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警惕病从口入

警惕病从口入

警惕病从口入
警惕病从口入

三、警惕病从口入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合理食谱。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食谱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问题、中日青少年身高比较结果、牛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什么是营养配餐等资料。

学生:

1.分成小组,选出发言人。

2.搜集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教学设计:

1.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分小组讨论资料后的相关问题。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的交流和总结。

3.学生分别在组内和班内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有关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资料和信息。

4.各小组同学制定适合青春期学生的营养食谱。

5.各小组的发言人在全班宣布本小组的营养食谱。

教学过程:

教师:现在许多学校中午为同学们配送营养午餐,但是一些同学少吃或不吃学校配送的午餐,而吃方便面或是汉堡包,更有部分同学到校外的肯德基、麦当劳去吃洋快餐。这种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对同学们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几个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小组讨论思考题。

资料:

1. 汉堡包造就了美国严重超重超肥的一代,美国政府试图将国民脂肪摄入量从40%降至30%,却非常困难。而目前,洋快餐正在向我国青少年大举进攻。部分青少年偏食洋快餐,那只是摄入了高脂肪、高糖、高热量,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极少。一旦形成饮食习惯,将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身体素质。

2.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仅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据介绍,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将1790年至1980年间经济的增长,归功于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而消除碘、维生素A和铁的缺乏,能提高人群平均智商10至15分。

3.我国自1985年到1995年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了10年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18岁青少年中,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从2.75%升至

8.65%,女生从3.38%升至7.18%;与体质密切相关的肺功能、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水平下降。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少年肥胖者激增的趋势更加明显。那么,肥胖是营养过剩?不是。肥胖不仅不等于营养过剩,而且是营养缺乏的主要表现。

4.对正在旺盛生长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身高是生长发育中最显而易见、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在通常情况下,身高顺利增长,说明孩子的营养良好,也没有受到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干扰。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个民族在遗传营养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中国男女7—18岁青少年身高和日本青少年全国平均身高的比较结果清晰显示,中国青少年整体上身高较日本处于劣势。大体上,7—9岁比日本矮1—3厘米,10—12岁矮3—4 .5厘米。青春中期后男、女出现分化,男生的劣势更明显,13—15岁矮3.5—4.5厘米,16—18岁矮2—3厘米;女生13—15岁矮1—1.5厘米;15—18岁差距为0.5—0.6厘米。

5.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钙的摄入量仅能达到需要量的一半,我国儿童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可达40%左右。奶中维生素B2含量丰富,喝一杯可达到每天需要量的23.3%;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E、B1和C,且奶是碱性食品,可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奶的营养价值及生物利用率高,因此,男女老幼都适宜喝牛奶。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人均牛奶摄取量非常高。因消化牛奶的速度比肉、鱼、蛋快,欧美人把牛奶当水喝。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积极改善食物结构,号召天天喝牛奶。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身高比大战前平均增长了10厘米,国际上评价道“一杯牛奶改变了一个民族”。

6. 营养配餐在国外十分普遍,但在国内却尚未引起人们重视。什么是营养配餐呢?营养配餐:就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既达到均衡膳食。简单讲,就是要求膳食结构多种多样,谷、肉、果、菜无所不备。

思考讨论题:

1.中国和日本青少年身高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青少年普遍营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和日本目前在饮食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4.你认为当今青少年学生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什么?

5.青少年必需的营养以及合理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小组意见。

教师:1、请你对目前学生的不良饮食结构和习惯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2、请你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相关资料告诉大家,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食品安全。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请你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营养和饮食的知识,作为自己的青春期营养师,制定一个适合你的、合理的营养配餐食谱。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食谱,全班交流。

小心病从口入-教案

小心,病从口入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の危害,从而养成良好の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 一、活动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群可恶の细菌出现在画面上,一边肆无忌惮地侵蚀着健康人の身体,一边讲述自己对人体の危害。那难看の现象、古怪の声音一定会引起学生の反感——细菌真恶心,从而在心理上开始排斥它们。 二、活动过程 1、多媒体展示——细菌の旅行 细菌来到菜园里,菜园可美啦:绿油油の白菜,红灯笼似の辣椒,金灿灿の黄花菜迎来一群小蜜蜂翩翩起舞。这时,细菌沾到一条嫩绿の黄瓜上。小军放学回家来到菜园里,摘下这条黄瓜就美滋滋地吃起来。刚刚吃到一半,一些细菌就在小军の肚子里“大闹天宫”了,小军疼得扔下了手中の半截黄瓜。留在黄瓜上の细菌骄傲地大笑:“我们真了不起!” 细菌继续旅行。它们来到城市里,沾在马路旁の垃圾上。一辆汽车飞驰而过,细菌跟着灰尘飞舞起来,落在路旁小摊の麻辣豆干上。“叮铃——”放学了,小文冲到小摊旁,买了一片麻辣豆腐干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晚上,小文上吐下泻。可难受了!爸爸妈妈急忙把他送

