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全球传播名词解释

全球传播名词解释

全球传播名词解释

全球传播是指信息、观念、文化等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过程。以下是与全球传播相关的一些常见名词解释:

1. 全球化(Globalization):指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球互联互通和相互依存现象。全球化加速了全球传播的速度和规模,使得信息和文化可以更迅速、广泛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2. 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信息传播和交流。跨文化传播涉及到语言、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需要考虑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

3. 媒体全球化(Media Globalization):指媒体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交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体内容、媒体机构和媒体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共享。

4.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指强大国家或文化传媒机构通过媒体和文化产品的输出,对其他国家或文化产生影响和控制的现象。文化帝国主义引发了关于文化多样性和本土文化保护的争议。

5. 数字化全球传播(Digital Global Communication):指通过互联网、

社交媒体和移动通信等数字技术平台进行的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数字化全球传播使得个人和组织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广泛的影响力参与全球对话和互动。

这些名词解释涉及到全球传播领域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现象。全球传播是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领域,涉及到多个学科和行业,如传媒、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等。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球传播的重要性、影响和挑战。

第13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13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什么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 答:(1)国际传播的含义 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国际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 国际传播是一种古已有之的传播活动,自人类历史上出现国家以后就已存在。国家元首的互访、外交家的斡旋与游说,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的交流、谈判与协商等等,都属于国际传播的范畴。 (2)国际传播的主体 ①国家——国家是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 ②国际机构(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以国家为单位建立的政府间常设机构,如联合国等。 ③超国家机构(supranational organizations)——指其决定在某种程度上或范围内对成员国政府拥有拘束力的国际机构,如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等等。 ④同盟或地区集团(alliances and regional blocs)——制度化程度不如前二者高,主要以条约或共同声明形式结成的、具有期限性的联盟组织,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前华沙条约组织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 ⑤跨国组织或运动(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movements)——非政府的跨国组织或团体,例如教会、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世界环保组织、世界妇女大会等等。 ⑥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sub-national groups)——如政党、工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在许多场合,这些团体、组织或集团直接或间接对国家对外政策以及各种国际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 ⑦个人——尤指那些在国际问题上拥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知名专家学者或舆论领袖 2.什么是全球传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全球传播? 答:(1)全球传播的含义 在20世纪末,全球传播(global communication)问题成了举世瞩目的新焦点,也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关于什么是全球传播,目前还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一般认为,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它既包括传统的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 (2)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全球传播: ①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卫星通信技术、跨国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新媒介的发达和普及,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传播系统:它们所带来的,是远距离传播的信息量与质的飞跃以及不同国家、民族和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信息交流的普遍化和日常化。 ②全球传播的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传播主体主要是国家社会及其代表,以及各种各样的政府间国际机构。而在全球传播当中,在国家和政府问机构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传播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这里既包括各种各样的跨国活动团体,也包括以开拓世界市场为目的的企业,还包括活跃在电子网络上的众多个人。 ③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的现状而言,全球传播的主要媒介依然是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但与此同时,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如国际电话、传真、个人电脑以及因特网上电子邮

全球传播的名词解释

全球传播的名词解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全球传播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全球传播指的是信息、观念、文化以及其他形式的内容,通过跨越国界的媒体和通信网络,从一个国家或地区传递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全球传播在推动社会发展、加深国际合作以及促进文化多元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传播与国际合作 在全球传播的大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通过全球媒体的传播渠道,国际组织、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业等可以快速获取并传递信息,进而加强合作与交流。例如,联合国通过全球传播促进各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人权保护以及和平安全等重要议题。 二、文化多元化与全球传播 全球传播不仅促进了国际合作,也加深了文化多元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拥 有独特的历史、语言、宗教、习俗和价值观,这些文化差异通过全球传播得以展现和交流。通过电影、音乐、文学、艺术等形式的传播,人们了解并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增进了对彼此的理解与尊重。 三、全球传播与社会发展 全球传播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信息的快速传递促使 社会知识的广泛传播,提高了人们的素质与技能。同时,全球传播为社会创新、科技进步以及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互联网等传媒工具,人们可以跨越国界进行学习、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文化、科技和经济的共享与发展。全球传播的发展还为各国提供了新的机遇,促进了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繁荣。

