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谈谈篆书的种类及特点

谈谈篆书的种类及特点

谈谈篆书的种类及特点
谈谈篆书的种类及特点

谈谈篆书的种类及特点

张国俊/文

书法艺术,从广义上讲,是一门关于汉字形体结构的视觉艺术。篆书作为我国的古文字,由于其形成的年代久远,而且有先有后,加之有初创及其发展演变期的不同,所以形成了写法和形体各异的多种书体。篆字书体主要有甲骨文、金文、籀文、和秦篆,它们均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了解和掌握篆书各类各自的特点,对于我们篆书书法创作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见到的最早而且较系统、成熟的文字。其形成于殷商时期。较更早期的陶文及刻在甲骨上而得名。甲骨文是用比较硬利的刀錐具契刻于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因而其特点突出,笔画以直冲的横直斜线为主,间有曲弧线。笔画瘦直,刀锋毕露。

对称是甲骨文字结字的特征,同时其形体不够固定,刀法亦有方圆肥瘦之别,各字随物异形,笔画有多有少,写法也有正有反,虽然结字较方正整齐,但其行文程式不一,有时依刻纹路而变,而且笔画直硬,方笔居多。字形大小不一,分行布白自然,疏密得当,错落有致,放逸得当,严整娟秀,纯朴和谐。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当今很多书家乐于甲骨文的书法创作。

金文

金文系指铸造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字有凹凸之分,凹为刀刻,呈阴文,凸为先用刀刻模型,然后浇铸呈阳文。起源于殷商,盛行于周代。金文的多为记录礼典、征伐、约契等。是承甲骨文体而又有新发展的文字。

其特点是笔画线条浑朴自然,结字壮美多姿,字体渐趋整齐雄伟纯朴。但因字体笔画尚未完全固定,往往一字,笔画和写法也各异。目前可见到铸造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较多,浩如烟海,比较有代表性的《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

大盂鼎系西周康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世纪)时期的金文内壁刻铭文9行291个字,记周康王23年,在宗周向盂叙述文、武、成三位先王的立国经验和殷王亡国的教训,告诫盂应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盂为感谢王命,于是铸此大鼎,以记其事。大盂鼎为西周青铜器之重器,且铭文数量多,字大,笔法方圆并用,粗细富于变化,起止锐圆因势而异,体势严谨,遹瑰隽美,流畅宏灵,行气款形齐整,纵横疏密相当,实为西周前期金文典范。

散氏盘,又名矢人盘,西周厉王(公元前857~前842年)时盘器。铭文19行357字。记矢人将田地划付散氏所订约契,故而得名。铭文大字,笔法、结字和章法意态恣肆,奇趣横生。字大多取横势,这与大多取纵势的铭文不同。字的重心突左突右,给人跳跃感。因而其章法上也出现了变幻多端的现象,给人以行止裕如,气象飘逸之感。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期的金文鼎。腹内铭文32行497字,是迄今发现的铭文最长的铜器。铭文记天下四方动乱,周王策命毛公文厝辅助王室,并赏给酒食、衣服、车及武器,仪仗等物。铭文笔法严谨,结体劲瘦,取纵势,行气流畅磅礴,章法错落自由,实为金文中的瑰宝。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期的器皿。是虢季子白的洗澡具,也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铜盘。铭文记述了虢季子白受周王之命,征伐西北强族(即匈奴)于洛水之东,因有功而受到赏赐。铭文系四言韵诗,字虽大小不等,但体势优美娟秀,精巧玲珑,行款齐整,布白疏朗。在书写用笔上,落笔稍顿,收笔出锋已很明显,开启了石鼓文书体之先风,被当今书史谓之籀文。

籀文

籀文(又称石鼓文),以周宣文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籀文以《石鼓文》和《诅楚文》为代表。

石鼓文,为战国时期秦国石刻,因其形状似鼓而得名。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其书法特点是:书法浑厚自然,用笔园劲挺拨,结体方正,规范严谨,形体上较完备。石鼓自出土以来,历代倍受青睐,受到历代书家的重视,论书者均以石鼓为史籀笔迹。从书法的角度看,石鼓文字迹,笔画粗细基本上致,圆活奔放,结体严谨,古茂遒朴而有逸气,它上承金文,下启小篆。是金文向小篆过渡的典范文字书体,被后世学篆者奉为临习正宗。甲骨文、金文、籀文、秦通一六国前的古文字,它们大都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通常将以上甲骨文、金文、籀文通称为大篆。

小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不便。故在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又着力推行“书同行”政策。《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苍天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变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秦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泰山碑,秦王政28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泰山而立,丞相李斯所书。石高4尺,四面环刻文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内容主要是“颂秦德”。字体小篆,其传世拓本较多,其特点是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笔笔如铁线;结体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为小篆之代表。

