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重点知识及参考资料

2018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重点知识及参考资料

2018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重点知识及参考资料
2018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重点知识及参考资料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

重点知识

(2018年)

肖岚朗月(编)

二零一八年二月十一日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重点知识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

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④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

⑤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的概念

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育的产生

①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②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

③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④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⑤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②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③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7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的条件表现

①经济上,由于铁质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②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③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8.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①教育的非独立性;②教育的原始性;③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性。

9.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轻视生产经验的传授;

②学校教育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是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③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10.现代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②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③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世纪中叶以后的教育特点:(重点背诵)

①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益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

②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性改变;

③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生产性、政治性和文化性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④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

⑤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阶级性教育向终身化教育转变。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著作

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朱熹——《四书集注》韩愈——《师说》

②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

英国哲学家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定下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③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

④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倡导通过科学意义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和构建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

儿童中心主义——杜威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

⑤教育学的分化和拓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

3.新中国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①学习苏联的教育学(1949-1957)(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学》)②教育学中国化(1958-1965)

③教育学语录化(1966-1976)④教育学的逐步发展(1977至今)

4 教育学科的特点:

①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②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③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

④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⑤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5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不断扩大;

②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③教育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

④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日益密切;

6.教育学的价值(重点背诵)

①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②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的解释教育问题;

③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其中教育学的“中介”作用体现在:

(1)通过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的领悟教育的真谛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作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通过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高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促进教育工作者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5)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思想基础;

(6)通过传播教育理念,改善全社会的教育舆论环境和教育观念,从而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7.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

①把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

②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

③把专业理论和交流讨论结合起来;

④把专业阅读和背景写作结合起来。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关系

1.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2.教育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3.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4.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

①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②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

④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学校课程与内容;

⑤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5.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在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②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③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6.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④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7.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②.教育通过选拨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③.教育通过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制度。

8.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①重传统和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

②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

(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9.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10.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②人口数量制约教育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③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④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11.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①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1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①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是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

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3.认识教育独立性,有什么意义

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促使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是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的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趣考察,更不能简单的照搬解决政治经济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第一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品格;第二教育要对社会有批判性;第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1.人的发展的内涵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的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

①内发论。

主要观点:内发论者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孟子(性善论)、卢梭(自然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威尔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论、同卵双生子爬梯试验)(记忆口诀:内服威力大,格柏爱做梦)

②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主要观点: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外在的力量决定的。

代表人物: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行为主义)

华生经典语录: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从领袖到小偷。(记忆口诀:外出寻找落花生)

③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论。

主要观点:根据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学说,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这里,矛盾是一对对立统一关系范畴,二者共同起作用。人在本质上是一系列矛盾的存在,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对立统一。人自身所具有的矛盾的规定性,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

3.遗传决定论

主要观点: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被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因素的自然展开。

代表人物:创始人:高尔登。美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董仲舒——性三品4.环境决定论

主要观点:环境决定论(养育论)认为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其决定的作用

代表人物:洛克的“教育万能论”华生“环境决定论”

5.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在时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③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原因之一④遗传素质本事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6.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②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高度的组织性。③学校教育是一致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④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学校教育可以抓住学生教育的最佳时期

7.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②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

8.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②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

9.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互补性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社会对所要早就得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即教育目的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2.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基本区别——人是有意识和有目的

3.教育的价值——主体需要和课题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

①个人本位论

主要观点:主张教育的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该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否定制度的权威否定社会对人的束缚,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必须反对和拒斥现实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干扰。代表人物:卢梭伯克马斯洛(人本主义者)

②.人格本位论(偏向个人本位论)

主要观点:注重受教育者完整的人格陶冶,突出人的价值的同时。更多的关注社会的需要。

代表人物: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日本教育学家小原国芳“全人教育”

③文化本位论

主要观点:强调教育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是围绕文化进行的,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斯普朗格

④生活本位论

主要观点:教育要为当下生活服务或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代表人物:斯宾塞“完美生活”杜威“教育即生活”

⑤伦理本位论(偏向社会本位论)

主要观点:是介于个人和社会本位论的发展观点.代表人物:康德赫尔巴特

⑥社会本位论

主要观点:主张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价值取向。代表人物:柏拉图(完美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军人、劳动者组成)、涂尔干(教育是一个社会事物,学校社会的缩影)、凯兴斯泰纳(国家主义倾向)

4.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直接指向个体的发展,但个体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

②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是同一的,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表现出来

③人既需要社会化,又需要个性化。既必然社会化,又必然个性化

5.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③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④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⑤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涵

①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②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③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7.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

①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②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

③对教育认识的深化。

8.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齐根本区别在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教育目的迥然不同。素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应试教育立足于“选拨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选拨性教育。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等。

