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文本目录

总则 (1)

第一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 (2)

第一节灾后安置与应急规划指导建议 (2)

第二节发展目标与战略 (2)

第三节县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3)

第四节县域城镇结构规划 (3)

第五节县域城乡建设用地标准 (4)

第六节县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4)

第七节县域产业空间布局 (4)

第八节县域历史文化保护 (5)

第九节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5)

第十节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6)

第十一节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6)

第十二节县域生态保护 (7)

第十三节县域空间管制 (8)

第十四节山前河谷地区建设指引 (10)

县域城镇体系调整附表 (11)

第二章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12)

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 (12)

第二节城市规模 (12)

第三节新县城发展目标 (12)

第四节新县城分阶段建设目标 (13)

第五节县城用地建设适宜性分区划定 (14)

第六节新县城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 (14)

第七节新县城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 (14)

第八节新县城行政及事业单位用地 (15)

第九节新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用地 (15)

第十节新县城工业用地与产业发展 (16)

第十一节新县城道路交通设施 (17)

第十二节新县城城市绿地系统与风景旅游 (19)

第三章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 (20)

第一节城市形态 (20)

第二节公共空间 (20)

第三节城市景观 (20)

第四节城市风貌片区 (21)

第四章新县城市政工程设施 (22)

第一节供水工程 (22)

第二节雨水工程 (22)

第三节污水工程 (22)

第四节供电工程 (23)

第五节通信工程 (23)

第六节燃气工程 (24)

第七节环卫设施 (24)

第八节地下管线综合 (25)

第九节建设与管理 (25)

第五章新县城水系 (25)

第六章新县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26)

第一节资源节约 (26)

第二节环境保护目标 (26)

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 (27)

第四节环保设施建设 (27)

第七章新县城综合防灾 (27)

第一节城市安全 (27)

第二节城市防洪 (28)

第三节抗震防灾 (28)

第四节消防规划 (28)

第五节人防规划 (28)

第八章新县城规划控制与实施 (28)

第一节规划控制 (28)

第二节规划实施 (30)

附表 (31)

总则

第1条项目背景

为加快北川灾后重建步伐,尽快恢复北川县县城功能,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

体规划》的要求,编制本次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编制将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满足灾区人民群众迫切需求为目标,充分惠及人民群众,重点关

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

第3条规划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2006]第146号)

(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

(4)《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规划》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6)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

(7)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4号)

(8)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

(9)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

第4条新县城规划区划定

本次规划划定的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范围,作为控制和管理北川县城规划建设的依据,

其边界为:东至温泉村、东鱼村的东边界和水磨河西侧浅丘山脊连线,西至常乐村、红

岩村的西边界和寻龙山国家地质公园西侧、南侧的山脊连线,南至常乐村、红旗村和东

鱼村的南边界,北至白马堰大桥和从杨家大山至杨家老院子的高山边缘。总面积为38.7

平方公里。第5条规划层次

本次规划包括县域、河谷地区、县城(包含原安昌镇和新县城)、新县城四个层次。其

中,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1)县域

包含原北川县域及永安、安昌两镇和黄土镇的红旗、顺义、红岩、东渔四村,面积3150

平方公里左右。规划核心内容: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重点在应对本次特大地震灾害

和县城的整体异地重建,县域人口、产业和城镇布局调整。

(2)河谷地区

即从曲山镇任家坪往南沿苏保河、安昌河至新县城的河谷地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规划核心内容:促进河谷地区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推动北川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3)县城

包括安昌镇和新县城,规划核心内容:明确安昌镇和新县城的职能定位和分工,促进新

县城和安昌镇共同发展,并最终融合。

(4)新县城

规划核心内容:安排新县城的各项规划建设任务,管理新县城的具体开发建设。

第6条规划期限为2008年~2020年

近期2008年~2015年

远期2015年~2020年

第7条本文本中黑体字内容为本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所有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第一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

第一节灾后安置与应急规划指导建议

第8条安置方式

(1)对受损一般的场镇及农村灾民,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尽量就地安置;

(2)对受地质灾害威胁较大,必须搬迁且能在乡域范围内找到迁建用地的场镇及农村

灾民,尽量在本乡域内解决;

(3)对受地质灾害威胁较大,必须搬迁且不能在乡域内找到迁建用地的场镇及农村灾

民,由政府统一实施异地安置计划。

第9条安置点选址

(1)以就近安置为基本原则,优先在本乡镇范围内异地安置;

(2)立足整体优化、合理发展,提出乡镇撤并、搬迁的方案,安置跨乡镇人口。

第10条场镇恢复重建类型(见本章附表1)

(1)异地迁建乡镇:跨乡镇或县行政范围异地重建的场镇或城镇。应只在极重灾区范

围内慎重选择,并符合以下标准: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毁,并位于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长

期严重威胁地区,且现有工程技术措施无法保障其免受灾害破坏。

(2)原地异址乡镇:本乡镇内选择新场镇选址重建的场镇或城镇。

(3)原地原址乡镇:现址地质安全性较好,原地重建的场镇或城镇。

第11条场镇恢复重建模式(见本章附表2)

规划确定维持规模、缩小规模、优化提升等三种模式。各场镇规划以此为原则编制总体

规划。

第12条各乡镇场镇分类建设导引(见本章附表2)

以规模控制和设施配套为划分标准,制定各乡镇分类建设指引。内容包括:建设用地规

模、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保护、道路交通、城镇体系调整优化等。各乡镇具体归属类

型应在场镇规划中予以明确。

第二节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13条战略目标

“再造一个新北川”。以加快新县城建设为中心,重新整合区域发展资源,把恢复重建

与推进灾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结

合起来,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北川自我发展能力。

第14条战略措施

(1)优化城乡布局,统筹城乡发展

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优化城乡人口布局,促进北川城镇化进程;尽快恢复全县社会公

共服务体系,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新县城的建设,突出

新县城对山区乡镇的带动作用和服务功能。

(2)调整分区发展政策,协调区域发展

因地制宜制定分区发展政策,落实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的分区发展建设要

求;促进高山深谷地区及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核心区域的人口,逐步迁移至山前河谷浅

丘地区和山中河谷地带等适宜发展的地区;推动新县城区域性旅游服务基地和山前特

色产业基地的建设,融入大绵阳市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山前门户城市的作用。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以及污染源地区的监督管理,建立中长期生态环境影响监测评

估预警系统;加快生态修复与恢复,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治理措施相结合;加强工业

企业的污染控制,限制高污染企业进入,引导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合理

利用,保护整体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15条战略方针

(1)坚持就地就近分散安置为主,尊重本人意愿和生产生活习俗,尽快落实城乡受灾

群众的安置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人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扩大城镇就业,增

加居民收入;落实灾民职业技能培训、福利性补贴发放等工作;努力实现家家有房住、

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

(3)充分依托山东省对口援建的的重点项目,加快新县城的建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建设好北川山东产业园;加快县域道路交通体系建设,推动乡镇恢复重建。

第16条战略步骤

(1)近期:优先加快落实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启动新县城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强化县

域中心的功能重建和带动作用;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推动全县乡

镇和农村的恢复重建;落实相关实施政策,保障重建工作顺利开展。

(2)远期:继续加强县城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城的功能;加快产业调整,进一步实

施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推动全县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县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第17条县域总人口

规划2010年县域总人口25.6万人,2015年总人口为26.4万人,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

27.2万人。

第18条县域城镇化水平

2010年城镇化率约22.6%,2015年城镇化率达32.3%。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42%。

第四节县域城镇结构规划

第19条县域城镇发展分区(见本章附表3)

规划将县域划分四大经济分区:山前河谷浅丘经济区、东部低山经济区、中部中山经

济区和西部高山经济区。不同分区制定不同发展指引。(《见县域发展分区调整规划图》)第20条县域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构建“一心、多点、多廊道”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心:指北川新县城,是全县域的人口产业集聚区;

