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广告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广告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广告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广告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广告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它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这种文化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的痕迹。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而这些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成功的广告往往有其深厚的时代文化内涵,它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本文拟从一些广告实例入手,对部分广告所反映的背景文化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流行文化的展示

广告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的形式。广告必须在紧追时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创作,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因此,广告是流行文化的施展舞台。如利用名人效应、权威效应所做的广告宣传,表现了当代文化的特征。许多商家往往会借助名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树立商品或品牌的良好形象。宝洁公司的“舒肤佳”香皂和“潘婷”营养洗发露,分别以“中华医学会”和“瑞士维他命研究院”两个权威机构的认可向消费者推荐,很快使商品流行起来。这些广告的成功,无疑都巧借了当代人对名人的崇拜和对权威的信任心理。另外还有的表现为:标新立异的物质追求、自我完善的个性显示。如南京天纬无线寻呼台的报刊广告画面登载了一个十分聪颖的小伙子的头像,他的头上居然还有头的叠影,广告词让我们恍然大悟,“既然你目标更高,为什么在乎人家说你眼界太高?”这个广告是在消费者个性追求上找到了连结点,反映了富有朝气、不敢平庸的的年轻一族强烈的自尊、自信。再如,宝洁公司“飘柔”洗发水的广告主题为“表现最好,自然全国流行”,充分运用“赞赏”手段来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期望值,反映的是人们渴望在大众面前展露自己的优点,并获得众人的认可和赞赏。而非常可乐——“年轻没有失败,非常可乐,亮出你自己”;雪碧——“我就是我,晶晶亮”

等饮料广告,更是代表了当代青年人突出个性,尽展个人风采的心理倾向。

二、地域文化与混合文化的碰撞

除了上面所讲的流行文化这个主流外,广告还反映了一定地域的特定文化。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等,许多广告以此为创意背景,反映了文化的差异。如“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的广告。“金利来”原名金狮,虽然在广告上做了一番努力,但领带的销路还是不佳。原来香港“狮”、“输”读者相近,与粤港澳人特有的“好意头”心理相悖。自从有了吉利的好名称“金利来”后,广告引起消费者心理活动的有选择地指向,“金利来”也就名扬四海。“雅戈尔”品牌从最初的“青春”到“北仑港”,都获过全国服装金质奖,但知名度并不高,最后更名为“雅戈尔”(英文younser青春的译音)后,才使“雅戈尔”一路高歌。原因是“雅戈尔”的名字符合人们心理,人人都希望拥有年轻人那样的朝气。

当然,广告业是跨时代、跨民族文化的融合。如美国HVM美健军系列高级补品的宣传口号是“一年之计在于春”,采用的是汉语成语;比如“内衣外穿不是从麦当娜开始”的广告口号,从当代性感女星的服装跳跃到一百多年前的《天鹅湖》中芭蕾舞演员的服饰,在古代与现代之间跳跃自如,反映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各类文化的糅合信息。

三、超前文化的演绎

广告向人们展示着一种超前的文化形象。这超前的文化形象从内容的角度,总是向人们展示一个新世界,并且是一个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新世界。例如“雀巢”咖啡。中国人素有喝茶的习惯,很少喝咖啡,但“雀巢”咖啡却敢于打进来,并且一举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味道好极了”这句话以及它的广告形象画面:如果你喝“雀巢”咖啡,你就能够得到一种高品位、高档次的生活。这就是“雀巢”咖啡带来的超前文化。这种超前文化从视觉的角度,利用“图底关系”,把要宣传的东西凸显出来,同时借助于摄影、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给人造成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种身临其境之感往往会被消费者误认为身同其境。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广告文化在推销利益的蛊惑下,呈愈演愈烈的不良态势。首先广告是一种消费信息,只有在循环反复的强化传播中才能与受众构建一种认同关系。广告商为了达到目的,势必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不遗余力地把广告展现在受众的注意力范围,在所难免夸大、扩张广告信息的本来含量,甚至以虚假信息混淆、干扰受众对广告的接受、使用和价值判断。其次广告传播为了迎合某一阶层人的“品味”,不得不可以破坏广告本身的价值内涵,而把它降低为一种媚俗化的时尚,引诱社会价值向媚俗靠拢。

总之,在广告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广告已日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凸现文化魅力的广告将拥有越来越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有更多的文化内涵等待我们去探究。

