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道教文化介绍

道教文化介绍

道教文化介绍
道教文化介绍

道家文化介绍

道家文化是通过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容纳哲学内涵,效法自然寻求人间繁荣的,道家文化是有利于每一个个体的自我觉醒、成长,而不利于既得利益群体维护自身利益的。道家文化以利于每一个个体的利益为出发点,而非以利于群体利益为出发点。道家文化的推广有一个前提,就是每一个个体的“自觉”。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的评论是:“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是道家思想由老而庄而文而列而黄老而道教。因应能力,变化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演变历程。

道家,先秦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先是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是遵从道家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

佛教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道家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道家养生古名摄生,道生,即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当然,道家哲学对中国政治活动也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得中国知识份子不会因为有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而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道家最初是指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广义地来说,它是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其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历史上凡是崇尚老庄黄老之学说的人都可以称为道家。

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说法,道家出自古代的史官。所谓史官实际上也就是王室内负责记载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的人。古代学在官府,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事为王室所垄断,一般的人是无缘于此的。可以说史官在当时是最有学问的人中的七类。被称为是道家奠基人

的老子在周王室中当过柱下史,也就是负责周王室的图书管理。就道家作为一个思想文化流派来说,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春秋初年,周王朝开始衰落,社会动荡不安,随之而来的是以前由官府所垄断的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人流落到民间,出现了学下私人的现象,从而形成了诸子百家,由老子及其思想上的追随者所形成的道家即是其中之一。他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现实社会政治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由此奠定了道家这一学派的思想基础。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道家这一思想文化体系的最高范畴,为所有的道家学者所推崇。可以说不管道家内部各个学者之间的思想文化的差距有多大,他们都是围绕“'道”这一核心范畴来展开的,而且合于道是所有道家追求的终极目标。那么“道”到底是指什么呢?从文字学的意义上来说,道即是我们所说的道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其名著《说文解字》中说:“道,所行道也。”即是指人走的路。而道家作为一个思想文化流派,其核心范畴“道”,显然不是这种文字学上的意义所能解释的。一般说来,道家的“道”具有下列几方面的意义: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②道自然而无为。③道无形而实存。④具有普遍性,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以道为核心,把合于道作为终极追求目标的道家学派,实际上在其内部是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差异的。道家是一个从各个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展开的动态的思想流派,但各个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展开的动态的思想流派之所以总名之道家,显然在他们之间体现出了某些基本的待征,即是说,他们始终没有离开之所以称之为道家的最基本的东西。道家作为一个思想文化流派,基本特征为:①崇尚老庄黄老之学说。②以道作为该学派的思想核心和最高范畴。③在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的架构中展开自身的思想体系。④以幽深微妙的言语,以高蹈隐逸之士的心态关怀世情。与其他各家相比,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和体认更冷静、更清醒,也更为深刻。⑤具有独任清虚、超迈脱俗、绝礼去仁、追求返朴归真这样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道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凸现其各自的个性差异,但只要是道家中的一员,他就不能不具备以上的一些基本特征。道家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思想文化流派。

道教的教理和教义

道教从创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其中“道”和“德”作为基本的信仰。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而“德”则是“道”的体现。三清尊神则是“道”最初的人格化显现,也代表了宇宙创生的三个重要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诸神,这些称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所演化,先天既与道体合一,而道法无远弗届充斥无边宇宙,故道教徒祝颂语常曰“无量天尊”,人类通过某些方式可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这些人称为后天神仙,最高修为者也可以达到天尊。

道教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历史上的不同宗派道经中还有其他说法,一是以玉清元始天尊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灵宝天尊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为最高天神,最后,演变成三位一体的一炁化三清的神学理论。道教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听命于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产生了许多修炼方法:炼丹、服食、吐纳、胎息、按摩、导引、房中、辟谷、存想、服符和诵经。

道教神学可以说是道家思想神秘化后的宗教学说,未必完全切合,其间异同,颇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称老、庄,尊崇《道德经》(老子)、《南华经》(庄子)等众多道家经典,毕竟吸收继承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内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阴阳家、儒家、佛教以及上古方仙道的影响。

道教的人生观

我们知道,所谓人生观,即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宇宙观)决定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道教徒的人生观是由道教的信仰内容(包括宇宙观)所决定的。道教徒的人生观是怎样的呢?

对于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即人生价值,其含义是多方面的;第一是生命价值;第二是人类价值;第三是人格价值;第四是理想价值。这四方面就是人生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方面。

一道教对于生命价值的看法

关于人的生命价值,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即:人的生命是实有的,还是空无的?人的生命有无实际意义?

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生万物。神仙和人是由各自不同的“气”所化生。阴阳五行、精气神组成而有形体和生命。人的质性是实在的,不是空幻的。认为能生活在现世界是一件乐事—人生难得;认为死亡才是最可怕最痛苦的。所以,道教在理论上强调“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在思想上,不信“命由天定”,相信“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人生命的存亡,寿命的长短,决定于自我,不是取决于天命。鼓励人们不屈服于天命,要循道修炼性命,争取长生成仙、与道合一。为此,道教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功和道术,如服食、行气、吐纳、导引、守一、外丹、内丹以及斋醮、符篆、守庚申,等等。因批,道教以乐生、贵生,追求长生成仙为根本教义。这也是道教最根本的人生观。这一人生观,反映了道教悦生恶死和对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由此可知,道教是一个非常重视生命价值的宗教。

二道教对于人类价值的看法

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有无价值?对于人在宇宙中地位的看法,太上老子强调,人有卓越的地位。他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认为人是宇宙中四大之一,且育于万物之上。道教还通过神、人、鬼的宇宙生命系统来显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道教认为,宇宙空间是由天庭、仙境、人间、地府构成的。神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人间之上。鬼在人间之下的地府。人是神仙与鬼之间的中介,处于上可升为神仙,下可塑入鬼魂的叫闻地位。因此,道教劝人行善,提倡“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劝诫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同时,也主张修长生之道,行善积德,认为功圆果满,则神仙可冀。道教还明确强调“万物之中,人最为贵。”认为人为万物之灵,通过修道,便可长生成仙。总之,人在宇宙中有一定地位,人生很有价值。

