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青少年

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丰富多采的网络世界,为广大青少年益智广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不过面对良莠不齐的网上咨讯,针对年轻一代进行的辨别和自律能力的教育却显得有些滞后。

目前我国整个互联网法律体系缺乏权威性的法律依据,立法远远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网络安全保护也没有单独的明确的立法。

据调查,近年来,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持续攀升并向低龄群体渗透加大,中小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现象比比皆是,青少年网络犯罪率也在逐年上升。

青少年大多是在校求学时期,所以针对网瘾问题,教师、家长都应承担起教育和监管的责任,分析其网瘾形成的具体原因,结合其成长目标,与其进行及时的沟通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养成正确的网络行为。

所以从青少年自身心理、生理特点出发,探究青少年网络行为背后的原因,明确教师、家长、社会在青少年网络行为过程中应担负的职责,使青少年趋利避害,自律、自主、健康、合理地使用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青少年网络行为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侧重于对行为的管理,而针对青少年上网的心理、生理动机的研究较少,一旦出现网瘾问题,堵的较多,而疏的较少,所以造成了当面不上网,背着就上网;行为不上网,心理有网瘾;越不让在网上干什么就越想干什么;平时管着上不成网,一有机会昏天黑地地上网等恶性循环现象,所以青少年网瘾成因的深层研究工作很有必要。

二、选题意义及价值

通过研究找到青少年沉溺网络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有效的根治网瘾。

端正学生、教师、家长的网络观,既不”谈网色变”,杜绝网络,也不使孩子一味地沉溺

于网络世界而与现实脱节,同时要学会趋利避害,正确认识”网络”的双面性,既使青少年通过网络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汲取到更丰富的知识,也使青少年有效避开网络的负面效用,使网络正真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利工具。

使教师、家长找到孩子网瘾的根源,然后因势利导,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变害为益,使孩子养成正确的网络观与网络行为,达成健康成长的目标;也使网络行为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网络的管理、运作,同心同力,打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世界。

三、概念范围与支撑理论

(一)课题研究的概念范围

1、网络行为:在网络上从事的一切活动,主要包括访问网站、收发邮件、上传和下载、

即时通信、聊天、论坛、网络游戏、流媒体视频和Telnet 等。

2、网瘾:网瘾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3、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指一个人想

要干某事情而在心里上形成的思维途径。同时也是一个人在做某种决定所产生的念头。还是一个人心里和行动一致的一大倾向,理念实施的组织源头。

4、流行心理需求:一种想要被社会认可的需要。动机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内驱力,一个

是诱因,内驱力是来自个体本身的,是内在的一种需要,诱因是来自外界的,既有内驱力的作用,个体自己看到别人喜欢,于是也想要拥有,也是一种想要和大家保持一致的从众心理。

5、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二)理论依据

1、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的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

2、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

3、个人控制理论。在个人管理中,个体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传统的管理方法分

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等,这些依赖于人去制定政策,去实施管理。人是社会人,但我们认为人更是一种理性人,是风险规避的,即我们更加愿意做出利己的行为,所以个人很难去采取类似法律行政这些可能具有惩罚性的方法对自己实施自我管理,那我们就需要借助社会或他人来完成对自身的控制管理,而最有效的管理即是利己与控制的结合。

四、研究问题及内容

(一)、”网瘾”成因探究:

青少年一般上网的时间段、地点、相与人群。了解青少年上网时间与学习、作息安排时间之间的关系,时间段与地点是否在教师或家长监管的范围中,与哪些人群在一起,会受到什么样社交圈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会存在哪些潜在的危险因素。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doc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报 告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与分析 现在青少年中,网络成瘾的现象日趋严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瘾”,很多同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那什么是网瘾呢?我特地查了一下相关资料:“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为IAD。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有“网瘾”的同学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仍无法自控。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我所查到的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互联网络咨询中心(CNNIC)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为止,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年增长率为28.9%;网络普及率达到28.9%。年青人为主体网民,其中相当多的网瘾青少年患有“网瘾症”。在每天不断增长的人群中,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自然也不是个小数目,因此关于“网瘾”的话题越来越多,关注人群也越来越多,甚至已升级成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在许多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报道上我们经常能听见这种声音——毒害青少年的,是网络游戏。而在一些人眼里,网络游戏犹如洪水猛兽一般,甚至被称做是“电子海洛因”。 笔者就青少年网络成瘾开展了调查:

一、青少年上网都在做什么:青少年们上网的确是有一部分青少年是会成瘾的,但不一定是玩游戏。一部分青少年是出于好奇和好玩的心理,只要是新鲜有趣的,便有人会去追求它。互联网仿佛就像一个花花世界,有许多青少年在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会被互联网所带来的新鲜体验所深深吸引,曾经沉迷或轻度沉迷过网络。每天上网聊聊天、看看网页同样会给青少年们带来快乐和充实感,那些自制力差者更可以沉迷其中。 二、青少年们对媒体的说法存有疑义:青少年们认为,数字不能说明一切,只能反映一些问题。有很多人沉迷网络的确不假,但把问题都归于游戏是有失偏颇的。沉迷游戏比起沉迷网络的人确实是要陷得深一些,但媒体“夸大化”的说法,将网络游戏视为洪水猛兽,甚至被称做是“电子海洛因”也是不妥的。网络游戏是洪水猛兽,青少年沉迷网络就是因为网络游戏的毒害。以至于我们现在只要听到“青少年上网”这个词,在潜意识里就觉得它不是褒义的。青少年们的说法也很激动:譬如我国每年因烟酒而导致死亡的有多少,能一下就把烟酒给禁了吗?有多少青少年因迷恋娱乐明星而荒废学业甚至不要性命,能一下就把娱乐文化禁了吗?又有多少青少年看了一些带有暴力色情的影视作品而犯罪的,能一下把影视行业禁了吗? 三、我地区青少年上网率大大低于全国的统计数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10年2月2日在京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较高于2007年。但由于网民人数的增长,网瘾青少年人数是2005年、2007年的近两倍。值得注意的是,

2019网瘾人数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网瘾人数调查报告范文5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便利。但同时也潜藏着危险,例如网瘾。那网瘾人数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网瘾人数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网瘾人数调查报告范文(一) 调查问题:中小学生网瘾成因及危害 调查人: 调查对象:部分初高中学生 调查方式:网络搜集,问卷调查,小组讨论 内容: 1.概念: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2.表现: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表现为:花费于上网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要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但失败。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如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有关网上的情况反复出现在梦中或想象中,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即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包括: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恶心,燥热出汗,失眠等。 3.成因1、社会环境:包括网吧的出现,网络游戏的流行、同学

之间的攀比从众等; 2、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等; 3、满足感缺失:包括学业失败、孤独感、人际障碍等; 4、角色扮演、多人一起玩的游戏很容易造成网络成瘾。这种游戏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满足感;同时出于哥们义气,孩子也有可能加入网络游戏的队伍,并最终成为网瘾患者。 4.预防:(1)个人预防:1.遵守网络规则,保护自身安全。 2.学会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提高上网效率。 3.积极应对生活挫折,不在网络中逃避。 4.未成年人在上网时,要遵守《》,同时保护好自身安全。做到:①保守自己的身份秘密;②不随意回复信息;③收到垃圾邮件应立即删除;④谨慎与网上遇见的人见面;⑤如果在网上遇到故意伤害,应该寻求家长、老师或者自己信任的其他人帮助;⑥不做可能会对其他人的安全造成影响的活动 5.做到:①不漫无目的地上网。②上网前定好上网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上网中围绕目标和任务,不被中途出现的其它内容吸引;可暂时保存任务之外感兴趣的内容,待任务完成后再查看。③事先筛选上网目标,排出优先顺序。④根据完成的任务,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长度。 ⑤不要为了打发时间而上网。 6..未成年人要认识到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和挫折要积极应对,向家长、老师和其他人请教解决办法,不在网络中逃避。

