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13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13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13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13

第十三节现代汉语疑问句

一、句型和句类

(一)句子的特点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句子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正因为有了句子,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才能记载下来,巩固起来,使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句子的特点大致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概括。

1、形式上的特点

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句子与句子之间有较大的停顿。这种停顿与语调在书面形式上就表现为要运用一些合适的标点符号。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词或短语数量上的多寡不成为构成句子的一个条件。句子可以由一个词组成。例如:

票。(汽车上售票员递给对方车票)

票!(电影院检票员要求对方将电影票拿出来看一下)

票?(买电影票时,对方找了零钱却忘给票,向类票者要票)

票!(得到一张足球票,兴奋地叫了起来)

句子也可以由许多词或短语组成。如:

这是一张梦寐已求的由歌星童安格领衔的演唱会的入场券。

更复杂的句子可以由几个分句组成,可见句子的长短并没有一定的要求。

2、内容上的特点

短语和句子的构造虽然基本相同,但短语是一个静态单位,只是一个由词组合起来的比词复杂的材料单位;而句子则是动态的,是一种表达单位,因此,句子都必须带上表达上需要的语调,除此之外,句子还具备了一些短语所没有的,而在表达中又起重要作用的特殊成分,如提示成分和独立成分等等:

教室里的同学

......,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写字。(提示成分)

这东西,少说

..也用个十年八年的。(独立成分)

还有,句子中可以有表示语气的成分,短语中也是没有的。例如:

这张桌子买了几年了.?/还去北京吗.?/这样做会发生危险的.。

另外,由于句子的功能只有在表达的过程中才能体现,所以,句子的结构会因表达的需要作出种种与常规不同的变化;如省略、倒装等,这种变化是静态的短语所不具备的。例如短语中只能出现“你进来”这样的结构方式,而在句子中,却可以出现“进来,你!”或者“‘进来。’‘是。’”这种在特殊的语境下的种种变化。

(二)句子的结构分析

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叫作句子成分分析法,这是一种将词看作造句的单位,让句子成分与词相对应。遇到偏正结构须找中心词,遇到动宾结构也须找出中心词(以动词为中心),让中心词充当句子成分,所以这种析句方法也叫作中心词分析法。这种析句方法的最大缺点是不能正确地反映句子的层次结构。

另一种方法就是句型分析法。句型分析法是根据每一个句子的结构特点来确定它们的句型,句型分析法的基本出发点是,句子分析不等于句法分析:句法分析的目的是寻求词语之间的关系,句子分析的目的则是寻求句型。所以,析句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找出句子的成分(如这是主语,那是谓语和宾语,等等),也不能停留于找出句子的层次。句型分析法有利于揭示出句子的格层,例如“今天中秋节”,就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从上位句型到下位句型,依次确定其为单句——主谓句——名词谓语句。

有人认为句型分析法不如句子成分分析法显得层次清楚,关系明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句型分析法虽然认为句子分析不同于句法分析,但句子分析又是以句法分析作为它的补充和延伸。在确定句型之后,如果有必要,可以把句子中的片段抽出来作句法分析,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就可以看清楚这一部分的词语之间的层次和关系了。

(三)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

传统语法混淆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以至将句法分析所得的不同层次上的句法成分都看作句子成分,模糊了句子结构的层次性,这当然是不合适的。不过,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是密切相关的。

句子分析是以句法分析为基础的,一个句子要认定它是主谓句或非主谓句首先得进行句法分析,如“脾气很好。”是主谓句、“他脾气很好。”是主谓谓语句、“多好的脾气啊!”是非主谓句,这是依靠句法分析得出的结论。同时对一个句子通过句子分析得出了句型类属,如果该句子的两个直接成分还比较复杂,还可以拿出来再进行句法分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第二层次以下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句法分析了。如“人民解放军迅速打退了进攻的敌人”作为句子是主谓句,从句子成分看只有主语“人民解放军”和谓语“迅速打退了进攻的敌人”,由于主语和谓语都还复杂、是短语,还可以再进行句法分析,只有再经过句法分析才可能得出定语、状语、述语、宾语、中心语等句法成分。

句法分析是句子分析的基础,但不能以句法分析代替句子分析,更不能把句法分析和句子分析混为一谈,也不能把句法分析所得到的所有句法成分都看作句子成分。只有区分句法分析和句子分析才能建立具有抽象概括作用的句型系统。建立科学实用的句型系统正是从句法平面对句子进行分析的最终目的。

(四)句类的性质和类别

1、句类的性质

句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根据语气分出的句子类型叫句类。句子的语气类型是从句子语用平面给句子所作的分类。人们的语言交际总有一定的语用目的,这种语用目的就是句子的用途,如陈述一件事、询问一个问题、表示一个请求或命令、抒发一种感情,等等,句子的这种语用目的和用途是由句子的语气来反映的。语气是句子语用目的或表达用途的外在体现,语气又是通过语调或语气词等手段表现出来的。句类就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对句子所作的分类。

句类不同于句型,语气是决定句类的因素,跟语气无关的因素都是非句型因素,像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句法成分的配置方式和多寡、语义关系的样式和语义成分的多少等都不影响句类的划分。

2、句类的类别

句子从语气的角度看,一般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分别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每种句类在结构形式上有特殊的标志,在语用功能上也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二、疑问句表达疑问的手段

(一)语调

疑问句的语调是构成疑问句的基本手段,确定一个句子是不是疑问句主要依据是语调。比如,是非问在结构上跟一般的陈述句相同,只要语调变为升调,陈述句就变为疑问句。如:(1)他去黄山。↘→他去黄山?↗

再如,像无疑而问的句子虽然不表示疑问,但它使用了疑问语调,所以属于疑问句。如:(2)这件事是你经手办的,你会不知道?(一定知道)

(3)这么晚了,他还不来,你说急人不急人?(急死人)

像有的疑问句表示的是祈使的目的,但因为使用了疑问语调,所以也属于疑问句。如:(4)大家认真听老师讲课好不好?(要求认真听讲)

这也就是说疑问信息主要是由疑问语调承担的。

(二)句末语气词

疑问句句末语气词是用来帮助表达疑问语气的,一般认为疑问语气词主要有“吗、呢、啊”三个。“吗”表示疑问主要用在是非疑问句中,要求回答“是”或“没有”;“呢”用于特指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正反疑问句中,带有深究的意味;“啊”用在疑问句中,使语气显得缓和。例如:

(1)他来上课了吗?

