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合肥政务区介绍

合肥政务区介绍

合肥政务区介绍
合肥政务区介绍

合肥政务区:政府已经搬迁,2002年开始建设

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位于省会合肥主城区的西南,东临金寨路高架,西拥南牵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2.67平方公里,现有常住城市人口约10万人,是合肥市“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主城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集行政办公、文教体育、金融商贸、旅游度假、居住休闲功能为一体,独具人居生态特色的魅力新区、时尚之城,已经发展成为省会合肥新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商业文化中心。近年来,政务文化新区先后荣获“安徽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区内合肥政务中心、合肥体育中心、合肥大剧院等重点项目相继被评为“花园式单位”,区域绿化工程有望获评“安徽省绿化模范县(市、区)”殊荣。

区位优势突出。政务文化新区地处合肥城市发展扇形的主要方向和心脏地带,是联系主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的必经之路,距合肥市火车站20分钟车程,紧邻合肥西客站,与合宁、合徐、合芜等高速公路相临,距合肥骆岗机场仅10分钟车程,机场、车站均在20分钟“生活圈”内,不仅是主城区西迁南拓的咽喉要地,更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体现现代合肥城市形象的亮丽窗口。

规划理念超前。以“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为指导思想,先后完成了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专业规划、雕塑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全区环境评价报告、集中景观

绿地法定图则、环境景观等规划的设计和编制。三面环水、中心临湖的区域总体规划科学大气。以水轴、绿轴、商业轴为骨架,绿色生态与人气繁荣有机融合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景观游园、街头绿地、商业网点、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配套设施规划到位。创城市绿化建设法制管理之先河,《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集中景观绿地法定图则》经5轮修改后报经合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以法定规划的形式为景观绿化整体工作制定了目标明确的可行性指导。

基础设施完善。全区“三纵四横”全长约27公里主干道、50公里次干道全部建成通车,供水、煤气、供电、电信等14家16种专业杆管线随道路建设一次性埋入到位。兴建绿怡居、汇林阁、嘉和苑、翠庭园4个拆迁恢复小区标准住宅楼192栋、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房屋坚固美观、采光良好、设施齐全。农贸市场、1万平方米日之惠超市、合家福、喜客多超市等商业零售连锁配套已进驻社区周边,金融网点、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门店遍布全区,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日常生活服务。6所幼儿园、5所小学、2所省级示范初中、1所省级示范高中科学分布,配置国内一流现代化教学办公楼和高标准教学设备,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及人气集聚作用凸显。5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省立医院(南区)及周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构成了全区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

人居环境极佳。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坚持走城市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绿轴、水轴、环区绿带、主题公园、街区游园、道路绿化等景观环境体系不断彰显“绿文章”、“水文章”的丰富内涵。全区建成区绿地总面积

357.9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3.98%,绿化达标率99%以上,道路、桥梁、河渠绿化率98%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4.53平方米居合肥市各区之首。占地1300亩的天鹅湖景区荣膺“安徽人居环境范例奖”、“合肥新十景”多项荣誉,画舫游船、天鹅湖灯光秀等特色文化项目打造了新区如秦淮河桨声灯影般的意境。全长3.4公里,宽200米的生态绿轴集观赏、休闲为一体,贯穿全区南北。全长12公里的匡河水系三面环抱,宛若一条翡翠项链。54个街头游园和路边广场凸显了“开窗即景、出门见绿”的完美人居环境。

文化氛围浓厚。作为合肥市新的政治中心,市委、市政府四大班子、各市直局办单位相继迁入政务文化新区办公,市法院、检察院、总工会、总商会、民主党派等党、政、群55家机关办公场所均在区内。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合肥广电中心等文化集群构建了区域新闻传媒洼地。建筑楼高226.5米,跨度800米的安徽省广电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即将成为合肥市又一文化产业标志性建筑。国内一流水准的文化名人纪念馆——赖少其艺术馆和集省博物馆、省美术馆、省古生物化石馆为一体的省文博园构建了新区浓厚的人文底蕴。坚持创新文化产业资产盘活模式,国家一流建筑标准的合肥大剧院成功委托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每年上演文艺演出不少于100场,更多的高雅艺术走进了普通群众的寻常生活,已成为合肥文化事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典范之作。设计风格定位为开放式体育公园,占地500余亩,包括一座6万人主体育场、一座8000人综合体育馆、一座3000人游泳跳水馆及相应商业娱乐设施配套的合肥体育中心成功举办包括“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在内的近百场大型文艺演出及体育赛事,已成为全省文化体育的前沿阵地。

发展潜力巨大。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蕴藏无限商机,吸引了合肥天鹅湖万达广场、华润合肥万象城、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纷纷落户。亲商、安商、富商的招商引资理念,引资引智并举的招商措施,不断上扬的人气等都为外来投资者营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投资回报的福地。8年来,先后引进上海绿地、华润置地、香港嘉里、厦门国贸等40多家开发商,以及省文博园、省新闻出版局、安徽日报社等24家行政事业单位。

“十二五”期间,政务文化新区将紧抓合肥市打造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有利契机,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办公、商务、文化传媒等产业,着力打造东北、西北、西南、天鹅湖南岸“四大商业板块”,形成商务服务发达、功能齐备的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高层建筑最集中、商务业态最密集的商务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合肥“曼哈顿”。

一、概述

建设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是合肥市“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在合肥城镇密集区范围内构建一个主城、四个外围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总体空间框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01年9月,中共合肥市委常委第23次会议决定要把兴建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作为“十五”期间的一件大事。10月,合肥市计划委员批复同意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项目立项。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于2002年正式年动工建设,2003年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工作,2005年和2006年相继完成合肥市政务中心综合楼和安徽合肥体育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目前,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南起经济技术开发区、肥西县边界,北至铁路专用线,

西起合九铁路,东至金寨路、合作化路,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占合肥市国土面积的1.4%。常住人口8万人。

