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编译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编译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编译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编译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编译原理》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引论

第二章高级语言及其语法描述

第三章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

第四章属性文法和语法制导翻译

第五章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产生

第六章优化

第一章引论

一.编译程序(compiler):

把某一种高级语言程序等价地转换成另一种低级语言程序(如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程序)的程序

二.编译程序的工作的五个阶段: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产生、优化、目标代码产生

1.词法分析

任务: 输入源程序,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串进行扫描和分解,识别出一个个单词符号。

依循的原则:构词规则

描述工具:有限自动机

FOR I := 1 TO 100 DO

保留字标识符等符整常数保留字整常数保留字

2.语法分析

任务: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把单词符号串分解成各类语法单位。

依循的原则:语法规则

述工具:上下文无关文法

3.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产生

任务:对各类不同语法范畴按语言的语义进行初步翻译。(变量是否定义、类型是否正确等)

依循的原则:语义规则

中间代码:三元式,四元式,逆波兰记号,树形结构等。是一种独立于具体硬件的记号系统。

例:将Z:=X + 0.618 * Y 翻译成四元式为

(1) * 0.618 Y T1

(2) + X T1 T2

(3) := T2 _ Z

4. 优化

任务:对于前阶段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加工变换,以期在最后阶段产

生更高效的目标代码。

依循的原则:程序的等价变换规则

FOR K:=1 TO 100 DO

BEGIN

M := I + 10 * K;

N := J + 10 * K;

END

4.目标代码产生

任务: 把中间代码变换成特定机器上的目标代码。

依赖于硬件系统结构和机器指令的含义

目标代码三种形式:

a)绝对指令代码: 可直接运行

b)可重新定位指令代码: 需要连接装配

c)汇编指令代码: 需要进行汇编

第二章高级语言及其语法描述

2.1.1语法

词法规则:单词符号的形成规则。

a)单词符号是语言中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常数、标

识符、基本字、算符、界符等。

b)描述工具:正规式和有限自动机

语法规则:语法单位的形成规则。

a) 语法单位通常包括:表达式、语句、分程序、过程、函数、程序等;

c)描述工具:上下文无关文法

2.1.2语义

语义:一组规则,用它可以定义一个程序的意义。

描述方法:

a)自然语言描述:隐藏错误、二义性和不完整性

b)形式描述:

?无二义性

?完整性

多数语言中,算符的优先顺序如下:

◆乘幂(**或↑)

◆一元负(-)

◆乘、除

◆加、减

◆关系符(<,=,>,<=,>=,<>)

◆非(?,not)

◆与(Λ,&,and )

◆或(?,|,or,)

◆隐含( 或imp)

◆等值(或epui,或~ )

2.3 程序语言的语法描述

1. 几个概念:

a)考虑一个有穷字母表∑字符集

b)其中每一个元素称为一个字符

c)∑上的字(也叫字符串) 是指由∑中的字符所构成的一个有穷序

d)不包含任何字符的序列称为空字,记为ε

e)用∑*表示∑上的所有字的全体,包含空字ε

例如: 设 ∑={a , b},则 ∑*={ε,a,b,aa,ab,ba,bb,aaa,...} f) ∑*的子集U 和V 的连接(积)定义为UV ={ αb | α∈U & b ∈V } 例如: 设:U ={ a, aa } ,V = { b, bb } 那么:UV = { ab, abb,

aab, aabb }

g) V 自身的 n 次积记为V n =VV…V

h) 规定V 0={ε},令V *=V 0∪V 1∪V 2∪V 3∪… 称V *是V 的闭包;

记 V +=VV * ,称V +是V 的正规闭包。 例如: 设:U ={ a, aa }

那么:U * = { ε , a, aa, aaa, aaaa, …}

U + = { a, aa, aaa, aaaa, …} i) 0型(短语文法,图灵机):

产生式形如: α → β

其中:α∈ (V T ? V N )*且至少含有一个非终结符;β∈ (V T ? V N )* 任何0型语言都是递归可枚举的。

j) 1型(上下文有关文法,线性界限自动机):

产生式形如: α → β

其中:|α| ≤ |β|,仅 S →ε 例外。

意味着对非终结符进行替换时务必考虑上下文,并且,一般不允

许替换成空串ε 。

k) 2型(上下文无关文法,非确定下推自动机):

产生式形如: A → β 其中:A ∈ V N ;β∈ (V T ? V N )*。 非终结符的替换可以不必考虑上下文。 l) 3型(正规文法,有限自动机):

产生式形如: A → αB 或 A → α 其中: α∈ V T *;A ,B ∈V N

产生式形如: A → B α 或 A → α 其中: α∈ V T *;A ,B ∈V N

正规文法的能力要比上下文无关文法弱得多。

四种类型描述能力比较

m)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定义:

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G是一个四元式

G=(V

T ,V

N

,S,P),其中

V

T

:终结符集合(非空)

V N :非终结符集合(非空),且V

T

?V

N

=?

S:文法的开始符号,S∈V

N

P:产生式集合(有限),每个产生式形式为

P→α, P∈V

N ,α∈ (V

T

?V

N

)*

开始符S至少必须在某个产生式的左部出现一次。

例:文法G

1

(A): A → c|Ab

G

1

(A)的语言?

