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建设和谐家庭的影响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建设和谐家庭的影响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建设和谐家庭的影响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建设和谐家庭的影响

调查研究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

157

摘要:社会现实中女性对婚姻和家庭有着比男性更强烈的责任感,承担了更多的义务,在维系家庭的稳定及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等方面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对于构建和谐家庭中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家庭文化建设及邻里关系的有利影响。为了和谐家庭的建设应不断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

关键词:女性 受教育程度 和谐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稳定和温馨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健康、向上、和睦、幸福的家庭对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妻贤夫祸少”。稳定的婚姻是家庭和睦的基础,家庭的和睦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具体表现为稳定的婚姻关系,平等的家庭关系,和睦的邻里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女性在经营婚姻家庭过程中的态度和能力至关重要,她们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母亲、妻子、媳妇、女儿永远都是家庭的支柱,是家庭的管理者、教育者,注定了其对家庭和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其广博的科学知识、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道德素养、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现代教育理念正在为和谐家庭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婚姻关系1.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更倾向于自主选择配偶。Emran、

Maret和Smith(2009)利用越南的数据发现,对受过8年教育的个人来说,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会降低14%的家庭包办婚姻的概率。对于女性来说,教育的影响相对更大:对平均教育水平为7.66年的女性来说,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会降低17%的包办婚姻的可能性。另外,在配偶的选择上,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更可能选择与自己学历相似的伴侣。Goldin(1992)认为,在20世纪中期,女性读大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寻找一位具有大学学历的配偶。大量的实证研究肯定了这一结论,并发现这种趋势在日渐增强(Mare,1991)。这种女性自主选择的婚姻伴侣,对于以后的婚姻关系的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受过良好教育的夫妇往往视彼此为平等的伙伴,也能更好地维持婚姻的稳定性,提高婚姻质量,能更好地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Isen和

Stevenson(2010)研究女性教育对婚姻和生育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未接受大学教育的女性相比,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的离婚率下降幅度更大,其结婚率和再婚率更高。并且,拥有大学教育水平的女性不太可能将婚姻视为“经济保障”,她们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会更快乐。

2.教育程度提高使女性更有效地控制家庭规模,有利于家庭关系的稳定。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的眼界更加宽广,

也有助于计划生育知识的传播。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在家庭决策中趋于拥有更大的发挥主体作用的自由,包括在生育和养育子女的问题上。一般来说,教育程度高的女性结婚相对较晚,并且可能在孩子数量与质量的权衡方面做出更好的选择。在撒哈拉以南的国家和南亚的印度、孟加拉,由于女性受教育的水平非常低,人口出生率高达3%左右,在贫穷的印度北方邦和部分非洲国家人口的出生率高达4%。而在中国,出生率只有1.7%,这不仅仅是得益于强力的“计划生育”政策,其中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权利在中国更有保障,女孩接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和男孩基本是平等的,大量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女性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是导致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另外,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让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提高,从而对生育这种以往只有男性决定的家庭决策有了发言权,也是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建设平等的家庭关系

男女平等是家庭和谐幸福的先决条件。女性受教育程度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也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基础和基本条件。在构建和谐家庭中,没有真正的男女平等就不可能有家庭的和谐。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可以促使其自身修养的提高,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而且女性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收入越高,越有利于家庭中平等关系的建立,越有利于和谐家庭的构建。在明瑟方程中,教育被视为影响个人收入的重要因素。女性教育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个人收入就越多。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更易于接受并掌握新的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收入。慈勤英(2004)使用2000年湖北省妇女收入调查的相关数据,发现从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到大学本科、研究生,女性年收入水平由3433元提升到25000元。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其绝对收入提高的作用呈逐级增长态势。完成高中教育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建设和谐家庭的影响

丁丽芳 王静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调查研究

P .

158 人力资源管理

的女性的收入超过平均水平,达到5000元以上;完成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女性,收入提高到13000元以上,且与男性收入接近(94.8% );完成研究生教育的女性收入高于同级男性。

三、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处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条件。尊老要求子女要孝敬老人,要尊敬、爱护老人,赡养侍奉老人。爱幼要求父母要承担抚养和教育的责任,抚育孩子的关键在于关爱与教育,把抚养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母亲和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做好孩子思想上的启蒙和行为上的示范,给孩子积极有益的生活化教育,更好地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其学习各种知识的能力增强,比如健康知识、护理知识等。可以帮助女性更好地尊敬、爱护、赡养侍奉老人,也有利于其理解家庭中老人的艰辛,从而关爱老人的生活,通过学习还能够增强其沟通技巧,这对于处理家庭中与父母、兄弟姐妹等的关系非常有帮助。而且教育程度越高,越能够增强女性在家庭中的谈判地位,提高女性选择的自由。反之,如果女性的教育程度较低,则不会显著影响其在家庭中的谈判能力。所以女性的家庭行为选择随教育程度的高低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女性的家庭生活环境。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家庭环境和谐,也越能够使女性在家庭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四、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家庭成员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庭是人们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女性对家庭成员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教育使女性认知水平提高,对健康知识的接受能力越强,更可能根据科学的健康知识选择健康的行为方式。而且作为家庭中主要家务的承担者,女性教育程度提高可以给家人选择更加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安排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也更可以拥有较强的应对能力,从而使家庭中成员具有较好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提高,有利于女性不断提高分辨科学和迷信、文明和愚昧、进步和落后的能力,破除陈规陋习,反对封建迷信,自觉抵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创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也有利于在家庭中形成热爱学习的氛围,而热爱学习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动力和源泉。一个和谐的家庭,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家庭,只有后天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弥补先天的不足;只有热爱学习,夫妻之间、老幼之间、亲友之间才能心胸开阔,提高精神境界,提升人格品味,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家庭才能温

