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

1、发病率

2、病理

肝血管瘤主要有两种:一是毛细血管瘤,二是海绵状血管瘤。前者好发于幼儿,常多发,瘤体小,直径多为2cm以下。后者常见于中年患者,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肿瘤直径一般在3cm以上,甚至大到占据整个肝叶。病变左、右肝叶的发生率大致相等。两种血管瘤病理组织学上表现相似,都可以见到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腔内充满新鲜血液,间质中有中等量的结缔组织,有时出现间质黏液变,肿瘤中央纤维化常见,有时可出现广泛纤维化。血管腔内偶可见钙化(静脉石)。

3、临床表现

(1)病史与症状体征: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常达数年以上。50%-70%的患者临床无症状,仅在查体或其他原因行超声或CT等检查时发现。少数肿瘤较大(5cm以上)患者可出现压迫症状,主要是上腹不适、发热、嗳气、腹胀、腹痛等。体格检查可触及腹部包块,包块与肝脏相连,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有囊性感及不同程度的压缩感,有时可呈分叶状。

(2)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可有贫血表现。

4、影像学检查

(1)B超:

1)毛细血管瘤:肿瘤常较小,直径1-2cm,多单发,位于肝表面和邻近血管处,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肿瘤多为高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见细小圆形小暗区或管状无回声区,边缘可见凹陷,形成网状结构,部分肿瘤边缘为线状高回声,内部为低回声,有时低回声内见细小光点。

2)海绵状血管瘤:肿瘤较大时呈不规则形,边缘锐利。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可呈蜂窝状或条索状,低回声型肿块周边可见强回声带,巨大者强回声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边界清楚。(2)CT:平扫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病变,边界清楚,边缘光滑或轻度分叶。密度多均匀,肿瘤较大者,其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少数中心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大多在60s内,个别在2min内出现边缘增强,部分血管瘤增强病灶可占据肿瘤的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强灶逐渐由边缘向中央扩大,延迟10-15min后,肿瘤变为等病灶或高密度。较大肿瘤中心的更低密度可始终不增强,系瘤内血栓机化形成纤维瘢痕或有坏死所致。(3)MR:T1加权像表现为均匀性低信号或混杂性低信号(内有更低信号区),如有出血,可表现为高信号。T2加权像,随着TE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也增高。重度T2加权像肿瘤信号可达到或超过胆囊和脑脊液信号。肿瘤的纤维瘢痕在T1、T2加权及质子密度像上均表现为低信号。

(4)血管造影:供应肝脏血液的动脉大小、形态及走形多正常。在动脉早期血窦显影,可见多发血管湖,一直持续至静脉期后达30s。一般无增粗、不规则的新生供血动脉存在。血窦显影通常呈环形或“C”形,系肿瘤中央纤维化或血栓、出血所致。有时可见动-静脉瘘。肿瘤较大者,可见血管增多、增粗且受压、移位。

5、介入治疗

(1)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证:①肿瘤较大,邻近器官受压移位,引起明显压迫症状者;②肿瘤较大,引起肝薄膜紧张导致疼痛者;③肿瘤破裂、出血者;④手术切除前准备;⑤肿瘤虽小,但一般治疗对疼痛效果不佳者。

禁忌证:①单发或多发肿瘤,病变较小(直径小于4cm)且趋于稳定、无临床症状者;②病变直径大于8cm或合并有动-静脉瘘者不适于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③有血管造影禁忌证

者。

(2)介入器械:TAE所用器械同肝动脉造影。主要使用R-h肝管,有时需使用Cobra管及胃左动脉导管,血管纡区明显,超选困难者需使用同轴微导管;经皮瘤内注射所用器械主要有皮肤穿刺针(与经皮肝内胆管造影所用穿刺针基本相同)及注射用导管。

(3)介入治疗技术和方法:

1)栓塞技术和方法:①TAE:插管及栓塞技术、方法与肝癌基本相同。②经皮瘤内注射:可在B超、CT引导下将药物注入瘤体内,力求将药物充满所有血窦内。可采用多点、多次注入使药物扩散到整个瘤体而达到治疗目的。

