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评介

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评介

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评介

大 众 文 艺

69

外语语言研究摘要: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历来备受译界关注,他的巨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研究语言和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的任务和目标等重要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翻译的四个步骤的阐释学阐述。本文介绍了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内涵,翻译的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等等。同其他理论一样,阐释翻译理论有其价值,特别是对翻译实践具有实用价值,但是他也有其必然的局限性。

关键词:阐释学;信赖;侵入;吸收;补偿

1. 引言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在西方翻译理论界产生过重大影响。1975年,他凭借一部独特的翻译著作扬名西方翻译理论界--《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这部有关语言和翻译理论的著作被成称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2. 阐释学的基本定义

一般地说,阐释学的基本定义是进行解释的科学或理论,是一种关于理解和理解文本意义的理论和哲学。阐释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从词源学上讲,hermeneutics 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中hermes赫尔墨斯,古希腊神话中传达信息的信使之神。西方阐释学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神学阐释学。第二阶段是方法论阐释学。

斯坦纳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解释的过程。斯坦纳认同阐释学的普遍性,这点可以从他对翻译的定义看出来:1.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我们的文明,就因为我们学会了翻译过去的东西。2 .翻译实际上就是理解和表达。3.任何一种方式的交流都是一种翻译,都是历时或共时性的意思的转化。4.研究翻译即研究语言。这也即是斯坦纳的翻译理论被归入阐释翻译学的原因之一。

3. 翻译过程的四个步骤

斯坦纳认为翻译的阐释学即“对翻译文本的理解”。他阐述了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四个步骤: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mport)和补偿(compensation)。

信赖是对以往认知行为的肯定和体现。但是,从心理上看是极度危险的。译者可能要面对“对他十分不利甚至充满敌意的文本。”也就是说译者相信文本中一定有内容,但内容转化过来却可能是空洞的,毫无意义的。正是由于这种来自原文的敌意和强烈抵抗,才催生出了翻译的阐释活动第二步aggression,即侵入。

有些理解并不是十分理智的,每个理解行为的目的都是要兼

并另一个实体,理解行为不仅指的是理解而且还指消化。消化在语际翻译中就意味着侵入和损失。译者入侵的同时也会获得。有些原文本经翻译后内容扭曲,或译文比原文更受欢迎。

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吸收不会造成一个真空状态,它一定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它们在不断地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文本也会受到作者认知补充的影响。吸收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消化,一种是感染。斯坦纳认为我们要辩证地看这一问题,翻译行为丰富了我们的方法,但是“也可能会出现译入语文化被操纵,甚至被致残的现象”(斯坦纳,1998:315)。

成功的翻译必须寻求原文与译文的意义对等,词语对等只能满足一时的需要。如果无法达到对等,补偿就是必需的。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现象:即译者拿走太多或是太少,或把一些不合适的地方删去。而斯坦纳眼中的阐释翻译是要“恢复平衡即为译者的道德。”是要力求恢复平衡。在翻译行为中,为了恢复原有的平衡,补偿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4. 总结

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是对翻译理论的一个贡献,特别是对汉、英互译来说,它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但它也有其局限性。阐释翻译理论从哲学入手,拒绝自然科学方法的引入,反对将翻译概念化,最终陷入哲学循环阐释的死胡同。但斯坦纳对翻译理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他独特的角度,惊人的洞察力给予人们无限的启发,也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思路。参考文献

[1] 符白羽. 阐释学在翻译领域中的运用.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2] 金敬红,李思国. 斯坦纳和勒代雷的阐释翻译理论评介.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3] 乔治.斯坦纳(庄绎传编译). 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4] 吴志萌. 现代阐释学语境下斯坦纳的翻译观.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

[5] 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2001.