多点:指村镇体系调整后的山区乡镇;

多廊道:指结合主要道路,沿道路两侧布局产业与居民点、旅游区和农业产业区。强

调通过式道路交通的建设,为山区的生命线廊道提供高标准保障。(见《城镇体系空间

结构规划图》)

第21条县域城镇等级结构

(1)一级:北川县城(含安昌镇);

(2)二级:永安、擂鼓、禹里;

(3)三级:坝底、香泉、小坝、通口;

(4)四级:桂溪、陈家坝、片口、青片、白坭、开坪、白什、桃龙、墩上、马槽、都

坝、贯岭、漩坪、曲山(任家坪)。

(见《城镇规模与等级结构规划图》)

第22条县域城镇职能结构

(1)综合型:北川新县城(含安昌镇);

(2)工贸型:通口、擂鼓、永安、香泉;

(3)农贸型:陈家坝、贯岭、白坭、开坪、小坝、片口、桃龙、坝底、白什、墩上、

都坝、漩坪、马槽;

(4)旅游型:桂溪、青片、禹里、曲山。

(见《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图》)

第23条县域城镇规模结构

(1)5-10万人:北川县城(含安昌镇);

(2)0.5-2万人:永安、擂鼓、禹里;

(3)0.2-0.5万人:坝底、香泉、小坝、通口;

(4)0.2万人以下:桂溪、陈家坝、片口、青片、白坭、开坪、白什、桃龙、墩上、马

槽、都坝、贯岭、漩坪、曲山(任家坪)。

(见《城镇规模与等级结构规划图2》)

第五节县域城乡建设用地标准

第24条城乡建设用地标准

(1)北川县城(新县城+ 安昌镇)人均建设用地94平方米;

(2)北川新县城人均建设用地102平方米;

(3)重点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60-100平方米以内;

(4)一般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120平方米以内;

(5)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200平方米以内。

第六节县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第25条公共设施配建标准(见本章附表4)

以完善结构、建构体系,缩小差距、城乡一体,整体推进、协调统一为原则,规划提

出县域公共设施的配建标准。

第26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近期全面实施高标准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大对初中、小学布局调整;积极发展

高中及职业类学校教育,校园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要求。

(2)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幼儿教育,全面开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充分利用

现有学校和职工培训机构作用,发挥全县成人技校的示范作用。

(3)高中、职业教育等主要依托新县城(包括安昌镇)布局;中学主要依托二、三级

城镇布局;而小学依托乡四级集镇,重点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

第27条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1)实现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构筑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2)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提高县域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和

卫生管理水平。

(3)建立新县城、乡镇、乡村三个等级的医疗机构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第28条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1)充分发掘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形成具有典型山区城

镇、乡村特点的羌禹地域文化体系。

(2)新县城建设县域文化中心,配置特色的文化设施;二级、三级城镇配置文化站,

逐步形成一处综合性的文化中心,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电影院;四级城镇与乡所在的集镇,

配置文化站;中心村配置最基层的文化设施,主要内容为图书室与活动室。

第29条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1)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建成群众体育普及,场地

设施比较完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体育产业体系。

(2)新县城建设标准体育场,增设游泳池及各类球场,结合部分中学体育设施、公园

设施形成县级体育中心;一般城镇和农村可结合学校,建设体育活动场所;

(3)积极发掘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对民族体育设施建设实施适当倾斜政策,在新县城

体育中心公园应建设民族体育广场。

第30条社会保障发展规划

(1)推进农村残障孤寡人群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

(2)继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巩固、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4)完善其他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节县域产业空间布局

第31条产业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抓住重建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构筑北

川新的发展格局。

第32条产业发展策略

(1)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进程

根据全县各地现有的自然、资源条件,调整农业在各地的分布格局,最大限度利用各乡

镇条件优势,合理进行农业布局,使农业在各地的生产和布局合理化、效益化。

(2)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因地制宜的对灾前企业进行重建恢复,扩大生产;山东援建产业园区近期优先发展与

北川劳动力就业能力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旅游产品加工生产等劳动密

集型产业;可适时承接绵阳市及区域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层次和结构;鼓励扶持个体

私营经济,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

(3)重点发展以商贸、旅游为主的服务业

优化城乡服务设施网点布局,恢复重建群众基本生活生产的商业服务网络,建设批发

市场和生产资料流通服务设施。建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丰富文化旅游资源,重建新

建重要景区景点、民族特色旅游城镇和村落;恢复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

游,构建完善的地方旅游产业体系。

第33条产业空间布局

落实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的分区要求,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北川的分区产

业政策。

(1)山前河谷和浅丘地区乡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并承接区域产业转移,融

入绵阳产业体系,成为北川推进工业化,承载产业和创造就业的核心区域。

(2)中部中山地区发展以旅游、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建设精品旅游区,适度开

发优势矿产资源,不再建设成规模的产业区。

(3)西部高山、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等生态重建地区应适度发展旅游业和农林业,严格

限制其他产业发展,原则上不在原地恢复重建工业企业。

第八节县域历史文化保护

第34条历史文物古迹重建

对遭地震损毁的历史文化古迹,应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其重要性和损毁程度,分期

分批进行修复或重建。

大禹故里文化风景区和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等遭受损坏的遗址,应进行原址原

貌的修复和重建。

第35条民族特色文化重塑

(1)北川是藏、羌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震后受损急需抢救和保护。对于重要的民族

建筑,如羌寨、碉楼等应进行修复或维修。

(2)大力弘扬地域民族文化,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强对羌族文化传

人的培训,传统民族节日的保留,民族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扶持。

第36条抗震救灾精神体现

抗灾救灾精神,是北川新时代的精神象征。重点规划建设新县城抗震救灾纪念园。

第九节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第37条规划目标

整合县域内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地震遗址、遗迹资源,弘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

大精神;建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内涵丰富、游览系统高效快

捷、配套设施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服务热情周到的旅游胜地,推动北川旅游业全面发

展。

第38条旅游景区分片开发建设

分四大片区:青片小寨子风景旅游区、禹里生态文化旅游区、曲山—唐家山地震遗址

综合旅游区和猿王洞风景旅游区。

(1)青片小寨子风景旅游区:旅游资源突出,有利于开发特色产品,环境质量和民族

文化的延续性对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决定性影响;应采取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开发建设。

(2)禹里生态文化旅游区: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市场吸引力开发潜力。区内还

有红军文化、民族文化等配套旅游资源,有利于旅游产品的开发。

(3)曲山—唐家山地震遗址旅游区:将成为融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为一体

的自然与文化遗存,是“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思想、信仰、事件或人物有着十分重

要的关系”的纪念地,具备足够的条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唐家山堰塞湖有望成为著

名的抗震救灾教育旅游基地。

(4)猿王洞风景旅游区:溶洞景观典型、多样,密度大,美学观赏价值极高,洞内开

发条件好,并有丰富的羌族民俗文化题材。

第十节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39条发展策略与目标

全面提升县域交通网络的综合抗灾能力,提高路网连通度和通行能力、提升道路等级,

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开通农村公交,服务县域百姓生产生活。

每个乡镇区至少保证两个以上的县道以上等级的出入口;县道以上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技

术标准,采用高级路面;新县城通达县域所有乡镇区不超过2小时。

第40条公路

(1)公路网布局:形成“三横四纵三联”的县域公路网主骨架。

三横:安北路、万阿公路、县域北通道;

四纵:成青公路、北松路、墩青-墩秀公路、陈都路-原S302邓家-通口段;

