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_西方女性主义_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_李晓光

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_西方女性主义_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_李晓光

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_西方女性主义_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_李晓光
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_西方女性主义_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_李晓光

思想

战线S I X IA N G

ZHANXIAN

2005年第2期第31卷№12,2005V ol131

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

———西方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

李晓光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当代西方出现的所谓“后女权主义”并不意味着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终结,而是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转型。后现代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对传统理论的宏大叙事提出了质疑,精神分析法对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成为了传统女性主义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妇女解放问题的补充。20世纪90年代的酷儿(Q ueer)理论以及赛伯女性主义(Cyberfeminism)理论的提出,则是对传统的规范性形态的破译。

关键词:女权主义;后女权主义;理论转型

中图分类号:C913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78X(2005)02-0009-04 3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女性主义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社会运动,它极大地改变了妇女的期望和生活,也影响了男性对妇女生活的看法和对待妇女的方式。可以说,没有其他的社会运动像女性主义运动这样,如此迅速地革命化,并进而深入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1](P185)女性主义者们从最初的关注妇女压迫的根本决定因素,诸如妇女的压迫主要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家庭之中、在生产领域还是在生育领域、在性关系还是母职履行中,是诉诸于经济结构还是文化表现等,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分析妇女受压迫的原因,诸如父权制、剥削经济制度或是家庭和工作场所之间的结构关系,从坚持自然或是生物性的论断、捍卫现存的性别安排,到取而代之的强调社会和环境因素,探讨社会性别差异,“女性主义已经从宏大理论转向了本土研究,从父权制的跨文化分析到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复杂的历史交互作用,从女性身份的观念或是妇女利益转向女性身份的不稳定性,以及妇女需要或是关注的积极的创造和再创造。”这样的一种转向主要是通过三个关键性的因素推动的,“第一,黑人妇女对白人女性主义的种族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假设的持续、有力的批判影响;第二,性别差异日益被看作是更具可变的、更积极的特征;第三,女性主义对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接受和发展。”[2](P4-6)但是,当代女性主义并没有完全从平等、解放运动的现代主义历史中逃脱出来,而是走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夹缝中。一方面,女性主义继承了作为现代主义遗产的启蒙思想,另一方面又对启蒙思想的基本假设中所包含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进行了挑战而与后现代主义结成同盟。因为现代主义的批判并没有降低形成女性主义政治雄心的新的基础的重要性,女性主义在强调具体和差异的过程中遭遇了基于身份的政治学价值观的限制。当代女性主义面临的战略性问题是:一方面更丰富地理解异质性和差异性,一方面继续解决赋予女性主义以意义的联合、联盟和共同性。女性主义这种处境最明显地表现在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的境遇中。

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女权主义

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 nr de Beauvior)、解构主义者雅克?德里达(J acques Derrida)以及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 acques Lacan)那里获得的理论启发。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

3收稿日期:2004-05-16

作者简介:李晓光(196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哲学研究。

者首先接受了波伏娃的“他者”思想,但是做了另外的诠释。她们认为,妇女是他者,但是这样的他者具有种种优越性,没有必要去超越。因为“他者的处境可以使妇女退避三舍,从而批评主流文化力求强加给每个人、包括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在这里是妇女的社会规范、价值和实践。他者性与压迫、劣等的种种联系而言,其意义远远超过压迫、劣等的社会处境。他者性也可以是一种存在方式、思想方式和讲述方式,它使开放、多重性、多样性和差异成为可能。”[3](P288)而解构主义者的观点能够引起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者的注意,主要在于解构主义者相信“既不存在自我身份,也不存在真理;我们生活和语言中的秩序,都是被强加的结构。”同时,德里达和拉康还多次提到“语言将‘女性气质’排除在外的情况。”[3](P289)因此,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者提出:女人、他者陷入了语言和现实之间的空虚,现在应该是把她从这种空虚中拿出来加以讨论的时候了。

但是,正如罗斯玛丽?帕特南?童所说,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之间是一种颇不稳定的关系。女性主义认为后现代主义仍然是男性中心主义的,而且在政治上过于天真;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女性主义理论并未摆脱本质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者曾攻击女性主义理论。而对于试图基于二者社会批判的交叉点、结合二者优势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一些批评家却抱着拒绝的态度,认为它是所谓“学院派的女性主义”,远离妇女运动,孤芳自赏,在精神的花园里享受思维的乐趣。因此,也不承认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另一些批评家认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错误是在所谓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论中、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辩论中都站错了立场。所谓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论论题是:妇女和男人在本质上相同还是不同?所谓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辩论的论题是:妇女的“本性”是“可塑的”———性情不定的、不断变化的,还是“固定的”———恒常的、不可改变的?社会性别是生理性别的有机派生物还是文化任意强加给生理性别的?可以说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是差异女性主义者。她们认为妇女和男人不一样,妇女有着自己独特的身体、生育节奏和性器官。对于男女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异,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并不想放弃,她们认为妇女想要的是和男人一样的自由,自己建构作为独特的妇女自己。同时,大多数后现代女性主义者都拒绝把自己归到所谓“本质主义”者之列,即认为社会性别是文化建构的结果,不同于生理性别;没有什么不可改变的妇女“本性”。妇女可以是“不女性的”(unfeminine),男人也可以是“不男性的”(unmasculine)。[3](P301)随着二者对对方批判过程中的不断交融与互补,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同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性主义之间的争执正在缓和。那些赞同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者现在承认,“我们不需要‘断然否定……大量的历史叙事,也无需背弃对社会宏观结构的分析’。换句话说,我们无需放弃女权主义理论。”同时,后现代主义者也认为“这些理论不仅要对特定的历史和语境做出回应,也要对阶级、种族、性别等因素造成的变数和差异有所反应。”[4](P279-280)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女权主义

除了在多元化社会思潮中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对传统理论的宏大叙事提出质疑,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也成为对传统女性主义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妇女解放问题的补充。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Psychoanalytic feminism)的主要论点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深藏在妇女的精神内部。与自由女性主义基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寻找妇女受压迫的解决方案不同,与激进女性主义基于人类的生育角色、生育实践对妇女压迫问题的解释也不一样,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者认为,妇女行为方式的深刻根源在于妇女的精神、心理层面。他们关注受压迫妇女的性角色,认为压迫妇女的根源深藏在妇女的精神内部。依据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概念,如俄狄蒲斯情结等,提出社会性别不平等产生于人的一系列早期的童年经验。这些经验使得男人和女人各自把他们看作具有男人气质和女人气质,而且造成了父权制社会的男性气质优于女性气质的观念。

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女性主义者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加以批判。比如激进女性主义的代表凯特?米利特集中批判了精神分析理论中固有的生物决定论,以及其中固有的男性偏见,质疑精神分析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确信人的性心理的成长是由生理决定的;激进女性主义另一代表舒拉米斯?费尔斯通谴责了弗洛伊德没有严肃认真地思考导致人的心理失调的多种社会起因。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著名人物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分析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妇女观,认为弗洛伊德所谓的“恋父情结”,是他依照男性模式得出的“恋母情结”炮制出来的,他假定了女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身体不健全的人。因此,波伏娃批判了弗洛伊德以男性为中心的、把妇女的生理、心理和处境归结为“性”的“性一元论”。