解:L(G

1

)={c,cb,cbb,?},以c开头,后继若干个b n)定义:如果一个文法存在某个句子对应两颗不同的语法树,则说这个文法是二义的。

G(E): E → i|E+E|E*E|(E) 是二义文法。

o)语言的二义性:一个语言是二义性的,如果对它不存在无二义性的文法。

可能存在G和G’,一个为二义的,一个为无二义的。但L(G)=L(G’)

2. 状态转换图

a) 概念:状态转换图是一张有限方向图。

b) 结点代表状态,用圆圈表示。

c) 状态之间用箭弧连结,箭弧上的标记(字符)代表射出结状态下可能

出现的输入字符或字符类。

d) 一张转换图只包含有限个状态,其中有一个为初态,至少要有一个

终态

3. 正规运算符优先顺序

在不致混淆时,括号可以省去,但规定算符的优先顺序为:

*(闭包) .(连接) |(或)

4. 3型文法-正规式

G的任何产生式为 A →αB 或 A →α

其中:α∈ V

T *;A,B∈V

N

3型文法等价于正规式,所以也称正规文法。

3.3.2 确定有限自动机(DFA)

对状态图进行形式化,则可以下定义:

自动机M是一个五元式M=(S, ∑, f, S

, F),其中:

a)S: 有穷状态集,

b)∑:输入字母表(有穷),

c)f: 状态转换函数,为S?∑→S的单值部分映射,f(s,a)=s’

表示:当现行状态为s,输入字符为a时,将状态转换到下

一状态s’。我们把s’称为s的一个后继状态。

d)S

∈S是唯一的一个初态;

e)F?S :终态集(可空)。

例如:DFA M=({0,1,2,3},{a,b},f,0,{3}),其中:f定义如下:f(0,a)=1 f(0,b)=2

f(1,a)=3 f(1,b)=2

f(2,a)=1 f(2,b)=3

f(3,a)=3 f(3,b)=3

3.3.3 非确定有限自动机(NFA)

定义:一个非确定有限自动机(NFA) M是一个五元式M=(S, ∑, f, S

, F),其中:

1 S: 有穷状态集;

2 ∑:输入字母表(有穷);

3 f: 状态转换函数,为S?∑*→2S的部分映射(非单值);

4 S

?S是非空的初态集;

5 F ?S :终态集(可空)。

从状态图中看NFA 和DFA的区别:

1 弧上的标记可以是∑*中的一个字,而不一定是单个字符;

2 同一个字可能出现在同状态射出的多条弧上。

DFA是NFA的特例。

定义:对于任何两个有限自动机M和M’,如果L(M)=L(M’),则称M与M’等价。

自动机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结论:判定两个自动机等价性的算法是存在的。

对于每个NFA M存在一个DFA M’,使得L(M)=L(M’)。亦即DFA与NFA

描述能力相同。

把上述NFA确定化——采用子集法.

设I是M’的状态集的一个子集,定义I的ε-闭包ε-closure(I)为:

i) 若s∈I,则s∈ε-closure(I);

ii) 若s∈I,则从s出发经过任意条ε弧而能到达的任何状态s’都属于ε-closure(I)

即ε-closure(I)=I?{s’|从某个s∈I出发经过任意条ε弧能到达s’}

例:设a是∑中的一个字符,定义 I

a

= ε-closure(J)

其中,J为I中的某个状态出发经过一条a弧而到达的状态集合。

3.3.4 正规文法与有限自动机的等价性

定理:

1.对每一个右线性正规文法G或左线性正规文法G,都存在一个有限自动机(FA) M,使得L(M)=L(G)。

2.对每一个FA M,都存在一个右线性正规文法G

R 和左线性正规文法G

L

使得L(M)=L(G

R )=L(G

L

)。

3.3.5正规式与有限自动机的等价性

定理:

1. 对任何FA M,都存在一个正规式r,使得L(r)=L(M)。

2. 对任何正规式r,都存在一个FA M,使得L(M)=L(r)。

对转换图概念拓广,令每条弧可用一个正规式作标记。(对一类输入符号) 3.3.6 确定有限自动机的化简

对DFA M的化简:寻找一个状态数比M少的DFA M’,使得L(M)=L(M’)

◆假设s和t为M的两个状态,称s和t等价:如果从状态s出发能读出某

个字α而停止于终态,那么同样,从t出发也能读出α而停止于终态;反之亦然。

◆两个状态不等价,则称它们是可区别的。

◆对一个DFA M最少化的基本思想:

把M的状态集划分为一些不相交的子集,使得任何两个不同子集的状态是可区别的,而同一子集的任何两个状态是等价的。最后,让每个子集选出一个代表,同时消去其他状态。

I(1)={0, 1, 2} I(2)={3, 4, 5, 6}

I

a

(1) ={1, 3}

I(11) ={0, 2} I(12) ={1} I(2)={3, 4, 5, 6}

I(11) ={0, 2}

I a (11) ={1} I

b

(11) ={2, 5}

I(111) ={0} I(112) ={2} I(12) ={1} I(2)={3, 4, 5, 6}

I a (2) ={3, 6} I

a

(2) ={4, 5}

第三章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

◆语法分析的方法:

◆自下而上分析法(Bottom-up)

◆自上而下分析法(Top-down)

◆基本思想:它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反复使用各种产生式,

寻找"匹配"的推导。

◆递归下降分析法:对每一语法变量(非终结符)构造一个相应

的子程序,每个子程序识别一定的语法单位,通过子程序间

的信息反馈和联合作用实现对输入串的识别。

◆预测分析程序

优点:直观、简单和宜于手工实现。

4.3 LL(1)分析法

◆构造不带回溯的自上而下分析算法

◆要消除文法的左递归性

◆ 克服回溯

4.3.1 左递归的消除

◆ 直接消除见诸于产生式中的左递归:假定关于非终结符P 的规则为

P→P α | β

其中β不以P 开头。

我们可以把P 的规则等价地改写为如下的非直接左递归形式:

