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6.课题:一元二次方程

课型:新授时间:2011、10、10

执笔:审核:九数备课组

[学习目标]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0)2、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

[学习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正确理解和掌握一般形式中的a≠0 ,“项”和“系数” .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和掌握一般形式中的a≠0 ,“项”和“系数”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只含有____________ 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_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方程2(x+1)=3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

3、方程3x+2x=含有_______ 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_____ ,它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4.根据题意列方程:

⑴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2㎡,求它的边长。

设正方形桌面的边长是xm,根据题意,得方程_______________,这个方程含有_____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

⑵如图4-1,矩形花园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19m,如果花园的面积是24㎡,求花园的长和宽。

设花园的宽是xm,则花园的长是________m,根据题意,得方程:____________,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这个方程含有____________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

⑶如图,长5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是3m。若梯子底端向右滑动的距离与梯子顶端向下滑动的距离相等,求梯子滑动的距离。

5.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并说明理由。

,,,.

6.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x(11-x)=30 (2)(20+2x)(40-x)=1200

(3)(4)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1、学生互改

2、小组汇报

3、教师点评

四、导学导练:

巩固拓展延伸,点拨诱导深入

1.方程(2a—4)x2—2bx+a=0, 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3x-5m+4=0有一根为2,求m。

3.关于的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是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是一元一次方程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17.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

课型:新授时间:2011、10、11

执笔:审核:九数备课组

[学习目标]1、了解形如(x+m)2= n(n≥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

2、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重点] 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理解直接开平方法与平方根的定义的关系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我们曾学习过平方根的意义及其性质,现在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平方根平方根有哪些性质如何求出适合等式x2=4的x的值呢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自学课本83—84页

2、自测题

解下列方程:

(1)x2=2 (2)4x2-1=0

(3)(x+2)2= 2 (4)(x-1)2-4 = 0

(5)4(x-2)2-36=0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1、学生互改

2、小组汇报

3、教师点评

四、导学导练:

巩固拓展延伸,点拨诱导深入

例1解方程:

例2解方程:4(3x-1)2-9(3x+1)2=0

导练:

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x+h)2=k ,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k≥o B.h≥o C.hk>o D.k<o

2、方程(1-x)2=2的根是()

、3 、-3 、1+ D.-1、+1

3、下列解方程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1)x2=-2,解方程,得x=±(2) (x-2)2=4,解方程,得x-2=2,x=4

(3)4(x-1)2=9,解方程,得4(x-1)= ±3, x1=;x2=

(4)(2x+3)2=25,解方程,得2x+3=±5, x1= 1;x2=-4

4、解下例方程

(1)4x2=9 (2)3(2x+1)2=12

(3)16x2-25=0. (4)81(x-2)2=16 ;(5)(2x+1)2=25;

5、一个球的表面积是100cm,求这个球的半径。(球的表面积R,其中R是球的半径)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18.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课型:新授时间:2011、10、12

执笔:审核:九数备课组

[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转化为(x+h)2= k(n≥0)形式的过程,进一步理解配方法的意义;

2、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学习重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的(x+m)2= n(n≥0)形式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如何解下例方程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自学P84的《思考与探索》,解答下列各题;

1、填空:

(1)x2+6x+ =(x+ )2;(2)x2-2x+ =(x- )2;

(3)x2-5x+ =(x- )2;(4)x2+x+ =(x+ )2;

(5)x2+px+ =(x+ )2;

2、将方程x2+2x-3=0化为(x+h)2=k的形式为;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8x+7=0,则方程可变形为()

A.(x-4)2=9

B.(x+4)2=9

C.(x-8)2=16

D.(x+8)2=57

4、已知方程x2-6x+q=0可以配方成(x-p )2=7的形式,那么q的值是()

5、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4x=5;(2)x2-100x-101=0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1、学生互改

2、小组汇报

3、教师点评

四、导学导练:

巩固拓展延伸,点拨诱导深入

1.试用配方法证明:.代数式x2+3x-的值不小于-。

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2x2-4x+1=0

导练: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8x+7=0,则方程可变形为()

