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8681心理学汇总

8681心理学汇总

8681心理学汇总
8681心理学汇总

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

1.(A 认知)是指人民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2.(B 教育心理学)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属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的。

3.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叫( B 心理测试法)

4.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B 1879年)。

5.(A 冯特、铁钦纳)用研究化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

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意识的状态( C 创作)。

7.上课时,大家都很自然地把目光集中到一个突然走进来的人身上,这种注意属于( A 无意注意)。

8.在同时进行几项活动时,一个人能自如地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上,这是(A 注意的分配好)。

9.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 B β波)。

10.梦境出现在个体哪一个睡眠阶段( C 快速眼动阶段)。

11.解释梦的代表性观点不包括( B 生物学观点)。

12.催眠最早在18世纪由( A 麦斯麦尔)。

13.个体觉察到刺激存在的最低强度是( A 绝对阈限)。

14.我们对光的感觉体验取决于它的三个物理特征,它们是( C 波长、强度和纯度)。

15.(A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周期性振动的次数,它决定了高音这一听觉维度。

16.(C 邻近原则)是指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17.有两张图,第一张图上是一个妙龄少女,第二张图是在第一张图基础上的可以看作老妇

也可以看作少女的两可图。但我们盯着第一张图看很久之后,再看第二张图,我们很大程度上会将第二幅图也知觉为少女。这种现象称作( B 知觉定势)。

18.单眼线索又称为( B 图形深度线索)。

19.随着视野向远处延伸,物体的分布密度会呈现逐渐增加的现象。这线索是(C 纹理梯度)。

20.时间知觉具有四种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C 对时间的计算)。

21.将一根木棒斜入水中,看起来木棒弯曲了,这是( B 错觉)。

22.保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是( A 感觉记忆)。

23.根据(B 记忆的内容)分类,记忆可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4.记忆过程分为编码、储存和( C 提取)三个阶段。

25.采用“部分报告法”研究图像记忆的心理学家是( B 斯伯林)。

26.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包括语义编码和( A 表象编码)。

27.短时记忆的广度为( B 5-9)个项目。

28.记忆过的内容在头脑中留下一部分,有一部分不能回忆或再认,属于( A 部分遗忘)。

29.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供遵循的复习策略不包括( B 机械重复)。

30.(B 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知

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31.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间接性、目的性与问题性和( A 概括性)。

32.根据思维运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 C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3.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熟悉的逻辑规则去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称( B 聚合思维)。

34.(C 综合)是在思想中把组织成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组合为整体的过程。

35.(A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36.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区分为( B 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37.问题解决的情景由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 B 操作)组成。

38.(A 算法)是指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出解题的步骤。

39.“钥匙是开锁用的,手机是打电话用的”,这样的思维方式叫做( B 功能固定)。

40.美国心理学家( A 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

41.创造性思维具有四个重要特征: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和( B 精致性)。

42.语言的特征包括结构性、(C 产生性)、意义性和社会性。

43.语言的基本语言单元被称为( A 音位)。

44.(B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义构成单元,是词的构成要素,因此也称词素。

45.心理语言学家研究词汇识别时最常用到的方法是( C 词汇判断任务)。

46.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主要包括句子类型、(A 词序)、语境和语义。

47.语言的产生包括构成、转换和( B 执行)三个阶段。

48.将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属于( C 执行)阶段。

49.情绪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 B 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50.情绪具有( A 适应)、动机、组织和交流功能。

5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与( B 复合情绪)。

52.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做( B 应激)。

53.姿态表情可以分为身体表情和( B 手势)两种。

54.美国心理学家( A 阿诺德)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

55.(B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

56.根据情绪的不同特点可将情绪调节分为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 B 情绪调节)。

57.心理学家( B 格罗斯)提出了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将情绪调节过程分为两阶段。

58.动机具有动力性、(A 指向性)、隐蔽性、活动性和维持性等特点。

59.(A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60.提出需要层次论额心理学家是( C 马斯洛)。

61.不属于社会性动机的是( A 饥饿)。

62.实验发现,“饥饿中枢”和“厌食中枢”在( C 下丘脑)。

63.(B 驱力)是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减少驱力,恢复机体平衡。

64.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驱力分为( B 原始驱力)和获得性驱力。

65.(A 韦钠)提出两维的因隐模式。

66.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 B 班杜拉)。

67.(C 内部动机)是在没有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个体的目的指向活动本身,可以激发行为,使人们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

68.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是( B 自我强化)。

69.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属于人的( A 一般能力)。

70.(C 创造能力)不属于按能力功能划分的。

71.英国心理学家( C 斯皮尔曼)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72.(B 自然探索智力)是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的第八种智力。

73.(A 流体智力)是指人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74.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类型、发展水平和( C 表现早晚)三方面。

75.(A 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7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对人格( A 独特性)的描述。