(2)我的衣服已经洗了,你的呢?

(3)你说的是谁啊?

“吧”可以算是半个疑问语气词,常常表示测度,介于疑信之间,句子中可以与“大约、也许、恐怕”一类词语搭配,如:

(1)这把伞也许是小王丢下的吧?

(2)那家小店恐怕关门了吧?

(3)你是小王吧?

(三)语气副词

反问句中常出现语气副词“难道、岂、何不”等帮助表达反问语气,它们还常和“吗、呢”配合使用,如:

(1)难道说你不认识我了?

(2)这样岂不是等于说他是小偷吗?

(3)你何不先通知他一下呢?

“莫非、大概、恐怕、好象”等表示推测语气的副词常用在测度句中,并可以跟“吧”配合使用,如:

(1)你莫非是王强吧?

(2)他大约已经不在人世了吧?

(3)他好象走了吧?

(四)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里、哪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怎样、为什么”等疑问代词常用在特指问中,用来询问人、事、地点、时间、原因、方式、动作的情状等问题,表示疑问点。如:

(1)他什么时候去日本?

(2)你跟谁一起去的?

(3)老张到哪儿去了?

(4)这个项目你们谈的怎么样?

(5)这次考试为什么没有考好?

(五)疑问句的辨析

疑问句的辨析过程中要注意下列问题:

1、要注意那种形式上是选择问,但句子中又有疑问代词,如下面句子:

你买大红色的,还是怎么的?

这儿的疑问代词是虚指,疑问中心并不在“怎么”上,我们可以根据结构形式,把这个句子看成是选择疑问句。上述回声问中的疑问代词,其实代词也是虚指的。

2、要注意疑问句和陈述句的区别。有些陈述句中也会出现疑问代词,但这些疑问代词

不表示疑问,不要求对方回答,仍是代词的虚词用法,这时,这个句子不能看作为疑问句:(1)学校里我谁都不认识。

(2)最近我不去哪儿。

3、要注意疑问结构形式。有疑问结构形式的短语在句中充当某个成分,但由于这些疑问结构处在较下位的层次上,所以整个句子仍然不表示疑问。这儿的疑问结构叫作“间接问句”,而整个句子依然是陈述句。如:

(1)谁能够得到大奖已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2)学校正在研究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3)我看不出这件衣服的颜色究竟是蓝的,还是绿的。

三、疑问句的分类

对疑问句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一)按疑问信息的有无对疑问句的分类

1、有疑而问

提问者确实有疑问,期待被问者或对方回答,以获得新的信息,这又

叫真性疑问句。如:

(1)我们明天去什么地方呢?

(2)你是去北京吗?

(3)小王生活得怎么样?

(4)买香蕉好呢还是买苹果好?

2、半信半疑

提问者对某一问题已有些主见,对提出的问题大致有肯定或否定的倾

向,但又不能确定,提出问题的目的是期望被问者或对方予以证实,这类问句又叫测度句,句末往往有语气词“吧”。如:

(1)你明天还来吧?

(2)你明天还来,是吧?

(3)是不是你明天还来?

(4)你明天还来,对吧?

3、无疑而问

说话人对某一问题已经有确定的见解,用疑问语气或疑问方式表达出

来,目的是为了增加表达效果,而不期望听话人回答,这类句子又叫反问句或反诘问句。这类句子中往往有语气副词“难道、岂、倒也、就、当真、便、也、还、更、何必、何不”等,句首可以用“谁说、谁知道”等词语。如:

(1)你这样的人也配问我么?

(2)难道这不正是他渴望的吗?

(3)谁说我不愿意嫁他?

(4)你何必怕他呢?

(5)你说这事可笑不可笑?

(二)按结构形式对疑问句的分类

按结构特点,疑问句可以分为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四类。

1、是非问句

是非问句要求对提出的问题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是非问句在句法结构上和一般陈述句相同,只是在一般陈述句的基础上,加上疑问语调(语调变为升调),或兼用疑问语气“吗”

“吧”(不能用“呢”)就可以了。一般是对整个命题的疑问。

(1)用疑问语气词“吗”构成的是非问句。这种句子的谓语可以是肯定形式,也可以是否定形式,但以肯定形式居多。如:

(1)你知道小王的手机号码吗?

(2)你了解有多少外国人学习汉语吗?

(3)这个座位有人吗?

回答带“吗”的是非问句时,不论问句是以肯定形式还是以否定形式出现,只要答话的人同意问句所表达的意思,就用“是的”、“是”、“对了”、“嗯”等;如果不同意问句所表达的意思,就用“不”、“没有”等。如:

(4)你参加工作了吗?——没有。

(5)这道题这样回答可以吗?——可以》

(6)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吗?——是的。

(2)用“好吗”、“行吗”、“成吗”、“对吗”、“可以吗”等构成的是非问句。用这类语气词的是非问句还可以有一些变化形式,即前句用陈述形式,再用“好吗”、“行吗”、“成吗”、“对吗”、“可以吗”。这种是非问句明显有推测、商量的口气。回答时,肯定的答语用“好”、“对”、“行”、“可以”。否定的回答用“不”、“不对”、“不行”。如:

(1)你们两个调换一下位置,好吗?——行/不行。

(2)我在这里放一下东西,可以吗?——可以/不可以。

(3)明年春天大伙一块去郊游,成吗?——好。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重视农业,行吗?——不行。

(3)用语气词“吧”构成的是非问句。当提问的人对某一事实或情况有了某种估计,但又不能完全肯定时,就可以在一个陈述句的句尾用上语气词“吧”构成是非问句,以表示推测和探询。如:

(1)你星期天能来吧?