2)栓塞材料:①明胶海绵:为中期栓塞剂,粉状明胶海绵可栓塞小动脉。由于不能进入血管瘤异常血窦内,不能用于根治性治疗。仅可暂时控制病变发展或用于肿瘤破裂时栓塞止血。

②不锈钢圈:用于永久性栓塞。与明胶海绵同样原因不能用于根治性治疗。在合并有动-静瘘时可与明胶海绵联合使用。③液态栓塞剂:包块无水乙醇、鱼肝油酸钠及其与碘化油的混合乳剂、聚乙烯醇(Ivalon)等。注入血窦内可造成血窦内皮细胞坏死和广泛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根治目的。且无水乙醇具有不易形成侧支循环的特点。鱼肝油酸钠与明胶海绵联合应用效果更佳。④血管硬化剂:有人报道用温和的血管硬化剂PYM(平阳霉素)与碘化油治疗肝血管瘤取得较好效果。PYM用量为8-24mg,溶于造影剂和碘化油(超液化碘化油效果更佳)使用。PYN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和破坏为一缓慢过程,故其安全性优于上述栓塞剂。

液态栓塞剂与造影剂混合使用有利于监控栓塞过程,与碘化油以一定比例混合使用,不仅能够监控栓塞过程,而且还能强化栓塞效果。

3)栓塞剂:栓塞剂量应根据肿瘤大小、血供情况及栓塞过程中肿瘤血管流速的变化而定。巨大肿瘤,无水乙醇用量可达20ml,鱼肝油酸钠用量可达40ml。在X线监视下,栓塞剂注入速度以不发生返流为准。如使用球囊导管阻塞肿瘤供血血管近端或同轴微导管可放心大胆进行栓塞。

6、疗效

栓塞剂注入后,即可见肿瘤供血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窦显影较少、变淡。对于控制肿瘤增长、减轻临床症状以及术中出血有较好效果。尤其对肿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可迅速止血,挽救病人生命或者赢得手术时机。

7、并发症及其处理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与原发性肝癌相同。使用球囊导管可避免栓塞剂返流造成异位栓塞。如肿瘤较大,有较大动-静脉瘘存在,使用栓塞剂不当,可造成回流静脉栓塞及肺栓塞。使用液态栓塞剂或粉状明胶海绵较易引起误栓胆囊动脉,鱼肝油酸钠用量过大可出现血红蛋白尿等并发症。栓塞前进行详尽的血管造影,充分了解肿瘤血流情况,选择恰当的栓塞剂及栓塞方法可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

8、限度及进展

对于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减缓临床症状、控制瘤体破裂出血等。肿瘤多发且分布散在者,治疗尚有一定难度。肿瘤血管纡曲、超选择插管困难者,栓塞治疗也有一定难度。有待于介入器械及栓塞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肝血管瘤

概述

诊断思路

肝血管瘤发展缓慢,程度可达数年至数十年之久。肿瘤小时可毫无症状,多因作B超检查或其他疾病作剖腹术时才发现。当肿瘤增大后,可出现一系列症状与体征。

病史要点

主要表现为肝肿大或压迫胃、肠等邻近器官,引起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嗳气等症状。如肿瘤破裂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或急腹症症状。也有在肝内形成动静脉瘘,因回心血量增多,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查体要点

上腹部肿块是常见的体征,肿块与肝脏相连,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或柔软,可呈分叶状,有囊性感和不同程度的压缩感,一般无压痛或仅有轻度压痛。偶尔在肝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辅助检查

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对诊断血管瘤没有特异性。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

B超超声检查小血管瘤多呈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以类圆形多见,亦可有不规则形,边界清晰。病灶对周围肝实质及血管无明显压迫表现,多普勒通常无血流信号。大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有时还可出现钙化高回声及后方声影,系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机化或钙化所致。较大的血管瘤(直径>5cm)处于肋缘下方时,在加压时可有明显的变形,而其他实质占位常无此特征。多普勒示大血管瘤内部以低速静脉血流为主,很少见动脉频谱。