作者简介

梁文静(1984—)女,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级研究生。

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评介

梁文静 (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610054)

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加上敢想敢为、敢担当,不敷衍、不推卸责任。第四,严格自律、遵纪守法、定期归纳总结,日三,省乎己,不断取得进步,如此,家庭才能和睦、企业才能创造效益、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五、“非异人任”,其中的“任”既有责任的存在,责任履行不好是必就会出现错误的。也就是过错的存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事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中运动、存在和发展的。因此,对于不能好好履行责任的行为和行为主体,对一切主观故意和客观过失,我们都要从外在渠道加以约束,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要形成规范化、制度化。西方的三权分立是一种模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一种模式,它在社会体制上进行常规监督,另外,政府内部的有关机关还应进行切实有效的行政监督,同时要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力量,对领导干部要实行问责

制,对社会上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提醒、处分,对违法犯罪行为要进行从严处罚,加大检举、检察力度,从重、从快、从严,从源头上杜绝异人任、余之过的事情发生。

总之,责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在现代社会它的内涵、外延更加复杂,探讨“非异人任”,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古往今来,人类繁衍生息如一场接力赛,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责任。前辈的力量已承接在我们下一辈的肩上,科技兴国的责任也已落在了我们的肩上,作为肩负21世纪振兴中华重任的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

1外文文献翻译原文及译文汇总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附件 外文文献翻译 学号:121912020115姓名:彭钰钊 所在系别:动力工程系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12K1指导教师:李冰 原文标题: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ystem Abstract 2016 年 4 月 19 日

红外遥控系统 摘要 红外数据通信技术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连接技术,被众多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所支持。红外收发器产品具有成本低,小型化,传输速率快,点对点安全传输,不受电磁干扰等特点,可以实现信息在不同产品之间快速、方便、安全地交换与传送,在短距离无线传输方面拥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红外遥控收发系统的设计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目前红外收发器产品在可携式产品中的应用潜力很大。全世界约有1亿5千万台设备采用红外技术,在电子产品和工业设备、医疗设备等领域广泛使用。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和手机都配置红外收发器接口。随着红外数据传输技术更加成熟、成本下降,红外收发器在短距离通讯领域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本系统的设计目的是用红外线作为传输媒质来传输用户的操作信息并由接收电路解调出原始信号,主要用到编码芯片和解码芯片对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其中编码芯片用的是台湾生产的PT2262,解码芯片是PT2272。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编码键盘可以为PT2262提供的输入信息,PT2262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加载到38KHZ的载波上并调制红外发射二极管并辐射到空间,然后再由接收系统接收到发射的信号并解调出原始信息,由PT2272对原信号进行解码以驱动相应的电路完成用户的操作要求。 关键字:红外线;编码;解码;LM386;红外收发器。 1 绪论

解释学翻译观的利与弊

解释学翻译观的利与弊 张 健 (巢湖学院外语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摘 要:伽达默尔从解释学视域下探讨翻译活动,其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根基,伽氏的翻译 理论一经问世就备受译界关注。对于解释学而言,高奏赞歌者颇众,骨头里挑刺者却寥寥无几。本文旨在辩证地探讨解释学翻译观于翻译研究的利与弊,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关键词:伽达默尔;解释学;利与弊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68(2012)01-0089-07 收稿日期:2011-11-27 作者简介:张健(1972-),男,安徽合肥人。巢湖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外语言对比及翻译学。 1导言翻译与哲学息息相关。“哲学研究、特别是语言哲学中涉及到大量的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也包含哲学思辨和哲学方法论的运用。”(刘军平, 2010:64)而“解释”可谓是哲学的“品牌词”,但凡 涉及哲学的概念,往往会打上“解释”的标签。从“解释学”(hermeneutics )词源来看,“解释”和“翻译”被相提并论早有历史了。在西方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Hermers )是奥林匹亚山中诸多神灵的信使,负责将神的旨意传递到人间,可是神有神语,不同于人类的语言,只有将神语译成人语,人间方能领会神旨,所以翻译必不可少。同时,毕竟是神旨,少不了晦暗不明之处,所以翻译时也就少不了解释,也就是对其中微言大义进行阐发,于是乎翻译、解释与传递同步进行。后来不少学者对翻译中的解释十分重视,并将哲学解释学引入翻译研究当中,以求理论支持。自从19世纪以来,解释学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焦点。当然这其中功不可没者大有人在,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 )开启了哲学解释学之门,但施氏 的解释学翻译思想尚处萌芽状态,不足之处可见一斑。狄尔泰(Dilthey )又将此扩大至整个精神科学范围,使解释学“从专门的技术性学科转变为人文科学家的一般方法论学科”。(郭安,1999:22) 此后,海德格尔(Heidegger )将原有的解释学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升至本体论,加大对世界本源的哲学研究,而海氏的弟子伽达默尔(Gadamer )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解释学发展为一门显学,可以说,伽氏才是解释学的集大成者。当然,仅从哲学原创性来看,伽达默尔不算抢眼,但就翻译哲学而言,伽氏绝对算得了开天辟地的人物。 在伽氏眼中,翻译完全是意义的理解,译者和读者的身份时有重合。译者在译前首先是作为原文读者的身份出现,而后在其理解、阐释之下,才有译本的诞生。难怪后来乔治· 斯坦纳(George Steiner )在其大作《巴别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 -tion )中专门从解释学(即斯坦纳所称的“诠释 学”)视阈深入探讨了翻译的解释性。可以说,解 2012年第14卷第1期 巢湖学院学报 No.1.,Vol.14.2012总第112期 Journal of Chaohu College General Serial No.112

