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南方都市报都:我们为什么做深度报道

南方都市报都:我们为什么做深度报道

南方都市报都:我们为什么做深度报道
南方都市报都:我们为什么做深度报道

南方都市报都:我们为什么做深度报道

2007-7-30 9:43:38来源: 南方都市报人浏览量: 2581跟帖0 条

按:南方都市报向以“深度报道”著称。南都人怎么看待自己的“深度报道”?南都为何舍得投入做“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不是报纸抗击网络媒体的利器?为何“深度报道”在南都行而在国内其他报纸不行?南方都市报深度组负责人陆晖的这篇文章做了解答。

四月下旬,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教授Sparks来广州,并到报社做了一个讲座。讲座前一天,我们部门的一些同事与Sparks教授有一个小范围的茶叙。我虽然没有去,但事后,好几个同事都向我提到同一件事,教授当天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的主编可以让你们去做一些对发行量没有帮助的新闻?”

这也许是南方都市报“深度”栏目诞生以来,就一直悬挂于其头上的“天问”。我成为这个栏目的负责人也有两年多的时间了,无数个日子,当我打开当天报纸,看见位于A1叠正中间地些横跨两版(有时因为广告甚至是三版)密密实实的文字时,内心也不由得有些忐忑——真的有人会读这么长的新闻吗?会读的那些人又是谁?

看起来并非没有道理,重庆的一个小公务同写了首打油诗讽刺县领导,结果被逮起来了;山西一个记者向黑煤矿主索钱未成反被打死;甘肃的一个贫困家庭供不起姐弟俩上大学,姐姐跳崖了;河南一些农民闲着无事拍起了电视剧,讲述自己的“村史”;湖北有个女孩坠楼,官方定性自杀,可家人非说她是被奸杀……等等等等,这些林林总总发生在千里之上的事,与一个广州的、深圳的、珠三角的读者,有多大的关联性?他们会有多大的兴趣,每天花上一两个小时,来阅读这些与他们自己并无瓜葛的长达6000字的故事?

然而还有另外一些故事。几个月前我去兰州开一个研讨会,车上与华商报的一位总编办副主任同行,他告诉我,华商报在去年底刚刚成立了深度报道部,记者12名,以调查性报道为主。在去年,我还先后接待了成都商报、华商晨报的来访以及潇湘晨报的电话咨询,他们都表示正在推出或想要推出全国性调查性报道的版面。而从现状看,目前活跃在全国性报道的日报媒体中,新闻晨报与大河报的机动部,人手不多但十分精悍,他们更强调速度,所做的报道介乎于常规消息与深度报道之间;新京报的核心报道是南都分家出去的兄弟,前两年可谓叱咤一时,近来因为内部环境变化略显沉寂,但仍是全国调查性报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广州日报,去年也推出了“新闻蓝页”,向深度报道进军。

可以说目前在国内,做深度报道正在成为市场化日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市场化日报在全国报业市场越来越主流的地位,这一股浪潮,将给原有的深度报道以周报、杂志为主的格局以巨大冲击,使得中国的深度报道获得更大的,甚至是全新的空间,从而提升中国报业的整体新闻报道专业水准。

只有从这样的背景出发,才能更清晰地看清楚,南方都市报在2003年就推出“深度”栏目,并一直将其确立为重点品牌,具有何等的前瞻性。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南都深度的成功,才推动和造就了这样的一种趋势,为后来者所效仿。

但既然如此,为什么我每天打开报纸,仍然要忍受这样一种忐忑不安?不少记者都说,每找开几大门户网站的新闻主页,如果看见我们的报道被高高挂起,就兴奋不已,如果遍寻不觅,便失落难言,为何如此虚弱与不自信?为何仍然要面对许许多多这样的“天问”--来自读者、同行、以及内部同事。

说到底,日报深度报道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日报的形态给予它什么样的优势,又与它有何不匹配之处?日报深度报道的发展,怎样与纸媒自身的竞争环境变化,读者的阅读经验和期待、时代赋予媒体的使命和宿命,所有这些错综复杂而又难以切割地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都过于庞大而深邃,我自觉对此的思考尚未得其要领,但作为一个局中人,将自身的心得与体验呈现出来与人分享,也不为无益。

电视逼出的新武器

我从业开始,就一直做深度报道,但六年来仍然不能给深度报道一个清晰的定义。

在国内报界,深度报道的要领也常常跟调查性报道相混淆。在许多读者以及媒体人看来,做深度就是做调查性报道,甚至更为狭窄的监督性、揭黑性报道。然而在西方,更为常见的深度报道文体是解释性报道,带有很强烈的服务色彩。