P→βP ' P '→αP '|ε

◆ 一般而言,假定P 关于的全部产生式是

P→P α1 | P α2 | … | P αm | β1 | β2|…|βn 其中,每个α都不等于ε,每个β都不以P 开头

那么,消除P 的直接左递归性就是把这些规则改写成: P→β1P ' | β2P ' | … | βn P '

P '→α1P ' | α2P ' |… | αm P ' | ε ◆ 提取公共左因子:

假定关于A 的规则是

A→δβ 1 | δβ 2 | …| δβ n | γ 1 | γ 2 | … | γm (其中,每个γ 不以

δ开头)

那么,可以把这些规则改写成

A→δA ' | γ 1 | γ 2 | … | γ m A '→β 1 | β 2 | … | β n

◆ 经过反复提取左因子,就能够把每个非终结符(包括新引进者)的所有候选首符集变成为两两不相交。 4.3.3 LL(1)分析条件

◆ 假定S 是文法G 的开始符号,对于G 的任何非终结符A ,我们定义

}...,...|{)(*

T V a Aa S a A FOLLOW ∈?=

特别是,若A S ????*

,则规定#∈FOLLOW(A) 构造不带回溯的自上而下分析的文法条件

1. 文法不含左递归,

2. 对于文法中每一个非终结符A 的各个产生式的候选首符集两两不相

交。即,若 A→α 1|α 2|…|α n

则 FIRST(α i )∩FIRST(α j )=φ (i ≠j)

i=1,2,...,n

3. 对文法中的每个非终结符A ,若它存在某个候选首符集包含ε,则

FIRST(A)∩FOLLOW(A)=φ

如果一个文法G 满足以上条件,则称该文法G 为LL(1)文法。

第四章 语法分析——自下而上分析

语法分析的方法:自下而上分析法(Bottom-up)

◆ 基本思想:从输入串开始,逐步进行“归约”,直到文法的

开始符号。即从树末端开始,构造语法树。所谓归约,是指根据文法的产生式规则,把产生式的右部替换成左部符号。 ◆ 算符优先分析法:按照算符的优先关系和结合性质进行语法

分析。适合分析表达式。 ◆ LR 分析法:规范归约

5.1.2 规范归约

1.定义:令G 是一个文法,S 是文法的开始符号,假定αβδ是文法G 的一个句型,如果有

且δαA S *

? ,β+

?A

则称β是句型αβδ相对于非终结符A 的短语。

特别是,如果有A ?β,则称β是句型αβδ相对于规则A → β的直接短语。一个句型的最左直接短语称为该句型的句柄。

2.归约

采用“移进-归约”思想进行自下而上分析。

基本思想:用一个寄存符号的先进后出栈,把输入符号一个一个地移进

到栈里,当栈顶形成某个产生式的候选式时,即把栈顶的这一部分替换成(归约为)该产生式的左部符号。 5.2 算符优先分析

◆ 四则运算的优先规则:

先乘除后加减,同级从左到右

◆考虑二义文法文法G(E):G(E): E → i| E+E|E-E|E*E|E/E|(E)

◆它的句子有几种不同的规范规约。

◆归约即计算表达式的值。归约顺序不同,则计算的顺序也不同,结果也不

一样。

◆如果规定算符的优先次序,并按这种规定进行归约,则归约过程是唯一的。

◆起决定作用的是相邻的两个算符之间的优先关系。

◆所谓算符优先分析法就是定义算符之间的某种优先关系,借助于这种关系

寻找“可归约串”和进行归约。

5.2.1 算符优先文法及优先表构造

◆一个文法,如果它的任一产生式的右部都不含两个相继(并列)的非终结符,

即不含如下形式的产生式右部:

…QR…

则我们称该文法为算符文法。

◆约定:

◆a、b代表任意终结符;

◆P、Q、R代表任意非终结符;

◆‘…’代表由终结符和非终结符组成的任意序列,包括空字。

◆假定G是一个不含ε-产生式的算符文法。对于任何一对终结符a、b,我

们说:

1. a=b 当且仅当文法G中含有形如P→…ab…或P→…aQb…的产生式;

2. a

+

?b…或R

+

?Qb…;

3. a>b 当且仅当G中含有形如P→…Rb…的产生式,而 R

+

?…a或R

+

?…aQ。

如果一个算符文法G中的任何终结符对(a,b)至多只满足下述三关系之一:a=b,ab。则称G是一个算符优先文法。

◆从算符优先文法G构造优先关系表的算法。

◆通过检查G的每个产生式的每个候选式,可找出所有满足a=b的终结符对。

◆确定满足关系<和>的所有终结符对:

◆ 首先需要对G 的每个非终结符P 构造两个集合FIRSTVT(P)和LASTVT(P):

},,|{)(N T V Q V a Qa P a P a P FIRSTVT ∈∈????????=+

+

a

?b…或R +

?

Qb…;

}而,或,|{)(N T V Q V a aQ P a P a P LASTVT ∈∈????????=+

+

a>b 当且仅当G 中含有形如P→…Rb…的产生式,而 R +

?…a 或R

+

?…aQ。

有了这两个集合之后,就可以通过检查每个产生式的候选式确定满足关系<和>的所有终结符对。

假定有个产生式的一个候选形为…aP… 那么,对任何b ∈FIRSTVT(P),有 a

那么,对任何a ∈LASTVT(P),有 a>b 。

◆ 按其定义,可用下面两条规则来构造集合FIRSTVT(P):

1. 若有产生式P→a…或P→Qa…,则a ∈FIRSTVT(P);

2. 若a ∈FIRSTVT(Q),且有产生式P→Q…,则a ∈FIRSTVT(P)。 练习:P133-2

① 计算它的FIRSTVT 和LASTVT ;

② 计算G 的优先关系 。并确定G 是否是一个算符优先文法?

