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PKPM中satwe参数的解读总结

PKPM中satwe参数的解读总结

PKPM中satwe参数的解读总结
PKPM中satwe参数的解读总结

三种参考文献解读参数:

1.点击相应的选项在窗口下方会有相应的规范

2.PKPM手册

3.钢筋混凝土框架以及砌体结构pkpm设计和应用

2.3.1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用于指定地震作用和风荷载计算时水平力方向与整体坐标轴X轴之间的夹角。用于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暂时为0,对于不规则结构还要在W AQ.out文件查看角度后填入再重新算。

2.混凝土容重

一般应考虑构件表面抹灰等装饰层自重,因此该值可以填写为26-27,剪力墙可取27。

3.钢材容重

当考虑钢构件中加劲肋等附加重量以及表面装饰层、防腐涂层和防火层自重时候,容重需要乘1.04-1.18等放大系数,因此该值可填写为81-92。

4.裙房层数

用于确定带裙房的塔楼结构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高度。从结构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用于判断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规定抗震设计时候,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剪力墙,从固定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柱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该适当提高,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

5.转换层所在层号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规定带托墙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即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以及带托柱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并对这两种带转换层的结构规定了不同设计要求。

6.嵌固端所在层号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了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候,抗震等级确定原则。取值方法是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时候,嵌固端所在层为地上一层,即地下室层数加一,当结构嵌固在基础顶面时候,则嵌固端所在层号为1。

7.地下室层数

该参数为上部结构同时进行内力分析的地下室部分的层数。同时,程序能结合地下室信息页的地下室外围回填土约束作用数据,考虑回填土的约束作用。当上部结构与地下室共同进行内力整体分析时候,此时基础顶面为结构的嵌固端,应该输入地下室层数。当地下室不跟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时候,此时地下室顶板为嵌固端。

8.墙元、弹性板细分最大控制长度

网格划分最大尺寸。当剪力墙数量较多时,不能正常计算时候,可适当增大,在1-2m取值,

刚性楼板假定选择第三项,因为配筋的时候选择非刚性,但是计算的时候选择刚性。

9.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

定义连梁的变形是否受到刚性板的约束。若不选择,墙梁跨中节点为弹性节点,水平面内的位移不收刚性楼板约束,墙梁剪力会变小,但相应的结构整体刚度减少,周期加长,侧移增大。

一般勾选,楼板不可能对梁无约束。尤其计算周期比和位移比的时候,强制楼板刚性假设,既然是刚性板墙梁必有约束,此时必须勾选。

10. 考虑梁板顶面对齐

采用这种方式时应注意定义全楼弹性板,且楼板应采用有限元整体结果进行配筋设计,但目前SATWE尚未提供楼板的设计功能,因此用户在使用该选项时应慎重。

11. 构件偏心方式

用户在PMCAD中建立的模型,很多情形下会使得构件的实际位置与构件的节点位置不一致,即构件存在偏心,如梁、柱、墙等。在SATWE V3.1之前的版本处理构件偏心的方式是:如果模型中的墙存在偏心,则程序会将节点移动到墙的实际位置,以此来消除墙的偏心,即墙总是与节点贴合在一起,而其他构件的位置可以与节点不一致,它们通过刚域变换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处理墙偏心的方式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了使所有的墙的位置与节点的位置保持一致,致使墙的形状与真实情形有了较大出入,甚至产生了很多斜墙或不共面墙。SATWE V3.1增加了新的考虑墙偏心的方式——刚域变换方式。刚域变换方式是将所有节点的位置保持不动,通过刚域变换的方式考虑墙与节点位置的不一致。新的偏心方式对于部分模型在局部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内力差异,因此建议慎重采用。

但是在PKPM软件中的说明却说优先采用新方式。个人觉得暂时采用传统方法。

12结构材料信息

该选项会影响程序选择不同的规范来进行分析和设计。

13结构体系

按照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结构体系。

14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包括如下选项:不计算恒活荷载、一次性加载、模拟施工加载1、模拟施工加载2、模拟施工加载3。

不计算恒活荷载:仅用于研究分析。实际工程设计不能选用。

一次性加载:采用整体刚度模型,一次加载方式计算竖向力。适用于多层结构。钢结构、大型体育场馆类

模拟施工加载1:结构逐层建造,荷载逐层事假,采用整体刚度、分层加载的方法。

模拟施工加载2:基于模拟施工加载1的一种经验上的处理方法,没有理论上的依据。一般仅用于基础在非坚硬土层上时的框剪结构或框筒结构的基础设计,不用于上部结构设计。模拟施工加载3: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建议首选该项。

15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的水平风荷载,作用在整体坐标系的X和Y向。

“特殊风荷载”又可分为两类:通过点取“自动生成”菜单自动生成的特殊风荷载和用户自定义的特殊风荷载,习惯统称为“特殊风荷载”。自动生成特殊风荷载的原理与水平风荷载类似,但更为精细。一般来说,大部分工程采用SATWE缺省的“水平风荷载”即可,如需考虑更细致的风荷载,则可通过“特殊风荷载”实现。

16.地震作用计算信息。

(1)不计算地震作用:对于不进行抗震设防的地区或者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的部分结构,规范规定可以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1.2条,此时可选择“不计算地震作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6条规定:6度时的部分建筑,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因此这类结构在选择“不计算地震作用”的同时,仍然要在“地震信息”页中指定抗震等级,以满足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此时,“地震信息”页除抗震等级相关参数外其余项会变灰。

(2)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8度地区的多高层建筑,以及6度时候的甲乙丙类高层建筑

(3)计算水平和规范简化方法竖向地震: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3.1条规定的简化方法计算竖向地震;用于9度时候的高层建筑,跨度、长度小于抗震规范第5.1.2-5条规定且规则的平板型网架屋盖和跨度大于24M的屋架、屋盖横梁以及托架,以及8。9度的长悬臂结构

(4)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地震:按竖向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计算竖向地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14规定:跨度大于24m的楼盖结构、跨度大于12m 的转换结构和连体结构,悬挑长度大于5m的悬挑结构,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宜采

用时程分析方法或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进行计算。因此,10版提供了按竖向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计算竖向地震的选项。

17 “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式

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式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4.3-2条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4.5条的规定,采用楼层地震剪力差的绝对值作为楼层的规定水平力,且抗规和高规条文均明确要求位移比和倾覆力矩的计算要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进行计算。

节点地震作用CQC组合方法用于不规则结构,即楼层概念不清晰,楼层剪力差无法计算的情况

18.高位转换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计算

传统方法即旧版本的串联层刚度模型计算。注意的是采用高层规范附录E.0.3的方法的时候,刚性楼板假定需要采用全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或者整体计算指标采用强刚和部分采用非强刚。

19.墙倾覆力矩计算方法

由于建筑户型创新,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单向少墙结构。这类结构通常在一个方向剪力墙密集,而在正交方向剪力墙稀少,甚至没有剪力墙。

在一般的框剪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的面外刚度及其抗侧力能力是被忽略的,因为在正常的结构中,剪力墙的面外抗侧力贡献相对于其面内微乎其微。但对于单向少墙结构,剪力墙的面外,成为一种不能忽略的抗侧力成份,它在性质上类似于框架柱,宜看作一种独立的抗侧力构件。

程序在参数“总信息”属性页中提供了墙倾覆力矩计算方法的三个选项,分别为“考虑墙的所有内力贡献”、“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其余部分计算框架”和“只考虑面内贡献,面外贡献计入框架”。

当需要界定结构是否为单向少墙结构体系时,建议选择“只考虑面内贡献,面外贡献计入框架”。

当用户无需进行是否是单向少墙结构的判断时,可以选择“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其余部分计算框架”。

个人认为当布置剪力墙的时候需要考虑该选项。

20.墙梁转框架梁的控制跨高比

当墙梁的跨高比过大时,如果仍用壳元来计算墙梁的内力,计算结果的精度较差。用户可通过指定“墙梁转框架梁的跨高比”,程序会自动将墙梁的跨高比大于该值的墙梁转换成框架梁,并按照框架梁计算刚度、内力并进行设计,使结果更加准确合理。当指定“墙梁转框架梁的跨高比”为0时,程序对所有的墙梁不做转换处理。