(2)现在快十点了吧?

(3)这不会是陈老师吧?

2、特指问句

特指问是指说话人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要求听话人作出回答。句中一定有疑问代词,特指问句中常用的疑问代词是“谁、哪一个、什么、哪里、哪儿、怎样、怎么样、怎么”等,疑问代词问什么,听话人就答什么。

(1)特指问如果用语气词,只能用“呢”和“啊”,不能用“吗”和“吧”,因为疑问代词已表示疑问。如:

(1)他们在哪儿干什么呢?

(2)他们在哪儿干什么啊?

(3)他们在哪儿干什么呀?

(4)*他们在哪儿干什么吗?

(5)*他们在哪儿干什么吧?

(2)特指问句不能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一般得具体回答。如:

(1)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商店买来的。

(2)我们托付给你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没完成/已经完成了。

(3)特指问句还有两种特殊的简略格式,即在形式上没有疑问代词出现,但是句末用了语气词“呢”,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回答。

A、“NP(名词性成分)+呢”。

这种问句,如果是首发句,一般是询问处所,相当于问“NP在哪儿?”。在一定的语境

中,当“NP呢”处在后续句的情况下,也可以询问处所以外的其它情况,相当于问“NP怎么样”。如:

(1)我的衣服呢?(我的衣服在哪儿?)

(2)我们去图书馆,你呢?(你怎么办?)

B、“VP(谓词性成分)+呢”。

这种问句,一般询问假设性的后果,句中可以出现假设性的连词,如:

(3)我去呢?(如果我去,怎么办呢?)

(4)他不来上课呢?(要是他不来上课,那么怎么办呢?)

(4)有的句子在形式上是特指问句,实际上是一种反问句,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或否定的陈述,并不要求回答。这种句子的疑问代词是表示不定指或任指的,要把这种句子和真正的特指问句区分开来。如:

(1)什么地方不能随便睡一夜呢?(哪个地方都可以睡一夜)

(2)这样的蠢事谁肯干?(这样的蠢事没人肯干)

3、选择问句

选择问是问话人提出两种以上的看法,希望听话人选择一种回答。这种疑问句是把要选择的两种或几种可能用“是……还是”或“还是……还是”连接起来,要求答话的人选择其中之一作为答案。注意两点:第一,一切疑问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第二,选择问句如果用语气词,只能用“呢”,不能用“吗”。如:

(1)你将来是去北京工作还是去上海工作?

(2)你吃米饭还是吃面条?

(3)今天是星期六,还是星期天?

(4)*今天是星期六,还是星期天吗?

4、正反问句

正反问句用肯定和否定相叠的方式来提问,要求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基本格式是“X 不X”。肯定否定并用是一种疑问方式,句末不再用“吗”,可以用“呢”“啊”语气助词。

(1)一般正反问句。这种疑问句主要是由谓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起来构成的,有回答的人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回答。如:

(1)香山的枫叶红了没有?

(2)这件衣服你中意不中意?

(3)能不能帮我一下忙?

这个格式须注意“X不X”的变化形式。“X不X”其实代表了六种变化的形式。

a、“X……不X……”你知道这件事不知道这件事?

b、“X不X……”你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c、“X……不X”你知道这件事不知道?

d、“X……不”你知道这件事不?

e、“X不”你知道不?

f、“X不X”他跑的快不快?

(2)用“是不是”的正反问句。如果提问的人对某一事实或情况已有比较肯定地估计,为了进一步得到证实,就可以用这种疑问句提问。如:

(1)大家是不是分头找人?

(2)你到底是不是医生?(你到底是医生不是?)

“是不是”的位置有固定和移动的不同,可以用在一个陈述句的谓语前,也可以用在句首或句尾。如:

(3)是不是他昨天来过?

(4)他是不是昨天来过?

(5)他昨天是不是来过?

(6)他昨天来过,是不是?

(3)用“好不好、成不成、行不行、对不对”构成的正反问句。“好不好、成不成、行不行、对不对”只能放句尾,不能放句首或谓语前。如:

(1)我们班和他们班明天下午举行拔河比赛好不好?

(2)*我们班和他们班明天下午好不好举行拔河比赛?

四、疑问句的疑问点

疑问句表示询问,询问的焦点就是疑问点。答问总是针对疑问点的。分析疑问点不仅是为了分析疑问句,也是为了掌握答问的方式。语气词和句调虽然负载疑问信息,它只能表明那是疑问句,却不能指明疑问点。疑问点的确定跟疑问句的结构特点有关。

(一)特指问句中的是疑问点

一般来说,特指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就是疑问点,回答时只要针对疑问代词回答即可。如:(1)他给谁上课?(疑问点是“谁”)

(2)这是谁给谁买的书?(两个“谁”都是疑问点)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疑问句中虽然出现两个疑问代词,但其中一个表示询问,另一个并不表示询问,仍只有一个疑问点。如:

(3)怎么,学校出了什么事?(疑问点在“什么”,“怎么”不用来询问,不是疑问点。)

(二)选择问句的疑问点

选择问句的选择项就是疑问点,回答时只要针对选择项A或B来回答即可。如:(1)你选修英语还是法语?

(2)我们到泰山旅游还是到九寨沟旅游?

