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语文(心得)之作文五步教学法

语文(心得)之作文五步教学法

语文(心得)之作文五步教学法
语文(心得)之作文五步教学法

语文论文之作文五步教学法

写作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初中语文教师一直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可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的力气没少费,学生也感觉很累,可效果并不明显。通过研究,我们觉得,中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较低,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抓不住作文规律。

2、材料贫乏,没的可写。

3、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成文。

4、抄袭现象严重。

5、作文长时间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写文、教师讲评的“三环节”作文教学方法,已远远落后于素质教育的需要。

1998年~2000年,根据我校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进行了“作文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这一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效果,初步形成了“作文讨论课”、“作文评改课”等作文教学课型,并建立了“学生作文档案”。2000年,《大兴教育通讯》刊登了该课题的阶段总结,结题论文通过了大兴县“九五”科研成果鉴定。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在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积累素材、选择材料、语言表达、限时作文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初中‘五阶段’作文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就是旨在通过此项

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对作文教学模式的分析:

教学实践证明,采用一定的作文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在提出这一课题之前,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在网上查阅了部分相关资料。归纳一下,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师出题、学生写文、教师判文、讲评作文模式。这种模

式,忽视了作文前的准备活动,学生的思路没打开,就盲目去写,因此, 很难把文章写好。另外,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判文上,而忽视了写文之前的指导和写作规律的,因此,力气没少费,却事倍功半。

2、大运动量训练模式。这种方法,“涸泽而渔”,把学生作文的激情和文思彻底毁灭,无异于揠苗助长。

3、“套路”作文法。有的老师,想走捷径,作文课上,教给学生一些程式化的作文套路,甚至包括怎样开头,中间用什么话过渡,最后怎样结尾。这种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写出的文章大多抽象干瘪,缺乏生气。

4、“因文设题”法。长期以来,初中作文课采用的写作训练模式都是用文章范例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教学体系。就是用一套文选教材来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表面看,这种写作训练模式理

论结合实际,似乎比前几种写作训练模式有些进步,但实际上,这无异于让学

生照虎画猫。初中生尚处在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而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之作,学生对此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好看,但够不着,越看这些名作,越觉得自己写的文章拿不出手。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和发展。

近几年,在教学改革中,涌现出一些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有:

1、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补充教材:《作文》:按文体,分年级,

分单元安排训练内容;片段练习与整篇作文结合;把作文知识穿插在单元训练之中。每个学期六至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训练要点、训练指导、训练题目、引路范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材编审部)。

2、“作文三级训练体系”法:《北京教育丛书》?《作文三级

训练体系概论》把作文分成:‘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

3、“四段九步”作文法

4、“四定六步”作文法:定时、定量、定格、定性;六步:作文指导、学生作文、批阅作文、作文评改、学生自改、写作心得(郑尚洲)。

5、农村中学四步作文法:即初作、互批、反批、重作(蔡明、

施桂香)

6、九步训练作文教学法:即讲、听、说、记、思、仿、写、

改、评。

7、“三课型、四课时、五步骤”作文模型教学(舒兰县第二十一中

学)

&中学作文教学“四步法”:即观察以取材,摘抄以炼句,练口以激趣,感悟以构思。

9、八步十六字作文程序:即初作、议改、阅批、导评、复作、批改、品尝评优。

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综合目前作文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作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按教学步骤,把写作教学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比较符合写作规律。这五个阶段是:

1、课前准备阶段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课上,学生提起笔却没的可写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可供作文的材料。课前准备阶段,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和积累作文的有关材料。准备的方法:

(1)前期准备:提前一星期公布作文题目,让学生准备材料。

(2)长期准备:平时,指导学生写日记、随笔和观察笔记;

2、课上讨论阶段

针对某作文题目,指导学生从审题、选材、组材、详略、确立中心

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讨论。

3、学生写作阶段

综合讨论课上同学们对某作文题的意见和自己的理解,列作文提纲

(训练一个阶段后,可打腹稿),按规定开始写作。写作阶段,当堂作文与课下作文相结合。

4、作文评价阶段

上作文评价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评价中意识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了在作文评价课上,我们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起组织作用。具体作法是:

(1)学生分组阅文

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循环阅读其他组的四篇作文,每人按自己的理解给作文按A、B、C、D (由好到差的顺序),评出等级,填写在《作文评价表》上。

(2)小组讨论

小组内对四篇作文的优劣进行综合评价,在《作文评价表》上填写每篇作文的评价意见。

(3)班内讨论

各小组长,对所评文章发表评价意见,然后推选全班得A等最

多的一篇作文,让作者在课堂上朗读。朗读后学生自由发言,谈文章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这些不足之处应该怎样去修改。在发言过程中, 让每个学生去感悟自己的文章还存在什么问题。最差的文章拿到班内去讨论、分析,指出那些地方存在问题,怎样去克服,也可以,但最好不提作者的姓名,由别人代读为好,以免挫伤该生的自尊心。我校课题组长穆瑞田老师,第一个上评价研讨课就获得了成功,从而坚定了课题组其他成员的信心。

(4)、总结规律,扩展作文层面。

学习五步十环节心得体会

学习五步十环节心得体会 刘素金我通过假期听即墨二十八中老师和领导的报告,对其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有了理念上全面的认识,同时我也通过听观摩课的方式;实地感受到了和谐互助是有结对学习模式的教学操作,这样就对五步十环节有了初步的认识。 五步十环节提倡“和谐互助高效课堂”向课堂要效率,归纳起来,每个教学步骤都按照“温故知新、探究释疑、巩固理解、分层提高,梳理总结”的形式进行的。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探究,还有全班交流。学生教学生,学生管理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在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后做必要的补充、评价和引导,把握课堂的方向,凸显了主导地位。既把课堂还给学生,又锻炼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做到教学相长。但通过我这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有以下问题:首先、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爱心,责任心都不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奉献精神不强。这样会导致师友合作中,师傅对帮助学友产生厌恶情绪,觉得是妨碍了自己的学习。所以在德育工作上,要大力宣扬乐于助人的精神,使孩子乐于付出,并享受帮助他人所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其次、自主学习,这是基础。为加强自主学习环节,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激情,有了学习激情便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倾听也很重要,倾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解,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听的水平上,在倾听的基础上,还要敢于插

话质疑,学会换位思考,不急于做无谓的争论。但现在的学生做不到这些或做的不够好。 最后、教师评价,鼓励语言欠缺,提高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此模式应用不够到位,还是课堂设计不够合理,对课堂整体把握能力不够强。 总之,这段时间的实践,师友合作的不是太好,学生激情不高,教师课进行不完,可能我自己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一定要努力,争取有所创新和突破。在教学上,我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快快的成长;争取让学生每天都有进步,让自己每天都有收获!

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与措施

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与措施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智力活动。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备写作能力,并借此学会做人、学会表达、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困扰着语文教师,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究其原因,无外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作文素材,不知道用什么话语来描绘或议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即使储备了一些作文素材,也没有一点想说想写的冲动,缺乏进行作文创作的欲望;学生作文创作后常常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老师即使全力以赴也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一周或两周才可能得到老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创作的兴趣与积极性,制约了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为了改变中小学作文教学中这些不良现状,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从作文教学的规律出发,结合自身作文教学实际,建议采用以下策略与措施。 一、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积累语言词汇、积累作文材料是源头性的环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写

