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整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整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整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整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文

言文整理归纳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整理归纳

《陈涉世家》知识归纳练习

注音

夏(jiǎ)辍(chuò)垄(lǒng)怅恨(chàng)鸿鹄(hóng hú)闾(lǘ)

当行(dāng háng)戍(shù)渔阳屯(tún)度(duó)以数谏(shuò jiàn)上使外将兵(jiàng)行卜(bǔ)

帛(bó)陈胜王(wàng)罾(zēng)

鱼腹(fù)间令(jiàn)祠(cí)篝火(gōu)忿(fèn)恚(huì)笞(ch ī)毋(wú)藉第令(jiè)宁有种乎(nìng)袒(tǎn)为坛而盟(wéi)蕲(qí)铚(zhì)酂(cuó)

柘(zhè)谯(qiáo)身被(pī)会(huì)六七百乘(shèng)骑(jì)

稷(jì)长(zhǎng)吏以应(yìng)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谪”通“谪”)意思是“被强迫流放到边远地区”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意思是“倡导”

(3)固以怪之。(“以”通“已”)意思是“已经”

(4)将军被坚执锐。(“被”通“披”)意思是“穿”

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1.【等死】古义:一样,同样。今义:等候,等待。

2.【卒中往往语】古义:处处,到处。今义:常常,经常。

3.【楚人怜之】古义:爱怜,爱戴。今义:怜惜,怜悯。

4.【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5.【借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借给

6.【今亡亦死】古义:逃跑,逃走。今义:死亡。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暗地里。今义:间隙。8.【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古义:果真。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

9.【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遇到。今义:集会,聚会,见面等。

10【会计】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11【篝火】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鬼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1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者,也许。

13 【三老】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今义:三位老人。【豪杰】古义:这里指当地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尝与人佣耕】古义:曾经今义:品尝事物的味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古义:怎么,哪里。今义:安全,平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古义:编次今义:次序;品质差等

【度已失期】古义:估计今义:限度,分寸

3、词类活用

(1)、陈胜王(“王”,名作动,“为王、称王”)

(2)、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名作动,“用网捕”)

(3)、皆指目陈胜(“目”,名作动,“以目示意”)

(4)、夜篝火(“篝”,笼,名作动,“用笼罩着”)

(5)、忿恚尉(“忿恚”,使动,“使……恼怒”)

4、一词多义:

会会天大雨:适逢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将项燕为楚将:将领

上使外将兵:率领

次皆次当行:编次

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临时驻地)

书乃丹书帛:写

得鱼腹中书:字条

乃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应佣者笑而应曰:答应

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故广故数言欲王:故意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令乃令符离人葛婴:派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数以数谏故:屡次

卒数万人:几

道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为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向、充当

为坛而盟:筑

项燕为楚将:是

士卒多为佣者:替、给

5、解释下列各句并补充省略的成分。

①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②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长期以来苦(于)秦(的统治)

③吾闻二世少子也—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⑤借第令勿斩—即使仅使(自己)免于斩刑6、判断句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

吾闻二世少子也.译为“……

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项燕为.楚将

7、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5、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唐雎不辱使命》

语音(1)唐睢不rǔ ____使命(2)秦王f ú ___然怒

(3)免冠徒xiǎn ____(4)以头qiāng ____地

(5)休jìn ____降于天(6)天下g ǎo ___素

(7)秦王色nǎo ____ (8)huì____星袭月

(9)好收吾骨zhāng ___江边(10)天上宫què ____ (11)三年jī ____旅客(12)低qǐ ____户

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黑色)

3.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4.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值”,只,仅仅)

5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6.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愉快)

一词多义

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把)

徒: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

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夫: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怒: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发怒)

2.怀怒未发(愤怒,名词)使: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使”:派遣;后“使”:出使)

而:1.挺剑而起(表承接,不翻译)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3.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表顺承)之: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2.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5.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的)

