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年保险科技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保险科技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保险科技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保险科技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保险科技行业深度研究

一、中国互联网保险未来10年:从千亿到万亿(一)保险科技产业链实现快速的螺旋向上式的发展

在技术应用周期和监管周期的共同推动下,中国互联网保险的规模经历了爆发式扩张到收缩又重回增长的螺旋向上式的发展历程。技术应用的增加是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源动力,监管则是行业发展的扰动因素,如2015年车险费改导致互联网车险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此前互联网车险价格较线下销售渠道低15%),互联网财险保费开始下降。在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保险的态度也经历了过度乐观到谨慎再逐步转回乐观的过程。

根据中保协,2011-19年互联网保险的总保费实现83%的复合增速,2019年已经达到2696亿人民币,互联网渗透率(定义为互联网保费占行业总保费比例)为6.3%。从保费规模角度看,中国互联网保险大约相当于中国第二大保险集团平安集团的三分之一。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一条较为复杂的产业链,商业模式各异的公司大量涌现,参与到互联网保险的各个环节(包括销售、核保、理赔、风控等)。

(二)10年后,预计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人民币,复合增速高达25%

我们预计互联网保费将实现中长期的快速增长。按照25%的CAGR的中性估计(过去10年CAGR83%),未来10年内,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019年保险行业保费的~58%。可以说,未来10年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将再造半个保险市场。我们从2个维度来看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增长驱动因素:1)从客户角度来看,随着年轻、教育程度高、主动保障意识高、习惯在线消费的群体到达保险消费年龄段,我们认为互联网保险的目标客群正在快速扩张。2)从产品来看,未来10年互联网保险的增量同时来自于切分部分传统保险产品的增量(新业务)和互联网保险独有的新产品。对于这两个增长驱动因素的判断详见后文5个前瞻性判断部分。

(三)保险科技产业链的代表公司合计市值超过千亿人民币,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据我们估计,目前具有一定规模(有公开估值数据且在10亿人民币以上,或有较大融资历史)的保险科技产业链公司共有23家。根据最新融资和可比估值,我们估算当前具有一定规模的保险科技产业链公司的合计市值超过千亿人民币。考虑到其规模和较高的增长潜力,我们认为需关注保险科技行业的投资机会。

1、对于保险科技产业链的5个前瞻性判断

我们对保险科技的5个前瞻性判断为:

随着中国保险潜在客户群体的急剧变化(年轻、教育程度高、主动保障意识高、习惯在线消费的群体到达保险消费年龄段),互联网对于传统保险模式的替代是不可逆的;

在未来10年,互联网保险的增量同时来自于切分部分传统保险产品的增量(新业务)和互联网保险独有的新产品,互联网保险总体仍是蓝海市场,尽管直接切分传统保险产品的存量较为困难;

由于资本的快速涌入和对保险市场理解的不足,在产业链各个细分市场或将出现持续的非理性竞争;

在产业链内各个细分市场中,包括领先者在内的绝大多数公司仍处于的摸索阶段,未形成稳定清晰的盈利模式;

和所有的金融业务一样,保险科技的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监管政策。

2、中国保险潜在客户群体急剧变化,互联网对传统模式的替代是不可逆的

潜在客户是否是有自发购买保险的意愿是互联网保险能否成交的关键。如果一个客户有自发的购买保险需求,则互联网保险通常可以提供更优惠的报价和更便捷的服务。但是如果一个客户并无自发购买保险的需求,则

互联网保险很难主动触达并转化这类客户,相反,更为主动的传统保险的销售渠道更有可能接触并挖掘这些客户的潜在需求。

随着年轻、教育程度高、主动保障意识高、习惯在线消费的群体到达保险消费年龄段,我们认为互联网保险的目标客群正在快速扩张。如90后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数量占比相对70、80后快速提升,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数量也在快速扩张。未来10年,随着00后逐步接近30岁,我们预计大量的新客户将会选择通过互联网保险来满足保险需求。

从客户画像来看,互联网保险客群特征明显,以慧择为例:1)年轻一代,慧择的寿险和健康险的投保人的平均年龄为32岁。2)收入较好,慧择55.7%的客户来自高线级城市。3)教育程度较好。4)喜欢线上消费和投资。5)对价格比较敏感。

3、未来互联网保险的增量同时来自于切分部分传统保险产品的增量(新业务)和互联网独有的新产品从产品来看,未来10年互联网保险的增量同时来自于切分部分传统保险产品的增量(新业务)和互联网保险独有的新产品。从市场增长角度,我们将保险创新分为两类:

?切分部分传统保险产品的增量(新业务):通过互联网销售的传统产品(如重疾险、车险等)。对于这类产品,我们认为实质上传统产品的互联网化并把销售渠道从线下到线上的迁移,其增长驱动力为不断增长的愿意网上购买保险的人群和互联网平台不断提升的流量转化能力。

?拓展传统保险产品不覆盖的新需求:特定互联网场景下衍生出的创新型保险产品,如退货险和互联网信用保证保险等。这部分业务覆盖了传统保险产品不保障的新的风险类别,是保险业的净增量。对于创新型互联网保险产品,其未来增长空间来自于更多的互联网场景的互动量(如在线购物金额的增长)和新的可承保的风险的类型。

不同类型传统保险产品互联网化的进程和难度不同,标准化产品在前期更容易被互联网切分,复杂的非标准化产品在未来也有互联网化的较大潜力。。

二、保险科技产业链图谱:4大方向和代表公司

(一)保险科技产业链的4大方向

总体来看,按照在保险经营中参与环节不同,我们认为当前中国保险科技产业链存在4大方向,即销售端创新、产品创新、中后台创新、互助平台:

1、销售端创新:即通过将互联网流量转化销售保单,替代传统的通过代理人或者其他中介渠道获客,典型公司包括水滴、慧择、保险师。

2、产品创新:即互联网保险独有的创新型产品/服务(如众安开发的百万医疗)或基于互联网场景的新产品/服务(华泰保险开发的退货运费险、手机碎屏险)。

3、中后台创新:包括承保、风控、理赔、运营、客服、数据应用等,即销售以外环节的线上化和技术应用,用以控制理赔成本、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数据价值挖掘和变现。其商业模式最为多样,主要包括精准定价、帮助理赔和风控、云服务与数据服务、基于新技术的新型健康服务。典型公司包括爱保科技。

4、互助平台:其是平行于整个保险产业(包括传统保险和互联网保险)的商业模式。典型公司包括水滴、相互宝、轻松。互助平台是平行于整个保险产业的商业模式,我们将在以后的专题深度报告中单独讨论。

方向1:销售端创新

按照直接对接的客户类型不同,销售端创新的商业模式可分为To C、To B和To A:

To C这类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个人客户到自己的平台购买保险,从而赚取佣金。其基本的盈利模式为,经营利润=收到保险公司的佣金-获客成本-运营成本。根

据导流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2类:1)通过精准广告(如百度、网页等)导流。2)设立筹款或者互助机构,进行导流。

通过精准广告(如百度、网页等)导流:这类公司在搜索引擎或者各种平台上投放广告,潜在客户点击广告则被导流到公司网站。随后公司推销保险产品。这类公司的经营利润=流量*转化率*件均佣金-流量成本-运营成本。对这类公司,平衡流量的质量和费用是盈利的关键,即获得优质流量(从而提升转化率)的同时控制广告费用。典型公司包括慧择的To C业务、小雨伞等。

设立筹款或者互助机构,进行导流:这类公司前期设立筹款或者互助机构,吸收大量有保障需求的人群。随后向这类人群推销保险产品。这类公司的经营利润=用户数*转化率*件均佣金-运营成本。由于此场景下优秀公司的用户数大、获取流量的边际成本低,因此盈利能力强。对这类公司,前期筹款或者互助机构能否吸引大量用户和转化效率是决定随后保险业务规模的关键。典型的公司包括水滴、轻松等。

To B这类公司通过机构或者网红(如微信公众号等)导流到自己的平台。在这种模式中,机构或者网红进行获客,随后在这类公司的平台上出单。本质上这类公司并不负责获客,而是只充当获客后的服务平台(产品出单),

从而获取费用。这类公司的经营利润=流量*转化率*件均佣金*平台留存比例-运营成本。本质上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提供牌照、产品、运营和部分销售服务来获取收入。对这类公司,平台留存比例受挤压的过程中(因为网红分得的佣金比例可能提升),通过提高转化效率和控制运营成本是盈利能力的关键。典型公司包括慧择的To B业务(即齐欣云服)、凤栖云服等。

To A这类公司建立帮助保险代理人展业的app,吸引代理人在app上展业,分享代理人收到保险公司的佣金。其基本的盈利模式为,经营利润=使用的代理人数量*人均出单数*件均佣金*平台分成比例-运营成本。典型公司包括保险师、i云保等。

方向2: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包括基于传统保险产品的改进(如众安开发的百万医疗、车险)和基于新场景的创新产品(华泰保险开发的退货运费险、手机碎屏险、酒店退订险)。产品创新的载体主要是专业互联网公司(如众安等),近年来传统保险公司(如平安、人保)也在积极拓展此类业务。

基于传统保险产品的改进:原有保险产品的创新最好的例子就是众安在2015年推出的百万医疗,通过免赔额实现了低价+高额保障,大幅拓展了传统的重疾险和中

端短期医疗险以外的保险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此类业务和传统的保险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例如百万医疗的快速扩张客观上蚕食的部分低保额重疾险的市场。

基于新场景的创新型产品:传统商业保险场景(保障的风险类型)较为固定,包括死亡、重疾、长寿、医疗费用、汽车损坏、伤人责任、财产损失等。事实上,仍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和基于新生活方式带来的新的风险类型并未被传统保险产品覆盖,包括航班延误、网购退货费用、酒店退订损失等等,而基于这些潜在保障需求而开发的创新产品则有效的捕捉到了这些业务机会,前提是基于技术或者场景本身的特性将承保的成本控制在有盈利空间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此类业务和传统保险产品没有重叠,对保险业来说这些产品带来的保费是净增量。

方向3:中后台创新

中后台创新的商业模式最为多样。这类公司主要通过给为保险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或承接外包业务从而赚取服务费,部分保险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对中后台赋能提高承保利润。其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模式:1)精准定价。2)帮助理赔和风控。3)云服务与数据服务。4)基于技术的新型健康服务。

精准定价:这类公司基于在特定领域的数据及经验优势为保险公司提供定价支持服务,帮助保险公司实现精准化定价。主要收入来自提供定价支持服务收取的费用。我们认为商车费改和5G及物联网的应用将推动这块应用在车险业务上落地。能否获得稳定的数据来源是决定该领域公司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比如,评驾科技通过为OBD硬件厂商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从而获取

海量驾驶行为数据,再利用自身数据优势为保险公司提供定价支持服务。车车科技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获得车险产品的报价数据,为用户提供车险比价及保单销售服务,同时也利用自身在产品报价数据方面的优势为保险公司提供精准定价支持服务。

帮助理赔与风控:这类公司利用数据和经验优势为保险公司提供事前风控与事后协助理赔服务。事前风控主要是以数据分析服务的形式提供,基于保险公司的保单数据进行客户风险分析,如:爱保科技。事后理赔协助服务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消除理赔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效识别欺诈行为;第二种是通过数据服务协助稽核人员高效完成理赔处理,如:栈略数据。其主要收入来自提供理赔及风控协助服务,从保险公司收取的技术服务费。除了互联网创业公司外,当前部分保险公司也在发展这块业务,如平安和人保开发的AI车险查勘定损。

