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余秀华诗歌的评论

对余秀华诗歌的评论

对余秀华诗歌的评论
对余秀华诗歌的评论

诗歌评论

销魂独我情何限——我读余秀华的诗(之一)

销魂独我情何限

——我读余秀华的诗(之一)

最近余秀华写了几首诗,像《一夜风流》、《我把自己毒哑》和《我们活着,我们说话》。这些诗,在不同的论坛上,引发了不同的议论。有些人见了这几首诗,像看到了老鼠,惊恐万状;更多的文友是对余秀华诗作予以肯定,对她诗中流露的莫名苦痛给予同情,对她进行安慰。我想,这是为诗者应该取的。也有诗友认为:“余秀华女士有其独特的视角,她一直以第一人称叙述,这是极高明的艺术手法。诗中的我,并不等于写下此诗的余秀华。”为此,余秀华出面争辩:“我就是写实的人,是脑瘫,所以渴望爱情,但爱情不要我,那么,请允许我为自己出一次轨。这是与我爱的人一次出轨,他完全不懂得的痛苦,那么我能怎么办呢?”我不怀疑余秀华诗中情感的真实性,因为与余秀华短期的交流,更主要的是当你了解到她的现状,她的经历,特别是再对照读她更多的诗后,会被她的诗,更深的感动着。这些过程,令我想起了李煜的诗句:“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子夜歌》这时,我已没有了燃烧的泪水。说实话,在这之前,我曾多次与简池文友议论余秀华的诗。简池说,他很少会被别人的诗感动的流泪,但余秀华的诗,让他流泪了,并建议我给余秀华写诗评。本来,我想等多读余秀华的诗,对她多点了解再写。但读了她这滴血的三首诗,看了一些文友的议论,感觉我不能再沉默了。所以,写下这篇文字,或者这不算一篇像样的诗评,没能抓取余秀华诗作最本质的特点。但,这篇东西,只要能结合她最近的心理变化,结合她以前写下的一些诗歌,能够探讨这位中国现代诗歌史上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位脑瘫患者诗人的诗歌特质,特别是只要能够给这位女诗人在当前的苦闷中,以些许安慰,笔者就很知足了。

一、问君能有几多愁

《希尼诗文集》中说:“真实的诗人必须诚实。”余秀华是诚实的。正是因为她的诚实,她写出的诗歌,也是很诚实的。如曾遭别人辱骂的诗《一个脑瘫者的自言自语》。敢于将自己是个脑瘫患者,用诗歌表达出来,这不仅仅是需要勇气,更重要的是,这展示了诗人诚实的气质。《希尼诗文集》说:“你不能设计一首诗。”我想,好的诗歌,应该都不是诗人设计出来的,而应该是诗人倾诉出来的。记得有人说过,要当一个好诗人,就必须具有骨、气、血。这点,在知道了余秀华的苦难经历后,我敢肯定,这三方面余秀华都具备了。所以,她才能写出像《一个脑瘫者的自言自语》这样的好诗,因为,这首诗如其说是诗,更不如说,这是她对这个社会,对她的不平遭遇的呐喊。

纵观余秀华的诗作,有这么一个倾向,言愁写恨的作品正在加多。这说明了余

秀华现在还是处于痛苦之中;也说明了,她更懂得用诗歌这个“鬼影”来发泄自己,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这些,她是不惧怕“出丑”的。“我的肩膀尖成一个鬼影,在风口进出/玫瑰是女人的经血涂染的/包括一百次流产后的大出血”《我把自己毒哑》。当一个诗人真实到能用诗歌与自己的灵魂物我为一时,那他的诗除了燃烧的血外,绝不会还有其他。

老天给了余秀华诸多不公,但也赋予了她的诗才,让她能够真实地吐出自己苦

难的心声。“在精神的铸形之中,一个人感受力的一半是来自于他置身的处所,他的血缘、历史、或文

化,无论他愿意如何称呼它。然而,与自我相关的认知和争辩,皆源于劳伦斯所称的“我的教养之声。”《希尼诗文集》

二、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在上面我写下的这些标题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用的全是李煜的诗句。所

以我选择李煜的诗句,是因为我认为,在心境上,现在的余秀华与李煜都是悲情的诗人。但我总是认为,余秀华不能总是悲情的诗人,这是由我们这个时代决定的,余秀华的诗路还会更长,她还会有更大的进步,你不能确定她就是一个悲情的诗人了。其

实,我所知的余秀华,一直是追求着美好的向往的。就是在现在的悲痛里,她还坚持着她善良而美好的向往:“雪还来不及走,太阳出来了/鸟雀的语言如隔世的种子/在天蓝里铺开含泪的繁华”。

余秀华的这种思想上的诚实,决定了她的诗路,她的诗歌的诚实。我读过余秀华的一首诗《手(致父亲)》:“我要挡在你的前面,迎接死亡/我要报复你/——乡村的艺术家,玩泥巴的高手/捏我时/捏了个跛足的人儿/哪怕后来你剃下肋骨做我的腿/我也无法正常行走//请你咬紧牙关,拔光我的头发/戴在你头上/让我的苦恨永久在你头上飘/让你直到七老八十也享受不到白头发的荣耀/然后用你树根一样的手/培我的坟/然后,请你远远地走开/不要祭奠我/不要拔我坟头新长的草//来生,不会再做你的女儿/哪怕做一条/余氏看家狗”。在这首诗里,余秀华是用滴血的心,用包含的泪,写下她对父亲那种复杂的情感的。请读者注意,最后的结节,最后的那句“余氏看家狗”。在这里,余秀华的忠实,余秀华对爱的解读,对人生的认识,全部做了最好的注解。她是很传统的。然后,这是现实的磨难,现实对她的不公,让她的诗路,在悲情的路上越走越远。我曾问过余秀华,能否再写这类充满了对父爱的泪的诗作了。她的回答是,不能。这是一个很诚实的回答,也是诗人对磨难的控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更加理解余秀华,更加地认定中国现代诗歌,应该有诗人余秀华一席之地。这不仅仅是她已能做到“不入绝境,难得绝唱”,更主要的是她能够做到在繁杂的生活磨难中,敢于解剖自己,敢于将自己的抗争,用亦正亦邪的真实面孔示人。这是更加难能可贵的。比起那个只知悲情的李煜来说,余秀华是伟大的。她的伟大就在于她的判逆。她在《走路》里写道:“做不到,人正影不歪/许多时候,我无赖地将错就错/一个空杯说,我们干一杯吧/醉后/就没有人知道你最初的模样”。

纵观余秀华一个时期以来的诗作,她的诗具有将抽象的愁恨形之于生动具体的非凡才能。“我咬破了自己的子宫/血液是一个幌子,子孙是一个幌子/没有哭声,我已成一个影子/没有爱人,爱,如此轻巧/我一生背负,无法碰触”。她将要说的话,要呼喊抗议的,全变成了一个个意象的画面,或者是变成了呼之欲出的鬼影,将那些梦撕碎,让人们感叹,让人们震撼,让那些道貌岸然者无地自容。“热衷于蛇的身体,罂粟花,和街角的脸/黑夜深入新年的钟声,一碎再碎,春天如一场意淫/闪电憋死在身

体里,一夜风流留下难产/那些花自顾自地开”,“世界需要在肮脏里延续要让诗句点燃磷火,把一个男人诱惑入深湖”。余秀华这类诗的报复,无疑是很精彩的。

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在虞美人这首诗中,有这样的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这里借用李煜的诗句,并不是要说余秀华的愁苦是这样。相反,我曾多次对余秀华说,她的诗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不足的是还不稳定。这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她毕竟是一位脑瘫患者,能写出这样的诗,应该是难得的;二、她的心情往往会影响到她,一些诗作能感到过于生气所带来的急就和直言。还有一点我必须指出,有的文友说余秀华的诗直白,空

泛,并且说她写的“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说诱导性),你说看到的人如何不联想你的身体情况?”这点我就不敢苟同了。我想,这可能与不了解余秀华的情形有关。还有一点,我想这也与不了解余秀华所展示的诗歌才华,她的诗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关。这点限于篇幅就不在这篇文章中一一评说了。

我只是想在这里说,余秀华的诗,总体上来说,她是多采取口语式的表达,在很自然的表达里,柔和着散文的因子,多于隐喻。她的诗句的特质是质朴带有诡秘,自然带有桀傲。

林肯曾说,喷泉的高度不会高于它的源头。余秀华的诗,所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有这些特质,这除了苦难的经历给她心灵留下的印记返还外,更多的是她与生以来的骨子里的东西。应该说,这种很超然的东西,在她的诗句里横生着,姿意着,让她的诗句生动着,流淌着,别样着,也让她的诗情展现着,载着她的愁苦和苦痛,载着她的真实的生活,一江春水般的流淌着,给现在的诗坛带来了争议,也给她带来烦恼。