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种批判遭到了新女性主义的挑战。正如盖尔?鲁宾(G ayle Ru2 bin)曾对此做出的总结,“在某种程度上,(弗洛伊德)理论对女性的从属处境起到了文饰的作用,(因此女权主义者的)批判是合理的。但换个角度来看,弗洛伊德理论又描述了女性是如何陷入依从境地的,那么批判就是不正确的了。”因为,“弗洛伊德理论描述了男性生殖器文化如何驯化了妇女,以及这种驯化对妇女所造成的种种影响。”“精神分析学说在这方面是独一无二的。”[5](P147)著名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心理学家朱丽叶?米切尔(J uliet Mitchell)在其文章《精神分析学与女性主义》(Psychoanalysis and Feminism)中认可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女性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前俄狄蒲斯阶段的重要性,认为贬低妇女的亲属关系体制是父权制社会的主导意识,弗洛伊德所描述的就是人逐步获得

这种意识的过程。而鲁宾本人在其著名的文章《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The Traffic in Wo men2Notes o n t he“Political Eco no my”of Sex)中专门探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她超越了米切尔。鲁宾认为,“精神分析学包含了一套理解男人、女人以及性欲的独特概念,它是关于人类社会性欲的理论。”[5](P48)“弗洛伊德绝不像有些人认为的是一个完全的生物决定论者。他反复强调,所有成人的性欲都是心理发展而不是生物发展的结果。但是他的著述常常模棱两可,他的措辞为生物决定论解释留有不少余地。”[5] (P50)女性主义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南茜?乔多罗(Nancy Chodo row)的《母职再生产》(The Rep ro2 ductio n of Mot hering)则是从女性角度诠释弗洛伊德理论的最重要著作。乔多罗的主要论点是:“家庭心理动力,尤其是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对象—关系’促使两种社会性别人格定型。这两种社会性别的特点———男人行动独立,相对不受情感影响;而女人则互相依赖而且容易情绪波动———为男人和女人接受各自在社会和经济中的角色作好了准备。男人的特点使他们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发挥作用;而女人的特性有利于她们发挥再生产,特别是母职再生产的职能。”[4](P152)

女性主义者从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男权模式的批判到从女权的角度诠释其理论,使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成为女性主义者分析妇女所受压迫的有力工具。

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雅克?拉康(J acques Lacan)发起了一场所谓“回归弗洛伊德”运动。但是拉康又不是一种完全的“回归”,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结构主义的符号学结合起来。符号学是研究语言的意指、符码和结构的学科。拉康提出的著名论断是:潜意识如同语言一样是被建构起来的,他以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模式来解释这个论断,从而取代了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的模式。拉康把婴儿期的发展分为想象阶段和镜像阶段,在想象阶段,婴儿相信他是母亲的一部分,他还不能理解他与母亲的差异;而在镜像阶段,婴儿开始获得语言,形成自我,认识到差异,这种差异意味着与母亲的脱离,而这种脱离的出现又在于父亲以符号方式的出现,即阳具(p halloy)代表了父亲的法则(Law of t he Fat her),潜意识与语言联系在一起,构成女性主义所认为的拉康阳具中心主义(p hallocent rism)。女性主义指出,拉康的阳具中心主义表明了在父权制结构中男人和女人是怎样被建构的。在其心理分析模式中,女人只不过是性幻想的产物,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女人被排除在阳具体系之外,她与现实的关系也就变得更重要了。

酷儿理论及赛伯女性主义/女权主义

如果说后现代女性主义以及当代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还是在做着把传统女性主义理论从宏大叙事转

向微小事件研究、从宏观领域转向微观研究的努力的话,20世纪90年代的酷儿(Q ueer)理论以及赛伯女性主义(Cyberfeminism)则可以说是对传统的规范性形态的破解和破译。

“‘酷儿’不是指同性恋主体解放运动的宏大叙事。”“相反,它质疑一切使性欲规范化的通行方案。”所谓性的规范观念也不仅指传统的、为人们所接受的异性恋文化,还“包括同性恋者出于传统观念对规范保守的渴望,‘酷儿’现在被看作一个瞬态的术语而与任何形态的性‘规范化’相对。”[6](P102)就后现代主义而言,“重构的酷儿主体向提出性别生物学界定的主体性理解发出了挑战,这种理解是以生物学的性别界定为本质的。”所谓“生物学的性别界定”即认为同性恋者源于独特的生物学上的同性的性欲,而在“酷儿”理论看来,同性恋的性欲“表现出一种对多态的性形态和性幻想的渴望,这些不是出于那种源于强制性认同的对女性主体规范、控制和组织的需要。”[6](P103)

赛伯女性主义对数字化的信息革命和人工智能都持积极的态度,并认为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的,还是精神分析的方法论,其阶级、性别、种族的话语都在被技术的进步改变着,甚至可以说技术正在彻底地建构世界。但是女人由于缺少教育和技能训练却没有学会并参与到对这些技术的控制之中。因此,女权主义者现在必须学会破解的是被称之为“赛伯格”(Cyborg)的主体存在。而“赛伯格”不同于一些早期的自动装置,也不同于机器人,而“是通过化学药品、仿生修复和神经系统移植而得到加强的人类主体。”[6](P136)“是一种拆分而又重组的存在,是一种后现代的聚合性而又个人化的自我,是女权主义者现在必须学会破译的自我。”“赛伯格既是动物又是机器;既是虚构的又是社会实存。赛伯格打破了传统人文主义藩篱:人与动物、人与机器、有形的和无形的。它是‘父权制、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私生子’。”[6](P140)

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还需要进一步考虑的是:在这个号称“终结者”的时代,是否跟着《男性的终结》[7](P76)也会有女性的终结呢?正如“终结者丛书”的译者所言,西方学界在20世纪60年代流行“转向”,从罗蒂“语言的转向”开始,纷至沓来的有:“解释的转向”、“文化的转向”、“批判的转向”等;与此同时“后……”的语言标签也开始比比皆是:“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后福特主义”等。而现在“终结”的理论又铺天盖地而来,什么“历史的终结”、“教育的终结”、“哲学的终结”、“艺术的终结”等等。女性主义从女性研究转向性别研究,从反对男性中心主义到与后现代主义结成同盟,到“后女性主义”的登场。在今天社会经济和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研究还能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女性主义的主张是否已经过时了、是否也面临着一种“终结”呢?英国学者罗莎琳德?科沃德(C oward R osalind)的文章“我