土木外文翻译原文和译文

A convection-conduction model for analysis of the freeze-thaw conditions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wall of a tunnel in permafrost regions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fundamental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t the site of a tunnel in the cold regions, a combined convection-conduction model for air flow in the tunnel and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surrounding has been constructed. Using the model, the ai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Xiluoqi No. 2 Tunnel has been simulated numerically. The simulated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data observed. Then, based on the in situ conditions of sir temperature, atmospheric pressure, wind force,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the air-tempera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on the surface of the tunnel wall and the air temperature at the entry and exit of the tunnel has been obtained, and the freeze-thaw conditions at the Dabanshan Tunnel which is now under construction is predicted. Keywords: tunnel in cold regions, convective heat exchange and conduction, freeze-thaw. A number of highway and railway tunnels have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permafrost regions and their neighboring areas in China. Since the hydrological and thermal conditions changed after a tunnel was excavated,the surrounding wall rock materials often froze, the frost heaving caused damage to the liner layers and seeping water froze into ice diamonds,which seriously interfered with th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imilar problems of the freezing damage in the tunnels also appeared in other countries like Russia, Norway and Japan .Hence it is urgent to predict the freeze-thaw conditions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material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sign,construction and

【最新推荐】应急法律外文文献翻译原文+译文

文献出处:Thronson P. Toward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America’s Emergency Law Regime [J]. University of Michigan Journal of Law Reform, 2013, 46(2). 原文 TOWARD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AMERICA’S EMERGENCY LAW REGIME Patrick A. Thronson Unbenownst to most Americans, the United States is presently under thirty presidentially declared states of emergency. They confer vast powers on the Executive Branch, including the ability to financially incapacitate any person or org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eize control of the nation’s 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mobilize military forces, expand the permissible size of the military without congressional authorization, and extend tours of duty without consent from service personnel. Declared states of emergency may also activate Presidential Emergency Action Documents and other continuity-of-government procedures, which confer powers on the President—such as the unilateral suspension of habeas corpus—that appear fundamentally opposed to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order.

