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

1、语法意义

(1)基本类型: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

(1)定义:语法单位本身所具有的语法上的意义及其在组合中产生的通过语法形式来体现

的关系意义。

(2)基本结构类型的语法意义:(体现语法意义的结构关系)陈述/修饰/支配/补足/并列(选择)

2、语法形式

(1)定义:体现特定语法意义的方式。

(2)主要语法形式

①选词(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

②词序(汉语:SVO/日语:SOV)

③虚词和词形变化(汉语:虚词“和”“的”/印欧语系语言:词形变化)

※例如:我们学习。

结构关系主谓

语法意义陈述

语法形式主前谓后(词序)

3、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

(1)相互依存。

(2)不对等: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几个语法意义,一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

式表示。

第二次

怎样认识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同词汇意义相对而言的,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语法意义只有在相关的语法单位进入某个组合结构以后才会产生,比如一个词,孤零零地是很难说明它具有什么样的语法意义。比如英语单词work,单独看很难说它有什么语法意义,可是它与别的单位组合,进入具体的结构,就产生了相应的语法意义。例如:He works in a factory.(单数第三人称〕

He worked in a factory.(过去时)

He is working in a factory(进行体)

又如:“大高楼”和“高楼大”,前者是偏正结构,表示修饰关系,大修饰高楼,说明是什么样的高楼,后者是主谓结构,表示陈述关系,是陈述高楼,说明高楼具有大的属性。这些关系,都是在语法单位的

组合中产生的关系意义,像“大”、“高楼”,在独立存在时,无所谓修饰,也无所谓陈述,就说不上有什么样的语法意义。所以,语法意义是和一定的语法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分析句子,说这个词是主语,那个词是谓语,这个词是定语,那个词是状语,等等,这些意义都是在组合结构中产生的语法意义。

而反过来说,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也要通过词的语法意义表现出来,如果一个词在语句结构种没有相应的语法意义,那么这个词在结构中是站不住脚的。例如“She read a book”中的read,在这里是中性的,没有体现出人称的差异来,因而是不正确的。我们可以用一个兼类词来说明问题。比如“编辑”,在“一个编辑”中,它具有表示人的词汇意义,在“编辑新书”中,它具有表示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加工整理的词汇意义,而这些词汇意义则要通过作为名词、做主语、宾语等语法意义表示出来,当它具有表示某种动作的词汇意义时,则要通过动词、做谓语、受状语修饰、带宾语等一系列语法意义表示出来。如果在一个语句结构中看不出它有什么样的语法意义,那么十有八九是个歧义句。例如“这本书确实需要编辑”。

返回

2.语法形式

任何意义,都需要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构成语法形式的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等。

选词:选词只在语法结构中的某一个位置上要求使用一定词类的词语,不能随意使用别的词语,例如在两个并列之间,一般要求的虚词是连词,而不能出现介词、方位词等,在述语的位置上,一般只能出现动词,不能出现形容词,而且动词还必须是能够带宾语的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不能充当述宾结构的述语。比如“买东西”,在述语“买”的位置上,在语法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用动词“卖、造、写、看、捡、偷”等替换,但不能用“好、大、多、白、贵、水、泥”等替换,有些虽然可以替换,但替换后关系完全变了。

词序:词序指词在语法结构中的排列词序。词在语法结构中都有比较固定的位置,并且可以进行有规则的变换,如“我们打垮了敌人-我们把敌人打垮了-敌人被我们打垮了”。词序是语言中极为重要的语法手段,在没有形态变化的汉语中尤其重要。由于汉语的词充当什么成分本身没有外部形式标志,因此只能依靠词序来表示。比如“他们知道”是主谓结构,“知道他们”是述宾结构,词序变了,结构关系也就变了,语法意义也不同,这里主要就是依据词序确定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前面的“高楼大”和“大高楼”的语法意义的区别,就是因为词序的不同产生的。而英语“They know”,“know them”,在后一个结构中,即使把them提到know的前面,由于它在形式上就是宾语的形态,所以从理论上说我们不会把这个结构理解为主谓结构,而只能是述宾结构。同样,由于没有形态标志,汉语的定语一般只能在中心语的前面,而英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

虚词:也叫辅助词,是语言中专门用来构成语法形式的词,虚词是汉

语的重要的组合手段之一,用不用虚词,用什么样的虚词,含义往往不同,如“爸爸和妈妈”-“爸爸的妈妈”。日语的定语和宾语分别用の、を作为标志,主语的标志是は。虚词主要有:

冠词:如英语the,可以区分词类,如play是动词,go to the play 是名词;可以区别有定和无定的语法意义,如a man 和the man。

助动词;如 shall will表示将来时,have has 表示现在完成时等。前置词:主要是介词,表示时间、空间、工具、对象、方式、目的、原因等。

后置词:表示方位,如汉语的“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

连接词:表示并列(连词)或主从关系(结构助词)等语法意义。

语气词:表达说话者对所说内容的态度。汉语是有着丰富语气词的语言。

词形变化:指在语法结构中词本身结构上发生的变化。比如英语表示单数第一人称的代词,充当主语时是I,充当宾语时时要变成me。除了第二人称外,英语代词在句子中主宾语位置上都有不同的变化。印欧语言都有这种形态变化,一般称之为综合性语言,汉语没有这种形态变化,主要依据词序和虚词,所以叫做分析性语言。

同步练习六

1.什么是语法意义?举例说明?