们需要一个新的女性主义吗?”(Do We Need a New Feminism?)就是这种观点的反映。科沃德通过对当今西方国家妇女工作变化的分析,指出:尽管大多数女性主义学者坚持认为,妇女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受到某些不公平待遇,处于社会的劣势,但是,经济的发展为妇女提供了适合她们的工作方式,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妇女从事专业工作,他们所得的收入都较从前有很大提高。因此,旧的女性主义仍然坚持用男权模式来解释性别同社会关系的变化的思想,已经被认为是一种陈旧的说教,应该成为一种过时了的观念而被摒弃。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现实,我们或许需要一个新的女性主义。因为在科沃德看来,在今天的社会,家庭关系、劳动分工、社会民主都不可能再接受男性主导的观念以及性别歧视的状况,妇女已经在享受着女性主义已取得的成果。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说,女性主义的某些目标应该是永远都不过时的,诸如性别之间的公正和平等。因此,作为致力于提高妇女地位、为妇女获得解放而一直做努力的女性主义,应该继续为处于现代社会中妇女的发展和进步,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前进,勇敢地应对挑战。一个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或是“妇女研究”,一个两性共同参与的、既包括对女性也包括对男性的研究,一个强调对于“社会性别”关系分析的研究将获得极大地发展,为妇女、也为社会做出贡献。

[1](P188-191)

因此,当代西方出现的所谓“后女权主义”并非意味着女权主义的终结,而指的是女权主义理论的转型。通常认为女权主义向后女权主义的过渡是以发生在1968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法国巴黎的精神分析与政治组织的成员高举“打倒女权主义”的标语在全市游行的事件为标志的。但“打倒女权主义”仅仅指反对“女权主义”这一术语,并不意味着也反对妇女运动,而是仍然支持妇女运动。就理论发展而言,后女权主义主要是受到20世纪的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理论以及精神分析学说等思潮的影响,一方面开始质疑女权主义所运用的指涉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词语“女性气质的”(feminine)和“男性气

质的”(masculine)以及表示生理方面性别身份的词语“女性的”(female)和“男性的”(male),另一方面是对父权制话语进行解构而发展起来的。就这一角度而言,上文所谈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以及精神分析女性主义都属于后女权主义的范畴。需要说明的是,女权主义和后女权主义从来都不是、也将不会成为鲜明对立的意识形态,只是相比较女权主义,后女权主义更鼓励妇女去考察“体现在性主体建构中的复杂性”,“而只能看作一个多面性话语发展进程的特征描述,这一话语从前是,以后也是,寻求女性的授权。”[6](P169)这种“多面性”、“复杂性”又正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映现。

总之,西方女性主义虽然以追求男女平等为宗旨,但从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从来就不是一个有着严密思想体系的统一体,它是在西方特定的经济、政治、历史和文化的社会背景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西方国家浓厚的本土性。因此,要认识西方女性主义,就需要把其理论和实践都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去考察;同时,由于是一种“特定”物,西方女性主义有着其时代的、个人的以及理论的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以获得无限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霓1西方女性学[M]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Edited by Michele Barrette and Ann Phillips.Destabilizing Theory2Con2

temporary Feminist Debates Introduction[C].Californi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3]〔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艾晓明等

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M].赵育春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王 政,杜芳琴1社会性别研究选译[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

1998.

[6]〔英〕索菲亚?孚卡.后女权主义[M].王 丽译1北京:文化艺

术出版社,2003.

[7]〔英〕约翰?麦克因斯1男性的终结[M].黄菡,周丽华译.南

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肖芒)

From Feminism to Post2Feminism:

The Theoretical T ransformation of Western Feminism

L I X iao2gu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Law,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The contemporary“post2feminism”in the West does not mean the end of feminism but the theoretical transformation of feminism.The post2feminism doubts about the grand narrative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y while the psy2 cho2analytic study of feminism becomes the supplement to the micro-analysis of the women’s emancipation in the tradi2 tional theory of feminism.Queer Theory and Cyber2feminism which appeared in the1990s ar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form of standardization.

K ey w ords:feminism;post2feminism;theoretical transformation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

MOUNTAIN FLOWERS 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写作都是女权主义的,但许多女性主义文本反映了女权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在文学批评界,传统的文学批评因为倾向于以男性经验为基础进行普遍性的阐述而受到攻击。传统批评方式认为文学经典作品表达永恒不变的真理,而这种真理不受性别等世俗问题的影响。女权主义者则认为,这种批评方法拒绝承认经典文学作品常常推崇男性价值观和利益,从而使得男性偏见制度化和机构化,女性主义者因此必须提高女性对于性压迫这一事实的觉悟。这一时期的开拓性文学批评作品《性政治》选用了男性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性政治分析的依据,披露了在文学这种父权意识文化产物中的性别偏见和性暴力,解构了经典文学作品中被贬损的女性角色塑造。女权主义者力图通过提倡对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评价来唤醒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再认识。第二次浪潮中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在揭露文学作品中父权偏见的同时,还努力挖掘和定义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包括寻找和再版那些被湮没被遗忘的女性作家及作品,以及对于女性生活、创造力、风格、体裁、主题、形象等性质的重新定义。随着性别意识的不断加深,女权主义者大力提倡一种抵抗性阅读,其目的在于揭露女性是如何被迫去认同文本中压迫女性的性别偏见的,并且培养一种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拒绝与自己的压迫者合作的女性读者。这种观点在朱迪丝?菲特利(Judith Fetterley)的作品《抗拒性读者》(The Resisting Reader,1976)中得到极为充分的表达。 女性主义质询在人类社会中,妇女为什么总是扮演从属于男性的角色。它关注在历史中妇女的生活是怎样变化的,探讨女性的经验与男性的有什么不同,不管是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本体论或者心理差异的结果,还是作为历史印迹和社会结构的结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女性创作的文学是怎样表达或表现女性生活与体验的特点的。它也研究男性主宰的法则,以了解男性是怎样运用文化来推进他们对女性的主宰的。 从总体上讲,女性主义有一个漫长的政治史,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至少在英美发展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力量。照玛丽?伊格尔顿(Mary Eagleton)的说法,弗吉妮娅?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她本人也成了某些论争展开的场地;伍尔夫的两个关键文本对女性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n,1929)和《三个畿尼》(Three Guineas, 1938)。她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女性与男性相比在物质上的不利,第一本书集中讨论女性文学生产的历史与社会语境;而第二本则讨论男性权力与职业(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之间的关系。 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还争论说,女性写作理应发掘女性经验,而不应该只是对两性经验的比较和对照。因此,这篇文章成为探讨女性写作传统可能性的一个早期宣言。伍尔夫对女性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她认识到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建构,能够受到挑战和发生形变。她拒绝“女性主义”意识,要求自己的女性性(femi-ninity)处于无意识状态:“像女人那样写,但是像一个忘记自己是女人的一个女人”(伍尔夫),她挪用了布鲁姆伯里文人圈子里“双 性同体”(androgyny)的性伦理,希望在“男性”的自我实现与“女性的”自我消灭之间实现一种平衡。在这一点上,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特别是伊莱恩?肖沃尔特认为伍尔夫在两性冲突中采取了一种被动的撤退立场,但托里尔?莫娃(Toril Moi)则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她认为这是伍尔夫的一种策略。莫娃借取了克里斯蒂娃把女性主义与先锋派写作结合在一起的观点,提出伍尔夫的兴趣并不在男性与女性写作的平衡上,而在固定的性别身份的彻底移置上,她在自己的现代主义小说中打散了那些固定的观点,从而拆解了本质主义的性别观。 莫娃争论说,伍尔夫反对的只是那种颠倒了大男子沙文主义的女性主义,她对女性写作的独特性有十分清醒的意识。她认为,女性写的之所以与男性写的不同,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心理上与男人不同,而是因为她们在社会地位上与男人不同。因此,她要写作女性经验的意图就是要发现描写女性生活受到限制的语言表达形式,她相信,当女性最终获得了与男性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之后,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了。 照哈姆(Maggie Humm)的说法,波伏娃及其《第二性》则成为“第一潮”女性主义的终结。《第二性》显然充塞着第一潮阶段的“物质主义”,但它也认识到两性之间在利益上有广大的不同,并严厉抨击男人在生理、心理与经济上对女人的歧视,从而召示了第二潮女性主义的到来。 此书极为清晰地确立了现代女性主义的根本问题。当一个女人试图界定自己时,她开始时一定说“我是一个女人”;而没有一个男人会说“我是一个男人”。这一事实揭示在“男性的”(masculine)与“女性的”(feminine)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对称:男人界定的是人,而不是女人,这种不平衡可以追溯到《旧约》。女人散布在男人中间,没有自己单独的历史,没有自然的团结;她们也不像其他受压迫团体那样结合在一起。女人被铆进了一种与男人不平衡的关系中:他是“一个人”,而她只是这个人的“他者”。男人的主宰巩固了一种屈从的意识形态气候:立法者、牧师、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竭力说明,女人的从属地位是上天的意志,对人世是有利的。按照伍尔夫的说法,女人作为“他者”的假定被女人自己进一步内化了。 波伏娃的著作仔细辨析了性(sex)与性别(gender)的差异,而且看出了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波伏娃)。正是与生理学、心理学、生殖、经济等相关的阐释系统建构了那“另一个人”(男性)的在场。波伏娃对“是一个女性”(being a female)与“被建构成‘一个女人’”(being constructed as‘a woman’)作了重要区分,由此她能够在女人只要求打破她们的客观化处境时彻底摧毁父权制。与其他“第一潮”女性主义者一样,波伏娃要求摆脱生理差异获得自由,她也同样不信任“女性性”,这样她也就与一些当代女性主义者划清了界限,后者更多地强调女性身体与无意识的重要性。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李丽琴 154

