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词汇也是随着它所表示的事物、现象的消亡而消亡、变化而变化、产生而产生的。由此,便产生了古今词义之间的异同。本文就是通过具体的词例来说明古今词义异同所存在的几种情况。由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情况复杂多样,所以,笔者从多个角度对古今词义的异同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指词义的外延)
1、 词义范围的缩小
其特点是词的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全面收敛。
“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清宫”即打扫房屋。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小了。
又如“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词义范围缩小了。
2、 词义范围的扩大。
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词义从故意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说文》:“焚,烧田也。”本义是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田”的意思是田猎,后来写作“畋”)。《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牙,因而导致自身遭受围猎。又如《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就是一例。
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
“響”——古代的意思是回声,后来的意思泛指一切声音。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例:“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的“江”指长江。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的“河”指黄河。
3、 词义范围的转移 词义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今义古意之间不存在类属关系,只是具有一定的联系。词义范围由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
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相似或接近等)。
“兵”本来指兵器,如《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即士兵,再由士兵的意义引申为军队、战争。词义发生了转换。
“走”本来指跑,如《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后来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
“狱”本来指案件,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后来指监狱。词义发生了转换。
(二) 词义的程度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
词义轻重变化
表现是古义轻今义重或者古义重今义轻。
“恨”的古义轻,今义重。它在古代的意思是遗憾、不满。如:
《司马迁·报任安书》:“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私恨”即内心私下的遗憾。
《汉书·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 “亡所恨”即没有什么遗憾。
今天“恨”的意思是痛恨、怨恨,词义比古代重多了。
“怨”的古义重,今义轻。它在古代的意思是怨恨、痛恨。如:
《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骨髓。”用“入骨髓”来形容“怨”的程度,可见“怨”在古代的词义比今义要重得多了。
《汉书·苏武传》:“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用副词“甚”来修饰“怨”,可见怨恨的程度之深。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词的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类。
《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谣言”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色彩是中性的。现在“谣言”指流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并且具有贬义。
《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
《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天则指品德恶劣,并且有明显的贬义。
又如“吹嘘”在古代指替人宣扬、称扬,现在指说大话,并且含贬义。
“爪牙”在古代指得力助手,今天只具贬义,相当于说“走狗”、“帮凶”了。
也有的词古代含贬义,而现代转变为褒义的。如“锻炼”在古代指玩弄法律陷害别人,现代“锻炼”一词不但没有这一意义,而且在“锻炼意志”等场合还含有褒义。
小结: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不是孤立的,一个词意义的变化往往是贯穿着几个方面。另外需要注意,所谓的古今是一对相对的意义或时间概念。
三、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
1、 从字形上分析。
如“劝”从“力”不从“言”,可见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
“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所以字义与饮酒有关。因此“醒”的古义是酒醒。
2、 从语境上分析。即根据词所处的上下文,和词在句

中的搭配关系分析。
如《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足以说明“睡”是打瞌睡,而不是躺下睡觉。
“再”在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
3、 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
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财”。
后代联合式复合词的词素一般都是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如复合词“觉醒”说明“觉”与“醒”同义,它的古义是睡醒。又如复合词“寒暄”中的词素“暄”古义是温暖,与“寒”相反。对于这类复合词,我们可以由一个已知的词素意义去了解考察另一个词素的古义。
4、 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从成语中去考察。
如“揭”义为“举”,成语有“揭竿而起”。“走”有跑义,成语有“走马观花”。“举”有全义,成语有“举世无双”。等。
四、分析古今词义应注意的问题
1、“古”与“今”的历史性
在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时,古与今是个历史概念,它们不是一刀分开的。
币:(本义)丝织品——先秦、礼物---秦汉以后、货币
2、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
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不要误把古汉语的词按双音词来分析。
消息:古义是消散与增长。贾谊《鸟赋》:“合散消息,安有常则。”今义为news


语言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词汇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这必然会导致古今词义之间的异同。同时,随着旧事物、旧观念、旧现象的消逝,一些表示这些事物、观念、现象的词也不复存在了。如,祊,在庙门旁祭先祖;刵,一种割去耳朵的刑罚;魖,传说中使人耗财的鬼;薨,诸侯王四的专称。这类词大多只存在于古籍文献中。同时,汉语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词从古时一直沿用至今。这部分词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类为古今同义词。这类词的词义在古今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如,山、水、日、月、风、云、鱼、人、牛、羊、雪、马、有、无、草、鱼、虾等等。它们所指称的依然是古今不同时期的同一概念。这类词都属于基本词汇,是汉语词汇中的最稳固的一部分。


第二类是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如:


题 上古常用义是额。《说文》:“题,额也。”《山海经·北山经》:“有兽焉,其貌如豹,而文题白身。”因

为额处于动物身体的前端,故引申为一般事物的前端。而一篇文章的前端总有那么一句话提示整篇文章的大意,那就是今天的常用义题目。


贰 副(职),与“正”相对。《周礼·太宰》:“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现在用作大写“二”字。