A.(x-4)2=9

B.(x+4)2=9

C.(x-8)2=16

D.(x+8)2=57

2、已知方程x2-5x+q=0可以配方成(x-)2=的形式,则q的值为()

A. B. C. D. -

3、已知方程x2-6x+q=0可以配方成(x-p )2=7的形式,那么q的值是()

4、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4x=5;(2)x2-100x-101=0;

(3)x2+8x+9=0;(4)y2+2y-4=0;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19.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课型:新授时间:2011、10、13

执笔:审核:九数备课组

[学习目标]1.会用配方法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2.经历探究将一般一元二次方程化成(形式的过程,进一步理解配方法的意义

3.在用配方法解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的(x+m)2= n(n≥0)形式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请你思考方程x2-x+1=0与方程2x2-5x+2=0有什么关系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如何解方程2x2-5x+2=0

2、对于二次项系数是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如何用配方法求解解方程: -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1、学生互改

2、小组汇报

3、教师点评

四、导学导练:

巩固拓展延伸,点拨诱导深入

1.解下例方程:

(1)(2) -

3.试用配方法证明:2x2-x+3的值不小于.

导练:

1、填空:

(1)x2-x+ =(x- )2, (2)2x2-3x+ =2(x- )2.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x2-5x-8=0的步骤中第一步是。

3、用配方法解方程2x2-4x+3=0,配方正确的是()

+4=3+4 B. 2x2-4x+4=-3+4

+1=+1 D. x2-2x+1=-+1

4、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2)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20.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

课型:新授时间:2011、10、14

执笔:审核:九数备课组

[学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在探索和应用求根公式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广义观点。[学习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应用它熟练地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求根公式的结构比较复杂,不易记忆;系数和常数为负数时,代入求根公式常出符号错误[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用配方法解下例方程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自学课本P88-89

回答问题

1.求根公式是什么

2.你认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步骤

3.为什么在得出求根公式时有限制条件b2-4ac≥0

完成P90练习1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1、学生互改

2、小组汇报

3、教师点评

四、导学导练:

巩固拓展延伸,点拨诱导深入

解下列方程:

⑴x2+3x+2 = 0⑵2x2-7x = 4

导练:

1、把方程4-x2=3x化为ax2+bx+c=0(a≠0)形式为,b2-4ac= .

2、方程x2+x-1=0的根是。

3、用公式法解方程x2+4x=2,其中求的b2-4ac的值是()

B. 4

C.

4、用公式法解方程x2=-8x-15,其中b2-4ac= ,方程的根是.。

5、用公式法解方程3x2+4=12x,下列代入公式正确的是()

B. =

C. =

D. =

6、解方程

⑴3x2=x+4;(2)2x2+1=2x

⑶(x+3)(x-4)=-6;⑷(x+1)2-2(x-1)=6x-5.

(5)3(x-2)2+5(x-2)-2=0 (6)2x -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21.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因式分解法)

课型:新授时间:2011、10、17

执笔:审核:九数备课组

[学习目标]1、了解因式分解法的概念,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学会观察方程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体会转化思想,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求解。[学习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2)(3)

2、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2)(3)(4)

3、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2)

(3)(4)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1、学生互改

2、小组汇报

3、教师点评

四、导学导练:

巩固拓展延伸,点拨诱导深入

例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3x2=x (2)x+3-x(x+3)=0

例2、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2x-1)2-x2=0 (2)16x2-(2x+1)2=0

思考:小明解方程时,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x+2),的x+2=4,解得x=2,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导练:

1、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2)

(3)(4)

2、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2)(3)(x-2)2-2(x-2)+1=0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22.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

课型:新授时间:2011、10、18

执笔:审核:九数备课组

[学习目标]1、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代数式b2-4ac对根的情况的判断作用

2、能用b2-4ac的值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3、在理解根的判别式的过程中,体会严密的思维过程

[学习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学习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运用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不解方程,你能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吗

(1)x2+2x-8=0 (2 )x2=4x-4(3 )x2-3x=-3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有关吗能否根据这个关系不解方程得出方程的解的情况呢

解下列方程:

⑴x2+x-1 = 0 ⑵x2-2x+3 = 0 ⑶2x2-2x+1 = 0

2、由此可以发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 0(a≠0)的根的情况可由b2-4ac来判定:

当b2-4ac>0时,方程有

当b2-4ac = 0时,方程有

当b2-4ac <0时,方程

3、若已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否能得到的值的符号呢

当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b2-4ac

当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b2-4ac

当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时,b2-4ac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1、学生互改

2、小组汇报

3、教师点评

四、导学导练:

巩固拓展延伸,点拨诱导深入

例1.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2、;3、

例2.已知:关于x的方程:

2x2-(4k+1)x+2k2-1 = 0.

