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机械通气适应症、指征、禁忌症

机械通气适应症、指征、禁忌症

机械通气适应症、指征、禁忌症
机械通气适应症、指征、禁忌症

机械通气适应症、指征、禁忌症

一、适应症:各种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疾病,心功能不全继发呼吸功能不全,脑功能不全,呼吸肌肉等疾病。

1、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COPD急发、哮喘急发等。

2、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神经肌肉疾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胸廓畸形等。

3、肺实质病变:急性呼窘(ARDS)、肺炎、心源性肺水肿等

二、机械通气指征:

严重呼吸衰竭者合并有下列情况者,尽早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

1、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

2、气道分泌物多且有排坛障碍

3、有较大呕吐反吸可能性者,如球麻痹或腹胀呕吐者

4、全身状态较差,疲乏明显者

5、严重低氧血症或(和)二氧化碳潴留达危及生命的程度(如PO2<=45mmHg,PCO2>= 70mmHg)

6、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者

三、无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休克,气胸及膈气肿未行胸腔引流者,严重肺出血,肺大泡,急性心梗及其他心力衰竭,肺脓肿,严重活动肺结核。

四、并发症:主要与正压通气和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有关。

(1)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entil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VALI)包括气压-容积伤、剪切伤和生物伤。

(2)血流动力学影响胸腔内压力升高,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3)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rieumonia,VAP)。(4)气囊压迫致气管-食管瘘。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标准2020版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CNAS 03─2019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Airway care for non-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2019-11-10发布2020-01-01实施 中华护理学会发布

T/CNAS 03-2019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席淑新、耿小凤、田梓蓉、蔡永华、胡丽茎、蒋莉莉、余蓉、张惠荣、薛贵芝、吴沛霞、华玮、归纯漪、彭峥嵘、李野。 I

T/CNAS 03-2019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的基本要求、气道吸引、气道湿化、气管造 瘘口的维护、气管内套管清洗与消毒、气管套管更换的护理、气管套管拔除的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 切开颈段气管前壁,置入气管套管,使患者通过重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 3.2 非机械通气non-mechanical ventilation 以人工气道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但无需呼吸机等机械装置辅助通气的方式。3.3 气管造瘘口tracheostoma 气管切开或喉切除术后形成的临时或永久性的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气道开口。 3.4 气道吸引tracheal suction 通过吸引器和吸引管经气管套管或气管造瘘口清除气道分泌物的技术。 3.5 浅吸引shallow suction 以所佩戴的气管套管的长度来估计,当吸引管远端能到达气管套管末端时进行的气道吸引。3.6 1

麻醉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 (一)适应症 1临床上呼吸衰竭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欲停、咳嗽无力、发绀或意识障碍、循环功能障碍等 2 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生理标准 1)呼吸频率R>35/分 2)肺活量VC<10-15ml/kg体重 3)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50mmHg(6.65Kpa,Fi O2=0.21) 4)最大吸气压力PNP<25cmH2O(2.45KPa) 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6.65Kpa)COPD病人除外 6)生理无效腔/潮气量60% 3 不同基础疾病情况下机械通气治疗适应症的选择 1)COPD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恶化合理氧疗后,PH值7.2PaO2仍<45mmHg,PaCO2>75mmHg;潮气量<200ml,呼吸频率35次/分;有早期肺脑改变 2)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常规治疗后,出现下述情况之一:呼吸抑制,神志不清;呼吸肌疲劳现象出现;PaO2逐渐下降低于50 mmHg,PaCO2逐渐升高大于50 mmHg;一般状态逐渐恶化3)ARDS 经数小时高浓度(60%)氧疗后PaO2仍低于60 mmHg 或PaO2在60 mmHg以上,但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存在

4)头部创伤、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 5)因镇静剂过量等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引起的呼吸衰竭。吸氧后改善不理想,或呼吸频率30-40次/分咳嗽反射减弱、咳痰无力时。 6)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吸氧浓度已达60%以上,PaO2仍低于60 mmHg可谨慎进行机械通气(宜采用压力支持等模式)。 7)用于预防目的的机械通气治疗:开胸手术、败血症、休克或严重外伤 (二)机械通气的禁忌症 1 肺大泡 2 未经引流的高压气胸 3 大咯血、出血性休克 4 活动性肺结核 5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三)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1 气压损伤 2 通气不足 3 通气过度 4 循环障碍 5 氧中毒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护理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护理 1. 定义: 1.1 气管切开:通过切开气管放置合适的气管切开导管以开放患者的呼吸道,经过人工气道可辅助呼吸,是临床上应用于机械通气和分泌物引流的方法。 1.2 非机械通气:以人工气道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但无需呼吸机等机械装置辅助通气的气道开口。 2. 气道湿化 2.1 间歇气道湿化: 采用湿化仪器或装置间隔一定时间向气道注入湿化液,以维持上呼吸道的湿化。 2.2 持续气道湿化: 在人工气道内部放入头皮针前端硅胶管,妥善固定,使用微量泵持续滴注湿化液[1]。 2.3 氧驱动湿化: 注射湿化液到一次性驱动雾化器中,调整到合适氧流量,为病人提供雾化吸入。 3. 气道吸引 3.1 时机 (1)有痰鸣音或者溢出痰液;