进了医院,在大夫の帮助下,细菌终于被消灭了。 2、学生讨论交流:小军和小文为什么病倒了 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讨论后明白:炉膛上の食品不卫生,我们の小手上沾有细菌,生吃の瓜果上有细菌——从而牢牢记住:病从口入。 三、活动总结 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讲卫生の好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の危害,从而养成良好の饮食、卫生习惯。 2、了解并认识哪些食物是有害食物,哪些食物是不能再吃の。 活动准备:图片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一些不能吃の食物,有过期の面包,长了芽の土豆,在野外活动时不认识の野果,还有下雨后,山上长出の野蘑菇,以及馊了の饭菜。让学生初步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の食物是不能吃の。 二、活动过程 1、展示——有害の食物 小明拿出一块面包看到生产日期是2月10日の,保质期是15天,可是桌上の日历已经到了3月1日了,已经过期好多天了,可是小明の肚子饿得咕咕叫了,小明想也没想叫三下五除二吞下去了。可是没

中医理论来解读病从口入养生意义

浅谈“病从口入”养生意义 【摘要】“病从口入”的意思,有深有浅。我们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就会说:“吃饭前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这是“病从口入”最表浅的意义。比较深入的意思是说,大凡疾病的发生都与口这个通道有直接关系。流行示例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自口出?。存亡之机,开阖之术。口与心谋,安危之源。”谚谓…病从口入,祸自口出?,信矣。” 【关键词】病从口入,养生,饮食,中医 “病从口入”的意思,有深有浅。我们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就会说:“吃饭前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这是“病从口入”最表浅的意义。 “病从口入”,也有作“百病从口入”的。意思是说,大凡疾病的发生都与口这个通道有直接关系。流行示例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自口出?。存亡之机,开阖之术。口与心谋,安危之源。”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资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余概其如此,聊因笔墨之暇,撰《五味损益食治》篇,以启童稚,庶勤而行之,有如影响耳。”又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宋·庄季裕《鸡肋编》:“今白酒面中多用草乌头之类,皆有大毒,甚于诸石。释经谓甘刀刃之蜜,忘截舌之患。况又害不在于目前者乎?谚谓…病从口入,祸自口出?,信矣。”郭沫若《郑成功》:“…百病从口入?。不要吃生冷,不要乱吃东西,自然病人就少了。”清·钱泳《履园丛话》:“盖古来已有此语,食者不可不慎。” “病从口入”在中医养生保健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函。 第一,说的是饮食不节对健康不利。中医历来主张人的饮食要有节制,也就是说,人吃东西要有个…度?。过饥过饱、暴饮暴食都对健康不利,甚至使人生病。养生家主张吃饭要以八分饱为宜。所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用在养生保健上也是极有道理的。当然,如果饥而不食、渴而不饮,人体的气血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也同样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定时、定量进餐,这样即人利于人们的建康也可以不生病或少生病。 第二,说的是饮食不洁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人们吃进不洁的食物,轻者可能引起呕吐、腹痛、腹泻、下痢脓血等证,重者还会有生命危险。尤其是吃了有毒的东西,除了吐泻腹痛等证之外,还往往会有昏迷、抽搐、卒死等危重情况发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警惕病从口入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警惕病从口入 警惕病从口入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警惕病从口入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还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避免疾病进入我们的身体。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与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

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四) 小结: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

如何防止病从口入

如何防止“病从口入” 近几年来,食品方面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毒豆芽”、漂白藕片、染色茶叶、毒鸡腿、红心咸鸭蛋、工业润滑油炒瓜子、“皮革果冻”、地沟油、三鹿奶粉事件……想想都觉得吃惊。如此之多的威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对于餐桌上的食物,超市中的零食,都怀有异样的眼光。相对于上一代人来说,在今天我们已经不用担心没有吃的,而是开始考虑该怎样吃,但是在我们身边有诸多的威胁,我们在预防食品安全的同时,也应注重我们的饮食习惯。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些方法。 一、精心选用食品 1、食品超过保质期、涨袋最好不要食用;散装食物要看其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食物存放是否卫生,是否在专用的容器中盛放。 2、防止食物中毒,在采购或使用食材时,要注意其来源,保证食材安全特别防止高毒、高残农药和剧毒杀鼠剂污染食品、餐具和食品包装。 3、购买调味品时在正规超市购买,尤其是食盐,不购买来历不明的食盐,防止“亚硝酸盐”类中毒。 4、识别两类“问题肉”: ○1识别注水肉:注水肉一般弹性较差,剖开后会看见组织有大量的水,可以用卷烟纸贴在肉上,过会用火点燃,若有明火,则说明肉未注水。 ○2识别病、死禽畜肉:病、死畜肉的肉体明显放血不全,肌肉色泽较深,呈暗红色或黑红色;切面一般不向外翻,比较平整,还有可能见到暗红色或黑红色的血液淤积;脂肪与肌肉色泽浑浊不清,脂肪组织被染成玫瑰红色;病、死禽肉的肉体也因放血不全,皮肤呈红色、暗红色或淡紫色,尤其是冠部最为明显;另外,颈部、翅下、胸部的皮下血管充血;肌肉的切面颜色暗。宰杀的刀口没有血液侵染的现象或没有刀口。

