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闻翻译的理论切入点

新闻翻译的理论切入点

新闻翻译的理论切入点
新闻翻译的理论切入点

1. 新闻翻译的理论切入点 (1)

1.1.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1)

1.1.1 功能理论的发展脉络 (2)

1.1.2 功能翻译理论的贡献 (4)

1.1.3 功能理论对新闻翻译的启示 (6)

1.2. 关联翻译理论 (6)

1.2.1 关联理论的产生 (7)

1.2.2 关联翻译理论的发展 (8)

1.2.3 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9)

1.2.4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汉语新闻英译 (9)

1.3. 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10)

1.3.1 传播学的起源 (10)

1.3.2 基本传播模式 (11)

1.3.3 翻译的传播学研究 (15)

1.3.4 传播学视角下的新闻翻译 (17)

1.4. 综合性新闻翻译研究理论 (18)

1. 新闻翻译的理论切入点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翻译活动都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翻译研究活动也一直伴随着这一进程。(吕俊、侯向群,2001:1)研究者给翻译提出了许多定义,也从语言学、文艺学、符号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多种理论和标准。翻译研究从原来只有语言学与文艺学的参与发展到有美学、历史、文化、哲学、甚至思想史、意识形态等多学科参与的讨论。(吕俊,2002:106)综合考虑新闻本身以及新闻翻译的特点,作者认为以下三种理论对于新闻翻译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1.1.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现代功能翻译理论主要起源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赖斯(Katharina Reiss)为该流派的主导人物。其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旨在摆脱当时盛行一时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桎梏。它从译者的角度出发对翻译活动和翻译行为进行阐述。除了主导人物赖斯以外,弗米尔(Hans J. Vermeer)、曼塔里(Justa Holz Manttari)、诺德(Christiane Nord)均对功能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1.1.1功能理论的发展脉络

1971年,功能理论的主导人物赖斯首次在其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勾勒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她在该书中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形式。10多年后,她又于1983年在其著作《文本类型和翻译方法:操作文本))(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Method: Operative Texts)一书中将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布勒(Karl Bühler)提出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organon model of language functions)(Nord, 2001:37)移植到翻译中,从而把文本类型、功能和翻译方法联系起来,提出了三大功能文本类型(text-type):1. 信息型(informative);2. 表达型(expressive)和;3. 诱导型(operative)。具体说来,“信息型”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向读者告知真实世界的客观物体和现象,语言形式和语言风格的选择都从属于这个功能。译者应力图准确、完整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在文体方面以目的语语言文化的主导规范为指导。“表达型”文本的美学功能对信息内容的作用是补充甚至是支配,作者选定的文体形式与文本意义相关,功能在于对读者产生美学效果。倘若译者并不打算改变原语文本的属类,则在翻译时必须力图构建相似的文本效果。而“诱导型”文本的翻译准则是通过内容和形式获取文本预期的超语言效果,故此在翻译这一类文本时,首要目的就是让译文读者产生与文本功能相同的反应。

可以说,赖斯是将语言功能和翻译结合起来,按功能类型对文本进行分类的第一人,而她的这种尝试为功能翻译理论奠定了基础。

1984年,赖斯的学生弗米尔在与其老师赖斯合著的《一般翻译理论基础》(General Foundations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这一功能翻译学派的主体理论(转引自陈小慰,2009:9)。他认为仅靠语言学是解决不了翻译问题的,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应该是文本目的。目的论将翻译看作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翻译方法的选择应该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作为译者,他要在翻译时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并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情况,进行有选择的翻译。

曼塔利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的概念,从而进一步发展了费米尔的“目的论”。她认为行为是一种对事物状态的有意识的转变或转换。如果将行为理论概括到涉

及两个或以上的行动者的个案,则行为理论就转变为互动理论(Action can be thus defined as an intentional “change or transition from one state of affairs to another”. If generalized to cases where there are two or more agents, the theory of action can become a theory of interaction)。(Nord, 2001:16)她用“信息传递”(message transmitters)的概念来描述文本、声音、图片、肢体语言等跨文化转换,指出翻译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复杂活动,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翻译行为发起人、译者、译文使用者和译文接受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和媒介)。

德国功能学派的最后一位主导人物诺德在其1997年出版的专著《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2001)中系统详尽地论述了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了翻译的功能原则,并且对翻译的定义和性质、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目的法则、忠实法则和连贯法则这三个功能翻译观的原则。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的“目的(skopos)”,其含义是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the translation purpose justifie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Nord,2001:124)。这个目的有三重含义:译者的目的(如盈利)、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以及使用某些特殊的翻译手段而要达到的目的(如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以便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一般而言,所谓的“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译文的交际目的是由翻译过程的发起人(initiator)所决定的。在理想情况下,翻译过程的发起人要向译者提供翻译述要(translation brief)来告知为什么需要译文、译文接受者、译文的使用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等相关的详细情况,从而向译者指明需要的译文类型。而作为译者,是可以参与到确定译文目的的过程中的,特别是在发起人对译文目的了解不清楚的情况下,比如发起人的专业知识不足等。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与发起人共同协商得出译文目的。连贯性法则是指译文必须实现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也就是说译文除了能让接受者理解外,还要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具有意义。也就是说,连贯法则突出的是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要求译文实现语际连贯并且要和译文接受者的交际情境连贯一致。而语际连贯则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对原文的忠实,

而决定忠实的程度和形式的因素则是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忠实原则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翻译行为要对这一过程的各个参与者负责,竭尽全力协调好各方关系。换言之,倘若发起人、目的语读者和原作者三方产生利益上的冲突时,译者应进行协调,寻求三方共识。诺德还根据文本功能与翻译目的的关系提出了“纪实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和“工具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两大翻译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翻译理论体系。“纪实”是指“为目的语文化的读者如实记录原文文化交际互动的情景”;而“工具”是指“以原语文化交际互动为模型,作目的语文化交际互动的工具”。诺德进一步根据“纪实翻译”中译文对原文的再现程度,将其划分为“逐字翻译(interlineal translation)”、“字面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注释翻译(philological translation)”、和“异化翻译(exoticizing translation)”四种类型。对于“工具翻译”,诺德按照文本功能的不同,分为“等功能翻译(equifunctional translation)”、“异功能翻译(heterofunctional translation)”、和“相应翻译(homologous translation)”三大类。

1.1.2功能翻译理论的贡献

和传统理论只涉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受众三方面参与者相比,功能翻译理论加入了发起人、委托人,从而完善了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研究。与此同时,这一理论将翻译扩展成翻译行为,并由此将翻译研究纳入到跨文化交际研究中。

1.1.

