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整理]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整理]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整理]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整理]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描述疾病在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的特征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其方法是将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和其他常规资料按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别进行测量、比较,发现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

第一节 率和比的基本概念

一、率

率(rate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总数之比,用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故也称频率指标,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或十万分率等为比例基数(k ),其计算公式为:

率=K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某现象实际发生数

二、比

比(ratio )亦称相对比,表示两个相关指标之比,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其公式为:

)(或乙指标甲指标

相对比%100 ?=

例如,某皮毛厂职工癌肿粗死亡率为475.65/10万,而当地面粉厂为65.56/10万。其相对比为:

相对危险度(RR)=26

.7 10/56.6510/65.475=万万

结果说明接触皮毛工人患癌肿的相对危险度比不接触者高7.26倍。

三、构成比

构成比(proportion )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故又称百分比(percentage )其公式如下:

构成比=%

100?值总和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数的数值

事物内部某一构成部分

例如,某单位有职工2000人,男性1200人,女性800人,其男、女构成比分别为60%和40%。

构成比和率是两个意义不同的统计指标,常见的错误是将构成比代替率说明问题。表2-1是某地癌肿的患病资料。

表2-1:某地居民年龄组癌肿患病情况统计

年龄组(岁)

人口数 癌肿病人数

构成比(%)

患病率(1/10

万)

<50 1577000 676 52.53 42.87 ≧50 173250 611 47.47 352.67 合计

1750250

1287

100.00

73.53

从表2-1中可知≧50岁年龄组癌肿的患病率明显高于<50岁年龄组,而构成比却相反。构成比是各年龄组癌肿病人数占全部癌肿病人数中的比例。其原因就在于两个年龄组的人口数不同,≧50岁年龄组的人口数不足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如果以构成比代替率比较两年龄组癌肿的患病情况就会得出错误结论。

第二节 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

一、发病率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是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一年)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其计算公式为:

K

?=

同期内暴露人口数例数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新病某病发病率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发病率是衡量某时某地某疾病对人群危险性大小的指标。常用于描述疾病分布,探索病因及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等。

计算某病的发病率时,分母中规定的暴露人口应该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所有可能发生某病的人口数(或受威胁的人口数)。例如计算麻疹发病率来评价麻疹疫苗的预防效果时,应以该时该地所有易感的婴幼儿人数作为分母,而不应包括已经获得免疫的婴幼儿。因此,不同疾病的暴露人口互有不同,某些疾病是调查地区内的所有人口,也有些疾病只是调查地区的部分人口。例如,妇女疾病的暴露人口仅限于女性。

一般情况发病率常以年为单位计算,但观察时间的长短可随需要而定,因此暴露人口数一般选用年中人口数。年中人口数可以是标准时点即某年7月1日零时人口数,也可用上年年终人口数加本年年终人口数除以2。婴儿疾病统计的暴露人口,不使用年中人口数,而用当年活产婴儿数。

发病率的分子是指观察期内该地新发生某病的病例数。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发生几次同一疾病则应分别计为几个新发病例。对于急性传染病,容易确定新病例,而对于慢性病或发病时间难以确定的疾病可将初次确诊的日期作为发病日期来确定新发病例。

发病率可按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地区等特征分别计算,所得称为发病专率。不同来源发病率资料对比时,必须进行发病率的标化,以消除年龄、性别等构成差别的影响;或者直接比较发病专率。

二、累积发病率

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 )是指一组无病的人群中,在一

定的观察期内发生某病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

100?=

察人群的人口数研究开始时未得病的观间的发病人数

从研究开始至某特定时累积发病率

累积发病率与发病率有所不同,其分母为研究开始时的观察人口数,反映的是无病的人群经过一定时期暴露于某种因素后发病的平均概率或危险度,因此,其取值于0~1之间,无量纲。此比例值的大小与观察期长短成正比,故表达时需指明时间区间。其优点是不需标化,即可直接比较,计算方便、直观性强,可用于纵向观察疾病与暴露因素的动态变化,以及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

三、发病密度

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速率。

观察人时数

观察人时的新病例数

发病密度=

发病密度的分母为人时数,即以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时间单位可用年、月、日、小时等,最常用的是年,即用人年数作分母计算发病密度。该指标在队列研究中常用。

四、罹患率

罹患率(attack rate )与发病率一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通常在较小范围或短时间的流行中使用。观察时间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单位。其公式为:

K

?=

同期的暴露人口

观察其内的新病例

罹患率

K= 100%, 1000/千

它的优点是使用比较灵活,能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率,在探讨流行或爆发因素时经常使用。

五、续发率

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也称二代发病率是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家庭(或某集体)中第一病例称为“家庭原发病例”,此病例后,在该病最短至最长潜伏期间出现的病例称为二代病例,也称续发病例(分子),原发病例并不包括在分子和分母内。分母为该集体中易感接触者的总人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

100?=

易感接触者总数者中续发病例数

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续发率

续发率可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因素,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等。

第三节 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

一、患病率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亦称现患率,是指某个时期内现有某病的病例数(包括新老病例,但不包括死亡及已痊愈者)与同期人口数之比。患病率可按观察时间不同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其中以时点患病率较为常用。“时点”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工作中要尽可能缩短调查和检查时间,一般以不超过一个月为宜。超过一个月则称为期间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 rate ).