二、开创(2001—2003)

合肥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建设,合肥市的建设能力得到加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形象稳步提升,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但随着合肥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原6.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中交通、休闲、居住、教育、商业等各项功能交叉紊乱、档次不高,城市环境显然不能满足合肥市大建设、大发展的时代要求,城市环境亟待改变和提升。因此,2001年9月,根据市委常委第23次会议的精神,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应运而生。新区建设发展之初,是一片田园风光,几户人家、几亩耕地、几间平房构成了新区原有的风貌,可以说是合肥市老城区周边的郊区地带。不要说高楼鳞次栉比、车辆并行不悖,就连一幢两层小楼房都很难找。这里的常住居民也世世代代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田园生活。2001年11月,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部及下属常设性临时机构政务文化新区指挥部办公室、政务文化新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市委、市政府赋予的“规划好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新的市级行政中心”的历史重任下正式成立,指挥、副指挥、常务副指挥分别由厉德才、倪虹和吴正鼎同志担任。合肥市主要领导挂帅,以原新站试验区为主、来自合肥市各个部门的一班人马迅速组建完成,成为新区的第一批“拓荒者”。根据市委《关于成立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领导小组的通知》(合发[2002]6号)文件精神,确定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为临时性常设机构。为确保新区建设顺利进行,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市编委于2003年4月7日印发《关于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机构编制职数的通知》(合编[2003]9号)文件,明确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内设政秘处、规划管理处、工程建设管理处、经营管理处、财务处、社会事业管理处等6个职能处室。同时,结合新区工作实际需要,由市公安局派驻人员组成政务文化新区治安管理办公室,加上市土地储备中心新区分中心,共同组成了指挥部办公室的内部职能机构。全权负责处理政务文化

新区内的项目审批立项、规划定位、设计审定、工程建设、配套完善、土地出让及综合开发等各类事项。2002年4月30日,在省市领导的关注下,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新区建设机构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2002年3月,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以当地农民的“蔬菜大棚”作为临时办公点,以一切从无到有,一切从小到大的创造精神和创业热情迈出了新区建设的第一步。

建设之初,新区借鉴了3个开发区和全国新城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坚持一个理念,运作两个机构,做好三个确保”的总体科学发展思路。建设未动,规划先行。以“大规划轮廓不变,小区定位不移,单体设计标准不低,重要用地性质不改,环境景观用地不丢”的原则,集国内外之设计精华、揽新区之规划大局,高瞻远瞩、集思广益。集中全国30多位规划、建筑、土地、环保、经济等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究、咨询并结合政务文化新区的区域特色和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土地经营等实际情况,先后邀请了马国馨、钟训正、齐康、彭一刚等14位院士,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院校40多位知名教授,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依据长远规划、动态管理的原则,经过6易其稿的深化、修改、完善,于2003年2月21日正式通过市规委会审查,定稿实施。2002年8月26日,合肥行政中心单体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主持,省内外有关著名专家参加评审,“双塔”型方案被初步确定。2002年9月17日,新区城市设计专家评审会召开。2003年3月31日,政务文化新区奥林匹克中心方案专家评审会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主持会议,副市长倪虹同志和省内外有关教授、专家参加了评审。2003年11月6日,政务文化新区湖区景观初步设计评审会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参加并主持评审。2005年3月委托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新区集中景观绿地法定图则。以建设市级行政中心为重心,以发展旅游与环境建设入手,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水景、绿轴、政务中心、文化中心、景观等主要项目的有机组合,一个宜商、宜居、宜政的新城区,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新蓝图在新区的规划版图上竞相绽现。

顺应时代的潮流,新区以磅礴的气势和大气的手笔开展了土地报批和基础工程建设,审时度势、锐意创新,创造性地制定了“先圈内、后圈外,先集体、后国有,先基础、后完善”

的报批程序。2002年4月4日,新区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得到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准,标志着新区拆迁安置开始进行。2002年4月18日,市政府提请省政府向国土资源部申报主要用于新区建设的2002年度第3批次城市建设用地。2002年7月23日,市国土资源局对新区怀宁路、潜山路、祁门路、习友路、圣泉路、蜀山干渠水利工程、十五里河水利工程等“五路二水”项目出具用地预审意见。2002年8月27日,新区内15公里的施工便道全线贯通,为“三纵三横一湖”的开工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2002年9月16日,新区习友路、祁门路、圣泉路、怀宁路、潜山路和蜀山干渠水利工程、十五里河水利工程等“五路二水”项目及拆迁安置建设用地上报安徽省政府。2002年9月29日,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复同意主要用于新区建设的合肥市2002年度第3批次城市建设用地。

在对区内7个行政村、60个村民组集体土地征归国有的基础上,着力在土地上做文章,向土地要效益。努力在规划的12.67平方公里土地上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土地利用最佳化和资源配置合理化。在市财政仅前期拨付100万元启动资金的基础上,以开发投资公司为依托筹措12~15亿元的滚动建设资金,迅速开展了“五路二水”、天鹅湖、行政中心、安徽合肥体育场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并大力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又在“经营城市”的理念的指导下,以地生财、滚动发展,对土地加以分期熟化。对熟化后的土地做细致的成本测算和价格分析比较,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出让价格。同时,以土地储备分中心为主体对招商项目进行包装、土地拍卖的运作,为客商提供经济测算、规划、代办使用证、许可证等服务。“新区、新人、新气象”,优美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优质的服务体系和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先后吸引了上海绿地、浙江东信、杭州宋都、厦门国建、上海万源、深圳建信客商前来洽谈土地出让、合作开发,引资势头强劲。新区建设者以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科学的土地经营策略抓住机遇、驾驭市场,加之媒体舆论的正确导向,在新区1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引发了一股投资土地的热潮。2002年12月安徽恒润房地产开发公司率先与新区签订了73.48亩的商业和住宅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总地价5678万元。这是新区第一次与开发商成功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经营城市”的理念初步践行。2003年1月,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看好新区的发展前景,选中了休宁路以南赖少其艺术馆拟建地东侧500多亩土地,以每