2.单独看一个词,比如词典中的“学习”,有没有语法意义?为什么?

3.什么是语法形式?举例说明。

4.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什么关系?

5.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是有哪些?举例说明。

6.“学习外语”和“外语学习”的语法意义有什么不同?语法手段是什么?

7.“你明天去吗?”这句话中的“吗”表示什么样的语法意义?属于什么语法手段?

语言语法范畴

什么是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什么意思? 语法范畴就是对各种语法意义的归类。而广义的语法范畴也包括名词、动词等词类,甚至包括句子(句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如结构范畴: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等;功能范畴:名词、动词等词类范畴;表述范畴:如陈述、疑问等语气范畴。 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词的形态变化是用附加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等方式构成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变体,简称词形变化。一般来说,确定一种语言中是否有某种狭义语法范畴,就是看这种语言是否用词形变化表示这种语法意义。而一旦通过词形变化确定了某种狭义语法范畴,有时不用词形变化,而用别的形式如前置词、后置词、冠词等虚词或助动词表示,这些非词形变化形式也被看作狭义语法范畴的语法形式。但如果某种语言完全不用词形变化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只用辅助词等其他形式表示,就不是狭义语法范畴。一般所说的语法范畴,多是狭义语法范畴。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语法范畴。 1.性 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是把名词分成阴性、阳性、中性或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有些语言形容词和冠词也有性的分别。俄语名词分阴性、阳性、中性三类,分别用不同的词缀表示,但每个名词只有其中一种形式,没有词形变化。俄语形容词则用词形变化表示阴性、阳性和中性,每个形容词有三种不同的词形,并与名词的性保持一致。德语则用冠词的词形变化来区别名词的阴性、阳性和中性,名词本身没有性的形式变化。法语只有阴性和阳性之分,也是用冠词的词形变化表示,名词本身也没有性的形态变化。所以名词的性只是一种功能范畴,不属形态语法范畴;形容词和冠词都有性的词形变化,属形态语法范畴。 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区别名词的性,名词的性都只是一种语法类别。作为语法类别的性,与事物的自然性别有一定的联系,表示动物的名词的性与动物的自然性别大体上相应,但也有不相应的。如德语Weib(妇女)、Madchen(少女)、Fraulein(年轻女士)在语法上是中性。至于表示非动物的名词的性别,客观依据就不太明显了。 2.数 数也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或是单数、双数和复数(大于二的数)。有些语言中动词、形容词或冠词也有数的形态变化,与名词的数在形式上保持一致。俄语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都有单数与复数的词形变化,并相互保持一致。阿拉伯语、斯洛文尼亚语等,名词分单数、双数和复数三种形式。汉语的人称代词和指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复数,但表示复数时也可不加“们”。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教学内容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及语法范畴 主讲人吴锋文 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两者之间的关系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的核心内容,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不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也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例如:形容词的重叠式:高高、慢慢:语法形式(重叠式)——语法意义(程度高“很”) 猩猩、妈妈(重叠式)——不是语法形式,因为不能表示什么语法意义 很高(程度高)——因为不是通过语法形式而是通过语汇形式表示的,因而这种“程度高”不是语法义而是词汇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并非一一对应的,一种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不同的语法形式又可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例如: 红烧鱼块(偏正;动宾)安排好工作(动宾—偏正;动补) 我的朋友、我朋友(偏正)都是NP、也不VP、真是的(责怨义) (二)语法形式 1.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也叫语法手段,它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 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显性的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重叠、词缀以及各种语音手段。例如:我笑——笑我西瓜甜——甜西瓜班长和副班长——班长或副班长 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例如:鸭蛋大鸡蛋大——什么大——鸡蛋很大(主谓) 鸡蛋大——多大——像鸡蛋那么大(偏正) 鸡不吃了(受动;施动) 2、显性语法形式 主要有语序、辅助词、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语调、异根式、零形式等形式。 (1)语序:指的是用词在句子中排列顺序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我看书。(svo)日语:我书看。(sov)看我书(vso) 古汉语和现汉语:状语语序 V+O+于+L 封禅于泰山北败晋兵于河上 定语、状语语序—中心语:

04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第四讲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理论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探求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弄清楚什么是语法形式,什么是语法意义。 4.1语法形式 什么是语法形式呢?我们先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我们用层次分析把上面这句话分析成大大小小的片段。如果把一个大片段里包含的小片段叫做“成分”,把小片段组合而成的大片段叫做“组合”,那么上面例子中的片段可以分为三类: a.——是组合,不是成分——句子。 b.└─┘是组合,也是成分——词组。 c.不是组合,是成分——词。 a、b、c三类片段合称为语法形式,即它们都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具体语言里分析出来的成分或组合,或者说语法形式是词、词组和句子的形式的总和。 语法形式包括有形的语法形式和无形的语法形式。狭义的语法形式只指有形的语法形式,广义的语法形式包括有形的语法形式和无形的语法形式。对有形的语法形式和无形的语法形式进行分解,就得到了有形的语法形式和无形的语法形式的各种构成因素。 4.1.1有形的语法形式的构成因素 有形的语法形式的构成因素如下: (1)语序。语序不同,表达的语法意义也不同。例如: 红花(定中) 花红(主谓) 跑快点(述补) 快点跑(状中) (2)停顿。停顿往往是结构成分的分界点,也是层次的切分点。例如: 咬死了/猎人的狗咬死了猎人的/狗 广东和福建的/部分地区广东/和福建的部分地区 (3)轻重音。不同的轻重音也能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轻重音区别语法意义的作用在虚词中尤为明显。例如: 你想好了再说。(“再”轻读,表示接续义) 你唱完了再唱一个。(“再”重读,表示重复义) 我已经吃过了。(“过”重读,表示完成态) 北京我以前去过。(“过”轻读,表示经历态) (4)重叠。重叠是汉语语法的一种语法手段。重叠可以表示程度的减弱,也可以表示程度的加强,可以表示短时态、尝试态等。重叠表示什么语法意义,涉

