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外汉学汇总

国外汉学汇总

国外汉学汇总
国外汉学汇总

一.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游记》却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宗教的谬论和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同时《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世界进行了夸大甚至神话般的描述,更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好奇心。这又有意或者无意地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直接交往。从此,中西方之间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的新时代开始了。马可·波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马可·波罗游记》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也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事实已经证实,《马可·波罗游记》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马可·波罗游记》打开了欧洲的地理和心灵视野,掀起了一股东方热、中国流,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是参考游记制作的。许多伟大的航海家,扬帆远航,探索世界,是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

二.马若瑟

马若瑟从一开始学习汉文时起,其目的就不只是为了传教,而且想要用汉文来著述,并且从汉文经籍中寻找对信奉基督教的支持和依据,为此,那些把中国经典文献看成礼仪事物代表的传教士们,就对马若瑟感到不满和怀疑。

马若瑟精通汉文,他著有许多用汉文写成的宣传天主教教义的书籍和用拉丁文、法文写成的研究中国的书籍。马若瑟的最重要著作就是《汉语札记》

马若瑟还把中国元曲《赵氏孤儿》译成了法文(法文标题为这是欧洲人首次将中国戏剧译出的译本,伏尔泰在读了马若瑟的法译本《赵氏孤儿》之后,创作了一部悲剧,题为《中国孤儿》,《赵氏孤儿》在法国一经发表,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甚至在整个欧洲也不胫而走。先后几十年间,就被译成了英文、德文、俄文等多种版本。

马若瑟还曾寄给巴黎法国皇家图书馆许多在中国出版的书籍,法国国内非宗教界的世俗中国学家们曾作为任务对这些书籍进行过研究。在马若瑟寄回法国的这些书籍中,还特意挑选有一部元代杂剧选集,译成法文出版了,该书中文标题为《元曲选解题》

马若瑟的有生之年大多用于研究中国文学,其研究对象从保存下来的早期文献一直到宋朝的哲学家、文士和诗人。他在这些研究中所获得的对中国文学的深刻认识,使他在写作《中国语言志略》时获益匪浅。《中国语言志略》是一本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学的指南书,后来,这部作品成了欧洲汉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三.雷慕纱

在1826年,雷慕沙又将中国的一部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译为法文在巴黎出版,这个法文译本是这部小说的第一部外文译本。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提到这个译本。

雷慕沙在1821年出版了一本重要的书籍《汉语语法基础》这是一部为研究人员准备的、颇为实用的语法书籍。

1825年对《老子》作了进一步研究,称老子的思想与稍后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学派所提出的“学说有无可争辩的共同之处”,甚至提出假设把《老子》第十四章中的“夷”、“希”和“微”与基督教的耶和华等同起来。雷氏没有全译《道德经》,认为老子的这本书不容易理解,如果谁能全译并结合学说阐明它的内容,那就是一个大功劳。

雷慕沙最重要的著作是逝世以后才出版的译著《法显撰〈佛国记〉》(1836年),这部由东晋高僧法显著述的《历游天竺记传》的法文译文,这是第一部认真地致力于研究佛教的西方著作,而佛教在17和18世纪的欧洲中国学家的眼里看来,是非常受到贬低的一种宗教。

四.沙畹

1889年初,24岁的沙畹被法国外交部派来中国,被给予了法国驻清公使馆随员的名衔,但主要任务是进修汉语和汉文。此期开始了艰苦的《史记》研究,并进行译注,发

表了《史记·封禅书》的法文译注以及相关的《殷历谱》。1893年,沙畹当选为法兰西学院的汉-满-鞑靼语言文学讲习第四任教授,时年28岁。他的译本《司马迁史记》共分5册,于1895至1905年间陆续出版。莫东寅在《汉学发达史》一书中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是:“为汉学界盖世名作。译文既正确详尽,且有丰富之底注,创见既多,考证及比较法亦复精细。”刘正在《海外汉学研究》一书中称赞沙畹的《史记》译本足以“名垂千古……就是在20世纪中国史学界的中国古代史正史著作的研究中也找不出一部可以和此书相比的著作来!”沙畹的《司马迁史记》一出版,便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1907年3月至1908年2月,沙畹再次来华东北和华北地区考察文物古迹,归国后刊出了《华北考古纪行》。沙畹还有大量著述,如《泰山》、《西突厥史料》、《中国两汉石刻》等等。五.翟理斯

翟理斯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即语言教材、翻译、工具书和杂论四大类。我们将对其主要著作做一简要的介绍,并对其《中国文学史》、《华英字典》作一番较为深入的论述。

1872年,翟理斯学习汉语尚不足5年时间,就出版了第一本汉学著作—《汉言无师自明》。这是一本专门为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编撰的汉语语言教材。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简单的英语给汉语注音。

1873年,翟理斯出版了第一部汉英译作——《两首中国诗》( Two Chinese Poems),其中收录了韵体《三字经》和《千字文》英译文。翟理斯谈到自己翻译这两首诗的动机,其实并非出于什么高尚的目的,而是因为有一位传教士白纸黑字地指出,要把这两首诗译成英文韵诗几乎是不可能的”。翟理斯指出,对于“希望掌握中国书面语,希望养成汉语思维习惯的外人的而言,《三字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892年1月,开始出版《华英字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第一卷,11月,三卷全部出齐。这本字典“被认为是其一生的最大成就”。

1875年,翟理斯出版了《中国札记》( Chinese Sketches )。这本书汇集了翟理斯历年来发表的报刊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方方面面面,如妇女的地位、文学、医学、当铺、占卜、赌博、和尚、文字、迷信、新年、鸦片、风水、基督教、反基督的打油诗等等。

总的说来,翟理斯的这本《中国札记》对于改变西方人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翟氏这部文学史,总的来说对中国文学的译介还是相当丰富和实事求是的,其学术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第一次从“史”的意识上整体把握中国文学。这是中国人前所未做的。在序言中翟氏批评中国学者无休止地沉湎于对个体作家、作品的评论和鉴赏中,而在中国文学的总体历史研究上几千年却止步不前。

二是翟氏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出发,比较公正地对待各种文学体裁。他把中国传统上视为“野史稗闻”,“街谈巷语”的小说、戏剧、民间文学搬到了文学的正堂大殿。他介绍了道学家、“正人君子”不耻为谈的《金瓶梅》,对“怪力乱神”的《聊斋志异》大加介绍。

三是在文学史的写作体例上开了先河。翟氏以朝代为经,以文体为纬,辅以专章作家、作品介绍,先总后分,奠定了中国文学史体例的基形。

四是翟氏注意到了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他专章介绍了佛教传入及其影响。这正是其超出他同时代文学史之处。

五是第一次系统地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中国文学的概貌,使西方人对中国文学从一鳞半爪的印象到系统的了解,尽管这个概貌并不很全面。同时,本书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文笔流畅,准确易晓,是一本优秀的中国文学读本,也是19世纪欧洲汉学水平和译介成就的总结。

六.卫理贤

早期阶段:1902——1910年

(1)编写教材。其中主要有:《德汉语言练习册》,《德汉语言教科书——汉语课文》、《德汉语言教科书——词汇、语法和汉语课文改写》、《德汉语言教程——P·克

兰茨教程》、《按笔画排列并加注音和翻译的最常用汉字》等。这些教材是卫礼贤为青岛“德华神学校”的中国孩子们学习德语而编写的。

(2)尝试向德语读者译介一些中国的古典作品,其中以儒家典籍为主,也包括其他文学作品。除了《三字经》以外,卫礼贤还先后在同善会的《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上海《东亚劳埃德报》等德文报刊上发表了他节译的《诗经》(1904)、《大学》和《论语》(1905)、《三国演义》(1906)、《聊斋》和《吕氏春秋》(1910)等。1910年,他翻译的《论语》全文由迪德里希斯(Diederichs)出版社出了第一版,代表着他在这一时期学术翻译的最高成就。