CT CT平扫时小血管瘤典型者呈均匀低密度、境界清晰,大血管瘤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多为不规则形,出现频率随肿瘤直径增大而增加。对照手术病理,更低密度区代表血栓形成、瘢痕组织或出血灶。CT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典型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随时间推移强化区逐渐向病灶中心推进、强度逐渐降低,最后整个病灶充填,密度逐渐下降,至延迟相呈等密度填充。整个强化过程所需时间与病灶大小有关,病灶愈大所需时间愈长,一般在3分钟以上,通常7-15分钟,有的长达20-60分钟。平扫所见中央低密度区在增强过程中始终不能填充。如果造影剂的的注射方式、剂量、速度和扫描技术合理,绝大多数直径3-4cm的血管瘤多有以上典型表现。直径<3cm者增强表现可呈多样化,但延迟向呈等密度填充,可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加以鉴别。

MRI MRI检查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且强度均匀,边缘清晰,与周围肝脏反差明显,被形容为“灯泡征”。这是血管瘤在MRI的特征表现,对小血管瘤极具诊断价值,小至直径1cm的病灶,仍能准确检出。MRI动态扫描的增强模式同CT。血管内血栓、机化灶在T1加权和T2加权时均为更低信号。

肝动脉造影选择性肝动脉造影CHL敏感可靠,主要表现是动脉早期内动脉末端有充盈造影剂的血窦,随着时间延长,血窦充盈愈明显,轮廓和范围逐渐清楚。血窦大小不一,局部分布构成“棉花球状”表现。并且造影剂在血窦内持续滞留10秒以上,到实质期和静脉期血窦仍十分明显,这种特征性表现被称之为“早出晚归”。供血动脉一般不增粗,可有受压以为征象。

治疗措施

外科治疗

肝切除是治疗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可根据肿瘤大小决定肝切除范围,一般是沿包膜外剜除肿瘤。

手术适应症:①血管瘤直径>10cm;②肿瘤直径为5-10cm,但位于肝边缘,有发生外伤性破裂大出血的可能;③肿瘤直径为3-5cm,肿瘤虽小,但有明显症状,或不能排除肝癌。

介入治疗

目前,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被公认为CHL治疗中创伤最小、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经动

脉途径插管失败而又需要治疗者,经皮穿刺注射药物弥散欠佳,本法仅适合于经动脉途径插管失败而又需要治疗者。注药时雪多点、多次穿刺,以期药物能在畸形血管团较好地分布,破坏较多的畸形血管。经门静脉途径仅适合于个别由门静脉供血的病人。后两种方法疗效均较不理想。

1、适应证①CHL直径大于5cm,有明显不适症状;②肿瘤在短期内有明显增大倾向;③肿瘤有破裂可能者;④手术前介入治疗以缩小和硬化肿瘤减少术中出血。

2、禁忌证①肝、肾功能衰竭;②有严重出血倾向;③碘过敏患者。

3、术前准备:

(1)病人准备:①术前1天做好碘过敏试验;②术前做肝、肾功能检查;术前检测甲胎蛋白、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③穿刺部位备皮;④术前必须做到诊断明确;⑤术前6小时禁食。

(2)器械准备:①穿刺针:一般选用7cm长,16-18G薄壁穿刺针;②导管鞘、导管、导丝:一般选用5F导管鞘,配以4-5F导管和0.035in导丝等。肝动脉插管一般选择RH导管,根据患者的具体血管解剖和操作者的习惯,可灵活选用其他形状和规格的导管。超选择插管困难者,宜选用同轴微导管及所配套的微导丝。

(3)栓塞材料:现临床多采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作用温和缓慢的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在肿瘤血管中选择性沉积特性叠加,使平阳霉素在靶器官局部形成高度浓集并缓慢释放,从而有利于发挥其祛血管作用,破坏肿瘤血窦窦腔,逐步使瘤体纤维化皱缩而达到治疗目的。

无水酒精超液化碘油乳剂具有栓塞彻底的优点,但如术者能超选择插管并栓塞剂用量过大时易导致肝功能损伤,且有剧烈疼痛,临床使用较少,多用于巨大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微球等永久性颗粒也可作为栓塞剂,通常使用较小的颗粒,这样可以确保疗效。