请听她的心声:“松手啊,草长莺飞河水泛泛我的长发敲打着腰身/不敢问昨夜/昨夜又瘦了几分/桃花里的那场风还是起来了/我站在暗处,看满楼灯火/桃花的脸

庞冰凉/我飘零/飘零在那风流一场/我为你水性千年/我为你扬花万里/我只是说了一些轻而又轻的话语。”是的,诗言志,诗也会倾吐心声,特别是这么一位不甘世俗的欺压,奋起抗争的残疾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笔忠实地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包括她的很具特色的“出格”抗争。在她的笔下,那些像桃花一样飘荡的诗意,像扬花一般流泻的诗句,不正是她的自我写照吗?她能松的了手?只能落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不管怎么说,只要余秀华不违背自己的心愿,敢于直面人生,对抗世俗之风,敢于坚持写实的风格解剖自己,从而也揭示了我们这个社会最低层的一些现状,她的烦恼就不会消失,就会挥之不去,就会被人误解,但也更多的被人重视。

诗人施世游曾说:“一个诗歌写作者身上至少必带这么几种气中的两种:豪气、霸气、才气、匪气、邪气、孩子气。六气择二而不同,风格也各样。”苦难催生了余秀华的诗歌,也在改变着她的诗歌走向,我相信,她的诗会写的越来越好,她的精彩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2011年1月11日

一面风情深有韵

——我读余秀华的诗(之二)

余秀华的《一夜风流》、《我把自己毒哑》和《我们活着,我们说话》等诗,在一些文学网站引起争议。前天笔者就余秀华的诗写了一评,主要是评她诗的悲情。但笔者发现,有的文友不是正确地展开诗论,有的说她的诗是“不雅”,甚至对余秀华写的爱情诗,也是加以否定;还有的说她“哗众取宠”、“堆砌”,更有的直指说是垃圾等。真的是这样吗?笔者想从引发争议的与林子书系列诗入手,主要从艺术的角度进行探讨。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你对余秀华的诗看不惯,我想,你应该用艺术的眼光来做出评价,而不是用干嚎的嘴脸,去对一个已经遍体鳞伤的脑瘫者进行攻击。

对余秀华的那些情感诗的评论之事,使我想到了宋代的李清照。当年,李清照

写了一首《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在我国几千年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下,历来很多描写和歌颂爱情的诗都遭到了批判和排斥。李清照的这首诗,就被赵万里指责成“语意儇薄”。这大概是赵万里认为,如此大胆的表露爱情,描写男女约会的,不应是李清照所为。所以他宣布

这不应是李清照的诗,是伪诗。时代进步到了今天,却有个别的所谓诗人,比当年的赵万里还甚,对余秀华的几首直抒她的感情生活,揭示她对爱情的向往,对世俗的控诉的诗作不满,横加指责。这就使人很难理解了。以笔者所知,余秀华写诗,都是反映她真实的情形的。她所以能写出《一夜风流》、《我把自己毒哑》和《我们活着,我们说话》这类的诗,是有前因的。其前因就是她写的那几首与林子诗。这里,作者想就余秀华的那几首与林子书的诗作,作一品评。也就借用李清照的这首“语意儇薄”的诗做为题目,来看看余秀华的爱情诗,到底是不是有的人说的垃圾。这里先借用“一面风情深有韵”为题,单评她写的《踏秋行吟------与林子的情书》一诗。后两句当另行文写出。

一、风情渐老见春羞

既然是落脚在李清照的这句诗上,其中的关键词就是“风情”。让我们先来看看风情一词的解释:风情指人的仪表举止,多指女性。风情是女人的韵味,与性感有联系,两者的不同之处是:风情来自于“神”,而性感来自於“形”。神是内在,形乃外在。风情在于情调,在於韵味。真正的风情,不在于卖弄,而在于自然的流露。综观一些封建假道学对余秀华诗的评价,一是说其“不雅”,二是说她“堆砌”,更直接说,这“堆砌”,就是“哗众取宠”。说的更不好听一点,就是她在骚首弄姿。我真不明白了,一个脑瘫者,在长期的痛苦中,突然有了点爱的感受,并用很感人的诗句表现出来,怎会成了这种情形了呢?是的,一个脑瘫者,她没有社会经验,没经历过多的爱,或者说她根本就没有过,她还不知社会的阴暗;但她一旦经历了,那种欣喜的情绪,会自然而然的从笔尖喷发出来,这难道是堆砌吗?我们来读一下她的诗:“风吹草

低,风吹的时候所有的事物都低了下去/包括云,鸟鸣,和我的一夜未眠”。你看,她那种获得爱的心情是多么开阔啊,多么欢欣,比云和小鸟还要飞的高,过去夜里苦守的情形,难熬的情形,也包括期待爱的到来的情形,都“都低了下去”,所有的事物在作者的眼里都很低很低了。你再看:“狗尾巴草站得比我高傲,林子,我一直想做一棵植物/开出只有你才能破译的花语”。原本处于社会低层,而今,在爱的到来面前,她像狗尾巴草那样的骄傲着,她要开出最忠贞的花语,唯独给那个他:“只有你”。像这样的爱的歌唱,充斥着整个篇幅。限于本文的篇幅,我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了。我真的不明白,这种很准确地表达作者对爱情的感受的好诗句,怎么到了一些人的眼中,就成为堆砌了呢?就成为哗众取宠了呢?甚至成为垃圾了呢?有人会说,那是指她写了床上戏。且慢!我这里指出这些,就是要反驳你们的这一指责。喜剧被悲情所代替,那更能说明余秀华诗的份量,而不是其他;更能说明她的那些滴血的诗句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不是丑陋。敢于将一些世俗下掩藏的东西,举到诗句的面前,那本身就是最具诗核的东西。那本身就是对那些伪诗,包括那些伪诗人的批判,而不会是其他。在这样散发着爱的阳光的好诗面前,所有的虚伪都会发抖,这是肯定的。在真正意义的,从自己的血腔里吐出的诗情面前,余秀华失去的将是假道学的枷锁,她赢得的将是她的更广阔的诗歌天地!“田野广阔”!

二、到处芳魂感旧游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余秀华的诗,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表达的情感。她的诗是很美的。这是个审美观的问题。应该说,她的诗,是写自己真实生活和情感的,但她的诗,也很唯美。她的这首诗,所展现的,有很多散文的基因。这首先就是表现在她的抒发的婉约美上。这让我想到了李清照。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清照的词主要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读余秀华的一些诗,特别是这首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其一、关于在

婉约里加强深度,请看她的诗的结节:“我在小木屋,门前河水瘦,落叶沉重/亲爱的,我点燃诗稿足够这个冬天取暖/雪下来时,你就不用再寻找来时的路。”你看,余秀华在享受爱的欢乐的时

候,还是清醒思看到了她的现实。“门前河水瘦,落叶沉重”,这就是她的认知。而她对爱的坚定也对所爱的人进行了表达:“我点燃诗稿足够这个冬天取暖”。她相信她的爱会克服困难,但也隐隐表达出了她的担心和进一步的期盼:“雪下来时,你就不用再寻找来时的路”。这里请读者注意,余秀华在诗中,两次提到雪,前面她写道:“然后等一场大雪,把我埋到来世,等一只鸟把我钓出”,她为啥要这么写呢?她在这里前后照应,写出了她并不甘心于现在得到的爱,这份爱还不完整,甚至说是不确定,所以,她在这里等雪。这场雪,不应该看成她意识到的寒冷,她心中期待的雪,应该是纯洁的美好的象征。她在追求着,坚持着。读到这里,你还能说她堆砌吗?

