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译员的主体性发挥与创造性叛逆论口译中立原则_葛衍珍

从译员的主体性发挥与创造性叛逆论口译中立原则_葛衍珍

从译员的主体性发挥与创造性叛逆论口译中立原则_葛衍珍
从译员的主体性发挥与创造性叛逆论口译中立原则_葛衍珍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口译理论与实践”;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项目“地方性高层次翻译人才(MTI )培养模式的探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葛衍珍(1985-),女,山东曹县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黄建凤(1962-),女,广西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从译员的主体性发挥与创造性叛逆论口译中立原则

葛衍珍,黄建凤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

要]

随着译员主观能动性的凸显,译员的主体性理论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但是口译员主体性的发挥并没有在

翻译实践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理论中对口译员中立原则的强调;使口译员在翻译实践中不能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本文通过探讨译员主体性及其发挥,阐述译员达到完全中立的困难性;透过口译的现场实例揭示主体性与创造性叛逆之间的必然联系,探讨在口译特定场合打破中立原则、合理运用创造性叛逆的必要性。[关键词]

口译员;中立原则;主体性;创造性叛逆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11)增-0120-03

一、引言

随着描述翻译学的兴起和文化研究取向的盛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逐渐凸显。意识形态、时代的文学观念对翻译的影响通过译者得以体现……可以说,翻译研究的转向,“发现”了翻译家,翻译家的主体性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课题(穆雷,诗怡2003:12)。事实上,当我们不再把对翻译的理解停留在字面的层面上,不再试图去寻找与源语对等的影子,而是把翻译看作经过变形和改造,融入译者的主观审美意向和历史存在的一种自足的艺术创造产物时,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面临关于翻译主体性的问题(袁莉2002:402)。从哲学的角度看,翻译是一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实践的主体是实践系统中最具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子系统),担负着指出实践目的、操作实践工具、改造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系统完成实践活动的多种功能的任务。毋庸置疑,如果我们把口译看作是一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就必须承认译员的主体作用(吕炳华2005:60)。作为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实践活动主体,口译员在实践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受其内在机制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口译活动也不可避免的体现出译员的人格、价值取向等主观因素。因此,主观上要求口译员译员要避免个人的偏好、宗教或政治观点、民族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达到中立是完全做不到的。本文从口译员的主体性出发,阐释其维持中立角色的困难性,并通过分析主体性与创造性叛逆的内在联系,指出在特定场合适当的渗入口译员情感达到创造性叛逆的可倡导性。

二、口译员的主体性

在哲学中,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主体是一个关系范畴,只有发生主客关系的地方,才有主体。人只

之所以能够成为主体,是在他同自然界、社会以及他自身发生了主客体的关系中确立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之所以成为主体,是因为人是具有实践能力的、客体对象的能动的改造者,是人的社会实践才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唐凯麟2001:59)。主体性属于意识范畴的术语,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主体性包括自觉目的性、主体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意志对客体的影响(王玉樑1995:35)。明建和田雨等学者将译者的主体性界定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田雨2003:22)。由于对“翻译”概念的所指认识不同,目前学者们对翻译主体没有统一的认识。查明建和田雨将此处的翻译主体所指为译者。由此可见,主体作为对客体的能动改造者,其内在的主体情感意识等必然会对客体产生影响。那么,口译活动作为口译员改造客体能动的活动,也必然会受到译员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其内在因素如动机、偏见和态度等来自于内在的自我;另一方面体现译员对外部事物如文化的积累、百科知识、社会历史等的认知。

三、口译员的主体性发挥

口译活动永远不会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下进行,而总是在特定的文化中、在特定的时间里发生,其服务对象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面对不同的话题,口译人员需经过复杂的思维,对原话进行意义的阐释、语言的转换,最终将说话者的信息转达给受话者。

第33卷增刊

Vol.33Suppl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11年6月June ,2011

120--

口译员作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意识的存在体,其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口译过程中译员的认知心理、文化心理以及审美心理活动等因素上。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翻译活动是从一种语言到另外一种语言的认知活动。颜林海认为译者在反复阅读原作后,必然会唤起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并把原文的内容在大脑中转化成心理图式。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会对原文内容产生共鸣(同化);在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冲突时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做出改变;在共鸣和改变之间加以平衡和调节(颜林海2007:107)。口译实践中的认知活动同样也是如此。口译员的认知环境独立于讲话者和受话者的认知环境,在理解话语和产出译语来进行交流时,由于语言及文化之间的缺口,口译员会寻求相关的信息,并且将这个新信息的内容在大脑中转化为心理图式,使自己对说话者的言语形成共鸣,推测出说话者的目的;在传达信息给受话者的时候,口译员也会考虑受话者的认知环境,并且提供给他们与之最相关的信息。不可否认,在面临文化、语言、价值观等冲突时,为使交流得以顺利进行,口译员必然会有意识的根据自己的认知功能甚至个人偏好来认知客体、改造客体和再现客体。

翻译心理学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从冲突到磨合再到取舍的文化心理历程。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互输与交流的必经之途,翻译的目的就在于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因此,翻译语言就是翻译文化(郭爱先1998:43)。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以外译汉为例,译者在将一个异域文化的话语所包含的观念引入本土文化时,必然会对这来自异域文化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然后决定转达的策略:是直截了当,还是曲达其意,是剜鼻削眼,还是另起炉灶(王东风2003:17)。同样,口译作为不同文化的交流途径,口译员在其口译过程中,必然会根据自身对异域文化及自身文化的认识选择翻译策略。跨文化对话不只是发生在甲乙双方之间的一场对话,尤其是通过翻译进行的跨文化对话,它必然有第三方也即中介者(如译者等)的参与,并且不可能不经过中介者个人价值观的过滤(许钧2009:38)。由此可见,口译员作为两种文化的中介,在理解、重建和再现语言的过程中都将会注入自身的文化意识形态。由于口译员的文化认识将影响其对翻译方式的选择,口译员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取向也就不可避免的体现于口译活动之中。