当k为何值时:

(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方程没有实数根.

导练:

1.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 +1=0 +3=0;+x-1=0 +4=0

2.当为何值时,关于的方程

(1)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没有实数根

(3)有两个实数根

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1)x+m2=0.

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供参考)

活动日期:15.3.5 周次:1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毛慧慧: 活动日期:周次:3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第二十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的复习小结,20.1二次函数和20.2二次函数的图象(1-2)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孙慧娟: 活动日期:周次:5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范文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doc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日期: 3月 24日 周次:第三周 参加人:全体数学教师 缺勤:无 中心发言人:谷永华 集体备课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五部分内容:轴对称、镜面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单元通过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延伸到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例1展示了三名学生分别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一个恐龙玩具的情境图,下面给出了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这三种形状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做一做”是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摞书,判断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这个活动简单易操作,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来。 本册教材中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第一节的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

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的、感性的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名称以及“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也不要求学生掌握。例2先让学生仿照书本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 “做一做”,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第六节的内容是镜面对称,也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只要让学生观察图片、照镜子,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 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的性质。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初备时 间 2016年6月1日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 习课主备人曾玉琳 备课意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本单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抽象的小数有一定的熟悉了解之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入的学习和计算。 教学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 教学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初备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 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直接说得数 23+77= += += += 42+24=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自己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 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群众备课记录(一): xx学年度第一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记录人:冼建南 主讲人 冼建南 时间 10 月8 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谢晓华、柯甘生、谢健民、许丽敏主题 进行第二单元分析,找出学生容易错的题目。 备课资料 1、讨论第二单元学生容易错的题及解答方法。 2、制定学生竞赛的题目。 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图意较为困难。在教学时老师应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画给学生看,而不能单纯让学生看书理解。 2、许丽敏:学生在画比“单位1”少的题目时,“少的部分”往往不用虚线表示,并且问题把比“少的部分”也包括在内。在教学时应让学生理解“比较量”所对应的分率是多少,还有强调“少的部分”是比较量没有的,所以不能包括在内。 3、各位老师都写出几道竞赛题目。 小结经过这样的学习及分析,对于新教六年级数学的老师帮忙很大。 群众备课记录(二): 群众备课活动记录 主备人: 参加人员:语文教研组成员备课地点:阶梯教室学科:语文 主备年级:xx 年级 时间:xx 月xx 日 备课中心问题: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思考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能够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3、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 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四、复述特点 五、拓展练习 六、总结讨论结果: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群众备课记录(三): 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 冼建南、谢健民 时间 4 月1 5 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 反思常规教学检查的状况 备课资料 1、有关学生作业、练习册完成的状况,解决问题。 2、讨论怎样教学圆锥、圆柱的关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群众发言记录 1、从检查的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良好的,小部分学生的作业、练习册书写较差。还需要老师抓好学生的学习态度。 2、冼建南:我们课本上只讲了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的体积关系,但考试时有些灵活的题会考到当等体积,等底时,圆锥和圆柱的高的关系;或当他们等体积,等高时,他们的底面积的的关系,每年考到这类题时,学生还是弄不懂。 3、谢健民:最好用实物操作给学生看,解决这类题最好用方程解。小结 1、今后加强学生的书写,也就是态度要抓好,培养好。 2、统一圆锥及圆柱的关系的教法。 群众备课记录(四):数学组第一次群众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日期:13.3.5 周次:1 参加人:魏金涛、刘玉霞、王海涛、王扬、尹士霞缺勤:无 群众备课资料: 1、上次群众备课分工任务完成状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状况;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状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状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群众备课其它资料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 节课的练习资料。群众备课记录(五):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校园群众备课记录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冼建南谢晓华时间2010 年3 月11 日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第一、二单元单元分析及错题 备课 资料 ①讨论第一、二单元的错题分析及解答方法。 ②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预习。 ③课件制作的分工。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好处的两种量时,要事先规定哪种量为正(或为负)。 2、谢晓华: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如-8 和-6,8>6,所以一8v—6。