K

?=

该时点人口数某病新旧病例数

某一时点某人群中现患时点患病率

K

?=该期间的平均人口数病新旧病例数

某期间某人群中现患某期间患病率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患病率常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发病率,二是病程,当发病率(I )和病程(D )都相当稳定时,则患病率(P )=发病率(I )×病程(D )。如果是慢性病,人群中的病例不断的累积而使患病率不断增加。例如胰岛素能延长糖尿病人的生存时间,则患病率升高。若是急性病,由于病例迅速治愈,或很快死亡,患病率就会相对降低。

患病率对病程长的慢性病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映出人群对某一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可依据患病率来计划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的需要,使人们易于分析影响疾病转成慢性的诸因素。也可利用患病资料,监测控制慢性病的效果。

二、感染率

感染率(infection rate )是指调查时所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其公式如下:

%

100?=

调查时受检人数调查时某病感染人数

某病感染率

感染率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用于估计某病的流行势态,也可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它在流行病学工作中应用广泛,其中特别是在有隐性感染的疾病调查中应用较多,如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的调查中常用该指标。

三、引入率

家庭或某集体中发生感染经常是从外界带入的。在一定期间带病入家(或集体)的第一例占其同等身份成员的比值即为引入率(introduction rate )。其公式为:

K

?=同等身份成员总人数或集体)的人口数

某身份成员带病入家(引入率

表2-2:某区甲型肝炎引入率与年龄的关系

年龄组

(岁)

家庭调查人口

家庭首发病例

数 引入率(%)

0— 18595 168 90.34 3— 28911 529 182.98 7— 40142 354 88.20 15—

112544

240

21.32

从表中可以看出,甲型肝炎最容易由3岁左右的儿童带入家庭。

四、病残率

病残率(disability rate)是指某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即是指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它常作为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之一。

K

?=

调查人数病残人数

病残率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

第四节 疾病死亡频率的测量指标

一、死亡率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or death rate )或粗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其公式为:

K

?=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死亡率是用来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机会)大小的指标。它不仅反映一个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而且为当地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某些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基本上可以代表发病率,而由于死亡率的准确性高于发病率,因此常用作此类疾病病因探索指标。

死亡率即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反映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总的死亡水平,所提供的信息比较笼统、粗糙,不能表明这个人群中各个构成部分的健康状况如何。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疾病粗死亡率不能直接比较,必须进行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标化调整,以排除因年龄、性别、职业等构成不同所造成的误差。

二、死亡专率

死亡率可按不同病种、性别、年龄、职业等分别计算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 )。此时分母的人口数应与产生分子的人口数相对应。其计算公式如下:

K

?=

某年某年龄组总人口数某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

年龄死亡专率 K

?=同年同性别总人口数某年某性别死亡人数

性别死亡专率 K

?=同年平均人口数某年某病死亡人数

某病死亡专率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死亡专率是一种常用指标,它可以反映不同地区或年代、不同性别或年龄的某病死亡率。一些预后不良的疾病如肿瘤、心肌梗塞等,其死亡专率大体上能反映该病的发病情况。死亡专率也可用于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

三、标准化死亡率

标准化死亡率(standard mortality rate ,SMR )又称调整死亡率。为了使两个人口学特征构成(如年龄、职业等)不同的人群死亡率放在同一基础上比较,就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标准化死亡率。常用标准化计算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例如表2-3是甲、乙两镇20岁以上人群的某病死亡率。两镇各年龄组死亡率比较接近,但总死亡率,甲镇为23.4‰,明显高于乙镇的16.0‰,这是由于乙镇人群年龄组的比例较甲镇为高所致。故不同地区人群的粗死亡率不可直接比较。因此对两镇死亡率按年龄结构进行标准化后,消除了两镇人口年龄构成差别的影响。

表2-3:甲、乙两镇人群某病死亡率 年龄组

甲镇

乙镇

(岁) 人口数

死亡数 死亡率

(‰)

人口数 死亡数 死亡率(‰)

20— 2000 10 5 5000 30 6 40— 3000

24

8 3000 30

10

60— 5000

200

40

2000

100

50

合计

10000

234

23.4

10000 160

16.0

《妇幼保健流行病学》,李国光主编,1997年。

1、直接法:如果观察人群中各年龄组死亡率(或发病率、患病率)已知。那么

就可以利用标准人口构成比来调整,求出标化率再比较。标准人口可用两观察人群人口数之和,或另选一个较大区域的人口作为标准人口。本例以两镇人口和为标准,根据两镇各年龄组的死亡率,计算出各镇预期死亡总人数。结果如表2-4中的(3)和(5),再按下公式计算各镇标准化死亡率。

K

?=

标准总人口数

预期死亡总人数

标准化死亡率

K

??=∑标准人口总数某人群年龄组死亡率标准人群年龄组人口数)(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年龄组

标准人口

甲镇

乙镇

甲镇+乙镇

死亡率(‰)

(2) 预期死亡人

(3)=(1)*(2)

死亡率(‰) (4)

预期死亡人数

(5)=(1)*(4)

(岁)

(1)

20— 7000 5 35 6 42 40— 6000 8 48 10 60 60— 7000 40

280 50 350 合计

20000

363

452

《妇幼保健流行病学》,李国光主编,1997年。

100020000363

?=

甲镇标化死亡率‰=18.50‰

?

