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印度宗教民族主义探析

印度宗教民族主义探析

印度宗教民族主义探析
印度宗教民族主义探析

笠堂显尽夔芝至QQ璺生墓曼塑

印度宗教民族主义探析

管银凤

宗教民族主义(religiousnationalism)是一种以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的民族主义思潮或运动。在世界民族主义新浪潮中,宗教民族主义已成为日益引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印度作为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其宗教民族主义思想更是日趋严重,印度教民族主义、伊斯兰教民族主义和锡克教民族主义相互碰撞和摩擦,不仅是印度国内动荡的根源,也严重威胁着整个南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拟主要从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层面对印度宗教民族主义做一初步探讨。

一、印度宗教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长河看,印度宗教民族主义很早就已萌芽。早在公元7、8世纪伊斯兰民族入侵南亚次大陆时期,伊斯兰民族主义就已在印度初露端倪。穆斯林用“剑与火”的方式征服印度后,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和统治而强制推行伊斯兰教,对不皈依伊斯兰教者进行暴力惩罚并课以重税,摧毁印度教神像,屠杀印度教徒。①面对伊斯兰民族的入侵和残酷统治,印度教徒奋起反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印度教民族反抗伊斯兰民族侵略的斗争。印度教民族主义也随之产生。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都产生得比较晚,大致形成和发展于英国取得对印度的统治权之后。

英国对南亚次大陆实行殖民统治之后,印度本体和许多土邦分别向英王负责。当时南亚次大陆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为了复兴印度并赶走英国殖民者,许多信奉印度教的仁人志士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利用印度教进行民族启蒙宣传。“复兴印度教”成为印度觉醒的最为重要的内容。许多民族运动领导人也力图把民族爱国主义与印度教结合在一起,以在民族独立运动中利用其影响力团结广大印度教信徒。188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以下简称国大党)成立。该党虽然自称没有任何宗教倾向并声言代表全体印度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其党员、高层领导等多是印度教徒,因而该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1915年印度大斋会在加尔各答建立;1925年,印度教极端分子成立了印度教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简称RSS)。这两个组织的基本宗旨是:保护印度教民族的宗教、文化,促进改信伊斯兰教的印度教徒皈依印度教,在政治争端中代表印度教徒的利益,力图在南亚建立一个印度教统治的国家。为了与“穆斯林国家”理论相对抗,印度大斋会的首领V?D?萨瓦卡(VinayakDamodarSavarkar)和国民志愿服务团的领袖M?S?戈尔瓦卡(MadhavaSadahivaGolwalkar)也

①参见拙文:《印度、巴基斯坦冲突中的民族、宗教因素>,载《世界民族),2005年第3期,第28页。

相继提出了在印度建立“印度教国家”的理论。后来,又有不少印度教组织和政党产生。这类组织和政党一方面积极参与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另一方面也与其他宗教组织特别是伊斯兰教民族进行激烈的争斗。由此,印度教和印度民族主义走到一起,构成了印度教民族主义(HinduNationalism),并且从其形成伊始就具有极强的排他性。

1947年印、巴分治①后,由于“圣雄”甘地和尼赫鲁等一批独立运动领导人在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运动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甘地主义和尼赫鲁的“世俗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印度教民族主义曾一度处于沉寂状态。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印、巴分治时的大仇杀、教派主义组织与政党之间的相互利用及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等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印度教民族主义重新抬头,印度教原教旨主义者开始行动起来,鼓吹“大印度主义”。1980年印度人民党(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成立后,印度教民族主义发展迅速,“印度教国家”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该党与印度教大会、国民志愿服务团、湿婆军等印度教组织相互支持,鼓吹印度教意识(Hindutva),提倡印度教文化,宣传印度教至上主义,在印度教徒当中影响广泛。自1996年人民党首次进入印度政府权力中心以来,该党已成为印度的第一大党,在印度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可以说,印度政治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比以前更浓,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南亚的影响也更加凸显。

在印度教民族觉醒后不久,印度伊斯兰教民族也开始觉醒了。他们和印度教民族一样,也对英国的殖民统治非常不满。但由于两个宗教群体在血统、部族、生活方式和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形成了各自的宗教利益集团,因此南亚的伊斯兰教民族主义和印度教民族主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们很难走到一起。19世纪中叶以后,在印度穆斯林社会中出现了伊斯兰教的改革和复兴运动。1867年,阿赫默德?汗?赛义德(AhemodeOKhanOSayyid,1817—1898年)首次提出“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是两个民族”的观点。②为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与国大党抗衡,“全印穆斯林教育会议”(1886年)和“全印伊斯兰教联盟”先后成立,南亚的伊斯兰教民族意识由此逐渐增强。1930年,著名诗人、哲学家伊克巴尔(AllamaMuhammadIqbal)提出了在印度建立穆斯林独立国家的思想,并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他说:“伊斯兰教的宗教理想与它所创造的社会制度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舍弃了一个,就等于舍弃了另一个”;③“我愿意看到旁遮普、西北边境省、信德和俾路支合并成为一个单独的国家”。④1933年,被誉为巴基斯坦国父的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1948年)接受了这种思想,并为这个穆斯林国家取名为“清真之国”(Pakistan)。1940年3月23日,真纳主持全印穆斯林联盟拉哈尔年会,在此会议上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国的决议”。这一决议在1947年英国退出南亚次大陆后得以实现,南亚的伊斯兰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生存的发展空间,伊斯兰教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当然,印、巴分治也致使印度本土上的伊斯兰教徒在人口数量上与印度教徒相比处于绝对弱势。但他们得到全世界穆斯林的支持,特别是印度周边国家如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为了便于殖民统治,英国殖民者于1947年6月公布了《蒙巴顿方案》,对英属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该方案规定: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两个自治领,即主要为印度教徒聚居的印度斯坦和主要为伊斯兰教徒聚居的巴基斯坦;各土邦有权决定参加前者或后者,但不能自治。当时印度的主要政党国大党和“全印穆斯林联盟”(1906年,又译“全印伊斯兰教联盟”)都表示同意。同年B月14日和15日印、巴分别成立自治领,正式实行分治。其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于1950年和1956年先后成立共和国。

②参见姜景奎:《印度印穆冲突的历史文化因素浅析>,载《当代亚太>,2003年第8期,第17页。

③转引自(巴基]G?阿拉纳著、袁维学译:《伟大领袖真纳),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54页。

④转引自[荚]赫克托?博莱索著、袁维学译:《真纳传>,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32页。

24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穆斯林甚至这两个国家的政府在某种程度上的支持,因此印度的穆斯林人数虽少,但他们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并不总是处于劣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是“相辅相成”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的发展、壮大与伊斯兰教民族主义势力的发展、壮大密不可分:绝大多数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如国民志愿服务团等是在1906年全印穆斯林联盟成立以后、伊斯兰教教派组织活动日益活跃的背景下成立起来的;独立后印度的印度教组织、政党也大多是在其本国及周边国家的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势力日趋壮大和激进的影响下成立起来的。反过来,南亚次大陆的伊斯兰教民族主义势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的“反动”。

二、印度宗教民族主义的特征

1.在表现形态上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这是印度宗教民族主义的典型特征。从本质上来说,无论印度教还是伊斯兰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①然而,由于宗教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宗教不仅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对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印度,印度教徒与穆穆斯林之间的种种争斗常常要借助宗教的号召力来进行动员,以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支持。由此导致在很多情况下,本来是两大民族之间的利益摩擦与矛盾纠葛,却表现为两大宗教之间的冲突。