三道教对于人格价值的看法

在人格价值的间题上,道教从群体出发,崇尚大同、人类平等、和平共处。道教所理想的杜会是一个和平、无争、平等、自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有难共济,有福同享,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竟其天年的极大公平极大和平的大同社会。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讲得很清楚。该经之所以以“太平”命名,其目的在于实现理想的“太平”世界。对于道教所崇尚的人类平等、和平共处,施之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没有血统种族之分与地位卑贱之别,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道教的这一人生观,无疑是伟大的。

道教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齐同慈爱,异骨成亲”。“齐同慈爱”即对于物我和彼我同等慈爱,“物我兼容”。道教认为,宇宙、天地、人及万物皆由道所化生。是故,道教主张不杀生。“异骨成亲”,即对于并无血缘关系的人视同血亲。为做到“异骨成亲”,道教要求人们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言无华绮,口无恶声。如此,则可“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因此,道教把太上(老子)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中的“慈”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总而言之,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道教崇尚众生平等,提倡慈爱和善。

四道教对于理想价值的看法

理想即奋斗的目标。理想价值是指奋斗目标的最高价值。道教与其他宗教一样,亦有自己的理想境地与追求。道教所主张和追求的理想境地是双重的。第一是在世俗的、现实的世界上,按照道教教义建立一个和平、无争、平等、自由的太平杜会。道教早期经典《木平经》中多处描写了这种理想的社会面貌。后世道教徒在实践这项“大平”教义时,即在人世作为方面,表现为济世度人。因此,“济世度人”便成为道教徒入世方面的奋斗目标。道教所追求的另一种理想境地是“仙境”。那里“不竟不争”、“不骄不忌”、“不媒不聘”、“不耕不嫁”、“不织不衣”、“不病不死”,整天相携歌唱,自由自在,非常快乐。人通过修炼,得道成仙便可以到仙境中去过仙人的生活。因此,“得道成仙”便成为道教徒入世方面的奋斗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修炼道功道术,性命双修,安神固形。道教所行的道术很多,如存思、胎息、外丹、内丹、吐纳、服气、辟谷、斋醮等等,其中,内丹学就是所行道术中最理想的修拣方法。

古往今来,人们无不渴望和追求健康长寿和得道成仙,从这个意义上讲,道教无论其形态发生何种改变,而她的精华—养生—将伴随人类永远存在,并永远造福于人类。

道教的宇宙观

我们知道,道教的宗教义理是道家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换言之,老庄思想是道教重要的思想理论渊源。因此,道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它的教义还是一种哲学。

道教与其他宗教一样,作为一种神学的思想体系,必须对宇宙的本原、人生的真谛、彼岸世界的存在和达到彼岸世界的途径等一系列问题,作出明确地回答。

道教认为,宇宙是由“道”演化而形成的。道教《常清静经》中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就是道教宇宙生成论的最简明的概括。

道教所言的“道”: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沌无极,道家用无极图表示“道”。它无形无象,无色无声,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它是“生生之本,化化之根”,是生天生地的始祖,是众生之父母,是万物之根蒂。它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因此,按道教的说法:勉强把它叫做“道”。概言之,“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原与主宰者,是宇宙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

道教对“道”的解释,除是“生育天地”的本原外,还解释“道”是“散则为气,聚则成形”的太上老

君。“道”,先天之元气;元气即存于自然运化中,元气中有精,精极而灵,灵极而神。“道”为“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就是神灵。认为“大道玄寂”无所不在,无时不存,无所不包,为“虚无之体,造化之根,神明之本”,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与主宰者。这就告诉我们,道教的“道”就是“太上老君”,就是神灵,就是造物主。道教所信仰的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皆为“道气”所化,其本皆“道”。而“道”即“太上老君”,因此道教有“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之说。

道教的处世原则

⑴自然无为

l、自然。《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来解释“道”和“德”。道性自然,人应法“道”而行,并把“自然”作为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原则。《老子》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即道生万物及天地人的活动过程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法。所谓“自然”,自己如此,自然而然。《老子》五十一章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应当顺其本来的自然,不可有意作为。

我们常听到“顺乎自然”或“顺其自然”,“顺应自然”就是源于《老子》的思想。道教徒遵循道祖老子顺乎自然的教诲而行,并以此作为处世的准则。

2、无为。《道德经》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不为。”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体,从产生的过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所以说“道”是“无为”;但从其产生万物的结果看,一切都占“道”所生,因此又可说“道”是“无不为”。

道教把“无为”作为对待杜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原则。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的行事也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讲求清静寡欲,与世无争,慎行远祸。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什么事情都不做。

圣人是老子所着力刻划的理想人格形态,其人格要索之一便是圣人无为,此外还有圣人不争,圣人慈善待人,圣人主重静而弃轻躁。《道德经》中反复阐述了这一圣人人格最基本的特点:“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有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正静,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人自朴。”“圣人为人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这些话都表明了“道法自法”、“道常无为”的特性鲜明地体现在圣人人格中。

值得指出的是,圣人“无为”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仍在于“有为”。二者的统一表现在“无为而无不为”。如果圣人只有“无为”,也就失去了意义。

总之,“无为”是要求个人以“道”为法,顺应自然,不随意妄为。

⑵柔弱不争

1、“柔弱”是太上老子主张的人生态度。在《道德经》中,有位细心的人曾作过统计:除了“柔弱”二字在三个篇章中有五处连用外,“柔”字还在六个章节中出现了六次,“弱”字还在五个章节中共出现五次。因此,有“老聃贵柔”之说;《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还认为老子的人生观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老子认为,在自然界,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又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老子教人守柔处弱,保持一种虚静的状态。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其实不然。因为,老子主张守柔处弱并不是为守柔而守柔,为处弱而处弱,而是为了以“柔弱”胜“刚强”。太上老子以水为例来证实“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七十八章)。人若明此理,则不会去做“鸡蛋碰石头”的蠢事,当会“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道教十分崇尚“柔弱”。《老君二十七戒》中以“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为最上三行;《道教五戒十善》中以“忍性容非”为十善之一;《老君崇百药》中以“体弱性柔”为一药。相反地,道教以“刚强”为戒。《化胡经十二戒》中说,“戒之勿刚强,当可自屈折,强者必先摧,刚者去先屈。”《老君说百病》中认为,“以力胜人”,“语欲胜力”都是病。