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问卷

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问卷 初二年级 我们此次专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危害以及对策,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做出贡献。此次调查为一般性质的社会调查,实行无记名调查,并且对于调查对象所提供的资料我们会严格保密,因此请您认真、据实填写调查问卷,谢谢! 1.您的性别:()[单选题] [必答题] A.男 B.女 2.你居住于:()[单选题] [必答题] A.城市 B.农村 3.你在读:()[单选题] [必答题] A.初中 B.高中 C.大学 D.其他 4.你的学习成绩如何?()[单选题] [必答题] A.优 B.良 C.中 D.差 5.你觉得学习压力大吗?()[单选题] [必答题] A. 很大,压的喘不过气 B. 很小,可以轻松应付 C.一般,时大时小 D.其他 6.你的课余时间多数做些什么?()[单选题] [必答题] A.看书 B.做运动 C.做兼职 D.上网 E.忙于学校的社团活动 F.其他 7.你通常上网主要做些什么:()[多选题] [必答题] A.玩游戏 B.聊天或交友 C.看电影,听音乐等娱乐活动 D.看新闻,获取资讯,查资料 E .学习或工作所需 F.其他 8.你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单选题] [必答题] A.0~2小时 B.3~4小时 C.5~6小时 D.7小时以上 9.你是否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单选题] [必答题] A.是,很强烈 B.有时候会这样 C.否 10.如果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你是否会出现念念不忘上网之事、周身不适、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反应呢?()[单选题] [必答题] A.是,总是这样 B.有时候会这样 C.很少会这样 D.从来不会这样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一)一、调查背景 随着1994年我国引入互联网,各大高校纷纷投入极大的财力和物力建设校园网络。信息丰富、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影响范围广便是网络的的显著特点。这也促使大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网络平台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网络带给我们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冲击,其中一些身心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无节制地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自制力和自控力差,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按时就餐,夜不归宿,通宵达旦,影响纪律;生物钟混乱,影响健康;社会交往简单,人际关系淡薄等问题现象的出现。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扭曲了美好的心灵,荒废了学业。为此,针对此大学生网瘾问题,我将作出此次有关大学生网瘾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式 1.上网查找关于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相关资料; 2.通过与身边的同学当面交流沟通,了解当今大学生对待网络的态度; 3.网上聊天,与网友、同学讨论大学生网瘾现状; 4.制作网上问卷调查,对部分大学生网瘾进行可靠数据收集; 5.私下出访校内外网吧,大概了解网吧上网人群。 三、调查结果 1.通过网上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我国现有的网迷中,60%以上的是大学生,在此当中10%的大学生有网络综合症的倾向。早在2007年2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就对全国13所高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情况不容乐观,在大学生中断学业的调查结果分析有80%的大学生是因为网络成瘾。据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3/4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2.在调查问卷中,结果发现现在很多的大学生都基本上呆在宿舍上网,很少出校外网吧或者到校内网吧上网。宿舍成了大学生网络蜗居的场所。 3.由于大学生自身都携带电脑来学校,因此校外的网吧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没那么大。通过私下走访一些校外网吧,发现进出网吧的人群更多的是中小学生或者社会上的人。有些网吧甚至还出现未成年人自由出入的现象。 4.从网友和同学或者身边真实的现象中了解到网瘾的大学生思想幼稚,在现实中遇见困难或者人际关系等问题,他们习惯于在网上找心 理平衡,长期下来,自我封闭。对于自己的人生、大学生活从没有认认真真的规划过,对现实和将来都很迷茫。 5.网上一项数据结果显示,60.5%的青少年网民的上网目的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等,57.9%的青少年网民选择聊天或交友,47.2%青少年网民选择玩网络游戏,另有43.6%、39.5% 及21.1%的青少年网民分别选择了 学习和工作、获取信息、通讯或联络作为其上网目的。 6.调查问卷中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对于自身上网的目的更多的是寻求网络游戏的刺激,查找学习工作信息,视觉与听觉的消遣,沉面于上网聊夭、网上购物或网络爱情。 7.通过调查与直接交流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在上网时间难以控制,从1-2小时到5-6小时,上网时间不断延长,。有些大学生甚至会出现没有上网时会倍感空虚、心烦。大部分认同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 8.在网上了解与现实调查中,发到现在的大学生在对待网瘾上很少与家长沟通,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无法进行交流。就算沉湎于网络也不去理会家长的焦虑与担心。家长的言语在大学生心中越来越缺乏威慑力。

网络对青少年影响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邵阳市大祥区松坡中学综合实践课题组 各位领导、老师们: 今天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支持下和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课题喜获开题,表明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已正式启动本课题的研究。在此,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老师审议。 一、课题的提出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而不是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对深陷于虚拟网络世界里的青少年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前国内就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解决办法还没有形成定论,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方法,故我们就这一问题在同学们中展开了讨论,经过一番讨论,结合我校实际,我们选择《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这一课题来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通过调查研究,帮助同学们了解网络的利、弊,寻找到同学们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及对策,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正确对待网络,远离游戏,远离恶性网站,远离虚拟世界,让网络服务于学习,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让学生能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学习。 三、课题的基本研究过程 ㈠成立课题组 组长:车纯洁 课题组成员:车凤姣马家俊杨诗云王婷彭邦柱 刘威黄玉娥杨磊邓圆刘粮宝 刘立辉刘志宏王邵林王莎莎粟仲清 指导老师: 任道明马玲玲 ㈡确定研究的主要目标 1、全面了解并整理、归纳同学们沉迷网络所暴露的问题。 2、深入探究、分析,掌握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及寻找到解决措施。 3、引导同学们文明、健康地上网。