(2)呼吸频率加快,烦躁不安,脉率上升; (3)痰液位置较浅,痰量增加; (4)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5%以下; (5)双肺听诊出现大量湿罗音,怀疑是气道分泌物增多所致; (6)咳嗽排痰无力; (7)需要获取痰标本; (8)带气囊的气管套管放气时; (9)其他经临床专业判断认为需要行气道吸引; 3.2 吸痰注意事项 合理选择吸痰管,管径不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的1/2,长度比气管导管长4-5cm,硬度适中,硅胶、圆头多孔。吸痰前检查装置完好性,吸引负压0.040-0.053MP,一次性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采用边捻吸引边上提的吸痰方法,通时注意观察痰液颜色变化。 根据情况可重复吸痰,一般连续可吸3次,时间不超过3分钟。对痰液粘稠患者,可以向气道内注射3-5ml湿化液或雾化吸入后再行吸引;分泌物多时可先吸引再湿化再吸引。 4. 气道造瘘口的维护 4.1 敷料选择与更换 4.1.1 应使用无菌纱布或使用气切泡沫敷料作为气管套管垫。 4.1.2 无菌纱布气管套管垫应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污染应及时更换;泡沫敷料根据产品说明书使用。

医疗机构医院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的基本要求、气道吸引、气道湿化、气管造瘘口的维护、气管内套管清洗与消毒、气管套管更换的护理、气管套管拔除的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 切开颈段气管前壁,置入气管套管,使患者通过重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 3.2 非机械通气non-mechanical ventilation 以人工气道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但无需呼吸机等机械装置辅助通气的方式。 3.3 气管造瘘口tracheostoma 气管切开或喉切除术后形成的临时或永久性的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气道开口。 3.4 气道吸引tracheal suction 通过吸引器和吸引管经气管套管或气管造瘘口清除气道分泌物的技术。 3.5 浅吸引shallow suction 以所佩戴的气管套管的长度来估计,当吸引管远端能到达气管套管末端时进行的气道吸引。 3.6

深吸引deep suction 吸引管插入人工气道直至遇到阻力时,回退吸引管1cm时进行的气道吸引。 3.7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subglottic secretion drainage (SSD) 利用带有SSD装置的气管套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对声门下气囊上分泌物进行持续或间断吸引的技术。 3.8 气道湿化airway humidification 采用湿化器或各种湿化方式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以增加吸入气体温湿度,使气管和肺部能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从而达到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的方法。 3.9 持续气道湿化continuous airway humidification 采用湿化仪器持续、均匀地向气道注入湿化液,或采用湿化装置以维持上呼吸道的湿化、加温和(或)过滤的方法。 3.10 间歇气道湿化intermittent airway humidification 采用湿化仪器或湿化装置间隔一定时间向气道注入湿化液,以维持上呼吸道的湿化、加温和(或)过滤的方法。 3.11 湿热交换器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HME) 一种通过其内部的特殊材料吸收患者呼出气体的热量和水分,并在吸入气体时释放,从而对吸入气体起到加温、湿化、过滤功能的气道湿化装置,也称人工鼻。 3.12 脱管decannulation 气管外套管意外脱出气管造瘘口外,或未见脱出但气管外套管实际置于颈前软组织内。 4 基本要求 4.1 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2 操作前后手卫生应符合WS/T 313规定。 4.3 留置气管套管期间,应动态评估病情、呼吸、气管套管固定情况、气道通畅性、有无脱管及并发症。 4.4 带气囊的气管套管气囊压力应维持在25~30cmH2O,宜每4~6h监测气囊压力。可每4~6h放气1次,每次放气30min左右。对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套管,每次放气前应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4.5 对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隔离和自我防护应符合WS/T 311规定。 5 气道吸引