翻译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翻译过程并不是一种无动机,无感情因素参与的活动,而是一种充满着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的复杂审美心理活动。这种审美心理活动体现在:翻译不仅仅是忠实于原文,同时也表现出译者的主观世界;它不仅仅满足于对原文的复制,也蕴含了译者的创造性和风格……审美的心理过程是审美主体的移情或外设过程,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上,然后再对其进行欣赏和体验(颜林海2008:16-19)。口译作为一种翻译活动,在其实践过程中无不充斥着口译员的动机、感知、想象等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因此,口译员的主观感情也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对话语的理解、重构以及产出。由此可见,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要完全避免个人的主观感情是难以实现的。

四、口译员的创造性叛逆

对翻译概念的传统认识,即翻译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活动,遮蔽了译员的创造性。译者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为审视和运用创造性叛逆提供了依据。许钧指出:所谓译者的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地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许钧1992:345)。谢天振认为:“创造性与叛逆性其实根本无法分隔开来的,他们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谢天振1999:137)。“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著名文论家罗伯特·埃斯卡皮提出,他认为“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系;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阔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埃斯卡皮1987:137)。不仅仅文学翻译如此,在口译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创造性叛逆。口译员主体性的发挥体现着口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意识,而创造性叛逆的发生也是对口译员主观情感渗入从而达到口译活动最终目的的肯定。正如许钧在《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一文中所说“从理论上讲,承认“创造性叛逆”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承认译者的创造性……赋予译者与创造性地位,也是对译者主体意识的一种肯定”(许钧2003:8)。

以下的例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译员在口译活动的主体性发挥意识,说明了在口译特定场合创造性叛逆的的适用性及必要性。在一次商务会谈中,口译员发现中方的农民企业家比较随意,在包装、运输上有时候并不太遵守要求。有一位代表谈判时说“管他呢,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过得去就行了。”而口译员却译成:“They say they will try their best to keep to the accepted norms.”外方代表很高兴,说道“Good,let’s call it a deal”。译员随即对中方代表说“遵守就是成功”(冯建中2007:121)。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与中方相比西方人更注重时间等细节的遵守问题。为使谈判的顺利进行,口译员在翻译中对双方代表的语言进行了很大的改动,渗入了主观文化认识及自身情感,发挥了口译员主体性,体现了口译活动的创造性叛逆。尽管如此,效果却是正面的。虽然有违口译员职业道德之中立原则,但却很好的完成了工作,维护了双方的利益。

在口译活动中,译员常常遇到牵涉到文化、历史或各地的风俗人情的笑话。有时尽管译员听懂了,却难以翻译出其韵味。然而,如果笑点没有翻译出来,场面往往会变得比较尴尬:听懂英文的与会者哄堂大笑,但依赖口译服务的其他听众在听了你的翻译后,却笑不出来,形成鲜明对比的现场,不理解的人此时就会责怪口译员的工作没有做好。所以冯建中建议:在遇到重要场合,如果演讲者的笑话实在不好笑,为了不让对方尴尬,译员可以对听众说:“接下来是一个笑话,译员没法翻译,请大家帮忙笑一笑。一二三——

—笑!”(冯建中2007:201)。显然,口译员的这一发挥了自己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做法,背离了讲话者的讲话内容,违反了中立原则。但是却恰当的实现了传达讲话者的意图,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如同吕炳华所说:“翻译主体的译员要对原话进行意义阐释和语言转换,将原话的意义传达给听话人,使他听懂并做出讲话人预想中的回应或实施期望中的行动。在这一过程中,译员

121

--

必须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交际的顺畅和翻译目的的实现”(吕炳华2005:60)。因此,单纯的认为渗入了口译员的情感,没有在翻译工作中保持中立就是不道德的的观点是难以立足的。由于文化、价值观念、情感等因素的不同,在口译工作中发挥口译员的主体性,为达到口译目的实现而进行适当的创造性叛逆是值得提倡的。

金圣华认为:“翻译如做人,不能扬弃立场,随波逐流;也不能毫无原则,迎风飘荡。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得与失的量度,过与失的平衡。译者必须凭借自己的学养、经验,在取舍中作出选择”(金圣华2002:15)。傅雷认为跨文化翻译有11种障碍,即“两国文字词类的不同,句法构造的不同,文法与习惯的不同,修辞格律的不同,俗语的不同,即反映民族思想方式的不同,感觉深浅的不同,观点角度的不同,风俗传统信仰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傅雷1984:558)。他们的观点支持了在口译过程中发挥译员主体性的不可避免性,以及在特定场合进行创造性叛逆的必要性。孙致礼在《翻译与叛逆》一文中指出:“一是由于误解、疏漏或翻译策略把握不当而引起的叛逆,属于无意性叛逆,往往是不合理的,应尽力加以避免;二是由于译者自身能力的局限,或是出于意识形态和文学观的考虑,出于对读者的关照等原因所做的叛逆,虽然有悖于原作,但往往有情可原,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三是“纯语言”层面的叛逆,是翻译中难度最大的叛逆,这样的叛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为译者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孙致礼2001:22)。同样笔者认为,在口译工作中,口译员由于处于文化或意识形态考虑或处于对受话者及交流目的等原因影响所作出的创造性叛逆,虽然有悖于原话,但如能产生积极地效果,也是情有可原并值得提倡的。

五、结语

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始终贯穿于口译过程。翻译是两种文化的际遇场所,其过程是两种文化的协商过程。而译者作为两种文化的中介,他的身份和文化取向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在他的翻译中(查明建,田雨2003:22)。口译活动不仅受译员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而且自身认知与审美等主观因素也会影响其对话语的理解、处理方式和产出策略等。因此,在口译过程中过度强调口译员的中立原则,不受个人偏好,民族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是难以实现的。正如德国功能学派的倡导者克里斯蒂安·诺德所强调的:实现翻译目的是所有翻译活动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克里斯蒂安·诺德2001:21),笔者认为在口译实践中,译员为了确保交际的顺畅和实现口译目的所作出的叛逆是可以接受的。当语言及文化的差异造成不可译时,译员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进行适当的创造性叛逆。

参考文献:

[1]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体性[J].中国翻译,2003,(1):19-

24.