云服务与数据服务:这类公司为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等提供信息化服务或数据服务,主要业务模式方式有:1)为公司开发信息化平台并收取会员费。2)为公司定制信息化系统并收取服务费用。3)为公司提供数据服务并收取服务费用。主要收入来自以云服务的形式租借或定制系统所收取的会员费和服务费,部分公司同时提供数据服务并赚取服务费,研发支出和运营成本是这类公司的主要成本。这一领域的增长潜力较高(互联网时代保险公司信息化服务需求增长)且存在进入壁垒(云服务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且具有较强的用户粘性)。典型公司包括众安科技、保险极客、中科软、豆包网和南燕保险等。

基于技术的新型健康服务:这类公司基于互联网、区块链等科技技术,同时对接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在被保险人发生理赔请求时接管保险公司的后续工作,直接与相关医疗机构对接,授权医疗开展治疗活动并结算医疗费用。其主要收入来自按照接管保单数量收取的服务费。部分健康服务机构开始利用理赔数据参与产品设计并反向卖给保险公司取得收入。健康险的快速发展和监管的支持推动这类公司实现较快发展。典型公司包括暖哇科技、圆心惠保和易雍健康等。

方向4:互助平台

互助平台是指用户加入后,用户之间互相提供保障,当某一用户罹患保障范围内的疾病时,其他用户共同分摊其保障金额。由于互助行为具有更多的公益色彩(不同于保险行为中保险公司以盈利为目的提供保障),用户在互助平台上获取保障的费用低于购买一份同等保障的商业保险的保费,使得互助这一形式能够很好的满足对于传统商业保险支付能力不足的群体的保障需求,同时获取可观的用户流量,典型公司包括相互宝、水滴、轻松。支付宝2018年11月在app中推出互助平台相互宝,凭借支付宝app的流量优势,相互宝注册用户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7月已达1.05亿人。互助平台是平行于整个保险产业(包括传统保险和互联网保险)的商业模式,我们将在以后的专题深度报告中单独讨论。

三、纵观全局,未来真正有前景的方向是什么

(一)从投资的角度看,销售端创新是保险科技最有价值的投资方向

我们认为综合来看,销售端创新是最有投资价值的方向:1)中国保险市场仍在发展的较早阶段,把保单卖出去仍是所有公司最核心的痛点,因此也是成本最高环节。2019年保险行业的销售成本高达5503亿人民币,相当于保费收入的15%,规模接近行业利润总额2倍,是

赔付外最大的成本项。较大的销售成本和传统销售模式的低效率决定了销售端创新是空间最大也是最有可能持续盈利的方向。2)保险的销售端是一个充分竞争并且反应迅速的2C市场,真正有价值的销售创新模式很快可以得到验证,并迅速横向扩张。3)销售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未来的盈利模式相对清晰,潜在投资标的包括基于新模式的保险中介平台(例如慧择)和通过技术手段来升级传统渠道的保险公司(例如平安)。

产品创新增长潜力较大,但是投资标的选择有限,因为新型产品通常不是潜在投资标的唯一的业务甚至不是主要业务(如平安、蚂蚁金服),投资者必须对于新型产品的长期承保盈利前景和其他的业务的收益和风险做出评估。目前,以产品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公司包括众安、慧择和传统保险公司。

中后台创新的绝对市场规模相对有限,且其增长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端市场竞争格局和监管的具体要求,因此潜在投资标的表现为:1)数量较多,但是多数规模小;2)技术驱动为主;3)商业模式的验证较为困难,因为是2B业务为主;4)盈利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投资标的:中国平安、众安在线(未覆盖)和慧择(未覆盖)、中科软(未覆盖),以及未上市的泰康在线、水

滴、轻松、保险极客、评驾科技、爱保科技、车车科技、i云保等。

(二)销售端创新:增长潜力大,盈利确定性高

我们看好销售端创新的成长空间:1)中国保险市场仍在发展的较早阶段,在这一阶段,把保单卖出去仍是所有公司最核心的痛点,因此也是成本最高环节。2019年保险行业的直接销售成本高达5503亿人民币,确定相当于保费收入的15%,行业利润的181%,是赔付外最大的成本项。2019年中国财险的销售成本为779亿人民币,是承保利润的25倍。2019年中国人寿的销售成本是814亿人民币,是净利润的1.4倍。较大的销售成本和传统销售模式较低的效率决定了销售端创新是增长空间最大也是最有可能持续盈利的方向。销售端的小幅度改善,即可带来整个行业盈利的改善。2)近年来行业保费增速放缓+监管禁止部分理财型产品的销售,更加深了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对于互联网销售渠道的需求。

销售端的经营利润=收到保险公司的佣金-获客成本-运营成本。由于保险公司的佣金通常是市场竞争形成统一水平,因此盈利能力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降低销售成本(包括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如果一个销售平台可以通过创新将单均销售成本控制在市场水

平以下,则这个平台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将可以通过更优惠的佣金率(间接带来更优惠的保单价格)迅速扩大其保费规模,从而快速扩张盈利。目前主流的降低销售成本的方向是通过在线流量筛选和转化来替代传统的依靠线下中介的分销方式。目前,一些领先的公司的盈利模式已经逐渐成熟,并开始产生利润。