外文资料翻译(原文和译文)_刘海平

淮阴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 系部:计算机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刘海平 学号: 10213120 外文出处:Digital Avionics Systems Conference,2005. DASC 2005. The 24th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2.外文原文。 注:请将该封面与附件装订成册。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解决嵌入式OPENGL难题-使标准、工具和APIS能在高度嵌入 和安全的环境中一起工作 摘要 作为定义和表现屏幕图象来说,嵌入式的HMIS正在使用OpenGL来表现API.由于图形加速子系统和商业驱动的出现,这一趋势能被很好的支持。同时,嵌入的图形工具和软件厂商已经在他们的API中支持OpenGL。因为其高度的嵌入和关键的安全环境,完整的OpenGL不是一个狭窄的标准。为了能获得低价格/低功耗的硬件设备和减少获得关键安全证书的驱动的复杂性,必须包含OpenGL的子集。 近些年,移动图形工业已经从定义合适的OpenGL子集的工业联盟的努力中获得利益。这些子集,或外形,存在于趋向为广泛的不同的嵌入式市场的应用的不同版本提供服务。它很清楚如此定义明确的标准罐子和将会有一种在嵌入式和关键安全的图形业上的有益的影响,提供空前的便携和简单的HMI程序. 图形工具和软件厂商正在支持新的标准的水平是不清晰的。对于终端开发者来说,这些要求是非常高的,就像既不支持或很难的保证的API的可靠性。这篇论文在对厂商和开发者征税方面提出了些建议,获得用户接口和用OPENGL标准来确保工程的成功和HMI软件的广泛调度的建议。 背景 图形处理单元(GPUs) 在过去 10 年内, 嵌入式的系统经历了基本的变化的平台显示技术。这些变化已经主要被两个相似技术所控制,使用了OPENGL的显示硬件和高级的以光栅为基础的EGS系统。平面显示已经在支持嵌入式尺寸和宽度限制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光栅为基础的EGS已经在解决增强的方法方面提供了足够的马力,特别是建立在日常的OPENGL硬件上。 那些渲染引擎或图形芯片是处理图形和创建或渲染图形的移动处理设备的一部分。在桌面系统方面,硬件渲染引擎起处于统治地位,导致了两个高性能的处理

外文参考文献译文及原文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参考文献译文及原文 系部城建学部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2011级 班级名称 11土木工程9班 学号 23031109000 学生姓名刘林 指导教师卢集富 2015 年5 月

目录 一、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 (1) 二、Project Budget Monitor and Control (2) 三、施工阶段承包商在控制施工成本方面所扮演的作用 (3) 四、The Contractor's Role in Building Cost Reduction After Design (5)

一、外文文献译文(1) 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性越来越大,在每一个项目中,进行成本控制越发重要。本文论述了在施工阶段,项目经理如何成功地控制项目预算成本。本文讨论了很多方法。它表明,要取得成功,项目经理必须关注这些成功的方法。 1.简介 调查显示,大多数项目会碰到超出预算的问……功控制预算成本。 2.项目控制和监测的概念和目的 Erel and Raz (2000)指出项目控制周期包括测量成……原因以及决定纠偏措施并采取行动。监控的目的就是纠偏措施的...标范围内。 3.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体系 为了实现预算成本的目标,项目管理者需要建立一……被监测和控制是非常有帮助的。项目成功与良好的沟通密...决( Diallo and Thuillier, 2005)。 4.成本费用的检测和控制 4.1对检测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序 在施工阶段,很多施工活动是基于原来的计……用完了。第四,项目管理者应该检测高风险活动,高风险活动最有...重要(Cotterell and Hughes, 1995)。 4.2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个项目的主要费用包括员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工期延误的成本。为了控制这些成本费用,项目管理者首先应该建立一个成本控制系统: a)为财务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工作落实责任人员 b)确保按照项目的结构来合理分配所有的……它的变化 --在成本控制线上准确地记录所有恰...围、变更、进度、质量)相结合由于一个工程项目......虑时间价值影响后的结果。 4.3变化的检测和控制 Voropajev (1998)指出,施工环境的动态….更控制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a) 为确保良好的结果,应检测...要因素,应该保证变更必须由合适的人员检查b)一旦被批准,变更应该发生....文件资料中(Voropajev, 1998,pl8) 5.结论 本文介绍了控制预算的最佳方法。首先,必………目的成功。