[3]方梦之.译论研究的系统和系统性原则[J].中国翻译,1997,(3):8-11.

[4]冯建中.口译实例与技巧[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7.[5]傅雷.高老头[A].罗新璋.翻译新论[C].北京市:北京商务印书.1984.

[6]郭爱先.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1):43.

[7]金圣华.认知翻译真面目[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

[8]克里斯蒂安·诺德.目的性行为——

—析功能翻译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社,2001:21.

[9]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0]吕炳华.译员主体性的体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1):60-63.

[11]穆雷,诗怡.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

—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J].中国翻译,2003,(1):13-18.[12]王玉樑.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天府新论,1995,(6):34-38.

[13]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4]颜林海.翻译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2):106-110.

[15]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7]孙致礼.翻译与叛逆[J].中国翻译.1987.2001,(4):22[18]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许钧.文学翻译批评[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20]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8.

[2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韦家朝)

122 --

口译问题及策略

口译问题及策略研究 吴羡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口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处理加工的过程,它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涉及到人复杂的思维转换过程,需要口译员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和其它各种能力。本文指出对口译员的要求,对口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可行的解决策略,为以后的口译实践进行指导。 关键词:口译;信息处理;策略 On Interpretat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Abstract: Interpreting is a complex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hich is all about sophisticated switch of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It needs rich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nguages and many other abil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in interpreting and providing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which will guide interpreting practice. Key words: interpret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rategy 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和一种双语交际活动,口译因其实用性和高效性在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口译活动是一项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较好掌握的技能,它不仅对两种(或以上)语言的掌握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对其他很多非语言能力也有严格要求。口译被定义为一种特定的语言行为过程,是人们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为消除彼此语言之间的障碍,由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 主体的本质表现在其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的特征中,这些特征构成了翻译主体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大体划分为“语言学前”和“语言学”两阶段。无论是“语言学前”阶段中译者所处的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两难境地还是语言学阶段中作为翻译机器译者的状况,其哲学根源都在于二元对立认识论。二元对立认识论认为,思想作为客体的对立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客体,达到这种客观反映的工具就是语言。因此,准确性就成了当然的要求,因为这样才能保持客观、科学性。 译者主体性的理论分析:哲学解释学、权力话语和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三元素中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 哲学解释学与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因素:哲学解释学是西方哲学中语言论转向后深刻影响翻译研究发展的一种理论,它改变了人文学中的科学观点,给我们带来了时间和历史的视角。根据解释学观点,理解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域和原文本的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为了达到这种融合,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自身的视域,因此,理解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不断努力寻求新视域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其主观能动性而突出出来。如果说解释学给翻译的启发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那么权力话语理论将我们带入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 权力话语与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权力话语在社会文化视角中阐释译者主动性。权力话语理论认为,社会中任何行为都受到权力和话语的操控。因此,译者的翻译行为必然受到他所处时代的操控。这样,译者的主体性就主要表现为受动性。 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目的论充分论证了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这一方面。这一理论的准则就是目的解释手段。这种理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以译者的各种目的为指导。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译者会调动他各种能力、采用不同策略来解决翻译中的各种困难。 译者主体性的内容本身就包括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方面。换句话说,积极和消极方面的辩证结合是译者主体性本身的内在要求。偏重这三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对主