(3)向西方尤其是德国读者介绍中国的风土与人情、历史与文化、现状与人物等。如《中国的乞丐》和《山东省的教育》(1903)、《关于中国的形势》(1904)、《中国的天文学——据中国文献资料编写》和《中国的社交礼仪》(1906)、《山东的丧葬风俗》(1907)、《历史上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中国女孩出生的风俗》、《德国在中国的文化使命》、《中国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中国的海军》(1909),《西藏问题》、《中国的青铜器收藏》、《所谓秦始皇焚书事件》、《中国的文化斗争》、《国民党的影响》、《袁世凯》和《西方科学与中国科学的区别》(1910)等。这些介绍虽然大多带有猎奇的性质,而且缺乏深入的背景分析,但也明显表现出卫礼贤对广义上的中国文化的关注。

(4)与孔子乃至整个儒家学说结下不解之缘,这影响了他一生的活动特别是汉学活动。包括他为自己取的汉文名字,他的字(希圣),以及他自命为儒家弟子,都体现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

中期阶段:1911—1921年

1911年是卫礼贤汉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时期,卫礼贤的活动除继续坚持办学外,更多地转向了学术研究领域,尤其是学术翻译工作。

(1)翻译出版了《论语》修订版和《老子》、《列子》和《庄子》、《孟子》、《大学》,以及《中国的民间童话》等。这些作品,使卫礼贤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整个欧洲都赢得了声誉。

(2)随着对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卫礼贤开始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研究中国,而不再仅限于做一般性的介绍。其中,《中国——民族与特性》和《辜鸿铭:中国对欧洲思想的抵抗(批判文集)》)是这一时期两部较重要的作品。

(3)发起建立“尊孔文社”,以此为依托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尊孔文社不仅是研究儒学的一个机构,还是卫礼贤联系前清遗老的一个组织,在这里人们不仅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常进行中西学术交流,既安排中国学者讲授中国文化,也安排德国学者讲授西方文化。

后期阶段:1922—1930年

这一时期,卫礼贤彻底放弃了传教工作,他的活动几乎仅限于学术研究和交流,后来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创办了“东方学社”,之后在中国只呆了大约两年半的时间就回国了。作为法兰克福大学的著名汉学家,卫礼贤进入其汉学生涯的黄金时期。

(1)陆续完成和出版了一系列对中国古典作品的翻译,包括与迪德里希斯达成的出版计划中的后几部,其中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就是在他的中国师长劳乃宣的指导下完成了对《易经》的翻译工作。《易经》的德文译本是在劳乃宣向卫礼贤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文本解释和介绍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使德文译本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原有思想,他又把德文译本返译回中文。卫礼贤认为,只有在体现原作精神前提下,方可被视为真正的外文译本。这是卫礼贤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从开始着手学习、研究和翻译它,到最后出版,花了十多年的时间。

(2)1925年11月4日在法兰克福建立了德国第一个“中国学社”,学社的主要日常工作是编杂志,创办了数种汉学研究的报刊。学社还主办各种中国文化报告会和展览会,其报告及展览涉及文学、艺术、绘画、建筑、工艺等领域。

(3)卫礼贤在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学术成就,就是他陆续完成出版了一系列汉学研究的著名作品,如《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孔子——生平与事业》、《老子与道教》、

此外,他还在德国和欧洲各地举行了数不清的演讲和学术报告,筹备了多次关于中国音乐、戏剧、绘画、书籍等方面的演出或展览,为促进中德之间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也做了不少工作。

七.比丘林

比丘林的汉学活动从十八世纪初开始,持续了半个世纪。他的主要学术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汉语研究与教学

(1)编写汉语词典

他初到中国即倾全力于学习汉、满、蒙语。早在喀山神学院时便显示他学习外文的才能,对拉丁文、希腊文、法文的知识使他能很快地掌握汉语。当时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教科书和汉俄辞典。于是他开始编纂辞典。遗憾的是比丘林的汉俄词典最终也没能问世。在前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档案中发现了5部比丘林的词典手稿,在原列宁格勒大学图书馆中发现了另外3部词典手稿,总计为8种。在这8部中,有一部已经命名为《汉语句重音词典》。这些词典手稿代表了比丘林汉语研究的最高成就。

(2)开设汉语学校

1830年,比丘林随沙俄外交部亚洲司派出的俄中贸易考察团赴当时的中俄边境贸易重镇恰克图考察。恰克图海关总长和当地的俄商了解到比丘林对汉语的精深了解,就请求他帮助在当地开办一所汉语学校。1835年,经沙皇亲自批准,正式开设了恰克图汉语学校,由比丘林和第10届驻北京传教士团学生克雷姆斯基共同执教。恰克图汉语学校一直开设到1867年。

中国边疆史地和传统文化的研究

(1)对中国边疆民族史地的研究

①《西藏志》

1828年,比丘林在圣彼得堡出版了译自《卫藏图识》的《西藏志》。译者在书中做了较详细的注释,附录了从成都到拉萨的道路图。这是俄国第一本介绍中国西藏的书,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②《西藏青海史》

1833年,比丘林在圣彼得堡出版了《西藏青海史(公元前2282—公元1227)》。比丘林的这部译作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藏和青海历史著作,但对历史学家们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③《蒙古纪事》

在比丘林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蒙古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1828年,比丘林在圣彼得堡出版了两卷本的《蒙古纪事》,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蒙古纪事》得到了俄国科学院的高度评价。1928年12月,由于比丘林在汉学、蒙古学、藏学研究中的成就,被俄国科学院选为通讯院士。

④《成吉思汗家系前四汗史》

比丘林在蒙古学方面的另一个成就,是从《元史》和《通鉴纲目》中翻译了大量有关蒙古历史的资料。他的翻译目的性非常强,只选择有关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和蒙哥汗的章节译出,最后编写成了《成吉思汗家系前四汗史》,并于1829年在圣彼得堡出版。这部书介绍了蒙古民族的早期历史,对研究蒙古民族的起源具有重要的价值。比丘林之所以只选择前四个蒙古汗来研究,是由于他认为蒙哥汗以后蒙古帝国发生了分裂,蒙古在中国的统治以及元朝的建立翻开了蒙古历史新的一页。他的这部译作至今仍是上述中国历史典籍的唯一俄译本,每一个蒙古历史学家以及每一个描写13—15世纪蒙古人的作家都要不同程度地参考该书。遗憾的是,这部译作当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1829年,比丘林将中国的《三字经》译介到俄国,引起很大反响。他的译本和列昂节夫的相比有很多不同:一是用诗体翻译;二是在译本附加中文原文;三是对书中的历史典故作了详尽的解释。所以该书被称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便捷读本。

1840年,比丘林出版了《中国及其居民、风俗、习惯和教育》。该书介绍了中国的国家行政结构、教育状况、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一般状况,该书内容丰富,论述深入,受到专家好评。

1848年出版的《中国的行政和风俗概况》是一部论文集,集中比丘林大量的介绍中国的文章

概括比丘林的学术活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他大大拓宽了俄国汉学的研究领域,把对中国文化的客观的、科学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和他本人的切身经历有关,也和他本人的才能及努力分不开。

其次,比丘林的学术成果不仅限于书斋,由于他本人的交往范围广泛、以及当时俄国社会文化环境,他的著作有很多读者,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客观上加深了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了解。

第三,比丘林作为俄国最出色的汉学家之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研究方式方法是俄国汉学的重要财富。

比丘林对中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为后代俄罗斯汉学家开创了一条道路,还创立了在自己的墓碑上题写汉字碑铭的先河。碑文别开生面,独具一格。碑上刻着俄汉两种文字。俄文是亡者的姓名和生卒年代——“雅金夫·比丘林,1777年生,1853年亡”;汉文是8个工整的楷书——“无时勤劳垂光史册”。