三联:原S302曲山-禹里段、漩都路、锁桂路。

(2)公路客运站场:新建公路客运站14个,其中北川新县城为二级客运站,安昌、

永安、擂鼓为三级客运站,其余为四级及以下等级客运站。新建农村客运招呼站160

个。

第41条水运

(1)航道:恢复湔江、青片河航道,利用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航道开通水运。

(2)水运码头:规划新建水运码头8座,其中青片河流域1座(青片),唐家山堰塞湖

范围5座(禹里、唐家山、漩坪、白坭1号、白坭2号),湔江外围2座(通口、桂溪)。

第十一节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第42条供水系统

1.规划原则

以建设安全、经济、高效的城镇供水设施系统为目标,充分考虑城乡、区域联合供水的

可能性,全面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2.用水量指标

规划新县城和各乡镇场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近期新

县城和各乡镇场镇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分别取350升/日和200升/日;中期分别取400

升/日和250升/日;远期控制在500升/日和300升/日以下。

3.供水系统规划

城镇供水水源统筹考虑地表水源与地下水源,新县城优先考虑Ⅲ类以上水库水或河水,

枯水期保证率不低于97%;乡镇就近选用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的地下水、山泉溪水、

水库水和河水。新县城、重点镇考虑设置备用水源。新县城、重点镇供水厂采取常规净

水处理工艺;一般乡镇供水厂(站)采取必要的净化、消毒措施,确保饮水安全。新县

城供水管网以环状网为主,乡镇采用环状网与枝状网相结合。

第43条排水系统

1.排水体制

新县城采用雨污分流制。其它乡镇采用雨污分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相结合的排水体制。

2.污水处理率

县域各乡镇镇区均应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率近期达到40-80%,远期达到60-90%,

污水处理深度不低于二级。

3.污水系统规划

新县城的污水处理厂与安县黄土镇合建,厂址位于黄土镇区西部,其它与镇污水处理厂

在各自乡镇镇区内独立建设。

第44条供电系统

1.规划原则

供电设施区域共享,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优化电网结构,加强110kv主干电网建设,

优化35kv配电网络,满足“N-1”原则,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

2.供电系统规划

以现有及新建110kv和35kv电网为主要电源点,以县内各小水电站为辅助电源点。规

划在治城建设一座110kV禹里变电站,作为禹里乡及周边邻近乡镇电网的主要电源点。

每个重点镇至少建设一座110kV变电站,一般乡镇根据需要,适时新建110kV变电站

或升压改造原有35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采用双回路进线,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第45条通信系统

1.规划原则

按照“高起点、安全、高效,5年内形成精品网络”的总原则,根据城镇通信需求,确

定新建电信局、模块局和通信线路的建设数量与规模。

2.通信系统规划

根据“北川电信重建规划方案”,在核心通信网络建设方面,以新县城、安昌、永安、

擂鼓、禹里、白坭、桂溪、陈家坝、通口9个节点形成10G核心网,并在安昌、擂鼓、

通口、桂溪、新县城、白坭、禹里设置7个关口节点,形成以擂鼓和安昌双汇聚接入局

的出口局节点、多节点业务保护的强壮10G自愈保护环网。以禹里、坝底、马槽、桃

龙、小坝、开坪6个节点形成2.5G汇聚环,在开坪、禹里设置2个出口节点,形成环

内双节点汇聚;将桂溪、树坪C网、贯岭、都坝、白坭C网作为155/622M环。

在新县城规划电信中心局、邮政中心局和广电中心各1个,每个重点镇设置电信局1个,

一般乡镇根据通信需求设置1~2个模块局。

第46条燃气系统

1.规划原则

按照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减轻大气污染,节约、高效利用能源原则,统筹考虑县域城乡

燃料结构,全面使用清洁环保燃料,大力发展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等高效、清洁

能源。新县城、重点镇以及燃气管网经过的乡镇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在保证民用和第

三产业用气前提下,合理发展工业用气和CNG汽车用气;其他一般乡镇采用瓶装液化

石油气、电能和煤炭等相结合的燃料供应方式。

2.燃气系统规划

规划自汇源安昌输配站引出Ф159次高压天然气输气管道,在北川新县城规划新建天然

气门站1座。自汇源安昌输配站引出Ф133次高压天然气输气管道,在永安镇、擂鼓镇

和曲山镇(任家坪)三个具备气源和通气条件的城镇,每个城镇各设置1座区域调压站,

来自安昌站的次高压燃气经调压至中压后,供给用户使用。其他乡镇,根据需要设置若

干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满足周边乡镇城镇居民和部分农村居民的用气需求。

县域燃气输配系统采用次高压—中压—低压三级压力级制,次高压管道为气源管道,中

压管道为城镇主干线供气管道,低压管道为庭院内管道及居民、商业用户用气前调压设

备后的管道。城镇中压管网环状与枝状相结合,中压主干管尽量布置成环状。第47条环卫系统

1.规划原则

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推行城镇生活垃圾的分类收运、分类处理模式,因

地制宜通过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

加强建筑废墟的清理与处置,优先考虑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2.环卫设施系统规划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规划在安昌设置1座大型集中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

供新县城、安昌镇和周边乡镇联合使用。偏远乡镇单独设置垃圾卫生填埋场。

新县城、重点镇镇区按150~200米服务半径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其他一般乡镇镇区

按250~300米服务半径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站)。

新县城、重点镇镇区按1.0~1.5公里服务半径(或1座/万人)标准设置一座密闭式城

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其他一般乡镇每个乡镇至少配置1座垃圾转运站。每个灾损严重乡

镇安排1处建筑废墟处置场。

第十二节县域生态保护

第48条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至2010年,采用自然生态恢复和人工干预修复等方法减少县域内青片河、白草河、湔

江、都坝河滑坡群的生态风险,上述地区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对县域内堰塞

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堰塞湖生态安全风险,逐步恢复震后次

生灾害地区的生态功能。

至2020年,滑坡群、堰塞湖等地震次生危险源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县域内

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自调蓄功能,基本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基本消除滑坡群、堰

塞湖对下游地区的威胁,使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平衡,处于良性循环发展状态。自然保护

区和风景区得到全面涵养,新建城镇生态环境良好,总体达到生态示范县标准。

第49条生态环境功能分区

根据震后生态条件,将县域内生态环境分为生态涵养区、生态护育区、生态恢复重建区、

生态建设区。

(1)生态涵养区:包括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片口自然保护区、千佛山自然保护区、

香泉风景区和猿王洞风景区。主要功能为:县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塑的自然动力来源区,

是县域内重要的生态源,良好的植被盖度、多样的物种、缓蓄降水的功能均为下游地区

的生态破坏的修复提供条件。

(2)生态护育区:包括马槽乡、青片乡中北部、片口乡北部、桃龙藏族乡、开坪乡北

部、白坭乡北部、都坝乡西南、贯岭乡西北部、擂鼓镇西南部地区。主要功能为:下游

滑坡群和堰塞湖等地质次生灾害的直接影响区,为上述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保障。

(3)生态恢复重建区:包括贯岭乡东部、都坝乡大部分、桂溪乡西部、陈家坝乡大部

分、曲山镇、擂鼓镇、漩坪乡、白坭乡大部分、禹里乡、开坪乡中南部、小坝乡、白什

乡西北部、片口乡南部、永安镇西部和安昌河东岸地区、安昌镇部分地区。主要功能为:

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减少县域内青片河、白草河、湔江、都坝河滑坡群的生态风险,

消除次生灾害威胁,降低对下游地区的安全影响。

(4)生态建设区:乡镇镇区所在地区、苏宝河河谷的任家坪-擂鼓镇-永安镇-安昌

镇-新县城地区。主要功能为:容蓄城镇人口,发展社会经济和产业,是人流、物流较

为集中的地区,城镇开发过程中重点恢复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的地区。

第50条生态安全格局

近期维系以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片口自然保护区、千佛山自然保护区、香泉风景区和