广告英语翻译的特点和翻译原则方法

广告英语翻译的特点和翻译原则方法在这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广告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我们的身边、在大街小巷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商品的广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商业广告的英汉翻译也成为了商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广告对于商品的营销和企业知名度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企业想要做出国门,广告的英译工作不得不多重视。 想要做好汉语广告的翻译工作,我们就必须了解广告英语的特点和翻译原则,并学习一些必要的翻译技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广告英语的特点,广告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宣传产品,所以一定要能够吸引读者,并在最短时间内传递给读者最多的信息,所以,广告英语具有一下特点。(一)多用修辞手法,比如说,1、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2、比喻,比喻可以给消费者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3、拟人,拟人给广告产品更多人情味,使之更贴近消费者。(二)多用简单形容词和动词。1、形容词,形容词的使用能让消费者产生舒适、快乐甚至信任的感觉。2、常见动词,英国语言学家曾列举了广告中最常用的20个动词,make, get, give, have,see, buy, com e, go, know, keep, look, need, love,feel, choose, take, start, taste。(三)多种句法的运用。1、多主动句。主动句具有积极的意义,较容易被接受,故备受亲睐。2、多短句、简单句、省略句,这是出于篇幅和受众接受程度两方面的考虑。3、多祈使句、反

问句,英文广告句式使用灵活多变,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都可出现在广告中,但是祈使句和反问句的使用频率更高。 了解了广告英语的基本特点之后,我们对于汉语广告的英译就有一个基本的方向了,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广告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让你的广告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商务广告涉及多个领域,翻译时,可参照6“C”原则,根据产品的类型、服务对象、宣传目的、信息手段、文化语境等不同因素来考虑词语的选择。这样的广告语言针对性强,且风格、特色各异,容易达到商务广告希望取得的效果。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些广告英语的翻译技巧,也就是翻译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翻译方法。翻译的基本方法,常提到的有两种一是直译。直译不是词对词、句对句的死译,而是在译入语言条件许可前提下在译文中既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又保留原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当在翻译过程中直译难以满足原文的特点,那就需要用到意译法。意译是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但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表达形式。意译比直译更明了。具体采用什么方法翻译就要靠译者根据所面临的情况而定了。

国内外经典广告分析

收集国内外经典广告案例各两例,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要求:1、 选择的作品必须具有代表性2、作品要清晰,并有较高的分辨率3、分析要全面透彻) 一、前言 广告,即广而告之。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当今社会,广告无处不在,充斥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并在人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如今对广告的研究越来越普遍和流行起来。商品促销离不开广告,企业形象也需要广告宣传,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与广告密不可分。但是由于思维方式、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的不同也使中国和外国广告产生差异,中外广告在文化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地方: 1、广告的整体风格:国内的广告是比较凝重,中规中矩,然而幽默风趣、诙谐逗笑、轻松快乐,是构成西方广告的主调。 2、广告观念的差异:西方广告遵从科学、理性的广告观念的指导,严格、认真地按照行业规范、运作流程进行,很少随意删减其中的某个环节,或有意漏掉某一步骤。中国人的处理方法则比较“灵活”。并不是十分遵从规定。 3、广告语的差异:在表述内容上,国内广告语大都注重与时代精神,树立起正确正面的广告形象;而海外广告语则注重直接宣传企业与产品。在表现形式上,国内广告语遣词用句大都严谨、工整,且喜用典。西方则比较生活化。 中国和外国的广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原因有很多,但是这是从大局出发看整体得出的效果,依据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国和外国的广告创作中也涌出不少精品佳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使人耳目一新。先从中西两方各选出一例进行深入分析。 二、分析国内外经典广告案例各两例 (一)国内经典广告分析 1、我国广告的发展 我国广告发展历史绵长而悠久经历了古代广告--近代广告--当代广告的三个过程。 古代广告由于科技不发达,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利,人民教育水平不高,广告多以人为主力,劳时费力,宣传需要口口相传,多是以人为载体,效果的达成也会受时间、地域以及文化水平的高低所影响。在当时古代广告主要包括:(1)实物广告(2)叫卖广告(3)招牌和幌子(4)印刷广告(北宋)。近代广告由于列强入侵,中国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接触到西方文化,开始学习西方发行报纸,迅速风靡全国。报纸行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广告发展的一个契机。但总体看来,中国广告业取得了一定发展,却极不均衡,水平低下,成就不大。当代广告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赢得了名族独立而获得发展时机这样,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广告业进入了春天,学习国外优秀广告的创意及经验,发展势头迅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广告的发展历史悠久是世代积累的沉淀,而如今的广告更是汲取先辈的经验技术将才艺技能展现在广告元素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范文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红字》中体现的清教思想 2 母语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3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4 从《爱玛》中的言语反讽看乔拉的反讽理论 5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探讨 6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o Task-based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7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 8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 9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 10 机器翻译回顾--案例分析谷歌 1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hapter Titl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2 关于王尔德童话的研究 13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 14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婚姻的选择 15 涉外商函的特点及其翻译 16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17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8 论中美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 19 A Study of Cohesion in English Trade Correspondences 20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21 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 22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 23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 24 Cultural Barriers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 25 论《某人住在一个多美的小城镇》的语言艺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 26 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策略运用 27 论被动句的翻译 28 论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 29 疯女人的呐喊——《简爱》中失语疯女人的解析 30 《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 31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32 A Feminist Reading of The Portrait of a Lady 33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人的性格差异 34 英语写作中干扰因素的分析 35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36 从谚语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37 情态人际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38 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 39 从目的论看中国企业简介的英译 40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41 Humor and Satire in Running for Governor