=

20000452

乙镇标化死亡率1000‰=22.60‰

结果表示乙镇某病的标化死亡率高于甲镇。

2、间接法:如果在观察人群中,不知各年龄组的死亡率(或发病率),可以全国或省、市的人口为标准,以其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乘以各镇相应年龄组的人口数,计算出预期死亡总人数,结果见表2-5中的(3)和(5)。再按下式计算各

镇的标准化死亡率。

预期死亡总人数观察人群实际死亡人数

标准人口总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

=

∑??

=口数)观察人群相应年龄组人率(标准人口年龄组死亡观察人群实际死亡人数

标准人口总死亡率

表2-5:甲、乙两镇某病死亡率间接法调整计算表

年龄组 全国某病

标准死亡

率(‰)

甲镇 乙镇

人口数

预期死亡人

数 人口数

预期死亡人

数 (岁) (1) (2)

(3)=(2)*(1)

(4) (5)=(1)*

(4)

20— 5.71 2000 11.42 5000 28.55 40— 9.00 3000 27.00 3000 27.00 60— 42.86 5000 214.30 2000

85.72 合计

19.70

252.72

141.27

《妇幼保健流行病学》,李国光主编,1997年。 甲镇标准化死亡率=19.70‰

72.252234

?

=18.24‰

乙镇标准化死亡率=19.70‰

27.141160

?

=22.31‰

乙镇某病的标化死亡率高与甲镇,间接法和直接法得出对比结果基本一致。 标准化率除用于死亡率的比较外,还用于发病率、患病率等的比较。标准化率的数值本身并无实际意义,只是用于内部构成不同的两个或多个率的比较。同一资料用不同方法标准化,所得标准化率的数值不同,但对比时的分析结论大多是一致的;同一资料,由于选择的标准不同,计算所得标准化率也不同,但对比时的分析结论是一致的。标准化率之间的差异是否有显著性意义还应考虑差别的抽样误差问题和进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四、标准化死亡比

标准化死亡比(standarded mortality ratio ,SMR)是指某一人群某病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是一种替代率的方法,用于评价观察人群的死亡是否超过或小于全人群的死亡数,比较其差异,判断有无危险因子存在。若SMR>1,表示观察人群的死亡率超过全人群的死亡率;若SMR<1,表示观察人群

的死亡率小于全人群的死亡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SMR =

%

100

?

该人群某病的预期死亡

亡数

研究人群某病的实际死

=

%

100

?

?

∑数)

该人群相应年龄组人口

死亡率

(全人群某病的年龄组

亡数

研究人群某病的实际死

例:表2-6中某农场5年内死亡7320人,与全国人口死亡水平比较是高或是低?

表2-6:某农场职工SMR计算表

年龄组(岁)农场职工人

全人群标化死亡率

(1/100万)

(全死因)

农场职工预期

死亡数(1)(2)(3)=(1)*(2)

20—7989 1383 11

25—37030 1594 59

35—60838 2868 174

45—68687 8212 564

55—64 55565 22953 1275

合计230109 2083

农场年平均死亡人数=7320/5=1464(人)

SMR=(1464/2083)×100%=70.28%

说明农场职工死亡水平只有全国人口死亡水平的70.28%,低于全国水平。

五、标准化死亡比例比

标准化死亡比例比(standard proportional mortality ratio,SPMR)与标准化死亡比含义一样,只是计算预期死亡人数的方式不一样。其方便之处在于:当缺乏研究人群年龄组人口资料时,只要有该人群的全部死亡病例和全人口该病的死因构成比的资料即可计算该病的预期死亡数。其计算公式为:

SPMR=

%

100

?

人数

该人群某病的预期死亡

亡人数

研究人群某病的实际死

=

%

100

?

?成比

全人口某病的全死因构

该人群实际总死亡人数

亡人数

研究人群某病的实际死

例:表2-7,某煤矿工人死亡总人数为7474例,死于结核病的有540例,评价矿工死于结核病的水平是否高于一般人群?

表2-7:某煤矿工人结核病SPMR 计算表

年龄组

全人口结核病

亡占全死因的

构成比

煤矿工人

实际死亡

人数

矿工结核病

预期死亡数 矿工结核病

实际死亡数 (岁) (1) (2) (3) (4) 20— 6.28 292 18.34 10 25— 8.30 357 29.63 20 30— 9.01 341 30.72 22 35— 7.78 1095 85.19 98 45— 5.19 1784 92.59 174 55— 3.68 1554 57.19 112 60—64 2.77

2051 56.81 104 合计

7474

370.47

540

SPMR=%

10047.370540

?=146%

结果说明煤矿工人结核病的死亡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提示应进一步寻找死

亡水平高的原因,加强对煤矿工人的防治工作。

六、病死率

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者的比例。

%

100?=

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数

一定时期内某病死亡人病死率

病死率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它表明疾病的危害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工作质量。多用于急性传染病。

七、生存率

生存率(survival rate)是患某种病的病人经过(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后)

几年的观察,能活到n 年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

100?=

年的病例数随访满年尚存活的病例数

随访满生存率n n

生存率是测量疾病严重程度和考核治疗措施效果的指标。常用于慢性病,

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结核病等。

八、累积死亡率

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 )指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通常为了说明在某一年龄以前死于恶性肿瘤的累积概率的大小,有时累积死亡率可由各年龄死亡专率相加获得。多用百分率来表示。 第五节 生命质量的评价指标

