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民航发展策略与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民航发展策略与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民航发展策略与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民航发展策略与建议-

民航业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策略建议

张莉姚津津田峰高超

摘要:民航是对外开放的“先行军”。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建议加快我国机场与空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机场体系运行效率,完善地面交通衔接;加快航权谈判,加密国际航线航班,构建“一带一路”空中运输大通道,培育合理的国际枢纽机场梯队,提高航空运输国际竞争能力;加大民航相关行业对外投资,加强企业协同和政府政策支持引导,提高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民航合作水平,有力促进与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合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民航合作

前言

“一带一路”沿线共包括65个国家(含中国),沿线国家总人口约44亿,占全球总人口60%,年生产总值占全球约30%。民航是发展双边或多边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先行军”。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国家对外开放格局将呈现新局面,在分析当前形势基础上,本文通过定量分析的手段分析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双边经济与民航的发展基础、存在的薄弱问题,对民航业如何更好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发展建议。

一、发展基础

1、我国民航业发展现状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旅游客源国,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民航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已位于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在

国际舞台上的位置逐渐从过去的积极追随者转变为重要参与者。

截止2015年底,我国共有206个民用运输机场,其中包括69个对外开放机场,已开通往全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的138个城市的航班;民航全行业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4.4亿人次,货邮运输量63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4%和6%,其中国际旅客运输量占旅客运输量的比重为10%左右;香港机场、北京首都、广东白云和上海浦东等四大机场作为国内主要的国际航空枢纽,共同承担了我国约32%的国际旅客中转量。

图1 我国对外开放机场布局(2015年)

数据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

2、“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概况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和民航发展水平各异,如表1所示。其中,在经济发展方面,蒙俄、中东欧与西亚北非等地区国家的经济平均发展水平较好;中亚、独联体与东南亚等地区国家的经济发

展水平与中国相近;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人口众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在民航发展方面,西亚北非国家平均民航发展水平普遍较为成熟、蒙俄次之,再次为东南亚地区、中东欧,而中亚、独联体及南亚等国民航发展相对滞后。

表1各国经济与航空发展概况

地区国家数量人均GDP,

美元

人均乘机次数

与我国的民航联系

已通航

国家个数*

未签航权

国家个数

东南亚11 3785.3 0.3810 1

西亚北非16 9850.5 0.578 3 南亚8 1389.4 0.05 6 1

蒙俄 2 13838.9 0.41 2 0

中亚 5 4591.0 0.13 5 0

中东欧16 11404.7 0.27 3 2

独联体 6 4506.5 0.12 4 0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中国民用航空局。

注:*未通航国家中包括未与我国签订航权的国家。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迅速。其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联系最为紧密,如图2所示。东南亚11国与中国贸易总额占“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贸易总额的44%左右,主要由于东南亚国家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国家关系良好,有助于促进双边贸易,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更是极大地增强了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西亚北非国家与中国贸易总额比重为28%,位居其次。与中国贸易总额增速最快的是中亚五国,由于基数较小,近十年年均增速近30%,高于同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贸易总额年均增速22%。

图2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家间的贸易总额(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014年)。

截止2015年,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64国中的57国签订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与其中38个国家实现定期通航。已通航国家数量占沿线国家总数的比例近60%,通航国家人口累计占沿线国家总人口的94.6%,GDP累计占沿线国家总GDP的90.9%。2014年沿线国家与我国之间往来的国际航空旅客运输量累计约为2620万人次。

从我国与各国间的国际航空运输市场规模来看,如图3所示,东南亚是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国际航空市场,市场份额高达73.5%;其次是西亚北非、南亚、蒙俄等地区或国家;中亚、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国际航空市场发展还比较薄弱,有待在民航方面加强联系。

图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航线市场规模对比数据来源:IATA数据库。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民航联系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我国与部分国家间仍未签署航权协定;与20多个国家之间的航权利用不充分,尚未通航或航班较少,国际航线网络覆盖不足;与部分国家急需进一步扩大航权,运力额度已经不足,尤其是南亚、中亚等地区的国家;部分国家政治环境目前不太稳定,影响区域航空运输发展和与我国民航的进一步合作。

2、我国尚未形成能够有效匹配“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枢纽机场布局。一是国内尚未形成合理的国际枢纽机场梯队,如图4所示,除了北上广三大国际枢纽外,其他枢纽机场均未构成具有针对性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航线网络。二是国外枢纽机场对我国国际中转市场客流分流严重,在我国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中转市场中,

我国枢纽机场在东南亚、蒙俄、南亚、中亚等临近地区的国际市场上占据较为明显优势,但在西亚北非、中东欧和独联体等地区的国际市场上不具备枢纽优势。2011年仅迪拜、法兰克福、仁川、阿姆斯特丹等四大国外枢纽机场就已经分流我国约20%的国际中转客流。