馨和谐。历史证明,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一定是充满智慧、幽默、和谐的家庭。

五、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邻里关系的和睦

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其处事更为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更善于与人沟通,也更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强,有更好的灵活性、包容性、亲和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会利用娓娓道来的交流方式进行思想沟通,了解情况,疏理矛盾,这非常有利于邻里关系的和睦。此外,女性往往比较注重把握好人际交往之情,更能放下架子,主动沟通。人际交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人期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即使是一个主动的招呼、一句亲切的寒暄,也会使人感到一种亲近和尊重,女性在这方面的长处,可以使别人感受到她们的热情和人情味。

虽不能否认,构建和谐家庭需要家庭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但由于性别特点、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千百年来,相对于男性来说,家庭与女性更息息相关,与女性的前途和命运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和更直接的意义,甚至有时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女性的幸福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社会现实中女性对婚姻和家庭也有着比男性更强烈的责任感,承担了更多的义务,在维系家庭的稳定及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等方面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对于这种作用的发挥更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要更好地实施女性终身教育战略。从女婴、女童、女青少年到中老年妇女,进行以人为本的教育,要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从我国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调动社会各类资源,不断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对持久构建和谐家庭具有重大意义。大文豪歌德有句经典的诗歌:“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向上。”让我们期待,现代女性,

引领家庭走向和谐幸福。

参考文献:

[1]Goldin,Claudia,The meaning of college in the lives of American women: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1992,NBERWorking paper No.4099[2]M a r e ,R o b e r t D ,1991,F i v e d e c a d e s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assortativemating,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

[3]Adam Isen,Betsey Stevenson,Women’s education and family behavior:Trends in marriage, divorce and fertility,2010,NBER working paper No.15725

[4]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慈勤英.性别收入差异的教育水平、行业及职业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 实现男女平等

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实现男女平等 [摘要]影响女性的男女平等意识强弱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本文从妇女的文化地位即受教育水平情况对于女性男女平等意识强弱的影响入手,着重分析中国女性受教育的现状,以及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从而增强女性的男女平等意识,实现男女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女性受教育水平男女平等意识 有这样一部影片,叫《不要和陌生人讲话》。讲述了一个受到丈夫的反复殴打,生活痛苦不堪的女性,在多次忍气吞声后,终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了自己的人生权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讲述女性在遭受到丈夫的家庭暴力时,倾向于忍辱负重。这是为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弄明白社会性别意识中的男女平等意识包括什么方面的内容。建立反映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体系是当今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任务之一。男女平等意识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不再是以男性的眼光或男性的标准作为探索、解析、阐释男女平等的依据,而是强调女性的经验,强调女性的立场和女性视角,男女平等不是女性男性化。其次,它不否认两性间可能存在的深刻差异,“但它不假定这些差异就能说明妇女处于普遍明显的不平等和从属地位。相反,它坚持探索,不平等和从属的历史是怎样在妇女的认知和感情能力上,甚至在其身体体能上留下痕迹的。”也就是说基于此,它不再把差异看成是女人弱点的依据,而看成是可能形成妇女力量的源泉。 既然女性受教育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女性男女平等意识的程度,那么中国女性的总体受教育水平情况如何呢? 数据表明,10年来,中国女性的总体受教育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两性受教育年限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女性平均上学年数1990年为4.7年,2000年为6.1年,两性上学念书的差距由1.9年减少到1.5年。城镇女性上学年数的均值为8.7年,比男性少1年,随着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青年男女享有教育资源的差距明显缩小,30岁以下女性的平均上学年数,城镇为10.4年,仅比男性少0.3年,农村为7.0年,与农民的差距从农村总体的1.7年降到了0.9年。女性享有的继续教育机会增多。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中,有26.8%的人最高学历是通过成人教育获得的,比男性高2.2个百分点。有13.5%的女性近3年来参加了某类培训或进修,40岁以下城镇女性参加培训的比例达26.1%,城镇女性参加的培训以进修和专业职业培训为主,共占72.2%,农村女性参加的培训以实用技术为主,占61.5%。在接受过进修或培训的女性中,有31.6%是自费参加的,其中城镇女性为41.6%,比城镇男性高4.7个百分点,培训经费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农村女性为36.2%,比男性高6.7个百分点。培训费用由国际项目提供的,

