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美术教案2-05审美自律

高中美术教案2-05审美自律

高中美术教案2-05审美自律
高中美术教案2-05审美自律

第二单元第5课《审美自律》

琅岐中学陈晓燕

2008年1月3日高一(4)

教学目标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教师可以参考前几课的内容,按照比较鉴赏法的思路来设计)、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上课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幅画,谁能告诉大家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场景?(画里的人在干什么?——《流觞曲水》)

这正是有名的《兰亭序》中所描述的场景!

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然后在播放课件中的影音文件,这样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教材给出的图片比较清楚,如果仔细看,其中的字都能辨认。)

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

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

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总结:指出,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

欣赏书法作品!(王大令,即王献之(344一386年),字子敬,三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其中,最小的儿子王献之最为突出。

王献之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就立有大志,要像父亲那样勤学苦练,做一个大书法家。他每每见到古人的书法名迹,总要手不释卷,细心观看,待到把它的字体特征,笔画形态以及结构布局等方面有个通盘的考虑后,再动手下笔,临写数十百遍,直到心领神会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写得别有意趣。

但是他学了一段时间后,就流露了怕苦怕累的情绪,奢望有一条通向书法成功的捷径。

有一天,王献之走进父亲的书房,便问王羲之,希望王羲之能告诉他写字的秘诀。王羲之听了,就领着王献之来到后院,指着十八口大缸对儿子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缸水里,你只要把这十八缸里的水写完了,自然就知道。」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教导后,就再也不敢偷懒贪图捷径了,而是夜以继日,脚踏实地地练习。

王羲之为了想试试儿子的功力,就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于是叹息着说:「这孩子前途无量啊!」在王羲之的谆谆教诲之下,王献之真的写完了十八缸水,进一步改变了当时的古拙书风,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书法兼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他运笔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在书法史上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

他的著名书法作品《洛神赋》,传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称《玉版十三行》。另外,《鸭头丸帖》、《中秋帖》、《东山帖》等作品,也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5.教师展示作品: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8页,并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注意: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适当加以引导,从作者身份、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创新之处等进行比较。

6.学生思考并回答。

7.教师总结,并点明教学主题“审美自律”。完成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8.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9页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

◆注意: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①作品的题材与内容。

②表现方式。

③这些因素与艺术家的人品以及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

④对美的认识。

⑤创作主体意识(即个性化的增强)带来绘画领域中的什么变化。

9.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并且对文人画进行介绍、总结。

10.教师与学生一起赏析一些文人画作品,按照“意象美术”的欣赏方法来进行欣赏。着重要理解艺术家为什么创造这些形象,是表白心迹,还是超脱世俗,还是反叛社会等等。

11.作业:建议学生在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一。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的图片、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

高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我们所知道的美术是怎么样的呢,你眼中的美术是怎么样的呢,高中美术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美术教案一: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第四课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第五课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第七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课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 第十课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 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第十二课传神写照——人物画 第十三课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十四课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 第十六课时代风采----中国油画 第十七课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 第十八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大耳朵英语首页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书一次函数图像后练习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最新整理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书后练习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 指名说说 二、新授 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以玉组词 玉分几种,玉器制作有几种审美追求? 为什么说“君子比德于玉”? 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玉器文化? 选择一玉器进行鉴赏练习 学生细读,交流讨论。 反馈:结合图例引导学生说说答案,阐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含义,重点讲授“君子比德于玉” 进行鉴赏练习,说说艺术风格和喜欢的原因。 三、总结 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玉 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四、作业 选一图进行鉴赏练习

