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乡教育差距分析

城乡教育差距分析

城乡教育差距分析
城乡教育差距分析

对城乡教育差距分析

摘要:本文对我国城乡教育存在的多种差距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元化目标,二元化政策”的教育制度设计、城乡教育投入不平衡、农村教育体系和结构不合理等方面,认为农村教育有很大的外部经济性,城市是外部性的最大受惠者。提出从统筹城乡的角度,通过建立城乡统筹的教育制度、区别城乡的收费标准,促进城乡教育的互教育投入向农村交流、教育投入向农村倾斜等措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关键词:农村教育城乡教育对策

教育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接受教育已成为现代诗会公民的基本人权。享有“人力资本之父”殊荣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奥多舒尔茨,在他的专著《改造传统农业》结尾,有一段言简意赅的精辟论述,“一个受传统农业束缚的人,文论(无论)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生产处(出)许多粮食。节约和勤奋工作并不足以克服这种类型农业的落后性。我国近90%的文盲集中在农村,88%的农村劳动力教育程度在初中

及以下,仅有0.56%在大专及以上,依靠这样的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腾飞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恐怕也是我们目前“三农”问题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城镇化都会变得困难重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但我国教育制度设计和教育投入机制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农村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城乡教育之间形成了很大差距。

据外国经济学家统计,从事农业生产的学校、中学、大学毕业生可分别提高劳动生产率的4%、108%、300%。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首先需要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而这一切依赖于农村教育和农民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近90%的文盲集中在农村,88%的农村劳动力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仅有0.56%在大专以上,依靠这样的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腾飞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恐怕也是我们目前“三农”问题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没有农民素质提高,农民增收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城镇化都会变得困难重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成为有一句空话。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差距究竟有多大,形成差距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让逐步缩小甚至消除这些差距,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城乡教育差异的主要表现:

1、课程差异

城市课程设置完善,内容更具丰富多彩,也更有时代的特色。从总体的课程来看,城市除了有素质教育课程,还有辅助及特色课程也就是讲城市除了重视素质教育外,还比较重视特长的训练。据调查,从学校三年级开始就增开了两门具有时代特色并且社会十分重视的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英语,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农村在课程设置上就在很大的问题存在相当部分的漏洞,农村的素质教育课程远不如县城丰富。虽然素质教育要求各门课程都有开设或曾开设,但在农村较偏学校在受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大多数农村只有“正课”教师,“副课”都没有专职教师,认为副课只是搭把秤一样,所以正课老师兼课的现象在农村学校里很常见。在副课方面,农村教师既没有副课所要求的知识和素养,也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课表上所到的有关课程也各不副实,同时也是因为没有专注教师和相关设备,如所言的体育、科技、文体通常是自由活动。下面是在农村学校的一些访谈资料:

1问:你们的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怎么上呀?

学生:音乐课,请人唱歌,体育课打乒乓球,基本上是自由活动。

学生2:音乐课唱歌,体育课有时做下运动,更多地是做操,美术课照书上画画。

学生3:音乐课请人唱歌,体育课自己玩,要么是做操,美术课照书上画画。

2问:你们的活动课干什么?

学生:自己活动,玩呀,还有打球。

3问:你们课表上的“科技文体”课怎么上呀!

学生:自习、活动、还有写字。

由上可以看出了农村当中课程安排的“科技文体”等课程怎么上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农村和那些边远地区艺术教育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所以农村里大多数没有艺术教师,从而反应了我国在各艺术教师的分布也极不平衡,大中城市已饱和,可在农村却严重不足,农村学校在各艺术课程设置中由于艺术教育的设施、设备、器材严重的不足而导致困难重重,尤其是在农村学校中缺乏起码的教学设备,有的甚至是无经费。

2、时间差异

城乡学校在上课时间上有很多的不同,试从城乡的课程时间表分析:

农村学校作息安排表

城市学校作息时间表

从以上两个城乡学校作息时间安排表可见,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在安排上课和放学的时间上不同,城市学校7:40就要到学校进行开晨会,而农村学校到8:05才上早读,从中午午休时间来看,城市学校午休了3个小时25分,农村学校午休2个小时,这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在于农村学校的正规上课时间比城市学校少,加上农村学校早晨上课较迟,下午放学得早,给从感觉农村学校的时间安排更轻松、自由一些。但作息时间安排的差异,主要是农村和城市学生特点造成的。农村的学生因为居住分散,有的离学校很远,且很多山路,没有汽车等交通工具,只有靠步行或单车,路远的学生中休也不回家吃饭,所以早上上课时间较迟,而下午上课时间又偏早。而县城的学生一般离学校都很近,中午也都回有吃饭,所以下午上课时间偏迟些。

3、质量差异

质量拔节异这主要指的是上课质量问题。在学校阶段,由于没有开学压力,在城市里,学校比较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以“合格+特长”的育人体系,此外,除基本的素质教育外,还关注学生的特长,而且对教师要求有师德建设和一定的科研活动。而农村学校虽然也把素质教育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在宣传,但是相比城市,内容比较单一,农村学校开展的许多活动和“副课”都各不副实或达不到相规