八.卫三畏

1833年,卫三畏到达广州后,先后学习中文和葡萄牙文,在欧美商人的资助下为美国公理会创办了海外第一个印刷所。当时在广州的传教士只有马礼逊、裨治文俩人,卫三畏参与了裨治文主编的《中国丛报》的编辑工作,撰写大量文章,向海外介绍中华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和文化习俗。最能反映卫三畏在汉学领域成就的是其巨著《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m),《中国总论》是建立在卫三畏此前大量有关中国研究的论文基础上,并将他回国以后发表的许多演讲学理化以后形成的。

《中国总论》是美国第一部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该书分上下两卷,凡23章,对中华帝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历史、地理、教育、艺术以及宗教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论述。

九.费正清

.“冲击—回应模式”

50—60年代,“冲击—回应”模式在美国和西方相当流行,把持这种历史观的并非费正清一人,但费正清的影响最大,他的近现代中国研究确实始终贯穿了这一模式,无论是《美国与中国》,还是他与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对“冲击—回应”模式都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在《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中一开始就提出,中国文化“既有传统的遗产,又受西方的影响,他们相互交织在一起” 。认定中国历史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所推动的。

“冲击—回应”模式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在费正清看来,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在长期以来成功地占据了意识形态上的正统地位,从而使中国社会保持极大的稳定。当近代大量西方人来到中国沿海寻求贸易机会时,这个古老的中华帝国对外部世界表现出惊人的惰性,它闭关自守,排斥一切外来势力。为此,费正清强调,西方的挑战对中国是一种刺激,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进步的机遇。

“冲击—回应”模式是一个以西方人价值观来认识东方的研究模式,它假设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动态的近代社会,而中国社会则是一个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传统社会,其缺乏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经过西方的冲击,中国传统社会才有可能摆脱困境,获得发展。这种以“西方为中心”的“外向型”模式在美国现代中国学界一直占有统治地位,成为一种“学术规范”。直到60年代后期,中国研究领域兴起了一股批判思潮,才有人公开对这一模式提出质疑。费正清部分地纠正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观点,承认自己的中国史观并非无懈可击,并在《中国新史》和再版的《美国与中国》中对自己以前的观点进行了修正,承认中国的近代化主要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内在生命和动力,西方的影响是有限的。

十.阿列克谢耶夫

阿列克谢耶夫首要的、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是中国文学。1911年阿列克谢耶夫把李白的两首诗译成白俄罗斯文标志着他译介和研究中国文学的开始。1916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司空图的<诗品>》是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文学研究方面的第一部力作。

除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研究外,阿列克谢耶夫还特别注重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1920年他发表了一系列标题均为《中国文学》的文章。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阿列克谢耶夫开始构思《中国文学史》。他决定先从翻译范文入手,共翻译了865篇古汉语精品,完成了范文的翻译工作,形成两个文集手稿——《中国古典散文》和《中国古典诗歌》。

阿列克谢耶夫还热衷于对中国民间文化的考察和研究,他认为在民间同样蕴涵着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年画是阿列克谢耶夫平生的一大爱好。阿列克谢耶夫研究中国年画的主要代表作是在他去世后于1966年出版的《中国民间年画——民间画中所反映的旧中国的精神生活》一书。十一.沙畹

1889年,24岁的沙畹以法国驻华使团译员身份前往北京。来华后,在一位中国学者帮助下着手翻译《史记》,他把其中一部分译成法文并加以注释,名为《司马迁的传体史,首次涉及到中国古代宗教史,而泰山信仰则是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沙畹回国后,应印度学家列维(Sylvain Iévi)的要求,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翻译佛经方面,连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印度和西域僧侣的传记。

1907年沙畹第二次来到中国,对中国北方——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诸省进行考察。他在这些地区,尤其是在龙门和云岗石窟地区,在考古和碑铭方面取得了重大收获,从而成为第一个系统地考察这些石窟的人。

沙畹首先是位史学家,他最主要的、最大的贡献就是翻译中国古代史学巨著《史记》。他把其中一部分译成法文并加以注释,名为《司马迁的传体史》。

沙畹在宗教历史的研究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佛教的大量研究。他继承了雷慕沙和儒莲的传统,翻译了中国朝圣者义净第三次去印度的旅行见闻《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沙畹除了对佛教感兴趣之外,还关心中国的道教以及中国的民间宗教信仰。他将有关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第一部论著译成法文,这就是格罗特的《厦门的年庆节》。沙畹在对中国北方进行考察时还登上了泰山,发表了关于东方之巅祭祀的专题论文《泰山:中国的一种宗教崇拜专论》(1910),该书后附有一篇《古代中国的社神》的补编,第一次指出了道教科仪的重要性。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对道教科仪进行研究。最有名的是他去世后才发表的长篇论文《投龙简》十二。韦利

韦利对中国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一百七十首中国古诗选译》是韦利公开出版的第一部汉诗英译集。1此书前后重印十几次,并被转译成法、德文,极受读者欢迎,使中国古诗进入了普通的西方家庭。这本《一百七十首中国古诗选译》可以说是韦利成名之作,它为后来韦利能在欧美取得中国研讨古诗权威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韦利是继翟理思之后的另一位对《诗经》译介的卓有贡献者。他从1913年起就开始研究《诗经》。1936年在《亚细亚杂志》发表《中国早期诗歌中的求爱与婚姻》一文,译介了《诗经》中16首涉及有关主题的篇章。以译文准确、典雅广受好评。

韦利对中国三大诗人的研究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最早引起韦利的注意。他先后译出白居易各体诗歌108首,白诗构成了他译介的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专门方面。韦利高度评价白诗的最大特点——平实易懂,指出正是这一点造成了白诗的深远影响,包括在国外的影响。

吸引韦利目光的,还有唐代另一位大诗人李白。《李白的诗歌与生平:701—762年》,此书按写作时间先后选译李白的诗作,同时介绍李白的生平,韦利在书中首次较详细地介绍了唐代的社会以及与李白同时期的不少著名诗人的情况。

1956年,韦利刊行了他的第三本中国诗人传记《18世纪的中国诗人袁枚》。写此书的初衷,是为了破除英国人的成见,即以为只有在中国的古典时代才有出色的诗歌作品。

韦利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译介

关于中国古典小说方面的译著,以《猴》(《西游记》)最为著名,由于《猴》之译笔生动活泼,使《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在西方尽人皆知。

韦利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在韦利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之中,《论语》(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研究与《道德经》研究无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论语》译本与《道德经》译本是目前英语世界比较通行的译本。

十三。李约瑟

面对这样的热潮,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一、文化的力量:

有五千多年文虎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文化著作、文化经典使得许多外国人希望了解和学习。我们都知道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国儒家思想在其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欧美的一些大学开始成立中国研究中心,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语言进行专门的研究,汉语学习是一个必然的阶段。中国医药学也是一门颇有研究深度的学科,俗话说的:“中医去根”也某种程度上说明它优越于西方医学。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如太极、中国象棋、中国餐饮文化以及各地各民族信仰习俗等也同样具有吸引力。随着中国不断深入的对外开放,与国外交流加深也是引起这种原因的契机。

二、经济的力量: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看上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一些工商界人士也随着资本来到中国。前年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作出的不可否认贡献,近期的世博会连及08年奥运会的成功出彩举办,气候大会上的参言献策等都诠释着中国的富强和繁荣。可以说,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汉语热最重要的催化剂。

三、政治的力量:

中国社会政治稳定,除了经济上的奇迹以外,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同,这对于一些汉语学习者来说也是一种吸引力。在近年来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正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使得中国政府可以及时有效采取措施安排救灾事宜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关于在这一点尤其是在汶川地震后国际社会给以中国政治体制高度的评价认可。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一些人出于希望了解中国社会的目的开始萌生学习汉语的愿望。

四、教育的力量:

为了满足全球范围内汉语学习的需求,中国政府于1962年成立了专门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北京语言学院(今更名为“北京语言大学”)。建校40多年来,已经为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6万多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现在每年有6000多名外国学生在这里学习。截止到2002年,我国对外汉语教育机构已经达到363个,他们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和在海外办学,进一步推动了汉语学习向纵深发展。