女权主义-开题报告

女权主义-开题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院(系)名称外国语学院 专业名称英语 年级2008级 学生姓名王萌 学号2008212611 指导教师姓名方幸福 论文选题类型师范类专业研究 填表时间: 2012 年 3 月 18 日

填表说明 1.本科生原则上应于第七学期结束之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和开题工作。 2.本表由学生在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开题指导并修改后填写。指导教师在学生填写后,应在本表相应栏目里填写确认性意见。本表最后由院(系)盖章备案保存。 3.学生应执行本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不得作实质性改变。学生须在所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参加答辩。 4.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要求请参阅《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和《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规范》。 5.论文选题类型分为四类即:师范类专业研究;师范类教育研究;非师范类基础研究;非师范类应用研究。 6.本表由教务处统一印制发放。学生可用蓝色或黑色水笔认真填写,做到填写整洁、正确,也可用电子表格填写,该表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

拟选题目为黑人男性申辩 ---《紫色》中黑人男性的妇女主义解读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自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出版以来,对其中黑人男性形象,批评界一直争论不已;批判声此起彼伏,赞同者却寥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艾丽丝?沃克首次提出“妇女主义”的观点,以区别于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妇女主义”以整个黑人民族的解放为目标,不仅仅局限于黑人女性。“妇女主义”并不排斥男性,对黑人男性的精神发展给予同样关注。因此,从“妇女主义”去重新诠释其中的黑人男性形象会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艾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 意义:重新解读男人形象,纠正以往批评界中的偏见,唤起人们对黑人男性的关注 选题的研究现状 当今对《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大体分两派,主流是否定批评,还有少部分评论家对其持积极态度,但他们的出发点是“转变成长”,认为黑人男性可以经过自我拯救来重获人性。“妇女主义”发展至今,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在充分发展的“妇女主义”观点下,黑人男性形象又将获得新的解读。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流变及发展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流变及发展 提要: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西方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批判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方法论和认识论,对性别与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得出许多富有启发性的分析成果。但在二十一世纪回顾时,除对她们的智慧与辛勤致敬外,会发现一些理论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烙印,如对性别制度与妇女生活的简单化、普遍化、本质化,及唯经济论对她们视野的束缚等。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与女权主义的日渐融合,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渐渐突破以往的局限,并与其它女权主义流派一起,为女权主义理论的深入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关键词: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作者:王向贤,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助教。 在现今的女性主义学术圈内,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与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经常混用,但细细推敲起来,二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前者比较狭义,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对妇女从属地位及解放路线的论述,这实质上是国内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或妇联所称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后者则比较广义,泛指注重从经济社会关系、物质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妇女生活和性别制度的女权主义,在范围上除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外,还包括激进女权主义、精神分析女权主义等。但很多人把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也称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中的许多范畴,如阶级、劳动、意识形态等都是这一流派的关键语汇。还有两者皆用的,如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1]( p29-20,183) [2](p3)。为更准确、更符合国内的习惯且避免歧义,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称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社会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三个称谓中,则选择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包括乌托邦社会主义中的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中的妇女解放理论和当代的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三部分。 第一节乌托邦社会主义中的女权主义(1820s-1840s) 乌托邦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兴起发展于1820年至1840年间,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目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敏感地发现了妇女在社会中受到系统地控制和压迫,畅想了乌托邦社会主义社会中妇女、两性美好的生活蓝图他们(她们,女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如安娜·薇勒、爱玛·马玎等)的观点非常激进,提出男女不平等与家庭、婚姻、政治以及资本主义等各种社会制度相互缠绕,两性的解放必须彻底改变所有传统社会制度。如欧文认为,家庭是男性权力的来,婚姻使女人变成男人的财产,私有制是社会权力的基础等。傅立叶则提出了后来经由马克思而传遍世界的理念: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并且于1837年创造了法文的feminist一词[1] ( p40-44)。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乌托邦社会主义者们的想象力丰富且令人神往,但在他们创立的公社中,妇女依然受到形形色色、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和歧视[1] ( p44)。这种言与行的反差,一方面提醒我们改变人类历史最悠久的制度之一的