(广告传媒)在广告英语翻译的过程中

在广告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广告语言艺术和广告语篇风格的再现,译者必须透彻地了解广告产品和广告语篇的内容及其艺术形式,遵循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和表达习惯, 通过忠实和准确的翻译来再现原文的音韵美、形象美、简约美等语言艺术美。本文对列举的许多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演示美学观照下广告英语的翻译实践。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社会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为了使广告具有特殊的感染力,能在瞬间引起读者注意,刺激其购买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许多广告都是经多番推敲而成,用词优美独到,句法洗练而内涵丰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语言艺术美。优秀的广告,不仅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语言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交往的迅速加深和扩大,国外广告的大量涌入使之成为我国企业和消费者获取商品经济信息的重要来源。广告英语的翻译涉及到市场学、广告学、顾客心理学、美学及跨文化交际学等多科知识,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角度来探讨。 傅仲选认为:“翻译是审美主体(译者) 通过审美中介(译者的审美意识) 将审美客体(原文) 转换为另一审美客体(译文) 的一种审美活动。”[1 ] (P28~29) 而翻译美的标准就是要求译者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及其审美品质,要求译文具有与原文等同的内容和审美品质。由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般都会对原文进行审美加工处理,尽可能地让译文具备与原文等效的审美效果。 当美学与广告英语的翻译“联姻”,译者笔下的译文将发生哪些具体的变化呢? 一、音韵美 1.Big thrills , small bills. (出租车广告)

古建筑木雕艺术的题材与文化内涵

古建筑木雕艺术的题材与文化内涵 古建筑木雕艺术的题材与文化内涵本文关键词:木雕,题材,古建筑,内涵,艺术 古建筑木雕艺术的题材与文化内涵本文简介:[内容摘要]湛江南三岛现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的木制构件雕刻精细,手法多样,题材广泛,装饰效果强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粤西地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南三岛古建筑木雕艺术的独特性,并围绕其核心价值及特色进行研究,才能有目的、有甄别地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古建筑木雕艺术的题材与文化内涵本文内容: [内容摘要]湛江南三岛现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的木制构件雕刻精细,手法多样,题材广泛,装饰效果强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粤西地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南三岛古建筑木雕艺术的独特性,并围绕其核心价值及特色进行研究,才能有目的、有甄别地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湛江南三岛;古建筑;木雕艺术

南三岛位于祖国大陆南端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南部的海岸线上,政区地名称南三镇,自然地名称南三岛。在岛内现存不同姓氏的宗祠12所,庙宇15处。其中,以田头村陈氏小宗、凤辇村陈氏宗祠、灯塔村靖海宫最为著名,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建筑大都有精美的木雕,选材主要为樟木、杉木等硬质木材,木雕构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雕刻工艺考究,底蕴深厚,充分体现了粤西古建筑艺术的特色。20xx年5月,南三岛古建筑木雕入选湛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南三岛古建筑木雕装饰的部位和工艺 南三岛古建筑木雕艺术,主要应用在宗祠、庙宇、民居三大类别的建筑装饰上。在长期的实践中,古建筑木雕遵循着有主有次、重点雕刻的营造法则。对于木构件的不同部位以及功能、形状的差异,雕刻手法也各不相同。其和制作往往很强调与整座建筑造型及环境相协调,使之成为完美的整体。 (一)梁架雕刻 梁架是建筑木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三岛古建筑使用最普遍的是抬梁式木构架,这种梁架结构不仅结实牢固,而且架构层次多、空间大,属于支撑与装饰兼备的一种结构。梁大多平直,截面多为矩形和圆形,与柱子相交的出头是最容易作为装饰的地方,有简单的圆弧形,也有稍复杂一些的涡卷形,舒