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2011.10.19 学科数学年级初二 中心发言人暨小满(吴良平叶志锋邱贞清李福亮) 缺席人员无 研讨内容:本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开始,是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打基础,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围绕三角形的概念开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开展探究,以提高学生操作、探究、归纳、表达的能力。 研讨效果: 我在教学的中重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小组合作交流来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索归纳有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参与教师议课: 暨小满:老师提出:首先,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都是学生们熟知的或身边的事实,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 王华良: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同于过去学习函数知识初步时的单纯依赖模仿和刻板记忆,而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两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函数的思想,学生是乐于参加这种学习活动的。 暨小满:其次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过去那种课堂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充当数学学习的主人.叶志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生活中的“温度的变化”,向学生提供充分形成函数思想的活动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他们的作法。 李福亮: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力求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由浅人深,逐层递进,从基本到简单开放,以问题串的形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基础,所以讲时应该放慢速度。 暨小满老师提出:从教材上看,这节课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比较多,所以这处理这些环节时,应该注意掌握时间和学生动手操作时的目的,有时学生会不知道要得到什么。所以在让学生做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所做的目的。 叶志锋:要充分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得到发展。总体说来,这节课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课堂的应有特色,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暨小满老师提出:以前我们在上课时,发现学生对于动手操作这一块,有不少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归纳所得到的结论,还有一块就是学生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时,不知如何书写大于一个数而小于另一数的形式。 冷希林: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图形的思想,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展现了一种课堂教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暨小满老师提出:在安排练习时要多让学生做些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也可以多加一问,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是奇数或者是偶数时三角形的周长。 预期目标: 突出重点:通过学生动手归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突破教学的难点:通过动手做题,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 教学内容:第21章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约2课时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约2课时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约3课时 小结:约2课时 三、课标要求 作为二次根式乘、除法与加减法的过渡桥梁的“最简二次根式”这一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必须先复习与巩固已学过的乘、除法知识。另一方面本小节的内容 显然是下一小节“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基础 因为加减法就是在识别“同类的”最简二次根式的前提下进行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的内容比较单纯,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化简一个二次根式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当然,这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即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不在于能否背出定义,关键还是遇到实际式子能够加以判断,也就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应在练习中让学生熟悉这个概念。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借助实物投影以扩充教学容量。背景 在实际问题中 遇到二次根式 一般应把它先化简 这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 把二次根式化简 至少有以下三种用途

1 、把一个二次根式化简后 可避免因误差积累而造成的结果不准确。 2 、把两个二次根式化简后 它们的乘除法运算可能变得简单 3 、把一组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可以对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加法、减法 运算。 学生们在前面已经看到了这些用途,实际上看到这些用途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 从这些用途中领会把复杂化为简单,把未知化为已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想方法。 四、中招考点 1.二次根式 式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 同时满足: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分母中不含根号); ②被开方数中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5.分母有理化及有理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若它们的积不含二次根式,则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6.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模板

§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方正小标宋简体) 课标要求: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够在一次函数图象中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经历用一次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过程,体会“以形表数、以数释形”数形结合的思想,会用函数的观点解释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 重点:利用函数图象求出方程(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读懂图象,从图象中读出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基性质,你能回忆出哪些知识点? 学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图象是一条直线、根据k 、b 的值确定直线经过哪些象限 环节二、探索新知 问题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解方程063=-x (2)当x 取何值时,函数63-=x y 的值为0? 分析: ①从结果来看,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②从形式上看,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③你能把(2)的解在图象上找出来吗? ④请找出方程063=-x 与一次函数63-=x y 之间存在关系. ⑤你能在函数图象上找出以下方程的解吗? 363=-x 363-=-x 663-=-x 结论:一元一次方程c b kx =+的解可以转化为对应一次函数b kx y +=的函数值为b 时求自变量x 的值;尤其当0=c 时,一元一次方程0=+b kx 的解是一次函数b kx y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学生说不完整时教师补充) 问题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认真分析直线63-=x y 的图象,完成以下各题: (1)当0>y 时,可以得到不等式________,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 则0>y 时63-=x y 对应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2)当0