21.框架连梁按壳元计算控制跨高比

有些情形下模型中用户按框架梁输入的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形成所谓的“短粗梁”,此时若仍按照平截面假定用梁单元计算连梁的刚度,结果会与真实情形有出入。采用另外一种更为简单的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即在不改变框架梁属性的前提下,用壳元计算框架梁的单元刚度阵。用户可通过指定该参数将跨高比小于该限值的矩形截面框架连梁用壳元计算其刚度,若该限值取值为0,则对所有框架连梁都不做转换。

22.扣除构件重叠质量和重量

勾选此项时候,重量和质量有所减少,因而导致荷载总值减少,结构周期有所缩短,地震剪力和位移有所减少。

23.刚性楼板假定

整体指标计算采用强刚,部分采用非强刚。程序自动完成强刚和非强刚的计算。在结果中提供强刚模型结果(位移比、周期比和刚度比),和非强刚模型完整的模型计算和设计结果。

2.3.2计算控制信息:

“计算控制信息”属性页。其参数大部分来源于旧版“结构内力,配筋计算”中的参数。

2.3.3高级参数

2.3.4风荷载信息

1.基本风压

特别说明:以往的老荷载规范中,荷载统计值是按30年设计基本设计周期统计出来的,所以在设计时,对于五十年设计期的结构,都是在三十年统计值的基础上乘以1.1的系数,因此称为“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但是后来荷载规范列出的都是五十年设计基本期和一百年设计期的基本风压,可以直接查到了,所以就不再需要修正了,但是编制程序的单位并没有将该参数前的“修正后的”几个字去掉,导致了现在的误区。一般的结构直接输入荷载规范上查出来的值,但是对于一些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结构可乘以一个放大系数修正。具体什么样的结构叫“对风荷载敏感的结构”,以及修正系数的取值可参看新高规JGJ3-2010 第4.2.2条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可不乘修正系数。这个就牵涉到“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这个参数的取值。不管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为五十年还是一百年的结构,如果对风荷载比较敏感,都是直接在查出来的值上乘以1.1的修正系数,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采用100年的值。关于什么是“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结构”,暂时尚无明确规定,条文说明中指出“一般情况下,对于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计算可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对于房屋高度不超过60m的高层建筑,风荷载取值是否提高,可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X向结构计算周期和Y向结构计算周期

X向结构计算周期和Y向结构计算周期,在satwe计算结束后,在结果查看里面找到然后反填回去。更改荷载和梁板柱等结构都需要算一遍之后反填该信息。

4.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与“结构基本周期”相同,该参数也用于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R的计算。新建工程第一次进SATWE时,会根据“结构材料信息”自动对“风荷载作用下的阻尼比”赋初值: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0.05,有填充墙钢结构0.02,无填充墙钢结构0.0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2.2条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一般仍可采用基本风压值或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也就是说,部分高层建筑在风荷载承载力设计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可能需要采用两个不同的风压值。为此,SATWE新增了“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用户只需按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确定风压值,程序在进行风荷载承载力设计时,将自动对风荷载效应进行放大,相当于对承载力设计时的风压值进行了提高,这样一次计算就可同时得到全部结果。

5.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填写该系数后,程序将直接对风荷载作用下的构件内力进行放大,不改变结构位移。结构对风荷载是否敏感,以及是否需要提高基本风压,规范尚无明确规定,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程序缺省值为1.0。

个人觉得与基本风压想呼应,对风敏感的要提高,设定好系数就好。

6. 顺风向风振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4.1条规定: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以及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各种高耸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当计算中需考虑顺风向风振时,应勾选该菜单,程序自动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

7.横风向风振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5.1条规定:“对于横风向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以及细长圆形截面构筑物,宜考虑横风向风振的影响”。

(1)当结构为规范矩形截面结构时候,应该定义角沿修正比例b/B,其中b与B的含义如下图所示:

(2)当结构为规范圆形截面结构时,在第二阶平动周期在运行一次SATWE之后,从程序当中的WZQ.out文件中找到结构第二阶平动周期,回填重新计算。

8.扭转风振

第8.5.4条规定:“对于扭转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及高耸接结构,宜考虑扭转风振的影响”。

9.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阻尼比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7.6规定:房屋高度不小于150m的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SATWE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第5.5.1第四条,对风振舒适度进行验算,验算结果在WMASS.OUT文件中输出。按照高规要求,验算风振舒适度时结构阻尼比宜取0.01~0.02,程序缺省取0.02,“风压”则缺省与风荷载计算的“基本风压”取值相同,用户均可修改。

10.水平风体型分段数、各段体型系数

当结构立面变化较大时,不同区段内的体型系数可能不一样,程序限定体型系数最多可分三段取值。

对于一些常见体型、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如下:

(1)圆形和椭圆形平面

(2)正多边形及三角形平面

其中:n为正多边形边数。

(3)矩形、鼓形、十字形平面

(4)下列建筑的风荷载体形系数

i. V形、Y形、弧形、双十字型、井字形平面;

ii. L形和槽形平面;

iii.高宽比H/Bmax大于4、长宽比L/Bmax不大于1.5的矩形、鼓形平面。

2.3.5地震信息

1.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用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即旧版中的“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用于地震作用的计算,无论多遇地震或中、大震弹性或不屈服计算时均应在此处填写“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在规范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5.1.4中有。该参数的填写是按照多遇地震来填写的,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多遇还是罕遇地震来确定。

“用于12层以下规则混凝土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即旧版的“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仅用于12层以下规则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薄弱层验算。

2.周期折减系数

周期折减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填充墙刚度对计算周期的影响。

对于框架结构,若填充墙较多,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6~0.7,填充墙较少时可取0.7~0.8;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纯剪力墙结构的周期可不折减。

3.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1条规定: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附加地震数可在0~5之间取值,在“相应角度”输入框填入各角度值。该角度是与整体坐标系x轴正方向的夹角,单位为度,逆时针方向为正,各角度之间以逗号或空格隔开。

当用户在“总信息”页修改了“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时,应按新的结构布置角度确定附加地震的方向。如:假定结构主轴方向与整体坐标系X、Y方向一致时,水平力夹角填入30度时,结构平面布置顺时针旋转30度,此时主轴X方向在整体坐标系下为-30度,作为“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地震力方向”输入时,应填入-30度。

5.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1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一般而言,可以根据楼层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判断。如果比值超过1.2,认为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均匀不对称。

可以同时选择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取两者不利值进行计算,结果不叠加。

6.偶然偏心

考虑偶然偏心,对结构的荷载、周期、竖向位移、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以及结构的剪重比没有影响,但是对结构的地震力和地震下的位移(最大位移、层间位移、位移角等)有较大的影响,使其平均增大18.74%,从而也使结构构件的配筋平均增大百分之2到百分之三。(1)对于高层建筑不管结构是否规则,均应该考虑偶然偏心。

(2)下表为平面不规则多层建筑,也应该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7.按抗规(6.1.3-3)降低嵌固端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3-3条的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当勾选该选项之后,程序将自动按照规范规定执行,用户将无需在“设计模型补充定义”中单独指定相应楼层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8.结构的阻尼比(%)

SATWE V3.1以前的版本只能近似地对全楼指定唯一阻尼比,地震效应计算具有一定近似性。用户如果采用新的阻尼比计算方法,只需要选择“按材料区分”,并对不同材料指定阻尼比(程序默认钢材为0.02,混凝土为0.05),程序即可自动计算各振型阻尼比,并相应计算地震作用。

9.特征值分析方法

对于大体量结构,如大规模的多塔结构、大跨结构,以及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等,往往需要计算大量振型才能满足要求,但大阶数的振型带来了地震作用计算的内存消耗和计算量大幅增加,使得计算机难堪重负,用户也无法忍受如此低效的计算。多重里兹向量法可以采用相对精确特征值算法,以较少的振型数即可满足有效质量系数要求,使得大型结构的动态响应问题的计算效率得以大幅提高。