5、吃熟食、热食: ○1食物必须彻底加热(食物各个部分必须加热到70℃); ○2做好的食物要及时吃掉; ○3经过冰箱贮存的食物要重新加热到70℃ ○4烹调时注意水质; ○5要贮存的食物避免受昆虫叮咬而被污染;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勤洗手。 ○2避免进食过快(容易得肥胖) ○3按时吃早餐 ○4不吃生食 ○5不要手指头 ○6实行分餐制 ○7打喷嚏时注意用纸巾掩住口鼻后用肥皂洗手。 ○8多锻炼,增强体质。 总结 要防止病从口入,最关键的是两方面:精心选用食品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这些,还有其他方面,比如药物安全。我们在吃药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不要随便吃保健品。要加强对养生的认识,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筷子使用不当_小心“病从口入”

筷子是我们汉族人经常用来吃饭的工具,筷子使用后反复的水洗,很容易滋生细菌,很容易导致病从口入的,我们要关注盘子洗的是否干净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用的最频繁的筷子是否干净卫生,筷子在筷子笼里面时间长了还容易滋生细菌,可以手筷子跟我们的健康紧密不可分开。 筷子放碗上不礼貌 在我国很多地方,吃饭的时候机会把筷子放在碗上,这是祭拜祖先才这样做的,还是放在桌面上比较好。但是这样会增加我们病从口入的机会了,餐桌上也是很油腻、不卫生的。油腻腻的餐桌为筷子的细菌生长提供了温床,既然我们不能把筷子放在晚上,那么所以我们最好使用筷子托效果好,可以减少直接沾到桌子细菌的机会。 筷子清洗要注意什么 很多朋友在洗碗筷的时候,尤其是清洗筷子的时候都是“简单粗暴”,随便把筷子一抓,然后来点洗洁精就猛搓,然后用清水冲,以为这样就很干净了。其实这样的洗筷子的方法是非常错误的,还会增加筷子表面的保护层的脱落,还有细小的凹槽,导致筷子里面更加渡槽了,而且还为微生物的生长、细菌的繁殖提供了环境、空间。所以我们应该一根根的清洗,用抹布一双双的清洗,然后擦干了放入筷子筒里面,避免筷子筒底部有水分导致筷子时间长了发霉。 筷筒使用也很关键 你是不是考虑过筷子到底是应该正插还是倒着插呢,我们抓住筷子的头,插入筷子笼里面是常见的、也是顺手的方法,认为这样只要不让我们用的那部分接触筷子笼就可以避免污染了。其实这样也是健康的盲区呢,筷桶底部会有很多的水进入,还会因为潮湿滋生细菌,导致筷子发霉、筷子筒发霉,所以应该让筷子反手插进筷桶,尽量让筷子擦干后放入筷子筒里面去。 开水烫洗筷子不见得就卫生了 在一些餐厅、大排档哪里,经常看到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后者用开水烫筷子,我们自己也使用筷子之后用开水烫烫,难道这样就干净卫生了吗,开水烫不可能有效的杀菌,不管是木质还是竹质的筷子,