作文比成煮饭的话,那么文章中所用的材料就好比煮饭用的米,再聪明能干的媳妇如果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要想文章内容充实、意蕴深厚,必须要有丰富的材料作支撑,中小学生只有读得多,见得多,记得多,讲求积累,聚沙成塔,才能信手拈来,皆成文章,进而达到郭沫若先生所说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境界。 (一)从阅读中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为400万字以上,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中小学时期人的记忆往往是一辈子难以忘记的,学生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多读一些课内外文章,这对他们的写作乃至成长十分必要。 1.精读教材文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典范性的文章,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样本。学生要积累作文素材,首先要精读教材文本,反复地诵读,读精、读通、读活、活读,把文章中经典的句子、段落摘抄下来,熟读成诵慢慢地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着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那些经典的句子;把文本中那些巧妙的构思、精妙的遣词造句、前后照应的逻辑组织在诵读中消化吸收,在脑海中贮藏起来,把作者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根据不同的文体和对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写作技巧,领悟不同的文体和对象该怎么写,文本是怎么写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这样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读书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读书心得体会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时兴趣很大,可没多久,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信息技术课怎么学?怎么教?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些问题一直让许多老师感到困惑。最近我一直在研读《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这本书,收获颇多。 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等,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较为普遍、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具体教学实施流程:创设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使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的状态,以利教与学的有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情境即是一种任务化的情境。主要用于比较自然而真实的引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例如向学生呈现任务完成前后的效果图或者任务完成后的作品样例赏析,情境呈现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和评论。有了任务情境的烘托,接着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出任务,使学生明确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及任务所包含的教学目标。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任务驱动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师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自己要解决的方案。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揣摩任务及样例,领会和进一步清晰解决任务的意图和思路,允许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同时要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对于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找出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引导。对于很快就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布置拓展任务以进一步的提高。 既然给出了任务,就一定要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教师可以逐个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并作相关的记录,也可以交流展示,大家讨论点评,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现和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秀表现,并做出评价和表扬。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任务驱动教学法仍存在种种缺陷和不足,还有待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作进一步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的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参与就是成功。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

最新霍梅老师创新小学生作文批改“五步法”

霍梅老师创新小学生作文批改“五步法”【做法研讨】 叶圣陶先生曾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标志着作文教学思想的重要发展;让学生对别人的作文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更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以新课程的基础理论为依据,希望作文在小组合作中开“学生自改、小组互改互评作文”的先河。 一、建立小学生合作学习小组 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学生按优良中差的搭配原则分成了12个小组,每组组长一名,全面负责本组的评改活动;记录员一名,记录下组员对评改的修改或建议;汇报员一名,对评改的结果进行全班汇报。合作小组活动时前后桌围成一圈,这样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也便于开展合作修改作文活动。 二、小学生作文批改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学生自改作文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完自己的作文后,自己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 但是,学生个人修改,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且限于水平,文章中的毛病,作者常常自己看不出来。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复看审核,查找出标点、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句子,并进行改正。接着从题意、中心、内容、感情、结构、语言等方面来一个“回头望”,多问几个“是什么”或“怎么样”,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从点到面,实事求是的评价。最后,对文章再次阅读,寻找出自己本次作文的最大亮点,或指出今后作文中应该改进的地方,在这样的自我修改,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达而竟不须改,乃有济也。” 第二步:小组内互改作文 组内成员都完成作文后,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每一个组员的作文进行一一的共同阅读,共同修改。修改时要注意: 1格式是否正确。 2找出错别字。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 3找出病句。挑出病句划上横线,修改正确。 4标点符号。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5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以上五点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文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求了。修改后,组员再次阅读自己修改后的作文,最后抄写在课堂作文本上。 第三步:各小组互改互评作文 互改互评课上,各小组间交换作文。同样,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四本作文进行一一阅读、批改。在以前的作文批改中,我首先对所有学生的作文通览一遍,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在作文课上和学生一起进行批改。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规范性的批改符号,讲解具体的批改方法,从点到面,对典型作文进行全方位的改评。这样做,不但使学生学到了别人作文的长处,起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作用,而且也使学生学到了作文修改的方法。 1、各小组互改的操作方法: ①格式是否正确。打开作文一看正确,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不正确的要批语指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我校于上学期期末放假之前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现就我个人 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 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 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 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 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 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 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三疑三探”教学模 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所以学生不存在课外负担的问题,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为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促进各单位、各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平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各年级段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对单元教学的解读、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视频对专题知识探讨、分组讨论等环节,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教研员老师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尽管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