按照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说法,新闻报道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是在前二者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所谓的深度报道,主要就是指后面两层。这样的定义也仍然是个大杂烩。

国外的情况,以最有代表性的美国为例,深度报道起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于五六十年代,而以七十年代的水门事件为标志性顶峰。深度报道兴起的原因可以从时代、行业、读者需求等各个方面解读,但究其根本,还是如最近走红的胡戈新片中那首翻唱歌曲所言:“都是被逼的”。

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的报业开始面临无线广播的挑战;二战后有了电视,并很快发展为彩电。现在受众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还可以亲眼目睹新闻现场,这在新闻传播的历史上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新闻学基本要素“5个W”中,基本上前4个W就没有报纸杂志什么事了。CBS、ABS等大的广播巨头顺应时势,摇身变为全国性的电视网。当时就有许多人断言了纸媒的消亡,也的确有一些媒体,其中包括因为二战则蜚声全球的《生活》周刊,顶不住新形势的冲击,关门大吉。

美国的报人们在此危境下,找到了杀开血路的利器,这就是深度报道。这是在常规消息报道无法与电视比拼的形势下,不得已而双双顺理成章的选择。既然前4个W我们拚不过,那我们就把力量放在最后一个“WHY”上面好了,这个“WHY”主要就是调查性报道。后来5个W之外,新闻界又加了一个“H”,即“HOW”--怎样,这就主要是指解释性报道了,如解释性报道的开山之作,普利策获奖名篇《让它飞起来》,就是讲波音757飞机是“怎样”制造出来的过程。

报纸以深度报道何以能够对抗电视?这可以从我的朋友,央视《社会记录》记者沈亚川的苦恼谈起。他每次做节目,最大的问题不是采访不到,而是如何说服采访对象出镜。从技术上而言,电视做深度报道的局限是明显的,除了上镜的顾虑,更重要的是,电视是靠画面的,而那些调查取证的过程往往难以用画面表达。如今有了针孔摄像机,电视还可以做做暗访,但放在三四十年前,你如何能设想一个美国的电视记者扛着笨重的摄像机,去采访一桩肮脏的黑幕交易过程?

除了技术,受众也是另一大原因。电视的观众总体而言,年龄偏小、文化层次偏低、更欣赏快节奏的画面而非理论说教。相形之下,报纸读者的整体水准较高,也有足够的兴趣和认知力去了解新闻事件发生前前后后的背景、缘由、内幕和趋势,因而深度报道成为纸媒扬长避短的最佳战场。

事实上,正是依靠越战、五角大楼文件、水门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的深度报道,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美国报业,度过了电视挑战的危机,达到了其影响力和商业的鼎盛阶段。

网络时代的权威扮演者

今天的中国报业,某种意义上面对着跟当年美国同行们同样的挑战与困境,而这一次的对手比当年还要远远强大得多,这就是互联网。

如果说广播与电视是以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开创了传播史的新纪元,那么互联网则是以传播的无边际和互动性开创了又一个新纪元。

作为一个报纸的新闻人,我无时不在感觉到网络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更巨大的压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都深度报道目前的选题资源,80%以上来自网络。而报道的影响力也有很大程度是依靠于网络的传播。如果没有互联网,很难想象南方都市报这样一张只在区域发行的地方都市类报纸,可以获得如此巨大的全国影响力。

然而压力是与日俱增的。如果说对于报社老总来说,压力主要是感受于不断被切走的广告蛋糕,那么对我这样的采编人员而言,压力更直接是在新闻的高度同质化和常常后人一步的无奈。

以中国新闻为例。现在每天打开各家报纸的中国新闻版,你会发现上面的内容不仅都差不多,而且都在前一天或者当天的新闻网站上挂出过。报纸作为第一手新闻传播的功能已经大大被削弱了。

报纸对抗互联网的第一利器不是别的,而是“国情”。在中国,报纸的功能除了传播,还有教化,包括政令法规的传达和意识形态的宣扬。在这一点上,由于互联网的难以控制,它暂时还代替不了报纸和电视,新闻网站不能独自采写和发布新闻就是其头上的一道“紧箍咒”。从这一点而言,报纸还可坐享垄断利润若干年。

此外,在一个信息过剩乃至于信息爆炸的年代,受众最迫切需要的,已经不再是信息量的庞大和传播的快捷,而是一种信息的安全感。何谓信息的安全感?每天当你打开几大门户网站,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承受之而起的便是一种焦虑感,如此众多的信息中,何者为真,何者为伪,何者为巧,何者为拙,何者为必需,何者为累赘?你会发现寻找和选择的时间远远高过获取。网络的传播实在是太庞杂也太轻易了,也就不可避免充满着谎言、垃圾和重复的内容,受众需要权威,需要有信得过的传播者替他作出解释、判断和选择。