亩均价73.5万元成交,并于2003年1月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总地价达3.6亿余元。这是新区最大的一宗土地出让案例,对干部职工起到稳定人心、鼓舞士气作用。自2001年至2003年先后出让、划拨土地5513亩,筹集各类资金49.6亿元,土地价格从开始的每亩68万元增至每亩172万元,每亩净增值104万元,增幅达153%。

新区建设良好开局从客观上证明了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建设政务文化新区的战略决策的正确性,为整体推进我合肥市现代化大城市建设,铸就了精彩华章,描绘了宏伟蓝图。自2002年至2003年间,省长王金山、省委书记王太华、副省长张平、市长郭万清、副市长倪虹、王福生等领导同志及社会各界人事纷纷前来新区视察、参观、考察,高度评价了前期建设情况。2002年4月,市长郭万清在政务文化新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会上对新区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给予了充分肯定。2002年6月18日,省长许仲林召开合肥市调研汇报会,指出要减免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占用税,对土地变更登记费减半征收,对耕地开垦费一律最低限征收。2002年7月31日,合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贯彻省政府领导集体调研会议精神分解落实有关具体任务的意见》指出:按省委、省政府专题座谈会的意见,同意政务文化新区建设规划。对新区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按规定程序报批,省有关部门及时办理,保证用地。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占用税,除保证中央部分外,省部分全额返还。对土地变更登记费减半征收,耕地开垦费最低限度征收。2002年10月2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向安徽省人民政府报告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情况,指出: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的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合肥市第12届人大6次会议的批准,是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壮举。省市领导的关注让新区建设者为之精神振奋,增添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和勇气,同时也敏锐地从“新区”二字上捕捉到时了代信息,在新区12.67平方公里的崭新画卷上,饱蘸浓墨、激情挥毫,为新区谱写了一曲大建设、大发展的时代壮歌。

三、发展(2003—2006)

2005年1月2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车俊、市长郭万清、市委常委杜平太、王林建,副市长倪虹等同志视察政务文化新区,要求新区全体成员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要求,发扬苦干、实干精神,再接再厉,加快新区的建设步伐。以“三大中心”建设为重点,实现新突破。“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短短12个字,新区全体建设者闻之精神振奋。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新区建设者以大气豪迈的锐度,以勇往直前的魄力,以只争朝夕的速度,以无私忘我的奉献,展开一幅如火如荼的建设画卷。

——工程建设

在已有“三纵四横”路网等设施的基础上,新区建设者总揽大局、高瞻远瞩,充分发挥重点工程的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突出重点。2003年8月18日,合肥市政务综合楼工程正式开工。2004年7月28日,经过345天的日夜奋战,政务文化新区政务综合办公楼顺利实现结构封顶,标志着新区建设取得了重要胜利。合肥市政务综合楼工程是全市重点建设项目,高130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主楼为两栋“叶片状”对称型超高层建筑,辅楼为两组“双圆心式”多层中庭式办公建筑,是全市党政机关行政办公的政务活动中心,同时也是新区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拥有包括一个1000人、一个550人大会场在内的近30个功能不同的会议室。合肥市政务综合楼是一座景观与实用高度统一,具有完善的功能、高度人性化和智能化水平的现代建筑。设计和建设坚持“规划与环境有机融合”、“以人为本”和“生态、文化、现代”的原则。总体布局尊重历史文脉,通过完整、均衡、对称的建筑布局设计及城市景观设计,与新区主轴线取得了较好的对位与对景关系。

2004年4月25~2004年5月25日,安徽合肥体育中心游泳馆、安徽合肥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安徽合肥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由中建一局总包,同期开工建设,标志着安徽合肥体育中心项目从规划设计阶段正式迈向施工建设阶段。2005年1月25日,经过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安徽合肥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主体结构封顶,体育中心宏伟景观初现端倪。2006年10月,安徽合肥体育中心一场两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座万人瞩目的体育场馆在新

区的南端诞生。安徽合肥体育中心总占地面积32.6339万㎡,建筑面积18.3521万㎡,建筑密度17%,绿地率30%。整体设计风格定位为开放式体育公园,能够承办全国运动会及单项国际赛事。主体育场是安徽合肥体育中心的主体部分,建筑面积约10万㎡。按能够承办奥运会标准设计施工,可容纳6万名观众,能够举办全国性运动比赛及田径、足球等单项国际比赛和各种文艺演出、公益活动及大型演唱会等。场馆内设有贵宾休息室、大小会议室、运动员休息室、记者用房等各种多功能综合性用房,以满足各类赛事及演出活动的需要。看台设计为独具匠心,气势恢弘博大,五环广场在夜幕下更是熠熠生辉,绚丽夺目。游泳跳水馆建筑面积2.5207万㎡,设计容纳观众3100余人,外部造型犹如纸折飞机,不仅与综合体育馆和主体育场的建筑艺术协调一致,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形象,按大型甲级游泳跳水馆设计,可满足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等国内重大比赛及国际单项比赛要求。综合体育馆建筑面积2.6万㎡,设固定坐席5596个,活动坐席2110个,首层为比赛现场、热身场地、全民健身房及辅助用房和设施,二、三层为观众席。比赛场地70*40米,最大净高27米,可满足手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柔道、拳击、击剑、摔跤、武术等各种室内比赛项目要求,并能满足搭设体操台及各种演出舞台要求。

2005年12月30日总投资6亿元的安徽合肥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奠基仪式。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建筑群包括主剧场、小剧场、音乐厅等。主剧场以演出歌剧和舞剧为主、话剧为辅,按照1600座设计;小剧场以表演特色剧种和小型演出为主,附设电视演播和制作功能,按照500座设计;音乐厅可以进行大型交响乐及民乐演出,按照100座设计。