高中美术教案【三篇】

高中美术教案【三篇】 【导语】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高中美术教案【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青铜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青铜器有所了解,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从工艺美术的种类来讲,重点应放在青铜器方面,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彩陶之后又一个最灿烂的篇章。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图片、录象带(L49)。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引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这一讲,就向同学们介绍青铜工艺的产生与发展及主要艺术特征。(出示课题)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 2.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全一册(必修)艺术欣赏全部教案1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中国美术欣赏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第一讲陶器 第二讲瓷器 第三讲青铜器 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第五讲陶塑 第六讲石雕 第七讲彩塑 中国绘画欣赏 第八讲古代人物画 第九讲古代壁画 第十讲古代山水画 第十一讲古代花鸟画 第十二讲现代人物画 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中国建筑艺术 第十四讲宫殿建筑 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 第十六讲民间美术 外国美术欣赏 外国工艺美术和设计欣赏 第十七讲传统工艺美术 第十八讲现代设计艺术 外国雕塑欣赏 第十九讲世界文明古国的雕塑 第二十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第二十一讲近代雕塑 第二十二讲现代雕塑 外国绘画欣赏 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第二十四讲古典主义绘画 第二十五讲浪漫主义绘画 第二十六讲现实主义绘画 第二十七讲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 第二十八讲现代主义绘画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 第二十九讲神庙、教堂与陵墓建筑 第三十讲现代建筑

第一讲陶器 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引入新课: 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们的这种审美要求,制约着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依照适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设计生产,使其既有实用性、又具美观性。因此,工艺美术属于美术门类中既特殊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 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我们欣赏时,要结合实用功能领略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致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高中美术必修课整册教案

高中美术必修课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书后练习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 指名说说 二、新授 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以玉组词 玉分几种,玉器制作有几种审美追求? 为什么说“君子比德于玉”? 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玉器文化? 选择一玉器进行鉴赏练习 学生细读,交流讨论。 反馈:结合图例引导学生说说答案,阐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含义,重点讲授“君子比德于玉” 进行鉴赏练习,说说艺术风格和喜欢的原因。 三、总结 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玉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四、作业 选一图进行鉴赏练习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陶与瓷的区别;几大名窑的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 瓷器的造型、装饰和艺术特色

高中美术教案3-04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美术课例: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教材版本:湘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四课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知识讲解与美术作品分析、解读,使学生了解中西美术史上审美风尚和艺术家审美情趣(即“自我”)的历史变化,理解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家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析、比较、讨论的活动,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作适当提示、补充和归纳。 3、情感与价值观: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培养开放、包容的审美心态和意识;鼓励学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 中西审美风尚和艺术家审美情趣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 教学难点: 社会审美风尚变迁的原因及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家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唐装、中山装、牛仔服、休闲服。 1、提问:如果让你们来穿,会选择哪一种服装?为什么?假如是让你爸爸或爷爷来挑呢? 2、教师简述四种服装的流行时期及特点。 唐装流行于唐代,显得富贵典雅;中山装流行于二十世纪初,显得庄重严肃;牛仔服流行于二十世纪末,显得青春健美;休闲服流行于当代,显得轻松随意。 3、提问:从上面四种服装的款式变化和同学们选择的差异,可以看出怎样的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的时代,社会审美风尚不同;不同的人,所追求的个人风格(即“自我”)也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二、分析比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中国画的审美变化。 1、展示作品《写生珍禽图》、《果熟来禽图》 提问:这两副作品有何异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相同点:它们同属花鸟画,画得工整写实。 不同点:风格特点有细微差异,画法不同。《写生珍禽图》属“宫廷画”(解释“宫廷画”,也称院体画、职业画、行家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职业画家所画,多为统治阶层服务。其特点:工整写实,显富贵。)画面的色彩及描绘的内容显富贵,运用了“勾勒填法”(解释并以树叶为例用粉笔示范);《果熟来禽图》描绘的是硕果累累的树枝上歇着一只欲飞的小鸟,充满生机盎然的意趣,显得秀美写实,开始倾向个性表现,运用了“没骨法”(解释并以树叶为例用粉笔示范)。 2、展示作品《枯木竹石图》、《黄甲图》、《竹石图》、《三千年结实》 提问:比较这些作品与前面两幅作品,它们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点:前面两幅画得工整写实。而这些作品画得简洁、随意,属“文人画”(解释“文人画”,也称诗意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画。其特点:简洁、随意、富有诗意,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它们运用了“写意”的画法(解释“写意”画法并以树枝为例用粉笔示范)。 简要分析比较五副“文人画”的朝代、作者、风格特点、画法及当时的社会审美风尚。(见下表)

