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概念掌握的物关于小学数学概念

教学的几点思考

点来看,在概念教学中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以下就略谈我在这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直观形象,引入概念

可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或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模型、图形、图表等作为直观感性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去获取概念。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概念时,我让学生观察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黑板的上下边缘、桌子及门框的上下两条边、铁轨等,然后根据各例的属性,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黑板可以看成是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边可以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等。同样可分析出桌子、门框和铁轨的属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属性是:可以抽象地看成两条直线;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彼此间距离处处相等;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等。最后抽象出本质属性,得到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线是相互平行的。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是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去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学中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显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征性质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事例中归纳和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二、通过实践、形成概念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

在学习周长这部分知识时,首先要深刻理解周长的意义,

1.动笔画:让每个学生用彩笔画一片漂亮的树叶.

2.动手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椅子面的边线、铅笔盒上面的边线;

3.描一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小汽车、小兔子等的周长。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周长的内涵,即平面图形边线的长度和就是它的周长。在理解周长内涵的同时,也理解了周长的外延。为进一步学习周长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三、抓住本质、讲清概念.

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关键在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反映事物的根本

属性及其主要表现,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或该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根本之处.如有些

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必须是端端正正,成水平型的,当变换位置后就和他们理解平行四

边形的概念相抵触了,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教师提供事例的方式有关,呈现给学生的

都是这样固定不变的平行四边形,就使学生不易区别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而把非本质的属性也纳入到概念的内涵中去.

因此教师要在讲清概念时要十分准确地讲清概念的含义.有些性质,法则和公式中包含着的某些基础概念,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把这些含义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抓住关键讲

解概念,就能使学生明确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它的意义.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就要强调"平均分".

四、以典型练习、巩固概念

讲清概念的含义,突破难点以后,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为了加深理解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方法。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精讲,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精练。我常常在讲完一个概念之后,

就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要求学生逐字逐句推敲,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这一概念以后,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中的例题,观察思考题中的图解和算式,从而理解了它是从乘法和除法逆运算关系上推导出来的,知道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条件,"求这个数"是问题,"用除法"是计算方法。

五、分析比较、区别异同.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有区别。例如: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等相对应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把它们加以比较,避免互相干扰。比较,主要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对进行比较的两个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质特点。然后把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找出来,使学生既看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这样,学的概念就会更加明确。对近似的概念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区分,既能培养学生对易混概念自觉地进行比较的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理解概念的能力。

在运用对比法教学时,采有变式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排除概念中非本质特征,学生能抓住本质特征,才能增强运用概念的灵活性如质数,可以说是“一个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有时也说成“仅仅是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倍数的数”。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叙述都能理解,就说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是透彻的,是灵活的,不是死背硬记的。有时可以变概念的非本质特征,让学生来辨析,加深他们对本质特征的理解。当然在使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时,必须在这个概念已经建立得比较清楚,牢固的基础上,再引入其他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否则,不仅不会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反而容易产生混淆现象.

六,温故知新、形成系统.

概念形成后,学生要真正地掌握,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次反复,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不断地巩固与深化,逐步形成系统.由于概念化互相联系着的,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教师应该向学生进一步提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掌

握这些概念.如学过分数后,可指出小数说是十进分数,把小学数概念纳入到分数概念中.一般在讲完一章一节的内容后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小结和概念归类,小结归类时需高度概括,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便于对比和记忆,使之牢固掌握,逐步形成概念系统.