总之,“柔弱”是道教立身处世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可贵的人生观。

2、“不争”与“无为”一样,也是老子所刻划的圣人人格的一个要素。《老子》中有多处提到“不争”。第七章中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二十章中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六十六章中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第七十二章中说:“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正是因为圣人具有这样的不争之德,反而能够获得“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效果。圣人不争也包括不争物质享受,故《老子》中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圣人欲不欲,不责难得之货”,“圣

人不积”。

自道教诞生开始,道教就把“不争”作为戒律的内容之一。《老子想尔注》中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与之共争乎!”后来,道教还把不争与修道联系起来,强调“不与俗争”才能得道长生。

值得指出的是,道教所讲求的,“不争”并不是束手徒置,万事无所作为,而是不与世人争俗世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对于合乎天道自然运行法则的事,则要尽力而行,以彰显“天理”。例如:道教相信通过修炼(修道),不仅精神可以升华,生理生命亦可长生久视,所以它打破定律,改变法则,战胜困难,与无情的命运相抗争,为此,并提出了“我命由我,不属天地”的口号。这就是道教的“争”,也是道教最大的“争”。除此,便是去“争”做功德。

总而言之,老子教人“不争”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要顺乎天理而不强求。“不争”是道教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崇高的人生观。

此外,还有虚怀若谷、至公无私、为而不有,等等。

道教的人生观,涉及面广,博大精深,这里仅就主要内容作一介绍。通过道教的人生观,我们可以看出,道教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热爱众生的宗教。

法自然求和谐的思想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在这句名言里,既提出“人”、“地”、“天”、“道”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问题,又给予了精辟的解答。这答案就是人必须“法地”,地又必须“法天”,天又必须“法道”,道还必须“法自然”。“道法自然”,才是最后的答案。

这“道”是什么?“道”相对于“天”、“地”、“人”以及其它万物而言,老子认为它具有“先天地生”、“为天下母”、“万物之奥”、“似万物之宗”的诸多形而上的本体特征。何以作为万物之本源的“道”还要去“法自然”呢?

所谓“自然”,即本然,自然而然,而非“大自然”。正像古人所解释的:“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道生万物,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让万物“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地生成、发展。由此可见,“自然”,乃是“道”的本性或者本质自身,并非是外于“道”的另外一种实体。正由于“道”“夫唯弗居”,所以道之于万物,始终“是以不去”。

这就是说,“天”、“地”、“人”,以及其它万物,在其成毁的全过程中,是须臾都不能偏离“道”的“自然而然”的本性或者本质的。

“和谐”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与哲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西周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哲学思想论断。所谓“和”,是指不同的东西的和合与统一;所谓“同”,是指相同的东西的重复的相加或者简单的同一。只有不相同的东西相“和谐”,相作用,才能产生新的东西,万物都是这么形成的。与此相反,相同的东西加在一起,则是不能产生出任何新的东西,更谈不上形成万物了。“和谐”实是万物生成、存在与演化的基础与契机。这个“和异裨同”的理念是十分精湛的、辩证的,所以在我国的思想、文化与哲学以及科技的发展史上,影响极其深广。

道家完全认同了我国古代关于“和谐”的传统观念,并且又极富自己的特色。老子在论述宇宙万物生成的过程时就充分肯定了“和”、“和谐”的关键作用。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意思是说,“道”是独一无偶的,它本身包含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不断交冲、互相激荡而形成新的和谐的统一体。

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因此人的活动应效法于天地。这是关于“天、地、人三才”的观念,或者“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一个早于老子就已经有过的一个传统观念。《易经》就明确地提出了“人道”应效法“天道”与“地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家继承了《易经》的这一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加以发展,引进了“道”与“道法自然”;即“人”、“地”、“天”都应效法“道”,而“道”还应效法“自然”。这一论断既强调了“人”、“地”、“天”、“道”之间的区别,又在区别中注重了彼此的联系。进而在这种联系中,也阐述了一种“和谐”的理念;特别是在今天,当人类面临着人与自然界的失衡,人与社会、他人的不和,人自己的身与心的不平的极其严重的问题时,更显得这种和谐关系的重要。

因为,在老子那里,“人”除了代表人自己外,还包含了“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自己的“身”与“心”;“天”与“地”则代表了自然界。“人”、“地”、“天”以及“人”与“人”、人的“身”与“心”,再加上作为它们以及其它万物的本原与起源的“道”,本来都是各不相同的东西。而各自独立存在的东西之间,是存在着差异、对立、甚至矛盾的。但是,万物的生存与发展,又都是离不开彼此之间所应具有的“和谐”、“统一”的状态。老子明确地告诉大家:“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也就是说谁真正认识到了“和谐”,谁就能经常保持“明白”、清醒、理智,而不再糊涂。

所谓“法自然”,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求人们的思想、言论与行动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依“本然” 而行,按照规律去办,一定要防止主观主义的盲目妄动。应该说,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破坏了这种人、地、天、道的“和谐”,没有依照自然规则办事,为了人自身的发展而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进行过分掠夺而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造成的。要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矛盾状态,维护生态平衡,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我们当然要依靠今天的先进手段,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道家文化关于“法自然”、“求和谐”的思想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方法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着道的规律。道的规律就是前面所说的“道法自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主观意志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就是“无为而治”。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避免有为妄作。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过多,按照某种主观愿望来干扰和改变人和社会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所以只有在无为的自然状况下,人才能健康地生活,社会才能正常地发展。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也。