2.在价值指向上具有一定的狭隘性。从本位主义来说,无论印度教还是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观念都具有“排他性”。这种宗教信仰观念上的“排他性”在现实社会中不同宗教群体发生利益纷争时,就自然会使宗教群体在价值观念乃至诉求上表现出一定的狭隘陛。也就是说,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核心是排斥穆斯林,复兴印度教的社会与文化,在印度建立一个强大的“印度教国家”。在印度教徒看来,印度的土地是印度教的土地,印度文明是印度教的文明,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是印度教的生活方式,印度是印度教的国家。按照这种逻辑推论,印度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与印度教徒的追求是格格不入甚至是背道而驰的。而与印度教民族主义相对应,印度穆斯林地区的伊斯兰主义也发展很快,当地民众的伊斯兰情绪高涨,他们希望建立单一的穆斯林国家,极端势力甚至主张以“圣战”的方式解决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的冲突。这更加剧了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都是一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和具有狭隘性的民族主义理论,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在无视或损害其他宗教一民族群体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本宗教一民族群体的利益。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是在维护本宗教一民族群体的利益;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却是在破坏本宗教一民族群体的根本利益。历史已经证明,对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来说,真正的最高民族利益是实现双方的持久和平与和睦相处。而这只有在照顾双方民族利益和感情的基础上,通过双方互谅、互让才能实现。要想使这种认识成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共识,还需要双方做出艰苦的努力。

3.在行为表现上具有极端性。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宗教极端主义的思潮、组织。这些宗教极端组织利用印度教极端主义和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6删页。

斯兰教极端主义,以复兴印度教、伊斯兰教为外衣,诱使虔诚的信徒从事恐怖活动。以成立于1925年的印度教激进派组织国民志愿团为例,它明确主张建立“印度教国家”、排斥穆斯林以及反对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和解。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支配下,该组织成员在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庆典时刺杀真纳和蒙巴顿夫妇未果,1948年刺杀了“圣雄”甘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诉求渗入了国家的政治生活,但印度教民族主义政治化并没有使得宗教极端思潮和运动有所消解,围绕着印度北方邦圣城阿约提亚的“寺、庙”之争,①印度教组织和伊斯兰教组织之间的冲突不断。2002年2月27日古吉拉特邦印度教徒遭袭事件又一次引起印度各地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仇杀。②印度伊斯兰教极端组织如“伊斯兰学生运动”(SIMI)和克什米尔激进组织“虔诚军”(Lashkar—e—Toiba)等在新德里、孟买多次实施暴力恐怖活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总之,只要印度宗教民族主义的极端主义运动没有消失,宗教冲突和暴力恐怖事件还会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三、印度宗教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印度宗教民族主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动因,是印度内、外部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建构“民族认同”的产物。从历史角度来看,无论是印度教民族主义还是伊斯兰教民族主义,其产生的直接动因都是为了追求本宗教一民族群体的独立与解放。为了有效反对外来宗教或民族的压迫,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民族主义者利用宗教这一数世纪以来人们所共同怀有的一种信仰所产生的强大和矢志不渝的忠诚为其政治活动服务。在南亚,人们宗教信仰的长期性与普遍性十分突出,因而宗教因素便理所当然地取代其他社会文化因素,成为构建民族主义所优先选择的因素。这样,经过民族精英的运作,宗教与民众原有的朴素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逐渐交融,宗教组织在民族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尤其是伴随在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宗教色彩日益加深,宗教民族主义最终应运而生。’”

2.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结果。印度之所以会出现宗教民族主义,与当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有关。当穆斯林对印度进行殖民扩张和奴役时,他们对印度教徒实行歧视、排挤甚至迫害,印度教徒在经济上处于无权地位和贫困状态。“经济和社会上失意的人最易成为消极民族主义者……那些生计面临风险的人在失望情绪有了发泄目标以后才会感到舒服O”③而对于当时“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④受压迫的印度教民族便借助宗教这一“批判的武器”来反抗穆斯林的殖民侵略,以达到其政治、经济上的目的。而印度伊斯兰教民族主义的发展,则与在印度教民族主义强势下自身经济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有关。,3.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侵略的需要o18世纪英国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印度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重现印度辉煌的历史,不管是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还是伊斯兰教民族主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即赶走外国侵略者。在共同使命的促使下,这两种宗

①20世纪90年代印度人民党的阿德瓦尼曾鼓动印度教徒去北方邦圣城阿约提亚拆毁那里的巴布里清真寺而修建印度教的罗摩庙,由此引发了“寺、庙”之争。

②参见TariqAhsan,H/storyofthelnd/a—PakistanConflict,载http://coat.net.en/12/8/2003。

③RobertB.Reich,“TheNationalismWeNeed”,inl'heAmericanProspect,voi.11,Issue2,Deeemlmr6,1999.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页。

26

教民族主义势力都迅速壮大起来,成为印度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过程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英国的殖民统治加速了印度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

4.宗教矛盾根深蒂固及教派对立的后果。对印度而言,印度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两者有很明显的差异:印度教为多神教,伊斯兰教为一神教;印度教徒相信“轮回转世”之说,而穆斯林则相信“世界末日审判”;印度教徒崇拜偶像,穆斯林则反对崇拜任何偶像。此外,与两大宗教相关的律条、习俗、典籍、历法等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两大宗教群体的矛盾可谓根深蒂固,也都有各自的利益集团,相互倾轧,争权夺利。虽然两大宗教群体在反对外来侵略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各自的小民族利益却不同。就此而言,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四、印度宗教民族主义的影响

在上述诸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主义者分别利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功能,构成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这两种宗教民族主义在反对外来侵略和争取印度独立过程中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两者固有的矛盾及利益不同,使得印度教徒与穆斯榷之间的矛盾成为印度现代化社会中最难解决的顽症之一,它不仅成为印度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也严重威胁到印度周边国家的安全。

1.积极影响。毋庸置疑,宗教民族主义特别是印度教民族主义有利地抗击了英国的侵略和殖民统治。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独立和追求印度文化的复兴,因此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印度教民族群体的觉醒,使一大批信仰印度教的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的前途着想,走上了爱国救亡的道路。他们以印度教为团结广大普通百姓的旗帜,以赶走英国殖民主义者、取得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为最高目标,在印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近代和现代的印度民族主义革命家们在发动民族、民主运动时,往往都要借重宗教的力量,利用传统的宗教信仰来唤起民族的凝聚力、赢得民众的支持与拥护。。现代印度之父”提拉克(1856—1920年)提出的基于宗教信仰的社会政治理论,为印度的民族运动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圣雄”甘地在民族运动中更是全身心地利用了宗教的武器;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也是印度独立运动中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是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尤其是甘地从“政治一旦失去宗教也就失去了灵魂”①的观念出发,运用他独特的宗教学说和反帝思想与策略,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培养了印度民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爱国热情和基于宗教道德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不畏强暴的自我牺牲精神。当时,甘地利用宗教精神发动群众的政治策略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他的战斗号令一经发出,就像符咒一样,全国上下一致响应,即使面对殖民者的疯狂镇压也毫无退缩之意。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印度的独立就会推迟。?此外,印度教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印度文化的发展,而且使延续了五千年的印度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犬,这不仅是对印度人民的贡献,对世界文化也大有裨益。同时,印度教民族主义还提升了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促进了印度国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消极影响。印度宗教民族主义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有时候甚至会

①参见欧东明:<近代印度的宗教民族主义——以提拉克和甘地为例>,载《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l期,第84页。

超过其积极的一面。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印、巴分治是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对抗的直接后果。虽然英国殖民统治当局的“分而治之”政策有其“不可违”的一面,但如果当时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者能和睦相处,能从整个国家、民族的大局出发,印度就不可能分裂。