最新 论“翻译即解释”在普遍诠释学时期的含义-精品

解释即翻译”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努力消除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因时间距离和语言差异所造成的误解,浅论“翻译即解释”在普遍诠释学时期的含义是? 一、“翻译即解释”的由来 诠释学,英文为Hermeneutics,德语为Hermeneutik,希腊文为Hermeneutike。对Hermeneutics的译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界将其译成诠释学、解释学、释义学等,界多是将其称为阐释学。 最早出现的诠释学是神学诠释学和诠释学,经历德国的宗教改革后,诠释学研究的范围开始面向一般的世俗文本,语文学诠释学由此开始,诠释学作为一种理解与解释的技艺为人们熟知。19世纪,经过施莱尔马赫的改造,诠释学以理论的形式确立下来,成为理解与解释文本的方法论。后又经过狄尔泰、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人的不断努力,诠释学上升到了实践哲学的层面,从方法论上升到了本体论。 无论哪一种诠释学,都是一种意义指向的理论。同样,翻译也是对意义的追寻,对文本信息的获取。16世纪牛津大学神学教授L.汉弗雷(L.Humphery),在其著作《诠释方法》一书中,把希腊文Hermeneutik解释为“翻译”,这是“翻译即解释”这一命题的首次提出。17世纪,法国学者休特(P.D.Huet)《论解释卷二》中,进一步论述了“翻译即解释”这一命题,他不仅肯定了汉弗雷的观点,而且将翻译与诠释、译者与解释者并列起来进行讨论。休特认为:“翻译者(解释者)在进行翻译——诠释时,既不能对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所减损,也不可增补,应该完全忠实地描绘出作者的性 格。”[1](P43) 美国学者帕尔默也认为翻译是诠释学的应有之义:“翻译是‘产生理解’的基本诠释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们将异质的、陌生的或难以理解的东西携入自己语言的媒介中……翻译行为并非一种寻找同义词的单纯机械性收集整理的事情。”[2](P43) 二、“翻译即解释”在施莱尔马赫诠释学中的表现 施莱尔马赫认为,正确的理解不是直接的,而是必须通过解释,理解与解释是同一的,解释是理解的表现形式,理解与解释的目的是重构作者的意图。在特殊诠释学时期,学者们认为,直接理解是正常情况,误解是偶尔的异常情况,所以解释相对于理解是辅助性。施莱尔马赫则为,诠释学的出发点是误解,而这种误解是普遍的,不是个别的,解释是为了避免那种由于无视规则的理解尝试而产生的误解,所以解释是理解的必要手段。 施莱尔马赫在长期注释《圣经》的实践中,发现了教义的解释与语义的解释之间的矛盾:《圣经》在不同时代由不同作者写成,如果仅从语义出发,这些不同时代的语言所撰写成的文本之间就会有很多语义上的矛盾之处,从而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现有的基督教共同信仰就会被破坏;如果仅从教义出

物流管理文献翻译原文及译文

物流管理文献翻译原文 及译文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An internet-based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terprise chains N. Prindezis, C.T. Kiranoudis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15780 Athens, Greece Received 13 September 2003;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20 December 2003; accepted 27 January 2004 Available online 10 December 2004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rnet-Based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to coordinate and disseminate task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for solving the heterogeneous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using appropriate metaheuristic techniques, for use in enterprise chain net works. Its architecture involves a JAVA Web applet equipped with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between peripheral software tools. The system was developed in distributed software fashion technology for all computer platforms utilizing a Webbrowser, focusing on the detailed road network of Athens and the needs of the Athens Central Food Market enterprises. 2004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Keyword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e-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1.Introduction Enterprise chains are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present and future regarding markets that involve small and medium company sizes. Clearly, grouping activities towards a focused target facilitates an understandably improved market penetration guaranteed by a successful trade mark of a leading company in the