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3.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个阶段所受教育的总和。是个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体。从纵向上来说,终身教育部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是涵盖人的一生在内的;从横向来说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式教育。

补充:终身教育的特点:民主性、形式多样性、连贯性、自主性

4.欧美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

西欧双轨制

西欧双轨制以英国双轨制典型为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这种学制是古代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果。一轨为非群众性的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校多从古代学校发展而来,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习可升到大学以上。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

(概述: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普及。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特权阶层的削弱,较高的学术性一轨已逐渐向劳动人民子女开放,但普通劳动者子女入学的仍然不多,原因在于这类学校学费昂

贵,非劳动人民子女所能承受。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因免费或接受资助而得以入学。但这种学制的学术性一轨的学术水平较高,像牛津、剑桥大学等就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

代表以英国的双轨制典型为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

美国单轨制

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结构,形成于19世纪后半期。具体为自下而上的结构: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轨”为一个年级的班数。

前苏联型学制(Y兴学制)

5.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蔡元培)——壬戌学制

6.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

7.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8.影响学制的因素和当代学者发展的特征

影响因素: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③人的身心发展规律;④民族文化。

发展特征:①重视学前教育,主张早期智力开发;②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④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⑤接受终身教育,发展继续教育。

9.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教育的机会;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为国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具体内容:(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2)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6)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发的终身教育体系;(7)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促进各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8)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9)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10)深化办学体制改革;(11)推进政校分开,官办分离。

10.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

①社会加速发展;②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③人口的急剧增长;④闲暇时间增多。

11.终身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

从教育过程、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机构、施教人员、教育内容及方法上加以区分

12.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共同主张和不同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共同主张

①教育的延续性和终身性;②教育内容的广泛性;③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和社会性;④教育目的双重性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不同点。

①目标指向不同;②战略选择不同;③实际重点不同。

第六章教育全体

1.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

2.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

3.教师的社会角色

①父母的替代者;②知识的传授者;③学生的楷模;

④集体的领导;⑤“法官与裁判”;⑥学生的培养和知己。

4.教师的教学角色

①学习的促进者;②学生的交流着和合作者;③终身学习者;

④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⑤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5.教师的专业才能素养(包括教学技能、教学能力、教研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技能和本领,教师的专业才能使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表现,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7.波斯纳——经验+反思=教师成长

8.教师个体65% 以上的专业技能都是在任职以后的实践环境中形成的

9.师生关系

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为完成共同认为进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

10.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①民主平等;②尊师爱生;③教学相长。

11.师生关系的典型模式

①专制型;②民主型;③放任型。

12.学生本质属性

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

①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②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③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④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13.学生的社会性地位

(1)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题精神的体现

①儿童利益最佳原则;②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③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④无歧视原则。

(2)儿童的权利①生存的权利②受教育的权利;③受尊重的权利;④安全的权利。

14.教师的职业发的阶段

①非职业化阶段;②职业化阶段;

③专门化阶段;④专业化阶段。

15.师范教育产生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迫切需要分享教育权利②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劳动者③各国纷纷普及教育,需要大批的师资

16.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劳动对象的能动性;②劳动方式的示范性;

③劳动手段的创造;④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⑤教师劳动时空的广延性;

⑥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统一的工作方式

17.教师职业素养的内容

(1)专业知识素养①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②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①②为“主体性知识”

③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条件性知识

(2)专业才能素养——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①教学技能②教学能力(I.组织教学的能力II.对教育影响的传导能力III.组织管理能力)③教研能力

(3)专业精神素养:主要包括专业道德、专业利息、专业情操、专业人格、专业自我

18.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

(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

(3)以日常教育为生活资源

①日常教学反思;②个人行动研究;③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阅读教学名著深思体悟、教育案例开发教学档案积累、博客、教学日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④同伴交流和合作(聊天、座谈、听课、参观、网站论坛、课题协作、专家支持等);⑤跳出教育某发展

19.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的环节

①自我分析。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优势及缺陷;

②环境分析。把握专业发展的大方向,使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社会,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

③确立目标形成专业发展愿景,列出优势发展领域;

④拟定专业发展路径设计行动方案

20.师生关系的作用

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那个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②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③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21.师生关系的构成

①以实现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代际关系、师生政治关系、文化的授受关系、道德关系);

②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关系;

③伴随教育教学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关系。

22.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

①在课堂中建立;②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③校外活动中建立。

第七章教育途径和课外活动

1.教育途径: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进行双向活动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

2.课外活动:指学校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由学校或教育机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对学生实施多样的教育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

自身活动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①突出学生主体②面向学生生活③注重学生实际④强调活动综合

4.综合实践活动特点: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自主性④生成性⑤开放性

5.教育途径的主要形式

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思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咨询与指导、社会实践、课外活动