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三: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我于20XX年9月25日参加了由孝义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培训。此次培训由教研室张孝萍老师做了一节生动的课即《生活中的比》与相应的课例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的汇报。 这节课对我来说深受启迪、很有帮助。因为张孝萍老师对这节课课前进行了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反复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比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比、理解比、掌握比。张孝平老师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报告也讲的特别精彩。为期一上午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材研究深、细。 张孝萍老师的这节引领课时间酝酿长,内容研究精深细密,思路明晰,她的这种钻研精神令我很佩服,从她的课例《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中便可得知。她从八个方面研究了比的意义,由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引发驱使她来研究,研究前的反复思索,文献的综合中她查阅了辞海、内地材料、台湾材料等对于比的意义的理解和阐述,她还对课本的版本进行了对比研究。真可是下功夫、精研究。我想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像张老师那样。学生的课堂都能趣于生活化、趣味化。虽然我们都提倡数学要来源于学生生活、选题要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习题,但我们大部分老师上课例题、习题一般都选自课本内容。 而张老师这节课的习题还搜索了北师大版第四版教材上的题,新旧有机结合使的学生对比的意义更有进一步的透彻的理解。也从中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我深深的感到一个优学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驾驭教材提炼教材的能力。只有深钻细研才能使教材用活。 二、课堂设计新、活 1、生活情境揭示比。 张老师利用了5幅生活照,让学生对比那幅照片与照片A相似,使学生从对比中揭示比。使数学趋于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校这学期在教学上采用了学案教学模式,填补了以往我们在备课中存在的弊端,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就自己所用的几篇学案,谈自己对其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案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学案的编写上。 学案不同于原先的以我们为中心为我们上好课而准备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为意图。所以学案的编写是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的小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变懒了、讲得少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 其次,课堂中我们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的心理;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要再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第二,学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教师在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有所提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放开而去积极获取新知。 二、学案使用中的几点反思 1、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到知识的奥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关键之所在。 2、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题目由简到难,层层推进,不但便于理解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限度来提升巩固知识点,想方设法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4、小组讨论合作后,我们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在最近的学案使用中,个人也存在不少的困惑,如: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拖拉现象;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等。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帮助。希望我校的学案教学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绩效。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文档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文档 Five step teaching method experience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主题的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自学质疑--筛选问题--合作交流(动手实验)--反馈归纳--深化创新,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学生在

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综合、 去感悟,并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程度、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要创设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自学时大胆质疑,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言,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保护其积极性。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 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学生自学盐类的水解这一节内容第一课时时,学生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 ①不同的盐溶液为什么能使指示剂显不同的颜色? ②强碱与弱酸组成的盐的溶液为什么会呈现碱性? ③强酸与弱碱组成的盐的溶液为什么会呈酸性? ④强碱与强酸组成的盐的溶液一定呈中性吗? ⑤酸式盐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吗? ⑥弱酸与弱碱组成的盐的溶液显什么性? ⑦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 ⑧如何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等等,教师就应从学