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文化滋养、以雅育雅、自主发展、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以现代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常规落实,质量为首,主题研究,专 业提升为工作主题,展开本期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结合二年级数 学组自身实际,重实效、重发展、重创造性地展开工作。 二、工作策略 用心研究、科学实践、确保质量、促动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注重各项常规工作的顺利展开。 1、备课:按不同教龄段的要求实行分层备课。在备完全册教案的 基础上,坚持课前修改和课后反思,教研组长坚持每周检查,并签注 意见和建议。教导处每月抽查。 2、听课、评课:认真展开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特别是听课 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做好资料收集和记载。 3、作业与辅导: 布置作业的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即时收作业,即时批改和发还作业, 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的学习 情况。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按规定交作业的学生,应即时了解 情况,实行协助教育。增强对学生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增强对学 生的训练。

4、研究落实的提优、辅差工作计划,对本班本年级的学习困难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预防,早落实,即时解答疑难、补习指导。能够建议:建立错题记录本(随时记载)、学生成长记录本(随时记载,重点是学困生)、知识要点整理本(每单元集体备课整理,教学过程中完善,到期末整理成有序的知识要点)、建立后进生辅导记载。 5、教研组坚持按计划参加和展开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认真记载,认真总结。在每周三下午,教研活动时间专时专用,与平时随机的听课、评课、研究等活动相结合,既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全局性,又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探索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用心研究 (1)每位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现代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使用。 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实践计划,本学期应有至少10%的课堂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2)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教研计划,并订出典型课例实行研究,本学期至少应安排5次相关的教研活动。 2、科学实践 (1)结合学科和年段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每位教师在组内展示一节相关研究课。 (3)教研组提供一节相关课例在大组内展示。 (4)本年段结合拟定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从典型课例入手总结提炼出相关模式。

初三年级数学学科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三年级数学学科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主备课人:祁康宁 备课时间:2014.3.18. 备课地点:办公室 主持人:祁康宁 参加备课的教师:祁康宁,杨百驰,蒋凤平,张众会。 备课内容和活动过程: 备课内容:正多边形和圆 祁康宁对重点、难点作出了解析: 本章的重点是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的两个定理.难点是对正多边形上圆关系的理解和证明. 杨百驰老师对命题的趋势分析进行了分析。 正多边形和圆是各类考试所要考查内容,其考查题型一般是选择题,填空题. 祁康宁老师对基础知识进行了精讲: 一、基本概念 (1)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2)正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外接圆(或内切圆)的圆心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 (3)正多边形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 (4)正多边形的边心距:内切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5)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的每一边所对的外接圆的圆心角叫

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每个中心角都等于? 二、定理 (1)把圆分成n(n≥3)等份: ①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②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2)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1)正多边形的定义中的两个条件“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相等”缺一不可. (2)正n边形每一个中心角和每一个外角都相等,都等于 . (3)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相似,与相似三角形性质类似. 其它老师相继进行了发言。 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使大家对正多边形和圆的知识有了共同的了解。新老教师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真正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学堂。

最新(复备)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白沙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复稿)

高三理解性默写之高中篇目 一、《师说》(韩愈)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9.《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10.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 1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集体备课教案 时间月日执教人左美萍补充建议主备人左美萍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辅备人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教学内容13 只有一个地球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把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难点 的情感。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 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 法移居) 教学过程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武俊霞:感情朗读,感受精心保护地球是每个地球人责任。说明文一般不如记叙文生动,所 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以往往过分注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重课文的分析。本篇课文例举了三项保护地球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深深地