猿王洞风景区为主要生态源的格局,逐步恢复禹里自然风景区生态源的作用,在县域北

部河谷生态环境较为完好的白草河、青片河上游地区构筑战略点,逐步恢复以河流为主

体的白草河、青片河、湔江、都坝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苏宝河河谷空间发展廊。

远期构筑以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片口自然保护区、千佛山自然保护区、香泉风景名胜

区、猿王洞风景名胜区和禹里风景区为生态源,以永久性堰塞湖、地质遗迹园、地质公

园为战略点,以白草河、青片河、湔江、都坝河和苏宝河河谷为重要生态廊道的生态安

全格局。

第51条生态建设策略

(1)重点保护生态涵养区和生态护育区的动植物生境,维系现状生态环境,禁止破坏

性的开发活动。涵养山体植被,缓蓄大气降水,增强区内的生态调节功能,降低对下游

地区的水土安全威胁风险。

(2)尽快修复对下游堰塞湖地区影响较大的已破坏生态环境,护育区内植被和水土条

件,增强区内的生态调节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下游地区的水土安全威胁。

(3)应尽快在生态恢复重建区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和河道维护,适度开展植被恢复

工作,减少对下游地区的影响,降低其生态风险。

(4)安昌镇和新县城地区处在苏宝河和茶坪河的下游汇水河段,苏宝河流域存在一定

范围的滑坡群,是潜在的生态风险源。茶坪河流域存在较大面积和数量的滑坡群,其对

下游地区的生态风险必须重视。建议北川与安县进行合作,共同治理茶坪河的滑坡问题。

第十三节县域空间管制

第52条基本农田保护区

是指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主要农副产品的基本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

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区域。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得擅自将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不得进行开发建设。

第53条风景名胜区

(1)加强县域内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落实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

严格按照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相关区

域的保护和利用。

(2)尽快编制相关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严格依据规划进行

开发建建设。

第54条生态保护区

(1)自然生态保护区及生态林地

自然生态保护区总面积约545平方公里,它们分别是小寨子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片口

省级自然保护区、千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北川境内部分。生态林地指规划范围内的山

区、林地等。

禁止随意毁林、开山,严禁坡地垦荒,对于已经造成的破坏应逐步恢复;地质灾害易

发区及滑坡群和堰塞湖等地质次生灾害的直接影响区应作为生态涵养区域建设大型生

态斑块;对小石矿毁山取石行为应加以严格限制,今后的矿石开采应限制在一定的区

域和范围内。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与建设活动;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主要安排科研项

目,包括生态定位观测站,具体内容有监测房、气象站、径流场、生态场、集水区测

水堰等,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片口省级自然保护区、千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

区内立足于科研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以有利于保护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社区经济发展,

主要安排科学试验、宣传教育、参观考察、环境保护设施、生态旅游和生产经营等项

目建设;小寨子沟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可安排科学试验、宣传教育、科学考察、

环境保护设施等项目建设。

生态林地可根据各林地的自身条件,积极发展果木与经济林业,优化林种结构,绿化

造林,认真落实25o以上坡地退耕还林,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宽度应控制在30~1200米不等,廊道内禁止建造人工建(构)筑物。从小寨子

自然保护区经笔架山、三交界峰至大松包山,以及从九根树山经开坪至千佛山的主生态

廊道控制绿地宽度在1000~1200米;沿湔江、都坝河的生态廊道,沿河流两侧控制

300~500米的生态绿地(城区外控制在500米左右);沿一般河网主干水系两侧控制30~50

米的生态绿地,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开敞景观控制区域。

第55条水库、水源保护区及河湖水系管制

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管制原则:保护范围内严格控制开发建设,不得排放工业废水,生

活废水及航运含油废水,不得倾倒垃圾、废物;沿岸不得堆放有害废渣和垃圾,沿岸农

田不得施用有持久性的剧毒农药,一级保护区内不得停靠船只、游泳、挖河等一切可能

对河道产生污染的活动。对保护区范围内的民居要逐步搬迁,严禁在其附近地区建设大

型建筑或地下建筑,加强生态植被种植,以净化环境涵养水源。

河湖水系管制原则:保护现有水面面积,严禁污染水系,严禁违反规划填埋、堵截河道,

鼓励河道两侧绿地建设,加强流经城镇内部的河道两侧景观设计,以确保水体的防洪排

涝和景观、生态功能。对于确定需要改道的河道,须符合相关规划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并按水面占补平衡的要求执行。第56条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区

历史文化遗迹的管制原则:按照规定的编制报批相应的规划,划定相应的保护范围和建

设控制地带,对保护区内的一切建设行为应进行严格的审批和把关,杜绝一切可能对历

史文化遗迹造成损害的行为,在协调区内的建设行为应注重风貌的协调。

文物古迹保护原则:文物要原址、原物、原状进行保护;保护文物要特别注意保护其周

围的环境风貌,在文物的保护范围之外,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

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要重视保全历史信息;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要保

障文物的安全,在文物的保护范围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及其它危及文物安全的物品,

禁止破坏环境景观和其它影响文物安全的活动。文保点可参照文物保护单位执行。

第57条旅游度假区

旅游度假区管制原则:建设必须严格按审批的规划执行,严格控制建设容量,以保证资

源的合理利用。

第58条城镇建设区

包括县城、中心镇和一般镇。该区用地以二、三产业发展为主,用地类型以城镇工业、

居住、交通、绿地、公共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等非农业用地为主,体现高密度集聚的城

市景观。

加强县域内各城镇建设、产业空间引导、重要社会基础设施布局共享等内容的协调衔接,

从实现县域整体最优发展角度,合理控制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发展方向,“集约、节

约”利用土地资源,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人左右。

第59条乡村建设区

乡村建设区是指村庄布点规划中确定的村庄建设规划用地范围,包括中心村和基层村。

该区空间引导以资源共享为基础,合理布局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引导分散居

民点,工业建设项目逐步向城镇居住区、镇区工业用地范围内集中;依据村庄布点规划,

控制村庄建设规模与数量。严格控制在规划城镇建设区、乡村建设区范围之外建设新的

居民点,控制公路两侧村庄沿路建设。

第十四节山前河谷地区建设指引

第60条范围界定

包括从曲山镇的任家坪----擂鼓镇----永安镇---安昌镇---新县城,由北向南的、沿苏宝河

及105成青公路的山前谷地,面积约80平方公里。

第61条发展定位

县域发展的核心地区,灾后重建的重点地区,转变发展模式的先导地区。

第62条开发建设策略与措施

重视地质灾害,强调安全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坚

持可持续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塑造宜居环境空间;

有序安排项目,合理布局城镇功能。

第63条功能定位

(1)组合型县域中心:新县城、安昌镇

新县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综合服务中心;重点建设山东产业园区,推动

全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形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核。加快全县城镇化、工业

化进程,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

安昌镇:近期以行政、居住、综合服务为主,作为新县城建设的重要依托;中远期以居

住、教育和综合服务为主,形成县域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成为山前河谷经济走廊

的重要节点和地区性的商贸服务中心,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和山水特色的宜居城镇。

(2)特色型乡镇中心:任家坪、永安镇

任家坪:地震遗址纪念地综合服务管理,曲山镇综合服务中心;

永安镇:镇域居住、综合服务中心。

(3)门户型乡镇中心:擂鼓镇

县城辐射带动山区发展的门户型乡镇中心;以多元化发展带动整体经济。

第64条生态分区

(1)北部生态涵养区:主要指苏宝河上游山区。

禁止对林木植被进行破坏,涵养上游水土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依靠良好的层次化植被

条件增长地表汇流时间,从源头降低洪水风险。

(2)中部生态恢复区:主要指擂鼓镇与永安镇接壤的地区。

开展滑坡群生态恢复。对永安镇范围内的两处主要滑坡群进行风险评估,对有施工条件

的重点的地区实施工程性恢复,对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区应以飞播植物种为主要手段,