其二、关于书面语和口语的结合。一些坚持口语写法的诗人,往往不注意意象,或者在他们的诗里很少有意象,这造成了他们写的诗,很多的是直白的抒发,这也是口语诗被人看轻的一个原因。余秀华的诗不是这样。你看她写的这首爱情诗,每一行可以说都有意象。这就组成了一个个意象团,又通过意象团的构建,展现了了一个很深的意境。我们正是通过她的诗句的口语化,感受到她的诗句的亲和力,通过她组织的那些物象和心灵的游近,感受到美和芳香。

三.眼波才动被人猜

口语的写法,能够很好地贴近生活,贴近诗人的情绪。所以,有的文友在读了余秀华的诗后,下了这样的结论,说她的诗,无非就是“渲泄”。是的,余秀华写情诗,尤其她写的与林子书这几首,是在抒发她爱的情感。但是,如果只是看到了她在“渲泄”,说她落于“俗”套,或是说她乱用词藻,“哗众取宠”等,这些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最起码是说明了这些文友并没有看懂余秀华的诗的深意。他们所以说余秀华写的诗堆砌,正说明了她们写诗赏诗的俗性。

好的诗歌很重要的是要有着丰富的想象。余秀华的情诗,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她的差不多每一句诗,多是借助物象,借助只有她与他爱着的人能够知道的“这一个”,来表达她的爱的心情,所以才会导致一些文友的误读,不理解等。但,这些并不是余秀华写的不好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只能反映了现在诗界的“俗”和浮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余秀华的诗,既是植根于生活的真实,又是充盈着丰富想象的好作品。她的作品所以很受欢迎,所以很灵动,是因为她的诗,能够摆脱实际生活的拘泥,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境地去透视过去和未来,这强化了感情,增添了作品的绚丽色彩。如她的这首诗的起句,就将爱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田野广阔”。这个起点,既是写出了她的那种被爱所陶醉的心情,也写出了诗人对爱的解读。接下来,她马上写近了,将眼光收回,“两棵树远远地居住,鸟雀前一只后一只地出门”这种带有哲思的诗句,你能够说她是堆砌吗?除非你对诗毫无领悟力,除非你视而不见。接下了诗人不仅仅是写了过程,她的笔触在灵动地游走,心灵上的,未来的担忧,未来的幸福等等。这种写法,在诗思上是扩展的,在架构上是缩进的。限于篇幅就不每一句都去解读了。

有的文友说,余秀华不应该分一二三等,应该一贯到底。这其实还是没有读懂

余秀华。她的诗是跃动着的,也是隐喻着的。借用李清照的一句诗:“眼波才动被人猜”。如果,诗将所有的话都说的很明白,那样的诗,绝不会是好诗。施叶丽在《隐喻早期诗歌中的运用》中说:“隐喻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修辞手段,是诗歌创作的基础砌块,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可以说诗人是用隐喻来看待生活,用隐喻进行思考的,并把普通的事物转变成象征性的财富。诗人常常使用隐喻避免诗歌的平淡和单调,使诗歌显得更美、更吸引人。诗人用隐喻使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图像化,即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图像化使诗歌变得清晰、明白、生动、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试图传达的含义,使读者透过外在的表象深入到诗歌的内在结构从而获得更深层的意义。诗人往往通过A就是B这种隐喻模式给人以惊奇,引起读者关注,促使读者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并且激起他们的各种情感,

或怒或喜。正是因为隐喻的运用,一首诗才显得意义深刻,充满魅力和趣

味。”

不仅仅是隐喻,在这首诗里,余秀华还巧妙地采取了多种手法,而这些手法,在

意象的灵动里,在隐喻的面纱下,更加的多姿多彩,也更加的让她的诗含情脉脉。像前节作者指出的前后写到的雪,这里再指出,开篇的“鸟雀前一只后一只地出门”,到结节的“我在小木屋,门前河水瘦,落叶沉重”,这种前后照应,动静结合的写法,盘活了整首诗篇。明人钱允治说:“这种动静结合的笔法叫曲尽情棕,(《续选草堂诗余》)。沈际飞也说:“片时意态,淫夷万变,美人则然,静实虚动,衬景物情虚甚妙,纸上何遽能尔”?有些事物入诗是需要高超的写作语言方能不使之落入套俗,而不是仅仅一个视角独特的问题。

总之,余秀华这样的带有明显的口语,很个性的写法,应该成为我们诗写作中调度意象,深化诗的意境的范文。愿我们能够在学诗中,正确地运用意象,来构筑诗架,展现诗意,真正地做到“一面风情深有韵”。

2011年1月15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评余秀华的诗《爱我,在天亮以后》

余秀华的诗,差不多每首总能引起文友们的关注。如果说她的个别诗作,因为

写实接近暴露,引起误解;如果说她的一些悲情诗,引发争议,还有情可原,但是,她最近在某论坛发出的爱情诗《爱我,在天亮以后》,竟然引发很严重的误读,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有文友在钟祥论坛发表诗解,说她的这首诗是其实“很轻很脆弱”。期待“很浅也很凄然”。在这位诗评家来看,余秀华的这首诗,是悲情的:从题目上来说,就是很悲情的,浅显的;从诗所表达出的来看,也是“脆弱和很轻,所有的真诚和真实也是,包括爱也是。”还有的诗友,也发表了其他的质疑。真的是以上所列的

那样吗?我的回答是:否。余秀华的这首诗,是一首很好的爱情诗。现在,笔者借用钟祥论坛的那位文友的逐节逐句解读的方法,也做一评读。

先来看余秀华这首诗的题目:《爱我,在天亮以后》。那位诗友说,这首诗的题目,表述的是“很浅也很凄然”。这真是不着边际的事。余秀华之所以将这首爱情诗定位于“在天亮以后”。在这里,她是借用了隐喻的手法。天亮,就是说光明磊落,这场爱,就是光明磊落,没有什么在黑夜里的东西。敢于将爱拿到天亮去说,这本身说明了爱的热烈,爱的真诚,爱的很深情很阳光。真不知那位钟祥论坛文友,于余秀华的感受不顾的评论家,为什么会这么狭隘,这么信口乱诌,这么单凭自己的臆想猜度去捉句呢?

笔者在评余秀华的以前诗作时曾说,诗将所有的话都说的很明白,那样的诗,绝不会是好诗。读过很多余秀华的诗,笔者有种感觉,余秀华写诗,很善于运用隐喻。很多的诗人写诗,是在诗篇里运用意象来展现隐喻。像余秀华这样,在题目上,就敲定运用隐喻的,尚不多见。这里指出,很多的诗人写诗,在隐喻的运用上,除了不会考虑题目外,在正篇中,也是多追求一节之奇,或者仅仅是一句一个意象的出彩,很少有能够统篇考量的。余秀华能够在题目上开始作文章,就预示着,她的全篇诗文,都会在隐喻的面纱下,让意象更灵动,令诗篇更加的多姿多彩,让她的诗更加的含情脉脉。为此,笔者也针对性的来个逐节加以祥解:“一、

吻我,如果你的唇和窗外的那棵树

一样安静

你一定不会责怪我有些冷凉的额头

和我

婉若秋天的内心”

这一节的关键词是“安静”,“冷凉”。这是悲情了吗?否。这里是展现的爱

的深沉,爱的成熟,爱的心心相印,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安静的感觉。请注意最后的一句“秋天的内心”。秋天是最好的季节,天高云淡,很开阔的心情。作者将爱放在这个场景中去表达,那种开阔的心境,当然会是安静的了。爱的至高境界,应该是安静的。

“请看着风里的落叶拥抱我

不要探究我身体某处的夜色

不要计算

我留给你的余温”

这节的关键词是落叶、夜色和余温。落叶拥抱,那是一些过往。在这里,诗人

表达的是她的大度,她很真诚地将自己的一些过往,和盘托出。不要探究,是要忘记该忘记的一些不幸,去面对新的幸福生活。这里关键在“余温”。这并不是余温,而是相爱的回忆。这是真正的爱,是不能去探究的,更不能去计算的啊。

“秋天正好,风正好,温度正好

我们约好这一次相恋

并在下雪之前

老去,不动声色”

如果说,第一节说到了冷凉,第二节说了落叶和夜色,尚还有余温。这算是冷色调的处置,好像会使人担心,爱会发生点什么。但在这一节的第一句的三个“正好”,将爱的热烈作了最直接的展示。那个所谓的诗评家,为啥就看不到这些呢?总之,这

三节的意象是用反正对照的意象表现法写的。对此,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诗人在这些意象团里所展示的隐喻。

“二、

掸一掸你眉间尘埃

把你的过往埋进一场花开

而我没有退尽的痛楚

是一首无词的小令

供你来猜”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爱的抒发,那么,这一节是往细里写了。在这里,作者写出了她的爱,她对爱人以往的包容,都看成了“一场花开”。同时,作者调皮地希望爱人来猜度自己。其实是在告诉爱人,爱情,已将自己的痛楚冲洗掉了。请注意,这里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是双向的,在这里,是用两个意象团来展示的。

“为你沏一壶茶,然后

我们的日子在两颗盐里打开

浅浅的咸

抵消我们下一次险滩上的

泪滴”

这里,作者采用了缩进式的写法,更细更深入地写到了爱情的日常生活。“日

子在两颗盐里打开”,很形象的表达,很深远的展往,写出了对未来的同甘苦,更加展示了作者爱的彻底性。这里不仅是很形象地表达,意象表现展控的很好。

“你不说话的时候

我们更接近一场白露

我翻阅你心事时

就可以漫不经心”

这里也是两组意象。有的文友对这组不理解,评说,白露怎能漫不经心?且不说,他武断地将两层意思粘了起来,更是说明他根本就没有读懂。白露,在这里是秋天的指代。因为,

唯有到了白露节气,那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作者这里这么说“更接近一场白露”,实际上是说,爱更加接近光明磊落,更加接近于圆满。这是作者心情的表达。接下来的“漫不经心”,就更好理解了,那是作者表达对爱的自信。

在这里,对作者运用白露的意象,笔者不得不说说《诗经?国风》中的:“蒹葭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更接近一场白露”,是不是说,更接近于一场浪漫呢?我想是这样。