而传统媒体将会是这个权威角色的最好扮演者,一方面有编辑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规

范作为公信力的保证,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对一个新闻事件投入高昂的人力物力进行长期深入调查,这是普通网友难以比拟的。可以想象,在不久后的信息市场上,网络是一个大卖场,充斥着品种繁多数量巨大的商品,而传统媒体则是其中的品牌专柜,给受众提供可信任、有价值的精品。

这样看来,我们就不难理解前述各家报纸纷纷加强深度报道力量背后的动机。大家也像昔年的美国同行一样,再一次将深度报道作为对抗新媒体的武器。

时代的使命与宿命

再回到Sparks教授,4月23日,他在南都做了题为“从大报时代到小报时代--英国报业百年长征”的演讲,主要谈到英国报业的衰落趋势,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严肃新闻逐渐被猎奇新闻和娱乐新闻所取代。

对此教授归纳了若干原因,而我理解根本在于社会的过度成熟、制度完善和个人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在英国这样的社会里,人们逐渐丧失了对政治等重大公共话题的兴趣,娱乐和消费成为主流。这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步入后现代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包括美国,据前年来集团培训的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称,目前调查性报道也在萎缩。

然而在中国,别人的问题恰恰正是我们的优势。我时常在想,在当代中国,生而为一个新闻人,到底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我们是常常带着沉重的镣铐跳舞,然而这个舞台却是如此广阔和精彩。

相比后现代的西方而言,中国当下还处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化艰难转型的过程中。这个时期,旧有的秩序和价值观均已被颠覆,但新的秩序和主流价值观还未确立,在这样的断裂与碰撞中,整个社会心理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彻底多元化的状态。这样的多元化与西方社会的多元化完全不同,在人家那里,虽然观念与想法千变万化,但那些最根本的大是大非的问题都已经达成共识,多元化建立在一个稳固的根基之上。

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时代,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情,甚至远超过最大胆最荒诞的文学艺术想象:处女卖淫、城管扒裤、夫妻在家看黄碟、千里背尸还乡、“跳楼秀”、最牛钉子户、“中央一套”、“双规”牌杀虫剂、“问题官员猎捕大队长”、硫酸泼熊、卖身救母……

这也正是新闻报道、尤其是调查性报道的黄金时代。一个优秀的调查记者,在西方可能只能空叹屠龙乏术,在我们这里却正是如鱼得水。他不用担心找不到合适的调查题材,也不用担心报道发出来没有反响,他有高于一般公司白领的经济收入(在发达国家,新闻从业人员的收入是中等偏低的),更有着除强扶弱的道义感乃至于启蒙大众的优越。成千上万的蒙冤者写来求助信,将其视为最后的救星。一些记者贵为地方官员、大公司老板的座上宾,甚至于只要下到小煤矿晃一晃证,就有几千几万的红包可拿。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方可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去,给出稍具逻辑性的解释。为什么一个广州的、深圳的、珠三角的读者,会有兴趣每天花上一两个小时,来读我们的深度报道。

当然在目前,国内优秀的周报和杂志与日报相比,在深度报道这一块仍然有着优势,这

种优势主要在于理念和版面安排上更加重视深度报道,操作经验更丰富,视野更为国际化,文本更为精致,而采编人员的整体水准也更强。但这些优势并非绝对,也容易被复制和超越。可以想见,随着新闻报道水平不断提高,未来的都市类日报,将成为深度报道的主流载体。

南都深度的自我

与目前国内的其他日报相比,南方都市报的深度报道还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它起步早,而且一起步就有了“公民孙志刚之死”这样享誉全国的名篇,从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的优势目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坚持关注社会现实和社会公正,这是南都深度报道的命脉所在。这一点所有的媒体都标榜,但是只有在南方报业,集团领导和报社领导有这样敢于担当的优良传统和使命感,才有可能始终不渝地坚持。

二、在报道形态上,大多数日报还在着力于调查类报道之时,我们则力图将报道的形态变得更加多元。近两年来,我们尝试做了许多类型的突破,包括“寻找抗战老兵”这样的宏大系列报道,“一个女工的最后七十二小时”这样的特写报道、“全球祭孔:政治话语投石问路”、“激辩物权法”这样的时政报道,“大桥下面——广州大桥底的流浪族群生态摹本”、“两个人的摩托车”这样的社会观察等。应该说在目前的状况下,最引人关注的还是那些监督政府的调查类报道,但是承受着中产阶级新产品试销读口味的主流化,读者也需要更为丰富的社会生态呈现。