高中美术人美版《篆刻》第六课 阳刚阴柔 济以古雅 --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篆刻》第六课 《阳刚阴柔济以古雅--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所选教材图片

教学设计 一、设计部分 1.课题名称《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2.教材出处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篆刻》教材 3.教学分析 ⑴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欣赏古代阴文、阳文典型的作品实例,了解各个时期阴文、阳文的主要形式和艺术特征。 ⑵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学生思想活跃,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老师引导的时候,应以学生为主、老师教学为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平时接触课本和数码产品比较多,对篆刻认识有限,通过这节课能更加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有作品完成,使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感。 ⑶设计思路 通过大量图片展示,让学生真正了解阴文、阳文的概念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最后展示教师篆刻范例字阴文、阳文印章的示范步骤,让学生了解篆刻阴文、阳文印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4.课的类型欣赏与实践课 5.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并尝试制作印章,体会阴文、阳文两种篆刻艺术形式。 ⑵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ppt展示大量历代图片,提高学生眼界并加深理解。展示教师阴文、阳文印章示范步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篆刻中阴文、阳文的艺术形式,使学生了解中国各时期的篆刻风格,进一步欣赏篆刻艺术、体验篆刻艺术以至于喜爱篆刻艺术,加深对民族审美文化的了解。

6.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 通过对阴文、阳文印章的介绍,以及它们在各个时代的表现特色,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⑵教学难点 阴文印、阳文印综合起来内容涉及广泛,要向学生阐述相对困难。而且本课所涉及图例历史跨度大,学生要明白其内在联系也比较困难。 7.教具学具 ⑴教具:刻刀、橡皮章料、纸、多媒体资料 ⑵学具:课本、橡皮章料、刻刀、白纸、印台、铅笔 二、动态设计部分 8.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前两节我们已经学习了篆刻的章法和刀法,这节课我们将会在不同的形式上运用前两节课的技法。接着用ppt展示齐白石的作品《清平福来》,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重新来“绘制”这幅作品,通过“作画”过程一步步推进,引出中国画构成的四大元素——诗书画印,并强调篆刻的重要性,同时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程的三个主要内容,并板书课题:《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二)师生互动、导学达标 1、师生互动,集体讨论,请学生从例举的两方印章进行比较,阐述这两方印的区别,从而引出篆刻方式上的两种方式,阴文与阳文,从而推进到阴阳文的概念。 2、关于阴文、阳文的概念,请学生自学课本,了解概念。了解了阴文、阳文的概念后,通过师生互动辨一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阴文印、阳文印的主要区别和文字特征。 之后简单介绍一下阴文、阳文印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多为阴文,阳文大量使用是在隋朝,并简单介绍其原因。 (三)不同时代的阴文与阳文的审美特征 A、汉代阴文印的审美特征(附图片)。汉代的印章多数是铸造而成,因为

高中美术教案3(精品收藏)

高中美术鉴赏 课题:托物寄情 湖南版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第三课(第63页) 美术学科教师:周鸿 授课时数:1课时 一、教材分析 该课以赏析文人画家中国画作品为主,体会“四君子”等题材兴盛不衰的原因,引发探究对中国画艺术及传统文化意蕴的理解。 二、设计理念 研究教材后感觉内容和形式丰富新颖,课题论述具延续性和深度,涉及内容广泛,美术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通过赏析不同类型作品,学会将绘画、音乐、诗词等学科知识整合,并尝试用中国画、抒情诗词等不同艺术语言创作表现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形象,深入理解中国画中深邃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增强热爱民族艺术文化的感情。......感谢聆听