“三、我们挽手踏进生命的清浅

果实诉说,言语纤细

我给你的

不企及夜晚

但靠近月色”

在这部分,作者将爱的笔触,伸向了想象的时空。借助于秋天,作者说:“挽手踏进生命的清浅”,所以才有了爱的果实,有了这些动人的爱的诉说。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最后两句:“不企及夜晚/但靠近月色”。这里的月色,让人想起了白居易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是对中秋的歌唱。

“我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我们把手伸进一棵草的内心

只听取

她在黄昏里的声音”

这一节,作者意犹未尽,又借助草的意象,说明自己的身世。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开花,强调了内心的表达。黄昏的声音,更应是爱的私语。

“而你在做这些的时候

递给我一个眼神

就好”

写到这里,作者沉醉在爱里,只是要求爱人,看她一眼。那种爱的期待,很形象地作了表达。这样的结节,收束的极妙。

以上分节解读完毕。笔者在这里要说,这样的每节解读诗的评说方式,其实并不可取。笔者之所以要这么做,实在是看不惯个别所谓的诗评者,以己所欲,以己之偏见,强加于诗人的误读误导。是的,余秀华的诗,多是写自己的心情文字,且最近她写了一些引发争议的诗作。但是,余秀华的这首诗,是写于2009年9月19日的。读

过余秀华很多诗作的文友,应该知道,余秀华当时多是不写悲情诗的。再说了,靠主观的臆想和猜度,而不是根据诗所表现的艺术性去解读这首诗,更是不应该。所以,这是笔者写这篇评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故,对余秀华诗中的隐喻和意象团的构建等分析,限于篇幅,就不去再一一祥细叙说了。

2011年2月4日

:余秀华踢足球去了作者:北方弱

余秀华踢足球去了

小镇上有足球比赛

那个阿Q 年间

街上到处有人起义的小镇

余秀华作为前锋队员派进了首发名单

余秀华左脚控球

在民国和大清年间滚来滚去

像踢着阿Q的脑袋

余秀华一拐一拐地

身子前倾7度

带球晃过了孔乙已的防守

被祥林嫂砍过门槛的土地庙就在眼前余秀华牙牙喊着射门

一只滴血的馒头

滑过闰土头顶上的旧毡帽

直入鲁迅的悲哀处

余秀华下棋去了

像每天早晨

赶着鸭子上架一样

余秀华认真练习着下棋

直到小镇上聚集了很多脑瘫患者

比赛就要开始了

余秀华赶着上架鸭子来到了小镇上小镇从一把茶壶里伸出细长的脖子五魁首啊六六六啊

余秀华只使用自己的口诀

只几个回合

余秀华的鸭子就上架了

扑棱棱飞进楚河

大象飞呀马后炮啊

岗上开啊宝中宝啊

红中来呀自摸胡啊

余秀华把象棋当成了麻将

推倒长城,杀他个

片甲不留,干干净净

——将军!

余秀华赶着鸭子上架

在横店在钟祥

没有人能赶着鸭子上架

全武汉也只有余秀华一个人

呱呱呱

只要余秀华的鸭子开始叫了

全湖北的鸭子都得跟着转脖子

余秀华在鱼塘边上架起了一排竹竿三十六只鸭子站成一线

余秀华手里举着一根竹竿

七十二个动作点到为止

只会下象棋的邻居老杨

也被余秀华摁在地上插上了翅膀

三十六只鸭子得有个小队长

老杨呱呱叫着

怎么听,横店方言都像一只公鸭子

呱呱呱

九头鸟的湖北

不如余秀华的三十六只鸭子

湖北佬的位置倒给了一个女人

余秀华不写诗歌了

她要赶着鸭子上架

她的腿脚不方便

她要让一群鸭子过上天空里的生活

不再像余秀华一样摇摆

不谈走饭,并非不尊重她的洒脱——4月,悄然

走进余秀华的灵异世界

在这个略显单调的四月,我显然没有驾驭好内心深处那群荒芜的泡泡,它们渴望被乍起的夏风舔吻并点破那根麻木已久的神经。作为一名读者,首先我以为可以轻松抑制自身的这些隐性的顽疾,至少在接受走饭诗歌过程中应当表现出一种抽象

的爱怜,而并非从另一个点上去抽离它的可行性。对于时代本身而言,一个人的悄然离去和悄然落地同样的微不足道,如果他一无所有或者单纯的不能再单纯的话。走饭她只是一个孩子,她用灵性调皮了她短暂的人生,好比有人用冗长灌输着他的质感一样。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从生命的痕迹中看见希望和柔美的光芒,因为我们的爱,绝非仅仅停留在一枚孤独的枝桠之上,它需要夏日,需要阳光,需要人间的宽容和隐忍。以上抒情算是承上启下吧,尽管它不能巧妙的把注意力引到今天我要突出的主人公——余秀华身上。

将走饭和余秀华的诗放到一起,我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慰和感动。它们(诗歌)都存在着美丽的灵异性和开阔性,区别在于,走饭在通往灵异的自我空间中有所保留,她用一

种慵懒的方式把自己搁浅,她害怕往前。而余秀华所释放出来的灵异则不仅仅局限于灵异,她更为注重内心深处的铺垫和深造,这种对比很大程度上彰显出两个生命个体价值体系的差异化,以及她们对诗歌和生命所持有的两种不同主张。如果你曾经有过爱,有过青年时代,那么你完全不必把自己包裹起来,完全可以蹲下来听听余秀华对自己人生的一次轻唱,也许这样可以让你想起什么,也许什么都不能。

很明显,余秀华的诗真正意义上触动我们神经的不仅仅是那种灵异,更多的是灵异世界中的开阔性和包容性。

《跪向这样的人生,一腔热情为谁媚》,当读到这样的标题,你是否会有一种迫切解构当下女性价值观的冲动?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很想知道余秀华属于哪种女性心理类型,因为这无疑是走进她诗歌的一个先决条件。从大的方向来分,中国女性不是传统就是现代。然而这样的分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就拿走饭和余秀华来说,她们同属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在思想上存在着诸多想通的地方,比如对待事物的敏锐性和先觉性;但她们又存在致命的区别,读走饭的诗,会一种疼痛感,她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小侄女,充满个性和灵气,又有些捉摸不透的冷艳。读余秀华的诗,你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崇敬感,这股崇敬感主要来自于诗歌的隐忍和开阔性,每当她把读者带向一个深渊,又会原地折返,并呈现出一种灵魂深处的成熟美。需要一场病痛,我才能

余秀华诗歌集

余秀华,女,1976年生,诗人,湖北钟祥人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余秀华从2009年开始写诗,主题多关于她的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子。1995年,19岁的余秀华“在非自由恋爱下结婚”,这段婚姻除了给她带来了一个现在已经18岁在武汉念大学的儿子外,更多的是不幸和苦闷,尽管直到现在两人并未离婚,但多年来两人已少有联系。 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如何让你爱我》、《经过墓园》、《我爱你》、《井台》、《梦见雪》、《致雷平阳》、《那些秘密突然端庄》、《打谷场的麦子》、《我们在这样的夜色里去向不明》、《摇摇晃晃的人间》等。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蓝色的牵牛花》 这么多空酒杯,这么多被举起就已经坍塌的力 这么多言简意赅的坚持,这么多伸进秋天的诅咒 哦,这么多落进枝头不再流浪的云 一滴露水滚在杯口是危险的 一束夕光聚在杯底是危险的 有风是危险的,没有风更危险 ——更危险的是,我对这样的危险着迷 它的蓝多需要怀疑 又多需要省略 只是,这漫山遍野的蓝 这比湖水更清冽的呼吸 我不习以为常,又能怎样 《如何让你爱我》

余秀华的诗句

余秀华的诗句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顶鹤我是穿过槍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而它们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但你还是你,有我一喊就心颤的名字。《风吹》 雪下不下来都阻挡不了我的白,我白不白都掩饰不了一生的荒唐《雪》 我爱上这尘世纷纷扰扰的相遇爱上不停重复俗气又沉重的春天 爱上这承受一切,又粉碎的决心《源》

幸福如一片叶子含在嘴里这个三月,走得小心翼翼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够获取水分并从一条经脉上得到秋天的走向想让我的一个短句穿过秋天的埋伏天凉的时候,我怀抱紧张回首,还会惊心我不知道我身后的脚印是否如一个酒杯怀揣着月亮我开始信任我的平凡,我的世俗和一钱不值我把一个句子放在山后长长的斜坡上让叶子盖满它的身体可我不知道哪一片叶子的泪光 会得到整个秋天的原谅《但是,我不知道》 除了陽光,我总是不够富裕从春天开始的寂寞的流程让我越来越满,无法掏空《陽光肆意的窗口》 但是我谢谢那些深深伤害我的人们也谢谢我自己:为每一次遇见不变的纯真《再见,2014》 我是我自己的灾难,你是灾难的四分之三。《37岁生日自嘲》 无论如何,我依旧无法和他对称我相信他和别人的都是爱情唯独我,不是《唯独我,不是》 我是穿过槍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余秀华《山民》阅读题目及答案