计量经济分析受教育程度与收入的研究

受教育程度与收入的研究 受教育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身份的证明,它可以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份,影响一个人的素质品位、修养,它还可以改变和决定我们的命运,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它们所成的比例是正比,一般所受教育程度高的,他所得到的收入相对来说就越多,相反,一般所受教育程度越低,他所得到的收入水平相对来说也就越低。受教育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身份的证明,它可以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份不同,影响一个人的素质品位、修养,它还可以改变和决定我们的命运,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 一、收集数据

(在数据处理中用1代表小学及以下2代表初中3代表高中4代表专科5代表本科学历6代表硕士及以上) 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如下: 二、建立模型 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 β β+ μ y + =x 1 (其中x表示受教育程度,y表示收入水平,μ表示残差) 三、模型检验 (一)、T 检验

(二)、回归分析 可决系数2R=1,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 T(4)=3.555。可以看出可决系数平下自由度为N-2=4的临界值0.0061 2 R的值较大,表明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有关,且相关性很强。

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计算结果,表明可建立如下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函数:

Y? X =1250 + 通过T型检验T=7.856,自由度df=5,sig.=0.000并且sig.(双 侧)=0.000。由于sig.比α=0.05小得多可知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居民收入有显著相关性。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的研究”调查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吸取教训。我们是未来的主人,我们要认真的学习知识,以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同时还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有这样的精神准备,才能迅速的成熟、长大,将来才可以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样,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所以作为未来主人的我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认真的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受教程度与文化水平,为自己将来的美好前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铺好自己人生的道路,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回报社会与父母,为社会做贡献。因为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所成的比例是正比。一般所受教育程度越高,他所得的收入水平就越多,相反,一般所受教育程度越低,他所得到的收入水平

三种分类标准在概括题中的运用

三种分类标准在概括题中的运用 概括题不但是申论的必考题型,更是作为一种能力被广泛的运用在申论的答题过程中,某种程度上说,概括能力决定着申论考试的成败。很多概括题答题要求“有条理”、“条理清晰”等,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能够概括出答案,而且还需要对答案进行处理,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处理。这里华图公务员(微博)考试研究中心介绍三种常见的分类标准:并列原则、辩证原则和系统原则。 一、并列原则:按不同主体分,在所采到信息中寻找典型的主体,再将同一主体的信息归纳在一起,最后整合成为答案。 例1:2011年国考地市级第一题: 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要点: ①农民工子女学校数量有限,众多子女无学可上。 ②公立小学费用高,门槛高。 ③农民工子女学校收费较低、条件简陋、没有许可证、经费紧张、不敢加大硬件投资,教师队伍不稳定。 ④学生交不起学费辍学。 ⑤学生想去公办学校上学,但学费太高。 ⑥公办学校使用地方实验教材。没有户口,必须回乡高考(微博)。 ⑦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孤独、自卑,心理“边缘化”。 ⑧农民工希望子女和城里孩子同样待遇,希望降低收费标准,希望有专门学校。 ⑨子女因父母务工地点的变化而被迫转学。遇到的最大困难,费用太高,没有城市户籍,住处附近没有学校,受城里人的歧视,毕业后拿不到毕业证。8000元的赞助费。 ⑩孩子在上学时曾遭受到拒绝,做了很多努力学校才接受,子女在学校有过不公平待遇。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不好,家长没有辅导子女学习。

建设和谐家庭的理性思考

建设和谐家庭的理性思考 潘允康 人人都有一个家,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并不都美好,不都和谐。要建设和谐家庭,首先要从理性上认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要明确家庭和谐的根本在于家庭关系和谐,要善于应对建设和谐家庭所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在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统一中建设和谐家庭。 一、建设和谐家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恩格斯说:“个体婚制是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根据这种形态,我们可以研究文明社会内部充分发展着的对立和矛盾的本来性质。”[1] 恩格斯所说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对家庭与社会关系的确切生动的比喻。细胞原为生物学上的概念,是有机体的基本单元和组成部分,是有机体存在的根据和生命的表现。细胞的分裂与增殖是有机体的生长过程。细胞的新陈代谢是有机体的生命的象征。如果我们将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体的话,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是社会的生命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建设和谐家庭,建设和谐家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宁曾经指出,家庭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换句话说,家庭是社会的窗口,家庭是个小社会。在这点上,也许文学家比社会学家还敏感犀利,许多文学家都是通过写一个家庭来反映社会的。曹雪芹的《红楼梦》写的是“荣国府”、“宁国府”两个家庭的兴衰,其实是在写社会,是通过对清朝末年两个家庭兴衰荣辱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败,有如“呼喇喇似大厦倾,昏残残似灯将尽”的事实。巴金写的《家、春、秋》、曹愚的《雷雨》也都是通过家庭审视社会。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则是通过描写祁老太爷一家4代人的命运,反映了1937年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和抗日战争中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人们的命运与分化。也是很典型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有一部电视连续剧《渴望》,不仅影响了整个中国,而且轰动了整个北美华人社会。它也是通过对婚姻和家庭的描写,反映了中国人在社会转型初期,告别过去,走向未来时的兴奋、彷徨、留恋过去和向往未来的复杂心情。“问循南来北往的客,不知对与错”,正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理的真实写照。 法国人类学家C.利瓦伊.斯特劳在谈到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时说:家庭是个体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连接的纽带,它通过契约性的婚姻关系对社会关系加以规定和限制;乱伦禁忌似乎确立了在每个家庭之间而不是在家庭内部进行婚姻交换的模式;夫妻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相互依赖的基础,正如男女间的婚姻促进了家庭群体之间的相互纽连一样,相互间的义务是连接两性之间、家庭之间以及血缘群体和更广泛的社会系统之间的桥梁,在一个特定社会中,这恰恰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因素。[2] 美国社会学家古德认为:在绝大多数部落社会,亲属关系模式是整个社会结构