三、学情分析 高中生已具有欣赏艺术作品的基本能力,但对进一步鉴赏理解艺术作品意蕴的能力还略显不足,表现力也相应较弱。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画作品“四君子”的笔墨情趣,理解其艺术形象包含的意蕴及文化内涵。 (2)探究中国画作品“四君子”创作技法及体现的寓意、象征性. 2.过程与方法 (1)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中国画理论知识及“四君子”等有象征意义的图片资料。 (2)开展探究性学习,了解典型造型形象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并尝试创作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画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理解感悟中国画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意蕴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感情。 (2)通过中国画、诗歌等方式尝试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寓意的作品,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领悟中国画造型形象的象征意义,探究其文化意蕴,了解寄情寓志的载体。

2.难点:对中国画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六、教学方式 本课采用设疑引思、讨论交流、创造表现、反思评价、教师重点讲解及归纳总结等方法。七、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接受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基于实践学习. 八、网络、媒体、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 九、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稳定情绪,激发兴趣) 设问:当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植物园、公园就会发现有很多的奇花异草,芳香足以使 我们陶醉。假如让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植 物,你会选择什么呢?说说原因?(学生回 答:略) 教师:依据学生作答,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梅、兰、竹、菊”照片。 同时展示两件中国画作品: 《墨兰图》郑思肖(元) 《风竹图》李方膺(清) 设问:绘画中的“梅、兰、竹、菊”和照片中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被称之为“四君子”? 你知道“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吗? 明确:照片中再现的是具体事物,真实的;而花鸟画以实物为基础,是艺术化的再现,画家在 描绘时,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寄托了个 人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 “岁寒三友”指“梅、松、竹”。

高中美术教案3-11变幻的自然万象

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变幻的自然万象》 教学目标:了解中外艺术家表现自然的各种独特手法,了解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以及对园林的表现,了解中西方艺术家对光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间的比较 2.东西方园林营造理念的差别 3.西方艺术中对光的理解 教法设计:教材将这一课分成了五块内容:1.自然的再现 2.人格化的自然3-西方的自然观4.理想的自然5.影响自然的光与影 我通过三个方面的比较来完成对这些方面知识的传授,即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的比较,中西方对光的理解和表现。把人格化的自然和中西方对光的理解都放到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当中去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表现大自然的《森林狂想曲》,等学生听过后提问:这首乐曲表现的是什么? 将学生的回答引入大自然。 视频:表现大自然的舞蹈《荷塘语丝》,提问:这一段舞蹈表现的是什么? 将学生的回答引入犬自然。 朗读王维的《鸟呜涧》,提问:这首诗表现的是什么?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学生回答:大自然。 提问:我们之前听到的是由音乐来表现的大自然,之后看到的是由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大自然,读到的是由文学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那我们想想,还有什么手法来表现大自然呢? 由于是美术课学生很容易想到还有美术的形式,于是导出教学主题“变幻的自然万象——自然风貌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二)展开新课: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放映PPT,一张真实的山石照片,接着放映同是表现山石的中国的山水画《九峰雪霁图》和西方风景画《游吟诗人》。 提问:在看过这些中国画和西方的风景画之后,你们觉得们有没有区别,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将学生的答案归整到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让学生讨论一下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起源与发展的比较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山水画一开始的出现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门派,而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这一点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当申可以看出来。在起源上,中西方的风景画是大致相同的,西方风景画最早同样也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是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从15世纪起,风景在为人物画做了一个多世纪的背景后终于脱离这种陪衬的命运而走上了独立的道路,成为了独立的画种。19世-纪后期,由于印象主义画家的努力,风景画获得明暗和色彩的微妙谐调,并成为绘画中的重要门类,到此完成了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到完善。我们从拉斐尔《阿尔巴圣母》和乔尔乔涅《乡间音乐会》当中可以看出来。 2.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比较(思维差异的比较) 放映PPT《风雨暮归图》和克劳德·洛兰《风景》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幅表现大自然的画,哪一幅更像真实的大自然?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呢? 1)古代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儒道思想所追求的那种平淡中庸、清心寡欲的境界,使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有着儒道思想极深的烙印。中国山水画诞生的东晋,正是道家的玄学风靡四方的时候。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中国画没必要讲究画面所描绘的是哪儿,中国山水画家的心中讲究的是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所以,一个人修养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他艺术成就的高低。因此“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便成了中国画的一大特征。中国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心有万象,天马行空的创作方法和心态,并视此为作画的最高境界。“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里之景,东西南北,莞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很早以前的中国画论就有了这样深刻的阐述,可见中国画的起步就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艺术。笔墨里渗透的是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的一种载体,他们的笔墨情趣并不受外界自然的束缚。寻找的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独特意境。

