋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海底石油勘测、海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该专业就业形势良好,由于该专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国家的政策倾斜,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良好,且有持续增加趋势,特别是该专业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所以行业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 在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遗余力地加紧海洋科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大气候之下,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特别是经济实力飞速提高,也迫切需要开发新兴资源,以便能在以后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海洋科学发展较晚,客观来讲,目前的水平比起一些开发海洋较早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等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利用目前已有的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优势,继续保持和加强之外,在现在落后的领域,会增加研究和开发的资金和力量。国家早在1960年就确定山东海洋学院(现为中国海洋大学)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在今后,海洋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将存在持续大量的需求,特别是海洋科学涉及的相关学科非常广泛,所以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