一、潜在减寿年数

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 )是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他以期望寿命为基础,计算不同年龄死亡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强调了早死对健康的影响,定量地估计了疾病造成早死的程度。PYLL 计算是对每例死亡计算死亡年龄与期望寿命之差,再取总和。其计算公式:

∑==e

i i

i d a PYLL 1

式中:e ——预期寿命(岁)

i ——年龄组(通常计算其年龄组中值)。

a i ——剩余年龄,a i =e-(i+0.5),其意义为:当死亡发生于某年龄(组)

时,至活满e 岁还剩余的年龄。由于死亡年龄通常以上一个生日计算,所以尚应加上一个平均值0.5岁。

d i ——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

为了避免死亡年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和评价疾病造成的死亡负担,198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 )提出应用潜在减寿年数这一指标。潜在减寿年数是根据死亡年龄对期望寿命有明显影响,当平均死亡年龄大时,对期望寿命影响较小;反之,当平均死亡年龄小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则较大这一原理提出。这一指标在考虑死亡数量的基础上,以期望寿命为基准,进一步衡量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强调了早亡对健康的损害。用潜在减寿年数来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能消除死亡者年龄构成的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

PYLL 是人群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比较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可反映出各种死因对人群的危害程度。此外,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筛选确定重点卫生问题或重点疾病时,潜在减寿年数是一个很有用的指标,同时也适用于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

卫生政策的分析。

该研究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理解、结果直观。潜在减寿年数不仅可用于了解居民过去和现在的卫生健康水平,对卫生防疫工作的设计,计量和估计也是必需的。

二、伤残调整寿命年

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 )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 )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 )两部分。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 )是一个定量计算因各种疾病造成的早死与残疾对健康寿命年损失的综合指标。即是对疾病死亡和疾病伤残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的综合测量。

一个人损失DALY 数量的一般公式如下:

dx e DC DALY a X r L

a X a

X x xe )(--+==-?

=

β

式中:x ——年龄;

a ——发病年龄;

L ——残疾(失能)持续时间或早死损失的时间; D ——残疾(失能)权重(0-1)

DC xe -βx ——该指数函数可用于计算不同年龄的生存时间; r ——贴现率;

e -r(x-a)——连续贴现函数;

β——年龄权重函数的参数。

疾病可给人类健康带来包括早死与残疾(暂时失能与永久残疾)两方面的危害,这些危害的结果均可减少人类的健康寿命。定量地计算某个地区每种疾病对健康寿命所造成的损失,便可以科学地指明该地区危害健康严重的疾病和主要卫生问题。这种方法可以科学地对发病、失能、残疾和死亡进行综合分析,是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度量。

应用DALY 指标可从宏观上认识疾病,了解控制疾病的重要性。可用于全球或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疾病负担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性别、年龄)、不同病种进行DALY 分布的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危害严重的主要病种,重点人群,和高发地区,为确定防治重点及研究重点提供重要信息依据。应用DALY 还可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研究不同病种,不同干预措施挽回一个DALY 所需的成本,以求采用最佳干预措施来防治重点疾病,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挽回健康寿命年的效果。

虽然DALY 可将疾病造成的早死和失能合并考虑来反映疾病对人群造成的负担,但由于该指标存在有主观性,如:由于DALY 选择了最高的期望寿命(日本人的)作为出生期望寿命的估计值,所以势必夸大了其他国家疾病的负担,尤其是疾病引起的早死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因此,在国家的水平上过高地估

计了寿命损失年数。其次是公式中有关权重等参数的确定均具有主观性,很难与客观实际完全一致。DALY在计算时认为10个人丧失1年与1个人丧失寿命10年是相等的,这于现实生活实际不符。此外,DALY不能对疾病给人群造成的心理社会负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予以充分评价,这些均是其不足之处。

三、质量调整寿命年

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QALY)是一种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正向综合测量指标。其基本思想是把生存时间按生存质量高低分为不同阶段,每阶段给予不同的权重(0-1间取值),从而得到质量调整寿命年。一个QALY反映一个健康生存年,即它可反映在疾病状态下或干预后剩余(经过调整)的健康的寿命年数。这一指标是80年代后期才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的。通常认为它是一个正向的指标。

四、健康寿命年

1998年Hyder等人提出了一个试图将疾病的致死效果及致失能效果结合在一起的新的测量疾病负担的指标——健康寿命年(health life years,HeaLY)。

HeaLY=L1+L2

式中:L1——该人群中因患某种疾病死亡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

=P×I×CFR×[E(A0)-(A f-A0)];

P——人群的总人数;

I——该人群中某种疾病每年每千人口的发病率;

CFR——该病的病死率;

A f——因该病死亡时的平均年龄;

A0——因该病发病时的平均年龄;

E(A0)——年龄为A0时的期望寿命,采用标准期望寿命;

L2——该人群中因患某种疾病失能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

=P×I×CDR×D e×D t

CDR——患该病人群因该病失能的比例;

D e——失能权重;

D t——此病平均病程。

HeaLY与DALY一样,均以发病为起点,以一种疾病发病后其疾病的自然史作为基本框架,来评价患病和死亡的综合效应。其计算公式更简化及易于理解。HeaLY从疾病的发病开始,根据疾病的自然史考虑疾病引起死亡的情况及不同年龄组死亡的影响。同时更充分地考虑到发病期间失能对健康的影响。这对宏观地认识疾病和控制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用DALY和HeaLY时,其不足之处在于所需资料在发展中国家常常不易得到,此外,由于采用标准期望寿命,也常使估计结果与实际略有差异。

(张金荣)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 LDH 正常参考值? 90-245U/L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 ??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实习一 疾病分布指标的测量.