依靠自然恢复力进行生态恢复,在自然恢复期间不应人为对上述地区进行破坏。

(3)南部发展生态建设区:河谷末端的安昌镇和新县城周边地区。

科学评估场地的生态条件,划定生态建设区和局部保护地区,通过城市建设改良该区的

生态环境,力求建设一个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和谐的生态城市。

(4)河谷发展生态协调区:河谷平坝地区及沿河两岸地带。

采用绿植等手段恢复其周边的基本生态功能,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相协调和谐。

第65条生态建设策略

(1)重视多山地区流域生态安全。开发建设中要十分重视多山地区流域生态安全问题,

在维护现状良好地区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下,合理开展河谷地区的城镇建设与小流域综

合治理工作。

(2)重视上下游城镇的环境安全与共生关系。调整上游城镇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

建立水源涵养区、退耕还林还草区,减轻生态压力,并统筹规划协调上下游配水份额,

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在河谷发展带可以建立城镇产业利润的生态回报体系,构建

下游对上游的补偿机制,把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上游水源涵养、水质保护结合起来,

保障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

(3)优先对受损的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进行生态修复。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

和农耕措施相结合的综合修复措施,通过梯田工程、造林种草、护坡护岸工程,加强生

态自我恢复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开发建设中避让直接影响区。

(4)护育流域内生态脆弱地区,保持良好植被覆盖度。加强对大面积天然森林植被的

保护,减少人为干扰;对植被破坏较严重的地区,通过陡坡退耕还林、缓坡耕地改梯地

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图文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图文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讨论稿) 古浪县人民政府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10 第一章规划依据、年限、范围、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2006) 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5. 建设部《关于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若干意见》 6. 《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7. 《古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8. 《古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9. 古浪县统计年鉴 10.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11.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2.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13.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14.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15. 《古浪县志》

二、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 近期:2010-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中远期:2021-2025年; 远期:2026-2030年 远景:2031-本世纪中叶。 三、规划范围 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辖区,面积5046.54平方公里。 2. 规划控制区范围 西到古丰乡冰沟墩村;东到土门镇八步沙林场;南到黑松驿镇黑松驿村;北到土门、泗水镇北界。面积约591平方公里。 3. 县城规划用地范围 本次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南以新建水厂、北以上胡庄子为界,西以平顶山麓、东以俞家岭山麓为界,总面积为33.41平方公里。 四、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强化城市对外职能;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城市资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城市内部人工环境建设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把古浪县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竞争力的现代宜居城市。 五、规划原则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古浪县位于武威市域,其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建设应与周边的大背景相协调,服从于武威市乃至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服从于运城市域的人口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2)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4)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城镇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城镇发展功能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协调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旅游业发展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分区发展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4) 第一节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分区 (4) 第二节重要用地空间规划布局 (6) 第六章居住用地规划 (7) 第七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9) 第一节工业区整治及工业用地规划 (9) 第二节仓储用地规划 (10) 第八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1) 第九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保护目标和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北川羌族自治县

北川羌族自治县 编辑 同义词北川县一般指北川羌族自治县 声明 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 44′~104° 42′,北纬31°14′~32°14′。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州区,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国土详细面积2869.18平方公里)。距绵阳市区42公里,距省会成都160公里,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 中文名称 北川羌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 Beichuan Qiang Autonomous County 行政区类别 自治县 所属地区 四川省绵阳市 下辖地区 8个镇、15个乡 政府驻地 永昌镇 电话区号 0816 邮政区码 622750

地理位置 绵阳市西部 面积 2867.83平方公里 人口 20.32万(2013年常住) 方言 四川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九皇山猿王洞、药王谷、寻龙山 机场 绵阳南郊机场 火车站 绵阳站、北川站 车牌代码 川B 行政代码 510726 目录

.1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自治史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质地貌 .?植被 .4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5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6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教育事业 .8居民生活 .9风土人情 .10历史文化 .?大禹故里 .?革命根据地 .11旅游资源 历史沿革 编辑 建制沿革 5.12地震以前的北川老县城(1张) 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置北川县,因县西北有北川城而得名;一说汶川又称北川,因此得名。[1]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并北川县入石泉县。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于石泉县置石泉军,辖石泉、龙安、神泉三县,隶成都府路。南宋理宗宝佑三年(1255),石泉军迁治龙安县。 元世祖中统五年(1264)升石泉军为安州,石泉县隶安州。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降安州为安县,石泉县直隶成都府。

北川概况

北川概况 2009年2月6日,民政部以民函[2009]41号文批复,同意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并建立永昌镇,意欲永远繁荣昌盛。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永昌镇。此次调整后,北川羌族自治县面积增加215平方千米、人口增加7.8万余人。人口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前共有44343户、161107人,其中男84333人,女76774人;非农业人口18500人,占总人口的 11.5%。羌、藏、回、苗、壮、土家、满、黎、维吾尔、基诺、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共有人口81370人,占总人口的50.5%,其中羌族人口7724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4.9%; 一. 自然地理 1.地形: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的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最高点插旗山海拔4769米,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宝河、平通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插旗山,又名“桐子梁”,原属“李子沟”村,农业学大寨时期,从此划归独立村,由当时的“二道公社”管辖。插旗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名的由来还有一段佳话.据说当年张飞曾经率部由此到巴中,遭到惨败(在插旗山,有一个名叫“关山岭”的地方),后来为了纪念在此遇难的弟兄,曾经多次来到此地,在离开之后,特命人在此树立一面彩旗,以慰弟兄在天之灵,故而得名“插旗山”。1933年,徐向前率领的红军在此与国民党军队发生了数十次激战(战场主要是现在的插旗山和东求寺),最后才得立足。此段历史早已记入仪陇史册。它是插旗山人民的骄傲,也是朱德总司令故里另一片风景。 2.水力资源:县境年均降水量28.76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2 3.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5.6亿立方米,容水径流量18.08亿立方米,减去重复水流量,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5.96亿立方米。有一江(湔江)五河(白草河、青片河、都坝河、苏宝河、平通河)四大沟(小寨子沟、太白沟、后园沟、白坭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9万千瓦,可开发量3 4.86万千瓦;已开发4.12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12% 。河流落差大,但丰、枯季节明显,调节性能能差。 3.矿产资源:县境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可开采价值的主要有:黄金(包括砂金和岩金)储量11.82吨,赤铁矿C级储量283万吨、D级储量339万吨;重晶厂37万吨、石灰石10亿吨、白云岩1亿吨、板岩1亿立方米、机砖页岩255万吨、硅石数千万吨,煤 C级储量81.7万吨、D级储量83.3万吨、地质储量113.3万吨。 4.土地资源:全县4303776.4亩(国土详查数)土地中,农耕地占7.7%,园地占1.3%,林地占80.0%,牧草地占1.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1.1%,交通用地占0.6%,水域占2.5%,未利用土地占 5.1%,农耕地中26度以下占31.7%;25度以上耕地占68.3%。土壤质地以砾石土为主,次为壤土、粘土,粗骨性很强;酸碱度适中,有机质会含量较高,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5.生物资源:县境有森林面积134660.22公顷,森林覆盖率4 6.93% ,活立木蓄积量2124.4万立方米。粮食作物有9科4属34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其中已知的树木有83科176属327种。牧草61科174属243种,药用植物549种。已知的野生脊椎动物5纲29目90科355种;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羊等一级珍稀保护动物10种,马熊、黑熊、黄喉貂等二级珍稀保护动物36种。家养动物有猪、牛、羊、鸡等73种;有农作物害虫7目23科52种,农作物害虫天敌(昆虫)8目22科57种。植被呈带状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黄壤和常绿阔叶林,黄棕壤和常绿落叶混交林、暗棕壤和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草甸土和亚高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文章标题: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目录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1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3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6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75.规划期___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8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9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11专题二:___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土地资源评价…………………………………142.___县土地利用现状…………………………………15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17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22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 ___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___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1.1___县域总人口 ___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具体见下表:表1:___县人口分布一览表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人)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总计206,08020495109634安文30,240163037541新渥15,1963839394尖山13,0305146488深泽13,2902017855双峰5,1611013114冷水9,2801765222仁川14,7602328324双溪6,7531174163墨林3,338411789窈川4,202941923大盘7,9033094863盘峰4,073732484维新2,769401651高二3,954452047方前11,4212086851玉山16,3387878677胡宅11,1051737467万苍9,4371905839尚湖17,65543510399九和6,175733543 1.2___县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2.1___县是一个