重点工程的一支独秀引来了各项建设工程的遍地开花。2004年8月18日,新区东流路下穿隧道北侧道路顺利通车。2004年9月18日,赖少其艺术馆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新区最具艺术代表性的工程项目破土动工。2004年9月25日~10月2日,新区绿怡居、汇林阁、嘉和苑、翠庭园四个回迁小区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2004年12月1日,合肥市总工会大厦工程开工。2004年12月8日,合肥市财政局财务综合办公楼项目开工建设。2005年5月17日,赖少其艺术馆工程实现结构封顶。2005年5月26日,安徽日报大厦项目奠基,省市领导参加庆典。2005年3月28日,合肥广电大楼项目顺利开工。2005年4月,安徽心脑血

管医院隆重开工。2005年5月16日,“安徽新闻出版大厦”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2005年7月31日,合肥市财政局大楼工程顺利封顶。2005年12月22日,赖少其艺术馆开馆。截止2006年底,各类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8.6亿元,其中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1.6亿元,公用建筑和开发项目完成投资37亿元;累计开工面积35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1万平方米。

——拆迁安置

2004年5月26日,征地转户人员首期就业技能培训班开学,近300余一、二级劳力参加。4400多户,2万多居民,约5600名一、二级劳力,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现场摸号、现场公证,阳光操作。在省第二公证处公证人员的公证下,自2004年9月25日至10月20日,顺利完成8459套房屋的摸号工作,10月底办理了回迁入住结算手续,2004年底,2万多居民已全部回迁新居。在劳动力就业安置上,创造性运用“四个一”的劳动力安置政策,把农民土地被征同城市企业职工下岗一样看待。在人均置换25平方米的基础上,按800元/㎡的成本造价每人增购20平方米(独生子女可增购30平方米),并免收相关配套费尽可能多的提供就业场所,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群众自谋职业、自主经营;通过成立由甲公司、清洁公司、园林绿化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保安公司、综合执法队等,形成区内就业安置平台在完成7个行政村2920户8966人农业户口全部转为城市户口的基础上,对征地后申请自谋职业的一次性发给自谋职业费12000元。自2004年开始建立大病合作医疗制度,按人均120元配比,建立了近200万元的大病合作医疗基金。征地转户约5600名一、二级劳动力得到了免费培训,1600多人在区内就业,3400多人在区外就业,近5200人参加了大病合作医疗,1700多户特困家庭享受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管理

2002年10月3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决定设置荷叶地、笔架山两个街道办事处由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代管。建立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强化社会事务管理。经市政府批准成立的

荷叶地、笔架山两个街道于2004年4月份正式挂牌,原7个行政村改建为5个社居委。2004年11月20日,政务文化新区笔架山、荷叶地派出所正式挂牌成立,新区治安工作顺利开展。建立了职业化的居民组长队伍。两街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老年活动中心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回迁安置户提供了便利的服务。2004年4月26日,新区荷叶地街道翠庭园、嘉和苑社居委首届选举会召开,基层群众民主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2004年5月26日,征地转户人员首期就业技能培训班开学,近300余一、二级劳力参加。培训改变了新区拆迁居民旧的就业观念,拓展了新区老百姓的就业技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重视建设的同时,新区不断整合教育资源,打造新区教育品牌,掀起了一股尊师重教的优良风气。2004年4月24日,绿怡居、翠庭园、汇林阁、嘉和苑四所小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名新校长和38名教师。2004年6月18日,政务文化新区招聘校长就职仪式举行。绿怡居小金豆幼儿园、汇林阁欢乐谷幼儿园、嘉和苑小森林幼儿园、翠庭园海纳双语幼儿园相继开园,2006年5月10日,合肥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在东流路南侧建设一所公办初级中学。该校正式命名为“文博中学”。新区以人为本,发展教育的思想进一步落到实处。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信访条例》为契机,健全完善了区、街、居三级信访机制。连续两年为全区4457户居民每户征订一份《合肥晚报》,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进一步提升征地转户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他们就业、生活观念的转变。强化治安综合治理,推行公安、综合执法、保安“三位一体”的联防体系,确保了新区的稳定。2004年10月15日,新区笔架山街道组织党员开展“城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月”活动。2004年10月26日,基层党的“建设日”活动督察汇报会在新区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2005年6月28日,政务文化新区笔架山、荷叶地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暨揭牌仪式举行,社区服务体制进一步健全。2005年10月16日,《相约花戏楼——走进合肥政务文化新区》文艺演出活动正式展开,新区居民文艺活动进一步丰富。

——招商引资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了强大“磁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开发单位落户新区,与新区人民一起大展宏图。依托优异的环境优势和浓郁的人文底蕴,新区对旅游观光、基础设施、商业金融、商务办公以及住宅等项目均进行梳理包装,建立完善了招商项目库。切实推进“无地招商”和“产品招商”的进度,不断加大招商宣传工作力度。以参加省、市招商洽谈会(如皖粤招商会、安徽(香港)投资说明会、9.8厦门贸易投洽会)以及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国际美术大会等一系列影响较大的活动为契机,大力推介新区。2004年初成功举办了2004年中国国际项目管理及城市经营高峰论坛会,从理论的角度论证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建设政务文化新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2004年12月份,作为安徽省的唯一代表,新区参加第6届中国国际房地产与建筑科技展览会,高调亮相上海滩,得到了同行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从市场的角度再次检验了政务文化新区“科学决策、经营城市、全新规划”的成功性和超前性;自2003年至2006年先后与合家福、大润发、易初莲花、麦德龙、好又多、欧尚等大型超市进行多轮商谈,与康年、香格里拉、金陵、凯莱国际等酒店管理公司进行了谈判,成功引进了商业步行街和一个五星级宾馆、三个四星级宾馆、心脑血管医院等大型公建项目;从项目洽谈、公司注册、场所变更到开工前后相关的证照、手续办理,能代办全部代办、不能代办的带着一块办理,有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为入区行政事业单位、开发企业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投资环境。