实习一疾病分布指标的测量 【目的】 1、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分布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计算方法。 2、在实例分析中学会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时间、空间和人群)。运用恰当的表格或图形来描述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建立病因学假设。 【时间】2~4学时 【内容】 课题一:某地各年龄组的人口数和恶性肿瘤死亡数已在下表中给出。请计算各年龄组的死亡构成比和死亡率,并将结果填入表中。试问当地哪个年龄组的人死于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表1-1 某地某年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年龄组(岁)人口数死亡数死亡构成比(%)死亡率(1/10万)0~356,980 11 15~232,505 22 30~205,032 142 50~121,382 443 70及以上20,047 107 合计935,946 725 课题二:某地1995年年常住人口为2528人,1995~1997年某病发病情况见图1-1,期间无死亡、迁走或拒绝检查者。 图1-2 某地1995~1997年某病发病情况 -1-

1、请计算该地区1995年1月1日、1996年1月1日、1997年1月1日的某病患病率。 2、请计算该地区1995年、1996年、1997年的发病率。 课题三:某市于199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抽样调查城市及郊区人口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共调查2018724人,其中市为1050292人,郊区为968432人,所获资料见表1-3。 表1-3 1998年某市城郊脑卒中发病与死亡情况 人口数病例数发病率(1/10万)死亡数死亡率(1/10万)病死率(%)市区1050292 1588 1033 郊区968432 828 739 合计 问题: 请计算市区和郊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将结果填入表中相应栏内,并进行比较。 课题四:1998年某镇新诊断200例糖尿病人,该镇年初常住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常住人口数为10500人,年初该镇有800例糖尿病患者,在这一年中有40人死于糖尿病。 问题: 1、计算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 2、计算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3、计算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4、计算199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课题五:1986年元旦前夕,某小学10天内在教职工中突然发生肺炎20例,占教职工总人数的42.6%(20/47),学生137人虽与教师接触密切但未发现病例。病例均以症状和肺部异常为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爆发系一次暴露于共同致病因子所致。发病与接触病人无关,与集体分购甘蔗时接触并吸入所附尘埃有关。恢复期病人血清IgE增高显著,甘蔗表面分离出以青霉菌,毛霉菌,红酵母及酵母样菌为优势菌株。吸入霉尘可能是此次过敏性肺炎爆发的原因,资料见表1-4。 表1-4 购买甘蔗或在分购现场停留与肺炎发病之关系 购买否分购时在现场否人数病例数罹患率(%) + + 27 16 + -15 3 -+ 1 1 -- 4 0 合计47 20 -2-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教学提纲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 性能指标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灵敏性,误差,噪音,最小检测量,精确度,可靠性,重复性,分辨率,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线性范围,响应时间,频率响应范围。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光学折射成像系统。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成为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相对于物镜的成像条件及最后二次成像于观察者的明视距离等条件的满足,是通过仪器的机械调焦系统来实现的。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光学系统(物镜、目镜、聚光镜及反光镜)和机械系统(聚光镜升降、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 光学显微镜照明设置部件:光源、滤光器、聚光镜、玻片。 光的吸收定律:即郎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A=-lg I/I0=lg I0/I=lg 1/T=kbc 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理: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不良导体,其电解质比稀溶液大。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其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电路上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数

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在恒电流电路上,电压变化与电阻变化成正比,电阻值又同细胞体积成正比,血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产生信号的脉冲幅度就越大。各种大小不同的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分别被送入仪器的检测通道,经计算机处理后,以体积直方图显示出特定细胞群中的细胞体积和细胞分布情况。最后得出WBC、RBC、PLT。(该原理称库尔特血细胞检测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b的原理:除干式离心分层型、无创型外,各种BCA 对Hb测定都采用光电比色原理。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RBC溶解释放出Hb,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形成Hb衍生物,进入Hb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多为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吸光度值与所含Hb含量成正比。与不同型号BCA配套的溶血剂不同,形成Hb衍生物也不同,吸收光谱也有差异,但最大吸收峰都接近540nm,因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HiCN)法的最大吸收峰在540nm,仪器Hb的校正必须以HiCN 值为标准。 尿液分析: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尿液的物理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在尿沉渣检查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菌、精子以及由尿液中沉析出来的各种结晶(包括药物结晶)等。这些检查资料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都有极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的应用,各种尿液分析仪、特别是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的相继问世,为尿液化学成分检查和尿沉渣的自动化检查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把试剂带浸入尿液中后,除了空白块外,其余的试剂块都因和尿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了颜色的变化。试剂块的颜色深浅与光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谷丙转氨酶(ALT): 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之一,参考值为小于 40 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 在急性乙肝及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 ALT 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 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 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 60 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 80 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 ALT 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 ALT 并不升高。 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 0~37 /L,当 ALT 明显升高,谷草(AST) /谷丙(ALT) 比值1 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 1 / 6