图4我国国际航线市场主要中转枢纽(人次)

数据来源:IATA数据库。

3、我国尚未构建有效的民航全面合作的协同机制,国内航空运输、机场与空管建设、行业咨询、教育培训等能力尚未充分走出去。

三、发展策略与建议

依照“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实现政策互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工作要求与战略目标,结合我国民航业发展现状和沿线各国的经济民航发展实际,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民航保障能力

一是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完善机场布局,加快建设北京、

成都新机场,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机场群的协同发展,提升机场群整体效率与国际竞争力,提升重点机场的保障能力。二是推进沿线空管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升民航地面保障能力,推进边境空管基础设施的对接机制。三是优化并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建设,强化机场与中心城市之间快速、便捷的大容量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推进民航与其他交通方式在服务标准体系上的互联互通,促进大型机场的客货多式联运发展。

2、提高航空运输服务能力,构建空中运输大通道

一是加快航权谈判,扩大航权,为空中大通道的开辟与延伸预先奠定好航权基础。二是率先构筑起空中运输大通道,增加空中丝绸之路航路数量,增辟国际航路,提高航权利用率,增加国际通航点,扩大航空服务覆盖广度,提高“一带一路”空中通道网络的通达性。三是加大“一带一路”航线运力投入,鼓励国内航空公司充分利用航权,有针对性开辟“一带一路”新国际航线,投入更多运力,合理优化航线航班,提高航空运输服务水平,提高“一带一路”空中通道的通畅性。四是培育“一带一路”国际航空枢纽,强化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国际枢纽地位,构建联通国际国内政治、金融、经济中心的主干通道,有针对性地引导乌鲁木齐、哈尔滨、福州、昆明等机场成为面向“一带一路”各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且同时强化各枢纽机场航线网络对国内的辐射能力。五是推动建立“丝路航空联盟”,通过航空联盟或代码共享将我国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网络和航空服务延伸至“一带一路”各地区和国家的更多其他城市。

3、推动企业“走出去”

一是加快航空运输服务走出去,鼓励更多的国内航空公司进入“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航空运输市场,提高我国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其他行业的产品与服务更为快速、方便地走出去,为我国与各国之间的商务与旅游往来提供便利、高效、优质的航空运输服务。二是积极开发境外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和国有企业参与境内外民航基础设施项目开发、投资、建设与运营,拓宽各类项目的融资渠道。三是鼓励民航行业与关联产业各类服务与产品打包走出去,加快推动国产民机等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的步伐。四是加强技术和人文交流,支持国内民航相关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举办“一带一路”地区重点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和示范性对外培训合作项目,引导和鼓励国内企业和机构与境外联合办学。

4、发挥好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作用

一是构建民航全面合作机制。在建立完善民航与国内相关部门、企业的协调合作机制基础上,加快与各国之间就双边航权协定和适航协定的签订;建立与各国之间的涵括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配套产品成套采购、运营管理服务输出、企业投资注册、人才培训、技术交流等民航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平台与机制;建立和完善民航双边、多边合作的法律框架,引导国内企业避免和合理应对投资风险;搭建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完善政策政务公开、各类信息对称查询,帮助项目与政策、项目与资金、项目与人才的充分对接。资金分配上适度倾向于“一带一路”对

外开放机场、中西部中小型机场的建设项目;改进航线补贴政策,鼓励机场与航空公司培育和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航线网络,鼓励和引导中小型机场航线发展;完善中小机场运营补贴政策,资金分配适度倾向于中西部地区中小机场;二是充分发挥民航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完善机场投资补贴政策,在可考虑制定“一带一路”专项财政补助资金,对于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海外民航项目投资与经营的初期亏损适度予以财政补贴或低息贷款进行扶持,以帮助企业度过初期难关、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以及其他可行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平台,为“一带一路”民航相关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协调各类金融平台,通过贷款、授信、金融租赁等方式,为我国航企在海外航空领域的投资提供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四是强化组织实施。建议政府层面成立协调机构,统筹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及时研究推进相关工作,跟踪、交流和解决民航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参考文献:

[1]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OL].

新华网, 2015.3.

[2] 提升国际竞争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专访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OL].

中国民航局网站,2015-09-29.

[3] 2016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暨航空安全工作会议召开[OL]. 中国民航局

网站, 2015-12-24.

[4] “一带一路”,共创区域发展新局面——李家祥局长讲话[OL]. 2015

年民航发展论坛,北京,2015.6.

[5] 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与外交布局[J].国际政治科学,2010,1(21),25-48.

杨霄.

[6]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局,2011.4

[7] 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国家统计局,2014.