阐释学方法论关照下的翻译学

162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O文章编号:1673–2804(2011)01-0162-03 阐释学方法论关照下的翻译学 张 睿,韩 虔 (大连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024)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主体;翻译客体;权力话语;翻译标准 摘 要:回顾了阐释学发展的历史,解释了现代阐释学中“前理解”、“视域融合”、“偏见”等基本原理的内 涵,最后从翻译的主体研究、客体研究、权力话语、翻译标准等四个方面的讨论了现代阐释学对翻译学的深 刻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 20世纪的西方哲学从认识论的科学主义转向了语言论的阐释哲学(Hermeneutics),对人文科学的影响巨大,不仅仅使人们开始对语言给予普遍性的关注和重新审视,而且人们认知范式的变化颠覆了许多传统的理论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翻译理论研究。对强调“忠实性”的翻译标准、作者的主体性、文本的绝对权威等等方面,阐释学开启了崭新的视角,对研究语际间语言转换的翻译学理论来说,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 一 现代阐释学的内涵 阐释学是目前人文社会科学中比较流行的方法论,“它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不过是用来指传达神喻、解释经典的学问”[1]。阐释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阐释学、传统阐释学和现代阐释学三个阶段。古典阐释学局限在宗教层面,解读经典、注释经书,满足于获得经典文本的原初意义。传统阐释学由施莱伊马赫的浪漫主义理论、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和赫斯的意图说文本理论三大体系构成。传统阐释学承认理解的历史性,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理解和认识这样的意识活动,都必然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传统阐释学力求使阐释者摆脱一切历史影响,超越历史环境,达到对文本完全不带主观色彩的、透明的、无蔽的理解”[2]。他们把阐释者自己的历史环境的东西看成是理解的障碍,看成是产生误解和偏见的根源。所以传统阐释学认为阐释的核心是避免误解,阐释者的任务应该是客观地还原作者及文本的原初意义。 现代阐释学沿袭了传统阐释学的阐释具有历史性的观点,但是却接受了阐释者对文本的误读。两大领军人物是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迦达默尔。 海德格尔对阐释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前理解”的概念。前理解包括了“先有”、“先见”、“先知”三个层面的意思。这三个层面涵盖了历史、文化、语言、意识、心理等人类一切从逝去到当下的精神物化物。他认为,任何一个阐释主体在进行文本的阐释前,就已经处于这种前理解状态中,受到既定的文化,历史、语言、意识、心理的侵占,不可能无蔽地、透明地对文本原初意义进行阐释。因此,“阐释主体从前理解起步达向文本,势必带着历史‘偏见’去理解文本的意义”[3]。可以说,就是历史导致了“此在”的阐释主体对“彼在”的文本意义获得中的偏见。 迦达默尔从海德格尔那里承接了“前理解”及其三个层面的含义,统统把他们纳入到他自己创建的术语“视域”中,即他认为在文本理解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视域:一个是阐释主体的视域,一个是文本(作者)的视域。“阐释主体的视域指浸淫阐释主体的历史语境的彼端(逝去)与此端(当下)之间”,亦即“从逝去的历史延伸而来的阐释主体存在着的当下视域”[3:44],被称为第一视域,是历史强加给主体展开理解的起点;文本作者创建文本所存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为第二视域,它影响了作者的理解即文本意义的生成。阐释者无法摆脱由自身历史存在而来的“先见”,但同时却又不可能以自己的“先见”去任意曲解阐释对象,“先见”只接纳它所能接受的理解。因此,对任何文本的理解,都会卷入这样两个不同历史背景,即阐释者的“先见”和被解释者的内容,只有二者融合在一起,产生意义,才会出现真正的理解,迦达默尔称这个过程为“视域融合”。所以阐释者因为受到自己“视域”的影响就不可避免地会走向理解的偏失,这个偏失就是理解在走向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偏见”。迦达默尔不强调无蔽地、透明地获得文本的原初意义,而是充分肯定了阐释者或读者在阐释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并且承认个人的历史存在对个 第11卷 第1期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V ol.11No.1 2011年1月Journal of Hebei Poli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0-03-11