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参与值为 30-90u/L。 临床意义: ALP 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 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 ALP 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 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 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 ALP 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血清中 GGT 水平甚低(小于 40 单位)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 GGT 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乙肝时, GGT 呈中等度升高;慢性乙肝、肝硬化的非活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肝功能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检验项目总蛋白 英文缩写 TP 正常参考值 55.00-8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检验项目白蛋白 英文缩写 ALB 正常参考值 35.00-5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检验项目球蛋白 英文缩写 GLO 正常参考值 15-35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检验项目白/球比值

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为了方便朋友们查询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特此整理如下:(如有与下列正常值有差异者,请以所在医院的正常值为准) 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 3.00-40.00 u/l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3.00-40.00 u/l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 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有可能是慢性迁延性肝炎.如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r_谷氨酰转移酶(r_GT) 正常值 11.00-61.00 u/l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 53.00-140.00 u/l 临床意义: (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b.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

最新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 量指标

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描述疾病在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的特征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 其方法是将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和其他常规资料按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别进行测量、比较,发现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 第一节 率和比的基本概念 一、率 率(rate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总数之比,用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故也称频率指标,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或十万分率等为比例基数(k ),其计算公式为: 率=K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某现象实际发生数 二、比 比(ratio )亦称相对比,表示两个相关指标之比,说明两者的相对水 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其公式为: )(或乙指标甲指标相对比%100 ?= 例如,某皮毛厂职工癌肿粗死亡率为475.65/10万,而当地面粉厂为 65.56/10万。其相对比为: 相对危险度(RR)=26.7 10/56.6510/65.475=万万 结果说明接触皮毛工人患癌肿的相对危险度比不接触者高7.26倍。 三、构成比 构成比(proportion )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 100为比例基数,故又称百分比(percentage )其公式如下: 构成比=%100?值总和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数的数值事物内部某一构成部分 例如,某单位有职工2000人,男性1200人,女性800人,其男、女构成比分别为60%和40%。 构成比和率是两个意义不同的统计指标,常见的错误是将构成比代替率说明问题。表2-1是某地癌肿的患病资料。 表2-1:某地居民年龄组癌肿患病情况统计 年龄组(岁) 人口数 癌肿病人数 构成比(%) 患病率 (1/10万) <50 1577000 676 52.53 42.87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答案(疾病分布与现况调查)

实习一疾病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 五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答案见课本P16-22 (二)单选题 1 B 2 B 3 E 4 C 5 B (三)论述题:答案见课本P17-18 实习二疾病分布 五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答案见课本P16-22 (二)单选题 1 B 2 C (三)多选题 1 ABD 2 ABD 3 ABDE 4 ABCD 5 BCDE (四)论述题: 1. 答案见课本P26 2. 答案见课本P33-34 3. 答案见课本P35-36 4. 答案见课本P28 实习三现况研究 课题一 问题:现况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的一种,此研究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抽样调查,常用的抽样方法主要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分级抽样。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该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

课题二 问题1:本次调查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普查,是一种描述性研究。 问题2: 普查的优点普查能掌握疾病的分布情况,明确流行特征和相关的流行因素,提供病因线索。可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教育,可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有利管理和治疗。 普查的缺点由于工作量大,常出现漏查调查对象,工作不易深入细致,不适合患病率很低的疾病,成本高,只能获得患病率的资料。 主要用途①早期发现病人;②了解疾病分布;③了解人群健康水平;④建立某生理指标的正常值。 课题三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①发病率分子为新发病例;患病率分子为调查时所有新旧病例;②应用范围:发病率应用广,既适用于病程短的疾病,也适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 现况研究调查的是某一时点的是否患病的情况,不能得到发病率资料,不能计算发病率。本研究中该城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课题四 问题1: 性别年龄别分布特点:糖尿病的年龄别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30 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在45 岁以前,男性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而45 岁以上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较快,60~65 岁期间达到高峰。 地区分布特点:农村的患病率均明显低于城市,这可能与农民主要从事体力活动有关,亦可能与城乡饮食结构的差异有关。 问题2: ①体力活动从事体力活动少的职业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最高。轻度活动和不活动者比中等程度活动者糖尿病的患病率高。 ②吸烟既往吸烟而现已戒烟者的糖尿病/ 糖耐量低减患病率最高,但吸烟者的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反而低于不吸烟者。

流行病学疾病的分布

流行病学疾病的分布 第三章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 :疾病的人群表现、人群现象,也即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时间中发生的分布现象。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就是描述这种分布,分析这种分布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这种分布。 第一节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重点) 一、比,构成比和率 ★ Ratio-两者的相对水平 分子不必包含在分母里 可以比较不同属性的事件或状态 ★ Proportion-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分子必须包含在分母里 比较的必须是同一属性的事件或状态 波动范围只能是0~1 百分比=构成比×% ★ Rate-描述特定时间里某事件发生的速度 分子- 特定时间里观察的新发事件数 分母- 事件发生的人群基数(危险人口,population at risk) 二、发病频率测量指标 1、发病率( incidence rate) 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一年)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公式: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内暴露人口数×k ,k=100% , 1000‰, 10000/万或105/10万 意义:是衡量某时期某地区人群发生某种疾病危险性大小,对疾病发生过程进行描述的一种指标。 理解: (1)发病时间:以新发病例来计算,必须了解发病时间。