定的要求,也一定方面地影响了质量上的问题。

4、学生起点差异

城市里面的小孩三岁起就开始上幼儿园,而农村要到六七岁才上学前班,城里的孩子学校要多一年,而且学校阶段就开始上英语、计算机课。而农村的学生这根本不可能的,甚至有些偏远的地方,那里的学生可能都没摸过电脑,只有在电视、图片上有所见过。所能,学生的起点就大不一样。城乡学校的差别还特别在体育课、音乐课等这类课上,农村这些课程都开了,但达不到要求,像体育课,摔个篮球就不管了,学生甚至反感上体育课,而城里的孩子很早就上各种兴趣班,所以城里的小孩子明显活络一些,而农村则比较单一、拘谨。

二、造成城乡学校教育差异的原因与要素:

1、经济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水平,城乡经济发展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乡教育发展的水平。城乡在经济上是有很大差距的,主要表现出了城乡居民的收入上、消费水平上。此因素有形当中就影响着城乡居民对家庭子女在教育上的投入。城市居民随着生活质量地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也逐渐完善,在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充分满足之后,就会追求更高层面即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也在此时,城市居民就会更加重视下一代教育问题,比如从早期学前教育抓起。在当代的社会,更流行了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也不能

在教育上来穷孩子”等话语,而在农村家庭,特别是偏远、穷苦的农民家庭,温饱问题仍是每天的当务之急,甚至时刻要紧皱眉头,连这温饱生活物质条件都没有满足,何谈让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及程度。而就我们现在来看城乡居民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城市父母对子女有较高的教育期望,而农村则就要现实得多,甚至对孩子的教育认为能识一点字即可了,可在城市这是不可能的。

2、文化酱的原因

城乡就文化资本存在的差异巨大,从城乡学校的学习内容、学习辅导、学生见识等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导致的各方面原因就有交通、经济等原因。下面就从此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从学习内容上看,城市孩子明显占优势,而且城市孩子的阅读范围也更为广泛,除课程学习方面的书籍外,还涉及文学、历史、科学各个方面,并且相当部分孩子拥有一些时代特色的书籍,如《哈利?波特》、《和千零一夜》、《阿里巴巴》等等。农村孩子家庭藏书就少,大多数是学校安排的课程书籍学习,去个图书馆、书店也得跑到当地县城,而城市就不用。

从学习辅导上看,城市的孩子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拼音、汉字、算术、古诗词,有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各种兴趣的培养,如钢琴、舞蹈、围棋等。农村孩子有的在入学前虽然也学过一些汉字及其简单的算术和古诗,但这些也是出现在一些少数农村受到过教育高的情况中。农村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时间很少,他们每天地里的农活还忙不

过来外,除了农村的家长他们的能力有限之外,更多的是大多数的农村父母双双外出,孩子从学校教育就开始交给了祖辈们的事,由于隔代扶养,更加对孩子在教育上没什么影响及帮助,只是起到监护管理的作用,更无需谈孩子在学心上的辅导了。

在学生的见识来看,农村孩子只去过县城的孩子占大半,甚至有的偏远的地区很少去过县城真正地玩一下,而城市里的孩子去过的地方就不只是县城了,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家人带他们去旅游的城市、走亲戚的城市等,城市孩子去过了解的地方远比农村孩子多,影响的原因就是经济、交通、文化、历史等一系列的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城乡的地区差异。

所以,无论从上面的哪点分析看,县城孩子都比农村孩子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本及各方面的资源。

3、师资队伍构建的原因

城乡学校教育在师资队伍的构建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除了城乡教师在学历水平上的差异外,还有很多因素,在城市,随着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发展,师资力量配备完善,很多优秀的老师都愿意留在城市里安居乐业,而在农村,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一直是困扰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农村的学校师资队伍还存在的问题有:

农村学校教师学历偏低。

据调查截至2008年,农村教师中有16.7万人未达国家规定的学历层次需求,在农村学校教师中,除部分公办教师能达国家规定的标准外,其余许多农村学校教师学历及期实际水平都不够,其中存在很多的“顶班”“民转公”等现象,还有些部分老师根本是没师范类学历,全凭靠关系来得到的工作。

农村学校教师动力不足。

农村教师大多数是处于职业生存之需而停留在教师岗位上的,很少农村教师对事业发展和追求的实现为目的,从而也相对影响了农村教师在从教方面的态度,接着影响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所以农村教师大多数是在应付,敬业的很少,只有少数的老师是敬业和乐业于农村学校教书行业的。再加上村小山高皇帝远的,又是在岗位上工资不高,有些教师家里还有些家务,有时心里不是那么痛快,还有在教师岗位中又不进行评比,只是满足把课上掉就行了。甚至在有些农村地区,由于班级有数少,一个老师带好几个班,如几门课,工作压力大了自然也下降了对教书工作上的动力。

师资流失严重

农村因为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留不住优秀的老师,大量的骨干教师向城市流入,好的老师走了,剩下的相对就是能力水平差些的老师或是年纪大的老师,以前在农村学校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园丁们,他们又面临着怎样的诱惑哪?他们身边呆城市的同学、朋友,一个个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而自己在农村学校教师岗位

上只能领那几个死工资,连吃饭都不够。从而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流入城市,也影响着农村的教师质量。当然了,这也是困扰农村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多数商城镇、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教师人员的大量流动也直接影响着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教师待遇偏低。

总体来讲,与城市相比,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甚至农村教师的工资是城市教师工次的一半,还有在相关的福利待遇较差,这像前面谈及的农村师资流失严重也是因为农村教师待遇偏低,这也是因为农村的整体生活质量远不如城市,大家都想过城市繁华的人生生活,相对而言,农村学校教师在此方面的个人利益也没有相对有效的保障。