山民 余秀华 你把我灌醉,说镇上人群聚集。但我想着山里的一棵槐木 你把我灌醉,说有人请我跳舞。但我想着山里一棵落了叶的槐木 照着我的阳光,能照着槐木北面的小松鼠洞,照着它慌张的母亲 才能被我赞颂 我是背着雨水上山的人,过去是,未来也是 我是怀里息着乌云的人,过去是,现在也是 你看我时,我是一堆土 你看我时,风把落叶吹散,我是一堆潮湿的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有非常对称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形式上音律 和谐。第二段并不对称 B、这首诗运用了很多隐晦的意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槐木”“小松鼠洞” “雨水”“乌云”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苦闷与疲劳。诗人想表达的 是自己对乡村的喜爱和扎根农村的决心 C、诗人突然成名,如同被灌醉。但诗人依然希望保持朴实的乡村生活,继 续做一个山民,不被外界所干扰。 D、社会开始关注诗人的家乡,并试图帮助它。但这些举动不断使诗人迷失, 这也遭到诗人的反感。诗人并未迷失,并且感激关注并帮助乡村的人们 2、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诗人在遭到外界的关注后依旧没有醉倒,依旧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山民。 她将自己比作落了的槐木,满是岁月的风霜。 B、社会关注落后贫困的农村,就如同太阳一样照进她的家乡,改善农村的 生活面貌,受作者的赞誉。 C、“背着雨水”和“息着乌云”或许意在指自己的先天缺陷,有一层伤感 之意,但诗人的内心依旧善良。 D、最后一节诗人以泥土自比,表现了诗人因先天缺陷产生了一种自卑的心 理而感到感伤。泥土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的深厚情感,并未表现自卑之情

3、诗人开篇写“你把我灌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你把我灌醉”指诗人突然成名而受外界关注,并突然受到他人赞誉而 产生的迷失感。 ②“人群聚集”“请我跳舞”和“一棵槐木”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 对外界影响的抗拒。 ③诗人以槐木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保继续持朴实的乡村生活,不被名利 所打扰的愿望。 4、“狂风”“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与决心? ①诗人以土自比显示了诗人扎根于农村的决心,坚定地做一个山民。 ②“潮湿的土”象征饱含热泪的诗人,对自己的家乡饱含着深厚的情感。 ③诗人将外界给予的各种标签和言语比作落叶,希望将它们吹散,保持自 己诗人的本性。

文艺复兴时期诗歌评价

文艺复兴时期诗歌评价 08级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陈冬云 【摘要】:伊丽莎白时代,即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激情大增,这一时期的文学出现了新的体裁,如十四行诗、长、短篇小说以及打破悲喜剧界限的戏剧等等。这时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最常见的主题是:时间在飞快地流逝,爱情永恒不灭,死亡不可避免,要抓住时光及时行乐,不同风格的诗歌为这些主题赋予了新的时代风采。 【关键词】:文艺复兴运动爱情诗及时行乐寓教于乐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反映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以复兴古罗马希腊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社会思潮。所谓人文主义,其核心内容就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要求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束缚和盲从盲信。其实质是欧洲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这一历史阶段的过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资产阶级为自己登上历史舞台并最终夺得统治地位而进行的舆论准备。所以马克思说:“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新的一幕。”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其主要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纪扩及德意志、尼德兰、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人文主义,具体表现在科学、宗教、文学、艺术和教育等诸多方面。人文主义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即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时期涌现出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和优秀的作品,诗歌的创作更是浩如烟海,而诗歌的主题围绕时间、爱情展开。诗人们歌咏爱情,追求美,号召人们摆脱束缚,及时行乐,享受现世的幸福。与此同时,诗人们深入生活,作品反映现实,通俗易懂,寓教于乐。 一、时间与死亡 艾特蒙德·斯宾塞(Edmund Spenser, 1552—1599)在《爱情小唱》中巧妙地隐含了时间的特性:时间既有衰亡意象的直线发展性,又有永恒意象的圆形循环性。他的《爱情小唱》以89首十四行诗作为整体,阐释了斯宾塞的时间观:人类可以通过爱情和诗歌两种方式战胜时间,即变直线时间为圆环时间,以达到永恒。这使得《爱情小唱》的意义已经超脱了一般的爱情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文学使人不朽。在Sonnet 75 中,诗人认为只要依仗诗句,

余秀华的诗歌

【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石磨】 横店的石磨上,谁栓住了我前世今生 谁蒙住了我的眼睛 磨眼里喂进三月,桃花,一页风流 磨眼里喂稗草,苍耳,水花生 ——假如风能养活我,谁就不小心犯了错 我转动的上磨大于横店,横店是静止的下磨 大于横店的部分有我的情,我的罪,我的梦和绝望磨眼里喂世人的冷,一个人的硬 磨眼里喂进散,大雾,雪 ——风不仅仅养活了我,谁一错再错 谁扯下我的眼罩,我还是驮着石磨转动 白天和夜里的速度一样 没有人喂的磨眼掉进石头,压着桃花 掉进世俗,压住悲哀 ——这样的转动仅仅是转动 【就做一朵落败的花】 我承认,我是那个住在虎口的女子 我也承认,我的肉体是一个幌子 我双手托举灵魂 你咬不咬下来都无法证明你的慈悲 不要一再说起我们的平原,说出罪恶的山村 生活如狗 谁低下头时,双手握拳 花朵倒塌,举着她的茎鲜血淋漓 我一再控制花朵的诉说,和诗毒蔓延 如同抵挡身体的疾病和死亡的靠近 你需要急切地改变注视的方向 改变你害怕举灯看见的自己的内心 生活一再拖泥带水

诗歌点评

诗歌点评 30首好诗好评 一.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曾卓,原名曾庆冠,1922年生于武汉,祖籍黄陂,是抗日救亡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之一。14岁开始写作,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正式发表作品。流亡重庆时,与邹荻帆、绿原等人组织了在诗坛产生较大影响的“诗垦地社”,出版过《诗垦地丛刊》。1947年从中央

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汉口大刚报编副刊《大江》。当时有人说:“《大江》是武汉的一点光。” 解放后,曾任长江日报社副社长、市文联副主席。1958年卷入胡风案,1979年平反。后曾任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2002年10日在武汉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 看完《悬崖边的树》,我们的脑海中会定格着一幅画:空旷的草原的尽头,一棵树独处悬崖边。似将跌近深谷,又像展翅飞翔!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然而这道奇特的风景异常清晰。 诗的开篇就营造出一种近乎凄凉的氛围,草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棵树显得那样地孤独而又无助,它似乎被喧嚣的世界所遗弃,只能默默“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显得寂寞而又倔强”的树,它坚强的性格使它似乎没有就此消沉,尽管流逝的岁月在它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诗的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在人们为这棵树的命运担忧时,作者笔锋一转,写出树的决心和意志——展翅飞翔,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它让我们感悟得更深、想得更多……的确现代生活的节奏日渐加快,人们在忙碌中似乎少了一份关怀。在你身处逆境或遭受挫折时,总

余秀华诗评

《诗歌,是人间的药》 ——刘年的第二本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的后记 1 诗无定势,水无常形。 2 把“诗人”这顶帽子,从垃圾堆里翻出来戴上。 可以骂我,笑我,嫌我,唾我,弃我,但不要同情我。 我在怜悯世界。 3 深秋的后半夜,你会看到词语和星星一样,熠熠发光。 4 喜欢苏东坡。 诗人见面就当讲真话,五分钟之后,当可以谈心;诗人当有趣,好玩,当喜欢音乐和山水;诗人当像热爱诗歌一样热爱女人,当像热爱女人一样热爱生活;诗人把手里的笔换成刀,就是侠客,诗人当关心弱者和星空;诗人在写不出诗的时候,应当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再转手扶拖拉机,去乡下找一个煮得一手好鱼的朋友。 一生不读顾城诗。 5 希望,我的诗歌,当了外公的大学中文系的教授都喜欢看。 初中二年级接到第一封情书的女生,都看得懂。 6 写到最关键的时候,诗和禅一样,不可教,不可学,只可悟。 文字分行,并不是难事,如何让分行的文字,变成真正的诗歌,就如同把石头点成金一样,这是诗歌最神奇最神秘的地方。诗意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妖精,你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躲在哪里,以何种面目出现,没有人可以完全控制她。 诗,通灵通神,诗,无法无天。 无法用公式推导,无法用定理来证明,无法用金钱来买通,也无法用手枪来威胁。 7 诗在城外六七里,过了柳庄再往西。