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登峄山(山东邹县)所立,传为丞相李斯所书,小篆。内容前为始皇诏,144字,自“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其石久佚。现所见均为后摹写,虽多失秦篆古厚的笔势,但其笔画清劲,圆转宛通,对研究篆书艺术的演变有重要价值。

秦诏版为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所作,记秦始皇的颁布诏内容。其笔画劲遒,书风随意自由,大小相同,随势生姿;字间行间,时疏时密,虽不齐整,前后成趣。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特征。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小篆字体极为规范,偏旁有统一的写法,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均匀,体式圆浑,分间布白调和对称,字形狭长,上部紧密,下部开朗舒展,给人以刚柔相济、爽朗俊健之感。

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由于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

场合。如记功刻石。权量诏版。兵虎印符之类。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现代汉字就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的。虽然小篆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失去实用性,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观赏性,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仍然出现在我们今天的许多场合中,尤其是艺术设计、篆刻和书画作品中。小篆对中国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具有伟大的功绩。

甲骨贵秀劲,金文贵浑穆,小篆尚柔和,楷行称遒健。小篆用笔,“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

各种字体的书法鉴赏

各种字体的书法鉴赏 书法鉴赏——隶书 隶书相传为秦朝程邈所创。程邈为县狱吏,因得罪秦始皇,被关押于云阳狱中。其时政务多端,文书日繁,小篆不便于速写。程邈身为狱吏,深知小篆难以适应公务,便在狱中创造了隶书。这种隶书特点是扁阔取势,结构简单,笔画平直,有了波磔,与小篆相比,书写方便,易于辨认。秦始皇看后大喜,不但赦免其罪,还提升其为御史。这种字因是徒隶所创,又首先在徒隶中使用,所以称之为隶书。其实,据出土的文字资料来看,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先,就有隶书萌芽。程邈只是做了一番整理工作。但历史一般认为程邈是隶书的创造者。可惜他没有书迹留下来。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西汉,鼎盛时期在东汉后期。 在隶书著名书法家中,程邈之后,最负重名的要算东汉末蔡邕。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赋,工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清代陈思说他“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美尽妙,独步古今”。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奉诏写定“六经”文字,书丹上石,刊刻于洛阳太学门外,世称这些刻石为《熹平石经》。石经用当时标准隶体书写,结体平整端庄,浑厚凝重,深受时人喜爱。当其建立之始,乘车来观览、摹写者日余千人,填塞街衢,足见其声誉之高。他的女儿蔡琰也是中国历史上博才多学的第一个有书法作品传世的女书家。其他如萧何、曹喜、师宜官、梁鹄等也是写隶书高手,可惜他们的书迹没有流传下来。 隶书书法,除民间流存下来的帛书、竹简外,汉代刻石,保存也较为集中。不过,西汉刻石,较为罕见,而且不少石刻仍是古隶,如《五风二年》刻石,《菜子侯》刻石,都略带篆书笔意。隶书成熟以后,在东汉碑刻中大放异彩。现存东汉刻石,以桓、灵之际为多,后世所谓“汉碑”,主要就是指这个时期的碑刻。为了便于介绍,把风格比较接近的归类如下: 清秀飘逸者:这类风格的为数最多,这主要因为字体纯熟首先要表现出一种秀丽俊俏。我们可以举《曹全碑》、《张景碑》为例。尤其《曹全碑》更为著名,此碑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原石现陈列于西安碑林。 端方工整者:这类风格以严整健稳见长,但从中透露着自然朴茂之质。我们举《衡方碑》、《封龙山颂》为例。《衡方碑》立于建宁元年,在山东汶上县。《封龙山颂》立于廷熹七年,是河北元氏县著名五碑之一。全碑隶书15行,每行26字。

第二课 劲健稚拙 古雅天真——《篆书知识及赏析》

第二课 劲健稚拙古雅天真——《篆书知识及赏析》 课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 1节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教学、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材、电脑课件、课前搜集有关画家的资料等。 教材分析:篆书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千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六国异体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教学目的:学习书法不单是要学习写字,还要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和与汉字书写有关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篆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对汉字的起源和早期的书写状况有所认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篆书作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审美、鉴赏能力,并通过大量的名作赏析及分析讲解,提高学生提高鉴赏和审美能力,培养专业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了解篆书的基本知识,掌握篆书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过程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训练 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1.遵照科学性、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析作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结合课后练习思考分组讨论。 2.授课融互动式问答、演示、观摩、讨论等于一体,做到生动、活泼、直观、有效。 3.以秦篆为讲解重点,由此铺开对清篆、金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专业素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篆书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篆书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点画单纯,有的字还具某种象形因素的古老的汉字字体,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和简牍文等,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 (讲解:分析战国时简牍作品特征)。 1、篆书发展简史及特征:

《篆书教学教案》

篆书教学教案 【学习目标】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篆书书法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篆书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学习并掌握篆书的特征,篆书的基本笔画、搭笔方法和笔顺。临摹篆书作品,感受篆书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对篆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风格以及各种风格的代表作的了解。篆书的特征,篆书的基本笔画、搭笔方法和笔顺。 难点是如何感受篆书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 【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教学 【知识回顾】书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草书—楷书—行 理论知识教学,采取导学,学生自学,学生展示的方式进行,比教师单纯的讲有趣。 【导学预习】 材料一: 篆书: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广义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以及秦篆等。篆书分为大篆及小篆。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而将秦以前的古文、金文、甲骨文等统称为“大篆”。 【先秦时代】:甲骨文: 距今约3,400年前到2,700年前的,可以称之为""。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

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起源于商代,盛行于周代。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形体较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也更加均匀对称。金文的线条能较多地体现书法笔意。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在10块质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主要作品有:《》《峄山石刻》《》《》《会稽石刻》等。 简帛墨迹: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以前的书法中的,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古代的,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出土的,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出土的。 材料二: 【秦代】篆书:(大篆、小篆) 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的篆书,也是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甲骨文。到商周时期出现金文,春秋战国时期还有石鼓文、简牍书、帛书等,这些都属于大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即统一文字。整个工作由他的丞相李斯主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即"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国文字作为规范的基础;二是将秦国已有的正统使用的籀文即大篆的形体,加以简省删改,同时吸收民间的字体中的一些简体、俗体字,进行规范。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正式字体--小篆。也称秦篆。小篆是在大篆基础上发展简化而成。其结体圆长、笔画粗细匀称、藏头护尾、不露锋芒,线条非常美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比较彻底的汉字规范运动,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特征:笔法单纯;笔画粗细均匀、圆匀、字体略长;章法变化,富有图案美。 篆书名作 西周《散氏盘铭》西周《虢季子白盘铭》春秋《侯马盟书》 秦《石鼓文》秦《虎符》清邓石如《唐诗集句》

小篆书法的风格流派

小篆书法的风格流派 小篆的风格流派多种多样,秦篆以《泰山》、《琅琊》二刻石文字为其代表,其字笔画粗细一致,横平竖直,圆起圆收。直画似陈玉箸,曲笔如弯钢筋,笔力遒劲,圆润通畅。字形基本为长方,结体平正对称,排列整齐均匀,世称“玉箸篆”。秦篆为后世小篆书体的发展变革树立了一个基本模式,使后代的小篆万变不离其宗,或多或少地留下秦篆的痕迹。 汉代小篆风格多样,如《袁安碑》字形仍为长方,但用笔不似秦篆严谨统一,面是圆、方、尖笔皆用,笔画也不完全横平竖直,篆法也不似秦篆规范。《少室石阙铭》、《开亩庙石阙铭》字形近方,笔画粗细也不尽相同,篆法也不够严谨规范;《新莽嘉量》(王莽诏版)结体上密下疏,垂脚较长,笔法方圆并用,笔力刚劲。排列横密竖疏,大为识者称道;用于摹印的缪篆多呈方形甚至扁方形,笔画屈曲婉转,增减无定,字的长短大小也不绝对一致,排列行格没有严格规定,比较自由,利于变化。 汉篆之后,稍晚一点的三国吴的《天发神谶碑》与其它篆体大异,虽为篆书结体,但用笔奇特,近似《二爨》笔法,一改小篆的圆笔,全用方笔、尖笔。尤其直竖笔,酷似楷书中的悬针,又似倒垂的韭叶,险峻犀利,风格独具,世称“倒韭篆”,对后学者有一定影响。清代着名书家徐三庚的篆书就得力于此碑,很有特点。 唐代小篆以李阳冰的“铁线篆”为代表,风格近似《峄山》、《会稽》二石的摹刻本。用笔纤细刚劲,其结体不完全统一规范,长方、正方、圆形皆备,后世的“细圆朱文”篆刻多取法于此。 清代小篆水平很高,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其代表书家应以邓石如及其传人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王孝禹、胡澍等一派为主流。其流派共同特点是字体狭长(胡澍一人例外,取方形),结体严谨,用笔婉转流畅,笔柔墨润,潇洒飘逸,富于装饰美。另一流派以王澍、钱坫、桂馥、洪亮吉等人为代表,他们大多师法李阳冰和秦《峄山》、《会稽》二石,多写“铁线”、“玉箸”,字体比较呆板拘谨,笔墨情趣也较差;而吴昌硕、王福庵等取法《石鼓》,熔大、小篆于一炉,用笔苍劲老辣,结体丰富多变,面目清新,别树一帜,对后学尤其是篆坛影响颇大。

书法鉴赏答案(全)