[8] 中国民航统计年鉴[M],中国民用航空局,2004-2014.

[9] 李克强在第18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OL],新华

网网站,2015.11.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OL],新华网

网站,2015.9.

[11] 李克强在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的致辞[OL],新华网网站,2015.11.

[12] 张莉,姚津津,胡华清.我国机场布局的阶段性及其布局思路[J], 综

合运输,2014(1):21-24.

[13] 张莉.我国机场布局对区域地理人口的适应性[J], 综合运输,

2010(11):52-56.

[14] 张莉,胡华清,张兵.我国机场布局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适应性分析[J], 综合运输, 2009(09):31-34.

[15]张莉,胡华清,张兵,刘雪妮.我国机场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J],民航管理,2009(8):48-52.

[16]赵巍.民航助推“一带一路”立体升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

报,2015,33(6):4-5.

[17] 张文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政治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

论,2015,6(4):204-224.

[18] 曹刚,蒋韵尔.东南亚航空市场简析[J].科技创新导

报,2015(27):252-254.

[19] 赵巍.亚太周边国际航空枢纽的竞争格局和发展策略[J].空运商

务,2015(11):21-27.

[20]王庆云.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作者简介:

张莉(1979.10-),湖北荆州人,高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民航科学技

术研究院,主要从事民航经济研究工作。

1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思想起源 2013年9月7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背景 丝绸之路是两汉时期中国古人开创的以洛阳、长安为起点,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 西汉时期,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于(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从丝绸之路上传来的中国丝绸,西汉末年,丝绸之路一度断绝。 东汉时期,班超从洛阳出发,再次出使西域,他到达了西域,他的随从到达了罗马。这是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对话。也是在东汉,印度僧人沿着丝绸之路到达洛阳,将佛教传入中国,从另一个角度拓展了丝绸之路。 唐代,洛阳人玄奘沿着丝绸之路历时19年到印度求取真经,促进了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流。写下了《大唐西域记》。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 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唐山,升级版,一带]“一带一路”与唐山经济发展升级版战略研究

“一带一路”与唐山经济发展升级版战略研究 [提要] “一带一路”战略为唐山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崭新的视角,探索唐山市如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既带动唐山市经济的发展,也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迫在眉睫。 关键词:“一带一路”;唐山;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唐山市的京唐港、曹妃甸港区可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物流海上通道,唐山机场可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空中航运通道。但唐山市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准确定位,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带动唐山市及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均需从长计议。 一、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 (一)地理区位优势。唐山市位于渤海湾的中心位置,属于重工业城市,既是中国国内由南向北的交通要道,也是京津冀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交通依托。唐山市是一个集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海陆空交通的“三大法宝”奠定了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独树一帜”的地理优势。 (二)港口优势。目前,唐山港口可以和世界上50多个国家进行散杂货物的海上运输,运输航线涉及120多个港口。唐山港口作为京唐港与韩国釜山集装箱的海运路线,拓宽了中国和韩国业务的往来范围。唐山港口地处东南亚地区的核心位置,除和韩国的贸易往来以外,还可以和日本进行集装箱业务交易,具备“东南亚港口之晶”的优势。 二、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现状 虽然唐山港的货物吞吐量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但唐山港口在大力发展其物流业的过程中,很多问题也“浮出水面”。比如:唐山港口在管理上存在政企共管的情况,限制了唐山港口物流业务的发展;唐山港口的配套设施、专业人才等都不完善。 钢铁、煤炭、水泥、陶瓷等行业是唐山的支柱产业。中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唐山市钢铁产量居河北省首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唐山市在大力炼钢、积极挖煤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空气重度污染、地下煤藏骤降、部分地面塌陷、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发展冲突等等问题。 在改善生存环境的重压之下,政府要求唐山市减产钢铁量,唐山市为配合国家钢铁减产的政策,出现工人失业及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如何解决唐山市经济发展与重工业发展的矛盾,如何解决唐山市钢铁产能过剩的难题,“一带一路”的建设使唐山市看到了“曙光”。 三、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措施 (一)政策扶持。唐山市若要顺利的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唐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并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速度,势必离不开相关政府及金融政策的支持。首先,应大力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项目背景 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那个地点将成为21世纪杰出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区域核心都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都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持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为东莞提供了新的进展空间。 东莞凭籍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型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社会经济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交通沿线形成高度城镇化地域。2000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493亿,“五普”人口为645万,其中户籍人口153万。但从进展竞争能力上,其城镇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空间构成尚表现出城镇化初级时期的特点,距现代都市化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 按照广东省委指示,东莞要抓好都市现代化建设,使它从出口加工基地型都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都市转变,并与广州、深圳和谐进展,共同构成珠三角组合都市群。在此基础上,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将现有市区-同沙-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个整体,建设东莞“大城区”的构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东莞市主城区范畴为东莞都市总体规划范畴2 73平方公里和寮步、大朗、大岭山三个镇(含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578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153.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7.36万人,暂住人口106.28万人。