五、血缘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子孙分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华人生活的地方就会有华侨子弟学校,华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忘祖宗,希望他们的后代能够与祖国保持血脉联系。因此许多华侨子女都在学习汉语,这对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语言本身的力量:

汉语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之一,汉语又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从语言类型上看,汉语不同于世界上许多语言,它是一种孤立语。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系统,不同字体写出的方块字亦有不同的艺术美感。汉语本身的特点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也很有魅力。

七、科学技术的力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语言交际活动打开了新的空间,尤其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很多资讯。中国是因特网用户最多的国家,网上信息非常丰富。但是汉字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无疑就是天书。要想读懂天书必须学习汉语。

八、汉语的广泛传播也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求: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在文学方面并非不足,但是唯一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所谓华人高行健也只是法国华裔。这主要的原因在于语言的差异,因为外国人不懂得中文,例如《诗经》、《离骚》等古诗一经外语翻译就完全变了味道。这些古典中国文化的传播靠用外语翻译是行不通的,只有外国人学会了汉语,用汉语来品味这些文化产品,才能真正的领略到中华文化。世界若

少了中国文化,那世界的文化就将产生一个巨大的缺憾,所以汉语在世界传播是实现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必要程序。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我为时代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可以为中华文化传播作出贡献的机会感到骄傲。所以,在大学期间的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多了解国外其它地方的文化、生活习俗,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关注中国,热爱中国,宣传中国,使汉语真正成为世界强势语言之一。

但是,对于目前出现的学习汉语的热潮,兴奋之余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离我们期望的目标还很远。跟中国人全民学英语的热情相比,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远远落后于我们。

我们面临的工作还很多。一是要继续搞好学科建设,深入做好国际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工作。二是要把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好。要适应全球化的汉语教学,必须制定各种标准,适合不同国家文化和语言背景的汉语教学模式。三是加大推广汉语的力度,并利用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教育交流、汉语水平考试的机会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

此外,在推广汉语的同时,还应该深入地思考我们到底应该输出什么,怎样输出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精髓,让更多的外国人关注中国,热爱中国,宣传中国,使汉语真正成为世界强势语言之一。(北京语言大学王路江)

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四大问题和对策

现在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放眼望去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随之,一个新兴行业就此兴起,许多人开始当起了对外汉语老师;从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对外汉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师资力量:可以说目前有能力教授中文的教师少的可怜。当然里面分两部分人,懂中文的外国人教他们本国人,还有中国人教外国人。能教外国人的中国人还是不少,但是这些人都在国内,国外不够多而且很分散;而能教外国人的外国人就十分有限了,教师这个行业毕竟无法跟许多其他行业相比。

解决办法:鼓励更多的中国人去培训学习对外汉语,鼓励具有一定汉语水平的外国人到中国进修,除了进修汉语,当然还有汉语教学。

二)汉语教学的方法问题:有不少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最后放弃继续学习是因为汉语难,学不会。我们不能要求外国友人头悬梁,锥刺骨,而是要提供给他们合理的教学方法,方便他们学习。许多外国人为了能继续学习汉语,不得不放弃汉字书写,而只学习拼音,达到能够对话的结果。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方式,而我们不能主动的放弃汉字。

解决办法:由教育专家研究出一套汉语教学方案,简单容易上手,限制字数和表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只使用拼音或简体字。

三)技术问题:我们今天拥有最便捷的通信工具-互联网,但是这样一个好的工具在汉语教学方面还没有广泛的使用,这是一种浪费,要知道远程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师资。

解决办法:建立大型的汉语教学网站,提供多语种教学,将研究出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应用在网络上,内容丰富;对于各个大学、以及私人机构,国家应该支持他们建立汉语教学网站,进行汉语教学。

四)文化问题:虽然近年来中国在世界上大放异彩,但是我们向国外输出的文化还是不多,电影,电视剧,音乐,动画片,漫画等等。首先它们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学习中文,另外这些东西本身也是外国人学习中文的素材,而且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也就是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

解决办法:对外的电影和电视剧应当突出中国人的文化主题,而不是利用所谓高科技去做特效,加大广播和电视的宣传。

对外汉语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一门艺术的传播。

国外汉学研究

国外汉学研究 讲稿

上编概述 对外汉语专业系列教材中没有《国外汉学研究》。本课程应改为“国外汉语研究”。 一、汉学定义 汉学(Sinology)或中国学(Chinese Studies)是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社会、宗教、经济、科技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问。德国汉学家傅海波对“汉学”下的定义:“汉学是运用语言学方法,从中文史料来研究中国、中国历史和文明”。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源,那么汉学就是流。汉学是中外文化的混血儿,属于跨文化研究。 从传统汉学到中国学的转型。传统的,注重纯文字的考证和翻译以及对人文科学的关怀;现代的,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 “汉学”有宽窄两义。广义上,它可以指“一切非本土的研究中国的学问”。狭义上,则于以现代方法来考释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经典文献的学问。(刘东《“国学”与“汉学”》,葛兆光主编《清华汉学研究》第三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汉学”的另一种意义 经学史上有汉学和宋学两个阶段,一般说来汉学讲求训诂名物、五行谶纬,宋学讲求心性哲学,着重纲常伦理(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二、汉学研究的意义 汉学已经是外国人的研究成果,而汉学研究则是研究的研究。汉学是国学的一面镜子,有借鉴意义。任继愈先生说:“西方学者接受近现代科学方法的训练,又由于他们置身局外,在庐山以外看庐山,有些问题国内学者司空见惯,习而不察,外国学者往往探骊得珠。如语言学、民俗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诸多领域,时时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总的来说是开阔眼界。汉语是世界的,汉语研究也是世界的。就汉语研究来说,汉学主要有以下借鉴意义: 1、理论背景。国内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基本上是从西方全盘移植的。理论探索一直是国内汉语研究的软肋。蒋绍愚先生、王宁先生多次大声疾呼加强理论研究。自己不动手去探究理论,遇到语言现象便到外国学者的理论中寻求解释。规律的探究应该是很值得的鼓励的。 2、科学的研究方法。传统音韵学基本上只能区分音类,不能构拟古音。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Karlgren)运用历史比较法系统地构拟了《广韵》音。他的著作(《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合译,商务印书馆2003)和学说在全世界影响很大,现代国内外许多有成就的音韵学家,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先后在他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修订工作。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用俄国民俗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无论是方法论还是观点方面,都令中国学者耳目一新。 3、有语言优势。德国大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谁如果只知道一种语言,他对语言就一无所知。”重要的汉学家大都精通三种以上语言(母语、汉语、其他语种)。《国际汉学》第十六辑刊登了梅维恒、梅祖麟《近体诗的梵文来源》,(大象出版社,2007),如果不懂梵文,肯定写不出这样的论文。从事汉藏语系研究也需要精通多种语言。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曾说年轻一代的学者有点土。外国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拿汉语和自己的母语进行比较。汉学家研

“国外汉学”研究概览(一)

“国外汉学”研究概览(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日益频繁,中国走向世界之势空前强盛,世界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世界,便成了历史的必然。而深入考察和研究中华文明播扬于世界各国的历史与现状,对于我们来说,更是迫切的需要。于是,在20世纪末的几年内,渐渐形成了所谓的“汉学热”,仅在1996年至1997年两年之中,这种热潮就已经初见端倪。 “汉学热”的显著标志,乃是专业力量的增强和专题著述数量的激增。在这之前,相关研究的译文和论文,多半散见于各种期刊、学报(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而在《国际汉学》(1995)之后,又有《汉学研究》、《世界汉学》、《法国汉学》等刊物或书系相继问世。专业刊物的创办,有力地推动了“国外汉学”研究的发展。这两年间随着中西、中日、中韩、中俄双边关系研究的深化,还有一些研究著作和文集陆续出版。这些著作多半以交流史和学术史的形式出现,如严绍璗、中西进主编《日中文化交流史大系》(已出文学卷和思想卷,1996)、严绍璗着《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钩沉》(1996)、卫茂平着《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1996)、河北人民出版社编《国际汉学漫步》(1997)、刘海平主编《中美文化的互动与关联》(1997)、吴芳思(FrancesWood)着《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洪允息中译本,1997)、黄鸣奋着《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1997)、周发祥着《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1997)、郑判龙主编《韩国诗话研究》(1997)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总数当在20种以上。在半个世纪之前,