程序采用的默认子空间迭代法满足绝大多数常规结构的计算,对于大跨度结构、多塔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特别是竖向地震作用计算,建议采用多重里兹向量法。

10.计算振型个数

当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或者用规范方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振型数应至少取3。为了使每阶振型都尽可能的得到两个平动振型和一个扭转振型,振型数最好为3的倍数。

振型数是否取够,根据结果文件WAQ.OUT给出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达到90%来确定。

如果选取的振型组合数已经达到结构层数的3倍,但是有效质量系数仍然小于90%,考虑结构方案是否合理。

2.3.6活荷信息

传给基础荷载不折减。

梁活荷不利位置最高层号

多层结构默认为最高层号,高层结构默认为0。仅对活荷载有效,雪荷载没有。

2.3.7调整信息

(1)调整信息1

1.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当活荷信息中的梁活荷载不利位置最高层号填0的时候,此处填写一个大于1的数,一般工程应该填入一个大于1的数,建议取1.2-1.2,如果梁活荷载不利位置最高层号填入了楼层数,则此处填1。

2.梁扭矩折减系数

对于现浇楼板结构,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时候,折减系数取值范围填0.4-1,建议一般取初始值0.4

3.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

用于框支剪力墙的转换结构中,根据经验,该刚度放大系数一般可取100左右,当然为了使设计保持一定的富裕度,也可以不考虑或者少考虑托墙梁刚度放大。使用该功能的时候,只需指定放大系数,托墙梁段的搜索程序自动完成。

4.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设计允许考虑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适当减小支座负弯矩,相应增大跨中正弯矩。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在0.8~1.0范围内取值。

此处指定的是全楼的混凝土梁的调幅系数,用户也可以在“设计模型前处理”→“特殊梁”中修改单根梁的调幅系数。另外,钢梁不允许进行调幅。

5. 梁端弯矩调幅方法

旧版程序在调幅时仅以竖向支座作为判断主梁跨度的标准,以竖向支座处的负弯矩调幅量插值出跨中各截面的调幅量。但在实际工程中,刚度较大的梁有时也可作为刚度较小的梁的支座存在。新版程序增加了“通过负弯矩判断调幅梁支座”的功能。程序自动搜索恒载下主梁的跨中负弯矩处,也将其作为支座来进行分段调幅。

6.梁的刚度调整

梁的刚度放大系数按照2010规范取值:按照规范进行取值,但是当次梁按照主梁输入的时候,主梁被分为若干段,此时程序计算的刚度放大系数偏小,因此推荐采用中梁刚度放大系数,中梁即两侧均与刚性楼板相连,定义为B K=2,程序会自动取边梁(仅与楼板一侧相连)的刚度放大系数为(1+B K)/2,对于不与楼板相连的独立梁,定为1。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菜单特殊梁中,可以指定楼层各个梁的刚度放大系数。砼矩形梁转T形(自动附加楼板翼缘)此时当次梁按照主梁输入的时候,主梁被分为若干段,自动计算的翼缘宽度会减小。

7. 梁刚度放大系数按主梁计算

当选择“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或“砼矩形梁转T形梁”时,对于被次梁打断成多段的主梁,可以选择按照打断后的多段梁分别计算每段的刚度系数,也可以按照整根主梁进行计算。当勾选此项时,程序将自动进行主梁搜索并据此进行刚度系数的计算。

个人觉得可以不勾选。

8.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设防烈度高的时候8、9度的时候多折减些,取值0.5,设防烈度低的时候可以少折减些6、7度可以取0.7,一般不小于0.5,一般工程取0.7。位移由风荷载控制的时候取大于0.8。(2)调整信息2

1. 按抗震规范第5.

2.5条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5条规定: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的剪重比不应小于表5.2.5给出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λ。

2. 弱/强轴方向动位移比例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5条条文说明中明确了三种调整方式:加速度段、速度段和位移段。当动位移比例填0时,程序采取加速度段方式进行调整;动位移比例为1时,采用位移段方式进行调整;动位移比例填0.5时,采用速度段方式进行调整。

3. 按刚度比判断薄弱层的方式

程序修改了原有“按抗规和高规从严判断”的默认做法,改为提供“按抗规和高规从严判断”,“仅按抗规判断”,“仅按高规判断”和“不自动判断”四个选项供用户选择。程序默认值仍为从严判断。

4.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自动进行调整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5.3条规定: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当勾选该参数时,对于受剪承载力不满足高规3.5.3条要求的楼层,程序会自动将该层指定为薄弱层,执行薄弱层相关的内力调整,并重新进行配筋设计。若该层已被用户指定为薄弱层,程序不会对该层重复进行内力调整。

采用此项功能时应注意确认程序自动判断的薄弱层信息是否与实际相符。

5.二道防线调整

考虑弹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调整系数

SATWE在V3.1版本增加了该项参数,而将以前的方法称之为规范方法。

结构的平面、立面布置复杂时,“高规”第8.1.4条给出的二道防线调整方法难以适用。“高规”第8.1.4条条文说明中指出,对框架柱数量沿竖向变化复杂的结构设计,应专门研究框架柱剪力的调整方法。

工程设计中存在更多复杂的情况,例如立面开大洞结构、布置大量斜柱的外立面收进结构、斜网筒结构、连体结构等,这些结构的第二道防线结构内力的调整均有必要专门研究计算。针对上述复杂结构的第二道防线结构内力调整问题,V3.1版程序提供了一种基于性能设计理念的新调整系数计算方法。其具体思路和研究方法可以参考“二道防线调整系数计

算”。

6.地震作用调整

读取时程分析地震效应放大系数:按照规范要求,对于一些高层建筑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验算。SATWE软件的弹性时程分析功能会提供分层分塔地震效应放大系数,为了方便用户直接使用结果,V3.1.2版程序添加了直接读取时程分析结果的功能。弹性时程分析计算完成后,点击“读取时程分析地震效应放大系数”按钮,程序自动读取弹性时程分析得到的地震效应放大系数作为最新的分层地震效应放大系数。

7.框支柱调整

什么是框支柱:

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的内力:勾选此项时候程序自动对于框支柱相连的梁的剪力和弯矩进行调整,具体可参考高规第10.2.17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0.2.17条规定:框支柱剪力调整后,应相应调整框支柱的弯矩及柱端框架梁的剪力和弯矩。程序自动对框支柱的剪力和弯矩进行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框架梁的剪力和弯矩是否进行相应调整,由设计人员决定,通过此项参数进行控制。

由于程序计算的0.2V0调整和框支柱的调整系数值可能很大,用户可设置调整系数的上限值,这样程序进行相应调整时,采用的调整系数将不会超过这个上限值。

程序缺省0.2V0调整上限为2.0,框支柱调整上限为5.0,可以自行修改。

2.3.8设计信息

(1)设计信息1

1.结构重要性系数

和结构的安全等级有关,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不应小于0.9,地震设计状况下应取1.0。

在结构工程说明里面有,很重要,影响荷载和配筋参数。

2.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建议构件连接采用全焊接的时候用1.0,螺栓连接采用0.85。

3.梁按压弯计算的最小轴压比

梁承受的轴力一般较小,默认按照受弯构件计算。实际工程中某些梁可能承受较大的轴力,此时应按照压弯构件进行计算。该值用来控制梁按照压弯构件计算的临界轴压比,默认值为0.15。

一般工程采用默认值。

4.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11.3.6条规定: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由于软件中对框架梁端截面按正、负包络弯矩分别配筋(其它截面也是如此)。在计算梁上部配筋时并不知道可以作为其受压钢筋的梁下部的配筋,作《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11.3.1条的受压区高度验算时,考虑到应满11.3.6条的要求,程序自动取梁上部计算配筋的50%或30%作为受压钢筋计算。计算梁的下部钢筋时也是这样。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建议勾选本项。

5.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按照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抗震设计的时候,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数量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当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百分之50的时候,说明结构中的剪力墙的数量偏少,框架承担较大的地震作用,因此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按照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3条规定: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当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时,框架部分的轴压比需要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勾选此选项后,程序将一律按纯框架结构的规定控制结构中框架柱的轴压比,除轴压比外,其余设计仍遵循框剪结构的规定。

在satewe的计算结果文件WV02Q.OUT文件中查看。

个人认为当有剪力墙的时候考虑。

6.按混凝土规范B.0.4条考虑柱二阶效应

对排架结构柱,应该勾选此项。

7.执行混凝土结构规范的有关规定?