受教育程度英文

education 学历 educational background 教育程度educational history 学历curriculum 课程 major 主修 minor 副修 educational highlights 课程重点部分curriculum included 课程包括specialized courses 专门课程courses taken 所学课程 courses completed 所学课程special training 特别训练 social practice 社会实践 part-time jobs 业余工作 summer jobs 暑期工作 vacation jobs 假期工作 refresher course 进修课程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课外活动physical activities 体育活动recreational activities 娱乐活动academic activities 学术活动 social activities 社会活动 rewards 奖励 scholarship 奖学金 "Three Goods" student 三好学生excellent League member 优秀团员excellent leader 优秀干部 student council 学生会 off-job training 脱产培训 in-job training 在职培训educational system 学制 academic year 学年 semester 学期(美) term 学期(英) president 校长 vice-president 副校长 dean 院长 assistant dean 副院长 academic dean 教务长department chairman 系主任professor 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 guest professor 客座教授 lecturer 讲师

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现状全解

华南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 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办学形式:业余 年级:2014级2班 班别:校内 姓名:钟敏贤 学号:32号 论文题目: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的现 状与思考

评语: 评分: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4) 引言 (5) 一、我国女性就业现状及表现分析 (5) (一)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 (5) (二)职业选择范围狭窄 (5) (三)职业待遇不平等 (5) 二、我国女性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6) (一)我国经济利益关系影响 (6) (二)传统封建迷信男尊女卑的思想 (6) (三)女性自身的因素 (7) (四)国家法律的薄弱 (8) 三、解决女性就业歧视的相应对策 (8) (一)完善相关立法,加大政府干预力度 (8) (二)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的机构 (9)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负担 (9) (四)合理设置适合女性专业,增强女性就业砝码 (9) (五)提升素质,加强女性就业竞争的基础条件 (9)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女性从业是女性拥有独立经济地位的保障,而女性拥有独立经济地位是实现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基础。做好女性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妇女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近几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体现在性别差异上便是女性“就业难”问题相当突出。现实生活中,受性别歧视影响,妇女就业的平等权利难以保障,就业机会及福利待遇不公是女性面临的最大经济困扰。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对于女性劳动者来说,身体因素、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甚至是性别,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其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要解决中国女性就业的难题,不能仅从某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多方面入手,抓住主要矛盾,例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制定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将从女性就业现状、就业歧视原因、消除就业歧视等多方面讨论女性就业歧视中的问题。 关键词:女性;就业;性别歧视;对策

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 本文的目的在于测量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文章选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李实、赵人伟老师主持,福特基金赞助)于2002年对城镇居民所作的抽样数据,该数据覆盖22个省(市、自治区),调查了6835户城镇家庭,涉及20632位城镇居民。该调查的优点是样本容量大,而且对城乡居民和农民工的基本信息和工作单位、工作年限以及工资详细组成都进行了调查,因而数据的选取有助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因为文章的研究与收入有关,经过对未参加工作和已经下岗或退休的个体进行筛选,最后剩下10174个样本数据,样本容量之大及覆盖面之广足以保证研究所具有的代表性。 通过对主要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下表: 其中低收入是指收入按由小到大排序是,最低20%收入的人口数;中低收入处于由低到高的是20%—40%的人口数;中等收入是处于由低到高的是40%—60%的人口数;中高收入是处于由低到高的是60%—80%的人口数;其余统计到最高收入。由此图可以看出,按照收入等距离分组时,处于高收入组的人口最多,占到人口总数的35.5%。 由此图可看出受教育年限主要集中在5年到15年之间,因而2002年底参加工作的城镇居民中,学历主要分布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 因问卷中针对2002年底就业(在岗)成员统计一个问题是第一次参加工作时间。根据这个时间可以计算出到2002年底,个体参加工作的年限。由上表所知,城镇居民工作年限主要集中早12到36年之间。 为了测度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这里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体模型表示为:INC=F (E,YJ,Z )。其中INC 表示城镇居民年收入,YJ 表示城镇居民的工作年限,Z 表示一系列的控制变量。Z 是通过设置虚拟变量来反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性质、职业和地区变量。 依据相关数据,利用stata 软件进行运算,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 上表为进行多元回归的结果。表中age 表示个体的年龄,age2表示年龄的平方,用来反映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gender 表示相别的虚拟变量,当gender 取1的时候表示的是男性, Number of obs 10049F( 95, 9953)71.36 Prob > F 0R-squared 0.4052Adj R-squared 0.3995