三、选题在继续紧抓热点新闻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一些较为静态的,长期性话题,并用人类学中田野调查的方式来实施。如“第二代农民工调查”系列、“暴富神话下的珠三角人”等调查。很少有媒体像南都这样,敢于付出较长时间和采访成本,这种高举高打的投入是南都目前巩固自己主流地位的方式之一。

四、在题材继续关注弱势群体的同时,也更多关注市民阶层,加强关注市民阶层关心的话题,如环保、教育、NGO、业主维权等。相对权力和大资本而言,他们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观察他们的生活情感、喜怒哀乐,将传统的许多社会新闻题材在新的模式下重新解读,更细腻详尽地书写普通人的命运和内心世界。

五、报道心态更加沉稳和平和。慷慨激昂的粗放气质开始变为从容淡定的成熟睿智,记者更富专业精神,避免同情、悲愤、打抱不平等主观情绪影响事实的陈述,避免“强势一方永远都是错误”的观念先行,更多地分析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对人性的异化。

六、在文本上彻底建立故事化写作的模式。现在不少媒体的深度报道,仍未能摆脱传统的“事件过程”加“背景资料”加“专家分析”的模式,在文本上仍然只是消息的放大。而我们的深度报道,已经牢牢树立起新闻是作品的观念,时刻将报道的可读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突出细节、现场感、虚实结合和文学技巧。如“两个人的摩托车”这样的作品,仅就文本而言,与那些获得普利策稿奖的经典们相比也毫不逊色。

然而比以上所有都更为重要的是,南方都市报仍然是一个给予想象力和创新巨大空间的精神家园。只要你敢于去想,敢于去行动,什么都可以尝试,也什么都会有机会实现。我们的一位记者韩福东,他今年2月自己提出想法,随着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去日本呆了20天,采访了10位日本政界要人,做了一个受到广泛好评的系列高端访谈。先后曾在《华夏时报》、原《21世纪环球报道》、《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等多家一流媒体供职的他说过:“虽然仍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但在所有这些媒体中,还是南方都市报是让我感觉最爽的。”

“以人为本”,这也许就是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最大的竞争力所在吧。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新年新面孔。《传媒周刊》从本期起开辟新栏目《版话版语》,每周遴选出3~4个版面供读者赏析。这些版面,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过目不忘;这些版面,记录一周来的大事或变革。欢迎各报同行为我们推荐优秀版面。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这是很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检验和推出新闻精品的最佳激励。2012年12月19日~22日,在由中国记协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进行了评析,希望通过对获奖作品的解析为提高新闻作品引导力、传播力提供借鉴。 这些获奖作品,有对宏大主题的精确把握,有对社会问题的真实展示,也有对热点话题的前瞻思考,但不论哪一篇,背后都凝聚了创作单位的集体智慧、倾注了编辑记者的大量心血。本期《传媒周刊》在6版刊登部分获奖作品的创作体会,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与读者共飨。 从获奖作品中感受真实的中国 对于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来说,它们究竟有哪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次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让我们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也让我们读懂了这些作品以及蕴涵在其中的那个真实的中国。 小场面也能牵动大主题 2011年对中国新闻界来说似乎格外“重大”,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这一年中,还发生了很多至今依然令我们记忆犹新的大事:“7·23”动车追尾、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

如何选择新闻报道的角度

如何选择新闻报道的角度 新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一个新闻事件,记者站在 什么立场、什么角度去寻找和选择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影响着新闻事实的表现,其新闻价值也会相距甚远。好的新闻角度不仅能使受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易于接受新闻,更能大大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反之,新闻报道简单化等现象则极有可能发生。 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应该选取怎样的主题、选用哪些材料、采用何种结构报道新闻事件,关键是要把握好新闻的主题角度、新闻的选材角度和新闻的表现角度这三要素。 新闻的主题角度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不可轻视 的重要环节。选择新闻的主题角度应把握好以下两方面:报纸被称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要有强烈的政治性和导向性,因此,新闻的主题角度也就必须紧扣党和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新闻报道的主题角度。受众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新闻信息流通的终端接受者;媒体不懈努力希望得到的是受众的注意力,所以媒体要想与受众建立一个有效的传播体系,新闻报道不仅要有指导性和引导性,而且必须具有针对性。现在新闻界有一