总之,对于基本概念的教学,要遵循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和智力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讲清,从本质上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概念。

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概念优化教学例谈

小学数学概念优化教学例谈 发表时间:2020-03-20T09:12:42.769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5月总第344期作者:谢建斌[导读] 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筑起具有抽象性的数学概念。 浙江省青田县温溪镇第三小学323900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概念教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尽可能地提升概念教学的质量,使其为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而服务。面对上述的背景,本文就利用直观性材料,扩充概念表象;结合过去经验,构筑概念框架;通过设计提问, 帮助消化理解概念;开展变式教学,拓展概念内涵等几大具体策略展开了细致的探究。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优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概念教学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带领学生在头脑中构筑数学概念时,必然需要利用到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基本上会对学生概念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其中却也包含着一定不利的因素,不利因素需要教师尽可能避免。面对这种情形,笔者认为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制定具有差异性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筑起具有抽象性的数学概念。 一、借助生动情境,丰富概念感知 大部分小学生都比较热衷于利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这一思维仅仅能够看到事物的表面特征,然而数学概念抽象性比较强,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趣味性。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多为学生设计契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更加深刻,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思维。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中位数和众数》进行教学时,首先为学生播放姚明参与美国篮球赛的视频,在观看完这段视频过后,某名美国女生唏嘘不已,惊叹道:“世界上最高的人应该是中国人。”教师在听完学生的这段话后,鼓励这个女生继续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在交谈中,学生渐渐明白,姚明的身高仅仅为中国人身高的极端值,这个数据仅仅能够代表其自身的身高,却无法代表中国人的身高。而平均数才能够表示中国人的普遍身高。最后,该教师继续带着学生展望未来:如果时间再往后推十年,大家完成了大学的学业,此时如果有甲、乙两家公司均想招聘你,你会做出如何的选择呢?甲公司的员工共有十一人,平均每人每月的工资为四千元,乙公司的员工也共有十一人,平均每人每月的工资为三千五百元。通过此种方式的引导,学生渐渐知晓,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万万不可仅仅注重企业的工资水平,还要去掌握企业高层以及基层具体的工资情况,倘若企业高层的工资水平普遍高,那么即便该企业的人均月工资水平十分高,基层员工也并不一定可以拥有相同水平的工资。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员工工资中有个别人数据极其高,那么仅凭借平均数作为依据是无法判断基层员工的工资水平情况的。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仔细地观察每名基层员工的工资情况,这种方式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二、引导比较分析,理解概念本质 在数学教学中,比较的教学方法十分常见,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认知水平并不高,这种具有形象性的对比教学策略可以降低其理解数学概念的难度。所以,教师如果意图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效性,可以适当地采用比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就某些概念展开对比以及推理,进而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产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比具有一定共性或者易混淆的数学概念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深层含义。 三、激活已有经验,促进概念建构 在概念学习中,很多学生会被平常的概念所扰乱思维,平常的概念同数学概念有着千壤之别,这些日常所积累的概念会对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起到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抛去日常概念学习数学概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角”进行教学时,在教学之前,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了课上所要使用的道具,例如五角星、闹钟等等。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仔细地观察这些教具,在这些事物之中发现了很多“角”,许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具有“尖尖的形状”的事物便是“角”。随后,教师继续为学生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角的几何结构,其中包括一个顶点和两个边,这同学生的想象截然不同。再之后,教师继续组织学生对比实际生活的角同数学概念的角的具体差异,学生在这个教学步骤中逐渐掌握了几何意义上的角的概念,在脑海中也建立起了几何意义上的角的模型。在教学活动的最后,教师继续拓展学生的思维,询问学生:“大家在生活中是否能够找到几何角的存在?”这时学生的回答便会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回答错误的现象也基本不会发生。通过上述教学环节可以看出,教师为了能够规避日常概念对于数学概念教学的不利影响,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让学生把“生活角”同“几何角”加以对比,将过去的经验同所学知识有机地联合起来。综上所述,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才有可能构筑起正确的数学概念,然而这之中也少不了教师所发挥的作用,相信师生共同发力,学生必然能够培养起具有逻辑的数学思维,构筑起清晰、正确的数学概念。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1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 闵光祥在小学数学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概念课、计算课、解决问题课与空间图形课,而几乎在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必然是数学概念。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着的,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上好概念课对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数学素质发展的培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概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研有多个老师上了概念课,听了之后就发现我们经常会不经意地把数学概念课上得冰冷无味、死板缺乏生机;学生没有通过对大量事物的感知、分析、理解而抽象出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忽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概念教学脱离现实背景。很多教师在上概念课的时候,首先就要求学生把概念强记下来,然后进行大量的强化练习来巩固概念。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学生并没有理解概念的真正涵义,一旦遇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感到一片茫然。 2、孤立地教学概念。很多教师在教学概念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把各个概念分开讲述,这样虽然是课时设置的需要,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掌握的各种数学概念显得零碎,缺乏一定的体系,这不仅给学生理解和应用概念设置了障碍,同时也给概念的记忆增加了难度。 3、数学概念的归纳过于仓促。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与解构的反复过程。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确表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是概念教学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而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概念的形成过于仓促,学生尚未建立初步的概念,教师即已迫不及待的进行归纳与总结。 二、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的基本策略 1、必须将概念置身于现实背景中去理解。数学概念是抽象的、严谨的、系统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则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之始应该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搭建起联系的桥梁,提供丰富、典型、全面的感知材料,千方百计地充实学生的感性材料。数学概念教学时必须将概念寓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新兴县实验小学盘水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本课题的提出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通过良好的数学概念学习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培养数学能力;通过有效的概念教学,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有关概念。在新课程标准下,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都有极其重要作用。 本课题组成员结合近几年来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目前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比较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比较忽视概念间的联