2.1完善了翻译过程的参与者

功能理论对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的原文作者、译者、译文受众(读者或听众)这三个方面的翻译参与者进行了补充,加入了翻译过程的发起人(initiator),译文使用者和收受者等其他参与方,其中发起人在翻译过程中还具备相当重要的作用。功能理论将翻译过程视作环环相扣的链条。链条的第一环就是发起人,他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或机构,发起人的作用就是发起翻译活动。同时,对于发起人和委托人(commissioner),功能翻译理论有时也会加以区分。它将发起人视作实际需要译文的人,而委托人则只是要求译者针对某个特殊目的和特定的接受者进行翻译,生产出译文。相比较而言,发起人的作用比委托人重要,原因

在于,提供翻译述要(translation brief)的是发起人而非委托人。作为另一对参与者:原文作者(source-text producer)和发起人,由于原文作者只是给翻译者提供了原文,故而发起人的重要性要高于原文作者。当然,根据原文产生者创作原文的目的,原文作者也可能直接参与到翻译过程中来。对此,功能理论认为,原文作者成为翻译过程的直接参与者的必要条件是原文作者创作原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原文翻译成目的语,除此情况以外,原文参与者均不是翻译过程的参与者。对于笔译,功能理论还对文本作者(text producer)和发送者(sender)进行了区分。前者对表达其交际意图的文本中的语言、文体特色负责,后者利用文本传递某个信息。这种区分的意义在于如果发送者的意图没在文本中得到充分体现,则需要咨询文本作者。

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完成翻译任务的主体,因此必须首先得到原文和翻译述要,然后在研究分析翻译述要的可接受度和可行性,以及译文的必要性。最后,译者根据上述分析作出决定并执行,这包括与发起人协商并修改翻译述要以及翻译原文等工作。翻译述要是译者翻译工作的指导,译者要从特殊的翻译任务中总结出译文的交际目的,并由此决定如何完成翻译任务。依照功能翻译理论,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专家,起着积极的作用。使用何种翻译手段,如何完成翻译工作等完全处在译者的掌握之中。译文使用者(target-text user)和译文接收者(target-text receiver)是翻译过程的后续环节。有的时候这两者是同一人,有些情况下则是有所区别的。无论是何种情况,译文使用者和译文接受者都属于翻译述要的组成部分,是翻译过程的决定因素,对译者具有重大意义。

1.1.

2.2扩展了翻译研究的范围

功能理论明确说明翻译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语言学,进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将翻译赋予更多的涵义。仲伟合和钟钰(1999:49)认为:“功能理论将翻译定义从翻译即文本从原语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的观点中解放出来,扩展成为翻译行为,包括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并认为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

1.1.3功能理论对新闻翻译的启示

由于翻译的目的、译者的主体性以及交际性都在功能翻译理论中得到了强调和充实,故而对于新闻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由于“目的论”下的原文的权威性降低,为了实现交际的目的和功能,根据新闻翻译的目的性,译者就不必固守于对原文的忠实,可以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改写和删节,甚至改变某些形象都是可行的。功能翻译理论区分了“意图”和“功能”的差别,突出了文化背景在实现交际目的和功能中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新闻翻译,尤其是中译英的翻译中要充分考虑目的语接受者的接受能力,进而采取增加背景知识或做出相应的调整。

1.2.关联翻译理论

理论的发展总是由点到面,逐渐完善、深入的。关联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是如此,它是关联理论在翻译研究层面的应用。而关联理论是在格莱斯(Grice)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何自然,1995:26),即,起源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哲学教授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在其1975 年出版的《逻辑与会话》(Logic and Conversation中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转引自Roger T. Bell 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181)

1. 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

a)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b)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2. B.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努力使说的话真实。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 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要有关联。

4.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要清楚明了。

a)避免晦涩;

b)避免歧义;

c)简练;

d)井井有条。

1.2.1关联理论的产生

当然,此后有许多学者对“合作原则”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进一步弥补了合作原则的不足之处,比如,利奇(Geoffrey 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可以对“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人们为什么喜欢使用非直接性语言,进行解释说明。

1986年,法国学者丹·斯珀伯(Dan Sperber)和英国学者迪尔戴丽·威尔逊(Deirdre Wilson)合作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从认知学的角度对话语理解提出了新的理论—关联理论。这一理论把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看作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认知活动。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它涉及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明示是对说话人而言的,指的是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指的是听话人从说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所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在明示—推理交际中,人们总是根据关联性来处理话语、认知事物。如果某一信息在特定的语境中取得语境效果,该信息便与该语境取得关联。关联原则是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话语的理解进行了探索,为研究人类的言语交际过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和“合作原则”相比,它不仅扩展了语境的概念、完善了推理机制,而且跳出了“会话”的范畴,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关联理论认为,首先,关联的基础是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和处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两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关联”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依赖于语境的;第三,关联是一个相对比的概念,话语含义会随着在语境中取得的关联程度而有所变化。

他们认为关联原则分为最大关联性和最优关联性,前者是指在话语理解中尽可能以最小的处理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后者是属于交际原则的,是指话语理解是经过有效努力后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最大关联性和最优关联性分别属于认知领域和交际领域。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类交际行为生成了一种最优关联(optimal relevance)期盼,也就是说希望听话人能够通过最小的处理努力就可以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adequate contextual effects at minimal processing

cost)。(Sperber & Wilson, 1986:159)就文本解读看来,读者索要寻求的是在文本和自己的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而非最大关联。

在关联翻译理论看来,翻译的过程中必然包含着推测哪些可能是在原文读者的认知环境中被激活的语境假设。和语内交际推理的自然和自发性相比,译者的推理是一种有意识的推理过程,故此要求译者要有推理意识,最佳关联原则是译者寻找语境假设的标准。在其推理过程中要确定哪些是语境假设是目的语读者认知语境中具备的,哪些是缺失的,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缺失的语境为目的语读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为目的语读者提供最佳关联的语境假设。

1.2.2关联翻译理论的发展

虽然关联理论只是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而不是翻译理论,但是,由于关联理论对于描述翻译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可以为翻译提供统一、连贯的框架,并且为翻译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打下基础。1991年,斯珀伯和威尔逊的博士生格特(Ernst-August Gutt)在其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2004:i)中率先将关联理论推进到翻译理论研究之中,引起了语言学界和翻译学界的重视。他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

关联理论翻译观将翻译看作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其立论的基础是:翻译是一个推理过程,翻译研究对象是人的大脑机制。(林克难,1994:6)关联理论的中心论点就是人类交际的关键是产生一种“最佳关联”“期盼”,换言之,对听话人而言,听话人最小的处理努力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The central claim of relevance theory is that human communication crucially creates an expectation of optimal relevance, that is, an expect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hearer that his attempt at interpretation will yield adequate contextual effects at minimal processing cost.)。(Gutt,2004:31-32)由此可以推出最佳关联性应是译者努力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的职责就是尽自己的能力使原文的意图与译者的期盼(expectation)相符合。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涉及语码,而且更重要的是依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两轮交际活动,译者是连接原作者和译语接受者并传递信息的媒介。译者的推理责任是双重的,即,译者首先必须从原文字句中或交际线索(communicative clues)体会出原文言者的意图,亦即作者企图通过这些字句传达给听者哪些假设。而对于这些假设的确定是需要译者的推理的,在此过程中单靠“解码”是不够的。因为“语言编码产生的语义体现(semantic representation)是抽象的大脑结构,必须通过推理使之充实才能用来代表任何有意义的东西”。(Gutt,2004:131)语义体现只是信息发出者做出假设的基础,换言之,只是提供交际线索。同时,译者还必须知晓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也就是说原文言者企图传达给听者的语境假设是否在译文听者的潜在语境中存在,倘若存在的话,从中推导出所需语境假设的努力程度如何,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是否相称。((李占喜,2007:66-67))

1.2.3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林克难(1994:8)认为“关联翻译理论极富解释能力”,“完全可以用来解释已有的各种翻译理论以及各种看似矛盾的翻译现象”。对于“翻译就是翻译意义”,“不自然的译文”等热门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格特认为,“意义”、“功能“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是个常量,而是个变量。同一句话,言者可以在他的潜在语境范畴内企图让听者做出不同的解释;同样,听者也可以在自己的潜在语境范畴中对同一句话做出不同的解释。由于认知环境的不同,目的语听者缺少原文某个概念所承载的信息,因此需要使隐含意义明晰化,而不是把所有的隐含意义全部解释出来,就是考虑到所需处理努力太大,而且这些信息并不能在各种语境中都能产生语境效果。隐含意义近乎无穷尽,全部译出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而只需译出“交际线索”,让译文读者去体会、推理原文作者的企图即可,以避免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1.2.4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汉语新闻英译