浅谈口译学习

很早就想写关于翻译的一点东西,就象自己喜欢的某种东西偶尔会忍不住想发个它的PP.可很早之后总是罢笔, 因为不敢拿自己的一点见识出来晾晒,见过一些一线的人类, 他们的风度,从容,流畅和应变,在我眼里象小女孩观看童话里的王子公主,仰之弥高,也恐自己驾御不住这个美丽的水晶球了. 直到今天,在一些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的询问下,想在这里一次分享一点自己的东西.可能有点新意,可能是个小卒的老套或是絮叨,若能有点点启发,当欣然而笑了,同道中人,有译共享吧. 先说词汇吧,昨天有朋友问我,词汇要什么样的,六级的? GRE的? 对于词汇方面,口译涉及到的大多数是常用词汇,在特殊的场合是专业术语.后者是要临时用功"DO HOMEWORK"的.而对于前者,我觉得英语专业八级的词汇量就可以应付了,而且大家如果熟悉人事部二级口译实务的那本教材,会发现上面的演讲的词汇都比较简单,主要难的是所用的特别的句式和短语搭配,比如说,一个词组或句子里每个词都认识,却当场译不出来或是错译(口译中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恶于漏译)或是译不好(我们很多人都感觉自己会遇到的情况),这也属于词汇量的问题,解决和提升方式就是通过平时有心的积累.想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今天看到的一个用法,明天口译练习或是工作中就遇到了,刚好派上用场,心里偷偷乐了。 所以对于词汇,这个必须要保证的DD,是个积累,巩固和常用常新的任务.我以前考试记过专四词汇,后来做笔译往脑子里输过红宝书,估计一万左右的词汇是做口译要基本保证的,红宝记下来的话估计二万左右,不过用的比忘的快,剩下残存的还是平时用的上的. 关于词汇的记忆,我比较喜欢分解记忆,看词根,别的各种杂七杂八的做法就不登大雅之堂了. 再说听力, 我觉得上海高口和人事部二口(综合92,实务70)能一次顺利通过,听力占了很重要的角色. 众所周知听力是英语学习者的瓶颈, 而对做口译的人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般在某个阶段会感觉英译汉比汉译英难搞定的原因. 而解决方式就是多听.而且要用心听,据个人经验,耳机里面放英语做背景声音,然后一边干别的事情好象是灭什么提高听力的效果的(MS只能隔个音什么的).对于这两个考试的准备,高口(三天),二口(四个星期), 我就象个配给不足的小兵,把主要火力全放在了听力上.材料是梅德明的<高级听力教程>,<汉英口译实践>和<英汉口译实践>, 第一本是两遍吧记不清了,后两本不下三遍. 听不懂就再放一遍(不过一般不超过3遍,一是因为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要听3遍以上都译不出来的缎子我还是做阅读好了.). 后两本书的MP3有个好处就是,在放完一个英文段子后紧接着就是它的汉语翻译,所以可以在中间按个暂停自己先翻一遍,然后对照看遗漏了那些重要信息点.建议抓大放小,因为小鱼开始游泳的时候,象那些"MOSTLY","TO A LARGE EXTENT"..这样的词挺容易就被忽略了呵呵. 记得以前某个高翻译员说,要想提高听力,用一年的时间,把十盘磁带听坏, 每天三个小时. 这个听起来有点象是某些世外高人和有鸿图之志者所为,我怕要是那样对健康会不会有点损伤? 不过也明确了提高听力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论文关键字: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的创造性讨论,80年代以来,中外翻译理论界对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在研究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引言 长期以来,以原文和语言转换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使译者的形象处于一种被忽视、被压制的状态之中。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学和翻译学思潮的兴起和繁荣,最终导致了翻译文化的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还将翻译主体的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也随之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由此形成了翻译研究的译者中心论范式。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文化翻译学派将翻译视为一种通过译者独特的创造性实现的一种艺术再造、审美交际、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译者对文本的操纵过程。 讨论文学翻译的主体性,首先应该弄清楚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根据查明建先生观点:“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在此主要探讨的是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对原文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写”。主体性的发

挥有自助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译者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综合体现。不承认译者主体性的存在是错误的,但是盲目夸大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更是不应该的。 二、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译者的翻译活动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译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 首先,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译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翻译活动必然受到当时社会主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主流思想和欧美国家的相差甚大,当时苏俄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中处于中心地位,当时的译者就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翻译了大量的苏俄文学作品,比如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奥斯特勒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 其次,译者的审美偏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林语堂先生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艺术家”的译者,他(她)的艺术表现能力必然受到自己的审美偏好的影响。傅雷曾说过“拿个文学的类别来说,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

浅谈英语口译中数字口译的方法和技巧_包欣欣

2013年第11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1,2013 第29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9(总335期) Total No .335 收稿日期:2013—06—12 作者简介:包欣欣(1972—),女,黑龙江肇源人,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美文学)。 浅谈英语口译中数字口译的方法和技巧 包欣欣 (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摘要:由于中英文数字具有不同的计量方法,数字口译让翻译人员感觉到十分困难,也成了中英文口译活动中一个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进行数字口译,这对口译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就英语口语中数字口译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以期为口译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英语口译;数字口译;口译方法;口译技巧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1—0062—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中外交流也日益频繁,这使口译的需求增加,对于口译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商务谈判、各种陪同访谈以及研讨会上,数字经常出现,并不可避免的被运用,但由于中英双方数字计量方法不同, 给翻译人员造成了困难,且数字口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很多数字不容易记忆,要让翻译人员在极短的时间内,翻译一些繁琐的数字,给他们带来了很大挑战。在经贸以及外事谈判的过程中,如果漏译或错译一些数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不仅使谈判失败,甚至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端。因此,对于英语数字口译,一定要掌握方法和技巧,避免数字口译的失误,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英语与汉语在数字表达上的区别 英语和汉语由于计量方法的不同,在表达方式上也产生了诸多差别,要想掌握英语口译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了解英语和汉语在数字表达上的区别。 (一)数字位数表达不同 中文与英文对于数字的位数有着不同的表达方法, 在中文中,每一位数字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法,这是我们都了解的。中文数字从小到大的排列次序依次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中国的计量单位简洁、易记。英语中的数字表达却与中国存在着很大差异, 英语中是以三位数作为一个计量单位,按照次序,其计量单位依次是百(hundred ),千(thousand ),百万(million ),十亿(billion ),对于其他一些数位,要按照这四个基本单位进行计数,例如,一万,中文有“万”这一计数单位, 但是英语中没有这一计数单位,就要根据基本的计数单位进行推算,“一万”用英语计数即ten thou-sands 。另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数字表达,它们在表达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其重要的差异是在“十亿”这个数位上,下面通过例子说明。例如60亿,这一翻译,美式的英语翻译为six billion ,但是英式英语要翻译为six thousand million ;再比如800亿,美式英语可以翻译为eighty billions ,但是,英式英语要翻译为eighty thousand million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英式英语中对于billion 的表达方式,要通过thousand million 来实现。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掌握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差别,减少口译过程中的失误率。 (二)数字单位的不同 中国与国外的数字单位有很大不同,汉语表达中, 我们经常用到一些常见单位,比如亩、尺、斤,但是英语的表达中却没有这些单位,在英语数字单位的表达中,主要有gram ,kilometer ,inch ,mile 等。由于这些数字与中国的表达不同,给翻译人员带来了一定困难, 翻译人员不仅要掌握这些单位的表达,而2 6DOI:10.16083/https://www.sodocs.net/doc/e716429214.html,ki.jeijp.2013.11.013