慕课习题 1 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因为对自然的感受,对美的认识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鉴赏水平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 鉴赏书法的人大部分都是书法家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 中国最早可考的文字是下列哪种文字?() A、金文 B、篆书 C、楷书 D、甲骨文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 品鉴书法正确的方法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上 A、哲学 B、历史 C、文学 D、真善美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篆书是在哪种历史背景下创造的 A、文景之治 B、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C、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 D、商鞅变法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 1 书法的内涵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表现对象 B、表现内容 C、何如表现 D、表现结果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中国书法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什么的艺术 A、文学 B、历史 C、情感意向 D、哲学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用启功先生的瘦金体去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 书法对象的艺术性表现不包括 A、书家创作艺术时的审美艺术性 B、汉字的象形性 C、汉字及其点画的丰富性 D、书法作品内容的文化艺术性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毛笔的特点是柔软、有弹性,因此在书写书法作品时很难体现出字体的各种形态。()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 法国总统观看了中国书法中的哪个汉字后称中国书法是艺中之艺 A、汉 B、京 C、文学 D、舞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中国的()被称为笔尖之舞。 A、绘画 B、书法 C、刻章 D、芭蕾舞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 通过()会使中国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A、对比 B、临摹 C、欣赏 D、训练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 因为中国书法与音乐一样寓杂多于统一,讲究对称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因此中国书法也被称为无声之音。()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法国画家毕加索认为:真正的艺术在中国。()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 书法作品中只要存在共性就一定是优秀的作品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 “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这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出自()。

如何写小篆

如何写小篆 小篆的结体不同于隶书、楷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三比二。 二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由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出的部分则可以耸起。 三是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均匀,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方中寓圆,园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四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这是篆书不同于其他书体的重要特征。有独体对称,有字的局部对称,还有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小篆的笔顺“特点” 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 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 一先中间后左右 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 画。 二先外包后里头 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

三先主笔后副笔 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 四先副笔后主笔 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 握重心。 五灵活运用 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就可。

篆书特点4

简述篆书的特点 篆字种类很多,概括起来讲,有甲骨、金文、小篆三体。甲骨文和金文,都可统称之为大篆,小篆是经过秦代统一文字后的书体,还有秦汉专供制印人使用的缪篆。篆字在今天的实用性比较小了,因为现在这种字体不易为群众识别,但是由于书体结构充满了装饰性,并有很大的书法艺术价值,所以仍被保留在书法园地里,作为书法家的书写字体形式之一。下面简略的介绍一下大小篆的结构和用笔的特点:结构 一、方正平稳,笔画匀称 汉字结体的外形,在未形成一种完整成熟的字体之前是不规则的,后来由于使用的需要,加上统治阶级的提倡,逐渐趋于成熟完备。从甲骨到金文,笔画变化较多,字形大小悬殊较大;到石鼓文,尤其到了小篆阶段,不但摆脱了“画成其物”,而且逐渐成为独立完整的方正艺术符号。从外形来看,多属方正,笔画虽具粗细、长短、正斜,其间距、疏密都较匀称,左右两边有的对称,有的均衡,整个字重心平稳。如小篆《泰山刻石》外形方而偏长,笔画圆转流丽,粗细变化不大,排列较对称均匀。《天发神讖碑》外形方而偏长,笔画多方笔,转折明显,排列虽均匀,但多上紧下疏。汉缪篆多偏方正,也有偏长方或偏方的,笔画方中带圆。 二、上覆下承,左右相顾

一般字体的结构以合体字为多,有上下叠置的,有上下三叠的,有品字垒叠的,也有左右搭配的,或左中右三者并列的,篆刻时均应根据结构单位和笔画多少、长短,而注意有天覆地载之情,左右迎让之趣。一般承覆迎让的规律大都是:少让多,短让长,窄让宽,上覆下,下承上,高扶低,主迎宾,外包内,大抱小等。总之,使各部结构能配置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同一家人一样,扶老携幼,左右相顾,互有揖让,彼此照应,而不是机械分裂,各行其是,彼此不相往来。以上盖为主或以下承为主的字,均应写的宽大一些,以照顾其他部分。上中下三叠,笔画多少不一的,或同样大小的,均应量其疏密,布置匀称,使之谨严而舒展。如上下或上中下单位结构相同,或笔画相差不多的字,一般上部分结体笔画应收紧缩小,下部分笔画略伸展放大。相同的笔画结构可用不同的笔法,分出轻重、主次,避免单调、重复、乏味。左右偏旁应笔画有多少,不能平分位置,应视其位置适当收缩,彼此相让。左右结体相同的字,一般左右相等、对称。若少有变化,则左小右大,左短右长,或左低右高,左窄右宽。 三、收放团结,自由有神 一般的字,都是“中宫收敛,四肢伸展”,即字的中心部分应收聚较紧,头尾四肢部分依其体势自然收放。这样,字的结构有紧有松,有聚有散,变化丰富而不失一定法则。好像一个人,血管散于四肢,聚于心脏,形成统一的整体,生机勃勃,精神抖擞。篆字由于结体与用笔不一,重心有的偏于上方,有的偏于下方。一般说,篆书中宫多居于中或上