台州市人口受教育水平与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台州市人口受教育水平与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摘要:文章以2010年台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按户籍状况分类对台州市人口受教育水平进行大致的分析,进而比较了各户籍状况下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差距,同时提出了缩短区域差距、提高各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台州人口受教育水平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15-02 一、人口文化素质的概念及度量指标 北京大学张纯元教授在《人口理论教程》中把人口素质定义为“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它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人口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劳动生产经验,以及在教育培训中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劳动生产技能等。人口的文化素质是人口的社会属性。它与人口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是人口素质的核心。在当代,衡量人口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世界各国主要根据人口受教育水平(包括识字率、文盲率、接受高等教育人才比例等),同时也可以用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来反映人口文化素质水平,如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等。在国际范围内,以上指标均为可比性指标,也是衡量各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指标。

人口的文化素质是各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为人口文化素质不仅决定着人口主体时间的范围和程度,还标志着人口主体改造客体的成功率。人口文化素质一方面受历史的、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等各种条件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及人类自身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比较台州市各个县(市、区)之间由于人口户籍状况不同而造成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于提高各级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平衡各县(市、区)教育资源投入力度、缩短各区域间的差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口受教育水平是衡量人口文化素质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采取该指标体系对台州市各个县(市、区)之间由于户籍差异造成的教育水平差距做了大致比较和分析。 二、从户籍状况看台州市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差异 由于社会经济、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历史、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台州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在不同的地区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据2010年台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台州市共有户籍人口576.98万人,其中在6岁及以上人口中,受过正规教育的有492.58万人,占同年龄段人口的90.66%,15岁及以上的文盲人口有47.14万人,占同年龄段人口的9.70%。 1.户籍人口义务教育普及率较高。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

和谐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贴近群众,贴近家庭的特点和优势,切实提高家庭的文明程度,根据县妇联关于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要求,城关镇妇联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现制定如下事实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县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团结动员全镇妇女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目标,以全镇妇女共创和谐文明家庭为主线,以加强和创新妇女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凝聚广大妇女和家庭同心协力,不断创新工作品牌,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实现目标 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教育引导广大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努力使全镇广大家庭达到“男女平等,共同发展;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家庭和睦、邻里融洽;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崇尚科学、倡导文明”的和谐家庭标准。通过家风的转变,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活动内容

全面推进创建和谐家庭五项活动,即“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高原盛开”、“现代女性大讲堂”、“文化、卫生、科技”、“家庭节能减排实践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并以此为载体,扎实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一)以深入开展“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高原盛开”活动。 通过政策宣讲、文艺汇演、帮扶慰问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先进区创建的重大意义,选评表彰“三好三爱”家庭。组织广大妇女群众开展科技反邪、体育反邪、法制反邪等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创新做好“现代女性大讲堂” 以开展“现代女性大讲堂”为载体,利用“妇女之家”等阵地,举办种植、养殖、妇女保健、礼仪、家庭美德、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讲座,扩大“现代女性大讲堂”的受众面和覆盖面,使“现代女性大讲堂”成为城乡妇女提升科技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下乡活动。深入镇区、农村,积极协调科技、卫生、教育、文化等部门,为基层群众和广大妇女办实事、解难事,使他们再精神和物质上得实惠,常受惠。 (四)开展家庭节能减排实践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结合我镇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张贴

受教育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受教育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教育和人才已成为影响一国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各地区之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及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对我国各地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依据,基于2014年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利用OLS估计的方法,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教职工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教育支出率三个因素对受教育程度有显著影响,并据此进一步对如何提高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育;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文献综述 涂冬波利用因果模型对教育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经济、文化和科技是影响我国地区之间教育差异的主要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无疑是最大的,科技次之,文化的影响作用相对最弱。丁伟华将教育发展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结合起来研宄,利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教育水平差异的影响。杨倩分析了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其中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孙希对引起教育地区差异的因素进行了研宄,他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两个层面对教育发展地区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靳园对义务教育省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研宄,一方面分析了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发展的巨大差异。另一方面,我国教育投资机制不合理,教育投入的相对匮乏加剧了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 二、变量的分析与选取 研宄发现,各级教育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因素。 在研究受教育程度时,为了消除不同地区人口差异的影响,我们用平均每