卫生与健康 预防病从口入

预防病从口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很多疾病是由饮食不健康导致的。 2、了解健康饮食的具体要求。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不良的饮食习惯及购买食物应注意的问题。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包装上有五项基本内容的合格食品和不合格食品若干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病。看到这个字,给你什么感觉啊?是舒服啊还是不舒服啊?说起病,我想同学们应该都有过生病的经历,生病的时候,你有过什么感觉啊?(头疼、恶心、呕吐、难受) 2、那同学们想不想生病啊?(不想)。那为什么人会生病呢?其实生病的原因有很多,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吃有关的,有句俗话说,病从口入。在病后面板书:从口入。病从口入是什么意思啊?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 3、教师总结:病从口入就是吃东西的时候卫生,吃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所以导致了生病。 4、同学们想不想病从口入啊?(不想)。那我们就要学会预防病从口入。板书:预防。 二、情景再现 1、有一天,老师的一个小朋友小明肚子痛又发烧,老师去看他的时候,他告诉了老师那天发生了什么。下面我们就做个游戏,老师一边说小明那天做的事,请一名同学一边把它表演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看,看看你是不是火眼金睛,能不能看出小明生病的原因呢? 故事叙述:那天是星期天,小明下午和同学在小区里踢毽子,玩了一会儿,小明口渴了,就回家喝水,但到家后发现家里的水都很热,小明等不及,就去水龙头那接了一杯生水喝了。然后发现桌子上放着刚买回来还没洗的苹果,小明就顺手拿起一个吃了起来。 2、故事就是这样的,有哪位同学能当小医生,告诉小明,他为什么会肚子痛呢? 3、教师总结:1、喝生水。 2、没洗手。 3、没洗苹果。 4、小明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预防病从口入,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Ppt 展示饭前便后洗手 不喝生水 生吃瓜果应洗净后再食用 三、创设情境 1、听完小明的故事,我们已经学到了三条预防病从口入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去商店看一看,老师相信,同学们肯定都自己买过吃的,那商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其中可能会有不合格的产品,你能挑选到合格安全的产品吗? 2、这里,老师有几样食物,请一位同学们上来挑一挑,分别挑一件你认为合格的和不合格的食物。并说明为什么。 3、他选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答案,合格的食品包装上,应该注明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第3课《小心,病从口入》教案1教科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第3课《小心,病从 口入》教案1教科版 1教学目标 让儿童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必需的食物,知道自己的成长需要多种营养,并能初步学习辨别一些有害的食物,了解一些基本的健康常识,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2学情分析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没有辨别有害食品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辨别有害食物,改正不良饮食习惯,时刻小心“病从口入”。 难点:让学生学习辨别有害的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与卫生习惯。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打招呼)出示长了芽的土豆,问:小朋友,认识老师手中的是什么东西吗?(土豆)它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大家看,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土豆有什么不一样?(长了芽)对了,长了芽的土豆是不可以吃的,因为长了芽的土豆、发青的土豆了都含有一种毒素,吃了会让我们生病的。所以,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心,病从口入。(板书课题) 2、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我是聪明小医生”,(事先分好几个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为“主治医师”)游戏规则:我们共同会诊,把你们的诊断结果选出来,等一会儿,每一个小组的“主治医生”汇报诊断结果,诊断正确的将会得到一个五角星,得到五角星最多的就会得到“我是聪明小医生”的光荣称号。大家有没有信心? 活动2【讲授】二、认识有害的食品. 活动一:“我是聪明小医生” 课件出示病情一:有一个小朋友在街上吃了一串油炸丸子回家以后,肚子疼痛难忍,爸爸妈妈连忙把她送到了医院。小医生们,帮忙诊断一下,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会肚子疼?把你们认为正确的答案写下来。 A、没有洗手 B、油反复烧,含有毒物质 课件公布生病原因,画五角星。 病情二:小刚拿出一块面包看到生产日期是3月10日的,保质期是15天,小刚的肚子饿得

病从口入 注意提防

病从口入注意提防 目的: 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知识。 2、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重点: 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 授课内容: 一、食品污染 食品污染是怎么回事?食品(食物)从其作物生长到收获、采摘,从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直到食用前的每个环节中,由于各种条件,多方因素的作用及影响,使原来无毒无害的食品,混进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人吃了这样的食品就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这叫食品污染。 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

品而发生中毒。动物性食物引起中毒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一日可达7-8次,发烧38-40℃。严重者血压下降抽风、昏迷、重症病人可因心衰、肾衰导致死亡。 预防:加工肉类制品时必须生熟食品分开,保存时要低温贮藏或用盐腌煮肉时肉块不应超过2公斤,厚度不超过8公分,煮沸3小时以上,蛋类要煮沸10分钟以上。前一餐剩下的食物一定要回锅加热后再食用。 (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豆角中毒 一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豆角中毒潜伏期短,最快食后10分钟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有的出现胸闷,出冷汗,四肢麻木等。 预防措施: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拌。 2、芽土豆中毒、毒蘑菇中毒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 1、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也能产生亚硝酸盐。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谨防“病从口入”19个饮食须知