8.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

一般结构可以不勾选此选项。而对于异形柱框架结构,宜选择梁段刚域,柱端刚域暂时不建议采用。当考虑了梁端负弯矩调幅以后,不考虑节点刚域。当考虑了节点刚域以后,施工图中不应该考虑。

9.梁按高规5.2.3-4条进行简支梁控制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5.2.3-4条规定: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

10.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程序按单偏压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柱两个方向的配筋;按双偏压计算:程序按双偏压计算公式计算柱两个方向的配筋和角筋。对于用户指定的“角柱”,程序将强制采用“双偏压”进行配筋计算。

11.一阶、二阶弹性设计方法

《高钢规》7.3.2条第1款条文指出“结构内力分析可采用一阶线弹性分析或二阶线弹性分析。当二阶效应系数大于0.1时,宜采用二阶线弹性分析。二阶效应系数不应大于0.2”。

12.二阶效应计算方法

“直接几何刚度法”即旧版考虑P-DELTA效应.

“内力放大法”可参考《高钢规》JGJ 99-2015 7.3.2条第2款及《高规》5.4.3条,程序对框架和非框架结构分别采用相应公式计算内力放大系数。

当选中“一阶弹性设计方法”时,允许选择“不考虑”和“直接几何刚度法”,当选中“二阶弹性设计方法”时,允许选择“直接几何刚度法”和“内力放大法”。

13.柱长度系数置1.0

采用一阶弹性设计方法时,应考虑柱长度系数,用户在进行研究或对比时也可勾选此项将长度系数置1,但不能随意将此结果作为设计依据。当采用二阶弹性设计方法时,程序强制勾选此项,将柱长度系数置1,可参考《高钢规》JGJ 99-2015 7.3.2条第2款。

2.3.9材料信息

钢筋信息里梁板柱的箍筋信息要看结构工程说明的规定。

2.3.10荷载组合

2.3.11地下室信息

2.2.12性能设计

最新pkpm设置参数说明汇总

2011P K P M设置参数 说明

2011PKPM 设计参数 PMCAD设计参数 a.总信息 1.结构体系(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剪力墙,断肢剪力墙,复杂高层,砌体,底框)。 2.结构主材(钢筋混凝土,砌体,钢和混凝土)。 3.结构重要性系数(《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7.1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及以上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混凝土规范3.2.3(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安全等级一级1.1,二级1,三级0.9;对地震设计状况下取0.9)。 4.底框层数,地下室层数按实际选用。 5.梁柱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3.4.1及表 9.2.1)。 6.与基础相连的最大楼层号,按实际情况,如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取1。7.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一般取(0.85—0.9)《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5.2.3条文中有说明(装配整体式框架梁取0.7~0.8,现浇框架梁取0.8~0.9)。 8. 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50年取值1,100年取值1.1)。 b.材料信息 1.混凝土容重取 26-27,全剪力墙取27,取25时需输入粉刷层荷载。 2.钢材容重取 78。 3.梁柱主筋类别,按设计需要选取。优先采用三级钢,可以节约钢材。

c.地震信息 1.重庆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见抗震规范附录A)。 2.场地类别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划分四类。3. 框架抗震等级根据抗规6.1.2确定(框架结构6度设防时,小于24m四级,大于24m三级;框剪结构小于60m四级,大于60m三级)。 4. 计算阵型个数(阵型个数一般可以取阵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90%所需的阵型数。通常阵型个数取值应不小于3,且为3的倍数,计算后应查看计算书WZQ.OUT,检查X和Y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不大于需要重新增加阵型个数重新计算) 5. 周期折减系数(目的是为了考虑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刚度对周期的影响;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实心粘土砖墙时,框架结构取0.6~0.7,框剪取0.7~0.8,剪力墙取0.9~1.0;如采用轻质填充材料,折减系数应按实际情况不折减或者少折减)。 d.风荷载信息 1. 风压(重庆地区根据荷载规范附录D.4取50年风压为0.4)。 2.地面粗糙度类别(结构荷载规范7.2.1。A: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3.沿高度体型分段数及体型系数(现代多高层结构立面变化较大,不同的区段的体型系数可能不一样,程序允许分段输入不同的体型系数及每段最高楼层号,一个建筑最多可以设三个体型系数;圆平面建筑取0.8、高宽比不大于4的矩形、方形、十字形建筑取1.3,其他的参看高层3.2.5规定)。 SATWE设计参数 a.总信息

PKPM SATWE参数设置讲解

SATWE参数设置 一: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一般为缺省。若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大 于15度则回填。 2、混凝土容重(KN/m3):砖混结构25 KN/m3,框架结构26KN/m3。 3、刚才容重(KN/m3):一般情况下为78.0 KN/m3(缺省值)。 4、裙房层数: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裙房层数,需要人工指定。应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包括地下室),例如:地下室3层,地上裙房4层时,裙房层数应填入7。 5、转换层所在层号:应按PMCAD楼层组装中的自然层号填写,例如:地下室3层,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时,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5.程序不能自动识别 转换层,需要人工指定。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即 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3层或3层以上转换。 6、嵌固端所在层号:无地下室时输入1,有地下室时输入(地下室层数 +1)。 7、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入。 8、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一般为缺省值1。 9、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SATWE中转换层缺省不作为薄弱层,需要人工指定。如需将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可将此项打勾,则程序自动将转换层号添加 到薄弱层号中,如不打勾,则需要用户手动添加。此项打勾与在“调整信息” 页“指定薄弱层号”中直接填写转换层层号的效果是完全一致的。 10、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一般仅在计算位移比和周期比时建 议选择。在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时不选择。 11、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一般情况不选取,按强制刚性板假定 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考虑。特别是对于板柱结构定义了弹性板3、6情况。但已选择对所有楼层墙肢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话此条无意义。 12、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一般为缺省勾选。不勾选的话位 移偏小。 13、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应勾选,使得墙的无效翼 缘部分内力计入框架部分,实现框架,短肢墙和普通强的倾覆力矩结果更合理。 14、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相当于强制刚性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自动实现梁板边界变形协调,计算结构符合实际受力情况,应勾选。 15、墙元侧向节点信息:这是墙元刚度矩阵凝聚计算的一个控制参数,程 序强制为“出口”,即只把墙元因细分而在其内部增加的节点凝聚掉,四边上 的节点均作为出口节点,使得墙元的变形协调性好,分析结果更符合剪力墙的 实际。 16、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 17、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18、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1)一般不允许不计算恒活荷载,也较少选一次性加载模型; 2)模拟施工加载1模式:采用的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该模型应用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但不使用与有吊柱的情况;

PKPM参数设置及依据

模块一、PMCAD 一、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 1、楼层定义---本层信息 注意此处梁柱钢筋类别必须改为设计所采用类别, 否则在梁柱施工图模块出图时非所选(即此处类别 决定了电脑出施工图的钢筋类别)。 因此原则上建模时就应在此准确输入各种信息,可 以避免后面形形色色的麻烦 2、楼面恒活 是否计算活载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 第一项通常勾选,第二项可以不选,也可以选, 建议勾选,即由电脑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在后 面荷载输入时只需考虑额外的自重,这样的话可以 避免板厚改变或者多种板厚时引起输入多种恒载的 不便 3、设计参数 、总信息