关于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

关于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元素,而颜色词更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体现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就汉英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目的在于能够更好更为准确地使用颜色词的同时,进一步到达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基本颜色文化特征对比交际 一、颜色词语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词语又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它们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如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其中色彩词语最能体现出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特征,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带有明显的文化烙印。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不同文化和语言中带有颜色的词汇时,要充分理解该颜色在不同地区和领域中的显著特征和具体内涵,切不可“望文生义”。 颜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颜色打交道。大干世界的颜色种类无穷无尽,有各自的独特物理属性,在语言中也有鲜明生动的体现。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数量不一,分类各异。但英语和汉语对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差别不大。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 red(~),white(白),black(黑),green(绿),yellow(黄),blue(蓝),purple(紫),gray(灰),brown(棕)。这些基本颜色之间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区别。不同之处主要受到地理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使不同的颜色在视觉和心理上对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人产生不一样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下面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几种主要颜色词进行一下对比研究。 二、颜色词语的翻译 1.红色 (red) 在任何一种语言内,词语都可能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或有褒义,或有贬义,或者不褒不贬。这种褒贬之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使用语言的人对于客观对象往往有一定的情感或伦理评价.有不同的好恶与爱憎。在英语和汉语中,有关红色的词组,有些含义可以完全对应,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直译法。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译文的语言 (或目的语)与原文的语言(或始发语)常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采用直译。例如:红旗一red flag,红十字会--Red Cross.红葡萄酒一red wine等等。除此之外,无论是在英美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所以在中国.很多日历都使用红色字体来表示节假 13。因此,red letter day指的是“纪念13”或“喜庆的 13子”。此外,鲜艳的红色能给人以一种热情、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但同时也能给人以危险的心理反应.所以英语里的red light就指危险信号或十字路口的交通红灯,也因此使得我们在处理一些激情高扬的新闻信息时。可以佐以红色来配合传播。但在西方,红色往往还与恐惧、流血和淫荡相连.如:red—light district就是红灯区,暗指城镇中的妓院区:而 catch sbred—handed 则表示当场发现某人做坏事;还有 see red 和 likea red rag to a bull都可表示生气,大怒的意思。除此之外,红色还可指“负债”或“亏损”,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经常用红笔来登记负数的原因。于是就有了以下这些含红色的词组:red figure/red ink 赤字;in the red 亏损;red—ink entry赤字分录;redbalance赤字差额等。但需注意的是,在任何一种语言里,同一个所指都可能有几个不同字面意义的名称。同样,不同的语言在指称同样的对象时,也可能因对该对象的注意重点或感知不同,而采用具有不同字面意义的名称。所以汉语中常用的带“红”字的词语.翻译成英语,不一定用“red”。例如:红糖 brown sugar;红茶 black tea;红榜 honour board;红运 good luck;红利 dividend/bonus;红尘 human society;红事 wedding;红脸 get angry or beshy等等。 2.白色 (white) 白色 white在汉语和英语的联想意义中都有纯洁的含义,可以说是纯洁无瑕的象征,

英语广告的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特色

摘要:英语广告具有鲜明的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特色。国外涌入的大童英语广告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语言运用的宝责资源。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这一资源对加强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大量跨国企业和集团纷纷涌入了我国市场,对外经贸促销活动也不断加强,如何培养既能熟练应用专业实务操作,又能正确运用外语语言国际工具的复合型人才,成了高职教育许多专业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为使学生能成功地运用外语达成国际交流和交际,许多专业的英语教学开设了文化背景教学课程。文化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所以如何使经贸英语、国际贸易、文秘、旅游等专业的学生真正理解贯通英美文化知识,成了文化教学急巫解决的难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些专业的学生经常接触大量国外广告以获取专业信息。而近年来有许多国外广告借助互联网、媒体等先进传输手段源源不断地涌入国内以争取销售市场,它们不仅是传递商品信息的媒介,而且是外语学习者能接触到的真实广泛的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学习语料之一。广告是反映社会文化的万花简,语言学家Wallace把广告称作“所有语篇中最具文化特色的社会语言”。广告的语言、内容、形式无不反映出其所在国家人们的价值观、审美品味、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可以说,广告是文化的载体,广告与文化密不可分。如能对英语广告分类筛选,合理运用,将能成为文化教学的理想辅助材料。英语广告在文化教学中的可用性和积极意义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广告的语言上来看,广告的语言丰富多彩,谴词造句无不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字、文化底蕴。而且广告语篇的目的明确,作为一种交际意图极强的社会语言,它体现了广告创作者对消费者心理意识和行为习惯的良好把握,而这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正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二,从内容上看,广告的内容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来之于生活又还之生活,既能从中感受现代生活节奏的气息,又能体味传统习俗在生活中的影响;且广告语篇内容丰富紧凑,长短适中,恰好能适应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引发学习者的兴趣。另外,广告的形式活泼多样,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图像和各种视听手段在广告中的变化结合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外语学习者也能直接目击英语国家人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情。因而教师可以挖掘英语广告中隐含的文化因素,对比学生熟悉的中国本土文化和中国广告,来进行文化背景教学。 二、利用广告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 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在广告的文字、内容以及形式各方面都有体现。在英语广告中经常应用到颇具文化内涵的词汇,有些英文词汇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习俗观念与中文同义词颇有出入,广告的体现会使这种出入更为显著,外语学习者通过比较会留下深刻印象。如英语中的"dragon"(龙)就跟中文的“龙”有不同的含义。汉语中的“龙”被古人视为权力、地位和尊严的象征,古时候被制成图腾加以顶礼膜拜;但在英语中,龙“dragon”却被认为是口喷毒火,身长双翼,凶残的怪物。正因为文化译义不同,所以柯达胶卷在美国的广告词是"My son killed his last dragon"我儿子杀了最后一条龙)。画面是一个小男孩手执宝剑,面带满足的笑容,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一种成功的标志。 广告的语言中还经常引用或套用人们耳熟能详的习语、谚语,以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如巧克力广告:"A Mars a dayhelps you work, rest and play. "(每天一块Mars巧克力,使你工作、休闲、娱乐精力充沛),这则广告很显然是习语“an ap-ply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和“All work and no playmakes Jack a dull boy.”的活用,套用后的习语变体幽默、生动,令观众印象深刻。如另一则安全驾驶的广告:" Betterlate than late"(为T生命安全宁可迟一些)是习语“Better latethan never的变体。习语,谚语中往往可显示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和文化底蕴。在中文广告中也常见这样的套用,如“刘邦家酒,天尝帝酒”套用成语“天长地久”,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活用成语“其乐无穷”。通过英语广告,