对现代人来说,生活的最大问题就是各种利益诱惑和欲望激发所带来的烦恼和痛苦。在现代发达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受到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也无时无刻不受到感官享受刺激,这就必然导致人对它们的向往和追求,并由此使心神不宁,妄作妄为,试图通过有为之法,来达到其所希望的人生幸福和快乐。但很显然,这样做除了伤精耗气、费神劳心之外,不会有其他的结果。这正如老子所指出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而且你愈是努力去实现这样的奋斗目标,你就愈是会感到这一目标的遥远,其努力给你带来的痛苦就愈大,以致在痛苦和烦恼中不能自拔。防止这种局面的发生,唯一的办法就是从这种有为的追求中超越出来,清其心,静其神,固其本,摆脱各种物质需求和欲望的诱惑,以无为来面对生活,对各种问题泰然处之,一切顺其自然,最后则可以无为而无不为,从而保持身心的健康,达到与道合真的状态,使人生进入虚灵的至高境界。

浅析道教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关系.doc

浅析道教文化与中国影的关系 道教文化与中国影的关系密切,中国影在其百年展程中,曾从道教文化中汲取了大量有益的文化因子,有力地促了影思想内容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并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神怪片、武侠片、鬼片、僵尸片等影型。道教文化是中国影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成部分,不影响了中国影的影片型、故事内容和情模式,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旨趣。本文道教文化与百年中国影的关系行梳理,探究道教文化中国影展的价和意,并新世中国魔幻影中道教文化的缺失象加以考察,找走出区的合理化策。 一、道教文化概述 道教文化源流,其源可追溯至老庄思想和秦代的神仙方。末年,道教勃,出了声浩大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五斗米道又称天道, 由陵于帝在西蜀山立。太平道由角于灵帝立,以《太平青》主要典,并 “黄巾起” 。魏晋南北朝,北魏道士寇之改革天道,使其成官方可的道教正,史称“北天道” 。大与此同,南朝道士修静也在南方天道行改革,史称“南天道” 。在 展程中,道教又先后涌出了上清派、灵宝派、楼派、太一道、大道教、全真道、明道等不同流派。 道教支派众多,在漫的展程中,新旧教派生更替或融合,彼此教理互相融通,不断完善,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系。道教文化扎根于中国本土,吸伏羲八卦和易学作符号基石,以道家黄老之学和方仙道作思想 渊源,兼采儒墨念作理道德,又采用巫之和之学作“ 数” ,并融合佛教文化,建构起深的神仙信仰和完整的神仙系,展出呼吸吐、存一守思、金丹修等多化的 养方技,并有一系列消灾祈福的符咒法和一整套醮道的科程式。堪称内容深广、蔚大。 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既相互争、相互排斥,又相互影响,各自吸取方的成分。如“《列仙》云 : ‘ 百家之中,以相,得仙者百六十四人,其七十四人在佛。’此可道教之神仙,亦引佛教入之也。”佛教中一些名号、称也来自道教,如“《佛十王》有泰山府君,三魂七魄??《佛修十王》

道教与中国文化TAOISM AND CHINESE CULTURE课程简介

RST 5129 2009-2010 道教與中國文化 TAOISM AND CHINESE CULTURE Lecturer :Prof. YAU Chi-on 游子安教授 Departmental Webpage: https://www.sodocs.net/doc/f118999810.html,.hk/crs/crs0708/en/index.php Office : HYS 511, 2609 6524 E-mail : yauchion@https://www.sodocs.net/doc/f118999810.html,.hk Lecture Time : Tue. 18:30-20:50 Lecture Room : ELB 304 (一)課程簡介 土生土長的道教,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形成的。道教對中國文化與社會有廣泛影響,如天文、地理、文學、藝術、醫藥學、化學等方面。課程內容將會探討神仙信仰與藝術、道教與節令習俗、宮觀建築、善書與道教倫理、道教與養生,及研習道教經典文獻等。除了課堂學習,同學還須參與考察。修畢此課程,可以瞭解道教信仰和生活實踐、道教文化與現代社會的關係、道教文化的內涵及其生命力。 (二)課程大綱 1. 1月12日課程介紹 2. 1月19日神仙信仰:考古、圖像藝術的西王母 3. 1月26日神仙信仰:歲時節誕 4. 2月2日神仙信仰:洞天福地與宮觀建築 5. 2月9日呂祖道壇與扶乩 6. 2月23日實地考察(一)扶乩:鼎信仙觀 7. 3月2日道教戒規、善書與生活倫理 8. 3月9日道教與養生、醫療 9. 3月16日實地考察(二)道教與養生(金蘭觀修真實習) 10.3月23日道教與社會:打醮、拜斗以消災祈祥 11.3月30日實地考察(三)省躬草堂 12 4月13日《道德經》、《度人經》諸經典的哲理與感悟 13. 4月20日同學匯報

赣江之滨水城南昌的地域文化特色

水与火兼容之城——南昌 说南昌是水城是因为其水域众多,遍及全市。南昌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俺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南昌市拥有大大小小有五十多个湖泊,如青山湖、瑶湖、象湖、艾溪湖、军山湖等。从这里,可以说南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 水边的城市多半娇美。俗云:“娇不娇,看吊桥。美不美,看秀水。”近水之人,往往更有爱美之心;滨水之城,往往更加风姿绰约。南昌这座滨水之城也具有这样的特性。 一)绰约多姿的建筑 城市的绰约多姿有很大程度上与其建筑有关,而这些极具特色的建筑往往临水而建。都说亭台楼阁是用来赏江河湖海的。而在南昌赏江河湖海的阁楼就要首推濒临赣江的滕王阁了。“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巅峰代表之作。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为南方现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筑。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

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 另一个极具江南园林特色的建筑是八大山人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南昌南郊十五华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青云谱是一座极具江南特色的园林。其房屋结构采取的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式样:斜顶木梁。历经周、西汉、东晋、唐、宋、元、明、清数朝,系唯一保存完好环境的江西净明道教发源地,院内殿宇堂阁,丹桂碧池,凉亭月楼,展示岁月的沧桑,漫游其间,感受二千多年神秘道教文化深蕴的内涵。青云谱道院现存许多令人向往的文化遗迹:万历古井、仙人桥、净明真境、鹤巢黍居、羲之墨池、竹经通幽、岭云来阁、八大墓等为观众提供了寻幽觅古的情趣,令人流连忘返。