小篆字体特点

小篆字体特点 小篆的结体不同于隶书、楷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三比二。 二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由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出的部分则可以耸起。 三是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均匀,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方中寓圆,园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四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这是篆书不同于其他书体的重要特征。有独体对称,有字的局部对称,还有圆弧形 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释文(2007-03-26 21:00:10)转载▼ 峄山刻石 皇帝立国,惟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令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泰山刻石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後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凈,施于後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会稽刻石李斯原文】 皇帝休烈(1),平一宇内,德惠攸长(2)。卅有七年(3),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4),黔首斋庄(5)。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6)。秦圣临国,始定刑名(7),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8),贪戾慠猛(9),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10)。阴通间使,以事合从(11),行为辟方(12)。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13),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14),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15),靡有隐情。饰省宣义(16),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夫为寄猳(17),杀之无罪,男秉义程(18)。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19)。皆遵度轨,和安敦勉(20),莫不顺令。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21)。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秦始皇本纪》 【会稽刻石李斯译文】

2018-2019上学期(最新)书法鉴赏题目及答案整理

2018-2019上学期(最新)书法鉴赏题目及答案整理 1.1 1.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上品鉴书法是正确的方式?(A) A、哲学 B、历史 C、文学 D、真善美 2.在哪种历史背景下创造的篆书?(B) A、文景之治 B、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C、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 D、商鞅变法 3.下列哪种文字是中国最早可考的文字?(D) A、金文 B、篆书 C、楷书 D、甲骨文 4.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鉴赏水平,这是因为对自然的感受,对美的认识程度不同。(√) 5.鉴赏书法的人大部分都是书法家。(×) 1.2 1.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什么的艺术是中国书法?(C) A、文学 B、历史 C、情感意向 D、哲学 2.[多选题]书法的内涵包括下列哪几项?(ABC) A、表现对象 B、表现内容 C、何如表现 D、表现结果 3.[多选题]书法对象的艺术性表现包括(BCD)。 A、书家创作艺术时的审美艺术性 B、汉字的象形性 C、汉字及其点画的丰富性 D、书法作品内容的文化艺术性 4.用启功先生的瘦金体去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5.毛笔的特点是柔软、有弹性,因此在书写书法作品时很难体现出字体的各种形态。(×) 1.3 1.被称为笔尖之舞的是中国的(B)。 A、绘画 B、书法 C、刻章 D、芭蕾舞 2.法国总统称中国书法是艺中之艺是观看

了中国书法中的哪个汉字后?(D) A、汉 B、京 C、文学 D、舞 3.中国书法也被称为无声之音是因为中国书法与音乐一样寓杂多于统一,讲究对称与呼应、节奏与韵律。(√) 4.画家毕加索认为艺术在中国。(√) 5.通过(A)会使中国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A、对比 B、临摹 C、欣赏 D、训练 1.4 1.“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这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这句话是下面那一位说的?(D) A、梁思成 B、白宗华 C、林语堂 D、梁启超 2.艺术来源于什么,又高于什么?(B) A、自然 B、生活 C、宗教 D、政治 3.书法作品中存在共性就一定是优秀的作品。(×) 4.书法艺术性要求书家的艺术造诣要高于诗词作者的艺术造诣。(√) 5.书法的加工素材是(C)。 A、点画 B、汉字 C、艺术化了的诗词歌赋 D、话语 1.5 1.下面哪一项是中国文字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书法的开始?(A) A、甲骨文 B、金文 C、篆书 D、楷书 2.学习书法史,站在哲学的角度,以(A)的观点去鉴赏是书法鉴赏的正确学习方法。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主义 D、马克思主义 3.[多选题]属于书法发展时期的文字的是下列哪些文字?(ABD) 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篆书 4.东汉至唐朝之间的这一时间段是书法的成熟期。(×)

楷书隶书篆书他们的主要特征和区别是什么4

楷书隶书篆书他们的主要特征和区别是什么·?详细点,为什么楷书有的字体不一样 但是都是叫楷书呢·》? 满意答案 小桥 6级 2011-04-23 我国秦以前书写的文字基本都是篆书,篆书又分大篆、小篆,大篆主要包括甲骨文、石鼓文、金文等,小篆主要指秦篆。我国文字是象形文字,所以篆书的象形度都较高,笔画交代每笔都很清楚,没有连笔之类的附属笔画,笔画粗细高度一致。秦篆是篆书发展的晚期,所以它的象形度就不如大篆,但装饰性超过大篆。 隶书出现在汉以后,是为了便于书写而出现的自然演变,但为了追求装饰性,强调了“蚕头燕尾”,但继承了篆书笔画交代清楚的特点,笔画粗细基本一致,笔画间同样极少出现表示连带关系的附属笔画,同时由于竹简的大量运用,为了在竹简上写下给多的字,所以隶书多取“横势”。 楷书出现在隶书之后,大概在三国时期就已经高度成熟,是为了进一步的简便书写而自然演变的,继承了篆书与隶书笔画交代清楚的特点,但象形度大幅度降低,由于书写的快捷,笔画出现了粗细的变化,笔画间“横”和“竖”由原有的两笔演变成横折、竖折等成为一笔,有时候我们看有些人写的隶书,横竖不分的写成一笔就会感到不对味,就是这个道理。同时由于书写的快速,笔画中出现了变现连带关系的附属笔画,比如竖钩里的那个钩,就是笔迹转换到下一笔的连带笔画,而这些“连带”在篆、隶里是基本是看不到的。 至于字体的不一样而都叫楷书,那是因为时代的演变以及书写者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只要具有楷书的上述特点,那就都统称为楷书。 当然,篆而隶,隶而楷,它们递变过程之间会出现连带性,有时候也很难分的很清,尤其是隶书和楷书之间的书体,但从流传下来的碑帖中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基本可以忽视。 随手写来,也不知能否帮助到你。如果想得到较为准确的答案,建议你寻找专业书籍解决。