㈢课题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 ㈣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含阶段性成果)以及创新之处 通过对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促进同学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来进行学习,并尽可能地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1.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2.通过调查研究,让同学们了解上网的利与弊、迷恋上网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来促进学习 3.通过调查访问,培养同学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初步学会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4.宣传网络的利弊,义务巡逻,加强对网络的使用监督,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㈤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10月1日——8日) 确定活动课题主题,成立课题小组,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10月9日——19日) 制定计划后,各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按计划开始实施: 1.陈桥头网吧基本情况调查、情况分析及归纳总结。 ①通过调查、访问、统计,了解网吧的基本情况及网民的构成。 ②通过走访、统计,了解各网吧中网民的操作情况。 ③通过随机调查我校学生的上网情况,总结出中学生上网的第一手资料。 2.调查学生迷恋上网的原因。 3.网络文明公约的总结 小组收集、整理,写出完整的“网络文明公约”。 4.网络文明公约发布、告示(签字、宣誓活动)。 5.义务巡逻,共同维护。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阶段(2009年10月20日——26日)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果,写出研究报告、论文。 第四阶段:交流展示阶段(2009年10月27日——11月20日)

青少年应该如何克服网瘾

李锋戒网瘾学校专题https://www.sodocs.net/doc/ed7983535.html,/iwyzt/ 青少年应该如何克服网瘾 这两天也说了很多青少年网瘾的事件和案例,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单靠家长的努力也是不够的,家长要要明白引导孩子不是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孩子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需要培养自己的控制力。今天李锋教育的小编就和大家讨论一下孩子自己本身应该怎样做。 2010年2月1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虽然此前卫生部已经否认了“网瘾”概念,该协会还是以“网瘾”来命名自己的调查报告,还给出了2400万这样惊心动魄的数字,报告和它2400万的数据引起哄动,各大网站都在重要位置刊发。但有两个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这份《青少年网瘾报告》里的第一个词“青少年”,指的不是未成年人,而是29岁以下的人,也就是说即便你工作多年,结婚生子,也被列入;第二个词,也是最核心词—“网瘾”,报告中根本没有给出定义,如果该报告沿用了此前两次报告的定义,那么如果你“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也算网瘾。不论是什么样的方法我们都反对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戒除网瘾问题,而是要通过疏导的方式来戒除网瘾。 如果你是网瘾青少年,要深思,上网或许是你一种放松的途径,初中、高中时代的学习期望高、任务多、压力大,网络或许是你放松和发泄的方式呢?而且,竞技类的网络游戏有强烈的快感与冲击力,容易欲罢不能。但是,这种征服的快感会随着游戏时间的增长而减弱,这时的你可能会转向下一个游戏而踏入恶性的循环。所以,关上电脑,去做些别的事情;尽管在开始的时候会非常渴望回到网游的世界,但千万不要觉得扛不过去而自暴自弃。你要给自己一些正面、积极、肯定的心理暗示。戒除网瘾需要一些时间,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下死命令:不碰电脑!你可以试着慢慢减少游戏的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一周15-30分钟,减少的时间可以看看电视,杂志,到外面运动等等,不用逼迫自己放下游戏马上学习。这样,你的反感情绪就不会过分高涨,再继续学习的时候也可以放松心情,少想游戏。要明白,戒除网瘾跟自己的自控力有很大关联,所以自强自控自审才能自助。 求助父母与老师、同学的监督与支持也是戒除网瘾的重要力量。如果你是网瘾青少年,一定要好好和父母交流感情,多和父母聊聊天,和同学打打球,如果有同学在自习,去加入他们,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方面,游戏自然就玩的少了。还要一个好的成长氛围,少和喜欢上网的朋友聊天,因为聊天常常会聊到游戏方面,牵引你的网瘾情绪。相反,要多去接触学习认真的同学,看看他们每天都是通过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篇:关于青少年本人调查报告瘾的报告书 关于青少年本人瘾的报告 盐道街中学:罗晨旭指导老师:芦苇 调查目的 为了危害青少年为什么会行成本人瘾还有本人瘾带给青少年哪些了解 二调查方法 从本人上才收集资料 三调查结果 综合新华社电中国青少年本人络协会18日发布《中国青年人本人瘾数据报告(201*)》显示,目前我国本人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本人民总数的9.72%,将近50%的本人瘾青少年主要的上幼儿本人目的是聊天或交本人。 报告指出,在本人瘾青少年和非本人瘾青少年的具体活动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本人瘾青少年中玩本人络游戏的比例(40.77%)高于非本人瘾青少年(28.61%)将近13个百分点,而聊天或交本人虽然也属于娱乐性的活动,但本人瘾青少年和由非本人瘾青少年中,参与这活动的比例几乎不没有差别。 根据数据显示,娱乐性活动和实用性活动比例在本人瘾和非本人瘾青少年之间差距很大。本人玩本人截叶游戏和获取信息的本人瘾青少年与非其中瘾青少年比例差距较为悬殊。 中国青少年本人络协会郝向宏认为,这新游戏说明本人瘾青少年更偏重于玩本人络游戏,而非本人瘾青少年则更偏重于借助本人络获