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 结构、复杂高层、砌体结构、底框结构 常用的结构体系均已包括,但不包括钢结构、混合 结构 结构主材-------钢筋混凝土、砌体、钢和混凝土 但是上面的结构体系会用到钢和混凝土这种主材 吗 结构重要性系数、、 参见《混凝土规范》条的规定 底框层数--------软件提供了最多四层的底框层 地下室层数--------软件提供了最多四层的地下 室 与基础相连的最大楼层号---------指的是建筑坡 地上的建筑,输入的楼层号所在层以上的柱或墙可 以悬空布置,PK、TAT、SATWE计算时自动考虑为 固定端,软件提供了最大楼层号20 梁柱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参见《混凝土规 范》条的规定 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参见《混凝土规 范》条 、材料信息

混凝土容重---------考虑构件表面的抹灰取 28KN/M3 钢材容重---------默认取为78KN/M3 墙主筋类别 墙水平分布筋类别 墙竖向分布筋类别 墙水平分布筋间距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梁柱箍筋类别 此处有几个问题需澄清: 墙主筋和水平分布筋、竖向分布筋的概念区别 水平分布筋间距而为何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墙主筋指的难道是边缘构件的主筋吗 、地震信息 设计地震分组--------参见《抗震规范》附录A 地震烈度--------参见《抗震规范》附录A 场地类别--------参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关于 场地与地基地震效应评价 框架抗震等级--------某些特殊结构需提高的软 件考虑自动提高,有待检验 剪力墙抗震等级--------某些特殊结构需提高的 软件考虑自动提高,有待检验

SATWE参数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采取隐含值0,当大于15°根据《抗规》5.1.1-2重算。 2)混凝土容重:隐含值25。一般按结构类型取值:框架结构25.5;框剪结构26;剪力墙 结构重度27。) 3)钢材容重:隐含值78。 4)裙房层数:根据实际情况。 5)转换层所在层号:按自然层号填输,含地下室的层数。(该指定只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 部位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整提供信息,同时,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三层时,程序自动对落地剪力墙、框支柱抗震等级增加一级,对转换层梁、柱及该层的弹性板定义仍要人工指定。) 6)嵌固端所在层号:1:判断地下一层侧向刚度是否大于地上一层侧向刚度2倍,当满足 顶板嵌固要求可指定地下室顶板为嵌固端,此时一层二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1.5;2:当不满足地下室顶板嵌固时,可指定地下室底板或地下一、二层为嵌固端。实际工程中如实输入地下室层数,嵌固均选地板(输入1结果偏安全)。 7)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 8)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可取2.0,对于框支结构和其他复杂结构、短肢剪力墙可取 1.0~1.5。 9)弹性板细分最大控制长度: 10)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计算楼层位移比,结构层间位移比和周期比时应勾 选;计算结构内力与配筋计算时不应勾选。 11)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PKPM2010强制地下室楼面板(包括自定义的弹性板)

为刚性楼板.因此必须勾选此项。 12)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因此必须勾选此项。 13)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默认不勾选。 14)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勾选。 1)结构材料信息:据实填写。 2)结构体系:据实填写。 3)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一次性加载:整体刚度一次加载,适用于多层结构、有上传荷载的 情况;模拟施工加载1:整体刚度分次加载,可提高计算效率,但与实际不相符;模拟施工加载2:整体刚度分次加载,但分析时将竖向构件的刚度放大10倍,是一种近似方法,改善模拟施工加载1的不合理处,是结构传给基础的荷载比较合理;模拟施工加载3:分层刚度分次加载,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一次性加载:主要用于多层结构、钢结构和有上传荷载(例如吊柱)的结构。模拟施工加载1:适用于多高层结构。模拟施工加载2:仅可用于框筒结构向基础软件传递荷载(不要传递刚度)模拟施工加载3:适用于多高层无吊车结构,更复合工程实际情况,推荐使用。 4)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水平风荷载。 5)地震作用计算信息:计算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抗规》3.1.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 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抗规》5.1.6,“6度时的建筑(不规则建筑及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以及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6度时不规则建筑及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7度和7度以上的建筑结构(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除外),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抗规》5.1.1,“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高规》4.3.2,“8度、9度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高规》10.2.6,“8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尚应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高规》10.5.2,“8度抗震设计时,连体结构的连接体应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注意事项:8(9)度地区大跨度结构一般指看度不小于24m(18m),长悬臂构件指悬臂板不小于2(1.5)m,悬臂梁不小于6(4.5)m。 6)结构所在地区:全国。 7)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式: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

新版本SATWE前处理参数的设置技巧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PMCAD模型是否在SATWE模型里旋转,风力迎风面积不是最大需旋转。混凝土容重:剪力墙结构取27,框架结构取26. 裙房层数:裙房屋顶层在SATWE模型中的层号,模型第一层为1,无裙房为0。 转换层所在层号:转换层在模型第一层为1,无转换层为0。 嵌固端所在层号:基础嵌固为1;1层地下室,顶板为嵌固部位,填2.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位移结果文件,必须选此项;配筋计算,不能选此项。 强制刚性楼板保留抗弯刚度:一般不选;选此项层间位移角会变小。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默认选,影响连梁剪力,选此项连梁剪力会变小。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填“模拟施工加载3”;模型有转换桁架时,还需填 “一次性加载”,否则桁架内力偏小。 “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法:选楼层剪力差方法,抗规P272

(1)注意箍筋强度HPB300,HPB235 (2)墙水平分布筋间距:一般200。 (3)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填~,影响墙暗柱配筋 (4)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填~,影响墙暗柱配筋

(1)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一般为50年基本风压,荷载规范修正系数 (2)X,Y结构基本周期:大于相对应的平动系数X>,Y>的周期 振型号周期转角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 + ) 2 ( + ) (3)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混凝土,房屋钢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 (4)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高规4.2.2,大于60米,取 (5)舒适度验算风压/阻尼比(%):高规3.7.6 10年一遇风压阻尼比混凝土,混合结构~(6)是否考虑风振: 高层考虑,多层按荷载规范7.4.1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的房屋

PKPM 设计参数

楼层组装—设计参数 a.总信息 1.结构体系(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剪力墙,断肢剪力墙,复杂高层,砌体,底框)。 2.结构主材(钢筋混凝土,砌体,钢和混凝土)。 3.结构重要性系数(《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7.1 ,混凝土规范3.2.3)。4.底框层数,地下室层数按实际选用。 5.梁柱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3.4.1及表9.2.1)。6.与基础相连的最大楼层号,按实际情况,如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取1。 7.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一般取(0.85—0.9)《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2.3条文中有说明。 b.材料信息 1.混凝土容重取 26-27,全剪力墙取27,取25时需输入粉刷层荷载。 2.钢材容重取 78。 3.梁柱主筋类别,按设计需要选取。优先采用三级钢,可以节约钢材。 SATWE设计参数 a.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通常采用默认值。(逆时针方向为正,当需进行多方向侧向力核算时,可改变次参数) 2.混凝土容重取 26-27,钢材容重取 78。 3.裙房层数,转换层所在层号,地下室层数,均按实际取用。(如果有转换层必须指定其层号)。 4.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这是在墙元细分时需要的一个参数,对于尺寸较大的剪力墙,在作墙元细分形成一定的小壳元时,为确保分析精度,要求小壳元的边长不得大于给定限值Dmax,程序限定1.0≤Dmax≤5.0 ,隐含值为Dmax=2.0 , Dmax对分析精度略有影响,但不敏感,对于一般工程,可取Dmax=2.0 ,对于框支剪力墙结构, Dmax可取略小些, 例如Dmax=1.5或1.0 。 5.对所有楼板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在计算结构位移比时选用此项,除了位移比计算,其他的结构分析、设计不应选择此项)。 6.墙元侧向节点信息:这是墙元刚度矩阵凝聚计算的一个控制参数,若选“出口”,则只把墙元因细分而在其内部增加的节点凝聚掉,四边上的节点均作为出口节点,墙元的边形协调性好,分析结果符合剪力墙的实际,但计算量大。若选“内部”则只把墙元上、下边的节点作为出口节点,墙元的其他节点均作为内部节点被凝聚掉,这时,带动口的墙元两侧边中部的节点为变形不协调点。这是对剪力墙的一种简化模拟,其精度略逊于前者,但效率高,实用性好。在为配筋而进行的工程计算中,对于多层,由于剪力墙较少,应选择“出口”,对于高层,由于剪力墙较多,工程规模较大,可选“内部”。 7.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有填充墙钢结构,无填充墙钢结构,砌体结构),根据结构材料的不同进行选择。 8.结构体系(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剪力墙,断肢剪力墙,复杂高层,板柱剪力墙),根据结构体系的不同进行选择。 9.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不计算恒活荷载(不计算竖向力),一次性加载(按一次加载方式计算竖向力),模拟施工加载1,模拟施工加载2]。 “模拟施工加载1”方式较好地模拟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逐层加载,逐层找平