6.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①群众性活动②小组活动③个人活动

7.教学的作用

①教学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组织形式进行人类经验的传授,使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秩序和节奏,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②教学将传授的内容科学的选择,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编成教材,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

③教学时在教师的引导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

④教学能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8.课外活动的特点

①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②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③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④过程的实践性。

9.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①加深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间接知识,并能获得新知识;②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精神生活;③可以发展学生的体力、审美和劳动能力;④有利于及早发现人才促进人才的早期培养;⑤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⑥训练学生的交往能力;⑦训练学生善于利用闲暇时间;⑧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手段。

10.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①思想政治活动;②科学技术活动;③文学艺术活动;④体育活动;⑤社会公益活动。

11.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②坚持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③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⑤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

12.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经验型课程;②综合实践性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③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想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④综合实践性活动是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①利用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②联系学生社会实际与现代化科技开发课程内容;③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可发课程内容。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

2.一般教育心理学包括的内容:学习者的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教学和课堂管理心理。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

4.教学专长:专家教师所具备的有关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统称为教学专长。

5.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①个人因素;②情境因素;③系统过程。

6.微型教学(又称微格教学):它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实践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把教学过程摄制称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7.刻意训练:从新手到专家需要经过大量训练活动,以不断促进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

新教师常见的错误观念:

①教学只是传递知识的过程;②主修某门学科就能提供这门学科所需的全部知识;③学会教学只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8.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差异

①专业知识方面,在专家擅长的领域内,专家运用知识比新手更有效;

②问题解决方面,在其专长的领域内,专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

③洞察力方面,专家比新手更有可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9.教师发展刻意训练的主要形式

①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②微型教学;③教学决策训练;④反思训练;⑤开展行动研究。

10.伯林纳的“教师专长教学能力教学结果的作用模式”

教师专长(教学法知识):知识专长、管理专长、教授专长、诊断专长

教学能力(教师行为):讲授、管理、教学、诊断

教学结果(学生结果):认知方面、学业成绩方面、情感方面、社会方面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皮亚杰的理论的基本观点:(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适应)

①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研究人的认识发展,主要解决人的智慧是运用何种机制,经历什么过程,怎么样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问题;

②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关于儿童获得新知识的观点,通常称之为认知建构主义,他认为,人们通过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人们需要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

③认知发展的过程

图示:图示是指儿童对环境适应的认知结构;

同化:同化是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图式之中的认知过程;

顺应: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示来适应新刺激物的过程;

平衡:平衡时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0 - 2岁)感知运动阶段:认知上的两大成就——客体永久性表象思维;

(2 - 7岁)前运算阶段:不能理解守恒思维不可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7 - 11岁)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可逆有抽象思维去自我中心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11岁以后)形式运算阶段:可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运算

3.皮亚杰提出的“阶段”具有的四个特征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②结构性;③次序不变形;④交叉性。

4.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①将同化和顺应结合达到平衡,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示,并创立新的图式;

②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识别学生学习达到的水平,从而设置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目标;

③强调认知发展的积累性,要求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上与旧知识整合起来。

5.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来实现的;

两种工具的理论:①物质工具;②精神工具

两种心理机能:①靠生物进化获得——低级心理机能;②历史发展的结果——高级心理机能

(2)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的本质: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3)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的三种重要观点

①内化: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得知识,从而为个体所使用。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经过多次重负,变化逐渐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

②最佳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时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③支架式教学:教学支架就是在儿童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老师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6.维果斯基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①儿童通过外部的对话加以内化来学习;

②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对教育的启示;

③语言和思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在一起。

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个体发展是在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是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格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

婴儿期:信任感——不信任感(0-1岁)婴儿后期:自主——羞怯怀疑(2-3岁)

幼儿期:主动——内疚(4-5岁)儿童期:勤奋——资本(6-11岁)

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成人前期:亲密——孤独(18-25)

成人中期:创造——停滞(25-60岁)成人晚期:自我完善——悲观失望(60以上)

8.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1帮助学生度过勤奋和自卑危机 2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

9.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①前习俗水平:具有关于是非丑恶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主要是从行动结果及自身的厉害关系来判断是非。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 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②习俗水平:关注社会需要和价值中个人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阶段;

③后习俗水平:逐渐形成不拘泥与某一特定社会团体的抽象道德原则。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定向阶段。

10.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①首先要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②提供稍高于儿童现有水平的思维模式使之产生冲突;

③帮助个体体会冲突学会用下一阶段的判断方式;

④把下一道德作为当前教育的目标。

11.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及对孩子的影响

其一: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即接受和拒绝

其二:父母对待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和容许

①权威型教养方式(接受+控制);②专断型教养方式(拒绝+控制);③放纵型教养方式(接受+容许);

④忽视型教养方式(拒绝+容许)。

影响方面:①学业成绩;②自我价值感;③心理健康。

12.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

①满足儿童多种心理需要;②为社会能力发展提供背景;③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三章学生个体差异与教育