新闻语篇是新闻记者与受众之间一定程度上的言语交际行为,故而受众对新闻语篇的理解是基于对交际线索的动态推导。对言者,即新闻记者来说,他所提供的是与受众的认知语境相关的信息,以便对方能明白和理解自己的意图,成功

地传递出信息。对受众而言,他是寻找与信息相关的语境,以便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解释,以取得最优的语境效果。故而,译者对新闻语篇的翻译必须考虑目的语受众能够推导出哪些语境假设。

关联翻译理论对于汉语新闻英语中的标题、导语、语篇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解释作用。在汉语新闻英译中,译者要推导汉语新闻的交际线索,并在目的语篇中进行重构。比如,新闻语篇的标题中经常使用源语读者所熟悉的人名、地名、缩略语等等,而对于目的语读者而言,这些信息单元并不熟悉,难以推导出应有的交际线索,从而不能激发阅读兴趣。依照关联翻译理论,译者需要构建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共同的认知语境,使目的语读者的处理努力最小,实现最优的语境效果。刘宓庆(1998:6))指出,英语新闻文体用词的一个显著倾向是广泛借用体育、军事、商业、科技、赌博以及文学、娱乐业等等方面的用语。这一论述同样适用于汉语新闻。故此,在新闻语篇中会存在大量的生态文化、宗教文化、价值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在目的语和源语中会存在一定的认知空缺。依照关联翻译理论,译者就需要对认知空缺进行一定的改造、弥补,使目的语语篇也能够产生相应的交际线索,便于目的语读者根据这些线索进行推导,从而更好地理解。

1.3.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1.3.1传播学的起源

传播学兴起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人类的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对具体的传播活动做出描述、解释和预测。而来源于人类的传播研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里面谈到了语言传播和政治传播问题,并提出修辞学就是要研究品特定的场合中最有效地说服人的方法。这一论述后来被认为是传播模式的雏形,亚里士多德也被尊称为传播学的鼻祖。(许静,2007:12)传播行为是人类活动的特质,传播史就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历史。

现代传播学的奠基人是美国学者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他最早在大学里创办以传播学命名的博士课程,撰写了第一部传播学教科书,并为传播学的学术的学术工作确立了范式。其所任教的伊利诺伊大学也同时成为现代传播学的发祥地之一。施拉姆认为传播“主要是论述人类交往的基本过程”。“每一种

文化形式和每一社会行为的表现的或则明确或则含糊地涉及传播。”“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互相影响和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他人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施拉姆,1984:2-4)

1.3.2基本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历史上,许多学者倾向于使用模式来阐述其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虽然将传播活动模式化的做法并不流行,但是,传播学的主要模式有助于我们理解传播的基本特征,而且鉴于后来的莱比锡学派1或者奈达等学者,借鉴传播学即借鉴其传播模式对翻译过程进行描述。因此有必要认识传播学中的基本传播模式。

1.3.

2.1拉斯韦尔的5W模式

传播学的学科奠基者们依据不同的研究侧重提出过不同的传播模式,其中最基本的模式是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被称为经典模式。拉斯韦尔(Harold D. Lasswell)于1948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1948:215)一文,并在开篇提出了传播研究中最有名的命题: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5个问题:谁

说了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取得了什么效果

此后这句话就被称为“拉斯韦尔公式”而被人们所熟知。这一模式将传播活动表述为五个环节,也就是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和效果这五个传播学中的要素。这一公式体现了传播学对于传播效果的重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出发点。参见下图:

1指20纪六七十年代活跃于东德莱比锡大学的一个翻译理论研究团体,成员主要有:奥托?卡德(Otto Kade)、吉尔特?雅格(Gert Jager)、奥尔布希特?纽伯特(Albrecht Neubert)以及海德?史密特(Heide Schmidt)等。

图1-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转引自戴元光,2007:162)针对这五种要素,拉斯韦尔又提出了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这五种传播研究。

1.3.

2.2香农Shannon)的数学模式

1948年,电子工程师香农(C. E. Shannon)发表《传播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2,提出了线性传播模式,论述了信源(information source)、讯息(message)、发射器(transmitter)、信号(signal)、噪音(noise)、接收到的信号(signal received)、接收器(receiver)和信宿(destination)等传播涉及的主要因素。香农认为更有效的包装信息是改进电子干扰或噪音的影响或电话线上的信息传递的最好的解决方法,而非改进传递线路。

图1-2 香农的“数学模式”(Shannon,1948:380)

在这个模式中,传播被描述成一个非相互作用的直线单向过程,同时展示了五个要完成的正功能和一个负功能,即噪音。在接收器将信号还原成讯息的步骤中,由于传递过程中噪音的干扰,接收到的信号不等于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噪音的干扰造成了信号的不稳定,并可能由于多种信号的存在产生互相干扰。故而,

2该文首先在1948年以两部分的形式分别发表在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的7月和10月刊上,1949年该文由韦弗(Warren Weaver)作序并由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出版,并且将名字改为“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故此,国内众多引述多以该文首先发表在1949

年,并将其作者列为香农和韦弗。

信源发出的讯息可能和接收器还原并传达的讯息不一样。传播者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种不一致,则可能会造成传播的失败。

香农提出的传播噪音概念后来被社会学家吸收和拓展。在社会传播中,一般存在三种噪音:物理噪音、语义噪音和差别噪音。其中语义噪音是指由词语意义所造成的传播阻碍,比如一些术语、俚语经常阻碍有效传播,而差别噪音则是由于传播参与者之间社会地位、性别、职业、政治和动机等差别所造成的传播失败。差别噪音提醒人们注意与交流对象的关系,并且会增加或减少信息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一模式由于没有注意反馈,也未能注意一些非逻辑性的传递问题,并没能囊括人类传播的全部形式。

1.3.

2.3奥斯古德和施拉姆(Osgood- Schramm)的循环模式

该模式是由奥斯古德首创,并由施拉姆于1954年提出的。和香农的直线型模式相比,该模式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另外,香农的兴趣主要在于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传递渠道,而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模式主要讨论传播过程中个主要行动者的行为。他们把行动的各方描述成对等的,行使相同的功能,即编码(encoder)、译码(decoder)和释码(interpreter)。编码类似于发出讯息和转化信号,译码类似于接收信号和还原信息,而释码功能在香农-韦弗模式中则由信源与信宿完成。如下图所示。

图1-3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麦奎尔,1987:22)这一模式所描述的传播模式可以在单个人或两人之间发生,每个人及时发出信号也接收信号,因此也会用到释码。换言之,编码、译码和释码是在同时发生的。上图清楚地标明这一模式认为传播的本质是圆形的,而且它提出了反馈的概念。

1.3.

2.4丹斯(Dance)的螺旋模式

1967年,丹斯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式,着重强调传播过程是向前发展的,今天的传播内容将影响到以后传播的结构和内容,从而突出了传播的动态性质。传播与所有的社会过程一样包含了各种不断变化的要素、关系和环境。如图所示。

图1-4 丹斯模式(麦奎尔,1987:25)

丹斯模式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传播的性质是动态的,在这一模式中,“传播者”概念比其他模式中更为积极。这个模式说明:人在传播时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并能够贮存信息。

1.3.