者:1.以君为长者(……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然:1.虽然(这样)

2.秦王怫然怒(...的样子)虽:1.虽千里不敢易也(假设连词,即使)

2.虽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即使)

于:1.受地于先王(从)

2.仓鹰击于殿上(到)

3.请广于君(给)

与:1.轻寡人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2.与臣而将四矣(加)

古今异义

1.非若是也(古:这样,如此。今:经常用作判断词)

2.岂直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

3.休祲降于天(古:吉祥。今:经常用作休息)

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交换。今:容易,简单)

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即使这样。今:表转折关联词,与“但是”合用)6徒以有先生也(古:只。今:徒弟) 7.秦王色挠(古:屈服。今:轻轻地抓)

8长跪而谢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古:道歉。今:感谢或凋落)9.以头抢地耳(古:撞。今:抢夺)10.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于是。今:因为)

1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给予。今:增加)

词类活用

1.灭韩亡魏——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

动用法,使韩国和魏国灭亡,灭稍微

牵强点,但亡是可以的。判断使动主

要是看这个词是后面的宾语还是前面

的主语的性质,这里是魏亡而非秦

亡,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

2.请广于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

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

3.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

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

4.虽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为

数量词活用为名词,千里的土地,但

现在我们不这样翻译,其实也理解得

通顺

5.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因为主语是

天子,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

动,使百万人尸体倒下,使血流千

里。伏,使动用法,使……伏流,使动用法,使……流

6.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

戴丧服

7.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

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

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8.与臣而将四矣--数词活用做动词,

成为四人

特殊句式翻译句子

1.非若是也——判断句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判断句

3.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

4.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

5.请广于君——状语后置

6.仓鹰击于殿上--状语后置

重点词语解释

1、辱使命: 辱没、辜负

2、易安陵:交换

3、其许寡人: 答应

4、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5、甚善:好

6、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这样

7、弗敢易:不;交换 8、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

9、故不错意也:所以;错通“措” 10、请广于君:扩充

11、逆寡人者:违背

12、轻寡人与:轻视

13、非若是也:像;这样

14、虽千里不敢易:即使

15、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

16、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1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听说 18、布衣:平民

19、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

20、以头抢地耳:撞;罢了

21、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

22、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23、仓鹰:通“苍”

24、休祲:吉凶的征兆

25、若士必怒:如果

26、缟素:穿丧服

27、色挠:变了脸色;挠,

28、屈服:谢之道歉

29、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30、徒以有先生也:只是

理解性默写

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重点语句翻译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3、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道:“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唐雎回答道:“我还没有听说过啊。”秦王说道:“天子发怒,可以使尸体倒下上百万具,鲜血流满上千里的地方。”

4、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说道:“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的情形吗?”秦王说道:“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

5、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

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

7、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8、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9、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10、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

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1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1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隆中对

古今异义

【将军宜枉驾顾之】古义:拜访今义:照顾

【凡三往】古义:总共今义:平凡

【孤不度德量力】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立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古义:大概今义:危险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义:一天天今义:太阳

【遂用猖獗】古义:因此今义:使用【遂用猖獗】古义:失败今义:凶狠而放肆

【抑亦人谋也】古义:而且今义:压抑【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可以把今义:表示许可

【此人可就见】古义:接近,趋向今义:就是。

通假字

陇:通“垄”

夫:通“甫”

已:通“以”

信:通“伸”,伸张

词类活用【时先主屯新野】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箪食壶浆】箪、壶: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竹篮盛,用壶装。

【西和诸戎】名词作状语,向西

【南抚夷越】名词作状语,向南

【内修政理】名词作状语,向内

【外结好孙权】名词作状语,向外

【思贤如渴】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亮躬耕亩陇】名词作状语,亲自

【信义着于四海】名词作动词,讲信用【先主器之】名词作动词,器重

一词多义

信:【谓为信然】:确实

【信义着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因:【因屏人曰】:于是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遂:【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然操遂能克绍】:终于、最终