4、教育信息与传播的原因

随着现代社会抗美援朝的昌达,学校教育的信息与传播也日新月异。城市里的学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学校教学媒体的器材,同时针对城市学校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还能依据情境去学习的方式,而更新各类的教学传播手段,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传播手段,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中、交流活动中去学习。随着教育传播媒体的更新,教育信息的获得来源也更为宽广,甚至是时时,事事都在传播教育信息。而在农村,就论及的经济方面的原因就制约了学校教学媒体的多项选择,也只能望而却步,所以在农村学校的教室里看到的教学传播工具很少,能有部老式的幻灯机也已经不错了,

大多数的教室里除了黑板粉笔就没有其它了,更不用想城市学校教室的多媒体。从而农村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信息就限当地人民的传播及学校发放的课本上知识的传送,相对城市学校来说,学习的教育信息受到限制,也不得不影响效率。

5、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原因

城乡学校教育的差异可以从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③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偏向。

从教育内容上看,首先针对城乡学校教育课本内容分析,发现城市代表着现代生活,代表着现代化;而农村则更多地与历史、自然有关,则代表着一种自然的过去的文化,还有就从课本的肉容看,中性的内容与有较大的比例。在城市里学校生则对课本的中性内容较熟悉,他们在家长的引导下,可以参观些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从那里了解的东西远胜于农村孩子。有些课本上的内容虽是农村学生非常熟悉的内容,可课本当中所表达的方式也是农村孩子比较陌生的,比如一些动植物的学名,还有一些有散文、诗歌、古诗词来描绘的树、景,所以学校课程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将农村学生熟悉的事物而变陌生化的过程。

从评价标准来看,文化的偏向表现在城市学生倾向,而大多数的评价手段是通过文化考试来进行的,这也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文化考试来测试评价的标准。可是就现在很多地区的统考一样,在很多文化考试中,内容则更多反映城市里的生活,反映农村生活的极少。而且

在对语言、文字的要求上也非常规范,完全排斥一些用口语和乡土的、不规范的东西。另外在评价标准上,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更广的阅历、丰富的想象及多元的思维,可就这些评价标准,对于城市学生来说是公平的,那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评比,可就城乡之间的对比,这样的评价标准是不利的。

三、目前我国城乡学校教育差异的现实

1、民工子弟上学

民工子弟上学留在城市,那也是城市问题,怎么也可进行城乡学校教育差异对比呢?民工为了生计被迫于无奈留在城市工作,而因为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给儿女上学,但受户口不留在城市,是农村户口的原因而导致上学困难,所以,在前几年,多方媒体都有报导民工子弟上学的问题,至今也是一种热点话题,民工子弟没有当地城市的户口,有的因为学昂贵,支付不起,民工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学费低并能起到看守作用就行了,而民工儿女很多就读于无照明、基本不没有规范的差学校,其安全保障都存在在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农民工子弟在城里上学的问题虽有改善,但不是很完善,存在着漏洞。

2、教室设施明显差异

城市学校的教室里设施一应俱全,崭新课桌椅,多媒体设施也相应具备,坐在教室里宽松明亮,有电扇,有暖气,而农村的学校教室里除了破旧的课桌椅及一张黑板外,环顾四周无其他挂物,更别说教

室里能有暖气、电扇,一些相应的基本设施资源都很少有,如没有图书室,没有大量的图书,实验室缺乏器材,没有语音教室、多媒体,更别说能有城市学校里的塑胶跑道、足球场的草坪……

3、学生品质的差异

农村学校生与城市里的学生相比,农村孩子更加勤劳、热心助人,团结协作意识强、自理、自制能力强,除了负担自身的学业外,还能较早地承担了父母的一些家务及力所能及的事。而城市孩子于父母的呵护备至,保护得理温室里的花朵,而且在父母重知识及特长的训练,自理的事情由父母及保姆一切包办,自己动手去自理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

四、缩小我国城乡学校教育差距的对策

1、加在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下达农村。

国家及相关政府在加在资金投入在农村教育上,就得坚持科学的法律程序来拔用教育经费,并时行规范使用,各地区要坚决执行财务部及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严禁截留、平调、挪用农村教育经费,并建立教育财务、审计的各种监督机制,明确说明滥用教育费用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才能有效保障教育经费有下达及投入,从而缩小城乡学校教育的差距。

2、培养农村师范生

国家现在就在很多城市大学里设置了免费师范生保送计划,加大

了知识青年对师范生的诱惑,并且培养了符合农村师范教育的人才,使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缺乏得以改善,减少优秀教师在农村的流失情况,并建立稳定高质的农村师资队伍,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

3、改变农村居民的教育观点

在相比城市居民之下,农村居民拥有落后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意识,而怎样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意识,我们应大力宣传教育,利用多种途径。现在农村居民大多数人都喜欢看电视,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甚至是更好的方式进行宣传,在农村的经济文化资源士分有限的情况下,也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对后代产生影响。

后记: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教育问题是常见的。可教育是对孩子起关键作用,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未来,希望教育问题发生了,就能得到解决,特别是农村孩子,要给予农村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及教育公平的机会,能让农村孩子一样在基础教育上和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国家发展的基础,而基础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关心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也让城乡学校教育小一些差距。

注释:

①《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第146页,教育科学出版社

②《教育社会学文选》第199页,台湾五幸图书出版公司(1992)