无创正压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 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刘志光 一:)概述 机械通气(MV):一种呼吸支持技术。 目的:改善肺的氧合,维持合适的通气(排出CO2),减轻呼吸肌肉负荷和呼吸耗氧,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为呼吸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让病因治疗有时间发挥作用。 原理:建立气管外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 1:正压呼吸机:最常用。2:负压呼吸机:体外负压通气如铁肺,胸甲式和夹克式负压呼吸机。根据连接方式:是经气管插管(切开)或鼻面罩等。 1:有创通气。2:无创通气: 二:无创通气(NIV,noninvasive ventilation) 是指不经气管插管(切开)而增加肺泡通气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包括体外负压通气,经鼻面罩正压通气,胸壁振荡及膈肌起搏器。NPPV由于“无创”的特点使得机械通气的“早期应用”成为可能。 无创通气的历史 1:1928年10月Phllip Drink和Charles McKhann箱式通气机(铁肺)用于临床. 2:1931年J.H.Emerson研发tank装置 3:1950s脊髓灰质炎流行是负压通气的颠峰期。胸部盔甲(cuirass)或壳(shell)通气机,rocking 床和间隙腹压通气机 在1960s前,几乎所有机械通气技术都是无创的. 1980早期:CPAP治疗OSA 1980后期:NIPPV治疗慢性/急性呼吸衰竭 90年代以来,已成为治疗AECOPD呼衰的一线治疗。 此外提倡家庭机械通气治疗治疗慢性呼衰. 1 :无创负压:铁肺,胸甲式和夹克式负压呼吸机 其它:腹部置换通气如:间隙腹压通气机,摇摆床 无创负压通气目前还保留胸甲式和夹克式负压呼吸机(20世纪50年代流行)。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无创通气技术 【适应证】 1.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应用,作为气管插管前的补救措施。 2.作为重症患者脱机的过渡手段。 3.上气道病变为主,如合并喉软骨软化或上气道狭窄的小婴儿,拔管后早期常并发严重的声门下水肿,通气障碍。 4.急性重度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 5.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6.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7.慢性呼吸衰竭。 8.重症肌无力和神经性呼吸障碍。 9.急性肺水肿。 10.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11.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左心衰。 12.慢性限制性肺病。 13.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性脑病。 14.外科手术后合并呼吸功能不全。 15.肺减容术后。 16.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7.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禁忌证】 1.患者无自主呼吸。 2.患者完全不配合。 3.患者伴有气胸或纵膈气胸时,需严密观察病人。有肺大泡的病人科作为相对禁忌症。 4.病人咳嗽无力,无法自行清除起到分泌物。 5.鼻衄 6.严重呼吸衰竭,必须立即插管者, 7.正压通气导致低血压。 8.急性鼻窦炎及中耳炎。 9.以肺部渗出为主并伴有大量血痰的顽固性低氧血症。 10.呼吸心脏骤停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11.非CO2潴留引起的神志改变及明显的精神症状,呼吸道分泌物多,顽固性气道痉挛等。 12.严重腹胀患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尽早发现病人潜在的辅助通气需求,早期使用无创通气。 2.使用BiPAP前应进行全面体检,获取必要的临床、生理参数。 (1)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 a.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体温; b. 皮肤颜色,末梢灌注情况 c. 有无胸腹反常运 动 d. 胸部听诊 (2)实验室数据(至少包括以下几项) a. 动脉血气 b. 胸部X线检查 c. 血氧饱和度检查(SpO2)

非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非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非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1 月~2014年1月在本院ICU住院治疗的240例非机械通气ICU患者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CAM-ICU)法进行谵妄评估,并根据入住ICU后第一个24 h的谵妄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手术部位、镇痛镇静药物和主要结果。同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患者入住ICU后第一个24 h谵妄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入住ICU后第一个24 h谵妄36例(15.00%),之后4 d,每天谵妄患者分别为45例(18.75%)、76例(31.67%)、138例(57.5%)、152例(63.33%)。与非谵妄组相比:谵妄组年龄更大(t=13.59,P<0.0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t=7.18,P<0.01)和C-反应蛋白(CRP)更高(t=28.04,P<0.01);基础疾病中谵妄组脑卒中和脓毒症的比率更高(χ2=36.00,P<0.01;χ2=22.04,P<0.01);手术主要部位中谵妄组创伤和急诊的比率更高(χ2=13.59,P<0.01;χ2=13.59,P<0.01);镇痛镇静药物谵妄组应用咪达唑仑比率较高(χ2=39.12,P<0.01),而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比率较低(χ2=41.18,P<0.01);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谵妄组均多于非谵妄组(t=13.76,P<0.01;t=16.04,P<0.01),住ICU期间死亡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谵妄组高于非谵妄组(χ2=19.43,P<0.01;χ2=22.8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后第一个24 h谵妄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24(1.14~1.26)]、APACHEⅡ评分[OR,1.36(1.18~1.38)]、咪达唑仑[OR,3.50(3.05~3.54)]、急诊手术[OR,8.76(8.62~8.80)]、创伤[OR,6.23(5.19~6.45)]和脓毒症[OR,14.05(13.28~16.03)]。结论年龄、APACHEⅡ评分、咪达唑仑、急诊手术、创伤和脓毒症是非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谵妄对非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有不良影响。 标签:谵妄;危重病;危险因素;脓毒症 谵妄是ICU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近期和远期都有不良影响[1]: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远期认知功能障碍和增加死亡率[2]。虽然近年来对谵妄的诊断意识不断加强,但研究显示谵妄的漏诊和可逆危险因素的识别问题依然严重[3-4]。从安全角度而言,预防谵妄能够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率[5]。已有研究报道[6-7],在机械通气和髋部骨折及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谵妄的发生率较高。但对非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ICU 意识模糊评估(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CU,CAM-ICU)法,分析ICU非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以及谵妄与死亡率和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①无需机械通气;②意识水平,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经口气管插管 (1)因严重低氧血症和(或)高CO2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要较长期机械通气,而又不考虑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 (2)不能自行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反流物和出血,随时有误吸危险者。 (3)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4)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道食管漏等影响正常通气者。(5)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操作方便,也可以事先行气管插管。 (6)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者。(7)外科手术和麻醉,如需要长时间麻醉的手术、低温麻醉及控制性低血压手术,部分口腔内手术预防血性分泌物阻塞气道、特殊手术的体位等。 2、经鼻气管插管:除了紧急抢救经口插管外,余同经口插管。 气管插管的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有喉头急性炎症,由于插管可以使炎症扩散,故应谨慎;喉头严重水肿者,不宜行经喉人工气道术,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宜待凝血功能纠正后进行;巨大动脉瘤,尤其位于主动脉弓部位的主动脉瘤,插管有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则操作要轻