8 诗歌,是一个情人,你需要的时候,总在那里。 你可以对他说内心最深处的话。 不管天再冷,夜多长,也不管你有没有户口和房产证。 9 喜欢落日、荒原和雪。 背着背包在雪原上行走,就像一颗背负着多重含义的汉字,在苍茫的白纸上奔突。 10 诗写到最后,拼的是胸襟、心质和风骨。 狭隘、卑鄙、贪婪、奸邪的小人,可以写一流的小说、散文、材料、电视剧连续剧剧本,可以写一流的书法,可以画一流的画,但拿一流的诗歌毫无办法。 唐人以诗取仕是有道理的,大唐的繁荣也是有道理的。 11 我诗歌里的痛,有十分之七,来源于这片大地。 12 我写诗,除了迷恋语言之外,还想成名,想让那些伴随我多年的误解变成理解。生活没规律,暴饮暴食,熬夜失眠,没有医疗保险又总喜欢冒险,对长寿没有追求,所以,我估计活不长,希望,诗歌能延长我的生命。 希望,百年之后的某个雪夜,有个人看着我的诗歌,像看着我一样,潸然泪下。 13 我有个儿子,经常教他读诗。 我不赞成他当诗人。 一生和灵魂近距离接触,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14 新诗,本质就是自由。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由。 所以,诗歌,是纸上的生命,而每个生命,都是大地上的诗歌。 15 “女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

余秀华经典诗歌

余秀华经典诗歌

余秀华经典诗歌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10] 《经过墓园》 如同星子在黄昏,一闪。在墓园里走动,被点燃的我 秘密在身体里不断扩大,抓不住的火 风,曳曳而来,轻一点捧住火,重一点就熄灭我

他们与我隔土相望。站在时间前列的人 先替我沉眠,替我把半截人世含进土里 所以我磕磕绊绊,在这座墓园外剃去肉,流去血然而每一次,我都会被击中 想在不停的耳语里找到尖利的责备 只有风,在空了的酒瓶口呼啸似的呼啸 直到夜色来临,最近的墓碑也被掩埋 我突然空空荡荡的身体 仿佛不能被万有引力吸住 《井台》 许多井散落在地里,你若有醉意 就无从寻觅。 哪一口枯了,风声四起 哪一口丰盈,拍一拍就溢出蜜 而井台,蛊惑里的善良和敌意 让日子一砖一砖扣得紧密 漏风,漏雨无非一种象征意义 汲水的人消逝于水的自身 大地饥渴 红衣的女子用乳房一遍遍 搽去井台上的几粒鸟粪 整个胸堂,都弥漫云的回音

《梦见雪》 梦见八千里雪。从我的省到你的省,从我的绣布 到你客居的小旅馆 这虚张声势的白。 一个废弃的矿场掩埋得更深,深入遗忘的暗河 一具荒草间的马骨被扬起 天空是深不见底的窟窿 你三碗烈酒,把肉身里的白压住 厌倦这人生粉扬的事态,你一笔插进陈年恩仇 徒步向南 此刻我有多个分身,一个在梦里看你飘动 一个在梦里的梦里随你飘动 还有一个,耐心地把这飘动按住 《致雷平阳》 我以诗人的身份向你致敬,以农民的身份和你握手 他年,我流离失所,我就抵挡一辈子的清白沽酒一壶 邀你对酌 为只为,一只狗在你心头吠过秋风 为只为,牧羊的时候,你的孤独,对峙,和解和贪图 为只为,一条河弯弯曲曲,只有你清楚他的去向 为只为,一个老诗人离去,你在异乡的佛像前长跪,泣不成声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灌云县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案 诗歌鉴赏之评价诗歌的思想容 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艳玲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诗词中常见的有关思想容的术语; 2、熟练掌握思想容鉴赏题的答题步骤和解题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3、提高鉴赏思想容题型的能力。 【学习重点】 1、熟练掌握诗词中常见的有关思想容的术语,并记忆。 2、熟练掌握思想容鉴赏题的答题步骤和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思想容鉴赏题的答题步骤和解题方法,并能够在实际解题中灵活地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 互动探究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 【考点阐释】 2012年高考卷考试说明指出诗歌鉴赏考查要点包括: ⑴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诗歌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读:古代诗歌的思想容,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所蕴含的意义,所创造的意境,所表现的主题,所流露的感情等。评价思想容,就是理解诗词所表现的生活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考查形式: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1.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所谓"评价"实际上主要是指理解. 2.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 3.所选诗词抒发的一般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加大了思想感情类试题的考查力度。2009年至今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大部分都直接考查了诗歌的情感,全都采用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或着眼于具体诗句,或着眼于全篇。有的直接要求回答作者情感或观点的容,如2009年卷;有

2015年高考备考作文素材:诗人余秀华

2015年高考备考作文素材:诗人余秀华2015年高考备考作文素材:诗人余秀华 fcs2002 (一)人物剪影 余秀华,女,1976年生,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人,网络诗人。 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作品被《诗刊》发布后,余秀华的诗被热烈发,人们惊艳于余秀华的天才和诗歌的质朴滚烫、直击人心。 2015年1月,余秀华的两本书开售,分别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摇摇晃晃的人间》,以及广西师大出版社的《月光落在左手上》。 2015年1月28日,余秀华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写了6年诗的湖北诗人余秀华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名人,她的作品行文质朴、感情浓烈,在圈中被反复传递,迅速被人熟知与谈论。过人的文字天赋,加上身体残疾,更使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成了热门话题。 余秀华出生于1976年,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余秀华从2009年开始写诗,主题多关于她的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子。[3] 1995年,19岁的余秀华在非自由恋爱下结婚,这段婚姻除了给她带来了一个已经18岁在武汉念大学的儿子外,更多的是不幸和苦闷,尽管直到现在两人并未离婚,但多年来两人已少有。[3-4] 诗歌作品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如何让你爱我》、《经过墓园》、《我爱你》、《井台》、《梦见雪》、 《致雷平阳》、《那些秘密突然端庄》、《打谷场的麦子》、《我们在这样的夜色里去向不明》、《摇摇晃晃的人间》等。 人物自述:为什么写诗 那一定是它们触动了我,温暖了我,或者让我真正伤心了,担心了。写诗是一件小我的事情,我觉得我的残疾就是命,有些事情你改变不了,改变不了的就是命运……你在这个地方,你想走你想飞,但是你飞不起。 在《诗刊》配发的自述《摇摇晃晃的人间》里,余秀华写道: 一直深信,一个人在天地间,与一些事情产生密切的,再产生深沉的爱,以致到无法割舍,这就是一种宿命。比如我,在诗歌里爱着,痛着,追逐着,喜悦着,也有许多许多失落——诗歌把我生命所有的情绪都起来了,再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让我如此付出,坚持,感恩,期待,所以我感谢诗歌能来到我的生命,呈现我,也隐匿我。 真的是这样:当我最初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时候,我选择了诗歌。因为我是脑瘫,一个字写出来也是非常吃力的,它要我用最大的力气保持身体平衡,并用最大力气左手压住右腕,才能把一个字扭扭曲曲地写出来。而在所有的文体里,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个,所以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 而那时候的分行文字还不能叫做诗歌,它只是让我感觉喜欢的一些文字,当那些扭扭曲曲的文字写满一整本的时候,我是那么快乐。我把一个日记本的诗歌给我老师看的时候,他给我的留言是:你真是个可爱的小女生,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变成了诗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一个人能被人称赞可爱就够了。我认定这样的可爱会跟随我一生,事实也是这样。 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

余秀华的诗,读这几首就够了

余秀华的诗,读这几首就够了 余秀华的走红表面上是一种诗歌现象,但本质上是一种传播现象,正因为这种现象的消费本质,导致了余秀华的诗歌被误读,其文学性被忽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为纪传色彩浓厚的作品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其中一些处境艰难的女作家尤其引人注目,她们敢于用文字述说生活的艰难,抒发个人的不幸,引发了大众的同情与共鸣。大众关注的是她们本人,而她们的作品则被忽略,被误读,余秀华的诗歌也许就是被误读、被歪曲最严重的。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余秀华的成名作,却未必是她的代表作。许多人因这首诗而认识余秀华,但也有不少人因这首诗而拒绝余秀华。本文就是要在余秀华现象潮水过后,细数一下她的诗歌有多少值得回味和欣赏的东西,她诗歌中的文学成分有多少。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身体的病痛、生活的不幸既是人间的苦难,也是人生的馈赠。面对这种馈赠,多数人宁愿把自己变得粗糙无感去回避,唯有诗人以一颗善感的诗心去接受。余秀华是善感的,她的诗歌绝大部分取材于家乡横店村,写自己简单的乡村生活,写个体生命的体验感受。她善于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中写出了属于她的生命感受。阳光、云彩、麦地这些普通的景物,常常被她翻