2.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媒介组织是这一模式的中心,执行编码、释码和解码的功能,这一点与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中的传播者相同。媒介组织每天将搜集的大量新闻信息加工整理成媒介产品后发送给受众。由于受众是由个体组成的,因此会受到群体的影响,在群体内对讯息进行再解释。在这一模式中,媒介组织的解码、编码工作并非一次性完成,要更加复杂。由于施拉姆强调了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因此和传统认为的“大众是许多孤立的个人的聚合”,从而表明了传播学研究开始着眼于受众群体特征研究。

图1-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麦奎尔,1987:46)除上述论及的模式以外,还有巴克模式、莱斯夫妇的系统模式等等。总体说来,“人们对传播过程的认识经历了从单向、孤立、封闭走向双向、多元、开放的过程,从线性传播过程到控制论过程再到系统过程”(胡正荣、段鹏、张磊,2008:124)。随着传播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成为系统性、科学性的学科,而翻译学者也对传播学科,尤其是传播模式进行了借鉴,并将传播学的引入翻译研究之中。

1.3.3翻译的传播学研究

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换活动,翻译具有传播的一般性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翻译传播理论被翻译学研究者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理出。换言之,学者们开始将翻译学纳入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从而将翻译视作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并就此认为翻译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德国莱比锡学派基于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提出:“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传播现象,与普通传播现象只涉及一种语言体系不同的是,翻译是一种双语间协调性传播活动”(Wotjak,2000;转引自苗菊、高乾,2010:81)。翻译活动可以看作是两个传播基本模式的复合,这是因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体系,具备更为复杂的传播过程。沃尔夫拉姆·威尔斯(Wolfram Wilson)(2001:14)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中提出:“翻译是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这一定义是对翻译过程进行的动态分析,它使得翻译的传播本质逐渐得到明晰。“翻译理论中的源语—目的语模式实际上等同于传播过程中的传者—受者模式,跨语言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其特别之处在于翻译中涉及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The model “sender to receiver

in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ontologically equivalent to the model …source-language

to target-language? used in translation theory.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is a special case in communication; its exceptional nature lies in the fact that two languages are involved in an act of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n SL and a TL.)。”(Wilss, 2001:55)《翻译研究百科全书》(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Baker,1998:32-33)认为可以将传播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视为一种将原文本的产生环境和翻译行为的社会环境以及翻译行为想要实现的目标相关联起来作为一种传播行为的研究方法(the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can be seen as an approach which relates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as a communicative event to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of the act of translating and the goals which it aims to achieve.)。这种方法视翻译为一种传播,故而研究翻译过程的基础理论是传播学理论。

1.3.3.1交际翻译与翻译的传播学视角

翻译的传播学研究是在以往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深化。“奈达(Nida)把现代通讯论和信息论的成果运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从语言交际角度描述翻译过程:(1)语言交际的内容;(2)语言交际的参与者(作者、译者和读者);(3)说话写作的过程;(4)语言交际中使用的具体语言;(5)传递内容的方式-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社会因素等。认为任何一种交际都有八大要素:(1)信息源点,(2)信息内容,(3)信息受体,(4)信息背景,(5)信码,(6)感觉信道,(7)工具信道,(8)噪音。很明显,他借用了传播学的术语,并认为翻译活动具有传播学性质。”(吕俊,侯向群,2001:11)

“翻译交际理论突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束缚,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将众多语言学之外的因素也囊括进翻译研究过程中,极大地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使交际理论下的翻译研究具有了一定的整体性,但交际翻译理论仍未摆脱语言学的范畴,只是换了一个研究角度,从文本转为读者,这对拓展翻译研究仍是一种束缚。”(张俊,2001:78)

1.3.3.2传播过程的七要素与翻译活动的关系

吕俊和侯向群(2001:4)提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涉及的七个方面:1.谁传播,2. 传播什么,3. 通过什么渠道,4. 向谁传播,5. 传播的目的是什么,6. 在什么场合传播,7. 效果如何形成了翻译研究的几个重要领域。七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又形成了翻译的动态研究特征。”从而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将静态的研究变成动态研究。

对于传播渠道,他们(2001:6-7)认为:“就翻译而言,虽然口头翻译、书面翻译、机器翻译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因其媒介物不同,因而也会有不同的工作方式,不同的特点和独特性的一些规律。”比如,和笔译相比,口译不求字句相对的语义式翻译,而对语用方面规则运用的更为充分,受环境的制约也更为严格。并且进一步指出(2001:8):“向谁传播的问题研究就是受众分析”,而“译者应该确定受众的大体范围,对其自然结构,社会结构,认知结构有所了解,如对他们的社会阶层,基本政治态度,教育程度,职业差异,年龄层次,接受能力,审美偏好,期待视野,等等,都应尽量有所了解”。传播目的从一开始就制约着翻译活动,它决定我们用怎样的方法进行翻译。

传播七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互相制约的互动关系,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待翻译活动会有助于解释翻译研究中的各方面争论和更好地认识翻译的本质。”(吕俊、侯向群,2001:9)

1.3.4传播学视角下的新闻翻译

新闻翻译的传播模式为两种语言环境下的原新闻的首次传播和译语新闻的

再次传播的两次传播过程。原新闻的首次传播模式为原新闻作者→原新闻→媒体→原新闻读者→效果;与之相对应,译语新闻的再次传播过程为新闻译者→目的语新闻→媒体→目的语读者→效果。同原新闻注重在目的语读者中的传播效果相一致,新闻翻译注重在目的语读者中的传播效果。基于此原因,为了确保新闻翻译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要求新闻翻译对译语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也要加以分析。

由此看来,将传播学运用于新闻翻译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比如,在新闻翻译

的控制、内容、媒介、受众、传播效果等各个环节均可借鉴传播学理论,指导新闻翻译。在新闻控制方面,译者要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监督的文化控制等方面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下的媒介控制问题。在内容方面,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Kurt Lewin)提出的新闻选择的“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可以对新闻翻译的内容选择提供理论指导,记者、编辑、编审、总编等均是把关人,决定那些新闻应该成为重要新闻。而在新闻翻译中,译者也应该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决定这新闻翻译的内容以及翻译策略。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对于新闻译者对于翻译内容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影响。传播是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的,新闻翻译必然也要借助印刷、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播,“认识和研究翻译与不同形式的媒介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利于研究翻译的效率、速度、质量、翻译量的大小与翻译传播媒介发展水平的关系(吴磊,2009:113)。”在此方面的认识不足或认识错误,缺乏研究,会制约翻译传播事业的发展。“现代传播学将传播活动中的受众利益放在首位,以受众的根本需要作为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无论是信息内容的选择,信息产品的制作,都应体现‘为受众服务’的宗旨。”(樊亚平,1997:147)文化、语言、政治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语言和国别的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兴趣和需求也有所差异。同时,各个国家之间在历史文化、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也给信息传播造成了障碍。受众的需求、喜好、所处的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年龄等方面是新闻译者必须考虑的。受众阅读兴趣、政治态度、价值观等也深刻地影响着新闻翻译的传播效果。作为传播活动的一种,新闻翻译的传播效果是检验新闻翻译的重要标准。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的翻译理论更多是围绕译文与原文的两极比照,从而经常忽视受众这一重要环节。传播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译作的传播效果,尊重受众的接受心理。

1.4.综合性新闻翻译研究理论

以上论述了三种可以对新闻翻译提供指导和借鉴的翻译理论,但是,“任何一个新的翻译理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种流行的翻译理论必定有其可取之处。正确积极的态度是博采众长”(张健,2008:7)。无论是功能理论、关联理论还是传播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都对传播(交际)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非常