③《中国基础教育与情蓝皮书》第204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王善近、袁连生主编,《中国地区教育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余秀兰主编,《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刘应杰主编,《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周洪宇访谈录,《乐为教育鼓与呼》中华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华桦、蒋瑾主编,《教育公平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6、郑金洲主编,《中国基础教育与情蓝皮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7、袁报国主编《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师范在学学报2005.03

8、西奥多舒尔茨,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

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及其归因完整版

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 状及其归因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及其归因 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我是主持人白宇琳,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是关于 近年来,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的客观要求。本文将主要分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主要现状及其归因,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更多人士的关注,将中国教育越办越好。 (一)教育公平 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众说纷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小蔓教授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是被大家广泛认可的。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应包含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而且是三者的统一体”。 (二)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三)衡量指标 衡量教育发展差距,可以对教育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教育发展水平一般包括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教育发展数量与质量的测量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从教育的结果看,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校学生人数,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毕业生升学率或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来衡量;另一方面是从教育的过程和投入来看,用教育教学设备的备用与使用、教师的学历结构、生均经费、教师平均工资、生师比等指标来测量。比较理想的办法肯定是通过对教育结果的直接测量来确定教育发展水平,但现实中由于教育收益的迟效性、长期性和潜在性,在教育质量方面往往难以准确地直接测量,代替的方法是通过对教育过程与投入因素的测量,间接地反映教育质量二、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 (一)教育投资 一定的经费投入是办学的保证,经费分配的差距是教育差距最直接的表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严重匮乏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危机严重。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农村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普九”任务,在地方财政赤字严重的情况下,督促农村中小学举债进行学校危房改造、建设新校舍以及配备其他相关硬件,导致众多学校债台高筑。这样的危机对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了严重干扰,相关教育政策无法实习。更甚者,有些农村学校为了维持正常学校开支,变相加收学费,导致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收费政策无法落实,农村贫困学生得不到正常救助,从而出现辍学的情况。 ②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率居高不下,相关教学设备奇缺。由于农村地区地方财政赤字严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无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长期得不到修缮,致使危房发生率持续增加。除此之外,农村中小学还无力配备物理和化学实验室、英语语音教师;购买教学仪器、挂图、图书资料;更新体育设备;改善师生生活环境等。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义务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二)师资水平 教师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中国城乡教育的差距不仅表现为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的不均衡,而且同样严重地表现在义务教育领域的师资水平上。师资的质量、数量和年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城乡师资差距集中反映在质量、数量、年龄结构三个方面。 ①质量:据可靠调查显示,全国教师的学历提高非常快。2002年,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已经分别达到97%和90%,但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异很大。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分别相差2.2个和7.6个百分点。2004年,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

城乡教育差距

城乡教育差距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然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乡间教育条件的差别巨大,农村教育困难重重;(2)重点学校制度及其引起的高额“择校费”;(3)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得不到平等的义务教育;(4)大学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不一致,不同地区间进入大学的机会差别极大;(5)重点大学,尤其是热门专业中,社会高等级阶层子女的比重极高,教育正在成为阶层和阶级分化的加速器。 第一,投入差距。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政府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投入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以2004年为例,全国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之比为 1.2∶1;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 1.4∶1,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3:1。 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投入仍然十分欠缺。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法实施检查组在江西执法检查时发现:该省66人以上学生的大班有1.38万个,有的甚至100多人挤在一个班上课。在一些高寒、缺水地区,冬季取暖和安全饮用水的开支较大,有的学校仅采暖费一项,就要用去公用经费的一半以上。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虽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很多地方目前的经费保障水平只能 维持学校基本运转。 第二,办学条件差距。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

学校危房改造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城乡中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已基本相当。目前,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城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方面。全国1/3以上地区的中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 2.9∶1,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比平均为1.4∶1。 第三,教师水平差距。由于农村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教师待遇比较低下等原因,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和县镇集中,农村高职称教师比重与城市和县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有些教学点派不进足够数量的公办教师,有些地方只能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很多地方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1/3。在师生比方面,农村高于城市。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为13.5人、19人。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学校教书,已成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元化目标,二元化政策”的教育制度设计、城乡教育投入不平衡、农村教育体系和结构不合理等方面,认为农村教育有很大的外部经济性,城市是外部性的最大受惠者。提出从统筹城乡的角度,通过建立城乡统筹的教育制度、区别城乡的收费标准、促进城乡教育互补交流、教育投入向农村倾斜等措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首先需要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而这一切依赖于农村教育