第二,两大教派冲突不断,直接威胁到印度国内的安全与稳定。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在20世纪初就形成了对抗的态势,而且这种对抗在反抗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斗争中也时有发生。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两大宗教一民族群体的矛盾和冲突,一直是影响印度社会发展的一大毒瘤。印、巴分治时,两大宗教信徒间发生大规模的宗教屠杀,其间近50万人死于非命,甚至“圣雄”甘地也成了宗教屠杀的对象,成了无谓的牺牲品,令全世界震惊,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空前的不幸。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尼赫鲁政府所采取的宗教政策比较得当,两大宗教之间有了和解的气氛,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得以缓和。据统计,1960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宗教冲突只有26起,1961年为92起,1966年为132起。但是到了80年代,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暴力冲突事件急剧增长,冲突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地区越来越广,造成的伤亡也越来越大。据统计,1980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流血冲突有427起,t985年增至500起;仅1980年因两大宗教信徒之间发生暴力冲突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就为278人。①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宗教组织的鼓动和宣传,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潮在印度各地兴起与蔓延,同时在印度教徒中也滋长出一种宗教狂热心理和反伊斯兰教的躁动情绪。1984年,印度教的宗教领袖们聚集在新德里,提出了“重建罗摩庙,恢复罗摩盛世”的行动计划,就是这种躁动情绪的突出表现。这直接引发了1992年12月至1993年1月轰动一时的“寺庙事件”,并由此酿成一场震惊世界的宗教流血冲突。1992年12月6日,在阿约提亚巴布里清真寺周围群集了数十万印度教徒,一些狂热分子冲破政府设置的警戒线,强行拆毁该清真寺。因为印度教教徒认为,这座清真寺是建立在一座纪念“罗摩大神”出生地的印度教神庙废墟之上。这一举动严重地损伤了穆斯林的宗教感情,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宗教流血冲突。据官方统计,此次冲突共造成2000人丧生、5500人受伤,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算。②1993年1月6日,在孟买市爆发了印度教徒组织攻击和杀害穆斯林的暴力活动,在将近10天的时间里,有500.人被杀害,受伤的人数倍于此,有5万人逃离孟买市。10天内记录在案的抢劫案件达到300起,成亿卢比的财产遭到损失。③可以说,此次“寺庙事件”是印度独立后影响最大的一次宗教冲突。,

2001年“9?11”事件以后,美国发起了国际“反恐斗争”,重点打击以本?拉登和塔利班为代表的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在这种背景下,印度教民族主义又一次抬头,本来沉寂了十年的“寺、庙”之争又被点燃,印度教极端组织“世界印度教大会”又重新提出“重建罗摩庙”计划。2002年2月27日,当一批狂热的印度教徒到阿约提亚举行完祭祀“罗摩大神”的仪式后,乘火车返回家乡古吉拉特邦时,在一个小站上与当地穆斯林发生争执,穆斯林投掷石块和汽油瓶,烧毁车厢,共造成58人死亡和40多人受伤。④此事件一发生,立刻引起古吉拉特邦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大规模流血冲突,尽管印度政府派军队前去制止,但是骚乱和冲突像瘟疫一

①参见朱明忠:<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印度政治>,载《当代亚太>,1999年第8期,第36页。

⑦参见孙培钧、华碧云:《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第249页。

③参见《印度教徒报>,马德拉斯。1993年1月17日。

④参见《扬子晚报>,2002年2月28日。

28。

样蔓延,一直延续到当年5月份。据统计,在此次宗教冲突过程中至少有800多人死亡,还有众多人无家可归,对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①可以说,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教派冲突是印度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可以说是一个主要障碍”。⑦第三,影响周边国家的安定及印度与邻国的关系。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特殊历史、文化渊源关系,决定了印度发生的宗教冲突不可能仅仅局限在印度本土。如1992年印度发生的“寺庙事件”立即引起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等国穆斯林的强烈反响和报复。据报道,在巴基斯坦,穆斯林点燃了125座印度教庙宇,在暴力冲突中还有几十人被杀;在阿富汗,穆斯林破坏了三座印度教神庙和一座锡克教圣殿。③这说明,在印度国内,尽管印度教徒在人数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占印度总人口的83%),穆斯林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只占印度总人口的近12%),④但是印度穆斯林却得到周边国家穆斯林乃至全世界穆斯林的支持。而周边国家的穆斯林甚至周边国家的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对印度穆斯林的支持,必然影响到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印、巴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印、巴冲突不断就是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对抗的直接表现形式。从印、巴分治起到现在的60多年来,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基本上处于对峙状态,这是印、巴两国相互敌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相互敌视下,印、巴两国曾在1947—1949年、1965年和1971年发生过三次战争,并在1987年、1991年两次濒于战争边缘,1999年4_7月间还发生了局部战争。两国问的最大顽症克什米尔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已经成为两国宗教民族主义者发泄宗教民族主义情绪的试验场。不仅如此,其他南亚国家的穆斯林对此也持强硬态度,也就是说,南亚的伊斯兰教民族主义者始终以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为敌手,大有永不退缩之意。从目前情况看,这两种宗教民族主义势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印、巴克什米尔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很难得到圆满解决。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宗教冲突是印度宗教民族主义对立的结果,其本质仍然是“两个民族”之争和两种信仰之争。鉴于印度民族国家整合与构建的需要和国家发展的现实,笔者认为,印度两大宗教一民族群体必须捐弃前嫌,摈弃宗教一民族狭隘主义,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否则,只能是两败俱伤。

(管银凤,讲师,内江师范学院政法历史系,内江,641000)

[责任编辑:蔡曼华]

①参见朱明忠:(eO度教与当代印度政治>,载中国宗教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宗教学)(第一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405--406页。’‘

②参见林承节:<教派主义:印度的悲哀>,载《世界知识>,2002年第8期,第6页。

③参见朱明忠:《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印度政治》,载《当代亚太>,1999年第8期,第36页。

④参见孙士海:《南亚的政治、国际关系及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29

印度宗教民族主义探析

作者:管银凤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政法历史系,内江,641000

刊名:

世界民族

英文刊名:WORLD ETHNO-NATIONAL STUDIES

年,卷(期):2008,""(3)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9条)

1.印度、巴基斯坦冲突中的民族、宗教因素[期刊论文]-世界民族 2005(03)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为了便于殖民统治,英国殖民者于1947年6月公布了《蒙巴顿方案》,对英属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该方案规定: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两个自治领,即主要为印度教徒聚居的印度斯坦和主要为伊斯兰教徒聚居的巴基斯坦;各土邦有权决定参加前者或后者,但不能自治.当时印度的主要政党国大党和"全印穆斯林联盟"(1906年,又译"全印伊斯兰教联盟")都表示同意.同年8月14日和15日印、巴分别成立自治领,正式实行分治.其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于1950年和1956年先后成立共和国

3.姜景奎印度印穆冲突的历史文化因素浅析[期刊论文]-当代亚太 2003(08)

4.G·阿拉纳.袁维学伟大领袖真纳 1983

5.赫克托·博莱索.袁维学真纳传 197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7.20世纪90年代印度人民党的阿德瓦尼曾鼓动印度教徒去北方邦圣城阿约提亚拆毁那里的巴布里清真寺而修建印度教的罗摩庙,由此引发了"寺、庙"之争

8.Tariq Ahsan History of the India-Pakistan Conflict 2003

9.Robert B.Reich The Nationalism We Need 1999(0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11.欧东明近代印度的宗教民族主义--以提拉克和甘地为例[期刊论文]-南亚研究季刊 2004(01)

12.朱明忠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印度政治 1999(08)

13.孙培钧.华碧云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 2001

14.印度教徒报 1993

15.查看详情 2002

16.朱明忠印度教与当代印度政治 2003

17.林承节教派主义:印度的悲哀 2002(08)

18.朱明忠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印度政治 1999(08)

19.孙士海南亚的政治、国际关系及安全 1998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e12903246.html,/Periodical_sjmz200803003.aspx