具有意义的研究视角。在翻译交际中,尤其是在新闻翻译的研究中,这三种理论是互相补充的,不应厚此薄彼。功能理论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概念性的指导方针,关联理论和传播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提供对翻译实践的操作原则。功能理论可以非常好地明确翻译的性质、原文本和目标文本的关系、翻译活动参与者的角色以及目标文本的文本特性。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可以依据关联理论确定哪些交际线索应该包含在目标文本之中以方便译语读者的理解。因为,按照关联理论,虽然目的语读者和源语作者没有共同的认知环境,译者的任务是居于其中根据原语作者所构建的认知环境为目的语读者构建一种环境。虽然所有人都具有相同的认知共核(common core),但是个人理解交际行为的环境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交际中,交际共核以外的东西必须由作者和读者共同构建。原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认知环境差异要远远大于作者和原语读者之间的认知环境差异。译者需要了解原作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假设和交际语境(communicative context)之间的差异。故此,译者有权为译文的受众调整认知环境构成,以防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倘若译者将原认知语境中的所有信息都一股脑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包括“以前话语明述或暗指的假设(the assumptions expressed or implicated by preceding utterances”以及“假设中所用概念附带的百科全书式的条目(the encyclopedia entries attached to any concepts used in these assumptions)(Sperber & Wilson,1986:135),这种翻译是不可能的。交际线索的价值在于帮助读者按照交际者的目的理解话语。翻译中需要传达的是交际线索或者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的交际线索。

通过本章前面的论述我们可知关联理论并不是专为翻译交际而开创的,而且对于翻译中的文本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的复杂性没有非常明确的论述,而这一点可以通过功能理论得以补充。关联理论和目的论的结合对于翻译产品、功能、过程分析具有巨大的潜力。而传播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对翻译过程又增加了多个要素,使翻译研究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完整。而且,它将翻译活动视为一个包含若干要素的有机整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结构。更为重要的是,从这视角进行翻译研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它突破了原来翻译研究的片面、局部、静态特性。新闻天生的传播特性,使得传播学的介入更为自然。由此可以看出,这三种理论的结合极为适合对翻译尤其是新闻翻译的研究。基于此原因,本文以后的个案研究将以此三种理论为指导。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复习进程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新闻英语,即“新闻报道文章中所使用的英语,具有新闻特性、适合新闻报道要求、适应新闻信息传播需要的语言”(张建,2004),成为了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新闻翻译这一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强,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多元化,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新闻本身的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原则等方面。 1 新闻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 徐泉、王婷(2001)总结出新闻文体的如下特点:1.用词新颖,精巧别致;2.句式多样富于弹性;3.巧用时态,布局呼应;4.频繁使用被动语态,重点突出;5.结构合理层次分明;6.善用修辞,讲求效果。就语法层面的翻译而言,李侠(2004)分析了英语新闻句子的四大特点:1.信息量大;2.结构简单; 3.语法手段丰富;4.名词修饰语前置。李认为在翻译英语新闻时,必须遵循汉英两种语言的规律和使用习惯,努力增强译作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并提出了英语新闻句子汉译的3种方法: 1.化长为短; 2.调整句子中各部分的顺序与敢减敢删;3.使用四字格结构。曾尼(2010)从新闻英语的标题、词汇和时态及语态的角度,论述了新闻英语的一些文体特征。比如,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事件在语法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句式简短精练,语言简洁是受人们称赞并为人们所追求的风格。郑连勋、郑堃(2011)认为新闻英语的问题与其他形式的新闻问题相同,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在理解其用词特点的基础上面,代词、复合词、外来词等应用方式,也是新闻英语用词方面的关键,从英语新闻报道展开分析,以借代词、引申词、复合词、外来词、小词语缩略词、临时造词等方面为例探讨了英语新闻当中的用词特点。 不少学者就这些文体特点的翻译进行了单项阐述。王治江(2001)提出了新闻外来词语音译中应注意的原则,即人名和地名中翻译要统一,不仅要译出指称意义,还要译出联想意义,但要避免产生贬义联想。范晓航(2003)

法学毕业论文法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

法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 [1] 姜玉丹,苏静. 从BBS到开心网、人人网看大学生 网络行为方式的转变[J]. 中国林业教育. 2011(S1) [2] 方彩芬. 网络语言特点透析[J].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2002(01) [3] W Schramm. Mass Communicat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 1962 [4] 郑华清,黄崇珍. 从“杯具”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 变异[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5] Beijing University Youth Research Center (Youth Research Center,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高校BBS与SNS网站的比 较研究--以北京大学未名BBS和人人网为例[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0(04) [6] 李力.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 南昌大 学 2014 [7] 华姐措. 藏族民间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传播与发展 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8] 王泉. 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9] 邱婷婷. 微博名人头像真实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 影响[D]. 浙江大学 2015

[10] 朱冬顺. 基于信任基础的虚拟社区内口碑再传播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大学 2015 [11] 沈玉秋. 传播学视域下对《金枝》文化内涵的解读 [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2] 翟敬朋. 老人的社会功能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南京大学 2014 [13] 张晔. 虚拟社区中同妻群体生活适应问题的研究 [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14] 陆莹. 人人网中大学生自我呈现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15] 李丽.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自我认同建构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16] 于立华. 我国非传统社团社会功能的哲学思考[D]. 中国石油大学 2007 [17] 孟一. 微博的社会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 2012 [18] 郭修远. 学术新闻的功能与传播规范[D]. 湖南大学 2012 [19] 康晶晶. 浅析社会中的语言变异--以网络流行语为例[J]. 民营科技. 2010(06) [20] 陈原着.社会语言学[M]. 商务印书馆, 2000 [1] 周峰. 密闭微波辅助提取-HPLC测定中成药中黄芩苷及绿原酸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9

汉英新闻翻译策略

汉英新闻翻译策略 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认为: “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中可以看出新闻的根本特点:新闻是对信息的报道, 新闻的时效性很强, 客观性是新闻的灵魂。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和正文三个部分。标题高度概况了整条新闻的主要内容, 被喻为“新闻的眼睛”, 是信息量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新闻标题的功能包括五个方面: 把最精彩的内容揭示给读者, 用最短的文字阐明内容主旨, 以特殊方式表达报纸的倾向性, 凭借特殊强势吸引读者, 选择让人震撼的语句激励读者。导语简要交代整条新闻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等要素, 通常称为5W, 这些有时甚至用一句话表达。正文则体现前重后轻的做法, 先提供重要的信息, 再补充必要的背景报道, 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纽马克认为,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取决于三个因素:文本类型(type of text) 、读者身份(nature of thereadership) 和翻译目的(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具体而言,译者可以打破新闻原文的形式上的束缚,在标题、词汇和句法结构上进行改写(rewriting) 。在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发生矛盾时,要优先考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是翻译”(奈达) ,而像译者用目的语写作的产物。交际翻译法的实质是意译、归化、适度再创造。 1.标题改写 新闻标题的功能是提炼内容、美化版面和吸引读者(郜书锴,2002) 。好的新闻标题常常具有简约、醒目、概括、风趣的特点(刘宓庆,1998 :82) 。标题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篇新闻翻译的交际效果和读者的兴趣。纽马克认为:“Normally, as a translator, you are entitled to …change? the title of your text . ”(2001 : 156) 因此,除了极少数采用语义翻译外,译者都在标题翻译上下了很大功夫用交际翻译法处理。 标题翻译应积极地揭示新闻内容, 兼顾中英文标题的差异性和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 可采用以下三种策略: 其一, 如果标题含义明白、直接而且信息功能强烈, 译成目标语后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 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 例如: “Looking Back to Look Ahead——回首往昔展望未来”; “Olymp 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奥运会隆重开幕泳将夺首枚金牌”, 但中英文采用通栏标题或对仗式标题, 不完全一致。其二, 标题译成目标语能保留原文的重要信息和审美价值, 又不至于使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困难。例如: “A V ow to Zip his Lips (夸张) ——誓要守口如瓶”; “So lar System Search from Space (头韵) ——从太空对太阳系进行探索”。“Zip”和“守口如瓶”并不对应, 但译文和原文对接受者的作用和接受者