前一例的疑问点是“英语”和“法语”,后一例的疑问点是“泰山”和“九寨沟”。这不能算两个疑问点,而是两个合起来是一个疑问点。

(三)正反问句的疑问点

正反问句的正反方即“X不X”是疑问点,回答时只要针对“X”或“不X”来回答即可。如:

(1)你去不去?(疑问点在“去不去”,回答“去”或“不去”)

(2)我这样回答不知道你满意不满意?(疑问点在“满意不满意”,回答“满意”

或“不满意”)

(四)是非问句的疑问点

是非问句的疑问点从句子结构本身往往看不出,句子结构本身没有指明疑问点。确定是非问句疑问点时应考虑两点:

1、依靠语境

如:“这学期李芳到公司实习吗?”如果谈话双方谈论的是时间,那么,“这学期”就是疑问点;如果谈话双方谈论的是“李芳”,那么,“李芳”就是疑问点;如果谈话双方谈论的是地点,那么,“公司”就是疑问点。

2、用重音来显示疑问点

如:“陈老师今天上课吗?”句中重音落在“陈老师”上,那时谈话人已知道今天有人上课,但不知道是不是陈老师,所以疑问点是“陈老师”。句中重音落在“今天”上,那时说话人知道陈老师要上课,但不知道是那一天。句中重音落在“上课”上,那时说话人知道

陈老师今天有事,但不知道是否“上课”。所以是非问句句中重音是疑问点。

五、反问句

一般的疑问句都是“有疑而问”,在表达上都有疑问中心。但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的问句,所谓“无疑”,就是说反问句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疑问点,不要求对方作出回答,在表达上有一种强调的口气。然而,因为反问句在形式上仍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所以从语法角度来看,反问句也是一种疑问句。

反问句是从反面发问的,因此句子在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是否定的;字面上是否定的,意思是肯定的。选择问句用作反问句时,字面上包括正反两面,其实说话人的意思是肯定一面,否定一面。至于肯定哪一面,否定哪一面,必须依靠上下文才能确定。反问句的后面一般用问号,少数情况下问号与感叹号连用。例如:

(1)还想进去看电影,你有票吗?

(2)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懂吗?

从形式上看,上述二例都属于是非问,从表达口气看,第一例是肯定形式的是非问,表达的是否定的口气(你没有票),第二例则相反,表达的是肯定的口气(你应该懂)。又如:(1)谁笑你了?

(2)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做?

(1)例在形式上是肯定形式的特指问,表达否定的口气(没有人笑你),(2)例在形式上是否定形式的特指问,表达肯定的口气(你应该去做)。下面几例是选择问形式的反问句,表达的口气可以根据上下文的确定:

(1)你是来学习的,还是来玩的?(肯定前一分句:应该来学习的)

(2)你还是说他呢,还是说我?(肯定后一分句:是说我)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 1.介绍与说明:“是”字句 (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否定式:A不是B。疑问式:A是B+吗?(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2.疑问句(1) (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 (2)用法:用“肯定句+吗”,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用“否定 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 /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 3.否定的表达 (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 4.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 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 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 样的+中心语”的问题。 所属关系的表达(1):名词/代词+的+名词 所属关系的表达(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 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 5.疑问句(2):特指问句 (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 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 (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询问句子 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置上。 6.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 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肯定式:主语+有+宾语。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 7.汉语数字的读法 (1)1~100数字的读法 (2)询问10以内的数目:用“几” (3)询问10以上的数目:用“多少” (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 二/两+量词二十/百第二、二月、二楼 (5)100以上数字的读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

语法40项 1.助词“着” 表示行为、动作状态的持续。 ?让每位同学拿起一样东西,然后开始教学。 ?归纳并板书“V+着”,指出其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让学生描述教室里的东西,如“教室的门关着”“老师戴着眼镜”,等等。 ?以对话的方式练习存现句: 地图在哪里挂着? 地图在墙上挂着。 老师在哪里站着? 老师在教室前面站着。 让学生归纳格式:“A+在+地方+V+着”。 操练,用“着”描述学生的外貌和穿着,让别的同学猜测描述的人是谁。 2.句末“了” 句末“了”主要有三种用法: 1.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 2.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 3.肯定某个事实。 ?先讲解1,“太……了”中的“了”表示感叹语气,用于评价。芒果太贵了。

玛丽太漂亮了。 天气太好了。 ?再讲2,关着门,让学生描述。门再打开,引导学生说“门开了” ?板书“句末V/Adj+了”表示发生了变化,再给出几张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 ?最后讲3,展示例句 我们是朋友10年了,我们早就是朋友了。 3.量词 ?汉语的数词和普通名词之间有量词。 ?“个”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是比较通用的个体量词。 一个面包 一个学生 一个杯子 ?根据具体情况做一定的解释:扁扁平平的是“张”,长长细细的是“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练习,教师帮助纠 正和积累,每次积累的数量不宜过多,5个一组,1-2组比较合 适。 ?可以通过量词填空和量词搭配比赛的方式进行课堂练习,活跃气氛。 4.介词结构中的方位词 ?给出偏误