四、全球传播的挑战与应对 然而,全球传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信息过载、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失真等问题使得全球传播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同时,由于语言、文化和法律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理解也存在困难。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媒体等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规范与标准,推动全球传播的健康、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 全球传播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推动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加深了文化多元化,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发展。然而,全球传播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应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当以开放、包容和理性的态度面对全球传播,积极利用其优势,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一、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国际传播概念 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国家。 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国际传播的首要特征:政治性。 全球传播 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包括传统的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自己的全新课题。 1,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2,国家和政府扮演重要角色,传播主体多元化。 3全球传播的主要媒介:大众传媒。互联网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4关注焦点: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重视。 5,特点:政治性核心地位: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 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一)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及其发展阶段 1,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围绕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问题与发达国家之间展开的旷日持久的大论战。 2,论战分为三个阶段: ,A发展中国家力量集结的时期:从《阿尔及利宣言》到《大众传媒宣言》,提出“创造新型国际传播秩序的口号”,以不结盟运动各种论坛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舞台,与部分发达国家进行了频繁的交锋。 B.争论不断走向激化时期:从《大众传媒宣言》到《多一种声音,一个世界》。设置麦克布莱德委员会,目的:调查世界信息流通的现状,探讨建立新秩序的方法和途径。构成人员:以发展中国家代表居多。报告书: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和观点。其发表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取得胜利。其后西方国家组织反击,英美退出教科文组织。 C.英美退出教科文组织,教科文组织发生了财政困难,不得不作出让步,但发展中国家坚定支持建立“新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目标和原则。 (二)信息主权 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它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组成部分,包括三个方面: 1,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的权利。 2,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传播体制的权利。 3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一)文化帝国主义 三个特点: 1.强大的经济和资本作后盾,通过市场的扩张。 2.文化价值的扩张,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和商品的销售来实现全球文化支配。 3.文化的扩张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 《大众传播宣言》《麦克布莱德报告》《塔罗瓦尔宣言》

传播学概论——全球传播

全球传播 1、全球传播 (1)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包括传统的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有全新课题。(2)全球传播、跨国传播、越境传播、世界传播、文化间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关系等概念是多维的和十分复杂的。 (3)全球传播主要是一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控的单向信息传播,使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特别是美国的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文化逐渐充斥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全球传播要扩散的文化就扎根于人欲之中,因此具有普世的特征。 (4)特点: a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b国际传播的传播主体主要是国际社会以及代表,以及各种政府间国际机构。全球传播的传播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包括跨国活动团队,企业、互联网上的一般个人。 c全球传播同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国家中等智和国际关系依然占据着核心地位。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问题也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d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全球传播中,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2、脱域——吉登斯 (1)吉登斯的现代性的重要的理论就是关于信任问题的探讨。吉登斯指出了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是时空分离、脱域机制和反思性监控,而这三个机制与信任是相关联的。同时稳定的秩序促使人们产生信任,新认识本体性安全的基础。通过对现代社会信任的研究,可以得出有了信任现代性的可以得到更好的转型,社会秩序会更加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所谓“脱域”指的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关系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在现代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包含两种脱域机制的类型:一个是象征符号,另一个是专家系统。象征符号包括货币、权力和语言;专家系统通过跨越伸延时空的方式进行脱域。所有的脱域机制都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 3、跨文化传播 (1)跨文化传播,既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2)主要关联到两个层次的传播:第一,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在日常交往互动中的融合、矛盾、冲突与解决方式;第二,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基于文化系统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与影响,以及由跨越文化的传播过程所决定的文化融合、发展与变迁。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名解: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事 物的确定状态.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 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 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 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 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负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 行为的影响(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 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自律”,在没有外来约束、外来控制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 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 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 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 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意义:1、传播史上第一个关于传播过程的模式,开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先河。2、确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局限性:角色和关系固定化,认为传播过程是传播者有意图的劝服受传者的过程。单向直线传播模式缺乏互动性。 ●香农—韦弗模式:美国的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在 1949 年提出,这 个模式是描写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变为可以发送的信号;经过传 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送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一定衰减或失真。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 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际传播: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 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全球传播