取信息以及学习或工作。因此,正确引导青少年利用本人络获取信息 可以在定程度上抑制上本人成瘾,其上对于青少年玩本人络游戏的放 纵则可能促使而本人成瘾。 报告指出,本人络成瘾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自述瘾青少年比 例接近10%,需要各方继续对青少年本人瘾问题加以关注,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青少年上本人成瘾。 报告显示,男性青少年本人民上本人成瘾比例(13.29%)约比女性 青少年本人民上本人成瘾比例(6.11%)高出7.18个百分点。男性青少 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本人络。报告显示,18岁至23多岁青年本人瘾比例较高,达到了11.39%。 报告指出,本人瘾非和青少年本人瘾青少年均对娱乐休闲类游戏 有较高的整体而言。有超过60%的非本人瘾对娱乐休闲类游戏有较高的偏,而本人瘾青少年则对角色扮演类和比赛竞技类游戏有较高的偏。 这说明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本人上娱乐性影响对青少年的活动。另外, 本人瘾青少年更多利用本人络获取社会机会。报告显示,本人瘾青少 年比非本人瘾青少年拥有更多“经常”通过本人络成功获取学习 求职创业等社会机会的经历。 为了解当前国内青少年本人瘾的切身感受状况,研究解决青少年 本人酷爱问题的对策,中国青少年本人络协会于201*年8月成立课题 本人组,于9月份开始调查。查访的围包括北京上海 ** 广州武汉沈阳西安等城市,共回收有效问卷11023份。本人络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363份。 四分析与讨论 本人危险性叶唇柱对青少年真的只有危害吗?我的回答是不,因 为如果不本人络,我们也绝不了解到那么多的知识,眼界就不会开阔,我们的发展也就不会那么远大,但是本人络的危害的确不可忽视,自 述瘾对青少年是个打击不可磨灭的打击。。。。。。

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调查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 社政152 马嘉骏 1500870245 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建设者,他们在祖国未来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关注这一群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关注我们祖国的发展,我们民族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揭开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缘由,重新反思高校,家长,学生,网吧,社会管理部分所承当的责任,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网络游戏沉迷给许多青少年带来危害,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网络游戏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虚拟的现实技术吸引力强,完善的游戏产业链和游戏中现实商品的诱惑力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缺少释放空间,对成就感的渴望缺少社会支持,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缺失和学校教育管理滞后等因素,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研究相干说明 1、研究目的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本校学生网瘾现状,把握网瘾比例在年级、地域和性别上的散布情况。 (2)通过对不同上网目的、网民分类(非网瘾、网瘾偏向、低度网瘾、中度网瘾、高度网瘾)的交叉对照分析,探索上网成瘾与网上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对不同程度网民的家庭状态等题目进行分析对照,调查家长对大学生消费及上网题目的态度。 (4)通过对调查对象平时的在校情况及上网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学校及社会其他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题目的影响。 (5)通过对不同程度网瘾大学生网民的人格因素进行对照分析,探究人格因素对网络成瘾程度的影响。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软件进行抽样调查,共收回问卷128份,其中有效问卷113份。 3、调查对象 我校的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 三、调查数据简单分析 1、具有网瘾和网瘾偏向的学生范围 (1)我校学生网瘾比例约16.3% 目前我校网瘾学生约占学生网民总数的16.3%,网瘾现象在我校已不容忽视,需要引发多方关注。 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导称,“整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另外,民盟北京市委2002年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