下载时间:2010年7月2日

宗教对印度经济的影响

宗教对印度经济的影响 印度文化基本上就是宗教文化,印度教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认为,人类灵魂永存和万物有灵,并宣扬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个人必须通过修行和积累功德,有了这种追求和信仰,因此,印度教徒在精神与物质这个哲学根本问题上表现出重精神轻物质的倾向,它同时也决定了绝大多数印度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它以崇尚上帝和神明的神圣事业作为集资的动力标记,从而与一般社会集资方式完全不同。宗教经济的集资方式多种多样:政权机构和社会集团的资助和捐赠、教徒的布施和奉献、宗教的课税和募捐、宗教服务集资和宗教投资经营等。政权机构的资助主要着眼于运用宗教的认同功能和整合功能来维持和稳定现存的社会秩序;社会集团的资助主要着眼于扩大和增强其集团的社会影响和实力。这两种资助是宗教实体最为稳定和可靠的重要经济来源。这种情况在神权制、国教制和政教合一的国家中最为突出。宗教课税制带有宗教义务的强制性。它对于低收入的信教群众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当宗教运用神权统治的权力来加重宗教课税时,就把宗教义务性的负担转变成一种超经济剥削,具有明显的世俗性,从而抛弃了其神圣义务的光圈。 当今印度经济的发展往往深受印度文化价值的影响。在现代普通人的观念里,经济的发展不能牺牲人与物的生存环境,更不能违反自然界万物发展的规律。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20世纪9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准备在印度建立大型火力发电厂,其资金达数亿美元之巨,这对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严重不足、资金及其匮乏的印度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该项目在论证的过程当中,涉及多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地方政府不得不取消了这个项目。不少外国人为之惋惜,但是大多数的印度人认为,以牺牲自然环境求得的经济发展的目光是短浅的,也不符合传统印度人的兼职观念,为了人与自然地和谐共存,这些是值得放弃了。这也证明了印度是多元素的国家,也证明了宗教对其投资环境的影响

战后日本民族主义的演变_兼对_新民族主义_概念的质疑

[收稿日期] 2005-10-18 [作者简介] 杨宁一(1949-),男,北京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战后日本民族主义的演变 兼对 新民族主义 概念的质疑 杨宁一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形成了保守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类型的民族主义。占领结束后,右翼极端民族主义复活。这四种民族主义力量的消长制约着战后日本民族主义总的走势。在战后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民主主义的民族主义持续高涨,1960年安保斗争时达到顶峰。此后,在民族本位主义基础上尊崇传统、追求民族富强的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并且日趋强硬,直至今天。近年来,右翼极端的民族主义虽活动猖獗,但并没有取代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在目前日本民族主义中的主导地位。因此,用具有大国主义、皇国史观、否认侵略战争等含义的 新民族主义 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民族主义并不全面。这种过于简单化的提法,不利于正确认识日本的政治形势,也不利于采取恰当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日本;民族主义;新民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 K313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0209(2006)01 0101 07 近年来,在分析日本政治思潮和社会思潮时,国内学者经常使用 新民族主义 这一概念,把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民族主义称为 旧民族主义 ,把90年代的民族主义称为 新民族主义 ,并赋予这个所谓 新民族主义 以大国主义、皇国史观、否认侵略战争等内容。 在日本,学术界很少使用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经常使用的是外来语 !?# 。这个单词有 国民主义 、 国家主义 和 民族主义 三重含义,日本学术界很大程度上是在前两种含义上使用这个单词的。与 新民族主义 概念相近的单词也是 !?# ,为一桥大学学者渡边治较早使用[1](P4)。这表明,日本民族主义的研究还没有引起日本学术界高度重视,甚至有些日本人认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战争期间的极端民族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因此日本根本不存在民族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是否出现 于上个世纪80年代?如果不是,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哪些表现形式?和90年代的民族主义有什么关系?把90年代以来的日本民族主义概括为 新民族主义 是否妥当?这些问题对于了解和认识日本极其重要。本文追根溯源,通过考察战后日本民族主义的再兴起及其演变,力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战后初期形成的民族主义思潮 日本属于传导型现代化国家,明治维新前内部现代性因素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为了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进而追求大国地位,强行启动现代化。可以说,民族主义是明治维新和日本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精神动力。这种民族主义既有积极意义,推动了日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又因为借助于传统文化,包含了大量非理性因素,具有强烈的民族利己主义色彩。在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有过几种不同的探 10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总第193期)

古印度文化

古印度文化 一、文学 1、文字 哈拉巴印章文字:2.5CM见方天青石、陶土、象牙、铜摩亨佐·达罗出土 雅利安梵语:吠陀经梵语、史诗梵语、古典梵语、俗语 (梵语:Samskrita,意为“整理好的”,引申为“完美”、“文雅”) 吠陀经梵语:用来书写《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的最古老的梵语 史诗梵语:用来书写《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古典梵语:称其它宗教、哲学、文学、科学等著作所用的语言。 俗语:民间雅利安人所用的梵语的各种方言,主要指摩揭陀语、半摩揭陀语、巴利语2、吠陀文学(产生于婆罗门祭司阶层) 婆罗门教四大吠陀本集:《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 《梨俱吠陀》最早、最重要、最具文学意义,四大本集成书于BC1500-BC500,韵文作品吠陀文学指文献中富文学性的成分,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 3、史诗文学(产生于与刹帝利王族关系密切的“苏多”阶层) 重要标志:印度两大民族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的诞生 《摩诃婆罗多》被认为印度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峰,内容被视为印度人民的圣经,被誉为印度文学史上的《伊利亚特》BC4世纪成书,作者:毗耶娑 《罗摩衍那》作者:仙人蚁垤,成文于2世纪 4、往世书文学 《往世书》又译“古事记”、“富烂那”,印度教百科全书,基本用诗体写成,行文多问答《薄伽梵往世书》地位仅次于两大史诗,描写黑天,为最具影响力的往世书 5、佛教文学 巴利文佛教文学、梵文佛教文学(因佛教典籍有巴利文和梵文经典两大类) 巴利文佛教“三藏”:经、律、论经、律包含较多文学成分 律藏由《经分别》、《犍度》、《附篇》组成,《犍度》较有文学趣味 经藏《小尼迦耶》、《法句经》包含格言诗、偈颂诗、民间故事、寓言 《佛本生故事》是《小尼迦耶》第十部经,是一部体系庞大的佛教寓言故事集,也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大致分7类: 寓言故事:主角多为动物,隐喻人间各色人物 神话故事:主角为蛇精、仙鸟、罗刹,不乏对人类社会的映照 报恩故事:将人与动物对比,劝谕人心向善 魔法故事:主角基本是人,劝人不要贪财或心术不正 笑话故事:主角为愚人或智者,以幽默讽刺见长 道德故事:多劝人积德行善 世俗故事:描写男女青年如何通过巧妙的手段获取爱情的成功 梵文佛教文学:《大事》、《神通游戏》 6、梵文古典文学 特点:情节的非现实性和大量作品以恋爱为主题,文学和宗教混合在一起 体裁:诗歌、戏剧、故事、小说 诗歌:出现了伐致呵利、马鸣、迦梨陀娑等著名诗人 伐致呵利:梵文古典文学初期最引人注目的诗人,生活在公元初期,诗集《三百咏》(《世道百咏》、《艳情百咏》、《离欲百咏》)在印度长期广泛流传 马鸣:长诗《佛所行赞》、《美难陀传》

民族主义论文

摘要: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情感上的思想观念,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追求与理想。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以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与忠诚为基础,围绕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展开的思想情结与政治思潮。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呈现出积极健康的主流,但也滋生了消极片面的非主流和日益极端的反主流。 关键词:民族主义;中国形态;发展现状 民族主义诚然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政治文化现象之一。伴随冷战终结和全球化进程加深,在形形色色理论与思潮中,民族主义以其内在的强大力量,逐步成为多数国家统治的意识形态和合法性根据,成为目前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前沿。但到底何谓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起源、功能和发展趋势又怎样? 理论争议与分歧却日渐增多。在我国,民族主义社会现实与学术探讨也相距甚远,直到20 世纪末,与民族情绪一再高涨相呼应,理论研究才渐次突破传统束缚,然迄今仍未就民族主义与当代中国形态进行系统的归纳与必要的界定,总体水平还相对粗疏。如何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学术成果,在日益全球化与不断现代化背景中,从具体历史差异性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建构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的理性民族主义,无疑是值得进一步研讨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主义基本内涵 长期以来,人们尝试着从不同视角阐释民族主义。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是一民族的绝大多数普遍表现并要求普及到它的所有成员中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承认民族国家是政治组织的理想形式,承认民族是一切文化创造力和经济福利的源泉。因此个人对他的民族是极端忠诚的,因为在他看来民族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为自己的幸福创造了可能性。”厄内斯特·盖尔纳则将民族主义视作政治原则和政治合法性理论,主张“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关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它在要求族裔的疆界不得跨越政治的疆界,尤其是某一个国家中,族裔的疆界不应该将掌权者与其他人分割开─这一偶然性在该原则制定时早已被正式排除了。”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却将民族主义定义为“个人或集团表现出来的一民族全体成