【遂用猖蹶】:最终

诚:【此诚不可与争锋】: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

【诚如是】:如果

已:【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

【已历三世】:已经。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已经。谓:【谓为信然】:说

【谓先主曰】:对……说

【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然:【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然而,但是

用:【遂用猖蹶】: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

【此用武之国】:运用

以:【以弱为强者】:凭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用

【以迎将军者乎】:来

为:【好为《梁父吟》】:唱

【谓为信然】:是

【以弱为强者】:成为

【贤能为之用】:被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作为之:【时人莫之许也】:代词,代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先主器之】:代词,代徐庶

【此用武之地】:结构助词,的

【孤之有孔明】: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身:【身长八尺】:身体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亲自

好:【好为《梁父吟》】:喜好

【外结好孙权】:友好

于:【欲信大义于天下】:为

【比于管仲】:跟.....

【至于今日】:到

【曹操比于袁绍】:跟.....

【于秦川】:打出。

将:【则命一上将】:将军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带领

而:【而智术浅短】:表转折,但是【则名微而众寡】:表并列

出师表

古今异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秋┃时┃指四季中的秋季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指商店开始营业

引喻失义┃义┃适宜,恰当┃正义,意义

陟罚臧否┃否┃功过好坏┃表示否定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的原因(表原因)或表方式方法┃表示因果关系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现指品质低劣

猥自枉屈┃猥┃辱,有降低身份之意┃卑鄙下流

庶竭驽钝┃庶┃希望,期望┃众多晓畅军事┃晓畅┃精通,熟练┃通顺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息遗憾┃十分憎恨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感激┃感动振奋┃意指激动感谢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私┃偏袒和私心┃照顾私情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普通的百姓┃用布做的衣服

先帝知臣谨慎┃谨慎┃严谨而慎重┃小心慎重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涕┃哭泣┃鼻涕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效果

不效则治臣之罪┃效┃实现┃效果

不宜异同┃异同┃不同┃1不同;不一致。 2 引申为反对。 3 反对意见;异议。

当奖率三军┃奖┃激励┃奖励,奖品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速度快

后值倾覆┃倾覆┃失败┃倒塌

一词多义

1、中

而中道崩殂(半,形容词)

宫中府中(内,里,中间,方位名词。下文“愚以为宫中之事”中的“中”同此)

2、道

而中道崩殂(路,途,名词)

以咨诹善道(道理,名词)

3、分

今天下三分(分开,动词)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名分,职分,名词。读fen)

4、然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而,可是,转折连词)

然后施行(这样,指示代词)

5、遗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动词。下文“深追先帝遗诏”中“遗”同)

以遗陛下(给予,动词)

6、有

若有作奸犯科(有,与“无”相对,动词。下文“有所广益”中“有”同此)而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用来连接整数与零数,数词)

7、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动词)

每与臣论此事(谈论,议论,动词)

8、明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形容词)

以伤先帝之明(英明,圣明,形容词)

9、行

然后施行(做,执行,动词)

性行淑均(品德,品行,名次)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这里指军队,名词)

11、能

必能裨补阙漏(能够,助动词。下文“必能使行阵和睦”中“能”同此)先帝称之为能(能干,有才能,动词)

12、所

有所广益(……的动词,特殊的指示代词。下文“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臣所以报先帝”中“所”均为特殊的指示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可以从上下文来体会)

优劣得所(地方,处所,名词)

13、当

咨臣以当世之事(正在……的时候,介词。下文“今当远离”中“当”同此)当奖率三军(应当,应该,助动词)

14、任

受任于败军之际(任用,委任,动词)

则攸之、祎、允之任(责任,职责,名词)

15、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副词)

临表涕零(面对。动词)

16、效

恐托付不效(奏效,有效果,动词。下文“不效则治臣之罪”中“效”同此)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果,名词)