由于销售端的创新本质上是销售成本改善,并不直接涉及承保保险业务,因此该业务的未来盈利并不直接受到保险风险、退保风险、投资风险的影响,盈利的确定性较高。

(三)产品创新:增长潜力大,盈利不确定性较大

产品创新始终是保险业规模扩张的重要驱动力。依靠新的场景(新的风险类型)和新的承保技术,新的保险产品将为保险业带来净增量。如2016年众安推出市场上首款百万医疗“尊享e生”,百万医疗险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2019年其保费收入已经快速增长至43亿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但创新型产品并不一定总是带来稳定的承保盈利,这是由于:1)规模最大的风险类别大部分已经被传统保险覆盖,新产品通常只能寻求剩余的绝对规模较小的风险类型(如航班延误和网购退货风险),间接导致这类产品的保费绝对金额较小;2)类似于传统保

险产品,新产品的分销通常依赖于拥有场景或者销售渠道的平台,保险公司并不具备溢价地位,拥有场景或者销售渠道的平台的强势地位通常会挤压最终的承保利润;3)近年来传统保险业务的增长乏力迫使行业积极寻找可以带来增量的新产品类型,因此新产品问世之后很快即面临大幅提升的竞争压力,例如很多健康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现在也加入了百万医疗类产品的竞争,而且价格更加优惠。2015-2019年,前三大互联网财险公司的合计市占率下降34个百分点至46%;4)由于新风险类别的历史数据和运营历史不足,保险公司或难以准确进行风险定价和避免运营漏洞(例如反向选择和利用漏洞获取航班延误险的赔付)。

例如,2019年众安的渠道费用率为28.8%,远高于中国财险的20.5%和平安财险的17.0%。这是造成目前众安承保亏损的重要原因。较高的渠道费用率来自于:1)健康生态中在蚂蚁保险销售的好医保的渠道费率较高(20-30%)且占比较高(~50%);2)在第三方平台销售的航旅险的渠道费率较高。

中后台创新:绝对规模有上限,取决于竞争格局和监管政策。中后台创新通常无法直接提升保险业务的盈利或规模,这类平台的价值来自于帮助保险业务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从市场的绝对规模来看,中后台创新的空间

小于销售端和产品创新,主要由于保险业务运营中的风险定价能力提升、运营成本压缩、理赔经验改善、用户体验提升的对应成本的绝对金额远小于销售成本和新产品带来的增量保费。

中后台创新的营收本质上来自于保险业务的各个成本项(除了销售成本以外),因此其增长空间取决于该创新是否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提升承保盈利。

理赔成本:理赔始终是保险业务最大的成本项,因此理赔经验的改善对承保盈利十分重要。需要注意的是,理赔经验的改善只是一个最终的结果,实现的方法包括了产品设计和定价、核保、理赔多个环节改进,而每一个环节都受限于前端市场竞争格局和监管的具体要求,创新的空间有很多限制。因此,此类创新的增长空间需要酌情分析。例如,中国车险行业多年来并没有真正的技术创新空间,因为监管要求对于产品形态有较多明确的限制,同时市场竞争又导致各家公司报价基本一样,我们预计2020年的车险综合改革正式实施后,车险相关技术创新会有较大发展的空间。

运营成本:在中国保险市场当前阶段,保险业务的运营成本远小于销售成本。如图29、30,2019年中国财险的运营成本为93亿人民币,远小于销售成本779亿人民币。2019年中国人寿的运营成本为403亿人民

币,远小于销售成本814亿人民币。因此运营成本边际改善对承保盈利的帮助通常远小于销售成本,所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创新绝对的市场空间有限。

用户体验:对于大多数保险业务来说(医疗险和车险除外),保险公司和客户的交互是低频的交互,而且保险业的用户体验通常是在理赔阶段客户才有体验,因此我们认为用户体验对于保险业务的规模增长和盈利能力直接影响有限。

【精品案例类】2019中国保险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保险业信息化现状及购买行为调查保险公司系统建设概况 保险公司综合业务系统建设状况 综合业务系统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系统,可以分为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这些综合业务系统,按照功能模块来说是由新合同处理系统、核保系统、收费系统、出单系统、保全系统、理赔系统、核赔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和代理人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构成,可以实现诸如投保、核保、签单、交费、批改、给付、退保、复效、报案、赔付申请、核赔、赔付和客户服务等具体功能。从系统构架上来说,则大多采用基于事务通信中间件的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达到实现逻辑和表示逻辑的分离,实现数据库服务、业务逻辑服务和表示逻辑服务的分布式处理。而对于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则采用零险种、参数化技术,支持动态增删险种。 调查显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拥有综合业务系统。其中,采用自己开发业务系统的保险公司有平安保险公司和新华保险公司; 购买成型业务系统的有中国 人寿和泰康人寿; 而与厂商合作开发的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采用的是美国科比亚的CBPS寿险综合业务系统,于1997年开始在全国各地30多家分公司实施。另外有少数分公司在最近的系统更新时使用了尚洋公司的新一代业务系统,这些地区包括青海和深圳地区。而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的分公司,系统则由高伟达公司开发。

1999年7月,太平洋保险公司斥资500万美元建立了新系统,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力求业务再创新高。科联系统有限公司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建立的“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已交付使用。“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可以更新太平洋公司团体及个人人寿保险的业务程序,包括从草签保险单、收取保险费到索赔、理赔的整个过程。 另外,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分公司中推广已经本地化的美国CSC提供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该套系统耗资1600多万元人民币,是泰康人寿近期信息化战略中最重要的举措。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则由尚洋和中科软合作开发。此外,尚洋和中科软还分别开发了新华人寿的投资型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太平洋保险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 保险公司呼叫中心系统建设状况 在本次调查涉及的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已经在全国的大部分省市实施了呼叫中心系