口译程序和策略——李长栓

口译程序和策略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李长栓 一、口译工作的程序 1.接受任务 2.索取有关会议资料 背景资料 日程安排 发言稿 主办单位介绍 发言人简历 其他与此次会议有关的资料 3.详细阅读会议资料 查找不懂的单词,制作词汇表 查找重要的概念,熟悉有关行业知识 了解本次会议的重要焦点,讨论问题的核心,各方面的观点有何不同 如有习语、比喻、笑话等文化概念,仔细研究如何翻译 4.会议开始前与发言人交流 实际生活中的翻译不是为了考试译员的翻译水平,事后为译员打一个分数。译员的作用在于帮助中外双方达到有效的沟通。有些地方把从事翻译的人称为沟通者。只要能达到沟通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是合适的。只要条件许可,最好与发言人沟通。实际上,工作开始前与发言人进行沟通是专业译员正常的工作程序,尤其是译员对发言人口音或发言内容一无所知时。沟通的目的包括: 了解讲话要点,有无幽默、笑话 询问阅读材料时不懂的地方 熟悉口音 商定翻译的速度、节奏 消除紧张心理 5.翻译活动 6.活动后总结 会后可以把会前和会议期间遇到的重要词汇归纳整理,供以后参考 二、如何有效利用因特网作准备 (见网文《因特网在翻译中的妙用》) 三、如何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根本听不懂怎么办? 如果是普通的对话都听不懂,先别急着去作翻译,先练习听力 如果是专业方面的原因,上场前多做准备 如果是对方口音太重(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语速太快,请对方说慢一点 2.翻译中有个别地方没有听懂是否可以请发言人再说一遍? 毫无疑问,可以。 首先,任何人都有听不懂的时候,即便是听自己的母语。请你回忆一下,实际生活中,用母语交谈时,有多少时候你没有听清,要求对方再说一遍?这时候对方是否觉得你的理解能力很差?这是否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第二,听外语时,听不懂更是毫不奇怪的事情,请对方再说一遍,同样也不奇怪。讲话人应当理解,听众也应当理解。如果听众里面传出笑声,要泰然处之,不要理他们。说明听众对翻译的无知。

浅析口译特点及技巧(英语口译论文)

英语口译期末课程论文题目:浅析口译特点及技巧 班级:1009班 姓名:叶鹏 2014年1月2日

论文摘要 本文从口译的不同角度分析了口译特点, 包括即席性、准确性和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口译的基本技巧及训练内容。文章首先提出了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趋广泛,英汉口译变的越来越重要,对口译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接着,文章简单论述了口译的特点。最后分别论述了汉英口译的标准和口译技巧。 关键词:口译特点口译标准口译技巧 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参与到国际交流中来,亲身感受到掌握一门外语的必要。英语之所以成为大多数人首选的外语,是因为目前全世界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以英语为母语(Native Language)或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还有更多的国家是把英语作为外语(Foreign Language)来使用的。就翻译而言,虽然口、笔译有所不同,笔译训练有助于口译。因此我们要求口译者具有一定的笔译基础,并能够用英语口头表达一般思想。除了语言因素外,直接影响到口译质量和效果的还有其他因素,其中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比如生理、心理的状况等等。 一、口译的特点 1、即席性 即席性即在场性, “是各种口译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 它是由口语的即席性特点决定的。”口译和口语是密切相关的,口语是口译的基础, 口语的即席性决定了口译的即席性。在此过程中边听边分析整理、边组织、边表达。口译的即席性要求翻译员在此过程中精力集中, 思维敏捷, 仔细观察。 2、准确性 准确性是口译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对数字, 人名, 地名等的翻译尤其需要准确性, 一个小小的失误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口译的准确性还体现为译员的口头表达必须准确、清晰、流畅。译员的工作工具是口语, 因此他们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谈话的顺利进行, 即使全面复述双方所要传达的意思, 用词不准确,显然非常不好。 3、复杂性 一个优秀的译员不仅要熟悉业务, 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 包括知识水平, 心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摘要】翻译一直热衷于对忠实标准及由此衍生出的类似概念的讨论,而对于译者的主体性却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文化转向”后,译者才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有关其主体性研究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本文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译者主体性的表现等方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这一命题,并通过英语的文学翻译,说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作用以及影响。说明翻译不是复制,译者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译者的主观介入和创造性不可避免,译作不可能是透明的。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边缘化;翻译 翻译史可以说跟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翻译。但译者却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把对译者的研究从翻译研究领域中排挤出去,直到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之后。 一、译者身份的转变 (一)译者主体性遮蔽的原因 中国译者的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的。其次就是传统翻译观对翻译主体的遮蔽。中国历史悠久,大部分时间处于强势地位。便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都是在中国主体意识下进行的,与译者相关的译论很少。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无不以“忠实”为核心。传统翻译观中还有诸多翻译的理想标准.这些通常是难以企及的。再者就是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 在西方也同样如此,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圣经翻译要求译者完全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其次,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普通译者,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的决策没有话语权。第三,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文化上“自恋”情节,从选材上和翻译决策上实行归化的翻译策略,导致译者的“隐形”。 (二)主体地位的显现 令人高兴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这期间形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以埃文左哈尔,图里为代表的多元系统理论和以安得烈.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理论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及其可见性。接下来在解构主义者如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以及韦努蒂的对传统翻译观的抵制等的理论研究中译者地位都得到了大大的提