17、言

进尽忠言(话,言论,名词。下文“若无兴德之言”、“察纳雅言”中“言”同此)

不知所言(说,动词)

18、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

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以为。)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因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为)

19、为

俱为一体(是)

众议举宠为督(担任)

20、臣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臣子)

先帝知臣谨慎(自称,我)

词类活用

1.亲贤臣,远小人。

亲、远:形容词做动词。

亲,亲近。远,疏远。

2.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形容词做动词,保全。

3.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做名词,奸邪的事。忠善:形容词做名词,忠善之事。

4.此皆良实。

良实:形容词做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5.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做名词,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6.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做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7.陟罚臧否。

臧否:形容词做动词,评价人物好坏。

8.以光先帝遗德。

光:名词作动词,显现

9.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毛:名词作动词,长草(暗指荒凉)

10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1北定中原。

北: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北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没有明确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1、此皆良实这

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译文: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也”,判断句标志: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3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间啊。

倒装句

4 、不求闻达于诸侯

“于诸侯”为介宾短语做状语,状语后置,这句意思是“不希求因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陈述句:于诸侯不求闻达

5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于草庐之中”为介宾短语后置,这句意思是“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陈述句:于草庐之中三顾臣

6 、受任于败军之际

“于败军之际”是时间状语后置,意思是“在军事失败的时候接到任务”

陈述句:于败军之际受任

7 、奉命于危难之间

“于危难之间”是时间状语后置,意思是“在情况紧急时受到委任”

陈述句:于危难之间奉命

【省略句】

省略主语: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省略主语“陛下”。

译文: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省略主语“臣”。

译文:后来遇到严重挫折,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

《词五首》理解性默写

《望江南》

写出女子等待丈夫时十分失望、极其痛苦的心情的句子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秋思》

1、写边塞萧瑟荒凉景象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从听觉角度渲染凄凉悲壮气氛的句子是:四面边声连角起。

3、从视觉角度透露紧张局势的句子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表达边防将士既怀念家乡,又有崇高的责任感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表现边塞将士坚持抗敌的英雄气慨和浓烈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范仲淹的《渔家傲》抒发词人久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

1.写出猎的壮阔场景的句子是: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表现作者出猎时意气风发,洋溢英雄豪气的句子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3.表现作者豪情满怀,无所畏惧的句子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4.表现作者希望朝廷委以重任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表现作者为保卫边疆杀敌立功的决心和非凡气慨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

1.揭示作者悲苦的原因的句子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把抽象的愁具体化,显得新鲜奇特的名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表现将士高昂的战斗情绪和雄壮的军容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抒写作者理想追求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表现作者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

5、整首词中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似的两句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九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课本古诗词合集

《鱼我所欲也》 先秦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唐雎不辱使命》 西汉刘向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阅读训练