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及在全球排名

2011年,中国入世10周年,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亦十载有余。截至2009年底,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位列全球第七位(2010年相关数据尚未公布)。世界第7 亚洲第2,据《证券日报》保险周刊从权威渠道得知的独家数据,2009年底,中国保险业以1630470亿美元的总保费收入位列全球第七位,较2008年排名下降一个名次。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为4.01%。其中,排名全球第一的是美国,总保费收入1139746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28.03%。其次是日本,总保费收入505956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12.44 %。第3是英国,总保费收入309241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7.61%。 与中国水平相当的是意大利,总保费收入169360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4.17 %,位列第6位,2008年,则位列中国之后。 世界前十大保险市场总计保费为3107733,占据了世界76.43 %的份额。而关于亚洲市场的中国地位。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2009年全世界保费规模(寿险和非寿险)为40660亿美元,其中欧洲占39.6%(2008年41%),北美占30.5%(2008年32%),亚洲比去年上升2.3个百分点,占24.3%,排名第三。 就亚洲市场而言,在研究涉及的10个国家/地区中,如果用保费收入来衡量市场份额,2009年日本仍在10个国家或地区中稳居状元,拥有53%的市场占有率。中国则与2008年一样,依然占据榜眼位置,由2008年16%的市场占有率增长至17%。韩国位列第三,拥有10%的市场占有率,相对于2008年萎缩了1%。印度在亚洲市场占有率约为6.8%。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一共占有20.2%的市场份额,小于中国和印度市场占有率之和。密度第64 深度第44 。 除了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则是衡量一个地区保险市场成熟程度的指标。首先,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反映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

保险业调查报告.doc

保险业调查报告

保险业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变得越来越流行,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保险业更是遍地开花,以迅猛的速度流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但是目前保险业究竟如何?其面临的问题又有哪些?以下是我在暑期咨询调查家乡附近一些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所完成的保险业方面的调查报告。 一、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一)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初步展开 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基石,诚信日益受到保险业内的重视,诚信体系建设也已初步展开。xx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强调,“越是加快发展,越要注重诚信,搞好服务,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至xx年全国各地保监办、保险行业协会围绕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保险诚信经营理念得到认同 各保险公司在经营理念中,均能突出强调诚信。如中国人保几十年来秉承“稳健经营,笃守信誉”的经营思想指导业务发展;中国人寿以“诚信负责,稳健发展”为企业宗旨;泰康人寿认为“诚信在保险行业至高无上”;新华人寿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小组”,领导公司的信用体系建设;平安保险公司经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获得了aaa级信用等级证书。由此可见,诚信在保险业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为保险业界广泛认同,这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营销员的诚信状况有所改善 保险营销员曾一度以总体素质较低,诚信水平不高,社会形象较差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经过近年来的治理,营销员的诚信水平有所提高,诚信状况有所改善,误导、欺瞒现象明显减少,失信行为初步得到控制。营销员队伍数量庞大,且直接面对公众,因而可以说他们的诚信状况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保险行业的整体诚信水平。营销员的诚信状况好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二、目前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中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研究

中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研究 (08经济班刘想念20084083031) [内容摘要]:在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突飞猛长。我国的保险业从1980年以来,也不甘落后,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本文主要依据相关关系原理,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为基础,对中国从1980年到2008年的保险行业的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了保险业与经济发展、人口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对保险业、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的一些情况的分析从而为保险领域的一些决策作出依据,并预测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关键词]: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经济发展、GDP、人口数量、保险产业、回归分析 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保险行业发展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是按照一国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它与世界同行

业水平的差距。 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2.6%,保险密度为380元。而2004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已达8.1%,平均保险密度已达470美元。我国保险业虽然自保险行业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与世界相比,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的有效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释放,中国的保险市场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现状 根据本人的研究,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保险行业起步较晚,保险市场开发不足,且保险市场尤其是广大 农村市场发育不成熟。 2.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 保险产品结构单一。 3.由于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地区 的保险意识不强,保险观念比较传统落后。 4.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低,而且部分保险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 加上理赔相对比较困难,使得老百姓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较低。 5.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外国保险企业参与国内竞争,中国保险企 业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从1980—2008的保费收入和GDP、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图中所用数据均以当年的价格计算)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2003-04-29资料来源:全景网络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3.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 中国保险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速度较快。全国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53.14元,年均增长速度34.4%,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在15-20位之间。 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看,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非寿险业。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同的变化:从1992至2002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8%,而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仅为18.1%;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时,寿险保费收入几乎为零,199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30.4%,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产险,200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74.5%,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伴随着保费收入以大大高于国民收入和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增加,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总数)这两个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标不断增长。截至2002年底,中国保险深度达到3%,保险密度为237.6元,较之世界发达国家保险深