四、升华(2007—)

自建设伊始,“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几个大字就始终挂在新区指办的醒目位置。“三年初具规模,五年配套设施完善,十年全部建成”的宏伟目标始终鞭策者每一位新区建设者。2007年5月1日,市委、市政府立足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大局,为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和统一管理,将新区包括街道、社居委、中小学等在内的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移交蜀山区,在经历从工程建设与社会管理并重向单一的工程建设转变过程之后,新区再次面对从建设与管理并重向加快推进新区综合开发建设的嬗变。2007年6月21日,孙金龙书记调研新区建设

情况,以“坚持两型、完善功能、法制运作、加快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为新区指明了新的起点。2008年3月18日,孙金龙书记再次莅临新区视察指导工作,对新区的人气积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区人再次为之鼓舞,鼓足干劲,以昂扬的斗志和忘我的热情投身到为实现新区跨越式发展而奋进的大潮中,为实现新区的繁荣与发展在创新功!

从2007年开始,新区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推进新区综合开发建设上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全面推行“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主旋律,以“861”、“1346”和新区大配套设施项目为重点,继续加快重点工程建设速度。2007年6月10日,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部分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并于9月4日完成验收。大剧院总建筑面积50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5亿元。包括主剧场、小剧院、音乐厅等。主剧场以演出歌剧、舞剧为主、话剧为辅,按照1500-1600座设计;小剧场以表演特色剧种和小型演出为主,附设电视演播和制作功能,按照500座设计;音乐厅可以进行大型交响乐及民乐演出,按照1000-1200座设计。综合艺术馆建筑面积约12000

平方米,主要由设有画廊、画室、恒温画库、多功能学术交流厅和各类艺术作品的户外展示区等的综合美术馆组成。剧院采取太阳能热水系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冰蓄冷空调系统、外墙外保温体系及热、冷回收体系等一系列节能措施,成为新区具有代表性的节能型公共建筑。

充分发挥星级大酒店、安徽新闻培训中心、鸿翔宾馆、金陵泓瑞大酒店等规模不一、档次互补的集群效应,打造酒店经济群。位于新区祁门路西段的泓瑞金陵大酒店拥有近3400平方米的各类多功能厅,设备、设施先进、完备;会议、宴会功能齐全,酒店壮观的几何型楼体新颖、别致,其建筑和设计风格堪称合肥之最。442间豪华典雅的客房,宽敞、明亮,极富现代感。整个酒店宛若一颗璀璨的钻石镶嵌在合肥政务新区的现代化建筑群中。

结合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战略,新区高度重视学校建设。2007年11月,合肥八中新校区作为合肥市重点工程在新区开工建设,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2公顷(含周边代征道路)。整个新校区将划分为4部分,即教学实验区、学生生活服务区、体育运动区和中心绿化景观区,学校有120个班、能容纳6000名学生(50生/班)就读,住校生拟定为

4200人。2008年6月天鹅湖畔小区住宅竣工并进行交房。合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消防指挥中心、人民日报社安徽记者站综合楼相继开工建设。全年各类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5%。自2007年至2008年6月,新区各类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2.4亿元,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0.4亿元,公用建筑和开发项目完成投资92亿元,累计新开工面积达299万平方米。

在快速推进新区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速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现代服务业,谋求新区跨越式发展。依托安徽合肥体育中心、天鹅湖、环区河道、安徽合肥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的“名片”功能和景观释放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多层次、高频率组织大型体育、文化、商贸、公益活动,运作一批精品文化体育项目,充分挖掘市场价值空间,加速文化产业建设,激发资产运营活力。2006年9月29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重点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新区加快旅游、教育、商贸等服务业发展。2006年10月16日~10月25日,省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安徽合肥体育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开幕式是体育中心建成后举办的第一次盛会。2006年10月31日,合肥市第四届合唱节闭幕式暨万人歌咏大会在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隆重举行。2007年1月20日,“2007瑞景商业时尚盛典演唱会”在安徽合肥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举行。这是安徽合肥体育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后首次举办的观众达数万人的大型文化活动。2007年5月1日~2007年5月27日,安徽卫视“辉煌星歌会”、“纽催莱万人健康跑”、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纪念建团85周年暨成人仪式”、“华泰集团庆典大会”、“丹麦(中国)童话艺术节合肥丹麦文化周”、“红五月政务区大型家装建材便民服务”等活动相继在安徽合肥体育中心举行。新区举办大型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6月1日,安徽合肥体育中心游泳馆正式对市民开放,新区建设成果为民共享。2007年6月10日~11月4日,全省地税系统篮球赛、张学友“好久不见演唱会”、国际著名激励大师约翰?库缇斯“别对自己说不行”大型演讲会、安徽省第二届汽车用品展、“2007年潘纬柏全国巡回演唱会”、“2008年全国跳水奥运选拔赛”、美国百老汇音乐剧“42街”、“宾悦杯”篮球邀请赛和安徽省第二界老年人运动会相继在安徽合肥体育中心进行。新区再次成功举办一系列大型活动。

法制运作,合法合规,新区建设者以豁达的气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刻践行着市委、市政府的要求。2007年5月,国家审计署赴政务文化新区进行审计,对政务新区规划范围内的所有土地征、供情况及土地出让金进行了专项检查。因新区土地管理工作始终坚持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检查中未发现一起土地违法利用和土地出让金收缴不齐等违规现象。2007年8月24日~11月 10日,政务文化新区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集中开展“查细节、摆问题、找原因、补措施、创实效”活动,层层深入落实,顺利通过市验收组的考核。2007年11月7日~9日、12日~5日,由建设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组成的国务院联合调查组进驻政务文化新区,逐项核对了新区2002年~2006年资金收入和资金支出情况,对贷款种类及用途、政务综合楼用地的评估增资及零星资金的收支情况也进行了全面核实。同时调查组对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对外投资的合肥经纬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肥政文外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基石置业有限公司、合肥宏太清洁服务有限公司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未发现一起资金违规支出情况。