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 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 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 2.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 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 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 3.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局是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 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 )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4.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 ) A.曾不若孀妻弱子: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虽我之死:虽然我死了。 C.天陇断焉: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D.惧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5.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 6.说明愚公和智叟辩论胜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 7.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未选部分的句子填写) 8.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 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愚公移山》是一篇故事,选自《》。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汝心之固.( ) (2)何苦 ..而不平?(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2)曾不若孀妻弱子。 5.因为愚公的年龄将近九十,因此智叟用“”(用原文回答)作为理由阻止愚公移山,他的话句句含有语气。但愚公先斥智叟的“固不可彻”,后智叟的理由,他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其理由是,结果愚公取得了辩论的 胜利,文中的“”一句就证明了这一点。 6.这段文字是全文的核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智叟从 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全段说明了智叟不智,愚公不愚。 7.《愚公移山》积极意义是 (二)捕蛇者说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10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夹(jiā)岸①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yīng)嘤成韵。蝉(chán)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横柯(kē)上蔽,在昼(zh?u)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xiàn)日。 译文: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着,声音不断绝。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 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略 微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 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 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 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 即使有千里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与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称它为千里马。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 (把它当作普通的马)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 气不足,才能和美德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 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能使它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 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 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知道(认识)千里马吧!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jiǎ)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 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 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a)曳(ya)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 肤皲(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jìng)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 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h?)。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ì,提供伙食),无鲜肥滋味之 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xiù),烨(ya)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 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我小时候就喜欢读书。因为家里贫寒,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 家去借,自己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砚台里的水 结成很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我也不敢懈怠,不放松读书。抄写完毕,跑 着赶快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 各种各样的书。到了成年,更加羡慕圣贤所讲的道理。又忧虑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有 名望的人可以与自己交流,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 教。那位前辈德高望重,学生徒弟挤满他的屋子,他不曾稍微缓和言辞和脸色。我站在 旁边陪侍,提出疑难,探究义理,弯腰侧耳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表情更加恭敬, 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再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 但最终获得许多学识。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经常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冬刮着猛烈的 风,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服 侍的人端来热水浇洗,用被裹盖,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 没有新鲜肥美滋味的享受。在一起住宿的书生都身穿绮罗锦绣的衣服,头戴用红缨宝石 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的佩环,左边佩带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耀眼的样子像 神仙;而我穿着破旧的衣服夹在他们中间,没有一点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 的事,就不觉得自己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 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 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 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lè)。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hù),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 (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人身上佩带 的玉佩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我)心里感到很高兴。(于是)砍倒竹 子开辟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潭用整块石头 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头(有些部分)翻卷上来露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不同 的形状。(岸上)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 荡。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 (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 往往,轻快迅速,好像在同游人逗玩。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 段看不见。溪流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也不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坐在潭边,四面竹林树木环绕合抱着,寂静冷清没有旁人,(哪有生悲哀的气氛,让人)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不 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开了。 同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做随从跟着来的人,(有)两个姓崔 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诗句赏析 一、中考试题回顾 1.2012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②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2.2013年《天净沙·秋思》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3.2014年《己亥杂诗》 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4.2015年《望岳》《春望》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5.2016年《蒹葭》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二、诗歌运用的手段 1、词语:(1)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 (2)名词(意象)、数词和副词。 (3)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4)表颜色的词:增强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借代、互文等。 3、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烘托、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虚(想象、联想)实结合等。 4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三、赏析难点突破 (一)河北中考古代诗词鉴赏篇目(26首) 1.《关雎》 2.《观沧海》 3.《饮酒》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次北固山下》 6.《使至塞上》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行路难》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1.《观刈麦》12.《钱塘湖春行》13.《雁门太守行》14.《赤壁》15.《泊秦淮》16.《夜雨寄北》17.《无题》18.《相见欢》19.《渔家傲》20.《浣溪沙》21.《登飞来峰》22.《江城子》23.《游山西村》24.《破阵子》25.《过零丁洋》26.《山坡羊》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整理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整理归纳 《陈涉世家》知识归纳练习 注音 夏(jiǎ)辍(chu?)垄(lǒng)怅恨(chàng)鸿鹄(h?ng hú)闾(lǘ)当行(dāng háng)戍(sh ù)渔阳屯(tún)度(du?)以数谏(shu? jiàn)上使外将兵(jiàng)行卜(bǔ)帛(b?)陈胜王(wàng)罾(zēng)鱼腹(fù)间令(jiàn)祠(cí)篝火(gōu)忿(fan)恚(huì)笞(chī)毋(wú)藉第令(jia)宁有种乎(nìng)袒(t ǎn)为坛而盟(w?i)蕲(qí)铚(zhì)酂(cu?) 柘(zha)谯(qiáo)身被(pī)会(huì)六七百乘(shang)骑(jì)稷(jì)长(zhǎng)吏以应(yìng) 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谪”通“谪”)意思是“被强迫流放到边远地区”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意思是“倡导” (3)固以怪之。(“以”通“已”)意思是“已经”(4)将军被坚执锐。(“被”通“披”)意思是“穿”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1.【等死】古义:一样,同样。今义:等候,等待。 2.【卒中往往语】古义:处处,到处。今义:常常,经常。 3.【楚人怜之】古义:爱怜,爱戴。今义:怜惜,怜悯。 4.【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5.【借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借给 6.【今亡亦死】古义:逃跑,逃走。今义:死亡。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暗地里。今义:间隙。 8.【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古义:果真。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 9.【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遇到。今义:集会,聚会,见面等。 10【会计】古义: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11【篝火】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鬼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1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者,也许。 13 【三老】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今义:三位老人。【豪杰】古义:这里指当地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尝与人佣耕】古义:曾经今义:品尝事物的味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古义:怎么,哪里。今义:安全,平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古义:编次今义:次序;品质差等 【度已失期】古义:估计今义:限度,分寸 3、词类活用 (1)、陈胜王(“王”,名作动,“为王、称王”)(2)、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名作动,“用网捕”) (3)、皆指目陈胜(“目”,名作动,“以目示意”)(4)、夜篝火(“篝”,笼,名作动,“用笼罩着”)(5)、忿恚尉(“忿恚”,使动,“使……恼怒”) 4、一词多义: 会会天大雨:适逢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将项燕为楚将:将领 上使外将兵:率领 次皆次当行:编次 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临时驻地) 书乃丹书帛:写 得鱼腹中书:字条 乃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应佣者笑而应曰:答应 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故广故数言欲王:故意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令乃令符离人葛婴:派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数以数谏故:屡次 卒数万人:几 道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 为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向、充当 为坛而盟:筑 项燕为楚将:是 士卒多为佣者:替、给 5、解释下列各句并补充省略的成分。 ①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②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长期以来苦(于)秦(的统治) ③吾闻二世少子也—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全 《观沧海》 年代: 魏晋作者: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泊秦淮》 年代: 唐作者: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年代: 宋作者: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春望》 年代: 唐作者: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归园田居其三》 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渡荆门送别》 年代: 唐作者: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送友人》 年代: 唐作者: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年代: 宋作者: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观刈麦》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全)