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王治河曲跃厚 〖提要〗女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重要阶段,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是发展的最新阶段。这种发展不仅是解构性的,同时也是建设性的。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发展不仅对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是当代西方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一股哲学文化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合流与互动的产物。女权主义在当代西方发展的重要走向之一,是沿着后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解构性的,同时也是建设性的。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域考察后现代主义 和女权主义之间的对话、交融及其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女权主义的历史嬗变 根据美国著名女权主义研究者南希.F.科特 (Nancy F. Cott)的研究,“女权主义”一词大约是在上个世纪初进入英语语汇的。其含义是指妇女社会角色的革命性变革。⑴ 从那时起,女权主义一词开始被大量使用,但究竟什么是女权主义,即使是在女权主义自身那里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较为流行和权威的定义之一,是英国学者戴维 . 米勒 (David Miller) 主编的《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即女权主义是关于一种复杂现象的一般性的一个语词,它关注的是妇女的地位,追求的是妇女的平等,并力图消除妨碍妇女作为个人获得解放和发展的一切障碍。⑵ “女权主义”一词的出现尽管是十分晚近的事情,但女权主义运动则要比这个语词早得多。从历史上看,当代女权主义运动可以追溯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但从思想体系上看,第一代女权主义则出现在19 世纪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哈丽特.泰勒. 密尔 (Harriet Tyler Mill) 和美国的查洛特.P.吉尔曼(Charlotte P. Gilman)。密尔首先注意到,性别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造成的。其解决办法,一是教育,即女性和男性应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获得日后发展的条件;二是立法,即女性和男性平等地参与立法的过程,以确保女性的合法利益。此外,密尔还特别强调男女在生产领域中的平等,认为无论妇女是否有养家的需要,都应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融入社会,进而和男人建立一种伙伴的而非奴役的关系。吉尔曼在其代表作《黄色壁纸》(1892年) 和《妇女与经济》(1898年) 中指出,已婚妇女通过家务劳动或与丈夫的性关系、而非参与社会生产的经济价值或作为母亲和妻子的人的价值来维系自身,乃是造成其被动性和在家庭与社会中价值厥失的重要根源。她们的这种从经济地位切入,进而强调妇女的社会地位的理路,对后来的女权主义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 义女权主义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代女权主义者发韧于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一时期的美国,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和反战运动风起云涌,声势浩大,对女权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例如,1963年, 马丁. 路德. 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在华盛顿特区领导的和平示威及发表的“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一场要求黑人和白人享有同等权利的民权运动,同时也是一场要求妇女和男人享有同等权利的女权运动。这场运动的胜利也使得他在 1964年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63年,美国学者贝蒂. 佛里丹 (Betty Friedan) 的《女性奥秘》一书的出版,在思想上引发了第二代女权主义。如果说第一代女权主义主要是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话,那么第二代女权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它的多样性。就其思想取向而言,我们可以把第二代女权主义区分为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

从女同到女权主义

从女同到女权主义 网络工程 黄海彤 201310223020 《芳子与百合》是日本女导演浜野佐知在2011年拍摄的一部电影作品,讲述了1924年两个日本女子芳子汤浅与宫本百合子的情感纠葛。 1924年,当时芳子担任一个杂志社的编辑。期间,著名的女作家野上弥生子把百合子介绍给她。百合子是一个受欢迎的作家。百合子在17岁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被当时的日本社会誉为难得的奇才。19岁时百合子到美国纽约读书,并嫁给了一个比她年长15岁的前辈学者荒木茂,。芳子与百合子相遇时,他们的结婚生活已经不幸福了。芳子和百合子一相遇就立刻被彼此吸引。芳子公开说:“我像男人一样爱女人。”她们很快建立了热烈的关系,这个关系超越友情,甚于爱情。 一开始我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并不是很懂这个以女同性恋为题材的电影,跟女权主义有什么关系。有人说这个电影其实是喜剧,从头到尾都是笑点,有人说这个电影拍得很生硬,最后二十分钟通过芳子和百合子的信件把女权主义强行植入。然而,随着我对女同和女权主义的认识和深入了解,我驳回了最初的观点。 女权主义者不都是女同性恋,但在女性权利的实践意义上,可以说女同性恋都是女权主义者。而与非女权主义者对比,女权主义者成为女同性恋的概率也要高很多。有些女权主义者认为女同性恋是女权主义的激进形态,有些女同性恋者认为女权主义是女同性恋者必然的内在自觉。在女权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女同性恋群体受到启发,也开始了自己的理论建设和政治运动。女权主义是女同性恋的更多元化,女同性恋则是女权主义的其中一种表现。所以,女同性恋与女权主义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而在当下中国,女权主义者和女同性恋者都有一个共点,都被视为边缘化乃至异端的存在。因此,有人害怕甚至歧视女同性恋和女权主义者,但这是源于误解和恐惧。 女权主义的基本共识可以总结为三条:第一,同意既有的主流社会仍是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第二,同意既有的性别不平等应该被改变;第三,特别重视妇女的经验、需求和价值。在这三个基本共识之上,女权主义是一大组差异纷纭、各有侧重并且不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统称。文化、种族、阶级、性倾向等视角的加入更丰富了女权主义的多元性。不过有一点或许始终没有变化,那就是来自妇女这个差异共同体的心声,是女权主义运动最宝贵的思想源泉。由男性铸造的社会将女性视为低下的:她只能通过挑战和改变男性的高等地位的途径来改变自身的低下地位。历史上有许多向统治集团挑战的革命,但是只有女权主义是向男权制本身挑战的。女权主义并不想将特权抢过来据为己有,而是希望消灭一切特权。女权主义的理论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中国当代女权主义刚刚起步,在中国谈女权主义,首先就是要实现男女平等。理解的人越来越多,争取男女平等的也越来越多,而女权主义只是其中一种。因此,不必误解和恐惧女权主义,也不要害怕被贴上女权主义的标签。我们正不安地身处于历史之中,在对另一个世界的追求中,女权主义是不会缺席的一种力量。