美国民族主义

美国民族主义:是情人还是杀手? 作者:周庆安 以美国信条为基础的美国民族主义,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日渐强大。这种民族主义究竟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情人,还是美国与世界和谐共处的杀手?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利芬(Anatol Lieven)的担忧似乎从“9.11”之后变得越发明显。 这位卡内基基金会高级副会长在《美国正确还是错误:剖析美国民族主义》(America Right Or Wrong: An Anatomy Of American Nationalism)中向人们预言:“美国是一座美好的房子,但是在它的地窖里却藏着一个魔鬼,他的名字叫做民族主义。” 从历史上看,“美国信条(American Creed)”一直都是美国民族主义最重要的核心之一。作为合众国的民族主义,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是血缘的,它既难以具备历史学家眼中的古老性,也不发轫于这个民族最早的种族优越感。美国的民族主义更多的是在政治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即利芬所说,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和法治规范就是美国信条的核心。因此,美国的民族主义不像其他典型民族主义那样充满历史悲情。 问题在于在反恐之战开始后,甚至在“9.11”发生之前很久,面对全球日益发展的反美思想,这种民族主义究竟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情人,还是美国与世界和谐共处的杀手?以美国信条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日渐强大。尤其是在被利芬称为“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小布什身上,美国信条会把其外交政策推向与世界不和谐的方向。 理由有三条,首先,美国信条正在成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笔下的官方民族主义,许多学者担忧,这种官方民族主义是通向帝国式政治的捷径。美国对外政策必然借助国内民族主义对于美国政治的优越感,向外推行其霸权政策,并在世界谋求利益最大化,遭致国际社会的反感。卡内基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裴敏欣就曾经针对美国民族主义的悖论做出判断:“作为美国核心理念的自由主义会最终成为帝国外交政策的绊脚石。” 其次,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民族主义,混淆了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分野,进而侵占了国际规范的空间。以全球反恐为核心的美国外交政策,对于国际事务的判断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在“9.11”发生后,小布什在讲话中多次提及“我们的原则”,而不是“我们的看法”,这种原则,就是基于美国信条的民族主义观念。在这种原则基础上,民族主义将会损害美国的国际道德,使美国外交政策把意识形态当作国家利益,按照信仰和政治取向划分敌我。

《想像的共同体》作者安德森谈“东方与西方的民族主义”

东方與西方的民族主義 班那迪克.安德森 民族主義圖騰橫貫古今東西 李巧雲,閻紀宇合譯 編按: 當代民族主義研究大師,班那迪克.安德森(Benedict R. Anderson)近日應國策研究院與文建會邀請抵台,將參加25 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行的「新世紀世界文化體系之變遷與挑戰」國際研討會。 安德森父親曾在中國海關服務多年,他本人也出生在雲南昆明,自三十年前以爪哇革命取得博士學位後,即以東亞與後殖民論述為其研究主題,其成名作《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中文版由時報出版社出版)即總結了他的研究心得。 安德森預定在研討會上以「東方與西方的民族主義」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本報先行摘譯部分內容: 我一開始便必須說明,我不認為民族主義有顯著的東西之別,過去、今天及未來皆然。亞洲最古老的民族主義(我在此指的是印度、菲律賓及日本)遠比歐洲及歐洲之外的科西嘉、蘇格蘭、紐西蘭、愛沙尼亞、澳洲等地悠久。菲律賓民族主義的發軔與古巴及拉丁美洲相仿;明治時代的民族主義也與19 世紀末的奧圖曼土耳其、沙皇時代的俄羅斯帝國和大不列顛帝國的官方民族主義有共通之處,而印尼的民族主義在形態上也與我們在愛爾蘭或埃及看到的形似。 世人對「東」、「西」的概念與定義,也隨著時間與人口遷徙有相當大的變化。自1840 年清廷開始「開放」港口以來,數百萬「天朝」的華人便開始移民海外──東南亞、澳洲、加州,後來更遍及全球。帝國主義將印度人帶到非洲、東南亞、大洋洲、愛爾蘭及澳洲,日本人前往巴西,菲律賓人前往西班牙。冷戰使人口移動腳步加快,韓國人、越南人、寮國人、泰國

人、馬來西亞、泰米爾人等都加入了移民的行列。現在韓國、中國、日本境內有教堂,曼徹斯特、馬賽、華盛頓特區有清真寺,洛杉磯、多倫多、倫敦及達卡有佛寺、印度教及錫克教廟宇。現代的交通和通訊方式顯示人口的流動將變本加厲。 這些人口遷徙會帶來什麼結果?會對人的認同與身份產生何種影響?是一個極為複雜,且極難回答的問題。我在這裡提一段插曲,定能博君一粲。大約 4 年前我在耶魯大學與若干研究生討論關民族主義的問題,研討會開始時我要求每一位在座的學生陳述自己的國籍,臨時的也可以。課堂裡有3 人從其臉部特徵和膚色看來是華人,但是他們的回答令我及在座的學生都感到吃驚。第一個有美國西海岸口音,雖然在美國土生土長、從未到中國大陸,他仍以堅定的口氣說自己是「中國人」。第二個沈靜的說他想做「台灣人」,他是國民黨家庭出身,父母隨蔣介石在1949 年遷到台灣,不過他本人是在台灣出生,也認同那個地方,因此他不是「中國人」。第三個氣呼呼的說:「我是新加坡人。真受不了美國人以為我是中國人,我才不是。」 如果如同我所陳明的,民族主義不能以東西或歐亞來區分,什麼才是可取的替代方案? 我的新書《想像的共同體》最近已在台北譯成中文出版,我在書內的主要論證是,不管是那一種民族主義,能反映其脫胎的舊有政治型式(王國,尤其是現代之前及現代早期的帝國),才能充分被了解。最早期的民族主義,我稱之為歐洲殖民者的民族主義(Creole nationalism),就是源起於帝國海外極度擴張的遠方。移民乍到那裡,宗教、語言、風俗、習慣與「上國」一致,但漸漸的他們感到受到壓迫,越來越與其疏遠。美國及拉美若干國家在1776 年至1830 年間紛紛獨立,就是這類民族主義的典型。 這種歐洲殖民的民族主義今日依舊強韌,甚至還在散播。魁北克的法裔民族主義情緒自50 年代就高漲不已,至今還鬧著要從加拿大獨立出來。在我的祖國愛爾蘭,北愛「移民」的問題一直是大家心中的痛,至今愛爾蘭與北愛仍無法統一。而在南愛,早期的民族主義人士(1798 年起義的愛爾蘭青年軍),都是移民家庭或像我的家庭一樣是移民及本地的凱爾特及天主教信徒的混合。澳洲與紐西蘭最近也充斥這種歐洲移民民族主義情緒,他們想藉吸收原住民及毛利人的傳統及符號主義,跟聯合王國劃清界線。 然而我要干冒大不諱的提出來,我認為台灣民族主義和新加坡民族主義中的若干特質,就屬於這一類民族主義。這些民族主義的核心成員是來自天朝(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的移民,有些為避秦而出走,有些是朝廷所遣;有時是用成功的和平手段,有時利用暴力,他們後來居上,壓倒了先來的人的勢力,情形跟紐西蘭、巴西、委內瑞拉及波爾南非一樣。在宗教、文化或語文上他們容或跟「上國」相似,但久而久之,他們發展出自己特有的傳統、符號和歷史經驗,最後終於在感覺上國壓迫太重或太遙遠時,走向政治獨立。我認為不應該過份強調日本在台灣50 年殖民統治的重要性,畢竟魁北克的法裔也受英國王室統治了200 年,荷蘭也在南非統治50 年。也不應輕易下結論說日本帝國主義文化之於海外中華文化比英帝文化之於海外法國文化更令人疏離。我們可以說歐洲有種族成見的人與新世界歐洲移民等人之間容易區分,但說魁北克人比移民到台灣的中國人或移民到巴西的日本人更具有種族偏見,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如果這一點論證是對的,那麼在18、19、20 及21 世紀都有歐洲移民式的民族主義在美洲、歐洲、非洲及亞洲此起彼落的出現。這是一個全球現象,而且也有一大家未曾料到的副作用:今天有很多國家共用西班牙語、英語、法語和葡萄牙語,卻無一國將語言據為己有,想必中文未來也是如此。