SATWE参数选取原则(第三版)

SATWE参数选取原则(第三版) SATWE 2010版(2013年10月版本) 一、总信息: 1.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取0度;(如周期计算结果中显示最大地震力方向与主坐标夹角 大于15°,应在斜交抗侧力构件中输入角度,此处不必改动) 2. 混凝土容重:框架、框架-剪力墙取26;剪力墙及框筒结构取27;计算地下室底板配筋时 取0; 3. 钢材容重:78; 4. 裙房层数:按实际计算层数输入(应计入地下室的层数); 5. 转换层所在层号:此参数为针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及“底层带托柱转换层的筒体” 而设置。对于部分构件的局部转换,只需要在特殊构件定义中设置转换构件即 可,不必在此设置转换层号;此层号为PMCAD中的自然层号,包括地下室; (转换层自动默认为薄弱层)

6. 嵌固端层号:若嵌固端在基础上就为“1”,若嵌固端为地下室顶板则为“地下室层数+1”。 7. 地下室层数:除了对风荷载作用、地震作用及内力调整有关系外,该参数对高位转换的判 别影响很大,应准确输入该参数(应注意地下室层数的判断); 8. 对所有楼层采用刚性楼板假定:除内力及配筋计算以外,均勾选“是”; 注:进行内力和配筋计算时,部分特殊的结构应在特殊构件定义中修改弹性板的类型,如板柱结构应定义弹性板6、厚板结构应定义弹性板3、楼面开大洞时应 定义弹性膜。 9. 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地下室有跃层构件或开大洞时,可取消勾选; 10.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一般勾选,若连梁抗剪超限,可不勾选进行计算; 11.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一般应勾选;(砼规中9.4.3条有相关承载力计 算内容,程序参照此条考虑到倾覆力矩上,此条对倾覆力矩比有轻微影响)12.弹性板与梁变性协调:替代上个版本的“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保留楼板平面外刚度”,应 勾选; 13.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类型填写; 14.结构体系:按实际填写;仅设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应按框架结构填写,底层带托柱转 换层的筒体仍按框筒或筒中筒结构输入,选砌体结构和底框结构无效; 15.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一般采用模拟施工加载3,如遇到有转换层、跃层柱、长悬挑或吊柱 等情况时,应注意修改加载的次序和层数。有吊柱的结构、钢结构及体育场馆 等应采用模拟施工加载1。计算基础时,尤其是框剪、框筒结构时,采用模拟 施工加载2;(如有特殊结构,勾选“自定义施工顺序”进行人工排序) 16.风荷载计算信息:一般结构选择“计算水平风荷载”即可,对于一些空旷建筑、体育馆及 轻钢屋面等结构选择“计算特殊风荷载”; 17.地震作用计算信息:一般建筑“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即可。对于规范规定的需要考虑竖向 地震的建筑按以下原则选择:多层建筑选择“计算水平和规范简化方法竖向地 震”,高层建筑选择“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地震”; 18.特征值求解方式:在选择“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地震”时此项方可激活,一般情况 不需考虑。“整体求解”考虑三向振动的耦联,但有效质量系数不易达到90%, 应增加振型数;“独立求解”不能体现耦联关系,但易满足有效质量系数的要 求; 19.“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式:一般工程均选择“楼层剪力差方法”; 20.结构所在地区:按项目所在地区填写,分为全国、上海和广东;

PKPM相关参数设定

一总信息 A)水平力与整体坐标角: B)1.一般情况下取0度,平面复杂(如L型、三角型)或抗侧力结构非正交时,理应分别按各抗侧力构件方向角算一次,但实际上按0、45度各算一次即可;当程序给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时,可按该方向角输入计算,配筋取三者的大值。 C)2.根据抗震规范5.1.1-2规定,当结构存在相交角大于15度的抗侧力构件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若程序提供多方向地震作用功能时,应选用此功能。 D)砼容重: E)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面的影响应大于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影响不同,一般按结构类型取值: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0,地T U V W X)1:内部节点:一般选择内部节点,当有转换层时,需提高计算精度时,可以选取外部节点。Y)2:外部节点:按外部节点处理时,耗机时和内存资源较多。 Z)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AA)1:一次性加载计算:主要用于多层结构,而且多层结构最好采用这种加载计算法。因为施工的层层找平对多层结构的竖向变位影响很小,所以不要采用模拟施工方法计算。 BB)2: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就是按一般的模拟施工方法加载,对高层结构,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但是对于“框剪结构”,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在导给基础的内力中剪力墙下的内力特别大,使得其下面的基础难于设计。于是就有了下一种竖向荷载加载法。 CC)3:模拟施工方法2加载:这是在“模拟施工方法1”的基础上将竖向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10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计算。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均匀合理,可以避免墙的轴力远远大于柱的轴力的不

pkpm及SATWE参数设置个人总结

一、pkpm参数设置 1、材料信息的定义 本层信息里设置混凝土钢筋的强度等级,局部不同的可以在材料强度里特殊定义(也可以在后续SATWE里定义特殊构件的时候定义) 2、设计参数 注意:

(1)、有地下室的按地下室情况如实填写,当无地下室的时候,第一层为地梁,柱子像下伸,这一层计算的时候也定义为地下室(2)、计算指标的时候地下室一般不组装,计算地下室的梁柱配筋的时候再组装 (1)、混凝土容重:如果输楼板荷载的时候没有考虑抹灰找平层等,此处一般输27,若输荷载时考虑了,则可输25; (2)、钢截面净毛面积比值:钢构件截面净面积与毛面积的比值。净面积是构件去掉螺栓孔之后的截面面积,毛面积就是构件总截面面积。软件默认取值为0.5,经验值0.85,轻钢结构最大可以取到0.95,框架的可以取到0.9(当然这些和钢材的厚度负差、钢构件上面的开孔面积、焊接质量等等都有关系)

(1)计算阵型个数,取3的倍数,一般取楼层数的3倍;也可以在后续SATWE参数里不按阵型个数计算,按达到有效质量系数多少来计算(规范规定至少90%) (2)周期折减系数,考虑隔墙对刚度的影响,隔墙越多,对刚度贡献越大,周期越小,折减系数就越小,根据《高规》第4章最后一页确定 其他参数如实填写

二、SATWE参数设置(V3.2为例) 前面pkpm设置了的参数会自动读取到SATWE里,因此可以在这里设置前面未设置的参数,检查前面已经设置了的参数。 1、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第一次计算不输入,计算后,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角度大于15°后,填入该度数再重新计算。

(2)如实填写

Satwe参数的设置--绝对很详细_史上最全

最全Satwe参数设定 1、总信息: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系夹角:0 根据抗规(GB50011-2001)5.1.1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承担;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当计算地震夹角大于15度时,给出水平力与整体坐标系的夹角(逆时针为正),程序改变整体坐标系,但不增加工况数。同时,该参数不仅对地震作用起作用,对风荷载同样起作用。 通常情况下,当Satwe文本信息“周期、振型、地震力”中地震作用最大方向与设计假定大于15度(包括X、Y两个方向)时,应将此方向重新输入到该参数进行计算。 混凝土容重:26 本参数用于程序近似考虑其没有自动计算的结构面层重量。同时由于程序未自动扣除梁板重叠区域的结构荷载,因而该参数主要近似计算竖向构件的面层重量。 通常对于框架结构取25-26;框架-剪力墙结构取26;剪力墙结构,取26-27。 1.3钢容重:78 一般情况下取78,当考虑饰面设计时可以适当增加。 1.4裙房层数:按实际填入 混凝土高规(JGJ3-2002)第4.8.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 同时抗规(GB50011-2001)6.1.10条条文说明要求:带有大底盘的高层抗震墙(筒体)结构,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地下室顶板以上H/8,向下延伸一层,大底盘顶板以上至少包括一层。裙房与主楼相连时,加强部位也宜高出裙房一层。 本参数必须按实际填入,使程序根据规范自动调整抗震等级,裙房层数包括地下室层数。 1.5转换层所在层号:按实际填入