浅析广告的文化内涵

目录 一、广告以及广告文化 (1) (一)广告的定义 (1) (二)广告文化的概述 (1) (三)广告文化的功能 (2) (五)广告文化的拓展 (3) 二、广告文化的表现形式 (3) (一)民族文化 (3) (二)情感文化 (4) (三)时代文化 (4) 三、广告的文化内涵 (4) (一)流行文化的展示 (4) (二)地域文化与混合文化的碰撞 (5) (三)超前文化的演绎 (5) 参考文献: (5)

浅析广告的文化内涵 摘要:广告已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广告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传播过程中,它传递出某种文化信息,体现出某种价值观念,这就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引导和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不同时期的广告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经济状况。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挖掘广告的文化内涵。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索,希望能利用大众传媒的普遍性和渗透性以及广告的影响力,在广告中蕴涵积极健康的文化内容,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工具,并有助于精神建设。 关键词:广告;内涵文化;表现形式 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它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这种文化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的痕迹。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而这些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一、广告以及广告文化 (一)广告的定义 广告一词,据考证是一外来语。它首先源于拉丁文advertere,其意为注意、诱导。中古英语时代(约公元1300—1475年),演变为Advertise,其含义衍化为“使某人注意到某件事”,或“通知别人某件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直到17世纪末,英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这时,广告一词便广泛地流行并被使用。此时的“广告”,已不单指一则广告,而指一系列的广告活动。静止的物的概念的名词AdverA tise,被赋于现代意义,转化成为“Advertising”。汉字的广告一词源於日本。 看了广告的定义和性质,主体上分析一下就能把广告的文化揣摩出来。不论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广告都是一种文化,其中就涉及到文化制作过程中所特制的附加品。广告文化中有一种“香料”叫做艺术。无论哪一种广告都脱离不了艺术的味道。艺术的影子已经渗入到广告的每一个分子,因为艺术是吸引人们眼球最好的武器,人生就是追求艺术的过程。 (二)广告文化的概述 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它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这种文化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的痕迹。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而这些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成功的广告往往有其深厚的时代文化内涵,它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