衣服放在床书本在桌子 ?汉语表示方位,必须在名词后面加上方位词(上、下、左、右、里、外、前、后……) ?讲清楚“处所”和“普通名词”的区别: 在学校上课在商店买东西字典放在教室 在床上躺着书放在桌子上衣服挂在衣柜里 ?帮学生建立“在……上”“在……之中”的框架,然后给出房间布置图或地图进行练习。 5.离合词的个别教学 把离合词放在格式中进行教学。 玛丽和谁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一面。 ?“玛丽见面同学”是错误的。 ?帮助学生总结“见面”的用法。 6.离合词的总结性教学 ?当学生学习了若干个离合词之后,就可以进行总结性教学。?请同学回忆学习过的“离合词”,如:见面洗澡游泳跑步结婚帮忙 ?讲解离合词的特点:V和O之间可以加入“着、了、过”,还可以加入表数量和性质的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词语是区别词的是()。 [A] 平常[B] 日常[C] 丰富[D] 富有 2、下列各组动词中都是不及物动词的是()。 [A] “出发”和“进行”[B] “咳嗽”和“毕业” [C] “成功”和“觉得”[D] “学习”和“休息” 3、成语“赏心悦目”的结构类型是()。 [A] 主谓并列[B] 述宾并列[C] 定中并列[D] 状中并列 4、下列各词中,不是集体量词的是()。 [A] 对[B] 群[C] 件[D] 打 5、“他连一口饭都没吃。”这一句式是()。 [A] 比较句[B] “把”字句[C] “连”字句[D] 被动句 6、教学语法又叫(),是根据教学需求而制定的语法体系, [A] 教材语法[B] 专家语法[C] 课堂语法[D] 学校语法 7、下列属于介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的句子是()。 [A] 进来参观的客人[B] 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 [C] 让他过去的时候[D] 不好的征兆 8、在受事主语句中,当主语是无生命体或者虽然是有生命体但不至于被误认为是后面动作的施事的时候,就可使用()。 [A] 意念被动句[B] “把”字句[C] “由”字句[D] “被”字句 9、“绝”和“绝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上。 [A] 句类[B] 肯定和否定[C] 音节[D] 位置 10、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非持续性动词的是()。 [A] 死[B] 听[C] 看见[D] 倒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十八节汉语语法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一、面向新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的状况 (一)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考验 经过整整一个世纪,汉语语法研究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语言事实的描写上,或者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的运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理论的介绍和运用,对汉语语法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语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很大的突破。过去的深厚基础与发展态势,为21世纪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营建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发展势必会遇到新的困难,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将会受到极为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理论上的合理解释和应用上的直接服务。正如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所说的“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2000)。 (二)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要做的工作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理论上的重新解释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建立功能范畴观 语言靠组合和聚合两根轴来运转,就聚合关系而言,不仅体现在词类、句法结构关系等方面,表达同一类范畴意义的不同手段也可以形成一个聚合。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功能范畴的观点研究同一范畴不同表达手段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价值,对于认识相关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会有所帮助。如语气范畴,其表达手段涉及到语气词、语调、语气副词、助动词、甚至某些相对稳定的结构;量的范畴涉及到数量词、某些形容词、副词、词的重叠形式等。时间范畴涉及到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动态助词甚至某些句末语气词等。 (2)对语用因素进行句法处理 语言现象是句法、语义、语用的统一体,过去所总结的语法规则实际上是包含了句法规则和语用规则的。结构主义的语法分析基于句法结构体中某一成分在组合和聚合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如对于现代汉语中的“句中语气词”,根据结构主义理论,它们出现在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主要起停顿、舒缓语气的作用。从功能主义角度看,此类词是说话人对句子心理结构切分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功能标记,而非句法标记。但上述两种分析都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句法和语用的“剥离”,对于语法规则的总结以及提高语法规则的有效性,是十分有益的。但这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语用因素的范围有多大,语法分析中如何处理此类语用因素、语用成分及其形式特征是什么,语用成分有何句法地位等。 2、应用上的直接服务 从语法研究的应用价值看,主要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和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上。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的论文中有过较为恰当的提法:这两方面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来说,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试金石。研究中得到的语法规则,拿到这两个领域中去用,立刻就可以看出哪些行,哪些还不行,或者说还不太行。可以这么说,语法规则直接服务于这两个领域“适切度”的高低,也是检验我们语法研究成果优劣的一个标志。 就目前情况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脱节依然是比较突出的现象。这种脱节现象的产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后题教学文稿

1、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那为什么这种联系既经确定之后就不能随便改变?如何理解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取决于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谓“能指”,是指显示的事物,所谓“所指”,是指被代表的事物。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这个“禁止通行”和“可以通行”就是“所指”,红绿灯就是“能指”。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音表到与意义内容的结合并不依赖于因果关系,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每种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因而必须承认每次结合都是偶然的,都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同一种事物,每种语言都以不同的声音或文字来表示,这也是各种语言之所以不同的重要原因。如果音义结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必然的,人类语言就不会有什么不同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符号进入符号系统之后,它就要受到该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制约,必须按照某一语言的结构体系组成话语,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2、你是如何看待现代汉语形成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一)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四个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影响,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原文化时期,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从春秋延至秦汉,四方异族有的被中原统治者征服融合,有的流散他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与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的复杂过程。属于长江文化的“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包括长江流域一带和中南半岛的一大片区域,在秦统一中国是,这些民族大部分成员,与中原人民共同组成了汉民族。中国北部边界地区为阿尔泰语系的人所管辖,因此阿尔泰与在汉语的一发力留下很多痕迹。 (二)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统一了汉字,使全国“书同文”,最终把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 (三)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有史可考的是其大约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佛教文化自此融入汉民族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四声理论的建立2、书面语口语话倾向产生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四)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3、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答: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 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北方言区7闽南方言区8粤方言区9晋方言区10平话方言区 3、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你是怎样看待汉语语序的价值的? 4、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有哪些? 答:语素,词,短语,句子 5、怎么确定汉语的语法单位? 答:语法单位不能按音节来切分,应当按照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来切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 1. 介绍与说明:“是”字句 (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否定式:A不是B。疑问式:A是B+吗? ( 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2. 疑问句( 1) ( 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 (2)用法:用“肯定句+吗” ,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用“否定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 3. 否定的表达 (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 4. 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中心语”的问题。 所属关系的表达( 1):名词/代词+的+名词所属关系的表达( 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 5. 疑问句( 2):特指问句 (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 (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询问句子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置上。 6. 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 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肯定式:主语+有+宾语。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 7. 汉语数字的读法 (1)1?100数字的读法 ( 2)询问10 以内的数目:用“几” ( 3)询问10 以上的数目:用“多少” (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二/两+量词二十/百第二、二月、二楼 (5)100 以上数字的读法 (6)分数、百分数、小数的读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1)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试卷一 一、填充题(10%,每空1分,共10题) 01、语法这一术语包括三种含义,即()、语法科学、语法教材。 02、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一种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 03、可以代替各类实词、具有替代功能的词是()。 04、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一般为(),例如“讨论讨论”。 05、代词和其他实词的区别反映在()功能上。 06、表示第一人称复数时,(“”)方便表示“包括听话的人”和“不包括听话的人”。 07、“下棋可以训练人的思维”和“思维训练可以用下棋的方式”两句中的主语分别由()短语担任。 08、“我们觉得这个人不错”和“我们希望考完了再去旅游”两句中的宾语分别有()短语担任。 09、“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个病句的错误是()。 10、“当时钟敲响十二下时,开始了另外的一天”这个病句的错误是()。 本文档由知识社https://www.sodocs.net/doc/f69942618.html,分享 二、单项选择题(16%,每题1分,共16题) 11、划分词类的标准应该是()。 A、意义 B、形态标志 C、语法功能 D、音节结构 12、谓词性词语是指()。 A、能充当谓语的词语 B、不能充当主语、宾语的词语 C、名词性词语 D、动词性词语和形容词性词语 13、助动词的语法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中区别于一般动词的是()。 A、可以单独做谓语 B、可以用“X不X”格式表示询问 C、不能带助词“着、了、过” D、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红通通”、“通红通红”都是形容词,下列语法特点不全都适合它们的是()。 14、“红”、 A、都可以做谓语 B、都可以受“很”修饰 C、都可以修饰名词 D、都不可以带宾语 15、下列一组词中全部是介词的是()。 A、其实、把、关于 B、被、似的、对 C、被、对于、于 D、所以、把、被 16、“仿佛一只雄鹰浮在天空一般”中的“仿佛”和“一般”分别是() A、动词和助词 B、副词和助词 C、动词和形容词 D、副词和数量词 17、“有饭吃”和“有人吃”这两个短语分别是( )。 A、兼语短语;兼语短语 B、兼语短语;连动短语 C、连动短语;兼语短语 D、连动短语;连动短语 18、把短语分成主谓、述宾、偏正等类别,主要根据是()。 A、短语的语法功能 B、短语内部的结构层次 C、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 D、短语内部成分结合的松紧程度 19、“他去请”、“去请他”、“请他来”分别是()。