77.“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 A 稳定性)。

78.从气质类型来说,“活泼可爱”是( B 多血性)类型的表现。

79.(B 性格)是经常出现的、习惯化的、从本质上最能代表一个人人格特征的态度和行为。

80.乐于助人、勤劳节俭、严于律己等说明的性格的( C 态度)。

81.自我调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B 自我监控)构成。

82.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是( A 本我)。

83.(B 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人格特质。

84.“亲其师而行其道”说明教师( C 人格表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85.(A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知觉、储存、推测与判断。

86.个体对自己未来的想象和预期就是( C 假定的自我)。

87.社会态度表现在人们的( B 信念)、情感和有目的的行为中。

88.分享。合作、助人等属于( B 亲社会行为)。

89.习性学的代表人物是( A 洛伦兹)。

90.(A 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

9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了影响人际吸引的( C 相似性)因素。

92.在(A 友谊)关系中,双方互相喜爱并寻求彼此相伴。

93.根据斯腾伯格的爱情三成分理论,只有亲密成分,缺乏激情和承诺的是( B 喜欢)。

94.在学术研究中使用统计标准,将心理健康水平在整个人口的分布看作( A 正态)分布。

95.以下哪一项属于幸福的评估方法( C 自我报告法)。

96.以下哪项活动不容易产生沉浸体验( B 闲逛)。

97.以下哪一项属于常见的心境障碍( C 抑郁发作)。

98.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的人格障碍是( A 偏执型人格)。

99.建立辅导关系的前提是( C 温暖)。

10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会谈技巧( C 讲理)。

二、判断题

1.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

2.咨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正常人。(√)

3.实验者操作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4.自我具有执行功能,协调本我、超我与现实需要。(√)

5.意识是一种觉知,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一种心理状态。(√)

6.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因此,注意等同于意识。(×)

7.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和分散。(×)

8.任何难以成眠的想象都是失眠。(×)

9.催眠是比较浅的睡眠。(×)

10.一切更为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11.视网膜上分布着感光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是锥细胞。(√)

12.知觉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13.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称为

知觉的整体性。(×)

14.物体远时,辐合角度变小,物体近时,辐合角度变大。(√)

15.在判断时间上的准确性上,视觉最好,触觉次之,听觉最差。(×)

16.在某种意义上,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

17.人们关于家庭住址的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

18.复述是使短时记忆信息保存下来的有效方法。(√)

19.回忆是指人们对感知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20.在愉快情绪下识记的词,在心境好时回忆成绩最好。(√)

21.遗忘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具有积极意义。(√)

22.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记忆完成后的最初时刻。(√)

23.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基础的思维活动。(√)

24.产生创造思维的关键是多看多思。(×)

25.如果不能抽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无法对这类事物进行概括。(√)

26.表象的特征包括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27.想象具有预测和计划的功能。(√)

28.在任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的步骤进行。(×)

29.启发式策略也可以称为经验规则,它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

30.思维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31.创造性思维是多重思维的结晶。(√)

32.准备、酝酿、顿悟、验证是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

33.顿悟是指问题解决者似乎一下子找到了问题解决的灵感。(√)

34.思维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之一。(√)

35.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36.字是语言中科院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37.词的使用频率低,对词的觉察阈限就高,识别的时间就长,体现了单词识别的词频效应。(√)

38.语言的基本层次结构单元从低到高依次为句子、词、语素、音位。(×)

39.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词。(×)

40.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成。(√)

41.语言的生成包括口头语言的生成和书面语言的生成两种形式。(√)

42.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43.基本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类。(√)

44.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是情绪表达的非言语形式。(√)

45.美国生理学家坎农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46.原因调节包括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转换和认知改变。(√)

47.控制和修正策略也叫情境选择策略。(×)

48.注意转换策略包括分心和专注两种策略。(√)

49.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50.社会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

51.动机强度越高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工作效率越高。(×)

52.生理性动机也可以称为基本动机。(√)

53.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54.诱因是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55.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

56.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是内驱力。(×)

57.培养胜任力是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之一。(√)

58.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违规表现,惩罚是必要的手段。(√)

59.良好师生沟通的要素包括真诚、接纳、包容三个。(×)

60.能力是人要完成一种活动所需的基本条件。(√)

61.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是辩证同于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62.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强调了智力包括创造能力。(√)

63.能力中各种成分的发展达到顶峰的时间都时25岁左右。(×)

64.青壮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年龄阶段之外就不能有成就。(√)

65.遗传对智力的影响力在成长后期较为明显。(√)

66.生物因素是能力发展的阳光,环境因素是能力发展的土壤。(×)

67.人格是天生的。(×)

68.人格是由许多成分和特质的“总和”构成。(×)

69.相同气质类型的人不可能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70.场独立型-场依存型是根据人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而划分的。(√)

71.主题统觉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都是常用的投射测验。(√)

72.恃强性、激进性属于卡特尔16种根源特质。(√)

73.自我实现是个体生而具有的内在潜力。(√)

74.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75.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