个说法,人们的注意力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有人把媒体的竞争称为眼球争夺战,而新闻媒体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面向受众。受众关心的、有利害关系的和能引起共鸣的,新闻报道就必须针对这些做出选择,确定主题。 在具体的采访写作中,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把受众放在首要位置,写受众想看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新闻素材进行堆砌。 新闻主题决定了新闻素材的选取,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就需要与之相应的素材作支撑。不同的主题需要不同的素材,因此报道的主题一旦确定,新闻素材就必须围绕主题作出选择,凡是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的材料一定要抓住不放,凡是与新闻主题无关的材料则坚决割舍,一切素材都为表现主题服务。 新闻的表现角度,指记者对同一主题、同一材料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新闻效果。语言怎样表达、结构如何安排、怎样构思新颖,都是表现角度涉及的范畴,它们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能否成功地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力。在主题突出、素材充分的基础上,巧妙的安排素材和新颖的构思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新闻作品;反之则可能导致报道的 一般化等情况。因此,新闻报道的成功离不开好的主题角度和选材角度,但表现角度也是不容忽视的。 新闻贵在“新”,无论是新闻的主题角度、选材角度还

新闻角度的魅力

新闻角度的魅力-新闻学 新闻角度的魅力 陶克强 清人张潮说过: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这是因为,文章出于人工创作,山水则为天工造化。何处为山,何处为水,何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何处是蜿蜒连绵的伏脉,何处为涓涓细流,何处为汪洋大海,布局巧妙,景色宜人,正似上天的神来之笔。而被喻为“案头之山水”之“文章”,也能安排有序、新巧、独特、宜人,正最佳角度所释放出的神奇魅力。 角度选择得好,就能获得较好审美效果。“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何以会有如此绝妙效果?这是因为:楼上看山,看得高;城头看雪,极目远望,一片白茫茫;灯前看月,灯光与月光相映成趣;舟中看霞光,水天一色,水映霞光,更见迷离,平添几分朦胧之美。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欣赏自然景色,需要找准一个最佳角度。也就是说,你能找准一个最佳角度,就能看到绝美的风景:反之,则只看到人人眼里有的“平常之景”。这与新闻要找到最佳表现视角十分相似。 最佳视角是出佳作精品之关键 “一树梅花万首诗”。新闻事实往往是多面体的,有多个侧面、多个观察点、集合点和切人点。只有真正找到最佳表现角度,才能够把新闻事实的最大价值挖掘出来。 之所以要选取角度,这是因为一篇报道,文字有限,不可能将大干世界全

“装”进去,必须有所取舍,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而找准了最佳角度,就能够把该“装”的一切 “装”进去,把不该“装”的一切“筛”出去。 这里以第2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八卦话题“打败”抗日老兵》为例,一个描写中国远征军的电视剧发布会,竟然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92岁的中国远征军老战士被媒体晾在一边,留下蹒跚步出会场的孤独背影,甚至没有人上去搀扶一把,扮演远征军的演员却被娱记们簇拥着大谈私生活。冷静观察现场发生这一切的另外两位记者,以意味深长的细节和对比强烈的事实,反映了电视剧《滇西1944》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这一真实情景。而此文最让人警醒的一段话是:眼看着娱记们将探求明星私生活作为“己任”乐此不疲,而民族历史中真正有价值的片段却只能从背影里看到,这是何等悲哀。这篇最佳视角表达的通讯既有立场又有深度,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刊登后便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而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同样一件新闻事实,由于选择的角度不同,因而写出来的作品“高下立见”。比如.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 当地四家媒体报道了这一新闻。第一家媒体从《50万元奖给“杂交水稻之父”》视角切入;第二家媒体从《湖南50万元奖励袁隆平》视角着手;第三家媒体从《省长三祝袁隆平》视角聚焦;第四家媒体从《袁院士,请您坐中间》视角突破。 谁抓取的角度最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知晓。第一家与第二家强调的是“50万元的奖励”。重奖科学家当然可以作为报道的价值依据,但这样的报道