4、操作技术

(1)动脉穿刺插管:一般选择股动脉(下入路),对下入路不宜穿刺或插管困难者,可选择腋动脉或锁骨下动脉(上入路)。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穿刺成功后,经导丝引入导管,透视下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

(2)血管造影:插管成功后行肝动脉造影,明确病灶位置和供血动脉来源,确定有无肝内、外动脉变异。

(3)经导管栓塞:在仔细分析造影片表现,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靶动脉采用平阳霉素8-16mg和超液化碘油混合的乳剂进行栓塞治疗。碘油的用量除根据肿瘤大小选择外,也根据超选择性插管的程度而定。鉴于黏度较高的碘油难以进入CHL血窦,平阳霉素稀释液与碘化油的比例以(1.0-1.5):1为宜。如用无水酒精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治疗时,无水酒精和碘化油按体积比1:1配成无水酒精超液化碘化油乳剂,在透视下经导管缓慢注入,导管尽可能超选择接近瘤体,提倡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无水酒精超液化碘油乳剂用5-20ml(平均10ml),注入速度0.5-1.0ml/s,必要时加明胶海绵颗粒巩固栓塞。

栓塞后再次肝动脉造影,了解肝血管瘤栓塞情况,满意后拔管。穿刺点压迫止血10-15分钟,局部加压包扎。介入术后穿刺侧肢体需制动,卧床8-12小时,观察生命体征、穿刺点有无出血和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5、注意事项

(1)所有穿刺、插管、栓塞等技术操作均应轻柔,切忌粗暴,防止血管痉挛和动脉夹层、血栓形成导致介入手术失败;插管前经导管鞘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以防导管鞘及导管堵塞。(2)导管必须选择性插入肝动脉,避开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胆囊动脉,并且尽可能将导管选

择性插入肿瘤供血动脉内,提倡采用微导管达到超选择插管栓塞的目的。

(3)在注入栓塞剂时,最好用小于5ml注射器缓慢低压灌注,因CHL供血动脉一般无明显增粗,血流速度不快,快速注入栓塞剂常导致血窦内充填不完全、栓塞不彻底,并且栓塞剂有可能大量返流到非靶区造成非靶区组织严重损害和其他异位栓塞的后果。

(4)直径大于10cm的CHL,常难于一次治疗满意,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要分次栓塞治疗。并发症

(1)肝功能损害:因栓塞物的浸润和异位分布导致邻近肝组织受损,一般栓塞后3天内转氨酶均有一定程度升高,术后予以保肝治疗。

(2)肝内外胆道损伤:CHL导管栓塞治疗的栓塞剂容易到达正常肝脏部分,造成肝坏死及胆道毁损。胆管的血液供应全部来自肝动脉,由肝动脉发出分支到达胆管,并在胆管的外层互相吻合形成以胆管为轴心的胆管周围血管丛。所以,肝内胆管的血供全部来自相伴行的动脉。因此,导管栓塞治疗对胆道的损伤要大,尤其是那些巨大CHL的栓塞治疗。因为巨大CHL治疗时常常PLE用量较大,如果插管不到位即灌注PLE,将造成大范围的正常肝组织损害,特别是仅由肝动脉供血的肝内胆管的严重毁损。在对有肝胆系统手术史的CHL病例行栓塞治疗时更应谨慎,由于其原有的肝胆系侧支血供已被破坏,栓塞治疗后更容易造成肝细胞及胆道的严重缺血。

(3)胆囊损伤:常因术中导管未超越胆囊动脉或灌注硬化剂和栓塞剂时压力过大返流入胆囊动脉导致胆囊动脉硬化所致,一般有胆区疼痛,呈持续性,甚至剧痛,可间歇性缓解,一般予以消炎利胆和镇痛等对症处理。

(4)胃、十二指肠损伤:因硬化剂和栓塞剂返流入胃十二指肠或胃右动脉引起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损伤,甚至有穿孔的危险。术后予以护胃治疗。