老一代学者已有汉学著作,这时又见重印本,以补学术研究的空白,如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1997)。 在“汉学热”兴起之时,一些学者认为对“汉学”一词本身,就应该有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于是他们撰写文章,着重探讨它的内涵和性质,以及反馈国外汉学研究信息的价值和意义。阎纯德为《汉学研究》创刊号作序时,强调国外汉学的特殊性、开放性、及其对交流双方文化建设的互补性。他指出,“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说,事物只有运动才有生命。文化是流动的,流动可以开化文明,发展文明。中国文化可以流出去,带着自己的古老、沧桑和辉煌;还可以流回来,带着异样的风景。从中国流出的文化,汲取了异国文化的智慧,形成既有中国文化的因子,又有外国文化思维的一种文化,这就是汉学。汉学是以中国文化为原料,经过另一种文化精神的智慧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化。所以,可以说汉学既是外国化了的中国文化,又是中国化了的外国文化;汉学,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精魂。汉学可以与中国文化相近,也可以与中国文化相距很远,总之,它是一门相当独立的学问,是一个亟待投入人力进行研究与开拓的学科。”(《序〈汉学研究〉》)诸如此类的论述,对“国外汉学”研究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既然汉学是中外文化碰撞的产物,它便广涉中国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科技等多种专门的知识领域。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学者一般是双管齐下,巨细兼顾,一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梳理国外汉学的

海外汉学研究授课讲义汇总

海外汉学研究 授课大纲 授课教师:润 授课系别:中文系 授课专业:对外汉语专业 授课年级:大三 授课课时:34 第一部分绪论(3学时 一、汉学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何谓“汉学” 汉学是Sinology,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及社会、宗教、经济、科技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问。 1.“国学”与“汉学”的关系 2.“汉学”与“中国学”的关系 (二何谓“汉学研究” 汉学与汉学研究的关系 (三何谓“汉学家” 二、汉学研究的研究视野 (一研究畴(容

1.关于中国文化向域外传递的轨迹和方式。 2.关于中国文化在传入对象国之后,于对象国文化语境中的存在状态。 3.关于世界各国(对具体的学者来说,当然是特定的对象国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中形成的“中国观”。 4.关于在中国文化(以人文学术为主体的各个领域中的世界各国学者的具体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方法论。 (二研究立场 (三研究方法 三、汉学研究的研究状态 (一研究机构 (二研究人员及结构 (三研究困境 (四研究成果——冷板凳坐热? 四、汉学研究的课程意义 (一学术研究价值 (二学习意义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结构 五、汉学研究的参考文献 (一推荐教材 《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林徐典主编,中华书局,1995年。 2.《中西文化交流史》,福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国际汉学著作提要》,学勤主编,教育出版社,1996年。 4.《汉语研究在海外》,石锋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5年。 5.《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石锋主编,语文出版社,1995年。 (三其他参考文献 1.《汉学发达史》,莫东寅,文化出版社,1949年(大象出版社,2006年 2.《汉语研究小史》,王立达编著,商务印书馆,1963年。 (四影响较大汉学研究辑刊 1.《汉学研究》,阎纯德主编,1996年起。 2.《世界汉学》,梦溪主编,1998年起。 3.《国际汉学》,任继愈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所主办,1996年。 (五影响较大汉学研究书系 海外汉学研究丛书,大象出版社 列国汉学史书系,学苑出版社,阎纯德主编,2006年起。 第二部分海外汉学研究史(国别史(31学时 第一章海外汉学概述(1学时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所开设的专业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本学科设定了三个研究方向:国际文学关系研究、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和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习年限为3年。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在高校、科研院所、报社出版社等单位教学、科研、编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应具有跨文化研究的视野和从事比较文学、海外中国学和翻译学等领域的研究能力。 中心鼓励研究生学习期间积极从事科研活动,如发表学术论文,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参与中心的科研工作,除了按学校规定进行奖励之外,还将学生取得的成果纳入奖学金评定的范围和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优先考虑范围。 一、三个研究方向的课程设置: 1、国际文学关系研究: 中外文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源远流长,中外文学之间可资比较的方面众多。本方向以事实联系为基础,从翻译、传播、接受等方面探讨中外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之间的各种关系。本方向有助于学生把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了解中外文学的基本特点,培养他们阅读和分析中外文学原典的能力。 2、国际中国文化研究: 全面研究域外汉学发展的历史、人物和著作,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历史与特点,使学生从历史学角度掌握世界主要国家汉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特点。同时,本方向关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传播方法、传播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研究,掌握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规律与方法,在中外互动之中研究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发展。本方向让学生对域外汉学的整个发展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他们从事国别汉学的个案研究提供背景知识和方法论借鉴,对中国文化在域外传播的总体有所把握,为在跨文化背景下展开中国文化的传播研究打下基础。 3、跨文化翻译史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西的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都体现为翻译史研究,不论是中国早期的佛经翻译文学,还是古希腊、罗马对异域文学的翻译,都展现出了跨文化翻译的特点。跨文化研究史研究方向,主要是对文化翻译、翻译作品以及翻译理论,从历史上进行理论研究。近年来,伴随

海外汉学期末(DOC)

海外汉学研究 填空(5*1) 单选(5*2) 多选(5*3) 概论 1朴学,即质朴的学问。汉代儒生研习儒经,注重名物训诂考据,尤其是古文经学派,因而后世常称汉学中古文经学派为“朴学”。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乾嘉朴学”继承东汉许慎的古文经学,故又称“汉学”、“考据学”。 2传统汉学以文献研究和古典研究为中心。 现代汉学则以实用为原则,主要兴趣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社会生活各层面。3汉学的性质 1.汉学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 2.汉学是一门在国际文化中涉及双边或多变文化关系的近代边缘性学术。 3.汉学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4世界汉学可分为三大板块: 周边国家的汉学(日本、韩国、越南) 俄罗斯汉学 西方汉学 5旅游汉学《中国与印度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吕布吕基思《远东游记》、雅各布·德安克纳《光明城》、贝尔西奥《中华王国的风俗与法律》、《利玛窦中国札记》、亚历山大·德·罗德神甫《在中国的数次旅行》、南怀仁《中国皇帝出游西鞑靼行记》、李明《关于中国现状的新回忆录》 6传教士汉学西班牙的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这部书被誉为汉学的第一部著作,它对中国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字、教育、科学、军事、矿产资源、物产、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第一次作了百科全书式的介绍 7专业汉学雷慕沙于1814年12月11日在法兰西学院创设“汉语和鞑靼-满语语言与文学”讲座开始的。 朝鲜 1在三国中,高句丽最早接受中国文化、最早使用汉字。 2宗大王创制正音文字,1446年颁布施行《训民正音》,“甲午更张”后,立谚文为正宗文字。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半岛后,汉字被彻底废除 3古代朝鲜汉语教材 《老乞大》:元末明初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标注音编写。 《朴通事》全书用对话或一人叙述的方式,介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训世评话》:李边,汉语文白对译的形式,在中国的民间传说或笔记小说中节选了65则古今名贤节妇的故事。 4崔溥《飘海录》迄今所见古代朝鲜最早的一本中国行记专著 5李滉创立了的退溪学派,李珥创立的栗谷学派,两个学派立足于朱子学的理气论 关于李杜优劣问题:以杜诗成就为准绳衡量朝鲜诗人的成就已成为惯例。李朝梁庆遇《霁湖诗话》中极力称道卢守慎五言律诗所取得的成就 6《太平广记谚解》其中收录了14篇并非原《太平广记》的作品,如《红梅记》,其蓝本是明朝周朝俊的《红梅记》。周作是根据瞿祐《剪灯新话》中的《绿衣人传》改编的。此外,李昌祺《剪灯余话》中的《胡媚娘传》也被翻译成朝文,收入此《谚解》。