印度人民的宗教及信仰是怎样的

印度人民的宗教及信仰是怎样的 印度是一个大陆,也是一个半岛。北方以世界最大山脉的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 兴都库斯山为屏障,而与大陆的我国西藏、西康、云南接壤,又与西北方的阿富汗及东南 方的缅甸为分界。但是印度的西面是阿拉伯海,东面是孟加拉湾,最南端是科末林岬,隔 着保克海峡,与锡兰相望,锡兰之南即为印度洋。向北看,是大陆,向南看,是半岛。南 端尖突,北部广阔,形成一个大三角形。 地理现在,从东到西,阔有一千三百六十英里,从南到北,长则一千八百英里,海岸 线长达三千英里,面积之大几占全球十五分之一,与全部欧洲除苏联部分相等。原来,西 起东经六十二度之巴基斯坦西南边境,东迄阿萨密东部之东经九十三度,宽占经度为三十 一度;北起克什米尔北端之北纬三十七度附近,南迄锡兰岛中部之北纬七度附近,长占纬 度亦约三十一度。以北纬二十五度稍北,为全区的最宽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故其大部属热带,小部属温带。 印度的地域,现可分为三大地区。 一喜马拉雅山及其关隘地区:北起阿富汗,东至阿萨密省。西部则关隘甚多。而以基 尔及Cilgit与白夏瓦Peshawar最富军事价值,因其与中国、苏俄、阿富汗接壤,今此二 关隘,在巴基斯坦境内。印度本藉山水屏障,堪称世外桃源,可是历代外族的入侵,即是 通过此等关隘而来。 二印度河及恒河流域地区:由印度河及恒河盆地所形成的平原,位于喜马拉雅山,长 约二千英里,阔约二百英里。这便是印度文化的发祥地带,又可分为二区:①以西方印度 河为中心的五河地方,其地富于水利,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宜于农牧。印度河的出口是 阿拉伯海,其上游注入印度河的支流很多,而以五河最著。旁遮普省之名,即由五Panj 河ab的古波斯语而来。印度的名,即由印度河Indus而来,泛称为信度Sindhu即是水或 能的意思,首先仅用于称呼印度河流域,终于成了全印度的名称。②东南方恒河为中心的 平原,恒河发源于雪山,途中集无数支流,灌溉两岸广大的平原,而以孟加拉湾为出口。 恒河最大的支流是阎牟那河Yamuna,在此河的上流萨特雷池河Sutlej之间的区域即 拘罗Kuruksetra地方,即是婆罗门文明的中心地,婆罗门所称的中国Madhyadesa,便是 指的这一区域,故又被称为婆罗门国Brahmavara或雅利安邦Aryarta。佛教所称的中国,乃是指的恒河流域中的摩羯陀地方。 三德干高原:此在恒河以南,又可分为:①中央高原,即起自频阖耶山、及萨婆罗山,达印度洋,拥有孟加拉湾及阿拉伯海之间一带地区。②利于耕种的东部海岸地区。③利于 工商的东西部海岸地区。④现代国防上极有价值的半岛极南地区。

民族主义案例

民族主义案例——马来亚印度人独立运动 马来亚是马来西亚独立前的称呼。 一、早期马来亚印度人的社会状况 我认为有必要先讲一下当时西亚的社会背景。总的来说,他们他们社会分化严重。具体来讲, 1、早期进入马来亚的印度移民不是由单一的群体构成的。群体众多。 2、种姓制度是印度移居民区别于其他移民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印度人移民到马来亚后,将种姓制度也移植于居住地。因为这种种姓制度使得泰米尔劳工和来自印度北方移民之间疏远和隔离。 因为这两点原因,造成他们缺乏一种政治上同心协力和种族团结的强烈传统,印度移民缺乏独立自主的族群领导。因此,早期马来亚印度人社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从属,使他们政治上处于弱势地位,更使他们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 二、早期马来亚印度人的经济状况 种植园主们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许多雇主都在实行“让工人们尽可能低成本的工作,尽可能的压榨工人,尽可能让他们持续不断地工作,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的原则。他们待遇低下,工作艰辛,生活条件恶劣,再加上疾病瘟疫的折磨,马来亚印度劳工的死亡率非常高。在政治上,殖民者在马来亚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更加使得马来亚印度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而开始激起了他们的民族主义意识。 三、马来亚印度人的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独立运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亚洲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民族主义运动。这场运动给马来亚印度人带来了积极影响,他们在政治上开始觉悟。印度在1905到1908年爆发的反英运动中更进一步唤起了印度人民。他们团结一致,为了争取国家的独立,共同应对英殖民统治。一些政治领袖和社会活动家也积极动员印度移民起来抗争。在这次民族主义意识的推动下,1904年,怡保印度人协会建立。到20年代,印度人协会已经在马来亚的主要城镇普遍建立。但因他们内部差异明显,很难做到完全团结在一起,但他们为了独立,后又进行一系列努力。在二战初期和日据时期前,马来亚印度人的民族主义最终被释放出来。其标志事件是巴生种植园印度劳工大罢工。这是他们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为了独立而做出的尝试。 虽然,这是一场无果而终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失败的民族主义运动。但我们也要强调这场运动还是具有一定正义性和民族性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马来亚印度人,给他们营造了一个暂时的避风港。更重要的是,它也进一步增强了马来亚印度人政治上团结合作的意识,为日后的独立做出良好的基础。

印度音乐文化的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

印度音乐文化的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 摘要印度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传统,鲜明的特色。它在几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不仅没有被同化,而且还进一步将某些欧洲乐器同化为印度的民族乐器,依然保持着本民族浓厚 的传统音乐特色。本文重点探究印度音乐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及其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启迪作用。 中 在世界各民族音乐中,印度音乐可谓是一种历史悠久、传统丰厚、特色鲜明、引人注目的音乐,它那绵延不断的旋律,错综复杂的节奏,强烈多变的鼓声,余音缭绕的琴声,多样式的装饰音,无穷尽的装饰乐句,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和演奏,构成了一幅印度音乐美妙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它在几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不仅没有被同化,在极艰苦的条件下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且还进一步将某些欧洲乐器同化为印度的民族乐器。为什么会如此?印度音乐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印度音乐特色鲜明、风格独特 音乐是一种植根于文化中的艺术,不同的文化土壤会滋生和孕育出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印度是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是印度音乐产生和发展的肥沃土壤,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是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音乐,拥有着它恒定 不变的音乐之根。这种根深蒂固的音乐风格成为印度音乐永恒的特色。同时,印度音乐又是极具包容性的,它可以吸纳百川于己身,“任何新的观念都会被吸收和消化,最终成为公认的具有印度特色的新混合体中的一部分”。这种融合非常自然和平稳,不会因为任何强大外力的侵袭而失掉,这种泰然自若的能力,使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国之间的各种风俗习惯交汇到一起,成为今天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中有它永远不变的特色,这些特色是印度音乐区别于其他之各类音乐的不同之处,使它在世界音乐之林中独树一帜,风格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听者能在众多的音乐种类中很快将其辨别出来。印度音乐一直以一种稳定而完整的体系状态存在着,各个部分都井然有序,有理可循。这种整体性的紧密关系使得印度音乐始终保持着它所特有的风格和韵味,以至于英国数百年的殖民统治也没有对印度音乐造成很大的破坏,依然以独特的魅力成 为世界音乐的瑰宝,成为世界音乐之林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音乐分支。印度音乐中那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波浪形、曲线形,甚至螺旋式的音乐进行,余音缭绕、婉转曲折的西塔尔,维纳琴声和呜咽欲泣的笛声,无穷无尽、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而音色多变的鼓声和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与演奏……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印度风情画,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印度音乐的独特风貌与它的文化息息相关。印度半岛在人种、宗教、文化、音乐等方面是世界上种类最繁杂的地区之一,印度(尤其是北方)历史上长斯受到各种外来民族的侵略,接