10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考试常见题型。 2.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分析考试说明 在诵读古诗词基础上,对古诗词有赏析能力,主要考查分析古诗词的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哲理、思想内容等,品味古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近三年试卷出现的试题 古诗赏析题: 2014年(4分):《春望》(1)“深”字的妙处。(2)对尾联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015年(4分,结合综合性学习考查)《行路难》(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妙处。(2)作者的感情。 2016年(4分)《望岳》(1)展开想象,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所展现的景象。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明确:“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2分) 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意近即可)(2分 (1)诗人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意近即可得2分)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写细望泰山。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一、题型归纳 1.寻找意象题。 2.描绘画面题。 3.赏析字句题。 4.体会情感题。 5.表达技巧题。 二、解题方法与规范 1.寻找意象题 第一步:找名词,意象以名词形式出现。 第二步:名词应体现作者思想感情。 典型考题 (寻找意象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3分) 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春雨(小雨)、春草(小草) 2.描绘画面题 答题要点: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与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 格式:抓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优美表达 典型考题 (描绘画面类) 请描绘出诗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展现的景象?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 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 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 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 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约己爱民④悉仰于官 2.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3.下列“以”的用法不同与其他三项的是。3分()(2分) A.不以臣卑鄙 B.以其境过清 C.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D.以中有足乐者 4.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5.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6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 何现实意义?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 A文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及课内外古诗词

墨子《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 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完整)2019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 1.岳阳楼记宋·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醉翁亭记宋·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语文版语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