北外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十余年来,中心以沟通中外文化为己任,整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整体学术力量,在继承北京外国语大学“将世界介绍给中国”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承担起“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的历史使命,旨在探索中国文化在全球发展的战略问题,探究中国文化在世界各民族中间的传播和影响,对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中国文化研究给予学术观照,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背景下追踪中国文化典籍外传的历史与轨迹,梳理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的历史、人物和各种译本,研究各国汉学(中国学)发展与变迁的历史,并通过对各国重要的汉学家、汉学名著的翻译和研究,勾勒出世界主要国家汉学(中国学)的发展史,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揭示世界各国的中国形象及其形成的机制,探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轨迹和路径。 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从创建到发展至今,始终得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届校领导的支持,一直是学校大力建设的科研单位和重点学科。 1996年以来,在陈乃芳校长的支持下,汉学中心得以建立。陈校长主动约谈张西平教授,了解汉学中心的情况,并决定每年向中心拨付定额活动费用,使得中心最初的工作得以展开。 2005年郝平教授调任北外校长,他的到来使汉学中心发生了质的飞跃。郝平校长第一次到中心调研,看到中心出版的一批高质量的中西文化交流史和西方汉学史书籍,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在郝平校长的关怀和指导下,汉学中心有了两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第一,学校拨付专款支持汉学中心的学术发展和出版事业;第二,中心工作得以一般的学术研究层面提高到学校发展战略的层面。 陈雨露校长、韩震校长先后上任后,均到汉学中心视察,参观中心的办公、科研区域,与中心人员座谈,听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学界所积累的学术影响,两位校长均根据汉学中心的学术特点,对中心的工作提出了宏观指导和具体指示。 陈雨露校长指示:“在积极倡导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大形势下,汉学中心应该抓住机遇,发挥研究专长,积极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切实的贡献,为学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尽力。”

海外汉学研究的论文

贺铸《青玉案》的两种英译本对比赏析 林思婕 对外汉语0801班 U200816394 内容概要: 一、引言 二、贺铸《青玉案》原词及中文翻译 三、两种英译版 四、两种版本的对比赏析 五、总结 关键词: 《青玉案》英译宋词对比赏析 正文: 一、引言 贺铸的《青玉案》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宋词。那种青春年华的孤寂与愁绪,伤流年,叹闲情。那种无以名状的忧伤似烟草,似风絮,似黄梅雨,叫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唯有春天,总是那么姹紫嫣红、风情万种,而人生的青春那么短,更痛苦的是还无法与佳人相共韶华。这怎不叫人断肠? 初中时偶邂这首词,便爱上了它。最喜欢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绝妙比喻。 后来高中时再背这首词,便喜欢那句“锦瑟年华谁与

共”。那时的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生,学习之余也常常渴望能遇到此生致爱。 现在大学了,重读这首词便喜欢这句“彩笔新题断肠句”。将“彩笔”与“断肠”并列,更加对比出诗人的内心悲凉。 二、贺铸《青玉案》原词及中文翻译 青玉案——【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中文翻译: 偶然的一次机遇,使作者结识了词中所写的这位女子。但她未能到横塘来,便只好看她姗姗而去了。你青春的美好年华将怎样度过呢?想象着的情景是:大概你是在桥上踏月,院落赏花,或者生活在有着雕花窗子的朱阁里面吧。天空,碧云缓缓流动;地下,临水的岸上香草轻轻地摇曳。伫望既久,望断云天,而―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江淹)。愁情难遣,于是希望象江淹那样能有一枝五色彩笔,写出动人的诗句来——可是即令有,恐怕也只能写出肠断魂销的伤

西方汉学阅读书目

Further Reading List A Alexander,William,(1814)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aers of the Chinses.London:W.Bulmer and Co.Cleverland-Row. [英]威廉·亚历山大著,沈弘译:《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Reading list 06) D Dehergen,Joseph,(2010)16-20 Shiji Ruhua Tianzhujiao CHuanjiaoshi Liezhua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法]荣振华等著,耿升译:《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Reading list 12) Dehergen,Joseph,(1973)Répertoire des Jésuites en Chine de 1552 à 1800.Institutum hHistoricum Letouzey and Ane Roma Paris. [法]荣振华著,耿昇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中华书局,1995年。 F Fairbank,John King,(1982)Chinabound: A Fifty Year Memoir.Harpercollins. [美]费正清著,陆惠勤等译:《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知识出版社,1991年。(Reading list 24) Fairbank,John King and Reischauer, Edwin O., (1978) China: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Houghton Mifflin. [美]费正清、赖肖尔著,陈仲丹等译:《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Reading list 25) G Girardot,Norman J,(1963)The Victorian Translation of China,James Legge’s Oriental Pilgrim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td. [美]吉瑞德著,段怀清、周俐玲译,《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Gu,Changsheng,(2005)From Robert Morrison to John Leighton Stuart.SHSD Press. 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Reading list 05) Gu Jun, (2009)Samuel Wells Williams and Early American Sinology.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顾钧著:《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Gulick,Edward V,(1973)Peter Parker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美]爱德华?V·吉利克,董少新译,《伯架与中国的开放》,广西师范出版社,2008年。Gu,wei min,(2003)The Chronicle of Roman Catholicism in China.SHSD press. 顾卫民著:《中国天主教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Reading list 07) H Hevia,James L.,(1995)Cherishing Men From Afar.Duke University Press [美]何伟亚,邓常春译:《怀柔远人: 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He,Zhaowu, (2001)Images of China.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何兆武编:《中国印象:西方名人论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Reading list 03) He Yin and Xu Guanghua(2002)Guo Wai Han Xue Sh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何寅、许光华著:《国外汉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Reading list 29)

意大利汉学研究四百年

意大利汉学研究四百年 ——以语言学为例 引言 “意大利的汉学研究,在欧洲是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年轻的”1。意大利汉学是欧洲汉学的发源地,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马可波罗(Mac Polo,1254-1324 )和他的《东方见闻录》(又称《马可波罗游记》)。但同时意大利汉学的发展,又历经曲折和困境,从十八世纪过后知道而是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恢复。本文拟从意大利汉学的中语言研究为例,系统梳理十六世纪以来意大利汉学的发展历程。 前汉学阶段(十一世纪至十五世纪) 从十字军东征运动到大航海开启前之间的四百年,是意大利前汉学阶段,国内张西平先生把这一时期的汉学称为称为“游记汉学”2。 原因 欧洲从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运动到1272年最后一个十字军东征,大量的欧洲骑士和平民涉过地中海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大多数人通过遥远的“传说”,对中国建立一个梦幻的遥想,对中国形成了一个朦胧的印象。随后的十三世纪从1206年至1405年蒙古帝国统治亚洲一百年,建立以一个横跨中国、波斯和中亚的帝国。正处在中世纪的欧洲人对蒙古人充满了恐惧,这迫使他们要派人去了解蒙古可汗的军事动向和政治意图。以后陆续有好几拨欧洲罗马教廷的使者穿过中亚到达蒙古帝国的首都。同时蒙古帝国的建立也方便了意大利早期商人和探险家们的热情,他们常常在长达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冒着生命危险横穿亚欧大陆。早期的宗教使者和探险家兼商人称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人物。 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神父约翰。柏朗嘉宾(Jean de Plan Carpin,1182-1252)经长途跋涉到达蒙古帝国的心脏哈刺和林(Kara korum_),并参加了贵由(Guiyuk)大汗的登基典礼,在递交了宗教的书信后,于1247年返回法国昂。回国后撰写了《蒙古史》。 意大利人,方济会传教士孟高维诺(Giovanni da Montrcorvino,1247-1328) 意大利人鄂多立克(Odoe=icus de Dortu Naonis)是方济会游僧,以浪迹天涯为己任、云游四方。1318年他开始东方之旅,经印度,横穿马六甲海峡,从广东登陆中国,1322至1328年之间,他在中国旅行6年。晚年会国有口述下自己在东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其书广为流传,被西方誉为中世纪四大旅游家,《鄂立克东游记》。 虽有最有名影响力最大的当属马可波罗(1254-1324)。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可罗,马克和叔父马阿飞都是威尼斯巨富。他们曾经到过蒙古首都,当他们第二次去的时候,带上了年仅17岁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到达东方后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1725到1292年他们在忽必烈宫廷供职长达17年,深受忽必烈器重。马可波罗曾到过西藏云南缅甸越南,他的丰富经历给和广泛的见闻,后来被狱中的狱友鲁斯梯谦(Rusticiamo)记录下来名为《东方见闻录》又名《马可波罗游记》。这部游记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书中对南宋王朝首都的繁华的描