几年艰辛的历程像一棵种子,在市委市政府的关爱下,在新区建设者的呵护下,在新区人民的支持下,慢慢的破土发芽,渐渐的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众木成林。2006年6月7日~2006年9月10日,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国家体育总局、安徽省发改委、宁夏省人大、安徽省人大等单位领导、浙江省知名企业家代表团、广东企业家赴皖考察团、伊利集团总经理等来新区考察参观。新区的建设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200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主任李铁印在省市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视察政务文化新区时指出,加快新区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践行。2006年11月19日,华东六省一市参加第十三次政协工作座谈会的代表同志参观政务文化新区。各省市代表结合各自城市发展特点,为新区发展建设提出了宝贵经验。2006年12月12日,“黄山杯”工程检查组对政务文化新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评查。2006年12月19日,合肥市委、市政府表彰第十届“合肥市文明单位”,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位列其中。2007年1月10日,政务文化新区圣泉路道路排水工程荣获“2006年度安徽省建设工程黄山杯” ,新区道路建设工作喜结硕果。2007年1月15日,政务文化新区建

设指挥部办公室下属单位合肥杰灵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因在2006年年度劳动用工和就业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被合肥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评为“先进单位”。 2007年1月26日,政务文化新区参展“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2007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并成为博览会中的一个亮点。2007年3月,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被合肥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被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城市绿化工作领导小组评为“花园单位”。 2007年5月30日,赖少其艺术馆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年建设发展,8年奋斗历程。新区全体建设者以无畏的开拓精神和满腔的奉献热情在12.67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洒下了汗水、播种了希望。一个宜政、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必将融入合肥市滨湖大城市的建设中,永远屹立于合肥市西南!(2008.10)

政务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空间

“穿行在纵横通达的城区路网,伫足于清波荡漾的天鹅湖畔,漫步于曲径通幽的匡河之滨,置身于气势恢弘的合肥大剧院、合肥体育中心,倾听着校园琅琅读书声。一幅功能逐步完善、碧水环绕相间,“城市·人·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已然展现在人们面前,构成了一个动静结合、远近互衬、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新空间。”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 人居环境范例奖合肥连中三元 2006年10月4日,第25个联合国世界人居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 中国。上海。 由联合国人居署、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主办的“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在华亭宾馆举行。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庆典活动发来贺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所有人更美好的未来建设更美好的城市。”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副执行主任、代理主管莫格·比约克-克莱弗比女士先后致辞。 这是联合国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首次在中国举行,这也是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首次同时颁发“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世界人居奖”、“联合国人居奖”。

联合国人居署向奥地利维也纳、中国江苏昆山市、新加坡等6个城市(项目)颁发了“联合国人居奖”,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合肥市西南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等34个城市(项目)颁发了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10:09分。 这是合肥市收获殊荣的时刻。 受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红委托,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梅国胜健步登上颁奖台。在人们的注目礼中,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将“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牌匾授予梅国胜。 掌声响起。 这是参加“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各国嘉宾的由衷祝贺。 合肥,在世界面前流光溢彩。 1985年12月17日,第4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并且每年为其确定一个主题,以唤起人们对人类居住环境和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等基本权利的关注。从1989年起,联合国还创立了“联合国人居奖”,以鼓励和表彰为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及个人。 2000年,国家建设部参照联合国人居奖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旨在鼓励和推动城市高度重视人居环境的改造与建设,表彰在城乡建设和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项目。

合肥高新区2020年对外开放工作要点

合高管〔2020〕8号 关于印发合肥高新区2020年对外开放 工作要点的通知 管委会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合肥高新区2020年对外开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20年2月13日 -1-

合肥高新区20120年对外开放工作要点 2020年是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三步走”策略第一步任务的完结之年,也是“提升国际化水平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收官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以项目化形式实施对外开放工作,根据“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流园区实施方案、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制定本要点及有关项目。 一、参与融入国家战略。实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编制高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推动一批工作任务在2020年内落地见效。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实高新区长三角一体化实施方案100项任务,推进与杭州高新区战略合作,完善长三角招商引资项目库,对接泰坦科技、中智恒康等重点项目,力争落地一批重点项目纳入省市长三角项目库。(责任部门:科技局、经济贸易局) 二、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加快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建设,启动南岗科技园国际化企业孵化平台建设,为中小外资企业、中德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产业落地、技术服务、人员往来的载体。加快安徽(合肥)侨梦苑建设,继续举办侨梦苑创新创业大赛,引进10个华侨华人和海外留学生项目。推进匈牙利欧侨产业园合作建设,签订补充合作协议,建设双向离岸创新中心。创建国际科创服务平台,培育和引进一批国际化服务企业,打造 -2-