◆ LR 分析方法:把"历史"及"展望"综合抽象成状态;由栈顶的状态和现行的输入符号唯一确定每一步工作 ◆ LR 分析器的核心是一张分析表:

◆ ACTION[s ,a ]:当状态s 面临输入符号a 时,应采取什么动作. ◆ GOTO[s ,X]:状态s 面对文法符号X 时,下一状态是什么

◆ 文法G 的每个产生式的右部添加一个圆点称为G 的LR(0)项目 例:如:A →XYZ 有四个项目:

A →.XYZ A →X.YZ A →XY.Z A →XYZ.

?A→α . 称为"归约项目"

?归约项目S’→α . 称为"接受项目"

?A→α .aβ (a∈V T) 称为"移进项目"

? A→α .Bβ (B∈V N) 称为"待约项目".

例:文法G(S')

S'→E E→aA|bB A→cA|d B→cB|d

该文法的项目有:

1.S'→·E

2.S'→E·

3.E→·aA

4.E→a·A

5.E→aA·

6.A→·cA

7.A→c·A

8.A→cA·

9.A→·d 10.A→d·

11.E→·bB 12.E→b·B13.E→bB· 14.B→·cB

15.B→c·B 16.B→cB· 17.B→·d18.B→d·

◆构造识别文法所有活前缀的NFA方法

1. 若状态i为X→X

1… X

i-1

.X

i

… X

n

,状态j为X→X

1

… X

i-1

X

i

.X

i+1

X n ,则从状态i画一条标志为X

i

的有向边到状态j;

2. 若状态i为X→α .Aβ,A为非终结符,则从状态i画一条ε边到所

有状态A→.γ。

◆把识别文法所有活前缀的NFA确定化。

◆构成识别一个文法活前缀的DFA的项目集(状态)的全体称为文法的LR(0)

项目集规范族。

LR(0)分析表的构造

◆假若一个文法G的拓广文法G'的活前缀识别自动机中的每个状态(项目集)

不存在下述情况:

1) 既含移进项目又含归约项目,

2) 含有多个归约项目

则称G是一个LR(0)文法。

◆分析表的ACTION和GOTO子表构造方法:

1. 若项目A→α·a β属于I k 且GO(I k , a)=I j ,a 为终结符,则置ACTION[k,a] 为“sj”。

2. 若项目A→α·属于I k ,那么,对任何终结符a(或结束符#),置ACTION[k,a]为 “rj”(假定产生式A→α是文法G '的第j 个产生式)。

3. 若项目S '→S·属于I k ,则置ACTION[k,#]为 “acc”。

4. 若GO(I k ,A)=I j ,A 为非终结符,则置GOTO[k,A]=j 。

5. 分析表中凡不能用规则1至4填入信息的空白格均置上“报错标志”。

◆ 按上述方法构造出的ACTION 与GOTO 表如果不含多重入口,则称该文法为SLR(1)文法。

◆ 使用SLR 表的分析器叫做一个SLR 分析器。

◆ 每个SLR(1)文法都是无二义的。但也存在许多无二义文法不是SLR(1)的. I 1、I 2和I 9都含有“移进-归约”冲突。 FOLLOW(E)={#, ), +}, 5.3.4 规范LR 分析表的构造

◆ 我们需要重新定义项目,使得每个项目都附带有k 个终结符。每个项目的一般形式是[A→α·β, a 1a 2…a k ] ,这样的一个项目称为一个LR(k)项目。项目中的 a 1a 2…a k 称为它的向前搜索符串(或展望串)。

◆ 向前搜索符串仅对归约项目[A→α·,a 1a 2…a k ]有意义。对于任何移进或待约项目[A→α·β, a 1a 2…a k ], β≠ε,搜索符串 a 1a 2…a k 没有作用。 按上述算法构造的分析表,若不存在多重定义的入口(即,动作冲突)的情形,则称它是文法G 的一张规范的LR(1)分析表。

使用这种分析表的分析器叫做一个规范的LR 分析器。 具有规范的LR(1)分析表的文法称为一个LR(1)文法。 LR(1)状态比SLR 多,LR(0)?SLR ? LR(1) ?无二义文法。

第六章 属性文法和语法制导翻译

6.1 属性文法

◆ 属性文法(也称属性翻译文法)

◆在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基础上,为每个文法符号(终结符或非终结符)

配备若干相关的“值”(称为属性)。

◆属性代表与文法符号相关信息,如类型、值、代码序列、符

号表内容等

◆属性可以进行计算和传递

◆语义规则:对于文法的每个产生式都配备了一组属性的计算

规则

◆属性

◆综合属性:“自下而上”传递信息

◆继承属性:“自上而下”传递信息

◆综合属性

◆在语法树中,一个结点的综合属性的值由其子结点的属性值确定。

◆使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在每一个结点处使用语义规则计算综合属性

的值

◆仅仅使用综合属性的属性文法称S-属性文法

◆继承属性

◆在语法树中,一个结点的继承属性由此结点的父结点和/或兄弟结

点的某些属性确定

◆用继承属性来表示程序设计语言结构中的上下文依赖关系很方便

6.2.3 一遍扫描的处理方法

◆一遍扫描的处理方法是在语法分析的同时计算属性值

◆所采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属性的计算次序

◆L-属性文法适合于一遍扫描的自上而下分析

◆S-属性文法适合于一遍扫描的自下而上分析

6.4 L-属性文法和自顶向下翻译

◆通过深度优先的方法对语法树进行遍历,计算属性文法的所有属性值

◆LL(1):自上而下分析方法,深度优先建立语法树

第七章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产生

◆静态语义检查

◆类型检查

◆控制流检查

◆一致性检查

◆相关名字检查

◆名字的作用域分析

7.1 中间语言

◆常用的中间语言:

◆后缀式,逆波兰表示

◆图表示: DAG、抽象语法树

◆三地址代码

◆三元式

◆四元式

◆间接三元式

◆逆波兰表示法不用括号。只要知道每个算符的目数,对于后缀式,不论从

哪一端进行扫描,都能对它进行唯一分解。

◆后缀式的计算

◆用一个栈实现。

◆一般的计算过程是:自左至右扫描后缀式,每碰到运算量就把它推

进栈。每碰到k目运算符就把它作用于栈顶的k个项,并用运算结

果代替这k个项。

7.4 布尔表达式的翻译

◆布尔表达式的两个基本作用:

◆用于逻辑演算,计算逻辑值;

◆用于控制语句的条件式.

◆产生布尔表达式的文法:

E→E or E | E andE | E | (E) | i rop i | i

第十章优化

◆优化:对程序进行各种等价变换,使得从变换后的程序出发,能生成更有

效的目标代码。

◆等价:指不改变程序的运行结果。

◆有效:指目标代码运行时间短,占用的存储空间小。

10.1 概述

◆优化的三个不同级别:

◆局部优化

◆循环优化

◆全局优化

◆优化的种类:

◆删除多余运算(或称删除公用子表达式)

◆代码外提

◆强度消弱

◆变换循环控制条件

◆合并已知量

◆复写传播

◆删除无用赋值

10.2 局部优化

◆局限于基本块范围内的优化称为基本块内的优化,或称局部优化。

◆在一个基本块内通常可以实行下面的优化:

◆删除公共子表达式

◆删除无用赋值

◆合并已知量

◆临时变量改名

◆交换语句的位置

◆代数变换

◆划分四元式程序为基本块的算法:

1.求出四元式程序中各个基本块的入口语句:

1) 程序第一个语句,或

2) 能由条件转移语句或无条件转移语句转移到的语句,或

3) 紧跟在条件转移语句后面的语句。

10.3 循环优化

◆对循环中的代码,可以实行:

◆代码外提

◆强度消弱

◆删除归纳变量(变换循环控制条件)

◆循环展开

◆循环合并

10.3.1 代码外提

◆循环不变运算: 对四元式A:=B op C,若B和C是常数,或者到达它们的B

和C的定值点都在循环外。

◆所谓变量A在某点d的定值到达另一点u(或称变量A的定值点d到达另

一点u),是指流图中从d有一通路到达u且该通路上没有A的其它定值。

d : A:=B op C

u : D:=A op E

◆把循环不变运算提到循环体外。

10.3.2 强度消弱

◆把程序中执行时间较长的运算转换为执行时间较短的运算。

◆强度消弱

◆强度消弱主要是对与归纳变量有线性关系的变量赋值进行;

◆经过强度消弱后,循环中可能出现一些新的无用赋值;

◆对于消弱下标变量地址计算的强度非常有效。

10.3.3 删除归纳变量

◆如果循环中对变量I只有唯一的形如I:=I±C的赋值,且其中C为循环不

变量,则称I为循环中的基本归纳变量。

◆如果I是循环中一基本归纳变量,J在循环中的定值总是可化归为I的同

一线性函数,也即J=C

1*I ± C

2

,其中C

1

和C

2

都是循环不变量,则称J是

归纳变量,并称它与I与族。一个基本归纳变量也是一归纳变量。

◆删除归纳变量是在强度削弱以后进行的。强度削弱和删除归纳变量的统一

算法框架,其步骤如下:

1. 利用循环不变运算信息,找出循环中所有基本归纳变量。

2. 找出所有其它归纳变量A,并找出A与已知基本归纳变量X的同族线性函数关系 F

A

(X)。

3. 对2中找出的每一归纳变量A,进行强度削弱。

4. 删除对归纳变量的无用赋值。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3、“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答: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首先,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使得我们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充分反映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要努力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时解决时代发展中的新课题。其次,与时俱进必须把握规律性。把握规律性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所谓创新决不是主观任意的创造,而是符合严格的科学性要求的创造性活动。就社会领域内的创新活动来说,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就是要不断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在新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规律。再次,与时俱进必须富于创造性。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关键在于创造出新的东西。 4. 怎么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指: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即是否为真理的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唯一性: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实质上就是判定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简单地说,认识指导实践,如果实践成功,得到了预想的结果,说明指导实践的认识是正确的,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辨证统一性: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或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可靠性,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实质实践标准的过程性、局限性,即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5 .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答: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推动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 . 什么叫实是求是?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总结归纳 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着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着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着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编译程序 答:编译程序是一种将高级语言程序(源程序)翻译成低级语言(目标程序)的程序。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翻译成逻辑上等价的低级语言(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 2.请写出文法的形式定义 答:一个文法G抽象地表示为四元组 G=(Vn,Vt,P,S) –其中Vn表示非终结符号 –Vt表示终结符号,Vn∪Vt=V(字母表),Vn∩Vt=φ –S是开始符号, –P是产生式,形如:α→β(α∈V+且至少含有一个非终结符号,β∈V*) 3.语法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将单词符号串分解成各类语法短语(例:程序、语句、表达式)。确定整个输入串是否构成语法上正确的程序。 4.局部优化有哪些常用的技术 答:优化技术1—删除公共子表达式 优化技术2—复写传播 优化技术3—删除无用代码 优化技术4—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降低运算强度) 优化技术5—代码外提 优化技术6—强度削弱 优化技术7—删除归纳变量 优化技术简介——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代数简化) 优化技术简介——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合并已知量) 5.编译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答:逻辑上分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每个阶段把源程序从一种表示变换成另一种表示。 6. 什么是文法 答:文法是描述语言的语法结构的形式规则。是一种工具,它可用于严格定义句子的结构; 用有穷的规则刻划无穷的集合;文法是被用来精确而无歧义地描述语言的句子的构成方式;文法描述语言的时候不考虑语言的含义。 7. 语义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对语法分析所识别出的各类语法范畴分析其含义,进行初步的翻译(翻译成中间代码); 并对静态语义进行审查。 8.代码优化须遵循哪些原则 答:等价原则:不改变运行结果 有效原则:优化后时间更短,占用空间更少 合算原则:应用较低的代价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 9.词法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