女性主义的发展研究综述

女性主义的发展研究综述 著者:曹咏彤 摘要:女性主义又称女权运动、女权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本文综合概述了女性主义的历史、沿革、理论和形式。 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歧视 引言: 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中语言类节目中某些涉及女性的词语成为了网友热烈讨论的对象,并引出“春晚歧视女性”的争议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 历史 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社会兴起,有其特定的背景,当时欧洲社会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在十七世纪前,英国的已婚妇女基本谈不上有何权利,除非丈夫自愿地让给她权利;当丈夫在世时,她的财产和她的人身完全供丈夫享乐;在某些国家,如果丈夫死后没有遗嘱,女子的财产要给丈夫的亲戚,而不给她或她的孩子。 以现代的哲学与社会运动的观点来看,女性主义通常以18世纪的启蒙时代思想家为起源。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著《女权辩护》是19世纪之前少数几篇可以称得上是女性主义的著作之一,她认为女性拥有比男性多上很多的权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更早以前就存在着其他关于两性平等的著作,例如神秘哲学家安里西·哥內留斯·阿格里帕在1529年所著的《关于女性之高贵卓越的演说》。 女性主义在19世纪渐渐转变为组织性的社会运动,因为当时人们越来越相信女性在一个以男性中心的社会中受到不平等对待。女性主义运动根源于西方的进步主义,尤其是19世纪的改革运动中。组织性运动的时间是起于1848年在纽约州色内加瀑布市召开的第一次女权大会。艾米琳·潘克斯特是妇女参政权运动的奠基者之一,她揭露英国社会制度里的性别歧视,并且成立了妇女社会政治联盟。在许多成员微罪遭捕,然后因为《猫捉老鼠法案》而重复进出监牢数次后,她们进行绝食抗议。其强制喂食的结果让这些成员病得很严重,使得当时法律体制的残暴受到社会关注,也因此助长了她们的目的。 现代女性主义有个非常重要的支援因素就是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出版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她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也是美国女性主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贝拉·艾布札格所就读的大学。在米德的书中报告说,查恩布里部落中的女性拥有支配地位,却没有造成任何问题。这本书使得艾布札格那个时代的知识份子相信,欧洲对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观念是非常文化取向的,而并非无可抹灭的天性。 沿革 早期的女性主义者与最初的女性主义运动通常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而1960年之后的女性主义被称为“第二波女性主义”。也有所谓的第三波女性主义,但是女性主义者之间对于其存在必要性、贡献与概念意见不一。这三个“波”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就像海浪般,一个接一个永不间断,后来者运用了前行者的贡献与资源。 妇女解放运动到今天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两性平等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

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缘起 1.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在feminism一词中包含有“女性”与“女权”的双重含义,故又译“女权主义”,随着近现代以争取妇女参政和男女平权的妇女运动而兴起的思想潮流。(王先霈:637)朱刚认为,学术界一度把“feminism”翻译为“女权主义”,这个译法值得商榷。欧美学术界通常用“feminism”泛指一切争取、维护女性权益的活动,其历史跨度延绵数百年,内容非常庞杂,极难准确定义。而中文的“女权”的含义则比较明确,指历史上女性为了获得自身“权益”而进行的努力,其目标明确,颇有声势,涌现过不少知名的女权活动家和积极分子。确切地说,女权主义真正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也称“妇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随着女性权益的逐渐实现,女权运动也基本完成了使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feminism”要求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女性权益。因此,二十世纪初之前的feminism可以成为女权主义,之后则可称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先驱。(朱刚:336) 2.父权时代的妇女处境 在旧石器时代,男女皆以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由于女性十分珍贵及在生育中所承担的角色,且由于男性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性自尊,妇女地位较高,崇拜“母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从大量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女性小雕像可见一斑。虽然纯粹的“母权制”在那一时期是否存在尚有不少争议,但可以肯定,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可找到大量的考古学的证据、生物学的证据、心理学的证据、人类学的证据以及用希腊语、罗马字及希伯来语等记载的诗歌、神话等“书写的证据”。到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三千年,由于频繁的战争、金属及交通工具的运用,男人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由于人口增多、粮食积累、劳动分工及畜牧业的出现而导致奴隶制的发展,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衰落,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与控制的父权社会逐渐形成。(林树明:7-8) 父权制社会的发展摧毁了女性不可复得的伊甸园,并将女性压入社会的底层。在父系社会看似秩序严明的“合法性”社会运行机制中,女性被置于社会配角的地位,并通过对女性的贬抑(女人祸水说、淫乱败国说等)和规范(禁忌、礼仪乃至人身变形如束胸缠脚),从而彻底赢得这场“性别之战”(克里斯蒂娃)。女性作为人类对立的另一元,在物种上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然而在文化语境中却只能作为“先前文明的残片”,作为男性与女性对立的历史败北者和现实异己者,被置入父权制社会的边缘地带。进而通过制定一整套礼法、伦理防范网络,让女性来成全男性壮伟强劲的虚荣,借此平息强大父权社会中男性普遍存在的阉割焦虑(弗洛伊德)。(王岳川:372-373) 3.十九世纪之前的女权主义 评论家在公元五世纪的雅典文学中发现有与男性社会相抗争的女主角。欧洲女权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四、十五世纪之交,当时法国女诗人克里斯汀德比桑(Christine de Pisan)做长诗,批评男性没有按照宫廷礼仪和基督教精神来对待女性,并且分析了敌视女性(misogynist)传统中的种种谬见。十六世纪女权主义的代表要算著名的荷兰学者埃拉斯谟

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历程 2

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历程 女权主义,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定义,即是要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波发生在1840年到1925年间,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事实上,女性要求平等权利的声音要远早于此,在17、18世纪的沙龙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沙龙女主人们开始涉及哲学、思想、甚至政治领域。 沙龙文化的出现为西方女权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场所,沙龙一词最早出现于1664年的法国,在这之前的文艺聚会通常也是以所用的房间来命名,在十七世纪末,这些聚会一般会在卧室中举行(被看做是一种私人会客厅),这种集会出现在十七世纪上半叶受过教育的女子中。是信息、思想交流和进行学术讨论的场所,是酝酿革命的场所。 女权的突出表现首先在写作上。女性话语权的首次出现并不在沙龙中,中世纪时已能见到一些知识女性站在女性的立场上进行写作,但是在沙龙中,更多的沙龙女主人参与写作领域,并同男人们进行文 学上的争锋。她们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代表了她们自身对女性的看法和对女权主义的追求。所取得的成就及给后世留下的宝贵财富,为人类文明史增光添彩。我们从许多沙龙女主人文学作品里的女性形象中,也可以看到她们对女权主义的追求。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德!丝达埃夫人在其小说《代尔菲内》中塑造了一个坚强、勇敢、充满热情的女性形象。代尔菲内被拿破仑认为是反社会的、危险的人物,她不

仅关注诸如离婚(拿破仑认为是非道德的)等社会问题,而且公开谈 论政治问题。德!丝达埃夫人坚持认为,由代尔菲内所代表的女性,值得我们同情并有权追求个人完善。她认为,她们的困境源自社会的束缚,社会对她们追求独立的行为进行惩罚。与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对比,尽管在骑士文学中妇女被高捧成抒发款款深情的对象然而却并未被赋予其任何有支配能力的个人地位。其任何有支配能力骑士文学中的女性是被讴歌、被恭维的对象,但是自身却没有任何个人追求,她们的存在只是作为一种客体,缺少作为主体的积极性,而在德!丝达埃夫人的小说中,女性完全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她们的幸 福追求体现了作者内心突破的渴望。沙龙中相对宽松的环境及17、18世纪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女人从事写作成为一种可能,她们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表现于作品中,体现了她们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话语权的要求,但因传统男权社会的长期影响,又使她们以这样一种 隐藏的形式表现出来。尽管在这一点上,沙龙女主人受到后来女权主义者的批评,但是我们应对她们自身思想的突破和女性观点的表达予以肯定,没有她们的勇敢尝试,就不会有后来轰轰烈烈的、大的、大规模的女权主义运动。规模的女权主义运动。 女权主义在女性追求幸福上更进一步发展。地方女人们最初建立沙龙的目的,是为了自身教育的需要,体现了女性对教育权的追求。 17、18世纪,法国女性并不能接受同男人一样的教育,除了教会外,类似大学、学院一样的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是向女性关闭的。很多开办沙龙的女性,最初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她们在沙龙中,通过与同