柔、熟练,患者要安静,避免咳嗽和躁动;如果有鼻息肉、鼻烟部血管瘤,不宜行经鼻气管插管。 注意事项: (1)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齿。待声门开启时再插入导管,避免导管与声门相顶,以保护声门、后部粘膜、减少喉头水肿的发生。(2)防止牙齿脱落误吸。术前应检查患者有无义齿和已松动的牙齿,将其去除或摘掉,以免在插管时损伤或不小心致其脱落、滑入气道,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3)防止气囊滑脱。如果气囊固定在导管上,一般不会滑脱。但如果导管与气囊分开,应选择与导管相匹配的气囊,并用丝线捆扎在导管上,防止其滑脱落入气道,造成严重的后果。 (4)检查导管的位置。一般气管插管后或机械通气后应常规行床边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位置。 (5)防止插管意外。气管插管时,尤其是在挑起会厌时,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生命垂危或原有严重缺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因此插管前应向患者的家属交待清楚,取得理解和配合。 插管时应充分吸氧,并进行监测,备好急救药和器械。

NPPV无创正压通气的使用

NPPV无创正压通气的使用 一.无创呼吸机的双水平模式(BiPAP 模式)。 定义:在病人吸气相机器给予一个较高的压力IPAP(PSV),在呼气相给予一个相对较低的压力EPAP(PEEP),所谓双水平气道正压。 IPAP(吸气相气道正压):帮助病人克服阻力,增加通气量,减少病人呼吸做功。 EPAP(呼气相气道正压):抵消病人的源性PEEP,防止过度充气;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减少肺水肿;减少CO2重复呼吸。 PS(支持压力):PS = IPAP – EPEP,即吸气压与呼气压的差值,PS越大,病人获得的潮气量就越大。 IPAP:吸气相气道正压 EPAP:呼气相气道正压 BPM(Rate):呼吸频率 IPAP%(I-time):I:E Ratio吸呼比 Rise Time:压力上升时间 O2%:氧浓度% 二.无创呼吸机的常用通气模式选择 自主呼吸模式(S 模式):呼吸机与病人的呼吸频率保持完全同步,若病人自主呼吸停止,则呼吸机也停止工作,试用于自主呼吸稳定的患者; 时间控制模式(T 模式):患者没有自主呼吸的能力,需要一个

时间性的强制的模式来控制压力大小的输出; 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S/T):在自主呼吸时以S 模式进行,在设定时间无自主呼吸时则强制通气,试用于自主呼吸稳定,但可能有呼吸停止的患者。 简而言之,就是患者在设定的时间能自己触发呼吸机即为S 模式,不能则为T 模式。以上所说的都是无创呼吸机的双水平模式(BiPAP 模式),常用于Ⅱ型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模式):常用于I 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强的自主呼吸,呼吸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提供一个相同的压力,帮助病人打开气道,常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及重叠综合征等只需呼吸机稍微辅助的患者。该模式下,呼吸机按照提前预设的压力持续给病人气道通气。 PAV模式(Proportional Assistant Ventilation 成比例辅助通气) 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它通过容量辅助和流速辅助两方面成比例地辅助病人的自主呼吸,使病人的通气量扩大、呼吸功耗减少、气道峰压降低。其同步性能更好。 三.无创通气的适应症:主要适合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没有紧急插管指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患者,此外还用于呼吸衰竭早期干预和辅助撤机。COPD,ARDS,哮喘,心源性肺水肿(左心衰),肺纤维化、重症肌无力、神经肌肉病导致的呼衰,围手术期(低氧),器官移植术后,胸廓畸形,已经插管的病人。