谈新闻报道最佳角度的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b11216201.html, 谈新闻报道最佳角度的选择 作者:叶凌 来源:《采写编》2014年第02期 角度,泛指客观事物的出发点。新闻角度指记者以新闻敏感,挖掘、表现事物的新闻价值时所取的角度,是记者采访报道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一个新闻事件,可以有多种报道角度,有人从工作角度报道,有人从生活角度报道;有人从经济角度报道,有人从社会角度报道。选取报道的角度不同,体现的新闻价值、表达的思想意义自然不同。而“选择最佳报道角度,就是选择新闻事实的最好观察点,是选择表达主题思想的最佳集合点,是实现新闻的社会价值最好切入点”,这是许多记者苦苦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选取新闻报道的最佳角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运用宏观思维,从全局高度选取报道佳角角度 所谓宏观思维,就是整体的思维、全局的思维、历史的思维。“宏观思维就是记者从各个侧面,各种角度全面审视、考察报道对象及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有通观全局、把握全局的能力”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能把记者“托”到一个制高点,鸟瞰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从纵览全局中透视问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运用这种思维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思考问题具有前瞻性、大局观。 新闻是时代的镜子和脉搏,它要反映历史的进程,时代的动向。所以任何新闻报道都要顺着时代风向标指向,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政治家的头脑和眼力纵观全局,审时度势,著名记者艾丰有句名言:“记者要想总理的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记者要善于运用宏观思维,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把鲜活的新闻事件拿到时代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去俯视、衡量、把握、比较,从而“掂量”出被报道对象在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正确估量出其新闻价值。如果选取某个角度新闻报道,能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能揭示重大主题,和时代合拍,和大局合拍,和党的方针、政策合拍,则所选的角度就是好角度。 郭梅尼说:“作为一个记者,首先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心中要有一杆时代的秤,要把你所采写的新闻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衡量,放在时代的天平上来称称,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它的新闻价值。新闻实践表明:记者要选准新闻报道的最佳角度,吃透中央精神,了解全国情况和当地具体特情况,善于从身边多姿多彩的新事物、新变化中捕捉到最具时代特征的东西,这样才有可能报道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新闻作品。 二、运用创新思维,求“新”求“异”选取报道最佳角度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但要立意深刻,而且要角度新颖,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言别人所未敢言,写别人所不曾写”,这样才会使受众感兴趣。所以,记者要善于用创新思维,选取新闻报道角度。

【新闻大视角广播稿】哲学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意义及方法论文

【新闻大视角广播稿】哲学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意义及方法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本文研究了新闻报道中如何选择正确的哲学视角。首先,分析了哲学视角在新闻深度发掘中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哲学视角;然后,研究了提高新闻报道策划深度的哲学视角;最后,提出了新闻报道文化的哲学视角。 关键词哲学视角新闻报道意义及方法 新闻深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思想性,另外一个是指导性。因此,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指导性,从哲学的视角来探讨新闻报道方法是一个可取的路径。 一、哲学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一)哲学视角能够使新闻报道具有更深化的主题。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地针对事件的表面现象,还应该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复杂变化的社会现象,由表及里,从事物的外部联系发现事物的核心内容,发掘出事物的本质,进而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好的哲学视角能够使新闻报道更加具有高度和针对性。 应该牢固地树立唯物主义思想,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进而更加明确党的政策方针以及各级政府的决策和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正确地了解人们的思想,找到突破口,使新闻报道更加具有高度,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哲学视角能够丰富新闻报道的内涵。 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观点深入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只有正确地利用这一原理,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地克服各种矛盾,增强新闻报道的内涵。 二、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哲学视角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对事实进行正确地判断,而且应该对事实的价值进行判断。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会面临价值的是与非的正确判断,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就应该选择恰当哲学视角把握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 (一)作为职业要求,新闻一定要真实。 针对这一点,在新闻报道中只存在对事实的取舍问题,而不应存在事实的真假问题。报道虚假新闻是绝对不允许的,尽管这些虚假的新闻信息可能能够达到某些目的。所以,在哲学的视角中,目的的正当性并无法成为手段的正当性的依据。 (二)并不是所有的事实呈现在新闻报道中都是有利的。