口译应变策略

口译应变策略 口译是指用口头表达方式将原语信息转换为译语信息的一种即席翻译活动。译者的主要任务是以语言为工具,在不同的语言交流者之间起媒介作用,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将说话者的意图表达出来,帮助交际双方克服语言障碍。 口语语言是通过空气传播,转瞬即逝的,这就决定了口译活动具有:现场性、及时性和时限性。 口译的这三大特征决定了译者不可能像笔译者那样,有足够的时间揣摩玩味原文,更无法“一名之立,旬月踟躅”。它只能在很短时间内正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并迅速地解码和编码,最后“出口成章”。为了做到这一点,译者不仅应该具备很强的理解能力、外语思维能力、母语表达能力、广阔的知识面、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所谓的应变能力,指的是译者能够在不影响原语主要信息,不影响说话者主要意图的基础上,适当地对原语进行调整,适当地处理好原语中的难点,使其更符合 于当时当地的情形和场合,并使交际顺利地进行。 李越然曾经指出,影响口译活动的因素有制约性因素和自由因素,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并在瞬息间彼此相互转化。译者在从事不同语言的转换时,一方面是必须再现原语,另一方面是如何再现原语。前者是制约因素,译者处于从属地位;后者是自由因素,译者处于相对的自主地位。在接受外部语言信息的时候,制约因素是权威,是信息输入,译者被动。 但语言转换一开始,从属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自主,自由因素是相对权威,被 动中有相当多的主动。而口译应变能力就是这种主动性的外在表现,应变策略则用于指导这一能力的策略。 口译种类包括法庭口译、商务口译、外交口译、科技口译等等。因此,从理论上说,为了应对不同的口译场合与不同的口译任务,译者必须是一个“活的百科全书”(Walking Encyclopedia),不仅要精通口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两种语言,而且应该对这两种语言所涉及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译者也应该具备丰富的经济、政治、商务、历史、地理、哲学等知识。但是,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正如一句俗语“隔行如隔山”。于是,译者在口译的过程中, 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囿于口译工作的环境、时间、方式,不可能求教于他人。此时,

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摘要】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过程始终。但在译者主体性不能无限度地发挥,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限制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优秀的文学译作。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发挥;制约;异化;归化 1译者主体性理论的确立 在传统译论中,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如“译者, 舌人也”,“译者是职业媒婆”,“译者是文化搬运工”等。这体现了作为主体的译者在翻译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西方翻译界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尤以苏珊·巴斯内特( Susan Bassinet ) 的《翻译、历史与文化》( Translation , History and Culture) 为代表。之后,翻译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学角度进入到语境、历史、文化的宏观大环境中。查明建和田雨把译者主体性界定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1] 2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2.1选材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译者主体性首先体现在译者选材的主体性上。选材是创作的第一步。译者选材时必须既了解自己又了解作品,不善说理的人不必译理论书,不会作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分析“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译者选材的主体性:郭沫若之钟情于雪莱,徐志摩迷恋于拜伦,闻一多醉心于勃郎宁的十四行诗,梁实秋则竭尽心机把莎士比亚推荐给中国读者(陈福康,2000:285)[2]。 2.2翻译创作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根据现代阐释学的观点, 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一个文本完成之后, 其意义取决于读者对它的理解。这与传统翻译研究中追求作者原意的思想大相径庭。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作品内容传达给读者, 原作者的原意根本无处可寻, 那么译者努力忠实的便是作品本身, 而并不是原作者。这就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很大的再创作空间, 会有意无意地受自己的审美情趣、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甚至政治态度等影响。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译者首先要理解原作, 也就是解读原文。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译者同文本进行对话, 调动自己的情感、意志、审美、想象力和期待视野等能力, 以达到与原作者视界的融合; 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当时的情景, 达到身临其境的过程。但是, 由于所处的时代、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甚至个人观点的不同, 译者的视界不可能与原作者的视界完全融合,对原作的理解也就有偏颇之处。以下是我国翻译界几位名家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的一句著名台词的不同翻译。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1)活下去还是不活, 这是问题(卞之琳译))。 (2)生或死, 这就是问题所在(王佐良译)。 (3)死还是不死, 这是个问题(许渊冲译))。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 口吻颇具哲学家的思考,卞之琳的翻译侧重于活, 许渊冲则侧重于死。于是有“一千个人翻译《哈姆雷特》,就会出现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说法。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关雎》英译本的比较 摘要:《关雎》是《诗经》三百篇中为人熟知的诗篇,几乎人人能够出口诵读。本文主要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对《关雎》几个不同的英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在译文的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的体现。 关键字:《关雎》;译者主体性;内容;风格 Abstract: Guanju is known to everyone in the Book of Songs, which is composed of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poems. And almost everyone can read it without other people’s help.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several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of Guanju in the term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which reflects in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contents and style. Key words: Guanju;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ontents; style 引言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是是连接两个国家、两种不同文化的友谊使者,然而长期以来,译者经常处于边缘地带,依附于原文作者;译者的翻译活动被视为是再生产,译文被看作是原文的附属品。因此,学者们开始重新考虑翻译这一问题,认为一切译文绝不仅仅是对原文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一种再创造,是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这一主要因素。 一.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就是译者主体性。那么我们在探讨译者主体性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翻译的主体:有些研究者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有些却认为译者和读者才是,还有人认为译者、读者和作者都是翻译的主体。从