《论语》十则 (一)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二)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三)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遵行的准则吗??孔子说:?是?恕?吧!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四)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五)孔子说:?富裕和做官是人们追求的,可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的,就不应该占有。 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该抛弃仁义之道。?(六)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孔子说:?先行动,有关行动的话以后再发表?(七)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德,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相反。? (八)孔子说:?富裕如果能够追求得到,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追求得到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 (九)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有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十)(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夫子叹了口气说:?我欣赏曾点说的啊! 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能屈辱于低贱人的手中,和其他马一块死在马厩里,不被人称作千里马。 千里马,有时一顿能吃一石谷子,喂马的人却不知道是千里马而去喂它。这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无法显示出来,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喂饱它而使它的才能施展出来,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还拿着鞭子对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 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掉鱼,而得到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再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得到正义。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然而我追求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得到生命的事情;死亡是我厌恶的事情,然而我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为厉害的,所以,(即使)有祸患(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保存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而保全生命)的手段什么不可以使用呢?(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所以,(人们)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篮饭,一碗汤,得到它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会死亡。然而,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踹过去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一下是否合于礼仪就打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接受这些俸禄)是为了美丽的宫室、妻妾的侍奉,那些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念我的恩德吗?从前即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美丽的宫室而接受了?从前即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即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那些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念我的恩德而打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秋水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畅通无阻的水流都是这样大,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在这个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他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神方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这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有认为孔子学识少、伯夷的道义不值得看重的人,开始我不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渺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课外文言文专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文言文专题 第一类:美德佳行 汉蒋琬为大司马,东曹掾犍①为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吐不应答。或谓琬曰:“公与戏语而不应,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诚不直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选自《资治通鉴?魏纪》) 【注释】①东曹掾犍:与“大司马”“督农”都是汉官职名。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素性简略/素不相识 B.區不应答/学而眩习之 C.诚不及前人/及鲁肃过寻阳 D.主者请推治敏/推三阻四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 3.选文主要表现蒋琬怎样的个性特点? 第二类教育劝勉 吕元膺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①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矗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己窥之,而棋侣不悟。翌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孵②之。如是十年连,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③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丁用晦《芝田录》) 【注释】①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②飓:送的路费或财物。③俾:彳吏O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吕请棋处士他适/适可而止 B.因私易一子以自胜/臣之妻私臣 C.如是十年进/以身进国 D.易一着棋子/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于知闻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内重点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课内重点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陈涉世家》 一、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几方面梳理本课实词:(一)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贬谪 2、【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3、【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二)一词多义 1、次: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2、会: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3、将: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4、书:乃丹书帛曰(动词,写) 得鱼腹中书(名词丝绸条) 5、数: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卒数万人(几) 6、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乃可以放在虚词里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三)古今异义词 1、【等.死】古义:同样今义:等着 2、【卒中往往 ..语】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3、【楚人怜.之】古义:爱怜今义:怜悯 4、【夜篝.火】古义:用竹笼罩着今义:泛指火堆 5、【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6、【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 ..事】 古义:集会,议论 今义: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 7、【今亡.亦死】古义:逃走今义:死 8、【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私下 今义: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 (四)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尉果笞.广】用鞭、杖或竹板打

3、【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4、【皆指目.陈胜】名词用作动词,指指点点 5、【夜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 6、【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死.国可乎】为……而死 9、【乃丹.书】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10、【法.皆斩】名词作状语,按法律。 11、【固以怪.之矣】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2、【忿恚 ..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二、文言虚词 1、之: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 怅恨久之 (语气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二世杀之(代词,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结构助词,的) 2、为:为屯长(当) 为天下唱(替) 士卒多为用者(成为) 为坛而盟(修筑) 3、以:扶苏以数谏故(因为) 或以为死(认为) 诚以吾众诈自称(把) 以激怒其众(来)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2、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 (二)【判断句】 1、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译为……是……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译为……应当是…… 三、朗读节奏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唐雎不辱使命》 一、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几方面梳理本课实词:(一)通假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