现代汉语语法学89136

现代汉语语法学》(傅雨贤)复习资料一 (2012-10-04 12:25:36) 转载▼ . 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 (一)识记: 1.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 2. 我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代表作有两部: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著作。其核心是“词本位”。②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二是探索革新时期(1936一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特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三: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著作:①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著,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等。 (二)领会: 1.什么是语法 2.语法的内容 第二章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识记: 1.语法形式; 2.语法意义。 (二)领会: 1.语法形式的基本特征 2.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 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第三章汉语语法特点 (一)识记: 1.形态 2.语法范畴。 (二)领会: 1.汉语缺乏狭义形态,但有一些广义形态 2.汉语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但有一些分析性语法范畴 3.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4.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5.汉语词序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6.虚词也是汉语句法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简单应用: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 (一)识记: 1.句子 2.句义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及语法范畴 主讲人吴锋文 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两者之间的关系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的核心内容,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不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也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例如: 形容词的重叠式:高高、慢慢:语法形式(重叠式)——语法意义(程度高“很”) 猩猩、妈妈(重叠式)——不是语法形式,因为不能表示什么语法意义 很高(程度高)——因为不是通过语法形式而是通过语汇形式表示的,因而这种“程度高”不是语法义而是词汇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并非一一对应的,一种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不同的语法形式又可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例如: 红烧鱼块(偏正;动宾)安排好工作(动宾—偏正;动补) 我的朋友、我朋友(偏正)都是NP、也不VP、真是的(责怨义) (二)语法形式 1.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也叫语法手段,它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 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显性的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重叠、词缀以及各种语音手段。例如: 我笑——笑我西瓜甜——甜西瓜班长和副班长——班长或副班长 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例如:鸭蛋大鸡蛋大——什么大——鸡蛋很大(主谓) 鸡蛋大——多大——像鸡蛋那么大(偏正) 鸡不吃了(受动;施动) 2、显性语法形式 主要有语序、辅助词、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语调、异根式、零形式等形式。(1)语序:指的是用词在句子中排列顺序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我看书。(svo)日语:我书看。(sov)看我书(vso) 古汉语和现汉语:状语语序V+O+于+L 封禅于泰山北败晋兵于河上 定语、状语语序—中心语: 我们正在操场打篮球。We’re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ground. 人称格的区分:动词前主格、动词后宾格I laugh —laugh at me (2)辅助词:专门用来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主要有虚词和助动词。虚词如前置介词、后置词、连词、助词、冠词或语气词等。其语法作用有四种: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 1、语法意义 (1)基本类型: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 (1)定义:语法单位本身所具有的语法上的意义及其在组合中产生的通过语法形式来体现 的关系意义。 (2)基本结构类型的语法意义:(体现语法意义的结构关系)陈述/修饰/支配/补足/并列(选择) 2、语法形式 (1)定义:体现特定语法意义的方式。 (2)主要语法形式 ①选词(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 ②词序(汉语:SVO/日语:SOV) ③虚词和词形变化(汉语:虚词“和”“的”/印欧语系语言:词形变化) ※例如:我们学习。 结构关系主谓 语法意义陈述 语法形式主前谓后(词序) 3、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 (1)相互依存。

(2)不对等: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几个语法意义,一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 式表示。 第二次 怎样认识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同词汇意义相对而言的,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语法意义只有在相关的语法单位进入某个组合结构以后才会产生,比如一个词,孤零零地是很难说明它具有什么样的语法意义。比如英语单词work,单独看很难说它有什么语法意义,可是它与别的单位组合,进入具体的结构,就产生了相应的语法意义。例如:He works in a factory.(单数第三人称〕 He worked in a factory.(过去时) He is working in a factory(进行体) 又如:“大高楼”和“高楼大”,前者是偏正结构,表示修饰关系,大修饰高楼,说明是什么样的高楼,后者是主谓结构,表示陈述关系,是陈述高楼,说明高楼具有大的属性。这些关系,都是在语法单位的