1奥苏伯尔提出促进新旧知识练习的两个原则

逐步分化原则、整体协调原则

2.智力

也即是一般智力,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以及有效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

3.性格: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极其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其中包含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表现的行为上。

4.性格是在后台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有好坏之分,是人个性中的核心成分。

5.特殊儿童:由于生理、智力、感觉、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无法在正常条件下获得学习效果需要特殊教育措施及服务来发展其潜能的儿童。

(1)认知方式差异:有成认知风格差异,指学生在直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人在活动中采用的习惯新方式。

场独立和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和冲动性(杰罗姆·卡)、整体型和系列型(戈登·帕斯克)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具体型和抽象型

具体型学生在被提供的尽可能多信息的条件下能够更加深刻、精确的分析问题或材料;

抽象型学生在所提供信息存在一定模糊度的条件下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思考。

(2)认知能力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类型的差异、发展范围的差异

群体差异:①男女智力差异不大,男性分布的离散性大于女性;②男女智力结构差异,各有优势。

(3)认知结构的差异: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已知的内容或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他将认知结构成为“认知结构变量”即个体认知结构中的概念或观念及其组织方面的特征。

认知结构变量包括:观念的可利用性、观念的可辨别性、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6.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①学生对所用感觉通道的偏好;②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偏好;

③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编好;④对学科设置的编好;⑤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相关程度如(小学阶段0.6~0.7、中学0.5~0.6、大学0.4~0.5)

7.卡特尔的人格性格特质理论模型

①个体特质和共同特质;②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③根源特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④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流通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

8.性格的类型差异分类

①按心理机能分类: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②按个人心理倾向性:内倾型、外倾型

③按独立和顺从程度:独立型、顺从型

④按两维分类:内倾——外倾和稳定——不稳定

9.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①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②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教育;

③掌握学生气质性格特点,发挥教育机制

10.特殊儿童的类型

(1)智力超常儿童(教育形式:插班、办特殊班----个性教育)

(2)智力落后儿童:指智能发展水平低于同龄人,且智商低于70的儿童;

(3)特定认知或学习障碍

①学习困难:指那些视听、智力、能力缺陷,无经济、文化环境不良影响而在行为与心理方面表现极不平衡,以致无法有效有效适应环境并且无法依靠学校平常教育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儿童。换言之,就是在智力、感觉器官正常的情况下,学校效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儿童四个特征(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病率(1%~10%)特征:学校成绩差;朋友少,甚至有时被同伴排除;理解和推理社交情境困难;常表现较大的情绪反应-----易怒;课题行为问题;想象力和创造力好。特征(多动不专心冲动和不能做恰当的反应)

(4)社交和行为问题

①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长期压抑、焦虑,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和攻击、反社会行为。

②自闭症:由于神经系统推敲导致的发育障碍,最本质的特征在与社交障碍。

(5)生理和感觉障碍:①生理和健康损伤儿童;②视觉损伤儿童;③听力丧失儿童;④多种严重残疾

11.特殊儿童的教育环境的种类

①普通班;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③普通班加资源教室;④特殊班加少量普通班;⑤特殊班;⑥特殊学校

第四章学习和学习理论

1.学习: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学习生物意义: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

学习社会意义:从人的发展来看,学习可以塑造和改变人性。

3.我国流行的学习分类是根据教育系统中传递的经验内容不同,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或接受)。

4.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5.奥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简繁程度分类:

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概念和命题的运用、解决问题和创造

6.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①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刺激泛化、刺激分化、消退、恢复。

②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强化(正/负)、消退、惩罚

有机体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促进学习”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程序教学(原则:小步子、要学生作出积极反应、及时反馈、学生自定步调、低的错误率)

③社会学习论: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人与特殊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受到奖惩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因此观察学习是人类的重要学习方式。

观察学习的方式: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的观察学习、创造性的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7.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①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反馈和个别的矫正性的帮助.

②班杜拉——自律学习(三个阶段历程: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强化)

8.认知主义的学习观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①苛勒——完型—顿悟说②托尔曼的认知地图说

现代认知学习观

(1)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

①认知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②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③重视学习过程;

④强调形成学习结构;⑤倡导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步骤进行的学习)

(2)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①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联系;

②先行组织者

有意义学习的由简到繁的分类(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概念和命题的同化模式【下位学习(派生类属相关类属)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①激进构建主义(个人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两个基本原则:强调认知活动的建构性质;肯定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

②社会构建主义是在维果斯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张知识获得的过程是社会构建构的性质。

③社会文化取向:认为学习应该向活动一样展开,认为心理活动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相联系。这种观点倡导师徒式教学