一.从“基地”到“名城”——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东莞的的经济尽管发达,但都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莞同意了大量香港转移来的加工工业,成为香港的工业区;90年代以来,专门是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东莞已成为全球有阻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多年来,市区占全市的经济比重和人口比重不高,且没有提升的趋势。 城区的都市功能和设施水平对行政区域和经济腹地的辐射力不强,造成本市大的城镇经济实力,小的中心都市职能。沿交通干线进展的城镇几乎连成了片,包围着农村。都市与农村,高楼大厦与村民小楼在那个地点积聚、碰撞。快速蔓延的都市化相伴着的是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恶化和建设布局的纷乱。 总而言之,东莞的主城区和沿路连绵进展形成的“大城镇区”,实质上是小都市进展和众多村镇城镇化基础上形成的城镇集合体。因此都市功能不强,与其集合形成的总体都市形状规模(大都市)远不相称。 进入21世纪,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作为新时期的进展战略目标,正是适应了时代进展的要求,是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从东莞实际看,近期在全市全面开展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将中心城区、同沙水库区和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大主城区,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一定能对全市的都市进展和产业进步起到专门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区域竞争态势与都市功能定位 在国内的区域竞争中,珠江三角洲的对手是长江三角洲,东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差不多受到长江三角洲的有力挑战。上海在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日渐提升,这种“中心优势”与珠江三角洲的“边界优势”形成鲜亮对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精)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内容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矿产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转型是每个资源型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淮北市的基本情况为例,从分析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问题入手,论述转型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为关键,从资源型城市政府和国家层面找寻推动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又称“资源性城市”、“资源城市”、“资源指向型城市”。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对资源型城市大致可从发生学和功能学两个方面来界定。从发生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的城市;从功能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要承担为国家输出资源性产品的功能,即资源性产业要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因而所谓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目前,城市转型问题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从以上意义统计,目前我国共有118个资源型城市,主要包 - 1 -

括以煤炭、石油、冶金、森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中,资源型城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50 年代到70 年代,我国实行封闭的重工业化战略,工业的发展依靠本国廉价的能源、原材料作为支撑。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我国现代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淮北市的情况看,1960年因开采闸河煤田而建市以来,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就先后建成大小矿井37对,年产原煤2700多万吨,电厂装机容量155万千瓦,累计向国家提供原煤7亿多吨,输送电力100多亿度。但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资源环境的耗竭性和空间结构形态的松散性。 首先,产业结构呈现单一性。资源型城市大都由资源开发基地演变而来,资源开发企业在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的多数其他产业都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展开,并和资源主导产业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三次产业结构状况来看,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具有二产比重高、一、三产比重低的特点。比如淮北市煤炭、电力产业一直是发展的支柱产业,2006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4:53.5:35.1。从产业结构变化幅度来看,产业结构都会有一个逐步趋向高级化的过程。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幅度都低于全国城市的平均变化水平。单一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 2 -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绩效指标体系数据分析I

(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绩效指标体系数据分析 I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绩效指标体系 数据分析 联合国人居署福冈办事处 2002年12月 金京焕 首席顾问

韩国汉城Sogang 大学经济学教授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 房地产与城市土地经济学客座教授 -------------------------------------------------------------------------------------------------------------------- 特别感谢Young-Joon Park 对此项研究工作的协助 I.指标数据集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指标项目的主要成就是由各项目参与城市所汇编的一套指标数据集以及由项目首席顾问所作的一个分析报告。报告的这一部分列出了城市所提出的指标以及收集到的相关数据的集合。下一部分则就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方法作了介绍。对五个参与城市(长沙、株洲、湘潭、贵阳和沈阳)提交的数据分别作的图解分析作为单独的文件另外附后1. 该项目所采取的自下而上的方针使得长株潭、贵阳和沈阳等参与城市提出了三套不同的指标。其中有很多共同的指标,但另外也有很多指标只被其中一两个城市选用。指标名单的第一稿是由各个城市的项目工作组和市政府的相关部门协商后拟定的,然后交由研讨会上讨论并根据与会者及首席顾问的意见进行了修订。从整体上来说,沈阳和贵阳两市更加注重有关环境及环境治理方面的指标,而长株潭三市则对经济方面的指标更感兴趣。各个城市指标分类的方法也有不同。每个城市都被要求对其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了核实,然后将初步结果提交给经首席顾问审阅并给出他的反馈意见。以下所给出的数据集是最终版本。正如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指标手册中说明的那样,这些指标被重新归集为了六章以使其结构更加连贯并至少要包含其中一个城市所建议的全部指标。 1长株潭的城市发展战略报告中呼吁这三个城市应朝着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补充说明中收入了对现有融合状况的一个分析报告并推荐了一套用以监测一体化趋势的指标。