第四章语法1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学 1、 语法 语法就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即词语的组合规则。 哪些词语能相互组合,哪些词语不能组合;哪些词语能以这种方式组合,哪些词语能以那种方式组合;词语在组合时,形式是否要发生变化,又要怎样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就是语法。 语法的几种基本性质: 1.语法的规约性 所谓语法的规约性,是指语法对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有制约性。 2.语法的抽象性 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抽象存在物,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法知识,或者语法学者对语法的描述,都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3.语法的生成性 语言的生成性主要体现为语法的生成性。 二 、语法学 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学内部又可分词法、句法和超句法三部分。 词法研究词的结构和功能,词的形态变化和语法范畴。 句法研究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功能以及句法变换。 超句法研究语段(或称语篇、句群、篇章等)的结构,研究句子之间的语义关联、关联手段等。 词法和句法两部分是传统语法学的两大分支。词法又称形态学,包括构词法、构形法和词类问题。超句法是现代语法学增添的新内容,也有人将这部分内容独立开来,称为篇章语言学或语篇学等,还有人将它们归入话语语言学或语用学等语言学分支中去。 此外,语法学也可分为普通语法学和具体语法学、共时语法学和历时语法学、理论语法学和3应用语法学等分支。 三、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的核心内容,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没有不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也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如"慢慢、高高"表示很慢、很高的意思,其中"很"(程度高)的意义是通过重叠形式表示的,所以这种重叠形式就是一种语法形式;由这种重叠语法形式所表示的意义,也就是语法意义。而"猩猩、哥哥"也都是重叠形式,可是它们重叠后并不表示什么语法意义,因此这种不表示语法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形式与意义 8030 44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形式与意义8030 44 3 孙德金 提要本文从语法的本质出发,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形式和意义的关系问 题进行讨论。文章通过对主谓谓语句等句子类型的讨论,认为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存在着过于注重语法形式的现象,没有很好地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造成语法教学偏离教学目标。同时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回到语法的本质上来,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学语法,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应用本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教学语法;语法形式;语法意义 一引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包括对外和对内的汉语教学) ,不管主张哪种教学法(听说法、直接法还是交际法) ,都离不开语法①。语法对于第二语言(或称外语教学)的教和学都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对外汉语教学界前辈学者王还先生曾说过的那样 ,“对外汉语教学离开语法是不可想象的” ②。语法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如此重要,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很好地进行讨论 ,比如究竟该如何处理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关系 ,教学语法系统的构建或改造究竟该以哪种语法理论作为基础③,等等。过去的二十几年间,有关的理论探讨有一些 ,也曾召开过专题性的学术讨论会,但笔者认为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尚未触及 ,或者虽触及但没有深入地讨论。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处理好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二者 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看似具体,实则关涉全局,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深入认识。这里提出来,就教于方家,以期引起重视。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根本任务 如果不考虑特殊的教育类型(我国对内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一般即看作外语教学。而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后,通常即进入语法为主、句子层面的语言教学阶段,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往往称这个阶段为“语法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半年左右。接下去是所谓的“短文阶段”,这个阶段语法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这表明,语法在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的基础阶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语法在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为什么如此重要?它承担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一般都是已经掌握了母语的人,即便是青少年,母语也已基本获得。在此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在途径、规律、特点和效率等方面就和婴幼儿时期的母语获得必然有很大的不同。要完全获得第二语言能力,尤其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第二语言能力,就必须借助有效的辅助手段,这个手段就应当是语法。第二语言学习者已经建立起母语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学习第二语言,就是要构建起新的语言和思维习惯。这个构建过程中,语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二语言学习者头脑中要表达的某个范畴的意义,要在第二语言中找到相应的表达形式;当他接触到第二语言的某种语言形式(如某种句式),也要知道这种形式表达了什么意义。这就涉及到语法最本质的问

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 冋顾:什么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手段? 1、内涵:语法范畴是对语法意义进行分类抽象而得到 的类。 例如:单数,复数—数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人称 主格,宾格,所有格,工具格……—格 2、狭义的语法范畴和广义的语法范畴[补充] (1)狭义的理解:悚支范畴(即与某类词有关的语法 范畴)。由词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聚合,这是本书的 处理,也是一般的理解。 [按:照此处理,似乎蕴涵着汉语没有什么语法范畴,可 是我们有承认汉语有语法形式,这些语法形式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对这些彧法意义的归纳就应该能够复到一些语法范畴。](2)广义的理解:广义地说,词类也是一种语法范畴,因为每种词类都是词法意义及其表达手段的统一体。如名词范畴、动词范畴等等。词类是把整类的词加以概括而得出的语法范畴,有人把它叫作一般语法范畴或分类性语法范畴。更广义地说,表现在短语、句子等大子词的单位中的语法范畴即句法范畴。也是客观存在的。[参见张涤华等(1988)。]例如: ○数量范畴:定量~不定量~全量:三天、很多、每次 ○指称范畴:定脂~不定脂:脆人、个人

○自主范畴:自主~不自主:看了三天了~病人三天了~死了三天了。 3、常见的语法范畴(语法范畴) (1)性:俄语、德语的N及修饰它们的A有3种性:法语N有2两种性。[补充:语法等级:阳性/阴性>中性。注意:“性”是语法概念,不是生物学概念。从共时平面上看,有任意性,非论证性。] (2)数:英语的N、俄语的N和A。[补充:语法等级:单数/复数:单数>双数>复数(多数)。]注意:也不完全根据可数情况。 (3)格:N、Pron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俄语的N、Pron 及修饰它们的A、Num有6个格,英语的名词2个格(通格、所有格)、有的代词有2、3或4个格(I、me、my、mine,it,its。比较:you) (4)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V。英语的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汉语的完成体(了)、经历体(过)、进行体(卷)。 (5)时: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英语的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补充:汉语用词汇表示。] (6)人称:动词虽主语人称的变化表现形式。V。俄语、法语有3种人称。英语只在单数时有第三个称和其他人称的对立。 (7)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V。主动态和被动态。 [补充:]