尔雅书法鉴赏平时作业答案

绪论(一)已完成 1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因为对自然的感受,对美的认识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鉴赏水平 我的答案:√ 2品鉴书法正确的方法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上 A、哲学 B、历史 C、文学 D、真善美 我的答案:A 3篆书是在哪种历史背景下创造的 A、文景之治 B、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C、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 D、商鞅变法 我的答案:B 4鉴赏书法的人大部分都是书法家 我的答案:× 5中国最早可考的文字是下列哪种文字?() A、金文 B、篆书 C、楷书 D、甲骨文 我的答案:D 绪论(三)已完成 1法国总统观看了中国书法中的哪个汉字后称中国书法是艺中之艺 A、汉 B、京 C、文学 D、舞 我的答案:D 2因为中国书法与音乐一样寓杂多于统一,讲究对称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因此中国书法也被称为无声之音。()我的答案:√ 3通过()会使中国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A、对比 B、临摹 C、欣赏 D、训练 我的答案:A 4法国画家毕加索认为:真正的艺术在中国。() 我的答案:√ 5中国的()被称为笔尖之舞。 A、绘画 B、书法 C、刻章 D、芭蕾舞 我的答案:B

1艺术来源于什么,又高于什么 A、自然 B、生活 C、宗教 D、政治 我的答案:B 2书法艺术性要求书家的艺术造诣要高于诗词作者的艺术造诣 我的答案:√ 3书法的加工素材是什么 A、点画 B、汉字 C、艺术化了的诗词歌赋 D、话语 我的答案:C 4书法作品中只要存在共性就一定是优秀的作品 我的答案:× 5“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这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出自()。 A、梁思成 B、白宗华 C、林语堂 D、梁启超 我的答案:D 绪论(五)已完成 1书法的繁荣期是从元明之后开始的 我的答案:× 2()是中国文字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书法的开始。 A、甲骨文 B、金文 C、篆书 D、楷书 我的答案:A 3书法发展的三个阶段不包括 A、发展起 B、繁荣期 C、成熟期 D、萌芽期 我的答案:D 4下列各种文字不属于书法发展时期的文字的是()。 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篆书 我的答案:C 5书法的成熟期大概时间段为东汉至唐朝之间 我的答案:× 6书法鉴赏的正确学习方法是学习书法史,站在哲学的角度,以()的观点去鉴赏。

简述篆书的特点

简述篆书的特点 卫文明 木有本,水有源,本立而道生,源远而流长。以书写文字作为一门艺术并屹立于世界艺坛者,唯有祖国的书法艺术。汉文字从殷商王朝的甲骨文字问世以来,已经历了三千余年的历史,孳乳演化,不断发展,派生出各种书体,记录着祖国光辉的历史文明。书法中篆、隶、章、行、草、真(正)各种书体,皆有篆法孳乳演化,故形貌虽殊,而血缘实一。因此了解祖国的书法艺术必须了解篆书。 篆书是汉字古代书体之一,广义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篆书变体,极为繁杂。古人认为篆书为苍颉所造,但不可信。周宣王太史籀著《史籀篇》,汉人名为‘大篆’,其后列国分治,诸侯力政,文字异形,至秦相李斯乃同一之,汉人称‘小篆’,近人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篆书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唐孙过庭谓:?篆尚婉而通?。 大篆是汉字古代体之一。其名始见于汉代著作,一般认为与

‘小篆’对称。广义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等;狭义专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余以为,金文应属大篆主要部分。 金文是在商周青铜器上刻铸的文字,又称钟鼎文、铭文。早在商朝晚期,青铜器上已有铭文,字数较少,用来表明该青铜器的用途、主人、制作人。当时,金文的字形因去甲骨文不远,故字形近似。金文盛行于西周。西周时,许多青铜器均有铭文,并且有多达497字的大篇长文。西周后期,金文字形渐趋规整,东周青铜器也有许多铭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周代金文,从总的情况看,它比商代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简化和符号化了;若与以后的小篆比,则结构仍未定型,部分字的笔画增减、偏旁部首的安排仍有某种随意性。特别是周初金文因承袭商代文字,还保留了比甲骨文更加原始、图画性强的形态。金文字体结构疏密相间,比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笔道比甲骨文粗,字的体势较甲骨文雍容厚重。西周晚期,金文被人整理成为一种新的样式,称为?大篆?,据《汉书〃艺文志》和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所说,小篆完全出自史籀大篆。史籀是周宣王时的史官,他把金文整理成?大篆?,用大篆写成15篇文字,作为儿童识字的教材,并且成为当时的标准字体。但史籀大篆15篇早已佚亡。大篆的字体结构比较繁复,体势近于小篆,而有些字又较其后的字体小篆繁复。秦的统一文字小篆由它脱化而出。金文系指