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调查问卷

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调查问卷 感谢您在百忙中能抽空回答我们的调查问卷,我们在这里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此问卷共有14条小题目,大约消耗您3~5分钟时间!﹝请在选项中选择您认为合理的答案,并在选项左边的□里打√﹞^_^ 1、请问你的年龄是: □12~16 □17~22 □24~40 □41~60 □60岁以后 2、你的性别是 □男□女 3、你的受教育程度是: □初中及初中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 4、请问你目前职业是______(必填) 5、请问你目前的月收入范围是: □0~2000 □2000~4000 □4000~6000 □6000以上 方便的话,可以填一下您的月工资______(选填) 6、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固定工资□自由职业□投资所得□个体经营□政府补助或亲友资助 7、您认为文化程度对你的收入是否有影响 □毫无影响□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很大 8、假如你的孩子成绩优秀,而家里钱不够,你会怎么办? □借款贷款供他(她)读书 □变卖东西供他(她)读书 □只好让他(她)退学 9、你怎样看待读书 □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多读书才能多赚钱。 □只要能赚钱,不必多读书。 □读书关系到孩子的人生幸福,赚钱倒是次要的。 □不清楚 10、你认为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质量的差异对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影响? □影响很大,是决定孩子一生的主要因素 □肯定有影响,但并不绝对 □影响很微小 □不清楚 11、你认为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是?(选做) □政府政策问题□文化教育问题□社会分配不公 □社会保障制度落后□物价上涨□其他 12、你是否希望接受更多的教育 □十分渴望□有条件的话就学习,没有的话就算了□不需要 13、你认为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你参与学习或培训?(可多选) □费用□交通□课程内容□时间□师资□学习环境□其他 14、未来,您觉得,您的工资水平与现在相比是否会增加 □收入下降□收入上升□没有变化

教育标准分类

国际教育信息化标准
SC36是国际标准组织 (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共建的联合技术委员会(JTCI)下的第36分技术委员会,负责 制定学习、教育和培训领域信息技术标准(Information Technolgy for Learning, Educati
on and Training,简称ITLET) ,以国家成员 体作为参与单位,目前有44个成员国,其中包括23个正式成员国 和21个观察员身份成员, 并与31个标准研究相关组织建立了合作 关系.为了更有效地促进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研制、发布和推广, 目前包括31个正在研究的标准项目,自1999年成立以来,已经 正式发布25项国际标准。具体看论文。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6 届大会教育委员会通过《2011 国 际教育标准分类》修订文本,从而形成自 1976 年以来的第三版国际 教育标准分类。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是经过国际社会广泛协商, 并经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大会正式批准, 按照教育等级和学科来组织管理教育课程和相关 资格证书的参照分类。作为一个分类框架,它隶属于联合国国际经济 与社会分类系列。 最早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制定于 1976 年, 并于 1997

年修订。200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4 届大会通过决议,要求总 干事根据 10 年来各国教育政策和结构发生的变化,审查和修订 1997 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有两个重要分类单位, 即根据教育课程划分教 育等级,根据资格证书区分受教育程度。在新版教育标准分类中,根 据教育课程内容复杂程度和专门化程度将教育体系从低到高分为 9 个等级序列,即 0 级早期儿童教育、1 级小学教育、2 级初中教育、3 级高中教育、4 级中等后非高等教育、5 级短期高等教育、6 级本科 教育(学士或等同)、7 级硕士教育(硕士或等同)和 8 级博士教育(博士 或等同),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等级序列。新版国际教育标准 分类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学前教育从 0 岁开始。早期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 重视。新版分类将 1997 版 0 级教育名称"学前教育"改为"早期儿童教 育", 并分为 0-2 岁幼儿的"早期儿童教育发展"和 3 岁至小学入学年龄 的"学前教育"两个子类别。增加 0-2 岁子类别可保证小学入学前教育 统计数据时间序列的连续性。 第二,高等教育分类更细。在 1997 版本中,高等教育只粗略划 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两个等级, 对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同资格证书和 学位层次结构区分性不强, 新版分类将高等教育细分为短期高等教育、 学士或等同、硕士或等同和博士或等同四个等级,层次上更加清晰, 这既考虑了各国蓬勃发展的短期高等教育和普通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和博士学位体系共存的现状,也反映了在"博洛尼亚进程"推动下,覆