系,许多本来是有联系的概念,却分散、孤立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较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基于对以上现象的认识和思考,就确定了这个研究项目:《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旨在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 本课题通过研究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探究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构建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并通过课例研究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实验的预期目标主要有: 1、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达到对概念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 2、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对概念教学的教材处理方法,达到对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有效性。 3、从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应用等方面入手,提高概念教学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三、本课题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1、实施步骤及目标:通过调查分析,搜集数据,制定课题方案,申报课题,并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读《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概念分为一般概念和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核心概念教学的过程是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构成了核心概念教学中的障碍。而数学核心概念又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因此,重视核心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又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呢?下面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核心概念教学一般都分四个阶段:引入、形成、巩固、发展。 一、核心概念的引入 1、核心概念的引入是核心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核心一般概念和核心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主要要说明“谁”的几分之几,为了说明这一点,可出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折出它们的二分之一,让学生明白虽然都是二分之一,却表示不同的大小,所以一定要说明“谁”的二分之一。 2、同时,在核心概念的引入中要格外做到旧知识的迁移。 任何一个数学核心概念都是在以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前一个核心概念是后一个核心概念的基础和推理依据,旧核心概念铺垫不好,就会影响新核心概念的建立,如,在“整除”概念基础上建立了“约数”、“倍数”概念;由“约数”导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由“倍数”引出“公倍数”,再导出“最小公倍数”。在几何知识中,由长方形的面积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公式。 3、最后还可以从计算引入新概念。有些概念不便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而通过计算才能揭示数与形的本质属性。如,教学“互为倒数”这个核心概念时,可先出示一组题让学生口算:3×1/3,1/7×7,3/4×4/3,9/11×11/9……,算后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概念教学是小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因此,提高小学生掌握正确、清晰和完整的数学概念显得极其重要,就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存在的问题;对策 目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1)教师对于概念的引进方法不当,缺乏科学性,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2)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概念,而不注重概念的理解过程,造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偏差。本文就这两方面内容进行讨论并给予解决办法。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引入不当,缺乏科学性 由于教师学科素养不足和受日常概念的影响等原因,有的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引入不当,缺乏科学性,导致对概念的理解不准确。下面是一位教师对于倒数概念引进的过程: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名字叫倒着说,例如我说“1、2”,你们说“2、1”,我说“1、2、3”,你们说“3、2、1”,我说“老师爱我们”,你们说“我们爱老师”。在数学中这种现象也存在,比如“八分之三的倒过来就是三分之八”。