NPPV无创正压通气的使用

NPPV无创正压通气得使用一.无创呼吸机得双水平模式(BiPAP 模式)。 定义:在病人吸气相机器给予一个较高得压力IPAP(PSV),在呼气相给予一个相对较低得压力EPAP(PEEP),所谓双水平气道正压。 IPAP(吸气相气道正压):帮助病人克服阻力,增加通气量,减少病人呼吸做功。 EPAP(呼气相气道正压):抵消病人得内源性PEEP,防止过度充气;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减少肺水肿;减少CO2重复呼吸。 PS( 支持压力): PS = IPAP – EPEP,即吸气压与呼气压得差值,P S越大,病人获得得潮气量就越大。 IPAP:吸气相气道正压 EPAP:呼气相气道正压 BPM(Rate):呼吸频率 IPAP%(I-time):I:E Ratio吸呼比 Rise Time:压力上升时间 O2%:氧浓度% 二.无创呼吸机得常用通气模式选择 自主呼吸模式(S模式):呼吸机与病人得呼吸频率保持完全同步,若病人自主呼吸停止,则呼吸机也停止工作,试用于自主呼吸稳定得患者; 时间控制模式(T 模式):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得能力,需要一个时间

性得强制得模式来控制压力大小得输出; 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S/T):在自主呼吸时以S 模式进行,在设定时间内无自主呼吸时则强制通气,试用于自主呼吸稳定,但可能有呼吸停止得患者。 简而言之,就就是患者在设定得时间内能自己触发呼吸机即为S 模式,不能则为T模式。以上所说得都就是无创呼吸机得双水平模式(BiPAP 模式),常用于Ⅱ型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模式):常用于I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强得自主呼吸,呼吸机在吸气相与呼气相均提供一个相同得压力,帮助病人打开气道,常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及重叠综合征等只需呼吸机稍微辅助得患者。该模式下,呼吸机按照提前预设得压力持续给病人气道内通气。 PAV模式(Proportional Assistant Ventilation 成比例辅助通气) 一种全新得工作模式,它通过容量辅助与流速辅助两方面成比例地辅助病人得自主呼吸,使病人得通气量扩大、呼吸功耗减少、气道峰压降低。其同步性能更好。 三.无创通气得适应症:主要适合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没有紧急插管指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得患者,此外还用于呼吸衰竭早期干预与辅助撤机。COPD,ARDS,哮喘,心源性肺水肿(左心衰),肺纤维化、重症肌无力、神经肌肉病导致得呼衰,围手术期(低氧),器官移植术后,胸廓畸形,已经插管得病人。

有创机械通气操作规范

有创机械通气操作规范 【适应症】: 1、经无创通气治疗后病情无改善或仍继续恶化; 2、意识障碍,气道保护能力差; 3、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包括上消化道大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4、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RR>35次/分或<8次/分,呼吸节律异常,自主呼吸微 弱或消失; 5、严重的通气和(或)氧合障碍,尤其是充分氧疗后PaO2<50mmHg;PaCO2 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禁忌症】: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有创机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但合并下列情况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1、气胸及纵膈气肿未行引流;2、肺大泡和肺囊肿;3、低血容量休克未补充血容量;4、严重DIC有出血倾向、大咯血、呼吸道积血等症状;5、气管-食管瘘;6、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或心律紊乱。 【操作规程】 1、判断是否有有创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进行必要的处理; 2、确定机械通气方式; 3、初始参数设置:a)预设潮气量(VT)一般为5-12ml/kg、成人通气频率(f) 为15-25次/分,吸呼比1:1.5-2.5;b)初始FiO2可以设置为100%,长时间通气是FiO2不超过60%;c)初始PEEP可以设置3-5cmH2O,当FiO2>60%而PaO2<60mmHg时,增加PEEP;PEEP的调节原则为从小渐增;d)触发灵敏度一般为2-5L/min; 4、设定报警界限,气道压力限制一般为35-40cmH2O; 5、调节湿化; 6、设置以上参数后连接患者,开始机械通气; 7、根据病情、血气变化调整机械通气的参数; <关于撤机> 1、撤机的筛查指标:

①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 ②氧合指标:PaO2 /FiO2>150-200;PEEP≤5-8 cmH2O;FiO2≤0.4 to 0.5; pH≥7.25;(COPD患者:pH>7.30,PaO2>50mmHg,FiO2<0.35) ③血流动力学稳定,没有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没有显著的低血压 (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的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 或多巴酚丁胺<5-10ug/kg/min); ④有自主呼吸的能力。 2、进行自主呼吸试验 【注意事项】 1、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情况并予记录,尤其是在机械通气的初期(2-4 小时内);血气分析每日至少1次; 2、对于需要镇静镇痛的患者,做到每日唤醒,以评估意识状态; 3、谨慎使用肌松剂; 4、抬高床头30-45度,加强气道及口鼻咽腔的管理,常规监测气囊压力,尽量 使用可进行声门下吸引的导管; 5、必须实施气道湿化; 6、做到每日评估,尽早拔管及最大限度的防止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8、对于准备撤机的患者做好评估筛查,并进行自主呼吸试验。