法理 ●法的概念: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制定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法的特征:1、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2、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3、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4、规定权利和义务 ●法的本质: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 法的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法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法律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 ●法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 ●法对微观经济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节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哦的各种纠纷,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与政治的关系:法受政治制约(政治关系发展、整体改革、政治活动的内容),法服务于政治(调节阶级间、阶级内关系,维护社会关系、社会秩序;打击制裁违法犯罪,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维护公共秩序) ●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相同点(内容实质方面联系):阶级本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经济基础、社会目标等 区别:意志属性、规范形式、调整范围(不尽同)、实施方式、稳定性程序化程度 ●法与党的政策相互作用: 一、法的制定:1、政策是立法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2、发将政策转为形式合理效力普遍的行为规范 二.发的实施:1、政策变法,使正统,又反之约束政治活动 2、法的实施借助政策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民主是法制产生的依据、力量源泉,决定了法制的性质和内容 ●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法律规范的形式上的来源和其外在表现形式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和地方政府)。 ●宪法:根本大法,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全国范围内生效;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为宪法、法律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的也属于发的渊源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市、国批的较大市),适用本地方。 ●规章:1、部门规章:指由国务院各部委+中银+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为:宪法、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2、地方规章:政府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市、经济特区所在市、国的较大市)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区域内生效 ●特别行政区法: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国际条约:与民法规定不同的,适用国际条约,但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法律关系三要素(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物、精神产品、人身、行为)、内容(权利义务) ●权利能力:能够才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主体能力;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无法谈行为能力。 ●法人的权利能力:生于成立,终于解体 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有权利能力,未必有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分为:完全、限制、无行为能力人

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由裁量行政行为。由裁量行政行为。 4. 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最长诉讼时效为适用范围没有限制,诉讼时效中止。最长诉讼时效为20 年,适用范围没有限制,从权利受侵害时(开始计算,不适用中止和中断,只适用于延长)开始计算,不适用中止和中断,只适用于延长)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其中零还是用阿拉伯数字0 表示)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是发文中的核心程序,收文中的核心程序是承办)。 10.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是:谁是世界的本原)

11.“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6.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1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1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经济过热),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一、精神病学考: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二、精神障碍考: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第三节精神障碍的病因考 一、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影响精神健康或精神疾病的主要生物学因素大致可分为遗传、神经发育、环境、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 ⑴遗传 ⑵心理社会因素:①应激性生活事件:可以成为直接原因。②父母教养方式:个性和应对模式的形成。③经济状况:差异性。④文化背景⑤人际关系 ⑶人格特征: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①精神障碍的易感人格②分裂样人格③癔症样人格④偏执型人格⑤强迫型人格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考 第一节概述 1、精神病理学考:研究精神症状(对症状进行描述、命名、归类)及其发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深入精神病人心灵的钥匙。精神活动考是通过外显行为(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的。 2、精神症状的判定考 判断精神活动是否属于正常范围:首先不能脱离现实谈症状,离开现实无症状可言。 其次可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 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如性格改变。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精神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如偶尔的入睡前幻觉。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3、精神症状的特点考: ⑴症状的出现不受意识控制(故意就不是精神症状)。 ⑵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⑶症状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⑷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4、精神症状间的关系及鉴别考 当确定某精神症状存在时,应注意: ⑴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如幻觉。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算法 1、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2、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3)有穷性(4)拥有足够的情报。 3、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4、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5、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6、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7、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8、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9、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10、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 1、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2、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3、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线性表是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2、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3、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4、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栈和队列 1、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 表示栈底。 2、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3、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 指针指向队头。 4、队列是“先进行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线性链表

目录

1.绪论 概述 “编译原理”是一门研究设计和构造编译程序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编译原理这门课程蕴含着计算机学科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编译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掌握这门课程中的思想,就必须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而课程设计是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素质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设计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要复杂很多,但也更接近实际。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旨在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解决问题,然后编制算法和程序完成设计要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题目及要求 基于这个学期所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本次我所要设计的题目是赋值语句的四元式生成。

要求: (1)设计语法制导生成赋值语句的四元式的算法; (2)编写代码并上机调试运行通过; (3)输入一赋值语句; (4)输出相应的表达式的四元式; 2.背景知识 语法制导翻译方法 语法制导翻译的方法就是为每个产生式配上一个翻译子程序(称语义动作或语义子程序),并在语法分析的同时执行这些子程序。语义动作是为产生式赋予具体意义的手段,它一方面指出了一个产生式所产生的符号串的意义,另一方面又按照这种意义规定了生成某种中间代码应做哪些基本动作。在语法分析的过程中,当一个产生式获得匹配(对于自顶向下分析)或用于规约(对于自底向上分析)时,此产生式相应的语义子程序就进入工作,完成既定的翻译任务。语法制导翻译分为自底向上语法制导翻译和自顶向下语法制导翻译。 属性文法 属性文法是编译技术中用来说明程序语言语义的工具,也是当前实际应用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语义描述方法。属性是指与文法符号的类型和值等有关的一些信息,在编译中用属性描述处理对象的特征。属性文法是一种