14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4

考生答题情况 作业名称:14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4 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4-4-22 11:43:08 至 2014-4-22 11:54:23 学员姓名: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你喜欢这本还是那本?”是()。 A、是非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 C、正反疑问句 D、选择疑问句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4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 A、精讲精练 B、精讲多练 C、多讲多练 D、多讲精练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你明天去机场接谁?”是()。 A、是非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 C、正反疑问句 D、选择疑问句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比较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其特点就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 A、实物道具法 B、对话法 C、举例法 D、图示法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4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如仅仅表达赞美、惊叹、兴奋等感情,而无意向不知情者介绍这种情况,我们就用()。 A、“可”字感叹句 B、“真、好”字感叹句 C、“多”字感叹句 D、“多么”感叹句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主要用在是非疑问句中,即要求回答“是”或“不是”的疑问句中。 A、吗 B、呢 C、吧 D、啊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4 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简要回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确立,然后系统地总结各家之说,附以笔者个人的观点和总结。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引言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且存在着是否需要体系、有无体系和是否形成了体系之争。争论也促进了研究的深入。本文主要对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这一体系的建立进行回顾。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产生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它不仅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编写教材、进行汉语水平考试标准和等级大纲的重要依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随着1958年《汉语教科书》的出版而定型,它奠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基本模式,被称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奠基之作。 此书完成于结构主义语法风靡中国之时,它吸收了结构主义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语言研究同步进行,创造了“理论——实践”双向研究的成功范例,所确立的语法系统和对语法项目的选择、切分、解释、编排等注意到了外国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学习汉语的难点。基本上体现了合理性和实用性,然而这一新的体系也必然存在弊端。 随着新的语言理论和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出,特别是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套语法体系的局限性也不断暴露出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对这一语法体系提出质疑,并提出要研究和修改现有的语法体系。 二、主要研究概况 对外汉语语法体系需要修改,相关学者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如何修改,是修改还是重建,各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以下是近20年来不同学者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修改意见。 (一)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 崔永华(1990)认为,《汉语教科书》中的语法体系理论基础太陈旧,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句子

一、句子概说 一个句子的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分、一定的结构方式、特定的句调、一定的意义。 二、句子的结构成分(句法成分) (一)主语和谓语 语法学家对主语和谓语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主语是对谓语动词而言。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主语指话题。 中国又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老王,我昨天还见到他。 1、作主语的成分 主语可分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 名词、代词经常作主语。 数词、数量词也能作主语。 动词、形容词也能作主语。 名词性、谓词性短语也能作主语。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我们爱语法。 七等于五加二。 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骄傲是无知的产物。 教室里乱哄哄的。 他去比较合适。 吃得太饱不好。 锻炼身体很重要。 他们几个都累坏了。 放光的不都是金子。 我的男朋友很傻。 去北京查资料很必要。 注意: 昨天艺术家们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上海大剧院里艺术家们有一场精彩的演出。昨天上海大剧院里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上海大剧院里昨天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昨天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上海大剧院里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一般名词﹥处所名词﹥时间名词 2、作谓语的成分

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 名词也可作主语。 名词性、谓词性短语可作谓语。 我们开始吧。 身体好。 他呀,傻子。 主席作工作报告。 大家举手表决。 我看完了。 同学们选他当代表。 他的学问比我好。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 3、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1)施事主语 (2)受事主语 (3)中性主语 我说。狼吃羊。 报纸看完了。 叙述性谓语