中国古代艺术的美学精神与文化蕴涵

中国古代艺术的美学精神与文化蕴涵 中国古代艺术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具有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背景,其艺术思想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具有美善统一、情理统一、认识与直觉统一、人与自然统一的和谐境界。 一、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艺术源远流长,枝叶纷繁。在一万多年前,山顶洞人就开始制作石珠、骨附一类的装饰品。他们不仅掌握了打磨、钻孔的技术,而且在新石器后期,陶器的大量制作促进了原始造型艺术的发展。在出土的仰韶半坡彩陶上,绘制着狗、鱼、蛙、鸟等形象,马家窑彩陶则以图案化的几何文饰为主。这些一方面开了中华雕塑的先河,另一方面,也成了绘画艺术的滥觞。 和原始绘画、原始雕塑齐头并进的是原始歌舞。原始歌舞是与艺术礼仪、图腾崇拜联系在一起的,它除了音乐之外,还包含着舞蹈乃至戏曲等表演艺术的萌芽。 商、周直至战国,中华艺术逐渐摆脱实用性,慢慢显示出更为独立的审美价值,这首先表现在青铜器上。青铜器兼含雕塑与工艺美术的因素,殷商后期及西周前期的制品尤为明显,早期书法艺术也发展起来。甲骨文之类尚属全然的天意所得,而钟、鼎上的金文则开始具有了装饰性,至东周便有意识地追求美的书法了,篆刻艺术亦随之诞生。 绘画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帛画、壁画、漆画、雕饰画都发展起来,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时期,音乐的发展更为惊人,至西周后期,史书所载乐器已达数十种。以编钟与建鼓为主的大型钟鼓乐队兴起于西周,大盛于春秋战国。商周时代已有了庞大的建筑群,庙堂、宫室大多为“四阿重屋”形式,即四陡形的重檐建筑,中国建筑的基本造型与布局已经形成,以木建筑为主的特色也显现出来。至春秋战国时期,以华美为目的的建筑大量出现,吴王夫差筑姑苏台用十余年时间,晋灵公搜刮民财装饰宫室台榭。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在咸阳修造了巨大建筑群“阿房宫”,仅一个殿堂就“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掌旗”。整体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自秦汉以迄隋唐,是中华艺术兼收并蓄,发展壮大的辉煌阶段。秦代艺术的代表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兵马俑,汉代则以工艺美术见长。这个时期,华夏各族的联系加强了,文化艺术互相影响交流,丰富了中华艺术的内容。如汉代音乐相当发达,汉武帝设立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在乐府中,来自各地的民间音乐与西北、西南少数民族音乐得到了交流与提高。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胡笳、短箫、箜篌、琵琶、横笛等乐器。北方少数民族以角、笳、鼓为主的鼓吹乐也传人中原,成为军旅与宴飨的重要乐器。而汉族的编钟、编磬等乐器也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族的共同参与下,中华音乐在汉代呈现出繁荣的气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外来艺术与华夏艺术的交融更趋繁荣。这首先表现在雕塑与绘画上。新疆赫色尔石窟的壁画、甘肃麦积山石窟与山西云冈石窟的雕塑,都显示出艺术家高超的技艺,也表现出中外文化的合璧特色。由于儒家正统地位的削弱,士人的主体意识强化,这个时期艺术也表现出异于秦汉的审美追求。绘画中的山水作品、书法中的行草、乐论中的《声无哀乐论》等,都以自然超俗的倾向有别于两汉的华美人世的艺术品格。 由隋入唐,中华艺术进入了全面繁荣的黄金时代。这特别表现在绘画与音乐方面。唐代画坛名家辈出,阎立本、吴道子、王维等,各有擅长;而中国画的画种也有重大发展:人物画、山水画、动物花鸟画,皆有超越前代的成就。唐代音乐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大曲的演奏上。大曲是伴有歌舞的大型器乐套曲,所用乐器近三十种。乐曲内部结构相当复杂,代表作如《霓裳羽衣曲》。此外,琵琶、古琴等乐器演奏中名家辈出,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国内外经典广告分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题目:收集国内外经典广告案例各两例,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要求:1、 选择的作品必须具有代表性2、作品要清晰,并有较高的分辨率3、分析要全面透彻) 内容解答: 一、前言 广告,即广而告之。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当今社会,广告无处不在,充斥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并在人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如今对广告的研究越来越普遍和流行起来。商品促销离不开广告,企业形象也需要广告宣传,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与广告密不可分。但是由于思维方式、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的不同也使中国和外国广告产生差异,中外广告在文化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地方: 1、广告的整体风格:国内的广告是比较凝重,中规中矩,然而幽默风趣、诙谐逗笑、轻松快乐,是构成西方广告的主调。 2、广告观念的差异:西方广告遵从科学、理性的广告观念的指导,严格、认真地按照行业规范、运作流程进行,很少随意删减其中的某个环节,或有意漏掉某一步骤。中国人的处理方法则比较“灵活”。并不是十分遵从规定。 3、广告语的差异:在表述内容上,国内广告语大都注重与时代精神,树立起正确正面的广告形象;而海外广告语则注重直接宣传企业与产品。在表现形式上,国内广告语遣词用句大都严谨、工整,且喜用典。西方则比较生活化。 中国和外国的广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原因有很多,但是这是从大局出发看整体得出的效果,依据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国和外国的广告创作中也涌出不少精品佳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使人耳目一新。先从中西两方各选出一例进行深入分析。 二、分析国内外经典广告案例各两例 (一)国内经典广告分析 1、我国广告的发展 我国广告发展历史绵长而悠久经历了古代广告--近代广告--当代广告的三个过程。 古代广告由于科技不发达,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利,人民教育水平不高,广告多以人为主力,劳时费力,宣传需要口口相传,多是以人为载体,效果的达成也会受时间、地域以及文化水平的高低所影响。在当时古代广告主要包括:(1)实物广告(2)叫卖广告(3)招牌和幌子(4)印刷广告(北宋)。近代广告由于列强入侵,中国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接触到西方文化,开始学习西方发行报纸,迅速风靡全国。报纸行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广告发展的一个契机。但总体看来,中国广告业取得了一定发展,却极不均衡,水平低下,成就不大。当代广告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赢得了名族独立而获得发展时机这样,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广告业进入了春天,学习国外优秀广告的创意及经验,发展势头迅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广告的发展历史悠久是世代积

从中西文化差异谈英文广告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f13005389.html, 从中西文化差异谈英文广告翻译 作者:黄广玲 来源:《商情》2009年第13期 [摘要]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语言习惯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审美观点的差异、习俗文化的差异,对英文广告方面的翻译进行研究,并列举出英文广告的词汇、句子、修辞的三个特点,提出在文化差异影响下英文广告的翻译策略,以更好地表达出广告的精髓。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文广告翻译 一、引言 在英文中“广告”一词是“advertising”。这个英文单词又来源于拉丁文的“advertere”一词,意思是“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诱导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广告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广告向人们所传播的有关商品、服务、事业等经济、 文化、教育各方面的信息,是人类自己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反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广告宣传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企业都存在着广告国际全球化的问题,其实就是广告 翻译的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一定会存在着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必定会造成翻译的困难。所以广告翻译必须充分考虑到产品销售对象的语言 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习俗文化等等的因素,因此熟知中西文化差异和英文广告的特点 对英文广告的翻译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最后还阐述了几种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英文广告的翻 译策略。 二、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就其广义而言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加强,联系日益紧密,当国家与国家之间以语言的形式进行交流时,我们就更不能忽略文化上的差异,这样才能进行更好的沟通。下面就三方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介绍: 1.价值观念的差异 东西方的价值观念差异主要表现在西方社会崇尚个人主义,而东方强调集体主义。中国的 广告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群体观念:强调整体,而且非常重视家庭与亲情;而西方的广告则反映了他