哲学阐释学三原则和翻译研究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9期) Total No .279 收稿日期:2011—10—11 作者简介:李晓玲(1983—),女,河南濮阳人。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和外语教学。 哲学阐释学三原则和翻译研究 李晓玲 (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现代西方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出的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一本多译等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哲学阐释学;翻译;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45—0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辟了许多新的译学 研究的视角。人们从更多的方面和角度来研究翻译。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西方现代阐释学,颠覆了许多传统的理论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方式。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所提到的 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 “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一本多译等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 研究视角。 一、理解的历史性在理解的模式上,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前结构理论:每一种解释都建立在一种前有的基础上,为了理解某个事物,我们总得先要具有这个事物。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建立在我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对每一种事物或现象的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受“前见”的影响,这种“前见”就是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译者只有把自身置身于历史性的视域中,才能真正理解原作的意义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历史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进而决定了理解的创造性和生成 性”。[1]我们是历史性地存在的。无论是认识的主体或客体,都内嵌于历史性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文本的理解无疑也是历史性的。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历史的偏见,包括误读现象。伽达默尔认为这 种偏见是“合法的” 。他认为正是这种“合法的偏见”构成了理解的历史性因素。伽达默尔声称“偏 见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和错误的,实际上,我的存在的 历史性产生着偏见,偏见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我的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偏见即我们对世界敞开 的倾向性”。[2]伽达默尔对偏见的积极性的一面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了误读的意义。庞德唐诗英译中 的错误在美国引起的新诗运动,寒山诗于20世纪50和6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引起的激潮,都说明误读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主体不同的历史背景使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生成了不同的偏见,进而在翻译中做出不同的选择,书写出不同的译本。 二、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第二大原则。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伽达默尔认为,作为理解者或解释者的译者,其视域并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开放动态的。因此,作为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译者,其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并与其他视域交融,达到一种历时性、共时性的 “视域融合”。理解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理解的 主体———理解者,还是理解的客体———文本,都是历史地存在的。两者都各有自己的视域。译者对文本的理解是由其带来的各种成见所规定的,它们构成了译者现在的视域。而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作的视域。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带着当时的时代氛围形成的视域和文本的历史视域相遇和融合。但这种理解 5 41

外文翻译 外文资料和译文

. . XX大学XXXXXXX 外文资料和译文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软件XXXXX 姓名: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 2009 年 12 月 17 日

原文 1.1 A JSP technology overview Let's begin by talking a little about how JSP pages work. We're going to keep it simple and focus on some of the basics.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Resources for links to additional JSP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JSP pages look very much like HTML pages, with a few extra tags. These tags allow the designer to embed Java code (not JavaScript) in the page itself. A Web application server, like the 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will intercept requests for JSP pages. It's tipped off to their existence by the page's extension: .jsp (not .html). The Web application server then preprocesses the JSP page, taking out the JSP tags and any embedded Java code, leaving only the HTML. The extracted JSP tags and embedded Java code are used to build a Java servlet (JSP page servlet) that runs the code and inserts the results back into the original page where the JSP tags used to be. The result is pure HTML. The Java is stripped out and run on the server before the requesting browser sees any result. We can apply the same principle to an XML page. Before the requester of the JSP page containing XML ever sees the XML (be it a browser or some other B2B application), the Java code is stripped out of the JSP page and used to generate additional content, which is inserted back into the page at the points where the JSP tags used to reside. This feature gives you the ability to control exactly where new content is to be inserted, down to the character. We'll look at how to make this work in a minute. First, let's consider why you might want to create dynamic XML using JSP. Why not simply write a Java application or servlet to generate the entire document? Why bother with JSP at all?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providing only portions of an XML document are dynamic, is that it makes sense not to regenerate that