这种概念的引入方法就缺乏科学性,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清。 2.注重结论,轻视过程 现在部分教师教授概念表现为读概念,引导学生读概念,让学生背定义,忽视对概念形成过程的理解,缺乏对概念的讲解和分析,缺乏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概念外延的了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了概念之后,学生既不能很好地将概念内容应用到具体题目中,久而久之还会对概念有遗忘。 二、解决数学概念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从实际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数学概念的构建,是建立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从生活中已有的概念理解上入手,进行实际的引进,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利用此性质制造的物品,如学校的大门,家里的伸缩式墙挂等等,由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入概念,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更容易理解。 2.重视概念理解 概念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而是要体会文字背后的真正意义,只有深刻地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越深刻,越准确,所掌握的内容越容易应用。教师在概念教学时要注重

浅谈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一些学生之所以觉得学习数学很困难,概念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这样就不能熟练地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应用和转化等。因此,抓好概念教学对提高普通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但是,在现今的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重解题、轻概念,忽视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造成学生解题和概念脱节。那么如何搞好新课程下数学概念的教学呢 关键词:概念;引入;形成;理解;归纳;系统化 一、概念的引入 借助具体事例,从数学概念体系的发展过程或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引人概念。学习一个新概念,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它的意义、作用。因此,教师应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体会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学生往往对故事感兴趣,这恰恰是增强数学教学活力的切人点,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概念适当引人一些数学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等差数列中高斯的故事,等比数列中印度的那位聪明的宰相。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寻找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来掌握新的概念。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平行线段与平行向量,函数与方程,映射与函数

等等,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 二、概念的形成 在数学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大量典型、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等活动,揭示概念的本质。例如,在引人奇函数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函数f(x}=上,g(x)二的图象,学生很容易看出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教师进x一步提出问题:你能从数的角度说明它为什么关于Y对称吗学生根据初中对对称的认识,发现自变量*的值对称着取,观察它们的函数值。于是,学生计算了厂1)抓1}抓2)抓-2)抓3)抓-3),学生猜想:*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值,他们的函数值互为相反数。教师追问:是刘所有的定义域内的*都成立吗于是,学生if}f(})与厂劝,发现互为相反数。然后教师给出这类函数的名字为奇函数。 华罗庚教授说得好:“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纸篓里去找材料,不要只看课本上的结论。”教师要多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为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相信“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概念的理解

小学数学“周长”的概念教学课例研究.doc

小学数学“周长”的概念教学课例研究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 前提。学生建立概念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个基 本形式。概念形成主要是从大量的具体事例出发,以学生的 感性经验为基础,形成表象,进而抽象、概括出一类事物的 本质属性。概念同化是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 或描述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获得 新概念的过程。本文就周长的概念所做的教学探索就教于方家。围绕“如何有效开展概念教学”开展研究,我选择的执 教内容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什么是周长》,周长的概念在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材将它置于长方 形、正方形认识之后,目的是要为将要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作铺垫,教材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再通过数学化的过程加深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和掌握。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教学主要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帮助学生建构周长概念。为了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以昆虫运动会为主线设计本节课。基本流程是: 1.引入 2.建立概念

①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身边的周长。观察蚂蚁沿着 树叶边跑步练习。初步直观感知周长。②昆虫运动会开幕, 三只蚂蚁分别绕着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跑,先猜测 谁会赢,再小组合作验证。③动手操作,丰富对周长的感性 认识。在测量中进一步建立周长的意义,并能运用多种方法 测量图形的周长。 3.巩固 用四个正方形拼出不同的图形,猜测、测量图形的周长。 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第一次试教下来,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主要收获:①在 概念引入时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蚂蚁沿着树叶边练习跑步的过 程,学生很感兴趣。只让学生观察一下就引出了树叶一周的长 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学生体验不充分。②从学生的回 答中,可以看出对周长这个概念似懂非懂。原因在于“周长”的概念出现太早、太匆忙,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不深刻。③巩固、应用环节,材料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主要问题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周长的意义。为什么学 生没有理解周长的意义?从教学流程看,一开始通过让学生 观察蚂蚁沿着树叶边练习跑步的过程,就引出了树叶一周的 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学生对周长的感知不充分,没有建立 清晰的表象。这样即使得出周长的概念,学生还是没有理解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_数学论文.doc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_数学论文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因此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怎样让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让概念在孩子们心中得到完美内化呢?我粗浅的认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概念的引入讲述宜直观形象 针对第一学段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学语言描述的