学习积极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今年年后,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我县国际计划中关于积极教育方法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我也掌握了一些在与孩子沟通,管理孩子的一些方法。在此,我将本次培训的内容,以及我自己对于积极教育方法的一些理解同各位老师一起分享。 一个儿童经历着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和发展,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身体的发展,而是身体、情感、社会、认知四大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互相渗透、互相支持。儿童的发展需要经过很多年的时间,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他们发展的基本特点和积极回应方法都不同同。比如说0-1 岁的儿童需要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父母就应该多给予拥抱,交谈,微笑等; 2-4 岁的儿童开始形成思维能力开始学习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4-6 岁的儿童能够自己组织游戏,通过游戏帮助他们掌握“规则”等。那么对于我们小学老师而言,我们来看一看 7-12 岁的儿童年龄发展特点和积极回应的基本方法: 1、是相对稳定的阶段,也是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2、儿童身体发展比较快 3、儿童能更好地控制自己 4、在情感方面,这个阶段的儿童仍然是可塑的、适应性强的,非常需要成年人的鼓 励和支持。如果体验失败多于成功就会不断地认为自己无法满足承认期望,从而丧失信心甚至形成自卑的人格。通过积极地强化办法,可以形成和发展儿童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儿童体验和感觉到擅长于做某些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体验到的成功大于失败,就会养成勤奋的人格。 5、在认知方面,看问题有绝对的倾向化,具体表现为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因此, 在这个阶段经历的暴力性惩罚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6、能明确地分辨公共和私密的生活,有了保护隐私的需要 7、在社会发展方面,儿童开始形成社会交往能力,能够自己组织、安排、开展教育 和娱乐活动 8、逐渐形成了世界观和价值观 9、强烈地意识到有些人有权利,如老师和父母从这些年龄发展特点上可以看出,儿童的发展特征会受到父母和老师不同管教方式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现在请老师们想一想,你在教育教学中常对孩子们说的是哪些话呢?是消极的话多还是积极的话多?当你说完之后有作用吗?我们来看看“儿童最不喜欢老师、家长常说的十句话”和“儿童最喜欢老师、家长常说的十句话” ,看完之后我们发现,一个是对儿童的否定,一个是对儿童的肯定,在两种不同的态度下,会对儿童的人格产生不同的影响。经常得到否定的儿童会怀疑自己,从而否定自己产生自卑的心理,反之经常得到肯定的儿童会更加自信, 多年来,我们还常看到一些苦口婆心的说教,而换来孩子们的不理解和反感;以爱孩子为名所采取的种种教育措施,到头来却发现效果适得其反;更有甚者,因为方法或沟通不得当,导致严重的冲突甚至酿成流血悲剧的情况,也并不鲜见。这种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反到不被孩子接受的窘境,究竟是如何造成的?究其根源,就是理念不足、方法偏颇。因此,基于种种现实情况的考量,如何巧妙地运用教育方法,让孩子们自觉自愿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远离暴力与疏离,培养积极健全的人格,便显得尤为必要了。而积极教育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植根于社区的儿童工作者们开发出来,并予以积极地探索与推行。在我们现在教育中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如平等、赋权、优势视角、参与等。然而,与传统教育方法相比,这些方法有时由于过于追求和强调儿童的权利,却忽略了儿童的责任,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一: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一】 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一: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为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 效益,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方案》,促 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 面和谐发展,落实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高效教研活动”的总目标,我校于2010年9月15日正式启动“有效 教学”模式培训,对上海一师附小、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武汉常青实验 小学、南京行知实验小学的四种现代教学模式进行了学习。经过这 几周的学习,我的心灵受到极度的震撼。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体会:一、教改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学校对课程的革 新 课程包含了教法、教材、教师这三大方面,课堂要高效,离不开对 课程的认识,离不开对课程的改革。 一、改革教法 首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用教材,是指不是教材里有 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教,而是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 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结 构来选择教学内容。 其次,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当学生发生学习需求时,教师是引路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 教师是服务者;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是欣赏者。 二、改革教材 成功的校园生活是发现人的潜能,让人的潜能充分燃烧,只有开辟 了校本课程,才能让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才能让他们的潜 能充分燃烧,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 三、改革教师 除了自身的提高,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一个包容的心对 待孩子,既要看到盛开的鲜花,也要善待迟开的花苞,修炼出一个 花苞心态。抱怨会导致失败,赏识能导致成功。通过学习比较我发现,我们平常的教学工作几乎都是在教教材,很少考虑到孩子的需 求和兴趣,大部分时间还是考虑把课本上的知识滴水不漏的教给学

学习教学论的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论》学期总结 2010-2011学年马上就要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有辛勤的付出,有甜美的收获,也有让人叹息的不足与遗憾。现在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宿舍里总结一下我这一学期在《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其实在刚拿到《信息技术教学论》教材的时候,我认为这门课程应该会上的相当枯燥,沿袭传统的老师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说实话当时真的是看到这门书就头痛,想想要上这门课就害怕。可是姚老师的特殊的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却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我学习的积极性。 尤其是我们组在全班六个组里面相对比较特殊的组员组成,也从侧面让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让我更好的懂得了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我所在的组是第五小组由十一个成员组成,有六个男生和五个女生。说实话不是每一次上课我们组都实到人数等于应到人数的,除了十六周晚上的那一次。而且每一次的作业也并不是大家平均分配完成的。虽然在做作业的时候难免心里会有小小的不爽,为什么自己要付出的比别人多呢,可是和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时候还是好开心。因为大家立场不同,认知结构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在每一次讨论的时候都会在不经意之间碰撞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火花。或许因为我们组在老师同学眼里总是乱糟糟的,可是我觉得我们的讨论的某些结果还是挺有新意的。比如在有关在有关讨论法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让学生从乐于参与讨论,到一参与讨论为乐”的结论,在关于“中学信息