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及解决思路探析

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及解决思路探析 收入差距是指以高低收入水平差别或占有收入比重的不同而表示的差距,它是与收入均等相对应的概念。收入差距可以分为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相对差距是以收入比重或收入相对额表示的收入差距,如将总人口按人均收人高低分为若干几组,高、低组的收入额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差距,称之为相对差距。绝对差距是指以货币或实物指标表示的居民高低收入水平差距。 摘要:本文通过列举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用客观事实证明了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了此现象存在的原因,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自己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异基尼系数二元制经济结构 随着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增大这一现象也逐渐凸现了出来,而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又成为了其中的重中之重,国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扶植力度,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离根本性的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其漫长的道路要走。 > >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自1978年的3645.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3年的566130.2亿元人民币,短短30几年的时间GDP 整整提高了155倍,2014年GDP指标更是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进入10万亿俱乐部,仅次于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甚至于超越日本一倍有余。与此同时,我国的人民收入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人民币提高到了2013年的26955.1人民币,提高了78.4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33.6人民币提高到了2013年的8895.9人民币,提高了66.59倍。以上的一个个数据在不断的昭示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腾飞的同时,也同样无法掩盖无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增长速度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都要远远快于农村居民这一不争的事实,同时我国基尼系数在1978年以前还只有0.1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了2008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91直逼0.5这一贫富差距警戒线虽然近两年来这一情况有所好转,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悬殊问题仍急需解决。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对策探讨(一)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对策探讨(一) 摘要: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仅能满足农村广大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也是建设城乡一体化、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指出城乡教育差距之现状,剖析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对策思考,以便能更好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农村教育;城乡教育;差距 1城乡教育差距之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城市和乡村,教育事业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教育的差距却依然存在,甚至出现加大的趋势。伴随近年来城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更为明显地滞后于城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1.1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 从文化投入看,2004年,全国农村只30.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与城市文化经费投入相比低47个百分点。2006年财政对城市文化投入占总财政投入的比重仍然高达71.5%,超过对农村文化投入比重43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直接为7.37亿乡村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乡镇文化站,其经费只有10.9亿元,全国每个农民一年只能享受国家财政1.48元的文化投入。而经费的严重不足,也使农村文化建设困难重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各级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往往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1.2城乡学校设施、师资力量差距明显 长期以来,受教育政策导向的影响,教育经费的投入明显偏向于城市。而农村教育资金的自筹能力极其有限,教育设施的城乡差距也不可避免。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还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这些学校凭借优越的办学条件,又可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和择校赞助款,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设施;而办学条件原本薄弱的乡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投入。近几年,虽然一座座希望小学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但是也仍然可以看到,有的山村校舍条件达不到最低要求,甚至还有危房继续存在并使用。 除此之外,城区学校学科教师配套,专业专任,专业水平普遍较高,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于农村学校,福利待遇高于农村学校。而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经费短缺,进修提高机会不多,福利待遇微薄的现象。加之近几年城区学校通过考试补充教师,吸引了大批农村骨干教师向城区集中。在师资流动上,农村学校向城区学校、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流动的现象十分突出,教师的流动,又往往带动学生流动,导致学生“择校热”,其结果更加剧了学校之间不平衡发展。 2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尽管国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上做了许多有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针对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但由于农村老百姓传统思维的根深蒂固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偏低,使得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因此,只有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来改变农村老百姓的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势在必行。 2.1农民思想道德素质需要通过教育来提高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必须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素质的高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新农村建设,依赖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新一代农民素质提的高,要依赖于教育水平的提高。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

教育城乡差距数据

教育城乡差距数据 教育经费方面 1.在教育经费方面,东部基础教育的各项教育经费指标平均是中西部的一到两倍,在各项指标中,教育公用经费差距最大。长期以来,教育投入毫无例外地“以城市为中心”。2006 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 收入群体享受教育资源不均 2.强势群体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现象有加剧的趋势。在重点中学,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占绝大多数。农民子女的比例随着院校层次的升高而降低。 教师素质 3.在全国范围,东西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平均相差三十个百分点左右,2006 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农村占47.49%,比城市低31 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农村是2 4.34%,比城市低约38 个百分点。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 教师年龄结构 4.在年龄结构上,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2006 年全国共有49.9 万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其中,7 5.9%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 (PS补充部分)1.投入差距:以2004年为例,全国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之比为1.2∶1;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4∶1,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3:1。 2.办学条件差距:目前,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城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方面。全国1/3以上地区的中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2.9∶1,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比平均为1.4∶1 3.教师水平差距:由于农村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教师待遇比较低下等原因,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和县镇集中,农村高职称教师比重与城市和县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有些教学点派不进足够数量的公办教师,有些地方只能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很多地方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1/3。在师生比方面,农村高于城市。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为13.5人、19人。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学校教书,已成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上级会议指出:要针对突出问题,在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稳定乡村生源、保障随迁子女就学、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方面推出务实管用办法。要加大对乡村特别是老少边穷等地区义务教育扶持力度,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都有机会接受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教育作为立足当下,功在千秋的大事,不仅关乎中国全面改革的成败,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与走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关注,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弥合城乡教育差异带来的伤痛? 中国当前城乡发展存在的二元结构,不单表现在城乡经济发展层面上,还同时表现在教育、医疗等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经济发展的城乡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各领域发展相对滞后于城市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只关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忽视了城乡其他领域差异的缩小工作。教育促进社会未来整体发展的作用远大于其他,中国的发展不是短跑运动,而是长期的事业,需要持续不竭的动力支持。因此,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作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则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努力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城乡教育差距不仅表现在受教育的机会上,而且也表现在受教育的质量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的同时,城乡教育的差异也在逐步扩大,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日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不产生城乡教育的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是一种隐性的不公平,它不直接表现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而是深刻地表现在接受教育的质量上。在义务教育还不普及的年代,我们提高了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提高了人民的识字率,消灭了不识字的“文盲”,而今天,我们开始重视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势必进一步提升我国人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基于这一认识,中央进一步调整了教育改革策略,制定了一系列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举措,在促进城乡教育,尤其是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顶力加大对农村学子的关爱力度 增加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仅仅是“硬实力”,是国家政策最能够完善与丰富的领域,也是国家政策可以直接倾斜的领域。但是,入学机会的增加与教育资源的优化不能在短期内弥合城乡教育差异带给农村教育的伤痛。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是持久的,即便农村学子多了进入名校的机会,却也出现了难以融入名校的学习与生活中去的情况。在提升农村教育“硬实力”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农村教育“软实力”的建设。提升农村的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差距;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进一步改善农村学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保障农村学子进入名校机会的同时,积极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分析与对策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分析与对策 [摘要]城乡义务均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城乡公共产品 供给差距的客观要求。文章分析了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主要差距及其成因,从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义务互动与共享的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均衡;对策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近1.8亿人,其实施程度、公平状况和教育质量,关系到基本人权的保障和教育公平的实现。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显著,突出表现在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这种差距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失衡,阻障了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主要差距