高中美术《瓷器》教案设计-新人教版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美术《瓷器》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导入: 提问: 1.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 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高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清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赏析。 3. 培养学生喜爱民间美术,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讲清并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及主要种类的艺术特点。 难点: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有关特点的掌握及对作品能进行正确的赏析。 教学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制作,播放设备及幻灯机、录象机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民间美术内容的录象后导入本课。 展示课题《中国民间美术》 (课件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学生活动:通过观赏录象,感受民间美术的要是魅力。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 2、新课教学 (1)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 通过不同类型民间美术幻灯作品数幅,让学生区别,发表见解,再作归纳,得出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士大夫文人美术、在现代是相对于专业美术而言的美术种类。 学生活动:通过不同类型的作品比较和区别,发表见解,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 (2)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播放一段有关民间美术介绍的录象后(课件展示) 提问: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种类? 板书: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学生活动:观后思考,讨论并回答 归纳:年画、剪纸、风筝、玩具、刺绣、编织等。(展示板书) (3)民间美术的特点:

A、展示图片数幅提问:从以上图片中,是否能感受民间美术的特点? 学生回答 归纳:1、创作具有一定自发性特点。(课件展示) B、展示图片数幅启发学生思考特点之二。 学生回答 归纳:2、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特点。(课件展示) C.展示图片数幅(课件展示) 提问:从以上图片中不同的民间玩具风格,是否知道民间美术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归纳:3、具有地方性和继承性特点。(课件展示) D.再展示图片数幅(课件展示) 提问:从图片中说明民间美术还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归纳:4、就地取材,因材施艺。(课件展示) 试让学生对作品《万象更新》(年画)、《布老虎》(玩具)等作品进行赏析。 3、学生欣赏评论练习: 学生对活动:学生对《万象更新》(年画)、《布老虎》(玩具)等作品作认真观赏赏后、小组议论探讨 学生代表对作品赏析评论同伴作适当补充、归纳。 4、课堂小结: 本课对民间美术进行了欣赏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应以本课学习为起点,对民间美术作进一步的研究学习,并可对我们常州地区的民间美术进行探究,树立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_共3篇.doc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_共3篇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中外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实用性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能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尤其是现代主义系列中的抽象主义美术作品,能激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3)、具体实施计划: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播放相关教学短片及著名电影,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 3、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如

优秀的美术作品,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4)、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施计划 一、本计划制订的依据 1、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中实际感受和体会。 2、学生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有必要接触和理解一些绘画乃至艺术领域的其它艺术门类的文化,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 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 ”,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 、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b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高中美术教案3-14走进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和补充。首先是对教材主要包括的三个方面内容次序作了调整,变为:1、博物馆的功能。2、国内外重要博物馆的介绍。3、博物馆的使用方法。 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社会资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存并且展示人类的文化与艺术遗产。认识到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并且学会利用它,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有着重要的帮助。本课首先介绍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即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艺术资源的功能,以及我们从博物馆中能够获得什么样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本课介绍国内外几个重要的博物馆及藏品,尤其是两岸故宫的文化的同根同源和藏品的互补性。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博物馆,建议学生课余就近实地参观博物馆。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安排了两个重点内容。第一个内容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和师生讨论来完成,让学生了解文化上同根同源的两岸故宫的特点,以及两岸故宫藏品作为一个整体的互补性,使课堂教学由博物馆及美术作品的介绍导向民族文化认同和爱国情感激发。 第二个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参观方法并建议学生课余参观本地的博物馆。鉴于在目前的课时安排等客观条件下组织集体活动不太现实,因此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与同学或家长一起参观博物馆,这种组织形式在活动中缺少教师适当的引导,但也有时间比较充分,欣赏路径可以自己设计等优点,同时也避免了集体活动中容易发生的不确定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了解参观博物馆的看法;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和两岸文化的同源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网络查询,了解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及藏品概况;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博物馆的功能和参观方法;课后通过实地参观强化学习动机。