1、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2、意识:指大脑的觉醒程度,即清晰度如何(表现在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3、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物质或成瘾物质、药物,指来自体外,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改变人的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4、依赖:指一组由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行为、认知和生理症状群。 5、滥用:又称有害使用,是一种有侼于社会常规或偏离医疗所需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方式 6、耐受性:是指反复使用某种物质后,其效应逐渐降低,必须逐渐加大剂量才能达到预期效应的现象。 7、戒断状态:是指因减少或停用精神活性物质或使用拮抗剂所致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8、酒依赖:俗称“酒瘾”,是由于长期反复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求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9、戒断综合征:指长期大量饮酒者停止或减少饮酒后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

10、震颤谵妄:在长期酒依赖的基础上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酒量时,引发的一种历时短暂、并有躯体症状的急性意识模糊状态。 11、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眠,及性行为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 12、遗忘: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即主要指回忆过程障碍。 13、顺行性遗忘:即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的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 14、逆行性遗忘: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多见于脑外伤、脑卒中发作后。 15、木僵:指动作行为和语言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固定姿势,尽管这种姿势并不令人感到舒适。 16、蜡样屈曲:指在木僵的基础上出现的患者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动。如将患者头部抬高似枕着枕头的姿势,患者也不动,可维持很长时间,称(空气枕头)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总结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7、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8、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9、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10、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1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1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 CA×100。 1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

和准备律。 1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1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等方面。 1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等方面。 1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教育_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 2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2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22、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23、“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24、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5、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26、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27、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1 编译程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支撑软件。而“编译原理”这门课程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因为它的知识结构贯穿程序设计语言、系统环境以及体系结构,能以相对的视角体现从软件到硬件以及软硬件协同的整机概念。其理论基础又涉及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计算机学科的许多重要方面,为联系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的典范。 虽然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在大多数的人里认为枯燥无味,学起来就像看天书一样。然而学习这门课程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比如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在一个语言种哪些写法是等价的,哪些是有差异的,可以更加客观的比较不同语言的差异,并且学习新的语言的效率也会更加高,语言转换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不学“编译原理”这门课程的话,自己的编程思想会很浅显。而且编程也只仅仅停留在编程上,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 学习编译原理的话,从文法、正规式、NFA与DFA的定义,下手,要用心动脑去体会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2

从联系最紧密的操作系统来说吧,你写多线程/多进程的程序就得和操作系统的知识打交道。写多线程得加锁吧,临界区、死锁的四个条件之类的标准的操作系统的内容吧(不得不吐槽一下,某国内一线电商干了三年的程序猿,写多线程居然不知道加锁,也是醉了)。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式什么管道、socket、共享内存等,这也是操作系统的内容吧。文件系统,这也是经常要打交道的东西。还有内存什么的,你做Android 开发,这些里边有很多东西都在系统层面被封装好了,但是你要是不知道原理,一旦出了错根本无从调试,况且你该不会打算写一辈子写Android 就是填逻辑吧。 然后,是编译原理,普通的程序猿是接触不到编译器或者虚拟机的开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编译原理就用不到。说个最常见的读取配置文件,只要你的配置文件有自定义的语法,你就要用编译原理的东西。还有类似于自动生成代码啦、正则表达式啦这些都算是编译原理的内容。你既然是写Java 的不了解虚拟机怎么可以,最基本的字节码总是需要能看懂的吧,分析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字节码还是很有用的。 最后,是计算机原理,如果只是做应用开发的话计算机原理其实不必要掌握的多深入,但是一些基本的概念还是要清楚的。比如寄存器、缓存、中断什么的,关键的时候可以帮助你调试。在一些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场合,也是很有作用的。此外,学了

精神病学知识点 1、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的损害。 精神障碍包括:重性精神障碍、轻性精神障碍。 一、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感染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1、应激2、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是将疾病的症状按照不同的组合,以条理化的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条目。 国内临床常用的三个分类诊断标准 ICD-10:国际疾病分类 DSM-Ⅳ: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17类 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10类 DSM-Ⅳ系统精神障碍分类类别如下:1.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2.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3.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4.与成瘾物质使用有关的障碍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6.心境障碍7.焦虑障碍8.躯体形式障碍9.做作性障碍10.分离性障碍11.性及性身份障碍12.进食障碍13.睡眠障碍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15.适应障碍16.人格障碍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精神检查 面谈检查的目的: 1、获取必要信息以便确立诊断; 2、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病人; 3、了解病人所处的环境; 4、形成良好的医患治疗关系; 5、向病人进行初步的精神卫生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 一、面谈检查的步骤:1、开始:(1)不受干扰的环境:(2)落座:(3)自我介绍 2、深入:(1)以开放性交谈为主:(2)主导谈话:(3)非言语性交谈

201.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的形成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纲领 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指出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 ①必须满足雇农和贫农的要求 ②必须坚决的团结中农,不损害中农的利益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1946年6月30日——《论人民民主专政》,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最终形成 毛泽东1955年《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毛泽东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1925《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八七会议——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井冈山的斗争》1928.1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文献之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反对本本主义》1930.5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12 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分 《新民主主义论》1940.1.9 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10 提出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 《论十大关系》1956.4.25 主要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理,强调要处理好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6.19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6 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做了理论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论联合政府》1945.4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 《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12.30 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反对党八股》1942.2 延安整风的文献 八七会议1927.8.7 属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雏形阶段。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就统一战线、农村问题、军事和组织问题作了多次发言,针对大革命失败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带有根本性的意见,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性作用是在八七会议上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体现的 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汇总1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来源:河南京佳