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内涵_中英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对比

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第2期(总第79期) 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中英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对比 郝钦海 摘要: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广告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可以更直接地展示语言和文化的这一关系。本文通过对中、英广告语言的探讨,揭示了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之间不同的哲学观和道德价值观念———一元论与多元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权威崇拜与自我价值,思乡之情与迁徙之好。 关键词:广告;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H0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0)022******* 在当今社会广告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广告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广告语言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在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独具特点,其文化内涵更不可低估。广告作为一种交际方式,其语言也是社会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反映。 布朗指出,语言、文化和思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文化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语言表达文化、习俗及生活方式,而且也可以表达特定文化中的观点或观念(Brown 1980)。语言是文化存在的符号及表达方式,是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的抽象和概括。它与人们的思维活动密切联系,并与意识交织在一起。如果没有文化,语言也就不成其为语言。在广告交际模式中,语言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或表达情感,或传递信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而广告语言要行使这些功能必定会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英广告表现形式呈其各异,广告语言也会表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因为中英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生活方式都有巨大差别。因而各国广告商对产品的诉求无疑会考虑消费者的文化背景。本文拟通过对中、英文广告语言的比较展示中西文化之差异。 1.不同的哲学观:一元论与多元论 “就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论,中华文化是一元的,而西方文化是多元的。”(朱炎1989)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坚持一元论,即天,地,人是自然而和谐的整体。天具有人格精神,人具有天的品行。“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的哲学观念。孟子曾经提出“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天人相同”,天是有德性和意志的,所谓“道德之天”。汉语中有很多词汇和词组都反映了这一哲学观念,如“天才”,“天赋”,“天子”等(郭锦桴1993)。与中国文化相反,欧美文化历来坚持多元论的观点,注重物质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特别强调自然界的变化和差异。一再强调个人自由,自我发展和个人进取心。这种差异也常会在广告中反映出来。 有些中文广告抓住中国人的这种文化心理,创造出许多得体的广告词。如: 1.天上彩虹,人间长虹。(长虹牌电视 81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翻译

第9卷第1期2008年3月 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JOU RNA L OF JIA NGSU POL YT ECHNIC U NIV ERSIT Y V ol.9N o.1 M ar.2008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翻译 王春燕 (江苏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 要:双关语的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语言、文化及表达习惯的差异,使双关语翻译难以兼顾其双重含义。“功能对等”理论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在译语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功能,为双关语的翻译另辟蹊径。对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来说,译文只要能产生与原文相似的广告效应,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近乎相同的感受就是成功的翻译。关键词:英语广告;双关语;翻译;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48(2008)01-0106-03 广告语言是一种精炼、含蓄、富有表现力和鼓动性的语言。“英美现代广告学认为广告的作用在于:Info rmation(提供信息)、Per suasion(争取顾客)、Maintenance of Demand(保持需求)、Creating M ain Mar kets(扩大市场)以及Quality(确保质量)”。[1]当今的广告是市场激烈竞争与设计者独具匠心、精雕细琢的产物。为增强语言的感召力(Appeal),广告英语着重修辞,双关语就是广告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段之一。双关语是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某些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构成双重意义的一种修辞方式,即表面上是一种意思,实际上又是一种意思,既引人注意,又能引起联想。双关语可以使语言简洁凝练、幽默含蓄、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因此这一修辞手法在广告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 双关语是语言修辞的一种常见形式:巧妙地利用同音译异义或同形异义现象使一个词语或句子具有两种不同的含意,不直接表露,显得含蓄委婉,而又十分幽默新奇。[2]英语双关一般可分语音双关(homo phone)和语义双关(homog raph)。 语音双关即指谐音双关,是将两个拼写语义不同但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同音或近音异形异义词)天衣无缝地安排在句子中而产生的双关。此类双关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能增强广告的感染力,给广告受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M or 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3]139这是一则海滨浴场的宣传广告,其目的是吸引度假者全家老少都到海滨浴场来,制作者巧妙运用了同音异义词,即sun和son,air和heir这两对谐音词,说起来琅琅上口,和谐悦耳,极易打动父母的爱子之心。 语义双关是利用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的特点(同形异义或一词多义),使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双关,语义双关是言在此而义在彼,造成一种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意境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从而产生购买欲望。这种双关在广告中运用得也非常广泛,它与谐音双关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双关语的特殊性,它经常被用来引起幽默的效果,在广告、笑话、谜语和一些需要回避话锋的场合通常会较多地使用双关语以使人加深印象或化解尴尬。例:Spoil yourself and no t your figure。[4]这是Weight-Watcher减肥冰淇淋的广告。标题中“spoil”为双关所在。“spoil oneself”意为“尽兴”;“spo il one's fig ure”则为“破坏体形”。这则广告一语双关,使减肥者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乐于接受该广告并产生购买欲望。 二、双关语的可译性 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无可译性?可译度有多大等?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在翻译时如果追求绝对地等值,双关语显然是不可译论者的首选例子。然而,由于每 收稿日期:2007-10-03 作者简介:王春燕(1972-),女,甘肃民勤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