急性发病的疾病:如流感、胃肠炎、心肌梗塞等容易确定。 慢性发病的疾病:如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很难确定。 (2)观察时间:发病率计算必须以特定观察时间为准。一般以“年”为单位。也可以很短,→如罹患率。 (3)分子、分母的界定: 分子:新发病例。注意发病的诊断。分母:同期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口,必须符合 ①必须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 ②必须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以年平均人口计算。 应用:一些急性疾病,死亡率较低的疾病分布的描述。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疫措施效果。发病率的准确性受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性影响。 2、罹患率(attack rate) 性质与发病率相同,但主要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新发病例的频率。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的测量发病率,在一些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中经常使用。 3、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 定义:某特定时间内某病的现患(新、旧)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公式:患病率=特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 , k=100%、1000‰、或10000/万 意义:是人群中某疾病的静态指标,而不是发生过程的描述。 理解: (1)观察时间:时点(time point)患病率 期间(period)患病率 (2)分子、分母的界定: 分子:为新、旧病例,即现患病例 分母:同期平均人口数

临床常用化验单指标含义(吐血推荐)

血常规 项目正常值意义 红细胞(RBC)计数男:4-5.5 1012 / L 增多:血浆容量减少、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贫血、妊娠中晚期、老年人、 15岁以前的儿童及婴幼儿女:3.5-5 1012 / L 新生儿:6-7 1012 / L 红细胞压积(PVC)= Hct 男:0.4-0.5 L / L 女:0.37-0.48 L/ L 增高:血液浓缩(脱水) 减少: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 fl 增高:大细胞性贫血 降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CV 11.5-14.5 % 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及鉴别诊断 血红蛋白(Hb)男:120-160g/ L 同# 红细胞计数# 女:110-150g/ L 新生儿:170-200g/ L 平均血红蛋白量(MCH)27-34 pg 增高:大细胞性贫血 降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36 % 降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WBC)计数4-10 109 / L — 中性粒细胞(N)绝对值2-7 109 / L 增多:急性感染(G +)、出血、中毒、 溶血、白血病、恶性肿瘤 减少:感染(G—)、再障、脾亢、SLE 百分比50-70 % 淋巴细胞(L)绝对值0.8-4 109 / L 增多:儿童期、病毒感染、白血病百分比20-40 % 单核细胞(M)绝对值0.12-0.8 109 / L 增多:婴幼儿和儿童、感染性心内膜 炎、活动性肺结核 百分比3-8 % 嗜酸性粒细胞(E)绝对值0.05-0.5 109 / L 增多:寄生虫病、过敏、皮肤病、血 液病、恶性肿瘤、猩红热 百分比0.5-5 % 嗜碱性粒细胞(B)绝对值0-0.1 109 / L —百分比0-1 % 血小板计数100-300 109 / L 增多:骨髓增值性疾病、急性感染、急性溶血、生理性波动 减少:再障、ITP、脾肿大 血小板压积(PCT)0.120-0.212 — 大血小板比率13-43 % 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巨核系细胞白血病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9-13 fl 用于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1、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4、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5、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7、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 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0 B、00 C、00 D、00 E、%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13、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 14、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种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E、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疫苗 15、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是: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白喉抗毒素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临床讲解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 u/l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 u/l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 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r_谷氨酰转移酶(r_GT) 正常值 u/l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 u/l 临床意义:

临床化验单解读教学内容

临床常见化验单解读 一、三大常规即血、尿、粪常规检查。 1、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 3.5-5.0×1012/L,新生儿为 6.0-7.0×1012/L。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 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10×109/L,新生儿为15-20×1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按百分比):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二是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2、尿常规包括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三项。 物理学检查主要是观察颜色、透明度、测尿比重。正常尿比重波动范围大,一般在1.015-1.020之间。比重增高,见于高热、糖尿病等;比重低,见于慢性肾炎以及肾功能严重损害等。 化学检查主要看酸碱反应、蛋白定性和糖定性。正常尿呈弱酸性或碱性,无蛋白,无糖,常用阴性“─”表示。尿中有

(整理)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描述疾病在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的特征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其方法是将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和其他常规资料按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别进行测量、比较,发现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 第一节 率和比的基本概念 一、率 率(rate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总数之比,用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故也称频率指标,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或十万分率等为比例基数(k ),其计算公式为: 率=K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某现象实际发生数 二、比 比(ratio )亦称相对比,表示两个相关指标之比,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其公式为: )(或乙指标甲指标 相对比%100 ?= 例如,某皮毛厂职工癌肿粗死亡率为475.65/10万,而当地面粉厂为65.56/10万。其相对比为: 相对危险度(RR)=26 .7 10/56.6510/65.475=万万 结果说明接触皮毛工人患癌肿的相对危险度比不接触者高7.26倍。 三、构成比 构成比(proportion )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故又称百分比(percentage )其公式如下: 构成比=% 100?值总和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数的数值 事物内部某一构成部分 例如,某单位有职工2000人,男性1200人,女性800人,其男、女构成比分别为60%和40%。 构成比和率是两个意义不同的统计指标,常见的错误是将构成比代替率说明问题。表2-1是某地癌肿的患病资料。 表2-1:某地居民年龄组癌肿患病情况统计 年龄组(岁) 人口数 癌肿病人数 构成比(%) 患病率(1/10 万)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习题练习(1)..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 流行病学教研室