浅析采写深度新闻报道的实战技巧

浅析采写深度新闻报道的实战技巧 [要做好深度报道,让节目有独家的视角,关键在于一名记者对新闻的作用、对记者的作用的认识。如果自以为记者就是为民请愿的,新闻就是揭露丑恶监督一切的,记者的思维就会囿于既定模式,就可能因此把丑的东西归结于腐败,把美的东西都视为崇高,在单纯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下,是不可能找到独家的角度,记者的采访也不可能有多角度的质疑。新闻就是要尽可能地理清事实真相,尽可能地把记者所了解的真相告诉观众,而不是要居高临下地监督什么。记者就是一个职业,就是“记”之者,就是调查和记录一个新闻事件发展的过程和细节的工作者,而过分夸大记者的作用会使记者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要有质疑精神,不仅问题事件里有可质疑之处,所谓的正面报道中也会有,要靠自己把事件从头搞清。 一、关于采访角度的确立 好的深度报道,在把事实呈现给观众的同时要提出问题,引发观众的思考。因此选择采访角度是影响记者选题确定的最大难题。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角度敏感?选取角度没有窍门,全在记者平时思想的积累,要多思考,多看书,多看各种媒体的新闻评论栏目,掌握基本的法律准则,注重新锐的法律视角,以此来拓展自己的眼界,开阔思维空间。思想敏锐,角度才会独到。 二、关于采访方式的选择 在采访中应把握几点: 1.独立采访。尽量不和其他媒体记者联合采访,尽量谢绝当地媒体记者陪同采访。因为大家关注的角度不同,工作方式和节奏不同,共同采访会互相牵制,影响效果。对于一些恶性事件,共同采访目标太大,不易深入。 2.不让当事人陪同采访,尽可能对每个当事人的采访都是没有第三者在场的独立采访。采访过程中尽量不让当事人(哪怕是向你反映线索的人)掌握你的准确行程,从下到上进行采访,一是可以看到原始的东西,二是避免当地主管部门掌握你的信息进而给你的采访设置障碍。 3.反复采访。很多事件都有对立方,在不可能让对立方同场辩驳的时候,需要记者反复验证。因此可能形成对一个采访对象一而再、再而三的采访。深度报道基本上是第二落点的报道。采访前,记者的所有问题只是在现有报道基础上形成的,比如采访甲,提完了现有问题和在对话中发现的新问题,再采访甲的对立方乙,乙会对甲所述提出新的事实和不同意见。如不能发现乙所述的明显纰漏,记者就需带着疑问再采访甲,当然中间还会有丙、丁等的介入。如此反复,尽量使采访所得一步步趋近真相。 4.公开采访。让被采访者知道他在面对记者、面对采访,这样他可以选择说与不说,可以选择趋利避害的表达方式,可以有更严谨更负责任的表达。这是对采访

新闻角度案例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制片人夏骏的报告内容:夏骏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介绍了新闻调查节目的产生以及策划、选题与制作,还谈到了电视业的竞争。 关于夏骏讲课的报道,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开头——选择这样几种新闻角度: 1、长达45分钟的《新闻调查》,对它的制作人夏骏称为“勇气性的节目”。因为他是中央电视台时间最长的新闻节目。业内人士都知道,新闻节目每延长10分钟,对编导和记者能力的要求呈几何级数递增。 夏俊今天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讲课时说,3年前,他参与创办的这个节目,也是中国电视界第一个进行深度报道的节目。 这个角度是从新闻调查节目入手的,要挖掘的新闻价值是中国电视界第一个深度报道节目创办的经验与意义。 2、面对新闻学子,资深电视人夏骏语出惊人:“你们站着一个很好的产业上。但新闻学科的厚度不够,能给予你们的知识准备和知识联想力不足。”他表示,在他麾下效力的出色的编导和记者都不是学新闻出身的。” 这个角度的选择,显示记者感兴趣并认为有新闻价值的 内容是夏骏对新闻教育的批评。 3、当年精英文化代表作—大型电视政论片《河殇》的制片人之一夏骏,如今主持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他说“揭

竿而起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一个市民时代,要有耐心,要踏实地做事,要进行文化积累,这个就是现代化。” 夏骏于1990年至1995年进行了中国农村调查,其中用两年的时间跑了18个省、149个贫困县。它对当年的精英文化进行了反思,认识到中国知识分子脱离社会实际的弱点,调整了自己的位置与心态。报道从这个角度入手,要挖掘的思想主题涉及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在现实的社会变革中实现自身价值与理想。 4、《新闻调查》栏目打的是记者的品牌。它的制片人夏骏称:“45分钟的节目一定要做出记者调查的魅力。”今天在中国人民大学讲课时,他千呼万唤名记者的出现。当然,他承认:“拥有这样的记者还需要时间”。 报道通过“记者品牌”这个的角度,想探讨的是有关中国出名记者的问题。 5、电视竞争进入了战国时代。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制片人夏骏面对各省节目纷纷上天的是热闹局面,开始怀疑中央电视台是否有必要要搞8个频道。他说:“当没有人看的时候,你在天上飘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角度显然是从电视界的竞争切入的,它所要表现的新闻事实与体现的新闻价值当然不会和以上四个雷同。