76.社会刻板印象是不合理的。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77.美国心理学家将自我概念称为“自我图式”。(√)

78.理想自我即是应该成为的自我。(×)

79.态度与行为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80.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助人行为的核心动机是活的奖赏、避免惩罚。(√)

81.亲社会行为属于有助于种族持续生存的特质。(√)

82.决定助人行为的第一步是个人责任判断。(×)

83.反复玩暴力游戏会提高儿童攻击性人格形成的可能。(√)

84.害怕被拒绝会导致从众行为的发生。(√)

85.群体规模越小,个人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86.人家吸引的力量源于人类的归属需要。(√)

87.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内在感受和内在标准。(√)

88.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

8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增加幸福感。(√)

90.急性应激障碍出现在个体遭受突如其来的。严重精神打击后的一小时之内。(√)

91.心理辅导面对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习问题。(×)

92.真诚就是说实话。(×)

93.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

三、案例分析。

1.中古时期,欧洲的理发师都持有兼营医疗事业的执照。当时,有个女巫、、、、、、后来,分析只有毛地黄花有治疗心脏病的功效。

(1)理发师在多次配药后最终只用毛地黄花治疗心脏病,这一过程属于心理学中的( C 问题解决)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不包括( D 检验结果)

(3)以下棋为例,入股下棋者每一步棋前都先考虑所有可能的棋步,并通过计算选择能够

最大概率保证获胜的一步,这种问题解决策略是( A 算法策略)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不包括( B 问题表象)

2.朱元璋当了明代的开国皇帝后,每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总觉无味、、、、、、样样味道都有,就是没有香和鲜。

(1)明明是很难喝的残羹剩饭,当年却觉得是“鲜美无比”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原因是(B 当年饥渴难当,有强烈的生理需要)

(2)当上皇帝,可以说朱元璋实现了( C 自我实现)需要。

(3)马斯洛需要层理理论中的第三层次需要是( B 爱和归属需要)

(4)以下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C 学习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学习)

3.一项有关高中生的双生子研究,共有1700名学生施测了《加州心理调查表》(CPI),结果表明在这一人格量表得分上,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相关要高。

(1)该研究说明( B 遗传因素对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2)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B 父母的言行和态度对孩子人格特质形成的影响

更大)

(3)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不包括( D 成年经历)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遗传因素决定了人格的最主要方面)

4.“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多愁善感、感物伤人、才思出众的女子。

(1)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 D 抑郁质)

(2)为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而有力,但是脾气急燥、易于冲动、准确性差,

描述的是哪一种气质类型( A 胆汁质)

(3)以下税法不属于粘液质的是( D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活泼型)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胆汁质的人注定比抑郁质的人成就更高)

5.地震突然而来时,许多人眼睛发楞,脸色发白、出汗发抖,有人大声哭泣、尖叫、高呼、

惊慌、奔跑、抱头。在经过地震后,当被问起当时经历,说话的语气会变得低落,语速会变

缓,谈到遇难者时脸色不自觉地暗淡,甚至能听出悲伤的感觉。

(1)经历灾难是人们发抖,奔跑、抱头等行为属于情感表述中的( B 姿态表情)

(2)眼睛发楞,脸色发白属于情感表述中的( A 面部表情)

(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语调表情的是( D 脸色暗淡)

(4)以下税法不正确的是( C 同一个姿势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是相同的)

6.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

论从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1)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想到测量金子是否被掺假的方法,叫做( B 顿悟)

(2)顿悟属于创造性思维过程的( C 第三)阶段。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D 运用新理论)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即使对事物没有浓厚的创新兴趣,也可以成为具有创造性思

维的人)

7.小王打电话订餐,在电话薄上找到餐饮公司的电话为49101997,默念几遍后开始拨号,碰巧对方忙音。稍等片刻后小王在拨打是发现已经忘了刚才的号码,只能在查一遍然后拨打。

(1)小王订餐的这个过程,包括哪种记忆类型( B 短时记忆)

(2)以上材料中,小王为了更好地记住电话号码采用的方法是( A 复述)

(3)短时记忆系统有两个主要功能,以下说法哪一种是其中之一( B 是感觉登记和长时记

忆之间的缓冲器)

(4)以下关于记忆系统的说法哪一种是不对的( D 组块是一种信息的组织和编码,它只依

赖与当前的认知资源)

8.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有人在一部商业电影的放映过程中将可口可乐和吃爆米花的信息

插入镜头中,由于他们闪现的非常快,以至于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这些信息的存在,但是,通过连续6周的播放,据说电影小卖部里这两种商品的销售量直线上升。

(1)材料中电影商人的行为,运用的是心理学中的( A 阈下刺激)

(2)个体察觉到刺激存在的最低程度是指( C 绝对阈限)。

(3)衡量感觉敏感性的两个指标是( C 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人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任何刺激都能做出反应)。