电脑之间的、跨越国界的通信称为越境数据流。 信息的自由流动使国界变的模糊,因而威胁着国家主权。 自由贸易导致比较虚弱的国家被剥削,同时沦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来源,以进行低附加值的活动。所形成的结构关系使他们陷入一种几乎永久依赖的境地。 中心控制边缘的网络结构,这种中心边缘关系长此以往必将改变,因特网具有横向传播的潜力,也没有任何东西是永远维持下去的。 跨国传媒公司与全球竞争的经济学 跨国公司的显著特点是战略决策和资源的配置取决于经济目标和效率,而不顾及国家边 界。跨国传媒公司积极的促进传媒与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的采用。 跨国传媒战略的宗旨:制定一项比较全面的全球战略的必要性(公司在发展之初都有一两个特别擅长的领域,而后逐渐演变成跨国大公司) 案例:索尼公司(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具有日本特色的经营价值观,高管人员首先要把自己确认为日本人,其次才是企业家,指导原则对日本的总的责任、对公司雇员的责任,以及为履行前两项责任在运营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必要性。对一名日本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使命是与雇员之间形成一种健康的关系,创造一种家庭般的感情,就是感觉到雇员与管理者具有共同的使命。 自由市场贸易的规则所坚持的是取消管制和企业私有化。跨国传媒公司也在利用这点 来实现越来越大的重组,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产品种类的多样化,提高经营效率。(几乎所有地区所有市场自由化都倾向于使市场几种程度提高,历史证明自由市场最终将导致垄断,因为竞争者会遭到淘汰或者彼此合并。) 外国直接投资(FDI)原因:1、专利和实物的资产2、打入外国市场3、生产和销售效 率4、克服阻碍进入的管制性障碍5、企业帝国的拓展 外国直接投资的风险:1、东道主国家政局稳定2、提供充分的经济合算的投资机遇3、合理的工商法规(投资之前要做出国家风险评估,谨慎考虑潜在风险) 兼并、收购和战略联盟是最直接的途径,通过他们一家公司能够朝着新的产品类别进行 拓展或者实现多样化,而不必遭受与创办一家新公司相关的种种问题。 兼并、收购失败的原因:1、缺乏一个有说服力的战略理由2、未保持应有的警惕3、兼并后在计划和整合方面的失败4、资金筹措和债台高筑。 案例:总部设在英国的无线电话公司沃达丰公司与德国电信公司曼内斯曼公司以1900亿美元价格合并,这项兼并制定了一项全球战略。合并后公司将据以向25个国家大约4240万顾客提供移动电话服务以提高经营效率。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全球传播》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全球传播(GlobalCommunication)概念是美国学者()提出的。 A. 罗杰斯 B. 弗雷德里克 C. 吉登斯 D. 汤普森 2 【单选题】(2分) 全球传播的目的是()。 A. 一个国家说服其他国家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B. 服务国家利益 C. 实现超越国界的不同种族、民族和社群对于信息和价值的共享意义 D. 实现商业公司之间的沟通

3 【单选题】(2分) 1976年3月在突尼斯召开的不结盟国家传播问题讨论会上,以印度为首的不结盟国家首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 A. 缩小“数字鸿沟” B. 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C. 网络安全国际治理规则 D.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4 【多选题】(3分) 全球传播兴起的重要背景是() A. 全球化浪潮 B. 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 C. 国际传播的衰落 D. 人工智能的发展