如何选择新闻报道的最佳角度

摘要:所谓新闻角度,就是指记者挖掘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彰显新闻事实的切入点,表现新闻主题的突破口。一条新闻,同样的主题思想,报道都要求标新立异,独具匠心,这里的关键在于选择新的角度。选择最佳的角度去表现新闻主题已成为一个记者认真探讨的问题。 所谓新闻角度,就是指记者挖掘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彰显新闻事实的切入点,表现新闻主题的突破口。一条新闻,同样的主题思想,报道都要求标新立异,独具匠心,这里的关键在于选择新的角度。选择最佳的角度去表现新闻主题已成为一个记者认真探讨的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个新闻事实,由于选择的角度不同,所表现出的效果就不大一样。黄山的“天都峰”西侧的一个小山头,站在这边看叫“五老上天都”,站在那边看,则成了“金鸡叫天门”。角度,虽然并不在根本上影响新闻报道的价值,但它却起着促进或促退的作用。我们的报道,如果老是从一个角度取材,即使都是正确的,需要的,但就同“好戏不出三遍唱”一样,时间一长,雷同过多,人们就会感觉到单调乏味。久而久之,观众就会望而生厌。因此,巧选角度,是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选择新闻报道的最佳角度呢? 放眼全局选角度 新闻是时代的记录。每个时期有一种反映时代主流意识,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主导精神,即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新闻的灵魂,是广播电视宣传的主旋律。成功的经验证明,选择新闻角度,首先要放眼全局,站在时代的高度,寻找你所报道的新闻素材所体现时代精神的“闪光点”。找到了“这一个”与时代精神辉映的“闪光点”,便是最佳的新闻角度。 比如,1997年焦作人民广播电台采制的《“股份水”浇灌农家田》一稿,就有很强的针对性。当时,相当一部分人对实行股份合作制疑虑重重,农民对“股份制”更是谈之色变。作者选择了这个事例进行报道,有极强的新闻价值和指导意义。该新闻被评为当年度河南省好新闻二等奖。后来的农村变化证明,这个“新的萌芽”,符合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心愿,代表了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方向。由此我们可以说,当这类新生事物刚刚露头的时候,在采访时就应该敏锐地发现它,及时地抓住它。因为它往往是新事物的火花、新创造的先声、新经验的先导,这才是最重要的最新鲜的新闻事实。 逆向思维选角度 所谓逆向思维,即求异思维,就是在写作运思时,力求在选材、立意、表现角度、写作技巧、语言运用等方面有打破常规的思路、方法、和创意,给受众以新鲜感。实际上,客观事物常常是一种倾向被另一种倾向所掩盖,聪明的记者应该有辩证头脑,在新闻角度的选择上搞一点反其道而行之。反其道而行不是唱反调,而是你选这方面的角度,我看看能不能选另一个方面的角度,你这个角度从正面选,我看看能不能从反面选,两面作文章唱的一个中心思想。曾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扶贫会上小车多》和《振兴开封经济座谈会开成催眠会》也都是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巧选角度,创出精品的成功例子。其实,记者的任务都是去报道会议本身的内容,但由于记者的职业敏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会上发现了“会外”的新闻,正题反做,反其道而行之。记者的角度一变,就把新闻写活了。 以小见大选角度 “一滴水珠反映一个世界”。有些小事件看起来虽小,其实含义是非常深刻的,就如同强光灯,光源虽小,但照明度高辐射面大。有的小事件甚至还带有方向性,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见

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徐国源 2007年05月10日08:59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语言学以句子为研究单位,超越句子的单位称之为“话语”。话语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整部作品。换言之,话语是一个语句系列或语句系统。 作为一种信息的传达机制,话语承担了两种类型的沟通功能:一种是描述外在的事物和种种景象,法国理论家热奈特称之为“显示”;另一种是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热奈特称之为“讲述”。就新闻的叙事话语来看,尽管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和对立,但是,具体的话语活动通常有所侧重。总的来说,叙事话语可以划分为“以叙述事实为主”和“以表现情态意念为主”两种向度。 按照荷兰学者梵·迪克的分析,以深度报道为代表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新闻话语,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强调新闻事件真实性的描述性话语; (2)建立新闻事实之间联系的建构性话语; (3)提供情感、态度、观点等信息的暗示性话语。[1] 从新闻话语分析中不难发现,第一类的描述性话语以叙述事实为主,它的功能是“显示性”的;而第二类的建构性话语和第三类的暗示性话语则有明显的主观性,是一种以表现情感意念为主的话语形态,其特征是“讲述性”的。新闻话语的微观结构分析,为我们从事深度报道写作打开了全新的视界。 一、多样化的话语功能 我们知道,深度报道之“深度”,既来源于事实本身,也离不开记者对事实的开掘。前者要求以客观、公正的原则,陈述事件,列举数字和细节,其话语形式通常是“描述”;后者则强调记者主体倾向的渗透,在立场与视角的统摄下,以情感意念涵化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价值判断,因此其话语形式是“讲述”。一般来说,真正优秀的深度报道其话语形态往往是多元而丰富的,参差、变换的话语风格能够反映记者的笔力与才情。 我们不妨逐段分析深度报道《中国土地忧思录》文本之第五部分《也为城市居民说句话》,其话语形式就显得迅疾多变而富有韵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