呼吸机的适应症

呼吸机的适应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呼吸机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基本参数的设定和调节原则 发表于由 呼吸机的使用 一、适应症:1.严重通气不良2.严重换气障碍3.神经肌肉麻痹4.心脏手术后5.颅内压增高6.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需呼吸支持时7.窒息、心肺复苏9.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 二、禁忌症:没有绝对禁忌症。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应用时应减少通气压力而增加频率。 三、呼吸机的基本类型及性能: 1.定容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而切换。 2.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值而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是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续送气并不切换) 3.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为呼气是通过时间参数(吸气时间)来确定。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定时、限压、恒流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能在气道阻力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又具有由于压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伤的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还可提供IMV(间歇指令通

气)、CPAP(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等通气方式,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四、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1.间歇正压呼吸(intermittent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2.呼气平台(plateau):也叫吸气末正压呼吸(endinspiratorypositivepressurebreathing,EIPP,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5%,能减少 VD/VT(死腔量/潮气量) 3.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4.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mandatoryventilation,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intermittentmandatoryventilation,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1/2~1/10 5.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expiratoryretard):主要用于气道早期萎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等,应用时间不宜太久。

无创正压通气注意事项

无创正压通气(NIV)注意事项 1.1 掌握恰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1.1.1 COPD:至目前为止,无创正压通气最多被应用于COPD病人,应用经验也最丰富,特别是COPD急性恶化期(指经积极内科药物治疗后,仍存在呼吸性酸中毒, PH<7.30)。许多文献报道,COPD急性恶化期病人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能减少气管插管率,减少VAP,降低死亡率。但大多数研究缺乏良好的对照组,通常将重症病人 排除在外,缺乏说服力。国际上已有的几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无创 正压通气除能降低气管插管率以外,其它的研究指标包括死亡率在内并无明显差异。 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无创正压通气仍可选择性应用于COPD病人,并且其 应用指证有日趋广泛之势。 1.1.2 心源性肺水肿:已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无创正压通气对心源性肺水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通过CPAP/PEEP增加功能残气量和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轻肺内分流,改善缺氧,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胸内正压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肺毛 细血管压力下降,减少肺泡间质液体渗出,利于肺间质水肿消退,因此从整体上减少 气管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 1.1.3 撤机:无创正压通气的另一个适应证是应用于撤机病人,也就是所谓的序贯机械通气。研究表明,对于2小时T管自主呼吸试验失败的病人,拔管后行无创正压通气 较继续行有创正压通气能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缩短 ICU住院天数,提高生存率。有学者建议利用“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至无创的 切换标准。对于气管切开病人,需将气切导管气囊完全排气,封闭气切导管口,然后 再行无创正压通气,如有需要可以更换较小口径的气切导管以减少气道阻力。 1.1.4 胸部创伤:胸部创伤特别是多发性肋骨骨折、反常呼吸伴低氧血症病人可以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来消除反常呼吸、缓解症状、改善缺氧。有研究表明可以缩短住院治疗 时间,平均ICU住院天数。需注意的是,与有创正压通气一样,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 胸部创伤病人时也有可能导致气胸的发生,因此使用过程中应加强临床监测。

无创呼吸机参数的设定

一、适应症: 1、严重通气不良 2、严重换气障碍 3、神经肌肉麻痹 4、心脏手术后 5、颅内压增高 6、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需呼吸支持时 7、窒息、心肺复苏9、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 二、禁忌症: 没有绝对禁忌症。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应用时应减少通气压力而增加频率。不能耐受、精神障碍不配合者。 三、呼吸机的基本类型及性能: 1、定容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就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而切换。 2、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就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值而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就是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续送气并不切换) 3、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为呼气就是通过时间参数(吸气时间)来确定。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定时、限压、恒流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能在气道阻力增加与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又具有由于压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伤的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