(5)胰腺炎:硬化剂返流到胰腺供血动脉引起胰腺坏死和炎症,表现为术后上腹背部剧痛,严重者可引起急腹症。轻者对症处理,严重病例按急性胰腺炎处理,必要时手术治疗。

肝血管瘤28例的B超诊断分析

肝血管瘤28例的B超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肝血管瘤28例二维B超发现,经CT增强扫描检查证实或定期随访观察病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肝血管瘤;CT增强扫描检查。 1资料和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经B超检查肝血管瘤患者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在35—70岁。B超为TEKNVTH—200,凸阵探头,频率3.5MHZ。 检查方法:通过右肋缘下、剑突下、左肋缘下作纵向、横向、斜向多个不同切面广泛检查,详细观察病灶内部回声及周围组织情况。 2结果 位于肝右叶血管瘤24例,左叶4例,单发者25例,多发者3例,病灶直径0.9—4.5cm,平均2.7cm,其中病灶直径>3.0cm者共9例。 病灶直径<3.0cm的肝血管瘤,声像图表现为均匀强回声,边界清晰、锐利,呈浮雕样,周边无声晕,后方无声影。病灶>3.0cm的肝血管瘤,呈强回声7例,低回声2例,多数肝血管瘤B超探查表现为形态不规整、边界清晰、无声影及声晕。均经CT增强扫描检查确认。 3讨论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良性肿瘤,一般无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时被影像学发现。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临床后,结合二维超声显像,肝血管瘤的检出率随之提高。 肝血管瘤实质上属于血管先天性畸形,组织学上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前者少见并可转化为后者。因此,肝血管瘤主要为海绵状血管瘤。症状取决于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增长速度和邻近器官受压情况。一般当血管瘤位于肝脏边缘部位,直径大于5cm和增长速度快的病人,有上腹闷胀不适,肝区隐痛。位于肝实质深部、直径小于5cm和增长速度缓慢者多无症状,常在体检或手术中隅尔发现。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上腹部可扪及质软或中等硬度的肿块,光滑而富有弹性,如果肿瘤破裂出血,可引起急腹症或内出血症状。 肝血管瘤超声表现可分为1:高回声型,其表现为肝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高回声团,其内间隔细小管状或圆点状无回声区,呈筛网状,边界清晰、锐利、