女权主义对英语的影响

:性别歧视是英语及其它许多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近数十年来越来越引起女权主义者的不满和抗争,也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剖析,探讨了女权运动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影响,论述了女权主义者为争取妇女的平等地位所做出的贡献。 1英语语言文化中的性别歧视 1 . 1男尊女卑的宗教思想 在英语国家,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偏见长期存在,这与英语国家社会长期处在父权制的统治之下密切相关。在基督教盛行的英美社会中,女性从属地位更是从“ 精神法典” 角度被固定下来。在《圣经》的创世篇中,上帝首先创造了男性———亚当,亚当从此便被看成是“ 人类的始祖” 。动物与女人是作为男人的帮手被创造出来。上帝把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生物的命名权交给了亚当,从此,用语言符号来界定各种植物、动物等的权力便落在了男人的手中。上帝创造性别的手段也很奇特:他在亚当熟睡后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创造出了夏娃。既然女性是男性的骨中骨、肉中肉,既然她只是作为男人的帮手来到这个世界上,那么她对男性的从属似乎便成了上帝的意志。英语中泛指人时可用he或man而不用woman,专指性别的词被称为Adam2rib words,也是从这里来的。两百多年前,托马斯?杰佛逊( Thomas Jeffers on)在《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 on of I ndependence)中写道:“We hold thesetruths t o be self2 evident, that allmen are created equal . . . ” ,毫无疑问,这里的men泛指所有的人,包括men和women。这种状况表明男性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忽略了女性角色的存在。 1 . 2英语语义变化中的性别歧视 man与woman语义的发展也不对称。man可指“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或“ 重要人物” ,而对应的woman则不具有。man在使用中含有“ 勇气” 、“坚强的毅力” 、“控制” 、“主宰”之意,这在动词化的man中尤为明显。如:①Well, Imustman it out . ( t o bear up manfully)②Happy is your soul if Christ man the house . . . and com2mand it .Collins English Dicti onary在对woman解释时没有一条释义可以表明woman具有“ 重要人物” 之意。往往提起woman,就一定“ 缺乏勇气” ,“胆小如鼠” 。在英语中woman不仅可指“ 女佣人” 和“情妇” ,甚至可指“妓女”(woman of thestreet)。这种语义的贬义化也发生在其他与男性相对应的性别词上。例如:①king国王; queen王后;在男性同性恋中扮演性别角色的同性恋者(male homosexualwho acts like a woman)②master男主人;mistress女主人;情妇③mister先生;madame女士;鸨母指代女性性别的词在其语义上的发展上逐渐染上淫秽或其他消极语义,而指代男性性别的词却没有沿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例子在英语中十分常见,再以mother为例:mother虽具有“母亲” 这一高尚的语义,却也没有避免贬义化。Mother可用来指“下层社会的上了年纪的妇女” ,而Shakes peare 《李尔王》中Mother成了“ 歇斯底里” ( hysteria)的代名词。如Oh how thisMother s wels up t oward my heart! 在英语中还保存着习语“the fits of the mother” 。尽管男人似乎比女人更易发脾气。另一方面,相反, father仍然保留“ 父亲”的尊严,还可用来指“ 有社会地位的长者” 。[ 2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语义的变化中,它也表现在词的选择和搭配之中。在英语中有些词可以去形容男子,对女人则不行,有一些专门的词去修饰女人,而它们无不带有歧视的意义。如:强有力的男人可用charismatic (具有超凡魄力的)修饰,对强有力的女人则用另外一词“domineering (盛气凌人的) ” ;固执的男人用的是strong willed (意志坚强的) ,固执的女人则用“stubborn (执拗的) ” ;幽默的男人用的是“witty (机智的) ” ,对女人则说“sarcastic (好挖苦人的) ” ;爱唠叨的男人用“articulate (表达力强的) ” ,对女人用“garrul ous” (喋喋不休的)。语言不仅反映人们的社会观念及成见,而且还传播、记录这种观点和成见。在历史上,社会地位、身份显赫的都是男人。干比较低劣工作的都是女人。p r ofessi onal的词义演变说明了这一点。当它与不同的性别连用时,语义也不同。①He is a p r o .他是专业人员。(p r ofessi onal)She is a p r o .她是妓女。(p rostitute)这种同义语义场中的性别用词多为贬义。还可以从以下数例中得到证实。②He is a tramp.他是个

中国的女权主义

其实近两年关于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伸张,现代女性做得确实够多、也确实不错。曾经轰动一时的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xx的女权主义 中国的女权主义,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一种女性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男女平等是女权主义最基本的目标,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女性还要注重自我的价值表现,展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为社会各阶层女性的思想与行为解放而努力,要将全世界妇女的利益放在同一个起点,协助官方处理女性主义面临的问题。 构建xx特色女权理论 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阶段不同于西方,不能用西方语境中的术语和理论直接和中国对应,关于女权主义,同样有一个中国化的问题。在中国语境下,可以有女权,也可以强调尊重女权,但不可以上升为女权主义,因为中国的思维模式中,女权主义是和男权主义对应的,男权主义不对,女权主义同样不对。真正和谐的男女关系是有区别的平等,有些事情侧重于男人更好,有些事情侧重于女人更好,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平等,因为男女的确存在区别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西方的思维中,往往采用矫枉过正的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然后发现问题再纠正问题。 女权主义哲学概括起来,对各类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和对各种成功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十大方面: 1.女性境遇的考察,女权主义发现,女性在社会地下的地位和悲惨境遇,不是男性统治者所说的那样,不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女性的性别,或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角色等,都是社会不平的的现实给与的.女性是被构造的,没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 2.女性存在的缺失,在研究中,人们发现,女性遍布存在于这个社会里,他们只是非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者和屈从者;女性非存在的状态是社会男性强权统治和不合理的历史造成的,表现力人类整体的存在的缺失。