描写性谓语 判断说明性谓语 狼吃羊 这件衣服好 知识就是力量 (二)动语(述语)和宾语 动语和宾语是共现共存的两个成分。 1、作动语的成分 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 我想回家。 学好外语。 讨论并通过了他的结婚问题。 有没有烟。 我不赞成派他去。 2、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和主语相似,也分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种。景琦紧紧抱住她。 我买洗面奶。 买了五本。 这间客厅有六十多平方米。 学习语法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读书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读书笔记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 以前/以来/以内/以后 在表示时段的词语后面: 在表示时点的词语后面: 注意:“以前”“以后”可以单用,“以来”“以内”不行 2. 以前/从前 以前:表示过去,单用。可在出现在时点、时段后,可以表示将来,“时点+……” 从前:表示过去,单用。不可以出现在时点、时段后,不能表示将来。 3. 以后/后来 以后:表示过去和将来,可以加时间点。单用表示未来。 后来:表示过去,一个过程的后一阶段,不能加时间。 4. 后来/然后

后来:时间名词。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强调时间的先后,只用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一般与“开始”“原先”“起初”等词语相对应。 然后:连词。表示某一动作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另一动作或情况,强调动作或情况发生的顺序。过去、将来都可以,一般与“首先”“先”等词语相对应。 5. 之间/之内/中间 之间:两点距离以内。 之内:不超过某个范围。小于等于某个范围。 中间:可以是点,也可以是面。 6. 三年前/前三年 三年前:距说话时三年以前的时间,是过去。 前三年:一段时间的前面三年。过去将来都可以。 注意:“前三年”可以表示将来,例如“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前三年学习绘画,后两年出国深造。” 7. 头一天/前一天 头一天:一段时间里的第一天。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 前一天:某时间前的那一天。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有时可以表示“头一天”,例如:“这个周末,前一天写作业,后一天出去玩儿。” 8. ……上/……中/……下 ……上:某方面。例如“在学习上,你要多用点心。” ……中:可以是范围,也可以是过程。例如“在所有的老师中,我最喜欢李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她总是对我们微笑。” ……下:指条件。例如“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任务。” 9. 心里/心中 共同点:“里”和“中”都是指一个地方/一段时间/一件事物里面。 里:用于社会单位、领导、单位成员。例如“我们厂里有4台机器。”“我们厂中……”不行。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1

第三节数词的使用和量词的使用 一、数词的类别及表示法 (一)数词的书写方法 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现代汉语中,数词的书写方法有三种: 1、大写数字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2、小写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 3、阿拉伯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 1000 1类只适用于比较重要场合,比如钱币上使用,以及银行、商店等填写发票时使用。2、3两类比较常用,都可以用来标明书籍、报刊等内容的章节段落的序号,也都可以表示基数、系数,也都可以表示日期,但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中,使用哪一类数目词要一致,如表示“2004年11月12日”,其他地方也都这样表示。第二类主要用于表示序数,第三类主要用于公式的表达。在表示分数和百分数时,如果用来表示读法,则用第二类,直接书写一般用第三类。 (二)数词的分类 数词可以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大类。基数是表示数目大小的,如“一、二、三、四、五”等。基数词又包括系数、位数、分数、小数、倍数、概数等。数词的类别可以下列图示: 系数:一…九十零半廿卅 位数:十百千万亿兆 基数概数:两几多多少许多若干 小数、分数:3.1 三分之一 数词倍数:三倍十二倍 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十 数量数词:俩仨 (三)数词的表示法 1、整数 (1)“万”以下的读法一样,先读“万”前面的系数词,再读位数“万”,然后分别读“千”、“百”、“十”前面的系数和这些位数。例如: 54673→五万四千六百七十三 (2)“万”以上以“万”为单位,四位一级,即在阿拉伯字码数列上从个位开始,向左数每四位数可用逗号与前面隔开。“万万”为“亿”,“亿”以上,以“亿”为单位。如:6870000→六百八十七万 5726,4832,9803→五千七百二十六亿,四千八百三十二万,九千八百零三。 (3)一个数列中间有空位时,不管有几个空位,都读作一个“零”。 25006009读作:两千五百万六千零九 (4)电话号码、房号、年号习惯上只读系数,不读位数。“1”习惯上读作“yāo”。如: 64321546读作六四三二yāo五四六 512室读作五yāo二室 (5)用“以上”和“以下”结合整数表示数或数量范围时,一般包括所结合的数或数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doc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 课程学时:34学时(周2学时) 课程编号:55762204 课程学分:2学分 一、课程说明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语言、文化、教学技能等课程构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一门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课程。通过课堂讲授、教学实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基本理论、教学体系;学习和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方法和策略,并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指导汉语语法的教学实践,具备较高的驾驭语法知识、解决语法问题和组织语法教学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将讲授、讨论、课堂教学演练与实地教学观摩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的特点,突出运用和实用特征,轻理论、重实践,只介绍相关的基本理论,通过增加教学录像观摩、实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观摩的次数以及使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法教学技能,成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上手者”。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4学时) 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教学内容涉及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的研究领域,几组二语习得术语、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以及中介语等内容。理论略讲,每次课为学生安排30分钟的教学录像观摩,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实例和典范。 第二章汉语语法教学的理据与方法(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问题;语法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教学内容涉及如何依据汉语