心理学及个人成长论文

我的成长历程 夏日的暖风吹落了绚丽的花朵,而我的人生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如今的自己已不是以前的自己,而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二十一岁的大学生。 回首往昔,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次欢笑、喜悦、难过、哭泣、成功、失败……都历历在目,此刻的自己很想对自己说:成长很美,只是有些痛。 孩提时代,那时似乎是有记忆的却不能肯定,很模糊。若给够自己充足的时间细细回想想必会想出来一些事情,但是我却没有这样做。原因有二。第一,我总感觉那种朦胧模糊的记忆很美好,不想去让其清晰起来。第二,我觉得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也未必会想起来什么,与其那样苦思冥想,不如就让其在模糊朦胧中美丽。 少年时代,那时的自己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总感觉自己与其他小伙伴不一样,总觉得自己在某某方面表现的很不错,想象着自己会成为发明家、科学家、甚至是拯救地球保护人类的英雄。虽然一件让自己引以为豪的事情还没有做出来,但是并不减少我对自己的相信,我相信我是与众不同的、我是独一无二的。 青年时代,此时的自己,多了几份成熟与稳重,少了许多天真与疑惑。当小时候还认为好好学习就会有考一名,但是,一次次的事实、经历告诉自己,考试优秀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好好

思考、好好努力。以前,不懂得人情世故这个成语,老师说出来也甚为不解,但是现在,自己却要让自己变得人情世故而付出努力。 随着成长,心理不断得到发展、完善与成熟。但是总觉得无法发展到自己想要的程度,或许是小学老师曾数过“阳光底下总会有阴影”,我的心里总觉得不够亮堂,总觉得有那么一片灰暗不可抹去清除。之前还很在意,现在好了,或许是长大了,感觉“阳光底下总会有阴影”这句话是对的,不仅仅是在物理现象方面,在各个方面都是正确的。既然是正确的,我又何必去自讨苦吃为难自己产生消极影响呢。这样一想,似乎心中的那份阴影变得透明了许多。 成长在每一时刻,但是高中以前很少感觉的到,或许是心理学的一种行为。但是在大学中你却会吃惊的感觉的到自己在成长。时间的流逝让自己不敢去想,昨天自己是怎样过去的,心理的成长似乎就在刚才那一刻发生。总有一种人生来去匆匆之感。这种感觉我从学习心理学这门学科中知道,我的心理还是不成熟的,成熟的心理不会出现这种感觉,他们只会抓住此刻的光阴是实现不让自己后悔的当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与性格、心理密不可分,然而人的成才与成功取决于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培养成的性格与心理。树木可以修剪,人才可以培养,成长很美好,只是有些痛。

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3、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和专家水平。 4、专家型教师往往具有四种教学专长,即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和诊断专长。 5、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 第二章 第三章 1、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①身体外形的变化:身高及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女生10-11岁起进入发育的高峰期,男生则从12-13岁起进入发育的高峰期。②体内机能的发育:小学儿童心脏和血管都不断地均匀增大,12岁时儿童的心脏接近成人的水平;14岁以后男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肺活量是的大小是儿童肺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③神经系统的发育:人脑平均重量的变化为-----新生儿为390克,8-9个月为660克,2-3岁为990-1011克,6-7岁为1280克,9岁为1350克,12岁为1400克,达到成人的平均脑重量。 2、学习活动是小学儿童主导活动的意义:1、学习活动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2、学习活动增强有意性和自觉性; 3、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思维不断发展; 4、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4、有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是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7、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迅速性、协调性、外露性、可塑性。 8、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的特点与教学: 9、儿童注意的培养: 10、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11、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12、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13、注意有意性的发展是指有意注意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逐渐提高,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14、小学儿童注意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 15、小学二年级是儿童注意分配能力发展的转折期。小学男生的注意转移能力发展更快。 16、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心理学个人成长报告范文