小篆基本部首

篆书的种类特点及其代表作:小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不便。故在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又着力推行“书同行”政策。《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苍天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变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秦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泰山记得石也称封泰山碑,秦王政28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泰山而立,丞相李斯所书。石高4尺,四面环刻文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内容主要是“颂秦德”。字体小篆,原残石现存岱庙。其传世拓本较多,其特点是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笔笔如铁线;结体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为小篆之代表。唐李嗣真云:“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贵宝。”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登峄山(山东邹县)所立,传为丞相李斯所书,小篆。内容前为始皇诏,144字,自“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其石久佚。现所见均为后摹写,虽多失秦篆古厚的笔势,但其笔画清劲,圆转宛通,对研究篆书艺术的演变有重要价值。秦诏版为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所作,记秦始皇的颁布诏内容。其笔画劲遒,书风随意自由,大小相同,随势生姿;字间行间,时疏时密,虽不齐整,前后成趣。

2017尔雅书法鉴赏课后答案

绪论(一) 1 【单选题】篆书是在哪种历史背景下创造的 ?A、文景之治 ?B、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C、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 ?D、胡亥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正确答案:B 2 【单选题】品鉴书法正确的方法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上 ?A、哲学 ?B、历史 ?C、文学 ?D、真善美 我的答案:D得分:0.0分正确答案:A 3 【判断题】鉴赏书法的人大部分都是书法家 我的答案:√得分:0.0分正确答案:× 4 【判断题】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因为对自然的感受,对美的认识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鉴赏水平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书法的内涵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表现对象 ?B、表现内容 ?C、何如表现 ?D、表现结果 我的答案:C得分:0.0分正确答案:D 2 【单选题】书法对象的艺术性表现不包括 ?A、书家创作艺术时的审美艺术性 ?B、汉字的象形性 ?C、汉字及其点画的丰富性 ?D、书法作品内容的文化艺术性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正确答案:A 3 【判断题】用启功先生的瘦金体去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 我的答案:√得分:0.0分正确答案:× 4 【判断题】毛笔的特点是柔软、有弹性,因此在书写书法作品时很难体现出字体的各种形态。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 【单选题】中国的()被称为笔尖之舞。 ?A、绘画 ?B、书法 ?C、刻章 ?D、芭蕾舞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法国总统观看了中国书法中的哪个汉字后称中国书法是艺中之艺?A、汉 ?B、京 ?C、文学 ?D、舞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单选题】通过()会使中国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A、对比 ?B、临摹 ?C、历史性 ?D、文学性 我的答案:C得分:0.0分正确答案:A

篆书基础知识入门基础(附-篆书样式典范《王福庵书说文部首》)

篆书基础入门 小篆的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

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小篆的笔法分析 (一)小篆的基本笔法: 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1.横 (1)逆入藏锋至首端 (2)转成圆锋向右行 (3)行至末端转锋 (4)向左回锋 2.竖 (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 (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

(3)行至底点勿顿 (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3.横弯 (1)逆锋落笔向左 (2)转锋向右行笔 (3)顺锋向下行笔 (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4.直弯 (1)逆锋落笔向上 (2)转锋向下行笔

(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 (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5.上弧 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6.下弧 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

“书同文字”下的秦篆书法鉴赏

“书同文字”下的秦篆书法鉴赏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扫灭六国,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大一统帝国,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秦王朝扫灭六国是全面性的,当时影响最大的是扫灭六国政权,而影响后世的则是其一套新制度,这套新制度中包括书同文字。中国古代文字书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秦代官方的标准篆书的确立。自觉的文字字形统一和文字书写统一,这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过政权的力量得到了实现,本文所谓的秦篆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它不仅不同于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同时也不同于以石鼓文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的篆书文字,后世把秦篆称为小篆,而把其前的金文、六国古文字、石鼓文等称为大篆。 一、新王必改制与书同文字 秦王朝统一中国后,建立起了一套新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在学术文化上也实施了一些重大举措,来适应政治上的统一格局,文字改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秦王朝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有其政治上的原因,即利用包括文字在内的广泛的文化领域的大一统来支持与强化政治上的大一统,通过制度、文化等的变革来宣示自身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秦王朝接受当时流行的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在制度建设上做了系统改革,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后来西汉大儒董仲舒对这种王朝更迭中新王必改制的缘由作了论述,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 当然,秦王朝实行书同文字政策也缘于文字使用本身的需要。秦王朝在政治上实现了统一,但就当时各国使用的文字来看,却是差别巨大,首先是秦国自身的文字系统与山东六国差别很大,其次是山东六国之间的文字系统相互有差别,并且就某个诸侯国自身而言,同一种文字系统内部,同字异形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使文字的使用功能受到了很大阻碍,而这也正是实施书同文字政策的一个