出前人未发之新意。赞美诗 这宁静的冬天阳光好的日子,会觉得还可以活很久甚至可以活出喜悦黄昏在拉长,我喜欢这温柔的时辰喜欢一群麻雀儿无端落在屋脊上又旋转着飞开小小的翅膀扇动淡黄的光线如同一个女人为了一个久远的事物的战栗 经过了那么多灰心丧气的日子麻雀还在飞,我还在搬弄旧书玫瑰还有蕾一朵云如一辆邮车好消息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仿佛低下头看了看我《赞美诗》应属余秀华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是对冬日夕阳的赞美之诗,也是对未来希望的渴望之诗,是对心灵进行自我慰藉的温暖之诗。余秀华对阳光是敏感的,“阳光好的日子,会觉得还可以活很久/甚至可以活出喜悦”,在另一首诗中她写道:“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这种语言是一种掏心掏肺的神来之笔,说不清是什么技法,但它就是能道出了你胸中欲吐之块垒。而“一朵云如一辆邮车”,搬运着好消息,这种想象也令人眼前一亮。再看这首:下午,摔了一跤 提竹篮过田沟的时候,我摔了下去一篮草也摔了下去当然,一把镰刀也摔下去了鞋子挂在了荆棘上,挂在荆棘上的还有一条白丝巾轻便好携带的白丝巾,我总预备着弄伤了手好包扎但10年过去,它还那么白赠我白丝巾的人不知去了哪里我摔在田沟里的时候想起这些,睁开眼睛云白得浩浩荡荡散

无端欢喜余秀华

无端欢喜余秀华 孙若茜余秀华努力地吐出诗句时,身体总是因为费力而摇晃,头也不自觉地随着一字字昂向天上,口齿是不清楚的,所以听的人也要一起努力。 可是,每当别人用更为优雅流畅的声线读她的诗,听到,反倒很难被打动。 以至于现在读她的散文,面对白纸黑字,心里也还是会想着她特有的语调,那可能是唯一一种可以读懂她的语调。 余秀华出了散文集《无端欢喜》。 新书发布会那天,她穿了一件天蓝色的碎花连衣裙,深V领。 当晚,她发了个朋友圈:“一个女人为了检验自己的书好不好,穿了低胸装开发布会,如果人们只看人,就说明书不好。 结果没有人看人,她很苦恼,觉得书其实不太重要。 ”这当然只是调侃。 可是,书重要还是人重要?在余秀华这儿,又的确是个问题。 她的作品与她的残疾,与她农妇的身份,总像个三明治,紧紧地夹在一起被人一并吞下。 采访那天,她换了一条火红的雪纺连衣裙,让人想起她写一次出门前的准备:“一条红裙子,一条黑裙子和一件花旗袍。 我把它们揉进包里,也把一份倦意揉进去。 ”这三年,这样收拾行李出发,以诗人的身份辗转各个城市,大约

已经是生活的常态,日子很大部分被消耗在路上。 她写:“命运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终于短暂地把我从横店的泥巴里拔了出来,像报复一样补偿给我曾经梦想的境遇和状态。 ”因为身体的局限,她从不带行李箱出门,也就没有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精心码放的可能,不然遇到长长的楼梯,没法上下。 所以,眼前这条红裙,大概也就是被那么揉进包里带到北京的。 成名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万千,但可见还是有限。 一直以来常有人问她这个问题,成名之后生活有什么改变?她无从回答。 对她来说,生活是一个接一个的细节,参加的那些活动、节目怎么能叫生活?这些无需警惕的美意,也不是能让她欣喜若狂的理由。 也总有人问,一年到过许多地方,想法和写作会有什么改变?对她来说,那些走马观花似的聚散并不能深入内心,而诗歌的本质是向内走的,只有外界的改变引起了内心的变化,诗歌才有可能发生改变。 “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不会写,提都不会提”能深入余秀华内心的大事,这两年还是有几件的:离婚、妈妈去世、家乡横店的新农村建设。 她把前两件事概括成悲喜交加,喜的自然是离婚。 导演范俭拍摄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叙述的主线就是她离婚的事儿。 从她对婚姻的无法忍受到终于用15万块钱把婚离了,前前后后完完整整地暴露在荧幕上。

余秀华经典诗歌

《我爱你》——余秀华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我养的狗,叫小巫》——余秀华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 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 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 他喜欢跳舞的女人

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 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 还总是蒙着脸 我一声不吭地吃饭 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 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 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余秀华 春天的时候,我举出花朵,火焰,悬崖上的树冠 但是雨里依然有寂寞的呼声,钝器般捶打在向晚的云朵 总是来不及爱,就已经深陷。你的名字被我咬出血 却没有打开幽暗的封印那些轻省的部分让我停留:美人蕉,黑蝴蝶,水里的倒影 我说:你好,你们好。请接受我躬身一鞠的爱 但是我一直没有被迷惑,从来没有 如同河流,在最深的夜里也知道明天的去向 但是最后我依旧无法原谅自己,把你保留得如此完整

诗词点评经典

诗词点评经典。 1. 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2. 田园生活,农家风味,潇洒心境,高洁情怀,如一杯浓酒,越品越香。 3. 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4. 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5. 艺术源于生活,旅游赏景乃一大快事,又能提供素材,词工韵美, 6. 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7. 洋洋洒洒,词义委婉,缠绵动人,读之令人荡气回肠,用词考究,表达意境完美无瑕, 8. 田园杂兴选杂感,文笔洒脱,心境辽阔,只有平和的心态相伴才会开心的生活,辞工韵佳, 9. 文辞豪放飘逸,志趣高洁,胸怀磊落,辞工韵美, 10. 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11. 且载图明示。笔锋遒劲,语句铿锵。 12. 长国人志气好词,鼎力支持 13. 自古深情惟一痴。,字字珠玑,相思一叙,一步一曲,一花一絮,君兮我兮,词工韵美, 14. 词工律正,珠玑含泪,句句憾心,盼燕归,感动中,,,, 15. 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1.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潇洒的笔法,记述了回乡之所见、所闻、所忆、所思,进而展现给读者一种隽美、淡淡的惆怅之感! 2. 作者更以细腻的笔法,递进了一步,非常生动地刻画了早晨温暖的阳光,正照耀着山坡上的小羊、田陌上追着雀儿的小狗,还有一大群农村孩童正围绕着大树,无忧无虑、嘻嘻哈哈地唱着歌谣。您看!朴素、宁静、恬淡自在的一副旧时农村图,犹在眼前啊! 3. 让作者心头郁悒、感慨万千,默默地以往事只能回味来作结。

4. 此律虽没有深奥的文字、华丽之辞藻,但亮在言淺意深,且深具感染力。一般普罗大众也都看得懂,更易引起共鸣。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吧!以上这点就是我推介此律的最大因素。朋友们!当您读完全诗后,或许您也会感染到一股淡淡的惆怅之味,久久不去吧! 5. 乡土味十足,象随手沾来,得心用手,备感亲切熟悉。 6. 一句一意,前紧后松,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7. 格律严谨言淺意深更易引起共鸣 8. 作者更以细腻的笔法,递进了一步, 9. 把黄河儿女的豪情奔放、阳刚之气充分体现了出来,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襟怀。 10. 意味深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血肉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极为丰 11. 这首词通俗易懂,读后使人振奋,胸襟开阔,值得学习推荐。 12. 我是诗词初学者,写评论更是班门弄斧,不对之处,请行者指出。 13. 瞻仰英烈凭吊勇士正是要继承那一股“血肉长城谁可敌”的民族精神,当着“手提落日戍神州”的中国人在东海、在南沙、在所有国境线上威严行走时,一切入侵者能不胆寒么? 14. 读题目,就知道此诗来得真适时,或许就是为南海争端、东海保钓之近期国土纷争事件接连发生有所感悟有所愤慨而吟唱的,但却不知道这涂运桥会把一首游览诗吟唱得这么痛快、这么豪爽、这么激荡国人的情志与胸臆。要说一说这首七律的豪放气魄与精彩文笔如何地首屈一指,还不是三言两语便可说得透彻之事,这里只择紧要之处作一番解读吧。 15. 儿庄大捷,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最可以扬眉吐气的一场漂亮战役。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共歼灭日军1万余人。为此,中国军队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这场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 16. 诗人一拿起手中的笔,略一思索,许多意象雄浑、气魄广大的词句就奔涌而出。 17. 这只不过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具备了扎实的功底,在此基础上,心中的激情恰与眼前的实景交汇,顿时撞击出思想的光芒,笔下写出来的诗句,竟是可遇不可求的天籁之音。例如这结句的“手提落