从根本上讲,教育均衡发展是通过合理配置办学经费、设施和师资力量、生源等物力和人力资源,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经费投入上的差距 从我国1999-xx年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配置情况看(表1),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差异比较明显。城市普通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1999年的414.78元增加到xx年的1129.11元,农村普通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1999年的345.77元增加到xx年的1013.80元;城市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1999年的639.63元增加到xx年的1246.07元,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1999年的508.58元增加到xx年的1073.68元。整体上看,城乡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显著,1999~xx年,城市普通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均高于农村。 (二)师资的差距 师资的数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城乡师资差距集中反映在数量、质量、稳定性三个方面。

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分析

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分析 “当城市里的学生在亮堂堂的教室里打闹时,农村里的孩子在简易教室里歪头听讲;当城市里的孩子们手拉手去少年宫参观时,农村里的孩子在露天的黄土地上做着古老的游戏;当城市里的孩子们学习钢琴、学习舞蹈时,农村里的孩子学习的是手工的树叶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城乡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极其突出。据分析,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起点不公平。什么是教育的起点?我们可以看一看,农村里有多少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或者说有多少农村的孩子真正把幼儿教育即三年制学完。也恰恰是这个时候,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拉开了差别,很多城市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学英语,学特长……我们以2003年为例,当年小学入学儿童10908.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7%。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当年血灵儿童未入学人数为141.8万人。据官方统计这百万儿童主要来自农村。所以说,从一开始农村的孩子就和城市里的孩子拉开了距离。 二、教育的过程不公平。 师资的比较。首先是教师素质:在全国范围,东西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平均相差三十个百分点左右,2006 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农村占47.49%,比城市低31 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农村是24.34%,比城市低约38 个

百分点。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其次,从教师年龄结构来看: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2006 年全国共有49.9 万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其中,75.9%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农村里的老师文化程度低,年龄大;城市里的老师文化程度高,年龄小,有魄力。这是令人汗颜的师资力量的比较。 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以来,教育投入毫无例外地“以城市为中心”。我国的教育投入本来就少,始终徘徊在国民生产总值的4%之下,远远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而有限的投入在分配上又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2006 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实际上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一方面是我们的政策一直叫着想农村方面偏颇,实际上国家的拨款总在市里面“被拦截”,或者被官员纳入囊中,或者被官员嫁接到其他项目上……无论哪种情况,结果都是到了农村,经费不是完整的。 办学条件差距。在上一点中我们提到经费差距,那么正是因为经费的差距,有了办学条件的差距。现阶段一些城市学校不惜重金大搞素质教育,而我们许多农村学校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如校舍、教学设备、图书都难以保证。有些城市学校冬夏是空调,与此同时,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综述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整体上看,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奠定了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坚实基础。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必然导致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势在必行。 Abstract:Three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Overall,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rural resident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roblem is basically solved the food and clothing,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well-off society forward. But should also clearly see that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status quo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polarization, and affect social stability. Therefore,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imperative.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不利影响;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在收入分配领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扩大,严重影响经济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

城乡基础教育差距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近年来城乡教育差距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经费分配不平等,导致了城乡教师的待遇差距明显,从而加剧了城乡学生受教育的情况发生差距。为了缩小城乡的教育差距,应加大力度发展乡镇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教育公平城乡差距 教育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接受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我国近90%的文盲集中在农村,88%的农村劳动力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仅有0.56%在大专及以上,依靠这样的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腾飞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恐怕也是我们目前“三农”问题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城镇化都会变得困难重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但我国教育制度设计和教育投入机制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农村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城乡教育之间形成了很大差距。 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因素,如分级管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渠道筹措经费等政策以及发展观念落后,对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本质联系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了我国教育发展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城际差距,而且差距还有不