合肥西区楼盘汇总

合肥西区楼盘汇总 1、国际花都 位置:石台路与东流路交汇处 开发商:上海绿地集团合肥置业有限公司 整体规模:七十万平方米,占地530亩。 一期郁金苑总面积为十万平方米,总套数为850套。开盘时刻为20 03年12月,交房时刻为2004年12月底。户型面积78.68㎡~126.72㎡;主力户型为107㎡。推出幢数21幢(10幢多层、11幢小高层)。多层225 0元/㎡~2800元/㎡,均价2500元/㎡;小高层2200元/㎡~3000元/㎡,均价2600元/㎡;房价的涨幅时刻为一个月一周期,幅度为45元/㎡。整个销售周期为五个月左右。 二期玫瑰苑总面积15万平方米,总套数为980套。开盘时刻2004年7月,交房时刻为2005年11月。户型面积81㎡~145㎡,主力户型123㎡。多层3200元/㎡~3600元/㎡,均价3400元/㎡;小高层3150元/㎡~3800元/㎡,均价3500元/㎡;总推22幢(10幢多层、12幢小高层)。房价的涨幅时刻每半个月调价一次,涨幅为40元/㎡。整个销售周期四个月左右。 二期优待措施: 绿地?国际花都玫瑰苑C组团正式对外内部认购专门优待:C组团发放内部认购证150张,其中前15为已提早预约,凭内部认购证可优先选房及享受3重优待:1、优待幅度为8000元~15000元不等。2、凭内部认购证签定合同的前100名购房者还可获1000元签约奖!3、凭内部认购证购买玫瑰苑指定楼栋小高层的客户,可享受免收两年物管费的优待三期天香苑总面积10万平方米,总套数700左右。户型面积90㎡~16 0㎡,主力户型110㎡~130㎡。总推出幢数12幢(2幢高层、10幢小高层)价格3300元/㎡~4300元/㎡。差不多为一户一价,加价在50元/平方米~70元/平方米之间。三期天香苑是整个国际花都的核心,此次推出的B组团位置为最佳。社区规划9大庭院,48景点。建筑特点结合中西方文化的优点。 三期优待措施:

合肥各区定位

不管是否豪宅,这一带总体上还是很舒适的。而已很容易遇见这一带将来这里生活交通应该是便利的。至于豪不豪那是无所谓的事情。。。。。 黄潜望不能算作成熟的老城区或极具吸引力的重点学区(尽管高等学府众多?),但可以算作次新区或者老工业改造翻新区等等。合肥南七街道杨大CHENG规划成商业街 定位i: 论商业基础,南七比不上北面老城区; 论文化产业,和近邻的市政务文化新区相比,南七也很难有所作为; 从发展金融业、旅游业、会展业的角度说,比不上东南面的滨湖新区。 但是南七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接壤经济开发区、政务文化新区和高新区,经开区和高新区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商务服务需求巨大;政务文化新区作为全市政治和文化中心,商务和休闲服务的需求也很强烈。 南七建RBD,要以望江路主轴,以怀宁路、石台路、东至路、潜山路为四条特色街。通过引进国内外商务休闲领域的大企业、名企业,带动一批新的产业。对于南七昔日辉煌的工业历史和文化,可以依托老工业基地基础,建一个工业博览馆,把全市甚至全省的有价值的工业文化集中起来,作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今后省城的发展将按“141”式进行延伸,即1个主城、4个城市片区和1个滨湖新区,形成多中心组团式发展。 “一个主城”为现有的312国道和铁路线包围的区域,这里将是未来合肥发挥内外联动、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区域,是规划中的省城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信息、交通、教育、科研中心;“四个城市片区”指的是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向东、向西南、向北、向西四个轴向重点培育的城市片区,包括:店埠-撮镇、经济开发区-上派、庐阳产业园-双墩、高新区-科学城,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的城市副中心。 合肥市政务中心大楼、合肥市体育中心、合肥大剧院三幢新兴的“合肥地标” 2007 年,目前,彩虹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中盐化工基地、中建材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等7个央企合作项目纳入2010年市领导直接调度的37个重大项目定期进行调度,总投资303.6亿元。由于发挥了皖江城市带、合芜蚌试验区等政策叠加效应,合肥正打造省会“投资洼地”,华润集团新增在肥投资项目10个,总投资204.3亿元,今年我市又新洽谈了中建材新型建材及住宅产业化、中兵装30万辆经济型轿车生产、中电科先进装备国产化等央企合作项目,合肥投资效应不断显现。

揭开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的惊天开盘内幕!

揭开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的惊天开盘内幕! 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位于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商业核心地段潜山路与习友路交口东北侧,惊天开盘内幕东临嘉和苑小区,西临新兴商业中轴潜山路,南临合肥军分区办公楼,北临省总工会大厦;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惊天开盘内幕占地面积:约为6.9万㎡;建筑面积:约为42万㎡项目规划写字楼、商铺、住宅等产品;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写字楼:约为11万平方米(1栋甲级写字楼,3栋乙级写字楼)、商铺:约为12万平方米(自持5万平方米以上),住宅:约为8万平方米(6栋)。项目开发坚持功能多样化、空间环境多变化的原则。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结合不同的用地性质,打造商业、办公、居住交互开发的综合性,发展区惊天开盘内幕。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利用不同的建筑设计手法与空间布局形式,营造出丰富、灵活、舒适、互动的商业街区氛围,突出不同使用功能交互空间的特点。整体的环境、空间尺度设计以人为本,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从总体规划设计直至园林小品的细部设计,强调人性化的规划设计原则惊天开盘内幕。另外,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公共服务设施在数量上,质量上均以高标准,高起点为原则,强调方便人群使用。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合理组织交通流线,使人车能够自然地各行其道,既保证了安全又能完整地划分公共空间。惊天开盘内幕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通过在街区外围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惊天开盘内幕让车辆直接从街区外进入地下车库,从而避免对地面行人的影响。合肥政务区卓誉地产天珑广场街区中心能够形成完整的公共活动空间,市民可以安全无忧地在社区公共空间中活动、休憩,惊天开盘内幕。

最新合肥政务新区玉带桥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

合肥政务新区玉带桥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准备 (1) 1.人员组织及机具设备 (1) 2.材料准备、加工 (2) 三、施工方案 (5) 1.工艺流程 (5) 2.主要步骤施工方案 (5) 四、预应力质量控制 (11) 五、梁端裂缝控制 (12) 六、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 (13) 一、箱梁预应力计算 (14) 附:预应力张拉参数计算