中国道教与科学

中国的道教与科学 一、道教的起源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但直到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其个别派系为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道教的根,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之上,可以说,自从中华大地上有了智慧的人类,中国道教的胚胎就开始孕育、发生了。道教的源,包罗自然崇拜、原始巫术、鬼神信仰、神仙方术、阴阳五行、谶纬神符、方仙道、黄老道和儒、墨、阴阳诸家学说以及燕齐文化、巴蜀文化的某些部分;可以说,凡是能参与历史宗教形成过程的中国文化(包括主流部分和非主流即异端部分)的诸因素,都一齐向着道教的发生与形成,情有独钟地奔涌去了。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术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二、道教文化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一)从积极方面看,在科学技术上,道教文化崇尚自然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科学的起源和发展是与道教文化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的化学、矿物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大都发源于道家。 1.仙道贵生——道教的长生观及对中国医学和养生学的影响。 对生命或长寿的思考是人类的一项最具普遍意义的课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为悠久而光辉的主题。而在这追求生命长久的漫漫历程中,跋涉得最为劳苦艰辛,表现得最为执着热烈,所留下的足迹也最为鲜明深刻者,当数中国的道教文化及道教思想家、养生家们。道教的长生方法主要包括清静无为、节欲避害、阴阳平和、形神相安及心斋、坐忘、服气、服饵、外丹、内丹、导引、行蹻…它们都分属于养神、养形、适应自然三大部分。其中导引按摩、道教气功、道教武术、呼吸修炼都是流传较广的养生之术。除此之外,对传染病和体内寄生虫的认识和防治,在道教的科学探索中得到了提高。从早期道书对人体内“三尸”的讨论,逐渐发展出对体内具体的寄生虫的观察和防治。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的以青篙治疗疟疾的方法, 具有

中国传统文化平时作业讲评

《中国文化概观》课程作业讲评(1)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向曙曦 一、名词解释 1.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2.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礼仪俗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才培养选拔制度等内容。 3.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4.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5.起一成文说:这个观点是送人郑樵的主张。他认为汉字起源于“一”。 二、简答题 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1)广义的文化; (2)狭义的文化; 常见错误:同学回答此题时,容易将文化的广义和狭义混淆。 文化具有复杂的含义,以致许多文化研究者们感到无从下手。为了研究的便利,人们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文化。 广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人们生活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广义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大,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创造说动及其成果,包括信仰、风俗、艺术、法律、制度等等。 2.简述汉语的特点。 本题所考核知识点:汉语的特点。 常见错误:同学们在回答时,常常漏掉“语法方面”的分析。 (1)在语音方面,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2)在汉语词汇方面,也有独特的特点:一是基本词汇有很大的稳定性,二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新词不断产生;三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汇消亡;四是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

沈从文与道家思想

沈从文与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种哲学思想,虽然它没有儒家思想那么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国人,但在文学发展史上他同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们。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独立独行、别具个性的引人注目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很少去描绘惊心动魄的社会巨变或是激烈复杂的政治矛盾冲突,他终身为他自己所构建的“湘西世界”进行着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从而创造出了与当时的文学主潮流相去甚远的深远自然、清灵纯朴、和谐隽永的美丽的人性湘西世界,给我们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就是沈从文。沈从文从文体到文风的形成可以说都受到了道家思想深远的影响。 一、人生经历与道家思想 沈从文出生在湖南西部边远地区一个汉苗杂处的小小山城里,山城周围数十里全是山重山,只临到城边时,西边一点才有一坝平田出现。城东南还是群峰罗列,一年四季随同节令的变换,山上草木岩石也不断变换颜色,形成不同画面,神秘奇丽。山城里的人们终日与古朴、宁静、和谐、美妙如画而又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为伴,拥有原始、野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的人性、人情、道德与孕养他们的大自然保持着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这种地域性文化呈现出某些和道家文化相同的价值取向,如对自然的顺应,对与自然相契的人性的凸现等。沈从文拥有浓烈厚重的乡土情结,这一情结使他在走上创作道路后一直生活在对家乡土地的印象中。这一文化背景为沈从文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道家文化的接受场。 沈从文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职业军人,家人对他本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沈从文小时侯非常顽皮,完全是个充满童心、野性”自然之子”,“任何方法都不能拘束这颗小小的心”,他经常逃学,在逃学中学会了许多生活知识和人情世故。他到市场观察打铁、杀牛、织蕈子、骂架、打猎,学会了游泳,赌博,甚至偷别人家的李子枇杷,结识了许多奇人趣事,沉湎于大自然中,认识了三十种树木名称,十多草药,观察了“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在他的眼里,自然是主体,人是大自然中的风景。这造就了沈从文“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的性格,形成了他顺应自然,回归天性的审美趣味和生命理念。 辛亥革命时,起义军攻打凤凰城失败。他的父亲和叔父卷入了那次攻城,而表哥险些被害。年仅九岁的沈从文就听叔父说衙门从城边抬回了410个人头,一大串耳朵,死者上千。

怀疑主义思想与中国道家文化

怀疑主义思想与中国道家文化 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晚期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开创了散文体先河,并且他的散文集《随笔集》在中国一直有着广泛的受众,非常受欢迎。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书中所折射出的超越时代的智慧,涉猎话题的博大,思想的深刻,更是因为蒙田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思想和哲学有许多相似性,能够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蒙田与中国文化并无实质性的接触,对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一无所知,但历史学家博克说:“蒙田迟早要被人看作是一位具有中国道家思想的人物。”而他的适中、谦逊思想与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也有相似之处。当然,蒙田哲学思想中的及时行乐的主张与中国文化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 1 怀疑主义思想与中国道家文化 蒙田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怀疑主义,《雷蒙·塞邦赞》是《随笔集》中集中体现蒙田怀疑主义思想的篇章,其中有一句名言“我知道什么”是蒙田的座右铭。蒙田的怀疑主义产生于16世纪后半期。当时的法国正经历一场浩劫,这就是从六十年代初起,持续三十多年、席卷法国社会各阶层的法国宗教战争。蒙田的后半生