西方汉学答案

一、马可波罗游记的意义 《马可波罗游记》的思想文化意义: 《马可波罗游记》无疑是西方东方学中最重要的历史文献。它是第一部全面、深入介绍中国的游记,是中世纪西方对中国认识的顶峰。在本质上,它是西方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是西方文化进展中的一个环节。 1.《马可波罗游记》拓宽了欧洲人的世界观念。马可波罗这个威尼斯富商的契丹之行,一下子把西方人的眼光拉到了大陆的最东端,欧洲以往那种地中海世界观念被突破,罗马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它拜托了中世纪地图学的幻象,构成了欧洲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马可波罗游记》激发了欧洲的世俗观念。文艺复兴造就了意大利人新的性格,人们对于世俗生活的渴望,对财富的迷恋,对爱情的追求被调动起来。《马可波罗游记》成为一种意大利梦幻新生活的象征,成为一切世俗追求的理想王国。 3.《马可波罗游记》催生了近代的地理大发现。全球化的序幕开启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第一个驾着三桅帆船驶向大西洋的是一位意大利人——哥伦布,他正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忠实读者。他对契丹的向往使他对契丹财富渴望的西班牙国王一拍而合。 二、高本汉的成就 高本汉(1889—1978),歌德堡大学教授、校长,远东考古博物馆馆长。 1.高本汉是瑞典最有影响的汉学家,瑞典汉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建立,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高本汉最大成就是对古代汉语语音的构拟。他运用欧洲研究的比较音位学原理,以及吸收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这些汉字拟定了一套比过去精确得多的语音系

统。 3.高本汉首开中国历史声韵学研究的先驱,也开始了瑞典大学系统教授汉语的先河。他训练出了一批对瑞典汉学发展产生巨大推动的学生,如马悦然、林西莉、汉斯、卜斯温等人。 4.高本汉一生着述达百部之多,研究范围包括汉语音韵学、方言学、词典学、文献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和宗教。在中国历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欧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探讨古今汉语语音和汉字的演变,创见颇多。 三、西方来华传教士汉语研究的主要成就 1.开创了汉欧双语词典的编纂工作 中国的双语词典历史悠久,佛教僧人曾编纂汉语和梵语的双语词典。 明末耶稣会入华以后,最早的双语词典是罗明坚和利玛窦编纂的《葡汉词典》。《葡汉词典》的学术地位: 第一,它是最早的汉语-西方语言对照词典之一。事实上,真正的汉语与欧洲语言对照的双语词典应从《葡汉词典》开始。 第二,它是最早的用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的系统,实际上是最早的汉语拼音方案。第三,它为研究晚明语言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马礼逊编纂的《华英字典》,作为中国第一部汉英字典,其影响是深远的。 第一,它为西方人、尤其是来华传教士学习中文提供了便利。《华英字典》出版后,受到欧洲各界尤其汉学界的普遍赞誉,并很快风靡欧洲大陆。 其次,对后来的词典编纂者具有启发作用。《华英字典》对日本英日字典的编纂产生了很大影响。 另外,在《华英字典》中已包含许多现代汉语语词,对现代汉语新词的创制和中

海外汉学研究的重要网站介绍

海外汉学研究的重要网站 海外汉学板重视海外汉学相关电子书的收集,也注意相关网站\论文资料的收录.今乃特开一贴收录汉学研究相关网站,希望大家帮忙补充! 1.国内的海外汉学研究网站 华东师大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中心: 智识学术海外中国学 海外学人博客: 宋明炜: 2.日本汉学研究数据库一览(转自数典) Sinraptor Librarry of Sinology中国学網頁捜尋器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汉籍善本全文影像资料库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目录 「東洋文庫所蔵」図像史料マルチメディアデータベース ディジタル?シルクロード(Digital Silk Roads) アジア写真資料集成 サンスクリット語写本 アラビア語写本ダイバーコレクション インド?イスラーム史跡建築/ タイ語書誌 南アジア文献 中国絵画所在情報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ァヅァ古籍电子图书馆 Kanhoo!東洋学サーチ 日本所在漢籍Database Kambun Database 日本漢文学書誌データベース

Digitales Turfan Archiv(德国) ... /dta_chu_index.html 三國志辞書の頁 DOKISHA (Daoqishe) Home Page 东京大学图书馆 日文资料检索 ... 20&result=short 倉頡計畫 草原考古研究会 日本中央アジア学会 内陆アジア史学会 遼金西夏史研究会 高句麗研究会 萩原正樹のホームページ(詞学) 西夏文字の世界 包山楚簡データベース 楚簡データベースindex 龍大大谷文書:全画像?書誌 奈良文化財研究所木簡データベース 漢籍データベース 漢籍リンク 中国経典文学工具書録(Big5)(美国)『睡人亭』 中国史沙龙 东亚绘画史研究文献目录 历代书法碑帖集成

国外汉学研究

1.汉学:sinologg,指国外学者对中国历史、现状、哲学、文学、语言等的研究,受西方学者所受教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2.海外汉学的本质是外国的学问。 3.分类:①按国别分:英国汉学、美国汉学...... ②按时间段分:游记汉学(《马可·波罗游记》);传教士汉学(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专业汉学 4.书籍的名词解释: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影响,地位 5.《中华大帝国史》:门多萨,1585年在罗马出版,西班牙文,涉及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教育、风俗、特产等;第一部欧洲撰写的中国史,比较严谨。 6.卫匡国,意大利传教士,主要在浙江传教。 7.利玛窦,《中国札记》:关于中国宫廷政治、地理、外交、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出版时受到教会的影响,内容作了删改,删除了其中关于批评中国的内容;它是16世纪末西方汉学知识的重要来源。 8.利玛窦:16世纪末生活在中国。主要著作:《中国札记》;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并注释。主要贡献:在中国开创了融合儒家学说传教的方式,使基督教比较顺利的进入到中国;将西方的科技尤其是水利技术传入中国。 9.《通信集》:在中国和东印度的传教士之间的或写给欧洲的书信或报道集;包括了当时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情况,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名于17-18世纪;评价:内容庞杂,记述全面,但是有诸多夸张和猎奇,不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 10.《中华帝国全志》:18世纪在法国出版,法国传教士主编的多卷本的中国百科全书式著作,共分四卷;介绍了关于中国的地理、科技、宗教、道德、医药、少数民族的情况;18世纪西方传教士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专业汉学 1.法国 ⑴雷慕沙:①著作:关于中国语言方面,《汉语语法基础》; ②翻译小说《玉娇梨》; ③翻译佛学《佛国记》。 ④贡献:他主要集中汉语和中国佛教方面的研究。 ⑵儒莲:①将《孟子》翻译成拉丁文 ②翻译《赵氏孤儿》,《大唐西域记》; ③评价:法兰西学院教授,东方语言学院教授;出色的汉学家,对法国汉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世纪中叶欧洲汉学界无可争议的大师。 2.英国 ⑴理雅各:①翻译《中国经典》,得到了王韬的帮助,包括“四书五经”,是当时西方最准确的关于中国的传统经典文献的翻译; ②翻译过程中大量旁征博引,贯彻严谨的治学态度; ③著作:《中国编年史》、《中国的宗教》; ④他主要的目的是向东方传播基督教教义,同时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是19世纪末英国最伟大的汉学家。 ⑵翟理思:①《中国文学史》,比较系统的介绍了中国从古代至清代文学的发展,对中国文学作了基本的描述和阐释,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背景,利用西方学术概念对中国文学进行再构建,包括《春秋》、《礼记》、《诗经》、“王安石”、“三苏”、四大名著大量翻译并作出比较中肯的评价。②地位:首次以文学的形式向英语世界,西方学者介绍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