PKPM-SATWE参数信息设置

SATWE 计算参数选择 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0 初始值为0,satwe可以自动计算出这个最不利方向角,并在wzq.out中输出。如果这个角大于15度,可根据把这个角度作为地震作用的方向角重新进行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的影响。 地震沿着不同的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应的大小一般也不同。结构地震反应是地震作用方向角的函数(逆时针为正)。 2混凝土容重:26kN/m2 在自重荷载有利的情况下,要取25kN/m2 3钢材容重:78 kN/m2 4裙房层数:按实际情况。 高规及抗规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因此该数必须给定。 5转换层所在层号:按实际情况。 抗规3.4.3规定;高规10.2.6规定 6地下室层数:按实际情况。 7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1 程序限定1.0-5.0之间,隐含值为2.0,该值对分析精度略有影响,但不敏感,对于一般工程,可取隐含值,对于框支剪力墙结构,可取的略小一些,取1.5或1.0。 8对所有楼板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位移计算(周期计算)必须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得到,而构件设计(配筋)应采用弹性楼板计算。9后面三个基本按默认

10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 剪力墙结构与框剪结构细分要看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百分比(抗规)是否大于50% 11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一般选择“模拟施工方法3” 当计算框架-剪力墙等柱墙混用的结构的基础时选择“模拟施工方法2”。如有竖吊构件(如吊柱),必须选择“一次性加载。 5.1.9、高层建筑进行重力荷载作用效应分析时,柱、墙轴向变形宜考虑施工过程的影响。施工过程的模拟可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简化方法。 “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就是按一般的模拟施工方法,对于高层结构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但这是在"基础嵌固约束"假定前提下的计算结果,未能考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结构构件内力的影响。若结构地基无不均匀沉降,上述分析结果更能较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但若结构地基有不均匀沉降,上述分析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尤其对于框剪结构,外围框架柱受力偏小,而剪力墙核心筒受力偏大,并给基础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 “模拟施工方法2”加载:在模拟施工方法1的基础上将竖向构件(墙、柱)的侧向刚度增大10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计算,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均匀合理,可以避免墙的轴力远远大于柱的轴力的不合理的情况,由于竖向刚度放大,使水平梁的两端的竖向位移差减少,从而使其剪力减少,这样就削弱了楼面荷载因刚度不均而导致的内力重分配,所以这种方法更接近于手算。 12风荷载计算信息:选择“计算风荷载”。 13地震作用计算信息:一般选择“计算水平地震力”。 当满足下面规定时,选择“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力”。多层建筑: 《抗规》5.1.1.4、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高层建筑: (强规)3.3.2、高层建筑结构应按下列原则考虑地震作用:…… 3、8度、9度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4、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PKPM如何调整参数和选用(完整版)

2010版SATWE计算参数选用 一、2010版计算参数的选用(PKPM及SATWE): 免责声明:炒饭个人总结,仅用作参考。以下内容需与PKPM2010版satwe说明书结合使用。参数在PKPM中如何实现需参考satwe说明书。 1、总信息: A、“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此参数一般不做修改。而是将周期计算结果中输出的“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角”填到“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 B、PM里的“混凝土容重”框架取26,剪力墙取27。(现在版本软件PM与SATWE的“混凝土容重”联动),故在PM中布置楼面恒载时一般不勾选“自动计算现浇板厚”,恒载输入数值为“人工计算板自重+装修荷载重”。 C、“钢材容重”暂时默认78,未研究。 D、“裙房层数”此参数仅用来判定底部加强区:即对剪力墙和框剪结构PKPM总是将裙房以上一层作为加强区判定的一个条件。框架结构均可输入0,其他结构未研究。此参数包含地下室层数。(如3层地下室,4层裙房,此参数应输入7。) E“转换层所在层号”含地下室层数,详见2010satwe说明书,未深入研究。 F、“嵌固端所在层数”自然地面为嵌固端时填“1”,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填“地下室层数+1”。 G、“地下室层数”按实际输入。 H、“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取“1”。影响计算精度,对含剪力墙的结构有影响。 I、“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仅在计算位移比和周期比时勾选,其他不勾选。J、“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勾选。 K、“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此参数本人尚不能合理选择,只把网上比较后的结果贴出来。勾选该参数后,结构周期减小,连梁内力增大,内力平衡校核轴力。 L、“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勾选。对于L型、T型等截面形式,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墙段称为翼缘,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墙段称为腹板,翼缘可以区分为有效翼缘和无效翼缘两部分。无效翼缘内力计入框架,这对于结构中框架、短肢墙、普通墙的倾覆力矩指标计算,通常更为合理。 M、“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勾选。梁细分后弯矩变的平缓,计算结果更加合理。 N、“结构材料信息”如实填写 O、“结构体系”如实填写 P、“恒活荷载计算信息”《PKPM从入门到精通》推荐使用模拟施工加载3。但本人尚未弄明白。 Q、“风荷载计算信息”大部分工程选择计算水平风荷载即可。 R、“地震作用计算信息”一般选择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结合抗规5.1.1和高规4.3.2确定是否计算竖向地震作用。高规比抗规对此条的要求严一个等级。 S、“规定水平力”一般选“规范方法”。规范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结构,节点地震作用CQC组合方法适用于极不规则结构,即楼层概念不清晰,剪力差无法做的结构。 2、风荷载信息: 地震区无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均应输入风荷载,体形复杂的高层建筑应考虑不同方向风荷载作用,结合“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进行多次计算取大值。 A、“地面粗糙度”简单来说海边A类,郊区B类,城市C类,大城市D。 B“修正后的基本风压”许昌一般建筑取0.4(n=50)。

【设计必看】PKPM satwe参数详解及设置

目录 SATWE参数设置篇 (4) 一、总信息 (4) 0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4) 02.混凝土和钢材容重 (4) 03.裙房层数 (4) 04.转换层所在层号 (4) 05.地下室层数 (5) 06.嵌固端所在层号 (5) 07.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 (5) 08.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5) 09.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6) 10.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 (6) 11.结构材料信息 (6) 12.结构体系 (6) 13.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6) 14.施工次序 (6) 15.风荷载计算信息 (6) 16.地震作用计算信息 (6) 17.结构所在地区 (7) 二、风荷载信息 (7) 01.地面粗糙度类别 (7) 0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7) 03.结构基本周期 (7) 04.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7) 05.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8) 06.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阻尼 (8) 07.顺风向风振 (8) 08.水平风体型系数 (8) 09.特殊风体型系数 (8) 10.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 (8) 三、地震信息 (9) 01.结构规则性信息 (9) 02.设计地震分组、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9) 03.场地类别 (9) 04.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框架抗震等级 (9) 05.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9) 06.中震(或大震)设计 (11) 07.考虑偶然偏心 (11) 08.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11) 09.振型数 (11)

10.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 (12) 11.周期折减系数 (12) 12.结构的阻尼比 (12) 13.特征周期、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用于12层以下...影响系数最大值 . (13) 14.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 (13) 四、活荷信息 (14) 01.柱、墙设计时活荷载、传给基础的活荷载 (14) 02.梁活荷不利布臵最高层号 (14) 03.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15) 04.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15) 五、调整信息 (15) 01.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15) 02.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15) 03.梁扭矩折减系数 (15) 04.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 (15) 05.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16) 06.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16) 07.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16) 08.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17) 09.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17) 10.指定加强层个数及相应的各加强层层号 (17) 11.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 (17) 12.指定薄弱层个数、各薄弱层层号 (17) 13.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17) 14.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18) 15.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起算层号及放大系数 (18) 16.0.2V0调整 (18) 六、设计信息 (18) 01.结构重要性系数 (18) 02.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18) 03.考虑P-△效应 (18) 04.按高规或者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19) 05.钢柱计算长度系数按有侧移计算 (19) 06.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19) 07.结构中框架部分轴压比按照纯框架的规定采用 (19) 08.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条 (19) 09.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规定时,一律设臵构造边缘构件 (20) 10.指定的过渡层个数及层号 (20) 11.柱配筋计算原则 (20) 12.保护层厚度 (20) 13.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 (20) 七、配筋信息 (21) 01.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21) 02.墙水平分布筋间距 (21)