谨防“病从口入”19个饮食须知 俗话说“病从口入”,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疾病都是跟我们不经意、不正确的饮食方式密切相关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你可能没有注意到的“元凶”吧! 1、抽烟喝酒,营养溜走 长期抽烟、喝酒破坏了维持良好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抽烟会破坏体内维生素C——这种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营养素。 每天抽半包烟就会破坏体内25~100毫克的维生素C;每天喝一杯以上的鸡尾酒,享受飘飘欲仙的代价就是使体内维生素B1、B6和叶酸消耗掉,酗酒者缺乏维生素B1也是相当普遍的。 2、补钙不补镁,吃完就后悔 人们补钙的时候,只注意补充维生素D,却往往不知道要补充镁。 钙与镁似一对双胞胎兄弟,总是要成双成对地出现,而且钙与镁的比例为2:1是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的了。所以,在补钙的时候,切记不要忘了补充镁。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鲑鱼、鲭鱼、小虾、龙虾)。 3、多吃纤维,钙质流失 过多的膳食纤维使食物通过肠道速度增加,使钙的吸收率降

低;有研究表明:两个成年人的饮食从每顿纤维含量低的精面包改为每顿纤维含量高的粗面包时,钙(镁、锌和磷)随着出现负平衡。 4、狂吃肉和蛋,导致铁“滚蛋” 现在的孩子大都爱吃各种肉类,就是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家长也认为:只要多吃富含铁锌的肉鱼蛋,蔬菜水果吃不吃无所谓。结果是:不但孩子的体重噌噌地往上“窜”,而且一检查照样患有缺铁性贫血。 因为人们膳食中所摄入的瘦肉、动物内脏、蛋黄中的铁多为三价铁,不易被人体吸收,只有在有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富含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存在的情况下,转化成二价铁才能被人体充分地吸收和利用。而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在蔬菜和水果(如猕猴桃、柠檬、鲜枣、酸枣、橘子、草莓、苹果)中含得最多。如果一味地只吃瘦肉、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而不吃或少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中的铁质就不能被人体吸收与利用,造成营养的极大浪费,出现缺铁性贫血。 5、大鱼大肉“吃”掉钙 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所在。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A:每天摄入80克的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B:每天摄入240克的蛋白质,额外另补充1400毫克的钙,将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 这说明:额外补充钙并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钙流失。这

国旗下演讲稿: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康健、喜悦的生活,然而,在我们周边环境中,总有这样和那样的病菌威胁着我们的康健。我们学校门口,每天上学、放学,学校附近的小摊边,总是热烈异常,各色小吃应有尽有,同学们是吃得不亦乐乎。但在吃的时,同学们是否想到了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是否想到了我们的身体康健?因此,我提倡同学们在家吃饭,以免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以致于影响身体康健,分散学习精力,甚至带来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同时希望同学们不吃生冷食物,保证营养平衡,把自己的身体吃得棒棒的。 在此我建议同学们: 1.要树立食品安全观念,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在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途的大型商场和超市,选购食品应尽可能选择一些知名品牌。同时一定要注意食品包装上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若在小店里买食品一定要看好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注意包装袋有无破损,外包装有没有被改动过的痕迹。没有生产许可证和安全标志的食品坚决不能购买和食用。 2.培养优良的饮食观念。我们应尽量在家吃早餐,不食用流动摊点的小吃、零食等,自觉抵制三无食品、低质食品的诱惑。在外就餐,应选择卫生洁净,餐具消毒,环境整齐,证照齐全的餐馆。 3.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传播。不随便在校园内吃零食,不乱扔纸屑,包装袋等垃圾,保持整齐的校园卫生环境。 少吃油炸、烟熏、烧烤食品,这类食品如果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4.养成康健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自备水杯,多饮白开水。白开水是最佳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康健。