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空间形态

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空间形态3 Ξ 张尚武 王雅娟 提要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众多小城镇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在经历了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何在新经济背景下获得第二次的自我超越已经成为共同的难题。笔者借鉴国外新城发展的经验,提出在我国大城市地区培育大城市地区中等规模新城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大城市地区 新城 上海市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0)06-0039-04 中国分类号 T U984 文献标识码 A 大城市的功能和空间发展需要与周围的区域发展结合,这一点虽然早已被人们认识到,但具体的空间关系和职能关系却一直处于探索和争论中。包括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西方战后新城建设,卫星城建设以及对新城的最新阐释,各个时期,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探索。 1 大城市地区空间形态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评析 111城乡整体建设的理想 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空前迅速地发展,城市的环境和效率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城乡整体建设思想把城乡作为对等和平衡的力量,使之在区域范围内得到平等的分工和协调,充分发挥城乡双方的优势。这一思想试图把城市中的工业疏散出去,并围绕这些疏散的工厂建设新的城镇,具有城市所能提供的设施服务和职业机遇条件。在兼有两者之利的同时,避免两者的不利。霍华德把这种多中心的居民点称为“社会城市”(s ocial city)。并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出的是从区域角度对整个城市的结构性改造,以形成环境舒适、社会经济运行良好的城乡空间结构。 这是针对早期工业化城市的拥挤和混乱,出于对随之逝去的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秩序的留恋而提出工业城市建设的理想。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浪潮中,这一思想一直是一种理想。 112大城市地区新城建设的实践 大城市不断地向外扩张,人们开始把城市的交通系统组织、社会环境改善和区域性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起来。斯科特和斯坦普(L1Scott&L1D1S tam p)提出一种新的规划体制,包括市郊在内,为土地划分不同的等级,把保护农业用地作为首要职责①。开始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审视城市的发展和人类行为。 西方战后最有影响的艾伯克隆比(Abercrombie,1944)的大伦敦规划即是这一思想的贯彻和发展,明确了在大城市建成区以外发展新居住地,即新城的思想。在规划绿带以外形成新的居住发展区,并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事实证明在战后的大规模建设中,新城成为解决郊区蔓延(suburb sprawl)的有效引导手段。 新城诞生在英国和美国,进而在整个欧洲和世界范围都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但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巴黎的新城与大城市有更多的联系,是作为中心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城市成为多中心组合的整体;英国的新城更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在日本又有所不同,尽管从空间形态上呈现多中心的新城形式,但在功能上仍然是单一中心的,即新城多是作为居住的地方,就业并未相应分散,这在日本城市化发展迅速的早期表现尤为明显。 我国在北京、上海两市也曾进行过卫星城建设的实践。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在1990年代以前,卫星城的建设未取得明显效果,与主城难以建立紧密的关系,因而也带来对卫星城建设的怀疑。 113新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新城模式 在经历了7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满足居住需求和有足够的环境意识成为规划目标的焦点。人们对生活空间数量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同时对空间和环境的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sustainable urban form)的探讨。 在新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欧文等人(S1OwensΠD1 BanisterΠM1Breheny)建议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应该以发展小居住地为主,如霍华德所提出的2~3万人口的规模,具有步行的尺度。但其中有一些大的居民点能够达到20万人口以上,形成霍华德所提出的社会城市②。认为这是从能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是理想的形态,能够满足具有足够的多种城市活动的门槛,但不是高度聚集和高密度。 而P1霍尔(P1Hall)在分析伦敦的实际情况中,提出了建设持续发展的“社会城市”的概念(sustainable s ocial city,or sustainable city region)③,认为新居住地的建设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城市改造;二是建设新城。但传统城市改造形式和新城建设形式都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从城市改造的角度,由于城市建成区用地有限,大规模改造是不现实的;从新城建设的角度,传统新城或田园城市是“在乡村建设城镇”,达到人口居住和就业从城市中疏解的目的,但这一目的在任何地方都从未真正实现过。作为最早的新城之一的S tevenage是自我平衡程度最高的一个,大约有 Ξ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专题成果(项目批准号OOB JL030) 44  城市规划汇刊2000[6]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现实问题。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地区特点各异,其转型模式与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这里介绍几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国外成功转型发展城市案例。 1、德国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中必提的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从上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问题越来越突出,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鲁尔区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二是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市政府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规划,向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三是建立技术园区。从1985年起,分5个阶段投资1.3亿马克,建设了一个技术园。四是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政府保护原有企业向新的生产行业转变,并积极资助建立新的生产性企业。六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替代产业方面,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填充废井和环境整治提供资金,由