个人成长报告范文 摘要:本文讲述了我走向心理健康教师的心路历程,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全面回顾及剖析,阐述了个人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历程及形成原因,深层次地审视并分析了自我的人格特征,从而揭示了自我想成为心理健康教师的内心追求和渴望,并对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所具备的条件及不足进行了分析,从而指明了自我的努力方向。 本人现年37岁,1991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师范学校,长期从事体育教师和大队辅导员工作,喜欢与孩子打交道,多次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成为一名合格高尚的学生心灵引导者、解决困惑的帮助者,成为孩子们的真心朋友,一直是我多年的美好愿望。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美好而纯真的童年 由于父母都比较忙,尤其是父亲,特别忙,我出生六个月就离开他们,在农村的外婆家长大直到上幼儿园大班,那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纯朴的农村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很能干,我们兄妹三人的衣服、鞋子都是爸爸亲手缝制,我们玩的风筝、灯笼,爸爸都能做,童年时的我无忧无虑。 (二)、发生转折的少年期 由于在农村待的时间比较长,一口纯正的南京地方口音,上了一年大班,由于我的出生月份小几天,这一届全国的学生比较多,我给严格控制在正常招收之外,在农村外婆家又住一年,此时的我,心“野”,玩心特重,一口纯正的南京地方话,使教我小学一年级的上海语文老师大伤头脑,我经常被罚,一个字要反复更正,使我对语文课的学习非常反感,更别说写作文了。一~四年级的小学生活是在懵懵懂懂中度过,虽然成绩不是很好,而且还经常惹祸,但很快乐。五年级那年,我的父亲被评为上海市“五讲四美”积极分子,到处是被别人赞许的眼光,站在父亲边上,我满是光荣,对父亲更生敬佩。多伟大的父亲,在家事无巨细(当然妈妈也承当一部分),孝敬老人,工作岗位上成绩显著,年年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看着爸爸一叠的获奖证书,我感慨万分,我是一个老让爸爸操心的女儿,我要和爸爸比赛,做一名让爸爸自豪的女儿。 到了中学,我发奋努力,第一张奖状也是评为“学雷锋好少年”获得的。那一天,我激动万分,放学的路上,我是一边跳、一边唱着歌回到家的,爸爸回来还特别晚,我一直等到半夜,迷迷糊糊中听到爸爸回来了,我顿时精神来了,急不可待的把奖状递给爸爸,爸爸其实也很累了,疲倦的脸,看到我不睡觉,正想说什么,看到手中的奖状,他轻轻的说了一句话,“女儿真不赖,赶快睡觉去”,简单关切的一句话,使我感到万分温馨,我开始积极为得到爸爸的表扬而努力着,每次获奖,我总是第一个告诉爸爸,包括现在,取得荣誉,我也是第一个打电话给我的父亲。初中三年我不断的进步,学习成绩已经挤进班级前10名,并报考了上海体育师范学校,成了一名中师生。 (三)、平淡而惊喜的中师三年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最新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最新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范文大全小编在此整理了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篇1 一、个人成长感言: 做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天真无暇的孩子,始终在思索着,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追求是什么?做为社会的人,不断探索着事物的真谛,对于我来说,更是不断探究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生的求证。在每一个人生的阶段,都力求完美,可总是有令自己遗憾的地方,也正是这些零碎的片断连接起来,才构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一生。 一个人至于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成长的经历,社会环境,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家庭教育、氛围影响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个人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时刻把握自己的情绪波动,时刻关注别人的情绪变化,我认为对于心理调控对人际交往很有帮助。在成长过程中,我体味到了心理由幼稚趋于成熟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心理调节能力的欠缺,同时我还面临着一个困惑: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多少,该如何解决?渐渐地,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了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急需获得接受一次心理学专业辅导的机会,而这次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恰恰提供了这一平台。 在培训中我尽量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各位心理专家及心理专任教师的成长经历为我的学习增加了动力,也促成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地向老师们取经,并查阅相关资料,从中学到了不少极为宝贵的心理学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历史与发展,例如:西方最早研究心理学的著作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心理学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系统性也不乏一些科学有趣的心理测试题;挑战人生极限的拓展训练,既有通过马加爵事件举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贯穿了如何实现角色转化适应新环境等解决方法。还提供了十几条经典建议:比如说:不管什么事情,要勇敢地讲出来;情绪

学前音乐教育 期末考试材料

一、名词解释 1音乐 2音乐教育 3奥尔夫 4铃木镇一 5学堂乐歌 6体操兵操 7柯尔文音高手势 8歌曲 9打击乐器演奏整体教学法 10韵律活动 二、简答 1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2音乐目标层次结构 3歌唱的表演形式 4影响音乐教育目标制定的因素 5简述音乐教育活动组织形式的结构功能三、论述 1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的制定 3提出和撰写教育活动目标的意义原则方法

一、名词解释 1.音乐 狭义的音乐是一种由声音和寂静组织起来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人类的 听觉系统来感知的,又成为听觉艺术。广义的音乐是人类利用声音现象进行的一种 社会文化实践活动。 2.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活动为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达到特定影响目标的社会 实践活动。最终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即健康和谐的人格的教育。 3.奥尔夫 卡尔.奥尔夫,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 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 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奥尔夫基 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 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 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 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4.铃木镇一 铃木镇一,生于日本名古屋市,父亲曾经创办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小提琴厂。铃木 镇一在东京完成学业后,留学德国柏林,跟随卡尔·克林格尔教授学习小提琴演奏8 年。1928年与妻子回到日本,开始演出和教学活动。与三个兄弟组建铃木四重奏 乐队之后,他发现了年龄幼小的儿童都具有学习潜力,随后创立了世界著名的“才 能教育研究会”(Talent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铃木镇一主张通过儿童早年 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个性优雅、才能卓越、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他的教育理 念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教育革命。 5.学堂乐歌 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 歌)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 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学堂乐歌指的是20世纪初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 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 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 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它“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 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6.体操兵操 7.柯尔文音高手势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由 优翰·柯尔文首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 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 现出来。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 式。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2.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3. 学与教的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教 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与教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4. 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 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 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6.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1)初创时期(20C20 以前)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之上;1868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 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13~1914 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 体系由此确立,因此,桑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 2)发展时期(20C20~50 末) 3)成熟时期(20C60~70 末)布鲁纳罗杰斯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4)完善时期(20C80 以后)布鲁纳 8. 1924 ,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9.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应用最广、成就最大)、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调查法(问卷访谈)、个案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 1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 11. 20C 初,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2.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3.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 —1 );婴儿期(1 —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 、7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青年期(14 、15 —25 );成年期(25 —65 );老年期(65—)。 14.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5. 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学龄初期);少年期(心理断乳期/ 危险期);青年初期(学龄晚期)。 16. 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四年级。 17.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青春期。 18. 心理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 展分为四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b. 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的“自我中心” 特征:思维不可逆性、思维缺乏同一性、思维缺乏互补性。思维 特征表现: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思维的片面性。 c.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守恒