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丰富多采的网络世界,为广大青少年益智广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不过面对良莠不齐的网上咨讯,针对年轻一代进行的辨别和自律能力的教育却显得有些滞后。目前我国整个互联网法律体系缺乏权威性的法律依据,立法远远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网络安全保护也没有单独的明确的立法。据调查,近年来,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持续攀升并向低龄群体渗透加大,中小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现象比比皆是,青少年网络犯罪率也在逐年上升。青少年大多是在校求学时期,所以针对网瘾问题,教师、家长都应承担起教育和监管的责任,分析其网瘾形成的具体原因,结合其成长目标,与其进行及时的沟通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养成正确的网络行为。所以从青少年自身心理、生理特点出发,探究青少年网络行为背后的原因,明确教师、家长、社会在青少年网络行为过程中应担负的职责,使青少年趋利避害,自律、自主、健康、合理地使用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对青少年网络行为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侧重于对行为的管理,而针对青少年上网的心理、生理动机的研究较少,一旦出现网瘾问题,堵的较多,而疏的较少,所以造成了当面不上网,背着就上网;行为不上网,心理有网瘾;越不让在网上干什么就越想干什么;平时管着上不成网,一有机会昏天黑地地上网等恶性循环现象,所以青少年网瘾成因的深层研究工作很有必要。二、选题意义及价值通过研究找到青少年沉溺网络的根本原因,对

症下药,有效的根治网瘾。端正学生、教师、家长的网络观,既不"谈网色变",杜绝网络,也不使孩子一味地沉溺于网络世界而与现实脱节,同时要学会趋利避害,正确认识"网络"的双面性,既使青少年通过网络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汲取到更丰富的知识,也使青少年有效避开网络的负面效用,使网络正真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利工具。使教师、家长找到孩子网瘾的根源,然后因势利导,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变害为益,使孩子养成正确的网络观与网络行为,达成健康成长的目标;也使网络行为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网络的管理、运作,同心同力,打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世界。三、概念范围与支撑理论一课题研究的概念范围1、网络行为在网络上从事的一切活动,主要包括访问网站、收发邮件、上传和下载、即时通信、聊天、论坛、网络游戏、流媒体视频和等。2、网瘾网瘾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3、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指一个人想要干某事情而在心里上形成的思维途径。同时也是一个人在做某种决定所产生的念头。还是一个人心里和行动一致的一大倾向,理念实施的组织源头。4、流行心理需求一种想要被社会认可的需要。动机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内驱力,一个是诱因,内驱力是来自个体本身的,是内在的一种需要,诱因是来自外界的,既有内驱力的作用,个体自己看到别人喜欢,于是也想要拥

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 姓名:胡婷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社会学 指导教师:郝玉章 2009052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日前发布的二00五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亲子关系是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种影响因素。因为亲子关系能直接作用青少年个体的人格发展,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情绪行为,导致亲子互动能直接且深刻地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我国目前关于网瘾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的亲子关系研究较为贫乏,深入探讨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主要运用非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法,采取目的性抽样法,通过2009年2月到2009年3月对12到18岁这个年龄段的16个网瘾青少年或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的访谈和观察获得第一手的定性材料,通过对这些定性材料的梳理和分析,笔者将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分为暴力—报复型、专制—仇恨型、溺爱—散漫型和疏忽—冷漠型等四种类型,并从孩子和父母两个角度呈现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存在亲子感情淡漠,亲子沟通少,亲子间的尊重和理解不够,亲子间相互不信任,父母对孩子教育期望值过高,部分家长信奉“鞭子下出孝子”的思想,亲子双方都存在个性缺陷等问题。 在完成对这些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的静态考察后,笔者又从网瘾青少年身份形成和身份解除两个角度对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进行了动态的分析,从早期亲子关系与初步触网、亲子对抗与逐步跌入网络黑洞、亲子矛盾激化与网瘾身份完全形成三个阶段来呈现并解释了亲子关系与网瘾青少年身份形成的内在逻辑关联,笔者认为不良亲子关系发展和恶化的过程也是网瘾青少年身份形成的过程;最后笔者又对网瘾青少年身份解除过程中亲子关系的新特点进行了分析,在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家长应学会将网瘾的子女建构成一个好孩子,给予他们爱与信任,与他们共同努力应对网络成瘾问题,这些努力都是网瘾青少年走出网瘾,解除网瘾身份的关键动因。 在本研究的最后,笔者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对网瘾青少年亲子冲突的根源,亲子关系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心理学作用机制,青少年沉迷网络原因的多样化,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新特点进行了讨论,希望这些讨论结果能启发后来研究者发现更多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青少年亲子关系网络成瘾身份形成身份解除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7级5班王纯璞一、网络成瘾定义与症状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S.Young认为IAD与沉溺赌博、酗酒、吸毒等无异,导致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学业成绩下降、损害身体健康、夫妻关系障碍或离异、影响正常工作等。美国心理学会1997年正式认可“网络成瘾”研究,并专门讨论IAD的诊断标准。 患上IAD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使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嗜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其症状可发展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等。

二、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不但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当前中国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高达17.1%;同时,初中生(23.2%)、职高学生(20.5%)中网瘾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而高中生(10.1%)中的网瘾比例相对较低。如何引导网瘾中学生戒除网瘾,日益成为当今教育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三、中学生网络成瘾调查结果 1)网络成瘾调查问卷: ○1网龄有多长时间了? ○2上网频率(每周上网时长)多少? ○3上网地点在哪? ○4上网活动内容(游戏,资讯,交友,影音,学习) 是什么? ○5家长支持度怎样? ○6对学习的影响利大弊大? ○7每次上网时长多少? ○8有无对身体的影响(无,视力,体质,其它疾 病)?