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度过的,他彻底陷入对天主教的失望和怀疑中。由于种种原因,蒙田放弃了波尔多市长的大好仕途,一头扎入自家阁楼的书海中潜心读书写作,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这个举动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不解,同时期的法国作家、数学家帕斯卡还批评蒙田没有责任感。然而这种退隐归田的生活方式让中国人有种熟悉的感觉,使我们联想到“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的庄周、陶渊明等一些东方的名人隐士。 除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失望和怀疑之外,蒙田的怀疑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人性的怀疑上。蒙田是一位獨树一帜的人文主义者,文艺复兴运动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对人的赞美和肯定已经到达极致。蒙田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蒙田怀疑人的理性,怀疑人的认知能力,认为人其实一无所知,却盲目自负的把自己当作世界之王。但蒙田不是不可知论,而是相对论者。他在《雷蒙·塞邦赞》中指出人类对美的定义没有固定的标准:“意大利人认为肥胖是美,西班牙人认为骨瘦嶙峋是美,而我们法国人有人认为白皮肤是美,有人认为褐色皮肤美;有人认为纤弱温柔美,有人认为健康丰腴美”。蒙田进而突发奇想:“当我逗猫玩的时候,天晓得是它逗着我玩,还是我逗着它玩?”这与庄周的迷惘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周梦蝶,抑或蝶梦庄周?人类相较于动物贵在有理性,但动物难道就没有理性,并且人类的理性就能认知真理?事实是人类什么也不知道,蒙田将自己视为考察对象,客观的评价,才会发出了那句呐喊:“我知道什么?” 蒙田提倡人类多亲近大自然,因为自然蕴含着真正的真理。这种崇尚自然的风格也与道家思想有相似之处。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 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 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6、苏轼的散文代表 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 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 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 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 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 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 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10、岁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19、四书五经是儒 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24、永 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25、古