浅谈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分析

浅谈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26T14:28:04.9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谢丽芬1 李东圃2 [导读] 在肝脏的B超检查中,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对肝血管瘤患者的B超声像图特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谢丽芬1 李东圃2 (1揭阳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广东揭阳522000) (2揭阳市揭东县曲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揭阳515500) 【中图分类号】R7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109-02 【摘要】目的对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2009年1月~2010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在进行检测前,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如情况需要,则取右侧卧位或深呼气,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肝脏的形态、大小、回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准确的进行了记录。结果患者肝血管肿瘤的直径在1.5~8.0cm之间,其中,单发78例,多发10例。回声稍强者有72例,回声稍低者有16例,全部患者均在经CT、MRI的隔期最终观察后证实。结论由于B超检测具有经济、无损伤、方便等特点,在肝血管瘤检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肝血管瘤B超检测声像图表现 在肝脏的B超检查中,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对肝血管瘤患者的B超声像图特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本次研究以2009年1月~2010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以2009年1月~2010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的年龄在8~74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 2.5周岁。全部患者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均为进行常规体检或对其它疾病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 1.2 方法在进行检测前,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如情况需要,则取右侧卧位或深呼气,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肝脏的形态、大小、回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准确的进行了记录。 1.3 仪器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是日本东芝Nemio型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为3.5MHz。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中,肝血管肿瘤的直径在1.5~8.0cm之间,其中,单发78例,多发10例。回声稍强者有72例,这些患者在声像图方面,肝内探及类圆形或圆形的稍强回声团,边界较为清晰,在肿瘤内部能够发现管状、大头针状的细小的无回声区,组成筛状结构,同时可见一些肝组织小血管与病变内部联通,周边未见低回声晕环。回声稍低者有16例,患者的肿瘤呈类圆形,边界较为清晰,全部患者均在经CT、MRI的隔期最终观察后证实。 3 讨论 肝血管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若为先天性疾病,则主要是因为肝内小血管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若为后天性疾病,则主要是因为肝内小血管组织发生感染、肝组织局部出现内出血或血肿机化、坏死等所诱发的患者肝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停滞、静脉淤血膨大、血管海绵状扩张。如果按照病理结构对其进行划分,则可将肝血管瘤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两类,前者是由扩张的血窦构成,后者是由毛细血管构成。患有肝血管瘤的病人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大多在进行B超检测的时候偶然发现。 在声像图方面,肝血管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强回声、低回声以及混合回声三种类型,其中,强回声患者较为多见,在本次研究中,共有72例患者为强回声,占总数的81.8%。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肝血管瘤的病理组织结构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其声像图表现造成影响。患者血腔是否出现了继发性的变化、腔间纤维结缔组织的多寡以及肿瘤内血腔的大小都会对内部回声的表现造成影响。例如血栓的机化。若患者的肿瘤结节内部呈现出强回声光团,那么他们的血腔往往比较狭小,并被显著增厚的纤维组织所环绕;若患者的强回声光团内可见网络结构,那么他们的血腔会较其他患者更大,而腔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则相对更薄;若患者的声像图为低回声的网络状结节,那么他们的肿瘤内部会存在多个相对较大的或独立、或相互融合的血腔,腔间主要为输送且薄的纤维结缔组织,还会有血栓形成。在那些表现为混合图像的患者中,血管瘤会较其他患者更加巨大,血腔大小不等,腔间存在着薄厚不一的纤维结缔组织,血腔内部则存在着钙化、肌化、出血坏死或血栓等复杂的病理变化。这些都是导致B超图像杂乱的主要原因。如果在临床检测的过程中遇到此种病例,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到仔细观察,并尽可能进行一些其它的检查,以便进行综合判断,避免因误诊而导致患者最佳治疗时机的错失。 一般来说,肝血管瘤病变都难以显示出血流,少数患者能够显示出病变组织内部与周围组织通过一些或密集、或稀疏的细小静脉血管相连。小肝癌患者则大多呈现出低回声区,不仅轮廓更加清晰,而且分布也更加均匀,有时会表现出包膜,病变内部无筛状结构。 总的来说,由于B超检测具有经济、无损伤、方便等特点,在肝血管瘤检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海玲,郝娟.56例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6),87-87. [2]刘传奇,徐卫东.CT与B超结合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7(5):17-18.

肝血管瘤的CT诊断

肝血管瘤的CT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肝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对肝血管瘤的认识。方法:对63例肝血管瘤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肝血管瘤CT平扫多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类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界较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环状强化,静脉期强化区扩大或呈等、高密度强化,延迟扫描病灶填充呈等密度改变。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诊断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肝;血管瘤;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资料与方法 本组63例,其中男24例,女39例;年龄21-62岁,平均41.3岁。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较典型,随访1年以上无明显变化。采用西门子AR.C 及欢悦双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8-10 mm、层距8-10 mm,病灶处3-5 mm薄层扫描。增强扫描为静脉注入100 ml碘海醇,3 ml/秒,开始注射后延时20-30秒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并对病变区进行延迟扫描。 2结果 平扫所见:病灶位于右肝前叶16例,右肝后叶21例,左肝18例,肝左右叶多发者8例,共85个病灶。其中呈圆形、类圆形病灶76个,长条形病灶9个;78个病灶边界清楚,7个病灶边界欠清。病灶内径最大11 cm,最小0.8 cm,多数为2-5 cm。77个病灶呈均匀低密度,CT值23-45 Hu,8个病灶内可见更低密度区。 增强所见:73个病灶动脉期边缘明显强化,呈结节状强化(34个)、环状强化(11个)及斑片状强化(28个),强化程度接近同层腹主动脉;静脉期强化区逐步向中央扩展,密度逐渐下降,部分病灶高于同层肝实质密度;延迟扫描病灶完全或大部分等密度充填71个,高于肝实质密度3个,低密度区明显缩小11个,其中8个平扫所见病灶内更低密度区未见强化。 3讨论