2019年教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9年教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前言 关于整个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大多数人都有较强的感性认知,知道体量是巨大的,但是没有量化的概念——总体量到底有多大?其中有多少来源于财政投入,有多少来源于其他渠道投入(社会资本等)?国家对于不同教育阶段的投入有何差异?不同省份对于教育的投入有何差异?本篇报告将从数据的维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析。 本篇报告的三个核心结论是—— ①总量角度:教育经费多渠道筹集需求凸显,社会投入占比有望提升。 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自2012年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总 投入占GDP比重均在5%以上,2018年达4.6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 育经费占GDP比重均在4%以上,2018年达3.7万亿元,预计短期内 该比重会相对稳定。我国教育经费中80%以上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 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超90%,地方 财政教育支出是整个社会对于教育投入的主力来源。地方公共财政教 育支出在2012年对于地方财政的压力达到高点(占地方财政收入/支 出比重分别为33.0%/18.8%),且目前该现状未有明显缓解,我们认为 这可能是2012年之后相关政策出台的重要引发原因之一(2013年上 海和温州两地开始营利性学校试点),加大民办教育力量投入需求突出, 非财政的教育经费占比有望提升。 ②分阶段角度: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支出占比近半,职业教育、幼儿 园和高中占比略有提升,高等教育占比有所下降,预计结构性优化仍 会继续进行。2016年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高等占比分别为 3.8%/46.6%/9.6%/10.8%,幼儿园的财政投入远低于其他阶段,与其 17%的总人数占比不匹配,未来幼儿园公办化、普惠化是大趋势,而 高等教育占比略有下降,伴随未来财政更多向低龄阶段倾斜,占比可 能会有所调整,而这一趋势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机会。2017年民办 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中职/高等渗透率分别为 56%/8%/13%/13%/14%/24%,相较2004年分别增加 28/5/8/5/6/19pct,幼儿园民办渗透率极高,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率提升 较快。“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这一指标可以更加直观体现不 同阶段的生均财政投入之间差距。根据最新数据,除幼儿园仍然低于 3000元/人以外,其他阶段均超过10000元/人,普通高等更是超过了 20000元/人。1997-2017二十年间我国经历了优先发展小学,之后是 初中的过程,目前是处于加强稳固对于义务教育的投入,并加速发展 学前、高中及高等教育的时期。 ③分地区角度:建议关注地方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压力较大,教育资源 相对不足的地区。结合6个指标的排名和赋值,我们对于各省市进行 了综合排名,我们把得分大于等于3分的称为优势地区(18个),小 于3分的称为非优势地区(13个)。我们认为该评分从财政角度出发, 对民办学校的地理位置选择上有一定参考价值,得分越高,排名越靠 前的省市,我们认为更需要民办学校的投入,对于民办学校的态度也 更加欢迎,也有更大的概率在政策上给予高于平均的优惠力度,以此 对于民办学校的投资地域给出一些建议。细分来看:5分的为一类优 势地区(5个),包括广东、山东、河北、浙江、湖北;4分的为二类 优势地区(8个),包括河南,广西,云南,江西,江苏,湖南,福建, 上海;3分的为三类优势地区(5个),包括四川,安徽,贵州,山西, 北京。 在进行具体分析之前,我们先介绍在本文中会使用到的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教育经费”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总额”(最大口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可以理解为“国家财政对于教育的支出总额” (第二大口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重”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中财政的贡献程度”。“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可以理解为“一般公共财政对于教育的支出总额”(第三大口径)。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小组基本结论: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险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保险市场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放缓,一方面是因为经营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缘于宏观调控的影响。虽然中资保险公司凭借地理优势,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占有领导地位,但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比重将不断增加,会逐步蚕食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就经营方面来看,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不理想,在投资渠道放宽的背景下,有较多的改善机会。目前产险处于亏损的边缘,经营费用支出需要压缩,主要寿险公司的经营状态尚可。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偏紧,但整体偿付能力尚处于正常状态。保险市场的整体格局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近年来,我国保险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我国保险密度为元,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2490元、1763元和791元的保险密度位列全国前3位。当前我国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西递减之势,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成正向关系。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省份的保险深度在2%3%之间,超过3%的有北京、上海、山西、新疆、辽宁5个地区。就代表保险业整体水平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而言,我国与世界发达水平差距很大。2003年发达国家保险密度平均为2764美元,约为

我国的倍,保险深度平均水平为%,大约是我国的倍。正是由于差距很大,也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表1:近几年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年度保险密度(元)保险深度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二、产险和寿险的市场份额对比 2005年1至7月间,我国保费行业实现业务收入亿元,其中寿险业务收入亿元,产险业务收入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和%,寿险业务占有显然的主导地位,但产险业务收入的增长率高于人身险。表2:2005年7月底我国保险行业收入构成险种收入(亿元)市场份额同比增长寿险 % % 产险 % % 合计 % %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实际上,寿险在我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中起步较晚,1982年才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开办,当年的保费收入159万元,不过该业务的发展速度很快,在整个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也不断增加,目前已稳定在75%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时,寿险业务的种类也不断趋于多样化,已经由80年代的几十种增加到目前的数百种。2000年以前,我国寿险市场上以传统储蓄型产品(非分红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以及补充医疗险)为主。为应对降息对寿险业务的影响,2000年后,我国寿险市场中的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产品以及万能寿险等投资险种相继上市,并取得了快速增长。相对而言,

最新全国保险密度与深度调查

最新全国保险密度与深度调查2013-05-16

根据最新公布数字,初步计算出中国内地各省区2012年保险密度和深度。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险密度为1143.8元,保险深度为2.98%。 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反映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保险深度则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除了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一个地区保险市场成熟程度的指标。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保险密度为1143.8元。比上年提高79.4元,同比增长7.46%。

2012年,全国各地区保险密度区域差异仍然明显,总体呈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态势。北京(4572元)、上海(3497元)仍位居前两位,浙江(1802元)超越天津(1758元)位居第三。 保险密度排名前十位中,有9个来自东部地区,只有重庆来自西部,位居第十。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总体水平偏低,但提升速度较快,其中西藏、贵州、青海、宁夏、甘肃、广西、云南等省保险密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 2012年,在保险密度提升的同时,保险深度受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影响略有下降。数字显示,2012年,保险深度为2.98%,较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四川排名仍居前三位。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既是我国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因素在保险业上的显现,也是我国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此前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而保险密度方面,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 此外,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整个亚洲2009年的平均保险深度为6.1%,其中“亚洲四小龙”依然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台湾保险深度最高,达16.8%,接下来依次是中国香港(11%),韩国(10.4%)以及新加坡(6.8%)。日本作为规模最大的市场,保险深度为9.9%。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大陆和印度,保险深度却分别只有3.4%(2008年为3.3%)和5.2%(2008年为4.6%),也说明了这两个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保险深度最低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只有1.3%。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5年,我国保险深度要争取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要达到这一目标,保险业需要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图表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