5 【多选题】(3分) 互联网的哪些特点对传播生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A. 重构 B. 赋权 C. 即时 D. 关系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不仅成为全球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还对全球新闻业的利益格局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A. 社交媒体 B. 传统媒体 C. 新兴媒体 D. 网络媒体

2 【单选题】(2分) 全球新闻传播的主体呈现()的特征。 A. 单一化 B. 一体化 C. 多元化 D. 绝对化 3 【单选题】(2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acebook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战略布局,从渠道层面打造新闻业 B. Facebook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战略布局,从运营层面打造新闻业 C. Facebook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战略布局,从内容层面打造新闻业 D. Facebook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战略布局,从空间层面打造新闻业

第十三四五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一、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一)国际传播:鹤木真关于“国际传播”的定义P237 (二)全球传播:全球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弗里德利克)P239 二、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全球信息化传播系统形成对人类世界发生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P240;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对传统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的改变(形式:国际广播转为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内容:对外宣传转为全面的文化输出)P241 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一、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存在的差距与问题(“信息富有国”与“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P243 二、“新世界秩序”论争: 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3) 第二阶段:《大众传媒宣言》(1978)、《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0)、《塔瓦罗宣言》(1981) 第三阶段:“信息主权”“文化冲突”等新问题P247 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新世界信息秩序”争论核心问题P248 一、国际报道中新闻价值问题:“媒介中的外国新闻”研究的6个结论P249 二、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信息主权的概念及其三方面内容P251、发展中国家学者的主张P252 三、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文化帝国主义主义的三个特点P253、研究媒介帝国主义主义的两个现实问题P253-254 1、什么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 答:国际传播就是超越国界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活动古已有之,适用范围广,例如各国元首的出访、外交家的斡旋以及各国间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交流、谈判与协商等等,都可以归入国际传播的范畴。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是国家。除了国家以外,还包括: (1)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2)超国家组织,如欧盟。(3)同盟或地区集团如北大西洋公约的组织、前华沙条约组织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4)非政府国际组织或者跨国运动,例如教会、国际红十字会、国际邮政联盟等。(5)国内的集团或组织,例如政党、工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6)跨国公司或多国公司,例如新闻集团、壳牌石油等。(7)个人,主要是指那些在国际问题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知名专家等。 1. 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 2. 什么是全球传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全球传播 3. 随着跨国卫星电视的发展,传播的国际广播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4. 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态反映了什么性质的问题 1什么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 1、简述"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过程及实质什么是全球传播,该如何理解? 2、谈谈全球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 3、什么是信息主权?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是什么? 4、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帝国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一、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存在的差距与问题(“信息富有国”与“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P243 二、“新世界秩序”论争: 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3) 第二阶段:《大众传媒宣言》(1978)、《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0)、《塔瓦罗宣言》(1981) 第三阶段:“信息主权”“文化冲突”等新问题P247 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新世界信息秩序”争论核心问题P248 一、国际报道中新闻价值问题:“媒介中的外国新闻”研究的6个结论P249 二、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信息主权的概念及其三方面内容P251、发展中国家学者的主张P252 四、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文化帝国主义主义的三个特点P253、研究媒介帝国主义主义的两个现实问题P253-254

国际传播学与全球传播学的关系

国际传播学与全球传播学的关系随着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的全球化,传播学逐渐成为一门倍受重视的学科。而在这个时代里,国际传播学与全球传播学的关系也成为人们讨论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将以此为话题,探讨国际传播学与全球传播学的关系。 国际传播学与全球传播学的定义 国际传播学,顾名思义,就是指各个国家之间的传播交流,研究国际传播对文化、政治、经济等的影响,以及对世界传播市场的分析。而全球传播学,更为广泛,它不仅包括国家之间的传播,也包括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传播,例如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媒介和文化现象等。 两者之间的联系 国际传播学与全球传播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传播学研究的方面,国际传播学可以被看作是全球传播学的一个子学科,毕竟国际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局限于国家间的传播。而全球传播学作为更加广泛的学科领域,需要调查研究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国家、文化、媒体、品牌、组织等,因此需要基于国际传播学的基础上,对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过程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分析。 国际传播从来都不是单向流动的,有时还需要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传播研究也需要