感悟到“地球的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资源是有限的, 地球的活动范8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围很小,地球被 破坏没有其它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星球可去” 。因 此,是一篇对学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生进行环保教 育的好文章。(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 李东平:那么怎 样让学生感悟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 地球急需人类 保护呢?我引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 导学生抓住重 点词,通过有感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 情的朗读来体 会,激发学生对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 爱护地球之情。 从而懂得:我们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 要精心地保护 地球,保护地球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 的生态环境。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 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张丽霞: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就我们班级现状 : 有五十 多人 , 在开展学 习过程 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 举手者 中只要有一人发表高见 , 其他人 则无露脸的机会。开展合作

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模板汇编5篇

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模板汇编5篇 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篇 1 我们八年级备课组共有六名教师,我们互相团结、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研究、互相提高。一学期以来,我们备课组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努力工作着。 一学期来,我们备课组常规工作有:制定计划、统一教学进度把握教学重点、解答教学难点和习题难点、讨论复习要点、开展教学三步曲活动、组织竞赛辅导和测试、分析日常教学存在问题等等。 本学期主要围绕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问题这一中心开展活动,因为新浙教版教材内容密度大,难度高。要学生真正吃透教材,其中要把握好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我们也就紧紧围绕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这一目标进行教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全组人员齐心协力在课堂内外下工夫,每节课都认真地准备,争取达到最佳的效果。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 第一、认真备课,发挥集体优势。

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要求对教材有高度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而且作为一个备课组集体,应该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所以在每次集体备课前,针对重点内容先要求每位教师自己认真备课,就像我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一样,先熟悉教材,掌握重点,发现问题。在集体备课时,由每位教师讲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欣赏,讲自己的困惑与疑问,然后针对问题,大家讨论,最后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这样备课,体现了群策群力,所以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除了备每一节课之外,我们备课组内的教师经常在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学科知识方面比如那一章是初中的重点等,也有教学方法上的,还有学生思想、课堂纪律方面等等。我们都是取别人的优点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第二、多开课,多听课,多评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成员非常珍惜每一次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积极参加了校和片教研活动。只要有开课活动,我们总是积极参与,认真听课,踊跃评课。 第三、加强学生竞赛辅导,促进教学

九年级数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整理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创新课例陈家湾中学 活动时间2019年3月活动地点301办公室 科目数学年级九年级 课题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圆中的基本概念,会判断圆心角,基本掌握圆心角的相关性质,熟练掌握了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并能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本节课设计了自学和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材分析 《圆周角》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一节第四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弦、弧、圆心角等概念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出现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探讨,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同时教会学生从特殊一般的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因此本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研究圆与其它平面几何图形的桥梁和纽带。 教研纪实 王艳芳: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在教学中尝试了“创造情景,提出问题;层层推进,提出猜测;相互交流,归纳提升”的教学策略,学生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中捕捉到学习的知识。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再让全班合作交流。本节课应该达到的目标是: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定理的内容及简单应用; 2、准确地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 孙兵兵: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任务分析

教师集体备课典型电子教案模板

备课主题《卖报歌》 中心 发言人 刘英 参加人员 刘英邹芳王玉婷备课时间2014.11.23 备课地点阅览室中心发言人教学案例备课组意见 一、教学目标 (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与主要作品。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 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 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听动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体会“小毛头” 街头卖报的情景。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 学生热爱党,“新”“旧”对比,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 活。学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 向上的生活态度。 同意 二、学习目标 (分析) 1.我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2.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同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2.能对歌曲进行歌表演的创作难点: 难点: 准确掌握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 同意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同意

五、教学准备教学用琴多媒体课件 同意中心发言人教学案例备课组意见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 1.检查学生到位情况和课前准备情况。 2.聆听《苗岭的早晨》。 3.学生思考:这是一首什么独奏曲? 二、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 教师谈话导入:听国歌。 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 2.引出课题:播放《国歌》录音。 二、激情——了解聂耳的生平以及《卖报歌》的创作过程 1.简单介绍聂耳生平。 卖报歌的曲作者聂耳是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小学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 41 首作品,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聂耳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 2.教师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2)介绍〈卖报歌〉的由来。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6页,我们来了解一个音乐小故事。 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