教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超长精华版

教育行业深度报告 教育从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特别重视的一件事。古代时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仅仅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今天,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成出不穷。笔者就曾经见到许多家长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举家搬迁。也有一些家长暑期带着孩子去异地拜见最好的老师。 大量的教育机构也在寒暑期推出带有住宿的集训班课程。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在美国几乎无法想象。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强烈的“付出”精神。 大量家长在自己身上花钱并不多,但是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巨大,这导致教育行业在中国有比较强的定价权,甚至可以不断提价。长期看,中国教育行业的定价权未来可能比茅台酒都来的强。 可以说,是具有强烈的“中国国情”。在勒庞的巨作《乌合之众》中,他曾经说过每一个民族都带有自己特有的基因,最终造就了这个民族的一些特性。在中国人几千年的历史基因中,就对教育非常重视。. 同时随着中产阶级不断崛起,生育率的下降等,家长在单个孩子上投入的资源会大大增加,也让教育成为一个中长期能维持高景气的行业。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交流一下对教育行业粗浅的研究以及商业模式上的思考。

行业特征: 把中国教育行业进行分类,主要有K12,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三种。这三种有着完全不同的属性: 1)K12,是传统教育向在线的延伸。客户不是学生本人,而是家长。学生本人参与的积极性不是最高,很多来自于家长。很大一部分需求来自于应付考试。 2)高等教育,核心代表是网易公开课(MOOC的典型)和成人补习班。客户是成年人为主,以学习知识为主。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3)职业教育,核心代表是达内科技。客户为成年人学习技能为主,竞争力来自于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 显而易见,K12是教育细分子行业中空间最大的。相比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K12有两个不同点。 第一就是很高的留存度。家长送孩子去补习班,只要体验和结果都不错,往往会放好多年。从一年级开始,一路到四五年级。很高的留存率会导致有口碑的K12教育培训机构获得持续不断的用户数增长,优秀的企业会迅速越来越大。

中国保险排名及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分析

2010年中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 NO.1 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NO.2 太平洋保险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NO.3 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NO.4 友邦保险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 NO.5 新华保险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NO.6 泰康保险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NO.7 中宏保险 (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NO.8 阳光保险 (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NO.9 华安保险 (华安保险集团) NO.10 大地保险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保险行业发展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是按照一国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它与世界同行业水平的差距。 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2.6%,保险密度为380元。而2004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已达8.1%,平均保险密度已达470美元。我国保险业虽然自保险行业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与世界相比,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的有效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释放,中国的保险市场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现状 根据本人的研究,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保险行业起步较晚,保险市场开发不足,且保险市场尤其是广大农村市场发育不成熟。 2.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保险产品结构单一。 3.由于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保险意识不强,保险 观念比较传统落后。 4.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低,而且部分保险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加上理赔相对比较困 难,使得老百姓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较低。 5.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外国保险企业参与国内竞争,中国保险企业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从1980—2008的保费收入和GDP、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图中所用数据均以当年的价格计算) 图一:中国从1980—2008保费收入的增长情况

11级金融 世界保险密度和深度

世界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研究 (11级金融班20110420) [内容摘要]:在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突飞猛长。我国的保险业从1980年以来,也不甘落后,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本文主要依据相关关系原理,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为基础,对中国从1980年到2008年的保险行业的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了保险业与经济发展、人口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对保险业、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的一些情况的分析从而为保险领域的一些决策作出依据,并预测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关键词]: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经济发展、GDP、人口数量、保险产业、世界各国及地区 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保险行业发展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是按照一国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它与世界同行业水平的差距。 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2.6%,保险密度为380元。而2004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已达8.1%,平均保险密度已达470美元。我国保险业虽然自保险行业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与世界相比,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的有

效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释放,中国的保险市场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 2006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6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09.4亿元,增长22.6%;寿险保费收入3592.6亿元,增长10.7%;健康意外险保费收入539.4亿元,增长19%。保险深度2.8%,保险密度431.3元。保险公司盈利状况继续改善,投资收益稳步增加。全年实现投资收益955.3亿元,收益率达到5.8%,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为近3年最好水平。 目前,我国保险业的覆盖面还比较窄。从养老保险看,我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仅为0.1件,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以上的水平。从财产保险看,我国家庭财产保险投保率仅为5%左右,公众责任保险的投保率不到10%,即使机动车辆保险,投保率也只有30%,而在发达国家,这些险种的投保率一般在80%以上。 2006年,保险行业资金运用规模为17883.3亿元,增长26.83%。从保险公司资本类别来看,中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17121亿元,占比95.7%,仍然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外资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762亿元,占比4.3%。 尽管保险业已全面对外开放,吸引了国外竞争者蜂拥而至,但外资保险所占市场份额依然较小。2006年,中资和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3]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3]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3.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 中国保险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速度较快。全国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53.14元,年均增长速度34.4%,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在15-20位之间。 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看,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非寿险业。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同的变化:从1992至2002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8%,而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仅为18.1%;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时,寿险保费收入几乎为零,199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30.4%,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产险,200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74.5%,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2019年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9年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录 1.2019年行业经营情况 2.2020年开门红展望 3.2020年发展展望 4.投资建议

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人身险行业在经历了2018年的保费调整后,2019年的保费增速已有明显回升。 其中,健康险保费增速保持在20%以上,保费占比已逐渐从2013年的10%提升至2019年的21%。我们判断人身险行业仍有至少10年的“黄金发展期”,驱动力量:1)保障需求的稳步增长,即保障覆盖面的持续扩大与保障额度的持续提升;2)储蓄型保险产品在“大资管”体系中份额的稳步提升;3)保险行业的产业链延伸——保险产品+养老服务,保险产品+医疗服务。 图1: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长 图2 :人身险行业险种结构意外险健康险 寿险 -10%0%10%20%30%40%0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30000 保费收入(左轴,亿)同比增长(右轴,%)