语法范畴和汉语语法研究一

语法范畴和汉语语法研究一、语法范畴:一个历史概念 语法范畴的“范畴”源于希腊语,本义是“谓语”,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范畴就是“谓语的类别”或“存在的类别”,他把谓语所要表达的“什么”归纳为本体(一作实体)、数量(一作量)、性质、关系、地方、状态、时间、情景、动作(一作能动)、被动(一作遭受或所动)10种范畴。这虽然说的是逻辑范畴,但也是欧洲语言学关于语法范畴研究的源头,亚氏本人也提出过词类、格、性等范畴。公元前2世纪的古希腊学者退拉斯从形式和意义结合角度来解释语法范畴,他认为某种词类是以某种语法范畴为特征的,同时又指明某种意义。退拉斯的看法对欧洲传统语法学家研究语法范畴有很大影响。印欧语研究中向来重视对语法范畴的探讨和解释,但传统上只把语法范畴看成是各类词所有而由特殊语法形式——词形变化一来表达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后来人们认为词类本身也是语法范畴,有人又进而把任何语法意义的概括都看作语法范畴。〔1〕 国内对语法范畴作过深入研究的高名凯先生认为,语法范畴属于语法意义学的范围,是语法意义的概括和归类,而语法范畴所含有的语法意义必须有语法形式作为它的物质外壳或物质标志。高先生将语法范畴分为狭义的、准狭义的、广义三类,狭义的是只指由词形变化所表示的同类语法意义的聚合,只涉及词的内部与词类意义有关的语法意义;准狭义的是指由词的外部形态(如虚词及辅助词等)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的理解,一是将词类也看作语法范畴,一是将各种句法结构关系的意义类聚以及句法成分(句子成分)等都看作语法范畴。〔2〕 与词的形态(词法)有关的语法意义的类聚是公认的语法范畴,至于构词法、词类及各层次句法结构中有无语法范畴,则认识不一。这主要与对语法形式的认识不同有关。随着语法研究的深入以及对更多种语言的考察,人们已不仅仅站在传统印欧语的基础上只承认词的形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语法形式应当比形态更丰富多样、外延更广,否则就会狭隘地得出有的语言语法简单或没有语法的结论。因而对与传统印欧语不同的语言更应着力于发掘其与传统印欧语不同的语法形式,如构词形式、词类形式、句法结构形式等。就语法范畴说,也不必拘泥于词法范畴,应当有词类范畴等其他层次的范畴。一定的语法形式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类聚都可以也应该概括为语法范畴,这种开放性的认识有助于探讨语言中各种层次、范围、类型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哈特曼(r.r.k.hartmann)和斯托克(f.c.stork)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就对语法范畴作了这种很宽泛的解释:语法范畴指在形式、功能上或意义上有不同特点的语法项目的类别。”〔3〕 二、语法形式:语法范畴的关键 古今中外对语法范畴的阐述尽管互有出入,但有一点是较一致的,即作为语法意义概括或归类的语法范畴总是和一定的语法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语法范畴乃是某一语言所特有的概括性语法意义,这些语法意义在语形变化和用词造句中有自己的表达法。至于语法形式则应该看作是在词和句子的具体外壳中表达这些一般范畴的手段。语法范畴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出来的,而语法范畴不能脱离语法形式而独立存在,这就构成了不可分割的语法意义和表达这些意义的形式——语法标志的统一体。”〔4〕可见语法范畴的建立不能仅仅作语法意义的概括和归类,必须以语法形式为依据,把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结合起来。当前国内出版的语法学或语言学词典在解释语法范畴时多能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表述,反映了人们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如“语法范畴:某种语法意义和表示这种意义的形式手段两者的统一体”〔5〕、“语法范畴:语法意义和表达这种意义的语法形式标志的统一体。语法意义和表达这种意义的语法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语法范畴”〔6〕有人甚至认为:“语法范畴是语法形式的一个大类”〔7〕。总之,语法形式是确定语法范畴的标志和依据,对语法形式的探讨应该是语法范畴研究的中心。罗宾斯(r.h.robins)说:“今天的语法理论和语法方法的重点,是强调用于建立语法成分和语法范畴的形式分析和形式标准,以便跟语言学作为经验科学之一的地位保持一致。”〔8〕既然“语法范畴的基础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9〕,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法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各种语法范畴的研究,因为对语法范畴的研究就是探讨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这正是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文炼先生认为:“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统一体是语法结构,它是语法学唯一研究的对象。”〔10〕朱德熙先生也强调指出:“语言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弄清楚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01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