技术教学环境访谈报告”中我们通过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老师的深入访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信息技术的学科性质而言,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传播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工具,是“鱼”和“渔”能够兼得的工具。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把学习方式提升到发现学习的高度,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等等。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主要有两个:教师访谈和课前五分钟的粉笔字练习。先说一下这次关于整个访谈报告过程点点滴滴吧。在访谈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集思广益,吸取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的思想。访谈内容分两块:学校机房硬件资料和人文资源访谈。通过对最初问题的分析和整理,最后确定了个问题。经过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教师X老师的多次协商,最后定于2011年4月25日与X老师进行了关于临汾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交流。通过访谈,我们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以及学校资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由于信息技术只列入会考范围,而且难度不大,所以同学们大多将信息技术作为消遣放松的课来上,教师也也给予学生充分理解,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很少,其余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练习。学校在硬件配置方面很多都是应教育局等的要求做面子工程,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除了对高中信息技术了解更沉入以外,我认为我最大的收获还在于第一次真正实际运用了访谈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1.我们虽然在访谈以前设计了访谈提纲,但在真正应用于访谈

于漪中学作文教学导论

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了解决地欲望,有追根究底地积极性,他们就有地待续不断写好作文地内驱动力,作文教学就会生机蓬勃,,活水流淌. 研究中学生写作心理 破“怕” 首先要找准恐惧地原因.、长期受批评,受指责,形成条件反射,只要一提到写作,这些学生就立刻与“挨批评”联系起来,因而产生“怨”. 、不摸门,摸不到书面表达地门径,由苦恼而怨恨,形成恐惧心理. 、神秘感,觉得定作是“高级”地事,是作家、文学家地事,自己不是那块料子,自卑得很,害怕动笔. 、懒于思索,形成莫名其妙地“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其次是从鼓励入手,加强“对症”教育. 再次指点入门地途径,让学生自己从“怕”中走出来. 帮助找“米”下锅.(一是启发他们从记忆中去寻觅,抓住某些记忆中地人、事、景、物,开展联想与想像,使模糊地印象清晰起来,笼统地具体起来,单薄地丰富起来,零碎地串联起来,成为笔下可写之“物”.二是启发他们就地“捕捉”,学会看周围地事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帮助“搭架子”.一是帮助他们明确文章地中心思想.二是指导他们梳理思想与材料,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开头,如何过渡,如何收尾,要作通盘考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帮助选“砖瓦”.可采取试写一段,就遣词造句进行分析比较,也可写好以后教师面批面改,有些词句让学生自己咀嚼、辨味、思考、比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攻“难”. 抓积累. ()用百首以上地诗词打底. ()广泛阅读报纸杂志,开拓视野. ()到生活宝库中觅宝. 抓思路锻炼.文章必须“言有序”.而“言”是否有“序”又决定于思路是否有“序”,是否细致严密.文章贵丰满,忌干瘪,而能否丰满又决定于思路是否开阔活跃.学生写作文时往往有这样那样地零碎材料,有点点滴滴地感想,而不善于井然有序地加以组织,不会从广度上开拓,深度上挖掘.要攻这个“难”,须着力于思维地训练,思路和锻炼.如从观察、理解、联想、想象能力地培养入手,促使学生锻炼思维,锻炼思路.除了课外实地指导观察,写作过程诸多环节积极引导外,阅读课上有计划有目地地培养也很为重要.有时一两段精彩地文字若能驾驭得当,就会成为训练思路,训练上述能力地好材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抓局部地深入.整篇文章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指导一番,学生不易捉摸.若有计划地从学生写作实际情况出发,抓住一个个局部,有重点地进行“分解动作”,深入一点,带动全篇,学生易懂易做,效果较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抓榜样地激励. 克服“急于求成”地情绪. 一是要肯定他们想写好作文并想有明显进步地愿望;二是要帮助他们认识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地规律;三是要有一副精细地目光,对学生地点滴进步,都要满腔热忱地肯定、鼓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激发中学生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写作地冲动感 没有想写、要写地强烈愿望,没有非写不可、非写好不可地迫切要求和责任感,再好地技能技巧也难以凑效,更不必说下笔千言,感人肺腑了.热情是一种强有力地情感,它影响乃至决定人地思想言行,胸中写作热情似火烧,就会产生一吐为快地冲动感.写作冲动感一经形成,往往就会思绪纷呈,妙语连珠,写作进入最佳状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写作地人如果蕴藏地思想感情不汹涌澎湃,如果没有一吐为快地情绪,下笔绝不会一泻千