深入了解每个受众人群的独特文化,在研究全球传播时,需要考虑到这些人群的文化特点,对跨文化传播的难点展开探讨。 理论框架 在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研究领域中,应用了大量理论框架。这些理论框架可以促进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的研究,协助学者归纳总结,从而制定对应的策略。 在国际传播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双向传播理论。根据该理论,信息流动不一定是单向的,更可能是双向的,例如 miscommunication 可能出现在国际传播中。而在全球传播领域,另一个著名的理论是文化背景理论。根据该理论,文化背景是人们理解、接受或拒绝信息的决定因素之一。对于跨国公司或者全球品牌而言,在广告和营销方面,文化背景理论是不可忽略的,需要将其纳入到传播策略之中。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随着全球传播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之间的协作越来越紧密。例如,社交媒体在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中应用广泛。无论是政治宣传、国际关系还是商业传播,社交媒体都被认为是在传达消息的同时促进了双方之间的互动交流。

传播学重要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整理

传播学重要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整理 1、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提出的概念,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2、地球村 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 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成为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 3、媒介即人体的延伸[!) 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 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 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4、“热媒介”和“冷媒介” 这是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例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前者属于“热媒介”,而后者属于“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5、“电视人” 这是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后提出的概念,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6、“容器人”

2.传播学名词解释

1、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与信息)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2、社会传播----特指社会传播,简称传播。既指社会信息的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运行。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3、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是指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社会。 4、信息产业----是专门从事信息产品的加工、处理、传播和服务的产业。信息产业的发育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际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 5、符号----符号又称指号、记号、符码、代码等,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的物质载体。 6、信号----信号就是反映指示对象的特征,与指示对象之间存在着自然因果关系的一类符号。 7、象征符----象征符是通过人为约定的方式用作指示对象的代表,与指示对象建立起非必然性联系的一类符号。 8、意义----意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认知主体赋予认知对象的精神内容。 9、人内传播----也称自身传播,自我传播,内向传播。是发生在自身内部的信息传播过程,沉思默想及自言自语等都属于此类。人内传播是其他人类传播得以展开的基础,没有人内传播能力,任何形式的传播活动都无从进行。 10、人际传播----又称人际沟通,它是人类传播的主体。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彼此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协调行为的社会活动。一般认为它有两种方式:面对面的交谈和通过中介进行的信息沟通,如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手段进行的交流。 11、组织传播----是发生在社会组织中的传播活动,其功能在于通过信息传递而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连为一个整体,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有效实现。具体来说功能有四点: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国际传播名词解释

国际传播名词解释 国际传播名词解释 国际传播是一种沟通策略,它包括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活动,其 中包括传播信息的传输、管理、交互以及宣传等。国际传播的概念在 跨文化和跨国家的设定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这些设定有助于扩展 传播活动的范围,并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友谊。下面着重讨论 一些包含在国际传播概念中的名词解释。 1. 媒体: 媒体是有发布能力的组织或机构,它们可以通过新闻、电视、广播、 网络或其他形式发布信息。媒体的作用是传达事实和观点来影响社会 的行为和思想,它们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指的是以不同的文化,社会民族构成的广阔宇宙。它包括以 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思想和信仰,以及其他文化现象的构成力量。多元文化是国际传播的基础,它基本上代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 3. 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是世界各国之间之间相互认识,互动,合作投票习惯的思维 模式。它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强社会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涉及发展人们 如何看待不同文化,然后实现文化的融合。国际视野帮助国家进行跨