网络词汇的文化内涵

网络词汇的文化内涵 如今,网络在人们的日常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学习,工作,娱乐都已离不开网络,在网络的世界里,我们拥有多的空间和自由,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表达自己的思想,挥洒自己的才能。语言是承载信息的工具,是表达我们生活状态的依托。随着网络的应用,网络语言层出不穷,日益翻新,许多人都可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甚至会应用到高考,面试等正式严肃的场景中。这种现象的利弊在许多学者的讨论中已经被频频提出。一些人认为时代在进步,词语也需要创新,时代变了,不能总抱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墨守陈规,只要能被大众接受的东西,就应该被承认。现在我们所用的词语,也不是人类存在的时候慢慢提炼成的吗?要对网络语言宽容接受。而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如今的网络语言缺乏规范,不符合中国人遣词造句的逻辑,有些中央主持人在一些高端访问或者晚会上也常常应用,这种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情景中出现一些搞怪低俗的词语是不是体现中国文化的庸俗化,所以在正规场合网络语言应当被禁止使用。那么我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是怎样体现的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当今网络语言是指那些话语,网络语言从何而来。因为打上了“非正式”的烙印,网络语言偏爱使用缩略词、方言、俚语等非正式词汇,还会根据一些流行事物即时创造新词汇,甚至用符号、汉字、字母等组合成象形文字。其词汇除规范词汇外,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缩略词,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也有不少字母的缩略如cu(see you),BTW(by the way),H&G(hello and good bye) 。谐音词,数字在网络语言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些数字的组合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比如520(我爱你),88(拜拜),而且数字和符号的组合也有同样的谐音效果,比如4ever(forever),+U(加油)。用汉字的谐音来表达某一种意思也是网络语言中常见的情况比如说,果酱(过奖)、童鞋(同学)、油菜花(有才华)、肥猪流(非主流)、楼猪(楼主)木有(没有)。借词,网络是一个无国界的媒介,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各种语言相互碰撞结合,丰富了我们的网络语言这些借词有些来源于日文汉字,有的则来自日本动漫、电影及其港台翻译版。例如:御姐(日语词汇,指年龄25岁以上,身高1.65米以上,身材丰满、性格强硬的女性)。颜文字,颜文字这个概念听起来比较新,其实它是指用电脑符号组合用来表示人面部表情的网络语言,最早在美国出现,如:∶-)笑容、∶-p吐舌头等。真正将颜文字发扬光大的是日本网民,依托网络,这些颜文字逐步影响到中国网络词汇,如:o(∩_∩)o(开心)、T.T(哭)等,还有orz,颜文字中少见的纯单词组合,看起来像是一个人跪倒在地上,低着头,一副“天啊,你为何这样对我”的动作,虽然简单却很传神。拟声词,因为在网络上有许多口语化的交流,所以许多拟声词就应用而生,给网络交流带来很多方便和生动如:哇啦哇啦(唠叨个没完)、mua(亲吻)等。生造词,当今中国网民主体多为80后,追求标新立异的他们针对当今热点创造了许多新词。这些生造词、有一些生造词,因其所指事物生命力强大,而融入到了规范语言词汇当中。如:博客、闪人等。换喻词,就是我们给传统名词赋予了新的含义,如粉丝,沙发、潜水等。 网络词汇的生命力是比较短暂的,很多网络语言可以迅速风靡全球,比如“给力”,“给力”是中国北方方言,有“很好”“牛”“有意思”等的意思,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还有网友根据“给力”造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ungelivable (不给力)。“给力”一词在先登《人民日报》之后,再上《纽约时报》迅速变成一个高频词汇,然而随着另外一些词语比如“伤不起”,“hold柱”等的流行,“给力”一词的使用率似乎变小了。为什么网络词语的热度只有短短一时呢?这应该与网络语言的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关系。网络词汇只是浮光掠影的一刹那,就像我们熟悉的一些流行歌曲那样,可能只是在某一个时期很受歌迷的欢迎。网络词汇也是那样,在一个时间内很受各位观众朋友的欢迎,慢慢的就会消失在人们的视界中。 现在由我们先看看文化内涵是什么含义:《现代汉语词典》所给出的解释,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总说周知,语言传承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它是一个多年沉淀积累的产物,由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总结而延续下来。所以说语言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众人的精神的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直接体现。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