概念理解较为困难,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用形象的描述,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打些合理的比方等,努力让孩子们理解所学概念,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来进行教学。夸张的手势,丰富的肢体语言,理解运算所蕴含的意义,区分概念的差别。在让一年级的孩子认识加减法的时候,我举起双手像音乐指挥家一样,左边一部分,右边一部分,两部分合在一起就用加号,加号就是横一部分,竖一部分组起来的,减法则反过来展示。孩子们看得有趣,记得形象,不但记住了加减号还明白了加减号的用法。在教二年级孩子感受厘米和米时,我让孩子们学会用手势来表示1厘米和1米,使得孩子们在估计具体物体的长度时有据可依。形象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自然接受数学符号。教师的语言讲解也要力求符合学生实际,特别是第一次描述时,教师一定要斟字酌句地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尽可能用数学语言简洁地描述。因为对于第一次接触新概念的孩子们来说,第一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当然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来试着对概念进行解释,一方面同龄人的解释会让孩子们概念的理解更为容易;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一下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要记住:孩子们的数学概念应该是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当然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很多时候第一学段的孩子对于部分数学概念,只要能意会不必强求定要学会言传。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因此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怎样让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让概念在孩子们心中得到完美内化呢?我粗浅的认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概念的引入讲述宜直观形象 针对第一学段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学语言描述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用形象的描述,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打些合理的比方等,努力让孩子们理解所学概念,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来进行教学。夸张的手势,丰富的肢体语言,理解运算所蕴含的意义,区分概念的差别。在让一年级的孩子认识加减法的时候,我举起双手像音乐指挥家一样,左边一部分,右边一部分,两部分合在一起就用加号,加号就是横一部分,竖一部分组起来的,减法则反过来展示。孩子们看得有趣,记得形象,不但记住了加减号还明白了加减号的用法。在教二年级孩子感受厘米和米时,我让孩子们学会用手势来表示1厘米和1米,使得孩子们在估计具体物体的长度时有据可依。形象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自然接受数学符号。教师的语言讲解也要力求符合学生实际,特别是第一次描述时,教师一定要斟字酌句地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尽可能用数学语言简洁地描述。因为对于第一次接触新概念的孩子们来说,第一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当然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来试着对概念进行解释,一方面同龄人的解释会让孩子们概念的理解更为容易;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一下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要记住:孩子们的数学概念应该是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当然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很多时候第一学段的孩子对于部分数学概念,只要能意会不必强求定要学会言传。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概念的教学”。一个数学教师,要把概念教学放到突出地位。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创设条件、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从动手操作中形成概念。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摸一摸,拼一拼,移一移,折一折,减一减等形式的动手操作活动,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再经过大脑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辩论分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 蚌埠三十一中 李萍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成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概念课的教学,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的基础,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只有对概念理解得深透,才能在解题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也取决于他对数学概念的牢固掌握与深刻理解与否。因而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 下面我就数学概念的引入教学谈谈我肤浅的认识: 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数学概念有些是由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与需要而产生的,许多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但又依赖已有的数学概念而产生。因此,数学概念的引入可以通过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采用猜想、归纳的方法来引入,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恰当地选择实例是非常重要的,所选实例应具有以下特性: 1、实例应有针对性。 应围绕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选实例,淡化这些实例中的非本质属性。如:在引入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时,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物体,如:推拉铁门、门框、国旗等。除了画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外,还要画矩形、菱