浅谈口译教材

浅谈口译教材 口译的飞速发展客观上对从事口译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各大高校陆续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这一喜人现象的背后有诸多的条件支撑,比如国家方针政策支持、先进口译配套硬件设施的配备等。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但又攸关全局的因素还得继续加以重视,比如探讨激烈的口译教材问题,现今市场上纷繁的口译教程、资格证考试教辅让学习者在购买时莫衷一是,也让口译教学人员在选择时有些许顾虑。笔者在此想就市面上已有的教材,对比浅谈其优缺点以及对其的粗浅建议。 标签:口译;教材;发展 一、引言 最近,在各大高校设置翻译专业、笔译口译考试就是目前第四次“翻译高潮”的最好例证。近年来,由于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加强和发展,对专业口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语言学习者希望从事这一职业。因此,对译员培训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迫在眉睫。2000年,国家教委将口译定为英语专业本科必修课。选用不同的口译教材,影响到口译学习者的收获还关系到口译教学的未来发展,是攸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二、口译教材现状 目前国内的应口译和口译研究教材很多, 这是一喜人的现象。口译研究不断深入,让具有我国特色的口译理论不断完善。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辑出版了“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50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引进版原著“国外翻译研究丛书”29种,湖北教育出版社先后推出了“中华翻译研究丛书”13种,另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青岛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等机构近些年也分别编辑出版了若干部有关理论和教学研究的专注、论文集或教材。(刘和平,2005)据不完全统计,杨自俭教授提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出版的翻译教材和翻译论著已经达到268种(鲍刚,2005)在我校图书馆搜索,90 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应用型口译教材就有: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考试《口译教程》(梅德明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杜,1996 年第1 版、2000年第2版) ;《商务英语口译教程》(夏天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实用英汉口译技巧》(朱佩芬编著,上海华东理工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实用英语高级口译教程》(邬姝丽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吴冰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等。近年来针对翻译资格证考试的教材和辅导练习更是很多,如由江晓梅、杨元刚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翻译教材系列,《英汉(汉英)交替传译教程》;由卢敏主编,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辅导丛书《英语三级(二级)口译考试真题精选》;仲伟合、刘绍龙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导教程《英语口译实务》《英语口译综合能力》(二级、三级)等。这些口译教材既是口译研究的成果,又对培养和训练口译人员起

论译者的主体性

论译者的主体性 【摘要】: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行为和翻译能力对译文的面貌产生重大的影响。译者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会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解决翻译困难、到追求翻译目的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译者作为个体在某些时候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译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译介原语文化和丰富译语文化,从而推进人类文化的整体历史进程上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翻译理论中有关于译者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深厚的体系。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还是翻译评论中较为关注的话题,而较深入的探讨则停留在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建构和颠覆文化的作用这一层面。关于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如态度、动机、文化价值观念、偏见、目的和其本身的历史性等对翻译过程、译文和译语文化的影响还没有全面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较为深入地描述译者及其主体性的工作机制,从而推动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进一步理解。本文以译者为核心,从选材,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翻译方法,对文本的处理,和对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探讨译者的翻译行为,从而证明本研究的两个核心命题:其一,翻译是一个由人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占主导地位。其含义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阐释;其次,译文是译者就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等进行选择而产生的结果。其二:翻译过程是译者在文化、社

会和个人因素的制约下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本论文分为五章,外加导言和结束语。在导言中,笔者从中西翻译史的角度,指出译者地位长期边缘化的历史事实,分析了边缘化的根源。笔者认为,中国译者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和外族文化的交流很多时候并不受重视,翻译长期被视为达到某些政治目的的工具,因此,译者的身份自然也不会有重要的地位。其次,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导致对译者的认识要么过于简单化,把翻译的得失归为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要么过于神秘化,认为译者的能力完全是天生的才能,是无法解释和描述的。这两种认识阻碍了对译者的深入研究。第三,在历史上,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或政府官员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而在西方,译者地位的边缘化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圣经翻译要求译者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其次,与中国较为相似的,在西方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对与普通译者来说,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决策没有话【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社会文化制约因素翻译目的翻译人际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口译论文:浅析口译的特点与技巧

口译论文:浅析口译的特点与技巧 摘要:本文浅析口译的基本特点,介绍提高口译的技巧,希望对口译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口译;基本特点;技巧 一、口译的基本特点 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它是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交际工具。同时,它又是一种集视、听、说、写、读之大成的综合性语言活动。译员除了应具备过硬的双语能力和"杂学"知识之外,还应具备短时间内处理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速记或强记能力。当然,掌握一定口译技法也至关重要。 口译主要涉及两个步骤--理解和表达。然而,与笔译不同的是口译涉及的是两种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单项技能一听 和说。口译过程中,"听"是基础,只有听懂了才能谈得上转换;而"说"是媒介,以口头的形式传递信息。因此,口译有其自身的技巧和方法,涉及到如何记忆、记笔记、数字转换、成语翻译、释义、概括、猜测、信息分流、延时、思考,等等。 二、口译常用技巧 1.词类转换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叙述多呈静态(stative),介词

相当活跃;而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叙述多呈动态(dynamic)。因此,在英汉口译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动词去译英文句中的名词、介词或形容词,并不一定要照搬原文的句式;而在汉英口译中,也应尽量采用名词、介词或其他非谓语形式去译汉语句中的连动式。例如: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china's economy,overproduction,the migration of surplus rural labor to the c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non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nd the growing use of new technologies,all this may be thecauses of growing unemployment and lay-offs. 重新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生产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村迁移,建立非农企业,以及不断使用新技术,这些都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失业或下岗。 2.断句与分句 所谓"断句"主要指的是口译中将英语句子,按适当的意群或概念单位,进行切割处理并译成汉语。口译时,尤其同声传译时,信息源源不断涌来,译员一般只能顺句驱动,把听到的信息及时处理完,才能处理接踵而至的新信息。这样译员可以减轻记忆负担,适当断句可以大大提高口译的质量和速度。例如: (1)i came to china/at an important time.