中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1、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逾2400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本次调查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没能对我国的农村等地区进行调查,根据以往的研究,我国城市与农村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相近,由此可以近似地估算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人数大约为3329.9 万人。 ?与2005年(网瘾青少年占青少年网民的13.2%,人数约 为1105.4万人)相比,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略有上 升,但在绝对数量上多了近两倍。绝对数量上的增 加主要源于网络的普及,网民的整体规模由 2005年的1.03亿增长到了目前的3.84亿。 我国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网瘾倾向比例 我国城市青少年网 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 ?2、我国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1800万有网瘾倾向 ?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与2005年(有网瘾倾向的青 少年占非网瘾青少年的12.4%)相比,这一比例基本没 变。可见,不管是网瘾青少年还是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 在全体青少年网民中的比例都相对稳定,对于网瘾青少 年的治疗和对非网瘾青少年的预防方面仍需加强。 3、超过七成的网瘾青少年为“轻度”和“中 调查显示,在所有网瘾青少年中,“轻度” (35.1%)和“中度”网瘾青少年(34.6%)比 例均占网瘾青少年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重 度”网瘾青少年(30.3%)不到三分之一。

4、网瘾青少年分布状况 (1)年龄在“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的网瘾比例最高 如下图1-1-3所示,调查表明,网瘾青少年在6-23岁呈上升趋势,其中在“18-23岁”(15.6%)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其次为“24-29岁”(14.6%)的网瘾比例以及“13-17岁”(14.3%) 的网瘾比例。相较于2005年,“13-17 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 “18-23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 所上升,网瘾青少年有向更大年龄 (“18-23岁”)集中的趋向。虽然2005 年与2009年的分年龄段网瘾比例有所 不同,但考虑到青少年网民处于不断成 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2005年 “13-17岁”的青少年在2009年已大部分 成长到“18-23岁”的阶段,高年龄段网瘾 青少年的增长和低龄段的网瘾比例下 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2)男性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高于女性青少年 从图可以看出,男性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的比例比女性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比例高出近5.6个百分 点,在5%的检验水平下具有显著差异。男 性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较2005年稍有下 降,女性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较2005年 稍有上升。 二、网瘾青少年上网活动特征 (一)网瘾青少年上网时长与地点 1、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平时(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约为80.2分钟,网瘾程度越重的网瘾青少年平均 上网时间越长 数据结果显示,我国城市青 少年网民平时(周一至周五) 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约为 80.2分钟,其中近六成 (57.4%)青少年网民“平时 (周一到周五)每天除工作 学习以外的上网时间”不超 过1小时,上网时间“控制在 30分钟以内”的约有3成

浅析青少年犯罪及预防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建国以来,政治、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日新月异。与此同时,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其中,青少年人犯罪突出。青少年犯罪不仅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的严重冲突,而且更意味着社会化、文明化的挫败;不仅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干扰了经济建设和发展,也严重影响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品德不良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其一,刑事法学领域:(1)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思想道德建设为视角开展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犯罪问题的研究拓展新的思路。我国当前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犯罪学和刑法学两个学科内进行探讨。其中,犯罪学领域侧重于事前的社会预防和事中的治安预防;刑法学领域侧重于事后的刑罚预防。这些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外在的手段实现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规制,而犯罪预防内在手段的运用,即借助思想道德意识的作用引导青少年的行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为视角,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展开分析,试图为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2)冲破思辨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任何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工具。犯罪是一“综合病症”,必须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犯罪问题进行剖析。刑事法学并非书斋里的学问,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我国的学者长期以来惯于思辨式的理论研究,缺少对犯罪问题进行实证考察。本文拟通过实证调查、个别访谈的方法,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实际态势、分析犯罪发生的原因,为犯罪预防的研究提供实证资料。 其二,政治学领域:本研究除了在刑事法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学价值。我国青少年人有3亿多(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犯罪的发生,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现实,有针对性地提出犯罪预防对策,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持续进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2、实践意义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青少年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视角出发,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作系统解读,可以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献计献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建设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犯罪破坏社会和谐,尤其是青少年犯罪,不仅影响社会治安,更是关系到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和未来国民的素质,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非常。因此,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本文根据调查收集的资料,有针对性地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提出青少年个人预防措施和社会治理对策。这些建议和对策,立足于我国实际,更加突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将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现状 自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对青少年犯罪问题保持高度重视。1979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委所写的《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这为青少年犯罪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我国青少年犯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为深入。尤其是近几年,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其数量递增,而年龄递减,这一态势引起理论界的密切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不断升温。经过学者们多年的努力,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成果显著,相继有多部著作出版和多篇文章发表。