形、正方形。一可以说明这类图形的特点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与夹角的大小、边的长短变化无关;二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矩形、菱形、正方形均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为学生后面学习埋下伏笔。 2、实例应有可比性。既要设计所要形成的数学概念的正例,又要设计不符合这一概念的反例,明显区分它们的某些不同属性。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学时可举一些反例做对比:①2a-b;②2x+3﹥0 ③xy = 12 ④x+1/x=5 ⑤2x+y=9;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3、实例应有适量性。 实例要有一定的数量,数量太少不足以形成概念,数量太多会浪费学习时间并使学生感到乏味。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需设计若干个具体的问题情境。 问题1:用热气球探测高空气象,设热气球从海拔500m处的某地升空,它上升后到达的海拔高度hm 与上升时间t min的关系记录如下表: (1)观察上表, 热气球在升空的过程中平均每分上升多少米? (2)你能写出表示上升后到达的海拔高度h与上升时间t的关系式吗? 问题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仍将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某型号的汽车在平整路面上的刹车距离s m与车速v km/h之间有下列经验公式: S=v2/256 当刹车时车速v分别是40、80、120km/h时,相应的滑行距离s分别是多少? 问题3:为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城市制定以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不断建立与总结的反复过程是形成数学知识概念的重要过程。有些教师在进行概念形成的教学的时候太过仓促,在学生还处在初步建构概念的阶段就已经着手归纳总结的环节了。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接纳能力等。小学生在了解新鲜事物时特别关注形象,不经常使用抽象思维来看待事物,在记忆方面也喜欢用直观印象来进行记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记忆数学概念知识时往往使用的是背诵的方法,这样就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很难将其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可以针对他们的这些特殊的思维方式,科学地安排数学教学内容,而且实践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 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一)概念引入的方式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要有一段缓冲的时间,这一缓冲时间就是引入数学概念知识内容的阶段。生动的概念引入可以吸引小学生目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概念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提升教学效率。 1.生活例子的引入 将生活例子引入数学知识概念,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拉近了数学知识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在进行“直线和线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一些卡片,让学生

对卡片的四个角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直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 2.旧知识内容的迁移引入 数学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中高年级的概念教学可以将以前的基础知识引入。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这一知识内容时,学生可以借助回想约数的概念来展开学习,学生研究1、2、3、4、9、10、13、14、16的全部约数,教师再给学生一个分类的条件,进而引出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3.情境设疑引入 小学生的思维生动活泼,对于感兴趣的题目会进行认真思考。抓住这一特质,教师要创设数学情境,再提出疑点、难点,指引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概念知识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比如,教学“体积”概念,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放一杯水,再在杯中投入石子,让学生观察并且思考为什么石头投入杯中会有水溢出来。这样学生对于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有了详细的了解,进而引出“体积”的概念。情境的创设不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借由观察客观现实提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的好习惯。 (二)概念构建的方式 数学概念的形成往往包括现实感受、构建表面情况、本质属性三个阶段,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小学生的具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 1.加强认识 数学教学活动会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感性资料来协助他们进行