病从口入

分析“病从口入” 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的告诫,但并不十分理解病从口入是怎么一回事。告诫!只能作为一种声音在人们的耳旁划过,根本没有引起人们对病从口入的认识,也没有唤醒人们怎样去把 握住病从口入的关口,这真是很危险的事情! “病从口入”人们总是对其误解,认为病从口入就是应该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腐烂或过期的食品,这种回答说对了一小部分,其大部分的病从口入内涵还没有真正的说出来。其实我们日常的饮食才是病从口入的关键,尤其是吃新鲜食品(鱼肉蛋禽及山珍海味)或是极具保养作用的食品和那“洋”食品时、产生“病从口入”的问题越大,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生活提高以后,当我们的饮食有了更高的追求时,病从口入的问题随之就越加突出了。 “补”!自中国初见富裕(1984年后),人人兜里有了钱,第一个大事就是“吃”以此补补亏欠许久的嘴欲,同时也补补身子、强壮一下身体,这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在理也在情。但吃也应该有个度,再吃也不能吃到肚皮外去啊。食文化是对饮食的品种和花样而言的,当然也是对品味而言的,但绝对不是对暴饮暴食而言的,更不是对不能吃的东西硬吃而言的。我们的老祖宗远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很深的饮食文化追求,不说完善、但也是该吃的和不该吃的有了分别,至今也没有添上几样新的、大众享用的、有益健康的食品。与其相反的是饮食超出了边际,“陆海空、能喘气的和不能喘气的统统的都可送入到口中,连那些稀奇古怪的动物也能作为美味佳肴,难怪一时期怪病横起大江南北,折瞪的鸡飞狗跳,若是瘟疫再起,恐怕小鸡都不敢饲养了。若是疯牛病的来袭,恐怕再是“牛市”人们还是望牛生畏的。 吃上几顿好饭、理所当然,这也是老百姓生活之中的正常愿望吗。因为现在的中国以不是过去见面第一句话必问“您吃了吗”的时候了。但衣食无忧并不能代表大开“吃戒”,这大开的吃戒一旦打开,如同雄狮猛兽,好像与缺吃少穿强胜不到哪去,因为这种大开吃戒的猛吃 猛喝背后将面有意象不到的煎熬之实啊。 病是吃出来的,虽不能占据在100%,但占据在99%还是没有问题。吃的文化在中国渊源,但“量吃”却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更谈不上能吃的文化了。但在医学上有过对病人饮食的提醒,比如;“吃流失,食量要多食少餐,不能吃的过饱”,尤其对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求的饮食十分苛刻,比如糖尿病对于甜食几乎是不能吃的,对于水果也是看着别人吃的,可还有的大夫说糖尿病可以吃水果、采用互换法,但那个糖尿病患者“感冒天下之大不为”啊,病人总归是病人吗。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的饮食,大夫嘱托好像要比

第三课 警惕病从口入4

班级:09级四班日期:2011年9月29日 主题:警惕病从口入 主讲人:武秋生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警惕病从口入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还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避免疾病进入我们的身体。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与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关注食品安全,小心病从口入

关注食品安全,小心病从口入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一、导语: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无比幸福的时代,吃的喝的应有尽有,眼花缭乱,请看(图片2),这些零食,你爱吃吗?(让学生自由发言,积极讨论,激发学生兴趣。)这些零食诱人,但也不能乱吃,我们应该《关注食品安全,小心病从口入》。 这些零食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你们知道吗?请看(图片4,看图议论). T:这些多彩多姿的食品来自方方面面,健康美味的食品吃了对身体有益,不健康的食品对身体有害,那么哪些是健康食品,哪些是不健康食品。(请看图片5)。 二、(总结)不健康的食品分为三类: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图片6)(板书) 1、师:什么是垃圾食品?(图片7),请同学们大声读。生活中有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图片8)请学生读。 2、出示图片9,什么是三无食品?,三无食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以及无生产厂家名称。(教师分发一些食品给学生,让学生认真观察食品的外包装,并进行比较),出示图片10,让学生分辨三无产品。 3.出示图片11,认识三无食品的危害。(1)伤肠胃(2)损肝脏(3)危害中枢神经(4)菌落超标

4、出示图片12,认识什么是过期食品。(学生读)分发新鲜水果和腐烂水果,让学生观察,这些食物有何不同?学生进行观察后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像这种开始腐烂有异味颜色不鲜艳的食品就是过期食品,上面有超多有害细菌,不能食用。 5、图片13,认识过期食品的危害:食品过期霉变,食之会中毒。 T:以上我们认识了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那么在我们日 常生活中怎样趋利避害,注意食品卫生呢?(图片20) 三、生活中怎样注意饮食卫生呢?(学生自由发言后出示图片21-27): 1、每天做到早晚刷牙! 2、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3、多喝水按时睡觉 4、不喝生水、少喝饮料 5、生吃瓜果要清洗、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6、在超市购物时要学会看包装袋上面的信息哦! 7、吃饭聚餐是给别人夹菜要用公筷! 8、疫情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护自己。 五、教学反思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六、结语:同学们,生活是万花筒,为了你的健康,我的健康,大家的健康,必须人人关注食品安全,当心病从口入,谢谢大家。

《小心,病从口入》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心,病从口入 华三小洪慧琴 教材分析: 《小心,病从口入》是科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今天吃什么”,旨在让儿童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必需的食物,知道自己的成长需要多种营养,并能初步学习辨别一些有害的食物,了解一些基本的健康常识,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小心,病从口入”从“有害的食品”和“吃的习惯”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辨别有害食物,改正不良饮食习惯,时刻小心“病从口入”。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辨别有害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打招呼)出示长了芽的土豆,问:小朋友,认识老师手中的是什么东西吗?(土豆)它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大家看,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土豆有什么不一样?(长了芽)对了,长了芽的土豆是不可以吃的,因为长了芽的土豆、发青的土豆了都含有一种毒素,吃了会让我们生病的。所以,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心,病从口入。(板书课题) 2、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