西方女权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历程的启示 西方女权主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女权主义(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第一代,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1789年10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群巴黎妇女进军凡尔赛,向国民议会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权,揭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1790年法国女剧作家高尔日发表了《妇女权利宣言》,提出17条有关妇女权利的要求。宣言后来成为女权运动的纲领性文件。1792年,英国女作家M.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为女权辩护》一书,提出妇女应当在教育、就业和政治方面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待遇。19世纪中叶,女权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直至1920年,美国通过法案,保障女性享有选举权。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目标明确,妇女要求与男子有相同的经济、政治权力;以行动、实践为主,侧重于推动立法。最为典型的是拉拉.蔡特金领导的妇女同工同酬运动与各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一系列运动。这一阶段奠定了女权运动的奋斗目标,也形成了女权运动是一场社会实践运动的基调。教育、就业及政治权利的诉求归根结底是最求女性追求平等的社会角色地位,而不健全、非理性的劳动力市场是女权运动的最大障碍。可以说,把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地位视为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就是这一阶段形成的。尽管其后女权主义思想理论有了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环境背景也在不断变化,但是这种观念还是在女权主义者中根深蒂固。 第二代女权主义(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女权主义,这一阶段是女权主义在西方最重要的阶段。女权主义者发现,尽管女性在政治经济领域争取平等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果,但是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例如,得到选举权的妇女群体在政治依然处于从属地位,同工同酬、平等就业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职业隔离与职业发展前景不佳的问题凸现。这种矛盾的情况促使女权主义者向纵深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女权主义理论,主要有三派: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朱丽叶忒.米切尔,她最著名的“提出女性主义的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就明白地亮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号。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主要是从经济和阶级斗争方面要求妇女和男性的平等,他们所重视的是妇女的经济地位与物质生活。虽然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重要理论渊源。把无交换价值、无报酬的家庭劳动视为阶级压迫,积极地投身社会的生产劳动。在重视生产经济领域的问题上,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是第一代女权主义的直接继承者。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为19世纪英国的米尔、当代美国的傅瑞丹。米尔是英国十九世纪自由主义健将,他在他的代表作——《女性的屈服》一书中,集中地阐述了他的女性权益的观点。米尔指出法律的不平等使得婚姻制度里的婚姻关系犹如主人与奴隶的关系。现代社会就是人们有迁徙的自由、选择职业的自由,以及改善生活的机会。但是对已婚妇女而言,她却没有这些现代男人享有的自由。傅瑞丹继承了18世纪以来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同时又更加强调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参与。因此,傅瑞丹在其名著《女性迷思》一书中,首先对女性的家庭角色展开锐利的解析与批评。傅瑞丹指出父权社会的文化机制竭尽所能地塑造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形象,使得女性把自己的一生寄托于家庭与婚姻关系。然而这个理想形象,只是个迷思。为了发挥自我潜能,妇女必须和男性一样从事公共领域的活动。故此,傅瑞丹鼓励女性放弃以家庭主妇的形象作为自我认同,不过,她并未提倡女性在实质上放弃家庭生活,而是在事业与家庭间取得平衡。自由主义女权者认为家庭束缚是一种强有力的干扰因素,必须依靠国家立法干预,形成介入机制。因此,自由主义女权运动继承了自由主义运动的衣钵,以争取立法保障为主要诉求,积极维护妇女政治权利。

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哲学概括起来,对各类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和对各种成功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十大方面: 1.女性境遇的考察。女权主义发现,女性在社会地下的地位和悲惨境遇,不是男性统治者所说的那样,不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女性的性别,或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角色等,都是社会不平的的现实给予的。女性是被构造的,没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 2.女性存在的缺失。在研究中,人们发现,女性遍布存在于这个社会里,她们只是非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者和屈从者。女性非存在的状态是社会男性强权统治和不合理的历史造成的,表现了人类整体的存在的缺失。 3.女性权力的实践,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法律权力等多个方面都无法和男性取得相等的实际地位。男女平等首先是权力的平等,男女平权意识和真正的权力平等都是很重要的。可是到了今天,女性的权利被排斥和被践踏,仍是不期而至和十分严重的。 4.女性安全的毫无保障,需要警示和社会做出保护措施。在家庭或社会公共场所里,女性经常受到男性的攻击和骚扰。男性中心单一性别统治,用强制性的和暴虐的方式对待女性和弱者,导致了女性的性恐怖主义灾难。 5.女性创造力遭受压制和被无视。女性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伟大力量,可是她们的创造性被忽视了,更有甚者,女性的创造力和创造物被男性所抢占豪夺据为己有。女性创造力受到压制和掠夺,是社会不合理的状态所致,这是社会的损失,是全人类的不幸。 6.女性自觉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确立。女性的解放与自由发展,不仅是社会的问题,更是女性自身的问题,需要自我觉醒和自觉发展。女性作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主体,往往是不被承认的,只有依靠女性自己自强不息地自我奋斗和社会运动相结合,才可能有成功的可能。 7.女性的人道主义公正。对女性遭受歧视的事实揭露,同时女性承担起实现人类的真正的公正、公平、自由和博爱的职责。包括对女性和对自然,对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对个体和对整体,都要以人道主义的公正来对待。 8.女性的组织建设重整亟待实现的,以保护女性的人格及生命安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当今世界的绝大部分地区,女性的权益在受到损害时,常常会没有一个可以讨回公道的有效渠道,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支持。这可以说明,社会组织与男性伤害者成了损害女性权益共谋者,甚至是姑息养奸,把男性伤害女性的罪责变相的合理化。女性组织不仅是妇联一家,法院、公安及一切社会组织都应该是女性保护的组织形式。 9.女性话语权力、话语主体和话语实践。由于男性话语和男性统治里面,不包括女性的权利,女性并不存在于其中,而且男性话语和话语方式,充满着战争和暴力的破坏性和强制性,女性必须为了自己的崛起和人类的发展前景,创建女性的话语权力,成为女性话语实践活动的

西方女权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历程的启示西方女权主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女权主义(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第一代,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 1789年10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群巴黎妇女进军凡尔赛,向国民议会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权,揭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 1790年法国女剧作家高尔日发表了《妇女权利宣言》,提出17条有关妇女权利的要求。 宣言后来成为女权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1792年,英国女作家M.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为女权辩护》一书,提出妇女应当在教育、就业和政治方面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待遇。 19世纪中叶,女权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 直至1920年,美国通过法案,保障女性享有选举权。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目标明确,妇女要求与男子有相同的经济、政治权力;以行动、实践为主,侧重于推动立法。 最为典型的是拉拉.蔡特金领导的妇女同工同酬运动与各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一系列运动。 这一阶段奠定了女权运动的奋斗目标,也形成了女权运动是一场社会实践运动的基调。 教育、就业及政治权利的诉求归根结底是最求女性追求平等的社会角色地位,而不健全、非理性的劳动力市场是女权运动的最大障碍。

可以说,把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地位视为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就是这一阶段形成的。 尽管其后女权主义思想理论有了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环境背景也在不断变化,但是这种观念还是在女权主义者中根深蒂固。 第二代女权主义(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 现代女权主义,这一阶段是女权主义在西方最重要的阶段。 女权主义者发现,尽管女性在政治经济领域争取平等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果,但是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例如,得到选举权的妇女群体在政治依然处于从属地位,同工同酬、平等就业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职业隔离与职业发展前景不佳的问题凸现。 这种矛盾的情况促使女权主义者向纵深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女权主义理论,主要有三派: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朱丽叶忒.米切尔,她最著名的“提出女性主义的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就明白地亮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号。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主要是从经济和阶级斗争方面要求妇女和男性的平等,他们所重视的是妇女的经济地位与物质生活。 虽然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重要理论渊源。 把无交换价值、无报酬的家庭劳动视为阶级压迫,积极地投身社会的生产劳动。 在重视生产经济领域的问题上,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是第一代女权主义的直接继承者。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