不同,匹兹堡的保护组织突破以往的作法,不仅设法让中产阶级搬进来,而且还为本市的贫穷居民提供廉价住房,在吸引富裕的年轻专业人员搬进空房的同时,帮助许多贫困家庭留下来。 3、法国洛林 洛林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类似于中国现在的辽宁。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 第一,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如煤炭虽有资源,但因井深开采,吨煤成本高于世界市场煤炭价格345法郎,而采取逐步放弃的政策。钢铁工业也由于成本高,吨钢售价比进口高457法郎,尽管铁矿资源丰富,采矿、炼铁、炼钢企业也已全部关闭;二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转型与国际接轨。 第二,洛林还把煤炭产业转型同国土整治结合起来,并列入整个地区规划。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国土整治部门,

一带一路国际国内背景及战略意义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而想要保持高速高效的发展,光在自身内部搞建设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走出去,同各个国家形成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古时,张骞出使西域,创造了一条贯通中亚、西亚、南欧的路上交通大动脉。郑和下西洋又连通了东南亚直至非洲的一些区域。古代的丝绸之路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辉煌时期。“一带一路”作为21世纪的丝绸之路,更是结合了我国当今发展的时代背景,极富战略意义。 构建开放新格局,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需要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复苏较为艰难,而中国的稳定发展对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国际经济规则有着潜移默化的调整,世界正发生着复杂的变化。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为了满足我国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快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步伐,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战略需求。 推动亚洲区域合作,促进和平稳定的需要 亚洲经济的迅速增长,面临着太多的问题,例如发展不均衡,联系不紧密等等,这对深化地区合作、地区安全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当前,亚洲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如何适应经济变化和保持强劲的可持续增长正是所有亚洲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 紧密周边关系,实现互帮互助、共赢共荣 “一带一路”覆盖中蒙俄、横跨欧亚大陆、连通南亚西亚,是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是构建我国周边战略依托带的战略性重要举措。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一带一路”范围更广,计划更详、受益面积更大,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强调合作共赢。这也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是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的宏伟蓝图。 促进经济发展,传递文化精神 “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同时,“一带一路”也符合区域合作发展的新方向。这必然会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推动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繁荣具有深层意义。另外,“一带一路”也将我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薪火相传,显示出了中国“和”文化和包容文化的精神,有机地将“中国梦”“亚洲梦”“欧洲梦”结合在一起。“一带一路”必将在文明交流史上续写新的灿烂篇章!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致力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共荣的合作环境。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中国也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为区域和平发展、团结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国发〔2013〕4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的通知 国发〔2013〕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3年11月12日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编制,是指导全国各类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126个,县级市62个,县(包括自治县、林区等)58个,市辖区(开发区、管理区)16个。 规划期为2013—2020年。 一、规划背景 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多、分布广,历史贡献巨大、现实地位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型城市累计生产原煤529亿吨、原油55亿吨、铁矿石58亿吨、木材20亿立方

米,“一五”时期156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3个布局在资源型城市,占总投资额的近50%,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01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突破口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现生机与活力。 但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由于内外部因素叠加,新旧矛盾交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依然严重,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尚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依然较强,采掘业占二次产业的比重超过20%,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处于起步阶段。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能力弱,创新水平低,进一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支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资源富集地区新矛盾显现,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部分地区开发强度过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新的地质灾害隐患不断出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资源开发、征地拆迁等引发的利