玩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我是聪明小医生”,(事先分好几个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为“主治医师”)游戏规则:我们共同会诊,把你们的诊断结果选出来,等一会儿,每一个小组的“主治医生”汇报诊断结果,诊断正确的将会得到一个五角星,得到五角星最多的就会得到“我是聪明小医生”的光荣称号。大家有没有信心? 二、认识有害的食品。 活动一:“我是聪明小医生” 1、课件出示病情一:有一个小朋友在街上吃了一串油炸丸子回家 以后,肚子疼痛难忍,爸爸妈妈连忙把她送到了医院。小医生们,帮忙诊断一下,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会肚子疼?把你们认为正确的答案写下来。 A、没有洗手 B、油反复烧,含有毒物质 2、课件公布生病原因,画五角星。 3、病情二:小刚拿出一块面包看到生产日期是3月10日的,保 质期是15天,小刚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小刚想也没想就三下五除二吞下去了。可是没过多久小刚的肚子就不舒服。请你们帮忙诊断一下,小刚是怎么了。请选出正确答案。 A、面包过期了,有细菌滋生 B、吃的太快了 4、课件公布诊断结果,画五角星。 5、师:那平常我们生活常见的有害食物还有哪些呢?把你知道的 选出来,还可以写屏幕上没有的你所知道的有害的食品。(课件出示)

病从口入

“病从口入”新解 医学上对“病从口入”的解读为,吃了不洁食物或是缘于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身体发病。 不像不洁食品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警惕,因不良习惯而致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更易使人麻痹,待到病症一朝爆发,悔之晚矣。深长思之,人的信仰、思想、作风、行动的蜕化演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现实生活纷繁复杂,仅靠“忌口”,恐难保康健。由此,我们不妨拓展视野,变换思路,将“病从口入”再作新解。若把“口”看做“缺口”、“入口”,“病从口入”又会生出更多新解,摆出诸条表现。 病从“眼”入。见钱眼开,丧失原则;只顾眼前利益,漠视长远利益;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病从“耳”入。听到阿谀之言,心花怒放;听到直言诤言,恼羞成怒;听到小道消息,偏听偏信;听到群众呼声,这耳进,那耳出。 病从“鼻”入。政治敏感不灵,政策嗅觉迟钝;识人交友,善恶不辨,香臭不分。 病从“脑”入。头脑僵化,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只图安逸。 由此看来,口、眼、耳、鼻、脑,也是常受侵害容易致病

的重要关口。以上种种表现,都是亚健康典型“病例”,都与党纪政风相离相悖,都与先进理念相去甚远,都与科学发展格格不入。 翻开一些腐败案例,可以发现,社会上确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你喜吃,就报之以珍馐;你喜酌,就报之以佳酿;你喜捧,就报之以谄媚;你喜舞,就报之以霓裳。一来二往,必落“潜网”,难逃法网。 祸患常积于忽微。对“病从口入”的新解告诫我们,生活越是安逸,越要万分警惕,智勇多困于所溺。一些腐败者的教训警示我们,对待个人嗜好,要眼亮、耳聪、鼻灵、脑清,要自重、自警、自省、自律。 老子曰:“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思是说,只有把毛病当做毛病,不断重视毛病,坚决改正毛病,才能不出毛病。老子的话,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第三课.警惕病从口入

课题:警惕病从口入 授课时间:2014.9.15 教案序号:3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警惕病从口入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还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避免疾病进入我们的身体。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与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准备好自己的文具、玩具。 板书设计: 第三课《警惕病从口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设计意图】: 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

谨防病从口入_精编教案

谨防病从口入 [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谨防病从口入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 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入”有密切关系, 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并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知道“病从口入”的道理, 饮食不卫生会引发许多疾病。 教学方法:讲授、议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授课班级: 07级财会二班 授课时间: 2008年10月6日第一节课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启发诱导: 1、同学们,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喝水, 怎么吃, 怎么喝, 才能吃得健康呢?你知道吗(学生自由发言)? 2、同学到摊贩那儿买东西吃吗?