2019年,人身险行业保费的市场集中度下降。 2019年1-8月,人身险行业保费同比增长15%。其中,中小保险公司经过17-18年调整,保费同比增长19%,外资公司保费同比增长39%,而前6家公司(国寿、平安、太保、新华、泰康、太平)保费同比增长低于10%,市占率为57%,较2018年下降2pct 。 原因:1)严监管下,经营战略趋同,均以保障险为经营重点;2)中小保险公司产品的性价比一般更高(保额/保费);3 )中小保险公司可通过互联网渠道、经代渠道销售保单,这两大渠道是新兴赛道。 -20%30% 80% 13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08前6家 外资公司20142015201620172018201908前6家中资其他公司外资公司图3:不同保险主体的年度保费同比增速 图4:不同保险主体的保费市占率 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教育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一、教育行业发展环境 (2) 1、国家政策的支持 (2) 2、经济发展的需要 (2) 3、民众意识的提高 (3) 二、教育行业结构划分 (3) 三、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4) 1、百家齐鸣——促进教育培训发展 (4) 2、多家竞争,市场不正规——发展负面影响加深 (5) 四、教育行业发展挑战 (6) 1、教学资源的优质化 (6) 2、服务模型的完善化 (6) 3、教育技术的先进化 (6) 五、教育行业细分市场对比分析 (6) 1、学前教育 (7) 2、学历教育 (11) 3、专业培训 (14) 六、教育行业网络营销特点及策略 (17) 1、教育行业网络营销的优势 (17) 2、教育行业网络营销存在问题 (17) 3、教育行业营销策略改进 (17)

一、教育行业发展环境 今年来,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从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我国的教育培训市场规模是100亿元,2001年是300亿元,2005年我国的教育培训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疯长。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发展飞跃的环境: 1、国家政策的支持 2002年底中国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并与2003年9月1日生效,随后又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实施细则加以细化。《民办教育促进法》肯定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地位,国家对民办教育执行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并且指出办学者可以获取合理回报。但是由于政策细则的不明确,民办教育培训事业虽有发展,但比较缓慢。直至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较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意见中指出“加强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同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法【2010】41号)》颁布,意见中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等一些列政策,促进了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大量滋生。 2、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仍处在产业结构转型的时期,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矛盾: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比过大,其中高能耗、高污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分析(doc 49页)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分析(doc 49页)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2003-04-29资料来源:全景网络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二、行业竞争格局 截至2002年底,保险公司数量发展到54家,总资产达6494.1元,保险营销员超过100万人。初步形成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格局。 1979年我国保险业务恢复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完全垄断市常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的成立打破了这一格局。同年,交通银行成立保险部(太平洋保险公司前身)。这两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成立后,迅速把业务拓展到全国范围,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展开了竞争。从90年代开始,股份制的新华、泰康、华泰及外资友邦、东京上海、皇家太阳联合等保险公司先后成立,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的态势开始形成。截至2002年底,保险公司数量发展到54家,其中国有独资保险公司5家,股份制保险公司15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20家,外资保险公司14家。另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内地的14个城市设立了199个代表处,等待进入中国保险市常 1996年,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公司(简称中保集团),下设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再保险三个专业子公司, 实行分业经营。1998年底,中保集团被撤销,三个子公司成为独立法人,其中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继承

2019年寿险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9年寿险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我国寿险行业发展历史简单回顾 ---------------------------------------------------------------------------------------------- 4 二、我国寿险行业发展概况------------------------------------------------------------------------------------------------------------ 6(一)寿险业负债端快速增长,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 ----------------------------------------------------------------------- 6(二)寿险行业发展空间仍具潜力 ---------------------------------------------------------------------------------------------------- 8(三)积累长期经营的龙头寿险公司具有天然优势-----------------------------------------------------------------------------10三、上市寿险公司业务经营分析 ----------------------------------------------------------------------------------------------------12(一)负债端 ---------------------------------------------------------------------------------------------------------------------------------12 1.代理人的规模快速壮大推动上市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 ---------------------------------------------------12 2.风险保障类产品保费收入占比提升是趋势----------------------------------------------------------------------------------15 3. 新业务聚焦期缴---------------------------------------------------------------------------------------------------------------------18 4.专注个险渠道经营 ------------------------------------------------------------------------------------------------------------------19 5.行业面临新业务价值率增速放缓或下滑-------------------------------------------------------------------------------------21 6.保单继续率维持稳定状态,退保率分化减少 ------------------------------------------------------------------------------21(二)投资端 ---------------------------------------------------------------------------------------------------------------------------------22 1.资产管理规模随负债端增长而增长 -------------------------------------------------------------------------------------------22 2.资产管理组合以固收类资产为主-----------------------------------------------------------------------------------------------24 3.总投资收益率受权益市场影响较大 -------------------------------------------------------------------------------------------25四、寿险公司价值指标与利源分析-------------------------------------------------------------------------------------------------25(一)内含价值是价值评估的主要指标 -------------------------------------------------------------------------------------------25(二)险企净利润受市场环境与短期因素影响较大---------------------------------------------------------------------------27五、风险提示 ------------------------------------------------------------------------------------------------------------------------------29

保险业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2003-04-29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3.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 中国保险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速度较快。全国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53.14元,年均增长速度34.4%,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在15-20位之间。 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看,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非寿险业。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同的变化:从1992至2002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到42.8%,而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仅为18.1%;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时,寿险保费收入几乎为零,199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30.4%,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产险,200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74.5%,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伴随着保费收入以大大高于国民收入和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增加,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总数)这两个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标不断增长。截至2002年底,中国保险深度达到3%,保险密度为237.6元,较之世界发达国家保险深度平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