④信息加工建构主义(温和建构主义)提倡架构适应经验世界的同时又接受个体构建

9.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分歧

①知识是怎样构建的

(外部指引观——信息加工论、内部指引观——皮亚杰、内外指引观——维果斯基班杜拉);

②世界时可知的;③知识是情境性还是普遍性

10.建构主义观的共同点

①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②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③强调学生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④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建构过程;⑤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11.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教学意义

(1)教学设计上

①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应该是协商而不是强加的;

②任务和内容分析不应过多集中于预先规定单一的最好的学习路线;

③教学设计的目标应该更少关心预设的教学策略;

④教学的评估应该更少标准参照。

(2)教学模式上:

①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五个阶段:

Ⅰ.教师介绍学校目的,呈现学习内容;

Ⅱ.将不同类型的锚呈现给学生;

Ⅲ.教师引导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并制定问题解决计划;

Ⅳ.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合作学习是必要的;

Ⅴ.教师进行整体评价

②认知式教学模式四个步骤:师范指导、消退、练习

(3)随机进行教学

①呈现情境②随机进行学习③思维发散训练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

(4)支架式教学

三个基本环节①进入情境②搭建支架③独立探索

(5)自上而下的教学:教学工作要适当强化以控制相应学习过程,获得希望的学习结果

(3)课程设计上药注重学生的实践,学生心理辅导和教师的教育上作重大的改变。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

①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着重探讨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一些复杂心理,如动机、情感和价值;

②对人性持乐观态度,相信人性善;有无限潜能,强调人人都有只求自我实现的基本动机;

③尊重个人心理与行为的完整性;

④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连续,甚至有部分重叠;

⑤尊重个体心理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⑥马斯洛与康布斯的学习理论

马斯洛学习理论:学生本身就有学校的潜在能力,学习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教师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并提供指导。

康布斯学习理论:实施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学习的两种含义(学到新知识,该知识和个人产生新意义) 13.罗杰斯学习理论

(1)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

①人性本善,人人具有学习潜力;

②教育有意义切符合学生的目的才会产生学习;

③在较少压力的教育情境中才会有效学习;

④主动自发全心投入学习才会产生效果;

⑤自评学习结果养成独立思维和创造力;

⑥知识外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变动的社会;

⑦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地位;

⑧涉及到改变自己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的,往往受到抵制。

14.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实验

(1)教育理念

①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

②推行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③培养团体精神的合作学习;

④推崇人性中心课程;

⑤提倡情感型师生关系;

(2)构建出人本主义的典型教学模式

①以题目为中心的课题讨论模式;②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③开发课题教学模式;

第五章广义知识的学习

1.名词解释

陈述性知识: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

命题:指词语表达的最小单位,往往传达一定的信息,隐含一定的意义。人们通过命题来认识事物,获得某种知识经验。

命题网络:如果两个命题有共同成分,通过这种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符号表征学习:奥苏伯尔区分有意义言语学习的一种形式,主要指词汇学习,即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呼号所代表的什么意思。

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证。概念学习的两种方式:概念的形成和概念。

同化:前者是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后者是用定义方式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理解中原有的相关概念理解新概念。

命题学习:命题概念必须建立在概念学习的基础上,是学习若干概念关系或把握两个特殊事物之间关系的活动。

同化论:奥苏伯尔在区分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中提出的,用以解释概念或命题意义获得心理机制的学说,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涉及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形式,强调概念和命题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强调原有知识的巩固即教材一般到个别的循序组织。

2.认知策略

①认知策略是对人的心理活动加工过程其控制和调节作用的执行控制过程,从结果上看,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的知识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

②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命题网络图式

2018年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第五季)试卷+答案

2018 年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第五季)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小题 0.8 分,共 56 分) 1.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出自()。 A.《孟子》 B.《说文解字》 C.《论语》 D.《中庸》 2.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古代社会的教育活动融合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B.原始社会中,负责教育的是有丰富经验的教育专职人员 C.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因此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都是均等的 D.在古代社会,受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 3.下列说法,出自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的是()。 A.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B.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D.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夸美纽斯——“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B.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C.杜威——“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D.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 5.()提出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理论。 A.晏阳初

1

B.陶行知 C.黄炎培 D.梁漱溟 6.在教育的起源上,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所持观点与()相同。 A.教育是由神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 B.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C.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D.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7.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导致过度关注和追求考试的分数,对中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了巨大的不可逆转的影响。这体现了教育的()。 A.正向个体功能 B.负向个体功能 C.正向社会功能 D.负向社会功能 8.东东同学的文化课成绩特别差,但绘画水平非常高;而龙龙同学的文化课成绩非常好,画画却丝毫没有天赋。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9.在人的身心发展动因问题上,与弗洛伊德的主张不同的是()。 A.格赛尔 B.霍尔 C.华生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page]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age]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解析〕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page]