3、怎样养成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深入学习 (一)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1、吃完东西后, 肚子很不舒服(疼痛、腹泻、呕吐), 请学生谈亲身体验,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 2、什么是变质的食物?指沾有细菌、毒素和虫卵的食物, 食用这些食物就会引起食物中毒。哪些是容易变质的食物(罐头、水果、肉类等)? (二)大家讨论一下路边摊贩哪儿符合以上标准?为什么? (分组讨论、记录, 派代表回答)。 (三)食物中毒的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无力等, 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被污染的食物被食用后, 还可引起痢疾、伤寒、肝炎及寄生虫等传染病。 (四)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分组讨论、记录, 派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吃干净的食物, 腐败、有异味、潰烂不洁的食品和水果不能吃, 餐具清洁, 小摊上的东西不要乱吃, 购买食品要注意。 (五)讨论、引伸:我们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防止病从口入这一关呢?(分组讨论、记录, 派代表回答)。 老师和学生谈论总结出平时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几条: 1、瓜果表皮有很多细菌和寄生虫卵, 有的瓜果表皮还可能沾有农药。因此,

易拉罐对嘴喝 小心病从口入

易拉罐对嘴喝小心病从口入 *导读:易拉罐饮料、易拉罐啤酒,想必大家都喝过,很多人对易拉罐饮料都是直接打开对嘴喝,不过你知道吗这是很不卫生的,平时喝易拉罐饮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易拉罐对嘴喝小心病从口入 易拉罐饮料,易拉罐啤酒,想必大家都喝过吧,很多人对易拉罐饮料都是直接打开嘴对上去就喝,不过最近有关部门进行了一项试验。 结果发现易拉罐表面存在着很多的细菌,直接对嘴喝是很不健康的方式,很不卫生,那么我们平时喝易拉罐医饮料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最简单的就是用吸管。 炎热夏季里,饮料尤其是罐装饮料是许多人的最爱。但近日一条喝易拉罐一定要用吸管的微博,让人们对饮料外包装的卫生情况不免担心起来。

这条微博说,一女子喝易拉罐饮料后因感染细螺旋体病而死亡。尽管不少医学专家都对此进行过解读,表示这是一则谣言,但饮料外包装的卫生状况还是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饮料外包装尤其是与人口直接接触部位的卫生状况到底如何?我们知道,易拉罐在运输和上架售卖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细菌附着在罐体上。 那么在运输、上架、售卖过程中究竟会出现哪些细菌,又是否会致命呢?就此专家做了一组实验。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易拉罐上的细菌情况。 易拉罐上的细菌有多少 分别从大超市、客运站的小超市、早餐摊点、快餐店,以及小饭馆,购回了10种包括易拉罐、塑料瓶、纸杯、玻璃瓶,以

及一次性塑料杯包装的各种饮品进行实验。 实验办法则采取调查中消费者常用的办法:用手抹、用纸擦、用吸管,以及直接喝的方式进行实验。实验1 买回来直接开启发现3种细菌 10种受试样品全部参与了第一组实验实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环境下,用一次性使用拭子对上述10种受试样品的罐体拉环处、与嘴对应的罐体处进行取样;放入37℃培养箱培养24到48小时,然后观察并做鉴定。 实验结果:3号、4号、8号、9号、10号受试样品均为无菌生长。3号和4号是塑料瓶装的拧盖开启方式,说明塑料瓶装的封口处,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受污染。 8号、9号和10号这三种受试样品则全部采用吸管饮用,说明用吸管饮用是安全的。1号、2号、5号、6号均有表皮葡萄球菌,而6号还有肠球菌、不动杆菌,7号则只显示有不动杆菌。

常见疾病预防教案

常见病治防的种类 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 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谨防病从口入

编号:AQ-BH-05229 ( 文档应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谨防病从口入 To prevent diseases from entering the mouth

谨防病从口入 备注:通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活动,实现园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职工安全技能、安全知识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增强,杜绝重特大事故,使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入”有密切关系,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并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知道“病从口入”的道理,饮食不卫生会引发许多疾病。 教学方法:讲授、议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授课班级:07级财会二班 授课时间:2008年10月6日第一节课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启发诱导: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喝水,怎么吃,怎么喝,才能吃得健康呢?你知道吗(学生自由发言)?

2、同学到摊贩那儿买东西吃吗? 3、怎样养成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深入学习 (一)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1、吃完东西后,肚子很不舒服(疼痛、腹泻、呕吐),请学生谈亲身体验,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 2、什么是变质的食物?指沾有细菌、毒素和虫卵的食物,食用这些食物就会引起食物中毒。哪些是容易变质的食物(罐头、水果、肉类等)? (二)大家讨论一下路边摊贩哪儿符合以上标准?为什么? (分组讨论、记录,派代表回答)。 (三)食物中毒的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无力等,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被污染的食物被食用后,还可引起痢疾、伤寒、肝炎及寄生虫等传染病。 (四)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分组讨论、记录,派代表回答)教师小结:吃干净的食物,腐败、有异味、潰烂不洁的食品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