具象型特性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点与策略,展示语法点的技巧、解释语法点的技巧、练习语法点的技巧以及归纳语法点的技巧等。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教案写作(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写作的基本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培训的教案模式为主,不同授课内容,教案具体形式略有不同。定期安排学生写教案,让学生熟练掌握此项基本教学技能。 第四章量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汉语量词的基本知识,学习者学习量词时的主要偏误类型,量词的认知性教学,动量词的教学等。其中量词的认知性教学、相近名量词的对比教学和动量词的教学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课前采用案例分析法,学生尝试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总结。 第五章副词、区别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主要讲授汉语副词基本知识,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常见偏误类型,副词教学的知识要点,相近副词辨析;区别词的定义,学习者习得区别词的常见偏误类型,区别词的教学策略。其中相近副词辨析和区别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六章汉语虚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介词及其短语教学以及汉语助词的教学。内容包括介词及其短语的基本知识,习得者的主要偏误类型,介词教学应侧重的方面,介词比较教学;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助词的主要偏误类型和教学策略。其中介词教学,介词比较,助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第七章汉语补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结果补语,主要偏误类型,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结果补语的主要操练模式;什么是趋向补语,主要偏误类型和主要问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具体教学技巧。其中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主要操练模式、趋向补语的主要存在问题和具体教学技巧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八章汉语句式教学要点与策略(6学时) 主要讲授汉语“把”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内容包括“把”字句的主要特征,主要偏误类型,“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汉语“比”字句概说,“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等。其中“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除以上教学内容外,本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常设置讨论题,课后适当留作业。本学期的教学过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一、引言 1.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线条性。 3.文字是符号的符号,文字是按照一定方式记录语言的书写系统,是辅助语言并且扩大它的作用的工具,是用来 代替语言的符号;文字是书写符号的体系,但书写符号并一定是文字。 4.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5.现代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普通话和方言。 6.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历史背景:(1)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3)传入中国的 佛教文化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述 1.语法:一是指语法本身,即人们说话的规则,或者是组词造句的规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客观存在的;二 是指语法著作或者是语法学这门学科。 2.教学语法:教学语法称为规范语法、学校语法、课堂语法等。是在语法教学中使用的语法学及其语法书,教学 语法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研究他们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 理论语法也称专家语法、语言学语法。 3.教学语法的特点:规范性、稳定性、可接受性(一是教师的可接,二是学生的可接受性。语法教材必须具有很 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针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是应用性的教学语法,对象既可以是外国学生,也可以是从 事或将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 5.汉语语法的特点:(1)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 在一一对应关系(3)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4)助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类词(5)单双音节对词语结构有一定影响(6)有丰富的量词 6.教学语法是贯穿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语法,而语法教学指的是语法的教学过程。 7.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地位:(1)掌握所学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2)大多数第二语言教 学流派都比较重视语法教学(3)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更需要语言理论知识的指导 8.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语法术语的表述,尽量少用语法术语(2)语法偏误的讲解(3)表 述的浅化和简化 9.第二语言教学流派方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 10.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1)演绎法,特点是从语法规则到具体语言材料,从一般到具体。(2)归纳法,特 点是从具体材料到语法规则,从具体到一般。(3)特点是从具体语言材料到具体语言材料,不演绎不归纳,教给学生范句或句型,通过模仿或替换练习掌握。 11.汉语语法规则的表达方式和方法:(1)文字描述法(2)公式法(3)比较法(4)对比法(5)图表法 1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13.量词的语法特点:(1)可以做定语:那个学校好吗?(2)可以作主语或宾语:昨天我们去商店买衣服,我买 了两件,小李买了一件。(3)可以作状语:玛丽第一次来中国。(4)可以作补语,一般指的是动量词作补语:那里我去过两次。 14.动词的语法特点:(1)动词主要充当谓语,有时也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2)动词前面一般不能加“很”等程 度副词。(3)大部分动词后面能带宾语。(5)大多动词可以受“不”“没有”修饰,构成“V不V”或“V没V” 肯定否定的重叠形式,但是可以离合的双音节动词一般只是重叠第一个语素,这些复合形式都表示疑问。(5)动词加上“着了过”“起来”“下去”或重叠的方式来表示“时态”。 15.能愿动词的:(1)表示可能的:能会可以(2)表示意愿的:要肯敢(3)表示必须的:必须应当 能愿动词的特点:(1)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相当于状语的作用。(2)不能重叠(3)不能带“着了过”。(4)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谓语+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doc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 | 这是什么书? | 你去哪儿? | 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 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你往前走。|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 +/形容 (1) + (懂、、完、在、到、、成?): 我听懂了。 |我看他了。|作做完了。|停在口。 (2) + 形容(、、好、清楚??): 你了。 |做好了。|我听清楚了。 9.向 + 上、下、、出、回、、起/来、去 后有,向是“来/去”的情况: (1)是所的形式:+ 所 + 来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去了。 (2)是事物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 +来/去+事物 我借来一本。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 +事物+来/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向 + 上来 /上去、下来/下去、来/去、出来/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复习要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复习要点

一、理论部分 1.教学语法的概念:以语言能力培养和提高为目标,以构造规律、用法和表达法为主要描写内容的一套语法系统。也称“学校语法”或“规范语法”。 2.教学语法的特点:(1)科学性:首先是语言事实的描写要科学,要符合汉语实际;其次是语言知识的讲授要科学,要符合语言理论。(2)规范性:传统语法就是一种规范语法。所教的内容要求是正确的,可靠的;强调教学语法的规范性的同时,要有动态的观念。(3)实用性:教学语法的根本目标所决定。语法项目的选择、安排和描述都要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强调实用性,不能牺牲科学性。(4)统一性:这主要是就语法分析和描写的术语、系统而言的。系统本身的统一和稳定就是一个必要的条件。(5)针对性:这也是由教学语法的本质决定的。不追求系统的完备和完美,一切以需要为导向。针对性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有总体上的针对性和个体上的针对性之分。 3.教学语法的特质:实用、适用和管用;简明与可操作。

4.语法教学和教学语法的主要区别: 5.理论语法的定义:理论语法是语法学家对语言的语法系统和语法规律所做的理论概括和说明,是把语言作为一种规律的体系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通则。又称:专家语法、语言学语法、描写语法。 6.理论语法的特点:(1)追求理论体系的自足性;(2)分类上强调标准的对内普遍性和对外排他性;(3)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7.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别:

8.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联系 (1)理论语法为教学语法提供基础(源泉)教学语法本身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要以理论语法为基础。没有理论语法的深入研究,就没有教学语法的实际效果。 (2)教学语法促进并检验理论语法 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分是人为的,为了把二者所着重的点凸现出来。根本上说,二者都应该以是否符合语言事实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9.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接口问题:实际就是理论语法研究成果能不能以及如何应用于教学语法的问题。关键点有二: 第一,要看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是否揭示了语言构造的规律; 第二,如果是,要看语言学习(教学)是否需要这样的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