《“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 阅读理解 含答案

1.下列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海外汉学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必须加强与中国本土学术的对话。 B.不同文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海外汉学在世界上所营构的中国形象有密切关系。 C.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D.海外汉学给中国学界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的镜子。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3.仔细阅读选文第③段,请指出“对话精神”的核心是什么?(2分) 4.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5.说说自己对选文第④段中的“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的理解。(2分)6.根据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对如何促进汉学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3分) “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 ①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来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多年的学术积累。 ②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汉学研究当然也具有某些历史的局限,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一代代汉学研究者的艰辛努力,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③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 ④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随着汉学的不断发展,不同文明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中国学人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也将成为海外汉学的研究对象,这会使汉学变得更为丰富。 参考答案: 1.C C项说“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人更全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因为原文说“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日益增长”是一种由不够关注到非常关注的发展过程,既然如此,那就不是“始终”这样了。A项,依据原文最后一段“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B项,依据原文最后一段“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

国外汉学家(名词解释)

1. 汉学定义:汉学(Sinology)或中国学(Chinese Studies)是指外国学者对中国历史现状,哲学,语言,文学艺术等的研究,受到西方学者所受教育及文化背景的影响。有宽窄两义。广义上,它可以指“一切非本土的研究中国的学问”。狭义上,则于以现代方法来考释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经典文献的学问。汉学的本质是一门外国的学问。 2.卫匡国:意大利人。卫匡国是中国明清交替之际来华的耶稣会会士、欧洲早期著名汉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神学家。他在中国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功绩,是继马可·波罗和利玛窦之后,对中国和意大利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科学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著作有《中国上古史》、《中国新图志》、《论鞑靼之战》和《汉语语法》。 3.利玛窦: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利玛窦也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利玛窦的《中国札记》是关于中国的宫廷政治、地理、外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出版时,受教会影响,内容做了删改,删除了其中关于批评中国的一些内容,是16c末西方汉学知识的重要来源。其著作还有所译的《四书》,《交友论》《汉语拼音辞典》。 【法国汉学】 1.雷慕沙(1788—1832),法国著名汉学家。著作有关于中国语言方面的《汉语语法基础》、中国小说的翻译《玉娇梨》、关于佛学的《佛陀记》雷慕沙是一个把汉语研究引入西方语言学界的倡导者。也是第一位在欧洲仅从书本了解中国而成功地掌握了有关中国深广知识的学者。 2..儒莲:19世纪法国汉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东方语言学教授。是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座第一任教授雷慕沙的得意门生。主要成就是把《孟子》翻译成拉丁文,翻译《赵氏孤儿》《大唐西域记》,他对汉学著作的翻译,推动了法国汉学的发展,被评价为“19世纪中叶欧洲汉学界无可争辩的大师“。 【英国汉学】 7.理雅各:19C末英国著名汉学家,代表作《中国经典》,从《五经》开始,倾注几十年心血得以完成,得到中国学者王韬的帮助。他翻译的《道德经》《孝经》《庄子》是西方当时最准确的中国传统经典的英译本。他在翻译过程中贯彻严谨的治学态度,旁征博引著作《中国编年史》《中国宗教》。贡献:①翻译古代经籍②出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③汉学答疑及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他的主要目的是向东方传播基督教义,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使英国汉学开始深入探究中国文化,哲理。他是19C末英国最伟大的汉学家。 8、翟理斯:英国著名汉学家,1867年来华成为英国驻华使馆的一名翻译学生,后来成为剑桥大学汉学教授。他翻译介绍了《春秋》《礼记》《诗经》、四大名著等,并对这些作品有中肯的评价,被誉为英国汉学三大星座之一,终生都在为广泛传播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而努力,在英国的汉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本汉——国外著名汉学家

高本汉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瑞典,1889—1978),歌德堡大学教授、校长,远东考古博物馆馆长。高本 汉是瑞典最有影响的汉学家,瑞典汉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建立, 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一生著述达百部之多,研究范围包括汉语 音韵学、方言学、词典学、文献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和宗教。 他在中国历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欧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探讨古今汉语语音和汉字的演变,创见颇多。 生平简历 家族历史 1907年,高本汉进入乌普萨拉大学,主修俄语。他的恩师 是斯拉夫语语言学家、方言学家伦德尔教授(J.A.Lundell),曾 研制过一套拼写方言的语符,对历史语音学有过贡献,其人格和学 术思想,后来对高本汉的影响很大。高本汉著1908年,高本汉发 表了第一篇文章《用方言记录的特韦塔和穆村民间故事》。于1910 年3月起程来华。高本汉在中国逗留了两年,在奖学金已经用完的 情况下,他靠在山西大学堂(今山西大学)教授法语和英语谋生。 中国游学 在中国期间,高本汉先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迅速掌握汉语口语 和常用汉字,达到可以独立外出的程度,随后,他就列出详细的调

查问题表,开始进行方言资料的收集与考证。1911年的中国正处于 封建帝制崩溃、社会混乱的时期,他打扮成读书人的样子,带着仆 人访问了北京、太原周围的许多地方,不仅收集到丰富的方言资料,还写了关于中国社会革命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一系列报道,寄回瑞典,刊登在《新闻日报》上。 高本汉努力收集材料,他竟能在中国进行二十四种方言的记录 考察,这二十四种方言是:北京话、山西八种、甘肃三种、陕西三种、河南三种、南京方言(以上十九种属北方官话系统),还有代表 吴方言的上海话、代表闽方言的福州话、代表粤方言的广州话以及 汉语借字的日语、越南语读音。另外,他还根据已发表的材料,收 集了其他九种方言的发音。 深入研究 1912年1月,高本汉返回欧洲之后,在伦敦学习了几个月;他 研究了斯坦因从敦煌弄到的文物资料,随后到巴黎研读了两年 (1912年9月—1914年4月),跟随著名的汉学家沙畹(EdouardChavannes,1865—1918),从事比较语言学研究。其间, 他结识了伯希和教授 (Paul Pelliot) 和马伯乐教授(Henri Maspero),并经常与他们探讨、争论一些问题。争论促进了他对古 汉语音韵系统的思考。高本汉还到莱比锡拜访过孔好古(AugustConrady,1864—1926),到柏林拜访过缪勒 (F·W·K·Mǜller,1863—1930)。

海外汉学研究必读书目

学术训练和作为知识背景的阅读书目 《治史三书》,严耕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李剑鸣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 《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 The Annales School, 1929-1989),[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二十世纪历史学》(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美]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Beyond the Great Story: History as Text and Discourse),Robert F. Berkhofer, Jr.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文化的阐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译林出版社,2008。 《社会学》(Sociology),[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历史社会学手册》(Handbook of Historical Sociology),[英]杰拉德·德兰迪(Gerard Delanty)、恩靳·伊辛(Engin F.Isin),李霞、李恭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什么是文化史》(What is cultural history?),[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图像证史》(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什么是全球史》(What is Global History),[美]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刘文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历史比较研究导论》(Der historische Vergleich: Eine Einfuhrung zum 19. und 20. Jahrhundert),[德]哈特穆特·凯博(Hartmut Kaelble)著,赵进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ed. by Lynn Hu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eds. by Victoria E. Bonnell and Lynn Hu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中译本《超越文化转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Anthropology: Theoretical 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美]赫兹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著,华夏出版社,2005。 《东方学》(Orientalism),[美]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 Said)著,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7。 《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美]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 Said)著,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

相关主题