文化交流,取得更新、更便捷的本地国际发展。 4. 对外宣传: 对外宣传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播活动,旨在利用政治、历史、经济、文 化等社会要素,有效地进行宣传,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一国或地区 的形象。通常,对外宣传包括媒体关系、活动宣传和网络公关等多个 维度。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跨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地位。 5. 传播语言: 传播语言是一种特定的语言,它是为了向不同的文化社区或地区传递 信息和促进跨文化沟通而特别设计的语言。一般来说,它包括专业语言、行话和“外来”语言三种类型。其基本目的是取得跨文化领域传播 所需的有效能力,从而提高传播效果。 6. 翻译: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本,以满足各个文化间的 沟通需求。它是跨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元素,其作用是及时、准确地 将一种文化转换为另一种文化,以便满足不同文化团体之间的交流需求。 显然,国际传播概念包括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活动,其中包括传 播信息的传输、管理、交流和宣传等过程,以及上述一些重要的名词 解释。国际传播活动旨在构建多元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建立体育关系,促进跨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发展,推动世界上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 本问题 传播学 传播 发展传播学 健康传播学 风险传播 信息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双重偶然性 传播隔阂 第二章人类传播历史发展信息爆炸 “信息过载”(信息超载)NII计划 媒介发展的30年法则赛博空间 第三章人类传播符号意义编码和解码 能指/所指 乔治·赫伯特·米德 符号 符号互动论 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 互文性 讯息 信息与讯息 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符号 索绪尔 象征性互动理论 象征性文化 意义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 系统结构 传播者 模式 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 反馈 香农—韦弗模式 噪音 单向传播 双向传播 循环模式 施拉姆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 式 马赛克传播模式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 总过程 另类媒体 第五章人内传播人际传播 自我传播、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亲身传播 主我/客我 “自我互动”理论 “镜中我” 初级群体 次级群体 基模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 理过程模式 “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 为、组织传播 社会认同模式 群体规范 群体压力 流言 奥尔波特公式 集合行为 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群体模仿 群体传播 公共传播 组织传播 第七章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 社会雷达(环境监测)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麻醉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 信息环境 拟态环境 第八章媒介技术媒介组织 地球村 马歇尔·麦克卢汉 媒介即讯息 “热媒介”和“冷媒介” 容器人 “电子乌托邦” 网络成瘾 流媒体 自媒体 媒介生态环境 媒介生态 把关人(守门人) 双重行动模式 媒介事件 社交媒体 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 范理论 传播制度 集权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 媒介责任理论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民主参与理论 观点的自由市场 哈钦斯委员会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大众 受众 分众观 利基受众 认知和谐论 “政治及有倾向”假说 媒体近用权 媒介接近权 受众商品论 选择性接触 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心理 和行为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记忆 受众的“碎化” 受众的极化 个人差异论 IPP指数

全球传播名词解释 [SNS网站的传播特征及影响]

全球传播名词解释[SNS网站的传播特征及影响] 全球传播名词解释 [SNS网站的传播特征及影响] SNS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即社交网站,是专门为人们提供网络社交服务的网站,它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无限扩张自己的人际交往空间,并由此获得帮助。现在很多SNS网站,以Facebook、人人网(校内网)、开心网等为代表,可以提供如网络聊天(IM)、交友、视频分享、博客、播客、网络社区、音乐共享等服务。中国SNS网站近几年迅速发展,以它民主化、多元化、互动化的传播特征及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媒介行为、交往方式,以及商业模式。 SNS网站的传播特征 SNS网站摆脱了门户网站时代以内容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而以用户为主导,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网站的民主化、多元化、互动化的传播特征。 民主化。在SNS网站的传播中,个体是传播的起点与终点,这种非群体化的个体式传播模式,使得传播具有了高度的民主化特征。个体所拥有的民主化集中表现为传播活动的自组织、去中心、个性化。SNS网站摆脱了论坛群组化特点,每个用户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展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建立自己的圈子,而不是被动地在论坛中围绕固有话题进行讨论。不同个体之间、个体制造的不同内容之间、由个人汇聚的不同群体之间,都是自组织建构起来的。 在SNS网站的技术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能够生产并发布信息,所有信息都能够进入网络进行传播,中心、主流与权威被消解了,变成了去中心、无中心或者多中心。SNS网站就是由多个点组成,每个点都是信息发布的渠道与来源,通过值得信任与相似的点取得连接后,人们之间共同收集、分享、传播不同的信息与资源。 在SNS网站中,个性化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尊重和满足。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网站,设置了日志、分享、投票、疯狂约会、测试等一系列组件,但这些组建并非硬性地被放在用户的首页上,而是由用户进行自主式参与,完全按照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名词解释 1、信息: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符号化: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4、符号解读: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 5、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6、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8、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9、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