浅谈解释学与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35897445.html, 浅谈解释学与翻译 作者:王文霞杨洪娟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6期 【摘要】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理解也正是解释学的核心。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译即是理解”。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翻译与解释学之间的关系才源远流长。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正是这其中的大家。 【关键词】解释学翻译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引言 解释学(Hermenutics)一词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信使赫耳墨斯(Hermes)。这位来往与人 间和神界的信使,把众神的旨意传达给人间。在这个过程中,神界与人间的语言是不相同的,需要赫尔墨斯在理解神的语言的基础上,把这种对人类来讲,完全陌生的、无法理解的语言进行解释,然后把它的意思重新用人类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翻译为人类的语言。对解释学的这一最初喻意,表达的意思便是翻译即是解释。 基本的解释学翻译观认为,翻译的前提是理解。理解便是翻译,翻译便是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进行翻译。要做翻译,就一定要先理解完全原文本中的这种陌生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在充分的理解后,翻译就是一种转换——把完全陌生的语言转换成熟悉的语言,将无法理解的话语转换成可以理解的话语。在这种转换过程中,总是有译者的思想的存在。所以翻译也是一种自由。它体现在对文本的理解自由和转换自由。本文就解释学与翻译的三位大师的理论进行简单阐释。 一、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理论与翻译 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1768~1834)是德国哲学家、解释学家和古典语言学家。他对德国宗教、生活和文化影响重大,被公认为“现代神学之父”、现代基督教新教神学的缔造者。他是第一个将解释学从特殊解释学带到普遍解释学,并进行了系统的反思。 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的出发点是“误解”。文本是作者的思想和意向的反应,翻译解释重新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意向。但由于原作者与译者毕竟不是同一个人,他们自身所处的时间、历史、生活环境、社会政治、语言文化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误解。施莱尔马赫对此提出了两种应对策略:主观重构或心理重构和客观重构或语言重构。这都是强调对文本的创造性重构。 心理重构是把语言当做作者的表达个性的工具,用心理置换的方法,让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还原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和精神。具体包括理解的普遍性法则和理解的个体创造性。普遍是说人们内在心灵的互通。尽管不是同一个人,但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情

岩土工程专业翻译英文原文和译文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原作题目:Failure Properties of Fractured Rock Masses as Anisotropic Homogenized Media 译作题目:均质各向异性裂隙岩体的破坏特性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吴雄 指导教师:吴雄志 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2年5月21日

Failure Properties of Fractured Rock Masses as Anisotropic Homogenized Media Introduction It is commonly acknowledged that rock masses always display discontinuous surfaces of various sizes and orientations, usually referred to as fractures or joints. Since the latter have much poorer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than the rock material, they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overall behavior of rock structures,whose deformation as well as failure patterns are mainly governed by those of the joints. It follows that, from a geo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andpoint, design methods of structures involving jointed rock masses, must absolutely account for such ‘‘weakness’’ surfaces in their analysis. The most straightforward way of dealing with this situation is to treat the jointed rock mass as an assemblage of pieces of intact rock material in mutual interaction through the separating joint interfaces. Many design-oriented methods relating to this kind of approach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past decades, among them,the well-known ‘‘block theory,’’ which attempts to identify poten- tially unstable lumps of rock from geometrical and kinematical considerations (Goodman and Shi 1985; Warburton 1987; Goodman 1995). One should also quote the widely used distinct element method, originating from the works of Cundall and coauthors (Cundall and S track 1979; Cundall 1988), which makes use of an explicit ?nite-difference numerical scheme for computing the displacements of the blocks considered as rigid or deformable bodies. In this context, attention is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formulation of realistic models for describing the joint behavior. Since the previously mentioned direct approach is becoming highly complex, and then numerically untractable, as soon as a very large number of blocks is involved, it seems advisable to look for alternative methods such as those derived from the concept of homogenization. Actually, such a concept is already partially conveyed in an empirical fashion by the famous Hoek and Brown’s criterion (Hoek and Brown 1980; Hoek 1983). It stems from the intuitive idea that from a macroscopic point of view, a rock mass intersected by a regular network of joint surfaces, may be perceived as a homogeneous continuum. Furthermore, owing to the existence of joint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s, one should expect such a homogenized material to exhibit anisotropic propertie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derive a rigorous formulation for the failure criterion of a jointed rock mass as a homogenized medium, from the knowledge of the joints and rock material respective criteria. In the particular situation where twomutually orthogonal joint sets are considered, a closed-form expression is obtained, giving clear evidence of the related strength anisotropy. A comparison is performed on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between the results produced by the homogenization method,making use of the previously determined criterion, and those obtained by means of a computer code based on the distinct element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while both methods lead to almost identical results for a densely fr actured rock mass, a ‘‘size’’ or ‘‘scale effect’’ is observed in the case of a limited number of joint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is then devoted to proposing a method which attempts to capture such a scale effect, while still taking advantage of a homogenization technique. This i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