报刊新闻英语的翻译

第23卷 增刊 V o l .23 Supp l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 rnal of Guangx i U n iversity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01年6月June,2001 α报刊新闻英语的翻译 丘 悦,彭 斌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 报刊新闻英语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文体,本文通过对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及奈达的“动态对等”论的分析、比较,得出了英语报刊新闻的翻译应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大多数中文读者阅读习惯的现代汉语新闻的语言形式。本文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就报刊新闻英语的一些具体特点,提出了翻译的方法。 [关键字] 报刊新闻英语;翻译标准;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 H 08513 一、报刊新闻英语翻译的标准 报刊新闻是一种常见的体裁,它担负着迅速传播各种信息的使命。在一般来说,报刊新闻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是英语报刊新闻还是汉语报刊新闻都呈现出真实、简洁和生动的特点。这就为英语报刊新闻的中文翻译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对待这种颇为特殊的文体,其翻译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一)必须熟悉缩略语构词的一般规律(如本文所总结的七大构成方法);熟记常用基本的缩略语和惯用外贸术语。须知,记忆是不可缺少的。(二)必须熟悉各不同客户使用缩略语的习惯方法和(如果有)双方约定的缩略语。即在记忆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记忆不同客户的特殊缩略方法。(三)最主要的是:不能呆板教条,而要从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识读缩略语。如:ADV 可同时代表ADVAN CE ,ADV I CE ,ADV ISE 三个词,那么,在信函中它究竟代表哪一个词呢?不可一概而论,而要具体信函具体对待。比如,信函上若是ADV U SD 100,我们可就此判断ADV 是代表ADVAN CE ;若是SH IPT ADV ,我们则可知此处ADV 代表的是ADV I CE 。若为PL S ADV IF U A GR EE ,我们应断定此处的ADV 代表的是ADV ISE 。 简言之,在熟记常用基本缩略语的基础之上,从上下文衔接来认读缩略语是我们迅速准确识读缩略语、完整理解信函内容的关键。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不论用什么方法辨认一个缩略语之后,都必须从上下文内容来审慎的检验其正确性。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国际商业活动节奏的加快,可以预见,缩略语在外贸交往中的地位只会增强,不会减弱。因此,分析、总结缩略语的构成特点;了解、掌握缩略语的识读技巧是非常有益的。对外贸易专业跨度广、牵涉利益大。身为翻译工作者,我们只有在平时工作中努力学习英语、国贸、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多查、多想、善于分析总结,才能提高进步,不辱使命,作好外经贸英语翻译,切实维护好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王垂芳,程同春.对外经济贸易必用[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2] 戚云方.外貌英语函电与谈判[M ].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3] 王萍,王洪建.英汉对照外贸应用文大全[M ].现代出版社,1991. [4] 余富林.英汉缩略语的比较[J ].中国科技翻译,1996年第3期. (实习编辑:赵黎明 责任编辑:陆桂生) — 141—α作者简介:丘 悦(1976),女,广西南宁人,现为广西大学外语国学院研究生。

大学法学论文外文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 外文文献及译文 文献、资料题目:Principle of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 application in China 文献、资料来源:期刊 文献、资料发表(出版)日期:2005.4.12 院(部):法政学院 专业:法学 班级:法学082 姓名:孙升飞 学号:2008131068 指导教师:赵维贞 翻译日期:2012.5.5

外文文献: Principle of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 application in China Principle of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 in China, not oranges change with their environment things, our country has established the principle of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legal conditions. 1. China established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s the goal of the new economic system,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is the greatest impact would result in a new type of socialist civil society rise, it is characterized with respect to the government, it is the unofficial social structure, such as a variety of folk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business, family, personal life, social movements are citizen society. In civil society, individual freedom space increases, the diverse values of individuals will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individual rights are respected. But the personal interest is not the absolute supremacy, subject to public interests and the interests of others for boundaries, and individual interest and social interest conflict is the principle of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 the birth of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it balance individual and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to realize citizen society entirely value. 2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 has been paying attention to moral education, virtue and courtesy, ancient law presents the bright ethical characteristic, from which the culture is easy to accept the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 that legalized moral standards. In fact, legal and moral itself is unified and inseparable, many legal terms, such as" corruption"," bribery"," tort"," unjust enrichment", itself a reflection of a social moral consciousness. Dekin ever pointed out, not the moral law is not law. Therefore, the legal principles are the basic moral, which determines the legal provisions apply direction, deciding what should be positive law,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 principle is fully consistent with the" fair, reasonable, lawful " in the traditional legal consciousness. 3.In reality, our country has no shortage of using basic principles of judicial activities. A typical" criminal law" seventy-ninth article about analogy system:" the provisions of this law has not stipulated the crim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st similar sentence stipulates drunk, but shall be submitted to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for approval." Analogy system judicial creativity decisions to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n fact, has given the people's court have legislative

最新时政新闻(两会)词汇汉英翻译

最新时政新闻(两会)英汉词汇翻译 1.新思想 new thought 2.新常态 new normal 3.新增长目标 new growth target 4.新反腐模式 New anti-corruption model 5.民生 people's livelihood 6.扶贫 poverty alleviation 7.国防 national defense 8.改革开放40周年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9.中国梦 the Chinese Dream 10.人类命运共同体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 11.五位一体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progress 12.四个全面 the 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 13.一带一路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14.文化自信 cultural confidence 15.获得感 sense of benefit 16.成就感 sense of achievement 17.城市群 city cluster 18.低碳城市 low-carbon cities 19.智能制造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中国制造2025 Made in China 2025 21.工匠精神 craftsmanship spirit 22.中国天眼:500米口 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China's Eye of Heaven: The 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 (FAST) 23.国产航母 domestically built aircraft carrier 24.国产客机 homemade passenger jet 25.数字家庭 digital homes 26.数字经济 digital economy 27.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8.第五代移动通信 5G mobile communications 29.自媒体 We-Media 30.自贸试验区 pilot free trade zones 31.医疗改革 medical reform 32.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33.居民消费价格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34.税收减免 tax reduction and exemption 35.去产能 reducing excess capacity