史上最最变态的诗词测试题,我竟为它疯狂打call

史上最最变态的诗词测试题,我竟为它疯狂打call 1唐代诗人跑官要官,会写“干谒诗”推销自己。以下哪首诗偏偏是不想要官的? A、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B、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D、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D解析:D 是一首拒绝藩镇势力拉拢的婉拒诗。古人跑官要官拒官都很有要脸,有没有? 2李白的《蜀道难》中没有出现哪种动物? A、龙 B、蛇 C、鹿 D、鹤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C解析: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朝避猛虎,夕避长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3苏东坡曾作诗调侃词人张先纳小妾:“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首诗还可以形容以下哪对夫妻(最合适)? A、杨振宁和翁帆 B、鲁迅和许广平 C、张艺谋和陈婷 D、邓文迪和默多克(已离婚)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A解析:杨振宁和翁帆结婚时,杨振宁82岁,翁帆28岁,是以

上几组老夫少妻中年龄差别最大的。“二八新娘八二郎”,就问你服不服? 4陆游给前妻唐琬的《钗头凤》是写在了哪里? A、墙壁上 B、手帕上 C、信笺上 D、诗笺上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A解析:陆唐二人的《钗头凤》都写在沈园的墙壁上。顺便打个广告,“诗笺”是诗歌排版工具,关注“诗笺”公众号就可以使用哦。 5下列哪位诗人的妻、子不是人? A、诗仙李白 B、诗逸林逋 C、诗鬼李贺 D、诗魔白居易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B解析:林逋,北宋著名隐逸诗人,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6“飞上枝头变凤凰”是形容谁的诗句? A、杨贵妃 B、卓文君 C、陈圆圆 D、柳如是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C解析:诗句出自吴伟业《圆圆曲》。 7以下哪句诗不是民国军阀张宗昌写的? A、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B、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C、忽见天上一火镰,疑是玉皇要抽烟。 D、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D 解析:D出自打油诗鼻祖——唐代张打油的《咏雪》: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很有名的!不过我怎么觉得张宗昌写的更好玩,哎,什么欣赏水平啊!

余秀华的诗歌全集阅读

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 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2014年,在《诗刊》9月号中,编辑刘年如是介绍农村诗人余秀华。 1976年生于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的她,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行动不便,高中 毕业后赋闲在家。自2009年开始,至今已经写了16年诗歌,如今,她终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和富士康90后“打工诗人”许立志一样,生活也给了余秀华以艰辛,而诗歌则让梦想照进她的现实。身体没有充分的自由,选择写诗只因为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个,于她而言最容易;但 诗歌却是来自梦与自由的想象,是照进她的残疾和不幸婚姻、她的无法摆脱的封闭农庄里一 抹灿烂的光亮。 许立志跳楼身亡了,余秀华则称自己“在泥水里匍匐前进”。虽然于她而言,诗歌“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但无疑,这根拐杖撑起的不止她自己。 现在,她的新浪博客头像似乎是一张自拍,皮肤白皙、表情宁静,和每个爱自拍的女孩子一样,眼神里带着热忱和期许。 《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对诗歌进行文学评论范文

对诗歌进行文学评论范文 粗览此诗,似乎有二条线索,梅花与伊人。读到第三段的“远山远处”的意象,我明确了此诗是一首托物(梅)寓意的现代诗。 诗歌第一段,诗人用“伊水”描绘了河的那一方的情景,“瘦影”如梦中缥缈的身影,随即直抒胸臆,表达对“瘦影”的爱。“我的世界”既承上又有启下,表达了二层含义:一,我的世界全部都“爱上你”;二,我的世界里一颗爱你的心正如“青铜时代埋下的盅”。“我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这要在“埋下的盅”里找答案。青铜时代的盅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颜色是青灰的;埋下的盅经历了四五千年,定是被腐蚀得斑驳不堪的。青灰与斑驳的意象是意蕴了诗人的“满是”沧桑的心。“满是”表明盅的数量,在诗人心中不是装有一个“盅”,而是有不少“盅”。每一盅有每一盅的故事,每一盅有每一盅的情绪。这里投射出诗人的人生也是有一番丰富经历的人。 人生无常兮,回归瘦影;道法自然兮,心向梅花。“无言”——“我”还能说什么呢?就让我 ___放下,陶醉于“秀丽的容颜”与“隐忍的媚”吧!“秀丽的容颜”不就是“花枝俏”(注释1)吗?!“隐忍的媚”不就是“俏也不争春”(注释2)吗?!解析到此处,诗人向伟人学习的心已昭然。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梅花情有独钟,在其诗词里的梅花,被赋予了挺立风雪的俏丽形象、乐观的

态度、独特的性格和惊人的气度(注释3)。我们似乎找到了诗人的恋梅、咏梅、尚梅的情感源头! 诗人在《瘦影》的最后一段,以“脚下的杂石横生”的意象,隐喻着“与梅握手”面临的阻碍与无奈,于是那“瘦影”飘渺若梦。诗人的恋梅、咏梅、尚梅感情尽管非常的强烈,而诗人自知之明的智慧深知,“欲望的手”难攀伟人境界的高度,“瘦影”的精神只能让人仰望。这似乎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消极情绪。 远山远处 脚下的杂石横生 欲望的手 握不住你的飘渺若梦 远山的远处的瘦影,太高太远,“脚下杂石横生”。这里一语双关,虽系写景,亦包含着某种寄托或自况。逻辑上来说那“欲望的手”应该够不到“瘦影”的,既然够不到无从谈起“握不住”。“握不住你的飘渺若梦”的“握不住”值得推敲,我认为诗人可能已经跨过或是有这样的决心跨过横生的杂石的,否则就是“握不到

余秀华

余秀华:诗歌是我摇摇晃晃人生的一根拐杖 余秀华,女,1976年生,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人,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19岁“在非自由恋爱下结婚”。2009年开始写诗,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人们惊艳于余秀华的天才和诗歌的质朴滚烫、直击人心。 “我不想这样被关注。”余秀华对记者说,尽管她理解这种被打扰。1月17日,她面对众多媒体记者现场写了一首诗,“假如你是沉默的,海水也会停止喧哗。” 写了16年诗的湖北诗人余秀华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名人,她的作品行文质朴、感情浓烈,在微信圈中被反复传递,迅速被人熟知与谈论。过人的文字天赋、加身体残疾,更使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成了热门话题。 新华网武汉1月19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俞俭)不必追问余秀华为何一夜之间火了,也不必着急给她安上一顶顶各种诗人的桂冠。记者奔赴湖北荆门的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短短两天时间采访,难以完全读懂她那39年“摇摇晃晃的人生”。透过她的2000多首诗,能感受到在鄂中这片温热的土壤,余秀华怀着一颗不安的心,顽强地生长,诗意地栖居! “诗歌是我摇摇晃晃人生的一根拐杖” 2014年《诗刊》9月号重点推出余秀华的诗,引发诗坛广泛关注,《诗刊》编辑刘年向读者郑重推荐余秀华。随后,余秀华的诗通过博客和微信发布,激起一波又一波阅读和转发热潮,点击量连连飙升,这位以诗歌为拐杖的“独行侠”一夜爆红。“我穿的羽绒服是红色的。”面对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余秀华不无幽默地回应她的“红”。 在横店村一座普通的农家院子里,余秀华曾在无数个日夜凝视天空,对望旷野,而眼下和记者们热情拥抱,谈笑风生,聊她的脑瘫,聊她的爱情,聊她的诗歌。她的内心没有高墙,连一道篱笆也没有。 她走路“摇摇晃晃”,努力平衡着自己的身躯,说话也似憋出来一样,尽可能让你听得更清楚。她出生时倒产,脑缺氧而致脑瘫,高二就退学在家。她不能干重活,平常就扫扫院子,农忙时帮忙烧饭洗衣,也摘棉花。她最喜欢喂兔子,家里养了几十只。这两天突然死了近10只,她难过得掉泪,兔子是她的“小情人”。 更多时间,她孤独,这促使她沉思,写诗。“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她说,“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她给记者签名、写电话号码,足足花了2分钟。对她来说,每写一个字都很吃力,而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种文体。 “风,水,天空,云朵都是可以触摸的,它们从笔尖走下来。”牵牛花、狗尾巴草、柿子树、打谷场……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变成了诗歌。当那些扭扭曲曲的文字写满一整本的时候,她是那么快乐。她把一个日记本的诗歌给老师看时,老师称赞她“真是个可爱的小女生。”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她非常感动。 打麻将玩牌是村民的娱乐,而她只是喜欢看书。一个人孤独寂寞,生活单调无聊,写诗就成了一种习惯,那是心灵深处发出的呼唤。弟弟余仕勇是钟祥市一所中学的老师,他说姐姐一直不服输,永远是那么倔强。 2012年她跑到温州,想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却找不到合适的。写诗成为她生命的主要内容。她说,这么多年,除了诗歌,几乎厌倦所有的事情。余秀华痛悼诗友李小旭的一篇日记,道出了心声:“没有诗歌,我们怎么办?” 荆门市文联副主席李诗德认为,余秀华的写作,再一次证实了诗歌对生命的力

诗词点评大全

诗词点评大全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 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 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 含情脉脉,托物寄词, ”,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诗人刻画极其细腻 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 写得十分动人心魄, 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 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 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