论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活动与跨文化交际

论译者、翻译活动与跨文化交际 ——以电影《鬼子来了》内的翻译活动为例 摘要 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在翻译主体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从语言学研究角度看,翻译的过程就是由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的的转换过程。译者的任务就是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根据给定的定义译成信号,然后发给目标语听者或读者,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意思对等。在这样一个A-B-C的过程中,中间环节B,即译者的作用和地位可想而知。若没有B,A 与C的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碍,甚至完全无法交流。几乎在所有的翻译活动中,我们都设想B 本着“忠实”的态度来从事翻译活动。但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随着跨文化交际中不断出现的文化差异、误解,甚至是文化敌对,反对“忠实”的声音越来越大,“忠实”受到了质疑乃至否定。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活动,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 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在翻译主体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从语言学研究角度看,翻译的过程就是由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的的转换过程。译者的任务就是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根据给定的定义译成信号,然后发给目标语听者或读者,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意思对等。在这样一个A-B-C的过程中,中间环节B,即译者的作用和地位可想而知。若没有B,A 与C的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碍,甚至完全无法交流。几乎在所有的翻译活动中,我们都设想B 本着“忠实”的态度来从事翻译活动。但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随着跨文化交际中不断出现的文化差异、误解,甚至是文化敌对,反对“忠实”的声音越来越大,“忠实”受到了质疑乃至否定。 本人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在文化敌对的前提下,译者在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取舍方面所发挥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译者的主体性包含两个特征:一方面,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如态度、动机、目的、偏见、文化价值观念等对翻译过程、原语和目的语会产生影响。体现在译者对翻译过程的总体把握和对原语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上,包括译者对原语关键信息的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魏瑾① , 魏书艳② 摘要: 译者既是原作文本能动的读者, 又是其创造性的再现者。原语和译语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文学艺术语言的形象、生动性, 为译者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 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 阐释; 再现; 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研究往往过分强调译文与原作之间的对等,普遍忽视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及对作为翻译主体的译家的研究。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翻译主体研究逐步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并不断走向深入。杨武能先生早在20 世纪80 、90 年代就对翻译家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论述, 并强调对翻译主体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翻译活动的主体即译家; 只有把翻译家作为人的精神和心智的方方面面也纳入观察的视野, 才可能解答种种触及文学翻译本质的微妙问题。”[ 1 ]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这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翻译分为两个过程, 即理解原文过程和再现原文的过程, 也就是译者首先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解析原文的语言材料, 追寻作者的思路, 然后综合译语的语言表达手段再现原文。无论在理解阶段还是在表达阶段, 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所谓“主体性”, 具体地说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 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 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 2 ] 。那么译者的主体性则是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即体现在译作中的自觉人格及审美创造力。文学翻译大概是所有翻译中最无定性、最变幻莫测、最难把握和最需要创造性的一种翻译。文学文本与普通文本相比, 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潜在的更为广阔的审美与解读空间, 另一方面更受制于语言形式。因此,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问题。 1. 译者是原作文本能动的读者 继承阐释学和现象学的接受美学认为: “文学文本具有两极, 即艺术极与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文本, 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现。”[ 3 ]这两极彼此交融才是完整的文学作品。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 就成为审美对象, 成为读者感悟、阐释、融化、再生的艺术情感或形象, 两者已经水乳交融地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换言之, 任何文学文本都是多层面和开放式的图式结构, 其存在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 而意义的实现则凭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感觉和知觉经验加以具体化, 填补作品中的空白处, 最终达到文本的实现。因此, 接受是一种再创造。“读者通过接受活动, 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 通过释放作品中蕴藏的潜能使这种潜能为自身服务。但是, 读者在改造作品的同时, 也在改造他自己, 当他将作品中潜藏的可能性现实化时, 也在扩大自己作为主体的可能性, 这就是作品在他身上产生的效果。 接受活动是使这两种对立的规定性统一起来的过程。”[ 4 ]阅读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 一方面, 原文为读者提供指导;另一方面读者在原文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意义, 在这种双向交流中, 读者对文本不是简单的“复原”, 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改造”, 读者在使文本的潜能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中, 不仅唤发了审美潜能, 而且为自己的审美潜能增添了新的能量。接受提高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翻译而言, 译者首先是作为文

口译笔记的七个原则

THE SEVEN PRINCIPLES The use of a technique is always dependent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a certain number of principles. This is what we call the instructions. One need not follow the rules recommended in such instructions. Indeed the product, device or system for which they were devised may well work even if they are not observed, but will do so less efficiently. Furthermore, the simpler the instructions, the more likely the user is to follow them. The same applies to note-taking. A few very simple principles give this system its sound base and precision, and make using it straightforward. There are seven of these principles; in order they are: 1 Noting the idea and not the word 2 The rules of abbreviation 3 Links 4 Negation 5 Adding emphasis 6 Verticality 7 Shift Some of these principles have already been explained by Jean Herbert in his Interpreter’s Handbook1. 1. Noting the idea rather than the word Take any French text and give it to 10 excellent english translators. The result will be ten very well translated texts, but ten very different texts in as far as the actual words used are concerned. The fact that we have ten good translations, but ten different texts, shows that what is important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idea and not the word. This is even truer of interpretation since the interpreter must produce a version of the text in another language immediately. He must be free of the often misleading constraints that words represent. It i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notation of the ideas that the interpreter will avoid mistakes and a laboured delivery. Example: Let us take the following, from French into English: …Il y a des fortes chances pour que...../ There is a very good chance that...” If we base our notation of this expression on the words, the key word is chance. If we base it on the idea, it is probable. The notes will have to be read 20 minutes – even an hour2– after the idea was originally expressed. In the first example it would be very easy to make a mistake. Having noted chance the i nterpreter might, if the context allowed, render it …there is a chance that” or …by chance”. If on the other hand he noted probable the mistake cannot be made. The issue of style is also dealt with in the second example where one would automatically say (interpreting into English), …It is probable that”, or …it is likely that”, or …in all likelihood” whereas in the first example even if the interpreter had correctly recalled the idea that the word chance represented he/she will be a prisoner to that word and might easily produce a gallicism3. 1 Georg & C ie, Geneva, 1956. 2 this was indeed the case when Rozan wrote. Although nowadays 20 minutes is considered a long consecutive speech, his comments still apply. 3 being unduly influenced by the source language is, of course, not only a problem in French-English interpretation but in all interpreta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