《有效教学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阅读《有效教学方法》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严密,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一、目标明确。 我觉得,目标明确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认为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插入课外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可以把内容引申出去,都会起到

事半功倍。但有时漫无目的地讲,对学生就会分散注意力,教师的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 二、内容正确、重点突出。 我感悟,在一节课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但对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气教学,重点知识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 还有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在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对待学生的疑问应保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当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按照《有效教学方法》说:“这个问题提

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资料弄明白之后再回答你们”“对这个问题恐怕要看看有关材料,我和你们共同学习”。因为我体会到教师的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感染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 三、方法得当。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又是《有效教学方法》中的好方法,因为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譬如,对尚未定论的争议问题,可以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 四、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通过学习知道,一节课应自始至终

三环五步教学法

“三环五步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桃山局中心小学高桂芹 “三环五步教学法”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珍视学生个性体验,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新模式。“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三环”,即:创设情景——师生互动——建构知识。“五步”,即:创景导问——自学教材——讲析研讨——正固训练——评结延伸。简称为“问、学、析、练、评”五个基本环节。那么,怎样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环五步”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语文教学工作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精心备课,巧妙导入 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潜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不讲和精讲的尺度,合理分配时间,把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要落到实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做到心中有数,有备上课。 导入要根据课文特点而定,看用什么样的导入法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的课文《鹿和狼的故事》时,我先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狼和小羊》的故事,然后问他们故事中的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说狼是凶恶的、残忍的。我接着说:“童话中的狼都是凶恶残忍的,但我们今天所学课文中对狼的评价并不是这样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听了我的话,学生一个个疑惑不解,我便顺水推舟:“那你们自己从课文中找答案吧!”这时候学生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打开教材,兴味盎然地走进文本,接下来的课就

进行得非常顺利。 二、把握目标,正确引导 上课前,我把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先告诉学生,这样教学活动既不会盲目,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更好了。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教学生怎样自学生字新词,怎样预习课文,怎样品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怎样针对本节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等等。比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板书完课题后首先让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学生就提出了鲁迅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等问题。然后我教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沉浸文本,带着这些问题去品读语言文字,一一去寻求自己想解决的问题答案。这样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开放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还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我也乐在了其中。 三、提倡合作,促进发展 五步教学模式最精彩的就是“析”这一环节,要让学生析有所获,就必须进行小组交流互动。合作学习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而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小组各个成员共同关心的,但又苦于难以独自解决,从而产生与小组成员合作的欲望和需求。若学生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则没有合作的必要。五步教学模式只有在教学中需要学生进行合作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在本学期的语文课堂中,我采用比较多的是小组合作学习。通过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一: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近两年来,全国各地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许多先进经验纷纷亮相,成为了新课程教学的亮丽风景。在改革中,我采取了扬长避短、学为我用、创新理念、稳步推进的课堂改革策略,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1 学生是主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把学生放在了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味的采取压制、强迫的手段,常常适得其反。近一年的改革,改变了我错误的认识,学生被放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上,教学时能够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自主学习值得提倡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别,但完全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教会学生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学情、知识的难度适当教会学生预习、学习、复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 3.小组合作的优势 传统的课堂是少数尖子生的课堂,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小组合作,有利于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有利于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快感,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建立小组并发挥小组的作用不可忽视。 4.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向标 课程标准要求落实三维目标,课堂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前早将目标定位下来。一节课的任务完成与否,也需要对照目标。目标的展示,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的方向更明确。 5.新课程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永无止境,而教师教学不能仅传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创新,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动脑、动手、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教学中总结了三自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三自即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预习课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内容的初步感知;阅读课侧重于思维的训练、表达能力的培养;复习课则侧重于知识的落实。课堂设计上,以理念引领教学,体现学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导--学--议--赛--结,就是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一、设疑导入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入,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保护其积极性。 二、带着问题去学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板演到黑板上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 三、在合作交流中议与赛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