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主题:分析个人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定量关系。研 究方法:利用CGSS2008相关数据,运用stata12.1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最 后得出研究结果: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收 入越高,初婚年龄越大;并且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对男女两性初婚年龄影响的程度 不同,对于女性的影响要大于男性。 关键词:初婚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 一、研究背景 1.研究意义。初婚是家庭生命周期成形的起点,其行为模式的变化,特别是初婚 年龄的变化,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和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研究初婚年龄 的影响因素,看似简单的相关却可能发现一些隐藏在背后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 教育程度对于初婚年龄的影响,收入对于初婚年龄的影响,同样的因素对男女两 性是否产生不同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初婚年龄反映了一个社会中婚 姻和家庭的变迁,而且会对国家的人口再生产有巨大影响,研究其影响因素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本文主要对影响初婚年龄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将运用CGSS2008的数据,通过对个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这两个因素为指标 的分析,研究初婚年龄与个人所处的地位是否有相关关系,并分析是否具有性别 差异。研究假设:初婚年龄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具有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关 系具有性别差异。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与变量。本研究使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的数据。样本覆盖了中国内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样本量为6000个。得到有 效样本量为4760个。该调查收集了大量关于受访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教育经历、 职业经历与婚姻经历的信息。 (1)因变量:初婚年龄。这里采用CGSS中,第一次结婚者会直接采集其第 一次结婚的时间点减去出生年份。而非第一次结婚者会对采集其第一次结婚的年 份减去出生年份。(2)个人收入:为使数据成正态分布,收入取了收入对数。(3)受教育水平:我们将教育水平操作化为研究对象最高学历在正式制度下的 年期。(4)控制变量:性别。 2.研究方法。本文数据采用stata1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变量进行描 述分析,然后用相关分析计算出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初婚年龄与各个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 三、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分析 1.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1)变量平均值、方差、最值初婚年龄、受教育 程度、收入的描述性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在CGSS2008中平均初婚 年龄为23.8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0年。平均年收入为14313.23元。(2) 受教育年限与初婚年龄的散点图及拟合直线。做一元回归曲线图可以看出,受教 育程度和初婚年龄拟合较好,两者的关系比较稳定。一般而言,随着受教育程度 增高,初婚年龄随之增大。可以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3)收入对数与初婚年 龄的散点图及拟合直线。从一元回归曲线图可以看出,收入和初婚年龄拟合较好,两者的关系比较稳定。一般而言,随着收入增加,初婚年龄随之增大。可以进一 步进行相关分析。

中国学历等级评定种类

中国学历等级评定种类 1. 学历:个人求学的经历,包括曾在某种等级不类型的学校肄业戒毕业,戒获得某种学位戒证书。 2. 我国的学历分为:初中(国家推行9 年义务教育,所以小学丌算学历,视同文盲),高中(包括:高中,职高,中与,技校),大与(大学学与科),大本(大学本科),硕士(硕士研究生),博士(博士研究生) 3. 成人继续教育学历有四种主要形式 国民教育系列的成人继续教育学历有四种主要形式,分别是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大学。四种教育形式各有特点,除成人高等教育以外,报考其他三种丌需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在录取、课程设置、毕业年限、收费标准、学位授予、上课方式等各方面四种形式区别也较大。关键词:国家均承认学历。 ①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教育部审定核准丼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农民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凼授学院和普通高校所属的成(继)教院(以下统称成人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 招生类型———分与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与升本)、高中起点升本科(简称高起本)和高中起点升与科(简称高起与)三种。 学习形式———分脱产、业余(包括半脱产、夜大学)和凼授三种,其中脱产最短学习年限为:与升本两年,高起本四年,高起与两年;业余和凼授最短学习年限为:与升本两年半,高起本五年,高起与两年半。

学费: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收费方式,学费标准较低。特点:有门槛限制,需参加统一报名、考试和录取。历叱悠丽,考生群体庞大。 本科招生院校多有成人学士学位授予权。 ②高教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自考制度创立于1981 年。目前,自学考试已遍及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军队系统和港、澳、台地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的高等教育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丌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规定参加自学考试。 招生类型:中与、与科、本科、独立本科。学习形式:考生自学为主,根据需要和可能,自考生还可以选择面授、凼授、广播、电视、音像等方式接受指导和帮助。部分应用技术类与业需参加全日制学习,有相应毕业年限。考试采用施考分科、学分累计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业。按照与业考试计划的要求,分课程进行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单科合格证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丌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课程的考试。考完与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戒其他教学实践任务。学费:课程考试报考费用较低。 特点:学历社会认可度较高,通过难度较大。门槛最低的高等教育形式。基本无毕业年限限制。 ③电大开放教育 电大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式,基本特征为:以学

和谐家庭建设的意义

和谐家庭建设的意义、要素和对策 2009年1月20日11:26 提要:家庭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情爱、平等、民主、自由、责任、宽容、进取、科学,是和谐家庭的八大要素,也是每个人需要不断提升的获得幸福的能力和生活品质。和谐家庭建设的主要设想是:重视和谐文化建设,提升家庭成员素质;重视家庭的公共政策,开展家庭社会工作;重视家庭的法律保护和理论研究,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的实践。 关键词:和谐家庭建设社会和谐生活品质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并明确指出,要把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1在致力于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建设和谐家庭已经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致力于构建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实现社会和谐的创意和实践中,和谐家庭建设的研究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一、家庭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处于一种相互融洽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积累式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和谐家庭建设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工程,是基础性建设。 (一)家庭及家庭的功能 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受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人类的两性和血缘关系借以建立、赖以确定的社会关系。具体地说,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一种社会形式,其结果是形成了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夫妻关系;家庭是存在于夫妻及其子女后代等人之间的一种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家庭是缔结婚姻的结果,二者密不可分,组成了社会关系的特定形式。家庭是个人过群体生活的一种最普遍、最固定和最持久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在家庭定义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有一些基本的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家庭是一种对资源、照顾、责任和义务的共享”。2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能够成为社会