结构设计之SATWE参数设置

前处理注意事项 1、按构件原型输入:按柱、异形柱、梁、墙(含开洞)构件原型输入,没有楼板的房间要开洞,不要把TAT薄壁柱理论对结的简化带入。 2、轴网输入:删除各层无用的网点,利用偏心布置构件功能,消除短梁、短墙、柱内多节点。PMCAD的数据检查要通过。SATWE数据报告提示的问题要消除。 3、柱、梁截面形式及材料:附录A中的15种截面类型,程序可计算自重。范例外的自重需用户输入。 4、板―柱结构输入:柱网需输入截面为100X100的虚梁。 5、厚板转换层输入:柱网需输入截面为100X100的虚梁。层高以板厚的1/2划分。 6、错层结构输入: A、框架错层:在PM中调整梁端高,含斜梁。 B、剪力墙错层:由于PM以楼板划分层,可在错层中局部布板。 C、多塔层高不同:把形成的塔虚层中楼板去掉。 关于整理SATWE设计参数便览的说明 设计参数的合理确定至关重要,以便览的方式整理其目的是在SATWE的操作中,可据本便览比较快的定下来。SATWE的设计参数,用户手册有一些说明,但分散在多处且过于简单,很不好用。论坛里也有许多帖子,但总觉得系统性、实用性有些不足。 SATWE前处理----接PM生成SATWE数据菜单共13项,重点是1、2两项。 由于水平有限在整理中肯定会出现不足和错误,欢迎斧正。更欢迎参与。 SATWE参数便览之总信息 1、水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采用隐含值0,经计算后,当大于15度时,填入计算 值重算。 2、混凝土容重:隐含值25。构件自重计算梁板、梁柱重叠部分都未扣除,框架结构可行,剪力墙、板柱结构偏小。 3、钢材容重:隐含值78。可行。 4、裙房层数:指地上的周边都有的群房。当主体一面或多面无裙房时,风荷载需个案处理。 5、转换层所在层号:按自然层号填输,含地下室的层数。 6、地下室层数:按地下层数填输,当一面或多面临空时,填土侧压力需个案处理。 7、墙元细分控制最大控制长度:墙元长度太大则计算精度无法保证,可采用隐含值。 8、对所有楼层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位移计算时,不论是否开大洞或不规则,必须是刚性板假定。内力计算时,则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设为刚性板。 9、墙元侧向节点信息:一般工程选“出口”,剪力墙数量多的高层结构宜选“内部”。选“内部”时,计算精度会有一点点降低,但速度要快很多。 10、结构材料信息:共5个选项:钢筋砼结构;钢与砼混合结构;有填充墙钢结构;无填充墙钢结构;砌体结构。按含义选取,砌体结构用于底框结构。 11、结构体系:按结构布置的实际状况确定。共分: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复杂高层结构、砖混底框结构、共9种类型。确定结构类型即确定与其对应的有关设计参数。 12、恒、活载计算信息:“不计算恒、活荷载”即计算竖向力。“一次性加载”可用于多层。“模拟施工荷载1”用于高层结构计算,“模拟2”仅用于高层基础计算。 13、地震作用计算信息:共3个选项:不计算地震作用,很少出现;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用于6-8度区;计算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用于九度区。 SATWE参数便览之风荷载信息

PKPM相关参数设定

P K P M相关参数设定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一总信息 A)水平力与整体坐标角: B)1.一般情况下取0度,平面复杂(如L型、三角型)或抗侧力结构非正交时,理应分别按各抗侧力构件方向角算一次,但实际上按0、45度各算一次即可;当程序给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时,可按该方向角输入计算,配筋取三者的大值。 C)2.根据抗震规范5.1.1-2规定,当结构存在相交角大于15度的抗侧力构件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若程序提供多方向地震作用功能时,应选用此功能。 D)砼容重: E)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面的影响应大于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影响不同,一般按结构类型取值: F)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 G)重度 26 27 28 H)钢材容重:一般取78,如果考虑饰面设计者可以适量增加。 I)裙房层数:

J)1:高规第4.8.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因此该数必须给定。 K)2:层数是计算层数,等同于裙房屋面层层号。 L)转换层所在层号: M)1:该指定只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整提供信息,同时,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三层时,程序自动对落地剪力墙、框支柱抗震等级增加一级,对转换层梁、柱及该层的弹性板定义仍要人工指定。(层号为计算层号) N)地下室层数: O)1:程序据此信息决定底部加强区范围和内力调整。 P)2:当地下室局部层数不同时,以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 Q)3:地下室一般与上部共同作用分析; R)4:地下室刚度大于上部层刚度的2倍,可不采用共同分析; S)5:地下室与上部共同分析时,程序中相对刚度一般为3,模拟约束作用。当相对刚度为0,地下室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不考虑风作用。当相对刚度为负值,地下室完全嵌固

2010版pkpm中Satwe参数设置规范对照版(绝对经典)

SATWE设计参数的合理 设计参数的合理选取 1、抗震等级的确定: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的不同分别按《抗规》6.1.2条或《高规》4.8条确定本工程的抗震等级。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上述抗震等级是“丙”类建筑,如果是“甲”、“乙”、“丁”类建筑则需按规范要求对抗震等级进行调整。 (2)接近或等于分界高度时,应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慎重确定抗震等级。 (3)当转换层〉=3及以上时,其框支柱、剪力墙底部加强部的抗震墙等级宜按《抗规》6.1.2条或《高规》4.8条查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已为特一级时可不调整。 (4)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也应按《抗规》6.1.2条或《高规》4.8条查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但注意对多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可不提高。 (5)注意:钢结构、砌体结构没有抗震等级。计算时可选“5”,不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2、振型组合数的选取:在计算地震力时,振型个数的选取应是振型参与质量要达到总质量90%以上所需要振型数。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振型个数不能超过结构固有的振型总数,因一个楼层最多只有三个有效动力自由度,所以一个楼层也就最多可选3个振型。如果所选振型个数多于结构固有的振型总数,则会造成地震力计算异常。 (2)对于进行耦联计算的结构,所选振型数应大于9个,多塔结构应更多些,但要注意应是3的倍数。

(3)对于一个结构所选振型的多少,还必需满足有效质量系列化大于90%.在WDISP.OUT文件里查看。 3、主振型的判断; (1)对于刚度均匀的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一般来说前两个或前几个振型为其主振型。 (2)对于刚度不均匀的复杂结构,上述规律不一定存在,此时应注意查看SATWE文本文件“周期、振型、地震力”WZQ.OUT.程序输出结果中,给出了输出各振型的基底剪力总值,据此信息可以判断出那个振型是X向或Y向的主振型,同时可以了解没个振型对基底剪力的贡献大小。 4、地震力、风力的作用方向:结构的参考坐标系建立以后,所求的地震力、风力总是沿着坐标系的方向作用。但设计者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设计应注意查看SATWE文本文件“周期、振型、地震力”WZQ.OUT.输出结果中给出了地震作用的最大方向是否与设计假定一致,对于大于15度时,应将此方向输入重新计算。 (2)对于有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大于等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力。此处所指交角是指与设计输入时,所选择坐标系间的夹角。 (3)对于主体结构中存在有斜向放置的梁、柱时,也要分别计算各抗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力。 5、周期折减系数:《高规》4.3.17条规定: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砖墙时,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按下列规定取值。 (1)框架结构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 0.9—1.0;短肢剪力墙结构 0.8—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