还可提供IMV(间歇指令通气)、CPAP(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等通气方式,就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四、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1、间歇正压呼吸(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2、呼气平台(plateau):也叫吸气末正压呼吸(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EIPPB),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5%,能减少VD/VT(死腔量/潮气量) 3、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4、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1/2~1/10 5、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expiratory retard):主要用于气道早期萎陷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等,应用时间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 摘要:目的对我院收住的10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 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随机抽取100例为观察组,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气道护理,同时给予一级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等。再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 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再随机抽取100例为对照组,给予 正常气道护理。结果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之后,观察组病人无气道堵塞、再次使 用呼吸机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气管切开非机械通 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可以降低再次使用呼吸机的概率,减少长期使 用呼吸机引起的并发症。 关键词: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呼吸湿化治疗仪;ICU 危重症病人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之一。然而,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 体的加温、 加湿及滤过功能被旷置,尤其是非机械通气病人,由于长期吸入低温干燥的 气体,使得气道内水分过度损失,分泌物黏稠性增加而不易排出。呼吸湿化治疗 仪作为一种新型的加温湿化呼吸气体装置,具有气道正压支持、灵活控制吸入气 体温湿度等优点,正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我科自2015年起将呼吸湿化治疗 仪应用于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效果良好。 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随 机抽取100例为观察组,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气道护理,同时给予一级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等。再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 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再随机抽取100例为对照组,给予正常气道护理。两组患者 在性别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所有病人均使用AIRVO2呼吸 湿化治疗仪及相关配件≥72h。 1.2护理方法 1.21呼吸湿化治疗仪工作原理:呼吸湿化治疗仪是一款集湿化器和风机系统 为一体的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器,此设备通过内置的能胜任长时间加温加湿的 机器,输送温度为37℃,绝对湿度为44mg/L的饱和气体,临床操作简单、快捷。并且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节输送气体的温湿度、流量及氧浓度。气体温度设置有31℃、34℃及37℃三档选项,湿度输出范围为32m g/L~44mg/L,氧浓度可设置在21%~100%,气体流量可达2L /min~60L/min。呼吸湿化治疗仪可以对吸入气体进行准确的加温加湿,即使输出流量为60L/min时病人也不会因高流量气体喷刷气道而感到 不适。而且此设备提供了专用的气管切开套管接头,在连续不断输出高流量气体 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持久的气道正压,防止肺泡塌陷,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呼 吸做功,改善氧合。 另外,可随时调控的吸入氧浓度及其监测系统,给病人提供了精准的吸氧浓度,全面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氧疗过程中出现的吸氧浓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无创呼吸机适应症和禁忌症

无创呼吸机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CoPD因合并感染而病情急剧恶化者。 2.支气管哮喘患者。 3.呼衰早期轻度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者。 4.CoPD患者的康复。 5.现场心肺复苏者。 6.各型肺水肿(如心衰,淹溺,有机磷农药中毒者) 7.任何原因导致的非阻塞性通气停止(如因猝死,触电,药物中枢病损)。8.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呼吸支持,麻醉术中,术后或并发症引起的暂时性呼吸困难。 9.心胸外科,腹部外科术后呼吸生理功能的维护。 10.急性呼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前。 11.ARDS。 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3.重叠综合征 14.胸壁及N-M疾患引起的呼衰。 15.高位硬膜外腔阻滞时的呼吸抑制。 16.重症肌无力。 禁忌症 NIPPV的绝对禁忌证为: 1.心跳呼吸停止。 2.误吸可能性高。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消化道大出血/穿孔、严重脑补疾病等) 4.大咯血 5.昏迷或全麻意识消失患者。 6.鼻出血,鼻窦炎,中耳炎患者,面部创伤/术后/畸形。 7.不合作。 NIPPV的相对禁忌证为: 1.气道分泌物多/排痰困难。 2.严重感染。 3.极度紧张 4.严重低氧血症(PaO2<45mmhg〕/严重酸中毒(Ph<7.20〕。

2 NIPPV 的基本工作程序 1.合适的工作/监护条件 2.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3. 病人的教育 4. 体位(头高30度以上) 5.选择和试配带合适的连接器 6.选择呼吸机 7.开动和连接呼吸机,参数的初 始化。 8. 逐渐增加辅助通气的压力和容 量(适应过程)。9.严密的监护。10.疗效判断 11. 防治并发症和不良反应12. 辅助治疗(湿化,排痰等) (Mehta S 和Hill NS AJRCCM ,2001) 10 试用和适应连接方法 ? 试用多种连接方法:鼻罩﹑面罩,鼻囊管或接口器等 ?吸氧状态下佩戴头带和连接器 ?调节好位置和松紧度(头带应均匀用力)?让患者(或家属)试验紧急拆除的方法(呼吸机管道暂不连接或使用很低的压力)