关于中小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危害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危害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中小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危害调查 调查地点:某地 调查方法:走访及电话调查 调查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调查目的: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中小学生通宵达旦沉溺于互联网不能自拔,给中小学生的学业、健康和精神带来极大的危害,对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张学东所言:“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如果任其发展,毁掉的将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本人决定利用寒假时间来对此做一下调查。 调查内容: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容易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呢? 经过对有网瘾的中小学生调查之后,有如下原因: 原因一:精神空虚 孩子沉迷于网络,最伤心的是父母。但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的行为到了这种地步,其中许多原因是家长造成的。大多数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点零花钱”,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和同学有没有矛盾,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这种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 原因二:环境影响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小至刚入学的娃娃,大到已退休的老人,对电脑都能驾轻就熟。各处的网吧也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孩子在眼花缭乱的虚拟

世界中迷失自己。 原因三:性格不良 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独、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里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去上网发泄,因为他们发现,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键盘就操纵在自己手上,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说什么就和网友聊什么。很快,他就会迷上网络。 经调查可发现以上几点是中小学生网瘾成因的主要原因,网瘾对中小学生的危害十分大,有以下几条影响: 影响一:一方面,网络交友主要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而交际口才得不到锻炼,羞怯心理得不到纠正,交际行为得不到规范。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往双方真实的内心世界很难辨别,易受到蒙骗,结果心灵更加封闭,久而久之,导致他们只愿意在网络上寻求虚拟的人生,而消极地对待现实世界。这对于那些原来就有人际交往障碍但又渴望别人关心、理解的学生更为不利。 影响二:引发中学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倾向及网络成瘾: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学生无节制的痴迷于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即网络游戏成瘾)。而网络大量暴力游戏的存在,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情感和行为大大强化,形成暴力崇拜,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也想通过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用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影响三:网络在带给人们享受和满足同时,却也将其另一面不容选择地抛在人们的面前,特别是对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更是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一、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潜在威胁。互联网虽然内容丰富却很复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 调查结果(总结):当前,有效预防、控制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不良信息的 毒害以及网络犯罪等,已经成为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成为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国家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疏导,并通过建设一批健康、文明、科学,尤其是对中学生能起正确导向作用并富有吸引力的网站,将广大中学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真正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促进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 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而我们开展青少年心理品质研究,就是要有针对性的对广大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其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发现学生心理品质的共性和个性,继而有的放矢的开设心理辅导。基于此,我校政史教研组确定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根据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培养健康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心

浅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浅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危害对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各种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沉迷于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正式“网络成瘾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美国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据2002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约为13.2%,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严峻性不容忽视,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以及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分析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简称IAD), 临床上是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授Goldberg提出,后来美国教授Young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网络成瘾者与赌博、吸毒等上瘾者无异。患上IAD 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使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嗜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 下列10种情况,一年中只要有过5种以上,便可初步判断为网络成瘾综合症:(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3)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 (5)一旦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10)下网后有失落感。 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美国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报告,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约有13万多人,占14.8%。据北京市150多位政协委员历时4个月完成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上网率达到81.3%,有7成学生网民沉溺于网上聊天,有4成多经常光顾色情网站,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严峻性不容忽视。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因素 校园生活大多单调乏味,容易使学生将娱乐的重心转向网络 教师授课方式有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与精彩的网络世界相比吸引力略显不足;网络成瘾是一个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教师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就存在教育的滞后性,以往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却没有真正教会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提高自身鉴别、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欠缺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单一化,管理无序化,师资力量较弱,投入简单化等也使青少年网络成瘾形势更加严峻。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不健康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值特别高,对孩子管教严格、惩罚严厉,孩子的成材压力太大,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到虚拟空间找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缺乏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使子女倍感孤独,从而被互联网上的一些具有交流功能的网站和聊天工具所吸引,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习惯于去网络世界寻求感情寄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