论文《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概念教学的过程是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构成了概念教学中的障碍。而数学概念又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因此,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又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呢?下面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概念教学一般都分四个阶段:引入、形成、巩固、发展。 一、概念的引入 1、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主要要说明“谁”的几分之几,为了说明这一点,可出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折出它们的二分之一,让学生明白虽然都是二分之一,却表示不同的大小,所以一定要说明“谁”的二分之一。 2、同时,在概念的引入中要格外做到旧知识的迁移。 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在以往概念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前一个概念是后一个概念的基础和推理依据,旧概念铺垫不好,就会影响新概念的建立,如,在“整除”概念基础上建立了“约数”、“倍数”概念;由“约数”导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由“倍数”引出“公倍数”,再导出“最小公倍数”。在几何知识中,由长方形的面积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公式。 3、最后还可以从计算引入新概念。有些概念不便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而通过计算才能揭示数与形的本质属性。如,教学“互为倒数”这个概念时,可先出示一组题让学生口算:3×1/3,1/7×7,3/4×4/3,9/11×11/9……,算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都是几个数相乘,它们的乘积都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象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其它如比例、循环小数、约分、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所以,重视概念教学,优化概念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但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 1、教师对概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处理时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对概念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概念的外显(即定义的描述),而忽略了概念的内涵(即本质属性与特征),较多的是死记硬背、通过习题的反复操练来巩固概念,学生生厌,而且也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和把握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致使一些概念的外在特征给学生带来了认知上的偏差。 3、孤立地学习数学概念。教师往往执行于教材编排,把一些概念分课时逐一进行教学,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一些概念的掌握零零碎碎,缺乏一定的体系,从而使得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上增加障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概念与应用脱节。学习概念后需要通过应用环节来巩固概念的理解和内化,但发现有时练习的跟进与针对性不强;还发现学生在应用中,往往会忽略概念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去推理辨析,把概念给架空了。 5、重视和优化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学的硬功夫和必备能力。引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和能力。教师也在大量的实践中,深刻洞悉、把握规律,勤于反思、创造性驾驭,不断提升教学智慧。> 因此,优化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有不容低估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向智慧型教师发展的一个途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2、研究述评: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还是比较重视数学概念的引入,而相对比较忽视概念建立和概念巩固的作用和实效,在后两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理性框架和实践的积累。往往重书本,轻实践;重理论轻探索;重计算轻过程等。目前一线教师还缺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深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还没有做到具体细化到每一个概念的教学,教学实例比较缺乏。这也将是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以后有所收获的方面。 1、关于概念建立的教学策略。小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往往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概念形成,二概念的同化。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所以,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大多以“概念形成”的形式为主。而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解释本质属性三个过程。希望通过一些课堂实例的研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 2、概念巩固的教学策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概念不断增加,有些概念的文字表述、内涵会比较相近,学生容易混淆;由于教师没有主动地去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有的学生常常会在变式题或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由于概念之间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教师应该向学生进一步提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掌握这些概念。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教师这一