字 生孩子。《论衡·气寿篇》:“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现在指文字。


艺 栽种(谷物),种植。《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现在主要指技艺、艺术。


谢 赔罪、道歉。《战国策·赵策》:“如而徐趋,至而自谢。”现在指感谢。


诬 言语不真实,欺骗。《报任安书》:“因为污上,卒从吏议。”现在指捏造事实冤枉人。


塘 汉代以前,“塘”的意思是堤防、堤坝,而非池塘、水塘。《庄子·达生》:“数百步而出,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塘下”即堤坝的下面。该意义原多写作“唐”。《吕氏春秋·尊师》:“治唐圃。”《淮南子·主术训》:“若发堿决堤。”三国时魏国人张揖《广雅·释地》:“塘,池也。”由此可见,“塘”的池塘意义大概产生于汉魏之际。但直到六朝时“塘”还一般不作水塘、池塘讲。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由与“池塘”相对的“园柳”来看,此处的“池塘”蔽芾现在意义的池塘,而是指水池的堤岸。后来,“塘”用于水池、池塘之义才渐渐多起来。如杜甫的《和裴迪登新津》:“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而现在一些地名中“塘”依然保留着堤防、堤坝的之义。如,“瞿塘”“钱塘”“海塘”等等。


排 在隋唐以前,“排”的基本意思是推、推开,不作排列、排比讲。《史记·樊哙列传》:“哙乃排闼直入。”其义为樊哙推开门直闯进去。现代成语有“排山倒海”。引申为排挤、排斥。《史记·主父·偃列传》:“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又为排解之义。《战国策·赵策》:“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又指排除淤塞。《孟子·滕文公上》:“決汝汉,排淮泗。”现代汉语中双音词有“排泄”。隋唐以后,作排列、排比意义才多起来。如,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行李 古代常用义为外交使节。《左传·襄公八年》:“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个行李告于寡君。”杜预注:“行李,行人。”使者出使必然要携带一些物品,故今天的常用义是出使时所携带的物品。


牺牲 泛指供祭祀用的牛羊豕等牲畜。《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比以信。”现在多用来指为了某种正义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

命或放弃自己的利益。


由以上词例可见,这类词的古今意义差别比较大,它们在词义上以古义和今义的不同点为主,以相同、相近、相似点为次。这类词在古代汉语常用词中为数不少。


第三类为古义、今义差别不大的词。如:


睡 古时指坐着打瞌睡。《说文》:“睡,坐寐也。”《史记·商君列传》:“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现在不管什么姿势、什么时间睡觉都叫睡。


胜 有能力承担,禁得起,《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这里不是胜过的意思。


放 放逐、驱逐。《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这里不是放开、放走的意思。


售 现代汉语中“售”的含义是卖,如“出售”、“售货”等,而古代只有把东西卖出去才叫售。《广韵》:“售,卖物出手。”柳宗元《钴鉧潭西山小丘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句中“货”才是卖的意思,“货而不售”即要卖但卖不出去,没人要。古书上又写作“讐”或“雠”《墨子经不篇》:“贾宜则讐。”意思是价钱贵贱合适就能卖出去。《汉书·宣帝纪》:“寐买饼,所以买家辄大雠。”“大雠”就是一下子卖出去很多,生意很好。古今表义的侧重点不同。


爱 古今都表示喜爱、亲爱的意思。如,《战国策·赵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同时,古代的“爱”还有吝惜、舍不得的意思。如,《老子》:“甚爱必大费。”即过分吝惜一定会招致巨大的耗费。而现代汉语中“爱”却没有“吝惜、舍不得”这种含义。同时,现在的“爱”有喜好(如“爱劳动”)、容易(如“爱生病”)等意义,古代则没有。


由上可见,这类词古今意义虽然有差异,但其共同点是主要的,古义与今义之间的联系比较明显。


与此同时,古今词义的异同还表现在感情色彩、词义轻重等方面。


从感情色彩看,有的词古代是褒义现代却变为贬义。如,“爪牙”,古代指得力的助手,常指武将、勇士,是褒义的。《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而现代指帮凶、走狗,是贬义。有些词古代为贬义,现当代变为褒义。如,“锻炼”,古代除了表示冶炼之外,还表示玩弄法律条文陷人于罪的意思,是贬义词。《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现代指通过体育活动使体格健壮,后通过工作时间使思想觉悟、工作能力提高,是褒义。有些词,古时为中性词,今为褒义词。如,“祥”,古时指预兆,可为吉兆,也可为凶兆,是中性词。《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后专指吉兆、

吉利。同时,还有一些词,古为中性词,今为贬义词。如,“报复”,古代指回报,可以是抱怨,也可以是报恩。《汉书·朱买臣传》:“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焉。”《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现代指对曾经批评后损害自己的人进行非正当的回击,是贬义词。再如,“谣言”,原指民间的歌谣谚语,今指流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从词义轻重来看,有些词古代词义较轻而现在的词义较重。如,“恨”古时为遗憾的意思,而现在指痛恨,词义轻重较古时加重了。再如,“诛”,古时指批评责备,现代成语“口诛笔伐”依然保留了“诛”的古义。而“诛”的今义为杀,如成语“天诛地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诛”的词义轻重程度较古时加重了。有些词古代词义较重而现代词义较轻。如,“怨”,古时为痛恨的意思,而现在这怨恨。再如,“购”,《史记·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购”指悬赏征求,但所购的东西不是一般商品,而是有重大用途或有特殊作用的人或物。今义则指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可见,“购”的古今词义的轻重程度是大不相同的,现在词义的轻重较古时轻了许多。


纵览全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今词义的异同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词的意义的是随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词义就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必须从不同点角度对古今词义的异同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的掌握一个词,才能真正的了解汉字古今词义间的异同。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上册)》:赵光智,齐鲁书社,2000年8月版


2.《古代汉语教程》:张世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3.《古代汉语研究引导》:高小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4.《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64年1月版


5.《古代汉语(下)》:汤可敬,北京出版社,1992年4月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