三个数字组合成不能全奇的全部三个数

005 007 014 015 016 017 023 025 029 032 034 035 038 041 043 047 049 050 051 052 053 056 057 058 059 061 065 067 070 071 074 075 076 077 078 079 083 085 087 089 092 094 095 097 098 104 105 106 107 113 115 116 119 124 125 128 129 131 133 134 137 138 139 140 142 143 146 148 149 150 151 152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3 175 176 178 179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3 205 209 214 215 218 219 227 229 230 236 237 238 239 241 245 247 249 250 251 254 256 257 259 263 265 267 269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1 283 287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302 304 305 308 311 313 314 317 318 319 320 326 327 328 329 331 335 337 338 340 341 346 347 348 349 350 353 355 356 357 358 359 362 364 365 367 368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91 392 394 395 397 401 403 407 409 410 412 413 416 418 419 421 425 427 429 430 431 436 437 438 439 449 452 457 458 459 461 463 467 469 470 472 473 475 476 478 481 483 485 487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4 526 527 529 530 533 535 536 537 538 539 542 547 548 549 551 553 557 559 560 561 562 563 568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7 579 580 581 583 584 586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7 598 599 601 605 607 610 611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3 625 627 629 632 634 635 637 638 641 643 647 649 650 651 652 653 658 661 670 671 672 673 674 679 681 683 685 689 691 692 694 697 698 803 805 807 809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1 823 827 829 830 831 832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41 843 845 847 849 850 851 853 854 856 859 861 863 865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81 883 890 891 892 894 895 896 902 904 905 907 908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926 927 928 931 932 934 935 937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7 958 959 961 962 964 967 968 970 971 972 973 975 976 977 979 980 981 982 984 985 986 991 994 995 997

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成才

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成才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在此整理了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篇1 一、个人成长感言: 做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天真无暇的孩子,始终在思索着,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追求是什么?做为社会的人,不断探索着事物的真谛,对于我来说,更是不断探究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生的求证。在每一个人生的阶段,都力求完美,可总是有令自己遗憾的地方,也正是这些零碎的片断连接起来,才构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一生。 一个人至于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成长的经历,社会环境,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家庭教育、氛围影响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个人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时刻把握自己的情绪波动,时刻关注别人的情绪变化,我认为对于心理调控对人际交往很有帮助。在成长过程中,我体味到了心理由幼稚趋于成熟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心理调节能力的欠缺,同时我还面临着一个困惑: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多少,该如何解决?渐渐地,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了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急需获得接受一次心理学专业辅导的机会,而这次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恰恰提供了这一平台。 在培训中我尽量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各位心理专家及心理专任教师的成长经历为我的学习增加了动

力,也促成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地向老师们取经,并查阅相关资料,从中学到了不少极为宝贵的心理学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历史与发展,例如:西方最早研究心理学的著作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心理学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系统性……也不乏一些科学有趣的心理测试题;挑战人生极限的拓展训练,既有通过“马加爵事件”举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贯穿了“如何实现角色转化适应新环境”等解决方法。还提供了十几条经典建议:比如说:不管什么事情,要勇敢地讲出来;情绪中不要与别人沟通等,要学会等待转机等等。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这些知识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没有宗教信仰,学习佛学,懂得生命;学习儒学,懂得入世;学习道学,懂得超脱;学习技术,掌握生存。接纳一个人做朋友,不以个性张扬和个性内敛为标准,真诚为要,孝道为先。认同别人不是委屈自己,是被别人接纳,并非没有自己的观点,求同存异,乃生存处世之道。对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不以否为怒,不以肯为张,善纳人言,多自反省。我认为这样可以说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准。看事微观,做事宏观,处事达观,生活乐观。可以说是我的人生观,我也在努力的践行着。三、自我改变与成长 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都是今天的财富。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理解,深刻地体会生活,才知道那些痛苦、无助的心灵多么需要真诚的心灵抚慰他们。今天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如果说能用三个词形容自己的话,那就是:豁达,接纳,宽容。