高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 昌 现代商业美术一、课类型:欣赏课(运用课件多媒体教学)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现代商业美术的性质、范围、种类及其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2)情感目标:达到开 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商业美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 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使在理解商业美术的性质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商业美术设计最重要的是创意.本课的难点主要是课 文内容较多,涉及面广,由于课文篇幅有限,很多问题无法一一展开, 有些问题如第五部分的企业形象设计,涉及内容广,又无图片说明,学 生难以理解.解决方法:寻找较新例子,补充课文上的图例陈旧或不足,提高学生兴趣. 三、教学过程(https://www.sodocs.net/doc/e012852249.html,): 1.导入新课: 在上课以前,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录像(沙发广告:展示款式、使用方便、经久耐用).观看完毕以后提问:这段录像表现了什么?目的 是什么?(为推销商品的广告)引导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工业革命和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特别是同类商 品的竞争,使企业不仅得在商品的质量上做文章,而且还得通过各种 方法引起顾客注意,给商业美术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会.而有创意的 设计能招引更多的顾客,为企业带来滚滚财源.怪不得有位油画教师

从某发达国家办画展回来,友人接风时请其讲叙此行最深的感受,他 没有提画展,也没有谈路途的见闻和外国的发达经济,只是随意的说 了一句:"那里到处都有设计".同学们,假如你们是一个企业的老板, 你会通过哪些方面来宣传产品,达到促销的目的. 2.讲叙新课: 总之,这些为推销商品为目的而产生的美术设计,我们统称为现代商业美术.从目前来看,商品美术除广告以外,还包括标志设计、包装 设计、店内外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由于这些设计都是通过视 觉传达给消费者,所以,在国外又被称作"视觉传达艺术".他是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他是沟通企业---商品---消费者 的桥梁,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观念.为了能更好的了解现代商业美术的特点.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些 作品,看看厂家是怎样用美术设计推销产品的. 一.标志设计:我们知道,很多商品都有牌子,比如象柯达胶卷、温州的庄吉西服等等,如果他们以图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标志.现在,我们来看作品:让学生辨认三个标志.分析并得出结论,按其功能 可分(中国银行标志)企业标志、(永久自行车标志)商业标志、(男女标志)公共信息标志等三类.(日本的航空标志、网易标志)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从形式上可分文字标志和图形标志.文字标志其 传达的信息比较明确,通过文字,他直接告诉我们要表达的内容,如网 易标志.而图形标志要传达的含义就比较难以表达,这就需要通过创 造性思维去设计图形.比如(日本的航空标志)一只图案化的红色仙鹤,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我们来猜一下这应该是什么标志?(从飞 翔引导出航空,文字表示日本)仙鹤表示什么?(松鹤朝阳,吉祥图案,安全)图案的形色都很美,使人过目不忘.得出结论:以图形组成 的标志,有的由于形象鲜明,也比较明确. 学生分析2008年奥运会标志:教师简单的总结此作品的特点:这 是一个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标志,五环表示奥运会,表示五大洲人民 团结、文字表示2008年在北京召开、上面图形表示具有中国民族特 色中国结、运动员在打太极拳;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醒目.)正因为标志具有传递信息作用,加上优秀的标志具有独特的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