《聊斋志异》中的桃源情结

《聊斋志异》中的桃源情结 一 古代文人心目中的桃源有两种故事模式。《幽明录》载,东汉时,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旬余粮绝。绝望时,遥见远山有一桃树,果实累累,攀援而上,各吃数枚。后翻山涉水,在一大滨旁遇二女子,资质绝妙,二女子一见如故,邀请二位还家,设宴款待。当夜,温柔相待,刘、阮遂忘忧,作了新郎。居十年,求归。出山之后,家乡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后来,刘、阮不能适应现实,再度失踪,不知去向。从内容上看,这是人仙相爱的故事,表达的却是“幸入”的模式。另一种就是进入的虽不是神仙所居之所,却是与仙境无异的人间乐园,是理想中的“洞天福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两个桃源故事的精神其实是相通的,都体现了人们对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更多最新电影新剧尽在https://www.sodocs.net/doc/f118999810.html, https://www.sodocs.net/doc/f118999810.html,) 蒲松龄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在《聊斋志异》的许多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下层文人理想中的生活境界。在《翩翩》中,罗子浮被邪人引诱堕落,沾染恶疾,满身臭疮,污秽难闻,令人不齿,流浪山中,遇到仙女翩翩,被带至深山洞府。“入则门横溪水,石梁架之。又数武,有石室二,光明彻照,无须灯烛。”翩翩以溪水为罗子浮疗疮,以蕉叶剪作美馔,以蕉叶裁作“绿锦滑绝”的衣裳,而掇拾洞口白云为絮,制作“温暖如襦,且轻松如新绵”的冬衣。罗子浮在洞中,不仅病被治好了,而且结婚生子,生活安定,精神也得到净化。一次,另一位仙女花城来访,罗子浮羡其美貌,暗中加以挑逗,“生方恍然神夺,顿觉袍裤无温;子顾所服,悉成秋叶。几骇绝。危坐移时,渐变如故”。不久又加挑逗,“突突怔忡间,衣已化叶,移时始复变。由是惭颜息虑,不敢妄想”。15年后,罗子浮思念家人,携子返乡。“后生思翩翩,携儿往探之,则黄叶满径,洞口路迷,零涕而返。”这种遇仙故事陈述,从创作意识上说,与刘、阮故事是一致的。 蒲松龄笔下单纯的桃花源型故事并不多,而是多与天台山型故事交织在一起,并充满浓厚的道教色彩。如《巩仙》一篇,写尚秀才的情人惠哥被王府抢去,痛苦不堪而又无可奈何。幸得巩道士神通广大,让尚秀才在袖中与惠哥幽会、生子,成全了好事。这既是一个爱情的故事,又是一个避世的故事。袖里乾坤的描写,是受道教天人合一、人身是一个小宇宙的理论的影响,也是最早的道教神仙小说中的“壶中天地”这一叙述模式的继承与延续。所以,异史氏曰:“袖里乾坤,古人之寓言耳,岂真有之耶?亦何其奇也!中有天地、有日月,可以娶妻生子,而又无催科之苦,人事之烦,则袖中虮虱,何殊桃源鸡犬哉!设容人常住,老于是乡可耳。”一袖之间,包容了人间仙境。 道教的人间仙境在《聊斋志异》中有多姿多彩的展现。蒲松龄笔下的许多遇仙故事,虽不都是典型的桃源故事,但作品所描述的洞天福地和其它道教胜境,令人心驰神往。洞穴遇仙故事是与“桃花源”型故事联系在一起的,自从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人间世外桃源之后,洞穴仙窟便成为人们理想中的乌托邦。《翩翩》中所描写的仙境——洞府,“入则门横溪水,石梁架之。又数武,有石室二,光明彻照,无须灯烛”,是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安期岛》写刘洪训在安期岛上所见,“时方严寒,既至,则气候温煦,山花遍岩谷。导入洞府,见三叟趺坐。东西者见客入,漠若罔知;惟中坐者起迎客,相为礼。既坐,呼茶。有僮将盘去。洞外石壁上有铁锥,锐没石中;僮拔锥,水即溢射,以盏承之;满,复塞之。既而托至,其色淡碧。试之,其凉震齿”,完全是世间凡人的理想生活之所;《丐仙》中高玉成救了一个身上长疮的乞丐,后听乞丐劝告避难山中,这里的景象是:严冬季节,温暖如春,异鸟成群。亭中几案,皆镶以瑙玉。一水晶屏,莹彻可鉴:中有花树摇曳,开落不一;又有各种珍奇异鸟,上茶献酒,珍错杂陈,肴香酒洌,都非常品。蝶化丽人,仙仙而舞……见有高门,口圆如井,如则光明如昼;街路皆苍石砌成,滑洁无纤翳。有大树一株,高数丈;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确实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流是中国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这是它与别的宗教信仰的根本不同之点。道教的产生也很特别,它不是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逐步积累、多渠道汇合而成的,它正式产生于东汉后期,然而孕育过程很长,上限极难具体确定。道教前期分为丹鼎与符两大派。符派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灾为主要宗教活动内容,组织上多系民间道教,如汉末的五斗米道与太平道。魏晋以后,太平道被镇压,五斗米道转化为上层天师道。南北朝时又分为南北天师道。丹鼎派侧重清修炼养,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别。唐代李氏皇朝与老子李耳联宗,推崇道教。宋代真徽二宗迷恋道教,并开始组织编撰《道藏》。金元之际,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形成南北两大教派。南方为正一教,由张天师后世子孙掌教,中心在江西龙虎山,活动以符为主。北方有王重阳在金代创立全真教,炼养性命兼融儒释。其弟子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教盛极一时。明代正统、嘉靖、万历时期,道教亦很发达,巨大规模的《道藏》陆续编成。此后直至清末,道观虽不断修建,然而道教逐步丧失了理论上的创造力,走身衰减。然而道教的思想影响却在民间不断扩展起来。 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生命为中心的。 一、“有形皆含道性”的生命平等观 道教是重视生命的宗教。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太平经》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南朝时的《三天内解经》说:“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 然而,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根本途径在于得道成仙。道教所要得的“道”,即是“自然”;而“道”的自然性,最根本的就在于其生命,在于化生万物;因此,“道”就是生命本体。老子《道德经》把“道”称为“天地母”,赋予“道”以生命,又明确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道”生天地以及人和万物。《老子想尔注》明确地说:“生,道之别体也。”所以,道教追求生命并不是通常那种单纯地追求长生不死,而是要在追求“道”的生命本体的过程中,实现人的长生不死。在道教看来,自然 界的一切都是由“道”的生命本体化生而来,而且都含有“道”的生命本体,因而都是一种生命;各种生命虽然形式并不相同,但就生命本体而言,是一致的;各种形式的生命都是“道”的生命本体的体现。因此,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是平等的,而且人与动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道教不仅在宇宙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的同源、同根性,而且,还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从本体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皆有道性。梁陈时的宋文明对道性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明确提出“一切含识皆有道性”,认为人以及有心识的动物均有道性。唐代著名道士潘师正在《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则更为明确提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认为天地间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教案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教案 第一周:第一课概述 1、何谓道家——道家产生之断代讨论 2、道家与道教之讨论——信仰与追求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3、道家的入世与出世(无为地入世,逍遥地游世) 入世就是参与俗世的活动,道家讲出世是一种修行,要超然世外,无拘无束,逍遥济世,羽化成仙。庄子反对出世与入世,却爱游世。游,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也,介乎“避”与“入”之间。 4、道家之前时代——上古思想与工艺水平讨论 5、道家与当代文化资源讨论 第二周:第二课道家与上古文化 1、新石器时代——无文字时代之神巫崇拜(神为主体时代) 神话自然观是对自然的神话式的认识,核心是万物有灵和神灵崇拜 2、夏、商、周之神观念(神人交接,人渐为主体,王者为神时代) 天、地、人神系——殷商甲骨文的龟卜 《诗经》、《尚书》中的天——天神 《易经》中的宇宙秩序 3、春秋战国时代的方士与神仙修炼(鬼神观念的转化——道家人格追求神仙的 转化) 4、转化中的基础理论——养生学与中医学(黄帝内经) 道家养生学从广义上说包括道教生命观,神仙理论以及成仙的方术,从狭义上说道家养生学是指通过禁忌,服食,气功,武术等种种具体手段,使人的身心达到一种内外协调的状态,从而延长人的寿命,使人在身心平和的状态下尽享天年。通常所说的道家养生学指狭义上的养生学。理论基础:道家养生学是以道教的宇宙观为理论基础,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道所化生的产物,因此只有符合道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合一,处於自然的生存状态,才是最佳生存状态。-饮食调养-2---适应环境3-男女双修功法

中华文化常识

中华文化常识 1.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3.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 4.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 5. 五行:金、木、水、火、土。 6. 五金:金、银、铜、铁、锡。 7.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8.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 岁寒三友:松、竹、梅。

12.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16.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 中国四大戏曲: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 七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另一种说法为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 中国四大名瓷窑:河北磁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 九属:九代直系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中国文化史 复习题