集体备课格式要求及范例

集体备课格式要求 、教案必备板块 每课教案必备板块: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每单元应有单元设计思路、单元教学后记。可根据教学实际增加栏目,如教学准备、教材分析、作业设计、教学方法等。 二、字体、字号等要求 1.课题:宋体、四号字、加粗、居中。如: 识字3 2.各板块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左对齐。如: 教学目标 1.认识11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3.各板块的内容: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两字符、 1.5 倍行距。 4.页眉页脚: 页眉:大安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x 年级(上)语文,执笔:xxx ;使用者:XXX 页脚:页码五号字、居中 5.教学反思后一般留空五行,便于写反思。 6、双面打印。 附:集体备课范例

单元设计思路 (第三单元) 设计理念: 1、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 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内容简介: 本单元教学内容为四篇课文,一个识字,一个语文园地。教材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统一的《看雪》 教学措施: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多让学生朗读 课文。指导朗读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同桌对读等多种方式,如:一问一答、三问三答、拍手读、做动 作读等。让学生熟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让学生边表演,边朗读,神情兼备,形式多样。采用 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教学法。 识字3 教学目标 1. 认识11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课时安排 2 课时

最新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最新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毛慧慧:

活动日期:15.3.22 周次:3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第二十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的复习小结,20.1二次函数和20.2二次函数的图象(1-2)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孙慧娟:

活动日期:15.4.11 周次:5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小结和二次函数及图象4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共5个教案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月考试卷的分工和重点、难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王静:

中学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中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年级: 时间: 第 单元 主备人 学科成员 课 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学 习 目 标 教学目的: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 学 重难点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 学 方 法 苦乐观的深刻内涵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通 案) 集体修改建议 个人再探索 一、导入新课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作者简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著有《饮冰室全集》。三、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2、注音契约(qì) 揽(l ǎn) 悲天悯人(mǐn)3、解释词语莫若:不如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4、理清文章结构第一步:先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填写以下空格: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_____,而不能_______第二步:根据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论述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3 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 乐”第三部分(4、5 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三、 合作探究1、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2、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3、 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4、 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5、 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第 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 责任未尽。(第 2 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第 3 题:作者通过与 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第 4 题: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复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白沙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复稿)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5周

新授

(1) 令我难忘的何止是雪地捕鸟、看瓜刺猹,还有海边拾贝、潮 汛看鱼呢,那我们还等什么? 先去海边捡贝壳去吧!"我们日里去海边捡贝壳去”——(生接读 捡贝壳部分) 我们再在潮汛来的时候,去看跳鱼儿: “我们沙地里”一一(生接 读看鱼部分) (2)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板书:见 多识广) 6、 同学们,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四件事,向我们展现出一个聪明 能干、勇敢机智、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那么,这几件事作者详写了 哪些事?(指生答,相机板书:详写 略写) 7、 小结、过渡: 课文通过典型事例来体现人物特点,叙事时做到有详有略,抓住 人物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这是咱们在习作中值得学习、借鉴 的好方法。叙事时,若能加入自己的感受,文章会更生动。那么,在 听闰土向我讲述这些稀奇事时, “我”又有什么感受呢? 突破难点,提炼主旨 1、 自由读读课文14和16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受? (作者对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羡慕和佩服;有着自 叹不如的惆怅。) 2、 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的?(对比) 3、 是呀,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而我一一(生接读)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 许多新鲜事……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 罢了。”(相机理解“素不知道”、“如许”) 闰土的心里有如“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潮汛看 鱼”等许多稀奇事,这些都是我往常的朋友一一(生接读) “所不知道 的” 4、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① 闰土在(海边拾贝)时,他们和我一样, (生)“只看见院 子里高 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②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和我一样, (生)“只看见院子里高 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③ 闰土在(雪地捕鸟、潮汛看鱼)时,他们和我一样, (生)“只看 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大雪天可以这样捕鸟、海边 有如此多的跳鱼儿。 5、 你是怎样理解“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的?(指名交流) 6、 闰土是那样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相比之下,我和我的朋友是 那样的一一(生)见识狭窄、孤陋寡闻如井底之蛙。 7、 正因如此,闰土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稀奇事一直 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几十年还挥之不去呀! (音乐起)师领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生跟上一起读。 巩固 拓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