实习一疾病的分布 【目的】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掌握疾病按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的流行病学描述方法。 【时间】3学时 【内容】 一、频率指标计算 流行病学研究中疾病频率测量常用的指标有发病率(incidence rate)[包括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e, CI)和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ID)]、罹患率(attack rate)、患病率(prevalence raet)、感染率(infection rate)、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 SAR)、引入率(introducing rate)、死亡率(mortality rate, death rate)、病死率(fatality rate)、超额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rate)、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death rate)等。 请复习上述指标的概念。 【课题一】某地1995年年初人口为2528人,1995~1998年某病三年间发病情况见图1-1,期间死亡、迁走或拒绝检查者。 图1-1 1995~1998年某病发生情况 问题:请计算1995年1月1日、1996年1月1日、1997年1月1日的患病率,三年平均的年患病率。 【课题二】1998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人,该镇年初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人,在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病患者,在这一年中有40人死于糖尿病。 问题:1.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 2.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3.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4. 199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5.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期间患病率。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二、谷草转氨酶(AST)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 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

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有可能是慢性迁延性肝炎.如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三、r_谷氨酰转移酶(r_GT)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四、碱性磷酸酶(ALP) 临床意义: (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b.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 c.骨骼疾病: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液中,引起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如:纤维

疾病的地区分布、流行病学

一、疾病的地区分布 疾病的发生经常受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所以研究疾病地区分布常可对研究疾病的病因、流行因素等提供重要线索。 形成疾病地区分布差异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物理、化学、生物环境、人群的风俗习惯和卫生水平等因素,均可影响疾病的地区分布。 地区的划分因不同的研究目的与疾病特点而异。在世界范围内,可按国家、洲划分;在一个国家内可按该国的行政区划分;如我国可按省、地区、县、乡等划分,也可按自然环境划分,如按山区、平原、湖泊、气候、土壤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等自然环境特征划分。 研究疾病分布时,可应用标点地图、疾病地区分布图和疾病传播蔓延图等。 (一)疾病在国家间和国家内的分布 疾病在世界各国的分布不同,其发病率、死亡率等常有很大差别。例如黄热病的分布与埃及伊蚊的分布一致,主要流行于南美洲和非洲。胃癌死亡率以日本、智利等国家较高,澳大利亚、美国较低。乳腺癌在北美、北欧最多,东欧次之,亚洲和非洲较少。有些肿瘤高、低发区之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差悬

殊。 疾病在同一国家内的分布也有差别。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处温热气候带,多种民族,许多疾病的分布差别很大。例如鼻咽癌主要分布于华南,广东省为高发区,也是世界鼻咽癌的高发区。食管癌以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发病率最高。大骨节病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省、市、自治区。碘缺乏病以内陆地区多见,这些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含碘量较低。 至目前为止,许多疾病的地区分布尚缺乏满意的解释。 (二)疾病的城乡分布 城市人口多,居住密度大,交通拥挤,流动人口量大,人们的交往频繁,因此,呼吸道传染病容易传播。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等病经常在大、中城市流行。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城市肺癌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城市工业发达,空气污染严重,因此,除吸烟因素外,空气污染很可能是导致城市肺癌高发的因素之一。 农村人口密度低,卫生条件相对较差,肠道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感染率比城市居民高。(三)描述地区分布的常用术语

临床常见检验指标的解读

临床常见检验指标的解读本门选修课程以临床上检验报告单为主要授课依据,结合相关 检验医学书籍,例如: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生物化学及其检验,临床血液学及其检验,临床免疫学及其检验等. 临床检验 三大常规的检验指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其相关镜检指标 其它临床检验指标:凝血检验指标、血液动力学指标、相关体液检查(脑脊液等) 血型、交叉配血、新生儿溶血. 临床生化检验 临床大生化的检验指标:蛋白类、酶学、电解质、微量元素检验指标 肿瘤标志物的生化检验指标:抗原类、蛋白类检验指标 其他生化杂项的检验指标:激素类、血气分析 临床微免检验 免疫的检验指标:免疫球蛋白、相关补体、相关抗体(乙肝)、相关因子(类风湿)检验指标 微生物的检验指标:细菌鉴定 其他检验 血液系统检验指标:血片、骨髓片的观察以及相关生化、免疫指标检验 病人准备情况 病人状态 一般需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注意生理性因素影响) 高度紧张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劳累可见白细胞的增高。 受冷等刺激暂时性——血浆脂肪酸含量减少;丙氨酸、乳酸含活动的影响增高. 持续性——激烈运动后使CK、LDH、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 二、饮食 多数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 (注意空腹过度的影响)1.餐后血液中TG、ALT、GLU、BUN、Na 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引起血中的尿素氮(BUN)、尿酸(UA)增高 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其血清会出现浑浊,可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 喝含咖啡的饮料——引起淀粉酶(AMS)、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等升高 若空腹时间过长,会使GLU,蛋白质降低,而胆红素升高. 二、饮食 2.高脂餐后2~4h采血—ALP含量增高 3.高蛋白质饮食—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不影响肌酐含量 4.高比例不饱脂肪酸食物—减低胆固醇含量 5.香蕉、菠萝、番茄—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 6.含咖啡因饮料—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7.食物(动物血液)—粪隐血假阳性

(2015年版)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4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标本类型错误率 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类型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 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容器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

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 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血培养污染率= ×100% 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 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抗凝标本凝集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 n/2+X n/2+1)/2,n为偶数 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标本运送的及时性和效率,检验前周转时间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前提。 七、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