【AAA】2018年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2018年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D)。 A.阶段性 B.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B)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A.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教育系统的三要素不包括(B)。 A.教育者 B.教育内容 C.学习者 D.教育影响 5.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A)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6.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A)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遗传素质 B.教师水平 C.父母培养 D.后天学习 8.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C)。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9.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的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10.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D)。 A.传统教育理论 B.现代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11.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D)。 A.孟子 B.荀子 C.曾子 D.朱熹 1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D)。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13.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要是从(A)的教育实践中得出的。 A.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B.晓庄师范学校 C.农民运动讲习所 D.育才学校 15.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A.高尔顿 B.霍尔 C.华生 D.斯金纳 1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B.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C.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D.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17.下列不属于孔子的主要教育贡献的是(D)。 A.修订六经 B.开办私学 C.提倡有教无类,普及教育 D.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18.“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B)的教育内容。 A.现代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封建社会 19.教学目标不包括(A)。 A.教材目标 B.课程目标 C.学科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20.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B)。 A.质量规格 B.社会价值 C.发展方向 D.发展速度 21.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A)。 A.概念不同 B.对象相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22.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D)。 A.课堂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课堂控制 D.课堂管理 23.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D)。 A.法人 B.监督人 C.辅导员 D.领导者 24.教师的教学风格有讨论式教学和(A)教学。 A.演讲式 B.学习式 C.探讨式 D.灌输式 25.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C)。 A.课堂规范 B.课堂管理 C.课堂气氛 D.课堂纪律 26.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D)。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学生特点 C.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D.学校的要求 27.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检查和规定是(B)。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教学计划 28.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C)。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2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C)和制度来保障”。 A.教师 B.社会 C.法治 D.道德 3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31.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32.着眼于当今教育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主旨的教育是(B)。 A.高等教育 B.素质教育 C.职业教育 D.特殊教育 33.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高度发展的“合金”,就构成了(A)。 A.道德信念 B.道德情操 C.道德品质 D.道德行为 34.“在能力和兴趣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改变自我”,这反映哪类智力的任务?(C) A.语言智力 B.人际智力 C.自知智力 D.认识自然的智力 35.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某生测验得80分,则该生的智商为 (C)。 A.80 B.110 C.115 36.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反应强,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7.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年。 A.1903 B.1913 C.1914 D.1900 38.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C)。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39.教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教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B)。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40.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A)。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36.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反应强,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7.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年。 A.1903 B.1913 C.1914 38.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C)。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39.教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教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B)。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40.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A)。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46.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B)。 A.7岁 B.3岁 C.12岁 D.18岁 47.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下列哪种动机? (B)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认知性动机 D.交往性动机 48.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B)。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49.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是(C)。 A.8—9岁 B.9—10岁 C.10—11岁 D.11—12岁 50.动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分为细微型动作技能与(C)型动作技能。 A.连续 B.闭合 C.粗放 D.徒手 51.心理测验的信度大小一般介于多少之间?(B) A.-1与0之间 B.-1与1之间 C.0与1之间 D.0与10之间 5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 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53.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即进入了(A)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课程 54.在我国,承担培训中小学教师任务的单位一般是(C)。 A.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B.教育局指定的学校 C.各级教师进修学校 D.高等师范院校 5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56.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

2018年江西教育综合知识记忆背诵宝典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浙江四川江西安徽福建考纲章)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与基本形式(13浙江单选福建填空14河南单选判断河北多选贵州单选15河南多选浙江单选山东判断)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而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包括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 和学校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 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则特指德育。教育的基本形式: 横向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教育(生活、生

产中口授身传一些经验) 纵向上:有落后的原始的教育现象,也有以四大文明古国为核心的古代教育现象。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13浙江单选14四川判断16江西单选) 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是育人,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教育的这种质的规定性体现在: (1)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实践活动。(人类靠教育传递经验,而动物靠信息遗传。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2)教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与动物教育的本质区别) (3)教育是一种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构成要素(12黑龙江填空13安徽判断云南单选14天津多选江苏填空16安徽江西单选)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1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 (教育者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具有社会性目的性主体性,教育者≠教师) (2接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对象、学习的主体、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媒介的依据,教育活动的主体) (3 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媒介的最主要部分)与教育材料、教育方法与手段和组织形式等,统称为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起沟通作用)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产生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中最基本、决定性的矛盾。 四、教育公平(14河北单选山东判断17山东多选) 瑞典著 认为,教育公平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层面。柏拉图最早提出该思想,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我国的孔子也主张“有教无类”。1990年联合国教科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 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2018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