北川规划图

向世界宣告:中国北川新模样亮相 新北川县城究竟是什么模样?北川大酒店、北川中学、羌族民俗博物馆、北川县医院……这些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受极度破坏的地方,具体会在新北川的哪个位置重建?3月18日,天府早报记者意外获得新北川县城详规的平面图和立体图,就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来,仅建在新县城核心区域的羌族民俗文化博物馆,投资就将达到1.3亿元。这个博物馆,与投资2亿元的北川中学毗邻。 安昌河水北川大酒店门前流过 北川老县城的地标式建筑—北川大酒店,在北川新县城里,位于安昌河以东,潺潺流水,仍与北川老县城一样,从酒店门前蜿蜒而过。 北川新县城座落安昌河畔,河东用地规模150.6公顷,河西则为65公顷。从立体规划图中可以看出,新北川未来的住房,政府所在地,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各种设置,大多集聚在安昌河以东。跨过安昌河,再横过安北公路,到达安昌河西岸,即为新北川县城西区。从北川新县城行政办公和公益服务设施分布建议图中可以看出,这里将有一间河

西医院,以及北川中学、北川职业中学等学校之外的其他学校。同时,与河东一样,河西也将设置消防站。 立体图中,旅游服务中心、综合客运站,与北川大酒店一样,在安昌河东岸边,有流水相伴。北川新县城东区的东南角,将会建成一座体育场。场馆右侧,职业培训中心、技工学校、北川职业中学错落而立。 中轴北端建成行政服务中心 如果为北川新县城东区纵向画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的齐鲁大道,几乎与中轴线重合。未来北川的行政服务中心和各局委办综合楼,恰巧就集中在齐鲁大道的最北端。 从规划图中可以看出,北川中学建在行政服务中心东侧,北川中学以前,就是北川民俗博物馆。包括电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园区医院、公交场站等,都建在齐鲁大道以东。齐鲁大道以西,则集中了北川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为民服务的建筑。 最令人惊喜的是,规划图中,除了齐鲁大道两侧各有一个社区中心外,大道以西出现了此前老县城中没有的一些公益设施,如孤残儿童保护中心、特殊教育学校、残废人康复中心、

北川羌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北川羌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羌族文化是北川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对北川来说是极其珍贵和重要的资源,推进羌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北川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当前北川在推进羌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羌族文化资源优势对北川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 到充分发挥。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推进羌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北川,是大禹故里,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也是我国的革命老区之一,北川区位优势独特,境内山川秀美,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北川在推进羌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北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挖掘北川民族文化资源、凸显民族文化特色、整合各种资源优势,推动北川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推动北川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北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各个地区或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途径。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是北川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在北川县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6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25%、30.7%、44.3%[1]。由此可见,在北川的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最多、增长率最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而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产业在北川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数据显示,2013年北川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45.84万人次,比2012年同期增长42.5%;实现旅游收入15.04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69%[2] ,可见北川旅游产业增长迅速。 二、北川羌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文化资源 (一)旅游资源丰富 北川旅游资源丰富,是羌族文化旅游走廊、大龙门山旅游试验区和九环线、汶川地震遗址参观线三条精品线路的重要交汇处。目前北川已经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中国传统村落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文本)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THE URDA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ADMINISTRATIVE OF HONGYA 说明书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SICHUAN INSTITUT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 DESIGN 二OO四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基本概况 (1) 第二章规划背景 (5) 第三章规划依据、期限和重点 (10) 第四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11) 第五章县域经济与城镇体系规划 (15) 第六章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 (39) 第七章用地选择、城市远景发展及规划区范围 (42) 第八章县城总体布局规划 (47) 第九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4) 第十章城市风貌景观规划 (59)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64) 第十二章城市管线工程规划 (67) 第十三章城市防灾规划 (76) 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78) 第十五章旧区改建规划 (81) 第十六章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82) 第十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83) 第十八章强制性内容规定 (85) 第十九章土地使用控制管理规划 (86) 第二十章规划管理措施及实施建议 (87)

第一章基本概况 一、县域概况 (一)历史沿革 洪雅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青衣江畔,从事简单的劳动,从夏商到北周初洪雅县分属不同的相邻县份。至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始置洪雅县,治地在丹棱县城厢镇,置洪川镇为洪雅镇,属嘉州所辖之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洪雅县治所为丹棱县,洪雅镇置洪雅县,属眉山郡辖。以后随历代变革,南宋庆元十三年(公元1283年)洪雅并入夹江县,治所在夹江县城关,所属未变。明城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夹洪分置,复设洪雅县,至今治所不变。解放后洪雅县原为四川省乐山市辖县,1997年7月29日划属眉山地区现为眉山市辖县,辖11镇15乡265个村。总人口34.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86万。 (二)地理概况 1. 位置和面积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理位置跨东经102°49′—103°32′,北纬29°24′—30°00′。东北与夹江县、丹棱县接壤,东南与峨眉山市、金口河区毗邻,西南与荥经县、汉源县交界,西北与雅安市、名山县相连。南北相距64公里,北宽43公里,南宽46公里。中狭仅15公里,形如哑铃,斜置于峨眉山、大相岭和总岗山之间。 全县幅员面积1930.54平方公里(1994年土地资源详查数据),折合为292.3万亩,其中耕地23987ha, 林地133117.27ha,牧草地182.27ha。 2. 经济地理区位 洪雅县地处四川省中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经济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 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 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 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 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 口。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 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 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 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 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 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 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冈4条城际铁路 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 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 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 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 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 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 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 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 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 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 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武汉城市圈通 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 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0~2015)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0-2015) 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2001年1月

项目名称: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 项目委托单位: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院院长:王静霞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总院总规划师:王景慧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分院院长:李迅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凤武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分院总规划师:范钟铭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祖毅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 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 杨律信分院顾问总工、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组成员:曾宇城市规划师 乔继明博士、高级城市规划师 魏天爵城市规划师 蒋朝辉助理城市规划师 朱文华高级城市规划师 周建民博士、高级城市规划师 郝天文工程师 马林涛助理工程师 洪昌富高级工程师 王瑞石高级工程师 王召森工程师 何林林高级城市规划师 秦晓昂城市规划师 孔彦鸿工程师 曲毅高级城市规划师 刘永合工程师 东莞市参加人员:朱川局长、城市规划师 卢沛超副局长、城市规划师 叶伟南副局长 李天海科长、城市规划师 刘林宏科长、城市规划师 雷劲松助理规划师 吴志刚规划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邱磊规划院所长、高级规划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 (2)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 第四章城市性质 (5) 第五章城市规模 (5) 第六章城市总体结构 (5) 第七章居住用地规划 (8) 第八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9) 第九章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10) 第十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2)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3) 第一节道路系统 (13) 第二节道路交通设施 (15) 第三节公共交通 (17) 第十二章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规划 (18) 第一节绿地系统 (18) 第二节城市景观 (19) 第十三章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 (20) 第十四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2) 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23) 第十六章环境卫生规划 (24) 第十七章给水工程规划 (24) 第十八章排水工程规划 (25) 第十九章燃气工程规划 (26) 第二十章供电工程规划 (27) 第二十一章电信、邮电工程规划 (27) 第二十二章城市防灾规划 (28) 第一节消防工程 (28) 第二节人防工程 (28) 第三节防震减灾工程 (29) 第四节防洪工程 (29) 第二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30) 第二十四章城市远景发展的有关问题 (31) 第二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32) 第二十六章附则 (33)