从9_11报道谈英语报刊新闻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_于杰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 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 nal 2008年第1期( 总第122期) 从9·11报道谈英语报刊新闻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于 杰 (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收稿时间:2007-10-10 作者简介:于杰(1974-),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新闻翻译。 摘要:本文以9·11新闻报道为例,从标题、词汇、句法、语篇、语义五个方面分析了英语报刊新闻的语言特点,并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旨在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新闻英语这一文体并学会如何灵活使用翻译技巧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新闻味。 关键词:9·11;英语报刊新闻;语言特点;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43(2008)01-0049-031.0引言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们在重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更应注重让中国了解世界。接触大量外国新闻,尤其是英语新闻,是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英语新闻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结合《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方梦之等,2005)课后练习题中一篇有关9·11的报道及其参考译文谈谈英语报刊新闻的一些语言特点及其相关的翻译策略。原文如下: Hijacked Jets Destroy Twin Towers and Hit Pentagon Hijackers rammed two jetliners into each of New York 's World Trade Center towers yesterday ,topplin g both in a hellish storm of ash ,glass ,smoke and leaping victims ,while a third jetliner crashed into the Pentagon in Virginia . The attacks seemed carefully coordinated .The hijacked planes were all en route to California ,and therefore gorged with fuel ,and their departures were spaced within an hour and 40minutes . The first ,American Airlines Flight 11,a Boeing -767out of Boston for Los Angeles ,crashed into the north tower at 8:48a .m .Eighteen minutes later ,United Airlines Flight 175,also headed from Boston to Los Angeles ,plowed into the south tower . Then a Los Angeles -bound American Airlines Boeing -757left Washington 's Dul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but instead hit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Pentagon ,the military headquarters where 24,000people worked ,at 9:40a .m .... (The New Yor k Times ,September 12,2001) 2.0英语报刊新闻的语言特点 1)省略:省略是报刊新闻标题的一大特色,编 辑为了使标题言简意赅,节省空间,常常略去一些语法成分或词语,如冠词、物主代词、系动词、助动词等,以不影响理解为前提。这则新闻的标题中省略了三个冠词:(The )Hijacked Jets Destroy (the )Twin Towers and Hit (the )Pentagon 。 2)时态:本则新闻是报道前一天发生的事件,时态应该用一般过去时,但两个谓语动词destroy 和hit 均使用一般现在时,这是标题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新闻媒体报道中常用现在时记述已发生的事情,这种时态被称为“历史现在时”,这样不仅省去了过去时常见的“-ed ”两个字母所占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报道的新鲜感(freshness )和直接感(immedia -c y ),使读者感到读的是“新闻”而不是“旧闻”或“皱纹”。2.2词汇特点 1)选用简短词(short ,dynamic words ):报道中选用了许多简短词,如jets (jetliners ,aero planes ),hit (strike ,attack ),ram (force ...to hit as hard as possi -ble )。报刊杂志力求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信息量,而简短词字母较少,词义宽泛,且灵活生动,通俗易懂,为众多读者所理解接受,因此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首选用词。 2)使用形象词:新闻撰稿人使用了很多形象词来描述世贸双塔被撞击后的惨象:烟尘(ash )、玻璃碎片(glass )、逃生者(leaping victims )、如地狱般的风暴(a hellish stor m )。这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描述,有 49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新西兰奥特来罗瓦的公正和法律

毕业论文外文资料翻译 学院(系): 专业: 姓名:XXX 学号: 外文出处:1、《Center f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Studies Monash University Melbourne》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2.外文原文

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新西兰奥特来罗瓦的公正和法律 ————两个案例的学习 摘要:本文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学习,分析在新西兰奥特来罗瓦法律的实践和这个殖民大陆上“非法”、“不文明”以及“混乱”的关系。由于在奥特来罗瓦,法律和殖民利益的直接挂钩,我认为,无论在哈克党案还是迈尔五世万佳市议会案,关于辩护的法令都着重于法律的权威性和对差异性的排挤之间的关系。据两案的法官说,毛利法律的规定和文化与“法律和秩序”这一原则想冲突。根据殖民联系,毛利法律和文化与文明的威胁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法律和秩序展现了法律对于一种有文化偏差的习惯的操控,并且反映了帕克哈(欧洲新西兰的士族)的利益。因此,挑战那浮出水面的威胁已使法律在任何案子里都展现出其原有的威胁,暴露那原本就控制着它的暴力,也因此为公众打开了批评的大门。也许比实质上对体系的攻击更厉害的是,这些法令暴露了法律对公正性的挑战,不仅使法律有可能成为一种特定文化阶层利益的反映,而且因此能被改变得可以为公正服务。 关键词:殖民的,哈卡党,公正,毛利法律,新西兰,帕克哈 1,暴力问题 1978年,新西兰政府委托了一个报告,即众所周知的“罗珀报告”,这个报告在各种坏境下研究暴力行为。虽然许多人都称赞这个报告,但人们也普遍注意到,很多来自毛利人的评论并不好。许多批评家认为与毛利人在这些问题上商议的失败,影射出社会上和政治上存在更加普遍的不公正现象,这些都使给制造暴力创造了社会条件。例如,泰特海·哈日怀瑞,争论说任何有关毛利人和暴力之间关系的报道应该考虑到这些暴力发生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换句话说,必须考虑到权利和财富在社会中的不平均分布,以及在这些关系下“暴力”的确立,维持和产生。它必须脱离法律法规和犯罪来看待这件事,要考虑发生这些暴力所在的特殊历史文化环境。这样,哈日怀瑞所关心的就仅仅是报道上所写的,而是那些趋向暴行的因素是什么:系统化,制度化的种族主义在法律和刑事司法系统有暗示。

法律专业侵权行为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 Torts Leading legal writers agree that no one has satisfactorily defined a tort. this is partly because torts are so common, so widespread and so varied. You are far more likely to be the victim of a tort than of a crime, and you are also far more likely to commit a tort than a crime. A tort is a civil wrong against an individual. A crime , on the other hand, is an offense against the public at large, or the state. An automobile driver who carelessly bumps into your car in a parking lot and crumples the fender had committed no crime. Suppose, however, that after leaving the parking lot the same driver goes to a nearby bar, downs six whiskeys, then careens through a crowded city street at fifty miles an hour. Now he has committed at least these crimes: drunken driving, reckless driving and endangering the lives of others. But unless he actually damages another car or injures someone he has not violated the rights of nay individual. A crime, then, is wrongful act against society. When a crime is

法学专业外文翻译

法学专业外文翻译 题目论环境犯罪的立法完善 专业法学 系别历史文化与法学系 A Graduated Punishment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Crimes Susan F. Mandiberg and Michael Faure I. INTRODUCTION Why do we have environmental crimes? What social harms are we addressing, and what interests are we vindicating through use of the criminal sanction? The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is not found in traditional criminal law principles. This is because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and values do not enjoy an absolute protection in the law. Unlike theft or homicide, for example, which may cause personal benefits only to the criminal, most polluting activities generate substantial societal benefits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costs. Thus, environmental law in many countries is aimed largely at an administrative control of pollution, usually through licensing and permitting systems. Environmental criminal statutes largely function to help ensure that control. The interweaving of administrative and criminal law has been pronounc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environmental crimes in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Then, as now, environmental criminal law focused on

汉英新闻翻译理与实践

汉英新闻翻译理与实践

————————————————————————————————作者:————————————————————————————————日期:

汉英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语言文学 汉英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 祝东江 摘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了对外宣传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汉语新闻被翻译成英语。在这个过程中,有成绩,也有不足。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新闻翻译,尤其是汉语新闻翻译的特点、原则,系统介绍了汉语新闻的标题、导语和正文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汉语新闻特点和原则翻译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空前提高,在许多重要国际场合都能看到中国元素,听到中国声音。相对世界强国来说,我们的对外传播力度、强度、精准度都难以与之相比。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外介绍自己。[1]如果有一批新闻业务精通,英语应用娴熟,国际视野开阔的新闻写作者或翻译高手,我国的对外传播就能顺利开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扭转我国目前在国际舞台上的被动局面,树立在国际上的形象。 一、对外传播及特点 对外传播是通过中国人自主创办或与外国人合办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以境外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而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对外新闻报道有以下3个特点[2]:1.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象是能够阅读和听懂英语的外国人,其目的是让外国人熟悉和了解中国新闻事件,明白中国的观点,创造有利于中国的舆论环境,并帮助树立有利中国国际形象。2.采用西方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根据他们的实际接受水平,以他们的语言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词汇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词汇 A abuse n. v. to use wrongly or improperly 滥用;虐待;伤害 accord n. agreement 协议 aftermath n. something following after an event 后果;余波;后期 agenda n. plan,outline of things to be done 待议诸事项;议程;日常工作事项 aid n. v. help 帮助,援助 air v. to make known 宣扬 annul v. to cancel or abolish 废除;取消;废止 arrest n. v. to put in jail 逮捕;拘留 assail v. to criticize strongly 抨击,指责 assault n. v. to attack unlawfully 攻击;袭击 at large phr. free of punishment 未被捕获的;整个 at stake phr. In danger of being lost or at risk 危险;风险 axe v. to dismiss from a job 辞职;解雇;退学 B back v. to support 支持 backlash n. A strong negative reaction 反冲;强烈反应 beckon v. to signal,summon;to attract;to lure 示意;打招呼;引诱 baffle v. to confuse or bewilder 使受挫;阻挠 balk v. to refuse to accept 拒绝接受 ballot n. a sheet on which a vote is registered 选票 ban n. v. prohibition 禁止 bar v. not to allow,exclude,prohibit 禁止,阻止 bid v. attempt 试图,尝试,投标 bilk v. to cheat 欺骗 blast n. v. explosion,criticize strongly 爆炸,评击 blaze n. fire 火灾,烈火,火焰 bleak adj. dim,weak,hopeless 黯淡的;没有指望的 blockade n. the closing off of a port ,city,etc. by an enemy 封锁 blow n. injury,disappointment suffered 伤痛,打击 boom v. to grow or increase fast 激增;暴涨;迅速发展 boost v. help,incentive 帮助;促进;提高 boycott v. to refrain from buying or use something as a means of protest 联合抵制;拒绝参加;一致与…绝交budget n. an estimate of expected income and expenses 预算;经费 C cite v. mention 提到;引用 claim n. v. to declare to be true 声明;索取 claim v. to kill 杀死;夺去生命 clash n. dispute,violent argument 分歧;冲突 cool adj. uninterested,unfriendly 冷漠;冲突 coup n. revolution,change in government 革命,变更 curb v. limit,control 限制,控制

新闻翻译研究的新收获_评张健教授新著_报刊语言翻译_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 ranslators 2009N o.3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 应用翻译理论与批评研究 (批号为05XPYQ41)的资助。[收稿日期]2008 09 16 [作者简介]刘金龙(1979-),男,江西九江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讲师,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会员,研究方向:翻译学。 新闻翻译研究的新收获 评张健教授新著!报刊语言翻译? 刘金龙#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张健教授的!报刊语言翻译?是一本独具特色的新闻翻译著作(教材)。它几乎涵盖了新闻翻译研究的各个方面,其面世不仅开拓了新闻翻译研究的新境界,也满足了新时期高校培养复合型新闻翻译人才的教学要求。文章对该书作了简要介绍,评析了其鲜明特点,并指出了其面世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新闻翻译研究;!报刊语言翻译?;新境界;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9358(2009)03 0075 03 ##!上海翻译?2007年第3期发表了黄勤博士的 !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黄文对近27年(1979-2006)来我国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收集、分类、归纳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我国新闻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其原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她在文章的开头就交代说: 在中国大陆,虽然越来越多的新闻院系开始开设新闻翻译课程,但专门讲授新闻翻译的教材极少。在外语专业的翻译课中,新闻翻译作为一种特殊问题的翻译或被一笔带过,或尚未涉及。那么,我国大陆的新闻翻译研究到底如何? (黄勤,2007:23)正是带着这种思考,黄博士撰写这篇回顾与展望性的文章应该说是及时的、必要的。 的确,新闻翻译较之于其他翻译研究,如文化翻译、文学翻译、翻译流派、翻译史、翻译批评等,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在应用翻译研究? 领域中也处于边缘地带。不过,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会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而有所改变。从2007到2008两年间,无论是从发表的文章还是著作%来看,新闻翻译取得了巨大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健教授 & 就是较早而又较全面进行新闻翻译研究的专家。基于他之前从事过大量的新闻翻译并掌握和扎实的理论,他于今年5月推出了其新著!报刊语言翻译?(以下简称!报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版)。可能有读者会问,报刊语言翻译是新闻翻译吗?答案是肯定的。孙致礼教授就曾说: 新闻文 体是英语中另一常见的实用文体,有广义、狭义之 分:狭义指新闻报道,广义则指报刊杂志上登载的各类文章。不管广义还是狭义,都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体以及宗教、法律、刑事、家庭等各个方面。 (孙致礼,2003:113) 全书30万字,共195页,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 报刊语言特点 主要分析了报刊语言的标题语言特点,介绍了新闻词汇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一般特点,并阐述了新闻写作中篇章结构的 倒金字塔结构 和 金字塔结构 两大鲜明特点。第二单元 报刊翻译概述 中首先回顾了翻译的定义、标准和性质,然后针对报刊翻译的文体特征和社会功用,提出了报刊翻译的标准和性质、要求及原则,最后指出译者修养必须具备三大基本功和四个必备条件。第三单元 英汉报刊翻译 首先探讨译技,包括报刊标题、行业用语、仿词、体育词语、新词、定语从句、被动句等的翻译技巧;其次是 译理点津 ,包括比喻手法和委婉语的翻译原则与对策以及归化异化的综合运用;再次是探讨了报刊翻译中常见的五种误译现象;最后是佳译赏析,从巧用四字、变词为句、修辞杂译、虚实对译等四个层面展开。第四单元 汉英报刊翻译 首先分析了汉语新词特点、汉语新词误译的七种现象,并提出了十种解决问题的对策;其次是分析图片说明的基本结构、英译特点,并提出了其英译原则和手段;再次是介绍了报刊翻译中中式菜名英译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英语策略;最后是报刊翻译中的旅游资料英译的目的、障 ? 75?

法律法学夫妻忠实义务研究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 外文: A Study on responsibility of conjugal chastity Marriage is unification in wedlock concerning both party’s right and responsibility voluntarily arranged by men and women for the purpose of living together permanently. In order to live together happily and satisfactorily, mutually supporting is needed to guarantee the affluence of physical life and mutual chastity to support the felicitousness of the spiritual life. Therefore, mutual chastity is a major factor to support the wedlock, which is also a focus of marriage law. During the revision of marriage law in 2001,the debate ov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mutual chastity was the most appealing issue. After intense arguing, finally the article “the spouses shall maintain mutual chastity” was lis ted in the revised marriage law. However the argument over mutual chastity of the spouses has never stopped, more issues concerning it are still need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The thesis tries to investigate and review the mutual responsibility of conjugal chastity systematically. In order to study the subject systematically , the historical ,sociological ,comparative law ,empirical ,dynamic and static analysis approaches by whic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onjugal chastity、jurisprudential analysis of it and present regulation on it are observed and reviewed, are employed in the research.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ChapterⅠ,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subchapters ,observes the mutual responsibility of conjugal chas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Subchapter Ⅰexplains the exact connotation of chastity and ascertains the definite meaning of responsibility of conjugal chastity further. The basic meaning of chastity is loyal to each other, which connotes that the husband and wife should be faithful to one another not only in their acts but also in mental communication as well. Keywords: marriage responsibility of conjugal chastity spouse spouse’s right divorc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