16.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24.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25.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26.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28.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29.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30.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

第七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 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依赖(dependence) 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表明个体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导致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 躯体依赖(physical dependence) 是指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或物质所造成的一种躯体的适应状态,中断用药后产生一种强烈的躯体方面的损害,即戒断综合征,表现为出现一系列特有的躯体和精神症状,使个体非常痛苦,甚至危及其生命 心理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是指用药后产生一种愉快满足或欣快的感觉,并在心理上驱使用药者具有一种要周期性地或连续性地用药的欲望,从而产生强迫性的用药行为,以便获得满足或避免不适感。心理依赖构成药物或物质滥用和依赖的主要特征 耐受(tolerance) 耐受性是一种状态,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或使用原来的剂量则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 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 指长期反复高剂量地使用某种物质后绝对或相对戒断时出现一组不同表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1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酒精、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氯胺酮(K粉)、阿片类(海洛因、吗啡、阿片、美沙酮) 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咖啡因、苯丙胺、可卡因 3、致幻剂麦角酸二乙酰胺,大麻 4、挥发性溶剂丙酮 5、烟草 诊断与鉴别诊断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 (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2、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除残留性和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4、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的其他精神障碍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共党史考点汇总 【导语】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方便各位考生备考2016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中共党史考点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随着事业单位考试的发展和探索,中共党史逐渐成为了不可小觑的一部分。一些省份的考试大纲中取消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历史人文科技的考查,明确提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因此中共党史的分数高低对整体的考试成绩必然有所影响。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中共党史中涉及的高频考点如下: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3.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确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用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标志着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5.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在中国共产党掌握或

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7.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与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纵横l1个省的震惊中外的长征胜利结束。 8.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0.1937年7月7日,爆发“七七事变”。七七事变被定性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1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9月9日,冈村宁次在中国战区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这些考点是在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结合练习题,夯实基础,把握要点。预祝大家梦想成真!

第一章 引论 ? 为什么要用编译器 ? 与编译器相关的程序 ? 翻译步骤 ? 编译器中的主要数据结构 1、语言处理器 1、简单的说,一个编译器就是一个程序,它可以阅读以某一种语言(源语言)编写的程序,并把该程序翻译成一个等价的、用另一种语言(目标语言)编写的程序。 2、编译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报告它在翻译过程中发现的源程序中的错误。 3、使用编译器是为了提高编程的速度和准确度。 4、与编译器相关的程序:解释程序(interpreter )、汇编程序(assembler )、连接程序(linker )、装入程序(loader )、预处理器(preprocessor )、编辑器(editor )、调试程序(debugger )、描述器(profiler )、项目管理程序(project manager )。 5、解释器是另一种常见的语言处理器。它并不通过翻译的方法生成目标程序。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解释器直接利用用户提供的输入执行源程序中指定的操作。 6、一个源程序可能被分割成多个模块,并存放于独立的文件中。把源程序聚合在 一起的任务有时会由一个被称为预处理器(preprocessor )的程序独立完成。预处理器还负责把那些称为宏的缩写形式转换为源语言的语句。 7、连接器(linker )能够解决外部内存地址的问题。 8、加载器(loader )把所有的可执行目标文件放到内存中执行。 2、一个编译器的结构 Output Source Program Front end Back end Object

1、将编译器看成黑盒,则源程序映射为在语义上等价的目标程序,而这个映射由两部分组成:分析部分和综合部分。 2、分析部分把源程序分解成多个组成要素,并在这些要素之上加上语法结构。 3、综合部分根据中间表示和符号表中的信息来构造用户期待的目标程序。 4、编译器的第一个步骤:词法分析(lexical)或扫描(scanning)。词法分析器读入组成源程序的字符流,并且将它们组成有意义的词素(lexeme)的序列。词法分析器产生词法单元(token)。 5、分隔词素的空格会被词法分析器忽略掉。 6、编译器的第二个步骤:语法分析(syntax)或解析(parsing)。语法分析器使用由词法分析器生成的各个词法单元的第一个分量来创建树形的中间表示。 7、语义分析(static semantic analysis):语义分析器使用语法树和符号表中的信息 来检查源程序是否和语言定义的语义一致。它同时也收集类型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存放在语法树或符号表中,以便在随后的中间代码生成过程中使用。语义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类型检查(type checking)。编译器检查每个运算符是否具有匹配的运算分量。 8、总的说,编译器的翻译步骤是:扫描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 源代码优化程序----代码生成器----目标代码优化程序。 3、编译器结构中的主要数据结构 1、记号(token) 2、语法树(syntax tree) 3、符号表(symbol table) 4、常数表(literal table) 5、中间代码(intermediate code) 6、临时文件(temporary file) 4、将编译器分成了只依赖于源语言(前端( front end))的操作和只依赖于目 标语言(后端( back end))的操作两部分。 第二章词法分析 ? 扫描处理 ? 正则表达式 ? 有穷自动机 ? 从正则表达式到D FA ? 利用L e x自动生成扫描程序 1、Tokens记号标记:identifiers、keywords、integers、floating-point、symbols、strings、comments 1、使用正则表达式去描述程序语言tokens 2、一个正则表达式是归纳确定 3、一个正则表达式R描述一组字符串集合L(R) 4、L(R) = the language defined by R 5、所有的token都能用正则表达式表示 2、正则表达式: 1、基本正则表达式:他们是字母比哦啊中的单个字符且自身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