南通城市发展规划战略

南通城市发展规划战略 2003-10-30 [摘要]在评析历次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建议和南通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调整;南通市 一对南通历次城市规划的总体评析 1.有关近代张謇对南通城市发展规划实践的评价 1895年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新辟了唐闸工业区、天生港港口区和狼山风景区,同时在旧城区南部开商场、办学校、建博物馆、修道路等,改变了老城过去“以中轴线为对称的方形城廓、十字长街的城市形态格局”。由此,南通形成了以老城区为政治、金融、商业、文化中心,唐闸镇、天生港和狼山镇环绕的“一城三镇”的城镇组团体系。城镇之间以河道及公路相联,在城市功能发挥上成为一个整体。张謇这种朴素的田园城市模式的规划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唐闸地区有丰富的棉花原料和从事土布生产的熟练工人,在交通方式为水运和步行的年代就近于原料和劳动力市场布局纺织企业是比较合理的;其二,位于通扬运河畔的唐闸地区,是历史上海盐集散中转码头,水运条件较为优越;其三,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的指导思想是“实业救国、地方自治”,通过兴办实业来获取教育经费,以唤起民众救国救家;其四,避免在旧城大兴土木办工业,可以保护南通古城风貌和居住环境。从他的故居选址及周边环境建设可窥见张謇的传统风水意识以及与现代环境意识的交融。 我国著名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提及“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时认为:“张謇发展南通的思想不只是基于城市观念,还是集城、镇、乡地区整体共同发展的观念,是谋求城乡关系、工农商关系协调发展并带有区域发展的思想。拟议中的通、泰、盐经济区,比今天苏锡常经济区要早半个世纪。在张謇思想的影响下,当时周边地区如皋县沙元炳、金沙镇孙儆、盐城县凌钟智,都致力于振兴本地实业,筹建学校,起到了建设南通卫星城镇的作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张謇的规划实践过早地分散了城市功能,给南通城市空间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弱化了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影响了城市经济实力总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到长江岸线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组团之间的相互联系度等。虽然张謇的这种城市规划实践可与霍华德(E. Howard,1898年)在《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中提出的“田园城市模式”的思想相比拟,但两者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英国城市规划学者霍华德建议围绕大城市建立分散、独立、自足的田园城市以解决大城市发展的矛盾,以达到高度的城市生活和清静的乡村生活的有机结合,强调把城市和区域作为整体。而当时南通城区规模很小,社会经济状况亦十分落后,陆路交通也很不便,在城市经济集聚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张謇就把城市的诸多功能分散,将3个不同的功能组团布局在城外9公里处,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不符合国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1949年—1978年的南通总体上是建设生产型的城市

我国城市发展战略指标体系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绩效指标手册 联合国人居署福冈办事处 金京焕 首席顾问 韩国汉城Sogang大学经济学教授 兼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 房地产与城市土地经济学客座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感谢Young-Joon Park对此项研究工作的协助

目录 一.前言 (3) 二.城市发展战略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 (3) 2. 1 指标的概念 (3) 2. 2 政策性指标体系范例 (5) 2. 3 开发绩效指标体系: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 (5) 三.指标列表及指标定义 (6) 3.1 选择标准:城市发展战略项目的重点 (6) 3.2 指标列表 (7) 3.3 指标定义 (12) 四.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数据应用指南 (37) 4.1 数据收集 (37) 4.2 展示和分析数据 (38) 4.3 指标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38) 参考文献 (39) 附件 (41)

一.前言 世界银行已经通过“城市联盟”,对长沙地区(包括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和贵阳市的城市发展战略(CDS)拟定工作提供了援助。城市发展战略是当地的利益相关各方共同制定并拥有的一种过程,旨在通过全民参与的过程,制定本地城市的发展远景。这一过程包括描述和分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确定投资和发展援助的重点,通过基于合作的方法实施这一发展远景。因此,它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产品,旨在提高各自城市的竞争力、适于居住性、管理和银行可贴现性。通过先前的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的沈阳”项目和正在实施中的欧盟“可持续沈阳城市规划项目”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之上的联合国人居署的“城市管理项目”,沈阳市(辽宁省)也接受了类似的援助。 这些城市的发展战略拟定工作使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决策人和管理人意识到,需要对照明确的发展目标对城市管理加以监控,以便在城市发展形势发生变化时能够对城市的投资政策和发展战略作出适当的调整。除此之外,发展战略决策界越来越认识到,在制定城市战略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必须更深入地理解并重视开发和应用绩效指标的程序。 由“城市联盟”资助的城市发展战略指标项目的目标是帮助长株潭城市群、贵阳和沈阳开发一套绩效指标,启动指标的应用,并且为这一指标体系建立一套长期的机制。这项支持工作旨在推动一种基于需求的方法,针对通过这些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程序而确定的优先战略和运作问题,开发并使用相应的指标。该项目的重点是帮助这些城市考察他们当前在确定和衡量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方面的实践以及城市管理中关键领域的表现。此外,该项目还要求对这些指标作为一种工具在帮助城市管理人员调整其政策、计划、项目投资计划和管理实践,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确定的预期目标方面所具备的价值进行论证。. 本手册是该项目的两大成果之一。本手册旨在介绍绩效指标的概念框架,作为管理工具的指标体系的开发程序,并且为指标体系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供指南。除前言部分外,本手册共包含四章。第二章介绍了城市发展战略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第三章提供了指标列表以及各指标的定义。第四章解释了有关指标的数据收集程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程序,以及这些指标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程序。 二.城市发展战略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 2.1 指标的概念 指标一词源于阿拉伯文的“点”一词。它是一种衡量标准,可用作进行比较的参照或标准。作为一种指示器,指标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我们在哪里,我们想到哪里去,以及我们如何到达那里。指标与数据、统计和指数是关联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以下图1“数据三角”所示。数据是指实际信息。它们可以是历史信息,也可以是经计算或实验得出的信息(Fairfax 2002a, ii)。统计是大量数据的集合。指数则是由不同指标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数字。例如,联合国人居署的城市发展指数指的是五个分指数(城市产值、基础设施、废物、健康与教育)的简单平均数,其数值范围是0至100。每一个分指数又是数个指标的集合。(Auclair and Karl 2002)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国外的研究主要涵盖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资源型城市的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社区)的规划与建设、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交通通勤模式以及资源型城市公共政策,研究学者来自于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国内学者大多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集中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体系、转型评价体系、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随着国内外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迅速发展,国内研究领域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归纳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脉络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可以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 1.关于资源型城市内涵及发展阶段的研究 1921年,英国学者Auronssean首次提出了矿业城镇的概念,1930年加拿大经济学家Innis分析了单一产业城市的发展轨迹,针对其随着资源大规模开发而迅速发展,又随着资源枯竭而快速没落的发展特征,Innis采用“飓风”一词来形容这种剧烈变化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此警醒世人,同时也正式开启了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历程。 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资源型经济、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包括经济的依赖性问题,资源型城市人口发展特征,资源型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源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资源型城市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等,主要研究方法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Robinson Ira以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工业城镇基蒂马特、安大略的埃利奥特湖、布拉多铁矿区的矿业城镇谢弗维尔等资源型城镇为例,分析了这些城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包括他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城市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教训,并对这些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Lucas系统地研究了资源型城镇人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环境因素,首次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他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建设期、发展期、转型期、成熟期四个阶段[2],“四阶段发展理论”对之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资源型城市“四阶段发展理论”进行了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Bradbury通过深入分析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机理,他认为非均衡发展理论应该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3],Bradbury认为Lucas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不能完整地表示资源型城市的整个生命周期,