中国文化史 一、名词解释(1) 1、文化的概念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2、汉语史的历史分期 上古期: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园3世纪,即商、周、秦、汉时期。其中商是上古前期,周秦是上古中期,两汉是上古后期; 中古期: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左右,即六朝、唐、宋时期; 近代期:从公元13世纪到公元20世纪初,即元,明、清时期。元代是近代前期,明清是近代中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是近代后期; 现代期:从“五四”运动到现在。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最后形成。 3、北方文化区特征: 这一地带是区系类型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点试点。广义的北方三大块:西北、北方、东北。狭义的北方则东以辽河为界,辽东、辽西各成区系,内蒙古中南部的河套地区和河曲地区也各为区系,西部以陇山为界,陇西属北方区系,陇东属中原区系。又以辽西和内蒙古中南部为中心区系。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宜农宜牧地区,既是农牧分界区,又是农牧交错地带。这里文化发展的规律性突出表现在:同一时代有不同文化群体在这里交错。如两种新石器文化(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两种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曾交错存在。这一地区是中原与北方草原地区的中间环节,在中国古文明缔造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连串问题,似乎最集中地反映在这里,不仅秦以前如此,就是以后,从五胡乱华到辽、金、元、明、清,许多重头戏都是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 4、“五礼”的所指及内容 传统的观点认为礼分“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见《周礼大伯宗》章) 五礼分述如下: ①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祭祀是国之大事,所以列为五礼之首。祭祀的对象可以是上帝祖先,也可以是日月星辰、山川林泽、风雨雷电、神鬼怪魔等等。

史上最全的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4、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24、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27、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古代名家名作 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家是诞生在古老神州大地上的重要的本土思想。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了道生法、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是“诸子百家”中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影响中华文化各个领域,对中华哲学、文学、宗教、科技、艺术等等影响深远。 一、道家对中华哲学的影响 英国学者李约瑟也曾说过:“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由此可见,道家哲学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民族心理、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道家哲学的核心,体现在其对自然的崇尚、主张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强调“道”是世界的本原,因而从人类到自然界都要以“道”为其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哲学是一种以自然哲学为构架的、以“自然之道”一贯之的思想体系,它的本体论、社会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道法自然”,体现了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道家哲学这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谓一脉相承,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祈求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老子道家哲学以“道法自然”的自然哲学为构架,培育中华民族的智者气象,发展博大精深的智慧之思,探讨宇宙之本源、生命之奥秘、人生之真谛。老子的人生哲学是“自然无为”。照着这句话去做,人们自可与道合一,与自然和谐。可惜许多人受物质生活的压迫,无法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无法创造自己的伟大人格。他的教训,真是我们现代唯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苦口良言。 二、道家对中华文学的影响 在道家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道家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家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道家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另外道家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原本是宫闱秘事,却被后人传诵至今,甚至于提升到能同梁祝相媲美的审美高度,这不得不归功于历代文人的墨润。 白居易的道教情结在诗歌中体现在他套用了道教的三大母题。 一、角色母题――仙真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远古神话,并进行了大规模的造神运动,形成了自己庞大的神话谱系。每个神话背后都有一个主角――仙真。陈耀庭先生将道教神谱分为三层:“第一层次是先天尊神,都是出于天地未分时的先天真神,例如:三清、三官、四灵二十八宿等。第二层次是天地开辟以后的得道仙真,都是由凡人学道、修道后成真的后天神明,如八仙等,是道教徒自己创造的新神。三是长期流传于民间并受到道教供奉的俗神,例如门神、财神、妈祖等。”[1]《长恨歌》既然是放在一个道教神话文本中记叙故事的,那么主人公和道教有何关系呢? 《长恨歌》开始是这样拉开唐杨爱情序幕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从“人未识”、“一朝选”这样的字眼来看,二人相识之前杨玉环是冰清玉洁待字闺中的少女。而杨玉环在皇宫之中最初的真实身份,曾为朝廷

命官的白居易不可能不知道,然而他并未提及杨玉环曾经是唐明皇的儿媳妇一事,难道仅仅是慑于皇家权威有所忌惮吗?那么为什么千百年后不同阶层的人们也在有意无意地淡化这段历史呢?唐明皇是如何“误导”舆论、掩国人耳目的呢? 历史是这样记载的,杨玉环在735年被册封为寿王妃(唐玄宗儿子李瑁之妻),五年后(740年左右)她被度为女道士,并起道号“太真”,又五年(745年)唐玄宗召她入宫,并册封为贵妃。原来,杨贵妃曾经被“度”为道人――问题的关键在此。这件事记载在众所周知的唐玄宗741年亲自颁布的《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其中批复了杨玉环的申请:”……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2]意思大致是:值此皇太后忌辰,杨氏玉环期盼为亡灵祈福,因此请求出家超度,这种高雅的情志实在难以违背;为了敦促宏扬此道德之风,特满足杨氏这一由衷请求,批准其为女道士。按照道家的说法,出家就等于了却一切尘缘,隔断与世俗的一切瓜葛(包括与寿王的夫妻关系),杨玉环也等于脱胎换骨、死而复生,因此白居易说她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也算是在宗教上获得了认可的权威性。至此,这个被赐号“太真”的杨玉环凭借道教实现了大变身,由俗人变为道人,几年后,当她成为唐玄宗的贵妃时,自然也就轻易得到崇信道教的唐人们的谅解。这点隐藏在历史尘埃之下的事实被白居易信手拈来作为叙述前提,奠定了全诗充满道教味道的神话基调。从后文杨贵妃死后位列仙班来看,她在道教的神话谱系中应该归类为第二种仙真。于是故事的女主角带着道教

道教文化

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在汉朝末年创立的。道教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学、仙学、神学和教学为主干,并融入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内容讲求长生不老,画符驱鬼。道教创立后尊老子为教主。 一.道教四大名山 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被称为“道教四大名山”。 龙虎山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此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武当山的道教信奉“玄天真武大帝”,据说“武当”二字即“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之意。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武当山既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又有黄山之奇秀、雁荡之幽雅。明代张三丰创建的武当派拳术闻名天下。 青城山公元143年,“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齐云山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又称白岳,与黄山比肩而立,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有诗:“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乾隆说“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年之内两上齐云山。齐云山下的河流与小村浑不在意地分出了“阴阳”,点出了“鱼眼”,被张三丰看破玄机,成就了道教名山下,世界最宏丽壮观、形神兼备的天然太极图。 注:还有另外一说法:终南山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王重阳在此修道而得名) 二.道教三清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 灵宝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 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即老子。其神像常作一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祖。 三.道教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道教文化依然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挖掘和弘扬道教文化中诸如“无为而无不 为”“见素抱朴”“上善若水”“无量度人”“性命双修”“道法自然”等思想的积极因素,有益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