无创正压通气的基本操作步骤

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标准操作规程 1.合适的工作/监护条件 确保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在场、合适的监护条件和气管插管设备、复苏设备等。 2.患者的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1)COPD急性加重期(2)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有创通气拔管后用NIPPV进行序贯治疗(4)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6)免疫抑制患者(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严重肺感染合并呼吸衰竭(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禁忌症:(1)心跳呼吸停止(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低血压、心律失常等)(3)意识障碍或不合作(4)严重脑部疾病(5)痰液粘稠或有大量气道分泌物(6)面部创伤、手术或畸形(6)易误吸者 3.操作步骤 (1)指导病人有规律的放松呼吸,消除恐惧心理,使病人能够配合和适应,提高安全性和依从性。 (2)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高30度以上)。 (3)选择和试配带合适的连接器(鼻罩或鼻面罩)、给氧。 (4)将无创呼吸机和加湿器放置在牢固的平台,确认主机后方的进风口未被堵塞;将电源线与主机电源插座相连,接通电源,通电后,前面板的电源指示灯亮,呼吸机液晶屏将有显示;将通气管路两端分别与呼吸机出气孔和面罩接口连接,将压力采样管与呼吸机的压力采样管接口相连。 (5)取出加湿器,加纯净水或蒸馏水至注水标示线,盖好上盖后,将加湿器与治疗仪连接。 (6)通气管路连接好后,医护人员或患者本人扶持面罩或鼻罩,开动呼吸机,开始用低的压力,用自主触发(有后备频率)的ST模,吸气压4~8cmH2O开始,呼气压4cmH2O开始,逐渐增加辅助通气的压力和潮气量(适应过程)。 (7)严密的监护(观察漏气、咳痰等) (8)疗效判断 综合临床和动脉血气的指标,有效者临床上表现为气促改善、辅助呼吸肌肉动用减轻和反常呼吸消失、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增加,心率减慢等,PaO2升高及(或)PaCO2下降。

呼吸机的适应症、禁忌症、临床应用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机械通气的目的 (一)机械通气的生理目的 1. 支持或维护肺部的气体交换: ①维持正常肺泡通气,使PaCO2和pH 保持在正常范围。 例外: 如降低颅内压可进行过度通气疗法。 急性或慢性呼衰时,可允许 PaCO2升高(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②维持正常动脉血氧合,使 PaO2、SaO2和 CaO2保持在能接受的 范围,SaO2> 90 %,PaO2> 60 mm Hg。 2. 增加肺容量: ①在吸气末使肺部扩张:每次呼吸后使肺部得到充分的扩张,以 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并改善氧合和肺部顺应性。 ②增加功能残气量(FRC): ARDS 时使用 PEEP 维持和达到 FRC 的增加。 3. 减少呼吸功: 气道阻力增加或肺顺应性降低、呼吸功增加时,机械通气可减轻呼吸功和呼吸肌群的负荷。 (二)机械通气的临床目的 1. 纠正低氧血症。 2. 治疗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纠正危及生命的急性酸血症, *但不必要恢复 PaCO2至正常范围。 3. 缓解呼吸窘迫,当原发疾病缓解和改善时,逆转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4. 纠正呼吸肌群的疲劳。 5. 手术麻醉过程中,ICU 的某些操作和疾病的过程中,为安全使用 镇静剂和/或神经肌肉阻断剂。 6. 降低全身或心肌的氧耗量: *如心原性休克时,当呼吸肌群或其它肌群的活动,损害了全身氧释放并使心脏的负荷增加,应用机械通气可降低全身和心肌的氧耗量。 7. 降低颅内压,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急性闭合性颅外伤,可使用机

械通气进行过度通气来降低已升高的颅内压。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证 (一)预防性通气治疗 预防性通气治疗能减少呼吸功和氧耗量,从而减轻心肺功能负荷。指征: 1. 发生呼吸衰竭高度危险性的患者 ①长时间休克; ②严重的颅外伤; ③严重的 COPD 患者腹部手术后; ④术后严重的败血症; ⑤重大创伤后发生严重衰竭的患者。 2. 减轻心血管系统负荷 ①心脏术后; ②心脏功能降低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进行大手术后 (二)治疗性通气治疗 *出现呼吸衰竭表现,如呼吸困难、呼吸浅速、紫绀、咳痰无力、呼吸将停止或已停止、意识障碍、循环功能不全时; *不能维持有效的自主呼吸, *近期内也不能恢复有效自主呼吸, *呼吸功能已受严重影响,可应用机械通气。 1. 呼吸道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 ① COPD 急性恶化所致呼吸衰竭,有缺氧和 CO2潴留症状,紫绀、烦燥不安、神志恍惚和嗜睡等。 *但这类患者常能耐受缺氧和 CO2潴留,一般先保守治疗,如控制感染,改善通气。不急于机械通气治疗。 *如保守治疗无效,呼衰加重,pH < 7.2~7.25;呼吸频率 > 30-40 次/分,PaCO2上升快,PaO2< 45 mm Hg,出现呼吸抑制、严重神志障碍时可应用机械通气(无创通气或常规机械通气)。 ②继发于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中毒等之后出现的 ARDS。 呼吸衰竭早期表现为低氧血症。如 FiO2为 0.6 时,PaO2< 60 mm Hg,可考虑机械通气治疗。 ③严重胸部外伤后合并呼吸衰竭,肺部手术后出现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