安居北川_刘燕辉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 新北川居住建筑包括原北川县曲山镇受灾群众的安置住房和新县城用地范围内失地农民的拆迁安置住房两部分。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多头并进的情况下,安居房建设始终贯彻党中央、国务院 “安全、宜居、特色、繁荣、文明、和谐 ”的“12字方针”,目前,共计完成了包括红旗片区、温泉片区,白杨坪片区在内的近 100万m 2安居房工程。 新北川的安居房建设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时间紧是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在诸多矛盾中最为棘手的难点。尽快让受灾群众住上安居房是所有建设者的共同心愿。用不足2年时间完成100万m 2的安居住宅建设这一重建的基本目标,显得格外艰巨。 在居住建筑设计前期,经过对当地实际情况和对周边援建省市的调研,设计团队编制了针对北川新县城安居房建设的《北川新县城居住建筑设计导则》和《北川新县城居住建筑设计统一技术措施》,这两个技术文件为之后的整个设计和建设奠定了基础,保证了标准和质量的统一。特别是在多单位、多项目同时不同地作业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北川新县城居住建筑设计中着重体现了6项原则。 1 贯彻”12字方针”的原则 “12字方针”是对新北川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指导安居房设计的基本依据,对居住建筑具有直接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北川新县城居住建筑设计中,以下设计理念得到了应用:1.1 城市街坊理念 根据北川新县城的总体规划要求以及原北川县城居民生活习惯,安居房住区的空间组织以小街坊为基本单元,其空间结构凸显出街坊布局的优点:空间开放,步行系统连贯,有助于实现环境均好;街坊的尺度较小,增加归属感,有助于形成亲密的邻里关系;道路网较密,可避免交通拥挤。在组织城市街坊的同时,小区结合自然景观,使街坊周边的住宅能够享有较多景观资源。通过在街坊内布置带状绿地,将环境进一步延伸,使更多的住宅能够接触到优美环境。此外,带状绿地融入街坊有效地改善了通风条件,使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1.2 区位价值理念 规划中,不同的区域有其自身的功能价值。为使受灾群众 刘燕辉 詹柏楠 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景观资源、交通可达性、人流活动特点、道路功能等因素进行商业建筑建设;从使用和安全性角度,合理安排社区活动站以及幼儿园,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方便条件。根据羌族同胞敬山乐水、能歌善舞的民风,安排多条亲水、观山廊道,并结合重要的景观节点和界面安排小广场,作为羌族同胞跳锅庄舞的场地。在文化特色的表达和塑造上突出重点,画龙点睛,以体现羌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同时利用原黄土镇保留的民居、石碑、石桥等作为景观设施,通过合理设计,体现区位价值。1.3 尊重习俗理念 大地震对人们的物质财产和生命伤害巨大,对人们内心的精神伤害更为严重,所以在安居房的设计上建筑的安全被列为首要问题,户型设计充分考虑结构合理性和可行性。普通住宅采用砖混结构,底层为商铺的住宅采用异形柱结构,独 安居北川 温泉片区一期建筑形态分布

北川古羌族风土人情

北川古羌族风土人情 北川古羌族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由于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北川羌族逐渐形成了对羊的崇拜。据动物学家研究,早在1万多年前,羊就生活在甘、青草原上。由于羊性情温顺,易于驯服,肉食鲜美,皮毛又是御寒的最佳物品,具有多种实用价值,羌族先民们很早就开始驯化和饲养羊,从羊身上获取生活的必需品,并从中获得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力量。当时的羌人认为羊除了能提供日常生活的需要外,还具有灵魂能保护自己部族的成员,因此在众多的自然物中,羌族先民选出了与自己生存最密切、最亲近、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羊,将它放置在特殊的位置上,采用一定的专门仪式,经常对之崇拜,期望能得到它的庇护和好处。由此产生出羊崇拜。北川羌族先民在对羊崇拜过程中,逐渐将羊注入了人类特有的血缘和亲族的观念,羊开始显示出它从来没有过的神圣性,羊伴随着羌族人部落集团自身来源的传说、种的繁衍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组织和制度而发展起来,羊逐渐成为羌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继而演进到了一个独特的崇拜时期——羊图腾崇拜阶段。北川羌族自古以来对羊就有着特殊的感情。以羊祭山是古羌人的重大典礼,在一些羌人活动地区,羌民所供奉的神全是“羊身人面”,视羊为祖先。现在的羌族地区,

仍然存在许多视羊为血缘关系形式的崇拜。在羌人的日常生活中,羌人喜欢养羊、穿羊皮褂、用羊毛织线,祭祀活动中常用羊作祭品,羌族少年成年礼时,羌族巫师用白羊毛线拴在被祝福者的颈项上,以求羊神保佑。羌族巫师所戴的帽子有两个角,是用羊皮制成的,巫师所持法器,也全是用羊角、羊皮、羊骨等制成。传说羌族在向岷江上游迁徙途中,羌族巫师劳累过度,昏昏入睡,他们的经书掉落在地上被羊吞吃,后羊托梦给羌人说:“我死后,可将皮做成鼓,敲三下,经书就会道出来。”由此可以看出,羊被羌人赋予了高于巫师的地位,甚至成为了羌族文化的神圣传承者。羌人死后,要杀一头羊为死者引路,俗称为引路羊子。羌人认为,死者的病都可以在羊身上反映出来,杀死羊子后要寻找死者病根,并认为羊为人的一半,他们将羊血洒在死者手掌上,意为人骑羊归西。在一些羌族地区,还有用羊骨和羊毛线作占卜的习惯,以预测吉凶。羊图腾崇拜是羌族先民较普遍的一种崇拜形式,至今仍然在羌族聚居地存在有许多遗存,是羌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内容。民俗:搜山求雨羌族信仰习俗。若遇天旱,人们便举行搜山仪式,祈求降雨。届时,禁止人们上山进行打猎、砍柴、挖药等活动,违者将受谴责或遭痛打。若仍不降雨,再到高山之巅举持祈雨仪式。神林羌族信仰习俗。羌族每个村寨的山后都有一片神树林,被视为山神之所在。神林禁止砍伐,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6题;共6分) 1. (1分)(2020·广东模拟)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的正常体温是37℃,高于这个温度一定是发烧 B . 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量人体辐射的红外能量,来测定人体的表面温度 C . 使用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易蒸发 D . 随着夏季来临,这种冠状病毒无规则热运动会更剧烈 2. (1分) (2017九上·彭水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B .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 D . 玫瑰园花香阵阵,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1分) (2017九上·市北区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可以直接把电流表接电源两极,测得通过电源的电流大小 B . 电压表应和待测用电器串联 C .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时,都不能超过最大量程 D . 让电流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入,正接线柱流出 4. (1分)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核电站发电--核能转化为电能 B .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 汽油机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 电饭锅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 5. (1分) (2019九上·京山期中) 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A . 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 .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温差大 C . 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不变 D . 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城市规划说明书范例