民族主义的利与弊

民族主义的利与弊 谈及“民族主义”一词,总有一种界定模糊的意味。它不像“爱国主义”,总是积极向上让人学习信奉;它不像“官僚主义”,让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它是这样一个词,人们在听到它时会做一番思索,这到底是给反抗外国侵略以凝聚力和向心力那个民族主义,还是让国家海外侵略不断扩张的民族主义呢。 民族主义究竟是什么?“民族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指从自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出发,将其置于至高无上的低位考虑的包含民族、人种、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起源于英国。由于宗教改革将英国转变成了一个真正独立的主权国家,而之后的领土战争,贸易争端更加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意识,推动了民族主义发展。十七世纪的光荣革命最终让英国确立起了自由民主的制度,将权利由国王手中转交给整个民族,民族国家就此诞生。而这正是民族主义的基础。由此可见,民族主义刚出世时是民族要求独立建国,反抗侵略和压迫的主张和运动,起到的是一个巩固国家,增进英国自我发展的力量的作用。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洲各国和美国原有的民族 国家内的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胀的生产力。于是,它们走上了以武力拓展国际市场 的道路,通过扩张和征服奴役了众多弱小和落后国家,使亚、非、拉美的广大地区沦 为殖民地和附属国,成为它们商品和资本输出场所和原材料的输入地。正是在扩展国 外市场的过程中,欧美等国的民族主义逐渐失去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民族利益的进步性, 一步步蜕变为维护统治阶级和特殊政治集团利益的民族沙文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些国 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人民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 文明”和为本民族媒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以侵害其他民族 利益为代价,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建立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因此,从主导成分 上说,殖民主义就是恶性发展的民族主义,是侵略性的民族主义。 依据它的发展历程,可将民族主义按照西方思想家伯林的标准来划分。他将民族主义划分为“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和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在思想上表现为种族主义,大国或大民族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就是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赫尔德提出了归属和民族精神的概念。我认为划分两者的标准在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程度,过度的自我为中心,就会产生盲目性,会侵犯其他民族的领域,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 之前说到很多人在提及民族主义时要对其角色进行思索,其原由大概就在于民族主义这的这两面性。它可以让人们为自己在压迫中的民族奋起反抗,也可以让民族闭关自守或盲目扩张。在抗战时期我们得以胜利,依靠的就是强大的民族主义的保护意识,它的排外性很强,只要拥有它,这个国家的对手就不会好过。犹记得零八年,由于奥运火炬传递在巴黎遭袭击,我所在城市的居民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抵制来自法国的家乐福超市,虽然该超市给大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事件与该超市实在没有丝毫关系,但大家抵制的强度让超市负责人叫苦不迭。所以很多政治家赞赏民主主义的热情,但反对民族主义的狂热,因此分析它的利与弊并得出一个中和点就成了当务之急。 先说民族主义的弊端。根据民族主义发展一个终端是进攻性民族主义来说,他的弊端来自于没有处理好度,即过度的本民族为中心。可以看成是极端性,在保护本民族的道路上走的太远导致民族侵略。狂热性,丧失了理智的盲目的民族主义反而会损害本民族利益。 1.极端,民族主义很多都有极端倾向,像各种排外运动的始作俑者一般都是各国的民族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演化为了大国沙文主义。最明显的代表是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在当时的世界上是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大国。在进一步的发展道路上它只考虑自身利益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以增强自身国力。除此之外,我们所熟知的拿破仑也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出生于被法国占领不久的科西嘉岛的拿破仑从小意识到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

浅析古印度法与宗教的关系

浅析古印度法与宗教的关系 摘要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对神的信仰,是历史上早已经产生的十分普遍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现象。古印度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古印度人对宗教的崇拜可以说的上是达到全民痴迷的状态。因此,产生于古印度社会的古印度法也不可避免与宗教发生关系。事实上,古印度法就具有深厚的宗教哲学基础,与宗教关系密不可分。统治者往往凭借宗教的强大凝聚力和延续性实现对国民的稳定统治和国家各方面的管理。并且,宗教对古印度社会法律制度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古代印度法婆罗门教法《摩奴法典》佛教 一、古印度法的产生、发展及演变 古印度法是印度奴隶制时期法律制度的总称,它的历史跨度一般认为是自后期吠陀时期到公元4世纪至7世纪印度社会逐渐由奴隶制转向封建社会前期。公元前15世纪左右,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原始的土著居民便沦为了雅利安人的奴隶,这一时期印度有了最早的传世文献“吠陀”。“吠陀”被古印度人视为神灵所授,虔诚而又自觉地加以信奉。这样一来,“吠陀”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古印度最古老神圣的法律渊源。 (一)古印度法的产生 法律产生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而产生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印度法的产生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层,最终原始的吠陀教逐渐演变为婆罗门教。从而对古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婆罗门教法的渊源主要分为三大类:其一、最早的传世文献-吠陀;其二、解释和补充吠陀的经典-法经;其三、根据吠陀经典和原有习俗编成的教法典籍-法典;其中最著名的《摩奴法典》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极大影响和权威。 (二)古印度法的发展和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战争的频繁,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各种姓纷纷对婆罗门的至高地位发起挑战。在战争中发展强大的刹帝利和经济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吠舍强烈要求改变原有地位,佛教由此应运而生。 公元前324年,摩揭陀王国统一了印度北部,建立了孔雀王朝,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的奴隶制国家。其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年至公元前232年在位)统治时期把佛教变成了国教,佛教经典由此成为古代印度法的重要渊源之一。佛教经典总称“三藏”:经藏、论藏和律藏。其中尤以律藏的法律意义最为明显。 阿育王在位时期还在帝国境内开岩凿壁,树立石碑,在上面刻下诏令弘扬佛法,这些刻在岩石、石碑上的诏令被后世称为“岩石法”、“石柱法”,其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传播,更促进了古代印度法律的发展。公元4世纪至7世纪,印度社会逐渐由奴隶制发展为封建但因其宗教发展的连续性,使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法律的发展也呈现延续性特点。公元6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改革后的婆罗门教,即新婆罗门教或印度教,婆罗门教法和佛教法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延续,但其性质已发生改变,诸多内容也由奴隶制色彩转变为封建制色彩。 二、古代印度的宗教

印度文化分析

市场营销二班陈晓丽2010021459 印度文化分析 近年来,印度正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进,其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8%以上,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它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我们自身也深刻感受到印度这个巨大邻国正在加紧追赶中国的脚步。随着印度经济实力的上升,其军事能力、外交活力乃至文化张力随之增强。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印度现代化和崛起的过程中,印度的文化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很多精华,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作为长期研究印度问题的学者,笔者想就其中的一些方面进行一些探讨。这里就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分析。 一、宗教文化 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对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也拥有广泛的信徒。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为中心。在印度文化体系中不难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形成印度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部落,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二、政治文化 印度是一个施行民主制的国家。它的宪法规定,印度施行议会民主制和联邦制。按照议会民主制的原则,印度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行使,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套复杂的权力结构网络。议会对政府的组成及其施政行为拥有决定性的权力。总统由联邦议会两院议员和各邦议会议员按照比