变形变心变化

变形——变心——变化 ——襄阳市襄州区依托《变形计》节目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纪实 记者张启才通讯员彭春红明辉张攀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情操的形成和智力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襄州区教体局敢于创新,大胆探索,依托《变形计》节目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系列活动,为打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攻坚战提供有效的保障。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的一档角色互换纪实栏目,秉承“换位思考”这一思维理念,结合当下青少年最典型的教育问题,如冷漠、网瘾、厌学、脆弱、暴力、物质等,让城市问题学生与农村学生角色互换中,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变形计》节目既是一档生动的电视娱乐节目,又是一本鲜活的育人教材,更是一部震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片,教育意义显著。襄州区教体局局长蔡继革同志提出,应该让《变形计》节目深入学校班会,使师生感情得到熏陶,寓教于乐,强化学校德育。 襄州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襄州区教体局研究决定,在全区组

织开展中小学生统一观看《变形计》系列活动:观看《变形计》——师生撰写《变形计》观后感——举办《变形计》观后感演讲大赛。从2014年5月16日下发通知,到10月30日演讲大赛圆满落幕,活动持续近4个月。此次活动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注入正能量,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中带动了孩子成长热门话题。学校关注的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德育;老师思考的是如何和谐师生关系,寻找问题学生教育的解决之道,反思自己教育方法方式;孩子们最大的收获是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对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一)以变形计为媒介,促进学生洗洗澡,学生大变形。 当前部分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呈现“两差一缺”的现状。行为习惯差,果皮纸屑乱扔乱丢,脏话粗话张口就是,打架斗欧家常便饭。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自觉性,总是要老师督促他们学,上课缺乏认真学的良好习惯。思想意识欠淳朴,个别学生自我意识强,骄横野蛮,甚至流里流气……《变形计》进学校班会后,打动了众多同学。一位学生观后感中这样写道:“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懂事、踏实的孩子,但我看了“城市少年打破冷漠学会感恩”后,我懂得了感恩,我再不会随意浪费父母用血汗挣来的钱,不会再对父母撒谎了。”

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83694

心理课成长报告 转眼间,大一第一学期就要接近尾声,我也上了一学期的心理健康课程。这一学期以来,通过心理老师的谆谆教导、悉心引领,我了解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知识,自我成长了不少,懂得了怎样认识自我、如何与人更好的交往、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面对压力如何应对等等。 现在,当这些课程都即将结束之时,再细细回想,我真是深深感到了这门课的必要之处。尤其是在大学生心理频频出现状况的现今,由于来自外部与自己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加之从小就很少接触到必要的心理教育辅导,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十分堪忧,有部分大学生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发生问题时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整,做出过激的事情,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所以,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我们,学校开设这样一门课程,真是用心良苦,也是十分必要的。 经过了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本人也学到了很多,提高了不少。 第一,我认识了自我,也明白了只有先认识自我,才能取得自信。老师曾在课堂上带领我们大家一起探索“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明白了“自我”、“本我”、“超我”所指为何,接着我们揭开了人格的面具,透彻的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后来我们明白了要接纳独特的自我、活出和谐的自我,做自信的自己。 回想刚刚步入大学校门时的我,心中怀着忐忑不安,些许自卑,又充满了矛盾,面对着花花世界我不知该如何处之。然而,上了心理课后,老师为我们一一解答心中的各种困惑,教会我们面对问题,要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面对诱惑,要以怎样的姿态去回应。现在,我虽不能说是蜕变成熟,可也是明白了其中一些道理。今后,我也定会把在这门课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第二,我学会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方法。在大学里,我们不止要学习课本上的东西,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从他人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老师在课上给我们分析了人际交往中的暗礁,有些人缺乏自信,不敢交往;有些人自我中心,拒绝交往;有些人猜疑妒忌,阻碍交往;有些人缺乏技巧,不会交往……老师为我们一一分析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告诉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正确方法。为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提升自信,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第二,需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人格,欣赏他人长处,并且培养自己的利他意识;第三,我们要通过语言和行为让他人感受到你的尊重;第四,我们要心怀真情,坦诚待人,表里如一,不虚伪轻言。 只有真诚才可以交到真心的朋友,只有真诚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上完心理课,我深深地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将坚定地在生活中践行,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位同学、每位老师、每位朋友……我会常常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先放下自己的主观想法、感受对方的情绪。 第三,我可以更科学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找到更多生活中的快乐。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列举了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如郁闷、焦虑、愤怒、孤独感等,并具体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表现。然后,就提出了应对这种种问题的科学方法,我们要学会接纳情绪,因为情绪是内在的自我表达,能够给心理活

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①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7、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8、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9、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③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10、人的心理实质: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心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2、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做斗争;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实践意义: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地影响。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又是可以测量的。 ②发展性原则,应该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我的成长与心理学