中国语文1988年第5期(总第206期) 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 刘勋宁 提要一般认为词尾“了”表示完成。本文前两节分析各类实际用例,指出用“完成”来说明“了”的语法意义,在许多情况下是讲不通的;“了”所表现出来的“完成”只是某种条件下的偶发现象,而不是它本身固有的语义特征。第三节将“V了”与“V完”格式加以对比,表明“了”的意义与真正的完成义是有相当距离的(二者对立)。第四节提出我们的看法,词尾“了”应当看作应当看做动词“实现体”的标记,它的语法意义是表明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谓词形式的词义所指处于事实的状态下。 本文还对“看了三年”和“看了三年了”两种句式的对立作了新的解释。 普通话有两个“了”。一个出现在谓词(以下用V表示,包括动词、形容词和短语动词)之后,称作词尾“了”(简称“了1”);另一个出现在句尾,表示某种语气,称作句尾“了”(简称“了2”).一般认为词尾“了”表示完成,句尾“了”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本文讨论词尾“了”的语法意义。 什么是“完成”?赵元任先生在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国话的文法》)一书中释为“completed action”(动作完成)。①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图解了“完成”貌(这里只取“着”和“了”的图解): a A c d B b ______︱______︱_____ 开始线完成线 认为A→B=进行貌(着),B=完成貌(了)。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索性把“了”释作“表示行为的结束”。 词尾“了”真的是表示“完成”吗? 一 1.1 最容易引起我们怀疑的是通常“动词+了”的释义方式②难以推及“形容词+了”,例如: A 看了一遍已经看完了大了一寸 *已经大完了 砍了许多已经砍完了瘦了许多 *已经瘦完了 B 吃了饭去吃完饭去红了脸说 *红完脸说 还了债买还完债买低了头走 *低完头走 有些语法书把B组例句里的形容词看作动词,这不改变解释不成立的事实。“红了脸”的脸是红的,“低了头”的头是低着的,都不是形容词所表示的那个意义的结束,因而无法说是“完成”。(这两例的“了”都可以换成“着”,也表明不是“完成”。) 1.2 这种动词和形容词释义时的不平行现象也反映在由动词和形容词构成的述补结构(动结式动词)带“了”后的语义分析当中。由于该结构是两部分构成,“了”多表示的“完成”就有两种可能:一是动词所表示的完成,一是形容词所表示的结果的完成。从实际例句看,说结果的完成,困难一如前述: C 小李放平了桌子放完了 *平完了 猫打破了玻璃打完了 *做完了 小张吃圆了肚子吃完了 *圆完了 不小心弄脏了衣服弄完了 *脏完了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结构得意义与形式 1、语法意义 (1)基本类型: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 (1)定义:语法单位本身所具有得语法上得意义及其在组合中产生得通过语法形式来体现 得关系意义。 (2)基本结构类型得语法意义:(体现语法意义得结构关系) 陈述/修饰/支配/补足/并列(选择) 2、语法形式 (1)定义:体现特定语法意义得方式。 (2)主要语法形式 ①选词(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 ②词序(汉语:SVO/日语:SOV) ③虚词与词形变化(汉语:虚词“与”“得”/印欧语系语言:词形变化) ※例如: 我们学习。 结构关系主谓 语法意义陈述 语法形式主前谓后(词序) 3、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得关系 (1)相互依存。

(2)不对等: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几个语法意义,一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得语法形 式表示。 第二次 怎样认识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 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就是同词汇意义相对而言得,就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 得关系意义。语法意义只有在相关得语法单位进入某个组合结构以后才会产生,比如一个词,孤零零地就是很难说明它具有什么样得语法 意义。比如英语单词work,单独瞧很难说它有什么语法意义,可就是 它与别得单位组合,进入具体得结构,就产生了相应得语法意义。例如: He works in a factory、(单数第三人称〕 He worked in a factory、(过去时) He is working in a factory(进行体) 又如:“大高楼”与“高楼大”,前者就是偏正结构,表示修饰关系, 大修饰高楼,说明就是什么样得高楼,后者就是主谓结构,表示陈述关系,就是陈述高楼,说明高楼具有大得属性。这些关系,都就是在语法 单位得组合中产生得关系意义,像“大”、“高楼”,在独立存在时, 无所谓修饰,也无所谓陈述,就说不上有什么样得语法意义。所以,语 法意义就是与一定得语法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得。分析句子,说这个 词就是主语,那个词就是谓语,这个词就是定语,那个词就是状语,等等,这些意义都就是在组合结构中产生得语法意义。

翻译理解之语法意义的理解

翻译理解之语法意义的理解 1.语法的定义 Grammar:a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a language and the way in which linguistic units such as words and phrase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sentences in the language. It usuall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meanings and functions these sentences have in the overall system of the language. --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LDAL) 语法它介于语音学(phonology)和语义学(semantics)之间,包括形态学(即词形研究)和句法学(即对词组成较大结构的连结方式的研究)。--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 2.Morphology 2.1 定义: the study of morphemes and their different forms (allomorphs), and the way they combine in word formation. For example, the English word unfriendly is formed from friend, the adjective-forming suffix -ly and the negative prefix un-. --LDAL 英语的构词方法主要有:inflecting(变形),deriving(派生),conversing (转类),compounding(合成),abbreviating(缩略)[含acronym(字母缩略, eg. NATO),clipping(截短缩略, eg. exam, flu, fridge, maths),blending(紧缩, eg. smog, brunch),等等]。 2.2 例句 1)What I’ve tried to do in my experiences is expose them to everything that I’m doing, because if that’s something they’d l ike to do one day,