断扩大的趋势。例如进城民工子女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无法享有与流入地儿童同等质量水平的教育,农民工子女只能就读于条件简陋的学校或者需要交纳一笔高昂的借读费才能入读较好的学校。这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弱势群体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造成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观,导致了长期以来城市学校获得资金优先投入,城市重点学校独享优质教育资源,造成城乡以及经济发展差距大的城市之间的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人均教育经费、师资水平及就业率等方面。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均衡,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政策向农村倾斜,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其财力差异直接造成了区域教育资源的差异化。学校之间的重点、非重点划分和有增无减的择校费又导致了富校愈富、穷校愈穷的校际差距。近年部分学校实行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在利益的驱动下,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富裕地区,而贫困的农村地区很少有企业愿意投资,进而扩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并且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更加明显。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以人为本,以农为重,要求我们真正解决失衡的城乡教育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问题。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家,都在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政府作为基础教育的投资主体,应承担起主要责任。和谐社会既是物质生态、制度结构的和谐,更是人的和谐,而和谐人群的形成依赖于和谐教育。我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城乡对比分析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城乡对比分析 一、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对比分析(城区与农村之间;不同城区之间)1、乐山市五通桥区城区与乡镇(农村)教育机会均等状况比较分析(同一地区的城乡对比分析)乐山市五通桥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距乐山城区约20千米,本区由乡镇12个,初中15所,其中城区3所,小学(中心校)22所,村小30余所。本地区城区和农村地区在教育机会均等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地区学校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城区学校开设的课程较为合理,都设有艺体课程并且相关部门会严格要求艺体课程的开展情况。同时为了丰富城区学生的生活,相关部门会定期开展一些艺术比赛,比如书法或绘画比赛,从而使该地区城区的教育教学活动面向具有不同爱好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其注重特长的做法必将促进每个学生自身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但是这一地区的城区在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学校的师资配备结构方面不尽合理,以一所小学为例,学校内一名教师兼职数门课程的现象较为普遍,师生比出现一定的失衡,凸显出本地区在教师资源的配备方面存在缺口。与城区相比较,这一缺口在农村学校表现的更为严重,农村地区学校的优秀教师却纷纷涌向城区,造成农村地区教师资源和师资质量的严重匮乏。其次,城区小学和农村小学在教学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城区小学的教育配套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受教育需求,在一些校内的基础设施方面,基本上不存在安全隐患,但是乡镇和农村一级的学校,在教学配套设施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比如,体育运动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在课外活动的时间便游离于学校的管理范围之外,从而对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城乡贫富差距现状调查报告

城乡贫富差距现状调查报告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若将各种因素都计算在内的话,城乡平均贫富差距要达四倍、五倍甚至六倍。差距、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十分迫切,必须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守住贫富差距的“红线”。 分配差距呈现“穷降富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从统计数据看,近几年穷人和富人的收入都在增长,但考虑到他们在消费支出上的差异,大量贫困家庭的支出集中在最易涨价的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上,分配差距正呈现危险的‘穷降富升’两头拉大趋势。” 房地产、矿产、证券成为暴利行业: 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土地、资源、资本———这3种生产要素发挥了巨大的财富调整力量。房地产、矿产、证券等成为“最赚钱”的暴利行业,少部分人借此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也被少数人占据、利用并迅速暴富。在全国产煤大县山西左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里诞生了数以百计、身家亿万的“煤老板”,但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35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400多元。“资源要素分配不公,加剧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说,这与我国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缺失有很大关系,突出表现在资源价格成本构成不完全,资源税额低、开采成本低、不承担环境恢复责任等,这是“煤老板”超常致富的“秘诀”,也是分配手段调节失灵、贫富差距拉大的“症结”。

论中国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同名20995)

论中国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同名20995)

不要让农村的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论中国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 张伟平、田敏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良好的学前教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基础,对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城乡学前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的学前教育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笔者通过对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通过加大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培养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及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等措施,来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 关键词: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城乡差异 作者简介:张伟平(1986.1.15—),女,

汉族,山东郓城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田敏(1986,3,24—),女,汉族,山东龙口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 我国的城市与乡村存在很大的差异,二元格局至今仍根深蒂固,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并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教育的城乡差异是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又是教育城乡差异的起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至今仍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初始阶段,是人生第一阶段的教育。它通常是指对0-6岁的幼儿进行的教育,其中包括胎教和婴儿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学龄前的儿童进行的多方面的教育活动,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由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进行的正规教育,即所谓的学前智育。 学前智育是指为了使幼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幼儿教师利用各种方法或实物在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即托儿所、幼儿园等)进行的有系统、有计划的科学教育。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幼儿园的总量少、质量差。“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农村地 3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教育均衡发展 2017-06-20 04:49:14 教育2017年23期 李文旭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结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造成了城乡中学教育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要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就必须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同时创新“城乡一体化”的机制,促进农村中学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与困境 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建设,我国采取了城乡“二元”治理的策略。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下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偏向城市,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教育资源存在明显差异。“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成为农村中学教育资源短缺的根本诱因;而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直接表征就是农村教育质量日益落后于城市,影响着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制约着农村人口素质提高。此外,城乡教师编制和待遇的差别造成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低下。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忽视农村学校的现状,导致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低下。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级中学的教学质量,让农村学子享受到优质教育。 势在必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实施有利于农村中学教育资源改善的“纠偏行动”实施“纠偏行动”需要解决农村初级中学的资源有效补偿问题。首先,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质量,需要保障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资源投入;其次,建立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帮助农村地区发展义务教育;再次,建立规范的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弥补农村为城市教育付出的教育成本;最后,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的差距,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应着重制定和完善农村中学教师津贴补贴制度,设立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专项津贴。同时,加大力度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优秀人才从事农村地区的教师工作。进一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免费师范生制度”,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支教。建立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开展城乡教师对口支援,组织优秀教师“送教下乡”。 大力开发服务“三农”课程资源一要从改变当前学校教学内容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脱离的状况,在教学内容方面努力实现基础性的文化知识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有关知识的有机结合。二要突破课程设置的单一性,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结合新时期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强化学生掌握农业技术、农村建设的各种生产劳动技能。三