书法鉴赏

书法鉴赏 绪论(一) 1 篆书是在哪种历史背景下创造的 A、文景之治 B、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C、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 D、胡亥 正确答案:B 2 品鉴书法正确的方法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上 A、哲学 B、历史 C、文学 D、真善美 正确答案:A 3 中国最早可考的文字是下列哪种文字?()A、金文

B、篆书 C、楷书 D、甲骨文 正确答案:D 4 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因为对自然的感受,对美的认识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鉴赏水平 正确答案:√ 5 鉴赏书法的人大部分都是书法家 正确答案:× 绪论(二) 1 书法对象的艺术性表现不包括 A、书家创作艺术时的审美艺术性 B、汉字的象形性 C、汉字及其点画的丰富性 D、书法作品内容的文化艺术性

2 书法的内涵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表现对象 B、表现内容 C、何如表现 D、表现结果 正确答案:D 3 中国书法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什么的艺术 A、文学 B、历史 C、情感意向 D、哲学 正确答案:C 4 毛笔的特点是柔软、有弹性,因此在书写书法作品时很难体现出字体的各种形态。() 正确答案:× 5 用启功先生的瘦金体去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绪论(三) 1 中国的()被称为笔尖之舞。 A、绘画 B、书法 C、刻章 D、芭蕾舞 正确答案:B 2 通过()会使中国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A、对比 B、临摹 C、历史性 D、文学性 正确答案:A 3 法国总统观看了中国书法中的哪个汉字后称中国书法是艺中之艺

A、汉 B、京 C、文学 D、舞 正确答案:D 4 法国画家毕加索认为艺术在中国 正确答案:√ 5 因为中国书法与音乐一样寓杂多于统一,讲究对称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因此中国书法也被称为无声之音。() 正确答案:√ 绪论(四) 1 “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这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出自()。 A、梁思成 B、白宗华

篆书的特征

篆书的特征 (1)笔法单纯。在各种字体中,篆书的笔法最单纯。尤其是小篆,笔画粗细一致,几乎笔笔中锋,直画如玉柱,弧画如曲铁。清代包世臣说:“篆书之圆劲满足,以锋直行于画中也。”书法中强调中锋用笔的传统即源自于篆书,所以中锋用笔的方法也称“篆法”。篆书笔画以圆为主,小篆大致是只有直、弧两种笔画,而没有撇、捺、钩、挑等尖状的笔画,起笔、收笔藏锋,且多圆转而无方折。“篆”本有“引书”的意思,行笔取势委婉悠长,贯通畅达,所以唐代孙过庭说:“篆尚婉而通”。圆劲婉通是篆书笔画的基本审美特征。 (2)字体略长。篆书是早期的汉字字体,因而也比后来出现其他字体保留着更多的象形成分。它自然古朴,结字灵活,字形修长而富于变化,更古朴也更接近自然。有些字形能较为直观地显示出先民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认识,容易唤起人们对自然、对生活的联想。这一时期汉字正处于不断演进的状态中,尚未定型,因而篆书的字形面貌

必然是多样的。整体上,篆书的演进过程也是中国汉字不断规范化的过程。到了秦代统一文字的小篆,法度十分严谨,字形修长方整,笔画分布均匀,左右严格对称。从总体上看,篆书比后来出现的隶书、楷书等书体字形要显得修长一些。如果说隶书字体总体的形状是扁方的,楷书字体总体的形状是正方的,那么,篆书字体总体的形状就是长方的。因此,从结字的角度来看,篆书基本特征是字体略长,具有崇高古朴之美。 (3)章法变化。篆书作为汉字早期字体的总称,涵盖了自商至秦一千多年出现的各种字体。篆书处于汉字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汉字正处于不断演进的状态中。从载体材料看,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皿、玉、石、竹简、木牍和丝织品;从成字方式看,有用刀刻的,有铸造的,也有用毛笔写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大篆到小篆,字形有变,材料各异,篆书的章法布局样式也在变化。篆书章法的变化,从总体上看是趋向于整齐统一。甲骨文字形大小不一、字距行距不等,基本上纵成行而横无列;后来的金文、石鼓

【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的特点

【甲骨文】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 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 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 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 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 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 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 冶炼和铜器的制造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 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 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东汉许慎《说 文解字·叙》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 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今存 《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残石(如下图),即小篆代表作。 秦权上刻制的小篆,据说是李斯书写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 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