我的成长与心理学 成长包括身体成长与心理成长,其实人的外形都差不多,如身高大多集中在150—190cm,其他的也不会差多少的。但一个人的心智水平却千差万别,而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主要看心智水平。心智发展水平除了天赋外,更多的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得,而心理学是这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所以人的成长与心理学分不开,我的成长也离不开心理学。 知识不仅是我们满足自己的工具,我觉得知识更应该内化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天天都在学习知识,天天在运用知识,其实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运用着知识,我们在实践中贯穿着知识。马克思说:智慧是宇宙中的一朵花。知识是智慧的载体,是智慧的总结,是智慧的体现。知识能缩短我们学习的进程,能够加快思维的进程,心理学知识能加快我们认识自己。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伴随着我成长,学习心理学也就是势在必为。学习不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获得,实践可以使认识更深刻,感悟更透彻。心理学让我们更加深入认识自己,给我们一种有效的角度观察自己,让我们关注自己,了解自己的各种欲望,比如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人类为什么能从一般动物里面脱颖而出?就是由于人类不断增强的不满足本性导致了人类的渴求(求知)欲,以及实践欲不断增强,从而导致了人类自身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从而使人类能从一般动物种类中能脱颖而出,成为现在的人类;其他动物,则由于容易满足,也就难于进步,或进步缓慢。所以人的本性是不满足。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人还有两基本的本性,第一个是求生性,第二个是懒惰性,这是动物共有的。再如,什么是幸福?人最珍贵的是生命,生命最珍贵的莫过于自由,而自由就在于不断地追求幸福。学习心理学,能让人更幸福! 摘自:中国幸福学研究 中国幸福学研究幸福的定义就是: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

心理学与自我成长

心理学与自我成长 摘要:心理学的广泛应用使我们了解到了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越来越深刻感觉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并运用它。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何在?现本文从心理学与自我意识的角度分析了接触与学习心理学后笔者的收获。 关键词:心理学自我意识成长 一、成长之一:告别自卑,学习认识自己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和实际什么样之间越接近越接近则该个体的成熟程度越高,即“自我的客观化程度”越高。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主张要接受自己。其实这两种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人都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在没有被动屈从的情况下承认包括弱点和缺点在内的自己特点的各个方面。 当人刚一出生便开始了自我认识的过程,即身体的自我。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的日益丰富,人们会主动的认识自我。我在初中时开始喜欢做心理测试,希望借助于此来认识自我。也是从这个时候我开始问我的朋友:“你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其实这就是自己认为什么样和实际什么样与别人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一种比较。只是当时我还不知道这就是主动认识自我,以期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 升入大学之后学习了心理学,不仅会做心理测试,而且也会主动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运用书中的理论再结合心理测试来认识自我。由于人具有很复杂的社会性,因而在自我认识过程中很容易走入误区,如:盲目的贬低自己。人们通常认为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其实不然。由于人有复杂的社会性,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人生经历,对同一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更何况一个复杂的人呢?在众多特征中肯定有不被自己认识的。所以我学会了从别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更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从与他人的对比、从实践中认识自己。这样做之后,自己更成熟了,会怀着更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看待生活。 二、成长之二:告别自傲,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高中时的我较为严肃,做事总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灵活性和变通性较差。而且,我对自己较为苛刻,而这种苛刻也会影响我对待事情和对待他人的态度。因而,有时我无法接受别人的玩笑,别人也无法理解我对某些事情的过于认真,所以,尽管我希望和更多的人成为交心的朋友,愿意关心帮助他人,别人对我的态度仍是敬而远之的。除此之外,当别人向我诉说苦恼时,因为不懂的方式和方法,我无法真正帮助他们排解…… 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才明白,成人的世界是复杂而丰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事情,不应该从一而论,并没有统一的评判规则。对自己对他人,重要的是尊重与理解。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学习“共情”,这样对别人的事情发表的看法才是有实际价值的。因而,对待事情,我不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综合考虑到他人的立场和当时的情形。如果有时遇到与自己的认知观念有很大冲突的事情时,我会在保持原则的基础上委婉的回答。同时,在“倾听与表达的艺术”上我有了很大进步,我会注意觉察“他在说什么”“他想要传达什么信息”“他希望得到什么”,我会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便于他接受,同时,我注意将听到的信息与以往接触到的类似的信息相比较,从以前的事例中寻求答案。而当自己确实无法提出有效可行的方法时,耐心的倾听与表示理解的神态或言语也会让对方的心获得宽慰…… 学会换位思考,能够在保持原则的前提下求同存异,注意倾听与表达的艺术,使我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并且,我会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自己和他人理性的分析事情,解决问题,我感到非常快乐。 当然,心理学对我的影响远不止以上几点,再比如通过学习理情心理学,我会在碰到麻烦时,试着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观念,分析消除不合理信念往往有利于缓解当时的情绪困扰,重新用良好的态度与认知投入生活。学习心理学,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思想和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