商南县城火车站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概况 (一)区位条件 商南火车站位于商南县城东部,为客货两用的三级站。 火车站片区地处富家沟内,即火车站南北两侧,紧邻312国道,距城市中心约1km。属于商南县总体规划中强调的“东扩”的主要核心。片区通过富兴路、长新路与县城联系,是构建“山水园林旅游”新商南的城市二级结构中心。由于该片区处于商南城市发展的重要门户位置,对于打造旅游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品位,体现城市特色,推动商南对外开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商南县城市建设近期发展的重点。 基地四面环山,有排洪渠从用地中穿过。西侧高地为商南县气象局,场地内有部分平整坡地。规划建设总用地28.22h㎡(423.3亩),现状居住人口约1500人,主要为富家沟村一、二、三、四组村民。片区内除部分质量较好的建筑及大量破旧的农宅外,其余均为空地。富兴路与长新路均已建成。排洪渠从用地中纵穿富兴路与长新路而过。富兴路长570米,道路红线宽30米。 场地内大部分用地平坦,西北部分局部地段坡度较大。用地坡向以南向坡和东向坡为主,局部地块为西向坡。 (二)开发建设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火车站片区是商南城市发展的二级结构中心,是打造商南“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的一张王牌。铁路的全线贯通,使客源,物流快速增长,商贸旅游快速发展,土地价格升值,给火车站片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火车站片区紧邻312国道,也是城市的东入口。 (3)良好的环境资源:基地内四面环山,植被景观良好,部分地段坡度较为平缓,轮廓线较为优美。 2.不利因素 (1)大量现状质量较差的建筑给该片区的成片开发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现状用地内多为破旧的民宅及部分破败的工厂、小作坊,布局零乱,道路狭窄且多为断头路,不成系统。 (2)排洪渠从规划地块穿越,使原本线状的用地更加狭窄,造成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的不利。 富兴路东侧用地最窄处34米,最宽处50米,排洪渠的穿越更加剧了用地的不便,破坏了 规划用地的完整性。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 第一作者:杨寰指导老师:付强 其他作者:刘金生,苏德芳,程伊,刘颖,杨磊,李俊乾 摘要: 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羌族自治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山东省始终坚持科学建设,务实援建,和谐援建,突出民生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农村、乡镇、新县城、产业园区援建和人力智力支持五大领域,实施“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创新机制,加大措施,经过两年多的顽强拼搏,援建任务顺利完成,“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基本目标基本实现。为巩固援建成果,实现由对口援建向交流合作转变,继续推动北川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山东省决定继续和北川加强对口合作与交流。 关键字: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山东四川地震 一、北川县概况 2009年2月6日,民政部以民函[2009]41号文批复,同意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并建立永昌镇,意欲永远繁荣昌盛。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永昌镇。此次调整后,北川羌族自治县面积增加215平方千米、人口增加7.8万余人。人口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前共有44343户、161107人,其中男84333人,女76774人;非农业人口18500人,占总人口的 11.5%。羌、藏、回、苗、壮、土家、满、黎、维吾尔、基诺、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共有人口81370人,占总人口的50.5%,其中羌族人口7724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4.9% 北川县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的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县境年均降水量28.76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23.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5.6亿立方米,容水径流量18.08亿立方米,减去重复水流量,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5.96亿立方米。县境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可开采价值的主要有:黄金(包括砂金和岩金)储量11.82吨,赤铁矿C级储量283万吨、D级储量339万吨;重晶厂37万吨、石灰石10亿吨、白云岩1亿吨、板岩1亿立方米、机砖页岩255万吨、硅石数千万吨,煤 C级储量81.7万吨、D 级储量83.3万吨、地质储量113.3万吨。全县4303776.4亩(国土详查数)土地中,农耕

探访北川羌族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城乡建设学院2011级环境工程教育1班何婕 白驹过隙,一转眼,我们已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这也就意味着再等到新学期开始我们就是学姐学长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而已,不得不感慨时间飞逝。来不及多多回忆大一的生活,暑假伊始我就投入到另一种生活当中去了,说是辛劳却也充实,说是疲惫却也会觉得那是一种享受,付出劳动后并有所得。我参加了“让羌族之花依然绽放”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现在羌族文化在我国的现状,增加了个人对羌族文化的了解。这次活动所选的地点是震后重建的羌寨,如汶川萝卜寨、北川吉娜羌寨等。虽然经历了“5.12”特大地震,但是这里依然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民风淳朴,安静自然的村寨。 这些天的接触让我对羌族文化遗产有了一些大概的认识:羌族自称“尔玛”,主要聚居在阿坝羌族自治州。羌语世代口口相传,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记载。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栈道为特色。羌族特色有锅庄舞、敬酒歌等。羌绣是民间传统工艺,以五彩丝线或有色棉线为料。 7月17日,我们冒着风雨探访了吉娜羌寨。她像地震后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展翅于山水之间。这个摘自是地震后党和政府为最大程度保持羌寨原生态风貌而建设,全部免费提供给当地村民进行旅游开发。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到北川视察的第一站就是吉娜羌寨。2009年的春节,温总理就是在这里和北川群众一起过新年,当地居民对此依然记忆犹新。 现在的吉娜羌寨,已经成为一个具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北川的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制品都能在这里找到,这里的建筑的外墙是用一片片扁平的石头垒成的,石青色,呈现了羌寨民风。在这里我们遇到了热情的村民,采访了爱唱山歌的爷爷,淳朴的乡民,是那么的真实亲切。 7月17日下午,我们乘车来到新北川县城进行采访了解北川重建情况。由于北川县城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受到毁灭的打击,原址已经不再具有恢复重建的条件。新北川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胡锦涛总书记为北川新县城所在地亲自提名“永昌镇”,永昌镇寓意着北川新县城,永远繁荣昌盛。我们采访了北川旅游局的王主任,他谈到北川新建与山东人民的帮助密不可分。当地人肯定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做出的努力。并提到了政府出资修建的羌族商业街——“巴拿恰”。群众通过旅游业增加收入,创建民族特色的商业区。并赠送我们一些北川重建的材料。 在北川,我们看到了北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的“任何困难都难

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豆丁网友(洪枫)倾情为您奉献,QQ:332985688,个人主页https://www.sodocs.net/doc/f36640484.html,/chess95660 第一章基本概况 师宗县地处滇桂两省交界,位于云南省东南边陲,曲靖市东南部。地跨东经103°42′至104°34′,北纬24°20′至25°00′之间。东与罗平县接壤,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隔江相望,南与邱北县相邻,西南与泸西县交界,北同陆良县毗连。县城丹凤镇距云南省会昆明市198公里,至曲靖市130公里。 境内由东至西最长横距9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6公里。全县总面积2782.9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约占90%,坝区面积约占10%。总耕地面积35.0295万亩。 师宗的地形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平均海拔1800-1900米,最高为菌子山,海拔2409.7米,最低为东南河谷的坝子737米,县城驻地丹凤镇中心海拔1852米。 根据地形差异和地质营力作用的不同,师宗可分为四个小的地貌单元:(1)西北侵蚀切割中丘原地貌,山顶平缓,地形高差不大,山坡呈“凸”形,河谷呈“V”形;(2)中部岩溶地貌,山岭和溶蚀、断陷和盆地相互镶嵌组成山坝相间地貌,规划区即位于此处,主要特点是丘陵地形起伏,小型坝子杂布其间,孤峰和掩埋式峰林拔地而起,景象十分壮观。该区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也较丰富,且水位浅,利用方便,是师宗县农作物的主产区;(3)东南部剥蚀溶蚀地貌,山势崛起,错落崎岖,山顶一般仍较平缓,而山坡则凸凹不平,坡度较大,大部分地区灰岩裸露,溶洞、竖井、石林、石芽遍布,地表严重缺水。(4)南部深切河谷地貌,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沟谷多呈“V”字形,南盘江流经该地区,河流两岸形成宽窄不等的阶梯,或冲积堆积物。 师宗境内由于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13.8℃。极端最高气温32.6℃,极端最低气温-15℃。年平均日照1793.4小时,霜期1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