城乡受教育程度差异

城乡受教育程度差异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促进教育公平是全面推动我们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的发展 地区间、城乡间教育差距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是教育公平问题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为家庭的重要日常事务,而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教育的差异更加明显。了解现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消除城乡教育不均衡,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字: 一、城市教育和乡镇教育的界定 教育,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的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活动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本次研究的城市教育是指丽水市区内的学校教育。乡镇教育,是指遂昌、缙云等县级市以及县级市下面的一些乡村的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本次研究调查中乡镇教育主要锁定为县级以下个各个地区的学校教育。 二、城乡教育的现状 当代科技经济迅速发展、广泛渗透城市、农村己联结成为紧密的一体。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这并不是说我国的教育是均衡发展的。我们认为受教育机会在地区之间、性别之间、民族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平等现象。特别是城乡之间,农村与城市由于经济、人文、地理等条件的不同,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对其也有着不同策略,城市和农村教育方面各自有着自身的发展。国家为了解决我国大部分农村教育问题,实施了免去农村义务教育学费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大胡总书记在报告中的第八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针: 优先发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但是,长期以来的问题还是一直存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农村的师资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 学段教师结构不合理。总体上来看,某些年级教师人数不足。因此,为了满足教育的需要,在引进教师存在困难的前提下,学校常常从其他年级抽调教师。因此,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极大地印象了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农村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在于师资是否充足。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当前,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外语,物理,化学教师多是半路出家,身兼多职。

如何构建和谐家庭之浅谈

如何构建和谐家庭之浅谈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是基础。没有家庭的和谐与家庭新风的倡扬,也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的话意味深长。和谐家庭的创建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构建和谐家庭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具备充足的和谐要素。其中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文化要素、家庭要素和收入要素。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固定单位、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基本单位、教育的基本单位和消费的基本单位,家庭问题联结着个人和社会,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家庭。 今年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生活品质”,包含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是环境、文化、创业的有机融合与相互支撑。提高生活品质,也就是从根本需求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使城市与市民紧贴起

来,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市民日常活动紧贴起来。这既是每个市民的现实愿望与日常需求,又是杭州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和谐的家庭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动力源泉。正所谓内忧外患,内忧是外患的有利条件,外患是内忧的必然结果。如果内部没有弱点,外部不良动机也不足矣形成祸害。这样内部团结了,才有可能形成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才有可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家庭是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基础。 二、构建和谐家庭的目标 “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根本立足点是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道德高尚、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中国伦理学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安云凤说,在这种“人”的塑造过程中,家庭文化和道德氛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构建和谐家庭,营造“夫妻恩爱、亲子和谐、孝敬长辈、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和谐家庭氛围,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是要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最终要求,也是一个家庭是否和谐的本质体现。要求家庭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意识,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追求充实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以自身的文明和良好素质,带动家庭的文明和谐。

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作者:段成荣来源:孤独书斋 原载《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2004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收集了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同时结合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有关资料,本文对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受教育年限继续提高,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达到了很高的普及率,文盲率持续下降。但是,我国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仍存在明显差异,男女两性的受教育状况也还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1受教育水平继续提高,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首次超过8年,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接近初中毕业 近年来,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持续得到提高。2004年,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比2000年提高了0.39年(见图1)。 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也有所提高。1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常用指标之一。200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1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20年,接近初中毕业水平。 尽管我国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但是,男、女性受教育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为8.5年,女性为7.5年,女性比男性低1年;1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高达8.8年,女性则为7.6年,女性比男性低1.2年。与此同时,城、乡之间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差异更为突出。2004年,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为9.43年,乡村为7年,乡村比城镇低2.4年。不同地区之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存在明显差距。东部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略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明显地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见表1)。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市、区)。下同。 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计算。 2文盲率已下降到较低水平,但文盲率下降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 近年来,我国文盲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文盲率持续下降。2004年,我国人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低到8.33%,较上年下降0.39个百分点,比1990年时的15.88%下降了7.55个百分点。自1990年以来的15年间,我国文盲率下降幅度达到50%(见表2)。 资料来源:根据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计算。 在粗文盲率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劳动力人口的文盲率下降幅度更大。我国15~45岁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10.38%大幅度减少到2004年的2.22%,下降了8.16个百分点(见表2),下降幅度接近80%。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文盲率的下降还不平衡。 文盲率下降的不平衡首先表现在男女两性的对比上。我国女性人口粗文盲率明显高于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