肝血管瘤

1、发病率 2、病理 肝血管瘤主要有两种:一是毛细血管瘤,二是海绵状血管瘤。前者好发于幼儿,常多发,瘤体小,直径多为2cm以下。后者常见于中年患者,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肿瘤直径一般在3cm以上,甚至大到占据整个肝叶。病变左、右肝叶的发生率大致相等。两种血管瘤病理组织学上表现相似,都可以见到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腔内充满新鲜血液,间质中有中等量的结缔组织,有时出现间质黏液变,肿瘤中央纤维化常见,有时可出现广泛纤维化。血管腔内偶可见钙化(静脉石)。 3、临床表现 (1)病史与症状体征: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常达数年以上。50%-70%的患者临床无症状,仅在查体或其他原因行超声或CT等检查时发现。少数肿瘤较大(5cm以上)患者可出现压迫症状,主要是上腹不适、发热、嗳气、腹胀、腹痛等。体格检查可触及腹部包块,包块与肝脏相连,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有囊性感及不同程度的压缩感,有时可呈分叶状。 (2)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可有贫血表现。 4、影像学检查 (1)B超: 1)毛细血管瘤:肿瘤常较小,直径1-2cm,多单发,位于肝表面和邻近血管处,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肿瘤多为高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见细小圆形小暗区或管状无回声区,边缘可见凹陷,形成网状结构,部分肿瘤边缘为线状高回声,内部为低回声,有时低回声内见细小光点。 2)海绵状血管瘤:肿瘤较大时呈不规则形,边缘锐利。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可呈蜂窝状或条索状,低回声型肿块周边可见强回声带,巨大者强回声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边界清楚。(2)CT:平扫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病变,边界清楚,边缘光滑或轻度分叶。密度多均匀,肿瘤较大者,其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少数中心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大多在60s内,个别在2min内出现边缘增强,部分血管瘤增强病灶可占据肿瘤的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强灶逐渐由边缘向中央扩大,延迟10-15min后,肿瘤变为等病灶或高密度。较大肿瘤中心的更低密度可始终不增强,系瘤内血栓机化形成纤维瘢痕或有坏死所致。(3)MR:T1加权像表现为均匀性低信号或混杂性低信号(内有更低信号区),如有出血,可表现为高信号。T2加权像,随着TE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也增高。重度T2加权像肿瘤信号可达到或超过胆囊和脑脊液信号。肿瘤的纤维瘢痕在T1、T2加权及质子密度像上均表现为低信号。 (4)血管造影:供应肝脏血液的动脉大小、形态及走形多正常。在动脉早期血窦显影,可见多发血管湖,一直持续至静脉期后达30s。一般无增粗、不规则的新生供血动脉存在。血窦显影通常呈环形或“C”形,系肿瘤中央纤维化或血栓、出血所致。有时可见动-静脉瘘。肿瘤较大者,可见血管增多、增粗且受压、移位。 5、介入治疗 (1)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证:①肿瘤较大,邻近器官受压移位,引起明显压迫症状者;②肿瘤较大,引起肝薄膜紧张导致疼痛者;③肿瘤破裂、出血者;④手术切除前准备;⑤肿瘤虽小,但一般治疗对疼痛效果不佳者。 禁忌证:①单发或多发肿瘤,病变较小(直径小于4cm)且趋于稳定、无临床症状者;②病变直径大于8cm或合并有动-静脉瘘者不适于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③有血管造影禁忌证

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分析

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分析 1.目的在肝脏的B超检查中,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对肝血管瘤患者的B超声像图特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本次研究以20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肝血管瘤的B 超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以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在进行检测前,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如情况需要,则取右侧卧位或深呼气,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肝脏的形态、大小、回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准确的进行了记录。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8~74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 2.5周岁。全部患者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均为进行常规体检或对其它疾病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结果患者肝血管肿瘤的直径在1.5~8.0cm之间,其中,单发48例,多发10例。回声稍强者有52例,回声稍低者有6例,全部患者均在经CT、MRI的隔期最终观察后证实。结论由于B超检测具有经济、无损伤、方便等特点,在肝血管瘤检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2 方法在进行检测前,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如情况需要,则取右侧卧位或深呼气,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肝脏的形态、大小、回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准确的进行了记录。 1.3 仪器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是日本东芝Nemio型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为3.5MHz。 2 结果患者肝血管肿瘤的直径在1.5~8.0cm之间,其中,单发48例,多发10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