“起来”的语法意义及“V+起来”句式简析

“起来”的语法意义及“V+起来”句式简析 摘要:趋向词“起来”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繁,其语法意义也是十分的丰富,国内外众多的学着也对它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本文将从 “起来”的语法意义和句法两个方面,对“起来”做一个简析,以便对“起来”的用法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和掌握。 关键词:起来;语法意义;句法;V+起来 汉语的趋向动词比较特殊,主要指“来、去、上、下、进、出、回、过、 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起来、回来”等具有一定方向的词。最近几 年来,汉语语法学界也将趋向动词作为讨论的热点和重点,人们也对诸如“起来、下去、上去、来、去”等趋向动词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和探究。本文将择 取“起来”,从语义和句法方面谈谈其主要特征和用法。 一、“起来”的词性划分 (一)实词和虚词的划分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肯定‘起来’可分为具有实在意义的实词和只表语 法意义的虚词两大类,并且都肯定‘起来’在单独使用(做句子的谓语时)是 纯粹表趋向义的动词,但对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起来’的性质说法不一。 有的认为‘起来’做表趋向意义的补语时仍是动词,做表非趋向意义的补语时 是虚词;也有人认为‘起来’无论是单独做谓语还是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做补语,表动作趋向或动作、性状的变化始续,都是动词,只有放在一些动词后面没有 意义指向,动作既无施事者也无受事者,它在句子中,只起一定的语法意义, 是虚词。” 吴洁敏(1984)将非谓语动词“起来”分为三类:(一)用在动词后面, 表示动作由下向上运动的“起来”是表趋向的动词;(二)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形状发展变化的“起来”是表情态的动词;(三)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起到连接或加强语气的“起来”是助词。卢英顺(2001)认为“起来”、“下去”和“下来”的功能已经明显分化,兼属动词和助词。 (二)虚词的划分 汉语语法学界对于虚词“起来”属于哪一种类型,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总体上,人们是根据“V+起来”的句法意义来判断,有人说是动态助词,有人 说是动态后缀、有人说是标记体,有人说是“准助态词”。 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认为“哭起来”中的“起来”是动态后缀。 房玉清(1992)认为汉语里“起来”已分化为两类,一类还保留着动词的特点,另一类已经虚化,变成跟“了”、“着”等类似的助词。 二、“起来”的语法意义 从总体上说,趋向动词的语法意义很复杂,多数趋向动词可以表示很多意义,只有个别趋向动词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趋向动词的语法意义可以分为三大类:趋向意义、结果意义、状态意义。而“起来”则三种语法意义都具备:(一)趋向意义:与“起”相同,表示通过动作,人或物体由低处向高处 移动。例如:①那只氢气球升起来了。②把这桶水提起来。③大风刮起来一阵 砂石,打在小轿车的玻璃上。④你能把这棵树拔起来吗?⑤小陈站起来了。⑥ 等他从地上爬起来,吐了几口泥沙,晶晶已经跑远了。 (二)结果意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练习”参考答案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形式意义 2.语法意义语法形式 3.语法手段 4.语法范畴 5. 词法手段句法手段词法手段综合性手段句法手段分析性手段6.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 7.形态变化附加屈折异根零形式 8.词尾语音换用不同的词根原形形式 9.重读或轻读重音移动 10.虚词词类选择词序语调 11.词汇意义语法意义 12.辅助词功能词 13.词类或短语(词组)的类 14.位置顺序 15.音高重音停顿 16.综合性语言分析性语言 17.词法范畴句法范畴词法范畴句法范畴 18.体词性范畴谓词性范畴类别范畴关系范畴 19.名词名词性数格有定无定 20.属性事物数量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名词指称性质21.时体态 22.说话的时间的关系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23.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进行体完成体未完成体24.施受关系主动态被动态 25.一致关系 26.词类词类选择形式虚词词序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D 4.C 5.D 6.B 7.B 8.C 9.D 10.A 11.A 12.B 13.B 14. D 15. D 16.B 17.D 18.D 19.B 20. D 三、多项选择题 1.AE 2.BD 3.ACD 4.BC 5.BDE 6.BDE 7.AD 8.ABCD 9.ABCE 10.ACE 四、判断题 1.× 2. ×3.√4.× 5.×6.×7.×8.√ 9.√10.√11.√ 五、分析题 1.(1) 格虚词格附加 (2) 数零形式数附加