2018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为期两天的第二十三届非洲联盟(非盟)首脑会议于2014年6月27日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闭幕。本届会议主题是() A.“促进非洲区内贸易” B.“农业和粮食安全” C.“泛非主义与非洲复兴” D.“促进非洲内部贸易” 2.学校文化的缩影是() A.学生文化 B.校园文化 C.教师文化 D.环境文化 3.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评价模式是() 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B.目标评价模式 C.CSE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5.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力 D.分化概念 6.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A.创新能力的培养

B.读写能力的培养 C.听说能力的培养 D.交往能力的培养 7.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A.教材 B.课程标准 C.课程 D.教育方针 8.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是() A.道尔顿制 B.班级授课制 C.个别教学制 D.复式教学

9.中学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人际焦虑 B.睡眠焦虑 C.考试焦虑 D.恋爱焦虑 10.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社会实践活动 B.科技活动 C.学科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 11.实施义务教育() 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 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A.①②③

2018年重庆万州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精品】

2018上半年重庆万州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 一、单项迭择题(每题0.5分,共25分) 1.1951年开展的“三反”运动不包括() A反贪污B反浪费C.反行贿D反偷税漏税 答案:D 2.()是党的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 答案:B 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是( )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 )是战略目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A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答案:B 6甲偷盗了乙一只手表。在甲乙形成的法律关系中。客体是() A甲B乙C手表D 乙的权利和甲的义务 答案:C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法律、法规所做的解释权称为() 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司法解释D非正式解释 答案:C 8有权行使法律解释权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9在我国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党的纪检和监察机关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D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答案:B 10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A甲与乙结婚B甲打伤乙C甲与乙签订买卖合同D甲的妻子乙死亡 答案:D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答案:C 12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原则,实现这一原则的根本制度保障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13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称为()

2020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与答案

2018教师招聘考试 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与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 1.2016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可分为()等,上述形 式可以分别设置,也可混合设置。 ①全日制②半日制③定时制④季节制⑤寄宿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⑤ 2.()中提出了依法保护,儿童优先,儿童最大利益,儿童平等发展,儿童 参与五项基本原则。 A.《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B.《儿童权利公约》 C.《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D.《幼儿园管理条约》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的 原则是() A.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 B.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C.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D.以上都是 4.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把握()四个方面。 A.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权益,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B.关注幼儿学习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权益,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C.尊重幼儿发展的权益,重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D.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权益,重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5.某幼儿园招生工作中,工作人员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意外伤害险,给孩子 的安全多一份保障,这一措施() A.错误,属于乱收费 B.错误,违反《江西省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十项规定》 C.正确,符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提出的安全教育条款 D.正确,符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提出的日常安全管理条款。 6,点梭在《爱弥儿》中对教师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的特点。 A.境界的高层次性B影响深远性C.行为的典范性D.意识的自觉性 7,户外活动后,小朋友都拿着杯子站在直饮机前面排队装水,李老师利用 自己的身高优势直接装了一杯水喝了起来,一边喝还一边说:“渴死了”,李老师行为显然有悖于()的教师道德规范 A.为人师表 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爱学生 8,教师对于幼儿而言,既是学习的支撑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又是(),还 是朋友和知己。 A.生活的保姆 B.生活的导师C精神的导师D.精神的支柱 9,()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用。 A.教育作用 B.调节作用C导向作用D.示范作用 10.教育民主原则是教师职业道爱德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具体要求是() A.教师要尊敬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 B.教师要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 C教师要营造一种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民 主氛围。 D.以上都是 11,本周气温急剧下降,很多孩子患上了感冒,有些孩子还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而平时很少生病的琪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说明她() A.生长发育良好 B.身体无缺陷 C.身体对环境适应良好 D.体能发育良好 12,学前儿童(),可以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其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 发挥作用,提高功能并更好相互协调。 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当的劳动 B加强营养 C保证营养和睡眠 D良好的生活习惯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总结

教育综合知识复习详细大纲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试题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的人是( )。 A.弗洛伊德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2.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动物界已存在教育,也有教师与学生把动物对其幼子的爱护、照看当成教育,这种理论是( )。 A.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B.教育的社会起源论 C.教育的实践起源论 D.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3.有学者强调,教育要根据一个民族的固有特性来进行,这种观点体现了( )。 A.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B.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C.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D.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4.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强调的是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知识 B.培养能力 C.发展个性 D.养成品德 5.以下哪个观点不能解释“狼孩”、“豹孩”、“猪孩”回归人类社会后难以适应的原因?( ) A.人类个体早期经验的剥夺 B.先天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 C.个体心理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 D.个体心理发展中存在关键期 6.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某县级人民政府仍然决定将原本划给全县小学校舍修建的钱用到了城区建设中,该做法( )。 A.违反了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B.违反了不得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C.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责任 D.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 7.玛丽同学回到家发现自己的房间变干净了,推测今天上午妈妈一定打扫卫生了。这说明思维具有( )特征。 A.间接性 B.概括性 C.指向性 D.集中性 8.《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 A.教育的本质、目的 B.教育的任务、原理 C.教育的内容、方法 D.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时的心理现象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D)。 A. 阶段性 B. 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均衡性 2.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B)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A. 环境 B. 遗传素质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 弗洛伊德 B. 华生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4. 教育系统的三要素不包括(B)。 A. 教育者 B. 教育内容 C. 学习者 D. 教育影响 5.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A)作用。 A. 导向和动力 B. 关键 C. 基础 D. 物质基础 6.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A)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 遗传素质 B. 教师水平 C. 父母培养 D. 后天学习 8.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C)。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9.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的规律。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10. 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D)。 A. 传统教育理论 B. 现代教育理论 C. 形式教育论 D. 实质教育论 11.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D)。 A. 孟子 B. 荀子 C. 曾子 D. 朱熹