合肥政务新区玉带桥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合肥市政务新区玉带桥为环区西路南北向跨越天鹅湖上游鹅头总分的一座V形墩连续刚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桥梁全宽22米,单箱三室。墩顶箱梁高2.2米,跨中箱梁高1.2米,腹板厚0.4~0.7米,顶板厚0.25米,底板厚0.35~0.55米,底板宽16米,翼缘板悬臂长3米。箱梁底曲线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混凝土设计强度C50,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箱梁设纵向预应力,预应力筋采用φj15.24高强低松驰钢绞线(ASTM A416-97-270技术标准),标准强度R b y=1860Mpa,弹性模量E=1.95×105Mpa,公称面积 140mm2。孔道通过预埋内径76mm塑料波纹管成孔,采用OVM锚固体系。顶底板纵向预应力束采用一端张拉,边跨腹板纵向预应力束采用一端张拉,中跨腹板纵向预应力束采用两端张拉。张拉程序为0→0.1δk→1.05δk→锚固。 全桥顶底板预应力束均为10φj15.24钢绞线,共48束;腹板预应力束为12φ j15.24钢绞线,共54束。 二、施工准备 1.人员组织及机具设备 1.1 人员组织及分工 (略) 1.2 使用机具设备表 预应力施工设备表

合肥政务区介绍

合肥政务区:政府已经搬迁,2002年开始建设 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位于省会合肥主城区的西南,东临金寨路高架,西拥南牵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2.67平方公里,现有常住城市人口约10万人,是合肥市“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主城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集行政办公、文教体育、金融商贸、旅游度假、居住休闲功能为一体,独具人居生态特色的魅力新区、时尚之城,已经发展成为省会合肥新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商业文化中心。近年来,政务文化新区先后荣获“安徽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区内合肥政务中心、合肥体育中心、合肥大剧院等重点项目相继被评为“花园式单位”,区域绿化工程有望获评“安徽省绿化模范县(市、区)”殊荣。 区位优势突出。政务文化新区地处合肥城市发展扇形的主要方向和心脏地带,是联系主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的必经之路,距合肥市火车站20分钟车程,紧邻合肥西客站,与合宁、合徐、合芜等高速公路相临,距合肥骆岗机场仅10分钟车程,机场、车站均在20分钟“生活圈”内,不仅是主城区西迁南拓的咽喉要地,更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体现现代合肥城市形象的亮丽窗口。 规划理念超前。以“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为指导思想,先后完成了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专业规划、雕塑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全区环境评价报告、集中景观

绿地法定图则、环境景观等规划的设计和编制。三面环水、中心临湖的区域总体规划科学大气。以水轴、绿轴、商业轴为骨架,绿色生态与人气繁荣有机融合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景观游园、街头绿地、商业网点、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配套设施规划到位。创城市绿化建设法制管理之先河,《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集中景观绿地法定图则》经5轮修改后报经合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以法定规划的形式为景观绿化整体工作制定了目标明确的可行性指导。 基础设施完善。全区“三纵四横”全长约27公里主干道、50公里次干道全部建成通车,供水、煤气、供电、电信等14家16种专业杆管线随道路建设一次性埋入到位。兴建绿怡居、汇林阁、嘉和苑、翠庭园4个拆迁恢复小区标准住宅楼192栋、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房屋坚固美观、采光良好、设施齐全。农贸市场、1万平方米日之惠超市、合家福、喜客多超市等商业零售连锁配套已进驻社区周边,金融网点、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门店遍布全区,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日常生活服务。6所幼儿园、5所小学、2所省级示范初中、1所省级示范高中科学分布,配置国内一流现代化教学办公楼和高标准教学设备,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及人气集聚作用凸显。5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省立医院(南区)及周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构成了全区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 人居环境极佳。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坚持走城市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绿轴、水轴、环区绿带、主题公园、街区游园、道路绿化等景观环境体系不断彰显“绿文章”、“水文章”的丰富内涵。全区建成区绿地总面积

合肥政务区融科九重锦项目介绍

融科·九重锦 一、项目介绍 融科?九重锦位于政务区习友路与茂荫路交汇处西南角。住宅共有14栋高层板~塔楼结合,层数为33层,1至15栋(4和14栋因数字原因跳过)为普通住宅,从80平至175平,从二房至四房,品种多样化,让住户有更多选择,还有一栋国际化公寓。 融科?九重锦是合肥首个台地生活社区:九重锦的规划将地面标高分成了两个部分,中央园区位于地下车库以上是社区的主要的园林景观区域,周边道路区是沿社区红线布置的主要交通区域。中央园区与周边道路区之间存在3.0M左右的高差,因而整个社区的对外展示界面形成了台地景观。 1.利用台地高差组织交通。在台地上为全部人行的景观空间,在台地下为车行交通空间,形成人车分流的合理交通组织。 2.利用台地高差组织活动空间。在台地上为以安静休闲类的户外活动空间为主,在台地以下以户外运动类活动空间为主,动区,静区相对独立,避免干扰。 3.在台地上部的边缘位置种植冠大荫浓的乔木,在加大台地高度感觉的同时也使城市的噪音,粉尘等污染得以弱化。 4.高出地面的台地挡土墙,使得地下车库能够通过挡土墙的窗户获得采光和通风。 二、基本信息 ●物业类型:普通住宅 ●楼层状况:14栋33层高层 ●建筑年代:2010年 ●城市区域:合肥市 ●装饰公司:广雅装饰 ●物业地址:政务区习友路与茂荫路交汇处西南角 ●开发商名:合肥融科智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物业公司:第一太平融科物业管理公司 ●容积率:3.21 ●绿化率:41% ●总户数:2300 ●占地面积:311461.20平方米 ●开发周期:2 ●建筑面积:74915.60平方米 ●环线位置:二环以外

●所属商圈:天鹅湖 三、周边配套 ●交通状况:162、20、128、166平塘站下 ●学校:新8中、翠庭园小学 ●银行:交通银行 ●医院:安医大附属二附院院 本文由广雅装饰小编收集整理,在官网https://www.sodocs.net/doc/eb2682042.html,/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广雅装饰是一家11年专业设计、20年施工管理的老牌合肥装饰公司,欢迎您的咨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