最新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知识讲解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每一个新知识的起点。数学概念的灵活掌握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及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概念教学,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牢固掌握概念, 正确运用概念,在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因此,上好概念课对小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以及数学素质的发展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数学概念概念教学问题策略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的基础,是数学学习的起点,学生只有正确理解概念、牢固掌握数学概念、正确运用概念,才能正确判断和概括数量关系;才能对空间几何图形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才能正确掌握数学中的性质、运算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进行合理运算,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概念教学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老师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概念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的几种问题: (一)重计算,轻概念。 我们在概念教学中经常是老师把概念一出示,学生读几遍,直接就开始做练习,学生有时候根本不明白题目为什么这样做,他也只会依样画葫芦。如上四下的《平均数》这一课时,很多老师是没有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课堂上也听不到什么叫平均数,老师直接会出示就平均数的方法,接着就是计算平均数的练习,一节概念课直接变成练习课。这样的课堂就造成学生可能不懂什么叫做平均数,只知道计算方法,对于学生的数据整理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重结论,轻探索。 新课程实施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被改变,探究式、体验式、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到数学概念教学中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有不少老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上课只重视结论(既概念),而忽视了探索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就难以形成自主学习,而只会等待老师的或者其他同学的结论,这样的学生就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上四上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一节课也能上下来,但是如果让学生去观察,测量,这样就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长度相等,两组对角相等等,实际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有很多(初中的教材)。其实我们老师都明白,通过学生探索得到的结论是记得最牢固的,而且对其以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组,有些时间是必须交给学生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重形象,轻抽象。 小学数学的概念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定义型的概念,描述型的概念,感知型的概念。其中描述型的概念和感知型的概念没有严格的定义,特别是感知型概念,只能用实物或图像来让学生直观感知,如圆,圆柱等。这些本来是有严格的定义的,比如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这个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有点难度。我们老师在上《圆的认识》时,只会告诉这个图形是圆,但是到底什么是圆基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例谈共3页文档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例谈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反映。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思维形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概念课教学,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与数学思想基础,搞清概念是提高解题能力关键。只有对概念理解得深透,才能在解题中作出正确判断。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教学尤为重要。 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取决于他对数学概念牢固掌握与深刻理解与否。而在现实中,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只注重盲目做习题,不重视数学概念掌握,对基本概念含糊不清。做习题不懂得从基本概念人手,思考解题依据,剖析解题方法。这样学习,必然越学越糊涂。因而笔者认为数学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有其不可替代作用与地位。 下面我就教与学两个方面浅述我肤浅认识: 一、概念形成:从形式化表达到数学理念建构 数学教育价值并非靠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数学学习主题就当是基本数学观念、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活动。有价值不仅是概念本身,而且包括在理解与掌握这些概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数学观念与能力。 如教学“厘米认识”,通常情况下,学生能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长度,能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能进行单位之间换算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建立实际长度空间观念,一旦离开直观,往往就不能辨认抽象长度。长度观念形成不能单靠教师讲授,而是要以学生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操作、想像、交流、推理等丰富多彩活动逐步形成。教学可以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观察比较,认识1厘米长度。 2、检验调整,形成1厘米表象。 (1)量一量。看看哪个手指宽大约是1厘米。 (2)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用大拇指与食指叉开比画出来。 (3)找一找。自己身上或周围哪儿长大约是1厘米。 3、联想类比,理解厘米含义。 (1)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 (2)找出尺子上从哪儿到哪儿是10厘米。先猜一猜,再数一数。 (3)出示米尺,让学生推想100厘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 4、估计测量,形成空间观念。 出示学生熟悉物体让学生进行估计,并交流估计结果,再进行测量验证。 在这里,厘米概念教学过程不只是注重形式化表达,而是让学生通过系列思维活动,将学习数学概念过程变成再认识与形成观念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观念是在经验活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经历生活经验回忆、实物观察活动、操作活动、想像与交流表达过程,是学生形成数学观念有效途径。 二、概念巩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剖析发现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之一是: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偏重于对结论解释与整理,缺少自主剖析、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机会,缺少进行侧重于剖析性、发现性数学思维机会。概念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剖析新知识意识,注重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根据自己体验,建构有关数学概念。下面我们就以《角认识》教学片断为例,加以说明: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比赛,老师画一个角,大家推荐一名同学上来画一个角,比一比谁画角大?(师生分别画角) (很多学生都认为李明画角要大,但都说不清理由) 师:刚才很多同学认为李明画角大,而且一个同学认为原因是这个角边要长。那老师能不能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之令狐文艳创作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 令狐文艳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的教学反思数学概念是揭示物质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具有抽象性、复杂性、严密性,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固定和同化新知识的功能。一切的数学规则的研究、表达与应用都离不开数学概念,它是数学的基础,是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空间观念形成,思维能力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它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使它在教学中成为一个难点。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将枯燥的数学概念生动化、情境化,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这便成为教师要探讨的课题。概念教学的策略可分为四个步骤:引入概念,形成概念,内化概念,应用概念。 (一)引入概念 概念如何引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标准》的这一

理念,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求概念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题材要广泛,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充满着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在概念教学时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尤为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产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教师在设计具体情境时,切忌单刀直入,全盘托出,而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紧密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旧到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入。 (二)形成概念 概念的形成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及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形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1、在动手实践中形成概念。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数学课本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内容,如用小棒、圆片来理解“平均分”“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