民族主义

一、民族主义的含义: “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百度百科) 二、民族主义的本质 据美国学者的相关统计,近代以来至少存在有200种以上的不同含义的民族主义,面对众多的关于民族主义的解释与阐述,美国比较政治学家尼尔森认为:民族主义主要围绕着两个中心问题:一是民族群体成员对待民族集体认同的态度;二是民族成员在争取和维持政治主权时所采取的行动。根据尼尔森的说法分析,可以归纳出民族主义的的本质是以公民、族裔、国民群体为核心的政治思潮或社会运动。这一本质具体有四个方面构成: 1.民族主义的主体特征是群体性 2.民族主义的主观形态 民族主义的主观形态是一种意识形态或社会思潮。狭义民族主义者认为,民族主义首要的是一种政治原则,即认为政治和民族单位一致。在美国学者莱尔森看来,这样的意识形态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是唯一的、世界由民族国家组成,每个民族都拥有制定制定自己的法律、发展和维护自己的制度的权利,这种意识形态作为政治信条在国家的建构过程中,使人民主权与民族主权合二为一,并使民族国家产生对内、对外的合法性。 3.民族主义的客观形态 民族主义通常意味着在国际秩序内由国家发起的,为了实现和维持自决采取的统一的、系统的政治运动。民族主义通过民族动员能够实现从主观意识向客观行动的转变、从社会思潮向社会运动的转变。美国民族主义理论家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指出,民族认同具有难以名状的感染力量和情感力量,往往成为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动机。作为意识形态民族主义能够成为族裔个体或集体运动的引领力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成为客观的社会运动。 4. 作为一种群体思潮或社会运动,民族主义具有显著的政治特性 民族作为民主主义的词源,是指居住在一个特定国家或一块领土之上的,共享历史、文化、语言或族源的人们西方共同体,与政治意义的国家相比,更多体现社会学意义,但一旦民族被主义化,就意味着它具有了政治层面的含义,公民民族主义、族裔民族主义和国民民族主义都是指向国家这一政治目标的,民族主义的过程就是民族政治化的过程。关于民族主义的政治性,美国学者艾瑞克森认为:民族主义的划分标志是以政权分界为依据的,强调的是政治边界与文化边界的重合,而族群并不对领土产生要求,但族群运动被领导者加上领土要求之后,族群运动就变成了民族主义运动。(西方话语中的民族主义解析) 三、民族主义的种类: 1.公民民族主义 公民民族主义为国家由公民主动参与,产生“全民意志”而取得法统,的民族主义型式。此论一般认为源于卢梭,特别是自其1762年的著作“社会公约”,而得名的社会公约论。2. 种族民族主义 种族民族主义以种族来定义民族。种族民族主义现为主要的民族主义型式,通常就被直接简化为“民族主义”。种族以先人的血缘世系为要素,也包含群体成员与其祖先之间文化共享、语言共享的观念。民族之成员身份为自遗传而来。国家政府因为是种族群体之祖国、有能力保护国内族群、以及促进文化与社会生活为一体而取得法统。 3. 浪漫民族主义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提出了浪漫民族主义,浪漫民族主义(又称有机民族主义)、身份认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一、中国传统民族主义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不同内涵 1.中国传统民族主义 (1)主要观点: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之上的“夷夏之辨”的观念。 (2)划分民族的方法:以文化上是否归附为标准,中国乃文明之国,非方位、界域、种族所限。 (3)中外关系基础:不是各国拥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世界秩序也不是独立、平等的民族国家集合体,而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同心圆,其他民族只是中国文化教化的对象。 (4)中国传统民族思想:基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信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二是认为这一优秀的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符号。因此,在中国人看来,维护民族利益主要表现在维护中国的文化和制度,特别是纲常名教上。 2.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含义(1)指各民族建立政治实体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2)是建立民族国家过程中所体现的理论、原则和理想。 (3)政治集团追求民族国家的行动。 (4)民族成员的心理状态,即表现出对民族国家超越一切的高度忠诚和对本民族优越性的坚定信仰。 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1.原因 (1)外来侵略: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压迫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2)原有传统:固有的传统民族主义成为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3)西学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吸收了西方的进化论学说,把它变成了倡导民族自强自立、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理论武器。 (4)主观奋斗:进步思想家、革命家为救亡图存而不懈奋斗。 2.内容 (1)恢复民族自强自信:恢复对中华固有文化的自信,可以说是近代民族主义最重要的内容。 (2)陶铸国魂,培养人民尚武精神:近代民族主义者们鉴于中国积贫积弱、屡受列强欺辱的现实,认识到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的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 (3)群体至上的国家主义:强调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最具特色的理论内核。 (4)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反帝爱国内容。 (5)全面赶超西方:中华民族危机意识的不断加深,势必催发其强烈的赶超意识,这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独有的内容之一。 3.发展演变

印度文化环境

梵天:梵天通常以四面,手持念珠,水壶(装着水的椰子壳),令牌(吠陀经),莲花。座骑是白天鹅,也有说是孔雀的。这代表四种种姓的人,婆罗门,地位权利最高,刹帝利,权利颇高,仅次于婆罗门,吠舍属于一般平民,首陀罗是地位最低的,也是人数最多的。后来被佛教吸纳为护法之神,在南传佛教的东南亚,尤其是泰国,信奉着,华人称为四面佛。梵天就相当于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传说他是从一个金蛋里出来的,蛋壳上部为天,下为地。据说开始他有五个头,创造出智慧女神辩才天,应该算他女儿,但是他娶了辩才天,有违伦理,所以湿婆砍了他的一颗头。梵天是有求必应的神,不管是神,魔,人,他都会帮他们实现愿望。传说梵天在宫殿只顾享乐,不管人间疾苦,做种种道德败坏的事,所以公元6世纪人们对他的崇拜衰落,大部分转移给了毗湿奴和湿婆。虽然他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但是现在印度信奉他的人很少。虽然这样,但是梵天的地位还是无与伦比的。 毗湿奴:毗湿奴是叙事诗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管维护宇宙之权,与湿婆神二分神界权力。毗湿奴通常手持法螺贝,妙见神轮、棍棒与莲花,座骑是迦楼罗(千头蛇)。他的肚脐有一朵莲花,传说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湿婆又毁灭世界。不但循环反复。他性格温和,有多种化身,常以化身拯救危难世界。他的神妃是吉祥天女,拉克什米,代表吉祥与幸运,他们住的地方叫外琨塔也叫韦孔塔。在印度教徒中有一个毗湿奴派,他们只供奉毗湿奴,有1000多做寺庙供奉他。 湿婆:湿婆的地位是毁灭者,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颈上绕着一条蛇,座骑是一头大白公牛南迪,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 Kalashi,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ī),又叫乌玛(Umā,光明、美丽),他的配偶还有另外两种形象,复仇女神,黑女神。湿婆派,湿婆节,纪念是破的诞生。

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

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 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成就不亚于中国。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供大家阅读! 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综述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哲学方面,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后来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泰国,缅甸等。 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古国美食印度的咖喱闻名世界,很多人都以为米饭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调味料。但实际上,在印度只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饭为主食,而咖喱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更是一种陌生的调味料。 其实,没有统一风格才是印度菜的最大特色。而且不仅印度各城市之间的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就连每家人都有明显的饮食风格。但总的来说,鸡、鱼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酱料,在整个印度都十分流行。当然,每个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显的地方特色。

而在印度的厨房里,只有新鲜的青辣椒和晒干的红辣椒是辣的。所以不喜欢辣的游客不用担心不能吃到正宗的印度美食。 对于游客来说,印度最著名的传统菜色起源于印度王室。炖肉、酱料和米饭分别是三种不同烹调风格的基础。但王室食品毕竟只能在专门餐馆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对它也并不“感冒”。在当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发酵的燕麦面包,涂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简单的冬天小吃,无论是农夫还是城市人都把它视为至爱。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饼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于在沿海的一些地区,除了有螃蟹、龙虾、虎虾和贝类等海鲜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泥炉碳火烹调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饪方式。它对时间的掌握非常讲究。当炉温达到600℃后,烹饪相差一两分钟,甚至一两秒钟,都影响着烹饪的成败。而用这种方法烹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时候再蘸上酸奶酪。当食物还没上桌,那吱吱作响的碳火声,还有悠悠飘出的香味,都已经令你食指大动。 此外,在印度的多个地方,都喜欢用一种叫“thali”的大浅盘盛载食物。在用“thali”进餐时,应该入乡随俗地慢慢品尝,狼吞虎咽只会让当地人笑话。 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数学成就自哈拉巴文化时期起,古印度人用的就是十进位制,但是早期还没有位值法。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以后,古印度才有了位值法记数,不过开始时还没有“0”的符号,只用空一格来表示。公元9世纪后半叶有了零的符号,写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