中国偏远山区与城市的教育现状差异

中国偏远山区与城市的教育现状差异 上了时政课,看了《天那边》,我被山区的教育现状深深震撼了,我难以想象那些孩子是怎样的完成自己本应该接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甚至有的还辍学了。从中我知道了偏远山区的基础教育在教师队伍、办学条件以及农民经济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一直以来我国教育都存在巨大的缺口,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师资力量等的巨大差异给经济本来就相对落后的山区教育雪上加霜。 现今山区教育学校情况:由于地理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当地方圆几百里可能只有一个学校,而且学校里可能只有小学和初中;学校基础硬件设施配置方面教城里而言也是落后的,软件设施极为落后,如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并且他身兼多职,既当校长,又当各科任课老师,又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再由于生活的贫困,当地辍学的情况非常严重。再者,当地的师资情况也十分令人担忧,首先教师短缺和流动频繁现象严重,其次教师知识文化素质不高,虽然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最后,频繁的变动和教师偏低的学历,导致教学效果差。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频繁的变动使同学们不大适应。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不是很强,因此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不好。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经济的落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政策的不完善和执行力度不足…… 所以我在此呼吁:一、政府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继续加大经济投入,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采取优惠政策,是教师安心教学,学生有学可上。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新的战略取向。二、增强学校的辅助作用,学校应制定完善的纪律和管理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并且加强对教师的关怀,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详细了解教师的实际困难,尽可能给以解决,使其安心教学;另外学校也要做好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贫困学生。三、发挥社会助学的助推作用,多组织一些支教团队,实行一些“顶岗”实习制度,多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和希望工程对其支持。

城乡学生学习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

城乡学生学习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提出 城乡学生学习差异很大。差异有课堂教学上的也有学科上的。 比如说学科,就拿英语来说,城郊结合部中学同时招收城乡学生。由于城乡学生的英语基础、英语水平十分悬殊,而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感到难教。在初中生刚入学时,我们对新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即使有些学生语数成绩挺好,英语却一窍不通。而城镇学生从小学、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学习英语,父母把他们送到各种英语班去学习、熏陶。这些学生相对来说语音语调较好,课堂上更乐于表达,而且笔试成绩也稍理想一些。城乡本身的差异让一批小学生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很多孩子对英语的学习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再比如说课堂教学上,有时你举个生活鲜例,举个时事新闻,觉得能引起学生兴趣,但往往和你产生共鸣的是城里学生,乡里学生见闻少,反应也慢,动手能力就更差了。事实证明农村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等都不及城市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城里的孩子聪明、见识广;城里教学质量高。 二、原因分析 影响城乡教学质量不同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学生成长的背景不同 首先,从精神生活方面来看,城市里的学生家长重视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好的情操,这对学生长大成人后能否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决定性因素。其次,从物质生活方面来看,城市的学生生活丰富,家庭教育的基础实。父母常带孩子外出,可以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见识的多,对事物的反应能力自然比较灵敏。而在农村成长的孩子,特别是大山里的孩子,看到的只是蓝天白云,群山牛羊,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景象,这样怎么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呢?这就是学生成长背景的差异。 二、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不同 城里学生的家长大部分是知识分子或至少读过几年的书,他们深知知识的重要,因此,他们的孩子从咿呀学语就开始接受一些特殊的教育和家庭的熏陶,上小学之前就学会数数,会背古诗,会讲故事,会唱儿歌,上学后家长每晚陪在孩子的身边,指导孩子做作业,三天两头了解学生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而乡村学生家长一部分没有文化,有点文化的还要忙于自己的生计,孩子上学前只要吃饱穿暖,上学后几乎就交给老师,很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务工子女更不用说,家长每天早出晚归为生活而奔波别说辅导孩子的作业,就连给孩子吃一顿热饭都很难做到,这些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任道奔驰,老师为他们的学习费尽心血。 三、家长对待学生学习的态度不同 城里的学生家长,对于有助于孩子学习的,都会尽力支持、满足。给孩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孩子在物质方面,不会因缺乏某样东西而影响学习。而农村家长,特别是务工人员,很大部分人未必能做到如此。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已尽了家长义务,认为学习方面的事应由老师、学校负责。把孩子成龙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上,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几乎不过问。比如,一年级学生,还不认识字;有些作业需要家长帮助学生去读、去理解,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就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去完成;有的没有铅笔、有的没有本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 四、教学条件及设施不同 大多数城市学校教学环境优雅,教学设施一流,配有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活动室,各种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等因有尽有。这样的设施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农村教学设施简陋,教育经费紧张,特别是山区,陈旧的教室,破烂的桌凳,坑坑洼洼的水泥黑板,别说是电脑、电视,就连老师备课用的小黑板、纸张都十分

浅谈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和原因

浅谈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和原因 【内容提要】我国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收入、社会福利、财产、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主要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产业特性及工农产品价格、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差距。 【关键词】城乡差距、现状、原因、城镇、农村 城乡差距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几年不断扩大。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 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接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要求中将统筹城乡发展”位丁首要位置;党的十七大乂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4年和2005年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最终目标也就是想要通过农民收入的提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统筹。 一、城乡差距的现状 由丁自然条件、交通、人口密度、国家投入的不同,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收入、社会福利、财产、生活水平■四个方面的差距。 (一)、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197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到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45.95倍;197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至U 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761 元,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是1978年的35.64倍;197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到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32倍。从而可以看出,30年来,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的速度远远高丁农村人均收入,这就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加上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 用丁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丁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丁扩大再生产(购买生产工具、子种、化肥、农药等)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就更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