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规划的思考

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提出和规划层次 从“概念规划”的产生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风云突起;对城市规划工作者来说,是城市规划领域应对市场经济冲击而提出的一种规划技术内容的扩展和探索。对于城市政府而言,则是为解决招商引资所需的土地投放和国家宏观土地调控政策出现矛盾所寻求的合理平台。其实质乃是一个以政府目标和城市问题为导向的一种“研究”。 市场经济促进城市区域化,城市在区域空间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前景应该是“战略规划”研究的主题。城市发展用地的增长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转换,研究城市边缘增长的控制及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更是“战略规划”提出的初衷。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性城市发展的支撑系统,势必成为“战略规划”的必要课题。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赋予城市规划立足之地的根本,因此生态保护、城市特色是“战略规划”研究要追求的目标。 然而就此四大课题内容而言,此规划尚属于“研究”范畴,是为城市政府提供城市发展思路,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供指导的一种规划工作方法。实际上,此方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中提到的专题报告中已被采用,同时该四大课题也就是“纲要”编制中必须明确的内容。但是在“战略规划”中将这些专题作了扩充和深化研究。内容更详尽、范围更扩大。在时序和空间上超越了“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规划目标期和控制的规划辖区范围;在内容上弱化了“城市总体规划”强调的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等几大要素;强化了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分析、空间结构、支撑体系和生态保障等核心问题的研究。 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应从“研究”走向“实施控制”

目前,各城市编制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大有取代“城市总体规划”之势。当然,作为“战略规划”要成为城市规划管理行政执法的依据,其成立与否是有待于通过行政法规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确认。但是要成为指导城市建设实施的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必须进一步深化建设时序和城市空间拓展的关系;提出分期建设规划和分期建设实施政策;解决由于规划建设环境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影响)而对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产生的影响;提出规划实施、监控、检讨制度和措施;充实规划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将交通网络和生态安全在空间上予以落实,将宏观的研究落实到微观的控制上来,使市场经济变化而产生的多状态建设环境不至于破坏城市总体发展的目标,确保城市沿着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才有可能上升为法定规划,“战略规划”也才能真正达到城市政府目标和解决相应的城市问题。 三、“近期建设规划”应成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操作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是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之后中央行政主管部门推行的一项重点工作,也可说是一项强制性任务。其实,“近期建设规划”从来就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必要内容。只不过在以往的总体规划编制中往往将它置于总体内容的最后章节甚至虎头蛇尾地作为附录。在市场经济主导下,城市建设环境不定因素较多,对“近期建设规划”进行检讨、更新和滚动修编应该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城市问题的一个好举措。尤其在当前以城市经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更需有一个及时适应环境,能够具体指导建设项目,既有权威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来进行调控。调控解决城市重大建设项目与“十五”计划的结合;调控解决“城市经营中土地投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