名词解释与填空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异同区别外延不同

名词解释与填空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异同区别外延不同

名词解释与填空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异同 区别: 一、外延不同。国家与文化是不同的概念。 跨文化交流主要就人家传播,既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士之间的信息交流;国际传播侧重 于大众媒介等媒体进行的交流 二、学术渊源不同。国际传播的研究起源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 联系: 一、国际传播很大程度上是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通常也要考虑国际关系因素 二、两者正在靠拢 三、跨文化交流不同完全脱离政治、经济背景,国际传播也离不开文化和语言背景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区别: 一、国际是个政治概念,全球是个地理概念,容易模糊国家所包含的主权原则和政治意味 二、全球传播既包括国内传播也包括国际传播 三、学术地位不同。国际传播已成为一个独立分支,全球传播是传播发展的一个趋势 四、全球传播不能清晰地提出解决传播问题的方法。国际传播的问题由主要由国家的外交解决,全球还没 有一个世界性的政府来解决传播的问题 国际传播的定义 广义: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即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进行的跨越国界的信息传递过程 狭义: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国际传播的发展和起源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传播,主要是十九世纪电子媒介产生以后。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传播在美国成为一个研究的学术领域得到承认。加拿大对国际传播的研究比较多。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1964年,麦克卢汉出版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提出“地球村”的概念。 196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传家会议,会上发送的出版物和会后发表的“关于船舶研究国际项目的建议”,被普遍成为国际传播研究的分水岭。他注意到了“信息自由传播原则”加剧了信息富国和信息穷国之间的不平等。 20世纪70年代,一批在50-60年代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国家(不结盟国家)在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之外,还要求建立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国际传播技术提升国际传播的影响 电报的产生为新闻的采集和传送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新闻通讯社。 英国成为通讯社大国:1. 掌握了大部分的国际电缆公司 2. 英国控制着生产电缆的材料的市场 3. 英国在全球拥有广泛的殖民地 美国后来居上成为通讯社大国:通过租用英国电缆来控制国际传播渠道

爱传播新传考研名词解释

爱传播新传考研名词解释 爱传播新传考研名词解释如下: 一、新闻传播理论 新闻传播理论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闻传播的起源、本质、功能、机制、模式、过程、方法等。该理论是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为新闻传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媒介与社会 媒介与社会主要研究媒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媒介与社会各领域的互动关系。该领域关注媒介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探讨媒介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功能。 三、数字媒体与技术 数字媒体与技术是研究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和实践的一门学科。该领域关注数字媒体的特性、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等,研究如何利用数字媒体与技术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和质量。 四、广告与公关 广告与公关是研究广告和公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一门学科。该领域关注广告和公关的策划、创意、传播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广告和公关手段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五、新闻实践与业务 新闻实践与业务是研究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方面的实践技能和业务知识的一门学科。该领域关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新闻业务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六、影视与新媒体 影视与新媒体是研究影视制作和新媒体内容创作的一门学科。该领域关注影

视制作的技术和艺术,以及新媒体内容的创新和发展,探讨如何将传统影视与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和创新发展。 七、全球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全球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是研究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一门学科。该领域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八、媒介法规与伦理 媒介法规与伦理是研究媒介法律规范和道德伦理的一门学科。该领域关注媒介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探讨如何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维护媒介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