1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D)。 A. “教育学的雏形” B. 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13.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要是从(A)的教育实践中得出的。 A. 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B. 晓庄师范学校 C. 农民运动讲习所 D. 育才学校 15.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A. 高尔顿 B. 霍尔 C. 华生 D. 斯金纳 1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B. 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C. 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D. 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17.下列不属于孔子的主要教育贡献的是(D)。 A. 修订六经 B. 开办私学 C. 提倡有教无类,普及教育 D. 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18.“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B)的教育内容。 A. 现代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原始社会 D. 封建社会 19.教学目标不包括(A)。 A. 教材目标 B. 课程目标 C. 学科目标 D. 课堂教学目标 20.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B)。 A. 质量规格 B. 社会价值 C. 发展方向 D. 发展速度 21. 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A)。 A. 概念不同 B. 对象相同 C. 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 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22.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D)。 A. 课堂凝聚力 B. 课堂气氛 C. 课堂控制 D. 课堂管理 23.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D)。

2016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选择题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A.活动性 B.游戏性 C.科学性 D.社会性 2.2016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规律,实施()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A.体智德美 B.德智体美 C.德体智美 D.体德智美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A.过程 B.整合 C.整体 D.阶段 4. 2016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包括() A.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B.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C.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D.培养幼儿初步的动手能力 5.“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是艺术领域对()幼儿末期发展水平提出的要求。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6.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充分表明了()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A.终身学习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爱国守法 7.某幼儿没有按照既定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却影响了其他幼儿继续表演。教师见状,要求该幼儿一定要按照情节表演下去,这种现象是教师()幼儿的表现。 A.不信任 B.不重视 C.不关心 D.不尊重 8.()的学前儿童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知道把“我”和“别人”区分开来,并且开始学会使用代名词“我”。 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9.根据幼儿气质不同,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对()的幼儿,应着重培养其灵敏、自信的心理品质,防止疑虑、孤僻。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0.龙龙认为“儿子”就是年龄比较小的人,他知道自己是爸爸的儿子,却不能理解爸爸也是儿子。说明他的思维()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性思维

2018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2018年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来自心成教师整理 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每小题各1分) 1、2017年10 月31日,率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只有(),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A.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B.奋勇前进、勇往直前 C.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D.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推行()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学术不端等问题。 A.教师考核管理 B.教师聘任管理 C.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D.师德考核负面清单 年11月23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建中国制造()国家级示区的通知》,对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加强制造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年12月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纷纷对此举表示反对,认为这将危及到该地区的稳定。 A.美国 B.欧盟 C.俄罗斯 D.法国 年1月9 日,朝高级别代表团如期在板门店“利平之家”举行会谈。双方就()的相关事宜达成一致。 A.朝鲜参加平昌冬奥会 B.离散家属团聚 C.举行军事部门会谈 D.朝鲜半岛无核化 6.《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其教师资格将依法()。 A.取消 B.注销 C.撒销 D.吊销 7.关于《教师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教师法》1994 年1月1日起实施 B.《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规

C.《教师法》仅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中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 D.《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8.《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末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场所不包括()。 A.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B.体育场馆 C.图书馆 D.儿童活动中心 9.“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这是()时期的选官制度。 A.西汉 B.东汉 C.晋南北朝 D.唐朝 10.近代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巴洛克“音乐之父”是()。 A.匈牙利的斯特 B.德国的巴赫 C 奥地利的舒伯特 D.奥地利的贝多芬 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相当于 B.略高于 C.不低于 D.略低于 12.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人格结构中特别重要的“四心”是指()。 A.责任心、自信心、合群心、自尊心 B.责任心、自信心、宽容心、自尊心 C.责任心、自信心、宽容心、合群心 D.宽容心、自信心、合群心、自尊心 13.不同的焦虑水平会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难度小的学习容,()较好。 A.焦忠水平低 B.焦虑水平高C中等水平的焦虑 D.正常焦虑 14.“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心境 C.应激 D.热情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一、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