(3)时零形式时附加 2.附加屈折异根异根屈折屈折附加屈折附加附加屈折异根 六、简答题 1.答: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都是语法形式。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 2.答:词形变化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世界上很多语言,尤其是印欧语,很多采用这种语法形式。具体说词形变化又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四种情况。第一种是“附加”,即在词的后面加上词尾。例如英语名词“book/books(书)”、“tree/trees(树)”就是加上词尾“-s”来表示复数的;第二种是“屈折”,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交替变化。比如英语表示名词的单数和复数,有时也用屈折的形式,如“man/men(男人)”、“foot/feet(脚)”等;第三种是“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例如英语有少数动词的过去式用异根形式表示,如“go/went(走)”;第四种是“零形式”,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附加、屈折和异根等形式可以产生某种语法意义,那么相对而言,词在变化前的形式,即原形,当然也应有某种语法意义,所以原形也就可以看作是一种词形变化,或者说变化的是一个零成分。例如英语名词“books(一些书)”是通过加词尾“-s”来表示复数的,那么未加词尾的“book(书)就表示单数,因此单数就是用零形式表示的。 3.答: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一般说轻重音中重音形式更重要,所以也可以叫做“重音移动”,例如英语有时可以用词的重音区别动词和名词,如“re`cord(记录,动词)/`record(记录,名词)”,“im`port(输入,动词)/`import(输入,名词)”等就是这种情况。有些语言中轻音也有语法作用。比如汉语就较多利用轻声的形式,有些相同的组合形式,既可能是短语也可能是词,意义也不同,往往就可以利用是否包含轻声的成分来区别,如“东西/东·西”、“买卖/买·卖”等。 4.答:词的重叠是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表面上看,词的重叠已超出了一个词,但词重叠和语素重叠不仅形式相同,而且重叠的形式往往都相当于词的独立用法,它也还是词的一种变化形式。例如名词或量词重叠“人/人人”、“天/天天”、“件/件件”都有“每一”的意思;动词或动词语素重叠“看/看看”、“说/说说”、“研究/研究研究”,都有短时和尝试等量小的意思;形容词或形容词语素重叠“大/大大(的)”、“高/高高(的)”、“清楚/清清楚楚”,都有加强程度的意思。 5.答:语法范畴可以分成“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凡是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也叫属性范畴;凡是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句法范畴,也叫类别范畴和关系范畴。 6.答:体词属性范畴是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名词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即性、数、格和有定无定。第一种是“性”范畴,即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俄语、德语名词都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三类,法语有阳性和阴性两类,汉语没有“性”的范畴。第二种是“数”范畴,即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如英语“house/houses(房子)”前者是单数名词,后者是复数名词。汉语无严格的数范畴。第三种是“格”范畴,即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英语中的名词除了用加“-s”的形式表示所有格,另外代词还有主格、宾格等区别外,格的形式已经相当弱化了。汉语没有格范畴。第四种范畴是“有定和无定”范畴,即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在印欧语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意义,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意义。例如英语“I have just read the book(我刚刚读完这本书)”,“the book”是有定的,即特定的某本书;“I bought a book yesterday(我昨天买了一本书)”“a

_吧_的语法意义再探

吧 的语法意义再探* 卢英顺 提要现有关于 吧 的研究虽有可取之处,但有些现象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通过对现代汉语中含 吧 的语料的分析,本文认为, 吧 不表示疑问语气,其语法意义是 削弱 或者 降低 语气。其他种种复杂的用法都可以由此得到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吧 语气词语法意义 吧 是现代汉语中用得较频繁的一个词,学术界对此讨论得比较多,看法也不尽一致。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吧 是语气词。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 吧 是不是表示疑问语气?二是它表示什么语法意义?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到底有几个 吧 ? 现有的研究虽有可取之处,但有些现象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通过对现代汉语中含 吧 的语料的分析,本文认为, 吧 不表示疑问语气,其语法意义是 削弱 或者 降低 语气。其他种种复杂的用法都可以由此得到合理的解释。以前关于 吧 的语法意义的概括与此有相近之处,但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先讨论 吧 的语法意义,然后再讨论它是不是疑问语气词。 一关于 吧 的语法意义 1.1对现有说法的反思 关于 吧 的语法意义,学术界的看法很不一致。从数量上来看,有的概括为一种,有的概括为多种;从概括的结果来看,也很不相同。同是概括为一种的,胡裕树(1995:376)认为, 吧 表示 半信半疑 ;胡明扬(1981)认为, 吧 赋予说话内容以不肯定的口气 ;贺阳(1992)认为, 吧 表示 非确认 语气。这三者表述不同,意思差不多。刘月华等(2002: 424)认为, 吧 的作用是 缓和语气 ;徐晶凝(2003)将 吧 的语义表述为 对命题内容作出推量,并要求确认 。 朱德熙(1982:211)把 吧 分为 吧1 和 吧2 。 吧1 是用在是非问句里的 吧 ,是语气词,表示 说话的人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还不能确定,提问是为了让对方证实 。用于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之后的 吧 是 吧2 ,朱德熙认为, 这类句子实质上是 *非常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笔者很重视这些修改意见,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了修改。如仍有不足之处,当由笔者本人负责。

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傅雨贤)复习资料一 (2012-10-04 12:25:36) 转载▼ . 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 (一)识记: 1.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 2. 我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代表作有两部: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著作。其核心是“词本位”。②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二是探索革新时期(1936一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特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三: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著作:①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著,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等。 (二)领会: 1.什么是语法 2.语法的内容 第二章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识记: 1.语法形式; 2.语法意义。

(二)领会: 1.语法形式的基本特征 2.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 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第三章汉语语法特点 (一)识记: 1.形态 2.语法范畴。 (二)领会: 1.汉语缺乏狭义形态,但有一些广义形态 2.汉语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但有一些分析性语法范畴 3.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4.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5.汉语词序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6.虚词也是汉语句法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简单应用: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 (一)识记: 1.句子 2.句义 (二)领会:构成句义的因素有六个方面:A. 成分词的异同。B. 词语的次序。 C. 组合层次。 D. 语法结构关系。 E. 语义结构关系。 F. 句调。 (三)简单应用:句义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